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作文

2024-07-06

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作文(精选8篇)

1.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作文 篇一

距离自古以来就包含多层涵义,惧小人而远之,思念人而远之,距离才是产生美的前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香消断有谁怜?闺中女儿惜春暮,落絮轻沾扑乡帘……有的只是感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供大家学习。

关于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1

“你根本不了解我,你从来不知道我,你从来不知道我心里想些什么,我讨厌你!”我声嘶力竭地喊道。

“啪!”随着这一响亮的掌声,一记鲜红的手掌印顿时出现在了我苍白的脸上,格外的清晰。我心中的怒气仿佛被泼了一桶油一般,更加旺盛的烧了起来。此刻,我失去了理智,推开家门冲了出去,身后还响着父亲的怒吼:“有本事就别回来了……”

我孤零零的走在大街上,当时是一月份。我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衫,刺骨的凉风迎面吹来,吹得我双手抱着手臂直哆嗦。身边的一些路人都成群结伴的,有说有笑……而我只能在这里挨冻受饿,心里一想到这,一股委屈感强烈的涌上了心头,失声痛哭起来。委屈感仿佛是眼泪的儿女一般,跟着眼泪,跑出了我的身体,哭出来后感觉自然好了很多。但,此刻,心里还是埋怨着父亲,感觉,我和父亲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走在大街上,我突然闻到了一阵饭香,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手猛然摸到了一件冰凉凉的物体,不是钱,是家门钥匙!我心中充满了惊喜、激动和希望……只要父亲睡着了,我……父亲?父亲。想到了“父亲”一词,不知怎么突然想到了父亲对我的种种关爱:

一岁时,父亲带我上街,我高兴地骑在了父亲的肩膀上,无比高兴,而父亲则非常小心,拉着我的小脚,生怕我会从他肩上栽下去,尽管父亲的手很酸……

三岁时,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爸爸带着我去上幼儿园,那是我第一次上幼儿园。父亲怕我第一次上幼儿园不适应环境什么的,请了一天假陪我,要知道,请一天假是要扣工资的。

七岁时,在上学的的路上,不小心把脚弄伤了,右脚的右边被划了一条长长地伤口,流着血,于是爸爸急急忙忙地吧我送往医院,脸上满是着急的神情。因为请假,那次没评上职员……

八岁时……九岁时……十岁时……十一岁时……十二岁时……我突然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可我就是不敢回家。直到,灯熄灭了。我上了楼,准备拿出钥匙的时候,一阵风吹来,门开了,我的手僵硬住了,眼泪不住的流……原来那扇心目中的门一直没关,我和父亲的距离也从来没远过……

关于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2

距离,可以似屏似隔非隔;可以如地平线般遥不可及;可以如掌中珠一样看家在咫尺。有人说,距离可产生美,也有人说,距离可以产生隔阂。

曾经听说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人在公园的椅子上躺着,一直到黄昏,他还在那里很痛苦的样子,这时,一个善良的成功人士看到他如此竭败,便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我现在只想睡在舒适的鹅绒上,暖暖和和的,并且能填饱肚子”。那个成功人士说:“我能满足你的愿望”。他便带那个年轻人去他的家里,安顿好他。第二天,他去问那个年轻人睡得好吗?

却发现那个年轻人已经不在了,床上没有睡过的痕迹。却发现了一封信:先生,谢谢你的好意,当我踏进房间时,我觉得做梦一般,我想这来得太容昴了,我要自己去奋斗去得到这一切。”多年后,这们成功人士得到一份请柬,原来就是那个年轻人,他成功了。一些人叫年轻人介绍经验时,他说:“一切拥有来得太容晓,就矢去了距离,矢去了价值,生活之光会暗淡。”

一切拥有来得太容易了,来不及去体味奋斗的甘苦和拼搏的乐趣,不曾拥有时,总在不断追求,越艰难就觉得活得有意义。其中这段路叫距离。

生与死的距离使女词人“只恐双溪折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异地相距,使婉约泰斗洒醒“杨柳岸晓风残月”;时间相距,使诗仙叹“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故乡与沙场相隔,使爱国词人"僵卧孤村不自衰,尚思为国戍轮台”;性情的距离,使黛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如此种种距离,造就如此遗憾,但同样造就了人性光辉的美,智慧美,名义美,豪放美……诸如此等,不知作为读者的你又能读懂几分。

我渴望拥有,但不希望拥有的过程太容易,太简单,那距离太短太容易。只有经过自己努力,千辛万苦,曲折坎坷之后,得到的才能长久地存留在自己身边。

关于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3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遥远的,但也是贴近的。孩子之间的距离是贴近的,但反过来看,成人之间的距离却是遥远的。

一份人皆有之的戒备之心给了你一份平静,却让你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朋友;一段敞开心扉的对话给你带来了一些谣言与世人抛来的冷眼。

小时侯你会觉得自己很幸福,有一位温柔美丽的母亲和一位爱你而严厉的父亲,这时你们的距离是如此贴近。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长大了,你开始把母亲对你的关心当成噪音,对父亲的管教产生了逆反心理,此时你们的距离是如此的遥远。

在长大一些,你受尽了人世间的挫折,你想起了你的父母。此时的你毫不犹豫的扑进了他们的怀抱中,享受着父母那份深沉而伟大的爱,向他们倾诉你所遇的挫折如同儿时被他人欺负了跑到父母哪儿告状一样,此时你会听到一句句安慰的话语。这时你与家人之间的距离又是如此的贴近。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远吗?不,他们的距离是贴近的。

我始终相信,一份真挚的情感付出,会收获一份丰烁的果实,让你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让你逃脱尘世间的羁绊。此时此刻,你的旁边会坐着几个好朋友,用一份人皆有之的情感换来了几个好朋友,你认为值吗?

朋友,我认为值,因为他们让我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纯正的友谊,和他们在一起,我很快乐,很自由,再也不用在他人面前作秀。我明白是那份纯正的友谊把我的天空点缀的五光十色。

你我贴近的距离让我忘记了美与丑的概念,让我抛弃了金钱对我的诱惑等。

关于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4

开启一场水墨丹青的旅行,缩短与你的距离。返乡,远远远多远距离。

上一次亲近你是多久前,而这次慢慢与你迸亲近。坐在父亲车里,路边枝繁草茂从眼前飘过,内心的激动已然无法掩饰,望着车的显示器,心中默默言道,与你的距离是100公里。

回乡之旅中少不了茶,望着茶叶,烘干后的它像极了经过岁月洗刷的老人,虽青春已逝,但风韵犹存。低鼻一闻,散发的那股茶卉的幽香,略带点新鲜,沁人心脾。将手中的茶叶轻轻放入小瓷壶中,倒入80度的谁,滤过一遍后,再倒入水,心中的情绪已无比激动。缓缓接过杯子,轻轻抿上一口,清香的味道窜上舌尖,瞬间舌尖上的美味。心中出现的是故乡那犹如一条条巨龙卧在山上的层层茶梯,在风儿中树摇曳身姿。望望车的显示器,言道:“与你的距离是23公里!”

汽车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到达县城的热闹小街。一束阳光穿过小树的庇护落在摆摊老人的脸上,黝黑的皮肤阳光照射下显得无比质朴。汽车在经历了爬坡与下坡后在蜿蜒的小路深处停下,我缓缓打开车门,脚尖轻触家乡的每一寸沃土。眼前的这座古物便是我的家。依旧草长莺飞,依旧绿藤垂吊,依旧红泥棕柱。

推开沉封已久的大门,尘埃随着推开的“嘎吱”声落入土地。脑海中出现了儿时的回忆,在女汉子的性格下爬上屋柱坐在屋顶上对着束手无策的弟弟开始搞怪;对着准备黏对联的稀粥对着弟弟开始搞怪。树儿荫庇下依旧可见儿时的记忆。望着眼前,言道:“与你的距离是零距离。”

叶要归根,距离是几米,而返乡的距离在脚下不管多远,内心的距离则是零距离。

关于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5

听一对男女之间的对话,让我顿悟了这个道理,让我与它站在一起。

那一日,有着无限蔚然的广阔天空,太阳以它居高临下的孤傲的俯视着这个世界。蝉无止境地鸣叫,燥热难耐,温热丝丝融化在空气中,透入体肤,啃食人们清凉的心。

我与朋友爬山至半腰,站在山边俯看,一阵清风拂过,燥热褪去一些,站在山边惊叹着美丽的风景,看平时抬头不见顶的高楼,如今都臣服于我的脚下,心情不禁大好。原本烦躁的心情也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偶然听到一对男女的对话,大概意思是:他们上山途中错过了基础别样的景致,决定再回头去寻找。于是,他们就转身去找。我不禁为他们叹了一口气,为什么他们要走那么远的距离去找错过的风景呢?为什么不珍惜眼前这个可以俯看世界的机会?

他们离开不久,天气开始变化,乌云聚集了山头。世界在顷刻间被笼罩在黑暗中,大家发现天气有变,就都下山了。

在出口处,再次遇见那对男女,只听他们在一直抱怨今天的一无所获,不禁又为他们叹一口气。回想起自己刚才所想,好像有所触动,便在思索—————为什么人总是跨过那遥远的距离去追寻曾今错过的景致,并将其戴上名为“怀念”的帽子,却忽视了脚边的一草一木也是风景?为什么人只有在失去了现在,才会在为了某一天猛然发现,然后再回身追寻呢?为什么人总是在过去和今时中不断踱步,不断追忆,之后又不断叹息呢?

若你将你的当下用来追赶过去的时光,你只会发现,你与过往之间相隔的是万水千山,永远无法追至,而你早已拉开与当下之间的距离。敢问你已错过了昨日的那支花,又咋能错过今朝的这壶茶?我们能做的唯有走好当下的每一步,珍惜流过的每一秒,如此这般,才能使回望时心安,期待时笃定,不必在回忆中漂泊,在错过中流浪,做时间的奴隶。

过往已然成为了渺渺时光长河中的一粒微尘,距我千万里,不必追,只需与当下尽情嬉戏玩耍。不必害怕远方和流浪,只在乎当下。

此刻,我走的每一步都更加笃定,平静。因为我知道当下在我的脚下,我和它之间没有距离。

关于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

2.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作文 篇二

翻译是“转换”的艺术, 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不可被忽视 (童明, 2013) 。如果说距离即差异, 那么这种语言文化间的转换与调和必然牵涉到译者的主体性, 体现在翻译距离的调整。Moment in Peking生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对这部小说的中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行为:它既要部分完成一般文学翻译中的单程, 也要走自己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双程路”。而这种翻译行为所引起的“一路颠簸”和“来回折腾”牵涉到的距离的调整便与一般翻译行为不一样了。翻译家张振玉先生所译的《京华烟云》是继郁飞译本 (《瞬息京华》) 与郑陀、应元杰合译本 (《京华烟云》) 之后的第三个Moment in Peking的汉译本, 也是目前国内最广为流传的版本。

本文以瓦尔特·本雅明、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雷·勒费弗尔等人为代表的文化学派理论和结构主义学派提出的翻译理论理念为基础, 以林语堂先生的英文原作与张振玉先生的汉译本为研究文本, 并以林语堂先生在创作时脑海中构思的中文文本为拟定“原著”, 从原作和译作之间的文本距离、身份距离、文化距离三个方面研究Moment in Peking及译本在跨文化视角下的距离调适。

2 文本距离:超越“时”与“空”的凝望

文本距离与翻译研究有着直接的关系 (孙艺风, 2013) 。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距离因两个文本的差异而产生, 同时又进一步强化它们之间的差异。由于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有不同, 那么原文和译文两个文本之间必然也有距离。Moment in Peking由英文写成, 原著和中文译本之间首先存在两个文本之间的客观距离, 即语言差异。同时, 东、西方之间地理上的距离形成了两个语言文化之间客观的空间距离。林语堂先生以现代英语写下这部原本以其母语 (中文) 构思的长篇小说, 是通过小说向西方英语读者进行中国文化的传输。这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空间距离上相隔万水千山, 对于英语世界读者而言, 深深扎根于这个遥远的国度里的语言与文化是神秘的。林语堂刻意通过异化翻译来拉开由空间距离所产生的文本距离。整部英文著作的语言上有不少中文的植入。例如:

(1) 原作:“Hsiaochieh, come into my cart, ... (P.5) ”P.4

中译:“小姐, 请坐我的车吧…… () ”2, the journey will be s

(2 原作:“Laoyeh, the journey will be strenuous, ”Lota said, “and you should rest yourself today.” (P.13)

中译:罗大说:“老爷, 这段道儿够难走的, 您今儿得好好休息……” (P.11)

(3) 原作:Luck, orFochi, was no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to a man from the outside, but was with him (P.15) .

中译:福气不是自外来的, 而是自内而生的。 (P.13)

在例 (1) 和例 (2) 中, 林语堂先生在英文原句里对“小姐”、“老爷”这两个称谓词的处理上并没有使用与之对等的英文表达, 而是采用了音译法的一种方式, 即通过根据它们在汉语中本来的发音进行了英文转写 (林语堂先生出生并成长于中国福建省, 所说方言为福建闽南语, 因此在音译时并非使用标准的汉语拼音, 而是根据方言发音进行转写) 。在中文里, “小姐”、“老爷”和“太太”等称谓词在英文中并非“不可译”词语, 但放在小说中的时代背景下, 它们还承载着中国传统社会里尊卑有序的一层文化含义。原著者使用音译这一异化翻译法将这些汉语表达保留于作品之中, 对于阅读过程中的英文读者来讲无疑是一种文化碰撞。在例 (3) 中, 就“福气”一词的翻译, 原作者采用语义翻译加注音的异化翻译法。这样不仅传达出该词的含义, 也通过注音向目标读者强调了这是汉语里的一个特定词语。由于其创作的目标读者是英语读者, 林语堂先生将语言间的差异通过适当的翻译距离调整把文化负载词恰到好处的展现在了英语世界读者面前。译语和源语的“差异”和偏离之处则揭示了源自译者意识形态的影响 (转引自谢天振, 2008:368) 。作者的跨文化意识成为其选择适当翻译策略的先决条件。林语堂先生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促成了文化植入。而在以上三个例子的中文译句中, 原文和译文的表述都出于同一空间下的语言。在此, 对于译文的目标语读者 (中文读者) 而言, 张振玉先生在回译时则直接将词语复译, 选择了于中文读者最近的文本距离。

除了语言距离以外, 在两个文本距离的基础上不可避免的涉及时间距离。时间距离是文本距离的一个主要因素。如巴斯奈特所言, 翻译使原文超越时空限制, 扩大了原作的影响, 延续了原作的生命 (转引自谢天振, 2008:102) 。时间距离又可分为文本外的时间距离和文本内的时间距离。原文先于译文是客观事实, 这中间的时间距离可长可短 (孙艺风, 2013) 。这是文本外的时间距离。林语堂先生创作Moment in Peking始于1938 年8 月, 并于1939 年8 月告竣。张振玉先生翻译初版《京华烟云》完成于1977 年—1978 年, 而新译本完成于10 年后 (即1988年) , 与原作相隔近半个世纪之久。中国国内外形势几经风云, 无不影响着译本的最终形成, 其中之一是有关政治性敏感内容的翻译问题。张振玉先生在其《译者序》中就“有关政治方面具有敏感性词句的补充”进行的说明中写道:“本书初排距今已逾十年, 当时台海两岸敌对情势远较今日为严重。当时政治上的禁忌, 出版社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故本译稿上少数此等禁忌字眼皆经出社编辑部予以删除, 或予以婉曲粉饰。在十年后的今日政治较为开放的气氛中, 译者有义务提高翻译上的忠实度, 而使原文的本来面目充分呈现于读者之前。”将政治性敏感词从初版的略译再到新本的补译的做法, 是译者抱以责任对翻译距离进行再调整的一个过程。

同时, 原著者与译者对文本内的时间距离的处理也值得推敲。林语堂先生在英文原作中对于年代的表达使用的是西方的公元纪年法, 张振玉先生在翻译之时显然对文本的时间、空间和时代背景差异都做了考虑, 将所有以公元纪年法表达的年份都以中国传统的纪年法进行翻译。例如:

(4) 原作:In those days between 1898 and 1900, “new thought”was in the air, advocated by those who for a short period led the reforms which ended with the disastrous coup d’etat when the Emperor was imprisoned in the Palace. (P.12)

中译:在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之间, 各地流行新思想…… (P.11)

() 原作:

AUGUST 1938AND AUGUST1939

IS HUMBLY DEDICATED

中译:本书英文原著自民国二十七年八月动笔, 于民国二十八年完稿。

对于时间的表达, 林语堂先生在创作中采用了公元纪年法。显然, 这样的时间表达缩短了文本距离, 让英语读者更能接受。而译者张振玉先生采用等值法将英文原作中的公元纪年法以年号纪年法和开国纪年法译之, 极为符合小说所描述的时代背景。在中国古代, 人们一直采用由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年号纪年法。年号代表着政权, 年号的改易也标志着政权的兴替。可以说, 年号折射着一种中国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社会心理。直至民国之初, 中国开始改用开国纪年法。对于此处时间距离的调整, 译者刻意将文本的距离拉远。把时间表达还原到当时的背景又不脱离现实体验, 使中文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并感知历史的生动和鲜活。

3 文化距离:冲破“形”与“神”的羁绊

文化距离亦是指文化差异。这一翻译距离并非静态距离, 它也可是译者刻意制造并实施的距离, 其目的是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差异时, 能有效地进行协商和干预 (孙艺风, 2013) 。文化一词, 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 (邵台新, 1997) 。Moment in Peking是一部极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长篇小说。林语堂先生的女儿林如斯在《关于<京华烟云>译文》中写道:“《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 是介绍中国社会与西洋人。几十本介绍中国的书, 不如一本地道中国书来得有效”。这部小说可谓是林语堂先生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一部特别的创作兼译作。

法国翻译理论家加贝尔曼指出, “他性”和“异质”成分是原作的灵魂。林语堂先生在Moment in Peking中不仅使用了大量的移植法, 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很多情况下也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 进行了刻意的跨文化书写。例如:

(1) 原文:……and she woke up to find herself lying on thekangin the inn.

中译:一惊醒来, 原来正躺在旅店里的上。

(2) 原文:Every morning when her father had not been sleeping in her mother’s room in the inside court, she would come andsay“early”to his father in the front court, the first thing after she got up and washed. (P.14)

中译:每天早晨, 如果他父亲不睡在里头院儿母亲的屋里时, 她就到前院儿来向父亲请安。 (P.12)

(3) 原作:He would do this for about ten minutes, or sometimes fifteen or twenty minutes, for the purpose ofnourishing his ch’i, or simple nervous energy. (P.12)

中译:这种功夫要做十分钟, 有时十五分钟, 有时到二十分钟, 这就是养气的功夫。 (P.11)

在例 (1) 中, “炕”是中国北方方言词汇, 指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供睡觉用的长台, 下面有洞, 连通烟囱, 可烧火取暖 (《新华字典》, 2008) 。英文中没有对应的用法, 原作者在英文原作中用“kang”来表述, 是通过音译的方法进行直译。例 (2) 中, “请安”一词在中文里源于古汉语。当发展到小说中的时代背景民国时期之时, 该词指“晚辈向长辈问好”。英文原句中的“say early”并非地道的英文用语, 在此处用于表述“请安”看似有字对字翻译之嫌。然而, 用“say early”翻译中文里的“请安”在此处属于语义翻译。原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做法拉大并凸显了文化距离。原作者有意地使用“不地道”的英文, 让目标文本呈现出模糊性, 这样却很好地保护了源语文化。例 (3) 的英文原句是一个用音译加语义翻译来翻译特定文化词语的例子。在中医的理念中, “养气”是保养元气之意。中国人所说的“气”是一个抽象名词。它含有特定的中国文化概念, 甚至是堪称玄妙的概念。而“气”在西方文化中是一块空缺。换言之, 该词语是一个典型的文化负载词。它在英文中没有一个完全对等的概念, 因而也没有一个完全与之对等的英文表述。小说中, 原作者首先给出“气”的音译, 然后给出它的语义翻译, 力图在文化距离的调整上先将距离拉开, 然后再适当缩短。这样的创作细腻且充满张力。

林语堂先生的大多数英文作品都是由他人翻译成中文的。对此, 他曾说“没能通过自己翻译来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是一大憾事”。然而, 虽未能将自己的英文作品回译成中文, 他却对翻译的标准和译者的基本素质提出过要求和期许。林语堂先生在《论翻译》一文中提出了译者的三个责任:“以译者所付的责任而言, 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 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 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第一条是期望译者翻译时对原作者和原作保持忠实。第二条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译入语的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第三条责任对译者的要求可谓更高, 期望译者在踏踏实实翻译的同时又大可不必亦步亦趋。瓦尔特·本雅明曾提出“译者的任务是发掘作用于译作语言的意图效果, 并在译作语言里创造出原作的回声” (转引自谢天振, 2008:327) 。而于Moment in Peking的中文译本而言, 张振玉先生便在适当之处发挥了其作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为追求翻译出原作的意思和意境, 摒弃了字对字“一丝不苟”的翻译理念以使译文不拘泥形式, 甚至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例如:

(4) 原作:There was fighting in the city. The German Minister had been fallen upon and murdered by Kansu soldier. (P.9)

中译:北京城发生了战乱。德国公使克林德在街上为董祥福的甘军所杀。 (P.7)

(5) 原文:The spirit that possessed them and entered their bodies was the Monkey Spirit, Sun Wukung, celebrated in the religious epic Hsiyuchi. (P.20)

中译:来附体的神仙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P.18)

在例 (4) 的英文原文中, 原作者并没有提及被杀害的德国公使和甘军的头目的真实姓名, 原作者处于何种考虑, 他人不得而知。不过就翻译距离来讲, 若在此赘述两个陌生的姓名会因过于拉大文化距离而对英文读者产生一定阅读障碍, 对跨文化交流也意义不大。而张振玉先生在翻译此处时采用曾译法对信息进行了补充, 因为中国历史上义和团运动期间确有此人此事。通过调适翻译距离, 把中文读者更真实地带到历史背景之中, 小说读来更为真切。

在例 (5) 中, “孙悟空”是中国明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面对英语世界读者, 原作者林语堂先生在首次提及“孙悟空”时, 用补语介绍了该人物形象的典籍出处——《西游记》, 将《西游记》形容为“宗教史诗”。此处, 原作者用音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将这部我国古典文学瑰宝中的四大名著之一展现在了世界读者眼前。文化距离在此被拉远, 但它达到了文化输出和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而当面对的读者是中文读者时, 因“孙悟空”这一神话形象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 于是张振玉先生在汉译本中将英文原句里的补足语部分进行了省译。此举让译文既不失真实, 亦显得亲切而简练。在以上译例中, 译者通过增译和略译的方法使得译句与原句内容上虽无法“一一对应”, 但译文反而更曲尽原意, 从而增强了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

另外, 张振玉先生汉译的《京华烟云》中的献词和章回版目录两个部分一直颇受关注, 也是饱受争议之处。翻译家郁飞曾评论张振玉译本有“代圣人立言”之嫌 (郁飞, 1991) 。然而, “以效果而论,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傅雷, 2010) 。这些部分正是张振玉译本的可圈可点之处。它恰是一场“形不再似, 神甚似”的再创作。例如:

(7) 原文:To

THE BRAVE SOLDIERS OF CHINA

WHO ARE LYING DOWN THEIR LIVES

SHALL BE FREE MEN AND WOMEN

SHALL BE FREE MEN AND WOMEN

THIS VOLUME WRITTEN BETWEENAUGUST 1938 AND AUGUST 1939

IS HUMBLY DEDICATED

IS HUMBLY DEDICATED

中译:献词

全书写罢泪涔涔,

献予歼倭抗日人。

不是英雄流热血,

神州谁是自由民。

——林语堂

——本书英文原著自民国二十七年八月动笔, 于民国二十八年完稿。

(8) 第一章后花园主埋珠宝北京城人避兵灾

第二章遇乱兵骨肉失散贴告白路途寻人

… …

第二十二章施干才姚木兰管家主事遭恶报牛财神治罪抄家

… …

第四十五章追随政府携稚小木兰入蜀全民抗战汇洪流国力西迁

(《京华烟云》, 目录)

例 (7) 是原著的献词。林语堂先生以标准的英文小说献词格式进行写作。译者张振玉先生将献词的语言大胆重组, 将其改为一首七言诗, 但内容的表达却毫发未损。短短的几行诗句极力表达出原著者的细腻情感。例 (8) 呈现的是张振玉先生翻译的目录。原著目录只将整部小说按Book I, Book II和Book III分为三卷。译者将全书分为四十五回 (章) , 并根据每章的主要情节提炼成偶句形式的回目。“回目”是指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所分的章节及其题目。这样的小说又被称作章回体小说。回目是一种在小说创造过程中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张振玉先生汉译Moment in Peking时为小说平添章回体目录这一做法, 原著者林语堂先生会如何看待, 世人已无从而知。可但凡回顾林先生曾在翻译界的主张, 他赞同“翻译即创作”, 他认为译者“必须先把其所译作者的风度神韵预先认出, 于译时复极力发挥, 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 (林语堂, 1933) 。我们可以据此窥见一二。

总之, 张振玉先生在译文上的创作让人耳目一新, 却又不失意境。这些形式上的改动在忠实原则面前或许是消极的, 而在文学价值上的贡献却是积极的。此举最大的优点不在译句的精准, 不在形式的新颖, 不在神韵的临摹, 而是在译者对原著者内心的细细体察之后匠心独具的“重写”。

4 身份距离:追寻“气”与“韵”的契合

译者身份的定位是改变距离的体现。作者与译者身份的戏剧性转换莫过于作者自译。自译既是一种特殊的翻译, 又是一种特殊的写作 (孙艺凤, 2013) 。Moment in Peking便是典型的这样一部作品。于是, 对于这部小说便形成了两位译者:第一种是自译者, 即林语堂先生本人。他用中文构思并用英文写作, 英文版的目标读者是英语读者。第二种是回译者, 即张振玉先生。他将林语堂面向外国英语读者创作的英文版翻译成中文, 其目标读者是中文读者, 存在于原作者构思中的一部触不到的中文原版通过译本回译成了现实中的中文文本。

作为不同的个体, 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身份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两个人的文化身份、政治身份和立场角度可能相近, 亦可能大相径庭。身份距离又包括文化距离、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译者和原作者的身份距离还受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气质性情、写作能力、人生态度以及政治立场等因素的影响。首先, 相近的文化心理可以使译者更有资格代表译入语读者进行有关文字和文化方面的协商、调剂和沟通, 以达到更好地交际效果 (孙艺风, 2013) 。而中文译本的译者张振玉先生与原作者操着相同的母语 (即中文) , 并且都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因此相同的母语和文化根基使得两者身份距离相对更接近。

在个人经历方面, 林语堂 (1895-1976) 先生出生在中国福建。少年时代的林语堂到上海念大学, 一毕业便在清华大学任教。青年时期先后赴美国、德国、法国求学, 在那里生活和写作。留学期间他数次回国担任大学外文系教授。怀着对祖国挥之不去的情愫旅居他国30 年的林语堂, 在这期间不仅翻译了多部中国典籍以把中国文化带向世界, 而且还用洗练自如的英文撰写了多部极具文化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Moment in Peking便是其一。林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近距离的接触无疑拉近了他对译入语文化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同时, 林语堂作为一位卓越的翻译家, 他在《论翻译》中曾说过“翻译的问题, 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和心理地剖析问题。倘是我们要与此问题得比较客观的解决, 自当以语言文字及心理地剖析为立论根基”。这一说法跟译者与原作者的身份距离理念不谋而合。也就是说, 译者是否能与原作者有情感沟通或共鸣、是否能感同身受, 以及译者对原作的洞解之智力都反映了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身份距离。

译者张振玉先生 (1916-1998) 出生于中国台湾, 自幼随家人居住于北平 (现今北京) 。青年时期, 他主修西洋语言文学, 随后主要从事翻译研究。张先生自幼便喜欢阅读林语堂先生的作品, 再到后来苦心研读并成为林氏作品的专业研究员。此外, 张先生同样多年执教于国内的高等学府。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角色的相似性, 译者和原作者的文化气质与文学素养较为相投, 自然身份距离也相对接近。

正如翻译学家王佐良先生所言, 对语言的运用, 译者要能“深刻地体会原作者的思想感情, 直至其最细微、曲折之处”。或许只有如此, 方能找到适度的翻译距离。张振玉先生在《译者序》中有这样一段自述:“高中开始订阅林语堂先生在上海主编之小品文半月刊《人世间》《宇宙风》《论语》, 大学时即读《京华烟云》之英文本。因系居北平由童年自成长, 对当地之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季节气候、草木虫鸟、语言歌谣等, 餐饮零食, 皆所熟习。初读《京华烟云时》, 即觉其人物亲切, 情节逼真, 一如童年听长辈着古装抽水烟时之闲谈古城逸闻亲友琐事。故一旦着手汉译本书, 在原文之了解与表达, 尚无过大困难……译毕全书, 复经逐段诵读, 修改润饰, 使此流落世界之我国文学瑰宝庶乎得以纯正汉文面目, 回归中土, 得与《水浒》《红楼》《三国》《西游》等汉文名著同列于国人家庭中之书架上, 中国长篇小说之阵容, 得以益增光彩 (张振玉, 1988) ”。 由此可见, 张振玉先生着手翻译Moment in Peking绝非贸然行事。相反, 张振玉先生不仅对林语堂先生的写作气质洞若观火, 还对这部小说推崇备至, 更对林语堂先生本人敬畏有加。自然而然, 在他执笔汉译Moment in Peking之时, 他和原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及心理距离必定是拉近的。因而, 译者与原著者的身份距离之保持与调适不仅体现在译者与原著者由于相同的母语、传统的文化大背景和相似的工作经历所形成的文学气质, 还体现于译者对原著者及其作品之“深得其韵”。

5 结束语

3.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作文 篇三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4.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篇四

———题记

他,来自农村,没有什么文化。为了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他打了个简单的包袱、拜别了父母就准备启程去大城市打工。

就这样在长途汽车上奔波了几个小时,出农村的喜悦便所剩无几。当走出站台的那一刹那,他瞬间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小到如同地上的一颗灰尘,风一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偌大的城市却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让他容身的地方。他白天的时候,就去人才市场碰碰运气,晚上就随便找个公园的长椅或地下通道将就一晚。饿了就买包方便面,把它碾碎,吃上一小撮。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钱包也越来越扁,甚至连给家里寄信的钱都付不起了。

这时的他,格外想家,想念家乡的大圆饽饽,想念家里的热炕,想念村里淳朴的乡邻,想念那种纯粹而踏实的生活。每晚,他总是瞭望家乡的方向,希望能够找寻到亲人的影子。然而现

实总是残酷的,每晚回应他的只有冰冷的星星,和那怎么也望不到边的黑暗。纵使星星再怎么明亮,也无法温暖他的心。他想她了,那个瘦骨嶙峋的女人,那个喜欢抱着他在夜晚用不怎么好听的乡音唱儿歌哄他入睡的母亲。一个月没有音讯,不知道她好不好。

终于有一天,人才主管把他叫了过去,说门口有人找他。他有些惊讶的冲了出去,还没出门口,便停住了。他突然坐在地上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看到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佝偻着背站在门口。

后来,谁也没在那儿看过他了,只听说他回家了。临走前,只留下了一句话:回家了,真好!

无论相隔再怎么遥远,爱是可以跨越一切时间和距离的。无论人们再怎么想走完那从农村到城市的几百公里,也永远不会忘记有个叫家的地方在等着他们。外面世界的冷酷无情常常会让人们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就这样被越拉越大,但家才是永远的避风港,能够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到温暖的地方,只有这样的温暖才能让心重新贴合到一起。

5.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篇五

雨在黑夜中尽情舞蹈,旋转,欢腾。我窝在家里,呆呆地看着电视屏幕。电视上反复都是些大众唱歌比赛,换汤不换药。煽情的手段一个比一个厉害,可是又有多少真实?

直到我看到他。

一双狰狞的眼睛,似乎不受人的控制。廉价的西装,残破的吉他,充满沟壑的脸庞。

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哪里来的乡下人,又在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电视台一贯的剧本。

可是我错了。

他是一位盲人,拿着微薄的薪水,勉强地撑起一个家,只为了儿子,来到这遥远的繁华。

“我不奢望我的儿子会为我感到骄傲,我只希望他不要为我而抬不起头,觉得和别的小孩有距离。所以我来到这里。”闷闷的声音,他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很简短的一句话,却穿越了我与屏幕的距离,直插入心底,纯粹地连雨的声音也过滤了。如果这也是煽情,我愿深陷其中,因为有些爱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距离,传达到每一寸热土。

他轻轻地哼唱,每个音符都在跳跃,他紧紧地攥着儿子,空洞的眼神好像被填满。我诧异于他能准确无疑地摸索到儿子的位置,也许那浓郁的父爱能缩短他与儿子的距离,黑暗与光明的距离。两颗心没有了距离,紧紧地贴在一起。

原来爱可以超越一切距离。

明白那位盲人的不善言辞,因为每一位父亲都是默默地用弯曲的背撑起一片绿荫,呵护他们身下的花朵,直至灿烂了父亲的整个世界。

想想平时因为学习的压力大,整天对父亲大呼小叫,我如一个定时炸弹。不知不觉中,我和父亲有了些隔阂,一段距离,没有了以前的亲昵。想到这,一股酸楚涌上心头,却散不开,顶在喉咙,似乎是对我的惩罚。

明白生活中不可能没有距离,但我仍希望能与父亲的心相通。

第二天早上,我倒了一杯热茶给父亲,他眼睛里仿佛有什么一股光在跳跃,我怔怔地看着他一口气喝完茶,差点被烫到的好笑样子。那股酸楚扩散,化作淡淡的暖流,包围着我,让我逐步靠近父亲。原来小小的关心,能缩短长长的距离。

如果一个家遭遇了灾难,才能凸显亲情,那已经太晚了。在没有灾难的日子里,亲情的冷漠才是最大的灾难。

所以我们要抛开距离,不计较太多,才能使爱在生活中生根发芽,蔓延,长成一朵朵绚烂的温柔。

6.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1200字 篇六

会员简介:许t珏,女,笔名一t,湖北京山人。现就读于华师大一附中.2009年6月加入湖北省少年作家协会。喜爱画画、拉二胡、游泳、善于抒情。曾获“晨曦杯”作文竞赛一等奖,2008-2009年度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北赛区高中组三等奖。会员心语:所谓人生,是自己的事才对,和别人又有什么关系。

当他站在大海边,朝着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彼岸远远望去,心中一片惆怅。那里是他的故乡,是满载着他童年回忆的地方,是曾经一度为他遮风避雨的港湾,是他处于低谷时的精神支柱。可是因为工作,他不得不远走他乡,只能在地图上抚摸家乡的位置.只能站在这里与家乡隔海相望。他饱受远离家乡的愁苦,倍尝没有亲人朋友的寂寞。他心中最温暖的一角,他疲惫时停歇的港湾.只能成为过去.成为他月圆之时的回忆。他和故乡隔着遥远的距离。但是,他还有对故乡的回忆。那金灿灿的麦田,那婉转动听的鸟语,那被微风送来的芬芳,是他心中永远也抹不掉的美’好。还有远方寄来的书信.那是由父母的关心担忧组成的,就像是用浓浓的爱意编织的棉衣.很暖很暖.帮他的心灵筑起厚厚的挡风墙。他和家的距离很远很远.可是他的心离父母很近很近……

当他站在街道一旁.朝着身旁高楼上的星星灯火轻轻一瞥.心中一片愤慨。那里是他的家,却是让他气恼的地方。虽然他可以有美味的佳肴,有名贵的衣服,有宽敞的房间。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裕生活。可是那里多半只有自己一个人.打开门.面对的是漆黑的空房子。打开灯却觉得很刺眼,因为灯光下陪伴的是一片空寂孤单。所以他为自己的心建起一道隔离墙。即使是父母在家,他也仿佛一个人,或者爱理不理,或者大吵大闹。一阵鸡飞狗跳后,剩余的是父母的失望,是自己的气闷。他开始叛逆,开始对抗。那个家,已经不是温暖的.处所.因为他与父母之间沟壑的拉长.几乎成为遍布硝烟的战场。那间屋子已经不是他心心念念牵挂的地方.而是他想要远远逃避的地带。他和家的距离很近很近.可是他的心却离那里很远很远……

最遥远的距离不是隔海相望,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死隔离。最遥远的距离在于心.当心建起了城墙.身体贴得再近也只是虚无。

没有父母不爱子女.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有的是想让孩子有好的生活条件:有的是想让孩子免受挫折:有的是想孩子多得到锻炼,更加坚强。也没有孩子是不爱父母,只是他们的叛逆包裹住了那颗诚挚的心,那些烦恼冷冻了那份炙热的心。明明相互陪伴的人因为忽视、曲解而远离。

我很喜欢“距离不是问题”这句话。它真的不是问题,相隔再远只要沟通了解.知道彼此的生活想法.也像每天陪伴在彼此身边。就算是心灵的距离,只要沟通就能拿到对方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走进原本封闭的空间。达成共识也好,存在分歧也好,只要了解那份距离就会缩短甚至消失。距离不可怕,最怕的就是越离越远……

7.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作文 篇七

扶贫移民就是帮助贫困地区人们摆脱困境的有效手段, 根据搬迁距离的远近可将扶贫移民分为: 近距离移民和远距离移民。近距离移民指的主要是迁入地与迁出地一般在5公里范围内, 一般超过5公里的搬迁则是远离搬迁。

对远距离搬迁的研究主要有宁夏的吊庄移民: 在理论研究方面, 陈忠祥 ( 1998) 对宁夏的吊庄理论进行分析, 对人口迁移理论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论述 [1]; 孔炜丽 ( 2000) 也对宁夏实施吊庄移民16年来的具体实践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作了综合评述 [2]; 在模式研究方面, 王安忠 ( 1998) 将宁夏南部山区移民吊庄所采取的形式归结为同心河西模式、径源芦草洼模式、南山台子模式和宁夏华西村模式 [3]; 马伟华 ( 2008) 对吊庄移民后的社会治安问题进行研究 [4]; 东梅等 ( 2011) 对宁夏扶贫移民对象瞄准精度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户主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家庭财产状况及基本生存条件会对移民效果产生一定影响[5]。本文研究长距离搬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得出结论, 从而丰富扶贫移民理论。

二、研究案例区概况

陕西省的定边县位于陕西省的西北部, 榆林市的最西端, 陕甘宁蒙四省 ( 区) 七县旗交界地带, 是毛乌素大沙漠和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红墩梁村隶属于定边县贺圈镇, 位于定边县城西8公里, 是2004年由扶贫移民项目投资, 从白于山区将贫困人口迁移至此形成的一个移民新村。

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是将处于白于山区的贫困人口迁移到自然和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地带, 红墩梁村距离县城仅8公里, 各种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因此被选为迁入区。红墩梁村移民都是来自于十几公里之外的分散的村庄, 在2004年一批搬迁完成, 搬迁的资助条件是白于山区人均低于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 按户资助和农民自筹相结合, 一户交国家23414元, 每户独院一处, 西房三间, 每户水浇地约13亩, 配套齐全, 目前红墩梁村全村300户, 1250多人。

调查发现, 从2004年搬迁至今, 通过经商有15% 的人富起来了, 有35% 的人没有入住, 25% 的人把房子和地转手卖了, 25% 的移民还处于贫困之中, 可见移民的可持续性差。

三、扶贫移民过程中长距离搬迁问题

( 一) 扶贫移民后的管理问题

对红墩梁村来说, 扶贫移民后的管理问题主要是移民新村没有一个确定的政府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 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从搬迁到现在10年间, 移民新村一直没有村长, 只有会计和村支书, 移民新村刚开始是由扶贫办直接管理, 后来移交给贺圈镇, 贺圈镇政府并没有行使管理的职能, 所以说整个移民新村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这种无政府管理的状态影响到移民的政治权益和一些社会保障。比如说由于移民新村的隶属问题不清, 导致10年来移民主体不但失去了原来居住区的选举权, 另一方面在移民新村也没有选举权, 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移民没有医疗保障, 相应的养老保险之类的社会保障更是没有, 孩子上学问题在当地也是大问题。

( 二) 基础设施完善问题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扶贫移民搬迁过程中对扶贫移民主体的一个拉力, 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将移民“稳得住”, 同时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移民基本生活的保障。在扶贫移民的初期, 红墩梁移民新村在基础设施方面比较完善, 但是在后续的发展中, 可持续性不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问题: 一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红墩梁移民新村在搬迁前每户搬迁户补助13亩的水浇地, 但是由于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长期浇不上水, 再加上当地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土地基本上都变成了沙地, 保水保肥效果差, 作物很难成活, 这严重影响了移民的生活保障。二是道路问题。从实地的走访看出, 红墩梁移民新村只有通往外村的一条路是水泥路, 其他的乡间小道都是黄土覆盖, 如果有大风的天气, 可以用“黄沙漫天”来形容, 这严重影响了移民新村的风貌, 对移民的出行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三是吃水的问题。红墩梁村原来有水井, 塌了后, 抽的井水不符合人体饮用, 含氟量高, 出现过拉肚子现象。村民只好自己院子里打井, 共打180口, 地下水水位下降惊人, 从30米下降到80—90米, 下降50—60米, 有的贫困户因没钱打井而饮水困难。四是房屋问题。移民搬迁时每户3间西房, 一处独院, 十年过去了, 许多住户将移民后的独院转手卖掉, 原因就是住房的质量不好, 许多住房有了裂缝, 漏雨等现象。

( 三) 移民心理问题

移民主体的心理是比较抽象的问题, 具体来说体现在移民的社交网络和娱乐手段。从表1可看出, 搬迁后社会网络明显小于搬迁前, 在长距离搬迁后, 亲戚数量明显减少。社会网络的减少对移民的心理会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在其他外部条件方面也不能保障的话, 就会影响移民的稳定性。

通过对移民的访谈, 得知村里不仅没有娱乐设施和运动设施, 也没有举行过娱乐活动, 移民的娱乐方式基本上是看电视、跟朋友聊天。当问到“你心里有烦心事找谁倾诉时”, 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不倾诉。因此可以看出红墩梁移民新村移民主体心理状况不是很好。

四、解决长距离搬迁问题的策略

长距离移民搬迁是离土离乡的搬迁, 相对于近距离搬迁更需要重视, 避免出现“空壳村”和移民返迁的现象。

红墩梁移民新村作为长距离搬迁的一个不成功的案例村, 面对移民搬迁后遇到的一些问题更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具体来说, 其一, 要注重移民村的后续发展。搬迁是一个持久的工程, 要想让移民“搬得起, 稳得住, 能致富”, 就需要持续的关注移民村的发展, 不能只管搬, 不管安。对于该移民新村, 首先要有明确的管理部门, 完善村集体的相关部门来保障移民的利益, 同时还要加强养老、医疗、上学等方面的保障。其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移民村的水、电、汽、路等方面的设施, 在移民初期就整合相关的资金, 完善这些基础设施, 保证房屋的质量, 方便移民的生活。其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 一方面要建设一些娱乐设施和娱乐场所, 另一方面要组织娱乐活动, 加强移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红墩梁扶贫移民新村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 可得出以下结论:

( 1 ) 扶贫移民长距离搬迁过程中, 移民主体能稳得住是判断移民工程成功与否的标志;

( 2 ) 在长距离移民搬迁后, 持续的关注移民主体, 发现并解决问题是移民成功的关键;

( 3 ) 完善水、电、汽、路、房屋等基础设施是移民成功的保障;

( 4 ) 要加强移民的文化活动, 增强移民主体的融入感;

( 5 ) 在长距离搬迁过程中, 是否实行土地、户口一刀切有待讨论。

摘要:扶贫移民是国家帮助贫困地区人们摆脱困境的政策之一, 扶贫移民有多种类型, 根据搬迁距离的远近可以分为:近距离移民和远距离移民。相对于近距离移民来说, 远距离移民会面对更多的困难。文章选取了陕西省定边县红墩梁村为例, 研究发现, 红墩梁移民新村存在搬迁后管理、基础设施、移民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研究以期丰富扶贫移民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扶贫移民,远距离,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忠祥.宁夏吊庄移民的理论分析[J].干旱区地理, 1998, (4) .

[2]孔炜丽.宁夏吊庄移民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 2000, (6) .

[3]王安忠.宁夏南部山区移民吊庄模式和效益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 1998, (2) .

[4]马伟华.从人类学角度解读宁夏吊庄移民中出现的社会治安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 2008, (5) .

8.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作文 篇八

【关键词】周记 作文 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一要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不堪入目: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书写潦草,材料陈旧……从初一到初三,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辛苦,老师改得更辛苦,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没有多大提高。学生普遍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

其实学生并非无话可说,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所写的内容往往令老师和家长刮目相看,可是为什么一到写作文就如此痛苦呢?作为老师,又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将写作的痛苦化为畅所欲言的快乐呢?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惧怕写作文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材料可写。学生说平时的生活就那么平淡,一些比较有趣的、难忘的、感动的事情经过这么多年的反复写作也觉得乏味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提起笔不知道应该选什么材料才好。其次,写作感觉虚假,抒情空洞无力,连自己都觉得不忍卒读。第三,作文讲评周期太长,通常两周写一次作文,讲评课时通常已经忘记了自己写作时的感受,难以调动写作热情。而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的写作则完全两样,自由、灵活,对最近发生的事做出最新鲜热辣的点评,同时可以快速得到同伴的评价,充满了创作的成就感。

既然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不妨借鉴这种灵活的形式,让学生先获得写作的快乐,才能从中培养写作能力。由于时间所限,中学老师无法要求学生写周记,但我们可以适当地延长周期,让学生写周记,以周记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提高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本源。社会是一座巨大无比的熔炉,自然是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在周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自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周记是一种“诗外功夫”,它可以把学生平时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于是随着那一页页周记的翻过,他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了,他们懂得如何认识自己,懂得如何理解别人,并由此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一到用时,他们自然便会感到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了。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两三个学期的素材积累,大部分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会首先从自己周记的材料库中搜索,这些材料并非只言片语,并非拾人牙慧,且已经过一次写作的历练,再次动手时便显得得心应手了。从周记选材中的作文往往素材更真实,更贴近生活,也更容易打动读者。

二、抒情真切自然,情感倾向符合中学生实际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时会感到“心安理得、无限欣慰”,有时会感到“自责悔恨、惭愧不安”,对别人的行为有时会感到“钦慕赞赏”,有时则感到“厌恶愤慨”,这都是道德情感的体现,而这种体现又常显示于学生的周记中。周记成为一种自我倾吐活动的形式,他们在周记里透露出自己的内心秘密,并进行自我分析,表达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愿望和要求,于是周记便成为学生思想认识的“反光镜”和情绪变化的“晴雨表”。周记中学生的抒情是最真实的,其中高兴也好、悲伤也好、得意也好、失落也好,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情真意切。而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利用好学生周记中所流露的情感加以点拨,又何愁作文中出现假大空的抒情呢?

三、反馈迅速,学生能及时收获写作的成就感

周记的写作周期不超过一周,所选择的材料是学生最近的经历,学生写周记,就像在网上发帖一样;而及时批改、点评周记,教师的评语就像网络上的跟帖一样,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回复,对于学生来说,这对于写作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而要能够更好地利用周记,让周记为作文服务,还需要教师多花些心思,在平时的批改、讲评中调动学生写周记的热情,爱上周记,进而爱上写作。

(一)对于好周记,要热情地赞扬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作文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鼓励,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心理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作家!”这样的评语能激发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尤其是中等生的周记,如果有闪光点,加以大力的赞扬,会促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研究中发现,在作文优秀的学生中,既有从小对写作充满兴趣、文笔老练的“文坛老将”,也不乏原先对语文特别是写作充满畏惧,甚至一篇作文要写上两三个小时的“作文特困生”。而后者爱上写作的契机则往往是一次或几次的周记被老师肯定,在班上点评,在周记中尝到了甜头,从而提高了写作的信心。有时候,一次周记的点评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是我们很难预想得到的,那么,不妨给学生们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呵护。

(二)对于错误的情感倾向,要予以真诚的教导

作为未成年人,学生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有时难免失之偏颇,出现一些怪异的、错误的想法,对学生写在周记里的不好的东西,教师也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该批评的还得批评,对谬误还要批判。但是训骂、责打是一种批评,入情入理地去说服、指出不足也是一种批评。前者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变得胆小起来,以后再也不会写大家不高兴看、但又是心里话的东西,从而导致他们离写作越来越远,那颗幼小的心也会离老师越来越远。endprint

比如,学生在周记中写出给班上同学起外号的事情,并说班上五分之四的外号都是自己给取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骄傲之情。教师的评语是:“你看《水浒传》108将都有外号,但那些外号往往是对他们出众本领的肯定,没有多少歧视、贬低的色彩,所以那些好汉们对自己的外号都欣然接受,引以为豪。但是,你给班级同学取的外号,有的是拿人家的生理特征取笑,有的拿名字的谐音取笑,甚至还拿人家父母的名字来取笑。你这样的做法虽然表现出你很聪明,但这样的聪明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快甚至伤害。这样的外号不但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还破坏了你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希望你能尽快改变这种不良的爱好。”这样的评语贴近学生的阅读生活,入情入理,娓娓道来,既不引起学生反感,又起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点评不妨用些新鲜词,让学生爱上评语

学生不爱写作文,尤其不爱看老师的评语,翻来覆去就是“主题不明”“选材不当”“详略不清”等老生常谈的词汇。作文囿于形式所限,有时不得不有一副板起面孔的味道,但是,周记作为学生倾吐心声的渠道,教师的点评也可以改变一下面孔,以新鲜活泼的词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生活的认识。

学生写家里的小鸟,生动有趣,教师的点评是:“我家里也养了这样的小鸟,不过没有看到你所写的现象。大概是我观察得不够仔细吧,这周我就回去好好看一下。这么有趣的事,希望下次还能见到,尤其是你们全家人和这小鸟发生的故事。”于是,接连几周,学生都以此为观察点,逐层深入地观察、记录。学生写学校老师的趣事,教师的评语是:“读着这篇周记,办公室里的老师们都笑疯了,大家都很期待其他老师的事情呢。”这样的评语无疑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写作热情,从而不知不觉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描写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一旦感受到“周记是最真诚的朋友”,便会对周记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写,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增强信心,并会乐此不疲。

“感人心者莫天先乎情”,根据中学生求学情感倾向性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师在进行周记教学时,要真正做到投入时间和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联结情谊的桥梁,沟通师生间的感情。当一个学生敢于把自己的心里话诉诸语文老师时,那么他对于语文科的学习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激情。小周记,大文章。周记正是以它在语文学科里所具有的情感功能,在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但会越来越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有助于把作文教学以及整个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刘俊峰.作文评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J].文学教育

(下),2010(06).

[2]凌为.周记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N].云南经济日报,2012-03-26.

上一篇:高三我来了主题班会下一篇:2015歌手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