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认识小白兔活动方案(精选10篇)
1.大班科学认识小白兔活动方案 篇一
大班语言活动:桃树下的小白兔
活动目标
(一)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花瓣作信,桃花瓣变为多种有用的物品的意境,激发想象力。
(二)大胆想象桃花的用处,并用连贯的语言创造性的表达。
(三)感受故事的语言美、意境美。
体验小兔子和朋友们相互关爱的情感及分享美好事物的快乐。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信封一个;花瓣、故事中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跟我一起去看一看呀?
师幼一起开小车去春游。(看课件:草地)这片草地真漂亮我们一起跟小草来个亲密接触吧,在草地上滚一滚。(看课件:桃园)哇,这里有很多桃树呢,开的花好漂亮呀。请幼儿闻一闻香不香?说一说什么颜色?几个花瓣?
(二)看课件,逐图讲述故事并提问。
1、大家看前面谁在桃树下?小白兔在桃树下想干什么呢?
2、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找一把小椅子坐好我们一起看一看小白兔在桃树下到底在干什么?暖和的`风吹过,桃花瓣都飘落了下来,好像下了场粉红色的雪,小白兔轻轻的捡起了花瓣,它有这么多桃花瓣会干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引导幼儿说出送给朋友们的)
3、你们知道小白兔为什么要把花瓣寄给它的朋友吗?
总结:因为它觉得桃花的花瓣很美丽,它要把美丽的东西跟朋友一起分享。小朋友也应该向小白兔学习,你觉得高兴的事情,可以跟小伙伴和爸爸妈妈一起高兴,你觉得好看的东西,也可以让小伙伴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
4、那么我们看看都有谁收到了小白兔的信呢?(看课件)谁能告诉老师,是谁收到了信呀?(山羊爷爷)对了,是山羊爷爷。山羊爷爷收到了小白兔寄来的花瓣,它把花瓣做了书签。
5、我们看一看谁又收到了信。(看课件:小松鼠和小鸡)对了,小松鼠和小鸡也收到了小白兔寄来的花瓣,小松鼠把花瓣当做扇子,小鸡拿花瓣做了太阳帽。
6、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有没有小动物收到小白兔的信。你们看看,这是谁啊?(金龟子和小蚂蚁)它们也收到了小白兔寄来的花瓣。金龟子妈妈把花瓣给它的宝宝做了摇篮。小蚂蚁用花瓣做了小船。
7、小白兔把美丽的花瓣寄给了它的朋友们,朋友们都把花瓣做了有用的东西。现在老师要问一问小朋友。都有哪些小动物收到了小白兔的信呢?那么这些小动物都用花瓣做了什么呢?(让小朋友举手回答)。
小结:山羊爷爷用花瓣做了书签。小松鼠用花瓣做了扇子。小鸡用花瓣做了太阳帽,金龟子妈妈给用花瓣给它的宝宝做了摇篮,小蚂蚁用花瓣做了小船。
8、小动物们收到信了以后高兴不高兴啊?小白兔的朋友收到了花瓣,都非常高兴。他们对小白兔说了什么?(谢谢你寄给我们的礼物!明年春天我们一起来看桃花。)
9、你们看,小动物们收到了小白兔的花瓣,多高兴啊,小白兔也很高兴,因为它给大家都带来了快乐。
(三)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并戴头饰分角色表演,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四)今天,小白兔还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呢,你们猜一猜里面是什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呢?我们一起去变一变吧!结束活动。
2.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 篇二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围成一圈,趴在地上看蚂蚁搬食,看蜜蜂、蝴蝶采花,他们瞪着可爱的眼睛仿佛怕看漏了什么,这些小虫子对孩子们有着一种吸引力,讨论虫子的话题更是孩子的乐趣。因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认识昆虫》。我试着让孩子们从“昆虫”这个知识点出发,让幼儿在观察和记录中发现昆虫的主要特征,再利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昆虫的一些习性,让孩子感受昆虫世界的乐趣。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2.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了解昆虫和人类、自然界的关系。3.对昆虫知识以及对自然和科学产生兴趣和爱好。活动准备:
昆虫记录表格、各种昆虫图片、多媒体PPT。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知昆虫特征。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观“虫虫博物馆”,看看里面有什么,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记录纸上。
二、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特征。1.出示大记录表格,分享记录结果。
提问: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幼儿交流,老师记录)2.幼儿讨论在大记录表上的发现。
提问:在这张大记录表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讨论总结:蜻蜓、螳螂、蜜蜂都长着一个头、一个胸、一个腹部。它们都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六只脚。小蚂蚁没有翅膀。
3.出示小蚂蚁图片,了解小蚂蚁翅膀的退化现象。
4.(出示PPT)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小虫子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但是它们的身体都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长有一对触角,都有6只脚,长成这样的小虫子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昆虫。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所有的昆虫一定都长有六条腿,所以昆虫又被人们称为“六足动物”。
三、视听结合,了解昆虫习性。
瞧,昆虫宝宝来到我们身边啦,谁还想知道它们更多的秘密呢?(通过多媒体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昆虫的习性。)
四、活动延伸,拓展想象。
3.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各种交通工具 篇三
1、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操作,激发幼儿对交通工具探索的兴趣;
2、引导幼儿给交通工具分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了解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直到正确乘坐的方法,不做一些危险的动作。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交通玩具,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每组一套,活动过程:
(一)玩各种车辆
启发幼儿互相交换玩具车,互相介绍自己玩具车名称、用途。
(二)开心聚会:
1、师运用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孩子们,今天我们收到邀请卡,请我们去很远的地方参加森林聚会,你们想去吗?可是森林聚会那么远,我们怎么去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引导幼儿在同伴间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办法,如乘船、坐飞机等。
3、师:好,真聪明,有的想乘飞机、有的坐轮船、有的坐火车,真棒!那现在就请你坐上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我们出发吧!
4、幼儿自由选择交通玩具,听音乐跟随我们出发。
(三)交通工具可真多
1、“好了,到站了!孩子们,你们开心吗?告诉我你是怎么来的,你请谁帮忙了?你觉得你的交通工具方便吗?好在哪里?
2、师幼共同讨论、讲述自己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有什么用?引导同伴间交流讲述。
3、请个别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交通工具,讲述自己的想法,其余幼儿共同分享。
4、师小结:汽车、轮船、火车、飞机是用来运人和东西的,大家给他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交通工具,它们行驶的速度很快,给我们的外出带来了许多方便。
5、你还认识哪些交通工具?
6、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出示图片,请大家欣赏。
(四)交通工具大比拼
1、师:“交通工具可真开心,认识那么多喜欢它们的小朋友,可是今天它们遇到一个麻烦,它们家里的成员越来越多,太挤了,希望小朋友帮帮它们,再给它们找一个舒服的家。”
2、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商量进行分类。
(1)按照交通工具的名称进行分类;
(2)按照行驶地方进行分类;
(3)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3、在投影仪上展示幼儿分类的结果,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鼓励幼儿同伴间互评。
(四)安全教育
1、师小结:孩子们,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些危险的动作,那么交通工具就会发火,会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谁来说说乘坐这些交通工具时都要注意些什么事情,有什么要求呢?
2、这么多交通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和它们友好相处,需要遵守那些交通规则呢
3、提供一些图片,请幼儿找出书中不正确的行为。
(五)活动建议和延伸:
4.大班科学认识小白兔活动方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麦的特征及用途。
2.知道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3.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动口、动手及语言表达,进一步加强对小麦的认识,教育幼儿爱惜每粒粮食。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小麦生长期图片,实物麦子一小捆、麦粒一盘、面粉一小袋。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生长期图片,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出示实物麦子,让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知道小麦生长在土地里。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麦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象针一样的麦芒,麦穗上的麦粒整齐地排列着,小麦未成熟时呈绿色,初夏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发给每个幼儿一个麦穗,让幼儿看、摸,了解麦粒是椭圆形的,知道麦粒磨成面粉可以做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油条、面包等等。
4、让幼儿知道麦秸可用来烧饭、烧水,也可用来盖房子、造纸,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凉席子、草包等等。
5、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农民伯伯收割麦子的情景。
教师讲解炎热的夏天,农民伯伯收割麦子、捆麦子、搬麦子时汗水直淌,满脸是红的、衣服是湿湿的,腰酸悲痛,让幼儿从中感受收割麦子是辛苦的,应当尊重农民伯伯的,爱惜粮食。
结束部分:智力游戏《看谁说得快》
教师提问:
1.小麦的茎叫什么?(麦秸)麦叶是什么形状的?(狭长)茎的顶端长什么?(麦穗)小麦未成熟是什么颜色?(绿色)初夏成熟时是什么颜色?(金黄色的)面粉可以做什么?(馒头、油条、饼干等等)麦秸可以做什么?(草帽、扇子、凉席子等等)。
2.以回答速度快,正确的小朋友为胜。
【活动延伸】
1、启发幼儿到有面粉厂的地方看麦粒如何磨成面粉的2、引导幼儿回家观察妈妈加工馒头的过程。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认识小麦时,先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5.大班科学活动方案 篇五
积木躺倒了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感知力的传递现象后,知道力的传递速度与物体的厚薄、轻重有关。
2.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仔细观察的学习态度。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大小相同、厚薄不同的积木、牙膏盒、沙子。
五、活动过程
场地布置:若干游戏区。
看一看游戏区里有些什么?
(1)游戏区有多米诺骨牌。
(2)牙膏盒。
(3)大小相同、厚薄不同的积木。
探究的问题:排在一起的三组大小相同、厚薄不同的积木,推倒第一块积木后,余下的积木倒下的速度一样快吗?
幼儿讨论。
(1)积木会同时倒下。
(2)薄的积木先倒。
(3)厚的、重的先倒。
试一试:分别给三组积木排队,同时推倒第一块积木。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我们的积木最薄,推倒第一块,后面很快都倒了。
(2)我们的积木厚,倒下的速度比他们组的慢。
(3)我们的积木最厚,倒下得最慢。
玩一玩。幼儿分两组,分别用空牙膏盒和装有沙子的牙膏盒排队,同时推倒第一个牙膏盒。
(1)装有沙子的盒子倒得慢。
(2)空牙膏盒倒得快。
六、注意事项
6.大班科学活动方案参考 篇六
大班科学:狼该不该杀
活动目标:
1、了解狼的基本习性,初步理解生态平衡的知识。
2、对动物保护有兴趣,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自制动画短片、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感受情景、引起兴趣
(价值分析:通过故事情境的导入,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1、PPT导入:这是哪儿?森林里会有哪些动物呢?
2、猎人抓住了狼,该怎么处置这头狼呢?你们觉得该怎么办呢?
3、简单统计:杀不杀狼?
4、小结:大家都觉得狼不是个好家伙,喜欢吃小动物,所以很多人建议要杀掉狼。
二、提出问题、自由发言
(价值分析:在问题情境的探讨中初步理解生态平衡的粗浅知识。)
1、狼为自己辩护:我是世界上最后一头狼了!还该不该杀狼?
2、再次统计:杀不杀狼?
3、看看猎人是怎么做的?
4、兔子王国的危害:
(1)什么是繁衍?两只兔子一年后会有多少只兔子?(PPT演示)
(2)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成为兔子王国的话,你们认为好吗?
小结:任何动物存在的数量太多,哪怕是温顺的小兔子都会带来危害的`。
三、观看动画、深入讨论
(价值分析:知道狼是食肉动物,初步了解狼的习性,进一步理解生态的平衡。)
1、观看动画:刚才狼是怎么说的?
2、最后一次统计:杀不杀狼
小结:我们不能光觉得狼是食肉的就认为它是坏的,狼也是森林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有了它的存在才控制了小兔的数量。
3、教师出示食物链图片,帮助幼儿理解。
小结:世界上每种动物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保护身边的每一种动植物,让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美好。
四、活动延伸:
7.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 篇七
1、了解摩擦生电这一现象。
2、会用塑料尺子和头发摩擦生电。
3、探索摩擦生电的乐趣。
活动准备:纸屑,尺子。
活动重难点:探索尺子和头发摩擦生电。
活动过程:
一,舞蹈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跳一段小苹果吧。
二,引入纸屑跳舞。
不光是小朋友们会跳舞,老师今天请来一群小伙伴,它们也会跳舞。
教师展示尺子在头发上摩擦生电,让纸屑跳舞的现象。
三,讲解纸屑跳舞的原理。
小朋友们要来试试怎么让纸屑跳舞吗?
恩,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纸屑们会跳舞呢?
恩,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四,小朋友自由探索除了塑料尺子,还有什么可以产生静电。
五,记录探索结果。
小朋友们,想必大家都找到一些东西,不知道你们找到的东西能不能产生静电呢?让我们在纸上,用自己的方法,把结果画一画,记录下来吧。
六,探索延伸。
8.大班语言活动方案:小桃仁 篇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和小桃仁变成小桃树后的自豪和惊喜。
2.培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力、表示力,启发幼儿用亲切的语气表示出故事中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与小桃树的对话。
3.使幼儿了解小桃仁发芽必需有阳光、空气、水三个条件。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春天的气候、天气的特征,春风、春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难点:了解植物生长的的.条件:阳光、空气、水。
活动准备:
知识:请幼儿与家长一起研讨植物生长的条件。
物质: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小种植活动,摆放在自然角内,故事图片
活动方式:集体、个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自我介绍自身的种植经过。
问:“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自身的小植物,我们说一说,你种的什么?怎样种植的?”
小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们一起来开展小种植活动,比一比谁的种植长的快。
二、展开
1.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小桃仁是怎么变成小桃树的?都有谁来协助小桃仁?春风、春雨、太阳光是怎样说的?小桃仁是怎样回答的?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挺身子?2.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植物生长的条件是什么?
小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种植的季节,农民伯伯都是在这个季节进行播种,植物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之后就会大胆的生长,使劲的生长,到了秋季就会收获很多。
3.介绍自身的种植:我种植了一粒豆子,需要经常去呵护它,让它吸收空气,接受阳光的照射,喝足水,过不几天,他就会钻出泥土长高、长大。
4.启发幼儿经常注意观察种子的生长,并记录在小小笔记本上。
三、延伸
9.大班语言教案《桃树下的小白兔》 篇九
大班语言教案《桃树下的小白兔》
情况分析:春天来了,植物开始生长,小动物们全都出来了。本班已开始了两个多星期的自然角区域活动,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的了解春天,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中精彩的语言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故事中桃花瓣的作用给了幼儿更多想象、创作的空间。 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花瓣变为多种有用的物品的`意境,激发想象力。 2、增强关心别人和感激关心过自己的朋友的情感。 准备:场景图一幅(桃树、小兔、河流、信和信箱、桃花瓣) 过程:1、开始部分(猜谜导入,引出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白兔) (1) 谜语: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眼睛红红的,爱吃萝卜和青菜。 (2) 师:这里有一幅图,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小朋友们恩能不能猜出这是什么树?有没有见过?树上开满了什么花?什么颜色?树下有什么?(一扇门)这又说明了什么?河面上飘着什么?(桃花瓣)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春风吹过,一些花瓣掉入河中。信箱和信是用来干什么的?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2、基本部分 (1)过渡语:刚刚都是小朋友们的猜测,那我们来听听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里都讲了些什么?是不是小朋友们想的那样。(故事的名字叫?)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故事 (3)提问并帮助幼儿复述故事 师:故事听完了,老师想问你们几个问题。 ①小白兔住在哪?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②小白兔在水塘边发现了什么?它把那些粉红色的花瓣寄给了谁? ③小白兔的朋友收到花瓣后怎么想?它们将花瓣做什么用了呢? ④后来朋友们到哪里去春游?大家对小白兔怎么说?小白兔的朋友们又对朋友们说了些什么? (4)创编故事 ①师:你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②假如你是小白兔,你还想把花瓣寄给谁?让花瓣帮它做什么?(幼儿先讨论后回答) 3、基本部分 师:桃花瓣有这么多的用处,老师去桃花园玩的时候,也捡了很多掉落的桃花瓣,把它制作成了书签放入了书中,每当打开时,还可以闻到梅花淡淡的香味,还用桃花瓣拼出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装饰了我的房间,我想请小朋友们放假的时候,也能尝试一下老师的做法,把你做好的桃花瓣成品带来幼儿园跟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10.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方案 篇十
1、尝试了解筛子的作用,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的关系。
2、对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黄豆与芝麻混和物,小勺、镊子、筷子、中孔筛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一盆混在一起的大豆和芝麻,
(出示混合物)
现在,我想把芝麻和黄豆分开,请小朋友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大豆和芝麻分开呢?
2、认识工具
出示工具:勺子、镊子、筷子、筛子。
你们可以随便选用一种工具,把豆子和芝麻分开,分别放在两个碗里,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二、发现筛子的作用
1、请幼儿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分的?豆子和芝麻都分开了吗?
2、分别请幼儿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3、请用筛子的幼儿进行示范,然后大家都来尝试。
(通过尝试、比较,发现了筛子能分离混合物而且速度很快。)
三、探索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
1、提问:你知道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吗?
(幼儿边操作边讨论)
2、提问:你觉得用筛子分东西有什么好处?
(讨论得出筛子能分开东西的原因:筛子上有许多筛孔,它能把比孔小的东西漏下去,
比孔大的东西留在上面,这样就把两样东西分开了。)
四、发现筛孔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
1、出示:面粉、绿豆和玉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1盆,筛孔大小不一的筛子3个。
2、教师:这些东西你们是不是用一种筛子能分的?
3、教师:米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其他的行吗?我们来试试。
教师演示用大孔的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漏了下去。
4、讨论:为什么会这样?
让幼儿发现米和面粉都比筛孔小,所以都漏下去了。
5、教师:蚕豆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别的行吗?
教师演示用小孔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留在上面。
为什么会这样?
使幼儿明白了分东西时要选择合适的筛子。
【大班科学认识小白兔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大班科学活动 认识水果和干果10-06
大班科学之认识合欢树的活动教案07-10
大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12-08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飞机11-08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池12-07
大班科学认识左右教案12-08
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怎么策划10-04
大班科学主题活动方案怎么写02-19
大班风科学探索活动方案设计11-29
大班科学认识温度计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