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2024-06-21

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共13篇)(共13篇)

1.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篇一

择校现象的社会差异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们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成员,为了解家长对择校的相关认识,现展开此次调研。问卷采用匿名形式,以下均为单选题,请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回答问题。我们由衷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

注:择校指家长采取缴费、换学区房、找关系等方式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的行为。1 您所在的地区是省(市/自治区),属于()A.城市B.城郊C.农村D.偏远农村 2 您的家庭背景是()

A.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正处以上(含)、科级、科员)B.经理人员C.私营企业主D.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普通)E.个体工商户F.办事人员 G.商业服务业员工

H.产业工人I.农业劳动者J.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不在业)3 您的孩子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是()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专E.本科F.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4 您的孩子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专E.本科F.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5 您的家庭年收入是()

A.5万以下B.5-10万C.10-20万D.20-40万E.40万以上 6 你的家庭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约是多少()

A.1万以下B.1万-2万C.2万-3万D.3万-5万E.5万-10万F.10万以上 7 您的孩子的学习阶段是()

A.小学(可延伸到幼儿园)B.初中C.高中(可延伸到大学)8 您的孩子的择校情况是()

A.已经择校B.没有择校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内,您的孩子会择校吗()

A.打算择校B.没有想好C.不打算择校 10 您认为当前择校现象是否严重()

A.非常严重B.严重C.不清楚D.不严重E.根本不严重 11 您如何看待“就近入学”(按户口所在地入学)政策()

A.非常合理B.合理C.基本合理D.不合理E.极不合理 12 您认为当前择校政策是否合理()

A.非常合理B.合理C.基本合理D.不合理E.极不合理 13 您对当前招生政策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E.极不满意 14 您认为当前限分数、限名额、限钱数的择校收费政策是否公平()

A.非常公平B.公平C.基本公平D.不公平E.极不公平15 您认为当前择校收费标准是否合理()

A.太高B.高C.基本合理D.低E.太低 16 您更支持以下哪一种方式择校()

A.分数择校B.缴费择校C.购房择校D.关系择校您认为哪种家庭因素更有利于其子女进入好的学校()

A.学生家庭的职业背景B.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C.学生家长的教育状况18 您认为许多家长择校的最主要动机是()

A.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B.为了孩子更好地升学 C.为了孩子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您认为产生择校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其他人择校自己跟着择校B.让孩子有同样的起跑线C.学校教学质量的差异

D.部分学校及个人有意推动择校E.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社会文化背景 20 您认为适度的择校对社会发展的最大作用是()

A.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B.推进学校改革与创新

C.激发社会参与办学的热情D.适应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E.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21 您认为择校现象导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是()

A.加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B.加大了教育管理的难度

C.增加了学校办学的压力D.增加了家庭的压力E.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22 您认为当前在择校过程中哪一个问题最为突出()

A.择校标准模糊B.择校动机单一C.择校行为盲从D.择校方式混乱23 您认为要实现合理择校,最需要()

A.政府有效调控B.学校自我调控C.家庭理性择校D.社会合理认识择校 24 您认为政府要缓解“择校热”,最需要()

A.改革招生考试制度B.构建统一的择校标准C.加大教育投入,尤其加大薄弱学校建设

D.实现优秀教师合理流动E.弱化升学率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作用 25 您认为学校缓解择校压力,最需要()

A.提升择校标准B.增大办学规模C.寻求政府支持 D.争取社会理解E.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 26 您认为让家庭理性择校,最需要()

A.正确引导择校舆论B.转变职业和就业观念C.核算择校成本D.尊重孩子的发展愿望 27 您认为让社会合理地面对择校,最需要()

A.正确引导择校舆论B.转变职业和就业观念

C.公众代表监督学校的招生和办学D.提升社会参与办学的热情 28 请问解决择校问题,您的宝贵建议是:请问您知道哪里的择校问题解决得好吗?

2.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篇二

美国的择校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和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产生的。美国教育理论界一直在讨论如何打破政府垄断, 将教育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避免出现政府垄断下的为少数人服务和官僚僵化的教育, 将教育的主权下放到家长手中, 美国政府支持学生家长择校。因此, 美国“择校”实际上是政府推进的一项教育改革。美国分权制的教育管理体制, 使得各州在推进择校方面所采用的策略方法以及给公众提供的自由度不尽相同。政府推行的改革是在联邦宪法和州的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是一种自上而下满足公众需求的一种合法的政府行为。

“择校”的原因

择校产生的原因有多种, 但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出于消除种族隔离的考虑;二是为了提高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 追求教育卓越。80年代初期的美国中小学各类学校都不太重视提高教学质量, 因而造成公立学校教育质量普遍较差的状况。学校满足于已有的发展水平, 教师安于现状, 学生没有内在的学习动力, 学校教学水平长期徘徊不前。美国政府因为不满公立学校历经数次改革后仍没有更多改善的状况, 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消费者的自由择校来培育竞争的教育市场, 以刺激公立学校在竞争的压力下主动谋求创新、改革和提高, 因此, 美国出现了以政府的名义和力量来大力支持、鼓励和推动择校发展的情况。

“择校”的目标

在美国, 伴随着公立学校的市场化和政府对私立学校各种形式的资助, 学校教育双元制中的公、私立学校正在融合。学校选择涉及更多的是不同学校间价值的问题。这意味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宗教信仰、种族构成、文化氛围、特点等方面与学生、家长意愿的契合。“择校”制的目标是要对于不同特质与能力的学生, 运用特别的教育资源与方法来满足其教育需求;无论学生的社会、种族背景如何, 都应该获得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择校”的形式

在美国具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择校”的选项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开放招生制度, 即允许适龄儿童到居住地以外的公立学校去就读。二是磁石学校, 这类公立学校往往奉行某种特定教育哲学或在课程计划方面独具特色, 这在当前是最为流行的“择校”形式。三是特许学校或合同学校, 这是一种公校私营的形式。为了改善质量差、公众不满意的学校, 地方教育委员会与某个公司或个人签订合同后交其经营管理, 当局按当地生均标准为承包者提供经费支持, 并作出质量方面的要求, 承包者全权负责学校的管理。四是学券制 (教育券制) , 就是给家长发放一种有价证券, 家长可以使用该证券在政府批准的任何学校中支付其子女上学所需的学费或其他教育费用。有政府学券和私人学券两大类。目前, 学券制在美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各州标准虽然并不一致, 但其面值大多与生均成本有关。有的州规定只有低收入群体家庭的学生才有资格享受, 有的州则无此限制。五是学费税收减免, 美国的有些州规定, 当纳税人为其上私立学校的子女缴纳学费时, 他可以申请减免一定数额税款, 以支持其教育选择。六是家庭学校, 不把适龄子女送到公立或私立学校读书, 而选择在家庭中实施对子女的教育也是美国式“择校”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

“择校”利弊的评价

3.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篇三

一、择校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功过评断

当前,我国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中小学择校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因而,就这一问题科学性的探讨,成为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1.“择校”之产生原因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缘何产生?笔者通过归纳、总结认为,“择校”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义务教育供求双方矛盾的产物。

从供给方面看,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各行各业都存在着资源紧缺的现象。就教育行业而言,教育决策者对义务教育的重视不够,政府将教育投入过多地投向了高等教育,从而导致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优秀的义务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教育发展不平衡。有限的教育经费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甚至同一地区同一学段的不同学校之间又存在着分配失衡现象,导致学校间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的差异;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客观上也加剧了义务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并且长期以来,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筹资体制和严格的计划控制,造成了优质义务教育供给规模过小,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从需求方面看,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人力资本累积作用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育的国家需求正在向个人需求转化,越来越多的人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投资所带来的收益㈣。并且,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自己为教育“买单”。因而,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子女今后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前途,心甘情愿花钱买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教育成功需求日益高涨。因而,他们自愿放弃国家给予的就近入学的权利,积极主动地想尽一切办法选择自己满意的教育服务。

由此可见,由于义务教育供给与需求存在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引发了择校现象的愈演愈烈。

2.“择校”之功过评断

然而,对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功过评断,国内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有学者对1994年至2003年间有关中外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的139篇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赞成择校的占39篇,认为择校弊大于利的占63篇,没有表态或只介绍措施的占37篇。

赞成者认为,择校是一种受教育权利,剥夺受教育者的这种权利并将弱势群体限制在薄弱学校是教育中的强权和不公。择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提高Ⅸ域内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可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因此,他们呼吁给择校以合法的身份,教育界内部应该重视教育质量差异,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选择。

反对者认为,择校将导致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只能增加强者的选择而剥夺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是一种教育领域的腐败和不公。择校现象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非合理布局和非均衡配置;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额外收费会使家长不堪重负,又有苦难言。他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虽然存存,但是不合法的,是与《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相悖的;义务教育学校收取学生的择校费属乱收费,应严加制止。

二、基于义务教育法对择校现象的探讨

鉴于学者们褒贬不一的观点,笔者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产生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存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彻底否定其价值似乎过于武断。而义务教育是以《义务教育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对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来说都应该体现出《义务教育法》的严肃陆、公正性㈣。因而,择校现象与义务教育法之间的模糊关系和与生俱来的不可调性,似乎注定了择校现象会颇具争议。同时,择校现象本身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徘徊于义务教育法边缘、未受到法律强有力的约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笔者决定基于义务教育法来探讨中小学择校现象,以期找到择校现象问题的症结所在。

1.“就近入学”与“择校”之矛盾

1986年7月1日施行的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06年9月1日生效的新《义务教育法》在其第二章第十二条中再次强调:“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似乎“择校”与“就近入学”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矛盾。而国内有学者指出“就近入学”是教育法规规定政府实施的一项法定义务,而对儿童、少年及家长来说则是教育法规赋予的一项法定权利。从法理的意义上理解,这里的“就近入学”是针对政府行为提出的强制性规范,是政府必须为保障适龄儿童上学持有的底线,而不是对适龄儿童上学的强行规定。笔者也认同这种观点。既然“就近入学”仅是受义务教育者的一项权利,那么,当他们认为这项权利不能满足自己需求时,就理应具有放弃这项权利而选择“不就近入学”(即“择校”)的权利。一方面,《义务教育法》并未对“就近入学”的相关细则进行说明;另一方面,《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教育法规也并未

对“择校”进行法律定义。鉴于此,择校行为几乎不受法律约束。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并滋生出诸多问题似乎是必然结果。

2.“不收学费”与“择校收费”之矛盾

1986年7月1日施行的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2006年9月1日生效的新《义务教育法》-在其第一章第二条中再次强调:“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并在第三章第二十五条中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似乎“不收学费”与“择校收费”之间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部分学者用以反对“择校”的“有力武器”。然而,与“就近入学”和“择校”之矛盾一样,《义务教育法》及相关教育法规中并未对“择校收费”进行法律定义。“择校赞”属学、杂费吗?收取“择校费”就一定属于“乱收费”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究竟涉及哪些内容?鉴于这些问题无法从相关法律条文中找寻到明确的答案,那必定会为“择校费”的无节制攀升埋下隐患。

三、基于法律规范择校行为的对策思考

基于如上的探讨可以发现,《义务教育法》本身的不完善对择校现象所存在的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既然如此,修缮《义务教育法》或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可谓势在必行。

1.依法对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是择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阻挠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症结。因而,与其对“择校”横加阻挠,不如先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义务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新《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可以看出,我国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该项法律条文多数时候仅停留于书面,相关部门缺少执法力度。因而,笔者建议,应尽快出台与该项条文配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实施细则,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落于行动上。

2.依法规范“就近入学”与“择校”细则

首先,《义务教育法》或相关教育法规需要对“就近入学”的相关细则进行明确的说明,例如,“就近入学”的性质、条件、范围等等。其次,需要从法律上赋予“择校”以合法的身份,对“择校”的性质、条件、范围等同样需要给予具体的规定。再次,“就近入学”与“择校”之间的选择关系、取舍原则也需要依法进行规范。从而真正从法律上对择校行为进行约束与指导。

3.依法制定“择校费”相关标准

首先,需要从法律上给予“择校收费”以具有法律效力的界定,说明“学、杂费”与“择校费”之间的关系,说明“择校费”该不该收、何时该收、该收多少、怎么收等相关问题。其次,参照国家义务教育收费标准严格规范“择校费”相关标准,对“乱收费”进行规范且准确的界定。若“择校费”数额越过了“乱收费”标准的底线,则将对相关部门严惩不贷,并将惩罚落到实处。从而借助法律将越来越触目惊心的“择校费”拉回到正常的水平线上。

综上所述,中小学择校现象的产生与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一味对其横加指责显然过于武断。基于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择校现象进行探讨之后,笔者认为,修缮法律法规,依法弥补我国义务教育的供给不足,让“择校”受到法律的约束,才是从根本上平息如今我国义务教育混乱局面的良方。

4.关于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篇四

姓名:皇甫关 于 农 村 中 小 学 学 生 流 失 现 象 的 调 查 报 告XXXXXXXXX XX

关于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在农村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国民整体科学文化技术的提高,而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自《九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及大力推广“普九”达标工作以来,农村适龄学生入学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的显露出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现象,这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我特意在寒假期间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现象的社会调查,希望能从中找出学生流失的原因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涉及两个乡镇(XX乡、XX乡),共四所初中,七所小学。调查方法:通过查阅各学校学生信息、各种相关的资料及对部分师生进行走访。

二、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现状

通过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出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情况如下: 在被调查乡镇中每个学校都存在学生流失现象。其中初中阶段学生流失占较大比重,占所调查学生流失总数的80%以上。农村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男、女生都有失学现象,且每个年级男生均多于女生。而在农村中学中,每个年级男、女学生流失的人数都比较多,同样存在每个年级男生均多于女生的现象,且随着年级升高,流失学生的数量越大。以这些被调查乡镇2003年至2005年的初中生流失数据为例:初一年级总数为50人,初二年级上升到80人,初三年级则达到210人。

三、中小学学生流失的原因

通过对学校师生的走访,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这涉及到当前学校、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总结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原因

1、教育资源在地区间分配的不平等,造成农村学生向城区转移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农村学校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不起学的情况基本杜绝,学校条件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比,硬件、师资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的中小学急需大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及高质量的教学硬件设施。与农村及其匮乏的师资力量相比,城市的学校就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许多家长出于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想法,纷纷把孩子从农村向城区转学,造成农村学生大量的流失。

2、农村的家长忙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管理与引导.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千千万万的家长告别亲人,远离故土,成为打工一族,撇下未成年的孩子在家,有的由父亲或母亲单独照管,有的由爷爷奶奶照管,有的只好投亲靠友,这造成许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一部分学生,由于缺少了父母严格的管教,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便乖虚而入,使他们变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有的甚至干出了违法乱纪之事。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孤僻、固执、任性,在学校中,他们的表现常常呈这种模式:自我要求不严,自由散漫.——学习不刻苦,成绩直线下降.——产生厌学情绪,开始借故不上课.——仇视学习,明目张胆地公开旷课.——流失.对于这些孩子,教师的努力也能挽救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当学校需要家长配合教育时,却因为家长

远在千里之外而鞭长莫及。

3、“读书无用论”在农村依然存在,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流失起着推波助澜的影响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是一个人生存的资本”这些口号已经喊了几十年,可是依然存在着读书无用的观念。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让更多的人去逐追经济的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在就业压力大,许多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让一些家长、学生感到了迷茫。所以就有一部分人认为:现在读书,学那么多东西,连大学生有的都找不到工作,有的不读书,不一样打工挣钱当老板么?有些家长,他们对了女的学习漠不关心,常常在嘴上挂一句话:“你读到哪,我就支持到哪”.看似慷慨大义,言外之意却很消极:你如若不读,我也就不勉强了.所以,每当孩子提出不愿读书时,家长 也就来了个顺水推舟;更有甚者,有些家长还和学生串通一气,在老师做流失生动员时,他们往往“一致对外,共同抵御”,用各种方法进行欺骗和逃避。有些家长是非常明白读书的重要性的,但他们只是慷慨地在经济上予以支持,仿佛支持子女读书就只是给他们拿钱,从不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在校表现。有的家长甚至子女上几年级、在哪个班、哪个老师任教都不知道;还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当子女提出不读书时,明知不对,却又无可奈何:现在只养一个,就依了他吧。

4、现行的教育制度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造成学生厌学

我国的教育是在摸索中发展的,到今天为止,都还没有一种科学的模式。“应试教育”被否定了,“素质教育”之风刮来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风也吹来了,但依然没有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教育体制。要素质并不是不要成绩,减负担并不是要减质量,教学成绩依然是评估学校工作的几乎是唯一的标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考试排名,相互竞争比以前更为激烈,各学校不得不为了质量而采取一切非常措施,休息时间被大量压缩,文体活动被一一取消.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9点半就寝,这期间,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三节课,早上一节课,午习一节课,巨大的学习压力和枯燥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到沉重不堪,对学校产生了恐惧心理。每当放假时,学生都有一种“刑满出狱”的轻松感,然而好景不长,将有一半的假期被补课占据。如此一来,无论学生对读书的意义理解得多么深刻,可谁能保证有这个勇气在学校坚持到底呢?教师工作方法的不当,为学生的流失推波助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从主观愿望上来说,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的学生辍学。但是,良好的主观愿望并不一定有良好的结果.班主任管理方式的不当,学风不浓,任课教师对差生的歧视,教学方法的呆板粗暴,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一降再降,成绩一差再差,最后完全放弃学习,最终导致流失。

四、农村学生流失的危害

农村学生的流失,不仅不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而且不利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学生流失的同时会造成许多的社会问题,一些学生辍学在家,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就可能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青年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学生的流失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五、农村学生流失的相关对策

1、首先是加强执法力度,使义务教育落到实处。

政府应制定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的岗位责任制,如明文规定各部门、企业禁止

使用童工,对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勒令其立即清退,并给予经济和行政处罚;农村学校应建立学生流失档案,及时上报学生流失人数,并协助政府对流失学生做好挽救工作;学生家长应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对不履行国家法律规定的家长,当地政府有权依法做出处罚,强制家长送子女就学。

2、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3、合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条件。

近年来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成效显著,适龄儿童入学人数逐年减少,一些农村中小学在校人数仅有一百来人。为此,农村中小学应走合并道路,整合教师、学生、图书、实验器材、计算机等各种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避免转学、辍学。

4、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5、对农村学生实行分流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如结合当地实际,在初中高年级进行分流教育,需要升学深造的,按部就班地执行课程计划;不想继续升学的则可开设初步实用性技术课程,比如服装裁剪、烹饪技术、养殖技术、果木栽培、会计电算化等,使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同时,掌握实用技术,进而在毕业后服务于地方经济。

六、调查的收获感悟

5.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篇五

文章摘要:大学生一直以来是被家庭、社会、国家寄予厚望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大学生逃课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要选择逃课呢?本次将通过对我校大学生逃课的调查研究,找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我们能够尽可能快的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建议。

调查背景: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37.5%,但在中国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才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却似乎并不珍惜这种机会。原本备受升学压力的学生们进入大学就如同出了笼的小鸟,远离了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管教,感觉获得了自由。并随着高校经历了几次大“扩招”之后,高校的教学与管理不断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目前“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日益严重,逃课不再是个别学生‘羞答答’的行为,而是已具有相当普遍性的一种轻度的校园越轨行为。因此深刻认识、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调查人:陈岩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调查对象:潍坊学院在校生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的大学生经常逃课,65%的大学生偶尔逃课,只有15%的大学生从没逃过课的。前言: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大学生逃课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这些逃课的学生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在图书馆看书,还有少部分的同学忙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大多数学生则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小说、贪睡或谈恋爱。是什么原因让如此众多的学生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独特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还有学校管理不完善的原因。我们对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调查主要以显性逃课为主题,共发了50份问卷,收回50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为50份。

一、我院大学生逃课现状分析

从调查问卷数据我们发现,在总体上我校大学生的逃课率高达84%,男生逃课率占其中的46%。我们可以发现,在总体上我院大学生80%在逃课后都有后悔的心理。但是觉得逃课无所谓的大学生还是占到了20%,尤其男生,在男女比例中占到了40%。我们可以发现,我院80%的学生在总体上都比较倾向逃没有实用价值的课,在这一点上,女生尤为突出,达到了70%。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大学生逃课现象总体趋于普遍状态

二、影响我校大学生逃课的因素分析 1.学生方面:

⑴进入大学后对于建立新的学习动机的不适应。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完成三方面的适应过程,即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以及对自我认识的改变。如果没有及时建立新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再加上生活方式不适应,容易对上课形成无所谓态度,放松对自己的监控。i

⑵在学习和考试中持有“避免失败”学习动机的学生逃课次数明显高于“追求成功”的学生,学生如果人为几节课不上不会影响自己考试不及格,不会导致他们失败的耻辱感,这种“避免失败”的动机也会增加他们逃课的次数。ii ⑶持不同的学习观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逃课后行为。大学生的学习观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基本看法,主要反映大学生对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认识。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坚持“自由学习论”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控制能力,逃课是为了集中经历于有助于个人成才的课程,放弃认为对自己未来发展不大的专业及课程。iii ⑷同伴群体的影响。大学生同伴群体中的同伴压力能影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从逃课的行为上看,学生或者是赞同他人看法,认为逃课是正常现象,或者在特定情境中采纳逃课,或者是长期逃课而将逃课合理化。iv 2.教师自身的原因

⑴责任心不强。师生之间缺乏心灵的沟通,长久下去,师生关系淡化。有的教师到临考前几周把考试题目告诉学生,有的甚至把答案也写出来,这样,平时不来的学生只要临时突击几天,就可以过关,甚至比平时认真的学生考得还要好。这就等于间接地鼓励学生逃课。

⑵教学艺术性较差。教师授课质量、授课方法、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等等方面,可能是直接导致学生逃课的因素。教学模式传统不变,千篇一律;虽然备课认真,讲课负责,但由于授课形式与学生不能产生共鸣,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有的教师上课缺乏互动和热情,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再加上可能有些学校实验实训条件欠缺,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是造成他们逃课的原因。3.学校管理原因

⑴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每一个学校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当一个学生的逃课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处分。然而,在实际中,这些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因学生旷课而受到处分的人很少。这些制度对学生没有真正起到约束作用。

⑵检查力度不够。扩招后,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管理跟不上扩招的步伐。单靠学生干部或任课老师偶尔点名是远远不够的。有的班干出于情面开“绿灯”,有的老师也只是象征性地点名,使得学生有机可乘。学校把考勤的任务交给教师,至于教师是否认真对待,不太过问,这样无疑给学生提供了逃课的机会。

三、解决对策

1、学校管理

⑴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要力求跟上时代的步伐,选择最新教材尤其像计算机、物流等这样的新兴学科,课程和教材一定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潮流。目前,有些学校实行各专业招生不限定人数,多报多招的办法,并且进校后可以调换专业。这种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它可以避免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弱化学习动力。

⑵贴近学生生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有部分学生来学校读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混张文凭。辅导员要常深入班级,与学生谈心,组织集体活动,鼓励学生适当参加社团,在文化活动、学术交流中增进同学之问的友谊,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习兴趣。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要科研教学并重,在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切实抓好科研项目,拓宽教学视野和知识面,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扩大实训力度,改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科前沿的学习和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大学生自身

⑴在大学生活中,适当的放松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影响逃课现象的重要手段。

⑵大学生应该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大学生应该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科学观,应该拥有自己的思想,学会学业生涯规划。

⑶我们应该要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学生从一个紧张的环境进入一个轻松的环境很容易迷失自己,此时应多与辅导员或心理辅导老师接触,解除学生自身内心的迷惑,更好地了解大学里应该做的事,从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总结

三、结语

逃课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学生对待自己学习的一种态度,而深入研究后是学生个性、学校制度、教师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注重高校招生、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加强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附件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

感谢你参加本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你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看法,以便我们更好的改进工作,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填写,你的回答将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的基础。本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加之我们绝对保密,谢谢您的热情参与。

1.性别:□男 □女

2.你的年级是:□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3.你的专业是:

4.你是否学生干部:□是 □否

5.你有逃课的经历吗 □有 □没有

6.你认为逃课是否属正常现象 □是 □否

7.你是否认为逃课会影响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是 □否

8.你的逃课率为:□5%以下 □5%到20%之间 □20%到35%之间 □ 35%到50%之间 □50%以上

9.文史类课与理工类课相比较,你更倾向于逃:□前者 □后者

10.你逃课的时间多用于:□图书馆 □睡觉 上网 □社交活动 □考研考证 □找工作 □听讲座 □其它

11.你所逃的课老师多为:□教授 □副教授 □讲师

12.你所逃的课老师年龄:□ 年轻 □中年 □老年

13.你所逃的课考试: □容易过 □不容易过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

6.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篇六

您好,我们这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免费师范生对逃课的看法和态度,以下均为选择题,请按要求在括号内写上你同意的一项,对于你的配合我们深表感谢!性别:年级:

1.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

A.从不B.甚少C.有时D.经常

2.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

A.逃课是不对的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

C.有些课不得不逃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3.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

A.上网B.上自习C.运动D.去逛街购物E.与男(女)朋友在一起

4.如果有逃课,您认为原因是()

A.老师讲课很无聊B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C.实在事

D.情绪低落不想上课F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

5.您经常逃的课是:__________________(多选)

A.马哲,思修等公共课B.数学物理等公共课C.英语

D.专业课E.选修课F.视情况而定

6.您认为要想使您不逃课,老师该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

A.风趣幽默一点B.联系实际一点C.学识渊博一点D.与学生交流多一点

7.如果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来防止学生逃课,您还会不会逃课?()

A.肯定不会B.将会很少逃C.像原来一样D.偶尔钻钻空子

8.您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__________________(多选)

A.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B.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C.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

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E.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

9.您认为在大学期间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A.上课听讲B.自学C.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认为以后逃课的现象会怎样?()

A.不会消失,将成为一项“大学传统”B.一定会消失C.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可能会消失

11.您觉得逃课现象是否属于不文明行为?()

A 属于B 不属于 C 说不清

12.你认为逃课影响到你的学习了吗?()

A非常影响B或多或少有点影响C没什么影响

13.你认为我校整体素质和校风管理处于怎样水平?()

A很高B较高C一般D很低E.其他

14.你所逃的课老师年龄?()

A、年轻B、中年C、老年

15.你所逃的课考试()

A、容易过B、不容易过

16.你对老师上课点名的态度是:()

7.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篇七

一、学校招生的基本模式

一般来说,公共基础教育学校的招生范围均按照学生的居住地划分。所谓学校分区,就是根据学校的招生能力和相应年龄段学生的人口分布情况划分一定地理或管理区域,本区域内的学生只能在规定的一所或几所学校注册学习。但是,不同国家有不同规定,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改革。依据国外学者的划分,国际上,学校分区和招生大体上有四种模式:严格的学校分区、例外的学校分区、完全的自由择校和限定的自由择校。[1]

1. 严格的学校分区

学校招生按照学生居住地严格分区,就近入学。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在亚洲,如日本、韩国,欧洲只有希腊,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只占1/10。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基本实行这种模式。

2. 例外的学校分区

学校招生基本以学生居住地划分区域,就近入学,但允许特殊情况的例外。例如法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的“学校区域图”近年来有所松动,允许学生去本学校分区之外的学校就读,前提是不超出学校的接受能力。针对可能的超额问题,要求优先招收以下学生:残疾学生;优秀奖学金生;社会资助生;接受重要医疗、其医院靠近所要求学校的学生;接受特别学科教育的学生;有兄弟或姐妹在所要求学校就读的学生;其居所更靠近所要求学校的学生。

实施这一招生模式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法国、卢森堡、奥地利、葡萄牙、美国(虽然择校的动作极大,但3/4的地区仍以分区为主)、加拿大,它们在经合组织国家中约占37%。

3. 完全的自由择校

实施完全自由择校的国家有比利时、英国、新西兰、匈牙利、捷克,在经合组织国家中约占1/4。略有不同的是,比利时在宪法中早就承认家长的选择权,而其他国家则是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才采取的新举措。但在执行中有退后的倾向,如英格兰尝试某些限定措施。

4. 限定的自由择校

在这一模式中,家长自由择校为基础原则,但政府有所控制,即同时考虑社会的普遍利益,如社会融合问题。实施这一模式的国家有瑞典、丹麦和西班牙等,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也约占1/4。

教育和学校,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都必然存在差异,但世界各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学校资源基本均衡,这是我们对国际择校现象观察的最直接认识。如果择校有限制,那么限制的是所有学生和家长,包括所有富人和权贵,这是我们观察的另一认识。

二、私立学校:竞争的减压阀

在西方国家,大部分私立学校均与中世纪教会学校有某种渊源,但这些私立学校在现代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已极少具有宗教色彩。家长选择私立学校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而是看重它们相对自由的办学机制、周到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校园环境。以法国为例,绝大多数法国人赞成国家资助私立学校,他们把私立学校作为子女争取更好发展机遇的场所,因为私立学校的教学方法更为灵活。[2]

实际上,私立学校已经成为公立学校竞争的减压阀。比利时之所以能够实施完全自由的择校政策,就在于私立学校的比例较大。根据经合组织《教育概览》最新版的数据,2006年比利时的私立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规模已经超过50%。

法国实施比较严格的学校分区政策,也得益于较大比重的私立教育。2006年,法国小学和初中私立教育的学生占相关教育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4.5%和21.1%。法国对私立教育实际上采取一种“赎买政策”,国家负责签约私立学校教师的工资,而私立学校则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课程大纲。1996年国家支付了私立学校教师工资499.94亿法郎,占全国教师工资总额的12.3%。[3]

丹麦也是私立教育比例较大的国家。2006年,丹麦初等教育中的私立学校学生数为12.1%,初中的这一比例为24.0%。而私立学校人数能达到如此高的比例,就在于国家对私立教育的资助。丹麦于1980年实施按学生人数拨付经费的政策,因此10年间私立学校学生人数增长50%。[1]

小学和初中私立教育比例较高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相关数据分别为29.5%和32.5%。

而在私立教育份额较小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也由于国家对私立教育基本没有支持,学费相对昂贵,因此家长更多地选择公立学校,而不是私立学校。

三、自由择校是否带来平等

在新自由主义看来,自由择校不仅是家长权利的诉求,更是促进教育平等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学校分区都是以学生居住地为地理区域来划分学校招生。这本身就存在着不平等。因为历史的原因,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大城市中,优质学校总是集中于经济和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区。而这些城区的地租和房价均高于其他城区,居民多以富人为主。

在实施学校分区国家的较早时期,中心城区还存在着富人与穷人混居于同一幢楼不同楼层的状况,学校学生成分的阶级分化不算严重。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和外来人口的增加,卫星城市和新居民小区的不断涌现,学校学生来源出现分化,乃至于一些学校的学生呈现出单一化倾向,这就是平民子女集中化,继而是学业失败集中化。

而治愈教育不平等的良药,就是新自由主义所开出的“自由择校”。在英国,撒切尔夫人主导的保守党政府于1988年颁布了《教育改革法》,规定家长具有完全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政府则提供全国考试成绩的各学校排行榜供家长参考,但录取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学校。

注释:a无此分类,m无此数据,n可忽略不计,x包含在其他栏目之中。资料来源: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8,OECD Indicators.Paris:OECD,2008.

美国自1980年以来开始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择校改革,从里根到小布什几届政府采用了特许学校、教育券、私立学校奖学金等多种途径和方法。然而自由择校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据调查,美国“择校”的学生相对于仍然在公立学校的同伴,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文化资本使得中产阶级子女的信息优势和知识优势在“择校”过程中凸显出来,而真正的低收入者因文化资本的缺乏却陷入更加不利的地位。[5]

英国的大部分家长对自由择校的兴趣并不大,仍然为子女选择分区内的学校。自1998年开始,一项关于选择过程的法令要求学校招生政策的透明,小学不得继续以学习成绩为基础,中学则必须接受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1]

有学者进一步发现,在国际学生成绩评估项目(PISA)中,任何实施自由择校的国家都未能进入学校成绩排行榜上的前列,这些国家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比例也不明显小于其他国家。[1]

总之,自由择校应当是对家长权利的一种肯定,但是否能够改善学习质量并惠及所有学生,促进教育平等目前尚无定论。

其实,无论自由择校还是限制择校,基本着眼点都在于保证教育的基本平等。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领域,国家应当维护教育的公共性,平等地对待所有学校和学生,保持教育资源供给的平等性。基于学生居住地划分学校招生区域的模式,确实存在着先天的不平等。优质学校总是集中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相对优越的城区,而这些城区的居民以社会中、上层居多,这似乎是不可逆转的现实。这意味着越是条件优越的家长,越有可能将子女送进优质学校。但是,我们还无法找到按居住地划分学校招生分区以外的更好标准。如果以学生成绩为标准,有悖于义务教育的均衡与平等原则。如果以家长的社会地位或收费的额度为标准,更是对教育基本人权的侵犯。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预言:“择校可以打破目前经济不公平的基础。择校也许不会改善富人的学校质量,然而却会适度改善中产阶级的学校质量,大幅度改善贫困阶层的学校质量。”[8]但也有学者指出,“学校分区的取消会给予优越家庭更多选择学校的机会”。结果可能是,“坏公民,但却是好家长离开(规定的分区学校)”,“好公民,但可能是坏家长留下”。[9]

然而,无论自由择校,还是限制择校,都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决策,可能是相对于本国国情最好的抉择,但绝不是完美的政策。

四、另一种路径:中国的学校分片与择校

与世界任何国家不同,我国的择校完全是另外一种路径。

先是重点学校制度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后是“应试教育”催生了择校的追逐,最后是“教育产业化”炒热了择校浪潮。

我国已有类似国外学校分区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在教育资源极端不均衡的状态面前显得十分无奈,主要表现为:

●政策规定不够严谨。“就近入学”的本意应当是学生居住地与学校相对就近或者是某小学相对某所中学较近。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住房的不断搬迁,原有的学校布局与居民的居住格局已有相当大的差异。居民的户口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可能完全不同。而原有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的地点未变,家长和学生舍近求远地追逐好学校就不可避免。

●学校招生标准混乱。列入“就近入学”划片的学校,基本上是一般学校,而一些名牌学校就根本没有参与到划片的政策中。例如某些大学的附属中学一般只接收本校员工的子女,附近居民的子女很少能够有机会进入这些中学。有的学校只在一些超常儿童实验班、英语实验班向外界招收学生。有的中学虽在招生咨询中明确告知家长普通班有对外招生的名额,但只限文体和科技特长生,并且人数极少。另外,还有很多重点学校都把划片范围限制得极小,对周边居民子女基本不适用。而且在报名时,需要准备一些如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类特长生的证明之类的诸多材料,只有通过验证后才能有报名的资格。对于报名参加英语实验班的学生,则需要参加全区统一的考试,这样的规定明显有违免试的政策。

●机会不平等。所有重点学校招生的潜规则就是权力、人情加金钱,入门费动辄几万,这是导致择校热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社会不满的本质原因。择校已成为危及义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的毒瘤,而这一毒瘤长期割舍不去的原因正在于权力本身。

诚然,我国择校问题的根本治理在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与其说等待下去,无异于认可现状。况且,未来的均衡也只能是相对的,学校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根本谈不上自由择校,当务之急是遏止高额收费的择校,真正体现教育平等。这就要求强化学校分区和就近入学的原则。这是我们实施义务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原则,而要让这一原则真正落实,就必须将其纳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法制根本原则。在这一原则之下,应当实施如下改革:

第一,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相对均衡的义务教育布局,在保证学校经费拨款以学生数量为基本依据,保证学校设施和师资质量基本达标的前提下,精确划分学校招生的地理区域,并作严格规定。

第二,考虑到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分布与学校的布局状况,仅仅按照(户口)居住地限定注册学校亦不现实。可能的办法是将居住地与学生家长(父母)的工作地点综合考虑,由家长任选其一且基本不变,然后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每所学校招生的地理区域。

第三,地方政府和新闻媒体要切实承担起保证义务教育公正的责任,保证学校招生过程的公开透明。就像阳光是防止细菌滋生的最重要条件一样,只要学校招生过程透明,择校中的腐败行为就会降到最低。

第四,扶持和鼓励民办学校发展,允许其合理收费,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品牌与特色,逐渐形成可与公立学校相竞争相媲美的局面。

第五,对于一些重点中学应可以允许根据某种特长适当筛选,但规则必须公开,并禁止额外收费。

当然就目前形势来看,实行这些措施的困难可能非常大。但是,长痛不如短痛,只要建立起一个人人遵守、无一例外的规则,困扰我国“择校”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4][6][7]Nathalie Mons.Les Nouvelles Politiques■ducafives, La France Fait-elles Les Bons Choix?.Paris:PUF, 2007.137-143;145;160.

[2]Gabriel Langou■t.Ecoles Publiques et■coles Priv■es:Les Choix des Families.Le syst■m■ducatif,Cahier Francais, 1998,N°285,Mars-avril:17.

[3]Minist■re de I'Education Nationale,de la Recherche et de la Technologie.Le Compte de l'■ducation.Paris:Minist■re de I'Education Nationale,de la Recherche et de la Technologie, 1997.115.

[5]曾晓东.美国“择校”中的争论:问题的性质及制度涵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22~25.

[8]Leube,R.Kurt.(ed).The Essence of Friedman.Stanford, California: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87:97.引自于朱丽华,择校—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103~107.

8.从“择校”现象看教育公平 篇八

所谓“择校”是指一些学生放弃在指定的服务区学校就读,选择其他服务区学校上学的现象。“择校”现象不仅使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使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执行。近几年来,随着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逐渐增多,择校问题也从单纯的学生选择就读学校现象演变成为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本文拟分析“择校”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减少“择校”现象提出不成熟的建议。

学生“择校”就读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厦门市普通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规定,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允许借读:

1.边防、海岛驻守部队的子女;

2.在我市兴办企业或居住的港、澳、台胞及华侨、外籍人员的适龄子女;

3.父母双方从事地质勘探等流动性较大的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学生;

4.父母双方不在学生户籍地工作,需随父母居住生活的学生;

5.父母离异,抚养一方无法履行监护人职责或丧失监护能力,确需由其亲属抚养监护的学生。

《厦门市普通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对哪些人可以借读,规定得非常清楚,可现实并非如此。以我校今年秋季为例,初一新生总人数为721人,其中择校生为53人,占初一学生人数的7.35%(说明:我校择校生一律没有收取借读费);其中非本市学籍的学生26人,占择校生人数的49.06%;本市学籍的学生27人,占择校生人数的50.94%;以班级为例,有的班级择校生人数达到9人,占该班级人数的16.07%。从上述数据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择校”就读的学生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大多为本市学籍的学生。

透过我校及兄弟学校择校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际教育资源和水平不平衡。由于几十年来的历史沿革或地域等原因,造成校际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形成了一些 “优势”学校。目前我们的“择校”大多是在公立学校之间, “好学校”与“差学校”的区别主要在升学率,而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重点学校制度”实行的不平等政策造成的,这类学校无论在师资、校舍、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等各方面均优于其它普通学校。有相当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家长不甘心自己的孩子进入一个教育条件相对差的学校读书,往往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让孩子进这些条件较好的学校求学。

(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比较普遍,公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每个家长来说,能够让孩子进一所好的中小学就读,也就意味着上大学、上名牌大学的几率会更高一些;能够上大学、上名牌大学,也就意味着找到体面而且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的希望更大些。家长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尽量争取好的教育条件。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民众对教育亦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热情,加之独生子女政策产生的输不起心理,基础教育追随高考"指挥棒"走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而“一考定终身”的体制性弊端又直接导致了基础教育走向应试教育的倾向。由此,谁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谁就能优先获得发展机会的现实,更激发了广大民众被唤醒的、期望自己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内在需求。2008中国教育蓝皮书认为,中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要,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择校现象俞演俞烈,演变为“择城热”。这是择校热兴起的直接原因。

(三)生活富裕产生择校。越穷越想吃大锅饭,越富越想吃小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生活水平都不高,大家享受平均的教育福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和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拉开了差距。先富裕的人们不会满足现状,在生活的消费中必然处处表现得与众不同,包括在子女受教育方面,富裕的人在解决温饱之后要上新层次,当然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产生择校愿望也是情理之中的。有人把子女择校看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要能择校,不惜重金。城市居民家庭独生子女比重上升,几乎所有家庭为了孩子都舍得花钱择校。

“择校”现象给社会、学校造成的问题

(一)择校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择校有悖于教育的公平理论,违反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方向,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造成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潜在地埋下了影响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隐性因素,从而影响了教育公平的长远发展与全面实现,阻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主要表现:一是择校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校不公平。择校会扩大校际间的差距,使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越过越红火,一些条件差的学校则越办越难办。这种现象显然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二是择校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不公平。由于服务区域外的适龄儿童可以通过缴纳“择校费”的方式跨服务区域就读,产生了“有钱(有权)就能上好学校”的现象,从而导致义务教育出现市场化发展的倾向。三是择校加剧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许多麻烦。如加剧教育腐败,远距离求学给学生带来的交通不便、交通安全问题等。随着校际差距不断扩大,《义务教育法》所体现的“平等受教育”的立法精神无法真正得到贯彻,必然会导致和扩大社会的不公平。

(二)择校给学校管理带来难题

择校造成“名校”班级普遍臃肿,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增加教师的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超额,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还导致学校校舍、师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相对减少;由于教室人数太多,造成教室空气质量下降,有的学校连学生做课间操的场地都没有。

大班额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教师要面对比过去更多的学生,会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由于学生增多,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尽管有的学生一直举手想回答问题,但很难有机会。一节课只可能让10名左右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班级人数过多以后,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言,确实很难。

大班额还对学校管理带来潜在隐患,特别是安全问题。学校的各种场所和设施的设计,都是按照一定规模的标准进行的,学生数量的增多,增加了这些设施的负担,如果管理不好,或遇到什么情况,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这也是值得警惕和高度重视的。

(三)择校热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妨碍了新课程的推行

让我们再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看“择校现象”的危害性。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教育资源短缺与受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家长们一方面希望搞素质教育,让他们的孩子轻松愉快地提高素质;另一方面,他们又千方百计送孩子到升学率高的学校,而不太计较那里搞了没搞、真搞还是假搞素质教育。家长的期望使得一些重点(示范)学校成为在“素质教育”包装下从事应试教育的“好榜样”,他们不得不用拼升学率的办法来提升人气、招揽生源,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妨碍了新课程的推行。

(四)影响“电脑派位”的公正、公平

有的学生小学毕业被派到一般的普通初中后,担心原学籍校不让其出来借读,干脆不去报到。为了能到“名校”借读,“高明”的家长通过各种途径,到外地一些学校开具虚假的借读证明。这种做法,既损害了原学籍校的利益,造成流生现象,更导致弄虚作假,损害了“电脑派位”的公正、公平。

对缓解“择校”问题的几点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着重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且特别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已从关注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致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控制“择校”问题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择校热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全面落实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择校政策的合理走向应考虑民众的如下要求:希望今后能不再择校,因为所有的学校都是优质学校;希望今后可以自由择校,因为所有的学校都是特色学校。无疑,这一发展趋势融合了人们太多的期待与愿望,而实现这一代表民众意愿的目标,则应该是政府实现制度变革的基础和方向。

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手段。当前,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但毕竟重点学校的优势地位已经形成,教育差距客观存在,要想消除重点与非重点的差别绝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是切实落实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一是坚持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保障义务教育投入,确保财政对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确保国家和省上教育经费政策的全面落实。二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按省上制定的公用经费标准,直接下拨到学校,确保在同一县域内,以学生数为标准,实行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保证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获得同样的教育经费;在当前,财政资源分配应向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倾斜,提倡“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三是加快薄弱学校治理,缩小义务教育的校际差距。要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有计划地改造薄弱学校,在经费投入上,适当倾斜薄弱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改造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

(二)加快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努力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择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择师”,因此,加快推进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是解决“择校”问题的关键环节。随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实,特别是随着教师管理权限上收到县(市、区),为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一是实行优质学校校长、骨干教师与一般学校(含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的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提高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职称评聘、住房公积金待遇等方面优先解决,并设立农村教师专项津贴制度。三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和使用优质学校收取的“择校”费,用于改造区域内的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起到“填平补齐”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招生方式改革,有效发挥政策调节与导向功能。为体现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原则,缓解“择校”压力,在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招生原则的基础上,改变单纯依靠“电脑派位”的做法,积极探索和完善优质初中的招生方式改革。鉴于高中招生方式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将会产生直接影响,有必要继续关注高中招生方式的改革试验,鼓励将优质高中的部分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初中学校,淡化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

(1)初中招生指标按比例分配。部分地区设计将办得较好的初中的全部招生指标或部分招生指标,根据小学在校生人数,按比例分配给附近的各个小学,完善选送程序,增加透明度,实行社会监督。

(2)高中招生指标与初中办学水平挂钩。高中通过推行升学指标分配与初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挂钩的办法,逐步减少择优比例,扩大定向分配生的比例,以此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状况,淡化考试竞争,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对于“指标到校”能够发挥的作用,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对此充满期待。这种招生制度改革,有利于弱化初中阶段校与校之间的应试竞争,有助于初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能引导初中学校生源流向,逐步遏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借读倾向。目前,这一举措被许多地方视为疏解当前择校热,破解均衡难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以安徽省铜陵市铜陵五中为例,这所学校地处郊区,在六七年前还是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学校,“师思调、生思转、民思迁”,有些家长宁可花钱到市区买房子,也不愿把孩子就近送来。但是自从铜陵市实施示范高中的招生名额到校后,五中凭借当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数自然获得示范高中的升学指标。家长们发现,与其殚精竭虑去择校,到头来还不如到铜陵五中升入示范高中的机会大。由此可见,“指标到校”已成为遏制择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狠招”,发挥了巨大威力。

(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科学引导家长的择校需求。择校问题的解决非一日之功。对教育系统来说,要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建立教育、制度和监督三管齐下的治理机制,坚决治理择校乱收费,规范办学行为,树立良好教风。取缔公办重点学校举办的各种“校中校”,禁止公办重点学校举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和各种“重点班”、“尖子班”;对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招生实行名额分配制,做到不同学校生源相对均衡。

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民众。提高公众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对择校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十分盲目,往往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好学校”。这就需要通过舆论宣传和正确引导,让广大家长认识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只有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最终遏制择校之风。

9.中小学生“择校”问题调查报告 篇九

一、引言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择校现象应运而生,随之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其中,中小学阶段激烈的“择校问题”是当前社会反响最强烈的教育问题。由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优质教育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上相关政策的缺失或者执行不力,中小学择校现象严重,已经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比例几乎超过了10%,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城市重点高中的比例达到25.2%。

二、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现状分析

有人说择校是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它不仅打破了教育经费长期窘迫的困境,而且开启了多渠道筹资办教育的先河,使全社会都能为发展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应当承认,择校确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其次,学生和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高质量的教育,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另外,有利于校际间的竞争和提升教育质量,同时激发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热情。,然而中小学生“择校”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导致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择校问题的持续存在使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在牺牲一般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因为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而得到较好的发展,更多的一般学校由于长期得不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而沦为薄弱学校。尤其是择校现象出现以后,这种情况越来越突出。结果是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供不应求,甚至人满为患,而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则越办越艰难,生源不足,甚至人去楼空,从而导致现有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引发教育不公平。

不可否认,择校收费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广大工薪阶层家长的负担。就目前择校收费的实际情况来看,已超出了大多数城镇居民收入所能承受的范围,同时势必造成由经济收入的不均衡而导致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三)增加了学校的负担。

择校现象的出现给学校增加了不少收入,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但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前各重点中小学普遍存在严重“超载运行”的现象。有的学校盲目招收择校生,师资严重短缺,教师负担显著加重,校舍异常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学校班额严重超载,不少教室人满为患,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择校,许多学生跨学区上学,路途遥远,每天必须旱出晚归,结果造成学生睡眠和体息严重不足。同时,择校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现实中金钱、权力、关系的重要性,这对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五)容易滋生教育腐败。

不少家长为使自己的子女进入优质学校而挖空心思,有权有势有钱的家长通过各种手段搞幕后交易择校。一些学校对巨额择校费的暗箱操作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初中收费高达两三万元之巨,有的小学择校费也近万元。收费的名目繁多,有的称“教育成本费”,有的称“建校费”、“赞助费”等等。

三、中小学生存在“择校”问题的原因

(一)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经费不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即使是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历史、制度的原因,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性也很大,进一步导致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的教育公平性出现不公平。(二)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划分导致的择校。

虽然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分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实行重点学校制度。至今这种现象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在家长心目中,依然存在着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三)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升高是择校出现的主观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家长不仅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更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理想的延缓和实现。很多家长甚至很早就为孩子设定了十分具体、理想的成长模式:名幼儿园+重点小学+省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二白领阶层,这也是导致“择校问题”的原因之一。

四、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增加教育投入,规范择校行为

政府应当保证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经费,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人力,增加教育投入。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规范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要求学校依法办学。对择校问题要有堵有疏,管理部门应对择校问题作出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和有约束力的规定,以使择校的混乱状态进入可控制的有序的规范状态。

(二)加大调控力度,实行综合治理

政府要加大调控力度,制定出科学而又可操作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取代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教育制度,引导学校切实地推行素质教育。与此同时,要弱化或不实行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停止名校办民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三)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

薄弱学校的存在是产生择校问题的直接根源。政府应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政策执行等方面给予薄弱学校适当优惠,以使这些学校尽快摆脱落后的局面。薄弱学校自身也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可以走名校兼并薄弱校或改造薄弱校之路,努力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

(四)发展特色教育,扩展成才机会 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并不可能完全解决择校问题,从长远考虑,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特色学校,实行分流教育,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扩人教育出口,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贯通的立体教育体制。政府应全力办好公办学校,并促使办学形式走向多样化,积极发展民办学校,适当发展改制学校,推动特色学校的发展。

(五)改革中考制度也是遏制“择校”问题的有效方法。

把重点高中的名额大部分下放到所有初中,使学生在任何一个普通的初中上学都有可能上重点高中。

10.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篇十

148团小学

148团小学是一所团场完全小学,共有32个教学班。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校认真学习了教育部下发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对规范学校收费工作的认识,通过层层落实责任,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切实整治存在不规范的收费行为。为此我们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行治理乱收费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现将我校治理择校乱收费情况自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免费的规定,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与上级收费文件所规定的完全一致。

二、能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分校的招生范围,确保学生就近入学。

三、学校没有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教师也没有举办“奥数”、“占坑班”活动。

四、小学生入学招生工作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能坚持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向社会公开学校性质、办学规模、经费来源、招生计划、招生条件、招生时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六、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办法,积极推行学籍管理电子化,建立学生信息库,加强转出转入学生的学籍管理,接受检查与监督。

七、学校同时按照校务公开的规定,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采用公示栏,收费的标准让家长清楚明白。

八、没有向学生收取过补课费与资料费。

11.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篇十一

1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要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把其作为保障人民群众享有丰富健康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抵制低俗现象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当前社会广泛存在低俗现象,特别是网络低俗现象,如相亲类节目哗众取宠;艳照门、兽兽门等艳俗“门”大开;无节制的人肉搜索、散播垃圾邮件、网上诈骗、盗窃他人网络财产;虚假新闻、诱骗广告、故意发表炒作无聊言论等等一系列网络低俗现象。“低俗”的文化现象潜移默化地混淆着人们的视听,造成文化审美与价值取向的混乱。它不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肿瘤,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秩序,而且这些社会低俗还广泛传播到高校校园,对大学生灌输了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以至于在大学生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低俗现象。因此对大学生低俗现象及其危害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对低俗现象的界定

何为低俗?“俗”的本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雅”相对,而“低俗”是指违反社会公德、低级趣味、格调不高。《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定义低俗的:低俗是指低级庸俗,不高尚。与“高雅”相对。对“低俗”的认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度,往往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标准有差异,但是也有一些共同的认识。比如说,对青少年构成危害的,以及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只要符合上述三方面内容的,通常可以界定为低俗。

低俗现象主要是指低级趣味、庸俗,使人萎靡、颓废的内容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低俗”的制造者、传播者只顾吸引眼球,把无耻当可爱,把隐私当噱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视道德,萎缩正气,消解社会的良知、尊严和操守,使人性中的假恶丑披着“文化”的外衣走进人们的视野,从根本上阻滞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大学生低俗现象的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选取了河南某高校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的是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4份,有效回收率为94.8%。其中大一学生95人,大二学生134人,大三学生153人,大四学生92人。男生236人,女生238人。独生子女183人,非独生子女291人,文科171人,理科303人。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对校园中出现的低俗现象的了解情况,校园中出现的低俗现象的类型以及对其的看法认识,并对抵制大学生低俗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大学生低俗现象的主要表现、发展趋势及成因分析

1近些年来大学生低俗现象的出现

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文化经济的多元化趋势也不断增强,这使得一些腐朽和堕落的文化也趁虚而入,从而产生了一些低俗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据调查58.8%的大学生认为低俗现象具有传染性与流行性,许多大学生表示自己会受周围环境和身边朋友所表现的低俗现象的影响,并且大部分人认为只要有少数人搞低俗性的东西,就会传染和影响更多的人。由此可见低俗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2大学生低俗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发展趋势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在接受调查的274人中,有一半或一半以上认为如在校园中的公告场合做以下(如接吻等)不雅行为、聚众打架、校园行骗、考试作弊、爆粗口、“攀比风”、“名牌风”、狂热的“追星潮”、手机上的无聊短信、传播黄色信息、大学生被包养与发生婚前性行为以及经常在学校打麻将、打牌等赌博现象、低俗课桌文化盛行都是大学生低俗现象的主要表现。大学生是低俗现象的最大受害者。由于他们身心发展不成熟,模仿性强,社会经历不丰富等特点,以至于他们抵制奢靡、颓废、没落文化的能力较差,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以至于此风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将会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健康成长。

3大学生流行低俗现象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低俗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消极因素

改革开放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使国外各种思想文化如潮涌入,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庸俗的文化思想。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发展不完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价值判断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忽视了精神需求,更多地追求物质享受,使一些世俗化、功利化的思想渗入校园。低俗现象的存在和流行会引导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向低俗化沉沦,所以必须坚决抵制低俗文化的侵蚀,避免大学生深受其害。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当代社会中出现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拼爹炫富”等扭曲的社会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些格调低下、刺激物欲的社会风气又给学校德育带来了低俗化的隐性课程。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低俗猥琐现象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3)学校工作的缺失

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存在不足,有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忽视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学校虽然开有德育课,但教育内容和方式却流于形式,缺乏实践性和生动性,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的文化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给那些低级、衰败的文化提供了在校园中滋长的温床。

(4)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低俗现象的消极影响endprint

随着技术和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电视、网络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在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伴随而来,大众传媒传播低俗现象也日益严重,低俗之风有“风靡”之势。人们的善恶、美丑观念,道德观,甚至整个人生观,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而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敏感性也使其易受各种错误观点左右。一些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力,制造充满恐怖、暴力、色情等内容的影像制品和网站,或是渲染暴力的网络游戏等现象层层叠出。一些广播电台为提高收视率,对低俗化娱乐的追捧等低俗现象都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5)大学生自身问题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晚期,身心发展不平衡,思想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发展中,情绪化明显,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一方面,他们具有理性和正直的一面,求知欲强烈但社会适应能力弱,看问题易感情化,片面化,模糊化,简单化。另一方面,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性,造成其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

四低俗现象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危害

低俗的东西经过广泛的传播,会使社会核心价值观遭到扭曲,拉低或者冲破社会道德底线。这些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1低俗现象扰乱学生思想,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这些低俗的现象会扭曲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模糊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颠倒他们的善恶美丑概念。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也消减了学校德育的正面功能,给高校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2.低俗现象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有88.3%的人认为大学校园中出现的低俗现象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雅的健康的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低级庸俗的文化则腐蚀学生的心灵,威胁他们的健康,甚至引诱其走上邪途。据有关方面对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因上网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占同期未成年人犯罪的比率已由2000年的4.1%上升到2003年3月的25.1%;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统计,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有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因此不能忽视这些低俗现象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

3低俗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

大学生在学校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学习,应该把学习摆在首要地位。而大学校园中出现的低级煽情的书刊;贺卡上的“艳图秽语”;宣扬暴力的网络游戏等容易干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扭曲他们的思想,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犯罪行为。同学之间的爆粗口、说脏话,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情感。“课桌文化”也体现出同学们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有些同学甚至因为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由此可见,低俗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五高校抵制与治理大学生低俗现象的有效对策

此次调查中有44.5%的同学认为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法律制裁低俗现象,32.5%和23.0%的学生选择了否或者不清楚,说明一些学生对于校园中的低俗现象并不是很在意。这种态度是对大学生思想的一种侵蚀。55.1%的学生觉得学校应该对校园中出现的低俗现象负责。说明大部分人认识到了低俗现象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并认为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和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因此,在校园中要坚决抵制这些低俗现象对大学生带来的侵害。

1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使学生更好的明辨是非黑白,善恶美丑。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道德实践,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学会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腐蚀和侵害,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鼓励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健康的道德观念,养成规范的道德行为习惯,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严格的要求自己。大学生作为社会人,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是主要力量,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重要引导,因此学校、社会、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2加强和改进网络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

高校要学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抢占网络阵地。通过综合措施管理网络,创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是个万花筒,高校要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作用,抵制反动、色情、暴力、犯罪等信息的入侵。多宣传一些有关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利用信息网络开放、平等、交互自由的特点,抢占网络德育阵地,要借助于网络的广泛影响力,以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影响当代大学生。

3制定校园低俗文化的监管制度和应变机制

当前,社会大环境变化加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高校要加强建设有效的监管制度和应变机制,制定和完善策略,采取具体措施,对校园中出现的低俗现象严抓厉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扬弃、导向、约束等功能,净化校园文化。建立严格的“文化建设”门槛机制,形成鲜明的导向,在大学校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惩戒什么,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人格塑造教育相结合,以应对不良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高校在加强对校园低俗文化的监管制度和应变机制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使社会和家庭同样建立相应的机制体制。

4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大学生精神家园

高校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坚决抵制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等不健康的低俗音像制品这些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近校园。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使大学生认识到低俗现象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为人处世、价值观取向等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也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完善、自由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分析鉴别能力,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抵御低俗文化,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影响。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报告,名人讲座,播放经典影视作品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活动来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从多方面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发展迅猛的校园媒体也要发挥过滤功能,坚持弘扬主旋律,宣传正面典型,抵制各种不良流行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大学生的侵蚀,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昌兴.高校校园文化低俗化倾向的根源、危害及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3(1).

[2]高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28(1).

[3]蒋爱林,李小梅,陈建新.大学校园文化低俗化倾向及其对策探析[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1).

12.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篇十二

我国最早从法律上规定“就近入学”是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 使少年、儿童就近入学。”以后, 1986年9月11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年2月29日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都有类似规定。[1]不难看出, “就近入学”的实质和目的在于方便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保障其享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2]就近入学的一个前提应该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可是, 我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 使得这些优质学校在师资、设备等各方面都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倾斜, 造成这些学校与普通学校、薄弱学校差距悬殊,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状况严重。以能力标准就近入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得相对不重要了, 这就使那些家住重点学校较多学区的学生即使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仍可获得进入重点校的机会, 而使家住重点校较少学区的学生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境地。就近入学, 一方面不利于国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使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失去了接受较好教育的机会, 对他们来说, 这一政策是不公平的。[3]可见, 在我国义务教育还没有达到均衡发展以前, 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政策不能满足所有家长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享有之前, 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择校是有其现实性和公平性的。

二、“择校”现象存在的现实性

1.客观现实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典型特征, 教育经费短缺成为制约各级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教育经费整体不足的情况下, 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预算支出在教育三级结构中的比例明显低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用于发展义务教育的资金相当有限。因此, 在政府无力增加投入的情况下, 学校只好通过自身的力量来筹措资金。于是, 一些原有硬件和师资不错的学校, 当然愿意接受择校生的高收费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一些被称之为“差校”的中小学, 由于校园面积小, 教学设备差, 不能按教学计划要求展开各项活动, 长此以往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家长因学校差不愿送子女入学, 学校因社会声誉不好而招不到学生。所以说, 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校际落差悬殊是导致择校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

2.主观需要

从家长方面来说, 择校是家长高度重视子女教育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影响的结果。随着近年来人们教育消费观念的增强, 教育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底蕴、教师素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等都成为家长择校考虑的因素。再有, 传统的尊师重教文化氛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人认为, “入学入重点, 成长易一点”, 认为只有考上大学、考上好的大学才是人才。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 期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孩子的素质, 将来获得高收入、稳定的职业, 因而择校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可见, 在薄弱学校还没有得到普遍改造的情况下, 要禁止家长择校是不现实的。[4]

从学生方面来说, 择校是学生实现理想的阶梯, 学生自己也想通过择校为自己谋发展。在大多数家长无力为子女选择好学校的条件下, 择校是尖子生通过自己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重点学校的一种途径, 而特长生则可以凭自己的优势选择特色学校, 这都与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相吻合。

三、“择校”现象中的教育公平

选择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人的本质就在于能够进行自由自觉的选择。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元化趋势, 在多元化社会中, 选择对于人的作用更加重要。择校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是人们权力意识增强的表现, 择校保障了每个孩子选择适当教育的权利。人们常讲, 适合学生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 适合学生的教师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没有选择, 怎么知道哪个学校适合学生发展?在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社会条件下, 谁不选择好的学校读书呢?

1.择校有利于学生接受适宜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其智力与非智力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每个孩子的智能特点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语言智能比较强, 有的孩子数学逻辑智能比较强。但一律就近入学使得学生无论基础好坏、智力高低, 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最终会导致基础好的、能力强的孩子失去较好的教育机会, 同时使基础差、能力低的学生承受巨大的压力。择校则可以改变这一局面, 家长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相应的学校, 从而找到最适宜自己的教育。

2.择校体现了多元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复杂概念体系, 仅从某一方面、某一层次予以论述, 是难以把握该问题全貌的。必须从多个角度对教育公平进行多元化的审视, 才能全面理解教育公平的丰富内涵。学者翁文艳提出了一种立足于系统观念的教育公平观, 认为教育公平包括源于平等倾向的“同一尺度的公平”和源于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同一尺度的公平”作为一种原则尺度主要运用于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 (用于补偿最不利者的不平等分配也是可能的) , “多元尺度的公平”作为一种原则尺度主要运用于对个体的教育权 (人权的一部分) 的尊重, 以及对个体的个性能力差异的尊重, 现阶段主要包括选择的公平 (学校选择的自由) 。[5]

3.筛选理论也能解释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

筛选理论认为受教育水平高低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 雇主主要根据这个信号筛选求职者, 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岗位上, 对受教育程度较高者给予较高的工资。从长远来看, 家长择校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而有好的前途的表现之一就是有一份好的工作, 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有相当数量的家长甚至很早就为孩子设定了十分具体、理想的成长模式:名幼儿园+重点小学+省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白领阶层, 希望通过教育途径实现这一梦想。而通过择校, 交纳一定的费用可以让孩子享受原本享受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 让孩子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日后升学、就业做准备, 这是非常合理的想法。如果不允许择校, 在现阶段义务教育资源相差悬殊的现实背景下, 这部分有强烈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家长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他们的不公平感会异常强烈。

择校是一种教育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反映出我国教育制度中深层次的问题。择校本身并无过错, 恰恰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应当承认公民有选择受教育形式和受教育地点的权利, 但政府也要不断创造条件, 在不断追求高水平平等教育条件的基础上, 扩大公民选择受教育的机会, 满足公民的特殊教育需求。对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 我们要分析其历史性, 观察其普遍性, 把握其长期性, 注意其两面性, 要认识到在我国还没有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状况下, 择校有其必然性。它是当前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不能满足家长需要这样一种教育供求矛盾的直接反映,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实现。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但由于目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以及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等原因, 出现了择校现象。择校现象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条件下有其客观现实性和不可避免性,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元教育公平。

关键词: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择校现象,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陈根芳.“就近入学”探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

[2]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191.

[3]郑晓鸿.就近入学是否公平[J].中小学管理, 1998, (12) .

[4]孙平.中小学择校现象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2) .

13.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 篇十三

文章摘要:“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行为原因现象

难道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才是课堂?很多大学生如此发问。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据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 —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

一、为何“大学生逃课”?

综合上述逃课特点,联系大学生上课的相关因素,本文作以下分析:

(一)学生因素

1.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情况一般是“学生管分数,家长老师填志愿”。由于近年来专业细致化和各种新兴专业的产生,许多家长、高中老师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盲目为学生填报热门专业。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以及与社会的多方面接触,学生越来越能理性地认清自我,一部分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对其缺乏兴趣,于是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情绪,置身于一种麻木或相抵触的学习状态,“逃学风”也就应然而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逃课现象越发严重。

2.学生对“由家庭到学校”环境转变的消极适应。从中学走人大学,从家庭生活走人集体宿舍,也就是从父母的管束下走入了一片“自由”的天空。面对这样的转变,学生所要和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如何去适应”成了学生在校发展的分水岭,而学生以往所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此则有非常大的影响。

自2000年以来,高等院校开始大范围的扩招,而且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许多大学在制度和配套设施建设上由于跟不上扩招的速度,使高等教育模式出现了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逃课的现象。

1.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大学的定位应是教学与研究并重。但是,现在大学的实际情况却是本在研究,面在教学,研究高于教学。在大学,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有其特殊性,教学的质量无法用分数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教师评定职称时依据的仅仅是教学课时的数量,更注重的是科研成果。课上得好与坏没有太大关系,写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更关键。

2.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都未能默契配合。教学管理一条线:部分教师上课满堂灌,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则不闻不问;学生管理一条线:学生管理工作者与课堂教学几乎脱钩,只注意让学生多从事社会工作,有的还让学生旷课来协助自己的工作,使学生逃课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另外,学校虽有校规校纪,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例如,有的学校规定一学期累计旷课达多少节便要给予一定的处分,但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却流于形式,很少有学生因旷课而受到处分的。类似的规章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造成学生逃课没有顾忌,不思后果。

再者是任课老师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学生有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大课。由于其考勤检查难度较大,再加上大教室的扩音设备不理想,学生听不清老师讲话,造成大课逃课率较小课偏高。

3.学校对非专业课的管理相对忽略,公共课、选修课流于形式。加强专业教育,造就品牌效应,是每所高校所注重的。但这样难免就会出现忽略对公共课、选修课等非专业课的管理,忽视人才的引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案一教到底。另外,再加上课程往往采取上百甚至几百人的大课教育方式,学生兴趣自然降低,加上无法有效管理,逃课现象大量出现。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选修课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社会、专业的需要。少数好的选修课又是人满为患。学生为了修满学分不得不选修一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课程,因此,逃课现象在所难免。

1.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教师在授课时要对教材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发挥和升华,理论联系实际,站在科技、知识时代的前沿,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能较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教师,尤其是一部分刚从高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不具备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其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只是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受教育时的水平上,致使学生上课时感到课程过于简单,“没劲”、“没内容”。久而久之,便对该科目产生了厌烦和排斥的心理,发展到极点便是逃课。部分教师,尤其是一部分老一辈的教授,知识渊博扎实,但是由于受到诸如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苛严管束式之类的陈旧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大学生成了名符其实的“机器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没有教学互动与交流,束缚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2.师生教学关系不协调。教学关系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由于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师的考核制度与高中相比都发生了改变,导致师生间缺乏了解和沟通。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淡化,学生和老师行同陌路。部分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新变化,认为老师不关心自己,产生了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反感,因而对该科目也产生了厌烦心理,心离课堂越来越远,产生逃课心理,表现在行动上便是逃课。即使还坐在课堂上,也是“隐性逃课”。

(五)社会因素

1.科技的迅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日益增多,高校作为知识载体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学生对老师传授知识的信任度也随之下降。尤其是网络教学的实现,许多学生宁愿到一些电大网站上直接接受互动式的远程教育,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而不愿坐在课堂上听老师的单向授课。因为他们感觉网络教育获得的信息量比课堂要大得多,而且学习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可以避免吃大锅饭、夹生饭,更有利于自主学习。

2.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市场经济体制里,就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大困扰。许多学生从大一便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如报名参加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和资格认证考试,提升自我;参与实践,增加工作经验;考研,实现自我等。另外,有些毕

业班的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逼于无奈,只能逃课,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班学生逃课率奇高的现象。

3.不良的社会风气环境。当今社会上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各种各样的环境诱惑,如遍布高校周围的录像厅、网吧、游戏厅、话吧,以及那些丧失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黑心老板,给大学生逃学弃志创造了环境,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了许多不正确的认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研究问题的背景

现在大学里流行一句话:“新大学三门必修课:谈恋爱,逃课,重修。”逃课成了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过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过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我们恰好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年龄。我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标榜另类,我们一次次地从课堂上逃离去寻求所谓的“自我”,并且心安理得地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态令我们再也无心听课,然而,当四年的大学生活将要悄然逝去的时候,两手空空的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完整的吗?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17%,但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6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却有许多人时常逃课。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实现青春的梦想。但大学却并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当不少大学生感受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时,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此时,逃课程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之一。大学生逃课现象并不罕见,不少大学生基于心理压力、情感因素,个人情绪以及身体不适的原因,往往将逃课作为最好的对付办法。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 “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极为流传。时下大学生逃课就这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逃课问题,在当前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逃课问题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种种问题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关于逃课,前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是这样定义的,/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逃课问题比较突出,名牌大学和大部分重点大学的逃课情况,尚处于正常状态,一般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学生逃课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逃课率偏高,而且大都属于消极逃课范围.逃课成风首先与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巨大差异有关。拿我来说,在中学为了高考而炼狱的时间太久,刚进大学时,那种自由、放松的意识就很强烈。并非我不求上进,而是那种松懈、散漫的态度,有时完全是不自觉的内心反应。归根结底,这是中学与高等教育之间没有有效的过渡通道,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和适应造成的。在我看来,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带来的持续影响,造成上大学后逃课还是轻的。不是还有人堕落、退学甚至自杀吗?

三、总结

上一篇:高温假下一篇:主持人开场白与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