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自查报告(精选8篇)
1.单位自查报告 篇一
单位科员述职报告
20**年,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和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按照工作职责和任务理清工作思路,使自己分管下来的各项工作进展的井然有序,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认真安排人事调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做好全单位的队伍建设,为促进我单位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做出了贡献。下面就一年来本人的学习、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科员,我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保持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品格,思想过硬,作风正派,清正廉洁,积极发挥好支行领导的作用。在工作中积极组织和参加我行的各种学习,及时学习掌握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科领会上级党委的战略部署和要求。通过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二、工作方面
勤勉敬业是对一名工人的起码要求。我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决心把单位领导们对我的重托,全厂广大干部职工对我的厚望,化作工作的动力,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努力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认真遵守单位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基本上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党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回顾一年的工作,工作中的风风雨雨时时在眼前隐现,我不仅能在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吃苦耐劳,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交际能力,且面对困难从不气馁,能够冷静、果断和全面的去处理,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永不服输的干劲。反思我们的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满足于一般性的读了、听了、写了,潜心钻研、融会贯通不够,联系实际消化理解不够;二是,在有些工作上科学态度不够,存在偏差;三是,质量上的要求和检查仍不够细致和严密,个别地方有小问题,责任心不够强;四是,在工作方法、工作火候的掌握上待提高,大事不重视,小事天天磨,抓不住工作重点。
四、20**年工作打算
我要在近几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存在的很多经验上的不足和能力上的欠缺,要仔细分析,找出差距,找出问题的根源,进行切实改进提高,使自己的工作符合本单位的要求,能得到同事们的满意。我还要继续加强学习,掌握做好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要解放思想,与本单位的各种目标保持一致,使做的工作符合本剧的要求。要端正工作态度,要立足本职,认真努力工作,对任何工作都要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地去做好。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努力把自身的工作做到更好,处处率先垂范,提高团队战斗力,务实开拓,锐意开拓,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与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和迎接新时期的挑战!
四、深入剖析,找准问题存在的症结根源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我局进行了深入剖析,抓住问题实质,深挖思想根源,找准问题存在症结,主要是:
1、工作中缺乏竞争氛围。少数同志在本职岗位上工作平平,不犯错误,总认为过得去就行,单位也没有严格依照有关规定纠正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这些人缺乏立足本职钻研业务的精神,业务水平不高,办事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机关的工作效能;
2、官本位思想时有存在,部分干部职工总认为行政管理部门是执法管理的主体,仅仅把自己当成管理者、执法者,没有真正树立服务的理念,强化管理而淡化服务,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的切入点等方面都还达不到高标准,难以充分满足群众需求,此外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
3、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很多方面还不能突破体制和机制的限制,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思想上固步自封,难字当头,缺乏改革创新的胆略;与时俱进做得不够,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不能适应信息时代要求,解决日常工作难题感觉束手无策;
4、制度落实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违规违章现象偶有发生;惩防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干职工思想懈怠,对工作缺乏热情;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好人主义倾向,一些干部怕得罪人,不敢管,不愿管,工作起来和稀泥,制度自然难以落实到位。
五、对症下药,切实落实整改措施
我局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根据深入剖析问题后找出的症结根源,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坚持三到位、三落实(领导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督导落实),以务实的作风落实新举措,以创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力争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立,形象在一线树立。主要做法是:
1、强化学习意识,突出学习重点,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法,将终身教育贯穿于每个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中,形成全系统干部职工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创高效机关、塑商务形象主题教育,努力营造爱岗敬业,争先创优良好氛围;强化竞争意识,引入激励机制。通过设 立合理的竞争目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机关全体人员的潜能,努力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
2、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是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大服务观,把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作为机关服务宗旨,通过实施畅通工程、提速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不少于一次,到困难单位现场办公每半年不少于一次,看望困难职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每月不少于一件。
3、严格执行有关禁令,从简办文办会,狠刹消费歪风,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肃惩处违规、违纪行为;在行政审批的法定时限内大幅缩减办结时限,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行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能。
4、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创新作为工作的灵魂,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方式,完善管理手段,全面推进机关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5、加强思想教育,着力培养干职工的敬业精神;坚持把效能建设纳入制度管理,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根据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对原有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各种制度;在制度落实上,领导率先垂范,认真践行,经常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落实到位,见到成效。
六、成效初现,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通过查摆整改工作,我局的整体形象、队伍素质、精神面貌均有了明显的改变,有效地推进了我局各项工作。
(一)执政为民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局党委把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作为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干部 队伍想问题、做工作都能自觉维护部门的诚信效能形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信任不信任作为最高标准,不断追求工作的高标准、服务的高效率。
(二)服务地方经济的实效进一步显现。全局牢固确立把服务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管理与帮扶、自身发展与服务大局的关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提高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实效。
(三)商务管理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强对城乡市场的督导检查,密切关注商品供求和价格的变化。二是狠抓第三产业项目建设,协调其他第三产业管理部门共抓项目12项,并取得较大进展。
2.单位自查报告 篇二
一、新制度运行情况
(一) 多措并举确保新制度全面实施
1、及时更新网络平台。鉴于新制度设计的特点和核算要求, 我们在核算系统内重新设定了系统级会计科目, 变更了会计报表, 做好行政单位会计数据初始化工作, 针对一些单位会计软件操作不熟练、核算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 我们修改完善了《会计核算软件操作手册》, 制定了《网络安全制度》和《会计核算处工作业务流程指南》, 在核算系统门户网站予以公布, 便于省级单位会计人员工作学习。
2、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在大规模新制度培训基础上, 应省检察院、卫生厅、监狱局、质监局等省级部门的邀请, 对其系统的财会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结合新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双分录”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等十大疑难问题, 进行了汇总整理, 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 为新制度的贯彻实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3、加强沟通促进信息交流。利用QQ群、电话交流、上门走访等多种渠道, 建立与预算单位之间、各预算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 提供会计人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时解决问题的平台, 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二) 推进新旧制度平稳过渡
1、帮助省级单位处理疑难问题。2014年初下发了3个业务通知, 就建立新账应注意的事项、新旧科目的衔接及初始数据装入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对固定基金、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等科目的数据衔接问题, 与有关单位多次沟通协商, 达成共识, 确保了省级行政单位实现数据的转换和新旧账务的有序衔接。
2、研究探讨基建并账问题。新制度要求行政单位基建账数据应定期并入“大账”。针对以前从未接触的“并账”新问题, 查阅有关规定, 借鉴相关单位的经验, 设想不同资金来源的基建“并账”情况, 反复研究探讨, 拿出统一的意见, 指导省级单位准确处理账务。
3、注重新旧制度会计科目的变化和衔接对应。对新旧制度核算内容变化较大的“固定基金”、“结余”等科目, 要求单位对上年度年终结余数字分析填列在“资产基金”、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和“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等相应的明细科目中, 同时对项目支出, 依照新制度准确定位, 年初建账时就与部门预算项目库对接, 保证将资金按照具体的项目、性质、用途进行分类核算。
二、调研及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
(一) 对新制度、新科目理解不到位
1、“预付账款”科目理解不到位。有的单位把暂付款项理解为预付款项, 按“预付账款”的核算内容进行账务处理, 有的确属预付账款的业务, 却又未按新制度要求采用“双分录”进行核算。
2、“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不完整。由于理解的偏差, 许多单位把发生的住房公积金和差旅费中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等业务, 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尤其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缴费养老制度, 对于由此发生的计提和上缴职工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业务, 大多数行政单位会计人员不知该如何处理, 基本上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3、“拨出经费”科目核算比较混乱。新会计制度实施后“拨出经费”科目虽然名称没有变, 但核算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主管部门向所属单位拨付同级财政拨款不通过“拨出经费”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理论上不存在主管部门通过自身的账户, 向所属单位拨付同级财政资金款项的情况, 而实际上这种业务仍然存在, 如财政社保专户资金仍然是通过主管部门向其所属单位转拨。这种业务到底通过什么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新制度没有明确, 实际执行中比较混乱。
4、结转、结余科目理解有误。从2014年末收支结转情况看, 有些单位将财政收入、支出类科目余额直接结转入“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有些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日常核算中划分不准确, 造成年底结转收入和支出不匹配, 出现结转、结余明细科目为负数。
(二) 新制度有待完善的地方
1、关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经财政部门批准, 行政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开立零余额账户, 零余额账户可办理转账、汇兑、委托收款和提取现金等支付结算业务,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用款额度具有与人民币存款相同的支付结算功能。根据以上精神, 我们认为“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的核算和管理应与“银行存款”科目相一致, 即应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日记账”, 由出纳人员依据收付款凭证, 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结出余额, 并定期与银行对账。
2、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新制度首次提出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可以公允地反映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的实际价值, 符合账实相符的原则, 对行政单位加强资产管理,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但到现在财政部门还没有出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细则, 仅在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时, 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可又没有折旧年限、折旧率等相关规定, 各单位只能估算, 削弱了执行新制度的严肃性。
3、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一是编制难度较大, 新制度要求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和附注, 前两张报表可以自动计算生成,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和附注需要对明细账和相关科目分析后, 手工编制,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编制有一定的难度。二是会计报表与部门决算报表不衔接。新制度对会计报表的报送对象没有明确的规定, 而部门决算的编制和报送时间是硬性规定, 年末单位财务人员只顾编年终决算, 没有人考虑按照新制度规定的报表去编制。
(三) 会计核算软件滞后
新制度明确要求对收入、支出、结余类科目的设置要按政府收支分类的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及财政拨款资性质、预算项目等因素细化核算, 预算公开也要求有更为详实的辅助核算信息, 这些细化规范有利于建立部门预算信息、会计核算信息相互印证的多维账户, 也为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奠定了基础。但目前的会计核算软件已落后于财政改革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急待对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改革。
(四) 运用系统有效衔接的问题
目前财政部门有预算系统、国库支付系统、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及部门决算系统等, 分别由不同的处室进行管理, 各系统之间各自为政, 从各个方面对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实施监控, 但这种监管是分散的, 缺乏系统性, 当预算管理需要相关信息时, 必须分别向不同的处室、单位索取数据。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 导致财政财务信息数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五) 改革举措的出台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近年来, 伴随着行政机关公车改革, 养老保险的改革, 公车改革性补贴、养老保险金和职业年金的计提和缴纳业务, 都影响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这些新的业务, 财政部门没有从会计核算的角度, 出台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 给行政单位的会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六) 财务会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个别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 有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是兼职的, 不具备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二是经过调查了解, 多数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愿意从事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业务繁琐, 有时还要加班加点, 职务晋升空间有限, 导致会计人员不愿意钻研学习业务, 会计基础工作较弱, 如:省级单位存在账务处理不及时、现金管理有一定的隐患、往来款项数额较大且长期不清理等问题。
三、加强会计服务工作的两点建议
(一) 加强指导确保新制度的贯彻执行
1、加强新制度的培训和监管力度。一是实地了解省级单位在执行新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组织培训, 通过培训促使省级单位财会人员, 深刻领会新制度的精髓, 全面系统掌握其内容和规定, 提高省级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二是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省级单位执行新制度的监管, 及时掌握省级单位贯彻执行新制度相关情况, 确保省级单位会计核算规范, 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加强财政各处室的协调沟通。贯彻执行新制度涉及到财政内部许多部门, 各个管理系统应该相互协调, 全方位打造贯彻执行新制度的良好环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 充分考虑各系统的衔接和整合, 将预算编制、集中支付、工资统发、非税收入、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纳入基础数据库, 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构成一体化管理大系统, 建成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和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管的完整体系, 为财政改革和政策研究提供支撑。
3、研究解决新改革举措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一是尽快出台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相关细则, 以便单位按统一的标准执行, 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比。二是对行政单位贯彻执行新制度的情况进行调研, 总结归纳基层会计人员意见, 对核算内容与行政单位业务相佐的科目, 予以修正调整, 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率。三是针对行政单位公车改革、养老制度改革举措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出台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 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
4、加大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指导。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但从电算化的实践来看, 总体上缺少来自财政部门系统性的规划和指导, 在很大程度上研发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因此在贯彻执行新制度时, 财政部门应及时掌握新制度实施后的会计核算软件标准统一, 实现预算、核算和决算的一体化, 达到预算数据、核算数据和决算数据的可比性, 从而实现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分析的准确性、部门决算的便捷性。
(二) 加强管理, 提升会计工作水平
1、不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难度, 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会计制度的修订背景与内容, 深刻领会新制度的精髓, 全面系统掌握其内容和规定, 切实增强省级单位负责人依法管理会计工作的自觉性, 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全面提升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
2、不断提升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省级单位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新制度、新准则, 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准确处理会计业务。以新的视角, 理清会计工作思路, 以新的理念, 谋求会计工作的新发展, 以新的要求, 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实现会计工作的“三个转变”, 即在观念上, 从传统的理财观念向依法理财、依法聚财上转变;在职能上, 从行政事务性的审批、记账等日常工作向服务协调、监督检查方面转变;在工作重点上, 从单纯的支出报账向优化经费支出结构, 用足用好各项财政经济政策上转变。
3.单位自查报告 篇三
一、文件学习传达汇报情况
自农业部7号文件和省农业厅21号文件下发后,南阳农广校高度重视,给市农业局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征得了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市农业局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召开了农广校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专门下发了贯彻落实的文件。去年10月份,各县区农业局相继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
二、逐条贯彻落实的情况
1.对农广校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全面提高。市局将农广校招生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了对各县区的目标管理,并将分值从去年的3分提高到了6分,各县区农业局也都在工作计划上把更多的培训任务分配给农广校来做。中职教育招生工作得到重视和支持,去年,全市招生数量突破800人。
2.全市各级农广校都保持了“三个不变”,没有撤并整合现象。
3.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南召县农业向县政府申请,计划将隶属于农业局的农业技术培训班的场地和资源整合给农广校;社旗、新野等县通过随县农业局一起迁入新址办学场地和办公条件得到加强;内乡新增科技直通车一辆已投入教学培训一线;目前各县正在推动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等。
4.办学队伍得到加强和提升。西峡、新野、唐河等县相继选拔调整德才兼备、事业心强、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员进入到农广校的办学队伍,配齐配强农广校领导班子;部分县农业局对借用农广校的编制和人员进行了调整;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各地农业局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师资队伍素质提升行动展开,全市第一期师资培训班已举办。
三、总结出好的做法和经验
在具体做法上,我市各级农广校一是广泛联姻,积极争取各项培训项目,不断积累培训经验,提升服务能力;二是扎实切入当地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有为促有位,不断强化公益性职能;三是以校长队伍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县校校长谋事创业、组织协调和引领作用,激发县校发展内动力;四是自我加压,积极主动要任务、争担子,将办学招生任务纳入农业局目标管理,逐步提高农广校办学工作在农业局整个业务工作中的地位和比重。
四、没能落实的方面及原因
1.个别县校在这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被拟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上报。这主要是个别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向当地政府编制部门汇报沟通不够、个别领导对农广校认识有偏差造成的。
2.部分县校办学场地和条件较差,急待改善。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市县农广校得不到来自各级政府的专项的基础建设投入,基础条件很差、教学设施匮乏,设备陈旧老化,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迫切需要改善。
3.体系不稳、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市还有一个县没有农广校,部分县校没有独立的财权和人事权,财务不独立,人员编制与农业局混岗使用,大部分分校编制太少,市校和部分县校超编严重,大部分分校开展工作人手严重不足,现行体制下新生力量难以补充到基层分校去。
4.体系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强制性措施和专项经费支持,部分单位、领导认识不足,认为7号和21号文件,是农业部门的行业文件,强制力度有限,工作推广有难度。
五、进一步贯彻落实的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相关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强化业务建设,以有为促有位,加强对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力争使存在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4.施工单位自查报告 篇四
制性条文检查报告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黔江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落实,贯彻建设工程行业相关工作要求,对于2010年以来立项、在建的项目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2002年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所涉及的施工和验收规范如下: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检验批验记录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8.《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9.《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在施工过程中,均未违反以上施工、验收规范及规程,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2002年版)要求。
监理单位:四川江阳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5.文明单位自查报告 篇五
文明单位复查报告
市文明办:
2010年申报文明单位以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 “四型”机关活动为载体,把“冲百强、统城乡、建小康”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以提高全体税费统征干部职工两个文明素质为根本,突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为全面完成税费统征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自查总结如下:
一、班子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核心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搞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直以来,我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绩观,积极开展创“四好”班子活动,努力把班子建设成为“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班子”。班子成员政治上相互信赖,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一切以征收大局为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工作卓有成效。
我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各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站、队、股室负责人对完成日常业务工作任务与文明建设负有同等责
任。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把精神文明创建和维护文明工作纳入了年度的总体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并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专项任务,纳入各站、队、股、室负责人职责中。同时,组建了由办主任任组长的办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办办公室主任兼任,负责日常创建工作。坚持精神文明目标管理,将制度建设、环境面貌、思想政治学习、职业道德、行业作风、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创建内容项目进行考核,并与年终考核、评优、晋升等挂钩,促进职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性。同时积极开展“争创文明股室”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使文明建设深入人心,文明风气日渐昌盛。
二、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征收工作队伍整体形象得到肯定 一是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按照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办的统一部署,于4月份召开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并组织进行了3天集中学习,同时领导班子及全体党员自学了党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讲话精神和中央相关规定;通过约谈、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面对面征求了干部职工、服务群众的意见、建议;采取上下谈、左右谈、会议谈等方式,按照“四必谈”要求,开展了内部党员谈心交心活动;班子成员结合自己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经过深刻反思,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认真查找了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廉政建设、政治财经纪律、“三严三实”六个方面深挖思想根源,明确了整改的方向和措施。同 2
时领导班子坚持边整边改,如完善了公车使用管理制度及实行了派车单制度,办公用房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提高了职工工资待遇,对站点安装了空调、热水器,配备了小冰箱。二是扎实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升征收工作水平。注重结合,把争先创优工作贯穿征收工作始终,积极争先创优活动,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征收程序,加强学习讨论、民主科学决策、不断强化征管手段,大力推动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制度、典型示范带动,在日益复杂的条件环境下,确保了税费征收任务的超额完成。三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积极开展“四型”机关创建活动,严格按标准发展党员,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党员示范岗,不断提高班子创新能力和驾驭能力。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开展流动党员评先活动,关心贫困党员群众生活,流动党员已逐步纳入经常化管理轨道。健全群团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在三〃
八、五〃
一、五〃
四、七〃
一、八〃一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开展有意义的健身、趣味及红色教育等系列活动,员工思想道德得到升华,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认同感、归属感得到增强。四是惩防并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全体工作人中的基本准则,做到逢会必讲、警钟长鸣。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廉洁从政准则》及郴州、资兴市各项规定、通报,观看了电视问政。修订完善了廉政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在提高工资水平的同时,加大了违规违纪的处罚力度。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加大政务、党务公开力度,狠抓干部职工作风建设。一年来,员工违纪现象明显减少,特别是收受他人钱财、私自放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五是积极参与帮扶活动,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响应市委、市政府的联系帮扶活动,先后挤出资金10万多元,用于七里大树村、唐煤社管中心、青腰镇青腰村、唐煤公司、兴宁镇枫砚村、矸石电厂等联系村、企业、社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及走访慰问贫困党员和群众。始终关注青少年成长,每年为市教育基金捐款数万元。密切关注民生,为乡村公益事业捐资捐物10余万元,得到社会各界和普遍赞誉。六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推行文明新风尚。办设立了道德讲堂,组织开展了“四德”教育,同时派人参加了市里的道德讲堂听课,听取了优秀共产党员演讲比赛、全市劳动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通过学习,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策水平和政治觉悟,加强了职工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弘扬了正气,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三、坚持服务与征管并重,努力打造鲜活的示范窗口形象 公开、公平、公正执收税费是我办的工作基本要求,同时为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收,我办十分注重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努力推动优质服务与公平执法的有机结合。一是适应形势变化,调整完善制度,确保依法执收。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自成体系对员工进行职称评定,强化了内部考核,建立了较为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切实推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定期轮岗、末位淘汰等制度,增强了员工队伍抓学习、赛表现、比贡献的氛围,提高了员工依法执收、文明执收的素质和水平。4
其精细化管理经验在郴州的兄弟县区税费系统推广,并曾在市有关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二是不断加强站点建设,堵塞漏洞,高效执收、公正执收。现正在建设矿产品税费信息化统征系统,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建成,矿产品征收将精确到20公斤以内,大大提高矿产品精细化统征程度和效率。同时改革了征管模式,改乡镇二级征收为一级征收,征收站点由20个增加到现有的遍及各产矿乡镇的34个站点,不断强化管理,征管手段更加先进,在实现制度管人的基础上,充分实现机管数据,并相应提高了站点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和绩效奖励。三是狠抓稽查检查,严惩违章违纪行为,确保廉洁执收。我们坚持办领导稽查与专业队伍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期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对内严查工作纪律,对外讲政策、讲法制,严惩偷逃税费行为。一直坚持月月违纪情况通报制,维护了征收工作的良好工作秩序,做到了廉洁执法、高效执收。一年来,违规现象明显减少。
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面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近年来,全办税费征收工作人员围绕创建文明单位目标,求真务实,争先创优,奋发进取,努力拼搏,各项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一是税费征收任务足额完成。2013年完成税费征收额1.29亿元,成为我市财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市的财税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征收总额跃居郴州各县、市、区前列,矿产品(煤炭)税费征收秩序大为好转,各项社会事务管理全面进步。连续多年荣获郴州市税费统征工作一等奖、郴州市矿产品税费征收工作先进单位、资兴市财税工作先进单位、优秀领导班子、矿产品(煤炭)税费征收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二是内部建设
管理进一步规范。改善了办公条件,建立健全了股室,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内设办公室、计财股、稽查队、票监室、售票厅5个股室,在各产矿产品(煤炭)乡镇设立了34个税费征收验票站,现有工作人员170余人。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大为加强,和谐共建氛围日益浓厚,单位软硬环境大为改善。三是安全工作长抓不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单位内部安装了电子监控,专人24小时负责楼栋安全,单位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生产落实到位。领导干部无违法违纪案件,职工中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单位无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四是单位内外环境整洁有序。结合创国卫、创5A、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工作,先后投入10余万资金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环境,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认真开展了“三清一化”活动,单位面貌焕然一新。五是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积极牵头参加企业支帮促及与社区、相关村级党组织互助共建活动,已投入资金10余万元,取得良好反响。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环境卫生整治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各项创建及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均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五是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积极开展了慈善一日捐、交纳特殊党费、向教育基金捐款等,向有关困难乡镇新农村建设捐款数万,按照要求完成了上级交待的义务献血等任务。六是认真搞好党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认真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领导班子。
近年来,我办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这是上 6
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办干部职工努力工作的结果。我们深知创建文明单位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创建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因此,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停滞不前,我们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齐心协力,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单位建设活动,不断提高创建质量,推新创建内容,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全面开创文明单位建设新局面。
2014
6.单位保密自查报告 篇六
1、做好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信息发布保密审查责任制,由单位一把手亲自分管,各科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明确了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人员,做到有领导牵头,有专人负责,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信息管理原则,严把单位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关。
2、建立健全各项保密工作制度,确保制度到位,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明确了审查职责,确保了“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截止目前,我单位在业务相关的信息发布中,未发现涉密信息。
3、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防范和治理工作和文件的治理。按有关要求对机关各办公室的办公自动化设备配置、使用情况进行整理、协调。按照“控制源头、加强检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和“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了对涉密网络的检查。经审查,到目前止,未在互联网站、政务微博、微博公众号等发布标密信息。
4、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料的保密管理,把保密人员、计算机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列入保密自查工作的重点,数字复印机由专人使用保管,做好日常涉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和销毁工作。加强对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采取“谁使用谁负责”的办法,电子文档转移采取“谁转移谁负责”的办法,防止内外网交叉使用和涉密信息流出,严禁非涉密人员携带存有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严把上网信息审核关,凡上网信息均要通过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审批。禁止敏感数字、文字和涉密文件在网上发布。
7.单位自查报告 篇七
一、新预算法预算信息公开内容
为了达到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目标, 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管理的受托人, 受托责任关系建立以后, 应按照公开透明的基本要求, 本着最真诚的态度、最有效的办法、最严格的程序完成委托人托付的任务, 实现委托人的意愿。2015年预算法的实施对预算信息公开内容专门新增条款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 , 应当在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后20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 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以及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政府信息公开改革成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财政资源的使用主体, 其财务报表只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等的结构性描述。事实上, 从预算信息公开来看, 理想中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为反映财政拨款使用情况, 一方面除客观、真实、全面、系统地提供反映会计核算结果的报表数据资料外, 而且还应该提供满足单位领导和上级部门进行科学决策以及维护审计监督机构甚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提供明晰、实用的财务信息, 实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反映和管理的双重职能。
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不足
(一) 报表种类和结构过于简单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包括月度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年度的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及附注, 但整个报表系统没有收入明细表、支出明细表, 其存在的不足体现为:
1. 不能反映详细的项目资金收支情况。
站在管理者角度而言, 每月资产负债表中只能反映资产负债状况, 收入类只能反映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总额, 详细的收支信息及项目资金收支信息无法了解。
2. 没有有效体现一致性和可比性原则。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数据形成只是通过分门别类罗列后的报告期内的各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的, 前后期间的核算数据无法进行对比, 进而使得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无法体现, 难以从一个个孤立单元的会计报表数据发现其中的经济规律。
3.缺乏对报表信息的运用, 给审计、决算等工作取数带来困难。
于中央八项规定的每季度执行厉行节约情况的统计表无法直接取数, 只能通过财务人员手工统计, 既不便于财政、纪委等部门统计数据的汇总分析, 更不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另外, 在年度例行审计、负责人离任审计和年度部门决算等日常管理中需要按不同的口径统计一系列报表数据资料时, 现有的报表体系无法提供数据来源, 只能采用临时统计的方法, 不利于财务报表、决算报表、审计报表三表一致的要求, 更没体现会计报表的决策意义。
(二) 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够准确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事业收入”科目只反映事业单位从财政专户核拨方式取得的资金和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资金, 而不把财政专户管理模式下应当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 这一规定对单位财务及内部管理造成一定困惑:
1. 事业单位受托责任人对收入概念的理解混淆不清, 容易造成信息失真。
从收入概念上来说, 既可以理解为事业单位实际实现的收入, 即通过行政事业性收费形成的教育资金、专户管理等非税收入, 也可认为是每月提供的收入支出总表中从专户核拨的收入。而“事业收入”项目只能反映依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收入返还的一个资金总额, 对于收入发生后会计处理为应缴财政专户资金情况并不在报表的任何项目反映, 不利于汇总分析事业单位不同来源的收入情况。
2. 内部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难以开展。
事业单位非偿还性资金收入, 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科室核算, 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等提供依据, 进而开展绩效评价。在目前形势下, 按照新预算法规定, 年中追加预算支出几乎不可能, 超过年初预算的非税收入又不能返还, 在这种刚性政策下, 不利于调动预算单位的积极性。
3. 不利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虽然财政拨付的预算项目是按照收入与支出联动的原则, 但预算单位并不知道哪些收入与哪些项目支出相应联动, 也不知道各部分收入返还比例, 预算编制时只能把握不编赤字预算, 只知道资金总量控制, 这样给预算收支的执行跟踪带来缺口, 无法主动应对。而且收入与支出的进度是不同步的, 在此情况下容易造成收入与支出的比例不均衡, 更不利于预算单位资金的分析管理。
(三) 报表的实用性不强
1. 没有提供通俗易懂的信息, 失去信息公开的意义。
现行报表数据都是由会计电算化程序自动生成和汇总, 虽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不像经过手工加工处理过程生成的数据适用, 反映的信息要么简单粗糙、千篇一律, 要么错综复杂, 非专业人员难以看懂, 严重影响报表的实用性。
2. 明细科目与实际工作不一致, 未体现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特征。
新会计制度商品和服务支出的款级明细科目与有些事业单位复杂的经济业务不十分对应, 在实际工作中大量无法对应的公益性支出支出都列在了其他支出中, 造成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数字过大, 而部门预算管理中建议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占比不得超过30%, 不利于事业单位公益性支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三、基于新预算法视角的财务报告改进建议
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会计核算内容, 也可满足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的核算、细化资金的来源和支出流向的核算。对于事业单位来说, 会计制度最重要的是全面, 要让任何一项工作都有条文的规定。
(一) 丰富财务报表的内容与形式
首先应将满足信息使用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作为建立财务报告体系的根本目标。随着事业单位主体的多元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报告的内容上, 不能局限于传统报表方式对账簿数据的归纳总结, 还应从多途径获取信息, 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成果和资金绩效;在报告的形式设计上, 不能满足于总括性的常规月度报表中披露的信息, 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一些能反映实际需求的专项报表, 从不同口径针对重要的事项进行单独统计汇总、具体分析和报告, 比如增加支出明细表, 并对支出明细表的相关项目按照事业单位公益性的特征进行更换调整, 体现公益性支出业务的科目归集要求, 以满足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需求, 更有利于部门预算管理中其他支出的限定比例要求, 力求使财务报表清晰明了、通俗易懂, 切实提高报告信息的使用价值, 增强实用性。
(二) 拓展财务报表的范围与纬度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需要的经费收支信息和绩效评价需要的财务成本信息都是通过会计核算提供, 一方面要扩大财务报表的信息范围, 重点评价预算执行情况的同时, 还要精细考量财务状况。为了既能反映会计主体每一特定期间内的数据资料, 而且能够体现前后期的相互比较, 为此, 另一反面要增加财务报表的时间维度, 从而了解经济指标的变动趋势, 总结财务活动的规律。比如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盘活财政预算资金, 2015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重点抓的一个专项工作, 按期汇总统计各个单位的预算执行率, 并进行定期通报。但从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来看, 根本无法满足这些新常态下的财务管理数据取数要求, 就需要拓展现行财务报表的信息范围。
(三) 契合新常态要求, 不断完善理论
事业单位在居民的生活、工作中实实在在, 从事的工作都是与之息息相关的。在国家发展的每个阶段中, 每一项发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因此, 不管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 还是预算法的修订, 目的都是为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和预算单位的预决算信息公开。时代在变, 形势也是瞬息万变, 国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工作, 相应的财政预算、会计制度也要与之相适应, 就要结合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良问题, 不断完善规定, 丰富理论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
总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有着诉求和期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虽然也借鉴了国际惯例, 规范了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 体现了财政改革的新要求, 但重要的是根据新常态新预算法的信息公开需要, 不断创新财务报告的内容、范围、形式, 设计既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全面的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信息, 又能满足预算执行情况、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三公”经费等机构运行经费情况、审计等不同方面的取数需求, 提高不同报表使用者从不同角度运用报表数据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 以便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 促进新《预算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财
摘要:新的预算法颁布实施有诸多亮点, 包括了全口径预算、信息公开、勤俭节约、绩效管理等多个维度, 实质意义是使政府由管理主体变为管理对象, 用法律约束行政权力, 让人民监督政府花钱。文章基于新预算法背景下的新常态要求, 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中财务报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 提出了完善财务报告的建议, 以提高财政拨款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公信力, 推进新预算法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新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不足,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J].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2]财政部编写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读[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3]孙玉玲.关于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的相关研究[J].中国市场, 2013 (05) .
[4]林鹭影.探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问题[J].会计师, 2013 (16) .
[5]郭玲.新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8) .
[6]李唯实.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探讨[J].东方教育, 2014 (04) .
[7]王晓巍.解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17) .
[8]陈志, 刘实.从公共责任视角谈军队财务报告改革[J].财会月刊 (合订本) , 2014 (02) .
8.单位自查报告 篇八
为了配合工作方案的实施,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市食品办、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城管执法局共同制定了《北京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排放登记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12月30日实行。北京市在实施此办法时,首先实行的是朝阳区的60多个餐饮单位。按照规定,开展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排放登记的餐饮服务单位需要与有资质的收运单位签订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收运服务合同。
目前试点单位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排放实施情况如何?收运单位和餐饮单位是否按照收运合同履行彼此的义务?规范管理后,进入试点的餐饮单位的废弃油脂是否已经无外流的现象?作为监管部门,市政市容委和街道办事处是如何做的?带着这些问题,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与志愿者一起,实地走访了试点餐饮单位。通过观察餐厨垃圾的清运,废弃油脂的去向,与试点餐饮单位和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收集和清运的情况。
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环卫部门只负责餐厨垃圾的清运,并没有收集废弃油脂,很多大型餐馆,像国贸饭店和全聚德还是有人在淘地沟油。很多餐馆,像国贸三期的餐厨垃圾并没有按照《朝阳区餐厨垃圾清运协议》执行。餐厨垃圾还是拉去喂猪,专门运输餐厨垃圾的车辆清运的并不是餐厨垃圾,而是混合了大量一次性餐具和其他垃圾的混合垃圾。而在监督方面,也存在巨大的漏洞。试点餐饮单位的街道办事处城建科只是根据清运司机的清运情况汇报餐厨垃圾产生情况,并未有各方参与的监管体系。不过,也有一些餐馆,像金鼎轩、湘鄂情、园苑等做得较好,非常支持此次餐厨垃圾清运的实施工作。
一、废弃油脂还未得到收运,部分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也未得到有效的收集
1.废弃油脂还是死角,地沟油还照样淘
一个个四周布满油渍的井盖,一阵阵腐败食物的酸臭味,这便是我们调研中多次遇到的情形。夜晚十点钟左右,经过国贸饭店时发现了惊人的一幕:一群人围着饭店后面绿化带上的污水井口,在一次次掏弄着油腻不堪的、由下水道排出的国贸饭店的厨房废弃油脂。过了几天,我们再次前往,找到一个井盖上没有字的井口,井口旁有浅黑色的油渍。搬开井口的石板,看到下水道里头黄褐色的、油乎乎的、冒着泡的废弃油脂混合物。听附近的人讲,这一带夜里总有人来掏地沟油,不仅是国贸饭店,连中国大饭店也如此。
另一个地方,北京广播电视大厦垃圾房旁边的一条胡同里,志愿者们也发现了栅形井盖下方从厨房下水道排出的黄褐色馊水,中间夹着番茄片、葱等餐厨垃圾。同样也找到了有人来掏地沟油这一事实的目击证人。这些废弃油脂来自胡同旁边的几家餐馆,虽然它们并不在我们调查的试点范围之内,但却明显地凸现出一个事实——地沟油仍然有人淘!只不过在国家明令禁止,强势责罚之下,从公开转到了隐蔽,从白天转向了夜里。至于数量和规模,还是未知数。
在大屯的全聚德,志愿者们发现了满是油污的藏在厨房后面地上的上锁了的铁皮盖,附近人说每天晚上都有人来收油。后来志愿者前往询问办公室人员,对方承认有人来收油,且收油的是有资质的公司。但问及是哪一家公司时,对方没有回答。在四海凯悦,也发现了同样的满是油污的铁皮盖子。而万龙洲则有盛满废油的桶,志愿者拍照时便被赶了出来。
这次走访,我们发现虽然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排放的相关管理办法已经出台,但废弃油脂的回收、管理仍是死角。
另一方面,末端虽有餐厨垃圾堆肥设施,却没有废弃油脂的处理办法。加上地沟油回收生产链条的利润,有的餐饮企业宁愿选择将垃圾卖给私人,而不是送给环卫部门。一些大型的餐饮企业即使不卖垃圾给私人,而将废弃油脂直接排入下水道,有人来掏取它们产生的废弃油脂,却明知而纵容!
2.收运系统不完善,三方逐力
餐厨垃圾清运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清运的是否为单一餐厨垃圾。按照清运协议,试点餐饮单位不得将其他垃圾投放到餐厨垃圾桶里,否则清运部门不予清运。但是执行过程中,收集餐厨垃圾的环卫集团并不太关注是否为单一餐厨垃圾。来国贸三期清运餐厨垃圾的二清分公司收集到的都是含有大量其他垃圾,少量餐厨垃圾。
我们走访的餐厨垃圾试点单位中,各个试点单位基本上都有餐厨垃圾收集器,或多或少总有几个摆放在垃圾房或者后厨后门。从环卫中心与试点单位签订的餐厨垃圾分运协议来看,所有试点单位的餐厨垃圾应该投放到专门的垃圾桶里,由环卫中心专门的车辆负责运送。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走访,我们发现从2011年实施试点开始到现在,餐厨垃圾的回收量并不多,普遍来说反而是杂物比较多,进而使餐厨垃圾清运并最终集中处理陷入困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清运规定不明确,无约束力。从餐厨垃圾清运协议来看,仅仅规定“餐厨垃圾试点单位禁止将塑料、纸类、金属、玻璃、织物、建筑垃圾等非餐厨垃圾装入餐厨垃圾收集器内”,但是并未规定这个行为模式的后果以及责任。导致餐厨试点单位可以违反协议在收集器里混入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纸巾非餐厨垃圾类并不受到任何违约惩罚。据我们观察,大部分试点单位的餐厨垃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杂质掺杂,而不是纯粹的“餐厨”。像中国人寿大厦一类的大型单位所有垃圾均堆积到垃圾房而后由保洁员或者拾荒者进行分拣分类;而对于石器时代一类的小餐馆更不用说,餐厨垃圾里面一次性筷子、纸巾都有,即便是像朝阳区中小学保健所等事业单位,其餐厨垃圾里面也含有纸巾类非餐厨垃圾。
三方逐利,明暗两条清运体系。按照餐厨垃圾清运协议,餐厨垃圾清运单位应该将全部餐厨垃圾清除杂质放入餐厨垃圾桶里面,然后由清运车运走。但是,由于这样一份协议无强制性措施,缺乏法制性威力,餐厨垃圾试点单位完全可以将餐厨垃圾转卖给私人,而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政府层面一直在推餐厨垃圾分类并回收,但是实际上在公开的餐厨垃圾回收清运体系因为监督主体不明确、责任归属不明确而导致收集的餐厨垃圾量少且杂物多,使回收体系陷于困境。可是,有些餐厨垃圾试点单位(如国贸三期)将餐厨垃圾卖给私人或者“有资质的公司”。至此,餐厨垃圾从试点单位开始就有明暗两个流向,明的是由政府主导,免费收集以及运输,餐厨垃圾和其他杂物混在一起由环卫中心的清运车辆运到处理中心;暗的是由私人或者“有资质的公司” 向餐厨垃圾试点单位按人数以及营养程度购入,运走养猪或者提炼地沟油。
以奥体东门的印象西湖餐厨垃圾为例,据他们的一位员工称,该餐馆的餐厨垃圾都是在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有拉泔水的车来收,车里有四个大桶进行收集。拉泔水的每年给他们大概6 000~7 000元左右作为报酬。而像全聚德(亚运村店)这样的试点单位,他们明确表示自己未加入试点,其餐厨垃圾由“有资质的公司”运走,而问及是哪家公司时,他们却不肯透露。
3. 餐厨垃圾的后期处理
目前试点餐饮单位餐厨垃圾的清运由朝阳区环卫中心和北京市环卫集团二清分公司执行。那么被清运的餐厨垃圾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呢?
朝阳区环卫中心清运的部分被运到位于北京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高安屯餐厨垃圾废弃物资源循环处理中心;二清分公司清运的部分被送往二清分公司南宫堆肥厂处理。
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中心设计处理的主要为餐饮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采用高温耗氧的处理方式。一期项目的日处理能力是200吨,目前在运行中。据该项目的经理介绍,虽然此项目有日处理200吨的能力,但是并没有足够的餐厨垃圾可以处理,每天只能收集70吨左右。其中有20多吨来自朝阳试点餐饮单位。经过处理的餐厨垃圾是有机肥料,用于农业肥料。
南宫堆肥厂建于1998年,是德国援建北京市的混合垃圾堆肥项目。最初设计的初衷是将居民产生的混合生活垃圾经过分选和分拣后,有机质成分较高的部分做堆肥使用。2008年开始尝试将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有机质混合堆肥。据南宫堆肥厂介绍,朝阳区的餐厨垃圾从小武基转运站进入南宫堆肥厂的是20吨左右。将餐厨垃圾混合到厨余垃圾中处理的话是否可行?据一些做堆肥研究的专家介绍,如果是纯的餐厨垃圾和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混合堆肥的话是可行的。但是这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堆肥方式,以及餐厨垃圾的水分和油分情况。如果餐厨垃圾的油盐成分过高的话,和厨余垃圾混合堆肥是不可取的。
二、监督和管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从朝阳区市政管委、区环卫中心和一些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对餐厨垃圾收运规范化模式的推广,主要是分层管理模式。
1.各部门职能过于分散,监管部门没有处罚权力,监督无法保证
区市政管委对于环卫中心和各街道办事处的协调工作,我们走访的东湖和团结湖两个街道办事处,城建科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有时候会去试点单位走访,发现问题后会及时通知餐馆解决。至于清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一般是从清运司机那得知的。如果餐馆没有可以清运的餐厨,清运司机会和他们反馈。但是他们也遇到很多困难,因为没有执法权,碰到无餐厨垃圾可以清运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是去督促对方不许私自卖餐厨垃圾和地沟油。并没有其他法律手段实施。
2. 清运中监督主体不清晰,运走的并非餐厨垃圾
首先在餐厨垃圾清运协议中并未规定监督条款。另外在我们实地走访了几家街道办事处后了解到,对于居民厨余垃圾的监督在街道办事处,或者是城建科、环卫绿化站;对小型的餐馆,街道办事处仅仅是例行检查;对大型餐馆、酒店以及事业单位则缺乏监督主体。这就导致在没有行为后果规定的情况下,监督的缺失必然使餐厨垃圾清运协议变成“一纸空文”。作为连接餐厨垃圾试点单位与环卫中心的清运车,协议里面除了司机需要填写《环卫运输记录单》外,并未赋予司机或其他人监督职能。而“记录单”也仅仅记录着试点单位的桶数以及运输时间,并无桶内是否存有非餐厨的记录。一辆车途经很多餐馆,所有这些试点的餐厨垃圾都混合在一起,一律倾倒车中拉走。之后无法分辨哪家分类做得好,哪家没有达到要求。
对餐饮单位的监督管理: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餐饮单位对餐厨垃圾的处理是否采取正规方式与餐厅营业许可和卫生许可等相关行政许可无关,虽然市政管委和朝阳区管委对餐厨垃圾回收应起到监督作用,但是根据目前的《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不遵守管理条例的单位和个人应如何处罚,使得监管部门具体的行政处罚方式并不明确,监管职能不能发挥作用,还需依靠城管执法部门才能完成处罚。而城管部门又因自身职能局限,没有强硬的执法权力和执行能力,使得其监督职能没有威慑性。即致使各部门都缺乏行使本部门职能的积极性。其次,对于处罚数额没有明确规定,导致餐饮企业没有将不按正规方式处理餐厨垃圾导致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损失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因此,使得很多中小型餐饮单位仍是倾向选择不正当且能从中获利的处理方式。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餐饮单位的约束能力也有限,目前只能做到定期组织辖区内餐饮企业定期汇报和宣传的职能,并不能真实发挥执行能力。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很多“餐厨垃圾规范收运试点”运行状况并不理想,仍有很多试点将废弃油脂肆意倾倒至下水道或贩卖给私人收购者手中。
清运的环卫部门无监督管理范畴:直接与餐饮单位有作业关系的环卫中心并不拥有监督权力。目前的餐厨垃圾收运是依靠政府补贴,对餐饮企业免费收运,虽然是在过渡阶段,但是环卫中心为保证收运的数量而导致其对收运的餐厨垃圾分类质量忽略。为避免因为分类不佳而拒收,又导致餐饮企业随意倾倒餐饮垃圾,环卫中心有时也只会善意提醒餐饮单位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拒收,或向区管委反映情况,再由其出面进行协调。但区管委也没有处罚权力,也只能对分类不合规的单位进行说服教育。街道办事处的职责不涉及监督管理辖区内环卫部门工作。在餐厨垃圾的收集和运输环节的环节,区市政管委为主要角色。
三、我们的建议
目前试点餐厨垃圾清运体系和监管体系还有待完善。餐厨垃圾在产生之初做好分类很重要,这需要政府部门、收运单位、试点单位负责人、餐厅服务员的层层监督,提倡餐厅不提供纸巾和一次性筷子,提倡就餐者不用纸巾和一次性筷子,末端处理设施的透明化和资质监督还需加强。本次试点工作本身缺乏与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反馈。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清运体系,加强监督管理,明确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管理的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明确“对违反有关规定,掏捞、加工、贩运‘地沟油’,没有证据证明用于生产‘食用油’的,交由行政部门处理。”但未明确由哪个部门执行,则导致监督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建立由消费者、街道办事处、区市政管委和市政管委共同监督的体系。
在《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中加入对以下行为适度的处罚措施:1.数次清运量小于登记餐厨垃圾排放量,经查实将餐厨垃圾贩卖给私人收购者(建议罚款:200元/桶)2.将废弃油脂肆意倾倒至下水道(建议累计警告三天后罚款:50元/天)3.餐厨垃圾中杂质含量“多”。(建议罚款:10元/桶·次,建议对累计杂质含量“少”超过15天者给予50-100元/月罚款。)
在清运车辆的《环卫运输记录单》中加入以下项目:①“杂质含量”:按照“多、少、无”进行登记——餐厨垃圾中明显含有纸巾、塑料、餐具等两种以上(含)杂质,或某种杂质含量多(服务员明显没有将其分出来),登记为“多”;只含有少量杂质者登记为“少”,并给予口头警告。较难观察到杂质者,登记为“无”。②“下水道排油”:按照“有、无”进行登记,须由店内人员为清运人员打开下水道进行检查,不使用隔油设备的登记为“有”。
建议每日的《环卫运输记录单》交由环卫站负责人签字,如发现乱登记、少登记现象,应追责负责人;《环卫运输记录单》每月上交街道办事处进行统计。街道办事处负责每月定期组织辖区内试点餐饮企业的汇报和需求沟通,在见面会上对违反处罚规定的企业进行现场罚款。
2.信息透明化
对目前取得资质的废弃油脂处理企业、餐厨垃圾处理企业名单进行公示。
对试点单位的餐厨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信息公开,包括餐厨垃圾处理单位、油脂处理单位、清运单位及负责人联系方式、所属街道办事处及负责人联系方式,以及该单位的处罚记录,使收运情况透明化,做到消费者可查询。
公布举报电话,鼓励消费者发现试点单位出现肆意倾倒、私自贩卖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的现象时进行举报。
建议建立全市统一的餐饮单位信息系统,统一归集、公布餐饮单位经营者信用记录供社会查询。
3.消费者倡导
对在餐厨垃圾试点单位进行店内标示。倡导消费者节约点餐、不用一次性餐具,吃剩下带走。
【单位自查报告】推荐阅读:
单位廉政自查报告08-31
单位节能自查报告10-07
市文明单位自查报告07-26
医院文明单位自查报告10-13
单位工作自检自查报告12-10
创建文明单位自查报告12-13
单位编外用工自查报告12-23
年文明单位自查报告12-23
单位党建自查自纠报告07-27
检测单位自查自纠报告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