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13篇)
1.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一
关于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基础课程特点的分析,就高职院校构成基础教学过去及现在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今后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构成基础教学构建方案。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基础教学
[作者简介]杜娟(1977-),女,辽宁葫芦岛人,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及室内设计教学。(辽宁葫芦岛125000)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5-0144-02
构成设计的训练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也是现代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随着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的日益发展,构成基础教学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其基本教学思路、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一、课程特点
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在校长格罗皮乌斯的号召下,开创了独立于专业设计的设计基础课程――构成基础,并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作为构成基础教学的三大部分进行授课,简称为“三大构成”。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包豪斯教学体系,目前已成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必修课。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它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的编排和排列方法。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属于在平面范围内的设计造型基础,可以概括为二维设计基础课程;立体构成是空间造型问题,可以概括在三维设计基础课程内。以下对三个部分内容的特点进行简单的论述。
平面构成是造型的基础,主要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创作,是研究形象设计方面构成的一门课程,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造型观念,建立良好的抽象性和创造性思维理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色彩构成是探讨如何利用色彩要素搭配出高审美价值的色彩,是较为装饰性的构成艺术,源于色彩变化原理和人类对色的感觉,用色彩这一特定的语言获得事物的内涵与人的情感上的沟通;立体构成是研究造型与空间的关系,通过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它是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
构成基础教学是为专业发展打下牢固而广泛的根基,在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须找到该课程与专业课之间的合理切入点,将构成基础课程与专业自然地融合,把平面、色彩及立体构成的知识点有效地导入室内建筑有关的视觉形式研究中;以及室内空间形态的透视原理、空间构成等因素的研究中,加强学生对抽象形式的感悟和体验。
二、对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的反思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的构成基础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1.传统教学模式的沿袭。由于我国高职构成基础教学大多沿袭使用本、专科院校绘画专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失去了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而传统构成基础教学,则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认知,教学处于模式化的情境,创新理念难以得到体现。
2.与专业设计脱节。构成基础教学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程,其设置必须为专业设计服务,而构成基础教学和设计环节严重脱节,部分授课教师对学生缺少正确的专业方向的引导,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基础课受到专业课很大程度上的挤压。构成基础虽不等同于专业设计,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设计创进行造性思维与能力的有效训练,为将来的专业设计做较好的铺垫。
3.专业指向不明确。在艺术设计的不同领域对于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装潢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专业同样开设构成基础课程,其注重平面的视觉要素的表现与再现,而室内设计专业则重三维空间的描述和传达,因此,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必须明确专业指向,以便更好地为专业设计服务。
三、对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的构思
1.建立与形成设计理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注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技术综合能力、针对性能力”的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学科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要围绕职业教育创新思路来构架,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完成实际需要的设计与制作能力,适应岗位群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基础课教学必须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必须注重设计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既要与素描、色彩教学拉开距离,又要尽可能缩短与专业教学的距离,使其真正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2.教学内容与目标。为避免课程三个部分之间孤立、脱节,有必要将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与整合。根据维度可将构成基础中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部分归属于“二维设计基础”,旨在引导学生对形、色、材质三个构成图形的重要元素进行研究;立体构成则属于“三维设计基础”,可以说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的综合理解。这样进行教学时就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完成不同内容的教学。构成基础教学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再现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平面构成部分主要是加强学生对抽象形式的感悟与体验,增强学生运用技能的灵活性与构思的创新性;色彩构成部分主要使学生掌握色彩规律,增强色彩配置能力、表现能力;立体构成则是通过三次元空间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一种理性的、逻辑性的思维模式,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合理的挖掘与发挥。课程设计是构成基础综合实践阶段,开发学生在实际制作中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创作水平和表现技能,增强学生运用技能的灵活性与构思的创新性。
3.教学模式。课程的内容可以从优秀作品鉴赏课开始。往届学生优秀作业案例,优秀的平面设计及色彩设计作品,相关的大师级人物的代表作品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设计领域也出现了新材料、新工艺。在接下来的动手实践阶段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大胆地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传统构成教学与计算机设计有机结合。传统的手绘方法是将点、线、面、色彩、肌理和骨骼等形态要素,通过使用各种工具与材料完成和表现构成设计内容。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给设计者提供了崭新的风格和造型语言。在构成基础课程的设置中可以大胆地加入CorelDRAW、Photoshop两个平面绘图与处理软件,将手绘方法无法描绘和表达的创新思维,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两个平面处理软件设计进行设计与表现,为传统构成教学体系注入新鲜血液。
4.实施方法。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要有明确的专业指向,如室内效果图的设计、空间形态的把握、色彩的调和与搭配等,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围绕专业设计而展开,使学生通过基础课程较早地进入到“专业状态”,更多地接触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构成基础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既有专业特色又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要求。根据室内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基于对该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该课程的构架。
可以通过一系列课题的训练,点、线、面、体构成规律、从具象到抽象、从黑白到色彩、从平面到立体再到空间、从有形到无形、从表现到再现、从宏观到微观不断地进行课题的转换。使形式美法则的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平衡、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渗透到每一个课题。整体教学要有计划、有秩序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合理贯穿,最终使学生对知识逐步地消化、理解并得到充分地吸收。
高职构成基础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其课程的综合性、连续性、专业性,使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研究,获得自己的视觉语言,为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与发展打下牢固而广泛的基础。通过一系列课题的设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邬烈炎.设计基础:来自自然的形式[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3]赵殿泽.构成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4]班石.构成谈[J].装饰,2002(8).
2.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二
一、国内高校陶瓷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陶瓷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基本上由美术基础和造型基础以及陶瓷设计三个教学部分组成, 而色彩基础课程属于美术基础的一部分。长期以来, 高校陶瓷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教学, 一直沿袭了学院派绘画专业的色彩教学体系。由于绘画专业和陶瓷设计专业对色彩基础课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陶瓷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课以绘画专业写实色彩基础为主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首先, 陶瓷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教学中较多地注重了纯绘画性的因素, 而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色彩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和积累, 使后面的相关专业设计课程很难与之衔接。其次, 过多的绘画性倾向的色彩基础训练, 使学生对再现和表现物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断提升的写实基本功在陶瓷设计创作中不能起到绝对作用, 理论知识的不完备以及创意思维的弱化从而减弱了学生对陶瓷设计创新的热情。上述问题造成了高校陶瓷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课没有在宏观的教学结构中准确的进行定位。这种照搬传统学院派的教学方法, 很难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色彩理论知识结构, 势必对其以后的陶瓷设计创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与陶瓷设计专业的教学总体目标相违背。
二、明确陶瓷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培养目标
“填鸭式”教育这种落后、死板的教育模式普遍地存在于我国的学校教育中, 在高校的陶瓷设计专业教育中也难以彻底根除。专业教师依照学校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 按固定的、程式化的教学步骤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 学生的创造性没能获得更好的开发和培养。陶瓷设计发展至今, 多元化、综合性的陶瓷设计已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 这样就需要大量的高级复合型陶瓷设计专业人才。然而,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学模式己不能满足当今陶瓷设计发展的需要。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程结构相对独立、分割, 我们的学生很难在这种缺乏相互间有机联系的知识基础上发挥他们的潜能, 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创新设计。因此, 我国高校陶瓷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定位上应突出时代性和实用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能够让学生拥有较为广泛的知识接触面, 能够胜任综合艺术性较强的陶瓷艺术创作。这种办学理念对色彩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与新要求, 需要对沿袭下来的传统美院教学模式有选择地接受, 去其糟粕取之精华, 建立符合陶瓷设计专业特点的、完整的、系统的色彩基础课教学体系。
三、确定陶瓷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教学内容
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与否, 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 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这就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色彩基础这门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什么?针对陶瓷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的培养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的摸索, 本人总结归纳了以下的教学内容:
(1) 色彩学理论知识。学生入校后第一次色彩基础课十分重要, 教师要充分准备好前期备课工作, 在色彩理论上要做好详实和科学的讲解, 循序渐进地用色彩理论知识武装学生头脑, 并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领悟色彩知识和原理, 让学生认识到艺考加试模式灌输的错误理论, 逐步摆脱不良影响建立正确敏锐的色彩感觉。
(2) 以色彩理论规律为教学目的的色彩练习。在色彩写生教学时, 第一阶段根据所讲授的色彩理论知识, 安排学生进行写实性的写生练习, 摸查和了解学生的绘画功底和艺术个性的差异, 以便于因材施教;第二阶段安排同一静物不同色调的写生练习, 包含装饰效果与色彩写实相结合的系列综合性作业练习;第三阶段安排平面化处理和变形处理的写生练习, 根据对象形体特征归纳和整理变化后作完全主观的色彩处理练习;第四阶段进行不同色彩材料的实验和研究。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综合绘画, 尝试不同的材料、技巧所产生的不同绘画效果, 更好地吸引学生去思考与认识色彩材料的使用规律, 引导他们的探索和研究热情, 拓展他们对色彩材料的运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3) 装饰图案的学习。这部分的学习重点放在对中国传统民间色彩图案的继承、借鉴和发展上。要准备一定量的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品中的装饰图案, 提供给学生认识和理解, 并由学生自主选择图案进行临摹和进一步研究;另外还要学习借鉴一些传统工艺品上的装饰图案 (例如, 织锦, 刺绣, 缂丝等) ;此外, 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图案也要关注和学习借鉴, 学习其颜色的搭配和图案的排列方式。
(4) 主题性创意教学。所谓主题性创意教学, 就是以师生共同研习为导向, 结合教学环境与实际条件的探究式实验性教学模式。陶瓷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主题性创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 用于陶瓷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 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创新能力。陶瓷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主题性创意教学的设定与训练方式, 可结合陶瓷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创造性地设置主题与教学方式, 体现主题性创意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主题性创意教学训练不但要解决教学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主题性创意的来源可以依据课程的要求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实际情况, 提前策划确定主题;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兴趣获得或者偶然获得。例如,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有4名同学组
浅谈声乐教学之情知教学模式个别课的具体操作
李雪玲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随着高师声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声乐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声乐教学模式的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并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浅谈声乐教学之情知教学模式个别课的具体操作》通过对情知教学模式的含义和情知教学模式的目标的浅析,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稚嫩的、新的、可操作的声乐教学模式。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与认知;教学模式
引言:情知教学模式是指在声乐教学活动中, 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 让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 同时又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情”是指人的情感上, 情感本身就是心理的主要品质, 它是人对客观办的内部感受和心情的反映, 属感性范畴。“知”, 即认知, 也可理论为“思想、智力”, 是意志与知觉的综合映象, 属理性范畴。
一、情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指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是教育者对某项教学活动在学习者身上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所做出的预先估计。任何教学模式总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创立的, 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构成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 对其他因素有制约作用, 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之一。
情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 以学生的本性为出发点, 开发学生的声乐潜能, 培养学生的声乐综合能力, 累积并深化学生的声乐修养。
针对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 片面地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 而忽视学生的情感培养的缺点,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专家罗杰斯提出:教学目标“应以学生的本性为出发点。”即以学生的个性气质、心理特征及声乐个性等为基本出发点, 重视学生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 加强学生理性认知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情”、“知”、“能”目标的同步完成。因此, 情知教学模式以学生的本性为出发点, 把教学过程作为促进学生学习并自我实现的工具, 开发学生的声乐潜能, 形成学生的独立声乐个性, 最终目标是培养真正情知合一, 拥有完美声乐修养和声乐技能的人。
成, 分配任务要求每人在保密的情况下写下一个词汇或短语分别代表主体事物、时间地点和动作, 这样就会出现十分怪异的语句, 例如“新鲜出炉的僵尸在学校图书馆楼顶跳舞”和“穿着比基尼的小鸟哼着歌曲在的大海上走钢丝”等。然后再让小组一起合作把随机组成的创意性主题语句用色彩表现出来。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和不限制材料的色彩创作。学生摆脱了客观自然写生的束缚, 进而进行探索实验和分解表现, 抽象形式的意念表达得到了很好的偶然性诠释。通过一个或一组相关主题性创意作业的训练, 可以包含不同的专业方向、主题创意与综合性内容, 这有刊于学生自发的在学科与专业间、风格与特点间自由的选择, 开发其利用色彩进行表现的创意性思维。
(二) 帮助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
养, 构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观念, 重视学生未来职业教学技能的培养, 修正声乐教学的真正价值取向。
情知教学模式通过情感和认知的多次交互作用,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不断的陶冶、升华。在声乐教学活动中, 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反复磨合, 在老师的引导下, 寻找到声乐学习的轻松和愉快;掌握声乐技能技巧的精髓;领略到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同时得到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构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观念。其次, 传统的教学目标着重强调了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却忽视了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的培养, 造成为“教”而“教”, 为“学”而“学”, 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的学生掌握了声乐演唱的技能技巧, 却无法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模糊了高师声乐教学的真正价值取向。情知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重视学生未来职业教学技能的培养。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将现实与理想统一, 将现状与未来协调, 摸清教学的真正价值取向, 才能摆正声乐教学的发展方向, 从而推动整个声乐教育的进程。
二、声乐教学情知教学模式个别课的具体操作
情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实际是指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程序, 是指教学在时间上展开的逻辑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主要做法等。
声乐个别课, 也就是指“一对一”教学小课, 一直以来都是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争论的焦点。根据情知教学模式的含义及教学目标的要求, 我们可以将情知教学模式框架下的声乐个别课教学构建成“范例启发式教学模式”和“表演达情式教学模式”两种操作变式:
(一) 范例启发式教学模式 (即“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这种范例启发式教学模式, 源于联邦德国现代教学论流派——范例教学, 范例启发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教养性学习”, 即使学生能依靠特殊来掌握一般, 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并能将这些知识自由迁移到新的学习当中。主要适用于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可能一辈子都有用的、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声乐基础知识;范例启发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把学生完成学习的主体, 运用各种方式方
上述内容, 在培养陶瓷设计专业学生的色彩理论和综合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 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能让学生形成完整的色彩知识结构,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 为其后来的专业创作及毕业后满足社会工作的要求, 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色彩基础课是高校陶瓷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色彩基础课的学习能够使陶瓷设计专业的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理论知识。本文结合实践教学, 对当前陶瓷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课程作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和思考, 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案及实施办法。
关键词:陶瓷,设计,色彩,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正安.国外陶瓷设计教育之启示.装饰.2005年10期
[2]李正安.我国高校陶瓷设计教育发生探究.江苏陶瓷.2008年01期
[3]詹伟.陶瓷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年03期
3.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三
什么是广东特色?把握广东特色是本次课程教材建设的关键。广东特色不是简单的地方特色,也不是沉湎于广东在改革开放中曾经先行一步而空喊几句改革开放的口号。广东特色首先应该是立足于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岭南文化特点;应该是在基于广东的地缘特点和历史发展而带来的、体现在中国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广东的特定发展理念倾向和价值诉求;应该适应广东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广东人民对基础教育提出的特殊诉求。
广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从秦汉时代开始,广东就是中国内地与世界交往的最重要窗口,特别是明清时代由于海禁使广东成为中国通往世界的唯一窗口。长期的经商历史和与世界的交往,使广东人向来看重有关经商和经济的“实学”。西方工业化运动开始之后,科学技术首先进入广东再向中国内地传播,进一步使广东成为实用型的自然科学技术在中国发端之地。经济之学加上现代科技备受广东人的重视,而这些在传统的儒家心目中却是枝节和末流,这就凸显了岭南文化的特色,也是体现在广东人身上的优良文化传统。广东能在今天的中国经济中名列前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广东人的尊重实学和务实风气。在广东进行课程改革就应当注重实学,在保证人的基本素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对那些“应用型”的学问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予以更多的重视。比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以及诸如数学课中的“统计”,理科各门课中的“实验”,政治课中的“经济”“法律”,等等。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学科和内容在目前的学校里是所谓的非主科、非主要内容,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才能彰显广东特色。
广东人向来就敢于把外面的好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并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去,形成所谓的海纳百川、开放兼容的传统。如广东音乐,在东方音乐基础上融合了许多西方音乐元素,成为民族音乐中的艳丽的一支。又如岭南画派在国画传统上大胆吸纳西洋的画技,既气势磅礴又精工细致。岭南文化也敢于走向世界,如广东传统的武术功夫、精巧细致的岭南工艺品等等,都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在建构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中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岭南文化特色的成分,甚至作为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不过,与上述文化特色相关的主要是所谓的“术”科课程。联系到所谓的“学”科课程,从兼容并蓄的角度看,目前的课程教材建设存在两种倾向性的问题:其一是外面有好东西不敢拿,比如说英语。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作为外语的英语学习”研究甚多,针对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编写的教材也很多,其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也有不少专门针对外国人(包括中国人)学英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编写的教材。这些可不可以直接拿来用,或者直接请外国的专家根据我们的课程来编写教材?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做需要考虑的问题较为复杂,仅从广东来考虑问题就简单了。完全可以直接引进外国人编的教材或延聘外国专家进行编写。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把外国的东西拿来了没有消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目前自然科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几乎都是搬国外的东西,较少考虑中国人的认知特点以及中国当下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比如说国外的课程强调学生个人的探究与小组合作,淡化教师的作用,把知识的吸收与能力的发展当成矛盾的两个极端。这些与当前我国的大班制教学有很大矛盾,也和我国传统的中庸协调理念不吻合。我们不能把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启发式教学完全放到一边。我们要坚持把概念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基础和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发挥教师在学校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并对启发式教学加以发展和改造,与课程的开发连接起来。基于改造发展的启发式教学来开发建构自然科学课程,应该是开发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的另一个方面。还有,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来开发课程教材。比如说,广东人的母语是粤语、潮语和客家语,学生学习语文、外语遇到的困难显然与内地和北方的学生不同。如何编广东的语文和外语教材?广东人长期居住在岭南海边,其生活经验与内地、北方大不相同,如何编相关的地理、生物、科学教材?还有一些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见得是广东人特有的,但这些特点长期没有得到关照,我们也应该加以考虑。如现行的物理课程和教材基本上是按照物理学科本身的体系,即以力学为基础,按力、热、电、光、原子这一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力学的知识抽象程度高且与数学结合紧密,比较难学。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就让他们学力学,犹如摆上一只拦路虎,把许多学生吓走赶走。如果基于学生认知的难易程度来建构课程的内容框架,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把较为抽象、系统和严谨的力学淡化并后移,把带知识普及性质的热、光、原子物理部分前移,再强化与当前的实际应用关系最为密切的电学。国际上已经有人对此进行了尝试,广东是否也可以这样做?
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建设必须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相适应,反映广东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广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是由于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广东的经济总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整个社会在硬件设施和人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网络化、数字化的程度比较高。因此可以大胆考虑更多地利用先进的网络和数字技术作为教育的手段。广东的课程要大踏步地实现现代化,要敢于利用一切最新和最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特别是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的课程教材,探讨基于E-learning/M-learning的课程教材模式。第二个特点是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极度不平衡。这就要求广东的课程设置要做到既有基本的统一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应该对核心内容作进一步的精选,采用那些最能反映学科和学习普遍规律、能够举一反三的知识,让学生学得扎实深刻。同时对课程一般内容又不要规定得太死,要让各地各学校和教师都有发挥的空间。还要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在保证整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做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要改变教材内容即全等于课堂教和学生学的全部内容的僵化状况,让教材内容大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应具有在教材内容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地区、学校、班级学生水平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权力。这样教材才有可能做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
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建设必须与广东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根据国家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设想,广东将成为我国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尽管中小学的课程应以全面发展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但是面对这样的一种未来发展,对基本素质的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强调。广东特色的课程应该更加强调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教育,应该更注重服务、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意。这样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和具体内容上,就应该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有所侧重,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国家课程。
广东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广东重中之重的问题,也是我们给下一代广东人留下什么的大问题。应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与热爱祖国的情操联系起来,以此为出发点之一开发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是在相关的理科课程中略为提及环境保护知识,而应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看成所有学科的重要目标和内容,贯穿于整个中小学课程之中。还应慎重考虑专门开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样一门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至少应将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成分。
要保证开发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获得成功,还必须从课程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全面加以考虑。如果课程的内部不协调,或者与外部的环境不匹配,即使设计得很漂亮,也不可能获得实践的成功。课程的内部主要考虑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考评应具一致性。毫无疑义,广东的课程建设必须以党和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广东特色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考评都必须围绕学生的素质发展来做文章。由于素质本身具有难以用量化的手段进行考评的特点,必须采用质性的手段加以描述,这就对考评的理论和实践带来很大的挑战。建立一个理论上有效、实践中可行的考评体系,成为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的应有之义。这样一个考评体系的建设难度甚至比确定课程的目标体系和内容框架更难。因为质性的考评方式从理论上颠覆了传统的、建立在量化考评方式基础上的评价理论,也颠覆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学习质量的理解和接受习惯。因此,在开发课程的同时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专门研究质性考评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如此,还需要通过宣传和普及考评的理论和知识,获得学校和老师的配合,学生和家长的支持。从课程的外部环境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所谓“应试教育”问题。“应试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而是当下社会思潮特别是急功近利思潮的一种反映。当社会和家长都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成效,过分要求教育追求现实功利的时候,只顾在教育内部建立一种基于学生素质发展这样的长远目标的课程,不容易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甚至无法在实践中落实。从2001年开始的国家新课程改革清晰而又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经验教训。然而,改变急功近利的社会思潮并非易事,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教材的改革能走多远?走向哪里?换句话说,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应如何在现实和理想的张力之间保持平衡?既果敢地向着理想的目标方向迈进,又能够为现实所接受而不致于引起过分的阻力。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对高招(考)和中招(考)这类社会性、功利性很强的工作进行改革,以减少它们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副作用,为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建设铺平道路。这也就是说,应该同时考虑功利性强的招生考试改革,使之与新的课程教材体系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妨碍。
以上思考,基本属于务虚的性质,没有涉及具体的方案和操作。肤浅粗糙,一管之窥。之所以写出来,只因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影响巨大,工程也十分巨大,需要认真研究。故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共同讨论,以期成功。
注:
4.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四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临近,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尽快在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由此完成国民素质的改塑工程。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将这种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入手迎接挑战的对策形象地比喻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灾难之间的赛跑”!要使中华民族在这场“赛跑”中跃身于世界前列,当前迫切需要更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并按照二十一世纪世界舞台激烈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选择和确立课程改革的目标模式。
一、当前我国课程目标分类中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
对我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分类体系的理解中一直存在着不少混乱,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是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中的理论分类与课程设置中的学科分类混淆起来,并由此将五育与学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等同起来,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种把五育分割开来的错误观念,其认识论根源在于把理论思维中的抽象范畴实体化了。其实五育并不是五种互不相关的具体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或形式,而是统一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整体活动中的`五要素,只有在理论研究的科学抽象中才可将五育加以区分,而在现实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活动中,则不能将五育分割开来。不同课程设置尽管在知识内容上有所分工,但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的和效果方面则应是几育的综合,否则势必违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规律。
其二是把五育并列起来,同时也就割裂开来。
五育是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进行理论研究时的科学抽象,因而不能并列地阐述五育关系,只有在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综合过程中,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五育的关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五育不属于同一层次,而分别属于心理发展,身心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三个不同抽象层次,后一层次内在地包含了前一层次的内容,又综合了本层次的新内容。
下面我们就以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思维方法论为指导,从三个层次来剖析五育的相互关系。
二、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在联系与观念更新
遵循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方法论原则,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分类的第一层次是从促进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心理发展的抽象层次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智育、德育和美育。
智育、德育、美育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次序。从纠正前一段忽视德育造成的严重恶果和当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存在的主要矛盾等角度看,强调德育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是必要的。但若从理论思维的内在逻辑,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概念演进过程
5.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五
摘 要:传统的机械课程教学以口授为主,辅以黑板挂图,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感到单调、枯燥,没有学习兴趣。本文探讨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感性认识,化静为动,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图文并茂,声情融汇,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
关键词: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 能力培养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第十四章液压传动是技校高级工专业学生的必修的章节,这一章节实用性、专业性、实践性都很强。由于技校学生文化底子薄、知识结构差、动态机械思维能力不足,如果在教学上仅靠传统的几支粉笔、几张挂图,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得到的是“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满堂睡觉”的结果。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自主地学习,笔者探讨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调整。
一、教学目标的调整
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力目标的培养,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的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独立思考、合作探索,以此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注重教师的帮助、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思考
以“任务驱动法”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将过去提出的“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 的教学方法,改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创设相关有具体意义的情况,将信息化技术与完成任务有机地结合。
案例一 在§14-2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与流量中,讲授压力的形成与传递课之前,笔者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利用学校网络查找液压传动的资料,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视频。然后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从收集资料中发现,基本每个组都收集了千斤顶的工作图片,这时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小千斤顶能顶起汽车几吨重的重物。做了这个铺垫后,为教师在讲授“静压传递原理在液压传动中的运用”这一节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让学生自主搜索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并研究形成初步的解决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二 以小组的形式做小球注水试验,对照静止油液压力的三个特性。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现象的观察,在头脑中产生“为什么会这样”的疑问,这就是他们进行思考和学习的动力。
项目完成后的评价分为组内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老师点评三个环节,通过组内自评,以评促学;通过小组互评,以促进团队意识。最后,老师从巩固知识和规范操作技能方面进行点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案例三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讲授“液压系统压力的建立”时采用Flash动画课件,课件一,负载阻力为零时;课件二,负载阻力为F时;课件三,负载阻力为无穷大时。动画课件形象、直观、刺激、兴奋,便于视听和接受,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在密封容器内油液的压力取决于负载,负载越大,压力越大的道理。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促教、兴学双丰收
1.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在充满信息社会的今天,采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下的一种辅助教学,教师要用好多媒体技术,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一,教师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能运用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收集、组织、编辑教学内容,合理选用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平时要不断地关注行业的发展,自觉学习新技术,大量收集新技术的文本、图片、视频及相关网站等资料,储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制件课件素材,制作出教学内容丰富的优秀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提供有力的教学工具。
第三,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既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发展,又促进本学科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的教学思路。
2.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校园内建立教学资源库,将教师的电子教案、课程图片、课件、视频及课程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传到网上,供学生查阅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6.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六
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杨蒙霞
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学校文秘专业课程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把握就业动向,满足社会需求,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本文由中职文秘专业主要专业课程《秘书基础》的教学引发了一系列思考。从该课程的重要性、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秘书基础》 中职 思考
21世纪的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劳动者的教育,是以谋生为职业的教育。社会更多的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扎实专业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劳动力,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教育力量。近年来,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特别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始终面临着社会的考验,如何能摆脱困境,走向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是每个职教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秘书基础》课程对中职文秘专业的重要性
《秘书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设臵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突出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使毕业生能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秘工作实用人才。如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同社会实践相衔接,将这门理论课程,演变为职业教育所需要的“适当的理论讲授,充分的技能训练”的应用型课程,是广大文秘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然面对的现实性课题。
二、中职文秘专业的《秘书基础》课程所遇到的问题 笔者经过《秘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困境,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中职文秘专业定位问题
首先,高等院校培养的文秘人员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较高,他们毕业后大都 1
选择做政务秘书。随着机构改革的推动,各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以培养政务秘书为主转向以培养中高级企业秘书为主。其次,政府机构改革后,部门相应减少了,大批政务秘书人员分流到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中去。因为这部分人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敬业精神,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通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专业技能,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此受到企业界的广泛欢迎。因此,无论从办学层次、规模,文秘人员的知识水平还是用人单位的选择意向来看,职业中专与高等院校培养的和从政府机构分流的文秘人才相比,在就业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于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定位问题迫在眉睫。
2.教材问题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的中专生毕业包分配为国家干部的历史影响,文秘教育的内容至今仍偏向于政府公务的处理,但实际上现在的中专生就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用人单位对不同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的学校培养的文秘人员大都按不同需求量使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户纷纷涌现,国有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实体对秘书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经济实体中的秘书已成为当前秘书队伍的主流。现阶段的《秘书基础》课程教材版本几乎都是偏向于政府公务类文秘人员培养,涉及到企业秘书的案例与教学内容还没有得到系统性建立。
3.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即教学方法问题)
《秘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除了《秘书工作及其发展趋势》、《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特点和作用》及《秘书的基本素养、条件和职业道德》三个章节理论性较强,其他章节,比如《公文处理》、《调查研究》、《会议工作》、《日常事务》、《信访和值班》、《信息与秘书工作》、《检查督办》以及《沟通协调》等章节的教学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甚至是某些章节实践内容更是占主要教学课时。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必然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而大多数学校在安排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偏少,理论阐述也过于抽象。对于初学该课程的中学生来说,作为文秘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略有欠缺。要使文秘专业学生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就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4.专业文化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并没有形成企业所要求的职业责任感,甚至对于职业形象、职业道德毫无概念。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仍然保持普通中学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更多职业人的角色培养。如果一名中职学生和一名普高学生站在一起,人们首先应该会从着装形象气质上进行区分。然而,现今大部分中职学生并无正规职业装扮,更谈不上职业角色意识。文秘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在后天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特有的专业文化的空缺造成中职生专业学习的茫然。
5.师资问题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文秘专业的对硬件设施要求不高,开办门槛低、学费收益高,成为众多中职院校争相开设的非主流专业。但在师资构成上,文秘专业教师或是从其他专业“转业”而来,或是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教学经验都比较欠缺,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调整文秘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文秘专业教师队伍素质。
三、中职文秘专业《秘书基础》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贸系统不断加快的改革步伐,各行各业的商机为文秘专业人才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360个行业都需要秘书,其服务领域之广、层次之多,是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为了顺应文秘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职《秘书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自己的教学。
1.明确定位
职业中专文秘专业的教学定位应紧贴社会需求,面向市场。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文秘人员,然而我国的中职学校主要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生源素质偏低,基础文化知识较弱,技能较差。刚毕业很难马上适应秘书岗位,大量的学生毕业之后最初都走向了各类型的服务行业。面对就业形势,我们的培养目标就应重新定位:旨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从事文秘及其相关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样,使之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他们可以是秘书、文书、资料员、档案员、服务员、营销员、接线员、收银员等等,这些较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过培训、锻炼
还可以成为各行各业带文职性质的基层管理人员。针对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进行调整。
2.保持《秘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对稳定
《秘书基础》课程要解决的不仪仪是一般性的秘书学原理,还需要关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需要。在适应就业需要的前提下,有效地更新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秘书基础》课程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秘书职业是怎么回事,掌握本课程的基木规律,从而能对文秘专业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因此,《秘书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联度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以专业针对性为核心,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秘书基础》课程作为学生首先接触的专业课程,起到为以后专业课程学习领路的作用,对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有很重要的影响,保持《秘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对稳定,使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有比较好的参照。通过不断改革更新,实现《秘书基础》课程教学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优化与整合。
3.实现课程教学方法优化
有了正确的教学思路,还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秘书基础》课程往往作为文秘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开设,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个时候学生文秘相对比较陌生,《秘书基础》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而对基木上来自于各种秘书学理论,用单向传授的讲课方法,学生感觉会比较空洞。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必须是因课程而有不同的调整,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1)情景模拟教学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文秘专业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可通过虚拟实践性强的情境,如开展模拟会议、模拟洽谈、模拟自动化办公、模拟接待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营造专业氛围,熏陶专业意识,提高专业技能,使学生学得愉快轻松,学得趣味盎然。如在学习《会议工作》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模拟开展一次某商场的开业典礼,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会务小组,综合设计一份会务方案,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一次模拟的开业典礼活动。
(2)实景操作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当秘书,帮助各个部门打印材料,起草通知,接待来宾,接打电话,让学生提前进入秘书角色。学校经常有大型活动,成立校园礼仪队,尝试让学生为学校内的各种会议、活动、庆典服务;组织学生到机关办公室、档案室和档案馆实地参观,了解文件处理的实际情形,帮助学校各部门整理档案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尝试带学生走向社会,推销自己,参与各种销售服务等。把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接触社会,到实际岗位上去印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的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受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3)案例分析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来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对信息的成功记忆。现代教学媒体突破了传统教学条件的制约,不仪能提供各类感性材料,如实际事物的形象、声音等,而且可以通过情景的设臵,色彩的绚烂,角色的转换来帮助学生融合所学的知识.以获得新的抽象概念。同时,由于它具有表现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因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避兔文本案例的枯燥和累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从有关图书、网络或工作实践中,选取一些典型事例(正面或反面案例),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运用秘书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见识一系列秘书岗位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案例对教学知识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将理论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不再枯燥乏味。
4.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
秘书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从业态度,还要具备踏实肯干、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秘书工作内容庞杂、事无巨细,要做好这项工作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在秘书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这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比如,秘书职业对秘书从业人员的形象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平时每个星期固定三到四天统一着职业装,以此更好地约束学生言行举止。为了张扬学生的个
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全面落实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组织方面,除了以常规课堂为主以外,文秘专业还可利用每周活动课时间,尝试开辟一些形式丰富的选修课堂:专业讲座、专业见习、技能练兵、技能比武、调查分析等,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5.优化文秘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培训,使文秘专业教师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其次,实现校企合作,派文秘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再次,可聘请有经验的企业秘书到学校交流、讲课,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知识与社会经验的互补。此外,还可以考虑安排学校某些部门行政人员兼职文秘专业某些实践课程教学或讲座,将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想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不仅要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更要掌握专业的技能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秘书基础》教学中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要使学生养成开放性的思维习惯,使之具备学习文秘专业知识的能动性,并使学生从心理上对文秘专业有一个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高海生.秘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覃彩虹.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法制与经济.2007(9)
[3] 帅学华.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教学定位与策略[J].秘书之友.2007
(7)
7.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七
一、对学校管理工作重心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工作职责是教书育人.个人认为育人是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教书是育人的载体和过程,因此育人必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当前,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分级分层次的招生政策,所以在各类学校管理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高中教育,一级达标中学的学生,不管其道德品质如何,因为其用心于读书,所以日常行为规范表现是比较好的,因此学校的管理重心体现在以教学为中心上,把教学常规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而作为一般高中,学生基础差,虽然他们不是不想学,但是他们不会学,因此有过剩的精力用于其他,包括违纪行为,所以学校的管理重心体现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上.几年来发生的大学生伤害案告诉我们:无论是哪一类学校都必须把育人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随着学制延长及各种媒体广泛介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已经不是等到大学的时候了,何况不是人人都能上大学的.因此,我认为中学学校管理必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成人与成才的联系与区别,才能真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名学生的发展.
二、对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看法
新课程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着力改变单一被动的接受式的状态,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交际能力.我认为:改变单一被动的接受式的教学状态,并不否定原有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要求课堂教学方式都要按此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并不是同一维度上的三种学习方式,它们反映的是三种不同的价值指向.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的产品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中的适应和发展作准备.高中新课程方案虽然已实施多年,但是,我认为教学管理仍然必须特别关注:
1. 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掩盖了某些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出现教师讲得少但没有讲得精,反而掩盖了部分教师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教师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
虽然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但是,如果从教与学两个层面来说,学校主要是抓教的管理,教师要抓学的管理,加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效果的监测.当今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必须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和相关的生活常识,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供适度的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并提高学生的专注率;才能做到多——拓得宽,少——精得来.
由此可见,学校要通过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和指导,才能实现对教与学的全面管理.在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引导方面,首先要以教案为突破口,在改革教法上下功夫,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让新思想、新观念走进课堂,注重教案的创新性.
教学管理者应把教师的教学反思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中,采取每节课后反思,写好教学后记附于该节教案后,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同年级组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方法,教师个人应写好学月总结,分析一个月来教学方法、学生能力培养上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有哪些突出问题等,制订下个月的改进方案,提出自我奋斗的目标.期末将每个教师的教学后记收集起来展示评比,对教学设计有创新、有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应予以表彰.
2. 强调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出现对课堂教学评价表面化
现在评价一堂课似乎总是和其是否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又常是看其是否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且不关注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必须进行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关于启发性问题,个人认为不能看表面,教师必须善于观察,所谓启发,关键是看是否引起学生动脑筋思考,有,才达到目的.关于课堂教学的探究方式不仅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应包括如何应用已有的知识探究解决未知的问题,这才是更重要的.人们不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盲目摸索,而是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下有目的地探索未知世界.而教师必须快捷有效地让学生理解掌握,在此基础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对话应该以某一些相关联的主题为核心,作较深入的思考与探讨,以便激励学生进行诠释、试作推测、论证各种解决方案,或是寻求其深入的内涵,甚至将理论付诸实际应用.教师应略施压力,促使学生试着为其论点进行澄清与辩解,而不是将学生的说法照单全收.
三、由义务教育问题引发的思考
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当时有许多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普遍认为: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教育将面临极大的困惑,简单说就是不好教.而我认为不好教的原因不是独生子女问题,因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对教育会比多子女者更重视,也更有条件实施.造成的原因是实施义务教育,却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即制度滞后造成的,其危害是十分可怕的.教育不只是鼓励奖赏,惩戒也是必须的手段.可以说教育本身就具有强制性.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一个国家通过教育手段达成的,任何国家都是如此.我国第一代华侨都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和乡土之情,比如在国际体育赛事中,他们会为我国健儿鼓掌喝彩.而第三代经过侨居国的教育之后,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在我国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怕流失生源而限制对违纪学生的纪律处分.这样造成一个人从小就无是非标准,从而扭曲了其人生观.时至今日,人们不断感叹,犯罪趋于年轻化.如今,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此文虽然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赋予了班主任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惩戒权,但是现实中却降低了全体教职员工对学生教育的积极性,难于做到全体育人、全面育人.我认为必须明确赋予全体教职员工对学生的教育权(当然必须限制体罚和变相体罚),对违纪学生进行必要的处罚,让学生弄清是非,为己负责,为他人负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四、由课程改革问题引发的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始于2002年秋.新课程要求改变单一被动的接受式的教学状态,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很大的偏差.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为由,课堂上对违纪学生只能求,不能教育.时至今日,众人感叹,现在的学生太不尊重教师了.我认为“以人为本”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必须明确这里的人是“众人”的“人”,而非“个人”的“人”,张扬个性必须以和谐为前提.过分强调尊重学生的结果就是失去教师的尊严,从而降低教育的信度和效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也有自己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和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批批国家栋梁,他们尊师,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国家领导人,成为杰出科学家.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打破它?难道创新与尊师是矛盾的吗?我接受中小学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哪件玩具不是自己做出来的?这不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校不尊师的学生,成才后会爱国、为国献身?
8.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技工院校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
技工院校开设的机械专业和机电专业中,机械设计基础是其中一门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储备专业知识。本文结合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开展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情况,对如何提高技工院校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在教学机械设计基础时,要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差异及认知水平等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心里有数,搜集和组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把需要完成的知识点分解成基础性知识与提高性知识,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将基础性知识传授给全部学生,在此基础上,将提高性知识传授给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
二、因需施教,优化教学内容
技工教育需要传授理论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职业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技工教育中的理论教学应以够用和必需为前提,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校内与校外实习。为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教学内容,对于理论性强以及实践中较少利用的内容,如静平衡、变位齿轮等知识删去不讲;对于以前学过的内容少讲;对于实践常用的知识,如带传动设计、螺纹链接、齿轮设计、轴的结构设计、轴承拆装等内容应该多讲与精讲。总之,技工教学中要以应用为目标,够用为度,以概念与应用为重点组织教学。
三、区别对待,分层教学
新学期开始,学生对新学年的激情比较高,上课比较认真。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在开学后3周左右学习的层次性就会表现出来,这时还用“一刀切”的教学法,就会出现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好的情况。为此,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该使用“分合相接”法:“合”指的是集中讲授与归纳,“分”指的是分类指导与练习。其中,集体讲授面向全班同学,分类指导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者学习一般的学生,集中归纳起着点睛作用,使学习有困难以及成绩一般的学生加强理解,分类练习指的是根据学生学习不同层次安排识记、理解、简单应用与综合应用四个层次的课外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难易程度的练习可做,这些练习可尽量选择实践性强的题目,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设备种类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比如四杆机构以及齿轮等,仅仅依靠老师口述,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三维动画,能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感性认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机械工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感性认识。学院学生除了在机电机械专业实验室内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外,还可到学院内的实习工厂进行实习,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中做”和“做中学”的真正内涵。比如,为了完成“曲柄摇杆机构”和“急回特性”原理的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内观看牛头刨床机构的运行情况,从而加深对“曲柄摇杆机构”运行原理的认识,在观看牛头刨床机构的运动过程中,可以看到加工过程中存在进刀慢、退刀快的情况,就能很容易理解“急回特性”原理。
六、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技工院校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信心也不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建立了学期考核、平时考核与任务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期考核综合学生期中考试分数与期末考试分数,平时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与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任务考核指的是课堂练习与课堂表现等情况。其中学期考核分值占最终考核分值的60%,平时考核和任务考核分值占最终考核分值40%,因此在平时考核和任务考核中多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振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机械管理开发,2011(1).
[2]邵园园,玄冠涛,侯加林.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
9.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九
摘要:在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认知基础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样就使得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加之基础化学知识本身苦涩难懂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方式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内涵、分层教学的依据,接着提出了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应用探索,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 分层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基础等方面发生变化使得在教育教学中也不断发生改变,在高职院校化学专业发展中大部分学生会感觉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导致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喜悦,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就是将统一班级学习的学生根据其认知差异和兴趣氛围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体会其教学效率。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如何能够确定学生的学习层次是在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作为划分学生层次的基础。
二、分层教学的依据
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体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基础知识还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此,分层教学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应运而生。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要能够遵循因材施教和最近关键期原则,教师要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转变其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方式,以此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应用探索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职化学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不同,这样就导致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如果不采用分层教学方式使得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一节课学习中“吃不饱”,但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会感觉“消化不了”,为此,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教学,在应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系统化的发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层次上得到发展。为此,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先要对了解?W生的学习基础,可以通过摸底考试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并作为分层教学的依据,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以及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以便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充足的发展。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辅导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进行辅导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重在重难点知识的阐述,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在基础化学应用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能力,以便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一方面,需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教学效率。
(三)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
基础化学课程是化工专业开设的基础性课程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有关化工生产、生物工程等相关知识,通过这个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较为基础的知识,能够熟悉化学知识中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以及就业奠定基础。基础化学课程是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专业课程、生产进行服务,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了解物质的结构,能够熟悉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一些较为基础的知识点即可,只要能够将相关的知识理论纳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对于层次比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时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除了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拔高。通过这样教学目标的分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充足的发展。
(四)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基础化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分层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探讨-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学习到相应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先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学习思考,问题层次设置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来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内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不仅要学习其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基础比较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通过多方面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是从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还要注重对学生技能、学习态度、习惯等方面的考核,通过考核重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基础化学教学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等综合考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能够在能够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此,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教学,在应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系统化的发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还要注重考核内容的分层,在基础化学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来认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的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以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篇十
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
一、关于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弊病,还是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
11.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字:成人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成人教育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课程,它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习者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微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及进一步自学类似课程的方法。该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的技能和自学类似课程能力。它主要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演示文稿设计及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成人学生的学习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支持服务系统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在接受一定的面授辅导的前提下,自主完成学业。因此,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学生完成成人学习的必备技术之一,是学生发展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1.基于专业的课程教学是成人教育的立足点
(1)迎合成人教育对象的学习特点.
成人教育课程教学对象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成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明显的职业经历和专业特色,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比全日制学生更中成熟,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因年龄、智力、原有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务能力、所学专业、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等不同,他们对课程教学也提也了不同的要求。
(2)符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
成人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就是“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为目标,以适合从业人员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为内容,以整合优化的学习资源为基础,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以严格而有弹性的过程管理为保障,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围绕这一要点,课程教学也应当充分体现从业人员学习需求及专业特色。
(3)切合成人教育“学导结合教学模式”。
成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教学模式,回顾几年来成人教育试点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始终围绕着一个基本的目标“如何处理好远程开放教育中学与导的关系”进行着,各级地方成人和各学科专业的老师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式,但这些模式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其要点是“学习者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教师基于教学设计进行多种方式的引导与辅导,学校通过支持服务系统全程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这个教学模式改变了单向传输、封闭面授为主的传统模式,具有二个基本特征:第一,自主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辅导要服从、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二,针对性,强调教学活动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力特点、生活角色多元的特点来进行,强调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强调突出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互动。
(4)突显成人教育教育目标。
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管理第一线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研究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市场实际相结合,以培养出具备独立性、创造性和综合职业能力,能立即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用人单位对员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成人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适应岗位要求,能够结合专业特点开设,使得成人学生利用最短时间,学到最实用的东西,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2.基于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与思考
(1)教师层面上。
教学过程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是教师通过这个过程将观念形态的课程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在课程目标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与课程设计者之间互相理解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和课程资源进行理解、对知识进行呈现、展开、流动和生成的过程,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专业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抓住面授导学机会,以学生的知识背景、专业特色为基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构建适合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①以学生专业知识、专业需求为背景,制定教学计划。随着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 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位置得到了认可,但从操作层面上来讲,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实践者。目前成人教育学生中,大部分是因工作需要而选择与自己工作相对口的专业。因此教师在接手某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前,可以通过研究任教专业课程结构、专业培养方向了解专业的大概情况;在学生报名时,教师可以通过下发计算机应用情况调查表和学生谈话等方式进行相互沟通,了解学生工作岗位中对计算机应用需求的大概方向,征询学生对每一章节的具体要求,为制定专业化的教学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设计专业化教学案例。成人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紧紧围绕成人学习这一特点。成人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工作和职业需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设计能够吸引学生,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为此,因从下以几个方面入手:
收集专业问题。问题首先要来自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只有具有专业工作经验的学生才能更加体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具体工作的作用,才能提出具有专业见解的问题。在收集问题时,尽可能的选择不同年级相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和企事业单位领导沟通,了解单位对该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
设计专业问题。在收集大量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自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地全面了解,设计出知识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例如文秘专业如何要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如何制作生动的会议演示文稿,会计专业如何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教育专业如何应用表格工具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等等。
解决问题。在收集、设计专业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对学生提出新的专业性问题,启发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机解决更多的专业问题,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达到“学一会三”的效果。
设计专业化教学案例。在以上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为方向,从问题描述入手,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出科学的问题解决办法,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
(2)教学内容层面上。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专业化是教学专业化的根本保障,也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充分征求教师、学生、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能力和专业特点出发,按照不同专业进行设计与规划。
当然,课程内容专业化教学并不是指每个专业从头到尾都要学习不同的内容、掌握不同的技能,而是在和专业方向密切相关模块中,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区别。它不是对以往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原有实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成人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及各专业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将各个专业都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模块,比如网络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可以设置专业模块。
(3)从评价层面上。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专业化的理念,在评价过程中也应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在评价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灵活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评价。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可以利用模拟考试系统进行测评,对于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完成教师预设问题的途径进行简单评价,但主要以学生自评为主。
专业化教学是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专业特色结合起来的,是将理论融合入具体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更易理解教学内容、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一方面,能够将所学新知识和技能蕴涵在“专业技能”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化教学,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的参与,是带着问题来学习,是带着答案去工作,为其主动探索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钟山,黄美发,匡兵.成人高教育《计算机基础》教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月.
[3]张瑞芳.简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J].成人教育,2006年10月,第237期.
[4]林冬梅.关于成人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J].专业教学研究,2007.6.
[5]鲁美秀.浅析成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教学[J].中国教育下旬刊,2007年8月.
12.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思考 篇十二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阶段
1997年, 教育部在《加强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中, 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个层次, 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10年来, 我院积极贯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各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讲授计算机基础 (文化) , 第二学期讲授计算机基础 (语言) , 后续计算机基础课程由各系根据本专业特点设置。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仅表现在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地位有了科学的界定和理性的认识, 还表现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已渗透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已经成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骨干。我院计算机基础 (文化) 被评为天津市市级精品课程, 计算机基础 (语言) 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研究论文和编写的教材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保持着上升的势头;计算机技术与各专业的融合及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日趋明显和多样化。
可以说, 我院的计算机教学同全国一样进入了历史上最火热的时期,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如何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加科学, 更加符合教学规律, 并且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目前考虑的问题。
面向应用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有其基础性, 还有其应用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必须反映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步。几年来, 我院计算机基础 (文化) 课程在教学内容上, 每年都在变, 在不停地更新。例如, 操作系统实验, 从Win98、Win2000发展到现在的Win2003;字处理系统由Word6.0、Word97、Word2000更新到现在的Word2003;电子表格由Excel97、Excel2000更新到现在的Excel2003;由单台计算机、局域网发展到因特网, 同时还增加了多媒体、数据库等内容。
计算机基础 (语言) 课程根据专业特点分别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和VB程序设计。部分讲授C语言的班级采用双语授课方式, 艺术系的VB程序设计使用特色教材, 结合专业特点侧重于图形图像的处理。实验教学内容也随之作相应调整, 如C程序设计实验, 鼓励学生使用面向对象的C++编译软件调试自己编写的程序。我们从重视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 力保实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 又使所用的软件保持先进性。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 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在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 处理好实践技能与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关系, 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如:计算机基础 (文化) 的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的比例为1∶1, 计算机基础 (语言) 的理论课时为36, 实验课时为28。同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减少验证性实验。从2003年开始, 我们开展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教学, 采用大作业的方式, 指导学生编写实用程序, 加大学生业余上机实验的时间, 鼓励学生上网完成作品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拓展知识, 并将实践知识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无论是计算机基础 (文化) 还是计算机基础 (语言) , 都要求学生在学完课程后交一个作品, 并计入到期末考试成绩中。
我们认为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计算机基础 (文化) 教学的理想模式之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初学者在学习某些应用软件时, 可以先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教师的教学只围绕一个目标进行, 而学生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由浅入深, 边学边练, 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不断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 我们已向学院提出了计算机基础 (文化) 教学改革的具体意见, 有待今后的实施。
关于计算机基础 (语言) 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无论采用哪种程序设计语言 (C/C++, VB或Java) , 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思维方式。应该说, 相对传授知识来说,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对教师更具有挑战性。因此, 从教学改革的长远考虑, 要达到计算机基础 (语言) 教学的课程目标, 还需要在培养学生思维上用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同时, 由于实践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可能的情况下, 还有必要增加实验学时, 并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
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涵的理解
计算机基础课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并为某些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程在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由于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因此, 计算机基础课在课程的组织、内容的选取和授课的深度上应有别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 不包含 (或极少包含) 专业性知识。例如, 使用某种语言的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方面的技术与应用, 以及硬件技术基础等。这些内容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 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的理念、技术和方法, 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和利用计算机, 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很强的应用背景, 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基础性的并能使学生长期受益的内容必须讲授。在授课时, 教师不仅要注意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的讲解, 而且要努力做到“授人以鱼, 更要教人以渔”, 从而使学生能够终身学习和主动应用计算机。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 让学生自己体会和领悟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并通过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有关技术的掌握。
计算机基础教育涉及的范围非常广, 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所起到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是任何课程也不能替代的。由于各专业在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方面的要求不同, 因此有必要制定出符合计算机基础教学规律的、因学生专业而异的教学方案。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教学内容更加科学, 教学模式更加有效, 还需要广大教研人员进一步地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森.论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今后发展[J].计算机教育, 2005, (10) .
[2]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9) .
[3]訾秀玲.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5, (12) .
13.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十三
——我国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回眸
龙宝新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课程的有效开发与科学实施离不开管理环节有力配合,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是课程实施的生力军与护航者。在封闭、层级、指令型的课程管理体制中,课程的实施面临着种种瓶颈,三级管理体制的确立无疑是石破天惊之举。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是一段困顿的历程,面临的挑战接踵而来,改革仅仅完成了新体制的搭台工作,改革内容的真正充实尚需时日。增强基层课程主体的参与意识与使权能力,构建一种富有活力的课程对话机制,促使课程体制变轨的彻底发生,是未来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对话机制
课程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与命脉,课程的有效开发与科学实施离不开管理环节有力配合。从这一意义上来看,课程管理是学校改革的心脏与枢纽,它对整个课程系统的延续与变革具有重大意义。更进一步讲,当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解决好课程权利的配置问题,其所要变革的实质对象是课程主体角色与形象的重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管理正是利用权利配置的“筹码”来确认所有课程主体的课程责任,激发其对课程生命的呵护意识,努力构筑一个富有活力、对话协商、同舟共济的“课程共同体”①。
一、一个破天荒之举:“三级”课程管理新政的出台
2001年,国家颁布了指导全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参与的课程管理新体制。这一决定的做出,无疑是我国课程管理史上石破天惊的一个创举。从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摆脱了集权、一统、计划式的体制,开始走向以分权、共创、对话为特征的体制,一种适应当代我国基础教育需要的课程管理新体制应运而生,揭开了我国课程管理史的新篇章。
(一)学校:不能再让国家“牵着走”
建国以来,与国家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采取了“国家主导、学校教师配合”的计划管理体制,教育部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国家课程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机构成为课程权利的集结点,任何地方、学校、专家的课程改革建议必须经由教育部的中转才可能得到表达和体现,学校的绝大多数课程管理权利被代理、被收编,它们只能在教育部的指导或监管下开展有限的课程改革与实验。显然,这种课程管理体制对那个学校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学校自我改革意识淡漠的时代而言是适应的。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法》的颁布,国家改革进程的加速,学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推进,学校愈来愈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新实体,日益成为能够独立承担其课程改革责任的社会实体与变革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跟着国家“亦步亦趋”,学校就难以解决国家统一课程规定与区域社会对课程提出的特殊要求、课程计划与课程弹性之间的矛盾,最终使课程失去对社会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免费师范生专业成长力的职后发展研究”【10YJC880081】
作者简介:龙宝新(1973—),男,陕西洋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及教师教育研究。
生活的应变力与适应力。因此,不能再让国家“牵着走”,如何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引下走出自己的课程改革之路就成为学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话题。
(二)教师:不能再当课程改革的配角
在计划管理体制下,课程的三大文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将教师“锁定”在课程文件执行者、教材文本传授者的位置上,作为自主、自创、自觉的“教师”形象是没有存身之所的。在这种境遇中,教师充其量只是课程改革的配角,在课堂上他只需照本宣科、如法炮制,只需对教材作以“轨道”(即“Curriculum”意义上的课程)式的延伸即可,在此教师的课程创意、课程理解是用不上的。究其主因,他们只是课程管理中的“被管理者”、“被改革者”,属于被课程管理者防范的对象,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忠实于教材文本与课程管理者的意图。在计划为主的课程管理体制中,教师没有课程的管理权、创生权、解读权,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听到他们个人的“声音”,他们是置身于课程管理圈外的一个弱势群体。在被管、受管、监管的局面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被窄化,整个课程就是学生的课程,教师无法将自己的课程思想、教学见解以合法的方式融进去。在新世纪之初,随着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为创造力而教日益成为课程改革的洪流与主流价值,封闭的课程管理体系受到了质疑,计划与弹性、封闭与开放、预成与创生之间的矛盾在课程管理领域凸现,教师的课程管理权得到了认可与尊重,由此,“不能再当课程改革的配角”、“在参与课程改革中发展教师”的理念乘势而入、瞬间走红。
(三)课程:不能再做奴役个性的帮凶
在严密计划、权力下行的旧体制中,课程管理实践创造了一个大一统的教育生活世界:学习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试,人的“三维”发展(即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个性的培育只是学生发展的装饰品而已。在“国家——地方——学校——学生”这一垂直性权力延伸线路上,原本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变得单一化了,学生成长退化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简单积累与机械叠加,学生个性的发育被抑制了。课程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手段都是被规定好了的,在课程蓝图中找不到学生个性的栖身空间,作为课程创生者的身份被删除。计划主导的课程管理体制筑造了一个事无巨细的课程管理网络,把学生“安置”到每一个网点上去是课程实施的目的。在这里,只有课程管理者规定的学生课程空间,没有学习者自主生活的自由空间。把学生同化进庞大的社会体制中去,生成一个个“体制中人”,成了课程管理的隐秘意图。无疑,由这种课程管理体制“规划”出来的课程不可能是“学生的课程”,不可能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生长空间,它最多只能算是把人格式化、标准化,只是奴役、泯灭学生个性的课程“监狱”而已。显然,在二十一世纪中人的主导生存方式是自我创造,是“活”出新自我、新面孔。这种阻碍学生个体自我呈现的课程管理体制难以为继,因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课程管理体制必须留给学生充裕的课程空间,否则,它就无法实现将课程文本与全人发展相融通的重任。
正是在这一特殊改革背景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具有历史性意义——它不仅是从国家政策层面给传统管理者的课程管理边缘群体——学校、教师、学生打开了参与课程建设的一扇门,更重要的是,它宣示着一种以民主、参与、自创为主调的新课程管理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诞生。一个小小的按钮往往能够启开一个新的世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建设对整个基础教育事业而言正是发挥着这样一种微妙功能。
二、一段困顿的旅程:遍布荆棘的课程管理改革之路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启动并不意味着它彻底改变了沉闷、单调、封闭的课程管理系统,相反,它只是打开了改革的局面,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一系列挑战与问题浮出水面,让课程管理改革进程充满了变数。十年变革,十年困顿。整个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在应对问题与挑战中蹒跚而进的,改革路途上遍布着荆棘,直接挑战着改革者的智慧与信念。
(一)改革,只是开了一个头
无疑,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仅仅是为课程管理活动设计了一个框架,要用实质性的改革内容将之充盈起来谈何容易。作为课程管理改革的见证者,我们都能看到: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只是开了一个头,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去应对的改革问题错综复杂的,迫切需要我们去从容应对:国家课程依然强势,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依然局限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流于形式、难以硬化,甚至许多偏远地区连这些课程的“形式”都没有;地方课程开发仅限于英语、历史、区域文化等小科类课程,仅限于编教材、做样子,真正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地域需要的地方课程形态难以产生;做得稍实一点的校本课程开发仅限于城市中的优质学校,且这些课程的开发毫无章法可言,最终沦为学校课程改革的装饰性成果,沦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门面”;许多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经验,只会对相关知识材料进行编排编辑,不会用“教材”的形式来呈现、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大多数校本教材沦为学生的课外读物;社会、学校还缺乏把握、整理、提取地域核心文化、特色知识、特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能力,还无法充分利用课程权利来实现课程与地域、校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等等。正是如此,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主体依然是“上层坚挺、底层空虚”的空架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灵活开发,基层课程主体对新增课程权利的有效驾驭,促进学生学习品质改善与全人发展的课程使命的最终完成等等,都还需要一定时日才可能最终兑现。这些迹象表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只完成了搭台工作,“好戏还未开局”,提升基层课程管理主体的权利意识、使权能力、参与热情都将成为我们实质性地充实课程管理体制这个“框架”的攻坚环节。
(二)课程,依然翻不过“高考”的手腕
课程管理的权利来源是多样化的,行政权力、监督权利、组织权利都只是其显性化的表现,这些显性权利随着三级管理政策的出台都已基本上实现了课程主体间均权、分权、赋权的改革目标,故课程主体间的显性权利平衡极易实现。然而,在课程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种隐性管理权利,这就是课程评价权利,即课程实施的成败由谁说了算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课程评价的管理”②是课程管理的重要一环。这一课程管理权利是任何课程管理主体都难以绕开的一道关卡,它就是课程集权最后坚守、负隅顽抗的一道壁垒。可以说,对这一权利的解体与重构体现着课程管理的深度与层次,故成为课程权利收放实现自如的扭结。显然,这一隐性课程管理权利在我国是通过“高考”来实现的,回避课程改革的两极化现象——“一收就死,一放就乱”弊端离不开高考制度改革的同步推进。尽管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分段改革的实践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在传统教育文化犹存、宏观教育体制改革尚未彻底完成、社会公民素质偏低的今天,高考的每一步改革都牵涉到公平与专业、公正与科学间的博弈,势必会累及全新课程管理体制的构建,延缓新体制成熟的周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面向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依然无法逾越“高考”的壁垒,难以抵制“考试回流”效应③的侵扰,走向彻底的自由与自主。故此,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定会举步维艰,难以实质性地迈开步子前行,课程管理权利真正“下放”的道路还很漫长。
(三)管理,一个正被颠覆了的概念
对课程管理改革而言,最为窘迫的事情莫过于其本身所遭遇的种种质疑了。当前,“课程管理”一词本身并没有清晰表达当下这场课程改革运动的内涵,反而有将之拉回到改革前的“自上而下”轨道之嫌。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课程管理”始终带有“监管”“管制”“控制”之歧义,无法表达本次课程管理所倡导的自下而上、鼓励创生、自主治理的课程解放思想,故用“课程领导”、“课程经营”取而代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课程管理”一词还是慎用、少用为宜。④同时,课程管理活动似乎难以完成本次课程改革的最终使命——重建学校“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实现学校课程的增值与自主,这是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着眼于构建一个相对封闭的层级式课程管理网络,而非构建一种能够适应外部变革世界的复杂适应系统,不断增强课程系统的自组织性能与内发潜能。在这一意义上,课程的经营与领导更适合这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运动,它能够体现新课程管理范式的实质——联合和引导各个课程主体来共同建设课程“模体”(多尔语),充分体现课程管理活动的双向建构与动态互变本质。
三、一揽子改革呼之欲出:全力创建最适合国情的课程管理格局
面对课程管理改革遭遇的难题,所有课程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继续改革,以确保理想的课程管理格局在中华大地上最终建立。要实现预定的改革目标,我们不能坐收其成,而必须加足马力、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利用一揽子有力对策的持续跟进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改革的深化。
(一)主体:激活改革的潜能
任何改革的活力与源泉都不单单来自政策的压力,而是每一改革主体,尤其是基层改革主体的热情与创造力的激发。课程管理改革亦是如此,其成败最终取决于它能否激发所有课程参与者,尤其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参与热情与智慧潜能。应该说,本次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主要任务是让中小学教师分享课程管理权力,深度参与课程管理,让课程管理实践突显生机。但是,课程赋权并非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一件好事,有些教师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负担,是额外工作量滋生的根源之一。⑤因此,如何让他们精神“减负”、愿意参管、主动介入管理活动,突破国家课程管理网络的包围,左右全国宏观课程管理格局的走向,是一项最具挑战性的改革任务。新体制的确立只是确认了中小学教师、校长、学生作为“课程主体”的地位与身份,但这一地位的最终确证还需要他们的积极改革行动,需要他们具备引领课程改革方向的能力。正如赵汀阳所言,权利(right)需要权力(power)来证实,需要行动和争取来落实。⑥让弱势课程管理主体——中小学教师利用改革行动来最终分有、落实课程管理的权力,既是本次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底牌,也是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根本标尺。
(二)解套:突破课程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当前,不同课程主体课程管理权利博弈的焦点日益集结在课程评价权利上。如今,高考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如何让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成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成败攸关的问题。应该说,课程管理权利的平权必将体现为课程评价权利的平权,让课程评价、高考制度的设计既能充分体现各个课程主体的利益与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的良性发展,自然是课程管理改革者必须冷静面对的一道难题。高考是课程管理的指挥棒,是三级课程的公共舞台,是课程管理集权的化身。弱化高考、分解高考、优化高考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推进课程管理体制新生的基本策略。我们认为:在当今课程管理体制下,没有高考、取消高考只会让课程管理走向更加无序的境地,而让课程管理与高考改革实现联动与同步,让高考成为各级课程主体的课程权利的平衡器,充分发挥高考作为课程权利调节器的功能显得尤为关键。以课程管理改革推动课程评价制度改革,用课程评价制度变革来引导课程管理权利的优化配置,努力搭建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间的互动机制,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抓手。
(三)机制:课程权利的博弈与对话
任何有生命力的课程改革事业都是一场“持久战”,都需要构建一种动态的相互制衡机制,以此实现改革向内生型与自调化的转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管理体制构架只是管理机制建立的起点,是向管理机制转变的中间状态,建立课程主体间的博弈与对话机制才是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终点。在课程管理实践中,各课程主体间围绕课程权利的博弈与对话是促使课程权利均衡状态出现的动态机制。如果某一方,如中小学教师不在意自己手中的课程权利,不善于利用这一机制来实现自己的课程权利,课程权利的均衡点就会移向国家或行政部门的一端,国家赋予其的课程权利可能会形同虚设;反之,如果中小学教师在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驱动下努力去争取并实现自己的课程权利,国家赋予其的课程权利可能会
增值,一种最优化的课程权利平衡点就会出现。因此,课程权利对话机制的形成才是课程管理体制建设中最具实质意义的目标。课程管理体制是死的、有形的,它只是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舞台,而人是活的,善于利用体制,将之效能潜能发挥到最大化才是课程管理机制重建的内核所在。
(四)变轨:课程权利新格局的催生
无疑,实现课程管理轨道的变轨是新课程管理体制质变的标志,是新体制形成的标尺。当前,新体制的雏形已在眼前,而我们依然走在一条国家主导的课程管理轨道上来,要实现彻底的变革尚需时日。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坐等课程权利格局发生实质性变革的“春天”到来,而应该积极行动,为新课程体制变轨的彻底发生产生条件,努力催生课程体制的变轨来临。在这一点上教育专家大有可作为空间,他们应该深入基层引导教师反省传统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激发教师参与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活动,加入到改革者的行列中来,扩大改革者的阵营;他们可以参与传统课程管理体制的反思,探讨理想课程权利格局的样态,在参政议政中促使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更具魄力与效力的改革决策;他们还可以积极开展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实验,与各方课程管理主体携手创建改革范例,引领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等等。离开了专家的斡旋与启蒙,离开了他们的大胆尝试与先遣导引,新课程权利格局的诞生可能会长路漫漫。在课程体制变轨中,教育专家的批判、示范、诱导好似一种酵素,他们的参与完全可能加速改革的进程,缩短改革的工期,延伸改革的深度与效力。
参考文献 ①刘英琦.简论新课程实施中的课程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7).② 金东海.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③ John Chi-ki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s :contexts,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C&I 2011 report.④ 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⑤John Chi-ki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s :contexts,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C&I 2011 report.⑥赵汀阳.预付人权:一种非西方的普遍人权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6(4).通讯方式:(Tel)******
西安市师大路1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高职项目化课程的开放性设计研究10-20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09-06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些思考09-21
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学管理的思考09-23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安排的意见09-30
关于公司员工浴室开放的通知08-21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体会06-11
关于高职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研究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