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初中读后感(共10篇)
1.《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初中读后感 篇一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第二章读后感
莲华学园一年级四班-王晓雪
本周读了《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第二章----《调研学生现状的策略》,文章开始讲述了现在的学生现状:现在的学生,生活环境、学生环境非常开放,知识来源尤其多元,方方面面的信息丰富着他们的头脑,有的早已超出了教师的意料。加之“超前教育”的引入,他们的知识领域在主动和被动之间得到扩张。那么,面独这样的学生,教学设计如果不充分了解、关注他们的学习现状,没有找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对接点,就会使课堂失去精彩,使学生失去展示才能、提升能力的空间。本章共三个策略:
一、走进学生----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以找规律为例,首先找准课题的目标,教师在教学前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加大或减小难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的,要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走进课堂----确定学生的学习难点。
案例给出的启示是:教师要把了解学情放在课堂上,上课前进行调研,根据学情确定本节课的难点,充分运用教学机智调控课堂的教学节奏,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才是有生命的、又时效的。
三、走进自我----设计教学的整合点
经过课前调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逼近创设的情境有趣,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提高了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的渴求。
根据调研学生现状的策略,吴老师给我们支了三招:
一、找准教学起点---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体验环境。
二、关注学生需求---情感需求和知识需求。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会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考虑到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但谈到关注需求,教师们容易凭借自己的经验,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学生。数学课不仅仅要关注学生情感的需要,更要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深层次需求,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研究应该让学生怎样学。
三、重整教材---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有时我们可以打破教材的安排,结合学生的具体和实际情况,临时调整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富有挑战性、富有个性,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感到学习的乐趣。
2.《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篇二
在我还是一名师范生的时候,我就已经多次听闻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老师了,并对她钦佩不已。这一次,新教师培训,结合我们小组的研读活动,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读了《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这本书。这不仅是一本记录吴老师教育教学成长历程的记录,还是关于数学教学精彩例题集锦。读起来那样亲切,又感觉那样实用。让我惊叹的是吴正宪的教学艺术,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孩子。她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现将自己的点滴读书体会叙述如下:
首先,使我感受颇深的是吴老师对自己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要乐于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并建立了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整合成六大知识体系:面积教学一条龙;体积教学一条龙;分数四则计算一条龙;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条龙;数的整除一条龙;正反比例一条龙。教学改革试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然后她开始有计划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白天听讲座,晚上记心得。还学习了各种教育理论,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不论工作多忙,吴老师年年有目标,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不能只满足课堂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不能只做一辈子教书匠,善于学习,才能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其次,是吴老师积极拜访名师,探索教育的真谛。她虚心向马芯兰学习,为了学到马老师的“真经”,她一头扎进了马老师的课堂。每天晚上静下心来反思,记下学习的收获体会,最终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改革之路。而且,她也向一些年轻教师学习,甚至还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我觉得这也是我非常需要学习的一点。
拜读完这本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成功的优秀教师真是要有“人格做背景”,要有高尚的师德、锐意改革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广博深厚的教学功底。掩卷而思,我想对自己说,:请为学习的脚步搭台,请利用环境、把握机遇,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因为是它让你战胜自我,超越别人。
3.《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篇三
1、吴老师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孩子
吴老师在初为人师的日子里,她天真地认定:只要全身心投入,勤勤恳恳工作,就能胜任教师工作。于是,她使出浑身解数,点燃了自己所有的热情,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当吴老师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乐此不疲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课堂上的孩子们因为学习负担过重而疲惫不堪,兴趣索然。“孩子们每天都在机械、麻木地学习,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享受童年的快乐,甚至都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做梦的权利。”这样的发现,让吴老师开始彷徨、茫然。一天,她偶然在某刊物上看到了一位六年级小学生的一首小诗,这首真实记录了孩子们厌恶学习、渴望美好童年心境的小诗深深打动了吴正宪,她开始沉思:只图提高分数,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吴正宪的心头集结,她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本该属于孩子还给孩子。
2、拜访名师,探索教育的真谛
吴老师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从拜师学习开始起步。她虚心向马芯兰老师拜师学艺。为了让自己的数学课堂也变成一个充满生机的王国,吴正宪下决心要学“真经”,她一头扎进了马老师的课堂。每天晚上静下心来反思,记下学习的收获体会。日积月累,吴正宪慢慢地从马老师身上感受到“教学改革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需要融入更多的教育思想”。她得到了很多恩师的帮助,比如前辈刘梦湘老师、缪玉田老师,还有周玉仁老师,张梅玲老师等等,他们高尚的师德、锐意改革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和影响了吴正宪。吴正宪也是个很谦虚好学的人,她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为此,她不但向一些年轻教师学习,甚至还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她相信只要“留心学习,虚心请教,就会有所收获”。
3、努力探索,她感受到了数学的美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教育界片面追求升学率形成“大潮”。为了应付考试,大搞“题海战术”,作业堆积如山,学生痛苦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老师开始了小学数学改革之路的艰辛探索。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支持下,吴正宪开始着手“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的实验,吴老师首先从教材改革入手,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编排了教材,组成了“六条龙”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其中包括面积、体积、分数四则计算、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数的整除和正反比例六大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体系安排让教材变得更系统,从而使得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更轻松。重新组合教材必然要涉及相应教学方法的改革,吴正宪又从三个方面对改革考试方法进行探索。慢慢的,吴老师的课堂开始充满勃勃生机,学生负担轻了,学习的兴趣浓了,思维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4.《相遇问题》 课堂实录 吴正宪 篇四
一、创设情景(创设目的复习:时间、速度、总路程的概念)
1、请一位学生在教师里走一走。a、教师提问你想提怎样的问?
学生提问:a、你走了多少米?——(生演示回忆总路程的概念)b、你一分钟走多远?——(生演示回忆速度的概念)c、你用了多少时间?——(生演示回忆时间的概念)
2、教师提问:一分钟走500米,一分钟就是时间,500米就是速度你可以回忆求出那一些? a、速度×时间=总路程
b、总路程(除以)时间=速度
c、总路程(除以)速度=时间
二、讨论、理解感受相遇问题的几大要素(同时、相遇、相对、相向这四个词的意思)a、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说:同时就是两个人一起走(学生表演感受同时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相遇就是两位好朋友走到一起碰到了!(学生表演感受相遇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相对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站在一起!
相向是两个人对着走.(学生表演感受相向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b、进一步理解两人同时相向而行为例题做最后的铺垫。
学生:演示两人同时1分钟走多远、2分钟走多远、3分钟走多远、4分钟走多远。c、教师引导:说一说两位同学8:00同时相对走8:05分相遇,他们走了多少时间? 小结:两人同时出发,同时相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相遇问题!(点明课题)
三、出示例
1、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和小丽每分钟走50,他们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出发4分钟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1)、a、教师:请同学们闭目想一想两人是这样走的在什么地方相遇?
教师:请同桌用文具盒,一边读题、一边演示这一道应用题,注意相遇了就不要动了。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相遇的。b、学生甲说:在中间就相遇了。
学生乙说:在靠近乙地的地方相遇了。
c、教师:出现不同方法思考他们谁说的更准确些?
d、生说:小强和小丽的速度不一样小强的要快些,但他们的时间相同所以他们相遇的时候离乙地要近。e、学生独立做。
请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2)、讨论第一个算式,你们想向他们提怎样的问?
a、生甲:你为什么要用4分钟乘100?生乙回答:100是小强的速度他走了4分钟所以要4乘100(并在线段图中指出来)
b、生丙:4乘50是什么意思?生乙回答:是50米小丽走的她也走了4分钟所以要用:4乘50(并在线段图中指出来)
c、生丙:为什么要用400+200?生乙回答:400是小强走了200是小丽走了把他们走的加在一起。d、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强的路程和小丽的路程加在一起就是甲乙的总路程了? e、学生讨论回答并配以线段图讲解.(3)、讨论第二个式子.a、生甲问:为什么要用(50+100)?生乙回答:50是小丽的速度100是小强的速度加在一起是他们的速度和.板书:小丽的速度+小强的速度=速度和 b、请两位学生演示:1分钟走150米、2分钟走300米(2个150米)、3分钟450米(3个150米)、4分钟走 600
米(4个150米)。
小结:因为1分钟走1个150米、2分钟走2个150米、3分钟走3个150米、所以4分钟走4个150米.e、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f、生说:表示速度和!g、教师提问:说一说这一道题用几个速度和走完全程.四、练习题1 客车的速度一小时40千米,小车一小时走60千米,他们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向出发4小时后相遇, 甲地到乙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a、学生独立完成.1、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怎样的相遇问题? 生说:一起相向跑步、一起相向游泳、…… 练习题2:(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5.吴正宪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五
首先,让我仰慕的是吴正宪老师的成功。教改文章散见于全国多家教育教学报刊上;不断应邀讲学、作报告,每场报告都引起强烈反响;参加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节目的录制工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录制了教学片;曾登上国际数学研讨会的讲台宣读论文……这些成就都是教师所梦想的,其中任何一点都让我向往。
其次,让我感悟的是吴正宪的经历。她1954年出生,1970年中学毕业就开始了教师生涯。80年代初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十年后取得了巨大成绩。我深深思索:她16岁就开始教书,仅仅中学毕业,学历并不高,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只是通过自己默默地耕耘,虚心地讨教,才换来了今天的丰硕的成果。应该说我们的条件比她要好,即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又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可我们还是被禁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每当想到我自己工作近十年仍无所作为,不禁使我深感羞愧,也因此激发了我,使我产生了奋斗的激情。
第三,让我惊叹的是吴正宪老师的“大胆”。她有胆量改革教材,不按照教材原有的编排体系进行教学,而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组织教材;她有胆量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五六年级两年的教学任务,并提前一年参加全区的小学毕业考试。我没有这种水平,每年每学期的学生考试就让我只能照本宣科。当然,这可能与各地教育要求有关,我想如果吴正宪换了地方恐怕也没有今天的成绩了。
6.《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初中读后感 篇六
利用学生的经验策略(1)
教师朋友们,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鼓励老师(把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直观,使学生能够感悟,发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的现实世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小学数学是孩子们一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数学内容相对是比较枯燥,抽象的。我们应该如何把这些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生动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的展现在课堂当中,让孩子们觉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在建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吴老师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设计架设学生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来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当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的爱学数学,真正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架设一条桥梁,来建设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什么是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呢?走进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我们会发现她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将数学抽象的课堂附着的现实的背景中,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数学,令课堂彰显出生命的活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吴老师的生活课堂吧!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走进生活。)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将数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数学学习的内容附着于现实的实际生活的情景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活动的机会和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着学生生活实际延伸,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一)情景——数学学习的载体。)学小学数学学习中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形,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带有浓厚情绪色彩的,他们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会感到特别的亲切,有趣。让我们走进吴老师的课堂,看看吴老师是怎样运用情景这一数学学习的载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案例《小数加减法》教学片段:)上课之前吴老师请同学们到超市购物,第二天上课吴老师让同学们带来当日的购物小票。这时A同学出示了他的购物小票,他一共买了四种商品:铅芯、三角板、橡皮、田字格本,那么根据这张购物小票,吴老师请A同学提出他的问题,这位同学一共提出两个问题((1)一盒铅芯和一个田字格本一共多少钱?(2)一块橡皮比一副三角板少用多少钱?)老师追问,这两个问题你们能列出算式吗?(5.9+0.8
17.4-9.6)吴老师还不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列出了这样的算式,这时继续追问:根据这张购物小票,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帮A同学算算看看售货员阿姨找回的钱对不对,还有的同学说想帮A同学算算(这四种商品一共花了多少钱。)当时提了很多问题,根据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出现了很多算式,吴老师把他们都一一的板书到黑板上,并且追问了每一个算式表达的意思。(5.9+17.4+9.6+0.8)求的是这四种商品一共多少钱。((17.4+9.6)+0.8+5.9)先求其中两种商品的价钱,再求出这四种一共多少钱。(32.4-5.9-17.4-9.6-0.8)求的是买完这四种商品以后,售货员阿姨找回的钱数。(34.2-(5.9+17.4+9.6+0.8))先求这四种商品一共多少钱,然后再求售货员阿姨找回的钱数。根据这些算式吴老师又适时的追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那么小数点加减法你们能不能算呀?有的同学动笔算起来;还有的同学打开书想看看书上的例题是怎么算的;还有的同学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讨论着,争执着,最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就这样自然地浮出水面。从课的开始吴老师就给了学生充分的探讨空间,没有完全告诉学生,是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究中不断完善的。本来是比较枯燥的课,但孩子们却上的兴趣盎然,这到底是什么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呢?是吴老师真正的把问题的情境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这具体的情境中实施操作,让学生不断地探究中完善的。真正的把数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而且学生在购物中真正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良好数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二)经验——解决问题的资源。)创设的情境如果是生活的载体,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使学生学习的一种外因,那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把它转化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资源,这可以说是一种内因,那么经验也是解决问题的资源。儿童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了许多的数学问题,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而对于这些看似零散的、混沌的、粗糙的、表象的、无无序的经验,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又应该如何加以利用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加以利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变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老师把它也作为我们课堂的一种资源,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九显得非常有利,而且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大脑中及时提取相关信息,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符合认知心理学所倡导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要把新知识融入到已有的旧知识中来学习新知识,从而在扩充、丰富、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有关“循环小数”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这节课中,孩子们理解“依次”“不断”是比较困难的,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这样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呢?是直接告诉孩子,还是讲给孩子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王丽萍老师的课堂,看看她是怎么做的。王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巧妙,她带领学生回顾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的规律又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规律模仿着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孩子们对循环的认识。把的东西完全通过孩子的举例变得非常的具体,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王老师重视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好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的问题。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主题
利用学生经验的策略(2)
在这一讲中我们继续围绕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展开讨论,在上一讲中我们讨论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走进生活。情境是数学学习的载体,解决问题的资源是学生宝贵的经验。)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和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在这一讲中,我们继续讨论创设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生活问题数学化,让生活走进课堂),那么对于生活问题数学化这个问题,我认为就是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过程中有些感悟,有些提炼,把这些感悟和提炼应用在生活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就是生活问题数学化。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和规律,那么要将这些数学知识和规律呈现在课堂中,让他们成为数学课堂的学习资源,还真要精心的进行设计了。是这样的,(生活问题数学化,就是由生活的具体事物中抽取出量、属性和关系,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抽象的,形式化是数学固有的特性,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联系而联系,而是为了学数学、用数学,所以教学中既要适度抽象、注重推理,同时又要返璞归真,注重应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吴老师是怎样让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的。吴老师认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只会纸上谈兵的考试状元,通过数学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意识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我想,首先就要做到(眼中有数学),什么是眼中有数学呢?我觉得,(眼中有数学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存在形式可谓是千姿百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进而发现、描述、探索、寻找规律,寻求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吴老师认为,只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找出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其中的规律,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那么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我们一起走进吴老师的数学课堂,看看吴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你们听过吴老师平移和旋转这堂课吗?非常经典的一节课,让我们走进吴老师平移与旋转这节课吧!音乐停下来,画面也静止了下来,吴老师提出了问题,她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游戏项目所不同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把它们分分类,这时我记得,有一个小男孩说激流勇进是这样子的,那这时候呢,说,我给它起个名字叫作下滑类,这时呢,我又听到有一个孩子说,说他要把观缆车、还有转盘分成一类,都是旋转的,是的,那根据学生的发言,吴老师继续启发,那还有没有能够跟它们分成一类的呢?这时有的同学说,弹射塔、滑翔索道可以跟激流勇进分成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属于平移的,那么这时候,我印象特别深刻,吴老师就就着同学们的发言说,那就根据它们的不同的运动方式,我们分成两类吧,一类就叫作旋转,另外一类就是平移,那么顺着就把这两个词写在了黑板上。那么同学们,由于刚才在观看这个游戏项目的时候,跟着做了很多的动作,也就是对平移和旋转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听这节课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我和孩子们一样也是特别的兴奋,因为游乐场里有一些我们最常见的游乐项目已经被吴老师转化为这节课的学习资源,吴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生活,同学们在观察的过程当中,认识了游乐场里平移和旋转现象,也就在这分辨的过程当中,进一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本质。其实我特别喜欢这段视频,当时我在想,吴老师怎么会想到把这些东西拍下来,展示到孩子身边呢?后来,我理解了,别小看这段视频,它其实架起了数学和学生之间经验的一座桥梁,让孩子从这些喜闻乐见,身边再熟悉不过的游戏当中,慢慢的感悟到,原来旋转和平移,自己原来早已经接触到了,那么通过孩子们自己总结,正是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要学习的目标紧密的结合到了一起。是的,其实平移和旋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都是经历过的,并不陌生,数学过程中,在教学中,吴老师帮助孩子们戴上一副观察生活的数学眼镜,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后,从数学的角度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诠释,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跟着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那么我们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尝试解决一些生活的现象,把生活现象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那么,让生活走进课堂,我想,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用数学,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一句话,(“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认为,数学要解决的都是一些枯燥的数学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显得有些束手无策,那么吴老师认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教师就要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掘和发现生活中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然后以此,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理念的东西,我们知道了怎样把我们知道的这些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呢?我不知道你听没听过吴老师上的比和比例这节课,我想听过的老师一定印象非常深刻,我记得那是在某一天的中午11点的时候,吴老师把同学们带到了操场上,指着操场上高高的旗杆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根旗杆的高度是多少吗?当时我记得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好像在猜测似的,10米、15米,„„那到底这根旗杆有多高呢?这时一个小孩举手说,老师,咱们可以拿一根绳子从下面到上面量一量,还有的同学回答得更有意思,说,干脆把这个旗杆放倒之后量一量吧,我记得当时吴老师并没有急于评价孩子们提出的这些办法,却拿来了一根竹杆,把这根2米长的竹秆竖到了地上,然后绕着竹竿走啊走,真的是边走边思考,这时候班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说,吴老师我知道了,吴老师说,你知道什么了?那个小男孩说,我知道了,我们的竹竿长度是2米,我看到竹竿的旁边有一个竹竿的影子,我把这个影子量一量,看看竹竿的高度跟影子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就能解决刚才您说的问题了,吴老师说那好啊,这时同学们三一群,两一伙地开始测量开来,有一组同学测量得很快,竹竿的高度是2米,影子的长度是1米,他们马上就告诉吴老师说,竹竿的高度是影子长度的2倍,这样也就能解决您刚才说的问题了,我记得这时候快下课了,吴老师跟孩子们说快放学了,你们就根据你们刚才发现的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的2倍关系,量出学校的那棵大杨树的高度,这时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孩子觉得不可能,但是有些孩子若有所思,还有的孩子抱着非常自信的想法,一定能,最后在不断探讨中,孩子们达成一定共识,在同一时刻测量,这是有可能的,完全可以测出杨树的具体的高度,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里边有一个非常内向的小女孩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让吴老师听到了,她说,我们上数学课的时候刚刚学完比例的知识,怎么这么快就用到了。当时这个孩子说的时候,我们觉得她真的是有点一语道破了,真的呀,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怎么我们就用到实际生活中了,这不正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吗?我也觉得吴老师在设计在同一时间这一问题时,设计非常巧妙,不是强硬的塞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而是设计了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放学以后,我们再根据物体与影长的2倍关系测量杨树的高度,可以吗?这个问题一抛出来之后,有的同学说行,有的同学说不行,在行与不行的争论中,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最终确定了同一时间内,我觉得,同一时间,真是有点呼之欲出的感觉,是,那么在学会用数学上,我记得朱老师曾经上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课,是数字与编码,您能说说在那节课上您是怎么做的吗?那是在2007年,这节课我也是印象非常深刻,这节课一开始通过调研,我们都知道很多同学对身份证号的编排基本有所了解,但是又有很多信息并不知道,在课前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两名警察来到一家宾馆,对工作人员说,发现了一名犯罪嫌疑人,但是,住在宾馆的姓王的客人有很多,于是,就给警察提供了一组姓王的客人入住的名单,以及他们的身份证号码,我们就把这样一组10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看看能不能排查出这个罪犯,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后来,有些孩子通过自己的部分经验排查出了一部分,但是有不能确定究竟是谁。有些孩子还产生了一些疑问,老师要多给我一些信息就好了,在这个时候,我又给孩子提供了一组表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前六位的号码,告诉他们一些具体的信息,这个时候,经过孩子的第二次排查,有的孩子终于找到了这名犯罪嫌疑人,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验证了给孩子一些探索的空间,给孩子一些通过生活经验可以支持的探究活动,完全可以把这样的探究活动交给学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增强,所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这样的,我觉得老师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应该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老师就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设计这样的情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主题
利用学生经验的策略(3)
7.《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初中读后感 篇七
磨头镇际村小学贾慧敏
2013年12月1日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11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名家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走近吴老师,走近她的课堂,犹如一簇激浪,持久地澎湃了我。通过学习,我发现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通过听吴老师的课,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非常重要:
1、真诚的教学感情。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又如:“你这个小东西,你太让我吃惊了,你脑子里的想法真让我佩服。”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吴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2、让我看到了“自主学习”的魅力。吴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自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我们见到的不是一位淳淳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的老朋友。吴老师在这节课伊始便制造了认知冲突,从小猴分桃开始,让学生自己上台列算式、找规律,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己总结特点,接着通过分类,让学生自己建模,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新知。
3、善于欣赏每一个孩子,面向全体。吴老师的课上有的是真情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是的,当一个老师挚爱教育,用生命上课,不但你感动,大家都会感动,用吴老师的话是“让每个学生有尊严地留在集体中”,课堂上吴老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关照课上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都跟上集体的步伐,在充分的交流与展示活动中,学生快快乐乐、真真实实地构建数学的模型。课上完,学生都有种不舍,别说是学生了,看到吴老师的离开,我都想流泪了,舍不得。
8.吴正宪听课感悟 篇八
前进中学 孙卫国
2007年10月23日下午,在燕山少年宫礼堂,我听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估算》。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吴正宪老师上课,听后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是一堂真实的数学课,让我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数学课堂的思想,数学课堂的文化氛围。课上的很有感染力、很精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全身心融入学生的感人场面。《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吴老师的课堂非常注重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吴老师上课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她有很强的感染力。整堂课下来,学生也是个个快乐开心极了。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记得吴老师在上课开始时,为了拉近同学生的距离,还特意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喜欢玩还是喜欢上课?吴老师本想同学们会回答“喜欢玩”,可以在玩中开始新课,可大部分同学回答“不喜欢玩”。引起了全礼堂的一片轰动。可见我们老师在平时向同学们灌输的是什么思想,在老师的心中“爱学习”才是好学生。殊不知,爱玩才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老师即要孩子学好,当然也得让孩子玩好,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搞好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字。例如: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学生可能会想,自己能想出一个估算方法名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会增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刻意追求形式与热闹,而是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真正的步入到数学的思维中。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非常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赞许,有笑声。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她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吴老师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外显而巨大的。她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末尽”的感觉。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个性,有思想,不盲从,不渲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正是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
听吴正宪老师课有感
近日听了吴老师的课和报告,亲身感受她精湛的教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并为之所动,引发了自身在教学上的深深思考。
一、“自主学习”是学生乐学。
吴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吴老师执教的两节课中,她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思考,他们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热烈争论,在探索新知的同时,学到了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在吴老师的数学课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真正智慧起来了。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引导学生在表演中自主理解“同时”、“相对”、“相距”和“相遇”后,出示例题,吴老师说:“同学们,这道题是老师讲还是自己试一试?”一句话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真可谓一语激起千层浪,大珠小珠落玉盘啊!然后吴老师就不同的算法组织学生讨论、质疑。开始学生不会交流、不会质疑,吴老师给了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说:“你对我的算法有什么问题吗?”然后退到后面,让学生自主交流。在学生“心求通而末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侯,吴老师又适时站出来:“老师想助他一臂之力,给我这次机会吗?”“教——扶——放”循序渐进,处理的巧妙而无痕。交流完毕,吴老师又以学生的姓给计算的方法命名为“王张李算式”、“李王吴算式”。朴素简明的命名,激励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
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吴老师提到的“合作学习”就给我们以明示。回想以前上课,我们还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吗?在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听了吴老师的课和报告,我对合作学习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创设合作的环境,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然后在问题交流中,学会倾听、接纳、萌发数学思考;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合作技能。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吴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吴老师问:“他们相遇的地点在什么地方?”有的学生说在中间,有的学生说离着小丽近。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吴老师没轻易否定,而是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给错的同学以纠正的机会,给对的学生以展示才智的机会,使学生在倾听与交流、接纳与赞赏之中,获得了共识。听课者在吴老师营造的“互动”氛围中,感受着错误“生成”的美丽!
三、真诚的教学感情
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吴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总之,走近吴老师,在短短半天的时间里,她的课犹如一簇激浪,持久地澎湃了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想任何老师都不想在教学中只做一名匆匆的过客吧!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教学中扎扎实实探索,给学生一片更加绚烂的天空!
听吴正宪老师课的感受
解放村小学 邱素婷
参加工作已经有十几年,数学的教学成绩也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曾经也梦想做一名出色的、优秀的数学教师,然而,那天,在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一堂“搭配的学问”课后,使我几近麻木、颓丧的神经震醒了。细细对比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不禁对自己提出了如下的质问:在时间和情感及角色上,你舍得了吗?
1、时间上: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阵地。虽然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把教学目标里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准备得非常充分。然而,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却只是把完成教学任务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奋斗目标,学生会做了,能做对了,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情感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信奉着师道尊严的教育理论。课堂上,总是板着一副冷面孔,用命令和生硬的语气让学生去思考,去练习,想想这样的老师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吗?而吴老师的教学语言却是如此亲切、朴素而自然,没有一点造作,虚伪,对学生的评价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从
言语中体现了吴老师
与学生的平等相处的教育思想,达到了一种师生合一的境界。
3、角色上:老师是学生的领航人。课堂上,教师领着学生走,一步一个脚印,学生不会说的,老师说给你听;学生不会做的,老师解释给你听,做给你看,跟着学……一遍不会再来一遍,直到你学会为止。
吴老师上课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她有很强的感染力。整堂课下来,学生也是个个快乐开心极了。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记得吴老师在上课开始时,为了拉近同学生的距离,还特意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喜欢玩还是喜欢上课?吴老师本想同学们会回答“喜欢玩”,可以在玩中开始新课,可大部分同学回答“不喜欢玩”。引起了全礼堂的一片轰动。可见我们老师在平时向同学们灌输的是什么思想,在老师的心中“爱学习”才是好学生。殊不知,爱玩才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老师即要孩子学好,当然也得让孩子玩好,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搞好教学
听了全国特级名师吴老师的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多么的重要。下课了,孩子们久久不愿下课,希望吴老师继续给他们上课,并要求老师签名,有的邀请去他家做客,有时间来商丘玩,QQ聊天,吴老师的人格魅力,让我为之折服,是我学习的榜样。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做一个充满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
2007年4月20日,在我校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一节三年级的《估算》。
《估算》的教学目标我想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根据具体,实际的生活问题能采用合理的估算的方法。
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我想我们一般的老师也会这样设计。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字。(如:小估、大估、大小估、四下五上估….)这里的“四下五上”估,是学生在具体的估算中总结出来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四舍五入”估。课后,吴老师说由于考虑到学生对于“上”字的理解可能要易于“入”字,在课堂上也就承认他们的这种说法。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吴老师还是没有忘记告诉他的学生,“四下五上”就是我们以后会学习的“四舍五入”,两者是差不多的意思。学生可能会想,自己能想一个数学家差不多的名字,自己是很伟大的,会增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兴趣。
课堂上,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吴老师是一位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她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吴老师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赞许,有笑声,还有争辩。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剂,伴随着波澜迭起的教学过程,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大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争辩和交流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她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吴老师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外显而巨大的。她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
足够的思维空间。
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末尽”的感觉。这正是
吴老师教学设计艺术高潮迭起的体现。
听吴正宪老师的示范课有感
韩学桃 发表于-2006-4-29 14:44:05 上个星期六我在黄海影剧院参加了市第二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研讨会,确实从黄爱华、徐斌、吴正宪三位特级教师的身上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特别是对于吴老师,本来她只是应邀而来做一个专题讲座,后来应广大听课教师的要求,临时为我们上了一节课。当我一看到吴老师要上的的课是《平移和旋转》后,心里很纳闷,这节课学生早已在期中考试之前学过了,如果吴老师再上一遍,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自持都懂而不认真听或吴老师按部就班的上,课堂上没有新意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呢?一节课上下来,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吴老师不仅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而且还以务实又开放的教学理念、细致而严谨的教学设计,深刻而灵动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在认识中感悟,在实践中发现,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并提供了广阔的探索与发展的空间。吴老师是在“真中教”,学生是在“真”中学。确实让我开了眼界。我也从中进行了深深地思索,其实吴老师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去学,去钻研。衷心希望学校及市教科所能多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这样的机会。
一堂精彩的课——听吴正宪《平移和旋转》有感
作者:马海青 来源:隆安教育论坛 发表:2007-12-16 20:19 我要评论
当我一位语文老师,看到吴正宪这次展示的课——《平移和旋转》时,我感到十分兴奋。同时也直觉地感觉到吴正宪确实是踏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
今天,在实施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她没有停留在理念上的学习,而是把内化了的理念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外化出来、展示出来。我认为一个人深刻的学习在于把学习到的理念体现在外化行为中。吴正宪不仅把原来她展示过多次的课在今天以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重新加以设计,而且勇于选择过去没有展示过、又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来作新的探索。我内心为她这种勇于不断作出新的尝试、新的实践的精神而喝彩。她创设了有效教学的情境和策略。科学的教学策略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
在本节课中,吴正宪以多元智慧理论作指导,在课堂情境上,一方面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晤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场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和旋转,进而又通过动手操作和活动进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转。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教师呈现一幅带格的平面图,两位小朋友分别在不同位置,学校处在中间,让学生想像两位小朋友如何到达学校。这是一个促使学生应用智慧的设计,因为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实际上是让学生更直观地强化了对平移的感知;另一方面,在到学校的途中还要有旋转(转个方向),再平移,这两个概念在同一情境中呈现,又很符合实际情况,在对比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在这个环节中,如果再增加一些不同颜色的图形,让学生通过平移和旋转来组成有趣的图形,则会更有童趣。课的最后,教师设计了“楼房会搬家吗?”、“聪明的设计家”、“巧算长度”等解决问题的题材,又让学生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9.吴正宪讲座整理稿 篇九
(2012-06-28 20:59:18)
转载▼ 标签:
杂谈
思考:为什么同样的40分种,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年级的学生,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学习过程,数学教育的效果就不同呢?
以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一课为例,例谈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带给我们的思考。课例片断
(一)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等的圆,分别测量它的直径和周长(滚动、绳绕),再计算出该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提出看谁测量得准,既∏=3、14
一组4位学生的“实践”活动 生1:早已知道结果,不再操作 生2:翻看着数学书
生3:认认真真测量着、计算着 生4:东张西望,不时进行着“破坏” 汇报开始:
学生踊跃举手并发言
生1:有幸被成为第一位发言者,比值是3、12 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很好,你很认真 并将“
3、12”板书在黑板上
[这是位非常聪明的学生,其实他早就知道“老师不就想要一个3、14吗?”为了不引起老师的怀疑,他选择了离标准答案很接近的“
3、12”] 这时,其他同学也分别汇报:“
3、15”、“
3、17”、“
3、11”„„
老师很高兴地把这些数据一一写在黑板上,学生窃喜“我榜上有名!” [学生的心理学比教师强多了,但是这些数据怎么得来的呢?老师并没有考察了 生4被老师点名发言,他不知如何是好,吱吱唔唔,学生2窃语“你说3、14”生4毫无底气地照说“
3、14”
教师却喜出望外给了他赞扬,非常正确,太好了,你做得最认真,并用红笔把“
3、14重重地写在黑板的正中央
[没有按要求操作的学生,却得到了老师的最高奖赏]
此时,教师终于提出了本节课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3:老师,我计算的比值是2、98„„
教师打断了他的话,表情是僵硬的,怎么会是2、98呢?你先坐下,再认真量一量,再仔细算一算,面向大家,提醒同学们做事一定要认真![学生的学习现实就这样在不经意中被扭曲了]
老师慷慨地表扬了同学们在今天数学课堂上走了一番当年科学家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道理,并出示祖冲之画像,配乐诵读,进行爱民族,爱科学的教育。
听了这个教学片断的介绍,此时此刻的您在想些什么?
课例片断
(二)说明:该教师首先进行课前调研,80%以上的学生已对圆周率有所了解,知道了“∏=3、14”更有接近40%学生已知道圆周长公式。
在这样的现状下,学生对测量圆的周长不会真正感到“兴趣”和“需要”,测量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实验的结果,而实际测量这一操作活动又是学生经历人类对圆周率探索过程所必须的。因此,这位教师安排了如下“操作实践”活动。
思考:
1、怎样让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去科学地解决问题。
2、在揭示数学文化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态度? 课堂实录: 提出问题
师:实验的次数为什么要测3次?
生1:防止有一次出现实验误差,有两交出现误差。生2:每次实验不一定保证都那么准确的,做一次实验来确认一下。师:多次实验希望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生3:做3次实验以后可以求平均值,这样更精确。另外,3次实验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师:实验打算分工合作,还是交换? 生齐:合作„„
师:都是为了数据尽可能精确,根据你们小组拿到实验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你们刚才所说的可行方法。学生开始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师:选择你们组认为最精确的,操作最成功的一组数据。
生1:杯口的周长是232毫米,杯口的直径,我们测了两次,一次是70毫米。师:周长是232这一次直径是多少?(师将数据汇总填入表格中)生2:我们的周长是217.5毫米。师:“5”是怎么来的? 生2:大概估出来的。师:好!精益求精。
生3:我们测量两次,取了平均数,周长是209,直径是64.25,64.25是平均数。
生4:平均数是86.5,直径是24.5 探究
师:观察一下,这是我们亲手实验找到的数据,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生1:周长永远是直径是3倍多一些 师:是这样吗?
生2:我们组的数据都不准确,不知道是多少?而且这个尺子也不够精确。师:就是说,这些数据你认为都是汪准确的,那么不准确的原因是什么? 生3:我可以推断尺子也不标准。
师:尺子不标准,或者是测量的方法,都有可能造成误差,还有吗?
生4:我们用肉眼看尺子有时会和实际不一样,实际是24.5,测量出来可能是23.几 师:小数点后面的一位是估计出来的。
生5:还有一点,因为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我们的实验可能会一些错误造成误差。
师:你这个错误是指操作上的失误,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可能用的,还有吗? 生6:我觉得这个圆形,剪的也有误差。
师:可能是会有一些不太圆,是吗?包括我们的纸杯,稍微捏一捏可能就有变化。
种种的误差会带来诸多的误差,你认为这种误差可以怎样避免,可能通过实验或测量的方法把这种误差统统都避免掉吗? 生齐:不能!
师:但它又是属于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看看计算结果。
(师直接用电脑算出计算结果)拖动一下,好了,快不快?这就是电脑的优势。当然,它是根据我们人的指令来进行的。但就是算得快。
观察结果,现在你们有什么感觉?(显示数据)生齐:第7个数据比较准。
师:要我说,都已经相当准了,根据你的实验,周长和直径应该是3倍多的关系是吗?比值是3点多,你们的测量已经非常精确了,已经很不容易,很了不起了,这么简单的工具,简单的实验方法,不好的实验条件,桌面也很滑,能测出这么准确的数据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是,我们能否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来断定,我们已经找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了? 生齐:不能。师:为什么?
生1:因为我们的数据有误差。师:对。这是我们已经预想到了。生2:测量方法也有误差。
师:这种误差又不可能避免,那怎么办?如果我们得不到精确的周长的长度,那也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也无法用测量实验的方法得到圆的周长的长度,那么怎么办?那我们怎么得到圆的周长也直径的关系?
中国的一位古人曾经说过(出示课件)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止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面合作,而无所失矣!(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出示正多边形
师:提出这个思想的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幑,他正是用了这样一种全新的割圆思想,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计算得更精确,这种方法被称作割圆术。
后来,我们的另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也就是你们熟悉的祖冲之,继承并发扬了刘幑的思想,经过艰苦卓绝的计算,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第一次精确到了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人类第一次将这个数据算得如此精确,这个数据保持了一千多年无人超越,就是根据割圆思想,你们刚才想到了很了不起。
当然,再后来经过无数中外的数学家研究得出
课件出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上固定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对圆周率∏探索,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今天,我们用一节课来感受和体验,感受这个人类共有的材富,实际上正如你们查找的资料一样,小数点的后面是无穷无尽,人类对真理和完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两个教学片断分析:
看了教学片断
(二)可能会引起我们新的思考,两个教学片断让我们心中感到沉甸甸的。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强烈地感到了一种责任——数学教育给予学生的该是什么?(一通则百通)我们的一点思考;
1、追求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在“求真 求实”的数学教育中学会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上述案例,没有痕迹,却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理体验,直接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案例
(一)中的学生
1、学生4非常清楚,他们的回答没有依托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却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3的回答是经过自己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操作和计算得出的结论,却遭到了教师“不公平”的待遇。
于是一种观念悄然产生“投机取巧有利可图,老实人必定吃亏”。不难想像,不宪政在课堂中一次次以历这样的体验,反复的经验必定会逐渐形成一种价值观。
没有痕迹,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有痕迹”的教育发生动摇,而我们习惯的这种有痕迹的教育与学生所经历的深刻的心理体验相比,却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写在我们的心里。教育的智慧不可复制)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都表明一种思想; 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基础; 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有机的三维目标就是最大的教学艺术„„
案例
(二)该教师没有像第一位教师那样提出“看谁测量得准”而是提出“实际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就说多少。”该教师没有像第一位教师那样对待不可避免的误差,而是宽容地接纳误差,客观地正视误差,实事求是的教育就是这样润物无声地浸润在师生真诚的交流中。
学生在其中也初步体验了数学探究的真谛——求真、求实!(脱离了求真求实,教学艺术从哪里来?)
2、追求数学探索的科学精神,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
(一)的教师只要求学生测量一次就急于得出“3.14”的结论,并用结果是否接近标准答案作为衡量学生探究是否“认真”的唯一标准。这就使探究活动徒具形式而缺乏了它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失去了探究的科学性,也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
(二)该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探究环境,学生亲历了三次以上的操作实践、探索。在交流中发现数学规律,这种严谨求实的探究过程闪烁着理性科学的光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单纯获取圆周率的知识更重要!它无疑为学生科学探究态度的形成打与了重要基础。
3、追求数学教育的文化品味,丰富学生的数学涵养,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案例
(一)教师在揭示圆周率时,像例行公事一样,推出了学生早已熟悉的“祖冲之”进行着爱民族爱祖国的教育,试图让学生产生自豪感。
案例
(二)教师勇敢地提出“科学地研究这个带数的第一人是阿基米德。数形结合地介绍了刘幑的“割圆术”,接着谈到祖冲之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了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辉煌成就。他特别补充到,更有后来的许许多多中外数学家呕心沥血,甚至付出一生艰苦演算、证明,才使人类终于认识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此过程中,学生亲历多边形逼近圆的过程,体会着割圆术所闪烁的化曲为直,极阴等丰富的数学思想内涵。
与此同时,学生还体会到人类对真理和完美的追求正象圆周率的小数无穷无尽一样,也是永无止境的,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强烈地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学生探究失败了怎么办?
10.吴正宪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
有幸聆听了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再一次感受了她那温柔、清新的语言,感受了她非凡的教学魅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吴老师不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更可贵的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对于学生的热爱与生命的尊重。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好授业解惑的同时,更注重将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工作重心来对待。优质的数学课堂不光注重学术的严谨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还应该能够让数学课体现出“数学味”来。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选取合适的具体事例,贴近学生生活,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俯下身子备课,钻进孩子脑子里想问题,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退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去想问题。争取打造有效的、合理的、生动课堂。课堂上还要注重把握智慧的生成、关注学生思维的碰撞,巧妙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意外作为教学资源,及时组织学生在讨论中质疑,在操作中获得,在实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学习,使学生最大程度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知识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我们都应该力求做到教会知识、培养技能,同时能教出品位、教出境界。数学是一门科学,必须求真与踏实,让“真实、踏实、诚实”的教育思想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堂课,让科学的严谨性和教育的艺术性蕴藏在我们的每一堂课,让知识巩固和思想教育贯穿在我们的每一堂课。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初中读后感】推荐阅读:
吴正宪老师的十大课堂11-05
读吴正宪书籍摘录12-10
听吴正宪老师上课有感07-28
吴正宪读书心得体会11-12
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07-14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初探08-2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专题12-06
初中音乐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07-25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