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2024-11-20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其前景(精选15篇)

1.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篇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这种形势下,电子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推动我国进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国家综合实力,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主要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以及特点展开论述,并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特点;应用前景

1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随着现代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无论是在虚拟网络世界还是在现实中,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比如说移动终端、电视终端等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在正确认识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最大化实现它的价值。

2电子信息技术概述

2.1电子信息技术定义

所谓信息,其实质指的是事物的一种形态,信息有着自己特殊的传输方式,随着人们对技术的认识越来越多,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通信媒体中,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电子信息技术具体含义也是以信息为基础,通过加强对技术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在现如今科学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之下,信息的传输更加便捷快速,且传输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2.2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2.2.1全球信息化时代到来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提升,人们进入了互联网信息的新纪元。在这个阶段,人们日益频繁地通过网络交流,巨大的信息交流量意味着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已到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可以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交流,从而满足人们各方面的使用需要。电子信息全球化可以有效帮助人们完成各种活动,提高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帮助人们更好进入自己的角色。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有效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2.2.2人们生活智能化

电子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促进信息交流,也可以以智能化形式向社会展现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以及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就是智能电视,其提高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质量。信息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日常使用的设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将促进人们的生活实现智能化。

2.2.3教育信息化

现如今,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得以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应用有效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电子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可以完善现有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与此同时,电子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可以创新和改革教育产业,从而实现信息教育;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共享现有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

3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

3.1智能化、自动化的组合

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因此,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非常重要,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模拟人的感官、行为和思维,根据通过密集分析和综合处理获得的信息,大大节省人力,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降低了成本。在现实生活中,自动存储技术和自动导航系统是电子信息技术通过传感器实现智能化信息技术传输的具体应用。

3.2数字化、网络化的组合

现如今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电子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来整合、利用与传输信息,使得信息的覆盖面扩大、时效性更强。计算机技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使得操作的方式更加便捷、效率更高,满足了现代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

3.3快捷化、高效化的组合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信息技术在集成和信息化的.基础上,其应用效率更高,而且运行更加简单快捷,实现了快捷化与高效化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最方便、最有效率的承载信息的手段。

 

2.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篇二

(一) 引入阶段 (1997~2000年) 。

这一时期, 我国为了加入WTO, 在会计标准、会计监管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 以适应WTO的相关规则和协议。同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大量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 国内会计理论界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为计量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财政部于1998年6月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 首次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作为区别于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的公允价值第一次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出现。

在这一阶段, 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是积极提倡的。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之后, 我国又接着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等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并在准则讲解中明确指出:“公允价值体现了一定时间上资产负债的实际价值, 以公允价值计量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或企业在清偿债务时需要转换的价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 在会计准则中逐渐地采用公允价值, 培养公允价值观念, 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说, 基于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的客观认识, 将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引入我国并在准则中广泛运用, 无论是对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概念和目标的建设, 还是对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 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 回避阶段 (2001~2005年) 。

公允价值在投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的具体应用实施后, 出现了企业滥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进行盈余操纵的现象。臭名昭著的十大舞弊案件 (原野、琼民、东方锅炉、红光实业、郑百文、张家界、ST黎明、大东海、银广夏、麦科特舞弊案) 都多少涉及了资产计价问题。同时, 随着我国会计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认识的深入, 认为公允价值广泛应用的基本条件是具备健全成熟的产权交易、生产资料市场, 发达的估值技术以及诚信的资产评估机构, 而“我国当前的产权、生产要素市场又不很活跃, 相关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从而给一些企业利用准则调节利润留下了一定空间”。因此, 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现阶段, 我们不应过分强调公允价值的计量作用, 而应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逐步采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 2001年1月我国财政部发布并修订了八项具体会计准则, 由公允价值转回采用账面价值计量, 更加强调真实性和谨慎性, 以期达到规范资本市场秩序, 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目的。

在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方面, 将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股权的账面价值取代修订前的公允价值, 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改为记入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债权人的会计处理方面, 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账面价值取代修订前的公允价值, 不确认债务重组损失。但是, “以多项非现金资产受偿债务的, 债权人应按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占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对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 以确定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也就是说, 在债务重组准则中, 仍未完全抛开公允价值。

在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 不再区分“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和“非同类货币性交易”, 凡属于非货币性交易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但仍规定, 多项资产进行交换时, 应按照公允价值作为入账比例进行计算。

在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 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取代公允价值确认初始投资成本。

可见, 即使是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 依然有很多地方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事实上, 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态度并没有发生改变, 暂时回避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只是限于我国当时经济环境、资本市场环境及估值技术所采取的权益之计。

(三) 广泛谨慎应用阶段 (2006年至今) 。

2003年10月21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立, 市场经济由初创转向了完善, 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的运用提供了制度背景。

2005年4月29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标志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近年来,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壮大, 上市公司治理越来越公正透明。股权分置改革的发展, 有望逐步改变我国以往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 从而促使我国的会计核算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为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厚实的土壤。

2006年9月, FASB正式发布了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 (SAFS157) 《公允价值计量》。SAFS157构建了GAAP规范下计量公允价值的框架, 并拓展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其利用公允价值层次将估价技术的运用分为三个明朗的层次被视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上的一大突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接轨, 国外各式特征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将不断被引入。参照国外先进的估值技术以运用公允价值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衍生金融工具, 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提供了现实可能。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广泛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跨地区发展日益加快, 我国迫切需要发达国家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必要条件之一, 就是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加快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和趋同。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2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新企业会计准则, 并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成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大亮点。

二、应用前景

公允价值会计为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要科学权衡公允价值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流动性较差, 在证券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的多为国有股以及法人股。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而对证券市场缺少必要的监管措施。缺乏一支高水准的注册会计师队伍,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频发。纵观上述经济环境中的不良因素, 在使用公允价值的时候就要先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同时要依据国情和相关标准来使用, 避免公允价值被个别企业所利用来牟取暴利。

第二, 要遵循成本效益的准则。采用公允价值之后的收益通常要比成本高出一些, 否则就要在某些方面限制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西方国家中广泛适用, 这得益于其拥有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 市场交易的活跃性非常高, 各种金融工具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获得公允价值的方式也极为便捷。而我国的客观经济条件有限, 获得有关公允价值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 这就与成本效益相违背, 因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慎重选用。

参考文献

[1]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赵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前景探究[J].理论界, 2006.

[3]刘浩, 孙铮.公允价值的实证理论分析与中国的研究机遇[J].财经研究, 2008.l.

[4]张敏, 简建辉, 张雯, 汪晓庆.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会计研究, 2011.4.

[5]陈旭东, 逯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会计研究, 2009.10.

[6]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会计研究, 2009.8.

[7]孙铮, 李增泉.中国证券市场财务与会计透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8]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研究——金融危机分析视角.会计研究, 2009.10.

[9]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会计研究, 2009.8.

[10]FASB, SFASNO.157:Fair Value Measurement[EB].httP://www.fasb.org, 2007.2.

3.浅谈中国建筑装饰发展历程与前景 篇三

关键词:建筑装饰;发展历程;所处困境;发展前景

建筑一词,宽泛来说,即指人类的生活空间,而装饰的作用是通过雕刻、彩绘、镶嵌,塑造等艺术形式赋予建筑以独特的美感,使人的触觉、视觉、意识及情感每时每刻都能存在于建筑之内,在某种程度上,建筑是通过装饰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建筑内的人。早期建筑,人们评判的标准比较单一化,结构稳定性、适应性往往可以决定一个建筑的成功与否。但是随着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占有很大比例的装饰艺术已经融入了建筑的各个角落。不论是庄严雄伟的故宫,还是简约质朴的白族民居;不论是繁华都市的咖啡厅,还是宁静乡下的茶馆,装饰风格各有迥异,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种多样,手法娴熟,色彩绚丽。如果把建筑比作一名画师,那么装饰就可以说成是他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这么认为,建筑装饰就是一个建筑的灵魂。

1 中国建筑装饰发展历程

如果把建筑比作一部人类文明史,那么装饰就是其中最精美的语言。自从人类开始蜕变,具备了原始居住条件,就懂得刻画动物图案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悠岁月,目前被证实的最早建筑装饰实例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村女神庙建筑遗址中出现的彩绘,线脚等。

建筑装饰活动与建筑活动总体步调一致,其内容、风格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综合技术、经济、文化、宗教等等因素考虑不断变化。纵观上下五千年,夏商时期,人们敬畏鬼神,所以青铜等器物上屡屡出现云雷纹、象纹、环带纹、龙凤纹、蚕纹等抽象化的纹样,到了俩周、春秋时期,建筑装饰日益兴起,不仅瓦当有装饰性的图样,瓦钉上也出现了内容风格更加多样化的饰样,除了继承了以往的装饰元素外,还出现以鸟兽、山岳、文字等元素为装饰题材的半瓦当。唐宋是中国最鼎盛的一段时期,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国家开放度高,中原文化受到了外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以佛教为代表的西域文化,同期的很多建筑出现了莲瓣、璎珞、飞天、佛像、火焰等许多外来装饰元素,如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塔身门额做成火焰尖券形,上饰有三个莲瓣。又如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我们通过它可以略窥一二,此时的装饰,风格趋于细致工整,柔美多情。明清时期,以江南地区为首,建筑装饰出现了又一轮高潮,地区色彩尤为明显,木、砖、石三雕装饰发展起来,民间装饰题材愈加丰富,形成了苏派、徽派、潮派等装饰风格。此后的建筑由于受欧洲传教士的影响,以广东地区为首出现了不少欧派装饰元素。近现代,由于战乱、文化等因素,百废待兴,中国建筑装饰以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为前提,基本保持稳定状态。随着邓小平先生的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中国的建筑装饰业又出现了新的活力,同时,装饰技术日趋成熟,装饰材料不断更新,建筑装饰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

2 中国建筑装饰现阶段所处的困境

建筑装饰行业目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在看到业内欣欣向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所处的困境。具体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2.1 市场紊乱,缺乏管理

随着经济的腾飞,建筑装饰市场不断扩大,从事的企业不断增加,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势必会出现市场多元化竞争。我国的部分建筑装饰企业,尤其是民企,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能力。这一点自然是好的,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行业内的乱象。一方面,部分业主会偶尔出现拖欠余款,故意压低价格,要求代为垫款等问题;另一方面,少数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职业态度不端正,甚至有无证上岗的安全隐患。这样的种种都不利于建筑装饰的正常发展,会给整个行业造成难以修补的恶劣影响,外界群众对于建筑装饰行业的印象自然不会太好。因此,从招标到完工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建筑装饰业的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2.2 行业集中度低

民企眾多,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自强自律性差,抗风险度低。

2.3 业内的恶性竞争

由于很多建筑装饰企业缺乏自身特色,即核心竞争力,无法吸引顾客,只能通过压低价格等手段,打压其他同行,获取利润,毫无疑问,恶性竞争不利于建筑装饰行业的持续利好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提高产业化水平,升级完善产业链。

3 建筑装饰的发展前景

3.1 建筑装饰行业仍将保持持续高速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多,结合现在买房难的国情,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势必会带动建筑装饰的需求。近年来,源于“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中部发展”等战略的具体实施,建筑装饰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外加行业仍然不是很成熟,需要改善的地方众多,可以预见,未来建筑装饰行业会保持高速稳定发展。

3.2 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建筑装饰市场貌似很大,人人都可以分得一杯羹,但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管理混乱,规模小的企业将很难站住脚跟。建筑装饰企业将形成品牌化、规模化、制度化的发展路线,甚至在某些方面会垄断。这样的发展趋势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淘汰一部分企业,但是万物遵循自然法则,优胜劣汰,适应能力强,善于改变的企业将会生存下去,建筑装饰行业也会走上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建筑装饰是一个广泛的、普遍的文化艺术现象,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都能在建筑装饰上有所体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人们对装饰艺术的巨大需求以及业内秩序的逐渐完善,建筑装饰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 郑立罡.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J].辽宁建材,2011(6).

[2] 周荣秀.浅谈对建筑装饰的几点认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9).

[3] 黄艳.初探中国当代建筑装饰行业的市场发展[D].南京林业大学,2004.

[4] 鲁晨海.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及其文化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2012(2).

4.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篇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计划经济,把文化当作一项事业,由政府统包统揽。这在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中,对于迅速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的领导地位,对于迅速普及教育、科学和文化知识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长期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甚至把文艺产品当作直接的政治宣传品,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又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中延续下来的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越来越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建立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任务被逐渐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91年):文化产业的初步建立和探索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起来,同时在国外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的影响下,国内的娱乐业开始恢复并日渐繁荣。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广告业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人们很快认识了广告对于产品营销的宣传推广和中介作用,电台、报纸、电视台各种媒体投放广告的时间日渐增多,广告的质量、水平也逐步提高。体育产业本身是无烟工业,而且其连带产业多,如旅游、餐饮、场馆建设等,同时发展体育产业又能增加人民体质、振奋人的精神,在和平条件下显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成了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我国抓住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实现金牌零的突破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1990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通过这次活动的举办,中国开始了体育的产业化、市场化运作,但总的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这一阶段还处于探索的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只占据一个局部的位置,总体上影响不大。

2、第二阶段(1992-):文化产业开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把文化产业列入第三产业,把文化部门由财政支出型部门定位为生产型部门,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政策上、体制上的准备。这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建规立制、构建成形的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化产业形式―网络业,网络作为虚拟社会,提供了新的交流手段,网络经济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特点,是智力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产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发展较为迅速。

3、第三阶段(至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和文化产业的经营明确区分开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必将出现快速增长,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从内部结构上看,文化产业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23万人,实现增加值884亿元;

文化产业外围层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文化产业相关层有从业人员629万人,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从业人员之比为17.5:33.1:49.4,增加值之比为24.7:23.3:52.0。

2、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消费角度来看,在美国与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已占到家庭消费的30%以上,而在我国,家庭消费支出仅14.8%用于文化消费。从生产角度看,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0%以上,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20产值达1,12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8.2%;日本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仅动漫业的年产值就在国民经济中占到第六位。而我国文化产业(包括相关产业)总增加值仅占GDP的4%,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此同时,我国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也相对落后,不仅远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即便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也存在差距。因此,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究其原因,除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是一种政府统治的经济,经济运行的方向和过程由政府主导,政府既是经济活动的组织者,也是经济实体的所有者。这种情况反映在文化管理体制上,则是高度集权的中央管理模式。中央集权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依靠行政指令实施管理的体制。应当承认,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施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其内在的弊端也暴露无遗。弊端主要是:束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抹煞了不同类型文化单位的不同运行特点,并且有悖于精神产品生产多样性的基本规律。因文化管理不适应文化创作而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变得尤为尖锐。它不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难以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董为民,国外文化产业现状、发展措施与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

5.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篇五

【内容提要】文章指出当前情报学研究所呈现出来的“经济学化”研究趋势是经济学向情报学扩张与渗透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又一具体表象,并对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摘要题】理论探索

【关键词】情报学/经济学化/情报经济/情报经济学/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学

1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

近数十年来,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扩张与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经济学界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1]。情报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界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文献[2]明确提出情报学就是一门社会科学;文献[3]则认为情报学是介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这种观点在国内情报学界一度影响较大;而文献[4]则针对这种分歧,就国外的最新进展情况,对上述情报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作了综述研究,予以了有关问题以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指出国外情报学界目前依然有许多研究者把情报科学视作一门社会科学。尽管情报学的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定位至今在理论界仍未完全取得一致,但是不管怎样,情报学与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情报学本身就具有着社会科学的属性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学已经渗透、侵入到情报学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情报经济学的产生如同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等学科一样已经成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又一具体表象。

“经济学帝国主义”对情报学的这种侵入与扩散换一个角度而言实际上也就是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趋势。情报学具有跨学科领域的本质。国外有研究者将情报学研究划分为三大领域:管理问题(如工作表现测评、个人技能、个人隐私)、核心活动(如数字图书馆、智能代理、交互性、情报检索、知识管理)、应用性(如工作流、文献管理、互联网与内部网),情报学这三大领域的发展涉及并依赖于多个学科领域: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范畴的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可见,情报学研究所呈现出的经济学化特征就是作为其来源与支柱的经济学范畴的工商管理领域对上述三大领域的情报学研究发展施以影响与作用的必然结果。情报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情报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正是这种影响与作用的具体表象,它的向前发展则表明情报学研究的经济学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情报学是为了解决情报需求与情报服务而产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情报工作的开展、情报事业的发展必然要涉及到现实经济问题,必然要认真地考虑其经济效益。尤其当处在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这个大背景下,情报工作更加强化经济核算与管理,突出经济效率与效益这一目标;整个情报事业开始市场化;情报产品不再作为一种福利品而是成为一种商品;出现情报产业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与情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必然。纵览情报事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情报事业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一部情报事业的经济化演进历程,情报产业与情报经济现象的出现是其最终必然结果,我们可以将它的整个发展历程简约地归纳成以下演进路线:情报工作的诞生、情报机构的建立与情报事业、数据库事业的形成和发展、情报事业的产业化、情报产业[6],直至情报经济的出现。当然有研究者为了突出情报检索在情报工作与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如下的演进路向:情报(的产生)、情报检索(的出现)、情报检索技术及系统(的出现)、数据库(的产生)、数据库服务产生(情报服务产业)的兴起[7],直至情报经济的出现。与

6.党支部带领企业发展历程 篇六

民营医院成立党组织在年3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虽然不是首例或罕见之极,但肯定是鲜见的,无论在哪里都会成为当地媒体报道的重点。民营医疗机构大多数以营利为目的,管理上重视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医院政治、员工思想、医院文化等方面建设往往疏于投入。即使党组织在民营医院里成功成立,但实际工作中也难起到思想领导、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

2008年12月佛山健翔颈腰医院党支部在这种环境下成立了。成立之初,仅有7名党员挂靠,大部分员工对党支部的作用持怀疑、不以为然的态度,甚至有人认为在当时医院发展瓶颈期,党支部是医院寻求突破的一个增加名声的摆设筹码、是医院沽名钓利为“多挣钱”的法子。由于党员人数少,员工思想认识松散,党支部发挥思想领导核心作用难度大。然而党支部却以坚定的姿态,切入医院工作事务,颠覆了大家对“花瓶”党支部的认识,增强支部的政治核心力和凝聚力,共同推动医院的发展壮大。

以自我批评寻求着力点

党支部成立了半年,情况确如人们预料的那样不甚乐观,尽管党员们鼓足了劲,群众的被动应对让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犹如击打棉花的拳头,找不到受力点。2009年5月27日,党支部召开了一次党员学习会议,无计可施的党员们对这半年来的工作思路、自身问题进行反省,各抒己见、自我批评:

1、部分党员思想觉悟不够高、党建党章知识薄弱,带头示范作用不强;

2、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党思想、党员形象不能深入人心,群众对党支部认识少;

3、党组织对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了解不够深入,未能及时到位改善员工伙食、住宿等切身相关的问题等。在这次检讨学习会议上,党支部总结出:员工群众对党支部激起思想的认可和理解是任何工作实践落实的首要基础,这让支部找到了工作的切入点。

党员身体力行作示范

在佛山的部分农村,缺医少药、农民卫生知识薄弱的现象明显,2009

年8月中旬,党支部倡议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携手建设新农村”为主题到顺德龙江镇东头村义诊,王刚、胡洪平、刘忠毅等多个党员都争着参加,炎热的骄阳、简陋的器材、没有任何报酬也阻挡不了这些党员的决心。最终两位党员医师通过党支部批准,共同携带诊疗器材、保健宣传单到东头村,不辞劳苦地为当地群众解除疾痛,增强卫生健康意识。扎扎实实到农村中去、实实在在为群众做事,是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的要求,打破了群众对党组织“作摆设、讲空话”的认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响应党支部的号召参与到社会义务服务队伍中来。

主动奉献,以行动实践先进思想

2011年3月迎来健翔的六周年院庆,循例这应是医院载歌载舞、宴请四方和答谢员工的时候,然而在党员和员工们的出谋划策下,党支部组织了特别的院庆活动。

1、无偿献血。来自各部门的40余名员工踊跃加入自愿献血队伍,其中大部分是首次献血,甚至有几个同事说“有点晕血,但不会退缩”。在龙院长的带领下,这些同事勇敢的踏上献血车,希望让这袋鲜血见证他们对健翔的热爱,以行动支持肯定党支部的领导;

2、医患恳谈会。从病人中随机邀请了40余名患者参加恳谈会,感谢群众对健翔的信赖,虚心向群众请教。由于一直以来,病人们和医护人员沟通良好,很多病人甚至把医生护士看做自己的亲人朋友,所以会上病人们都坦率直言个人意见。会后临床员工马上召开整改会议根据病人们的反映反省自纠,加强自身建设。以奉献和接受批评代替庆典,构建更真诚和谐的医疗关系,是员工们拥护党支部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佳体现。

7.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篇七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我国早期的职业大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创办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 这就是我国最早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有力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职业大学的数量已达到126所。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

相对于早期职业大学的发展, 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 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功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 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 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 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 多种类型 (“双起点”、“双证书”) 高职教育的发展时期

1991年1月, 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共同批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基础上, 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率先在全国试办高中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时, 国家对试办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双起点”、“双证书”, 即学校招收普通高中起点和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起点的毕业生, 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经过几年的探索, 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双起点、双业制、双证书、订单式”高等职业办学道路, 被原国家教委称为“邢台模式”。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新阶段。到1998年底, 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高校 (包括高专、高职和成人高校) 共有1394所。

(三) 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阶段

2000年1月, 为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加强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 教育部提出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 它成为此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02年7月, 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 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要形成政府主导, 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教育部指导各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专业试点、实训基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2004年2月,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 概括了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形成的共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了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质量监控工作, 教育部决定, 从2003年开始, 在高等学校中建立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2004年至2008年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个周期。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

截至2007年4月26日, 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09所。高职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方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由于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和办学有特色, 高职教育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也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就业率连年攀升, 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1998年,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仅为42%, 2003年则上升到55%, 2004年在全国增加32万高职毕业生的情况下, 就业率较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达到61%。北京、浙江等地区的毕业生就业率甚至达到80%左右, 与本科生基本持平。2005年高职毕业生达到160余万人, 较上一年增加20余万人, 而就业率又比上一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达到62%。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战线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并取得成效。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 市场需求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随着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了空前扩大。但是, 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尽如人意。一方面企业需要懂得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又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以学科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仍然很大程度上沿用以前的人才培养方式, 培养的人才没有准确的职业岗位定位, 缺乏就业能力。因此,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 这样才能获得自身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 (企业) 之间加强合作, 联合组建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 采取大学联盟等非营利合作的组织形式, 整合、重组教育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用先进的理念统一办学标准和管理规范, 做到校企双赢。

(二) 职业能力的内涵拓展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

高职院校从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角度, 正视现实, 立足其位, 高瞻远瞩, 明确定位, 在高职领域争创一流。近年来, 我国高职教育规模获得了迅速扩大, 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 这些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计划, 积极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决定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目的就是通过示范建设, 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办出特色, 提高水平。这项工程以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 把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这一举措将会促进一部分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 同时也将会带动其他高职院校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上来。

(三) 办学层次上移与学科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相衔接

一方面, 高职教育办学层次逐渐上移, 不断与学科教育相融合, 有的国家开始授予不同的学位 (学士、硕士或博土) ;另一方面, 高职教育本身就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方面, 为适应能力提升、岗位转换的需要, 也在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向拓展。我国高职教育的多元化体现在几个方面:办学主体多元化, 经费筹措多元化, 办学模式多元化, 服务功能多元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 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 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 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四) 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向综合能力培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高职院校所探索的以任职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 已不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 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素质。这样, 一方面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 人才的全球流动也成为必然趋势, 顺应这种趋势, 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和认可。这种职业资格认证, 打破了学科人才的禁锢, 进行的是一种职业资格准人的培训和认可。已经获得大学或研究生学历的人员, 为了职业转换、职业提升等, 都可以接受国际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

(五) 高等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而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 这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因为, 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中, 高职教育运行的中心不是学校, 也不是企业, 而是受教育者本人, 因此只要高职教育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 积极主动地按照社会需要进行改革, 必然将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大有作为。

(六) 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探索

8.企业文化发展历程的培训总结 篇八

通过参加培训,让我深刻的了解和感受到了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魅力,让我学习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使得我的大脑经受了精神洗礼,受益匪浅。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只有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在员工中形成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才是企业真正的文化。企业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抛弃不利于企业成长的习惯和管理方式,学习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形成企业真正的文化。

三是从细微工作入手,积极调整个人心态。从学校到企业,环境变化非常大,所接触的人和事物一切都是新的,我们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公司聘用了我们,在某些方面已经得到了认可,但作为公司的新员工,我们要低调,要实干,要在荣耀]前退一步、在困难面前进一步,同时应该接受并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发展这样一个新背景下,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具备信息化领导力——基本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设备组织教学,合理评价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其效果的能力,引领和示范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使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应有的成效的能力。学校领导的信息化领导力,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领导所体现出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和领导气质。

三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通过对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技术基地的参观考察,使我深刻感受到,我区的KJ技术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也感受到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和不足,因此我们要以只争朝夕、奋发向上的实干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建设推动我区的KJ事业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公司企业文化正是符合这一特点,是广大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实践和时间沉淀的结果。所以,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成长和建设息息相关,相得益彰。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基石”——信任、包容、建设,及“工作基石”——创新、尊重、乐趣,短短几个字,高度概括了我们公司文化的精髓。

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承担着社会责任。信任是员工归属感的重要方面,没有信任也就无从谈起建设,公司对员工的信任,才能让员工殚精竭虑,全力付出。信任是基于职责的信任,上级对下级的信任才能让下级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去处理事情,才能激发下级的创造力,同样,只有下级能好好工作,不断创新,做好领导交代的任务,才能让上级去信任你,把更多更重要的事情放手让你去做。这种彼此之间的信任,才能让企业,上下级,员工之间都能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工作人文环境。

包容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境界。一个不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的人,也将得不到别人的宽容和帮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个人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企业也要有包容万物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江河。但是,包容绝不能纵容和包庇,出现了问题就要承担责任,而不能蒙混过关。没有奖励和惩罚,企业的规章制度就将流于形式。大家做事情都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上下级之间相互包庇,大打人情牌,这是要不得的,长期以往,企业也就面临着关门歇业的命运了。

当我们企业广大员工做到了基于职责的信任,做到了有正确性的包容,才能谈起公司建设问题。而只有把公司建设好,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让员工有依靠。所以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就要求我们员工和企业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是在为企业卖力,而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而不懈奋斗。我们工作的意义和人生的方向也就不会迷失了。但是,企业文化也不是停留在工头上,也不是万能的,需要落到实处。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是从砸冰箱开始的,砸冰箱事件强烈的震撼了员工,也因此成为海尔成长的契机,从改善产品质量到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不断深入的企业变革,来实现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员工的价值理念的融合。海尔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历程,就是海尔个性的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

工作二十多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培训,可惟独这期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快乐而又忙碌,因为每堂课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堂课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堂课都能接受到新的内容,每天都能使自己有一点点改变,一点点进步。

一是薪酬激励。完善并落实不同学历给予不同基本薪酬的制度;完善岗位聘用制度,对有“学历”而无“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不聘;对无学历而勤奋学习,不断有创新成绩的给予破格聘用。二是奖惩激励。制定新产品开发奖励办法、小改小革、自主管理活动奖励评选制度、设立“金点子”奖等,对在管理创新、科技攻关、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出成绩的给予及时的奖励。极大地鼓舞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目标激励。制定各种培训目标,明确学习的步骤与计划并量化考核。在员工中开展一对一帮教、集中培训、传统性技术比武等活动。对各部门的综合技术水平和个人技术等级目标要纳入量化指标考核中,并与集体和个人的部分奖金挂钩,进一步激发员工学习的热情。

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反映这门工作的学科知识,既有管理科学,又有管理艺术。在这里我只想浅谈一下管理艺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的大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者要做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是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管理者实现管理职责的重要保证,是管理者的要诀。因此,学习、研究管理艺术是很有意义的。大凡成功的企业均有其内在功力和外部的机缘。只有善于把别人付出的惨痛代价化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因此,对成功与失败企业的理性思考和比较分析可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9.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发展前景 篇九

无机非金属材料也和金属材料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等一样,是当代完整的材料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耐压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腐蚀。此外,水泥在胶凝性能上,玻璃在光学性能上,陶瓷在耐蚀、介电性能上,耐火材料在防热隔热性能上都有其优异的特性,为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及。但与金属材料相比,它抗断强度低、缺少延展性,属于脆性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相比,密度较大,制造工艺较复杂。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①各具特色,例如:高温氧化物等的高温抗氧化特性;氧化铝、氧化铍陶瓷的高频绝缘特性;铁氧体的磁学性质;光导纤维的光传输性质;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TodayHot}超硬性质;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快硬早强水泥的快凝、快硬性质等。②各种物理效应和微观现象,例如:光敏材料的光-电、热敏材料的热-电、压电材料的力-电、气敏材料的气体-电、湿敏电阻材料的湿度-电等材料对物理和化学参数间的功能转换特性。③不同性质的材料经复合而构成复合材料,例如: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以及用无机纤维、晶须等增强的材料。沿革 旧石器时代人们用来制作工具的天然石材是最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航天、能源、计算机、通信、激光、红外、光电子学、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新技术的兴起,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迅速发展。30~40年代出现了高频绝缘陶瓷、铁电陶瓷和压电陶瓷、铁氧体(又称磁性瓷)和热敏电阻陶瓷(见半导体陶瓷)等。50~60年代开发了碳化硅和氮化硅等高温结构陶瓷、氧化铝透明陶瓷、β-氧化铝快离子导体陶瓷、气敏和湿敏电阻陶瓷等。至今,又出现了变色玻璃、光导纤维、电光效应、电子发射及高温超导等各种新型无机材料。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名目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特种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前者指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并包括一些生产工艺相近的非硅酸盐材料;例如:碳化硅,氧化铝陶瓷,硼酸盐、硫化物玻璃,镁质、铬镁质耐火材料和碳素材料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简单的举几个例子生活中的日用陶瓷,工业陶瓷,玻璃,建筑用的水泥,现在新型的墙体砖等等,在社会的基础建设中材料是不可少的无机材料所涉及的方面也是很广泛的,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新型材料可以替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地位,因为传统非金属材料工业的原料来源是最广泛的也是最便宜的是地球上最多的:粘土,岩石等矿物。而新型的非金属材料更是基础建设乃至国防建设的重要方面:比如说航空用陶瓷,隐形飞机使用的吸收电磁波的材料等等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范围。这个专业现阶段处于过渡时期,传统的无机材料在社会建设中广泛应用,但是从事传统的无机材料工作工资比较低,而从事新型材料研究和开发就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了

我国是一个经济和社会正在迅速发展的世界大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环保国策的全面落实,以及在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施,将给我国非金属矿物材料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速非金属矿物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不仅可以满足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非金属矿物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提升我国非金属矿加工应用的水平,而且还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及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今后我国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非金属矿物材料的深加工装备技术研究,发展优势非金属矿种的深加工产品技术研究,逐步实现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纳米材料技术研究,智能材料技术研究等几个方面。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制定建材工业“十五”规划中,非金属矿物材料行业的发展方针和主要目标就是发展非金属矿深加工装备技术,围绕建筑、石化、汽车、机电、环保等产业的需要,发展超细粉碎、精细提纯、表面改性与改型、超微细和微孔技术,复合与制品技术。发展高性能摩擦材料、绝缘材料、密封材料、工程塑料功能填料、电子工程材料和环保矿物材料,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在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规格品种等方面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大非金属矿大型低能耗及专用设备的研发,非金属矿成套装备的综合集成和工程化转化。

近年来,在微米技术上出现的非金属矿物的纳米技术是以化学的方法制备的。这是一门新技术。非金属矿物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纳米非金属材料有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碳酸钙、纳米碳管、纳米棒、纳米丝、纳米电缆、纳米金刚石、纳米半导体、纳米陶瓷材料以及聚合物-黏土矿物纳米复合材料等。其中聚合物-黏土矿物纳米复合材料已成为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我国的纳米技术将在未来20年后变成主导技术,现在它有一个孕育期、生长期和高速发展期,纳米技术必定代替现在的微米技术。就目前而言,现在还处于孕育期。当今世界的主导技术还是微米技术,或者说是刚刚进入微米技术与纳米技术交叉阶段,纳米技术的应用所占比重还很小,甚至不到1%.权威专家预测,纳米技术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3大支柱。它将引起加工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引发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智能材料是指具有对环境可感知、可响应并具有功能发现能力的新材料,它是由非金属矿物复合制备而成,由日本高木俊宜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了智能材料概念,它是新材料中的佼佼者。由它制成的合金、复合物、流体、塑料、玻璃、陶瓷等物件,在应用时,既可感知环境条件的变化,又可根据需要作出相应反应。智能材料是功能陶瓷发展的更高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日前,欧洲科学家已研制出能协助清除汽车所排放的包括氧化氮在内的废气的生态涂料,氧化氮气体是会形成烟雾和引发人类呼吸道疾病的污染源。据悉,当生态涂料涂在建筑物表面后,能吸附和消除氧化氮气体,这种作用长达5年,直到其神奇功能耗竭为止。生态涂料的神奇奠基在直径仅20纳米的光触媒二氧化钛和碳酸钙微粒上,它与聚硅氧烷树脂混合而产生作用。由于微粒非常细小,这种涂料是清澈透明的,能添加各种颜料调成想要的颜色。聚硅氧烷具有相当多的细孔,能让氧化氮气体通过后被吸附在二氧化钛微粒上。二氧化钛微粒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利用其能量产生化学反应将氧化氮气转化成硝酸,再利用碱性的碳酸钙予以中和。如此一来仅会释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硝酸钙,这些副产品将被雨水等冲刷流失。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增强各个国家及地区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提出自主创新的战略,全国科技大会也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经过15年的努力,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今后我国非金属矿物材料行业的发展主要目标也就是围绕着发展方向进行创新。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认清形势,大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培养,建立国家实验室或科技开发中心,组建一支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有影响的科研机构,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国家的扶持,在较短的时间里加快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全行业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非金属矿物材料自主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10.卡尔沃主义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篇十

卡尔沃主义是南美著名国际法学家卡尔沃 (曾任阿根廷外长) 在19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学说。当时, 欧洲列强介入拉美国家同欧洲的公司或个人间有关契约等方面的争端, 借口护侨, 滥用外交保护权, 甚至动用武力向拉美国家索债, 激起拉美各国的愤慨。卡尔沃主义就是为了反对欧洲列强的粗暴干涉, 维护属地主权的完整性而提出的。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三个: (1) 本国人与外国人应该享有平等的待遇, 外国人在拉美不应该要求得到比侨居国公民更多的保护; (2) 外国人对于投资或其他商事争端, 只能在当地法院寻求救济; (3) 各主权国家是平等和独立的, 都享有不受其他国家通过武力和外交进行干涉的自由。由此可见, 卡尔沃主义出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排斥外交保护、国际仲裁和国际司法解决, 将因契约引起的纠纷交由本国法院依其国内法加以解决, 进而维护属地主权的完整性, 维护本国在国际社会上平等的主体地位。

卡尔沃主义提出后, 得到了广大拉美国家的支持, 1889~1890年召开的第一届拉美国家国际会议将它接受为美洲国际法原则之一, 有的国家如墨西哥甚至将其写入本国宪法之中, 许多拉美国家都开始在法律、条约和契约中订入含有卡尔沃主义精神的卡尔沃条款, 从而使卡尔沃主义具有法律效力。当然, 卡尔沃主义早期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拉美地区, 在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在那些反殖民运动中新独立的亚洲和非洲国家中间拥有大批的拥护者。当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运动达到顶峰时, 卡尔沃主义的一系列原则甚至一度被写入一系列联合国大会的重要决议之中。

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开始空前扩大,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大量接受国际直接投资, 而这些投资也极大地改善了输入国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工业结构甚至国际收支, 使输入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拉美国家由于长期坚持卡尔沃主义, 排斥一切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特别是其排斥当时国际社会上流行的ICSID-MIGA体制的态度, 严重影响到了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外国资本都对拉美市场持怀疑态度, 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对拉美的投资增长仍起伏不定, 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 (墨西哥汽车工业和智利自然资源开发) 和与私营化相关的项目 (阿根廷和秘鲁) , 在国家层次上, 年度之间投资流量的变化波动极大。此外, 许多外国投资商认为卡尔沃条款会增加契约风险, 从而要求提高契约价格以作为保险费用, 这便大大增加了拉美国家利用外资的成本, 经济发展难度可想而知。面对困境, 拉美国家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纷纷签署BIT (双边投资协定) , 作为南椎体共同市场两大条约之一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议定书中规定了“岔路口”条款, 即投资者既可以将争端提交东道国法院审理, 也可以提交国际常设仲裁机构或特设仲裁机构仲裁, 这显然已经背离了卡尔沃主义。而大多数拉美国家开始接受了ICSID-MI-GA机制以及为在世界范围内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提供便利的《纽约公约》。同时, 这些拉美国家还修改了自己的国内法律, 接受了国际待遇标准和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基于上述种种变化, 许多人认为, 卡尔沃主义已经寿终正寝。

二、卡尔沃主义的复生

令拉美国家意想不到的是, 随着对投资政策的放开, 投资者依据各种争议解决机制提出的仲裁案件如潮水般袭来。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统计:截至2006年底, 已有至少259个依据投资条约提起的仲裁案件, 绝大多数被告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而拉美国家更是出庭大户:仅阿根廷一国便被起诉42次, 墨西哥也有17次之多。另据ICSID数据表明, 截止到2008年4月10日, ICSID未审结的案件为128个, 其中有61个针对拉美国家。

面对种种不利情况, 拉美国家开始对争端解决方式做出限制。阿根廷采取了从程序到实体的全面尝试:程序上, 阿根廷几乎对每起仲裁案件都提出了管辖权异议, 但到目前这些异议几乎被如数驳回。此外, 阿根廷提出对投资条约进行违宪审查, 然而除非投资条约明显违反其国内的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 一国是不能够用国内法来对抗其已经同意接受的国际条约的, 这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重要规定。实体上, 阿根廷开始进行新的立法尝试, 典型的实例便是2003年颁布新法令来取代1996年梅内姆政府的一项命令, 这项命令主要规定的是阿根廷政府与保格罗尼石油集团之间的投资争端一律交由国际仲裁庭来解决。对此, 新法令认为将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无论从法律上、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存在一系列困难”, 政府还指派专人对原属保格罗尼公司控制的两家公司向国内法院重新起诉。许多人认为, 这项新法令的颁布意义深远, 它标志着卡尔沃主义在它的诞生地开始复苏。

拉美的另一个大国巴西在1996年以前一直对国际仲裁进行抵制, 如其规定外国仲裁裁决要得到认可和执行就必须先得到仲裁地法院和巴西联邦最高法院的许可。1996年巴西通过仲裁法案, 2002年批准《纽约公约》, 外国仲裁裁决的认可和执行似乎已畅通无阻。然而, 巴西并没有彻底抛弃卡尔沃主义, 随着投资争端的增多, 巴西对国际仲裁的态度更加谨慎。2004年12月30日, 巴西通过第11079号法案, 该法案允许公私合伙合同双方就合同所产生的任何争端选择仲裁作为解决方式, 但仲裁必须在巴西境内进行, 而且仲裁程序必须使用葡萄牙语。此外, 巴西尽管签署了一系列BIT, 但到目前为止, 没有一个能够获得批准。

除了这两个拉美大国, 其他拉美国家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应对这场危机。如玻利维亚于2005年5月向世界银行提出撤销《ICSID》公约的申请并获得通过;厄瓜多尔政府宣布不再将有关石油和采矿部门的投资争议交ICSID仲裁, 政府还陆续终止了其与美国及其他九个国家所签订的BIT, 等等。对上述种种现象, 美国华盛顿律师协会称之为“卡尔沃主义的重生”。

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卡尔沃主义的重生并不仅仅局限在拉美地区, 其影响已经扩展至全球。2002年一项有关政府在贸易和投资条约方面谈判的法案在美国国会通过, 法案规定:“……美国就外国投资方面谈判的基本目标是减少或消除对外国投资所设置的人为的或者有贸易歪曲效果的法律障碍, 同时确保在投资方面外国投资者所享受的实体权利不应高于本国投资者, 并且保护投资者享有可与依据美国法的原则与实践所享有的权利相比拟的一些重要的权利。”这条法案的表述与卡尔沃主义如出一辙, 它也标志着一向标榜投资与贸易自由主义的美国开始接受了卡尔沃主义的某些原则, 而这项法案也被人称之为“国会中的卡尔沃”法案。不仅美国, 加拿大、日本等国也开始采取相应措施, 这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BIT新范本, 而这些BIT都呈现出限制国家与投资者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不仅如此,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 世界各国限制投资自由的国内立法逐年增加, 从2000年到2004年的短短5年内, 这种国内立法从150个上升至271个, 而限制性措施在法律变化中的比重也由2%上升到13%。种种迹象表明, 卡尔沃主义的影响正在悄然归来。

三、卡尔沃主义发展历程的启示

卡尔沃主义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 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这项主义的内涵及其代表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其发展的早期, 卡尔沃主义并不是一个能够追求利益平衡的工具, 可以说早期的卡尔沃主义是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一个极端, 带有浓厚的地区保护主义色彩, 从它的身上体现出的是当时南美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对资金输入的排斥, 刻满了南北矛盾的时代印记, 这种完全的排斥国际司法和国际仲裁的行为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 它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的长远发展, 拉美国家在20世纪的后半叶经济发展的滞后便是有力的证明。

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和南北差距的减小, 卡尔沃主义的性质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20世纪反映卡尔沃主义的卡尔沃条款曾一直被认为是“设计来作为抵制强大的发达国家经济帝国主义的一种手段。”然而,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作为新自由投资制度最狂热的支持者的美国竟被16次推上国际仲裁庭, 而加拿大也有13起之多, 这些案件都使它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世界上主要的资本输出国, 同时也是主要的资本输入国, 要改变自己面临的不利局面就必须尝试站在资本输入国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于是便有了发达国家纷纷修正它们的BIT项目的举措, 正是这种转变使得发达国家更好地理解了发展中国家当初执行卡尔沃主义的苦衷。由此可见, 卡尔沃主义的复苏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它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国际投资自由化制度, 特别是对国际投资条约全面接受国际仲裁的缔约实践所进行的深刻反思, 而复苏的卡尔沃主义已不再带有南北矛盾的色彩, 它更像是世界各国限制投资自由措施的总称。

可以肯定的是, 卡尔沃主义的复苏是有限度的, 它不会回到最初的那种极端状态, 新形势下的卡尔沃主义是对新自由主义投资制度弊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修复和补充。美国和加拿大BIT新范本可以看作是这种融合趋势的体现, 这些BIT范本主要倾向于缩减实体义务范围以及对诉诸国家与投资者之间的争端的解决机制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美加两国的努力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投资争议解决方法的发展方向, 而这也是卡尔沃主义新的生命力所在。

对我国而言, 早期的卡尔沃主义并没有打下多么深刻的烙印, 国内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来自另一个半球的理论。但是, 1998年以来, 为鼓励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BIT允许将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提交国际仲裁。不少甚至规定所有的投资争端都可以自动提交包括ICSID在内的国际仲裁。迄今为止, 4个含有此类条款的BIT已经生效, 另外有16个有待批准。如何避免重蹈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覆辙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 有保留地接受ICSID仲裁条款会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而复兴后的卡尔沃主义无疑在这方面有着很强的借鉴价值。

摘要:从19世纪六十年代至今, 卡尔沃主义已经过了一个半世纪, 从被提出到发展繁荣, 从濒临消亡到现在的复苏, 它的这段发展历程耐人寻味。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全面开放, 是否应该接受新自由主义投资制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而作为其对立面的卡尔沃主义便不可避免的被人们提及。本文旨在通过对卡尔沃主义发展历程的系统描述, 以达到对这一主义较为全面的认识, 并从这一历程背后总结出些许经验为我所用。

关键词:卡尔沃主义,新自由主义投资制度,国际仲裁

参考文献

[1]余劲松.国际投资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王迁.卡尔沃主义论[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1.

11.超级网银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篇十一

我国的电子商务经过近10年的发展,正处在理性价值回归与井喷应用发展的快车道上。敏感的国际投资商将未来的互联网商机定位在中国,将电子商务特别是垂直B2B的商机定位在中国,而中国政府更是将数字金融、数字媒体、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数字社区等统一定位为现代服务业,欲以大力发展。当互联网从无所适从的信息提供,到短暂的商业模式的昙花一现,到走向电子商务,互联网对人类的真正价值才开始呈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支撑下的互联网产业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由于用户既需要服务也需要商业,从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与电子商务的边界开始交叉和重叠。不管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如何求索和创新,每一种商业模式设计必然要考虑到支付及相关问题。所以,各国政府、投资界、产业界、媒体对我国在线支付的关注,就不足为奇了。

“超级网银”,是2009年央行最新研发的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实现企业“一站式”网上跨银行财务管理。“超级网银”的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于2010年8月30日正式上线,将开通实时跨行转账以及跨行账户查询等功能。14家银行接受了央行的验收,第三方支付企业并未参与。

超级网银(Super-Internet-Bank)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流程、统一数据格式等七种产品特色。使用传统网银,想知道自己在各家银行账户情况如何,需进行多次登陆、查询操作。而Super-Bank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查询管理多家商业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资金余额和交易明细,一个工行U盾完成所有银行网银登陆。使用Super-Bank,可直接向各家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并完成汇款操作。Super-Bank并有强大的资金归集功能,可在母公司结算账户与子公司的结算户之间建立的上划下拨关系。

备受关注的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8月30日上线试运行,这个被业内誉为超级网银的系统,将终结多个账户,多次登陆的传统网银时代。以往各家银行的网银系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每个银行都不能查询另外一家银行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用户要用到多少张银行卡,就得办多少家银行的网银,超级网银的出现,可以让客户只登陆一家银行的网银就可查询到自己在不同商业银行的全部账号信息,包括活期,定期存款,基金甚至理财产品。

目前,超级网银没有统一登陆平台,用户需要拥有一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然后将这家网上银行作为基础平台,操作前,必须进行双方银行的在线签约,如果要查询多家银行的账户,就需到多家银行签定协议。以建行网上银行为例,在我的账户菜单中找到已经加入的他行账户服务的子菜单,这时选择一张自己名下行的银行卡后,就出现了新页面,我们看到了去他行身份验证的按纽,稍候页面就跳转到交通银行的签约接口中,进行签约授权,依照页面提示,一步步完成操作后,在建行网银上,就可以看到他行账户签约成功的提示,这样已经签约的银行卡都可以在被授权网银中直接进行查询、户转等操作,而有关跨行操作手续费则以各行网银页面的公告为准。

据悉,首批获准接入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的共计有27家银行,目前超级网银还处于初期

阶段,仅开通账户信息查询及转账功能,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成为首批上线城市,有媒体报道,10月中旬还将有包括上海,杭州,南京等在内的10个城市上线运行,11月中旬则将扩大到其余城市。

超级网银安全隐患

超级网银安全隐患也随之显现:使用第一代网银系统时,黑客若入侵需从各家银行逐个突破。但是一旦使用第二代支付系统之后,黑客只要攻破其中一家,便将盗取用户所有账户上的资金。对于“超级网银”的收费,此前有媒体援引央行内部人士的说法称,超级网银在前期推广阶段很可能免费,但“一切都以央行红头文件为准”。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各家银行各项费用存在差异,但新系统使得各家银行网银成本减少,转账手续费标准有一定下调的空间。

第三方支付赢来契机

对于超级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影响,业界倾向于利好而非冲击。《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月正式实施,分析人士认为,《办法》出台便是认可了非金融支付机构,并纳入监管范围。虽然上线初期并无将第三方支付企业纳入超级网银的规划,但可能会在企业获取《支付业务许可证》之后纳入。纳入超级网银之后,支付企业则省去了和多家银行连接的工作。因此超级网银对第三方支付应该是契机而非冲击,而且,超级网银也不能替代第三方支付的信用担保功能。支付宝方面相关人士也表示,超级网银是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的一部分,旨在提升整个中国的支付基础设施。“第三方支付的服务必然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我们认为,央行二代网银会对国内电子支付的发展带来又一次飞跃,将使电子商务基础服务更加完善。

行业潜力巨大 增值空间无限中国电子支付市场经历1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支付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的电子支付市场,主要有几大阵营:第一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第二是国内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价值链延伸的在线支付工具;第三是银行的阵营;第四是移动支付企业。业内人士分析说,事实上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正在融合,所以基本上可以合并为三大阵营,即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行业和运营商主导的移动支付。

凭借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三方支付已经逐渐渗入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元素。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去年交易规模接近6000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按照这一井喷趋势,电子支付市场规模年内将有望突破万亿元。而随着“超级网银”的上线,电子支付市场的盛宴也已经拉开帷幕。

“超级网银”的盈利模式,如果照搬前几种电子支付系统的现有模式顺理成章。目前支付宝日交易额能够上亿,这些线上交易与银行密不可分,再加上每天在银行间的转账支付

额,总体数值将十分可观。而“超级网银”的“超级”之处则在于它的业务延伸能力也很强,几乎可以拓展到网络支付的各个方面,另外在传统软件业延伸出通过“超级网银”进行管理的可能性也大了起来,因为它的规模、信誉和整合力也是“超级”强大的。

开通“超级网银” 犹如“在线银联”

据相关人士介绍,“超级网银”犹如“在线版银联”,它实现了各商业银行网银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进行网上银行的跨行账户查询,同城、异地跨行转账支付,同时实现了实时到账,还可以“一站式”查询自己在不同银行所在账户余额、明细等信息。而此前的各行网银,跨行转账业务往往需要2-3个工作日才能到账,而且只能通过简单的账户“追加”功能,查询本人在本行内各个账户存款和交易明细。

上述是“超级网银”在功能上与银联的对照,而盈利模式上,“超级网银”也同样有可能成为银联的在线版本。众所周知,银联的盈利主要依靠向其成员银行、商户、运营商以及用户收取相关手续费。就目前的趋势来看,大力推动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业务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采取的是中间账户形式,而从当前中国银行业的转型来看,“超级网银”及网上支付的发展,成为了银行业在中间业务上进一步深入至关重要的一环。

12.河南省养蜂业概况及其发展前景 篇十二

 河南蜂业概况

一、悠久的蜜蜂文化

中华蜜蜂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我省舞阳县贾湖遗址的发现。贾湖遗址是距今9000年前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由中科大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04年12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贾湖遗址联合考古报告证明,贾湖先民已经开始酿酒,其成分主要是蜂蜜、稻米、山楂、葡萄等,古人已经掌握添加蜂蜜自然发酵酿酒的工艺,也开创了华夏文明的蜜酒文化之源。河南舞阳贾湖为代表的文化遗址和郑州、洛阳、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就是伏羲、女娲以及皇帝族的文化遗存。华夏人类文明的源头就与华夏蜜蜂文化的源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女娲部落从事蜜蜂产品的采集,而伏羲部落从事蜜蜂产品的加工,9000年前就已经酿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蜜酒。

二、我省蜂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东地区,黄河中下游。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 6.7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4%),2008年底总人口9918万人,居全国第一。我省平原广袤,大河纵横,气候温和,交通便利,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区分布集中,发展养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南现已成为主要的蜜蜂产品商品基地,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发展养蜂业的自然条件

河南省蜜源植物种类多,面积大,分布广,花期长,是蜜源条件较好的省份之一。从早春3月的榆、柳花期到晚秋10月的野菊花,全省蜜源花期长达8个月。其

中能提供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刺槐、泡桐、枣树、芝麻等十几种。全省现有成片分布的刺槐林23.3万公顷,平原种植刺槐 6.5亿株。刺槐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集巾成片的林带主要在豫西山区及黄河故道区。刺槐花期 7-10天,本地刺槐流蜜期从4月中旬至5月中旬将蜂群适时进行转地,在省内可连续采2-3个花期。丰年,群产蜜可达30-50kg。泡桐是本省特有的主要蜜源植物之一。它开花早,泌蜜多,分布集中。全省农田间种的成年林有 5 万多公顷,在四旁种植的有 4.1亿株,集中分布在商正、开封、郑州、许昌五地市,以农桐间作为丰要栽培方式。本省广为种植的泡桐品种较多,花期交错,从4月中旬始花到5月中旬结束。—般年景,每群蜂可产蜜15-20kg。

本省是全国最大的芝麻蜜源基地,播种面积19.8万公顷左右,7 月中旬开花,不同品种花期前后铅外,持续到8月下旬结束,历时40多天。一般年景,每群蜂可产蜜15kg左右,高者可达40kg。

丰富的蜜源为河南养蜂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短途转地一年可赶4-5个主要蜜源花期,使河南成为全国较理想的养蜂地区之一。本省各种主要蜜源植物总面积约200万公顷。据计算,贮蜜量约18万吨,每年可为社会提供商品蜜6万吨左右,相当于现在年产量的3-4倍。油菜、紫云英花期可载蜂80万群,产商品蜜1.4万吨;刺槐花期可载蜂70-120万群,商品蜜产量约在1.1万吨以上;枣树花期可载蜂40万群,产商品蜜8000吨以上,芝麻花期载蜂70万群,产商品蜜8000吨6荆条花期载蜂30万群;棉花花期载蜂100万群;泡桐花期载蜂20万群,其它主要蜜源花期载蜂180万群次,按每群蜂年利用4个主要蜜源花期计算,全省可饲养蜜蜂140万群。

 我省养蜂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我国的蜂群数量已达820万群,成为世界第一大蜂群拥有国,蜂群数量占全世界的1/8。我省拥有丰富的蜜源,蜂蜜年总产量为2.53万吨,蜂蜜产品年出口1.6万吨,居全国第二,蜂蜡年产量3000吨,居全国第一。蜂群的饲养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蜂群的管理方式因季节的不同要做出调整: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人室,人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目前养蜂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就以我省为例,我省拥有丰富的蜜源,蜂蜜年总产量为2.53万吨,蜂蜜产品年出口1.6万吨,居全国第二,蜂蜡年产量3000吨,居全国第一。但由于生产、加工、贸易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蜂产品的质量,致使经济效益低下。由此可见养蜂业还存在一些亟待

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标准化规模生产程度低。养蜂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蜂场规模小,蜜蜂良种化程度不高,蜂螨、白垩病、中蜂囊状幼虫病和爬蜂综合征等疫病还比较突出,蜂群健康状况、蜜蜂育种以及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蜜蜂授粉增产的意识不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对蜜蜂授粉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专业性授粉蜂群数量较少,养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普及率不高。目前,粮食、果树、蔬菜等农作物流蜜期喷洒的部分农药对蜜蜂毒性较大,由于蜂农不了解农药使用情况,造成蜜蜂大批死亡,给养蜂业造成较大损失。三是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部分蜂药使用不规范,蜂产品质量和检测检验标准还不完善,市场监管较为薄弱;加工企业总体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个别企业还存在追求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四是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近年来,部分地方养蜂管理机构逐渐弱化,养蜂行业组织发展还比较滞后,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衔接等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养蜂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此外,养蜂条件艰苦、设施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轻人不愿从事养蜂业,养蜂人员老龄化现象凸显。

 发展前景

养蜂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产业。它是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链环,同时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1、我省养蜂生产资源丰富。蜜粉源植物595种,总面积约200万公顷。至少可容纳约150万群蜜蜂,目前我国饲养蜂群数只有820多万。

2、蜂产品市场前景较好,有价格优势。,国内市场潜力大,迎合消费趋势。目前我国生产的蜂蜜就是全部内销都无法满足消费需求。且我国蜂蜜外销价格较其他国家每吨低100-300美元,利于开拓海外市场。

3、蜂业的产业基础较好。自80年代以来,我省蜂业管理得到加强,商品基地建设、蜜蜂育种、养蜂科研、教学、蜂产品流通、加工体系初步建立。蜂业行业社团的作用得到发挥,养蜂生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4、养蜂人才优势。60年代开始,河南农业大学、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后分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两校)分别设立实验蜂场,在畜牧系、植保系、园艺系开设养蜂选修课程;1989年开始,河南农业大 学、河南职工技术师范学院分别开设了生物资源利用专业,内设养蜂专业课,为社会培养养蜂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巍.刘先蜀[期刊论文]-中国蜂业2006(02)

2、《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

3、吴黎明.彭文君.吉挺.刘福秀[期刊论文]-中国养蜂2005(04)

4、杨冠煌[期刊论文]-昆虫学报2005(03)

13.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篇十三

关键词:群众路线,发展,历程

“群众路线”的概念及其在中国共产党发动、组织、领导群众,号召党员干部、国家民主制度构建和政策推行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群众路线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数十年革命与建设历程中形成的。从对有关群众路线理论的资料研究来看,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可以将“群众路线”的演进历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1921-1927年)

从党的史料来看,虽然党在其革命理想描述和其所进行的革命实践中,都已对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实现形式都进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在建党初期,由于受苏联为首的第三国际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不论在党的理论建设上,还是对时局判断等都受到了重要的影响。然而,这一时期,党在具体的工实际出发时,“群众路线”内容的雏形才开始初步形成。作中逐渐发现外来的理论经验和“本本”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因此,党开始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本本”错误和不做任何调查的做法。尽管如此,党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这一不足。

从中国共产党党史资料来看,在理论上讲,党的“群众路线”应该从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正开始的。从时间上看,中国共产党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认识到外来理论存在的不足,但这一时期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直到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才开始对外来“教条”和“本本”提出质疑,并明确提出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时,“群众路线”内容的雏形才开始初步形成。

从中国共产党关于此阶段党的建设理论文献中可知,由于党对“群众路线”认识的局限性,党认为不同阶级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阶级的先进性,因此,党针对工人、农民等不同阶级的群众,主要注重对他们的宣传和教育,将自身仅仅看作一个教育者或知识的“灌输者”。并不是后来党所提出的“群众路线”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要做群众的老师,又要做群众的学生”。同时,这一阶段,党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在城市,使得党不能很好的开展农民运动,未能充分的认识到农民群众的重要性,缺乏向农民阶级的群众学习的思维和实践。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国共第一次合作分裂,党开始深入农村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从思想上和中国的现实出发,必须要“向群众学习”,“做农民群众的学生”,并逐渐形成了“群众路线”的认识理论。

二、苏维埃时期(1927-1936年)

1. 群众路线力概念的诞生

1928年7月在中共六大中提出“争取群众的路线”作为总的政治路线。又提出将“明确的阶级路线与充分的群众工作”作为党实现其价值理想和解决现实问题时所遵循的基本路径。从这一时期开始,“群众”和“路线”的用语逐渐实现了整合,“群众路线”这一整体性称谓也应运而生了,并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内涵。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群众路线”这一称谓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经常性的运用,但是它并未形成“概念化”,因此,这里还不能将其理解为党在后来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群众路线”理论。因为从对历史史料研究来看,这一称谓主要是根据党将开展群众工作“路线化”的努力以及“经过群众的路线”之类的说法提出的,所以,在这一阶段的“群众路线”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公开、广泛地依靠群众开展工作的意思,并没有特别的含义。

2. 多重意义上的“群众路线”的形成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由领导工人阶级的城市暴动转入开展农村土地革命。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并逐渐形成了多重意义的“群众路线”。其中,李华博士在《“群众路线”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作了具体论述,“第一重要意义上的‘群众路线’是党与党员群众之间的关系。此阶段,尽管中国共产党自身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但是党的建设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左倾’思想的影响,党内的民主建设不完善等。第二重意义上的‘群众路线’是党与无产阶级群众之间的关系,党主要是通过领导和组织工人开展城市暴动实现自身‘无产阶级化’,并通过对参加城市暴动中工人阶级的宣传、组织与动员,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一‘群众路线’。第三个重意义上的‘群众路线’就是党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随着党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党更加地关注‘农民群众’,从对党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文献研究中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尤为注重发展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并将其作为党继续存在的基础和依靠。”(1)到此,三重意义上的“群众路线”形成了,也构成了后来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群众路线”内容的基本特点。

三、延安时期(1937-1949年)

从对党关于“群众路线”的资料研究中可以看出,从1937-1949年这个阶段应该是党的“群众路线”走向成熟的阶段。“延安时期的许多政策都是在瑞金的最先尝试、并逐渐发展成熟的办法。在理论阐述的支持下,20世纪30年代初的实验性创议如今已成为完整的操作制度。”(2)其中,1943年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这种论述及时对群众路线内容的具体描述,也被认为是群众路线理论成熟的标志。“至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已经成型并延续至今,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群众路线”理论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在群众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自身内部的统一和发展,而且还更好地动员和组织群众,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建设,为夺取最终胜利提供阶级基础。

四、新中国建立后(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由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随着这种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党创建的“群众路线”理论所处的环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对群众的动员方式已经不是号召群众开展革命斗争,而是组织领导群众积极开展国家建设,更好的实现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目标。因此,有人提出“当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九年全面执掌国家权力时,批评与自我批评和群众路线融入进了政治权威结构之中。”然而,由于群众对于政治生活的参与、对于党员干部监督的减弱,导致群众路线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最终的结果致使群众路线严重的偏颇:“党的控制与领导让位于群众自下而上的大民主、体制化和制度化让位于不断的群众运动、利益刺激和正常的经济发展让位于群众的精神狂热和理想主义…”。从而引发了由于群众路线的片面性所带来的严重问题,群众路线自身的合理性也受到严重的冲击。

总的来看,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执行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但是此阶段群众路线依然在党领导国家各方面建设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后来学术研究以及国家对这一时期的总结中也可以看出都对群众路线发挥的作用给予了肯定。

五、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共产党仍应继续探索群众路线的价值,克服群众路线的不足,并将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下去是亟需必要的。改革开放为群众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正确有效的执行提供了优越的环境。随之而来的政治改革、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一步推动了群众的个体化与自主化,将群众塑造成了具有个体性的和独立的公民,使得群众的自主性与党的领导得到了更好的契合,群众运动也在党的集中领导下有序的开展,但是,我们也要注重群众路线自身的“辩证逻辑”不能过分强调党的领导和控制,而忽略了群众对党的有效监督和积极的政治参与性,导致对群众和社会的抑制。根据当前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不仅要注重自身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通过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来加强对社会的管理,而且更要注重运用和发挥群众路线的作用予以缓解社会压力。同时,中国共产党必须认识到,这种对群众路线的运用不是简单的教条化,而是必须要全面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内涵、逻辑和历史基础上,系统解决群众路线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路线在应对党和国家面临的现实挑战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注释

11 李华.“群众路线”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D].复旦大学,2012(03 ):89.

22 [美]李侃如.胡国成,赵梅.译.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6.

14.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篇十四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森林因其能够消耗、吸收、固定和储存CO2,而成为碳汇的主体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京都议定书>,并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同意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碳汇项目纳入清洁发展机制,这就是说,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造林,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来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对我国开展的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优势和前景,并探讨了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作 者:李峰 杨素青 李惠敏 高野 王立刚 刘文环  作者单位:李峰,高野,王立刚,刘文环(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杨素青(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

15.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 篇十五

摘要〕电子化政府是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的整合概念。其内涵在于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对于提高政府回应力、政府政策能力、政府效率,实现开放政府和责任政府,最终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是故,建构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的新趋势。电子化政府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政府业务的电子化、政府服务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与政府再造的整合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化政府;政府再造

一、前言

自1960年开始萌芽发展的新兴信息科技-电子计算机,与1990年代初期开始普及的通讯科技-国际互联网相结合,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电脑科技的优势在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快、正确性高、而且存贮能力强,因此可以增加人的生产力、支援决策、降低成本。而互联网更是消弥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国界、疆界的藩篱,将人类生产力与价值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信息与通讯技术正在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巨大的影响,促使整个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从世界范围来看,盘据二十世纪已久的工业社会型经济逐渐为全球化的信息经济所取代,在信息社会之中,信息已取代传统的其它资源,成为战略性资源;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加工与处理已成为创造财富的基础;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已成为社会和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已成为各行业核心的管理领域;社会经济走向全球化。诸如此类的变化证明了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是真实存在的。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欲取得竞争上优势的动机正驱动各国政府去了解、适应、开发正在形成的全球性信息经济,推动社会和经济的信息化。在整个社会走向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这是由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角色,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处理组织”,以及政府管理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所决定的。是故,为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各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发展国家信息通讯基础建设(NII),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化政府。

本文探讨了电子化政府的意涵及其意义;说明了电子化政府在主要国家的发展状况;探讨了电子化政府的实现问题;

二、电子化政府的意涵与特征

对于电子化政府,时下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电子化政府就是办公室自动化,有人认为电子化政府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有人认为就是“政府上网”,也有人借用电子商务的概念,将其称为电子政务。“电子化政府”(ElectronicGovernment)则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概念。

事实上,电子化政府的意涵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程度而不断变化和扩展的。在20世纪70-80年代,人们提出办公自动化,其主要是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处理办公室内部业务,偏重于文件的制作、传送和贮存。从80年代以后,管理信息系统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管理信息系统是适应管理者决策和有效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建立的信息加工和处理系统,重点是支援决策和满足政府管理职能对适时、准确、相关信息的需求。从90年代以后,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人们又提出电子化政府或网络化的政府管理这一概念,主要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等信息与通讯技术,连接政府各单位以及各资料库,进一步对各系统进行整合,并建立其电子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政府网络体系的建立,为社会公民提供信息和其它服务。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所谓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它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化政府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virtualgovernment),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具体分析,电子化政府强调:

(1)倡导科技领先。政府要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整合到政府管理中去,从而实现政府管理的目标。

(2)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电子化政府,意味着政府信息的公开化,政府有责任与义务以更便利的方式,以更易理解的语言,让民众能够容易地获得政府的信息,从而创造更高的附加值。(3)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回应机制。电子化政府的目的在于建立起跨越政府机关、企业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经此互动机制,公民可以获得政府的信息与服务,而政府亦可了解民众的合理需求,从而促使政府更有回应力和责任性。

(4)更有效率。电子化政府的目标之一,在于透过信息化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使行政程序简单化、统一化、政府业务电脑化、网络化,从而提高政府的效率。

显然,政府信息化的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革政府,从而实现一个开放的、有回应力的负责任的和有效率的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信息化或电子化仅仅是一个工具或手段而已。

三、电子化政府的必要性和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信息处理企业”,政府治理的过程便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政府的职能的履行莫不依赖于适时、准确、相关的信息。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它必须了解民众的需求;政府是导航者,需要了解环境的变迁,从而作出准确的战略选择;政府是市场失灵的矫正者,而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矫正的前提是掌握较完备的信息;政府是社会问题的管制者,而这又有赖于对社会问题信息的分析、判断和把握……。可以讲,信息及信息网络,是现代政府的神经系统,没有这个系统,政府管理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到混乱之中。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电子化政府的价值是十分重大的,举其要者在于:

・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扩大公民的参与。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建立政府组织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广泛的沟通网络,这种沟通网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组织部门与层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内外的沟通效率,及时传达政府之施政意图、方针与政策,反映公民的要求和呼声,从而提高了政府治理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借助因特网、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等新兴的科技方式,与民众建立一个迅速、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和扩

大公民对政府公务管理的参与。・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政府信息化,必将对政府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发生变革和冲击。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信息化,使传统的科层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政府信息化,促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政府信息化,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政府信息化,提高了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凡此种种,均对政府效率的提高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公开政府信息,实现开放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开放政府的根本。经由网络系统,政府信息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机密等不宜公开外,依其性质向社会、组织、企业公开使用,不仅可促使政府信息加值利用;更重要者,便于社会大众、新闻媒体监督政府施政,起到透明和公开的作用。实践证明,网上招标、网上采购等等对于促进政府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

正是由于电子化政府具有如此重大价值和作用,世界各国莫不把构建电子化政府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四、电子化政府:国际的发展

面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挑战,世界各国均致力于发展政府信息化的政策,借助信息科技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与施政质量,并透过构建电子化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下面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说明电子化政府的发展

美国电子化政府

自从80年代起不断地受到预算赤字的拖累,在国会消减预算与选民的压力下,由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PerformanceReview,NPR)便针对行政过程与效率、行政措施与政府服务的品质进行了重新的探讨,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Reengineering-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的观念,由于传统政府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层级节制系统,削弱了员工的创造力与活力,因而欲透过“分散智慧”(DistributedIntelligence)的理念将信息与工具分散至整个组织当中,让员工能够收集信息并与工作一起成长(CollectInformationandWorkTogether),并增强决策人员的能力。

NPR于1993年提出“创造成本更少,运转更好的政府”(CreatingaGovernmentThatWorksBetterandCostsLess)及“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两份报告。其中,前者企图透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政府得到民众的信赖;后者乃利用信息技术来“革新”政府,提出电子化政府的概念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1994年12月“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GITS),提出“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远景”(AVisionfor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报告,强调要建立起注重顾客导向的服务性政府。

1993年由戈尔副总统领导“政府再造”(reinventionofgovernment),在与第一线(front-line)的联邦雇员进行访谈后,针对政府运作,提出了多达一千二百件建议事项。从中更发现藉由信息技术进行再造工程,能使政府工作运作地更顺畅并能够节约成本。因此,NPR便于同年9月7日针对官样文章(redtape)以及失灵的官僚组织(uselessbureaucracy)、无意义的法规(senselessrules)提出革新方案,郑重指出要解决政府的问题以及促进政府更有效地运作,必须进行全面性的改造,将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ial)融入原本层级分明且由上而下的政府制度,将政府定位在监督者、总管理者、人事专家、预算分析者、采购专家、会计师与查账员,并让民众与社群由基层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因此,该方案中包含两项任务:

(1)运转更好

在政府结构上由于以往集权式的制度扼杀了中层管理者与员工的创造力,因此必须针对组织进行适度的调整,以电子化处理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建立政府的服务标准;在政府人事上依照部门工作需要进行缩编,淘汰多余的人员与管理层级。(2)花费更少

“减少政府支出”与“缩减赤字”是政府再造的重点。除了政府在人事上的精简而节省下来的人事成本之外,停止缺乏效率的教育计划、财政计划、福利措施等,并透过信息技术减少政府的支出。并且废除不合时宜的法令规章、利用电子化过程减少纸张的浪费等。

同在1993年,NPR发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的报告,企图通过信息技术改善政府的效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并让政府官员深入了解信息技术是下个世纪政府的基础建设,并强调一个具现代化的“电子化政府”给予民众更多机会以最有效的方式取得政府服务。该报告中列出政府应用信息技术的三点事项:

(1)强化信息技术的领导力

信息技术有助于消弭各组织之间的界线,推动组织革新,而一个良好的领导机制,不但能够组合组织的愿景与承诺,更能确保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足以完成组织再造的工作。因此,要设立领导机构,针对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应用系统与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增进组织的绩效与服务品质。

(2)建立电子化政府

通过整合下列七项电子化的机制,使得民众与政府、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更快速、更富有效率:

・建立全国性的、整合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

・发展整合性的电子化取得支付信息及服务;

・发展全国性的执法及公共安全信息网络;

・提供跨越各级政府的纳税申报及缴税处理系统;

・建立国际贸易资料系统;

・建立全国性的环境指标系统;

・推动政府部门电子邮递系统。

通过电子化政府的各项机制以提供更有效率、更易于使用的服务,并取得政府服务的机会与管道。

1994年12月,美国NII小组“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提出“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远景”(Avisionforgovernmentinformation)报告,该报告认为改革政府不仅仅只是人事精简、减少政府赤字而已,更需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彻底重塑政府对民众的服务工作。因此,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政府与客户间的互动”,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化政府以提供更有效率、更易于使用的服务、提供更多取得政府服务的机会与管道,并达成下列三项目标:

(1

)建立起政府资源共享的全国性愿景,将政府机构的信息技术优先顺序加以排列、让政府各级层间信息得以互通与合作,并促进与工商界的合作等。

(2)增进信息基础建设的发展以建立现代化的“电子化政府”,提供社会大众更有效率的信息与服务,快速回应民众的需求并保护隐私权。

(3)强化信息技术的领导能力,使得领导者能够善于运用各种信息科技的政策、程序并建立政府服务标准,以达成顾客导向政府的目标。

这三项目标并非仅仅增加政府的生产力,相反地,在“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远景”报告中,GITS工作小组从顾客满意角度建立起政府的运用信息技术提供服务的新模式,替未来美国电子化政府勾勒出蓝图。因为,当政府走向更现代化、更有生产力时,“取得政府服务的管道”便成为重点。因此,该小组提出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化政府,提供更有效率、更易使用的服务,并提供更多取用政府服务的机会与管道。在1993年NRP公布的报告中即明显地看出美国政府利用信息技术以提升政府效率的构想,而后经由NII的相关建设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而其后的GITS的报告中更欲建立起运用信息技术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提出了十八项服务重点,除了前述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信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等之外,提出了电子化支付运作的支持机制,包括了保护隐私权和信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信息基础建设、改善信息技术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力与提高信息技术的素养等。近年来,企业精神政府强调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现代化政府成为行政改革的主轴。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电子化的政府服务不但能为民众提供更为便利、更具弹性的服务,而且能够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品质。

英国的电子化政府

英国在1994年进行“政府信息服务”的实验计划,11月公布[Government.Direct]计划,提出新型态的公共服务以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并在[GreenPaper]中以电子型式传送政府服务给社会大众,不但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更给予民众更多的与政府往来的管道,并经由策略性的规划将信息技术推广到整体政府结构,表达出将藉由信息技术的发展,揭开一场激烈且广泛的改变的企图。其目标包括:(1)提供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2)改善行政的效率与公开化;(3)替纳税人看紧钱包。强调电子化政府欲以电子化的型态传送政府服务,并建立起电子化政府的原则:

(1)选择机会。除了传统的以文书、面对面地接受政府服务外,电子化传送政府服务的新方式,给予政府的大多数顾客(包括民众与商业界)更多的选择机会。

(2)信任。政府在收集与民众自身或商业有关信息时,也必须遵守资料保护的法律与相关程序,以确保信息收集过程的正当性、信息内容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尽量维护资料的安全,并准许民众能够取得有关自身的资料或修正错误的内容。

(3)可取得性。除了通过信息技术联结政府各部门外,建立电子化的单一窗口、或以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与快速服务、增加外语服务等方式尽可能地提供民众取得政府服务的管道,以达成民众利用政府的“可取得性”与“容易操作”两项重要特质。

(4)效率。强调政府必须通过信息技术增加行政效率并快速回应民众的需求,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消弭政府各部门与机构间的界线并进行政府组织的简化与整合工作,使得民众不再对各部门间的界线而感到困惑,并针对政府例行的处理程序加以自动化与流程简化,以减少人工处理造成的问题并减少纸张的浪费。

(5)合理化。提供政府部门与机构间共享资源或组织功能重组的机会,以减少政府支出并简化系统。

(6)公开信息。公开信息的制度能够增加国家的竞争力与政府的开放性。除了部分受到法律规范不得公开的资料(包括国家安全、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有关的资料)外,其它的政府信息,应该尽量以电子化形式并经过有系统的处理之后公开,让民众能够更容易地取得所需的信息。

(7)电子安全。电子环境中的安全是政府必须立即重视的问题,为了不让电子资料被他人不正当地截取与操纵,并保障电子交易过程的程序,政府必须采取相关的安全机制以维护电子环境中的安全与可靠性,例如由政府或具公信力的第三者建立个人身份与组织的认证制度,采取加密措施等。

日本的电子化政府

为了建构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日本政府在推进电子化政府方面均作了明确的规划。一方面是为了适应行政革新的新潮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唤起民间之需要与普及,从而担负起国家高度信息化之先导角色。1993年10月临时行政改革推进审议会,将政府信息化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制定政府信息化的推动计划。1994年8月设置了[高度情报通讯社会推进总部],以内阁总理大臣为总部部长。1994年12月,由内阁会议议决通过了所谓的[政府信息化推进基本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期程,以1995年度开始,为期五年。其重点是:(1)行政信息的电子化。(高度利用行政信息,作到公务人员一人一台电脑,建立各省厅区域网路。);(2)信息提供的高度化。(发展线上服务,提供电子信息,以达到信息的共享和充分利用);(3)信息流程的顺畅化。(建立政府机关的广域网路和部会之间的电子文件的交换系统。);(4)行政手续的便捷化。(逐步实现申请手续的电子化、线上化、窗口一元化等)。日本电子化政府主要目的就是要在行政所有领域上,普遍地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政府服务的品质和效能。在此理念下,政府信息化就被定位为:一个有效率、有统合力、有应变能力的政府;一个与国民建立相互和谐?叵登夷芄宦?忝裰谛枨蟮恼???nbsp;日本政府信息化的计划目标是:依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及政府财政状况,在所有的行政领域上,积极道入,并使信息技术的利用,成为行政组织活动所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政府内部之沟通顺畅、资源共享,达成政策制定的迅速、有效。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从“纸张”之信息处理,转为通讯网络、资料电子化之信息处理。

日本政府信息化的推动基础与准备方针为:(1)行政信息的电子化及其高度利用。在政府行政领域,广泛实施电子化;视信息系统为组织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东西,建立职员一人一台电脑或工作站的工作环境;建置能够活用外部信息的资料库;在固有的定型业务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业务信息化,并提升现有的系统。(2)行政信息流通之畅通与整体运用。为达到各省厅间的资源共享,应统一代码、资料项目等,并使之标准化;建立省厅间的电子文书交换系统;开发一致性的资料库,加强省厅间的共同运用。(3)公共服务品质之提升。建立整合性、超时空限制的信息服务系统;配合民众需求,建立信息查询目录;建立与民众有关的行政手续、案件审查业务等信息系统。如申请、申报、商谈等业务均予以电子化、线上服务化,提供电子查询、阅览。(4)信息系统及执行环境之高度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如分散处理、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应用;跨省厅的信息系统,应使用国际标准化的.产品,以适应系统

的开放性;配合承办员自行操作及网路广域化的进展,加强信息系统及设备方面的安全对策,并充实系统监查及评价功能;积极筹建智慧型办公环境。(5)通讯网路之高度化。积极推动省厅内通讯网路及主管机关与所属机关间通讯网路的建置;尽快完成省厅间广域网路之运用管理及接续方式;为实现资源的广泛交流,中央机关网路与地方公共团体、民间网路间,应确保最适当的信息交换方式。

五、电子化政府的实现

电子化政府的建立和实现,并非是简单的引入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许多方面的变革,是建立在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具体分析,电子化政府的实现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政府信息的公开

电子化政府的一个基本的前提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政府有获取信息的需求,人民也基于政治参与、经济活动和个人发展,强化了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一个国家的政府乃是该国最大的信息的收集、整理、生产、应用、扩散的机构,不仅如此,其拥有的信息也是与民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向国家请求信息公开,乃属人民所拥有的基本权利,是谓之“知情权”(therighttoknow);反过来,公开信息乃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是故,世界上许多国家均致力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建设,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与政府的信息供给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有很多信息不论就理论上还是实际利益衡量上,都应对外公开,但未能公开,造成政府资源取得上的困难;政府信息公开没有成为一种制度性;公民缺乏整合性的获取政府信息的途径,人民要想获取一信息,并不知向哪一个单位索取。我国政府掌握了80%以上的信息,但因信息公开问题,许多信息得不到利用,从而导致信息资源的浪费。

2、发展公用电子资料库,推进其加值利用

政府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能够实现高度的共享,从而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加值利用。为此,发展公用资料库并促使其加值利用便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之一。从此出发,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的需要和重点,加快建立经济、贸易、土地、科技、环境、人口、工商管理、社会保障与福利、新闻出版等政府部门主导的电子公共资料库。规划建置具有整合、示范性质的公共资料库。扩大信息资料的交换与流通。政府各机关应在最大范围内,经合法程序,提供可利用的信息资源。

3、政府信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

构成电子化政府最底层的是政府的信息和通讯的基础结构,也可以说是政府信息流通的“导管”,它包括电缆线、光纤以及其它传送信息的设施或工具,加上把信息从一方送到另一方的控制软体。考虑到政府信息化涉及到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重要问题,有必要思考建立电子化政府,推动政府信息化的通讯网路的基础结构,以作为政府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的平台。从国际的经验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是重要的:

①推动国家信息的基础结构(NTT)的发展,加速国家信息化的步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连结在一起,使整个社会彼此分享信息。

②以互联网络为基础,建构政府信息服务骨干网络GSN(GovernmentServiceNetwork),在骨干网络上提供电子窗口、电子目录、电子邮寄、电子新闻、电子民意箱等基本服务。

③发展和建设政府机关内部的局域网(intranet)应用环境,提供各级政府人员电子邮件、电子目录、电子新闻、电子信箱的能够环境。

④建设和发展电子化政府的系统平台,作为取得政府信息化服务系统及信息设施,如电话、个人电脑及工作站、自动提款机、共用信息服务站(Kiosk)等,其广泛分布于家庭、公共场所、办公场所及各级政府机关的信息设施,将提供公民以及社会各界进入政府以取得信息及服务。

⑤发展单一窗口、一站到底(one-stop)的政府信息服务。

4、政府业务的电子化

电子化政府的基础之一在于政府业务的电子化,即改变传统的政府机关的办事方式和手段。传统的办事方法、公务处理及事务管理,皆可以用现代信息及通讯技术加以改变。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业务的电子化,预期应向以下方面予以推动与发展:

电子公文。政府机关的公文处理,实施公文制作电脑化,稽催管理自动化以及电子公文交换。

电子邮寄。政府的会议通知、信息传达、政策宣传、法规颁布、意见调查等,以电子邮寄方式处理,以加快信息的流通。

电子采购。在网络安全认证的基础上,政府机关在网络上进行采购、交易支付等电子作业。人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有关财务处理及支付逐步经由网络处理。政府的公共建设招标和投标,亦可随着电子安全认证制度的建立,在网上进行。

电子法规。在互联网络上设立“电子法律、法规资料库”,建立电子法规信息服务网络,提供法规检索。

电子规划管理。通过网络上设立电子计划资料库,保证各机关计划的制订、执行、评估的一致性。

电子税务。通过网络提供各种税务信息服务;提供税务查询;提供纳税人利用信息卡经由网络转帐缴纳、核查税款;提供网路申报所得税、营业税等。

电子人事。提供人事及法律检索;网络招聘等。

电子工商。提供工商资料和信息、工商登记网上申报等。

电子保健。在网络上提供医政、药政、食品卫生、防疫等医疗保障的信息及服务。

电子公共事业服务。在网络上提供电力、电信、自来水、煤气等各项公共事业的自动化服务,提供查询、申报、交费等服务。

需说明的是,行政业务的电子化过程不只是单纯的增加硬件、软件设备,更需从政府组织全面性来了解信息技术的需求、组织目标与管理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整体性、合理性的规划,力求突破现有的运作方式,以更经济、更有效的方法取得政府运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以及人力,促进政府信息的流通及整合,提高行政效率与效能。

4、政府服务的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电子化政府的特质在于它是服务型政府,即透过电子媒体创新政府的服务。电子政府期冀达成这样一个理想的服务型态:公民在尚没有走进政府机关即可获取丰富的信息;公民只需在单一机关办事,任何问题皆可随问随答,所办事情立等可取;若公民申办事情涉及到多个机关,则政府机关可在一处办理,全程服务;公民无需进入政府机关,即可经过电脑连线申办。政府服务将朝“单一窗口”、“跨机关”、“24小时”、“自助式”服务的方向发展。质言之,电子化政府要求政府创新其服务的方式,使政府服务更为快捷、更为方便、更为畅通、更为直接、更为公平、更具有高的附加值。

6、电子化政府与政府再造

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信息化始终是与政府的再造相联系,而且是政府再造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工具。信息化在促进

政府行政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效率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治理的结构、政府程序和工作流程、政府政策和政策制定都发生了重大的冲击,信息化在促进政府反应力,提升政府沟通效率,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人力精简和有效运用人力资源,节约政府开支与经费,扩大公民参与,创新政府服务等方面均显示了其比较优势。因此,电子化政府的实现必须与政府再造相结合,从目前发展来看信息技术与政府再造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层级化的,公共组织的架构,建立网络型组织;改变政府运作的流程,建立一个无缝隙的政府(seamlessgovernment),即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得到服务的政府;改变政府的职能,实现导航型政府;改变政府的治理结构,从强势国家单独治理模式转变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实现政府治理观念的变革,确立顾客与消费者导向的政府。

7、电子政府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电子政府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在国外,为保障政府信息化发展,许多国家均制定并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在美国有《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德国有《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俄罗斯有《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权》,在英国有《政府信息公开法》等等。这些法律对政府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规范的作用。事实上涉及政府信息的立法,范围十分大,它涉及: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制度:如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公报法、行政程序法。

政府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如个人资料、隐私保护法、国家保密法、商业秘密法。政府信息存贮管理与内部传递方面的法律:如统计法、档案法。

政府信息获取方面的法律:主要涉及政府因行使管理权力所向人民强制获得同意取得的相关信息的法律制度。

8、电子化政府的安全环境

政府信息不仅是国家资产,而且是需要精心管理的重要资产。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子政府生命所在。信息安全涉及保密性(控制那些存取信息的人)、完整性(确保信息的更新与修改只能经由授权者进行)、可用性(确保信息授权用户总是能够存取信息)等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政府信息化正在由专属主机、封闭网路、开放式分散处理系统,逐步走向国际互联网的多媒体信息交流和业务处理,在此情况下,信息安全便成为一个头等重要的大问题。

信息安全是信息服务能否健全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系统运作环境中,无论是使用者、实体设施、应用作业、资料及档案皆应严密管理。可以预料,随着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政府可能面对各种的意外灾害、电脑故障、人为破坏、侵入、泄密、窜改以及其他种种电脑犯罪,政府机关必须未雨绸缪,加强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以确保国家、组织及人民的权益。为此必须:制订政府机关信息安全管理的办法,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标准、人员管理、资料管理、实体及网络管理、紧急应变复原处理、安全稽查和考核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政府行政机关内外建立电脑稽核制度;建立政府认证机构(CertificateAuthority),提供政府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安全认证服务;加强政府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定及推动政府机关加密(Cryptography),数位签章等信息安全标准及技术规范;建立网络安全紧急反应以及处理机制(ComputeEmergencyRespondTeam),协调政府机关处理信息安全管理事件。

9、公务员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以及应用能力的高低,是政府信息化能否落实的关键。适应政府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每一位公务员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以及应用能力处理政府公务以为民众服务之外,也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依其专业性质和业务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网络应用的相关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公务人员。

参考文献:

1、张成福,《中国政府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前景》,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委托研究报告,2月。

2.Andersen,D.F.andS.D.Dawes.1991.GovernmentInformationmanagementNJ:Prentice

Hall.

3.Bozeman,B.andS.Bretschneider.1986.Public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Theory

andPrescription.In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46(6):475-87.

4.Bretschneider,S..IntroductiontoaSymposiumonpublic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In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andTheory7(1):85-87.

5.Cleveland,H.1985.TheTwilightofHierarchy:SpeculationonGlobalInformationSociety.

In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45(2)185-95.

6.Cohen,S.1988.TheEffectivePublicManager.CA:Jossey-Bass.

7.CITU,,TheElectronicDeliveryofGovernmentService

8.Drucker,P.1988.TheComingoftheNewOrganization,InHarvardBusinessReview,

Jan/Feb,pp.45-50.

9.GITS.1994.AVisionfor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andtheNational

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

10.Kraemer,K.AndKing,J.L.1986,ComputingandPublicOrganization.InPublic

ManagementReview,vol.46,pp488-496/

11.Officeofthevicepresident,1994.Reengineering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

12.Starling,G.1993.ManagingthePublicSector.4thed.CA:WadsworthCo.

13.Stowers,G.N.L1996.MovingGovernmentsOnLine:ImplementationandPolicyIssues.

上一篇:学习强国_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大学生数控毕业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