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特点(精选6篇)
1.关于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特点 篇一
综合性思维是把对事物各个侧面、部分和属性的认识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性思维不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的认识,随意地、主观地拼凑在一起,也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按它们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把整个事物在思维中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
美国在1969年7月16日,实现了“阿波罗”登月计划,参加这项工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42万多人,参加单位2万多个,历时,耗资300多亿美元,共用700多万个零件。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指挥韦伯曾指出:“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技术,都是现成的技术,关键在于综合。”可见,阿波罗计划是充分运用综合性思维方法进行的最佳创新。
6道创新思维题推荐
1. 在美国的一个城市里,地铁里的灯泡经常被偷。窃贼常常拧下灯泡,这会导致安全问题。接手此事的工程师不能改变灯泡的位置,也没多少预算供他使用,但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横向解决方案,是什么方案呢?
2. 游客有时会从帕台农神庙的古老立柱上砍下一些碎片,雅典当局对此非常关心,虽然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但是这些游客仍旧把它作为纪念品带走。当局如何才能阻止这一行动呢?
3. 在一个小镇里有四家鞋店,它们销售同样型号、同一系列的鞋子,然而,其中一家鞋店丢失的鞋子是其他三家平均每家的3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4. 加利福尼亚州的阿尔托斯市政府被森林大火所困扰,他们想清除城镇周围山坡上的灌木丛,但如果用螺旋桨飞机来操作,反而极易引起火花,导致火灾,他们该怎么办?
5. 一个人以一打5美元的价格购进椰子,然后以一打3美元的价格售出,凭借这种做法他成了百万富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6. 一位年轻的股票经纪人即将开始经营他自己的业务,但是他没有客户。他如何使一些富有的人相信他能够准确地预计股票价格走势呢
2.强势团队的五个特征[最终版] 篇二
曾几何时,团队成为一个响亮的词语。公司与公司在市场上的搏杀更多的演绎为团队与团队的PK。成功的团队都是一样的,不成功的团队各有各的不幸。如何打造一支强势团队困扰着一位又一位的经理人。下面来介绍一下,强势团队的五个特征:
第一,数量合理。团队奉行的不是人多力量大的原则,而是根据需要来确定人数。需要十个人就可以搞定的问题,找来十一个人,那么这第十一个人来了做什么呢?吃闲饭吧。单单吃闲饭也就罢了,偏偏人不是动物,往往吃饱了,就找事干,干着干着,就出问题了。团队人数相比实际需要人数过少也不行。十个人能搞定的问题,找五个人干,难道要拿这五个人当牲畜用?
第二,能力互补。每个人的能力就好比军队冲锋时拿的手枪、步枪、冲锋枪、大炮等等。各有各的用途,有擅长打远处的,有擅长打近处的,有擅长打天空的,只有它们相互配合才能赢得胜利。一个团队也是这样,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经验,只有充分地实现人员能力的互补,形成一个类似球体的结构,而不是长方体或者其它的体形,才能更快地向前滚动。
第三,目标清晰。一个团队没有清晰的目标。那么团队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一定要让团队成员熟知他们所要做的是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不是随便制定的,要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出的切实可行的目标。过高或者过低的目标,都会挫伤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在明确团队目标的前提下,细分团队成员的目标。让每个成员同时熟知自己的目标。
第四,责任明确。在目标清晰中谈到划分团队成员个人的目标后,接下来便是团队成员职责划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责任。责任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做好应该做好的,二是,如果做不好,要承担相应的惩罚。
3.关于清朝历史的五个问题 篇三
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之后,清军入关,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统治。清朝一共延续了276年,在此期间,百姓的一些生活习俗被强行扭转过来,比如著名的“剃发易服”,将长发束冠改为“金钱鼠尾”等等。那为何皇帝不全国推广满语呢?
如今,满语已经仅限于研究领域使用,可见清朝皇帝并没有让满语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当然,满语仍然有部分融入了汉语,比如东北话“咋呼”、“埋汰”、“故懂”等词汇,就来源于满语;再比如老北京话讲究轻声和儿化音,也是受满语的发音习惯影响。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因此满语也是从女真语演化而来,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来源于中国北方。金朝存在的时候,女真人曾经以契丹文为模板创造了女真文字,但不久金朝被元朝灭亡,女真人就分成了两个部分。
在中原的女真人被高度汉化,生活习俗甚至日常使用的文字,都跟汉族没什么区别了;而在东北的女真人,又深受蒙古文化影响,久而久之,女真文字在明朝彻底失传,明朝末年,女真人写书面文件6成用蒙古文,4成用汉文,直到努尔哈赤崛起,才改变了局面。
努尔哈赤觉得女真应该有自己的文字,于是命令大臣噶盖和学者额尔德尼创造女真文。两人接受了这一任务,加班加点无数个日夜后,终于拿出了“无圈点满文”(老满文),老满文是根据蒙古字母创造出来的,皇太极称帝后进一步完善,出现了“有圈点满文”(新满文)。
从此,满语成为了既有语言、也有专属文字的语种。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出于维护统治稳定的需要,命所有百姓“移风易俗”,剃发、易服都在强硬的推行手段下完成了。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清廷也遇到了来自民间的大规模反抗,双方矛盾一度激烈到无法调和,流血无数。
随着清朝江山逐渐稳固,汉人的反抗心理也没那么强烈了。既然大环境已经稳定下来,皇帝们为何还是没有全国推广满语呢?这是因为,大范围推广满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汉人和满人的人口比例不均,汉族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如果要这么做,势必面临几大困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上古以来产生了无数人文经典,这些经典几乎全部以汉语的形式流传下来,而且人们说话也习惯引经据典,假设想用满文代替,等于要把整个传统文化宝库换一通血,更何况满文属于字母型文字,汉语却是由象形文字衍生而来,改写翻译推广难度太大。
其次,清初顺治、多尔衮主事期间,因为剃发易服事件导致的矛盾已经够大了,等到了康乾时期,皇帝的重心已经放在了稳固江山,而不是改换江山上,如果要强制推行满语,势必又会引发大规模的反抗,稍有不慎就会动摇清朝统治根基,这是盛世皇帝不愿见到的后果。
4.关于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特点 篇四
读程局长推荐书目《关于未来教师的五个追问》心得体会
每年都有一批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登上讲台,成为人民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他们的加入,为我市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这些教师从一名学生到教师,面对角色转换,我们这些新教师会有很多困惑,如何尽快适应新角色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新教师浅谈一下新教师普遍遇到的困惑及解决办法。上个世纪,德国一位教育家曾有这样的奇谈:21世纪最困难也最有价值的是让教师尽可能闭上他的嘴巴。但是,如果教师们真的闭上了嘴巴,教学该如何进行?把上世纪的这个“奇谈” 搬到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实在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和品味。因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教师满堂讲的灌输式教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一场教育革命呼之欲出。
有人说,教育革命就是要革传统教师的命,教师在这场变革中首当其冲。面对这场教育革命,有的教师迷茫,不知如果减少课堂讲解自己还能干什么,不知怎样才能实现转型;有的教师困惑,担忧如果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师尊何在;有的教师一笑置之,认为教育革命只是一时的炒作,学生还是那些学生,教案还是那个教案;有的教师破罐子破摔,觉得现在的新技术是自己无法企及的,让自己运用新技术整合教育,还不如被淘汰算了„„面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未来教师呼之欲出,社会、家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教师的未来面对哪些挑战?教师的转型应对哪些转变?未来教师应具备哪些核心能力?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追问一:教师的未来面临哪些挑战?
对技术的恐惧是教师转型的障碍
事实上,这场革命不是要淘汰和取消教师,而是要求教师担当起教育革命的重任。这场教育革命的目标是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培养,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型,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不等于不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没变,只是“主导”的重点发生了变化。组织引导学生学习、个性化教学、把握学生学习方向等都将成为教师全新的研究课题。新技术和新教育的深度融合最需要探索和尝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践行者,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将决定教育改革的成败,将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和中国的未来。因此,我们期待所有的教师丢掉怨气和失落感,破釜沉舟参与变革。
对于教师,尤其是并非“数字时代原住民”的教师们来说,对技术的恐惧是转型的一大屏障。有很多老师都认为,那是技术达人才能做的事情。不过多年之前,照相也是个技术活儿,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了傻瓜机,自动对焦、自动曝光,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做这项“技术活儿”了。所以,教师们应该相信掌握技术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最好的、最普及的技术一定是傻瓜式的技术,只要敢于尝试一定可以掌握看似复杂的技术。在接触教育技术公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一直在努力研发最便捷的技术让所有教师都能使用。在新技术条件下,教师批改作业、组织考试、判卷等一系列日常工作都可以在网上便捷地进行,这样,就为教师赢得更多的时间来做更重要的工作。
追问二:教师转型需要完成哪些转变?
从知识占有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
破除了对技术的恐惧,面对教育变革,教师转型还要完成三大转变: 一是要具备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素质。虽然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但教师依然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要对学科前沿有敏锐的分析和判断,要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方法。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教师才能承担起教学中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重任。
二是要革新教学方法。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但不是任其自由生长,绝对地放手,而是把新技术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设计出具备启发式和吸引力的教学活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真知,在学生需要帮助时适时提供帮助。只有把握好一个度,才能在严抓和放手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三是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上这门课,情感教学才是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教育变革中,师范院校培养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因为那里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当以新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走到了教学第一线,他们展现的一定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风采。追问三:未来教师应当具备哪些核心能力?
教师必须具备更强的内容解读能力
从未来学的角度来看,对未来教师的判断是基于对现在的技术条件、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的判断。未来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掌握、利用和搜索信息的能力,即教师要知道如何科学地获取信息、如何筛选和整理有用的信息、如何通过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学生需要掌握的信息。
第二,很强的内容解读能力。教师的职能用古语说,是“传道授业解惑”,未来教师工作的重点不是“传”,而更多地集中在“解”的过程。传统的教师更多的是传道,以讲为主,以解为辅,未来教师可能要以解为主,以讲为辅。教学的基本工作更多地倾向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自我学习。第三,未来教师要很好地掌握教学对象的心理。教学过程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情感传递。不仅是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提供了有趣的教学内容,就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情感教学才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与此同时,关注学生心理还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针对个体的情况差异,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针对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关注到更需要关注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我们注意到,在传统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学的过程被我们比较复杂的、僵化的教育方式给扼杀掉了,而在未来教育中,因为是以解惑为主,所以我们要关注个性。但这种能力不是每个老师都具备的,所以要通过日常培训来培养教师的这种能力。
追问四:未来教师的师道尊严从何而来?
师尊除了表现为知识,更重要的是德行
未来的学生趋于自主获取基础性、规范性的知识,教师更多地充当合作者、指导者和研发者的角色,和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师为尊,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教师的知识全面、完善,拥有更多的观点和更高的角度,这是尊师的一个层面。尊师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德”上。北师大的校训非常有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否值得尊重?能不能为学生做表率?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的完善,还取决于教师的行为方式和道德水平。第三个层面就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就是教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我们一直讲德育,以前是把德育变成了一个标准的课程,事实上,德育一定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进行的,需要言传身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习惯自然会体现在他的行为和未来的工作生活当中。所以我个人觉得,不会因为教师知识的储备相对于具有海量信息传播能力的现代技术手段来说显得越来越少,就不受尊重。
以后对教师的评价,更多的会关注教师个人的行为道德,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及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获得学生尊重的基础,如果这些方面做得不好,再多的知识储备又有什么意义呢?
追问五:如何推动未来教师的转型?
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引爆教育创新
教师队伍的转型一个是技能的,一个是思想上的。首先,技术的推动很重要,需要在某些重点领域有一些示范性的应用和推广,即看未来的教师、未来的教育环境是什么样的,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上示范,在理论上突破,要去研究,去引导。
5.关于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特点 篇五
【编者按】《秘书工作》杂志2014年第6期摘发总书记《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文。讲话中对做好新形势下中央办公厅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路上”工作室撷取其中精彩论述进行摘编,供广大网友学习领会。学习路上,你我同行。
一、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对党绝对忠诚是中办的生命线,是做好中办工作的根本点。中办是中共中央的办公厅,没有绝对忠诚是绝对不行的。中办工作做得怎么样,可以讲千条万条,但归根到底要先看这一条。
要把绝对忠诚作为做好中办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作为中办队伍的首要政治本色,作为中办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古人说,每天都要问问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决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歪了,更不能走错了。
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基础,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精神上补“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常补、不断补,筑牢思想之基,使对党绝对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二、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
中办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大局、时时聚焦大局、处处服务大局,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使各项工作和服务紧贴党中央需要、适应党中央要求。
要围绕大局反映情况、报送信息,做“千里眼、顺风耳”,把各方面新情况新问题、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及时收集上来,归纳综合,分析研判,第一时间报送党中央,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要围绕大局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主动对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对党中央抓的重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多出大主意、好主意。
三、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
中办工作无小事,常常是大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任何思想上的麻痹松懈、行为上的偏差纰漏都可能影响工作运转,甚至影响大局。因此,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既是做好中办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办同志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求实效,不能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甚至说假话、报假情、瞒上瞒下。要敢于直面问题,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
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尽可能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全想透,把各项措施制定得周详完善,确保安全、顺畅、可靠、稳固。
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的道理,无论办文办会办事,都要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
对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要雷厉风行、紧抓快办,案无积卷、事不过夜,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
四、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中办很多老同志,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一干就是几十年,干了一辈子,也奉献了一辈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现在,有些人觉得自己当公务员收入不高,约束又多,同在企业工作或下海经商相比牺牲了很多,认为这就是奉献了。客观地说,这也是奉献,但这种奉献只是站在个人角度来认识的。
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一句话:“花朵的事业是美丽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我愿做一片绿叶,绿叶的事业是默默地垂着绿荫的。”中办的同志就要有这种绿叶精神。
要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苦和乐、得和失的关系,牢固树立奉献精神,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五、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吾日三省吾身”,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古人讲:“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
《论语》中就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我刚当干部时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
要注重防微杜渐,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小利,时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同中办的形象联系起来,时刻以肩负的责任警醒和鞭策自己。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的行为。
有的领导干部跌入腐败犯罪的泥坑,原因就是交友不慎。孙悟空把唐僧放在那,用金箍棒划一个圈,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自己要给自己划一个圈。
6.关于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特点 篇六
当乔布斯引领他的苹果帝国市值超过美孚石油,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当一个成立仅仅6年的新媒体社交网站FaceBook 截至今年10月广告收入已达到40亿美元,传统产业开始再次认识新媒体的价值。在中国,进行了20年的新闻改革,在新一轮新媒体的紧逼下,不得不加快融合步伐与转身速度。新媒体倒逼传统媒体新闻改革,已然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而这一轮改革的核心是围绕着管理创新展开的,只有管理创新,传统媒体才能找到与新媒体的最佳“融接点”。
一、融合时代传媒竞争的两个变局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推进三网融合战略,以广电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着以“体制机制改革,行政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变局”。三网融合带来了宏观层面的融合,包括机构融合、业务融合、产品融合、终端融合、流程再造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核心是管理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进行转型的核心人物在于领导者,核心要素在于理念转变,核心运作在于流程设计。
第二个变局来自于竞争变局。由于新技术的不断诞生、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新市场的不断形成,原有的竞争格局被打破,新进者要求重新划分市场,媒介生态被重塑。媒介竞争由先前的“实物之争”走向“形象之争”;由“独家报道之争”走向“独家解释之争”。竞争变局的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竞争,新媒体催生了一系列新职位,比如“SNS整合专员”,主要负责传统媒体业务在SNS平台(社交网络系统)上的扩展与维护。随着微博的大面积流行,新职业“微博媒介经理”也应运而生,在美国,这个职业从业人员62%是女性,38%是男性,年薪3-5万美金,其中,71%的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介于1-4年。他们的工作是早晨5:30就起床上微博,晚上看完最后一条微博才能安心入睡。传统媒体通过设立专门职位来运营他们的新媒体平台,渴望借此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方面湖南卫视先行一步,他们在旗下的北京中心专门设有“新媒体策划经理”一职,负责其传统媒介产品及服务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推广及运营。
二、传统媒体管理者的理念创新
传统媒体管理者的理念创新,直接决定着其在进行新媒体转型时能否跟得上技术步伐、市场节奏。理念创新首先来自对新技术发展的清晰认识。纵观历史,媒介发展史即是一部技术发展史,印刷术创造了“复制传播力”,无线电技术开拓了“超空间传播力”,影视技术引导了“镜像传播力”,网络技术塑造了“全球传播力”,而手机技术则强化了“贴身传播力”,新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媒介演进。从另一方面看,新技术还影响着产业变革以及我们对于媒介的感知,比如乔布斯与他创制的苹果五次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第一次是苹果电脑Apple-I,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第二次是皮克斯电脑公司,改变了整个动漫产业;第三次是iPod,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第四次是iPhone,改变了整个通讯产业;第五次是iPad,重新定义了PC,改变了PC产业。乔布斯伟大之处在于:让产品成为媒介--先前是“媒介产品”,现在是“产品媒介”。
此外,还有一系列原有理念的被刷新,旧有定义的重新定义:比如何谓独家报道?独家报道将不再获有绝对竞争优势。随着“云计算”的实现,媒体竞争将超越先前的信息之争,从绝对意义上看,任何人都可以从“云端”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A媒体拿到信息与B媒体获得信息的时差几乎为“零”,媒体独家首发的时间优势已然在“云端”被消解掉,媒体竞争从“信息的独家首发权”转向“信息的独到解释权”;
又如,何谓新闻首发?之前传统媒体即使有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但由于理念问题,新闻首发无疑被保护在传统媒体发放平台内。而未来的媒介竞争是在两个平台上同时展开的,即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媒体的新闻首发不再是传统母媒的特权,而应根据新闻的具体特性,选择媒体矩阵旗下的任一媒介渠道作为新闻首发平台;
再如,何谓内容生产者?先前的内容生产者主要是指新闻专业人士,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大量的UGC(用户贡献内容)出现,于是“用户”+“专业人士”共同成为媒介的内容生产者,扩大了原有的新闻生产队伍。
三、传统媒体新闻管理创新的五个维度
1.日常内容与突发事件报道的管理
随着新媒体的进化以及“云计算”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面临着将原有和目前正在生产的媒介产品数字化、数据库化,并将之分层存储,以便分类使用、整合利用。加之主题化的专业电视和广播频率需求增加,使得媒体建立资产管理和数字版权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之于管理者而言,要及早制定相应的内容管理方案,利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建立平台性、网络性的内容管理系统。从技术与内容双重考虑,将媒体内部的每一个互联网节点都联通起来,以此实现统一的内容产品架构。
新媒体时代,对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管理者而言还面临着“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这一命题。以“甬温动车追尾事件”为例,当时浙江卫视、CCTV-2与CCTV-新闻频道反应相对迅速,三个频道采用的航拍画面都来自“非专业”、“非新闻机构”的市民。新媒体时代,UGC这种“用户贡献内容”的模式真实且更广泛地发生着。媒介如果想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取得先机,就要在平时的内容管理系统设计上着重考虑,比如,如何能使在场的“非专业人士”最快速度回传报道?如何能使报道尽可能达到技术播出水准?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时,调集多方资源,同屏呈现,丰富报道内容?以CNN对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为例,当时CNN画面被分割为5个部分,一个是地震现场主画面,一个是主播通过网络连线日本当地居民诉说地震情景的图像,另一个是日本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同声传译画面,还有两行滚动字幕。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有了UGC加入,专业新闻机构突发事件报道模式将作改变。
2.内容生产流程的管理
融媒体时代彻底改革了新闻的生产与消费,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媒介机构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要对先前的新闻生产流程进行全新再造,以期焕发新的生命力。流程再造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一次管理变革浪潮,其核心命题是“对组织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目标是“以期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绩效上重大的改进”。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是媒体机构以一种首尾相接、完整的整合性过程改变过去被不同介质割裂、不同部门管理造成的支离破碎的局面。
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内容的生产将是多媒体化的,收集过程将是多媒介汇流的。其次,收集而来的新闻内容,需要经过一个“评估中心”,对新闻素材作出一流的价值判断,以及去向判断。再次,要解决新闻分发问题,手机、广播、纸媒、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建制,使得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能沿着各自既定的渠道运行,从而保证了一件新闻产品的复次、多介质、全方位传播。最后,要解决新闻产品抵达用户后的反馈以及来自用户信息(UGC用户贡献内容)如何上浮的问题,比如说建立call-center中心(呼叫中心),将受众当作用户来管理,形成新闻推送模式,用短信预告新闻事件的发生,并号召受众及时补充在场所见所闻等等。
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是强大的“脑”指挥中心,负责新闻信息的价值判断及其去向;其次是“交响乐团式的空间布局”,为了更高效地实现多介质的统一行动,融媒体的新闻操作平台将在物理上有所突破,一个类似“交响乐团式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各媒介品种围绕“脑指挥中心”协调作战;再次是“多媒体化的采写部队”,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再造的基础是单介质记者向多介质记者转型,一个人身处新闻现场,能同时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类产品,供融媒体矩阵平台上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的全方位使用;最后,实现UGC内容的优化与上浮,这意味着要形成一套有效的UGC机制,鼓励用户方便、快捷、积极地贡献优质内容。如湖南卫视的新媒体平台金鹰网播客栏目--VBLOG,供用户发布自己喜欢的视频,网友上传的节目大都与娱乐节目有关,很好地扩充了其母体平台的内容。
3.内容生产者的管理
融合时代,媒体的内容生产者由“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共同组成,之于“专业人士”的管理除了先前管理理论上常常提到的“以人为本”等理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到这些“专业”人士在新媒体时代有可能成为拥有万千跟随者的意见领袖,他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成就个人及母媒的声望,比如一些新闻主播、评论员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发言往往拥有广泛的关注。如何将人们对这一个个分布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媒体从业者的关注有效地转化为对于其服务的母媒的高效关注是管理者需要着重考虑的。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管理创新,关键在于要将媒体从业者看作是拥有启动能量的“发动机”,让他们能自我开掘出一片天地,塑造起一种声望,并将这些关注度与美誉度成功迁移到母媒上去。
融合时代,内容生产者的另一个主力军是那些能“贡献内容的用户”,之于他们,更多的是要通过社交网络系统等多个平台“运营”用户,以使他们对母媒产生信赖感与情感链接。湖南卫视在这方面做了多方尝试,举办“金芒果粉丝节”,密切与粉丝的联系;在金鹰网上推出SNS互动社区“芒果圈”,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聚集人气,发动用户贡献内容。
4.用户的管理
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以“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细分的受众概念将被全新的“用户”概念取代。未来广播电视面对的是一个个有多媒体需求的“用户”,而不是先前传统意义上的“听众”与“观众”。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的竞争,显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之争上,新技术的获得将以越来越短的.时间向零成本靠近。互联网竞争的核心,又回到了大多数行业面临的竞争的本质--关系--上来,“建立关系、维持关系、运营关系”,从而使“关系最终创造价值”。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直接的结果就是技术之外的门槛越来越高。Web2.0的运营核心不在于技术,不在于内容,而在于“人”。运营“人”的核心在于“关系”。这也是建立媒体SNS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管理用户时,要关注系统性与回路设计,一方面使用户能方便地参与到媒介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使用户的体验也能及时地通过回路设计反馈回来。如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今年10月新改版后,推出《同步你来说》节目,所有节目环节均围绕互动设计,以互动方式呈现。每期同步跟踪正在进行的事件和网络正在热议的话题,展开当事方、评论员、听众、网友的实时互动讨论、线索提供及核实报道,听众参与到节目中本身就是用户管理的一方面,这使得电台提供给听众的不再仅仅是先前的媒介产品本身,而是一种参与媒介内容生产的全新体验,这有助于与听众建立情感链接。
管理用户的核心命题在于情感,只有用户对媒介产品有了信赖与依赖感之后,才可能产生基于其上的附加价值。新媒体时代,这种情感链接除了在原有平台上运作之外,比如说广播可以通过听友会来与其听众保持联系,更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社交网络平台来运营更年轻的潜在用户,让他们产生黏度。
5.舆论引导的管理
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管理创新还表现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创新。未来媒介生态表现出一种“微”特质,碎片化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系统等链状系统被连接与组合起来。媒体生存则是在这一个个“微链”中把握自己的传播机会,创造可能的舆论热点。未来媒体生活,除了竞争“信息的独到解释权”外,还要在纷繁的“微链”世界中排兵布阵,将记者一个个地发送到“微链平台”上,成为一个个关键节点的组织者与传播者。媒体把关不再是先前铁板一块的“一刀切”,而是在无数个中心节点上的疏通与引导。舆论引导创新主要表现在,媒介依托自身的专业记者与忠实用户建立“微链”传播矩阵,并在关键节点上“排兵布局”,通过“不做中心”而去影响无数个“小中心”,来实现舆论的高效引导。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这种新型舆论引导方式特点更加明显,比如在“甬温动车追尾特大事故”发生开始,微博主导了这场突发事件的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焦点,传统媒体在前40分钟内来不及对事态做出任何反应。如果此前传统媒体已然形成一张“微链”传播格局,在每个中心节点上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通过影响无数个“小中心”而使自己的声音不断扩大,就不至于因为“失声”而失去舆论主导权。微博粉丝500多万的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在甬温事故发生当天连发36条微博,通报浙江省组织救援的情况,赞扬温州“的哥”、“的姐”免费送客人到医院献血。郑继伟副省长、浙江省卫生厅官方微博也实时通报医疗救援的进展,这些中心节点都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关于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特点】推荐阅读:
关于创新的感想11-07
创新创业与创新性思维06-11
关于合作创新的名言09-29
关于创新的教育名言10-07
关于创新的初三作文10-12
关于创业创新的口号10-29
突出五个创新构建和谐农村10-23
创新思维课程介绍10-04
关于写创新的励志名言10-18
科技创新特点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