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10篇)
1.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一
2.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随着当今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大都数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着改变,各种价值观如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也影响着我们大学生,以至于有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动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积极向上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观、人生观和择业观。通过活动的参与,可以让我们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2.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和学生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大学生中存在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各种情况,在就业过程中表现为挫折、自卑、攀比等不同的心理要素。高校团学工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接触社会的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另外,大学生要规划好自己职业规划,适当时可以调整自己的就业目标。
2.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高中阶段中,学生以学习和考取大学为目标,对社会的接触比较少,在步入大学生活后,面对新的环境,往往会出现适应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现象,然而校园活动能促使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今后可以积极改正,使自己的能力有所上升。
2.4沟通合作能力:高校团学活动具有团体性,俗话说:“团结就是胜利”。每次活动的开展都是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过程,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完成任务。这可以提高大学生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间的关系,培养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2.5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社会中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团学工作基本是由学生自主策划开展的活动,活动采纳了大家的想法,突破了课堂的禁锢,消去了专业的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不少提升。而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实际动手的能力。
3有效开展团学工作,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3.1增加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团学活动:为了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中就业的能力,团学工作内容也有了变化,除开展校园的活动外,相应结合就业开展活动,例如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一些职业礼仪的比拼和针对就业的讲座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企业的内涵、就业的形势政策,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身相应职业规划路线,通过活动,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
3.2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多元化、模糊化的现象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我身为团学工作者,应该进行相关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当然活动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正面临就业的学生,综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总之,高校团学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高校团学的主要组织,团学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总结语
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我们面对着残酷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希望在校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争取学好专业知识,我们要做到“未雨绸缪”,使自己的能力进一步上升。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专业规划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在能力和心理上要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唐甜甜,姚文锋.团学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8).
[2]田小平,张治国.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优化对策[J].就业指导,(20).
[3]江晓畅.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人力资源.
2.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二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开展现状
针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人才强国的战略, 高等学校所提倡的创业教育的内涵是一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理念, 同时是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模式。这种理念要求高校教师在完善自身的知识性内容传授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创新理念的传授, 让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运用创新和创业的理念在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的知识领域中尝试新的工作。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新型人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基本内容, 注重实践, 讲究创新, 使学生具有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校企联合实践, 能够树立创业意识, 激发创业精神, 掌握创业知识。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开拓与创造”精神, 使大学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 而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造就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准企业家或未来创业者。在这种办学趋势下, 创业教育应积极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较短, 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创业教育的思想, 90年代中后期逐步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在高校开展创业竞赛, 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为创业教育的试点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已初见成效, 一些学生实现了创业梦想。但由于我国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实施水平有限、社会支持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 尤其是社会创业文化尚未成熟,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并不高, 高校创业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有数据表明, 创业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听取过创业讲座、参加过创业实践的毕业生, 其就业能力在不同层面均得到了提高。创业教育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创业教育本身具有更高的价值, 这也是以创业促就业的一种体现。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维度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 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研究者的视角不同, 对于就业能力的释义也各不相同。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 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 在工作中进步, 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 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内较早研究就业能力的学者郑晓明认为,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总之,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是一系列技能、个体特质的组合, 是劳动者能够获得并保持工作及晋升职务的能力。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说,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 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 以及在获得工作后保持工作与晋升职务的能力。
就业能力的构成包括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计划能力八个维度。沟通能力,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 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策划能力, 是策略思考和计划编制的能力的总称, 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方法、过程的思考与计划能力。应变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工作过程中每天要面对各个方面的不同信息, 怎样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并适时做出反应, 是当今大学生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语言表达能力, 是就业能力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能力, 它是指在书面和口头方面运用语言的能力。创新能力, 其本质是进取, 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体制, 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不做复制者。团队合作能力, 是指在工作中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的工作效率的能力。领导能力是指在就业过程中把握组织的目标及领导大家围绕这一目标奋斗的能力, 通常包括对于规模较大的共同劳动所进行的有关组织、决策、指挥、协调、监督等活动。工作计划能力, 是指在工作中对于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及结果的分析计划, 以便在实施工作时可以顺利完成的能力。
三、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调查
1. 调查问卷说明
本文以南京理工大学应届及往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调查问卷150份, 回收136份, 其中有效问卷110份。围绕“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这一研究目的, 笔者将受过创业教育与未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分成两组, 通过对比两组的就业情况, 探究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并通过数据分析, 深入探析创业教育对就业能力各维度的具体影响。
2. 调查数据分析
(1) 创业教育对就业结果的影响。在调查中将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分为一组, 未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为另一组, 然后对比两组的就业情况。在110份有效问卷中, 未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有32名, 占29.1%。这32名未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中, 未能就业的为8人, 比例是25%;而78名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中, 未能就业的为5人, 比例是6.4%。在已就业的97人中, 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也高于未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 如表1。由此可见, 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有直接关系, 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2) 创业教育对就业能力各维度的影响。问卷中, 将创业教育对就业能力各维度的提升程度用数字0-5表示, 0为最低, 5为最高。0表示没有影响, 1表示小幅度提高, 2表示较小幅度提高, 3表示中等幅度提高, 4表示较大幅度提高, 5表示大幅度提高。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创业教育对就业能力八个维度的提升程度依次为沟通能力2.906、策划能力2.530、应变能力2.678、语言表达能力2.785、创新能力2.187、团队合作能力3.007、领导能力2.665、工作计划能力2.708。由此可见, 创业教育对就业能力的八个维度的提升程度都集中在中等幅度水平。各维度受到创业教育后的提升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计划能力、应变能力、领导能力、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对就业能力八个维度的全面提升, 表明了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调查结果说明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调研, 并结合工作过程中的实证案例等, 总结归纳出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1) 引领大学生就业观念改变。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使大学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 更是岗位创造者。通过创业教育, 引领大学生转变单纯的求职观念, 唤醒、启发、引导和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 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 从而使大学生由被动求职向主动创业转变。
(2) 拓宽大学生就业思路。创业是一项经济活动, 创业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更为成功的技能, 培养学生创业式的思维、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及敏锐地识别商务投资和抓住商务发展时机的胆识和魄力。在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管理学、投资学等知识, 开阔了视野。同时, 通过一些实践活动, 积累了社会经验, 这有利于学生就业思路的拓宽, 扩大了就业的选择范围。
(3)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至关重要,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正是紧密围绕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和创业精神培养这两个目标开展的。通过创业教育,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 培育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 进而促使大学生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 全面提升就业能力。
(4) 培养事业心和开拓能力。事业心和开拓能力是未来人才最为宝贵的素质, 也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事业心和开拓能力被称为“未来人才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创业精神, 克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乏创业意识和创造性、缺乏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依赖性强等缺点, 将起到重要作用。
(5)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例并不高, 但通过了创业活动, 可以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而且能创造出一些企业和实体, 同时, 创业促进了经济增长, 而经济增长又将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基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基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实践环节、开展创业竞赛和构建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加大实践环节比重。高校的传统课程大部分是延续高中“课堂学习—期末考试”的范式, 如果创业教育课程仍采用这种教育方式, 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创业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 从“应试—素质”的教育角度来说, 它是一种素质教育, 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从国外现行的创业教育实践来看, 创业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 而不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应加入案例研究、现场实习、商业模拟等方式, 结合讨论、企业家演讲、定点观察等, 并利用现代网络科学技术在网上为学生提供管理和技术援助, 丰富创业教学形式。因此,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注重实践性, 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只是为了拿学分毕业的现状, 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从提高自身能力这一点出发去接受创业教育。
第二, 积极举办高校创业竞赛,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大学生已经完成的创业计划书通过何种途径实现,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在一些创业教育开展得较好的国家, 如美国、英国、日本甚至印度都会开展大学生创业竞赛。美国高校的创业竞赛是让大学生就某一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撰写创业可行性报告书, 由学术界和企业界专家担任评委, 选出优胜者, 并给予风险投资。英国针对18岁至25岁的在校大学生也有专门的创业竞赛。通过参与此类活动, 英国1/3的青少年认识到创业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提高了创业激情和素质。可见, 创业竞赛的举办的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一些成功的项目还能付诸实践。因此, 我国的创业教育也应注重创业竞赛的开展, 并不断扩大竞赛的范围, 吸引更多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就业和将来更多学生选择创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构建有利于就业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业教育质量评估就是从各高校创业教育的投入及创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加以考量。由于创业教育作用的机理较为复杂, 因此需要借助于一套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完成。在创业教育中, 将创业教育评估机制和就业教育评估机制结合在一起, 建立评估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估指标, 注意指标动态和静态、主观和客观的结合。首先, 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应是最重要的客观指标;其次,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观察学生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主观认同程度;再次, 在对毕业生跟踪的基础上了解学生毕业后在不同规定时间段内取得的成就。另外, 学生在各种创业竞赛活动中的成绩也是很好的评估指标。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 以创业促就业是高校就创业指导工作的基本方针。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维度入手, 探讨了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为基础, 实证分析了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从而为进一步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能力,高校
参考文献
[1]曹扬, 邹云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 2012, (4) :234-237.
[2]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2, (11) :89-92.
[3]葛玉良, 韩丽丽.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 (6) :50-53.
3.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三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摘要】从分析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点入手,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勤工助学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勤工助学有利于缓解学生经济压力,对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这些因素的提高符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需求趋势,表明勤工助学对学生就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 勤工助学 就业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勤工”和“助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勤工”既为“助学”提供经济、物资上的支持,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锻炼,从这点讲,“助学”是追求的最终目标。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当代社会和高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该群体大学生在家庭背景、综合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相对薄弱,也是高校就业帮扶的重点对象。
本研究主要讨论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数据来源为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南京林业大学550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难点
1.就业期望值过高
高校的逐年扩招使得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变为“大众化劳动力”,然而高等教育的高额学费对于大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和家长来说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因此都期望毕业后能够“走出农村”,找到一份薪水较高、地域较好、单位性质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却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更多的毕业生只能进入社会的.一般岗位或者边远地区就业。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所能提供给大学生就业岗位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阻碍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2.经济条件限制
随着毕业生招聘工作市场化发展越来越深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大学毕业生必然要制作精美的简历、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频繁参与各种跨地域甚至跨省市的招聘会。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作为基础来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往往无法获得与其他同学相等的机会。
3.综合能力欠缺
由于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的差异,许多经济困难学生在入学时的知识面、计算机水平、英语能力、文体特长等方面比较薄弱。而在大学期间,由于经济和心理等方面因素,许多经济困难学生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际交流能力方面,经济困难学生往往缺乏自信,不善言谈,同时又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很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不主动担任学生干部,从而失去很多锻炼自我,获得认可的机会。这些都阻碍了他们完整人格的培养。由于综合能力的欠缺,该群体学生往往容易表现出自卑、消极、悲观的心态,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社会关系薄弱
目前,由于充分平等的用人机制尚未能完全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对于毕业生就业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简单,很多都是来自农村、山区、偏远地区家庭,他们在社会上所能获得的帮助极少。在自身能力无法做到突出的情况下,获得理想就业岗位的机会要比家庭背景好、社会关系多的学生少很多。
二、勤工助学对于就业促进作用的分析
毋庸置疑,在大学生就业竞争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特长爱好等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勤工助学作为一项长期开展、管理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降低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同时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提供了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
1.有助于缓解学生经济压力,为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从调查数据看有62.7%的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是为了缓解自己大学期间的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每月可以获得200至300元的劳动报酬,加之国家助学金等各类形式的助学金,经济困难学生每月能够确保有400至500元的生活费。完全能够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要求,做到生活上经济的“自立”。这有助于学生减轻思想压力,为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是学生未来良好就业的基础。
从就业地域意向看,他们对于相对热门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内地省会城市以及出国就业意向比例相对较低,而对于中小城市、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意向比例相对较高。这体现出该群体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更为实际。从就业方向意向看,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考虑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比例明显较低,同时,有考研意向的比例较高,而对于其他的就业方向他们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岗位普遍接受度较高,没有大多数学生那样“挑剔”。
4.大学生就业教育与高校学风建设 篇四
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大学
生就业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以就业教育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骤增加,不仅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已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和矛盾,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等问题更加突出。就业教育与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两项重要工作,毕业生就业必然要求高校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为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风也必定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学生更好的就业。将两者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就业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将促进高校学风建设,也将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一、就业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一)就业教育是学风建设的有机载体,学风建设是就业教育效果的有力保证。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使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挑选毕业生的余地更加宽广,而且在挑选毕业生过程中,用人单位重学历更重能力,重理论更重实践,重专业素质更重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教育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也随之日益显现出来。毕业生就业竞争,说到底是学生综合实力、综合素质的竞争,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高校学风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优良的学风能使处于其中的学生无时不感到压力,产生时不我待的紧迫
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它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年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高校的学风建设在加强各项软硬件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优化校园学习环境的同时,还应将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与其紧密结合,努力使就业教育成为学风建设的有机载体,使学风建设成为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市场竞争力。
(二)就业教育与学风建设目标的一致性。高校的就业教育就是指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形势、就业观念、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需要等综合能力素质及有关就业一系列问题的咨询、指导过程,是帮助、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一课。高校要把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正确地进行择业定位,合理调整就业心态。学风建设是指高校根据学风的特点、规律和目标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校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精神、学习纪律、学习考核等诸方面所施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管理,是融德育与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学生的“学风问题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影响到毕业生的成长、成才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学风建设和就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和核心内容。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就业教育和学风建设客观上就更要求在校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各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为今后就业及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就业教育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一)、让学生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经历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的成长过程。他们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接触机会较少,很难准确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标准和有关行业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培养固然重要,但从就业角度而言,我们更要培养学生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进行研究与探索的能力,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学生对参与就业竞争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认识还不够到位,造成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缺乏目标性和主动性。就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让学生增强自我认识能力,将自身的专业知识、综合知识以及学习能力进一步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工作行业需求接轨,着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只有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毕业生,才能适应国内、国际的人才竞争,才具有个人成长、成才的较大空间。
(二)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学会做人就是要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态度,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间的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做事就是要具备敬业务实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基本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做学问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好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大学生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必须大力抓好教育引导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基本素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学风。大学是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思想、生理、心理等方面已经逐渐成熟,生活上没有什么负担,精力非常旺盛,完全可以投入到学习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中来。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较高的期望,他们热切地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使自己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正确引导学生的这些主观愿望,并帮助他们转化为实际行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期间,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往往可为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加强学风建设中需要就业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渗透。主动性的确立在学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是学风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加强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对学风进行控制和反馈的过程中,需要就业指导的渗透。“就业教育的介入,会帮助大学生自觉、自主地做好职业预备,并把价值观同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通过就业教育,使学生将当前的学习状况与今后的就业、升学等关乎前途、命运的大事联系起来;通过就业教育,使学生将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要联系起来;使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统一起来。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让学生看到潜在危机的存在,增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迫感,大力激发学习热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有目的地参加各项学习、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课外自学、实习实践效果,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违规、违法事件必然大幅减少,学校教育过程就能进入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强就业教育工作,并以此作为一个重要切入点,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就业教育的导向作用
(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合格人才就业是民
生之本,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优势的学生,实现毕业生就业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直接体现,教育部在200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高等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风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让学生将就业与当前的努力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大学期间的宝贵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切实在基础知识的巩固、专业知识的深入和综合知识的提高上有所突破,引导学生适应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就业竞争。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规章制度、组织落实、人员配置等方面加强建设,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将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就业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而更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创造能人、创新能力。就业教育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政策答疑、面试应聘指导,而是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就业素质,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对未来人生的综合设计。新生入学教育应该成为就业指导的第一课。通过这第一课堂,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再通过跨学科、专业的选修课的学习,努力实现文、理、工、管理等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在优良学风的浸润与熏陶下,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实现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历史阶段,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就业教育作为重要切入点,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必须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四、以市场需要为中心,拓宽就业渠道
5.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篇五
关于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就此分析了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方向,首先提出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而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对策.
作 者:刘毅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116011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45 关键词:高校 就业 大学生6.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六
比如, 清华大学就提出, 应当建立更为专业化、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创建多元互动的工作模式, 邀请专业教师、行业资深人士、生涯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共同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及就业过程, 综合运用课程教育、咨询辅导、生涯教练、朋辈督导等多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价值改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2】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祁金利认为, 作为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 高校就业服务部门也需要从组织结构及职能上进行改革, 从过去的“产品推销”或“中介”部门逐渐转变为提供信息、引导观念、整合资源、促进能力的新型就业服务平台。【3】
然而, 鉴于观念、资源等多种限制, 其他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想要像清华大学这样, 既在观念上与时俱进、又在实践中兼顾各方需求并非易事;在就业服务内容不断拓展的同时, 常常会凸显出主旨不明或顾此失彼的情形。应当以何种思路来统筹各项工作, 建立一种既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就业、又有助于高校未来发展的就业服务体系呢?公共关系或许能提供一种思路。
一、公共关系对高校就业服务的价值
(一) 公共关系基本理念及其对就业服务的启发
当今时代, 从国家形象到企业的品牌战略, 从公共外交到网络营销, 无不与公共关系紧密相连。【4】从狭义上讲, 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hips, PR) 是指一个社会组织为了促进相关内外部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 为了塑造组织形象, 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 利用传播、沟通等手段努力采取的各种活动, 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关系。从广义上讲, 它除了是一种实践活动, 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一门具有极强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理论学科。【5】当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时, 它涵盖了关于组织、公众以及组织与公众间关系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原则;当其作为一门学科时, 其本质是一门关于组织形象及沟通、对话的学问。
对组织而言, 公共关系具有塑造形象、寻求合作、增进效益等积极效用。近年来, 这种效用也逐渐被高校所认识并应用于自身的发展建设之中, 用以改进高校与各类公众间的关系, 提升高校的公众形象、社会声誉以及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 并最终促进高校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6】【7】
在就业服务工作中引入公共关系也基于同样的目的。从具体操作上看, 就是要在深入把握就业服务公众需求的基础之上, 借助公共关系中关于形象塑造和传播的相关观念及运作原则, 对当前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应着力塑造和传播何种形象、如何塑造和传播等问题, 理清思路、寻求对策;为通过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学生成长就业、提升高校整体形象提供支持。
(二) 就业服务中的公众需求分析
公众 (public) 是指与组织存在若干利益或利害关系的群体和个人, 是组织公关活动的对象。著名公关大师爱德华·伯内斯 (Edward L.Bernays) 认为, 公共关系就是要“投公众所好”, 针对公众需求进行科学地形象塑造和传播, 通过迎合公众的需求来争取他们的支持。【8】
在当前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中, 大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政府等是几种尤其需要重视的公众。对大学生而言, 他们希望在大学期间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和特长, 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获得丰富优质的专业学习资源、就业创业指导及实习实践机会, 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及职业技能, 提升未来发展潜力。【9】对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组织等用人单位而言, 他们希望从高校招聘到能力出众的大学生, 以便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政府带来更高的效力, 并借助高校的就业服务平台传播自己的人才理念, 扩大组织影响力。对大多数家长而言, 他们希望子女在大学里掌握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以便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待遇良好、前途广阔的工作, 或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希望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状况, 以及如何与学校配合、共同促进子女的成长和就业。【10】对政府而言,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11】出于降低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政府希望高校能不断改革就业服务模式,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和就业;出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 政府希望高校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
可以看出, 几类公众对高校就业服务的诉求不尽相同, 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似乎是他们的共同关注。一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如何, 不仅是用人单位是否雇佣他们的基础、他们自己能否在经济及人格上逐渐自立并获得社会尊重的基础、家庭教育投资能否获得回报的基础, 也是其所就读的高校能否获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理解、信任、支持、合作的基础, 是影响到高校的招生、培养、发展等一系列工作的重要因素。从组织的视角看, 大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产品”, 他们的就业能力也是其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最重要的品质, 而产品的品质常常被视为组织形象塑造的基础。
因此, 相对于高校就业服务中的其他形象要素而言, 如就业服务部门的员工素质、领导风格、环境设计等,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更基础、更重要的形象要素。以此作为切入点开展形象塑造及传播活动, 对提升高校就业服务形象及高校整体形象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的塑造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的内涵
所谓形象 (identity) , 是指公众对组织的个别或整体特征的总体印象和评价。组织进行形象塑造的目的, 就是通过向公众展示富有个性魅力的组织形象, 来赢取公众对组织的理解、认同、支持和合作, 提升组织在公众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2】所谓就业能力 (employability) , 又称可雇佣能力、可雇佣性, 通常被认为是“在特定劳动力市场的胜任素质或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13】
因此, 可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 (students’ employability identity) 理解为公众对大学生在当前劳动力市场的胜任素质及未来职业适应能力 (尤其是前者) 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从形象的主体来看, 它既可以是个体层面的形象要素, 也可以是学校、院系等组织层面的形象要素。
在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实践及研究中, 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的重要性, 【14】但多从个体形象的角度进行解读, 很少从学校、院系等组织形象的角度进行解。即使在个体层面上, 也大多偏重于从求职面试、着装打扮等视觉形象的角度进行解读, 较少从理念形象、行为形象等角度进行解读。从构成形象的三个层次来看, 视觉形象 (visual identity) 不过是理念形象 (mind identity) 、行为形象 (behavior identity) 的外在表现, 理念形象才是三者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一环;【15】高校应当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念形象出发, 系统建构该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形象。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的结构
1. 就业能力理念形象
构成组织理念形象的内容很广, 如组织的价值观、使命、目标、个性等;价值观通常被视为理念的核心。因此, 一所高校所秉承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理念, 最核心的部分, 也就是该校将哪些能力视为对本校学生就业非常重要, 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它反映了一所高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现实及未来就业服务模式的深刻理解, 是一所高校在就业服务理念上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先进、独特的个性, 也是该校高层领导者眼界和水平的集中体现。【16】一旦理念确立, 就能进一步融合广大师生观念、引导和激励师生行为, 将这一理念逐渐从内向外辐射和传播, 争取更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如何确定哪些能力要素对该校大学生就业“有用”呢?近年来, 不少基于大学生、用人单位以及相关专家的调查发现, 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社会交往及自我展示能力等是被提及最多的能力要素, 【17】【18】说明它们是构成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般要素,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努力培养的共同能力。同时,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整合、重构等动态视角来看待“能力”, 【19】这意味着高校还应根据学科专业前沿理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学校优势资源、发展定位等, 在理性思考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 探索适合该校学生的、独特的就业能力要素。甚至可考虑从“学校-院系-学生”三个层面、“共性-个性”两个角度去构建就业能力要素库, 并对要素库的内容进行持续的评估和调整, 使得无论是学校、院系还是大学生本人, 都能更为全面、灵活地确定既能适应当下、又能面向未来, 既符合共性、又具有个性的就业能力要素目标, 为进一步的能力培养理清方向。
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能力也是高校就业能力理念的重要内容。在过去, 高校常常采取“三年专业学习+一年实习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相关就业能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那些能够整合多方资源共同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模式可能更具现实适应性。这意味着, 在未来, 高校不仅需要利用自身的人才培养优势, 不断探索教学实践新思路;更要以就业服务工作为引擎, 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等多种方式, 吸引广阔范围内的行业组织、生涯发展专家、学生家长、政府等各类公众资源, 以“互动互联、共建共赢”等方式, 共同打造适合劳动力市场需要的“硬产品”, 共同分享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带来的收益。
2、就业能力行为形象
行为形象是理念形象在组织及其员工行为上的具体表现, 反映了组织理念对组织及其员工行为的引导、规范和约束。高校可以通过就业服务部门的结构及职能升级、特色化的专业教育实践、科学的就业能力评价机制以及相关的制度、活动等来塑造与学校就业能力理念相符的就业能力行为形象。
(1) 与时俱进的就业服务部门结构及职能
就业服务部门是高校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 也是高校与广大公众在就业问题上进行沟通交流的“公关”部门。在过去, 高校就业服务部门的核心职能是将毕业生推送到社会上恰当的位置, 较少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在今后, 就业服务部门需要通过更合理的组织设计、更优化的部门职能以及更专业的员工, 为践行学校的就业能力理念进行组织和人力保障。比如, 其作为理念引导者, 需要不断探索和构建适合该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理念体系, 开发制定就业能力评价指标, 为专业教学实践等人才培养环节提供方向和反馈;作为资源整合者, 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吸引优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去自我中心。作为能力促进者, 需要在以往的就业指导课程、求职面试技巧等能力促进策略之外, 开展更具全程意义的职业生涯测评、规划及咨询辅导, 创办丰富多元的就业创业活动, 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帮助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能力;作为信息搜集和发布者, 需要在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形势、招聘面试等传统信息之外, 利用就业服务平台积累的大数据开展行为分析和分类传播。使就业服务部门逐渐转型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传播中心。而作为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员, 该部门员工不仅要养成敏锐的竞争意识及前瞻意识, 持续学习相关理论、技术及实务, 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还需要培养敏锐的公关意识, 以良好的公关素质及职业风貌展示学校的就业服务品质。
(2) 特色化的专业教育实践
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而它们的获得与专业教育实践密切相关。【20】要构建与学校就业能力理念相符的专业教育实践模式, 就要从师资队伍、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考核机制等多重环节上不断创新。除鼓励专业教师主动更新知识技能、积极参与行业实践、根据实践体验及多方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外, 还需打破专业界限, 有效利用全校范围内的学科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积极邀请行业人士、行业组织等参与专业教学、开设特色课程, 将专业实习、实践常态化, 使学生逐渐获得“有核心、有特色”的就业知识技能结构。【21】
(3) 科学的就业能力评价机制
应通过制定与学校就业能力理念相符的、科学的就业能力评价机制, 作为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行为的标准。包括一系列就业能力评价指标、评价程序及奖惩措施等。评价机制应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体现学校先进、独特的就业能力理念, 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大上”或与其他高校保持一致。比如, 如果一所高校的就业能力理念认为社会技能是该校学生应当具备的就业能力要素之一, 就应当出台有关社会技能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措施等。如果一所高校的就业能力理念认为应当从知识和实操的双重层面来衡量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就应当对知识学习和实操学习的评价标准、评价程序等进行明确、具体地规范。
(4) 有助于就业能力理念推行的制度体系
应当在学校的整体统筹规划下, 出台一系列有助于该校就业能力理念推行的制度体系, 让就业能力理念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得到长期、系统地普及。比如, 制定就业能力理念研讨制度, 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人士、上级教育管理部门、高校一线师生等对未来一段时期该校大学生应着重构建的就业能力要素、具体培养模式等进行研究讨论。制定包括学分在内的各种奖励制度, 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学校资源自主成才。制定具有吸引力的绩效改革方案, 鼓励广大教职工、尤其是专业教师将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制定专门的财务支持方案, 吸引行业资深人士参与专业教育教学等。为通过“互动互联、共建共赢”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得独特的就业能力进行制度保障。
(5) 丰富多彩的就业能力促进活动
应当开展一系列有助于普及学校就业能力理念的特色活动, 在制度规范之外,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就业能力理念成为广大师生潜移默化的认知及行动指导。比如, 结合学校及专业特色开展多元化的日常实习实践、职业角色体验及训练活动, 为周边社区提供专业性较强的公益服务, 开展就业创业模拟及表彰活动, 参加地方及国家组织的专业实践比赛、开展就业能力成果展览交流、甚至文娱活动等。通过长期沿袭的活动项目促进学生提升实际就业能力, 帮助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逐渐理解、认同和支持学校的独特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3. 就业能力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是组织理念的视觉体现, 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能体现组织理念及行为模式的视觉标识, 通常包括组织的符号特征 (如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 、外部特征 (如自然环境、室内设计等) 、产品特色 (如产品的式样、外观、包装等) 、技术设备特征 (采用何种独特技术、流程进行生产加工等) , 等等。在以往的大学生就业实践及研究中, 良好的仪表仪态、赏心悦目的简历设计等都是经常被提及的就业能力视觉形象类型, 但缺乏“内在实力”的外在形象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高校可从以下角度出发, 系统打造与该校就业能力理念相符的就业能力视觉形象。
比如, 为学校升级后的就业服务机构及相关就业能力促进活动等进行个性化地命名 (如北京大学的“北大光华职业发展中心”) , 进行相应的硬件环境建设 (如多功能招聘大厅、成长训练舞台、就业成果展览厅等) , 开发或引进提升就业服务职能的专门技术或服务流程等 (如职业生涯测评系统等) ;精心提炼能体现学校就业能力理念的校训、口号, 设计与就业能力理念相符的主题歌曲、活动标识、竞赛项目、奖章奖杯、简历模板等。训练学生养成敏感的视觉形象意识, 注重仪态仪表及言谈举止风格。将学校的就业能力理念、培养模式及具体成效等重要信息进行可视化制作 (如制作成信息含量更丰富、认知识别更容易的表格、流程图、漫画、视频等) , 以便进行更形象地展示, 等等。
总之, 要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的塑造来促进就业服务工作的转型和升级, 需要养成对形象的自觉追求, 兼具个性和同一性, 追求实效而非虚名, 根据就业服务的公众需求及高校发展需要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的传播
(一) 开展就业能力形象传播的价值
传播 (communication) 的本质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而信息是公众对组织形成印象和评价的基础。当公众对组织的相关信息掌握不足甚至有误时, 就可能导致其在形成组织印象时以偏概全, 甚至形成错误的印象。因此, 公共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传播沟通的过程, 通过传播沟通促进组织与公众间的信息交流和分享, 让组织走近公众, 让公众了解、喜欢组织。【22】
从现状来看, 国内高校似乎仍普遍缺乏针对就业服务工作的公关传播意识, 并不善于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形象进行主动、有效地传播, 在传播的对象、内容、策略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局限。比如, 在传播对象上, 以针对校内师生进行内部传播为主, 较少针对行业组织、家长等社会公众进行外部传播;在传播内容上, 以发布招聘、面试、宣讲会等信息为主, 较少针对学校独特的就业能力理念、培养模式等进行传播;在传播策略上, 多依靠校园就业信息网等媒介进行大众传播, 或工作简报、总结会等媒介进行组织传播, 较少利用就业创业明星、优秀校友等进行人际传播;多表现为向公众进行单向传播, 较少寻求反馈或互动, 等等。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及高等教育行业竞争的加剧, 高校必须建立起主动、敏锐的就业服务传播意识。无论是提出了某种新的就业能力理念、采取了某种新的就业能力促进措施, 还是在某些重要的就业创业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等, 都应当借助传播媒介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给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通过传播, 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就业能力形象意识和建设信心, 增进社会公众对该校学生就业能力形象的了解和理解, 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 开展就业能力形象传播的具体策略
未来, 高校应有效运用各种传统及新兴的传播策略和介质, 将学校先进、独特的就业能力理念、培养模式、符号标识及所获成效等进行全面、准确、广泛地传播。
首先应针对不同公众进行分类传播。通过主动调研及就业服务数据分析进行公众群体细分, 针对不同公众关心的主题进行精准传播 (如北京大学就业信息网就针对学生、雇主、校友提供分类信息服务) 。比如, 针对大学生, 除招聘面试、就业形势政策等传统信息外, 还可增加对就业能力理念、实习实践机会、就业创业活动及成功典型的传播。针对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等, 可对本校就业服务改革的新动向、新举措、新成效等进行传播。针对用人单位、家长等在以往传播中较少涉及的公众, 可对本校独特的就业能力理念、培养模式、符号标识、具体成效 (如权威机构发布的高校就业能力排名) 等进行全面传播。
其次, 应建立多介质、多渠道的传播模式, 让传播沟通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友好、有趣, 逐渐形成传播特色和品牌。比如, 既要有效利用那些具有良好公信力的权威大众传统媒介 (如地方或国家级别的行业报刊、杂志、互联网平台等) 来提升学校就业能力形象的影响力, 又要主动打造自身的就业能力形象传播平台 (如就业服务信息网上的就业能力形象专栏、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报刊等) , 积极借助移动互联新媒介来实现与广大公众的快速连接和互动传播;通过具有说服力的文字、数据、图表以及富有吸引力的专题展览、舞台剧、微电影等方式, 对学校的就业能力理念、模式、成效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大众传播。通过学校领导、就业创业榜样人物、优秀校友、超级粉丝、甚至专门的就业能力形象代言人等具有强大人际影响力的特殊群体进行人际传播。【23】【24】通过主动发起或利用社会热门话题进行热点传播;利用各种与学校就业能力理念有关的制度发布、专题活动 (如研讨活动、文化活动、公益活动等) 等进行活动传播。
再次, 除了从高校自身视角出发进行传播外, 还可吸引广大师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社区等公众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的主动传播者, 从参与建设者、问题思考者、市场竞争者等多种叙事角度去呈现更加立体、多元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 增加传播的可信度, 不断丰富、强化广大公众对一所高校的学生就业能力及就业服务工作的积极印象。【25】【26】
四、小结和展望
每一种学科都会从不同的视角来认知和表述问题, 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公共关系而言, 形象塑造和传播就是这样的视角。
从理论上看, “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是高校就业服务借助公共关系的独特视角来寻求改革的一种思路, 是基于就业服务核心公众的共同需求及高等教育“产品”的独特品质而选择的形象定位, 符合公共关系学关于组织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从概念内涵、结构、塑造及传播策略等角度对这一形象进行系统探讨, 不仅有助于丰富这一形象本身的理论基础, 因其作为高校就业服务形象及高校整体形象的一部分, 也有助于丰富高校就业服务形象及高校整体形象的理论体系, 为高校就业服务研究及高校综合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从实践应用上看, 随着高等教育行业的持续发展, 国内众多高校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从过去的“大同小异”向未来的“特色化、个性化”转型的挑战。从形象塑造和传播的角度出发, 对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进行改革创新, 有助于高校在激烈的时代挑战及同行竞争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之路, 是高校对政府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改造传统引擎, 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等号召的积极响应。以“大学生就业能力形象”作为切入点, 展示高校关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独特理念、模式及成效, 展示就业服务部门在引导就业能力理念、整合公众资源、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不仅有助于高校理清就业服务思路、满足公众核心需求、协调重要公众关系;也有助于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不断转型升级, 为促进学生成长就业及高校未来发展创造良好机遇。
7.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七
1. 1 高校团学工作的内容:
高校团学工作是高校教育与管理的一支核心力量, 其中组织结构包含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组织 ( 如学生会、社团、志愿者协会) 。高校进行各种团学活动, 其中包含专业技能比赛、兴趣爱好培养等。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重要的影响。
1.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
近年来, 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 大学生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情况。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基本工作能力, 第二个是专业技能, 第三个是求职技能。我个人认为,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以就业为中心的综合能力, 应该包含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培养心理因素、基本的工作能力和求职能力等。
2 高校团学工作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2. 1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随着当今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 大都数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着改变, 各种价值观如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也影响着我们大学生, 以至于有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动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积极向上的活动,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观、人生观和择业观。通过活动的参与, 可以让我们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2. 2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响, 和学生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 大学生中存在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各种情况, 在就业过程中表现为挫折、自卑、攀比等不同的心理要素。高校团学工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 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接触社会的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 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 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另外, 大学生要规划好自己职业规划, 适当时可以调整自己的就业目标。
2. 3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在高中阶段中, 学生以学习和考取大学为目标, 对社会的接触比较少, 在步入大学生活后, 面对新的环境, 往往会出现适应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现象, 然而校园活动能促使学生从 “校园人”向 “社会人”的转变。另外, 我们还应该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 努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今后可以积极改正, 使自己的能力有所上升。
2. 4 沟通合作能力:
高校团学活动具有团体性, 俗话说: “团结就是胜利”。每次活动的开展都是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过程, 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 共同进步, 共同完成任务。这可以提高大学生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他人间的关系, 培养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2. 5 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在社会中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团学工作基本是由学生自主策划开展的活动, 活动采纳了大家的想法, 突破了课堂的禁锢, 消去了专业的限制,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不少提升。而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 增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了实际动手的能力。
3 有效开展团学工作,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3. 1 增加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团学活动:
为了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中就业的能力, 团学工作内容也有了变化, 除开展校园的活动外, 相应结合就业开展活动, 例如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一些职业礼仪的比拼和针对就业的讲座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企业的内涵、就业的形势政策, 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身相应职业规划路线, 通过活动, 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
3. 2 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 多元化、模糊化的现象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我身为团学工作者, 应该进行相关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当然活动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正面临就业的学生, 综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总之, 高校团学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为高校团学的主要组织, 团学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素质, 增强本领, 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总结语
在我看来, 现在的中国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 我们面对着残酷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 希望在校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争取学好专业知识, 我们要做到“未雨绸缪”, 使自己的能力进一步上升。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专业规划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要在能力和心理上要做好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唐甜甜, 姚文锋.团学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 2010 (8) .
[2]田小平, 张治国.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优化对策[J].就业指导, 2012 (20) .
8.试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篇八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概念内涵丰富, 可以从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求职技能三个基本层次认识。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和外语运用能力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基本的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 是大学生成功就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专业技能是指大学生经过严格的就业训练, 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 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求职技能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自我定位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决策能力及自我推销能力等, 这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 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必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差异加以区分。职业能力指向的是具体的职业任务, 它是指个体胜任某种特定职业的程度;而就业能力则是通用能力, 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成功就业的本领。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与分析, 归纳起来,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基本工作能力欠缺。当前大学生, 还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缺乏对岗位的热爱和理解, 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工作选择上拈轻怕重, 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达不到要求, 适应岗位的时间长, 明显缺乏基本工作能力。 (2) 专业技能不足。当前大学生就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不足、专业功底不扎实、知识积累不足, 影响了自身的顺利就业。专业能力不足, 究其原因, 从客观上讲, 是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与不合理性所带来的弊病。从主观上讲, 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敷衍了事。同时存在实践动手不强、学习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够的现象。 (3) 求职技能薄弱。就业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互动的过程, 要求大学生充分准备、准确定位、主动出击、果断决策。而部分大学生职业意识模糊、自我定位不准、自荐材料无特点、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出现缺乏自信、过于理想化、瞻前顾后、盲目从众、高不成低不就等现象。
3.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3.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高校借鉴先进经验, 重新定位, 设置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首先, 创新办学模式, 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据有关统计信息显示, 高职生就业率已开始超过本科生。推究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比本科生好的原因, 主要是高职生本身所具备的专业和技能优势更符合企业的实用性要求。高校走开放式的专业建设路子, 大力倡导和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通过学校和企业双向介入, 使学生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性人才。
其次, 强调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 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大一、大二接受通识教育, 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 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从大三开始, 强调文理学科交叉渗透,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社会需求更科学、更合理地选择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取得相应学位。
3.2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2]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 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来抓。其次, 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 形成从大一到大三 (或大四) 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通过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机构, 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辅导中心, 推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2) 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确保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 (3)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有目标地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 (4) 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特点, 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指导, 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方案。 (5) 通过加强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 完善职业规划,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社会所需, 更好地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目前, 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职业规划有效实施载体———电子成长记录袋。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电子成长记录袋, 是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工程, 必须形成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职业生涯指导部门的联动机制, 通过信息共享和标准修改, 从而形成工作合力, 全面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3]。
3.3 推动科研性学习,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科研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深化理论学习、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科研性学习的实现形式有多种, 凡是可以通过对现实问题调查与研究, 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都可以作为科研性学习的运用领域和实现形式。主要包括: (1) 常规的社会实践。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可以作为科研性学习的实现形式。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 假期社会实践。第二, 毕业实习。第三, 毕业论文写作。 (2) 非常规的实践。利用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 如假期农村支教活动等。 (3) 参与科研课题。参与科研课题是指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项目, 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形式。有机会参与课题的大学生其就业能力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4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推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社会实践教育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深入实际, 依靠社会力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 (1) 创建“特色品牌”社会实践活动, 多种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首先是以“赛”带“练”型, “赛”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赛, “练”就是锻炼、培养。以学院所设专业为基础, 以参加各种大赛为平台, 通过积极开展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其次是以“实”促“虚”型, “实”就是各种社会实践, “虚”就是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与社会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 了解国情;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精神, 同时为大学生认识专业、认识社会和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2) 通过社会实践, 建立和培育有效的就业市场。首先, 建立一批与专业相关的稳定的实训基地。以重点专业和热门专业为“龙头”, 范围逐渐拓展到其他专业, 与用人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定期派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 了解社会所需, 积累社会经验, 提高专业技能, 增强岗位适应性, 提高就业能力。其次,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通过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服务、勤工助学等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与责任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生自我组织能力, 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与沟通技巧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高校通过借鉴经验,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动科研性学习、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促使毕业生成功就业,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栋, 潘旭.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J].科技向导, 2010 (1) :32-34.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偏.创新职业指导—新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305-306.
9.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九
我认为,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阶段,问题总是伴随而生的。高校大肆扩招,大学生就业难与人才相对过剩,问题是存在的。
自1999年以来,大学扩招呈直线上升,每年递增60万到70万左右。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2010年7月份)最新统计在校大学生是2960万人,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2020年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然而,社会的需求却跟不上高校扩招的步伐,这就必然带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以说我国的人才是相对过剩的。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不可否认,高校扩招提高了国民素质,但盲目扩招却造成大学生 “冗余”,加重了就业负担。同时,高等院校的教育发生了脱节,在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等方面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许多的课程过于宏观,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供给结构严重失衡。很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只会背书,没有技术的人才,而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人才。
大学生方面也存在多重因素。第一,扎堆热门专业造成就业难。报考志愿时,我们总习惯于盯着“热门专业”。其实热门和冷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选择专业时另辟蹊径,才能在就业时“别有洞天”。第二,大学生自身不切实际的“精英论”。大学生存在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很多人抱着“我是精英”的观念,非大城市、大公司大企业不去,然而,这些大城市、好单位早已接近饱和,即使需要那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总有很多人落水。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第三,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过是混日子,等着拿毕业证书,这样的大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根本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第四,大学生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的观点,也是成为就业过程中的绊脚石。
用人单位的择人标准不断提高,给大学生的就业抬高门槛,让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我国劳动制度、人事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不到位、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就业壁垒重重,就业渠道不畅......等等也是就业难的原因。
10.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十
关键词:就业能力,缺陷,提升措施,大学生
随着大学的急剧扩招, 中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 部分地区已经达到普及化的比率标准, 与此相伴随的是用人机制的市场化, 人才的流动性和双向选择性大大加强, 同时, 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加大,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的热点, 成为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不仅日益受到大学生自己的关注, 也受到社会的关注, 更得到了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思考。
一、就业能力概念分析
就业能力, 顾名思义, 就是“实现就业的能力”。它是用人单位挑选求职者的主要手段, 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从大的方面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能力, 比如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专业技能, 指大学生通过本专业、本学科的学习, 掌握了其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应用到实践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求职技能, 比如就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自我定位、机会分析与把握、自我决策与营销等方面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质量和水平, 尽管受到社会的不少非议和诟病, 也常常因为少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或另类选择而成为媒体的焦点和头条, 比如北大才子卖肉, 大学生争抢掏粪工岗位, 殡仪馆一位难求等等。但总体说来, 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还是基本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如果分析其不足的话, 主要有如下表现:
1. 基础知识牢固, 但创造、创新力不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 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可见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的学生在十几年的系统的、扎实的基础教育中基本都掌握了比较牢固的基础知识。在全球科技发展一日千里, 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当下, 对我们国家来说创新既缺乏则显得弥足珍贵。大学生无疑应当成为国家创新人才队伍的主力军或主力后备军, 但恰恰在这支主力军中, 创新力是非常缺乏的。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有教育体制的因素, 有传统文化的影响, 有应试教育的影响, 有学生个体的差异等等。
2. 理论知识较多, 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 对于书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相对较多, 但长期奉行从书本到书本, 从课堂到课堂的教学模式, 学生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 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总体是比较低的。这除了教学方式使然外, 当然涉及到其他诸多方面, 比如经费投入不足, 仪器设备不够, 教师本身实践能力的欠缺等等。
3. 知识面狭窄, 偏科现象严重。
我们的教育从高中开始就实行分科, 导致文科生做不出简单的数学题, 理科生背不出简单的历史知识。进入大学后, 专业的分工更是细如牛毛, 有人形象的比喻:建一个简易厕所至少也需要十几个大学生, 因为它涉及到设计、施工、给排水等诸多“专业”领域, 单靠一两个人的知识无法完成其全部工作内容。
4. 重智轻德, 导致有文化没修养。
纵观现在的教育, 几乎从幼儿园开始, 甚至是从胎教开始, 父母即殚精竭虑, 绞尽脑汁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挣扎, 为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进入小学、中学后时刻关注的是成绩排名, 能否上重点学校, 与此同时, 对于如何做人, 如何与人交往, 如何关心公益等等却一概不管, 殊不知只有这些才真正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当出现大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 大学生不顾父母卖血供其读书而挥霍攀比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5. 重英语重网络, 书面表达能力差。
有许多同学可谓在英语上耗尽心血, 对英语的“喜欢”乃至“酷爱”不管处于主动还是被动, 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相反对于语文, 对于国学, 对于民族语言则无暇顾及, 近年更有高校借自主招生的权力声言只考英语不考中文, 可想而知, 这样的学生, 当他去求职, 面对考官出题:现场写一篇新闻报道或个人简介什么的而无从下笔或者错误连篇也就不难理解了。除了对英语的重视就是对网络的依赖, 如今很多学生从不独立思考, 任务下来, 首想的就是网络下载, 长此以往, 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没有了自己的判断, 一旦切断其网络, 只能两手一摊徒叹无奈。
6. 个人本位主义严重, 团队合作能力差。
市场经济追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个人主义盛行, 很多人只讲索取无视奉献, 只讲竞争不谈合作。加上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从小就是家庭的中心人物, 养成的习惯是人人为我, 却甚少考虑我为人人。加上资讯发达, 不少青年沉溺网络, 网络不仅能供人消遣娱乐同样也能与现实社会完全对接, 这样就出现了一批所谓“宅男”、“宅女”, 他们我行我素。一旦走向工作岗位, 往往喜欢特立独行, 不善与人合作共事。
三、多管齐下,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包含诸多因素, 如上所言, 有基础能力, 有专业技能, 有求职技能等等, 要提高就业能力也绝非一时一事之功,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当做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来完成。
1.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专业设置, 改革专业教学。
在就业能力的众多组合项目中, 最关键的当属专业技能, 真正影响人的职业生涯, 和决定一人事业上成败的主要还是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获得和训练主要得益于专业本身的设置和专业教学的培养。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没有掌握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许多高校, 一些早已被社会所淘汰的专业仍然在大张旗鼓的招生, 学生进校后仍然按照过去的培养方案按部就班, 有些大学老师的教案更是一用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样一种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 未出社会就已经淘汰。要想真正培养学生谋生、发展、创业的技能就必须紧跟市场的脚步, 设置社会所需的专业;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 以确实提高学生技能为本, 改革教学手段。
2. 打破专业界限, 广泛开设选修课。
大学的专业不应成为学生发展的桎梏, 应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通才, 应广泛支持和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学校选修非本专业课程,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 有着积极进取心的同学, 应创造条件让他们修双学位甚至多学位。只有让学生博览群书, 才能做到将来的厚积薄发, 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 知行结合,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中国古人言:“知之非艰, 行之唯艰”, 在许多哲学家眼里, 行难于知, 行重于知, 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观点的是非对错, 至少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我们的教育, 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 对于书本理论知识教学是花足了功夫的, 对于实践教学, 却因为多种因素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对于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就更显重要了, 难能可贵的是现在有一批高职院校对此有高度重视并付诸实施。从现在人才市场看, 高职生广受企业欢迎, 有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远超一些本科院校也有力证明了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价值。
4. 因材施教, 培养创新、创业的精英人才。
当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 人们为有更多机会更多人享受高等教育而倍感欣喜, 但大学校园里面也开始出现鱼龙混杂局面, “精英”淹没在“大众”里而找不到精英的自信, 教师面对“大众”也不再“精耕细作”, 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以完成一般教学为任务, 学生以就业谋生为目标。大学生走向社会不但不能创造岗位, 甚至还同农民工抢饭碗, 可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成为大学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使命。对于创新、创业决不可理想化, 要有理智、清醒的认识, 首先要承认绝大多数人只能一般性的完成学业, 将来进入社会走向平凡的工作岗位。但这些都不应成为我们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的障碍, 应当对那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5. 德育为先, 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历练。
关于道德与才能的关系, 古人司马光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 他认为, “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 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 与其得小人, 不若得愚人。”这一思想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也深刻影响后世人们关于才与德的认识。今天许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失败或碰壁, 有相当部分是因为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学校教育中, 除了培养学生掌握技能外, 应该推行全员育人的措施, 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对老师不仅要求有教学的工作量还要有育人的工作量, 对学生的品行要进行量化管理, 把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推行素质拓展证书, 引导、鼓励学生全方位发展。
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 既要鼓励, 更要有确实可操作的制度来贯彻执行, 推行素质拓展证书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又立竿见影的措施。素质拓展证书可根据不同学校或不同专业的要求, 设置不同内容模块, 每一模块下设一些科目, 每一科目设一定的分值, 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一定分值方可毕业。比如我们可将素质内容模块设为:政治与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身心素质、职业素养、组织管理素质、社会服务与实践素质等, 然后每一模块要求学生完成一定实际科目的学习和训练, 既迫使又引导学生把自己培养成一名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或不同的教育者管理者都有各自的理解和各自的实际措施, 但总体来讲, 目前中国高校“千校一面”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 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差异性也相对较小, 广大同学自己应对此保持清醒认识, 并且持续保有一种危机感, 不断在学习的路途中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推荐阅读: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总结09-19
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研究09-12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06-11
高校毕业学生就业推荐表评语12-22
试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08-03
高校助学资助07-11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01-03
搭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研究论文09-21
河海大学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高校“50强”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