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差异教学策略》学习心得
随着教学理论的深入发展,教学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教学研究所关注的主题。最近我读了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一书,这本书致力于对教学策略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并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作为。其中导言部分对教学策略及实用教学策略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十六章(第一章差异教学概述,介绍了差异教学的本质、内涵、主要观点,它与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的区别联系。第二章至第十六章,逐章对十五个策略)进行阐述。读了之后让我深受启发,一定将这些使用的教学策略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这本书触动了我对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的几点感悟。
《差异教学策略》告诉我们,为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各学科的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时间多少,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好探究,如果教学方法不允许这样做,他们就会感到乏味无趣。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地理知识,感受并探索地理世界里的奥秘。我还布置了学生的小对子互相帮助,寻找记忆的方法。最后在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带领下,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学习地理还能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还能让学生真正地领略地理教学中的魅力;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地理之美,在思考中感受地理之美,在创造中感悟地理之美,自然地对地理产生兴趣。《差异教学策略》耐人寻味不仅让你忍不住一次次再翻开,让你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帮你梳理了由困惑带来的纷繁的思绪。《差异教学策略》不仅对你阐明了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观点,更教会了你怎样去测查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和怎样开发学生的潜能。特别是那些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每每读来,迷茫与思索之后总有新的收获。
读完《差异教学策略》我更觉得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在这个布满荆棘和坎坷的道路上,让书籍成为你的朋友,多读书,从书中你可以寻求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复杂的问题的答案。非常感谢这本书,让我从中受益匪浅,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一定会潜心研究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中美大学,冶金专业,教学差异,改革建议
一、中美大学冶金专业教学差异
笔者有幸在2014—2015年期间赴美访问犹他大学一年,旁听了许多教授的冶金专业课程,对比了中美双方冶金专业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个人觉得有以下差异。
1.课程讲授方式
中国大学冶金专业普遍的教学方法是全程45分钟老师讲学生听,而且老师对专业知识一般是面面俱到、由浅及深,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能获得所有的信息和知识点,包括总结的重难点, 学生无须进行太多的思考与总结。而且学生听讲过程中,老师基本不会提出问题进行师生互动交流。
在美国犹他大学冶金系,老师只是讲授重难点,其他方面的基础专业知识需要学生自己自学; 老师会指定几本教材作为参考书,根本没有固定的教材。 如果你提前预习了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有疑问,可以随时举手提问,老师会在课堂上面对面讲授和交流以解决问题。
2.课程实习模式
中国大学冶金专业的课程实习比较少,而且也难于进行,因为这需要老师们与工厂进行沟通,而且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例如车费、住宿费、进厂费和保险费等。但美国犹他大学冶金系的教授们自己基本都有公司,或与外面的公司接触密切,很容易联系一个公司进行参观实习,而且该课程设有基本参观费用。公司对于有学生过来参观也很欢迎,因为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扩大公司知名度。最后学生在参观完工厂后还要交一份课程报告算作平时作业。
3.考核方式
在中国,冶金专业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考试,老师们会出两套试题,一套用于常规的考试,另一套是以防不及格的学生后期补考。学校教务处一般也是派遣老师进行监考和巡视以防学生作弊,最后老师改卷以卷面分作为总分的70% ,平时出勤率占30% ,计算得出总分,最后归总上报学校。
在美国犹他大学冶金系,老师一般不点名,课堂讲授完之后会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而且这个作业很可能是老师在课堂上从未讲过的,老师会以平时作业成绩作 为平时分,一般占总 分的30% ,平时出勤率占30% ,而考试成绩仅占40% ,最后归总上报学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平时的作业,学生即使在考试环节考了满分,这个学生的总成绩仍然是不及格的,这就防止学生出现平时不上课或不写作业,然后考前临时突击考试拿高分的现象。
二、改革建议
1.教材体系
中国的课程教材太繁杂,要么是以前的老教授们编写的经典老教材,要么是本校学生撰写的教材,名录繁多,教材混杂,学生们无从下手,因此建议向国外大学学习,指定2 ~ 3本已有的经典教材,让学生有教材可自学,避免了因教材繁多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不便的问题。
2.讲授方式
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老师太累,学生太轻松。建议学习国外教学方式,课堂45分钟老师只讲20 ~ 30分钟,其余时间交给学生提问、讨论以及老师解答问题,抑或分组讨论,学生不仅学得开心,还有不断思考的过程,老师也教得轻松,并且教学效果可能更好。
3.课程实习模式
中国的冶金专业一般没有课程工厂实习,顶多是开设几个课程实验让学生练练手。笔者建议老师们可以多与相关工厂联系和沟通,双方指导课程实习, 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能够与工厂实际生产相结合。
4.考核方式
3.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应用 篇三
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和改进,针对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下面我们将从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阐述出发,分析其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并进一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问题及建议
1 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1.1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可能创造出无限可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身体素养的培养。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中强调了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初中体育,初中体育作为初中教学中必须开设的课程之一,它不同于基础理论课程,它的教学场地突破了教室的地理限制,它要求初中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室外,要求初中学生用手、用脚全身地去运动。另一方面是差异化教学,它对我国初中体育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要求我国初中体育教师根据每位初中学生的不同身体特征施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了解每位初中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使其去适合每位初中学生的身体发展,帮助其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增强身体素养,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
1.2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推进了我国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当今时代的国际竞争,从实质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来源就在于教育,成功的教育能够培育人才,而失败的教育只会产生人渣,而在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下是无法培育出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的。差异化教学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得每位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和充分发挥,能够使得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从而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个性化和创新性人才。
2 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我国目前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意识淡薄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在初中体育的改革在近几年才逐步开始,对于初中体育的重视尚未达到预期。我国目前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意识的淡薄。在我国长期沿用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身,都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理论学习之上,而忽略了初中体育课程,甚至还出现了理论课程占用体育课程的情况,造成初中学生几乎所有时间身体都“固定”在了凳子之上,导致了初中学生抵抗能力下降和疾病率的上升,这又反过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第二个方面,是差异化教学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识淡薄。在我国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多沿用过去传统的模式化教师方式,即用自己的教学模式去套用所有的被教学学生,使学生去适应教师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在这种灌输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下,初中体育教师占据了主体性地位,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偏爱主导了整个初中体育教学,忽略了初中学生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感受和需求,造成了初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供给和需求的脱节,初中学生身体素养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造成对初中体育课程的反感和厌恶,甚至更为恶劣的影响。例如在我国某高校体育800米期终考核时,某学生因为体力透支而晕倒,结果未及时送至医院而导致死亡。这种差异化初中体育教学的淡薄意识,将会导致我国初中学生接受不科学的体育培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2.2我国目前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资源匮乏、技能不成熟
差异化教学是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而每个学生的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足球,可能是篮球,可能是羽毛球,可能是乒乓球,也有可能是游泳等,但是初中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初中体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除此之外,差异化初中体育教学的应用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教师对于差异化教学的应用技能尚不成熟,未能相当熟练地将差异化教学方法合理地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来。
3 提高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应用效率的建议
3.1强化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意识
人的意识影响着行为,人的行为反映着意识。要想提高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应用效率,就必要用从根本上加强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意识。一方面,要加强体育课程在我国初中教学课程中的意识,将其课程视为与基础理论课程同等重要的课程,基础理论教师若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占用体育课程的上课时间,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初中体育课程中去。另一方面,要加强差异化教学意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初中学生放置在教学主体性地位上来,了解每位初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差异,根据每位初中学生的身体特质的不同以及其度体育项目的偏爱不同,因材施教进行教学安排,采用适合初中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和成长。
3.2丰富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资源,提高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差异化教学模式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普及之后,初中体育教学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资源供给就得和需求相匹配。一方面,要加强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资源,从种类上讲,无论是乒乓球、羽毛球、还是排球、篮球、足球等多种教学设施都应该得到建设,从而满足不同初中学生的兴趣偏好,从而防止初中学生需求难以满足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初中体育教师差异化教学的教学技能,使得其从过去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要求其掌握了解初中学生差异的技能、掌握针对不同初中学生差异进行体育安排的技能、掌握帮助不同初中学生在其本身身体特质上进一步提升的技能。要想提高我国初中体育教师差异化教学的教学技能,首先要求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差异化教学的真正内涵,即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能够通过研究差异化去扬长避短。其次要求教师能够在差异化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实践中去反思和总结教学技巧使用中的优势和劣势。最后,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地去创新差异化教学方法,使得初中学生更能够去接受和喜欢。
4 结论
综上所述,差异化教学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且推进了我国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加强差异化教学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虽然我国目前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意识淡薄、教学资源匮乏、技能不成熟等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可以通过强化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意识、丰富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资源,提高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等途径提高我国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范海林.试论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9):361-361.
[2]谢小陆.探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6):132-133.
[3]尉红华.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4,(21):207-207.
作者简介:
4.差异教学学习心得 篇四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古典教育思想的精华。它强调尊重学生的客观实际,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这样就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变通执行了,那就是“差异教学”。前不久,我有幸跟万校长到招远参加烟台市差异教学研讨会,会上听了几节优秀的体现差异的课堂教学展示,和一些优秀学校的经验交流,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将我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我们一些年轻老师为什么会给个别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较劲儿,看那些学生老是不顺眼,其原因就是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所有学生一样要求,一个标准。不能对学生进行差异要求,就会使尖子生骄傲狂妄,使基础薄弱的学生丧失信心。骄傲的尖子生在班里不能起到” 领头雁“的作用,丧失信心的基础差学生会成为班里的不稳定因素。没有” 领头雁“的带动,失去信心的学生又会惹事,班里学习气氛自然不能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不会高。如果我们对尖子生提高要求,让他们继续努力,在更大的范围内展示自己,他就会发现自己的差距,就会消除狂妄,不敢骄傲,向新的高度攀登;对后进生降低要求,让他看到成绩,受到激励,那么就会使其找回自 信,努力上进,做最好的自己。你这样做了,就是在“分层教学”上迈出了 一步。具体到课堂教学上,我认为如果不能实行走班制,就不能苛求老师既要照顾到尖子生,又要照顾到后进生,那样根本没法操作。但是在作业的布置和要求上我可以有所区别。例如,我可以在正式作业之后布置” 选做题“,明确告诉学生: 基础比较好正式作业不能满足自己的同学可以选做。选做题难度大,综合性强,对少数尖子生有意义,对大多数同学没有意义,因此在作业处理上可以只批改,不评讲,以免占用大多数同学的课堂时间。老师可以在学生做题后,把答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对照研究,理解掌握。如果还有疑难问题,老师可以抽时间单独辅导。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老师可降低要求,可以明确宣布: 正式作业是每个同学必须认真做好,老师要收交批改的,如果有个别同学遇到难题确实做不完,也可以不做难题,只是把题抄到作业上,留下答题的位置,等老师评讲之后,自 己理解了会做了再做。但是会做的基础题必须认真做好。至于哪些学生做选做题,哪些学生可以把难题空起来,老师不需要指定具体人,由学生自己决定。这就是“差异要求”。
5.浅谈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 篇五
广元市实验小学 周莉琼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学习过程,尤其是对语文思想意义的领会,更是因人而异。近期六年级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我感到就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课文学习的认识和对课堂教育的领会,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年龄及生理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将这些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在对智力水平、知识能力、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平等考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照顾差异,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实现差异性教学。所谓差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知识和技能基础不同的学生实行的分层次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又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呢?现根据本人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分析个性差异,科学设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本人几年来的小学语言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生客观存在的身心、认知、情感等领域各种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在课堂上,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优等生吃不饱,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味同嚼蜡,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后进生认为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恶性循环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感到惧怕;对于中等生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呢?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会发现:小学生,在口语交际、阅读与写作等领域都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及个体内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差异;在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理解文章却不得要领;有的长于阅读,却疏于写作;有的喜欢诗文,有的喜欢小说;有的关注人物命运,有的注重故事情节;有的倾向于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合作学习;有些学生通过口耳相传更能学好,而有些学生需要依赖触觉或动觉信息才能学好。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即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学习。B层即中等生,这一层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平平,课堂学习中注意力比较集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C层即后进生,这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例教学古代诗歌,对A层学生的要求是,理解内容,品味含义深刻的诗句,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背诵全诗等。对B层同学的要求是:理解内容,品味含义深刻的诗句,背诵全诗。对于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基本理解诗歌的意思,能够熟读即可。这样目标不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跳一跳都能完成任务,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二、结合个性差异中激发各层次学生创造能力
我认为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面向中等,兼顾优差生的原则。具体来看,就是让基础较差的C层的学生完成识字、在文章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等浅层次的任务;让B层的学生找出的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品味语言的妙处,最后再让A层的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问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交流时可以让c层学生先回答,B层的学生补充,最后由A层的学生归纳总结,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同一篇文章中对较难的内容让优生去解决,较易的问题留给基础薄弱的学生。
三、小组合作中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进步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依据学生的差异特点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到。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但仍然难以调动B、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主要在于大部分学生缺乏成功体验,导致产生“等待”“从众”等消极的心理。为此,我在实施差异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差异特点合理的优化了合作学习小组,采用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有效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使其能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通常是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A生,两个为B生,一个为C生,他们的分工是: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A生对B生“拔高”学习和C生的“达标”学习负有辅导责任,班级排座位的方法是以A生为中心或以C生为中心的“茶馆式”法。这种组内分层法,能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位学生的能力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取长补短,完成学习任务。
四、针对个性差异中实施不同的评价方法
小学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该过分强调评价甄别和选拔功能。”针对这一教育理念,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呢?我们深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尤其是阅读、写作水平,学生的差异十分明显,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全班统一的要求,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是违背课改教育理念的,也是缺乏效率的,从心理角度分析,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富有个性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个性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通常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小组评价、个人自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让学生记录下每次测试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六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同一标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设定的目标早就达到,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设定的目标很难达到。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形成差异化目标。一方面,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大,要兼顾形成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确保学生朝着目标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所设置的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同一种学习活动和同一个课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难度,以促进分层目标取得实效。
二、教学方式的分层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不断增强,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在分层教学中,要注重好教学方式的分层,要设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好充足的教学设计工作,既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性,还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学会判断全等三角形,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式,如教师在常规课堂讲授之后,可以让不同组别的学生派代表提问,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分组设计不同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训练,逐渐提高学习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实行分层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依据试卷分数来评价,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步大小等进行评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可以采取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和要求。这样一来,初中数学评价可以综合反映学生能力与水平,也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郑仓。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01)。
7.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七
关键词:拒绝策略,DTC,文化差异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促进了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许多实施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礼貌”密切相关的言语行为, 如请求、道歉、拒绝等。关于“拒绝”的文化对比研究, 国内主要有马月兰、王爱华、唐玲等。马月兰提出, 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各自的范围。她指出, 直接拒绝通过含有第一人称的否定句和明确的行为动词来实施言语行为;间接拒绝是, 表示句子功能的行为动词不出现, 而是根据语用原则、共知信息, 推导出说话者的拒绝意愿。她进一步研究了拒绝策略, 认为汉英拒绝语存在着语用等值群。特定语境下, 有许多拒绝策略共存。王爱华研究了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直接性层面。她将拒绝言语行为序列划分为三个层面, 即中心言语行为、辅助言语行为和修饰语, 每一个层面又分为多种类型。她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语言越间接越礼貌, 但并不是所有的间接拒绝言语行为都礼貌, 要看具体的语境。唐玲提出, “拒绝言语行为序列一般包括起始行为语、辅助行为语、中心行为语三个部分。其中, 中心行为语是实现拒绝的核心部分, 表示直接拒绝。中心行为语可以是含有第一人称的否定句或含有明确的表示拒绝的行为动词的成分。直接拒绝通过含中心行为语的句子来实现, 或通过有否定的能力或意愿的句子来实现。”研究数据表明, 中国人在拒绝时常常采取委婉的方式, 更多使用间接拒绝的方式。国外有Liao & Bresnahan对美国和中国台湾的拒绝策略对比研究。研究考察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大学生是否会拒绝以及如何表达拒绝的意图。结果表明, 美国人和台湾人使用道歉礼貌用语的频率相似, 但拒绝时采用不同的惯用表达式和不同的策略, 与美国人相比, 台湾人更难拒绝家人, 并且台湾人在使用拒绝策略时比美国人更“节省”。
二、研究结果比照
马月兰研究了语篇表层的拒绝策略, 认为汉语和美语的拒绝策略存在着很大的相似, 在特定的语境下这些拒绝策略也传递了相似的语用信息。区别在于因文化和语言系统不同, 而在使用频率和表达方式上有差异。王爱华强调, 言语行为表达策略体现为越间接越礼貌, 但也要参考具体语境。她提出, 不管是直接拒绝还是间接拒绝, 都可以划分语表构成成分, 而且中心行为语有直接间接之分, 可以看成是一个直接性的连续体。唐玲分析了中国人使用拒绝策略的特点以及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同强烈拒绝、委婉拒绝之间的关系。把汉语间接拒绝的表层策略首先分为采用引语、利用词汇、句法手段三类, 再具体探讨各自的实现手段, 并提出在现实的拒绝言语行为中, 一般不是采用单一的手段表示拒绝。针对研究结果, Liao & Bresnahan提出了一个中国拒绝策略的假设“点到为止”。他们解释说, 东方国家之所以较少地使用拒绝策略, 是因为希望尽快结束这种尴尬的场面, 于是“点到为止”成为最好的办法。这些研究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上, 也多数参考了Blum-Kulka对比研究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篇补全测试” (DTC) 模式。
三、英汉文化价值观异同
上文提到的研究侧重于拒绝语的策略模式以及拒绝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英汉两种语言的拒绝策略是有共性的, 这一点很重要, 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顺利交际的可能性。并且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虽然受语境的控制, 但都存在拒绝表达得越间接越礼貌。这也说明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价值观对拒绝的得体表达有共同取向。
虽然英汉表达都体现为间接更有礼貌, 但程度不同——中国人比美国人更间接。这是源于东方国家较注重群体, 西方国家更注重个体。Mao以社会规约论和面子保全论为基础, 提出了“相对面子指向的构想”。该构想设定:面子是一种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公众形象, 这种公众形象表明了一种潜在的礼貌指向:礼貌要么指向一种社会同一性, 要么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在某个特定社会, 这两种指向中有一种会表现得突出。他认为, 西方文化中, 礼貌是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 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是指向理想的社会同一性, 这是中西方礼貌内涵差异的本质特征。
中国人较少地拒绝家人, 体现了英汉语言文化框架中的家庭结构差异和血统观念差异。英语社会文化框架下, 人们较为淡薄血统、亲缘关系, 崇尚简单的家庭结构。这点从他们无论长幼都是直呼其名可见一斑。中国社会文化框架中推崇大家庭, 因而中国人的家庭结构中多强调宗族关系、血缘关系;因婚姻而形成的裙带关系将人们的亲缘关系更加复杂化。中国文化框架中, 人际关系在本质上以亲情作为纽带, 沿着亲缘关系差序向外扩张, 因此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要更强。
四、结语
文化价值观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告诉我们, 每种语言现象背后都有其深层的文化影响。提高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可提升我们对外语习得的敏感与精确。在外语教学中, 要着力培养学生注重结合具体语境得体地实施言语行为。因此, 外语教学要以目的语所处的文化背景为先导。同时, 外语教师应更多地专注于对语言交际的各种研究, 借鉴国外优秀理论, 结合本国成果, 使外语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使学习者达到理想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月兰.中美拒绝语策略共性比较研究.2000.
[2]王爱华, 吴贵凉.对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直接性层面的调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6 (1) :1.
[3]唐玲.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策略分析.广西社会科学, 2004, (10) .
[4]Liao, Chao-chi and Mary I.Bresnahan.A Contrastive Pragmatic Stud-y on American English and Mandarin Refusal Strategies[J].Language Science, 1996, (18) :703-727.
8.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八
一、差异存在的现状
在面对班级中众多的学生,教师无法做到对每一个人都详细了解。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大多只按照教材或教参的要求来进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具体情况的调查和了解。我们的老师只有清楚初中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和兴趣这些方面的特点,才能将备课做到有的放矢。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都要在英语教学中顾及到,这样设置的教案才会有针对性,才会获得突出的教学效果。
其次,初中英语的一线教师自身的学历并不是很高,初中教学任务比较繁琐,工作后也没有时间进一步进修自己的学历,这些教师在教学上基本上是靠着多年对初中生教育积累起来的经验。他们对课本知识非常熟悉,但是对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两大块的知识明显缺乏了解。同时,他们对英语的差异教学的方式方法就懂得更少了。教师对学生的差异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不会拿差异教学的理论来对其日常的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指导。
二、如何做好差异教学
良好的差异教学能够有效缩减教学过程中出现英语成绩出现的两极分化,缩小学生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因此教师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差异教学模式来进行日常英语教学。
1. 做好差异教学的主题分类
要通过差异教学实现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充分的认识,对学生间出现的差异进行掌握,再由此来制定出差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总结出可行的英语教学方法。老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班级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摸底,通过对学生英语知识的调查,老师根据调查结果把学生划分为“兴趣欠缺”、“比较有兴趣”和“英语兴趣强烈”三个组。也可以在班级进行一个模拟测试对每位学生的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做进一步调查。 “英语基础知识很好”、“英语基础知识较好”、“英语基础知识一般”这样的三组,根据接连两次的英语水平调查,老师会基本掌握学生英语水平,由此把学生分成“拓展Expand”“奋进Advance”“提高Progress”这三个组。在此“拓展”小组是班级里英语学习最好的中学生,这群学生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英语基础扎实,只要稍稍提示就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奋进”小组的学生英语水平总体来说较好,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高,在英语学习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提高”组的中学生相对而言英语水平比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厚,但是提升空间比较大。
2. 设定好差异教学的目标
教师做好对差异教学的准备工作,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生的学习任务,设定差异教学目标。在差异教学中,对于目标的设立是一个尤其重要的环节。如果差异教学的目标设定过于简雪单,难以达到教学要求,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但是设定的目标如果太困难,学生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也会因此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导致老师的教学任务无法很好的完成。因此,对于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立,既是学问也是艺术。老师应根据不同小组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设定主要为了锻炼学生运用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英语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对于“提高”小组,老师主要对他们的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为难度更高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3. 做好差异教学的组织开展
初中英语的差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开展是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这个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目标设定环节、主体分类环节如果有错误我们还有机会在教学环节进行补救,但是要是在组织开展的环节中还有一些纰漏出现,就很可能会导致整个英语差异教学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甚至失败。所以,我们在这个主要环节进行开展前,老师要在脑海里将差异教学的过程预演一遍,确保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教学环节的展开。老师可以在差异教学中准备一道这样的习题,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题例:This is not my book, it’s_____. Mine is over here.
A. our B. hers
C. your D. my
通过这道习题,不给出“拓展”小组备选的答案,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做这道题目的“完形填空”;对于“奋进”小组的学生们,我们给出他们四个答案来让他们进行选择,进行“四选一”的练习模式。对于我们的“提高”小组,只需要给他们两个答案,让他们在答案A和答案B中进行选择,得出正确答案。通过这样的训练来设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9.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实践 篇九
桃江县灰山港镇苍场湾小学——郑明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很多教师在授课中已经认识到差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重视对差异教学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差异教学的效果,甚至还会严重阻碍到语文的教学,笔者认为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
很多教师授课模式的基础都是在常年的教育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所以往往会出现教育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尤其表现在差异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上,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新颖,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接触较少,所以很多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得要领,或是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可是效果并不好。
2.班级人数的限制
想要保住差异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这要求教师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和谈话,可是现在很多学校的班级人数设置并不合理,教师也无法完成所有学生的分类,最后只能依靠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点并不了解,导致很多具有潜力的学生由于一次成绩不好而被忽视。
3.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理解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可是一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忽视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对教学提出的不同要求,过分的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上缺乏足够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不仅学习氛围枯燥、乏味,教学也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
二、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许多老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改进带来了困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实施差异教学。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差异性教学时往往是无意识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作用甚微。其原因在于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专门组织教学。所以学校应组织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差异教学的理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2.差异教学的实施
分组教学是差异教学理念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出学习问题类似的学生,进行分组式教学。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差异教学开展的核心。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要等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是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随时改变的,有效地将差异教学在教学中开展开来。
3.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10.数学教学中的差异教学 篇十
摘要: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若在教学中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认为在课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差异教学”,使他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上学有所得。
关键词: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
铃声一响,教师走进课堂,就好像一架机器开动了,课堂上既要复习知识,又要讲解新课,既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题,又有一些难度稍大的思考题,既有口算,又有笔算,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达到什么要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掌握到什么程度合适,对求知欲强的学生怎样满足他们的要求,对那些贪玩调皮的孩子又该怎样引导„„这一切都摆在教师面前,在一节课上看你是否能像一名灵活机动的指挥员,头脑清楚,眼光敏锐,语言精练,津津有味地把几十个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在你的周围,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适应学生的差异,尊重差异,合理运用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我们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表明:数学成绩不佳的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其次,我注意到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中学数学教学工作。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
对学生分层次教学与以往分快慢班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重点班、普通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考试选拔,而对学生
按这种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能是全体学生都不是旁观者,通过主动的参与,产生了协同共鸣,从不同程度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和自信,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有所得,各有所获。
四、设计针对性练习,从而树立学生学习成功的信心
教学过程的责任就是帮助和指导学生获得成功。从这一点出发,教学必需尽量地为学生获得成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和希望,使他们在成功的激励作用下更出色的学习。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学中既要注意环节安排,更要精心设计练习,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开始,但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自卑甚至恐惧时,它将直接阻碍、削弱思维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注重激励因素的作用,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越来越爱学,越来越想学,提问时思维有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C层学生回答,适中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这样使每个层次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各类学生都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领略到获得学习的愉悦和欢乐,从而在愉快中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向高一层次的转化。例如在介绍较复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时,让后进生做x22x24。让中等生做(x23x)+2(x23x)-24,让优等生做(x23x-2)(x23x+4)-16,不仅使问题层层加深,便于理解还使每类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
五、作业和单元考核分层
11.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管窥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小学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征,分层次开展教学,以达到班级中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效果。在仔细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仍旧存在着一些“无差异”的教学现状,阻碍着差异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无差异”教学现状
在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教学目标的影响,无法清晰地认识到差异化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即使学校已经将差异化教学引进教学过程中,但是由于老师没有深入的认识,学校也没有建立具体的考核机制,导致差异化教学在学校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的认识不足
差异化教学理念被引进教育教学系统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其对许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比较陌生,进而导致许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差异教学方法不是很清楚。在老师对差异化教学理念完全陌生的时候推广差异化教学,显然在教学理念运用上会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差异化教学的推行。
2.学校不存在恰当的差异教学考核机制
由于差异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很难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评价,导致素质偏低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开小差等现象。差异化教学方式教学对老师的约束力偏低,使老师做的多与少没有一个公平的机制评价,老师教学积极性也在缺乏恰当的考核机制中逐渐消退。
3.老师的职业倦怠影响差异化教学的推行
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不少的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职业倦怠感。有些老师认为收入偏低、有些老师认为工作太累,有些老师面临退休的问题等,这些情况严重影响着老师教学积极性,导致出现职业倦怠,影响着差异化教学的开展。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遵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授课
结合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常常会比较关注学习好的学生,对于学困生常常会头痛不已。这样的情绪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导致优秀者更优秀,学困生越来越消极。为了保证教学效率,使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健康的成长,老师就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结合班级中的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教学方案,保证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如,针对学习好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拔高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针对中等学生,老师可以结合基础知识教学,深入学生对基础的。
在讲解6的乘法口诀的时候,老师可以将题目分成三个不同种类。层层深入的设计,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第一类为基础类:3×6=();口诀是()。5×6=();口诀是()。第二类属于中等题目:()×6=24;()×6=30。第三类属于提升类题目:()里面能填几?3×6+6=()×6;6×6-6=()×6。在层层深入的引导中,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兼顾班级中所有的学生,体现差异化教学的理念。
2.结合合作教学法教学
为了保证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老师可以对班级中的学生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教学。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层次,老师可以采用组内优异互补的原则分层,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学生们在组内探讨问题可以发现学生的基本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学生之间能够达到知识互补的效果。在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知识得以互补,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发展;老师也可以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3.制定良好的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小学差异化教学的有效开展,就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经过实践不难发现,可以将评价机制分成教案检查、授课检查、作业检查三个部分。
教案检查机制。为了激发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要定期分年级开展教案检查和授课评比。尤其是在其中和期末阶段检查老师的教学方案,分析其运用差异化教学理念的比例,以保证差异 化教学的有效推广。
授课检查机制,想要保证教学质量,开展教学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领导可以结合本校的基本情况,针对老师的授课内容开展教学检查。在课上,经过分析老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应做好听课记录,找出听课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出解决的策略,促进差异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作业检查机制。为了保证作业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要定期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检查,不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结合学生作业的情况对老师的教学效果开展考核。
通过结合教案检查、授课检查、作业检查三个部分开展分层教学考察,将结果与老师的绩效相结合,激发老师教学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差异化教学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完善,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老师要结合自身所面对的问题,将教学中的情况深入的分析,找出学生出现差异的原因,并结合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设计不同教学方法,从目标、过程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汝亮.关注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差异教学.《新课程:小学》 ,2014.
[2]赵文静.让有个性的鲜花处处盛开——小学数学差异化、个性化教学的探索.《小学教学参考》,2014.
[3]金建松.尊重差异 彰显个性 绽放光彩——小学数学课堂差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5.
12.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研究 篇十二
1 面向全体,异化目标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以促进全体学生体育水平的整体提高。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形的前提下,以差异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篮球这一体育项目时,针对男生喜爱,女生排斥的情形,制定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篮球教学,即教师可以对于女生适当降低标准,例如:运动强度的降低、动作标准的降低等。实践证明,当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制定适宜于女生的篮球学习目标时,可以使得本来不喜爱篮球运动的女生从心理上得到“达标”的满足感,提高了自信,并进一步在乐于参与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篮球水平。需要说明的是,不仅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即使是同性,也会存在着千差万别,例如有些同学体质好、有些同学体质弱、有些同学体育基础好一些、有些同学体育基础差一些、有些同学偏爱激烈一些的体育运动、有些同学则更喜欢舒缓一些的体育运动。鉴于此,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能力与体质等差异化的特征,开展差异化的教学,使得教学过程多层次、全方位,从而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教材内容,结合不同学生所客观存在的差异化生理及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得体育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面向全体同学;另一方面能够达到目标的异化,从而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前提。
2 尊重个体,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其实并不是现代教学理念刚刚提倡的,它早在春秋时期,就被教育家孔子所提及。他有2位学生,一个叫冉,性情较为懦弱;另一个叫子路,性情较为刚烈,针对这2位学生,孔子就采取了“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其实,因材施教也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比如:不同的学生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果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手段,那么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较高的学生,会觉得体育课无聊无趣,从而对于体育课堂失去新奇感。而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则会视体育课为负担,对于上体育课产生心理压力,甚至对于体育课堂产生一种畏而远之的不良心态,更不要说对于体育学习产生兴趣了。上述情况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得体育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鉴于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要求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体,进行因材施教。比如: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基础体质与个性差异出发,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些弊端,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从而在促进同学们共同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时,要正确认识到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不能因为某一个学生的问题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正常学习,即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根据该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从而在因材施教的同时,达到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目的。
3 激发兴趣,关注诉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教育界耳熟能详的名言。虽然不同的个体差异造成不同学生在体育学习效果方面的差异,但是, 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却是吸引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不二法宝。鉴于此,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比如: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困生”,要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予以适当放大,使得他们在受到激励并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增强自信心,从而敢于抓住每一次属于自己的学习机会,大胆参与、积极展示、逐步提高。而对于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一方面给他们提供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共同学习,从而使他们不仅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也可以从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此外,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还应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诉求,开展灵活的体育教学,而不是按照自己所事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开展模式化的教学。例如:有些女生因为生理原因,或者个别学生因为身体原因,提出诉求时,教师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随机应变地为他们安排合适的体育项目,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之情的同时,对于体育课堂教学产生热爱之情,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4 结语
13.中外英语教师的教学差异 篇十三
摘要
随着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社会的需求,使得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越来越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为了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很多高校甚至增添了教师的力度,并积极鼓励本地区英语教师和外教合理分工,共同承担英语课的教学。通过对本地区英语教师与外籍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英语教师与外籍教师在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试图通过二者之间的差异性研究,找出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使其互为辅助,以达到提高地方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健词:外籍教师;英语教学;教学风格;英语教师
1.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非语言交际是指除语言行为外的所有交际,是通过体态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实现。非语言系统在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是约定俗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经过学习和体会是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对方的非语言系统。这种差异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
1.1.课室桌椅的摆设的差异
我国的课堂中桌椅是“排排坐”的固定座位,而英国课堂的桌椅摆放形式是小课堂就与讲台围成圈,大课堂就以小组为单位围成若干个小圈。我们发现桌椅的摆设与师生的关系存在微妙的关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曾提出了师生交往的数种形式,以下是其中的两种:
图A中国教师的课桌摆设风格 图B外籍教师的课桌摆设风格
图A表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能保持双向交往,而学生之间也有交流,我国大部分的课堂采用这样的模式,但由于座位的局限性,使交往活动范围不广,形式也较单一。而图B表明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流。在英国,学生不必拘泥固定座位,每节课可寻找不同的学习伙伴,他们课堂桌椅的摆设非常有利于这种交往模式的开展,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符合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甚至全员交流的原则。
1.2.教师体态语的差异
中国文化讲究含蓄持重,讲求师道尊严,中国人心目中的教师形象都以严肃认真的师表为楷模。教师行为要稳重大方,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让学生觉得威严,并要求学生不做小动作,发言要站立,课堂气氛严肃为主。因此,在学生面前很重视自己的形象,认为为人师表应该庄重严肃,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举止得体,衣着大方。而西方人则主张弘扬个性,注重个人表现。外籍教师上课比较随意,也不苛求学生笔直而坐。他们手势语言使用较频繁,表情丰富而夸张,富有表演性和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呼应。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形象也多幽默风趣、善于表演。有时一些不拘小节的动作让学生瞳目结舌。语言代表文化,外籍教师的介人如同活跃的“酶”给中国英语教学注人了活力,他们把活脱脱的语言与文化一并带来,用他们得心应手的母语,驾轻就熟地给中国学生讲授英语,这种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是中国教师无法比拟的。
1.3.教师对课堂的监控行为的差异
中国教师认为安静、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全体学生认真听讲的保证。他们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随意说话。外籍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尽量创造一种活跃、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完全放松。他们通常会尽可能地营造一个宽松的交际环境,让学生随意落座;有时根据所教内容的需要,还会变换上课地点,带学生到草坪、图书馆、资料室等地授课。从实践和行动上参与必要的社会知识、经验及其应变的学习。总之,课堂管理原则是以人为本,灵活而有实效。比如,我们在本校美籍教师Katie的口语课上看到:她在引导学生讨论“job interview”时,是将课堂变成了一个真实的招聘会现场。她让学生站在教室的四周,给一部分学生发了一些卡片,卡片上设计的是有关就业面试时可能会问到的一些问题,让另一部分学生充当老板,相互提问,约两分钟以后,要求“找工作”的学生“switch”换boss再问同样或类似的问题。然后,再交换角色,原来的老板变换成求职者,再讨论相关问题。整个课堂看似“无序”,可教学效果很好
在我国,教师往往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来回走动,进行监控,并且会认真听学生讨论,或在考试时站在一旁看某个学生答题。但在英国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他们认为如果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在旁观看会令到学生紧张,进行中的话题会中断。英国教师的做法是:在讨论结束后检查和对比各小组讨论结果,从而检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语言交际的差异
语言交际区别于非语言交际。如下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上分析,通过提问策略,修正错误,学生考试等方面进行比较。
2.1.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中国教师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人式教学方法,讲授内容大都紧紧围绕课本内容,教学严谨、系统、完整。外籍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去理解和掌握语言;反对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他们强调学生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应看到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上尽可能扩大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外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重教学内容获取,而轻教学形式;他们重课文内容的社会意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轻课文的语法结构。如下从提文策略的差异,修正错误的差异,以及课堂组织活动三个方面简单地分析。
2.1.1提问策略的差异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可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Chaudron)。封闭式提问是有明确答案,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为目标。而开放式提问是没有确定的答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想法,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我国教师比较注重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课文的掌握程度,并且喜欢追求标准答案。下面是一组课堂提问实例: T: Look at the picture.Where is the boy reading? S: On the ground.T: Er no.Look at the sun.He is reading … S: In the sun.T: That’s right.He is reading in the sun and it’s bad for … S: Eyes.T: Very good.He is reading in the sun and it’s bad for his eyes.其实学生刚开始回答并没有错,但并非教师期待的“正确”答案。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引导学生作答,但不能因此而限制学生思维输出。为了降低问题难度,使课堂进展顺利,教师采用填空式的形式来提问,但这样很容易会限定答案,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说了个别的单词,不利于语言交际的发展。
而外籍教师他们则植长于实物教学,大量使用图片、模型等有关教具进行讲解,而且大多数外教还擅长简笔画,对学生不熟悉的事物在黑板上几笔勾勒出来,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也一目了然。外教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他们在课堂上通常扮演启发者、鼓励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他们鼓励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去理解和掌握语言,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双元、多元互动的教学局面。外教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交流,交流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外籍教师比较少采用这种提问方式,而是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表个人见解,课堂活动更接近自然交际。下面一组是一位外籍教师上关于“Success”一课的一段对话实录: T: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Ms.Kidman? S1: She is the wife of Tom Cruise.She is very successful.T: How do you mean? S1: She is a movie star.S2: She has a lot of money.(Laugh)T: OK.She makes money and she is a successful movie star.Does anybody have anything to say about that? 在观察课堂时本调查发现,无论是中国的教师还是外籍教师,就提问形式通常有相似策略,即采用 Yes/No 形式、Or-choice形式、Wh-形式、填空形式
(blank-filling)和英汉互译形式(外籍教师偶尔也会提英译汉或汉译英的问题)。尽管总体上中外教师运用策略情况基本相同,但本调查发现中国教师用填空形式的提问明显高于外籍教师,如表 6 所示,外籍教师采用该形式的占提问总数的 7-14%,而中国教师采用该形式的占17-42%。
2.1.2 修正错误的差异
我国教师比较注重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准确性。当遇到不符合要求的回答时,经常会立刻纠正,以期望学生从中意识到错误而吸取教训,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以下是课堂上教师要求值日生谈谈个人活动的一段对话。S: I go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and „ T: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Say it again, please.S: I … T: OK.What’s the past tense for “go”? S:(Silence)这种情况在我们的课堂并不少见。教师不能容忍学生在汇报时有任何显而易见的语法错误,为了追求语句的正确性而打断学生的思路。但这样只会挫伤学生讲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怕出错而不敢开口讲。遇到这种情况,外籍教师会讲“Oh, really? You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学生自然领会,“Yes, I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and enjoyed it.”
英国教育学家Penny Ur指出:“当学生英语水平较低时,如果一味纠正其错误会打击学习兴趣„„和徒劳无益的”,只能导致沉默无语的结果。这点上,外籍教师善于创造学生自我修正错误的机会,给予必要的情感支持。
2.1.3 课堂组织活动的差异
外籍老师的课程安排是两节课连续上,中间并不休息。如果让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一个多小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师会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多数活动是要求学生离开座位去寻找答案,目的就让他们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英语。因此,外教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进行大量语言交际活动。外教在课堂上经常采用我们所熟悉的交际法,如pair work, group work和chorus work。他们喜欢将座位根据课堂内容进行布置。有时甚至将学生带到户外草坪、湖边等地方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简单、生动、有趣,另外,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取得实效而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如讲到“电脑对人类的影响”这一间题时,外教会在黑板上写出“Advantage”,与“Disadvantage”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的任务是罗列学生的发言,最后组织大家逐条审定,启发学生进行补充和删减,于是答案就在学生们的热烈讨论中产生了。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知识还不容易遗忘,所以值得中国教师效仿。目前我国许多教师也开始把小组活动引入到课堂当中去,但大多数活动只占一小部分时间就很快结束。教师大多担心小组活动难以控制,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到处跑是不可想象的,非常浪费时间。小组活动时,教师会显得“无所事事”地在旁观看,不太符合传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据调查表明,70%的学生认为外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练习机会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2.考核方式上的差异
外教的考核方式可以概括为频率高、范围广、形式多。每上完一个单元他们就进行一次考试。每次考试都以一定的百分比记人总成绩。不仅如此外教还将平时作业、课堂参与的积极程度和到课率以一定的百分比记人总成绩,这就杜绝了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抱佛脚的做法。考试形式方面,外教除了采取笔试以外,还采取单独口试、对话、作报告及论文形式,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就考试的安排而言,中国教师通常是安排好了时间和考试顺序,通知学生就是了,而外教却不然。在Katie的口语课上,她画了一个表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去填自己学期考试的安排。然后,她会按学生自己填入的顺序对他们进行学期口语考试。
Bibliography 1.Penny Ur,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Chaudro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4.《差异教学策略》读后感 篇十四
一、面向人人的均等教育机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在差异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要面向人人,不能太难、揠苗助长式的拔高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各个分组与分布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学生,动态的观察学生的课堂投入情况,对走神的、投入度低的学生,多提问、多调动,对独立性强、自主性高的学生,要留有空间,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不要贸然打断。
科学应用同质分层的方法,有助于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教学中倡导的隐性分层、动态分层,教师对学生水平全面有效的掌控,以便对学生提出适当的教学要求与考核要求,灵活安排教学任务,实现因材施教。分层不代表贴标签,而是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弹性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遵从学生个人意愿,自行选择课堂分组。
例如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低压开关》教学章节中,学生学习目标之一为“能正确识别、选用、安装、使用低压断路器、负荷开关、组合开关。”将学习目标进一步拆解,每个学生都能够正确识别、安装低压开关,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灵活选用低压开关。通过教师前期对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和学生差异的了解,在设置教学任务时,要求每一个都能识别、按照低压开关,要求每一个小组经过讨论后能够正确选用低压开关。这样,既做到了面向人人,又关注了动态分层与小组合作。
二、全面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也能通过课堂活动培养情感、磨砺意志、锻炼行为等,以上部分都深刻的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自我成长。学生的不同需要,既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比如回答是否正确、是否赢得了同学的认可与自我悦纳,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情况,必须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否有早恋情节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需求。
合理应用异质合作的方法,有助于达成全面关注学生的多样需求。小组学习中的异质合作,要尽量达成优势互补,让不同学生特点的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不同强势智能的学生相互搭配,每个小组中都有擅长语言表达的,有擅长动手操作的,有擅长沟通交流的,有擅长提问发言的,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依赖关系。
三、兼顾不同学生需要的方法和手段
【差异化教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差异化教学策略07-03
差异教学论文06-16
差异化战略案例09-27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教学影响论文08-17
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06-30
例谈基于学习风格差异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8-15
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案例08-22
用独特的包装实现产品的差异化08-06
不讲文化也是一种差异化10-23
中英谚语差异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