安防行业调查报告(共5篇)
1.安防行业调查报告 篇一
安防视频监控行业调查研究
目
录
一、安防需求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
1、全球:安防行业仍将平稳增长...............................................................2
2、中国:“十二五”期间安防需求将快速增长.........................................5
二、国内视频监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10
1、平安城市建设拉动视频监控需求.........................................................10
2、车联网建设拉动智能交通产品需求.....................................................12
3、安防进入“行业化时代”,商业化应用尚需时日.............................15
4、长期:物联网催生“安防智能化”.....................................................16
三、“模转数”时代的安防视频监控.................................................................20
1、安防行业正经历由“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20
2、后端:DVR国内寡头垄断,市场成熟度高.........................................23
3、网络化将首先在行业应用中兴起:NVR暂难取代DVR....................25
4、压缩芯片的软硬之分与应用定位:行业化应用VS.商业化应用.......28
四、未雨绸缪:迎接下一个行业拐点...............................................................29
1、设备供应商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29
2、安防IT化:与IT融合是大势所趋..........................................................30
3、设备商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布局行业化解决方案与运营.................31
一、安防需求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导致流动人口增加,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过程所引发的一系列交通、治安、重点单位/小区监控等城市管理问题,公安警力的增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生活对安防尤其是视频监控产品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突破人均3000美元进入消费升级时代,全社会安防意识的不断提高将成为伴随经济增长的必然产物,安防产品及服务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1、全球:安防行业仍将平稳增长
根据Freedonia2006年的调查,全球电子安全产品需求在1995-2005年的10年间增加了75%,平均每年增加7.5%,雷曼兄弟也认为,2005-2010年全球电子安防产品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为8%,是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的2倍。
Frost & Sullivan认为,2005年全球安防市场产值为560 亿美元左右,其中视频监控系统市场产值接近50%,2003年全球视频监控产品市场需求约5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在90-100亿美元之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4%,其中来自美国的需求占了全球总需求的 26%,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将持续引领全球视频监控市场需求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全球有望延续 13%左右的增速,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亿美元。IMS Research也认为,2006、2007年全球安防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6.89 亿美元和74.54 亿美元,2007年同比增长11.4%,预计2009—2013年间将保持年均11.86%的复合增长率。
此外,ABI预测到2013年,传统市场美洲地区保持10.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EMEA(东、西欧,含:俄罗斯)地区保持 9.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亚太地区保持14.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14年整个视频监控市场价值将超过410亿美元。
图 1、2001-2014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需求及增速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IMS Research
1995-2005 年,全球电子安防产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洲、拉美、东欧、非洲和中东,这些地区的特点是经济发展迅速、犯罪率高、新的商业机构建立、外商加大投资、新兴中上阶层人士日渐增多。
美国是全球电子安防市场需求最大的国家,根据 Freedonia 的统计,从
1995-2005年的10年间,美国对电子安防产品的需求增加了153%。作为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美国集中了众多世界知名的安防企业,大量的安防技术和人才,预计到2015年,美国市场的电子安防产值将由2005年的154.5亿美元上升至217.5亿美元,需求仍将增加40%。
以德国、英国、法国等为代表的西欧市场为第二大市场。拉丁美洲市场中巴西、阿根廷占整个拉丁美洲的市场的 70%以上。中东地区主要为专业性市场,安防视频监控产品主要应用于油田监测、政府公共工程等。非洲市场主要为南非及西南非地区,市场集中于工矿监控和商业监控。以2007 年销售收入计算的市场地域分布情况如下:
图 2、2007年国际安防视频监控市场地域分布比例
资料来源:IMS Research,Freedonia
图 3、1995-2015年美国电子安防产值走势
资料来源:IMS Research,Freedonia
2、中国:“十二五”期间安防需求将快速增长
中国的安防产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大约晚20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国的安防主要以人防为主,安全技术防范还只是一个概念,技术防范产品几乎还是空白。20 世纪 80年代初,安防行业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悄然兴起。
进入21世纪,中国安防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智能建筑、智能小区建设异军突起,以及高科技电子产品、全数字网络产品的大量涌现,都极大促进了技防产品市场蓬勃发展。中国正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安防产品市场。安防产业日渐成为中国经济建设领域里的一支生力军。2009年,受到平安城市、道路交通、金融、教育和军队等领域的旺盛需求推动,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96亿元。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安防行业领域不断扩大,报警运营、中介、资讯等专业化服务开始起步;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发展到了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防爆安检等十几个大类,数千个品种;闭路视频监控发展迅猛,年增长率达到30%左右。
图
4、中国安防产值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新华信
“十五”期间,安防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速,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20%,新华信统计,2000年中国安防产值约250亿元,2001年上升至380亿元,2005年产值超过900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安防产业继续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2006年安防产值约1200亿元,同比增长30%,预计到2010年实现增加值800亿元以上,年出口交货值占销售额的比重提高到 20%以上,安防产值将达到2250亿元。
在我国安防行业中,视频监控行业的市场空间最大。从产品种类看,在2009年安防产业市场结构中,实体防护产品产值占比约为 33%,电子防护占比约为67%,而在电子防护中,视频监控的产值占比约为 58%,因此,视频监控占整个安防产值的比重接近40%,按2010年安防产值预计2250亿元测算,视频监控行业今年的产值规模接近900亿元。视频监控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整个安防产业链中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行业。
图 5、2009年安防产业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水木清华研究中心
目前,金融、电力等行业应用仍是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主要市场。根据行业分析报告,2007年政府行政类项目、各行业应用、商用、民用等均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部分行业甚至出现100%以上的高增长率,其中:2007年矿业、港口、食品的安防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07%、109%、175%。
图
6、安防视频监控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2007中国安防监控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图 7、视频监控行业未来市场拉动因素
资料来源:《2007中国安防监控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命及财产安全防护需求的不断加强,全社会安防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平安城市建设、智能交通等政府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安防市场会不断扩大,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安防行业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
据iSuppli预测,2012年中国安防产业的营业收入将从2007年的151亿美元增长到24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2008年安防市场营业收入约176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360亿元),同比上升16.3%,2009年营业收入约194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496亿元),同比上升10%。
而占2009年安防产值近四成(67%×58%)的视频监控市场的未来增速将更为迅猛,赛迪顾问预计,2008-2012 年中国安防视频监控行业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03%,2012年市场容量将达523 亿元。因此,安防视频监控行业处于较长的景气周期中。
图
8、中国安防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及增速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CCID)
二、国内视频监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1、平安城市建设拉动视频监控需求
平安城市也叫“3111工程”,其中:“3”代表省市县三级,第一个“1”表示在每一个省确定一个市,第二个“1”是每个市确定一个县,第三个“1”是有条件的县设定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派出所。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安全一直是大众最关心的热点之一。2005年8月公安部首次提出了开展建设城市报警和监控系统的意见并选定了2004年确定的四个平安城市建设试点:北京市宣武区、杭州市、苏州市和济南市。2008年,在试点的基础提出了“3111工程”,在全国确定了22个城市作为“3111工程”的试点城市,这22个城市基本覆盖全国主要省份。截止2008年,全国约有200万个监控摄像头用于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
平安城市目前已进入全面推广期。2004年以来先后开展的第一批城市报警与监控试点(北京、杭州等4个城市)、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北京、上海、郑州等 21 个城市)、第二批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包头、衡阳、大同等22个城市)、“3111”工程试点(全国470多个县、市、区)、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天津、重庆、昆明等38个城市)等全国共计660个城市参与到平安城市建设项目中,预计至2010年第二批试点城市试点结束,“3111工程”直接投资100亿元。2010年是平安城市建设正式进入“全面推广期”的第一年,推广至每个地级市,整体直接投资近1000 亿元。陕西省在2009年明确未来5年投资5亿元建设5道报警监控防线,重庆市至2012年实现所有小区监控,79万个城市部件“编码监控”,西宁市2009年至未来3年,将建设视频监控集成平台,实现4000个监控点建设。
据公安部科技局估计,平均一个中型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投入将达几百亿,而一个县一年的安防投入也有上千万元,目前我国共有2300多个城市和县城,随着“平安城市建设”逐步向县、镇深入,保守估计一个市、县每年安防投入2200万元,则每年的投入在500亿元上下,“十二五”期间,平安城市建设将拉动我国新增安防投入2500亿元。
平安城市对各类安防产品的需求情况大致如下:视频监控系统(28%)、GPS及智能交通相关产品(13%)、防盗报警(9%)、警察装备(19%)、刑侦器材(15%)、生物识别及智能卡(5%)、其它(11%)。因此,光视频监控产品的需求每年就超过百亿元。图
9、平安城市建设安防产品需求结构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公安部科技局
重大工程: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其各项投资并不低于北京奥运会,“三会”投资相加,其对安防系统的需求可能还要超过北京奥运会。我们认为重大工程的意义不光在于单个重大项目的投资金额有多大,更多的是这些重大工程对安防意识提升的示范效应和对相关参与厂商品牌认可度的提升。目前全球最大的安防服务提供商日本西科姆(Secom)就是因为给1964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提供了安防服务一举成名,奠定了安防服务行业的领先地位。
2、车联网建设拉动智能交通产品需求
目前中国从事智能交通产品生产制造的企业约2000家,主要集中在数据采集监控、高速公路收费、导航系统和系统集成等环节。相比海外超过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的智能交通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前景和空间显著。近期一批政府级的智能交通项目投资已经到位,2010年4月番禺投资4000万建智能交通监控系统,7月郑州投资8000万人民币,8月佛山市禅城区也计划投入一亿元打造智能交通系统。据统计,从2001年开始政府对交通基建的投资以每年22%的速度递增,政府对交通行业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将是拉动智能交通行业投资迅速增加的最主要推动力。
(1)城市轨道交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规模蕴含巨大潜力。2009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总建设里程为459公里,总投资1952.6亿元,投资规模在“十二五”期间仍将快速上升。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建设新建里程将达到977.1公里,投资额将达到4159亿元,预计2010-201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3.8%。
安防产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保障人们安全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安防监控占轨道交通新增投资额的1%-1.5%来保守测算,未来5年每年新增需求至少为20-30亿元。
图
10、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及投资额与安防视频监控投资预测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
(2)城市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智能车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通过对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借助各种科技手段和设备,对各种交通情况进行协调和处理,建立起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管理体系。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管理的智能交通产品,能有效降低各类交通事故、危险品运输事故,保障安全与顺畅的同时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未来三年将是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上升时期,这将对提高城市交通设施利用效率、提升交通系统服务水平、促进节约型城市交通系统产生积极影响。从各省市发展规划来看,中国大多数城市从2009年起将大规模增设公交道,建设新的轨道交通,以构建大公交网络。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的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交通信息化的范围逐步向城镇郊区扩展。在未来三年中,全国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水平将有显着提高。
城市智能交通占到智能交通投资额比例大约为 40%,其中视频监控又占到了40%以上的份额,据计世资讯估计,“十二五”期间国内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资额约在千亿元级别,我们按每年200亿元的投资规模估算,则每年对视频监控产品的新增市场需求约为32亿元左右。
表
1、“十二五”期间城市智能交通投资与安防视频监控投资预测
资料来源:计世资讯
目前智能交通产品中,前端产品主要是中低端产品,500W及以上像素的高端摄像机占比还较低,市场上高端产品主要是外资品牌,比如:TI、Philips、Sony、Samsung等;国产品牌也主要是国内各IT或家电巨头,比如:联想、TCL、华为、海尔、美的、神州数码等。
3、安防进入“行业化时代”,商业化应用尚需时日
目前安防企业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注重在安防领域中横向切入各细分领域的大型安防厂商,比如:美国的霍尼韦尔、泰科、德国博世、韩国三星,以及CSST(中国)等。他们依靠雄厚的资金与技术积累扩展产业线,不仅涉足安防视频监控,同时在防盗报警、门禁等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第二类是力求在视频监控领域纵向切入产业链后端进行垂直整合的安防厂商,比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深圳天地伟业等。他们主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针对性的推出定制化、专业化行业解决方案。
安防行业化应用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由之路。安防行业化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安防企业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无论近期还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安防需求主要还是受到以政府、各类大中型企业的工程项目及行业化订制项目的推动,安防企业在走向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必须沿着产业链深耕以捕捉不断涌现的行业定制化、专业化需求,因此,行业化是国内安防设备商扩大外延争取更大生存空间的必经之路。
相比行业化应用,目前民用安防市场所占比例很小,以至于很多厂商无暇关注,虽然民用安防市场潜力巨大,但产品接受度低,推广速度慢,消费能力不够导致产品销售难度大使得民用安防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国内厂商目前阶段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在市场份额巨大的重大工程项目上。国内安防市场呈现出鲜明的“二八现象”:不到20%的政府客户和行业客户占市场总规模的 80%以上,而80%以上的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只占市场总规模的20%。因此,绝大多数安防厂商都紧盯政府和行业客户的需求来开发产品,追求产品的高清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而中小企业和家庭的安防需求则发展缓慢。我们认为安防意识的提升需要一个由行业化应用到商业化民用领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行业化应用由于实实在在的工业应用需求而率先崛起并拉动安防发展,而其对全社会安防意识提升的示范效应也将伴随着整个行业化应用的崛起并逐渐发展成熟,等到行业化应用增速放缓之后,我们认为安防民用时代也将真正到来。
图
11、视频监控行业的下游应用:行业应用VS.商业应用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4、长期:物联网催生“安防智能化”
长期来看,三网融合、物联网、3G应用的成熟将催生安防行业由“数字化时代”转向“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物联网在安防领域的行业应用需求将全面铺开。2010年国内物联网主要行业应用中,安防(网络视频监控、智能家居等)、电力、交通位居前三。安防行业的应用遥遥领先,占据了 43%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约827亿元,其中: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网络视频监控市场规模为 288亿元,两者几乎占据了整个物联网安防行业智能化应用。而据中国安全防范网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住宅市场每年约有200亿元的产值。可见,安防智能化应用将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推进而在各个行业全面铺开。
图
12、物联网与安防智能化
资料来源:国脉物联网,中国安全防范网
现阶段视频监控仅仅解决替代人眼监控并记录的基本功能,由值班人员用眼睛对成百上千的摄像机信息进行屏幕“监视”,对存储的海量信息进行回放“检索”,对可疑信息进行人工对比、分析,但人眼和大脑很容易疲劳,有数据表明:值班人员紧盯屏幕十几分钟后将会不自觉丢掉大部份信息。因此,如何在模仿人眼视觉功能的基础上模仿人脑功能,寻找不会疲劳的眼睛和大脑,分析所监控的内容,减轻负担,提高监控效率,就成为了视频监控智能化的目标。
目前,使现有的监控设备具有一定的智能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能使视频监控系统具有主观“感觉”,不仅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还能主动给出分析、判断和结论并采取相应措施,而并非只对传感对象的物理量作忠实的记录。监控智能化并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紧盯屏幕,提高效率,还可以通过“智能”承担并实现更多工作。目前最典型的视频监控“智能化”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摄像机保护。这是首要任务,如果摄像机得不到保护,其它的一切都免谈。因此对摄像机被遮挡、被移动、模糊等情况能及时自动转移、报警并通知维护人员。
入侵检测和运动目标跟踪。对非正常进入监视区域的可疑目标及时检测,能够识别单个或多个目标的运动情况(如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等)。在检测到可疑目标后,发送控制指令使摄像机自动跟踪目标,在物体超出该摄像机监控范围之后,自动通知邻近的摄像机协同工作,继续进行跟踪并发出报警信号。
滞留物和搬移物报警。当场景中(如候机室、会议室等)某一物体(如包裹、手提箱等)在敏感区域停留的时间过长,或原场景中存在的物体(如手提电脑、贵重仪表)被无故搬移时,系统就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自动在前面的视频画面中查找放臵滞留物或搬走原有物品的可疑人。
群体行为分析。包含对人群、车流等目标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分析。能够对场景中群体的正常行为进行分析,如统计穿越出入口或指定区域的人或车的数量、高速公路交通流量,识别人群的整体运动特征,包括速度、方向等。也能够对场景中群体的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检测、分类、跟踪和记录过往行人、车辆及其他可疑物体,判断公路上是否有车辆非法停靠、是否有故障车辆,是否有行人及车辆在禁区内发生长时间徘徊、停留、逆行等行为,检测公共场所是否有人员的集聚、奔跑、斗殴等异常行为。
三、“模转数”时代的安防视频监控
1、安防行业正经历由“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根据我国安防行业市场透明度、用户需求、行业管理力度和技术水平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发展历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1979-1983 年):这一阶段生产商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低,安防产品的应用范围有限,主要限定在一些非常重要或特殊的单位和部门。当时典型的安防工程是故宫博物院工程和天安门监控工程;
起步阶段(1984—1996年):这一阶段安防产品的应用以内部保卫为主,应用范围发展到各重要单位和要害部门,各级公安机关更加重视安防工作,加大了对主要单位、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力度。这一时期,政府在金融系统、文物系统、军工、邮政等重要单位实施安防工程建设;
初步发展阶段(1997-2004 年):这一阶段安防产品的应用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由重点单位、要害部门发展到金融、文博、交通、海关、机关、邮政、教育、医疗、工矿企业、公众场所等众多社会经济领域,安防产品进入到了社区及普通居民家庭,并且应用水平开始由单一技术、单项工程向着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安防市场内设备制造商数量剧增,供需平衡被打破,市场透明度增强,竞争日益激烈。在此阶段,市 场整体规模扩大,供需格局基本稳定,竞争态势业已形成,品牌高速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
高速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这一阶段安防行业借助“平安城市”、“3111试点工程”、“2008北京奥运”等重大项目的启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安防企业的竞争手段与以往相比出现较大差异,企业不仅依靠提高设备生产率、技术研发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方式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企业经营逐步实现“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战略转变。同时,安防产品的应用又显示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安防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安防工程的系统集成度都得到显著提高,安防行业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图
13、安防行业的发展阶段
目前,安防行业正在经历由“模拟化”慢慢走向“数字化”的第二个时代。安防行业走过了早期的模拟时代,模拟时代的安防产品前后端均以模拟设备为主,前端为各类使用磁带记录的模拟摄像机,后端为VCR(模拟硬盘录像机);在数字化时代,前端由各类高速球机、摄像机组成,后端为现已发展成熟的DVR(数字硬盘录像机),目前国内还处在由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过渡的阶段,前端市场上数字化高速球机及摄像机产品正开始慢慢取代传统模拟球机及摄像机,因此,目前属于前端模拟化转向数字化,后端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并开始向网络化过渡的时期,称为:“数模时代”。
在前端数字化的同时,前后端网络化进程也同时在进行,将迎来:“网络化时代”。未来随着前端网络摄像机(IP Camera)、NVS(网络视频服务器)及后端NVR(网络硬盘录像机)的兴起,将迎来第三个时期:“网络化时代”,代替现有数字化产品,但我们预计这一过程仍需时间。
“网络化时代”过后,技术及行业应用日渐成熟的安防视频监控将进入大规模商业化民用领域,即:第四个时期:“智能化时代”。
图
14、安防前后端技术发展路线
2、后端:DVR国内寡头垄断,市场成熟度高
一个典型的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和后端两部分构成,其中,前端分为:球机/摄像机等视音频采集设备、控制设备及矩阵、DVS或数字摄像机IP模块等网络视频服务器,后端分为:嵌入式DVR+PC机或PC式DVR等存储管理设备、监视器/电视拼接墙等显示设备。通常,前端设备指球机或摄像机,后端设备主要指DVR(数字硬盘录像机),而DVR也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
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俗称:(数字)硬盘录像机,主要由CPU、内存、主板、显卡、视频采集卡、机箱、电源、硬盘、连接线缆等构成,是目前视频监控行业最常且应用最广的监控和视频记录设备,在安防行业中,相对于前端采集、传输设备而言,一般把DVR归为后端。
图
15、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结构
资料来源:海康威视招股说明书
《中国公共安全产业指南》统计,2008年中国DVR市场总销量约220万台(包括不同路数、各种压缩板卡的DVR),销售额约32亿,按照安防世界网的统计,2009年中国DVR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9%,超过261万台。其中,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珠海安联锐视占据半壁江山,大立科技已逐渐淡出DVR的领域:海康威视DVR销售量为51万多台;大华股份DVR销售额约4.9亿元,我们按行业均价1100元/台计算,销售量约为44.6万台;珠海安联锐视约20多万台;大立科技在DVR市场领域份额下滑非常大,2009年报显示其DVR收入3601万,销量约3.27万台,市场份额下滑至1%左右;深圳同为、深圳锐明及中山利堡等各有10多万台;其他诸如:汉邦、科达、卓扬、浩维、图敏、东舜、波粒、同洲等公司也有上万的销售量。
图
16、DVR产品国内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安防世界网
技术、品牌和资本的整合成为趋势,生产、销售、系统集成等进一步向规模以上企业靠拢。由于DVR生产厂商的综合技术实力越来越重要,没有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已经不能立足于市场,优胜劣汰使得DVR出货量万台以上级别的公司越来越少,技术领先厂商已经开始不断侵蚀竞争力日渐低下的中小厂商的市场份额,竞争已由过去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扩展到了资本、品牌、技术相结合的更高层次,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根据安防协会《中国安防产业发展统计报告》的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全国安防大中型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 60%-80%的水平,其中:DVR 国内市场目前已经形成寡头垄断局面,前七大厂商2009年市场占有率超过60%,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主流制造商集中。
3、网络化将首先在行业应用中兴起:NVR暂难取代DVR
据中国信息产业网预测,2011 年中国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86.61亿元,未来5年之内都将保持约38%的年增长率。网络化时代能否到来主要取决于前后端产品的网络化程度以及其需求接受度,其中,前端IP摄像机配以后端 NVR(网络摄像录像机)作为主流网络化视频监控设备能否代替现有DVR(数字硬盘录像机)产品对安防厂商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认为,需要前端设备配套以及较为优异的网络资源作支撑的NVR更适用于一些行业应用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公安部“平安城市”、金融、智能交通、教育部各高校安防监控等专用项目的实施,短期内难以全面替代具有成本优势的本地化监控设备DVR,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俗称:(数字)硬盘录像机,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后端监控记录设备。DVR集图像/语音进行长时间录像、录音、远程监视和控制于一体,用一台设备就能取代模拟监控系统一大堆设备的功能,在价格上具有一机多用的优势。此外,DVR 软件极大地提升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功能和性价比。通过把数字报警信号输入和输出到硬盘录像机,几乎所有类型的安全系统组合都允许DVR作为主要的监测和控制设备嵌入。
由此可见,DVR 影像具有录制效果好、画面清晰的优点。它的面市完全取代了传统模拟机 VCR,使得视频监控从“模拟化”进入“数字化”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DVR可以“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独立构成系统,从而具有一机多用的成本优势。
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其核心特点主要体现在音视频数据的网络化存储与转发。在NVR系统中,前端监控点安装IP摄像机或视频编码器,模拟音视频信号经视频编码器数字化处理后,以 IP 码流形式上传到 NVR,由NVR进行集中录像存储、管理和转发,这一特点使NVR可以不受物理位臵制约,通过网络实现任意位臵部署。由于其必须与前端IP摄像机结合应用而不像DVR在本地就能自成系统,因此NVR是完全基于网络系统可以任意部署的全IP视频监控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对动态实时监控要求较高且价格承受力强的特殊行业或部门。
NVR 需要与编码器、管理平台、操作系统、网络传输及存储设备配合使用才能实现完整功能,集成性不如DVR,且其开放式IP架构打破了安防监控设备专有、封闭的不兼容特性,可与IT 相融合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存储管理,画面完全可以做到高清,这些特点都决定了NVR作为对视频监控要求较高且成本承受能力强的高端行业应用将更受青睐,而对于标准化商业应用及中小工程项目则成本较高,不具有性价比优势。
表
2、DVR与NVR特点的区别比较
资料来源:西刹子
虽然网络视频监控正在贴近,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网络传输、系统兼容及安全等,我们知道,一套网络化的视频监控系统除了前端的摄像机外,还有视频编码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软件等,在众多的产品中,要保证不同厂商产品的互连互通、有效传输,同时避免用户被某个厂商的产品“栓牢”,相关标准的制定便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监控市场暂时还处于一种无标准状态,市场基本上被几个大品牌厂商所垄断。
由此可见,DVR是磁带录像机(VCR)的“终结者”,其根本突破在于“数字化”;而NVR不是DVR的终结者,NVR的出现短期来看只是作为对DVR产品的一种更高需求的补充,两者属于共存而非此消彼长的关系。DVR 不会因为IP监控系统的冲击而快速退出市场,但未来DVR市场空间的持续快速提升幅度有限。2004-2007年,数字视频监控占比由35.7%提高到54.4%,复合增速为11.1%,网络视频监控占比由7.4%提高到25.9%,复合增速为36.78%,可见,网络视频监控需求的增速要快于数字视频监控。
4、压缩芯片的软硬之分与应用定位:行业化应用VS.商业化应用
DVR发展到今天,技术日趋成熟,压缩标准从JPEG、MPEG-
1、MPEG-4到H.264算法,产品的集成性和功能都有了极大提升。监控板卡从ASIC方案到DSP方案(硬压缩),从一卡一路到一卡多路,从一芯一路到一芯多路,视频压缩算法(此为DVR芯片核心技术)、网络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的性能不断优化,技术升级更加方便。
DVR技术链首先是芯片,其次是视音频压缩算法技术,三是软件集成技术。目前DVR芯片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够开发,主要由韩国、日本、台湾的厂商提供。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后端视频压缩处理芯片主要有DSP 软压缩算法)和ASIC(硬压缩算法)两类,压缩算法指模拟视频输入到DVR板卡,板卡由前端芯片实现A/D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由板卡自带的DSP(软压缩)或ASIC(硬压缩)芯片完成压缩工作,压缩后的数据经过PCI,储存到HD。
图
17、硬压缩与软压缩结构
资料来源:西刹子
ASIC方案的压缩算法是由芯片商直接提供,而且已经固化好,对安防视频监控企业来说没有二次开发平台,板卡/DVR生产商不能加入自己的压缩算法来满足下游定制化需求的开发。之后,以Philips、TI为代表的芯片厂商推出了DSP解决方案。随着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立科技等国内DVR生产商利用TI、飞利浦等芯片加上自己的视频压缩算法批量生产出清晰、稳定又能实时传输和查看的视音频压缩板卡,DSP芯片的DVR产品在国内成为主流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DSP和ASIC两种方案的区别在于:ASIC方案芯片中集成了由芯片制造商固定好的标准化通用压缩算法,主要应用于中低端产品及商业化民用领域,而DSP方案中压缩算法则由板卡或DVR整机制造商自己根据下游客户定制化需求差别设计嵌入,主要应用于政府、行业等专用工程项目领域。
四、未雨绸缪:迎接下一个行业拐点
1、设备供应商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
图
18、中国安防行业产业链
目前,我国安防行业产业链主要以生产和供应安防产品的设备供应商为核心,围绕其主要分为:上游是音视频软件算法提供商(部分龙头设备商如:海康、大华本身就以音视频算法起家并以此作为主要竞争力)及传统集成电路(IC)提供商,下游分别是:以经销、代理为主的销售商;以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为主的工程商;以中介、咨询为主的各类服务商;以报警运营服务为主的运营商。
2、安防IT化:与IT融合是大势所趋
在安防市场早期,由于行业规模不大而并没有引起太多IT 企业的重视,随着安防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蛋糕的不断做大,未来与IT技术相融合的过程中,IT企业的加入是不可避免的,国际企业如Intel、技嘉、EMC、WD等,国内如TCL、清华同方等,都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和业内人士意识到,和it企业共同竞争,共同发展已成定局,安防IT化也是必然趋势。安防产品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得借助IT 技术,达到更高的网络化、智能化。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IT技术的使用,在IT业早已存在的一些市场规律也会在安防业显现出来。比如:产品的生命周期会更短,产品的推出会更快,产品的价格下降也会更为迅速。因此,安防企业必须为与IT融合早做准备,通过借用IT先进技术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学习IT业的先进管理营销模式,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图
19、安防IT化融合中的博弈
3、设备商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布局行业化解决方案与运营
从早期的VCR到嵌入式DVR再到NVR,从模拟球机到数字化球机再到未来的IP摄像机,大华以未雨绸缪的姿态持续不断的耐心培育一个又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过去,大多数安防企业只热衷于产品市场,有些甚至只做某一领域的单一市场,比如前端摄像机厂商或后端DVR厂商,近年来,随着产品市场的不断透明化,安防产品市场进入“价格战”时代,各厂商的利润水平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厂商除了不断丰富产品线以外,还必须未雨绸缪的布局提供全面的行业化解决方案的工程商与运营商。
图 20、安防设备商向下游产业链垂直整合
随着安防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各行业对安防系统的应用都有着不同的需求特点,需要量身定制符合行业各自特点的个性化、专业化解决方案。
由于行业化解决方案是一个整体打包方案,相对单单出售产品,技术复杂程度更高,利润更为丰厚,因而具有较高的增值性,这就为企业带来了较多的利润空间。国内安防公司中,海康和大华分别成立了全资工程和运营子公司,两家公司不仅看中了我国未来专业化领域对中高端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的需求,比如:公安部“3111平安城市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智能交通、水电及煤炭等传统工程业务领域等,另一方面也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清醒认识,在网络化甚至未来智能化时代,整个安防行业还将面临技术变革带来的革新与洗牌,其中,随着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传统IT行业的技术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不具有强大的系统集成开发能力的安防厂商有可能在融合过程中被诸如华为等强大的综合类IT企业所融合,设备商要想在未来与IT融合的过程中不被淘汰甚至做大做强,就不仅仅要提供安防产品,还必须往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商的路线上走,因此,从长远来看,进入产业链下游是国内安防公司在网络化时代面临与IT 行业竞争与融合时生存与发展的一大利器,并且在未来的智能化时代,也是国内安防厂商在下一次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做强做大的唯一途径。
2.安防行业调查报告 篇二
2009年安防市场热点回顾与分析
整合:多元化
两年以前,安防行业的内部资源整合仍处于形式较为单一,整合速度较为缓慢的时期,然而在2009年,我们则明显感受到了行业整合在形式和速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整合形式上则更为多元,整合力度和深度也逐渐加大和加深。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大体上可以把这种整合形式归为三类:一类为企业间整合;另一类为企业内部整合;第三类为行业服务性资源的整合。
企业间整合“并购事件年年有,2009年特别多”。其中包括了UTC收购GE安全业务,Nice收购Orsus,惠普与3Com达成收购协议,中星电子收购上海贝尔ViSS监控业务,加创并购先进视讯和深圳黄河,CSST并购上海永安保全等在内的6家企业等等。如此多数量和高规格的并购已是往年所不能企及。
在这些并购案例中,UTC、惠普以及Nice的并购都是在海外,但其影响力却足以深达至中国国内。就以惠普收购3Com为例,作为3Com旗下全资子公司的H3C,在国内平安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极高,其平台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到公安、政法、交通等领域。为了客户不受到收购事宜的影响,在收购新闻发布的第二天,H3C便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两封公开信,以稳定市场不良预期。
再来看中星电子和CSST的收购。作为近两三年进入安防的IT企业,中星电子的表现一直中规中矩,这到底是作为一家芯片级企业的韬光养晦还是作为一个安防新手的低调所为?有分析认为,与其推出的诸如前端和智能分析等产品相比,该公司加入SVAC工作组和收购ViSS监控业务,以及刚刚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针对个人家庭市场的视频监控类的“E视通”业务三个方面的运作才更具有战略性。通过这三方面的运作,该公司关于安防产业链的基本构架初步完成,接下来具体如何运作便成为关键。
CSST的此次收购与前几次不同,区别在于收购对象从原来的以产品企业为主转而变为以工程和报警服务企业为主。据该公司高层透露,此次收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实CSST服务板块的竞争力,另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最终要推动服务板
块的单独上市。
企业内部整合2009年宏观经济危机虽然对安防行业冲击不大,但影响仍然存在。很多企业在2009年上半年发展速度缓慢,于是,一些企业也就利用这个间隙对内部进行优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星和LG的企业内部整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企业内部整合的例子中,有很多企业在法律层面是具有独立性的,但在品牌从属层面仍具有同一性,所以仍然把其归类为企业内部型整合。
2009年底,为了配合三星集团的内部业务的优化整合需要,三星电子的视频监控业务并入到三星泰科。以后三星泰科将集中发展综合安防产品,而三星电子则开发安防解决方案的业务。而在早些时候,三星泰科就已经把其映像事业部独立出来,设立了天津三星泰科光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负责三星安防产品在中国的制造和销售。
与此同时,作为代理公司,广州伟昊与广州瀚祺也进行了整合,由伟昊收购瀚祺控制性股权,并购后将以广州伟昊作为三星视频监控产品的中国总代理,统一运营三星监控产品中国的市场,而广州瀚祺将作为伟昊公司旗下独立经营三星泰科原有系列产品的全国总代理。
三星集团期望,通过此次整合,三星安防事业从现在的监控产品的销售拓展到提供门禁系统、报警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安防领域。其中,三星泰科能通过原有的光学及影像技术结合三星电子在IT及半导体上的先进技术,打造出世界超一流的安防产品,并希望在2013年,三星安防产品达到世界安防市场10%的占有率;而三星电子所负责的解决方案将成为三星集团在这次合并以后未来3年集中投资的重点业务。
与一手抓硬件产品,一手抓软件平台的三星不同,同为韩国公司的LG的业务优化却另辟蹊径。2009年,LG对全球业务部门进行重组,专门成立了商业解决方案事业本部。该部门的主要产品包括LCD显示器、数字安防系统、商用显示器、车载资讯娱乐设备、远程信息处理技术方案、高级音频系统等。根据LG电子提供的信息显示,该商业解决方案事业部的未来将成为一家领先的B2B信息娱乐公司,致力于提供数字服务和解决方案组合。这种“一揽子”式的解决方案使得LG在面对客户时“既能做安防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做电视机、液晶显示器,甚至空调的解决方案”。
行业服务性资源的整合2009 年年底,一则消息在安防业内不胫而走——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和台湾A&S集团公布消息:双方就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拥有A&S集团旗下所有业务(包括纽奥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捷顺亚洲公司和A&S日本公司)和资产的大部分股份达成共识,并就收购事宜签订了相关协议。
据了解,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是德国最大的展会主办单位,在全球拥有众多子公司、办事处及国际销售伙伴,业务遍及150多个国家及地区。公司在中东、亚洲和南美等地主办一系列Intersec安防设备品牌展会。
相较与以上所提到的例子,A&S与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的整合有着独有特点。此案例的两个主角并不参与安防产业内部的竞争,而是扮演着为产业提供服务的角色。也就是说,此次收购将为安防行业的服务性资源带来影响。“对媒体而言,是乘上了展会渠道的‘东风’,能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力;对展览公司而言,也能利用媒体优势,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这样认为。此次整合,将为中国的安防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更为多元的渠道,同时也将拉近国际市场与中国企业之间的距离。
融资:步伐加快
从劳动型密集向技术型密集的发展过程中,资本的力量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2009年,虽然整个安防界笼罩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但是企业融资的步伐却丝毫没有放慢。
在宏观政策方面,2009年,创业板的出台实际上是打开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新窗口。目前,虽然硬性指标来看,国内很多中小企业都符合要求,但考虑到此次创业板侧重于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两支安防A股的强劲表现(大华2009年的营业收入预计能达到7.3亿,而2008年这个数值是6.3亿;大立在红外热像仪方面2009 年的收入预计在1.9 亿元左右,而2008年,这个数值则是1.6亿),再加上目前在创业板仍无安防企业等多方面因素,创业板将成为安防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
在企业层面。2009年,很多企业着手自己的股份制改造,其中,包括海康和景阳在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在2009年顺利地完成了股改。其中,海康拟于深交
所上市,近日其也公布首次发行招股说明书。据公布数据显示,其首次将发行5000万股。据推测,如果一切程序进展顺利,海康有望在今年年中成功IPO。而据景阳内部人员透露,该公司很可能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起动上市申报程序。
除了生产型企业之外,一些报警运营服务和传统的安防工程企业也在酝酿着上市计划。据相关渠道消息显示,北京几家工程企业已经启动了股改计划。
除了上市以外,2009年各种基金以及风险对安防企业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相对大量的没有技术优势且成长性较低的安防企业而言,仍然有部分企业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一位融资服务的经理介绍说,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一些投资机构开始侧重关注拥有智能视频技术的企业,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具有技术优势和较好的成长性,并且面对的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除此之外,这位经理还介绍,目前一些投资机构有意向打造类似CSST的大型企业。“但区别于CSST的财务并购,投资机构采取的是产业并购模式。”
反垄断:标志性事件
当然,随着安防行业并购案例的增多,一些相关性问题也逐渐增多,而有一些问题则是原来从未遇见的,比如反垄断问题。
说我们从未遇到,是因为反垄断的申报有着较高的门槛:一是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二是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
如此之高的门槛使得《反垄断法》在实施了一年多时间里,全国范围内也仅受理了50多起反垄断调查。所以,这类事件对安防行业来说,从未出现也属于正常。
但这种正常在2009年却被打破了。
据了解,在去年一年之内,中国安防协会就收到了商务部发来的两起有关反垄断的协助调查书。其中一起是发生在防爆安检行业,另一起发生在防盗安全门行业。两起反垄断调查中,防爆安检的是涉及两家外资企业,防盗安全门的则是涉及到一家国外企业和一家国内企业。
从这两起反垄断调查事件来看,所涉及的仍是在安防产业内起步较早的行
业。如防盗安全门行业,其涉及到家用领域,市场需求量较大,行业发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虽然此次反垄断在行业内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其所具有的标志性意义却是毋庸置疑的。
“狼来了”的担忧加剧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中国安防市场持续保持较高的温度,更多地吸引了一些相邻产业的企业加盟。特别是随着安防监控与城市应急以及数字城市逐渐融合,一些大型的集成和平台企业也开始涉足安防。在近期召开的中安协第四届理事会上,业内有关“狼来了”的声音呈现出高涨态势。
面对出现的一些安防被IT化和边缘化的担忧,我们应怀有怎样心态?或许正如一位安防专家所言,对于安防企业来说,在“狼来了”的大势所趋面前,找定位,勤思考,保持一种“与狼共舞”的学习心态才是当前的应对之策。
她指出,新生力量的加盟给安防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新思维,一些新功能、新应用也逐渐被打开。应该说,这些新的思维确实给安防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朝气,也能激发传统安防企业的理性竞争意识,从而进一步改善行业环境风气,促进技术创新。
“然而,对于新加入的成员而言,仍要面对安防的专业化问题。”一位安防系统的专家这样认为。他说,经过30年的发展,安防产业逐步走向成熟,“小米加步枪”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当前对安防产品的应用,已经逐渐演化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门“安全艺术”,“功能全面,性质卓越,部署合理,上下联动”已经成为用户对安防产品的基本诉求。此处所蕴含的专业化技术,已经不言自明。
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推进
除此之外,2009年安防在宏观政策以及标准化方面也取得了不错成效。在宏观政策方面。《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出台打破了安防报警运营服务沉寂多年的平静。虽然该条例并不属于安防范畴,但其在内容方面,却已经把安全防范纳入到保安服务的范围之内。可以预见,随着2010年保安公司的改组,安防报警运营服务界也将迎来一个震荡期。
在标准化方面。《安全防范监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SVAC)技术要求》已经进入送审稿2.0版的论证阶段,有关专利池的建立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在2009年的深圳展会上,中星电子首次推出了基于SVAC标准的DVR。SVAC的全面应用还有多远?我们仍在拭目以待。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ONVIF标准。2009年,ONVIF除了公开招募会员之外,也成立了五个工作组,分别负责从存储、核心规范以及支持与标准化方面工作。作为该组织的发起者之一的博世,近期也适时升级了IP视频平台固件。据悉,安装了新的固件的博世IP摄像机已经可以按照最新推出的ONVIF标准工作。
3.简析安防行业的营销策略 篇三
跟着大众防范认识的增强,作为朝阳产业的安防,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的期间,商场对产物的需要量日积月累,安防职业产物的特性现已在不知不觉中开端进入了转型期。跟着商场竞赛益发剧烈,曩昔附加值比拟高的产物,也呈现了赢利趋薄的窘境。公司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要有核心技术、精英团队、杰出的品牌形象,必要的推广战略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当前各大公司连续成立了大客户部、职业部等部分,首要对准大型集成商、工程商以及关键特定职业做公关和商场开发,笔者就此类客户群做剖析思路和办法。
确定客户群类型
出售作业是从寻觅客户群开端的,而出售形式中固有的“二八准则”是贯穿整个出售进程中的指导思想,咱们要精确定位咱们的准客户群类型。既定的大客户,是指对公司产物需要频率高,需要数量大,对公司的运营成绩发生较大影响的要害客户,公司的大多数出售额来自少量的大客户。大客户的出售形式比拟中小客户而言,存在着很大差异的,乃至是天壤之别的。大客户的安排、人员联络、决议计划与收购流程通常都相对杂乱,并且大客户的收购金额通常都比拟高,认同一种商品和效劳之后会重复采办,收购具有反复性和耐久性。这些买卖量大的客户对公司明显十分重要,公司在描绘出售安排时有必要予以格外重视。大客户的这些特色,就决议了在对准大客户的事务开发中要有正确的思路与办法。
清晰开发思路
商场占有率是一个微观而笼统的概念,而客户占有率却是一个微观而详细的概念。客户的占有是商场占有的条件,占有了客户就占有了商场,占有了大客户就占有了大商场。所以说,占有并能很好的开发好大客户对咱们全部晋升出售量与扩展商场份额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大客户的开发是一项需要确定与长时间跟进的作业,咱们需要随时把握大客户的需要与动态,以发现能够及时与用户协作以及给予供给用户价值产物的时机,发现增强用户忠诚度的办法。用户能够原地不动等候产物供货商的呈现,而咱们不能无视不确定要素的呈现。咱们需要不断的知道关于用户的最新信息,比方竞赛对手呈现失误、或许用户要害人物的改动等等。即便暂时找不到协作的时机,也不能放松对确定的用户的研讨与跟进作业,要坚持再坚持,绝不容易抛弃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客户,任何一条有价值的头绪。当今的中国商场越来越老练,竞赛也越来越剧烈,对出售人员的本质、技术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出售人员挨近客户、与客户交流并与客户树立杰出的联络的才能,将是决议其出售能否见成效的重要要素之
一。而他所把握的常识和信息的质量又是一个重要的决议性要素。有用的使用信息并把握出售时机获得成功,则有赖于推广人员有必要具有心思剖析、战略拟定、出售窍门和进程运作等才能的充分发挥,缺一不可。
对准不一样客户详细剖析
准工程商:期望与供货商公司更多相互互相认同、互相绑定的进行协作。工程商会进行自动收购,并且会当令举荐供货商与其共同开发甲方和特定职业终端用户。这类客户在咱们的客户群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起,他们也是流动性也较大,怎样培育准工程商的“忠诚度”,就是咱们推广的意图。
关联的征询、描绘、中介的单位:比方征询公司、描绘院、研讨院以及计划单位。这类用户把握很多的项目信息,对甲方与工程施工单位具有强壮的影响力,乃至是决议计划力。和他们交流使他们挑选咱们的首要要素就是产物和效劳。产物的质量是硬性条件,可是效劳是软性的,疾速的效劳响应和杰出的效劳态度将会是你获得这类公司喜爱的法宝。
各出售范围内的影响力大、商场占有率高,且安稳、收购量大的终端用户集团:比方恒大、万科地产等地产公司,四大银行等银行。此类用户在产物选型方面有指定供货商库,前期的入围作业是有必要的环节。关于这类客户,过硬的产物质量和售后效劳是必要条件。
安防运营商:电信、网通、挪动、广电等公司,它们有钱、有政策、有网络渠道、有话语权。关于商业民用等范畴的安防工程,以及政府主导的体系安防工程,这类公司将担任渠道运营商的主干人物,并在必定程度上会改动安防工程商场的操作形式。
安防经销商和渠道商:作为交易环节的中间方,上受供货厂家的制约,下有工程商的挑选,在当前商场剧烈竞赛和体系健全的情况下,生存环境危如累卵。渠道商作为原始厂家的关键头绪,仍然为上游供给最新的产物意向和商场信息。
搜集、剖析客户的信息材料
搜集客户材料时应首要重视的几个方面:客户的布景信息;客户要害决议计划人的个人材料;客户的运营信息和近期打开情况。获取信息很要害,出售作业的打开是与信息的不断搜集与完善同步进行的。搜集信息的办法有很多种:经过政府部分审阅过的信息,比方工商、税务、劳动部分与公司资质等都是比拟有说服力的信息;一起,客户的主管部分、终端用户、竞赛对手、其他供货商等都是很好的信息来历;当然,还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客户内部打开线人。
客户开发上,分期间有序进行
撒网期间。这个期间的首要作业是经过各种方式寻觅客户、搜集信息、剖析研讨以及确定准客户。
触摸期间。这个期间的首要作业是:各队伍各层次人员经过各种办法靠近大客户,搜集、剖析、判别、清晰跟进计划。一起也是与客户树立豪情,到达杰出一致的开始期间。
决议计划期间。这个期间的首要任务是结成利益同盟,签定协作协议结构。在这个期间,公司高层领导的参加是十分必要的。有了规划,后续跟进人员能够彻底依照政策去拟定下期间详细布置细则。
开始协作期间。这是一个两边还不十分知道、协作并不十分疏通的期间,每一次详细的协作也是一个相互习惯相互磨合的进程。在这个期间内,咱们要眼光放远,不为末节所牵绊,当令懂得取舍,做出退让,而不是只是思考眼前的利益。
根本协作期间。这个期间中协作两边已根本树立起相互的诺言,互相信赖的联络已逐步树立,协作规划全部晋升。在这个期间,咱们得思考为大客户供给本来合约外的效劳与撑持,逾越客户的期望值,给予意想不到的作用,以求协作联络的耐久和安稳。
深化协作期间。这是一个两边都觉得十分满足的期间,在这个期间中需要打开两边之间不一样等级、不一样岗位的全方位交流,打通一切环节,进一步树立相互间的信赖。进入深层次的全方位的全体协作联络。
战略伙伴期间。两边树立了战略性的协作伙伴联络,两边职工之间的联络就如多年的老朋友,相互信赖、敞开、相互爱护。此期间需要历时几年,耐久坚决的心态和赋有诚心的举动相同具有价值。
担任大客户开发与效劳的推广人员有必要清晰如今所在的期间,并能依据该期间的特征采纳正确的战略,捉住作业关键,成功总是留给有预备的人。
树立客户开发的团队
当前大多数公司在总部现已树立公司高层参加的大客户部,担任公司全体上的大客户开发、效劳与办理。搜集整理大客户的关联数据,研讨剖析大客户的需要关键及不一样大客户的需要差异,活跃处理大客户开发与办理中的实际问题,使大客户的开发与办理作业走向体系化、规范化的轨迹。
4.安防行业调查报告 篇四
2012-12-26 16:12:19来源:CPS中安网 【大 中 小】 E周刊订阅
分享到CPS微博
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实现智慧城市能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高效的城市管理手段,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广阔的创新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安防监控比传统意义上的安防监控要求更高,给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实现智慧城市能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高效的城市管理手段,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广阔的创新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安防监控比传统意义上的安防监控要求更高,给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围绕着如何建立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并对城市管理和服务、工商业活动、居民生活等各个层次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高效的城市管理手段,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广阔的创新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见图1)
从技术应用层面的狭义定义: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其本质是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为城市肌理植入智慧基因。
从生态系统层面广义定义:智慧城市是以“设施更高端、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基础,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智”和“慧”的新型城市。
智慧城市的特征
智慧城市建立在可全面感知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上,具有更透彻的感知(Instrumented)、更全面的互联互通(Interconnected)、更深入的智能化(Intelligent)三大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是指通过城市中遍布各处的智能设备收集感测数据,使所有涉及到城市运行和城市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都能够有效地被感知和检测起来;更全面的互联是指通过网络及城市内各种先进的感知工具的连接,整合成一个大系统,使所收集的数据能够充分整合起来成为更加有意义的信息,进而形成关于城市运行的全面影像,使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可以更好地进行管理和生活;更深入的智能化则是在数据和信息获取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传感器、先进的移动终端、高速分析工具等,实施收集并分析城市中的所有关键信息,以便政府及相关机构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适当措施。
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物联网的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个物联网的城市。物联网是使用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传感器、定位、条码、图像等),按约定的通信协议,将特定物体与信息网络及存储集控系统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以实现智能化识别、感知、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体系。物联网的逐步实现,可以让人们掌握许多信息。通过每一个传感设备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使我们获得的数据比过去多得多,智慧城市从而成形。
信息移动的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个信息移动的城市。移动计算是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数据库、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将使计算机或其他信息智能终端设备在无线环境下实现数据传输及资源共享,将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提供给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客户。
信息共享的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城市。全面的、系统的、高质量的、可共享的信息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基础。信息只有通过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信息只有进入公众领域,被充分广泛应用,他的价值才能被社会所承认。参与同一信息处理和应用的个体越多,信息的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增长就越快,信息的共享程度就越高。
智慧城市建设要点
智慧城市建立在城市信息化基础之上,是城市信息化在当前的一个完整的、具有突破性的落实方案。因为只有完成了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在城市中进行物联网建设、搜集移动分布信息并将信息共享发布。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程度。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领域和突破口,得到各省市的高度重视。许多城市已把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并在组织领导、统筹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围绕城市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客观要求,按照超前发展、引领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的思路,把物联网作为城市建设的基因,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服务和新兴智慧产业协同发展的规划理念,积极推进各地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全面提升中国智慧城市的竞争力。(见图2)
智慧城市体系中安防监控的构建
安防监控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被广泛应用到城市管理的诸多领域,例如城市安全防范、城市交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教育行业、通信行业等。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安防监控还将在城市管理和人民生活的更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安防监控领域与传统意义上的安防监控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意义的安防监控领域,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如公安、交警、城管等城市管理者,主要目的是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对城市的方方面面进行自上而下的监控管理,但在智慧城市中,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更多更大的需求来自于工商业活动、居民生活。安防监控行业要充分考虑到工商业单位及数量庞大的城市居民的需求,开发出满足他们相应要求的产品和系统,这也是安防监控企业在智慧城市时代进行市场开拓的一个新方向。在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上,这部分需求将很快被释放,其市场前景不容小视。
从封闭的网络到开放的网络
传统意义上的安防监控设备一般都是固定归属于某一个自我封闭的小系统的,例如某个道路监控摄像机固定地属于A地的道路监控系统,它不会归属于城管监控系统,也不会归属与B地的道路监控系统。这样布局的结果就导致了无法将某个摄像机的图像共享给其他系统。在智慧城市时代,单个的传感器前端所采集的信息应该能提供给多个系统进行共享,因为同一个信息源采集的信息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的分析结果可能是不同的,而不是专属于某一个子系统。信息的共享转发工作可以通过在各子系统间搭建信息转发网关的形式来实现,将信息从一个子系统传递到其他同样需要该信息的子系统内。
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分析处理中心
智慧城市的核心,就是通过对前端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用户需要的结果。这就需要在城市中建立强大的信息分析处理中心来完成这项工作。目前国内外IT届热炒的“云计算”、“云中心”即是这类信息分析处理功能的体现。信息分析处理中心的建立既有助于快速处理用户的信息处理需求,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前端传感器的分析负担,降低对于一些便携式传感器的配置要求,使得这些传感器更加小型化和便携化,满足智慧城市传感器移动信息采集的需求。
更智能的前端分析功能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元器件的信息处理能力会越来越高,使得信息智能分析的前端化成为可能。前面提到的信息分析处理中心虽然处理功能强大,但与城市内每时每刻产生的数以亿万计的信息相比也是杯水车薪。因此需要对一些信息在采集的同时进行初步分析,输出初步的分析结果,再提供给信息分析处理中心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有效地降低城市大型信息分析中心的处理压力。
结束语
5.安防行业调查报告 篇五
目 录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法治建设,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环境
(二)促进转型升级,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深化安防应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提升科研能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
(五)壮大企业群体,提高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
(六)加快职能转变,发挥社团组织和技术机构作用
中国安防行业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安防产业发展体系和行业管理体系,在实体防护、防盗报警、视频监控、防爆安检、出入口控制、生物特征识别、防伪等专业技术领域应用水平获得了全面提高,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犯罪、反恐与应急,以及服务民生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把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历史机遇,不断提升安防各专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行业应用能力,推动安防行业在未来五年进一步健康发展,特制定《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积极推动平安中国建设,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相关部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公安部也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明确了安全防范工作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今后安防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随着平安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我国安防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行业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市场应用得到极大拓展,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一批优秀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行业管理日趋规范,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和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策法规建设日臻完善。“十二五”期间,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立法工作,各级政府及相关行业领域纷纷出台有关政策法规,先后颁布了涉及安全防范的政策法规100余部,对金融、文博、教育、医疗、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的安防设施建设与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促进我国安防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至2015年末,安防行业企业有3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较2010年增长幅度均超过20%。安防企业年总收入由2010年的2350亿元增加到 2015年的4900亿元左右,增长了一倍以上,年均增长15.8 %;安防行业年增加值由2010年的85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600亿元,年均增长13.5%。
市场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公共安全应用方面,许多城市加大了视频监控联网建设力度,基本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全覆盖,成为了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业市场方面,一些应用较早的传统安防领域,如金融、文博等,开始了新一轮的系统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和深化应用,一些逐步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市场,如教育、社区等,也结合安全防范和业务需求开始了普及化的发展和快速增长;民用安防市场应用加快升温,报警运营服务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一些安防领军企业与互联网巨头、电信运营商联合推广民用安防产品,使这一领域凸显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市场拓展呈现变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批龙头企业加快了海外布局和自主品牌营销,产品出口总量稳定增长,中高端及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技术创新不断深化。各安防领域专业技术全面发展,行业解决方案更加成熟,技术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高清化、智能化应用逐步深化,并在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网络覆盖逐步由局域向省、市、县、基层扩展,安防系统建设与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等相结合,为公安警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综合化服务;芯片、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研发的突破与应用,以及北斗定位、音视频编解码、传输、存储、显示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逐步打破了国外垄断,有的还被推荐为国际标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许多技术结合出入口控制等领域产品实现了应用创新;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始在安防领域普遍应用,促进了安防系统与IT系统的融合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与智能算法快速进步,愈来愈呈现出实战应用价值。
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十二五”以来,一批企业通过加强研发、开拓市场、塑造品牌,同时加强科学管理、苦练内功,使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先后有20多家安防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另有30多家上市集团企业将安防列入了主营业务之一;有的通过并购、合作等多种形式快速汇集生产要素,发展成为了现代化的企业集团;有的在世界安防行业中的地位得到快速提升,直至名列前茅。“十二五”期间,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了快速提高,行业集中度也获得了大幅度提升,部分企业的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00亿元,2015年安防行业及安防相关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总和占安防企业年收入总和的比重已超过20%。
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主管部门适应形势,转变理念,深入调研,积极推进技防立法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和建立新的安防行业管理与服务体系;行业协会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推动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开展行业统计等基础工作,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引导安防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安防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成果显著,《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25724-2010)、《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等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为科技强警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支撑,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增强了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安防检测机构加强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提升自身实力;安防认证机构把认证过程与认证结果的质量控制放在首位,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了服务质量;安防和视频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以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组织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安防行业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增速趋缓,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率下降,企业经营状况分化严重,部分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低于预期,安防服务业发展滞后,报警运营服务市场地域分割状况比较严重,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知名服务品牌;三是部分高端技术及核心元器件研发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在与国际大牌企业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四是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有待创新;五是人员专业化水平还不高。
(二)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我国安防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逐步从规模速度型转向了质量效益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了新时期的核心发展理念。同时,党和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如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开展供给侧改革等等,这些重大举措将保障我国经济增速运行在中高速发展的合理区间。
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公共安全,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公安部和国家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安防行业向纵深发展。持续、深入开展的平安城市建设等重大活动,将为安防行业的发展继续带来重大红利,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由相关部委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将深入开展,由此引入的PPP模式将逐渐成为融资、建设及运营的主要模式,为安防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在社会治理和服务民生领域,随着各行业领域业务融合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相关服务需求的日渐旺盛、各种大型活动的持续增加,以及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将使安防行业边界更加模糊,跨界融合既能刺激安防市场的拓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也给传统安防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全球来看,对安防的需求虽缺乏热点,但仍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发展中不稳定、不确定和不平衡的因素增多,经济的不景气抑制了部分安防需求;另一方面,各国政府针对恐怖活动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暴力犯罪,仍会采取积极措施加大防范打击力度,从而又会刺激安防需求的增长。未来几年,国际直接投资将保持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将更为活跃,国际安防资本投资并购行为将会持续增加。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等国际开放金融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帮助缓冲国际经营的风险,有助于安防骨干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各方面要求,以服务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坚持“创新、发展、服务、融合”理念,坚持“统筹兼顾、创新驱动、需求导向”的发展原则,以产业升级、市场深耕为主线,持续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深入拓展市场应用,促进安防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提供支撑和有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要促进行业持续保持中高速发展,产品和服务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实现新的跨越:一是安防制造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二是安防服务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三是安防技术应用向解决方案系列产品化升级;四是安防系统建设向互联互通、高度集成及多业务融合的方向转变;五是安防骨干企业向国际化、品牌化迈进;六是安防行业从业人员更趋专业化、职业化。
1.产业发展
促进视频监控、实体防护、防盗报警、防爆安检、出入口控制业务领域以及生物特征识别、防伪等技术领域企业的全面、均衡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逐步提升报警运营、安全风险和效能评估、中介咨询、职业培训等安防服务业所占比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发展壮大支撑行业发展的骨干企业群体,引导中小企业在市场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与大企业互补互促良好合作关系;落实“中国制造2025”,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积极推动与通信、信息、其他电子制造企业的合作和相互融合,繁荣安防新业态;鼓励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明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到2020年,安防企业总收入达到8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实现行业增加值2500亿元。2.市场需求
适应新的市场格局,着力推动行业应用、智慧城市、民用市场的发展,继续引导中国安防企业走向世界。一是深化政府与行业市场应用,拓展民用安防市场,积极探索消费类市场;二是大力发展综合应用平台,顺应并积极推动跨界融合、智慧城市应用,开拓并延伸至新的市场领域,摸索安防建设与运营新的商业与合作模式;三是在市场布局中纵向下沉县、乡镇,横向发展边、远、偏地区,扩大市场空间;四是着力推动安防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安防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国际化应用,鼓励行业骨干企业采取商品出口、投资并购、战略合作、本土化运营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安防“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在全球安防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3.技术创新
积极探索和推进安防及相关领域技术的研发、融合和应用,着力推动基础技术、产品应用技术、系统与平台应用技术和行业应用技术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从而构建“大组网、大融合、大应用”的安防体系,并为建设立体化、全方位的公共安全网提供支撑,促进业务应用的纵深发展。一是在基础技术层面进行攻关。加强图像传感器芯片、核心元器件的技术研发,同时深入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并取得若干突破。二是推动产品应用技术不断升级创新。推进4K技术应用,促进视频监控行业向更高清方向迈进;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安防产品移动化;研发与应用机器人、防爆、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提升安防产品的智能水平和综合性能。三是着力开发系统与平台应用技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日渐成熟的契机,与安防“采传存显控”的技术融合,形成以云平台为方向的一体化技术体系,打造城市综合应用平台;前端多维感知和融合,后端超大规模存储,同时推进信息安全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四是大力推广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一方面推动大组网应用技术研究,力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融合;另一方面研究各种细分业务应用场景,深度开发和集成各类技术,增强行业解决方案能力。五是推动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安防制造业、工程及运营服务业。促进可视化技术向非视频领域的延伸,实现实体防护、安防报警、视频监控、防爆安检、出入口控制、生物特征识别、防伪技术等专业领域之间的融合和互联互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安防生产制造、工程和运营服务的升级,为公安技防和行业应用的重点目标提供一体化服务。
4.企业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完成安防制造企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转变;鼓励安防企业上市融资或利用资本力量进行并购、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推广实行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及综合竞争能力;加大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投入,全面提高员工技能;推动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产品及服务品牌。
5.行业管理
加快推动技防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安防行业法律法规,优化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创新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服务功能,通过搭建平台、开展信息咨询等为政府和企业做好服务;开创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初步形成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全面发展的格局和安防行业新型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安防标准的国际化水平;第三方合格评价体系更加开放、高效,开展国际间互通、互认及合作交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组织企业在国内外积极申报发明新型、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推动建设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不同层面以及不同技术领域的安防创新能力平台,建立覆盖全国的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专家人才队伍,构建支撑安防行业发展的智库机构。
三、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法治建设,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环境
1.加快立法工作,加强安防行业规范化管理
国家层面的技防立法有利于政府依法监管,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和对安防建设活动的管理指导。主管部门和全行业要共同努力,推动技防法规尽快出台,以充分发挥技防在打防控一体化、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贯彻落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视频监控联网建设有关意见,继续推进技防管理体系的建设,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和机制。
2.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环境,提高行业地位
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配合做好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治安防控网以及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争取将安防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发展及工作规划,获得产业政策、科研政策、财税政策、外贸政策的支持;利用多种渠道积极扩大宣传安防的作用和效能,提升安防的行业地位和社会认知水平。
(二)促进转型升级,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机遇,用好用足相关产业政策
做好与国家及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衔接,明确进入“鼓励类”的新产品,争取获得并利用税收、科研、融资、用地、进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社会治安防控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申报有关科技支撑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围绕预警防范、治安防控和警务指挥救援等项目需求开展相关平台的研发及建设,创新发展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技术。
2.做好供给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紧跟“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步伐,更新改造生产工艺与制造设备,提高智能制造能力,实现精益生产,逐步达到世界先进制造水平;逐步消化低端过剩产能,促进企业间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管理方法规划业务流程;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通过对供给侧的改革、改造,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式发展。
3.着力推动安防服务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逐步树立以安防服务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增加安防服务业比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以金融、企事业单位、沿街商铺、连锁店、餐饮、物流以及家庭入网用户为主的报警运营服务快速发展;促进业务培训、管理咨询、风险评估、施工监理、效能评估、展会展览等各类中介服务,推动专业化维修维护服务实现更快的发展;支持鼓励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运营服务公司结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拓展运营业务范围;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市场,鼓励与支持并购、联合、跨界等各种方式的合作,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形成全国性的服务品牌。
4.把握“互联网+”机遇,培育安防新业态
加速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按照互联网的理念和思维来重塑产业架构和产业形态。大力促进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在不断满足行业级定制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用户单位及家庭个人定制化需求的各个方面;创新丰富多彩的业务和服务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和大量新业态的形成;改变传统的生产营销模式,促进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商业架构的转型;推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激发行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践与创新,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三)深化安防应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1.深化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建设,服务公安应用
贯彻落实九部门《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目标,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为公安各部门、各警种实战业务提供快速、高效、准确的智能检索、分析、比对、关联、数据挖掘等智能化实战服务,满足公安基础信息化以及治安、警务、指挥、决策、刑侦、反恐、应急等应用需求。要重点结合在平安城市建设中优化公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部、省、市、县4级视频图像专用通道、构建公安物联网体系、建设与完善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及视频图像信息解析中心等新需求,研发适用产品,完善解决方案,稳步扩展市场规模。
2.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深化行业应用
积极参与和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在推动和提升传统安防行业应用的同时,重点拓展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建筑、智慧物流、智慧园区等各行业领域的应用;积极参与智慧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在发展完善平安城市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安防系统与城市管理及服务系统的整合,促进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积极参与智慧城市运营服务,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的商业服务模式。
3.培育民用安防市场,实现规模化发展
加强民用安防产品的研发、生产,提升报警联网系统能力和实用性;结合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与新一代智能家居技术,推出联网报警与出入口控制、家电制动化控制、消防、老幼看护、健康关怀等组成一体化解决方案;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家电企业联合进行市场宣传与开发,促进全社会形成“安全是消费、安全是服务”的观念,促进民用安防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4.开辟国际安防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和话语权
逐渐改变出口贸易型为主的盈利模式,创立全天候、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商业模式,包括有效利用政府桥梁、信贷政策、中外企业联合、投资合资等多种方式,快速抢占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安防产品和服务在沿带沿路国际市场的推广与拓展;继续巩固和加强在国际传统和新兴市场的业务,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建立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在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加强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培育自有品牌,提高中国安防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调整出口结构,鼓励企业积极承揽国际集成工程与服务业务,推广国内应用成熟的系统平台,实现在国际市场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中国安防的国际知名度。
(四)提升科研能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
1.建立完善创新能力平台,构建安防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多方引进投融资机构参与,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若干国家级重点研究院。
2.推动新技术融合应用,提升安防系统智能化水平
大组网应用:攻克安防系统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融合的关键技术,形成完整、科学、可操作的标准体系,促进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为核心的公共安全网在社会民生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物联网应用:构建以多维感知集成与融合为基础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使物联网在安防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大数据应用:以云服务为基础平台,解决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及数据融合,尤其要促进视频数据的结构化处理,充分利用视频图像结构化算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明确大数据在安防及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途径和目标;初步形成大数据安全服务产业。
智能应用:实现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安保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智能技术在安防各领域的实战应用和效能。
同时,积极将相关行业(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军工等)的新兴技术应用于安防,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北斗导航、无人机,并融合于行业深度应用中。3.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产品研发
高清技术:完善高清系统构架,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在采集、传输、存储、显示等环节与其它系统融合,使高清系统价值真正得到实现,并成为视频监控的主流形式。
视频结构化技术:用视频结构化描述技术改造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使之形成新一代的视频监控系统智慧化、语义化、情报化的语义视频监控系统。开展有关视频结构化描述数据的应用服务模式研究,针对典型应用环境制定视频结构化应用的系统及解决方案。
安防集成平台技术:研究和开发适应城市综合安防管理、运营服务以及安防集成应用的平台和关键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技术、联动技术、物联网平台技术、信息与通讯共享及其他关联技术等。
基础技术:积极探索安防及相关融合领域的前沿基础技术,并取得若干突破,包括核心元器件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超大规模存储技术等。
端产品研发:研发构成“云-端”结构的端产品,并推广应用。除重点针对各类前端采集设备外,还应加强对出入口控制、探测等其他安防专业领域设备 “云端化”的研究,以适应安防系统整体“云化”发展的趋势。
此外,还要积极促进多鉴、联网(复核)报警技术,快速安检技术,用于门、箱、出入口控制等领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以及行为智能识别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以视频融合其它技术(音频、定位、姿态、状态、温湿度、无线射频识别、二维码)为重点攻关课题,促进“安防+”产业落地,推动云服务的发展。
(五)壮大企业群体,提高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
1.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构建以安防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为支撑,制造、工程、运营服务、大中小企业互容互补互促的良性发展生态圈。积极发展与通信、信息技术、电子制造业企业的相互融合,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大力发展安防实体经济;兼顾实体防护与视频监控等专业领域,推动传统安防企业的转型,大力发展智慧应用产品,形成创新型安防产业主力军团;推动安防企业的资本经营,鼓励企业积极运用深沪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各地股权交易中心、众筹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国际资本市场,重点培育支持一批系统集成、软件平台、运营服务企业挂牌上市,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2.加强人才、品牌、质量及文化建设,增强企业软实力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人才发展分类指导。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推进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品和企业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制造良好品牌形象。
(六)加快职能转变,发挥社团组织和技术机构作用
1.提高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发挥引领作用
行业协会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和服务社会。要加强行业基础建设,完善行业统计和行业发展报告制度;推进行业自律工作,建立自律性管理制度,开展安防工程企业能力评价,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建立政府指导、协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合作、企业参与、社会监督协作的行业信用体系;强化行业专家队伍建设,建立科技创新引导机制,为企业、行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落实职业培训和评价工作,切实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探索新媒体形式,发挥行业媒体引导作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国际合作。
2.推进行业新型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形成较为完善的安防行业标准体系,强制性标准将进一步精简整合,推荐性标准继续优化完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得到加强并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着力向国际用户推广中国标准,以此带动安防产品、技术、装备、服务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等。
3.加强检测认证工作,健全第三方合格评价体系
【安防行业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安防行业调研报告09-22
安防行业电子简历模板06-20
安防监控行业方案范本06-21
安防行业技术论文10-09
医院视频监控安防系统在行业的推广价值09-12
安防评估报告09-15
安防演练报告11-16
安防监控系统改造项目可研报告08-12
安防专业简历07-22
安防监控合同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