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 篇一
辽海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
《小蚂蚁搬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辽海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小蚂蚁搬家》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了解蚂蚁的基本结构;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牲,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能生动画出蚂蚁搬家的场景;
2、能力目标:能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
3、情感目标: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独自完成一幅完整的蚂蚁搬家的场景画并上色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蚂蚁结构,构图饱满,上色整齐干净。
六、教学方法:情景激趣法,观察发现法,知识讲授法,讨论探究法,过程演示法,实践感悟法,交流展示法。
七、媒体资源:
PPT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打一昆虫)
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合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
2、小蚂蚁组织了一次有趣的活动,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
3、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下面这个动画,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它们在做什么?
4、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认出来这是一群勤劳的小蚂蚁,它们正在齐心协力搬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小蚂蚁搬家》(板书课题)
猜谜语
观察
它们是一群蚂蚁,它们在搬家。
激发学生学习举,调动学习热情
二、教授新知
1、说到小蚂蚁搬家,我们首先想到要下雨了,雨还没下呢,小蚂蚁咋知道它的窝要被淹?为什么建窝时候,它不把窝建在高一点的地方?而要一次次搬家呢?课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作业,要搜集小蚂蚁的资料,讲讲小蚂蚁的故事,谁先来讲?
2、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
3、分析小蚂蚁的结构(PPT展示):头、胸、腹、三对足、一对触角,展示画法(板书示范,并逐一解释步骤,总结:三个圆,头小圆,胸椭圆,腹大椭圆,三对细长的足,一对弯弯的触角)
4、分析小蚂蚁的动作特点:抱,背,扛,抬,举,请同学到前面示范动作,分析手脚摆放的位置。
5、欣赏同学们的作品:看看在其他同学眼中,蚂蚁是怎样搬家的汇报课前收集好资料:小蚂蚁搬家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食物短缺,二是种群扩大,三可能是逃难行为,而小蚂蚁搬家喜欢选择阴天或是傍晚的时候,天气凉爽,却让我们误以为搬家呢。
讲一个小蚂蚁大点大青虫的故事。
请几个同学到前面演示
欣赏
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表现
渗透集体意识
开拓视野
小结:通过分析讲解及个别汇报,让学生掌握小蚂蚁的动作特点,为创作打下基础。
三、作业展示并讲评
1、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小蚂蚁,有的在树洞里,有的在叶子上,有的在土堆里,甚至还有的在地板里,总之小蚂蚁们无处不在,它们搬家的样子也会不同,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在纸上,把你们眼中蚂蚁搬家的样子都画下来吧!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发现优秀作品,做适当展示,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3、作品展示并讲评。
创作体验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共同创作,相互学习,体验合作的乐趣。
让学生通过此环节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
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小蚂蚁搬家一课,通过学习,我们对小蚂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发现了在小蚂蚁身上有太多的优良品质,如勤劳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一名勤劳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关心班级,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小蚂蚁式的好少年。
认真听,学
让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有进一点的了解和掌握,并努力应用在生活中。
板书设计
小蚂蚁搬家
2.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本课以《簪花仕女图》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古代的服、妆、饰文化。教材给予了教师们美术各门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从服饰与生活、服饰与审美、服饰与社会等多角度赏析中国传统的服、妆、饰文化,从而了解古人的生活,也读懂了经典作品。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妆、饰文化,感受精湛的制造工艺,体会吉祥纹饰表达的美好寓意。
技能目标:根据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饰品,培养学生的设计、审美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服饰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提升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装饰文化的特征。教学难点:中国装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3.课时建议
依据内容本课应分为两课时:
(1)第一课时为中国传统服、妆、饰赏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中国传统饰物的种类、运用,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
(2)第二课时围绕饰物的个性设计、材料运用、制作等方面进行探究,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更好地体验成功的愉悦。
4.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彩色胶泥、彩色卡纸、铜丝、串珠等其他易得物品。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展示《簪花仕女图》
问:你见过这幅画吗?它的名称是什么。
1/5
揭示课题:《仕女·簪花》。2.新授课程(1)欣赏解析
《簪花仕女图》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在观察中你发现了哪些别致的妆饰? 仔细观察《簪花仕女图》,会发现仕女眉毛位置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的双眉,且呈蚕蛾的形状。“蛾眉”是当时上层社会贵族妇女流行的画眉方式。“簪花”仕女发髻上插着硕大的花朵,展现盛唐时期的审美──富丽、丰腴。
(2)分析理解
簪花者──牡丹花──玉簪(那珍珠流苏似乎不停摇晃,加强了整个人物的动感)──金花子──斜格纹样朱色长裙、朱色披帛。
簪花者──凤鸟金步摇──团花的朱色长裙。簪花者──莲花──发簪──红格子纱衫。
簪花者──海棠花──金质云团纹项圈──朱红披风。簪花者──芍药花──赭褐色纱衫、紫色团花的朱色长裙。(3)分析小结
学生小组分析,教师板书小结。纹饰图案内容相当丰富,团花、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变化多端。饰品中的吉祥纹样则代表了人们幸福美满的愿望。
学生尝试勾一勾吉祥纹饰。(4)讨论分析
中国传统饰物的种类有哪些?
中国古人的饰物独一无二,巧夺天工,美奂绝伦。
古代的工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精神,并花费数月乃至数载琢磨一器,使作品独具个性,浑然天成。
中国传统饰物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发饰、耳饰、项饰、手镯、戒指等。发饰:在古代,女性的发饰品种繁多、工艺精湛、插戴数目多样。簪──古人用来插定挽起的头发的发具。中国的古簪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的祖先使用发簪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殷商时期出土的文物中,发簪就已经显现了它的远古的身影。制作发簪的材质可以分为角、骨、金、玉、象牙、竹、木等。而从制作工艺上分,也有镂刻、累丝、镶嵌等。
2/5
古人对发簪还有多种的叫法,如钗、扁方、步摇等。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杜甫有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古代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就是贵为后妃,如有过失,也要退簪。簪还象征着等级与尊严。
步摇──《释名》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以黄金为首,如桂枝般相缠,下垂以珠,行则动摇,凸显行步动态之美。
(5)示范分析
耳饰:不同形态的耳饰可以调节人们的视觉,达到美化形象的目的。教师分析人物的脸型,示范耳饰造型带给人们的视觉变化。(6)审美体验
运用铜丝你可以制作什么饰物,选择哪些制作工艺? 选择缠绕,学生让一圈圈铜丝成为了独特的发饰。
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服、妆、饰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手工艺者的精湛工艺。加工工艺有:雕刻、累丝、琢玉、镶嵌、焊接等。
3.学生作业(1)作业内容
a.仔细观察《簪花仕女图》,找一找图中的饰品; b.先在纸上构思饰品设计方案,造型别致,色彩和谐; c.用身边易得材料,试着制作一件饰品。(2)基本要求
运用彩色胶泥、筷子,完成一只发簪的设计、制作。(3)个性要求
饰物的形状和装饰应巧妙结合,展现你的美好愿望。4.展示评价
举办年级饰品展览会,将年级饰物共同展示、点评。过程性评价与展示性评价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优雅的审美意识,运用饰品大胆表达自己的设想,并与同学分享学习制作饰品的乐趣。
5.课后拓展
画面在人物身后,穿插了一些并不起眼但却十分重要的背景。有仙鹤、小犬、3/5
湖石、花草。仙鹤与小犬的描绘,毛发渲染与梳理十分周到。仙鹤通体皆白,仅颈上间以一丝黑墨,鹤翅排列从虚到实,由内向外,显出画家运用线条的手法既简单又准确。考虑到中晚唐花鸟画已经萌起,周昉对仙鹤、走兽描绘得如此丝丝入扣,似乎有花鸟画兴盛伊始的征兆。
美术爱好者探究中国花鸟画的兴盛历史及特征。
三、相关链接
周昉(生卒不详),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主要活动于公元763~804年(唐代宗和德宗时期),出身显贵,先后任越州、宣州长史。能书,擅画人物、佛像,尤其擅长画贵族妇女,容貌端庄,体态丰腴,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喜爱。他是中唐时期继吴道子之后而起的重要人物画家。早年效仿过张萱,后来加以变化,自创一体,有“周家样”之称。传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卷、《挥扇仕女图》卷、《调琴啜茗图》等。
《簪花仕女图》是稀世珍品。
开卷第一位贵妇,体态丰硕,发髻高大,头上插着一朵牡丹花,髻前饰玉簪,那珍珠流苏似乎不停摇晃,加强了整个人物的动感。她头上的髻发和短鬓,茸茸地分披在丰满的额前和耳边,显得那么青春年少,圆润的面庞,浮起淡淡的红晕,蝶翅形的黛画短眉,浓淡适宜地斜峙在饱满的粉额上,眉间金花子点饰如豆大小,双眼细长,眼波似乎在看着身旁的小犬,侧身做出向右倾斜的姿态。外披紫色纱衫,朱色长裙上画有斜格纹样,朱磦色披帛从肩后绕过双臂,垂于胸前。淡紫色花纹的白色衬裙,长过纱衫,拖曳到地上。她的右手似乎在无意地摆向前侧,左手执拂前伸,逗引小犬,而小犬对着拂穗张嘴晃尾,做出扑跳的动作,从而使情节显得生动活泼。第二位贵妇与第一位相呼应,构成了戏犬这一段落。不远处侧立着执长柄团扇的侍女,团扇上彩绘盛开的牡丹,红花绿叶,相当耀眼。侍女的打扮与其他几位迥然不同,表情默默若有所思,对于贵妇们的戏犬、看花、扑蝶,仿佛有些茫然。在她右前方有一位髻插莲花,身披红格子纱衫的贵族妇女。她的右手略向上举,反掌拈红花一枝,目光凝视花枝,似乎在遐思。在她右侧远处姗姗而来一位身材娇小的贵妇,身着朱红披风,脖上戴着饰有金质云团纹项圈,纱衫下透出的白裙上绣着紫色团花,显得十分娇艳。发髻上的海棠花含娇欲笑,随着妇人的脚步向那丛辛夷花踱过去。
4/5
此卷的最后一位贵妇髻上插芍药花,身着赭褐色纱衫,朱色长裙上有紫色团花,显得雍容华贵。她的右手举着刚刚捕到的一只凤蝶,左手玉指捏着白色披帛,似乎要迎接向她跳跃而来的小犬,在给人以丰硕健美之外,又平添了窈窕婀娜之态,使人觉得分外娇娆。
在整个画卷尽头,树立着一簇盛开的辛夷花,粉红色的花朵,陪衬着少许绿叶,还有脚下的一丛绿油油的青草,一起点缀在视野广阔的空间,给人以一种回到当时现实生活中的感觉,使整个画面和谐而又富有生趣。
初看此画,似乎人物之间无论从体态、服饰上并无太大区别,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她们通过白鹤、花枝、蝴蝶这些媒介,把各自孤立的个体有机地连接在一卷完整的画面上,使整个画面的构图和情节气韵贯通、一气呵成。
3.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 篇三
学科
美术
备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课题
画感觉
教学手段
白板课件
教学
目标
1、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上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不盲从于他人的观点。
2、在画面构图和色彩应用上要做到新颖独特,对于以往的绘画模式要做到突破。
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习尝试将个人的感觉具象化。
难点
如何将同一种感觉在画面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
学情
分析
低年级的同学由于年龄关系,老师在技法渗透上要有所讲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将自然界中的某些画面,在多媒体中进行播放。
教学内容及师生互动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教学附案
导入
播放音乐资料激昂的《黄河大合唱》、哀婉低沉的《二泉映月》、有明显景色刻的《荷塘月色》
提问,这些歌曲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如何把它们具象化?
探索新知:
感悟音乐节奏带来的情绪感受,将合适的色彩与形式加入到其中。
介绍冷色和暖色美术知识。
出示范画,引领学生创作方向。
师生共同探讨画面效果,色彩对比与应用,线条的变化与表现、画面布局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问答:
说说你的情感体验!
将不同的意见对立起来,举行一场小型创作比赛
学生创作:学生创作,感受绘画艺术形式
巡视辅导,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用色中容易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大胆绘画。
展示环节:
1、学生自我展示,向小组或全班同学汇报自
己的作品。
2、学生之间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那么动物对这个世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白板课件插入音频播放
拖拽图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物投影仪器展示学生作品.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器展评自己作品
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对比色和类适色的认识,学习用色彩进行简单的搭配。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设计
画感受
红色: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
橙色: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黄色: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
绿色: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
蓝色: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紫色: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
白色: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虚无
教学
4.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篇四
高家店小学林云平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预习交流、检测。
1.自己读,小组间赛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提示“乐”、“亡”、“剥”、“遮”的读音。
2.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 .......
3.师生互动交流对词语及诗词大意的理解及疑难的词句。
4.自己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古诗词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怎样的乐趣?指名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二、学习新课。
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
⑴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铺”、“六七里”,让你感觉到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从“弄”字,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⑵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
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3)达标检测.联系《牧童》一诗填空。
诗中有景——这景是,诗中有情——这情是。
诗中有人——这人是,诗中有声——这声是。
2.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
(1)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究弄懂。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①“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
样的疑问?
②“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怪生”一词,说明了诗人怎样?原来是什么?
(3)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诗人喜欢他们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4)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
(5)达标检测.联系《舟过安仁》一诗填空。
诗中有作者的所见 ——这所见是诗中也有作者的所悟——这所悟是
3.学习《清平乐·村居》
(1)导入。同学们,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吗?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 卜算子·咏梅”、“清平乐”„„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2)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3)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4)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小组内练习交流。
(5)达标检测。文中的三个儿子分别在干什么?他们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大儿子正在,他想:二儿子正在,他想:三儿子正在,他想:
(6)自由交流。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三、总结拓展。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还有很多,让我们课后去收集,去整理,把
下面诗句填完整,感受他们的童年生活,认识更多的“小儿”。
(),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散学归来早,()。
蓬头稚子学垂纶,()。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试图通过小
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任务驱动下,经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组际汇报展示、集体讨论探究等环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者的动机是好的,课堂上也出现了许多精彩的瞬间和令人欣慰的局面: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表现激发了教师的热情和灵感,因此,整节课,本人感觉教得轻松活泼,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美中不足的是,在顺势发挥中,本人忽略了对全局的掌控,在有些环节,过于粗放,时间分配不当,导致前松后紧,延时结课。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的教学功底、教学能力、教学智慧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成长自己。
5.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预习提纲、课件。教学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预习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解决生字字音
1、学生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播放动画课件《古诗两首——生字学习》,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使学生掌握字音。课件没有的生字另外详细讲解。
重点字音:
荣 宿 篱 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如,离——篱 味——未
四、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烧、荣;平舌音:菜、宿。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五、限时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两首古诗
二、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老师范读
使学生对古诗诵读有进一步的感悟。
3、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4、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5、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6、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教学反思: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6.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 篇六
http://shop727143652.xintaonet.com/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泉水》,动画《泉水:生字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名言: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爱默生
2、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利用视频《泉水》进行听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
http://shop727143652.xintaonet.com/
2、卡片认读生字:哦、股、缝、罐、塔、杜、鹃、脆
教学方式:自读、齐读、指名读
注:“哦”的音是“ò”,不是“wò”;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
3、自读课文。要求: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先自读再小组互读)
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板书:山腰平地果园山谷)
(二)、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小组读课文,讨论:泉水快乐吗?为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
(1)泉水(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注:
1、括号中的词语为教师所加,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提示,可让学生填空,也可自己引导。
3、引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4、学生选读二、三、四、五自然段。(方式:自读、挑战读。)
5、学生选背二、三、四、五自然段。
6、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
7、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方式: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问:泉水要流到那里去?你从那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8、通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流进 山谷 流过 果园 流到平地 穿过 小池
注:本题旨在巩固流进、流过、流到、穿过这4个词的搭配,教师可依据自己实际出其它题型区别这4个词。
2、照样子写一写:
例:很多很多
很多很清
很甜很美
四、小结
爱默生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2—3生背诵。
卡片认读生字词:瓦罐、泉水、天然、结果、一股、清脆、水塔、杜鹃
这些词语中哪些字是要我们学会的生字?找出来之后再读。
二、学习生字
小组学习生字(结合动画《泉水:生字学习》进行学习):
http://shop727143652.xintaonet.com/
注:小组内的学生选取两个以上的生字自由记忆,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瓦: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然:左上角要和“夕”区分。
脆:注意左下角的写法。
鹃:“口”字上没有一横。
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只对易错部分做精要讲解,其他的尊重学生想法。
3、指导书写
瓦:最后一笔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
然:四点底要写规范
股:右上角没有钩。
教学方式:(1)先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结、股、脆、塔
(2)同桌互查,教师巡视找易错典型范写
(3)自由写,小组互查、改写
三、巩固练习
1、加偏旁组字组词
吉 土
2、照样子填空
火红的杜鹃花()身影
()大镜子()山谷
()歌声()果子
3、读一读“我会读”
四、小结
附:板书设计
泉 水
山腰 姐姐
平地 杜鹃花
山坡 果园
山谷 画眉鸟
注:用简笔画板书为好。
7.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识字方法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葡萄”图片,导入课题(2分)
1.课前“脑筋急转弯活动”。同学们都很动脑筋,现在,老师为大家送上——(课件出示“葡萄”图片),学生一起喊出“葡萄”,“葡萄”这个词表示——(生答“水果的名称“),现在,老师再加个”沟“,(顺势学习新字”沟:点名读字、组词)还是水果的名称吗?那是——? 2.学生回答。(学生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来回答)
3.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中国地图,了解葡萄沟位置):看,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在她的西北部有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新疆,葡萄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市的东北角,那里盛产水果,是水果之乡。今天,我们就到葡萄沟去看一看。让我们响亮地把课题读一遍!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葡萄沟,感受那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二、创设情境,激起学习兴趣。(3分)
1.在《新疆好》的背景音乐下,欣赏葡萄沟的美景,感受新疆葡萄沟的风土人情。2.从你们的表情,老师知道了你们一定很想——(学生自由发言)3.齐读课题:带着对葡萄沟的向往,赞美,一起再响亮地读课题。
过渡:让我们带着美好的,乘坐“双桥——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特快旅游专列,走进葡萄沟。
三、明确学习目标。(1分)
1.学习运用识字方法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完成目标一)出示学习要求: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新词后再多读几遍。
(二)用学过的方法识记字形。1.学生自主学习(3分)
2.小组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5分)(1)读字词(2)记字形
3.小组展示汇报(一组汇报读字词,一组汇报识记字形)(10分)4.欣赏评析,互相补充。(3分)
5.区别形近字“密、蜜”,并指导书写。(3分)6.检查多音字的掌握情况(3分)
好 hǎo()分 fēn()hào()fèn()干 gān()钉 dìng()gàn()dīng()7.小结。
五、再读课文,读通读顺(完成目标二)
1.小组合作读好课文,可以一起读,也可以分段合作读。2.课件出示难读的句段,小组挑战朗读,欣赏品析。
六、细读课文,认识“中心句”
1.课文主要写葡萄沟什么样?文中有一个句子告诉我们。请快速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这个句子。2.出示句子“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
(1)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赞美)指名读、齐读。
(2)这句话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给它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中心句”。
七、小结铺垫(1分)
8.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 篇八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正音;
3、学生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4、指明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读音情况。
二、探究识字方法,巩固生词识读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边读边想怎样最快地记住它。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并依据板书思考。方法如下: 熟字加偏旁:哦、缝、脆。换偏旁:没—股;肚—杜。比较辨别:鹊—鹃; 借助图或实物识记:罐。
4、抽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三、指导认读生词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字的结构及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2、交流自己的发现。重点提示:“股、脆、鹃”3个字中“月”字的不同之处。
3、教师范写并点拨“塔、瓦、脆”3个字。
塔:左右结构,土—荅。要注意:右边下面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掉。左边的提土旁不宜写得太长。
瓦:独体结构,笔顺为:横、竖提、横折斜勾、点。要注意:第二画的竖提向外倾斜。
脆:左右结构,月—危。左窄右宽,左右一样高,右下角是“氾”字的一边,不要写成“已”。
4、学生对照田字格临写。
5、写字展评。
四、课堂小结
9.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 篇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一课是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六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科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观察、体验等环节来学习表现人物喜怒哀乐不同表情,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并试着拿起笔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表现喜怒哀乐。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开始,便陪伴着他们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的手段,五年级的学生属小学高年级,心里上已渐渐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对生活细节感受较深刻,对绘画则更显谨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画,而一课恰好接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与夸张的用线。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以及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和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掌握基本任务头像造型手法与用线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
3、教学重点:学会描绘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
4、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表情特真,大胆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肖像画。
二、说教法
依据本科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便出示自己的头像表情,让学生猜可能发生了什么,即让学生猜“情景”,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2、示范指导法
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品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也应予以示范,在画表情时,提醒学生构图及用线的相关知识。
3、引导欣赏法
美术史上很多大师作品值得借鉴,也值得学生去欣赏,我例举了《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幅典型的名画,对人物表情分析,感受名画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
三、说学法
1、问题讨论法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让学生带着难题相互讨论,不但意义深刻,也颇有成效,我组织学生讨论多种表情的特点,为他们画表情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法
本校现提倡“先学后教”,让学生先学,产生疑问,如书中的技法点击部分,我会先让学生先看书自学,然后再带着疑问看教师示范,这样才能逐个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
四、说教学过程
1、亲近学生,激趣导入
首先我将出示明星不同表情的照片,以头像为主,提问学生,“猜猜?”这样学生便能快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理解不同表情来自于不同情境,不同心情,从而导入本课课题《喜怒哀乐》
2、欣赏名作,技法指导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利用课件展示引导欣赏《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头像表情,并请学生猜猜人物可能身处的背景,在学生回答完成后,出现完整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与作品的关系。然后我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除了范例中的几种人物表情外,还有哪些人物表情,请学生作出不同的表情,并描述每种表情的五官变化。然后我再和学生一起看书中知识窗的内容进行小结,组织学生读一读,如:“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学生边读,教师边出示相关表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
3、步骤示范,技法点击
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欣赏人物的脸型、发式、眼、眉、鼻、嘴、耳的各种不同表现方法,这一环节能为能力弱及无从下手的学生提供帮助。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我将以一位学生为例,边引导学生观察人物,边按作画步骤示范,尤其在画五官时,提醒学生运用知识窗内的古代画诀,同时鼓励创新,适当夸张,以及用线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
4、鼓励创作,品评欣赏
这一环节我首先会对学生提出作画要求: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同学的人物头像,注意构图与表情的刻画,可适当夸张。在学生作画的时候,我安排学生分组作画,细心观察学生的写生表现程度,适时指导,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帮助与鼓励,让他们建立起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作品的评价这一环节我尤为重视,我设置了两个环节:
1、学生自评,给自己作业写上评语或评分。
2、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表情。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10.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 篇十
(二)》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花鸟画
(二)》,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里的教学内容,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与练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另画独特的笔墨情趣。本课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采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笔墨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生情况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大体抓住物象特征,对于中国画笔、墨、水、宣纸之间产生的微妙变化 和偶然效果有初步的体验,能够基本掌握中锋、侧锋用笔和墨分五色等笔墨技巧。在教学中要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迁移,抓住重点问题,解决创作中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了解花鸟画的简单知识,感悟花鸟画的,意境美。学习中国花鸟画中鸟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及表现手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表现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感悟传统中国画艺术的魅力,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并借助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感。
3、教学重点:学习用笔墨概括,表现鸟类的动作特点。
4、教学难点:鸟的结构与动态变化。
四、教法学法:
教法:演示、讲解等
学法:观察 分析、讨论、操作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美丽的形象和活泼的动态,以成为画家创作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鸟的画法:花鸟画
(二)(板书)
(二)、探究鸟的结构
1、播放动态视频,引导这学生自主分析鸟的结构和外形特点。学生交流鸟的外形结构:有头部、身体、翅膀、抓子。
(三)观察表现。
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步骤图试着画一画麻雀,看看会有哪些问题。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墨色与水分的控制掌握不好。缺乏变化„„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激发了探究中国画技法的兴趣。
(四)师生体验
1、播放与麻雀造型近似的鸟,改变色彩与动太。师生共同所学到的技法表现这些鸟。
2、为这些鸟加一个美丽的情境。
3、共同探究猫头鹰的画法:(1、先浓墨点睛勾喙,淡头与颈。
2、破墨画头与腹部。
3、浓墨勾爪部,枝干、破墨法画叶)
(五)艺术实践
用民学到的中国画的技法表现一幅花鸟画作品,可以临摹,也可以创作。
(六)、展示评价。
同学互相评述,指出地的方面,笔墨是否有变化。自己谈一谈作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掌握了中国画画法的一定技巧。能够用所学的技法创作中国画,学会了借物抒情的方法及利用中国画传递美好祝福。
板书设计: 花鸟画
(二)神态
【湖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左邻右舍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湖南美术二年级上册06-14
PEP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教学设计07-19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9-28
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青花盘》教案设计08-03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刷牙》教学反思06-08
江西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