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三字经

2024-08-10

小学生必背三字经(精选3篇)

1.小学生必背三字经 篇一

一、“找”要点, 明确写作主线

书面表达写作要求是学生写作的“准绳”, 也是落实表达内容的重要依据。以此为指导, 查找写作要点, 能使得学生在明确相应的写作内容中理清思维主线, 便于指导他们进行写作。查找相关的核心要点, 能使得学生在自觉参照中不断明确中心大意。

引导学生从写作要求或者题目中明确写作要点, 让他们在明确写作中心基础上主动调整策略方法, 更利于帮助他们增强写作的方向性。如, 在一篇题目为“What are you going to say...”的采访类写作中, 要求学生从采访教师、志愿者、医生等不同岗位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采访。对此, 可建议学生参照八年级下册的Unit6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中的内容, 紧扣“interview”认真搜集相关的语句素材。可围绕“How do you think of doctor?”“What does he usually do?”“The value of his work”等方面进行明确写作主线, 指导他们聚焦中心的前提下能找出相应的写作词汇内容。

找要点, 能使得学生根据梳理出的写作要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写作, 让他们在彼此引导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多感知体验。围绕文章题目, 找准关键词, 并参照所学习过的阅读素材内容, 理出写作的大体目标方向, 便于集中写作中心。依据写作要点, 适当取舍, 特别是体现文章写作中心的要求一定要予以拓展延伸, 可生成更多的写作语句。

二、“列”提纲, 反映全面内容

书面表达要能准确、全面反映写作要求, 注意把握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反映全面内容为基础, 注重凸显文章表达素材语句, 能使得写作更有深度和广度, 更能够起到丰富主题和彰显写作技巧的意义。

列出写作提纲, 并根据写作要求进行取舍, 为精选表达语句提供有效的帮助。如, 在一篇题目为“I want to visit Hong Kong”的文章介绍中, 要求学生根据笔友Peter在香港游玩的经历, 搜集整理相应的资料, 为其他同学制作一份海报, 让其他同学都能够到香港旅行。对此, 我要求学生参阅八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的“Reading: A trip to Hong Kong”的阅读素材, 建议他们在知晓写作主题大意的基础上, 列出相应的提纲:The history about Hong Kong、The interesting places in Hong Kong、The trip to Hong Kong等, 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行文顺序进行组合, 帮助他们从中形成一定的语句运用思维。

在列提纲写作指导中, 应表达核心要点, 因此可建议学生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一一罗列。对一些重要的表达语句, 要反复推敲, 从表达词汇选择、语句顺序安排等方面予以罗列。注意前后的连贯性, 避免重复罗列, 让文章有一定的写作表达逻辑顺序。

三、“整”语句, 增强表达亮点

语句表达是整个语篇的核心, 也是学生在写作运用中需要把握和关注的内容。除了在列提纲中要写出核心语句外, 应该指导学生打草稿, 特别是一些较长的语句一定要反复推敲, 防止出现语法、拼写等方面的错误。

修正语句, 在注意整体运用把握上进行优化整合。如, 在书写题目为“How do we greet the others?”的一文时, 有的同学从问候的意义、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表达, 但在表述中就“Why do we do that?”表述不够清晰, 对此, 我建议他们研读八年级下册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课文, 并建议他们插入“When in Rome, do as Roman do”语句, 以此来增强表达的分量。通过这样的修改整合, 能使得表达内容更有深度。围绕表达内容要求, 我建议学生在整合中, 就“How do you express your greet?”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从而辅助他们了解问候的重大意义。

在语句整合中, 多注意书面语言的表达运用, 根据说明、议论、书信等不同题材的写作内容精选相应的写作语句。一定要注意语句的长短, 特别是对一些较长的语句应该注意反复修改, 以此来找准核心内容。多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优秀习作范文, 让他们在主动学习借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小学语文教学“三字经” 篇二

关键词:教真语文 教实语文 教活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当下呈百花齐放之势,“板块式”、“朗读式”、“高效式”等教学法层出不穷,各大流派相互斗艳。欣喜之余,掩卷沉思,总觉得有哗众取宠、跟风之嫌。叶圣陶先生说过:何为语文?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语文课就是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以课例为载体,教会学生言语表达,正确使用母语。这应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旨归,即要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活语文,说到底就三个字“真、实、活”。

一.课堂要真

“真”就是朴实无华,不做作。真语文,核心在一个“真”字,提倡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真”在真境与真情。一是“真”在真境。课堂不能失真,尤其是表演课。时下的一些教学观摩活动正趋于商业化操作,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课堂变成舞台,执教者由于在意听课者的反应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样,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于是,“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表演”。课堂教学和舞台表演不同:前者追求“真”,后者追求“美”;前者表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后者展示演员排练的结果。教学不是表演,不能变味,更不能异化。课堂上,要关注的始终是学生。老师上课,就是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课堂上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泛语文”活动以及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等,都或多或少地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二是“真”在真情。语文是一门学科,语文教学更是科学艺术。科学需要严谨和规范,需要按事物发展规律行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科学摒弃虚假,科学需要真情。像贾志敏老师的语文课朴实无华,朴实到只用粉笔和黑板,无华到老师只用嘴的语文课,贾志敏老师的课是真语文课。如教“鞠躬”一词,贾老师带学生练读后,请一生上台演示鞠躬的动作,这名学生刚开始面向全班同学鞠躬,这时贾老师说:“哎,不好随便鞠躬,应该向尊敬的人,向老师、师长鞠躬,向谁鞠躬啊?”随之,贾老师从“鞠躬”出发,向孩子解释了东方和西方在礼仪上的区别。贾老教给孩子的是一个词,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礼仪,更是做人之道。又如贾老师问学生知道哪些赞美教师的话。一个学生说道“刻在木头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未必流芳百世,老师,你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的永存。”听到这样的话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嘴巴里冒出来,贾老师真诚地请她上台,之后孩子再次清晰地把自己最美好的语言朗诵出来。惊人的一幕发生了,贾老师恭恭敬敬给她鞠了一躬,这不是作秀,不是做作。而是一个人民教师给予孩子最好的礼赞。孩子感动地说:“接受了你的鞠躬,我要像您做一个伟人。”正是这样的真情真诚触动孩子的美好的心灵才会产生如此美好的境界。

二.教师要实

学高为师,语文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的扎实之处在于眼界、表达和涵养三端。首先,语文老师眼界要实在。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目光要准,心地要善,嘴巴要甜。目光准,要看清学生的潜质,发现学生的问题,挖掘文章文章背后的东西。心地善,要爱学生,发自内心的,不是放在嘴上说的。骗孩子、捉弄孩子、忽悠孩子,那不是爱。发自内心的爱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子女,打心底喜欢他(她)。要有批评学生,不能一味地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爱。嘴巴甜,会表扬孩子。表扬得他心花怒放,让他欲罢不能,让他有动力,让他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其次,语文教师表达要实用。语文老师要自己会说会读。于永正老师说全国90%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原因就在老师。课文不能像播音员那么读,不能像录音磁带那么读,读好课文至少需要三个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例如读《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个“下雪了”——一觉醒来推开门一看下雪了,我怎么不知道?因此“下雪了”是疑问,虽然后面没有问号。后面“下雪了”是广而告之,希望大家出来看。因此才有了二、三、四句。然后有第二层次“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这是一篇很完整的课文,讲了一个很生动、有趣、逻辑性很强的故事。小孩听你这么点拨,明白了文章需要这么写,他就能提高。最后,语文教师储备要充实。备课要能背课,即先背课文,读熟且背熟。现在我们老师不是研究课文的内在结构、文字使用,而是考虑课件、噱头、包袱、亮点。课堂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现场生成的。“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叶澜)生成不是无中生有,生成也不是反映。生成是一种建构。只有的建构才是生成的,建构是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本质特征和基本途径。

三.学生要活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活起来、动起来,万物才有生命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就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闪光点。我们要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可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小学语文的课堂也是如此。第一,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组织诗歌比赛、去模拟小老师等,感知语文魅力,积淀语文素养,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第二,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练习的空间。低年级学生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一定自主能力,教师应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以自信自尊的空间。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谦虚是美德,过分谦虚也会让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就好比精神上得了“软骨病”,要如电影《麻辣男女教师》中教师一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学生自信,就有创新动力。

“拨开云雾见青天,吹尽狂沙始到金”。语文课做到“真、实、活”,这才是真正的语文之道。所以语文教学是知识技能的教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与生命的对话,诚如此,语文教学有“真”的深度、“实”的厚度和“活”的宽度,语文学习的外延自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贾志敏.贾老师教语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于永正.于永正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小学生必背三字经 篇三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以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的颁布与对应《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的修订与使用, 教师对“微课”的设计与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教师, 要在深入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设计“微课”, 充分发挥“微课”的价值, 挖掘它的功能。

一、在知识承接处设计“微课”, 顺利实现过渡

小学数学知识, 大多数以螺旋上升的状态逐步呈现与深入, 新旧知识之间环环相扣。而知识的承接处是影响新知识的一个最关键因素。从知识承接处设计“微课”, 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生长点, 顺利实现新旧知识间的过渡。例如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课时的“微课”时, 题目如下:“一共有256 张照片, 用2 本相册正好插完。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

应该关注:学生已经在例1和例2时, 结合“分小棒”, 通过数形结合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 本例题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 介绍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这一类型。对于部分学生不一定能直接抽离直观, 过渡到抽象的算式, 从而明白算理。因此, 在设计“微课”时, 如何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图”理解笔算中的算理, 实现新旧知识间的过渡则是关键之处。

基于以上的分析, 本“微课”设计如表1:

通过本“微课”, 可以让学生重点关注知识的连接点, 同时通过比较, 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笔算除数是一位数时先分谁、怎样分、每一位有剩余时怎样处理这三个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笔算除数是一位数首位除不尽”及“除得最后的结合有余数时”这两种情况, 也为日后继续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中“首位不够除”的算理埋下伏笔。这样, 在“微课”的承接下, 就能顺利实现知识之间的过渡。

二、在例题浓缩处设计“微课”, 挖掘例题内涵

教材的例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 有着丰富的内涵。教材在编写例题时, 所呈现在教科书上的例题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代表性和浓缩性。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在例题的浓缩处设计“微课”, 能充分挖掘例题的内涵, 真正发挥例题的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掌握新知识的坡度。

例如, 设计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这一课时的“微课”时, 应该关注本课时是三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分数, 并且是第一次接触分得对象是由一些物体或图形组成的一个整体, 而不是一个物体, 学生从分“一个物体”到分“一些物体”都用分数表示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教科书只是用两个例题进行高度浓缩。例题如下: (1)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 6 个苹果平均分成3 份, 1份苹果是总数的, 2 份苹果是总数的。因此, 在设计“微课”的时候, 如何引导学生读懂例题的“弦外音, 话外意”则是关键之处。本“微课”设计如表2:

在此处设计的“微课”, 把分“一个物体”到分“一些物体”这个难点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分散, 挖掘了例2的“弦外音”, 更能凸显例2 的价值。

又如,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 例题如下: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 份, 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 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写作21。教科书通过例题1 借助均分月饼这一学生熟悉的事情, 帮助他们初步认识二分之一这个分数。但是, 我们应该关注, 二分之一这个分数是学生第一个接触和认识的分数, 它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母、分子的含义及为日后继续学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奠定基础, 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在设计“微课”时, 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理解二分之一是关键。因此, 本“微课”设计如表3 所示:

在例题的浓缩处设计“微课”, 能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例题的潜在功能和价值, 学生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同时还能使知识的重点、难点有效分散, 顺利降低坡度。同时, 在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把自己经历知识的研究和发现过程逐一分享, 学习能力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提高。

三、在思维方法处设计“微课”, 启发数学思考

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 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思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思维方法处设计“微课”, 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把思维完满地打开, 积累数学思考的经验, 学会数学地思维。

例如, 在设计三年级上册《年月日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的“微课”时, 应该关注:教科书的例题是通过学生整理2011年和2012年年历的过程中, 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从而引出大月、小月与特殊月的有关知识。在学生整理知识的过程中, 正在逐步经历“不完全归纳法”的思维过程。因此, 如何巧借这一思维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正是“微课”设计的思考处。因此, 本“微课”设计如表4。

借助本“微课”, 学生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 经历了“不完全归纳法”的整个过程。他们除了对每月的天数有了初步的了解, 还能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在日后学习闰年、平年的知识时, 还能沿用这种思维方法, 通过“不完全归纳法”找出2月份天数与闰年、平年之间的关系, 为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打开了另一扇明亮的窗。

总之, 设计“微课”时, 不能凭空捏造, 也不能只是对教科书例题进行简单的机械复制。承、挖、启三个方面设计“微课”, 在知识的“承接处”、例题的“浓缩处”“方法思维处”下功夫, 创造性地设计“微课”, 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与功能, 才能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简报具有以下特点下一篇: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教育局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