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2024-10-01

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共11篇)(共11篇)

1.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篇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十八大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妇女就业是整个就业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市**镇妇联紧紧围绕**市政策方针,市妇联相关妇女就业创业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组织妇女、引领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在市妇联的积极倡导和结对帮扶下,依托各村妇女儿童之家,在实现妇女就业创业,促进家庭增收、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推进了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

一、基本情况

20xx年底,全镇农村户籍人口6.8万人,其中女性占了一半;全镇劳动力人口2.25万余人,其中农村妇女劳动力1.2万余人,占53%。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走出了田野,积极投身就业创业浪潮,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提升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优势。目前,全镇70%以上的农村妇女能够掌握了专业技术,在工作岗位上立足。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本领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为有不同需求的农村妇女定制培训课程,先后开展家政保洁、马达车工等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班,近年来,共有300多人次妇女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帮助农村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和本领。在市妇联的支持帮助下,**镇百余位劳动妇女掌握了马达车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在家也可以开展手工纺织等活动。

(二)发掘地区优势产业,带动农村妇女实现灵活就业

**镇是农业古镇,以前劳动女妇女多半都是投入到田间劳动,在农闲时,心灵手巧的劳动妇女学会了制作各种编织物。因此,加强编制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妇女实现灵活就业。通过市妇联统一领导,开展了手工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等活动,通过纺织行业发展带动不少妇女实现灵活就业。同时,将本地特色针织品推入市场,推荐到大型展销会,拓宽销售途径,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并组织优秀经纪人前往义务等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增强相关能力。

(三)宣传倡导,拓宽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平台

为了让农村妇女不用走出家门,就能了解就业创业信息,**镇利用镇村两级妇女儿童之家平台,将就业信息、创业渠道等多方面整合的资料,通过宣传橱窗、信息平台、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多媒体,向农村劳动力妇女展示。让她们足不出户就能满足需求,找到合适的工作,发展新产业。妇女儿童之家通过信息共享,在镇一级的组织领导下,将企业招聘信息、就业创业热点、技能知识培训等通知,走村串户的向农村妇女宣传讲解,并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就业、科普、政策、民生宣传,扩大影响力。

(四)帮扶弱势群体,统筹推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

镇妇联积极争取党委、市妇联支持,对单亲、困难母亲、患大病妇女特殊关怀,帮助扶持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初期创业投入,为弱势群体改善生产、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并积极组织镇村巾帼志愿者队伍上门为部分单亲困难母亲家庭清洁卫生,帮助弱势群体营造干净祥和的生活环境,并积极宣传家政服务的优势,吸纳他们进入家政行列,通过家政服务实现就业和创业。

三、存在问题

(一)维权意识淡薄。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但农村妇女求职仍然面临着性别歧视、岗位歧视、劳动报酬歧视等问题,由于自身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使自身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二)满足于生活现状。农村妇女多半一直务农,但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浓重,有些家庭妇女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重活累活不想干,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又不能胜任,宁可在家打麻将、闲聊,也不愿意走出家门学习和工作。

(三)受传统就业理念制约。多数女性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业的勇气和信心,但对就业期望值过高,总想找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工作和风险小、收入高的单位,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就业岗位定位不准。

(四)发展环境存在限制。没有具体的针对妇女发展和就业创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加之农村妇女自身的综合能力较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就业岗位。部分女企业家由于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税收少,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资金短缺,技术发展滞后,失去了发展企业的持续动力。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振就业创业信心。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唤起广大妇女的主体意识,引导她们破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搏,善于创业的新观念,鼓励妇女群众走出家庭,创新业、创大业;要加大对女性创业典型和优秀女企业家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对她们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妇女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加大优惠政策,真正使这些利民、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二)提升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面向尚未就业的农村妇女,给予必要、系统、全面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使之尽快掌握一定的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帮助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开办更多创业讲座及相关课程,帮助女性创业者进一步掌握形势发展大局,找准企业发展定位。

(三)加强扶持,破解就业创业难题。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对纺织编织业的发展予以政策、资金、场地上的扶持,大力推动龙头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家政保洁等服务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妇联特色品牌,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主要渠道。

2.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篇二

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领域中为保护人类健康、防治疾病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中医护理服务内容丰富, 诸如精神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煎药服药护理、针灸推拿护理、症候观察护理、康复护理、各种外治疗法护理及临床各科的辨证施护等。随着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和对预防保健知识的迫切需求, 国务院、卫生部制定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等要求的广泛实施, 城市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已成为卫生事业改革的新热点, 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作用, 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通过调查了解社区产褥期妇女这个特殊群体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社区中医护理科研与健康教育知识普及, 继承和发扬、创新中医护理学, 延伸社区护理工作新内容, 不断拓宽中医护理服务领域, 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和技术操作, 为扩展中医社区卫生工作内容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和对象

1.1.1 调查对象来源于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中, 本医院辖区内2006—2009年入户访视的常住、流动产褥期妇女。

调查人员按照非随机抽样中自然抽样原则, 抽取1 162例产褥期妇女进行调查。

1.1.2 调查表的设计。

根据兰州市卫生局有关产后访视的规定和要求, 参考《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相关文献资料,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调查问卷由20个问题组成, 调查内容分4个部分。 (1) 社区产褥期妇女的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成员情况; (2) 生产方式, 如顺产、剖宫产、产妇血压、体重、乳房、恶露的量及性状、会阴切口或腹部剖宫产手术刀口、子宫底的高度、子宫收缩及复旧情况等; (3对产后饮食、生活起居、避孕方法、乳房护理、子宫康复护理和剖腹产切口护理等中医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 了解程度, 需要什么方式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及对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和育儿知识的需求等; (4) 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穴位按压) 介入产后康复指导的认知。

需求程度按照不需要、一般需要、需要和非常需要分为4个等级, 分别赋值0~4分, 评分越高, 表示需求程度越高。问卷经反复修改及有关专家审定。

1.1.3 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采用自然抽样、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人员系医院预防保健科专职入户访视医务人员, 访视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 接受过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妇幼保健知识技能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问卷采用自填法, 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后回收, 对个别不识字的被调查者采取由调查员根据问卷的内容逐一访谈的方式完成。共发放问卷1 162份, 收回1 162份, 回收率100%。原始数据经核对无误后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3.0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产褥期妇女职业、学历、年龄构成情况见表1。不同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对中医护理的需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

2.2 对中医护理的认知

在社区产褥期妇女对中医护理认知的选择中, 回答不了解、了解一些、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者分别占总人数的49.2%、34.3%、12.8%和3.7%。

产妇休养卫生保健知识主要获得途径, 根据项目被选频次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家人 (母亲) 786人次, 同事或朋友589人次, 电视、网络489人次, 报刊、书籍355人次, 咨询医护人员352人次, 听广播154人次, 其他23人次;

希望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是:75.0%的产妇首选医务人员, 其他依次为丈夫、亲属 (尤其是母亲) , 68.2%的产妇希望保健医生上门服务。

2.3 产妇对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

护理知识需求内容根据项目被选频次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喂养和育儿知识, 1 157人次, 占99.56%, 其他依次为:形体恢复、避孕、膳食营养和产后用药等, 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产褥期妇女对中医护理的认知程度低

调查显示, 社区产褥期妇女不了解中医护理知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9.2%。说明目前广大群众对中医护理及中医护理服务项目缺乏了解。其原因一是宣传中医护理的力度不够, 二是与社区护士日常开展的中医护理服务项目单一、次数较少有关。因此, 首先要加强中医护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其次, 可以在社区门诊和家庭病房的护理工作中, 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护理服务, 以增加社区居民的认知。

3.2 应重视社区产妇对中医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动向

产妇需求项目类别排序显示, 产妇对妇幼卫生知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婴儿的科学喂养和护理、产妇的饮食与营养以及产妇形体的恢复等方面。虽然产妇及家属大多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了促进产妇康复和育儿的知识, 但在认识上依然存在许多误区, 特别是老年人对产妇在产褥期有许多“清规戒律”[2], 在饮食调护、环境卫生及个人保洁方法等方面不能正确运用卫生知识和妇幼保健技巧, 对产妇减轻烦恼和稳定情绪方面的技巧掌握不够。产妇缺乏相应的观察能力和疾病预防知识, 对哺乳中可能出现的乳房疾病, 如乳腺炎、乳房肿块、乳头皲裂等认知能力差, 对人工挤奶的目的、方法及其与乳房并发症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 对恶露的性状、颜色、气味、量和质等缺乏了解。

3.3 加强宣教, 指导产妇掌握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

针对社区产褥期妇女的不同需求进行中医护理服务评估, 对不同年龄、体质和不同季节的产妇, 制订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依据养护统一, 寓护于养的中医护理服务方式, 采用科学的养生观,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科学的饮食及节欲和适宜的运动达到防病、祛病和健康的目的[3]。

中医认为产妇由于分娩时耗气失血, 产时用力、出汗, 机体处于阴血骤虚, 元气耗损, 百脉空虚, 表现为“产后多虚多瘀”, 需要精心调摄以预防产后疾病的发生。《孕产集》曰:“产后调摄最宜谨慎, 盖产后气血虚少, 脉络空乏, 肢节懈怠, 腠理开张, 皮毛不实, 营卫不固, 血道易塞, 气道易滞, 故致疾之易, 而去疾之难, 莫甚于此”。对产褥期妇女采用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 结合现代理疗方法, 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知识, 运用巧妙的语言开导, 适当的音乐舞蹈, 怡情志;指导产妇起居有常、安卧有方、不妄劳作、避风寒、调饮食、忌食油腻、生冷瓜果以防损伤脾胃和恶露留滞, 也不宜吃辛热伤津之食以免形成便秘及恶露增多;推广应用中医独特的中药熏蒸、自我推拿和穴位按压等手法, 促进清除产妇体内瘀滞, 改善血液循环, 缩短宫体恢复时间, 进一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促进产后妇女形体回复,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在社区内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养生保健咨询及指导, 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 推广使用安全、有效并简便易学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引导产褥期妇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成自我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意识和行为。总之, 深入开展社区护理, 加强产后访视, 充分利用中医“防重于治”和“治未病”的特点, 使社区产褥期妇女感受到中医护理服务的实用与效用。

参考文献

[1]张连生, 杜玉开.城市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现状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 2l (2) :23-24.

[2]陈建华.产妇保健知识需求调查与健康教育[J].健康教育, 2007, 4 (2) :136.

3.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篇三

【关键词】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生殖保健;需求调查

生殖健康是指在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功能和过程中,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适[1]。加强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生殖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提高女性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措施[2]。本文具体调查了浙江金华地区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生殖保健需求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金华地区320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3.8岁。其中22~30岁98例,30~38岁110例,38~48岁112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68例,专科以上152例;家庭条件较好179例,较差141例。调查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条件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自制询问式调查表,由经受统一培训的计划生育工作者及相关干部进行发放,调查对象填写后全部收回。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育龄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条件、节育知识知晓情况、保健需求等内容。

2 结果

2.1 避孕措施 320例育龄妇女均为避孕者,使用措施主要为宫内节育环避孕,其次为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皮下避孕药物埋置、安全期避孕、绝育手术,总体避孕失败54例,失败率为16.9%。避孕失败最高者多采用安全期避孕方法,而避孕套使用者失败率最低。

2.2 節育知晓 320例育龄妇女中,知晓节育知识的孕妇多使用避孕套和宫内节育环措施进行避孕,知晓率达77.5%(248/320),其次为绝育手术和口服避孕药。其中178例孕妇节育知识来源于工作人员的宣传,占55.6%;140例孕妇节育知识来源于相关报纸和书籍等媒介,占43.8%。

2.3 保健需求 本组育龄妇女243例有了解避孕及保健知识的需求,其余80例育龄妇女对保健需求的意向较低,其中42例不愿了解相关知识。对于有保健需求意向的育龄妇女,其想了解的知识内容主要有计划生育知识、妇科检查及健康知识、优生优育知识、生殖健康保健知识、避孕工具知识;愿意了解的信息主要包括性知识、妇女保健知识、避孕节育规定等。

3 讨论

育龄人群避孕节育措施构成能够反映避孕措施知情选择的实施状况。依据浙江金华地区育龄妇女基本情况,可知采取的避孕措施主要为宫内节育环避孕,其次为避孕套、绝育术等避孕措施。本研究表明,研究对象使用措施主要为宫内节育环避孕[3]。

生育健康是健康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为生育调节,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其相关工作的开展与避孕知识知晓、避孕工具使用情况、避孕成功情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及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非常重要,使育龄妇女对避孕知识有所了解,就需要长期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以促使育龄妇女身体素质的提高。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对妇女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要使其发生率降低,就需要加强节育知识宣传,通过知情选择满意率的提高来实现妇女的健康维护。本组中,育龄妇女的避孕措施存在差异,主要的避孕方式为宫内节育环避孕,其次为避孕套,提示育龄妇女对这两种方式的了解甚多,且具有经济、方便使用的特点。总体避孕失败54例,失败率为16.9%,其中一部分育龄妇女担心避孕失败、副反应,提示计划生育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避孕措施的宣传与教育,进而改善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促使避孕失败率的有效降低。宣传方面可选择的方法较多,一般可通过专家讲座、电视媒体等方式为育龄妇女提供更为优质的健康服务。调查过程中,有意向了解避孕保健知识的妇女有243例,其余均为没有意向或意向较低。由于妇女对保健内容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就需要注意育龄妇女需求层次的不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的开展,从而满足全部妇女对保健内容的需求。可以通过健康咨询工作,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最终促使育龄妇女健康水平的提升。

尽管知情选择工作在我省的大规模推广对避孕措施构成有所影响,使计划生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避孕模式在我省仍占主导地位,并且近期也未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针对育龄妇女不同年龄、 民族、文化程度,加强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大力宣传倡导“男性参与计划生育”,使育龄人群能够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避孕方法,达到有效避孕、促进生殖健康的目的。

综上所述,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应向育龄妇女提供更加有针对性与全面性的服务,以使其掌握节育保健知识与方便有效的避孕方式,最大可能地降低避孕失败率,提高育龄妇女的整体健康水平与家庭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郑晓瑛,宋新明,陈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战略转变:从产前-围产保健到孕前-围孕保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1(8):452-456.

[2]赵风敏,郭素芳.中国不同地区1971—2003年孕产期保健服务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3):172.

4.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篇四

深入了解目前社区妇联组织的作用发挥和妇女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在本处9个社区采取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群众,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和充分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平时工作的积累,进行了认真的综合分析和思考。

近年来,社区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现状

1、社区妇联组织得到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以“社区建设”为契机,借助社区基层组织换届,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调整和充实了社区妇联队伍,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轻、热爱妇女工作、群众公认的优秀妇女干部担任社区妇联主任,推选了一些年轻能干的女同志担任妇女组长,使新配备的妇女干部更趋于年轻化和知识化,改变了以往社区妇女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工作能力不强的现状。

2、社区妇联干部对做好工作充满信心,工作能力普遍提高。社区妇联干部大都提高了对妇女工作的认识,绝大部分妇联干部能够借助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为广大妇女同胞服务,以良好的工作业绩体现自身价值,在工作实践中,妇女干部们都能自觉带领广大妇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大力宣传有关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教育、科技文化等知识,组织开展具有妇女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宣传、家庭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妇女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进而带动了“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创建”等活动的普遍开展,较好地促进了文明城区建设。

3、社区妇联组织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整体工作水平普遍提高。社区妇联组织以调动辖区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着力增强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引导能力。(1).抓培训,强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妇联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业务和科技、文化等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为她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抓宣传,树典型。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营造男女平等、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氛围。同时,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以点带面,辐射全局”的作用,提高了整体工作水平;(3).抓服务,促发展。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在做好维权工作的同时,着眼于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为她们牵线搭桥,寻找出路,尤其是在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小额信贷项目、零就业家庭帮扶、贫困母亲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妇联工作的和谐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年社区妇女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社区妇联干部知识面窄,眼光不宽,在工作中缺少新思路、新方法,不能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妇女工作已向范围广、内容实、任务重转变,部分领导及妇联干部还停留在以往的思想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面对新时期妇联工作在工作领域、范围、对象及方式上发生的新变化,一些长期在社区工作的妇联干部,仅靠几十年的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已很难驾驭当前工作。

2、社区妇联干部兼职过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社区妇联干部大多一人身兼数职,除本职工作外,普遍兼任计生、信访、综治、劳动保障等多项繁琐的工作。对于这种现象,妇联干部们无奈地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我们只有尽力而为。”此种现象也造成社区妇联干部时间不够用、精力跟不上,常常顾此失彼,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工作有时流于形式。

3、是部分社区妇联干部不能把本职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社区工作包罗万象,只有搞好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目前还有不少社区妇联干部习惯于“单打一”,不懂把妇女工作与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妇联工作效率不高,职能难以实现,形成了“无为就无位”的尴尬局面,妇联的重要地位也就无从体现。

4、社区党支部对加强社区妇女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妇联各项活动的开展从物力、财力上不能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三、对策和建议

5.XX社区居民科普需求调查问卷 篇五

为了完善XX社区科普工作模式,形成长效机制,大幅度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养,实现创建科普示范社区目标,建立和谐温馨的XX社区环境,创建科学健康的文化氛围,现向社区居民发放居民科普需求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

A.7-11岁 B.12-18岁 C.19-35岁 D.36-55岁 E.55岁以上

2、您的职业()

A.学生 B.企业 C.企事业单位 D.退休人员 E.工人 F.下岗

3、您的家庭收入()

A.2000元以下 B.2000-4000元 C.4000元以上

4、学习科普知识的主要来源()

A.网络 B.图书 C.电视 E.报纸 F.广播 G.其他途径(请填写)

5、是否参加过社区科普活动()A.是 B.否

6、参加社区科普活动的目的()

A.增长生活知识与技能 B.了解最新科技动态 C.兴趣爱好 E.其他(请填写)

7、关心或喜欢的科普话题是()

A.科普相关政策法规 B.科技与生活 C.健康保健知识 D.防火与自救知识 E.食品健康 F.气功与伪科学 G.污染与健康 H.科学育儿 I.军事知识 J.交通知识 K.职业技能 其他:(请填写)

8、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A.糖尿病预防与治疗 B.肿瘤预防与治疗 C.肥胖预防与治疗

D.心血管病预防与治疗 E.肝病预防与治疗 F.更年期综合症预防与治疗

G.儿童健康保健 其他关心的健康话题(请填写)

9、您最关心的环保问题()

A.噪音与健康 B.室内装修与人体健康 C.大气污染与治理 D.生活用水污染来源 F.其他(请填写)

10、您希望的科普宣传形式是:()

A.图片展览型 B.咨询讲座型 C.科技制作比赛 D.参观科普馆 E.基于网络的科普活动 F.科普表演 G.生活技能培训 其他其他(请填写)

11、您希望的宣传地点()

A.自己家 B.社区活动室 C.铜盘中学 D.铜盘小学 E.社区外科普场所 F.其他(请填写)

11、希望的活动时间()

A.工作日早上9:00—11:00 B.工作日下午2:30-4:00 C.休息日早上9:00—11:00 D.休息日下午2:30-4:00 E.其他其他(请填写)

12、你认为举办活动次数比较合理的是()

A.每周一次 B.每周两次 C.每月一次 D.每月两次

13、您对社区现在的科普工作满意吗()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6.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篇六

社区居民需求调查情况分析报告

为了充分了解我辖区社区居民的培训服务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工作,2016年12月1日—2017年2月15日,双河成人学校社区教育科研课题组总负责人龙小军,组织了姜申建、唐富亮、刘芳、曾秀全、罗守奎、廖彬、田怀坤、黄礼洪等八位同志,在双河街道社区范围内进行了“社区居民需求调查”问卷。主要围绕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兴趣爱好、教育培训、提升学习、便民服务、问题咨询等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居民最需要社区提供的服务培训项目。

一、调查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11月18日—11月30日):成立社区居民需求调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问卷调查内容,修订完善调查问卷模板,充分整合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等力量,分片分区明确调查范围及对象,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精的骨干组建调查工作组,集中时间对调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的意义、熟悉调查内容、掌握工作方法,并依据各人专长明确分工,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为调查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

(二)调查阶段(2016年12月1日—2017年2月15日):

1、社区教育学校:⑴组织调查人员深入实际协调、取得被调查对象所在社区、单位、物管等部门或个人的积极支 持配合,顺利打开调查工作局面。⑵适时总结、交流调查工作的经验不断解决调查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调查工作按既定计划进行。⑶全面掌握和收集资料,对已有资料进行汇总和初步整理,不足部分及时补充调查和收集,做好被调查居民和社区单位协调工作。

2、调查工作人员:⑴紧紧依靠被调查社区、单位、积极争取支持配合;⑵客观、真诚的说明调查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争取居民支持;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认真、详细、准确地做好各种调查记录;⑷及时对调查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三)研究分析阶段(2017年2月16日——2月23日):

1、将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汇总,进行筛选,甄别、归类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2、查找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建议。

(四)总结上报阶段(2017年2月24日——2月28日)。对调查结果认真进行汇总、分析、归类,同时形成专项调查情况报告(主要应包括调查步骤,调查方式,调查范围,对调查情况归类汇总分析结果等),连同问卷调查模板调查上报。

二、调查方式及调查范围

由双河成人学校课题组牵头,针对辖区社区居民,按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市民、老年群体、中小学生家长、中小学生等人员分类,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为主与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居民代表会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社区居民需求进行抽样调查。

三、调查情况归类汇总分析结果(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中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下:

1.年龄:

样本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82岁;12至18岁45人,12至18岁136人,19至35岁190人,36至55岁236人,56至70岁183人,70岁以上60人。

2.文化程度

调查对象文化程度的分布是:小学及小学以下220人,占总样本的25.88%;初中342人,占40.24%;高中、中专、技校共233人,占27.41%;大专40人,占4.71%;大学15人,占1.76%。

以上对抽样调查者特征的描述固然不能代表该社区居民的总体情况,但对于社区管理者了解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意见、需求等,这个结果仍是十分有意义的。

通过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地区居民的一些特点。例如:社区人口老龄化,直系家庭仍占相当的比例;居民受教育程度多为初中、高中;10%左右的家庭有失业或下岗人员;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平均值约为1350元等,对于社区管理者制定规划、开展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

社区服务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它能否满足社区成员的不同需求,能否排解居民生活中的困难。为了解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相关的问题。

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问卷中所列服务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而且在每类服务中都列出了需求率排在前五位的 服务项目,可以更清楚、直观地体现出被调查者对各种社区服务需求的需求率及排序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被调查者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和偏好是不一样的。

1.服务需求的性别差异:男女居民在社区服务需求上有显著差异的项目有22项,涉及到了9个类别,其中有13个项目女性的需求率超过了男性,包括家政服务、编织裁剪、老年人保健、盲人按摩、活动中心、心理咨询、舞蹈培训、健身培训、插花培训、手工艺品制作、美容美发培训、回收旧衣物、烹饪技术等;有9个项目男性的需求率高于女性,它们是职业技能、棋牌运动、金融知识、就业咨询、旅游常识、职业介绍、维修类培训、法律常识等。由此可见,男女在社区需求上是有差异的,比如说男性更需要职业技能、棋牌运动等方面的培训,女性则更需要舞蹈培训、花艺培训等符合女性特点的服务。

(三)、被调查者解决需求的途径

社区居民需要各种服务,但当他们有了某项需求的时候,愿意通过什么途径得到服务呢?换句话说,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提供者”,居民在有需求的时候是否愿意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居委会求助,这是我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四)、被调查者对现有社区服务的使用和评价

调查显示,接受过服务的居民对其服务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这也说明,与其他的服务机构相比,社区提供的服务 质量是非常好的,只要社区服务中心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社区服务的内容,一定会吸纳更多的居民采用社区服务。

四、关于社区服务的思考

掌握和分析不同层次社区成员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是社区服务中开展活动的起点和基础。社区服务运营机构和管理机构必须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认识,要始终以居民是否满意为工作的目标。社区需要是因人而异的,居民的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对社区需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民族风俗习惯、家庭结构、居住条件等因素,总之,提供社区服务就要了解这些需求、差异,同时还要认识到这些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因此管理者还要将了解社区需求作为经常的工作来做。

通过此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社区居民的需求种类繁多,不同特征的人群又有不同的需求,那么面对这种局面,作为满足社区需求的社区服务应该如何运营又应该如何管理?我们认为首先要厘清社区服务的提供者以及提供哪些服务。目前街道级社区服务主要是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各社区社区服务分中心、各便民服务网点组成的,这里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区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内容质量不高、服务方式落后等。随着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在这一领域内的需求完全可以交由市场来解决,社区服务要突出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诸如公益性质的社区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文体设施和文体活动应该交由社区服务中心来解决。同时驻区单位和居民也是提供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诸 如主副食供应、文体设施、洗浴设施等可以由街道出面协调解决,而居民中也可以开展自助互助服务活动,街道和社区服务中心关键是要做好协调的工作。

调查显示,有许多居民对社区服务这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参与本社区的社区服务则是少之又少,许多受访者都希望能够了解社区服务中心的位置、电话、服务项目、收费方式等信息。所以,社区服务中心今后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比如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文体活动时进行宣传、设立居民需求意见箱等等。在发放宣传资料时最好将宣传资料做成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比如说台历,这样可以延长宣传的效果,不至于居民拿到之后就扔掉。同时也要注意媒体的作用,借助媒体来宣传自己。

当然,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也不能忽视社区中志愿者的资源,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开展互助服务。要对社区志愿活动进行制度化的组织管理,增强志愿活动的可持续性。比如说可以采取志愿活动记分制,在志愿者积累到一定的分数时就可以优惠或者优先享受到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励志愿者的参与热情,还可以壮大志愿者服务的队伍,营造出良好的社区服务氛围。

双河成人学校社区教育科研课题组成员

7.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篇七

关键词:非意愿妊娠,未满足,计划生育需求

未满足计划生育需求是指无论何种原因, 育龄妇女想推迟一下妊娠时间或者完全停止生育孩子, 但是却没有使用避孕方法。这些有未满足计划生育需求的育龄妇女产生最直接的后果是非意愿妊娠, 采取人工流产 (包括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 是她们终止妊娠迫不得已的选择。笔者选择了2009年8月-2010年5月期间在遂川县计生服务站和各乡 (镇) 服务所实施人工流产对象进行调查, 了解本次非意愿妊娠的原因以及存在哪些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求, 从而为制订相应的具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2009年8月-2010年5月期间在遂川县县级计生服务站和23个乡镇服务所实施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 (包括未婚、已婚、离婚、丧偶者) 全部予以调查, 共调查988例。

1.2 调查方法

采取以服务站 (所) 为场所的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人为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师, 本次调查采取填写调查表的形式, 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婚姻状况、避孕史、人工流产史、有关紧急避孕、性行为等。调查表为匿名调查表, 并且在填写前反复强调对被调查者所回答内容完全保密, 因此使得所获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在现场调查全部完成后, 要对调查表全面审查, 以保证调查表的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

1.3 资料分析

全部调查数据均采用编码方式输入计算机, 用SPSS13.0软件作统计分析。

2 结果

(1) 流产妇女的人口学特征:本组人流者年龄在15~48岁, 以20~29岁处于生育旺盛期者居多, 为692例, 占70%;高中及其以上人口文化程度652例, 占6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336例, 占34%。 (2) 避孕史:本组有281例 (占28.4%) 从未用过避孕方法, 有707例 (占71.6%) 采用避孕措施 (包括现代避孕方法和传统避孕方法) 。 (3) 流产史:本组有385例 (占38.9%) 有药物流产史, 有750例 (占75.9%) 有负压吸宫史, 本次人流为首次者238例 (占24.1%) 。 (4) 导致本次非意愿妊娠的原因:未采用避孕措施544例 (见表1) , 占55.1%, 避孕措施失败者444例 (见表2) , 占44.9%, 其中有276例能清楚记得避孕失败的时间。 (5) 了解避孕节育知识情况:本组调查中接受过比较系统的避孕节育知识教育者177例 (占17.9%) , 接受过教育但不系统者395例 (占40%) , 未接受过教育者416例 (占42.1%) 。知道紧急避孕者208例 (占21%) , 知道一点但不详细者227例 (占23%) , 完全不知道者553例 (占60%) 。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1.1 本组调查中导致本次非意愿妊娠55.1%的原因是未采取避孕措施, 即有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求, 此结果与文献报道相近[1]。

此现状是导致我县 (有53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 地处边远山区) 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 如果能满足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求, 则可以大大地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率。其原因可归纳为: (1) 对避孕、节育的重要性和人工流产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自我保健意识薄弱, 导致有50.9%因存有侥幸心理、29.4%因性交前无准备和有5.1%因嫌避孕措施麻烦、药流方便而未采取避孕措施, 有28.4%的妇女从未用过避孕方法, 特别是未婚妇女。从而导致38.9%的妇女有药物流产史, 75.9%的妇女有负压吸宫史。 (2) 避孕节育知识严重的匮乏:有5.0%的妇女不知道使用避孕方法, 6.1%担心避孕方法的副作用而未采取避孕措施。 (3) 避孕药具发放的覆盖率不足:仍有1.7%的妇女因无法得到药具而未采取避孕。 (4) 男性参与意识和对妇女生殖健康保护意识存在不足:有1.8%的妇女因为丈夫反对而未采取避孕、节育措施。

3.1.2 因采取避孕措施失败而导致非意愿妊娠占有44.9%, 其失败原因为:

(1) 避孕意识较差:47.1%的使用避孕套失败者中有109例 (52.2%) 是由于未坚持使用而造成的;口服避孕片失败中最常见的原因为漏服39例 (41.9%) 和迟服17例 (18.3%) 。说明育龄妇女不够重视使用避孕措施。 (2) 对避孕方法技巧掌握不够:使用避孕套失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前未排气导致破裂, 以及使用中不注意导致滑脱。也有部分人不知道口服避孕药呕吐后需要立即补服药的知识。安全期失败者绝大部分是安全期计算错误所致。 (3) 对正在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妇女未定期随访和注意观察:宫内节育器失败者中大部分 (69.4%) 是带器妊娠, 其中有一部分人事先出现了月经紊乱未引起重视, 也有一部分是已过有效期导致带器妊娠。

3.1.3 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低:

有42.1%的育龄妇女未接受过避孕节育知识的教育, 有60%的妇女完全不知道紧急避孕。紧急避孕是房事后采取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它可避免大多数的意外妊娠, 从而减少人工流产[2], 本次调查中有276例能清楚记得避孕失败的时间, 这部分人可以事后服用紧急避孕药避免非意愿妊娠。

3.2 政策建议

3.2.1 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1) 在宣传内容上, 要加强避孕节育知识和性知识的宣传, 提高人工流产危害性的认识, 增强生殖健康意识, 提高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特别应加强紧急避孕知识的宣传。 (2) 在宣传形式上采取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育龄妇女的需求, 并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要扩大宣传面, 加强对“未婚青年”、“男性参与”的宣传; (4) 医务人员要充分利用实施人流手术前、后的有利时机, 做好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 切实提高宣传的实效性。

3.2.2 大力开展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

(1) 切实落实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 特别是长效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 进一步提高避孕方法的及时率、有效率。 (2) 建立完善育龄妇女的信息服务系统, 通过信息引导, 落实避孕节育服务。 (3) 加强咨询工作, 提高育龄妇女对避孕技巧的了解和对避孕方法副作用的正确认识, 提高使用效果及使用率。 (4) 增加避孕药具发放的渠道和网点, 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率。 (5) 不断引进新技术、新产品 (如新型宫内节育器, 女用避孕套、阴道环等) , 以供育龄妇女选用, 满足她们不同的计划生育需求。

由于不同的育龄妇女在年龄、生育阶段、身体状况、文化知识、工作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不同, 有着不同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需求。对不同人群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有关避孕知识教育, 并加强避孕药具发放, 能满足大部分育龄妇女的未满足计划生育需求。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服务是政府计划生育部门目前一项基本职责之一, 根据她们不同需求, 有针对性、及时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服务, 就可以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不安全人工流产和高危妊娠分娩等, 从而有效保护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

参考文献

[1]肖燕军, 张友方.北京市人工流产妇女婚育与避孕状况调查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0, 8 (6) :252-255.

8.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篇八

【关键词】河南;农村社区;多样需求

一、引言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与农村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消费等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农村人口享受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待遇较差,这些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农民为中心,在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之上充分考虑其多样需求,结合不同地区的现实情况,针对农民的真正意愿量身打造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河南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依据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2011年,河南各市、县已经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302个,初步建成400多个;投入财政资金19.7亿元。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相比于其他省份是一个创新,既有别于传统乡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而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进行规划建设,或由一个行政村改建而形成的乡村社区。未来几年,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将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预计到“十二五”末,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将达到49%,逾千万农村人口将转化为城镇人口。另外,通过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全省能腾出400多万亩土地,节省出的空间足以支持河南未来十几年的发展。

三、农民多样需求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伴随着河南省各市、县新型农村社区的陆续建成和投入使用,农民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城镇社区生活方式。同时,这种生活方式、环境与习惯的巨大的转变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民一时难以适应身份的转变;社区服务水平低下甚至缺失;社区服务过时落后乃至同农民的期望之间差距巨大;农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和社区自治参与度较低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一部分学者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研究。但结合各地区的现实情况,从农民多样需求视角进行的农民需求状况实证性研究较少,尤其缺少大量一手数据的支持。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河南某些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农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特征及农民的多样需求期望与现有服务的差距,进而探讨了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就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

1.社区取样和调查概况

本研究对河南省多个农村社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主要取样社区有:长葛市石象乡古佛寺新型农村社区,中牟市白沙镇白沙社区,原阳市太平镇西衙寺新型农村社区,永城市汉源社区等。在对社区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目标,详细制定了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3份,回收有效率为90.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涵盖农民的基本家庭、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教育就业、医疗保健、社会保障救助、文化体育活动、社区治安、资金信贷、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和乡风文明建设情况等11类。调查问卷回收后,使用软件SPSS17.0对纸质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评估出农民需求的多样性特征,为政府制定下一步农村社区发展规划提供真实可靠,科学全面的依据。

2.农民需求的多样性

由于年龄结构的不同,农民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具有较强生产劳作能力的青壮年人对农业生产情况的需求较为强烈迫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4.7%的对象选择了农产品市场信息;92.0%选择农业技术信息;58.6%的人也选择了农业生产机械。其子女的教育就业、医疗保健情况,资金信贷渠道也被考虑的较多:45.7%的人选择免费义务教育;35.9%选择劳务和就业信息;30.6%的人也关注了农业信贷。而劳动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由于时间充裕的条件和优势,倾向于选择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和参与民主生活情况。最后,儿童和青少年多选择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

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义务教育大力普及,农民由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其他产业和职业发展,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高或是生产经营理念和思想进一步革新,造成家庭或个人的经济收入产生较大差异,进而产生了农村社区居民在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调查数据上就是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调查发现,收入较高的农民对社区治安、资金融通或农业信贷、参与民主生活和乡风文明建设等的关注度明显高于收入较低的农民。

河南省各市、县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与历史民俗,经济发展状况及政府扶植力度的不同也导致农村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例如,原阳市紧邻黄河,水源较为丰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因此,该地区农民对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关注较少。长葛市毗邻新郑国际机场,拥有若干家大型冷冻鲜肉食品上市公司,农民则主要关注农产品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治、畜牧防疫检疫、农业生产机械,物流仓储等方面的情况。

农民对社区建设的评价也有较大差异。63.7%的人认为农村社区会提高生活成本;57%认为政府建设农村社区是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形象工程;35%认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52%担心出现豆腐渣工程,33.8%认为生活没有得到实质改善,26%认为有官员在建设过程中以权谋私。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这给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农民的需求会更加丰富多样,这就要求政府及时更新所提供的服务,满足农民需求。

首先,政府要改变传统的“以上级指示为导向”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仅仅以完成上级指示目标,或盲目跟风模仿为目的,政府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农民只是被动的集中在一起。上楼之后的农民反而出现种种不习惯,有的甚至变得无所事事。如果农民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其次,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和主要受益者,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应该以农民为中心,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模式。因此,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政府应该作为服务者,结合各地区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状况因地制宜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已有的配套设施,加强与农民的联系,提高到社区走访的频率,不断收集农民的反馈信息,细分不同层次的农民类型,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从政府层面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提供农村社区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建立制度规范的财政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同时,加强公共服务建设的问责和监督,建立科学有效的基层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以此来强化政府责任,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项继权,袁方成,吕燕归.农民要的与政府给的差距有多大——对我国农村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0

9.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篇九

 题前概述

国家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迎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复合型和专能应用型人才。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社会问题与公共需求长期存在和不断增长。这就对社区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得对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

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作为社区组织的一种形式,它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1980年重新公布。以此为依据,居民委员会首先在市辖区和下设区的市被设立,以后又逐步在镇和乡政府驻地的小集镇被设立。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使得居委会的存在更加具有法合法性。

 资料查询

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是: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4、向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 调查对象

黄华榶居委会的主任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 调查目的了解社区居委会的组成机构,人员分工,听取社区工作人员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认识与需求以及技能要求状况

 调查方式

主要通过查阅资料、针对性访谈这两种方式

 调查情况

我们通过在网上进行资料的收集。之后在我们公管专业师兄的介绍和预约下我们成功联系上了黄华榶居委会负责人的一位主任并表明我们的身份及将要到访的目的。于2010年11月10日,我们如期来到黄华榶居委会该主任的社区,并见到了她,开始了我们的访谈。

以下是访谈的详细内容:

我:请问你们居委会都有哪些部门?

主任:都不分什么部门的,每个人的工作范畴不是硬性规定的。再说,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不是专业的管理人员,很多时候都是一起处理的。

我:那你们的职位分配是怎样的?

主任:主任、副主任,都由居民选举,不由上级直接派任。

我:那么这个社区的居民对你们的工作是否了解?

主任:居民们对我们的工作都不太了解,有时候上门去调查的时候他们就

问一下呗,我:既然居民对你们工作不了解,那你们平时工作是不是很艰难?

主任:也不会,居民们也会体谅我们的,毕竟人力物力有限,但有时候居

民之间也会有一些矛盾,这也是工作的难点之一。

我:那请问您,你们居委会的成员刚进来的时候是否具有相应的技能? 主任:没有,哪里来的什么技能,我们都是进入居委会才开始学习相应的技能,每个人刚进来的时候都对居委会的工作很生疏,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懂得处理我们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

我:那你们刚进入居委会时是不是很难适应工作?

主任:是啊,我们刚进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不过都是这样的,边做边积

累经验,但我们只有9个人,平时工作量大的时候,真的很难熬。我:那现在你们做了这么久习惯了吗?现在还觉得辛苦吗?

主任:当然辛苦,我们居委会这么少人就要管理一个社区的人很多时候都

忙不过来,经常要加班。

我:那你们想过要加派人手呢?

主任:当然想过,不过很难啊。

我:那你们想不想找一些有对应居委会管理技能的人才来加入居委会方

便管理呢?

主任:想,当然想,如果有相应技能的人来加入我们居委会,就更容易管

理我们的社区,也能够更专业的解决居民的一些问题,减轻我们的工作量和难度,社区的秩序也能得到更好的管理。

我:那你们需要有什么技能的人才呢?

主任:技能都不太需要的,但如果要的话,应该需要社工专业的学生的和

实干一点吧。

我:哦,原来是这样,那么你们对你们所需要的人才是否急切?

主任:有当然最好啦,有了这类的人才我们的工作就会轻松一点,效率也

会更高,因为我们现在居委会的人基本上都没有这些技能,刚才也说过我们都是进来居委会才学习怎样管理的;但是没有这些人才我们也能坚持下去,虽然这样我们的工作会辛苦一点,既然我们选择居委会的工作,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我:那么请问您对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多少认识?

主任: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我只认识一点,不太深入,我只知道这个专

业应该是关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吧,例如是教育、电力、环境之类吧。我:可能是这个专业是新开的,您不太认识。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包

括社区管理也就是居委会管理的知识。那您认为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的人才是否合适居委会的工作呢?

主任:如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真如你们所说的有关于我们社区管理的知识的话应该可以适应我们的居委会的工作,只要你们够聪明,肯学习,肯努力一定的能够很好的融入我们居委会这个大家庭的。

 访谈分析

一、与主任交谈中得知,居委会

1、一般工作人员少,工资略低;但事情繁多而琐碎;

2、由于缺乏具有管理知识的员工,因而居委会内只有大概的职能分工,组织内部的分工不合理,使得居委会的一些工作很难开展,且办事效率较低;

3、需要的是一些有一定社区管理经验的人,且人员一般是不调动的,大多

为永久性职务。

二、社区工作人员

1、最好能说流利的该地方言以便更好地体现亲民形象;

2、有在基层社区事业单位独立解决具体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要有很好的耐心以及责任心。

三、虽然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人才确实很适合社区管理这个工作,他能使得社

区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和更有效率。但由于社区管理这份工作的待遇过低,事务繁琐过于枯燥单调,这些要求对于现在少经风雨吹打的90后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 访谈心得

1、由于今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小型管理理念需要得到更新与替代。作为迎合经济发展需要而新兴的公共事业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赶上了好机遇。

2、社区工作的琐碎性和枯燥性要求我们应该具备不怕苦不怕累,既有耐心又有高度责任心的美好品质。这是对我们公管人提出的一个思想修养高度的要求,需要我们去加强。

3、由于社区人员较少,要想将来从事社区工作的同学应增强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区的工作中。

 访谈感想

10.社区妇女需求调查表 篇十

农村妇女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 女智慧和妇女的创新。所以为了了解我市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和学历教育方面的基 本情况和管理基础,准确把握农村妇女的学习需求,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妇女教 育规划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户籍在宁波农村,且以在农村生活,工作为主的四名妇女,分明为:李丽娜,李娇娇,张佳子,朱诚。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做好相关的访谈和记录

二:调查数据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

这四名妇女的年龄都在26—30岁的户籍在农村的妇女,文化程度都是在大专的普通群众,其中两名未婚,两名已婚,都有3至5名家庭成员,这四名妇女都是在职人员,两名在个体企业上班,一名在社区,一名在国企。月收入在两千左右。对目前的工作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们的其他时间大部分用来逛街看电视。

2、接受教育培训的状况

我调查的这四名农村妇女都有大专的学历,所以目前对她们来说基本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职业需求,在社会转型期,她们认为自己应付及解决工作,生活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处于基本可以的状态所以四个人中大部分是偶尔参加单位,社区举办关于妇女教育培训的活动。

根据调查,现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升,所以不管男女,每户人家都会要求自己的子女参加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所以即便是生活在农村,但是大部分80后有75%都是大专或者本科的学历,所以不是强制要求或者免费提供一般不会主动去参加各类培训,即便是想去参加各种培训目的大都是想更加胜任工作需要或者提高综合素质,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自身形象与魅力,如何缓和家庭关系。所以社会在开展教育培训的时候应该及时了解妇女需要什么和影响她们参加各种培训的因素。培训内容缺乏趣味,培训时间缺少选择性,工学矛盾,费用

高,学习地点不是非常便利,或者不知道该学些什么这些都影响了农村妇女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培训需要农村妇女自己掏腰包拿出钱的话,她们就更加不会去了,当然,目前一些社区和村支部会拿出一部分的经费用于这一块,但是不是非常普遍,另外由于农村妇女既要上班,下班后又要回家做饭,甚至带孩子,伺候老人之类的家庭琐事,教育培训的周期和时间也是妇女所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她们都希望自己所参加的教育培训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家庭角色。

3、教育培训与与学习需求

根据四名妇女的调查,如果她们愿意继续学习,都希望提升自己的学历,由

专科升到本科,学习的科类都希望根据自身的兴趣,或者在对以往所学的某个专业有所突破,学习方式都介于脱产和半脱产两者之间,所选择的学校和机构或是普通高校,或是其他成人高校。

4.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根据调查,她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农村的医疗养老保险,农村妇女的权益

保障,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

5.希望和要求

四位调查者,以点盖面的希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胜任目前工作的能力,获得更多的报酬,突破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的状态,寻求新的发展,所以她们也迫切的希望社会和各个社区团体给予一定的支持,提供较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希望自己的家庭给予一定的支持和理解。

三:存在的问题

在我的调查中,四名都是80后的女性,以点盖面,从中我发现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中,普遍存在四种心理障碍的问题。

1、安于现状的心理

根据调查,现在的农村妇女就80后来说75%都有一定的知识和谋生的技能,所以生活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她们都安于现状,做好贤妻良母的本分,自己的收入再加上老公给的家用经济上不是非常有压力,所以参不参加培训对她们来说无所谓。不少农村妇女从中感到,花费时间去看书、听课不如在家搓麻将,看电视,逛街购物来打发时间。

2、讲求实际的心理

现在是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针对上面说的这一部分妇女,要她们参加各

种学习,除非工作要求,否则她们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参加短期的培训对她们来说起不来多大的作用,参加长期的培训她们又没有这时间,她们下班后要回家做饭,带孩子,有参加这培训那培训的时间还不如在家给外贸工厂做点手工活赚点闲钱呢。

3、不思进取,啃老族的心理

80后中其中有一小部分的农村妇女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自身的学识又跟

不上现在社会形势的发展的需要,看到许许多多大学毕业的人都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她们认为比她们学历高的人都闲散在家里待业,无所事事,自己的这点水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肯定会被淘汰,所以就更加没有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了和积极性了。再加上有些城镇的家庭碰到拆迁,这就意味着天上掉馅饼,她们可以更加衣食无忧的过着井底之蛙的生活,没钱了就伸手问父母要,心安理得,4、自卑的心理

还有极少一部分妇女从来没有受过教育,由于家中子妹众多,所以一部分妇

女放弃了求学的机会很早就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了,根据调查,这些农村妇女很多从事相对简单的流水线的工作,自卑心理很严重,让她们跳出这个框去寻求更高更好的就业机会她们会觉得是天方夜谭,自我意识非常薄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所以能守着目前的工作就牢牢的守着,不会去垂涎其他更好的机会。

另外除了了解妇女自身的问题,社会提供的较多培训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培

训比例不高,培训力量不足,培训质量不行,培训机制不全都是影响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因素。

四: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加大教育培训的宣传力度,增加女性的危机意识。

针对农村妇女普遍存在的这几个心理,各企业,各村团委,或者各村的妇联在开展教育培训之前要加其宣传力度,使其落实到每一个女性身上,不仅要让她们知道有这么一个教育培训的机会,也要使其明白参加教育培训会给她们带来的好处和意义,并且在宣传的同时加强女性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感,需要提高

自身素质的迫切感,了解她们真正需要什么,让农村妇女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些那些培训是真的为她们好,不是一味的形式主义。

2、加强教育培训的考核、奖励制度。

各乡镇企业,各村团委,各村妇联都要加强对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建立一些列的考核制度,比如每个村选出一名比较有威信的女性代表来带领其他女性参加这次教育培训,让这名代表负责她带领的这些女性明确这次的培训任务和要求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每次参加培训的出勤率和个人表现,并记录在案。其次,建立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奖励机制,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建议争取一部分专门用于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那些出勤率高,上课认真,并能积极带动和影响其他女性参加教育培训的人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或者其他物质奖励

3、建议政府建立新型培训管理机制。

针对妇女培训现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创新培训

管理模式,从原来的趋于形式的教育培训转换到实质内容上来,更好的为妇女提供教育培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比如政府出面找一家有一定经验和师资力量的培训机构将其纳入政府职业技能培训点,规范其培训师资、内容和标准,委托其招生、培训农村妇女,培训结束后,由职能部门统一考核,并根据合格人数由政府支付培训费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迅速扩大妇女培训的规模。同时又实现农村妇女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满足了农村妇女的现实需要。

五:总结

中国妇女向来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淳朴善良、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和

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通过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改变她们的面貌,改变她们下一代的命运,进而推动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健康、持续发展。

11.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现状 篇十一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76-04 中图分类号:R 71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5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普知识的普及,孕产期保健备受人们的重视,如何落实《全国城乡孕产期保健质量标准和要求》,做好卫生保健服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状况、卫生保健能力及孕产妇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不同[1],育龄妇女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提高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模式,本文就我国目前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综述如下。

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现状

近30年来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发生很大的变化,产前检查覆盖率和住院分娩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得到了加强[2]。按照我国围产保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城市孕妇的产检次数不应少于8次,农村孕妇产前检查也要求在5次以上,现行检查模式是孕12周进行初检,28周前每4周检1次,28周后每2周检1次,36周后每周检1次[3]。崔颖等人对4 000名孕妇产前检查次数进行调查,以平均5次为计算标准,结果32.90%的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低于标准,25.53%检查次数符合标准,30.03%检查次数高于标准[4]。17.3%的农村育龄妇女在停经4个月后才进行初次孕检,这反映了极少数孕妇保健知识缺乏。陈华芳等[5]调查发现,农村育龄妇女对是否需要进行孕期定期检查持有不同的看法,96.3%的调查对象认为进行孕期定期检查很有必要,仅有3.3%认为不需要,从数据上看表明认知上有很大的提高,这可能与大众健康知识宣传,媒体传播及群体文化知识普遍提高有关。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家庭经济条件和居住地区的孕妇,产前检查选择的分娩地点而有所不同,调查报告显示,84.2%的农村育龄妇女对当地医生指导的常规筛查项目表示愿意接受,13.6%表示部分愿意接受,有的对筛查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常规筛查项目的调查没有必要。甚至有1.4%选择家庭或村卫生所分娩,由于家庭和村卫生所缺乏服务能力,无疑会增加感染、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事件的发生,各种高危因素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治疗,使孕产妇、围产儿安全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赵媛媛等[6]就农村妇女对孕产期有关保健知识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迫切需要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的占95.8%、产褥期母婴保健与母乳喂养的占91.5%、孕期营养的占90.6%,最不需要的为孕期心理卫生和怀孕期间自我监测,分别占17.7%和17.8%。成都地区孕产妇认为[7]最重要的产前教育内容为新生儿护理,这可能与大部分产妇为初产妇,缺乏新生儿护理知识和经验有关,但也对心理卫生知识不够重视。有学者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孕妇产前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她们对健康教育知识都很迫切,但由于每个人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城市孕妇对孕期健康教育形式以接受孕妇学习班、育儿学校、看相关读物为主,或通过家长、朋友间的经验介绍,医院咨询热线,观看录像或碟片。农村获取保健知识的最佳途径为专人保健指导、发放宣传小册子,或通过电视媒介等[8]。目前,许多专家认为建立孕妇学校就是开展规范孕期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9]。学校可根据孕妇的需求安排不同的时间进行授课,调查显示[7],61.00%的孕妇认为,产前教育最好安排在周末的白天,这可能与很多妇女怀孕后还要继续工作有关。为提高教学质量,大多数产妇更愿意参加小班产前教育,要求在“大班”授课的同时,最好以小班、特训班和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认为光碟、图片、模型直观,即使孕妇文化水平不高也容易看懂。通过讨论、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印象更深刻。当前孕妇的文化程度较高,大多是中专及高中以上的学历,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产前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产前保健的质量,她们都希望孕期保健知识来源于医护人员,渴望产前在保健知识方面能与保健人员沟通,说明孕妇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给予较高的信任,对保健人员寄以更高的期望[10]。目前我国孕期保健人员大多是助产士,对学历、专业知识和资质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提高孕期保健质量,孕妇学校老师必须提高专业技术,做到持证上岗[11]。国外学者Mullany等[12]认为,丈夫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夫妻一起接受健康教育,对孕妇保健行为会有更大的影响。笔者认为,组织孕妇家属参加学习,对实施《我国围产保健管理办法》更有重大的意义。

影响孕产期保健的因素

按照围产期保健管理办法规定,孕妇初次产检时间为12周前,据调查我国不同地区孕早期检查的比例高低不同。赵小红等[13]报道,早孕建册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5),北京市内孕妇孕早期产前检查率高于户口在外省市的孕产妇,这可能是流动在外的孕妇因时间关系初检相对的延迟[14]。崔颖等人[4]调查发现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不同的医疗付费方式,有无既往史、有无疾病家族史,初产妇与经产妇在首次产前检查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杨玉茹等[15]认为影响早孕检查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有无不良孕产史及生育胎次等,与经济状况无关。赵媛媛等[6]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知识、产前检查需求的因素之一。我国现行的产前检查模式已明确早孕及妊娠周数孕检的次数,也强调属高危妊娠者,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也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孕妇应检查的次数。有调查发现25~34岁年龄组的孕产妇平均产前检查次数高于<25岁和≥35岁年龄组的孕产妇;户口所在地的孕产妇平均产前检查次数高于在外省市孕产妇;干部、工人、农民、个体、无业者的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也有差异;医疗付费方式为公费和保险的孕产妇平均产前检查次数高于自费的孕产妇,初产妇的平均产前检查次数高于经产妇,上述各调查数据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民族、不同婚姻状况的孕产妇平均产前检查次数,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可见,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有无保健保偿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孕妇能否进行产前规范化检查的主要因素,产前检查的费用高、居住地与保偿机构的距离也是影响产前检查的重要因素[16]。《母婴保健法》中明确规定,保健服务人员要对孕产妇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为孕妇提供营养及孕期自我保健指导[17]。目前孕妇获取孕产期保健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绝大多数的孕妇希望开设孕妇学校,且对孕妇学校的授课内容要求比较宽泛[18]。但是目前我国孕妇学校的教学正处在一个积极探索改革的阶段,各家医院开展的情况不一,一些大的医院正在探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拓展孕妇学校的发展空间,而基层医院引进、开展新的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刘素娥等[19]就孕产妇对孕妇学校的需求,对186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仅有35.48%的孕产妇到过孕妇学校学习,仍有64.5%未曾参加过孕妇学校学习;有55.9%孕妇选择现场模拟教学,课堂中引导学员角色扮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有学者对750例住院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孕期是否参加过产前教育、没有参加的原因等等,结果有74.42%在孕期参加了产前教育,该比例高于美国2006年的56%,及杨峰2004年报道的60.6%。没有参加的原因为没有时间、住家离医院太远、对讲课内容不感兴趣、经济条件差、讲课水平低等[7]。也有学者就“获取保健知识的最佳途径”进行调研,在调查的1790名农村妇女中,经产妇在新生儿护理和抚育方面感兴趣,但对自身产前产后的保健关注不多,对心理卫生也未引起重视。这可能与农村孕妇接受健康知识能力有限,主动寻求获取保健知识的意识不强有关[6],保健工作者如果直接与农村孕产妇对话,可使孕产妇感到医护人员的关怀,感到轻松、容易接受。由此可见,孕产妇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授课内容及方式,授课方式的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可提高孕妇的学习效率。我们认为,文化程度是产妇在孕期参加产前教育的促进因素,文化程度越高,越能主动参加产前教育。家庭收入、住家离医院太远,是否有分娩经历也影响到产妇在孕期参加产前教育的情况。

针对孕妇不同特点应对教育措施

我国推行良好的孕产期保健,产前检查的覆盖率明显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母婴的健康状况,显著降低孕产妇及婴儿的死亡率。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正,如地域的差别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对产前检查重视不够和投入的力度不足;尚未制定统一保健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加强对基层服务人员的培训;基层服务机构的管理及服务人员的准入制度尚未健全等等[2]。当前要落实《全国城乡孕产期保健质量标准和要求》,首先要健全医疗保健机构,加强保健人员的服务能力。笔者认为,应对产前保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保健服务能力,做到持证上岗。结合人群特点提供产前保健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幼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大产前检查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早孕初检率,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同时改变产前保健形式,完善保健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为孕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全面支持的新的保健服务模式,保证妊娠、分娩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医学模式已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转变,并在医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同。心理卫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对孕妇产后健康的影响极其重要,城镇孕妇在保健知识需求中对心理卫生内容较迫切,但有的孕期妇女较为关注胎儿身心发育和自身的健康状况,对自身心理和社会健康不够重视,而且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有研究表明,孕期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与产后抑郁等病症关系密切,指出产后抑郁将影响婴儿情绪、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20],有针对性地对孕妇进行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教会孕妇放松技术,可以缓解其焦虑情绪,改善分娩质量,降低服务成本。认为加强孕期妇女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社会健康宣传教育非常必要。提示在开展的健康教育内容中,要不断创新产前教育内容,把心理卫生列入保健知识课程之一。 国家卫生部已将推行保健保偿制列为农村妇幼卫生保健发展的长期任务之一。有报道目前农村产妇参加孕期保健保偿的比例较低,有近60%的产妇没有参加孕期保偿[21],指出实行保偿制是孕妇保健由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过程的新举措,实行孕产期保健保偿,将责任、风险和利益结合在一起,可以保障弱势群体享受基本的产前保健服务,从而使更多的妇女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产前保健服务,最大程度地保护母婴安全、促进母婴健康。孕妇学校是孕妇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基地,也是医务人员对孕妇传授孕产健康知识教育的途径,在帮助孕妇提高孕产期保健知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孕妇学校基础设施要完善,应提供宽松、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使孕妇心情轻松愉快。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要注重软件开发,可选派医护人员到国内外向举办孕妇学校较好的医院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经验,以指导本地孕妇学校开展业务。可联合办学,聘请各学科专家授课,如产科儿科主任、临床护理专家、麻醉师、营养师、幼师、形体师、心理咨询师等,合理覆盖各学术领域。为孕产妇提供优质服务,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医疗技术水平。根据孕产妇不同的特点及对健康教育知识内容需求的不同,开展授课方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教育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孕产妇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金芝,陶芳标.我国孕妇产前保健现状及展望[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0):2907-2909.

[2]赵凤敏,郭素芳,李伯华,等.中国不同地区1971~2003年孕产期保健服务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3):172-176.

[3]孙晓光,金利娜,甄景然,等.标准产前检查模式的依从性和效果[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6):723-728.

[4]崔 颖,郭素芳,王临虹.孕产妇产前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6):527-529.

[5]陈华芳,匡泱漾,袁仕玲,等.九江市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9):2630-2632.

[6]赵媛媛,陶芳标,龙 翔,等.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142-143.

[7]罗碧如,马 蔚,王玉琼,等.成都地区住院产妇孕期参加产前教育的现状及需求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16-719.

[8]王燕华,李晓慧,张超莉.272名城镇孕妇产前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6):23-24.

[9]冷秀兰,赵 芳.孕妇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21(12):17-19.

[10]王爱华,陆 虹,刘玉英,等.孕妇孕期健康自我感知教育知识需求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480-2481.

[11]黄佩贞.规范孕妇学校,提高产科质量[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58.

[12]Mullany BC.Becker S,Hindin MJ.The impacl of including husbands in antenatal

Health education servces on maternal health practices in urban Nepal:results from Ized controlled trial[J].Health Eeducation Rresearch,2007,22 (2):166-176.

[13]赵小红,陈丽玮,朱少莲,等.城乡孕妇早孕建册现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372-2373.

[14]杜 清,吴久玲,徐媛媛,等.城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4):48-49.

[15]杨玉茹,毛宗福,汪文新,等.湖北省孕产妇保健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7-19.

[16]张银华,陈炼红.湖南省三县农村孕产妇产前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1):151-153.

[17]郝凤瑞.孕妇健康知识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学,2008,3(21):190-191.

[18]宋 晓,许 娟.孕妇学校在孕期保健中作用现状的调查[J].河南医学研究,2010,19(1):96-97.

[19]刘素娥,徐辉全,葛 圆.孕产妇对孕妇学校的需求调查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7B):1804-1805.

[20]孟祥臻,李希华,曹伟燕,等.孕期妇女卫生保健服务需求意愿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6):3781-3783.

[21]王晓波,潘 松,许 伟,等.农村贫困地区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 (12):1576-1578.

(收稿日期:2010-12-16 修回日期:2011-03-20)

上一篇:最有意义的七夕节广告语下一篇:节日慰问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