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9篇)
1.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一
一、正确认识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科中的地位
人类的经济活动大体上分为实体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 (又称虚拟经济活动) 两大类:实体经济活动主要进行商品劳务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金融活动主要进行货币资金的创造、组合、流通和分配。在实体经济活动中,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在金融活动中,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则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 如何对资源进行跨期优化配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只需要财政不需要金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转变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经济决策由个人和企业作出, 通过价格涨跌来调节供求, 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 (即直接融资) , 或向银行借款 (即间接融资) 而取得资金, 经过生产、销售环节而取得收入, 然后分配给个人;个人取得收入后, 分割为消费与储蓄 (或投资) , 储蓄成为间接融资的资金来源, 投资成为直接融资的资金来源, 这一过程循环往复, 周而复始, 其中媒介跨期资源配置的枢纽 (或核心) 就是金融市场。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优化配置, 于是就有了金融学科。金融学科经过80年的发展, 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框架结构:拥有两门理论层次的主干课程, 即货币银行学和金融经济学;拥有两门研究方法的课程, 即数理金融学和计量金融学。在此基础之上, 按两大分支 (即微观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学) 发散出若干门应用层次的课程。其中:微观金融学包括投资学、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市场学和金融工程等;宏观金融学包括国际货币制度、中央银行学、公共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等。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科的理论基础, 居于核心地位。只有正确认识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科中的地位, 才能把握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教学内容取舍的原则。
二、把握金融学科发展的特点
大家知道, 经济学滥觞于18世纪的亚当·斯密 (Adam Smith) , 他的《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为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在此后的经济学发展过程中, 从19世纪的杰文斯 (Jevons) 、瓦尔拉斯 (Walras) 、帕累托 (Pareto) (即洛桑学派) 以及门格尔 (Menger) 、庞巴维克 (Bohm-Bawerk) (即奥地利学派) 一直到20世纪的马歇尔 (Marshall) , 他们研究的实际上都是资源配置问题, 其学说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有别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 , 他们设想着, 在一个制度不变的环境中, 市场机制能够巧妙地发挥作用。这种乐观情绪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面对危机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感到缩手无策, 凯恩斯 (Keynes) 运用宏观经济分析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化解了这一场危机, 最终形成了宏观经济学, 而新古典经济学也被更名为微观经济学, 从此, 经济学的主流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
与经济学先有微观后有宏观的发展历程正好相反, 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先有宏观金融学后有微观金融学。在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之时, 带来了一个“副产品”就是宏观金融学, 包括费雪 (Fisher) 、庇古 (Pigou) 和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家们从宏观角度来考察金融运行, 着重研究货币数量以及利率如何决定等问题, 从而构建了宏观金融学的框架体系。20世纪50年代, 马科维茨 (Markowitz) 发展了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莫迪利亚尼 (Modigliani) 提出了储蓄生命周期假说,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建立了微观金融学。在金融学科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三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1. 金融是成本与收益在一定时间里的流动。
往往先涉及成本, 后涉及收益, 由于风险的存在, 所以收益很难确定。马科维茨研究了预期收益与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 提出用均值-方差分析来估计证券风险。他对证券市场分析的结论是, 在证券市场上存在着有效的投资组合, 即收益固定时方差 (风险) 最小的证券组合, 或方差 (风险) 固定时收益最大的证券组合。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 夏普 (Sharpe) 构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这一模型既适合于组合证券, 也适合于单只股票;既包含了金融投资, 也包含了实体投资;对于计算投资收益和控制投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 利率始终是货币数量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中心议题。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指出:“将经济体系中任何一个因素单独抽取出来, 都与利率有一定关系。”从理论角度看, 利率是沟通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的一把钥匙;从实践角度看, 利率既是任何金融产品定价模型的最基本因素, 又是各国政府试图控制和掌握的最有效的政策工具。具有良好市场机制的发达国家无不经历过长期的利率管制过程, 缺乏市场机制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于对稀缺资源的控制, 也大都对利率实行严格管制, 甚至将利率管制视为金融管制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 利率管制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和难以逾越的阶段。
3. 绝对定价法和相对定价法是金融产品定价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定价法是采用恰当的贴现率将某一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贴现成现值, 该现值就是这一金融工具的价格。绝对定价法的难点有二:一是未来现金流;二是恰当的贴现率。尤其是恰当的贴现率问题, 经济学家们曾作过多方面的艰苦努力, 包括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罗斯 (Ross) 的套利定价模型等, 至今尚未最终解决。由于基础产品价格与衍生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故可根据基础产品价格, 运用无套利定价法或风险中性定价法求出衍生品价格, 这就是相对定价法。1973年, 布莱克 (Black) 和斯科尔斯 (Scholes) 采用无套利分析方法, 构造了一种包含衍生品头寸和标的股票头寸的无风险证券组合, 在无套利机会的条件下, 该证券组合的收益必定为无风险利率, 这样, 就得到了期权价格必须满足的微分方程, 由此推导出“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 在此基础上, 默顿克服了这一模型中无风险利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率为恒定的假设, 将这一模型扩展到无风险利率满足随机条件的情况, 从而为衍生品交易提供了客观的定价依据。现在, 金融工程不仅具有价值转移的功能, 还可以通过增加市场完全性和提高市场效率而创造实际的价值, 它所代表的金融活动的工程化趋势不仅为金融业本身带来益处, 而且也为整个社会创造效益。
三、推动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案例教学
随着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的深入, 案例教学成为一种备受师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最早用于医学教学中, 为启发学生掌握对病症的诊断及治疗, 医学院老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成医学案例, 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后来, 法学院老师将不同的判案记录作成法学案例, 以培养学生的判案推理能力;20世纪初, 哈佛商学院将不同的商业管理及其决策过程记录下来, 作成工商管理案例, 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推理能力。金融案例属于工商管理案例的一类,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金融方面的管理推理能力。如何推动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案例教学?笔者认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
货币银行学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 而是试图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 唤起潜藏于学生身上的经验和能力;通过讨论, 进行不同观点的相互交锋,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 选择适合的案例。
所有的金融案例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 有的案例着眼于投资方案的选择, 有的案例着眼于交易行为的推理, 不同案例的着眼点服务于不同的教学要求, 有的旨在阐述某些理论的应用价值, 有的旨在质疑某些理论并引导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所以, 必须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适合的案例。
3. 事先进行周密的策划。
案例教学必须结合一定的理论, 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 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确定以后, 须指导学生提前进行案例预习, 通常应在案例正文的后面列出若干思考题,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理解案例, 进行充分的准备。
4.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案例教学的中心不是老师, 而是学生;老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主讲人, 而是案例教学的设计师和主持人。实际上,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手段, 要让学生掌握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启发思想, 提升能力。案例教学不是要达成共识, 而是要引起辩论, 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 怀疑别人的观点甚至权威的观点。案例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告知学生谁对谁错, 而是在不同的答案之间搭建一个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平台, 即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信息、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作出自主的抉择。在案例讨论中, 老师不代表权威, 学生只对自己的观点辩解;老师也不掌握话语权, 学生将通过激烈的争论形成公共话语, 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信息之中形成一种“可控情境”, 以便于学生充分地去观察、表达、学习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亦春, 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5) :69-73.
[2]张文颖.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改革[J].当代经济, 2006, (6) :113-114.
2.对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篇二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6-0000-01
货币银行学课程是财经类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统帅性的学科基础课,也是经济类和管理类等学科中较多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金融领域中诸多要素、其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建设要依据课程自身的特点,主要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建设。
一、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课程建设理念先行,教学理念决定了课程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建设效果。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教育界也相对提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两大教育理念[1]。作为金融学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货币银行学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应做到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应该掌握必要的进行金融机构具体业务操作的初步能力,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通过教学过程,不仅增长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技能,而且应使学生的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观念等都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建设过硬的教学团队
教师是课程的直接讲授者,其整体水平的高低,最直接地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建设应以教学团队的建设为基础。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内容既包括微观又有宏观,研究方法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研究,且知识点和现实经济生活的结合十分紧密,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具备一支结合合理、素质优良、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注重名师的引领作用,通过选拔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引导课程团队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修和进行各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教学团队内部的教学交流和研讨,并通过导师制以及专业实践能力锻炼等多种方式对较为年轻的教师进行培养,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是该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体系的具体体现,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做到兼顾知识和能力,该建设环节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由于近现代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先进性的关系的问题[2]。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保证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搭建了课程的基础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具体授课的专业的知识掌握领域和程度的要求,自行选择所需要的金融领域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纳入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使教学内容既相对稳定,又能紧密联系金融研究的理论前沿。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
四、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程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知识是通过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当、有效,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教学效果,选取教学方法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根据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可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启发互动式
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互相促进,在每一章的授课内容中,都可以先由教师提出一些基本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认真思考,提出解决对策或发现一些新问题,教师或是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点评,或是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给予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途径。该方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教师和学生间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中,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了学习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案例式
案例式教学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高度拟真情景,通常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是让学生尝试独立地对具体经济问题做出判断并制定出决策方案,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在课堂上安排讨论,让观点相同的同学自发组成小组,小组代表负责阐述本组的方案,不同小组间进行讨论、观点交流,在表明各自的观点的同时共同寻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该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制订合理的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察学生本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既有约束作用,又起到了引导的效果,制订出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考核方式是课程建设的又一关键环节。根据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环节。平时考核应通过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小论文、模拟软件操作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人协作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业务动手操作技能等能力;期末考核主要通过期末考试集中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业务操作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书写能力、学习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运用各种理论知识解决综合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等。这样的考核方式体现了课程教学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具备综合能力和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卢亚娟.关于“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8):108-110.
[2]李健.“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与质量保证体系创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08):13-14.
3.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 篇三
关键词:高职货币银行学;特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各经济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教学内容以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为主体展开分析。
在侧重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高职教育中,如何开展这门专业基础理论课: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
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特点
第一,与工科类课程相比,《货币银行学》缺少图文并茂、公式、数字等的特点,如果教师缺乏对经济实例的.掌握以及教学方法上不能有所变化,则导致课堂内容空洞无物,让学生倍感枯燥。
第二,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应用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及应用性;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银行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又有极大的变化性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随时关注我国金融理论与政策的巨大变革,不断调整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第三,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是针对本科学生构建的理论框架,而一些高职教材简化甚至略去了理论部分,直接介绍实务,学生因缺乏对理论背景以及特定市场条件的了解与分析,就很难把握复杂的金融问题的实质。
其实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货币银行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通往金融世界的大门。
金融世界变幻莫测,只有掌握了一些基本原理和金融学发展的历史,学生才能获得独立的认知能力,这也就是金融教学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因此,理论教学在高职货币银行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不能因材施教,学生不能适应,使理论教学处在尴尬的地位,更无从谈起提高高职学生经济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高职《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探讨
(1)多媒体教学法
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稍差于本科学生,且鉴于目前高职课本的不详尽,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最终达到学习目的。
引人媒体教学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介绍货币的种类时,可以将相关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从古代的各种铸币,到今天的各版人民币和主要的外币,学生可以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本课程中还可以引人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来补充和丰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实时交互性,使学生更快掌握相关知识。
如在介绍证券市场时,可以利用证券交易所的网站和证券公司的网站,使学生很快了解到二者的不同及各自的职能。
进一步,还可以利用证券公司提供的网上交易平台和模拟交易平台,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证券交易的程序,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2)联系实践法
金融属于宏观范畴,涉及的对象包括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所有社会主体,因此,《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应该是生动的、具体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立足现实,大量开展现实问题分析,对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各种新范畴、新观点、新方案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动向、趋势及新进展。
例如,联系我国商业银行储备金率下调、利率下调以及美国金融危机问题,分析我国的经济运行态势、货币政策目标取向问题、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效果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使学生能够感性地、具体地理解金融范畴。
(3)自主学习教学法
要想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他们养成自己对某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
为此, 需要教师要经常布置学生课下搜集与课中知识相关的资料, 关注财经领域、货币金融领域的报纸与新闻, 读必读书目等, 这样学生就可以对金融、证券等领域的最新动态有所了解。
通过自己搜集及查阅资料,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 授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这可以通过课堂师生交流及提问的方式进行。
(4)案例教学法
为了适应高职学生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改革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以及集体协作能力的教学方式。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成功转换是组织、推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学生变以往的被动为主动,以积极的态度理解经济管理学中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并用之于实际。
同时区别于本科阶段的案例教学,高职教学还有自己的特点,所以相应地高职教学在案例设计上要具有针对性:高职教学案例设计要针对学生现有的能力、知识结构与专业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得到乐趣和肯定。
三、高职《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方式探讨
到目前为止, 我国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仍然保持中学生式的考核
方式,学生普遍存在“上课记笔记, 考前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现象, 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
所以对该门课程的考核体系进行改革是必要的。
(1)复合式, 即平时考评和期末考评相结合。
为了避免把学生培养成书本的奴隶和记忆的机器, 也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该门课程的考核在期末考评之外, 必须加入平时考评。
二者在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平时考评设为 30%, 期末考评设为70%较为合适。
(2)全程型, 即考评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为了督促学生保持学习的持续性, 对学生的考评、主要是平时考评必须贯穿于教学始终, 如果仅以一两次平时作业即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 难免存在随机因素, 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不能够给予公正的评价。
(3)多元化, 即考评方式多元化。
多元化的内容可以包括: 课后作业( 最好以小论文、调查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等形式出现) (10%) 、课堂随机小测验(5%) 、课堂参与(5%) 、学习态度(5%) 、出勤(5%) 、期末考试(60%) 等。
在期末考试内容构成中, 为了体现层次, 除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客观复述题外, 还要出一些结合中国当前经济、金融领域实践问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的主观分析题。
以上考评方式授课教师应在每学期开课的第一次课中即对学生阐明, 让学生明白这种考评方式的意义, 也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授课教师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易纲,海闻.货币银行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黄宪,江春,赵何敏,赵征.货币金融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盛昌琴. 对“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郑州:金融在线,2007.
4.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四
一、单选题
二、判断改错 9.;费雪效应中,货币供给增加,使得人们预期未来的物价水平上升,预期通货 膨胀率上升,债券的均衡利率会上升,结果引起市场利率上升。
三、名词解释
10.货币需求:指银行体系以外(1分)社会各成员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1分)能够且意愿持有的货币量(1分)。
11.剑桥方程式: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立,并由其学生庇古发展,(1分)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P表示物价水平,K表示以现金形式持有的资产比例,则剑桥方程式表示为Md=KPY。(2分)
四、论述题
12.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偏好于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或投机性的需求。(1分)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有三种动机:(1分)
(1)交易性货币需求:指收支时间不一致而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币需要。(1分)
(2)货币的预防性需求:由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为应付意外的、临时的或紧急需要的支出而往往保有一部分货币余额以备不测。(1分)
(3)投机性需求: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人们便根据对利率变动的预期,为了在有利的时机购买证券进行投机而持有的货币需要。(1分)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是收入的增函数。(1分)若以L1表示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Y表示收入,则其函数式为:
L1=L1(Y)(1分)
由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是当前利率的反函数:(1分)
若以M2表示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r表示利率,L2表示M2与r的函数关系,则 其其函数式:M2=L2(r)(1分)
5.货币银行学考点 篇五
2、浮动利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
3、基本利率:子市场存在多种利率的条件下起基础作用的利率,当它发生变化时,将影响到其他利率的变化。
4、银行汇票:是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银行汇票有银行发出,交由汇款人自带或由银行寄给异地收款人,凭以向指定银行兑换款项。
5、回购市场:通过回购协议来进行短期资金借贷而形成的市场。
同业拆借利率:是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的价格,是货币市场的核心理论,有伦敦银行拆借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拆借利率。
6、储蓄存款:指个人为积蓄货币可取得一定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
7、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期限内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8、再贴现:是持有未到期票据的商业银行或其他贴现机构讲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的行为。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一种形式,它也是中央银行实施政策的一个工具。
9、真实货币需求:指在扣除价格变动的货币需求量,也就是以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
10、流动性:指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受经济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变现的能力。二
1、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以赊销延期付款和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特点:
1、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
2、与特定的商品交易想联系。
3、商业信用的规模与经济繁荣相一致。
2、流动性大,安全性高,风险小,收益低。
3、货币市场的子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
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大额课转让定期存票市场。
4、资本市场的子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5、巴塞尔协议一、二、三,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银行资本:
1、核心资本不低于5%,复数资本不低于5%
6中央银行的职能: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
7、通货膨胀:在指定的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原因: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供求混合型、结构型
8、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特征:流动转让、一年以内、有固定和不固定利率 三
1、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定形式确定的。
基本要素:货币种类、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发行和流通程序、货币的支付能力、货币的发行和流通
2、费雪方程式强调交易手段,剑桥方程式强调其作为一种资本
四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3个传统工具,又被称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金
定义: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优点:
1、效果明显、作用强而有力,即使准备金率调整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2、央行其他政策工具都是以它作为基础,没有它的配合,其他政策工具难以发挥作用。
3、即使商业银行等有存款机构持有超额准备金,它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派生存款的能力。缺点:
1、效果明显、对整个经济社会都产生显著效果,不宜作为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日常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影响不一致,效果不易把握。
再贴现政策:
定义: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优点;
1、利与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2、作用效果缓和,可以配合其他货币政策等工具
3、能产生告示的效果,表明央行的政策意图,以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社会
大众的预期。
缺点:
1、主动权并非在央行,甚至市场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图
2、调节作用有限
3、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相比,易于调整。
公开市场政策:
定义:中央银行子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
优点:
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左右整个银行体系的基础货币量,使它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政策具有“主动权”,即政策的效果并非取决于其他个体的行为,央行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
3、公开市场政策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其他两项政策所无法比拟的灵活性,中央银行卖出和买进证券的动作可大可小。
4、公开市场业务有一种连续性的效果,央行能根据金融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其业务,万一发生经济形势改变,可以迅速作反方向操作,以改正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以适应经济情形的变化,这相较于其他两种政策工具的一次性效果是优越的。
缺点:
1、对经济金融的环境要求高。公开市场业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有一个高度发达完善的证券市场,其中完善包括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
2、证券操作的直接影响标的是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还只是起间接的作用。存款准备金:
一是有较强的告示效应,这点同于再贴现政策,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威力很大,这种调整有强制性,三是准备金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会使货币供应量产生很大变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和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6.货币银行学课程 篇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性质决定了需要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以掌握相关金融市场运作、货币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知识。在多年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 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学情、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情况等因素, 认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我校属地方型本科院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 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货币供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在外贸行业无直接应用性, 上述教学内容又属于理论教学难点。因此, 学生学起来有难度, 教师讲解难以推进。同时, 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上, 货币银行学课程与宏观经济学同时开设, 还存在上述内容重复讲解的问题。在已有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中, 权威教材均为针对金融学专业的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或货币金融学教材, 课程体系完整, 内容严谨, 但其完整的课程体系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显得理论有余, 应用性不强。
(二) 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外贸行业前能够对一国乃至国际上金融市场的运行、金融机构体系运作方式有一定认识, 从而为今后工作中的需要的融资、投资知识打下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大多在学完货币银行学课程后再无其他金融学专业如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等课程, 没有后续课程的衔接, 学生就很容易将一个学期学习的知识忘记。并且, 商业银行业务的运作流程、证券公司的交易业务、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等教学内容无实验、实践教学的加入, 宛如纸上谈兵, 学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现有的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没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课, 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 学完所有教学内容, 仍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 对现在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今的大学课堂教学中, 已基本普及多媒体设备, 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提高了教师课堂讲课效率。但也出现了教师过度依靠多媒体, 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货币银行学课程是一门金融学的入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为学生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 内容多、理论性强, 实务性不足。该课程理论教学占据课程内容95%以上的时间, 需要教师将各篇、各章间的逻辑关系讲解清楚, 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多, “满堂灌”往往是最省时的教学方法。除了理论教学之外, 利率及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采用习题课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 仅突出了学生的课程主动性, 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单一的教学方式, 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四) 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 仍采用“一考定成绩”闭卷考试的方法, 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甚至三天的复习, 就能强制性的记下书上的重要知识点, 从而通过考试。考试并不能达到督促学生学习, 全面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目的。同时, 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方式, 使得学生期末考试同时应付几门课程学习, 考试的负担较重。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其他金融课程衔接, 学生对知识掌握欠牢固, 假期过后对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就忘掉三分之二了。单一的考试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 更不能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 也不能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 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 针对现有教材体系进行调整
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 较权威有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简明版教材, 中央财经大学李健主编的《金融学》教材有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 复旦大学胡庆康教授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 此类权威课程多针对具有一定金融学习基础及能力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为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需要, 现采用的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的由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编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此教材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表述较为浅显易懂,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完整。在此教材基础上, 因与宏观经济学重复可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点可作为选讲内容,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知识点可结合中国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及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的实际状况进行讲解, 要求学生能理解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及货币政策目标。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仍会与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 将课程内容的讲解侧重于利率、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等知识内容, 注重金融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同时, 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入金融时势热点及案例解读的教学内容, 吸引学生去关注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2. 使用自编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库
统一的教材内容不能适应不同的院校教学层次及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在使用出版教材的基础上, 应鼓励教师自行编写适应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情的讲义, 再整理成校内自编教材提供使用, 自编教材时效性强, 针对不同专业可在案例及教学内容编写上进行调整, 也可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辅导资料。建设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为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提供网络资源库。
(二) 建设货币银行学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及课内实验室
积极与当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行业接触,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及业内交流的场所。通过货币银行学课程课内参观学习, 让学生对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商业银行运行、证券交易操作形成感性认识, 巩固课内知识, 同时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今后就业选择提供行业参考。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 增加实验软件购买, 通过银行类国际结算软件的使用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对贸易结算的认识, 利用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证券交易的知识。
(三) 转变教学方式,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内容, 应采用案例法、研讨法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金融案例的讲解, 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应用, 比如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的演变、商业信用形式等都可通过多样的实例吸引学生;针对利率理论、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等理论内容, 可通过课前知识点拨, 课后布置讨论作业的方式, 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解决如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等问题, 有了问题答案后可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 教师再点评。通过研讨式教学,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应用性教学内容, 如资金的时间价值、金融工具收益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规避、货币供给量的计算等内容,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布置作业方式进行学习, 加强学生对金融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 采用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
通过考试督促课程学习是取得课程学习效果手段之一, 为考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知识应用能力, 对金融时势热点的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可将课程考核分为几个部分。第一, 用平时成绩考查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观测点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 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二, 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知识进行金融知识或金融时势热点分享。通过此内容调动学生关注金融热点及现象的主动性, 并通过向全班同学的陈述分享, 交流金融信息, 锻炼学生的陈述表述能力。此项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三, 期末个人知识展示。要求在学期课程结束后, 每一位学生用5分钟PPT陈述自己最熟悉的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点, 要求嵌入现实金融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引证。通过此项内容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占期末总成绩的30%;第四, 开卷考试。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卷考试, 主要考查习题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点, 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计算能力, 占期末总成绩的30%。通过以上多维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体系, 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课程的积极性, 力图真实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让考试过程成为督促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
摘要:货币银行学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在课程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学内容不适应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欠灵活等问题, 使得该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效果欠佳。本文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情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提出若干提高该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谢丽华, 谢伟杰.货币银行学“学生参与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5) :139-141.
[2]崔晓蕾, 何婧.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4 (10) :73-75.
[3]李晶.《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121-122+138.
[4]仝爱华.应用性本科院校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06) :270-272.
7.未来银行:电子货币替代现金? 篇七
中国银行业电子化进程
有目共睹的是,近几年来,我国银行金融电子化发展迅猛,成绩显著。其中中央银行电 子化应用水平提高明显加快,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硬件配置在总体上接近,在有的单项上 已经达到发达国家银行的水平。这种发展正推动着我国金融系统经营管理发生深刻的变化, 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综观全国,北京市的金融电子化尤为突出,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 世纪70年代,人行北京分行开始引进c4、日立150A等机型,以单机批量处理和机器记账取代 手工记账为特征;第二阶段是80年代,随着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设和计算机技术新的发展, 计算机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但当时使用的设备主要局 限于微机和多用户小型机,电子化覆盖率也很低,以联机实时处理柜台业务和完善电子账务 管理系统为特征;第三阶段是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联机 网络运用的优势日益突出,人行建立和发展了电子资金清算系统,将网络建设视为提高服务 与竞争能力、发展新业务的重要手段,以联机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为特征。目前正处于 第三阶段,其运用电子商务主要可以进行如下业务:一是异地资金清算,二是同城票据清算 ,三是银行卡网络系统,四是金融机构的业务与管理信息系统。
网上金融以优势破传统
电子商务实际上是把人们在传统办公室、商场、银行以及管理部门等地方进行的商务活 动搬到一个公共媒体上,即计算机互联网络上进行。电子商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连锁管 理、异地银行、订货、购置、网络市场、广告,直至末端家庭购物。其中,金融服务主要表 现在家庭银行、在线银行、网上购物与消费、电子批发的金融支付等,以及电话银行查询系 统。
除去查询业务,电子商务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是“电子支付”。支付的发展从现金、支票 、转账到电子资金处理,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电子商务时代,所产生的新型支付形式一 是电子货币,二是电子资金转账(EFT)。电子支付方式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为电子贸易 服务,同时也越来越远离现金。
电子货币具有以下特点: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可广泛应用 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由于现阶 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为媒体,因此又称为“无面额的货币”,使用简便、安全、 迅速、可靠,具有储蓄、转账结算、兑现、消费贷款等多重功能。
电子资金转账可分为以下5种,分别代表着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银行利用计 算机处理银行之间的货币汇划业务,办理汇划结算;第二阶段是银行计算机与其他机构计算 机之间进行资金汇划,如代发工资等业务;第三阶段是利用网络终端向客户提供各项银行服 务,如客户在自动柜员机上进行取、存款操作等;第四阶段是利用银行销售点终端向客户提 供自动的扣款服务,这是现阶段电子资金转账的主要方式;第五阶段是最新发展阶段,资金 可随时随地通过公共网络(Internet)进行直接转账结算,形成电子商务环境。第四和第五 阶段中,电子资金转账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可称为“电子付款服务”,即EPS(Electronic Pa yment Service)。
从现实意义上说,没有适时的电子支付手段相配合的电子商务,只能是一种电子商情、 电子合同或者初始意义上的所谓“电子商务”,而离开电子交易的电子支付又会成为单纯的 金融产品和金融支付手段,因此,适时电子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两个基本组成 部分。这便产生了一个“安全性”的问题,即公共网上支付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安全性正在成为阻碍银行电子商务全方位推进的致命因素。而正是由 于网络安全管理仍是一个弱项,我国现运行的各银行金融电子系统仍属封闭型,客户自我服 务只限于查询、打印账单、付款等初步功能。而发达国家金融电子系统多为开放型,有“防 火墙”等较为成熟的技术保障措施,可向客户提供更全面、更高级的自我服务功能。对比之 下,我国的电子网络系统应用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发,才便于与之竞争。
金融电子化对策思路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金融电子化总体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而央行要充分 发挥主导和协调管理作用。
一是资金清算方面。要进一步扩展电子联行“天地对接”系统,并加快实现有关设备及 软件的升级换代,提高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进而放开往账金额起点限制,同时加强对跨系 统借记业务风险的控制,尽快使电子联行取代“手工联行”(邮汇途径),进一步缓解同城 票据交换的压力,加快资金清算速度。要加快人行电子资金清算系统有线网的建设,做好主 机和线路备份,确保主干网络安全稳健运行。要进一步扩大票据自动清分对北京周边地区的 辐射范围,同时规范票据统一格式和编码,避免开发对公业务上的“各行其是”。要修改完 善《票据法》,拟定对电子凭证(票据)予以确认的办法,为同城电子转账系统的顺利实施铺平道路。
二是银行卡方面。要理顺央行、发卡行、网络中心、收单行、特约商户之间的关系,并 逐步做到收费的地方都可用卡消费,为持卡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用卡环境。要协调现有网络成 员局部、短期利益与整体、长远发展利益的关系,改进网络中心服务质量和收费管理办法, 吸收更多具备条件的发卡单位和卡种入网经营。要明确统一银行卡的标准版本(磁条格式) ,并直接推广IC卡,逐步淘汰磁条卡。要完善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体制,结合消费信用发展的 规划与步伐,由人行牵头由各金融机构合力成立信用咨询公司,简化信用卡审查工作。
三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方面。要督促各金融机构尽快完成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升 级换代,并制定网上银行的有关规章、制度、办法。要促进金融机构在电子化的基础上发展 代理收付等中间业务,并制定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和基本收费标准,避免违背经济核算原则的 恶性竞争出现。
鱼和熊掌要兼得
下面我们把话题集中到“电子货币”与“物理现金”上。
美联储副主席罗杰·W·弗格森在分析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和支付系统 的早期革新和变化之后,提出了一些看法。
他说:我们常常回忆起60年代中期关于无支票社会的预言,这是对电子支付的未来预言 的一个教训。当时,随着经济活动的剧增,有人担心支票处理系统无法应付越来越庞大的票 据增长。一个典型的现象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定期在星期三关门,以便应付繁多的文书工作 。对此人们进行深入思考,做出了巨大努力,来解决这种被称为“文书工作危机”的尴尬状况。
于是,在计算机逐渐得以应用的60年代,许多零售支付的电子革新,例如信用卡、债务 卡以及自动化的票据交换所陆续出现,但毕竟现金和支票未能退出历史舞台。今天,美国每 年依旧要签大约价值650亿~700亿美元的支票,并且“电子”账单提示和支付服务仍继续收 到并送出纸张支票。而在批发金融市场,甚至很少使用支票和汇票,且证券以账面记录的形 式也被转移。甚至“金融专业人员协会”最近的调查也显示,公司会计和支付系统的融合, 仍然给电子账单的提出和支付的进一步运用带来更大的挑战。而“现金”这种曾经被认为应 该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始”交易媒介,依然活跃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与“预期”相比, 电子支付取代运作良好的纸张载体的总需求增长趋缓,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因此,我们对未来的零售支付系统包括电子系统展开期望时,既应该抱乐观主义态度, 也不要忘记“小心谨慎”,绝对有可能支票和现金将长期伴随我们。
8.判断-货币银行学 篇八
2.保险基金是补偿投保人损失及赔付要求的后备基金。保险基金对事故造成的所有损失都予以补偿。错 3.不论企业是否获利,企业债券必须按期如数还本付息,而普通股票的收益则取决于企业盈利状况。对 4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主币。错
5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科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对 C 2.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错
3.出口信贷是本国银行为了拓展自身的业务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错 4.从19世纪开始到冷战结束,生产一体化一直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错
5.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极低的水平,仅可能存在结构性事业,非自愿性失业,摩擦失业等都不存在了。错 6.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错 7.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错
8.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错 9.从对象上看,金融监管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监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不在此列。错 10称量货币在使用时需要验成色称重量。对
11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叫卖方信贷。错 1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指的是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错 D 1.当一国处于经济周期中的危机阶段时,利率会不断下跌,处于较低水平。错 2.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用回购协议融入的资金不用交纳存款准备金。对 3.抵押债券的收益高于信用债券,长期债券的收益高于中短期债券。错 4.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对 5.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顺差也会对其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对 6.当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增加时,其黄金与外汇储备有可能减少。对
7.当外汇市场上供给增加时,会产生外汇升值的压力也即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为保持外汇供求平衡,中国人民银行将向市场投放按汇率计算的相应数量的基础货币。错
8.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对 9.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用回购协议融入的资金不用交纳存款准备金。对
10电子货币是指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数据,而这些电子数据的取得基于持有人的现金或存款。对 11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是按照汇兑方式划分的,一般来说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水平高于电汇汇率水平。错
12对企业来说,股权信用融资的利息支出基本上是固定的。错 13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利弊兼备。对
14当代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宏观、微观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错
15当代金融创新革新了传统的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方式,加剧了金融业竞争,形成了放松管制的强大压力,但并未改变金融总量和结构。错 E 1 2005年前我国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再贴现业务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错 2 2003年以后监管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时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错 20世纪70年代金融监管进入完善强化阶段,表现在进一步全面加强和扩大管制。与此同时,也适应提高了监管的效率性。错 F 1.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重与货币需求负相关。错
2.分割市场理论认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期。错 3.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一般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错 4.发展中国家是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错 5.费雪方程式中的P值主要取决于V值的变化。错 6.弗里德曼认为,恒久收入无法用实证方法得到证明。错
7.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发挥告示效应,调节作用有限。错 G 1.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平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错 2.个人信用主要是指个人作为债权人的信用活动。错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是本国货币错
4.国内利率及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会影响一国的汇率水平,在直接标价法下,国内高利率和高通货膨胀率会带来高汇率,即本币贬值。错
5.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与实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错 6.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错
7.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与实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错 8广义货币量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潜在的购买能力。错 9各国都是以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对
10国家货币制度由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是该国货币主权的体现。对
11高利贷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是一种信用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是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错 12国际开发协会的活动宗旨主要是向最贫穷的成员提供无息贷款,促进他们的经济发展,这种贷款具有援助性质。对
13关于投资的收支都应该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中。错 1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是按总额记录的。错
15国际货币制度创新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趋势,它与国际金融监管创新同属于金融组织结构创新。错 H 1.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错
2.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错
3.黄金是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外汇是货币发行的准备。错 4.汇率的贬值一定能够产生扩大出口,减少进口的效应。错 5.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所决定。错 6.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错
7.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是呈一致性关系的。错 8.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错
9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错 10横向比较法,就是与行业内其他结构相似的企业进行比较,用来检验公司经营的相对成绩,也称时间序列法。错 I 1.IMF的贷款对象可以是成员国官方财政金融当局,也可以是私营企业;贷款用途除用于弥补成员国国际收支逆差或用于经常项目的国际支付,还可以用于国家的基本建设。错 2.IS-LM理论则认为利率是由资本的供求均衡点所决定。错 J 1.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错 2.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支付结算服务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对 3.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便利的功能是所有金融机构具有的基本功能。错
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各国主要用于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中介机构。它主要是以盈利为目标来清理银行的不良资产,尽可能地降低清理成本,盘活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清理损失,从中获取利润。错 5.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产品市场。错 6.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或转移,仅对个别风险而言。对 7.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错
8.加入WTO能否对我国金融也产生积极影响,取决于外资金融机构的活动是否规范化、金融业客户的行为是否理性化、中资金融机构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政府行为能否及时做出调整等多方面的因素。对 9.金融全球化对所有国家的影响都是 “利大于弊”的。错
10.金融监管从对象上看,主要是对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的监管,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不属于其范围。错 11.“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对
12.金融在整体经济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为,它可以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错 13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错
14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包括金铸币。错 15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限制铸造。错 16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的金属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错 17金块本位下决定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基础是铸币平价。错
18经济泡沫主要表现在虚拟资产上,如股票。一般实物资产不会出现泡沫。错
19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对到期债务的支付和满足存款人体现的需求,在经营中必须遵循社会性、效益性和安全性原则。错
20加入世贸组织后3年内,我国保险业承诺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准许设立全资子公司。错 21经济学的稳定目标中应包含不要陷入通货紧缩的要求。对
22金融监管不是单纯检查监督、处罚或纯技术的调查、评价,而是监管当局在法定权限下的具体执法行为和管理行为。对
23金融业特殊的高风险,一是表现其经营对象的特殊性—货币资金,二是其具有很高的负债比率。对 24具有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具有最低限度的认缴资本额是金融机构申请设立的两个基本条件。对 25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也正逐步转变成金融经济。对 26经济货币化于经济商品化成正比,与货币作用力成反比。错 K 1.凯恩斯的流动偏好论认为利率是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错 2.凯恩斯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正相关。错
3凯恩斯的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动幅度小于利率的变动幅度。对 L 1.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货币资本的供求状况决定。错
2.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不受所使用货币发行国政府法令管制,但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错
3利率管制严重制约了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对经济毫无益处。错 4看涨期权又称卖出期权,因为投资者预期这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将会上涨,从而可以市价卖出而获利。错 M 1.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就是典型的单一中央银行制度。错
2.美国和英国是实行多元化监管体制的代表,其金融监管是由多个监管机构承担的。错 3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对 4马克思认为,金融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数量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决定。对 N 1.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中央银行对其很难控制。错 O 1欧洲中央银行接受欧盟领导机构的指令,受欧元区各国政府的监督。错 P 1.票据经过银行承兑,有相对小的信用风险,是一种信用等级较高的票据。对 2.票据交换所通常是由当地人民英航直接主办。对 Q 1.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利润的分配。对 2.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利润的分配。错 3.钱庄是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及收付的组织,是银行早期的萌芽。错
4.期限越长,则风险越大,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越低;利率越低,发行价格也越低。错 5.取消贷款规模以后,公开市场业务逐渐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政策工具。对 6期权买方的损失可能无限大。错 R 1.若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逆差则该国国际储备一定要发生变化。错
2.任何信用活动都会导致货币的变动,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信用资金的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结构。对 S 1.世界银行的贷款对象可以是成员国官方,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如果借款人不是政府,不必由政府提供担保。错
2.16世纪银行业已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早期银行业经营中的最大特点是贷款带有高利贷性质。对 3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和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错 4升水是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贴水是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错 5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借贷活动为基础。错
6商业票据时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所有权凭证,它可以通过背书流通转让。错 15世纪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海上运输的扩大,最早出现的是货物保险,其次是火险和人寿保险。错 8身处弱势有效市场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获取利润。对 9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由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所组成。对
10使用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其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对 11所谓通货膨胀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对 T 1.通过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或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变为银行信用。对 2.通常称为“买空卖空”的交易指的是期货交易。对
3.套汇交易是在一笔交易中同时进行远期交易和即期交易,可以规避风险。错 4.通货膨胀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对 5.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使货币购买力增强,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经济有利。错
6.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使货币购买力增强,进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错 7.通过办理商业票据贴现或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变为银行信用。对
8.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使货币购买力增强,进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错 9通常,资产的流动性于盈利性事负相关的。对 10同业拆借市场最重要的交易对象是银行间存款。错
11特别提款权不仅能用于贸易和非贸易支付,还能在基金组织与各国之间进行官方结算。错 W 1.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从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类型来看,是按照银行,证券,保险的顺序进行的。错 2.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的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放在首位。错
3.我国目前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次级债务不可计入附属资本。错 4.我国目前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 %,次级债券可计入附属资本。错
5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o即现钞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错 6我国历史上的“孔方兄“是指从秦朝沿用到清末的称量货币形式的金属货币。错
7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均实行二级法人、多级核算经营体制,主要功能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错
8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的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放在首位。错
9我国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错
10我国目前已在金融市场上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比重仅占10%左右,这种金融结构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相对直接和简单。错 X 1.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汇率由两种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即法定平价决定,汇率动幅度不再受黄金输出入点的限制。错
2.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每一时点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决定了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错 3.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在社会大分工的基础上产生。错
4.信用中介机构是指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对
5.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其规模越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就越强。错 6.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不良影响和负作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
7辛迪加贷款不但可以分散贷款风险、减少同业竞争,还可以使借款人筹集独家银行所无法提供的数额大期限偿的资金。对
8需求拉上说解释通货膨胀时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前提的。对
9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对 Y 1.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和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错
2.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错
3.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错
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错 5.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有利。对 6.一国的生产状况,市场状况以及对外经济状况都对利率有影响。错
7.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如现货市场的债券和股票等)基础上产生的新型交易工具,主要有期货,期权,互换合约等,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工具本身的预期收益率。错 8.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企业,它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经营活动中表现为等价交换。错
9.一般说来,股票的筹资成本要高于债券。对
10.一定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正向变动的关系。错
11.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错 12.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错 13.隐蔽型通货膨胀没有物价的上涨,因此无法用指标来衡量。错
14.由于各国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的情况不同,也就使金融监管目标各不相同。错 15.一般地,金融结构越趋于简单化,金融功能就越强,金融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错
16、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渐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错
17.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错
18.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渐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错
19.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错 20.一般而言,金融结构越趋于简单化,金融功能就越强,金融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错 21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货币存量。错
22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现代信用活动特别是间接融资活动,越来越独立于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错
23银行信用是一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与商品买卖活动规模密切相关。错
24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消费品发放的贷款称为消费信贷。对 25有违约风险的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必须为负,违约风险越大,风险溢价越低。错
26预期理论认为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下降,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则上升,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不发生变化,收益率曲线也不动,即呈水平状。错 27银行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商品等价交换为核心的信用关系。错
28以债权利划分,信托可分为公益信托和私益信托以及自益信托和他益信托。错
29由于回购协议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交易是无风险交易。错 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后,公开市场业务逐渐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政策工具。对 31雅典学派认为指数化方案对面临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大国更有积极意义。错 Z 1.在货币层次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的范围越大。错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 M1 的流动性大于 M2,M2 的统计口径大于 M1。对 3.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错
3.直接标价法下,银行买入汇率大于卖出汇率.间接标价法下,银行卖出汇率大于买入汇率。错 4.在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这是由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而造成的。错
5.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带有典型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特征,是专门为接受和处理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而建立的。错
6.专业银行是指专门从事指定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银行.同政策性银行相同,一般有其特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范围.因此,专业银行应归属于政策性银行。错
7.政策性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务的主要组织形式,多是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只要有保险意愿并符合保险条款要求的法人,自然人都可投保。错
8.证券投资是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主要运作方式.在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可投资于任何类型的股票和债券。错 9.政府既是货币市场上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交易主体,又是重要的监管者和调节者。对 10.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上,日拆常以信用度较高的金融工具为抵押品。错
11.在市场利率水平不稳时.政府发债的利率风险加大,此时应该减少短期债券,增加长期公债的发行。错 12.证券经纪人必须是交易所会员,而证券商则不一定。对 13.资产组合的风险相当于组合中各类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值。错
14.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专家理财,组合投资,规模及信息优势而大受机构及个人的欢迎,成为国际资金流动中的主体。对
15.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错 16.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错
17.在凯恩斯看来,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减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对 18.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对
19.正式加入WTO(世贸组织)一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限制是我国银行业的入世承诺之一。错
20.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对
21.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错 22.证券经纪人必须是交易所会员,而证券商则不一定。对 23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都不属于信用货币。错 24在我国人民币元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人民币辅币为有限法偿。错
25在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水平波动的幅度受到黄金输出入点的限制。错 26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单位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国货币越多,表示外币升值而本币贬值。错 27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若不考虑交易成本,以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价格一致,就是一价定律。对
28在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都能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错
29在参与金融市场运作过程中,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对 30债务人不履行约定义务所带来的风险称为市场风险。错
31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口购协议、债券、基金、股票等。错
32在商业票据贴现市场上,各种贴现形式,表面上是票据的转让和再转让,实际上是资金的融通。对 33资本市场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可以筹集巨额的长期资金。错 34证券发行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错 35证券业开放包括证券市场的开放。错
36自加入世贸组织时起,我国证券业承诺外国证券机构可以通过中方中介从事B股交易。错 37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作为国家的银行的表现。错
38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增加时,其黄金与外汇储备有可能减少。对 39在弗里德曼看来,恒久收入相对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则相对不稳定。错 40准货币相当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存款之和。错 41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错 42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基础货币的。错
9.打印:货币银行学 篇九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3班 指导老师:张 坤老师 姓名:侯云耀 学号:1015224293
—2011.12
(货币银行学期末论文)
试析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风险和对策
摘要:投资理财就是在风险控制下的投资。没有风险控制的投资理财,正如开车没有刹车一样。农村居民应当将所有的投资对象纳入风险控制的范围之内。缺乏投资理财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居民可将其资金委托给专业人士打理。具备一定投资理财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居民只要能够严格执行投资纪律,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就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只要控制住了风险,投资理财的利润自然而生。做到了风险控制下的投资理财,才能真正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实现农村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投资,理财,风险
市场经济宏伟蓝图发展得波澜壮阔,证券公司迅速发展,理财方式瞬变多样,吸引了很多农村居民加入现代理财行列。然而农村居民作为参与证券市场的一个特殊群体,既缺知识,又缺能力。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然而很少有人关注他们。农村居民过去都很贫穷,他们致富的欲望都很强烈,在投资理财中可能冒更大的风险。如何才能有效控制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风险,确保他们的财富保值增值,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是一种必然趋势
1.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在不断觉醒。首先,大量的财经信息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当今这个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财经节目和资讯。这些信息潜移默化地对农村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产生影响。其次,城市投资理财文化对进城农民工的影响。如今的城市居民家庭,储蓄已不再是唯一的投资理财方式,相当多的家庭有债券、股票、基金,房产等多种财产。每当大牛市到来的时候,城市的许多地方都能听到投资股票基金赚钱的消息,这样的氛围影响到城市的每一个人,包括农民工。既然城里人买股票基金能够赚到钱,农村人也应当行。于是一部分打工挣到钱的农民工也开始试水股票、申购基金,加入到 证券投资理财的队伍。第三,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推销投资理财产品对农村居民的直接影响。先是银行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大力宣传和推销理财产品。借助网点比较多、贴近农村居民的优势.银行通过大量的宣传,把适销产品卖到农村居民中。例如,2011年4月,浙江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推出第一期理财产品“富利宝”,通过前期大量的宣传,得到了当地农民的积极响应,仅仅3天,发行额度为0.3亿元的第一期“富利宝”就全部售罄。接着,证券公司也不甘示弱,将投资理财讲座开到了农村。在镇上开设证券交易点,方便农村居民证券投资。例如。在江苏常熟市新港镇,不仅开设了证券交易咨询点,还设置了大户室,许多农民朋友成了这里的常客。第四,巨大财富效应对农村居民的深刻影响。四川彭州农民谢贤清.从变卖印刷厂的6万元起家,通过两年的股海征战.赚到1000万元。家乡人看到谢贤清炒股赚到了钱,纷纷前来学习效仿。逐渐加入到炒股的大军中。
2.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有潜在条件。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不断外出打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代写论文比上年实际增长8.5%,连续5年增速超过6%。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带来了他们积蓄的不断增加。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有储蓄存款26.1万亿元,其中来自农村的储蓄存款约占20%。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带来了恩格尔系数的显著下降,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0年的43.7%,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过上小康和富裕生活的农村居民家庭,家庭收入扣除日常支出外,手里都有一定的闲钱。调查数据显示,一般家庭一年结余资金在5000元左右,而较富裕家庭在万元以上。如果按30%的资金闲置率计算。保守估计全国农村居民也有1.56万亿元的闲置资金。
3.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有现实必要。一方面,投资理财能够实现农村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近年来,房价高涨,通货膨胀,而银行存款实际负利率。如果农村居民把资金长期放在银行不动,通货膨胀必将吞噬他们的财富。投资理财能够使人们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使得农村居民的财富得以保值增值。另一方面,投资理财也是农村居民响应中央提出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号召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3 农村居民不能被排除在财产性收入的大门之外。o’当前,财产性收入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还很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财产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仅为3.3%,还有很大的提升要求。为此,应大力倡导农村居民投资理财,不断增加他们的财产性收入。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投资理财的风险很大。金融市场面临种种不确定因素,价格变化无常,有时震荡之大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面对金融市场的巨大风险,作为还不十分富裕的广大农村居民来说,投资理财的风险不能不加以防控。
二、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风险分析
1.农村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强。首先,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农村,农民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绝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养老主要依靠土地和家庭,没有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现在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农民每年交上一二十元的医保费,就能解决中小病的看病问题和大病费用的有限额度报销问题,但真正遇到大病需要治疗,现有的医保制度还不能根本解决。其他保险方面,农村没有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虽然制度规定进城农民工要参加社会保险,但实际参保率很低。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前提下。一旦农村居民的财富遭受较大的损失.他们的未来难以获得有效保障。其次。农村居民的闲钱不多。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家庭最大开支依次是盖房子、娶媳妇、看病、购买生产资料;“’家里有大学生的,还包括供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农村居民虽然大都有一定的积蓄,但扣除盖房子、娶媳妇、看病、购买生产资料、供大学生的备用金和日常开支外,余下来的闲钱已不多。一旦农村居民的钱财被亏掉,意味着建不上新房、看不起大病、供不起大学生,他们未来的幸福指数就会大为降低。第三,农村居民积累的财富来之不易。农村居民已有的财富绝大部分都是他们在农村辛勤劳动、进城拼命打工换来的。获得的财富凝结着他们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以他们更懂得珍惜。一旦财富遭受大幅缩水,会给他们带来深深的苦痛。
2.农村居民的风险控制意识不强。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开始证券投资理财的时间是在证券市场处于牛市的时候。那个时候,证券市场呈现单边上扬的行情,股票(基金)几乎天天涨、周周涨、月月涨,随便买入一只股票(基金)持有十天半月都会赚钱,投资者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股票基金只涨不跌。但是,世 4 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证券市场,牛熊交替出现是证券市场永恒不变的规律。当证券市场熊市到来后,股指一泻千里,投资者如果不尽早抽身而出,资金就会遭受严重损失。农村中的股民(基民)绝大部分没有完整经历过一轮证券市场牛熊周期的洗礼,对证券市场的风险没有深刻的认识,他们的风险控制意识自然不强。
3.农村居民的风险控制能力不强。要做好投资理财,有效防控风险,必须具备证券投资、理财等学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适当了解经济、金融、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接受的教育有限,这些知识都很欠缺。做好投资理财,有效防控风险,还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农村居民大都忙碌,没有时间亲自操盘,实战经验自然很缺乏。具体到投资理财的实盘操作,还特别需要有一套适合的交易系统。证券市场是非常残酷的,服从著名的721法则。721法则告诉人们,长期来看,证券市场每10人里,7人亏损,2人持平,只有1人是赚的。要想战胜证券市场,保持盈利,非常不易。研究结论告诉我们,实现低风险、高回报的有效手段是有一套适合的交易系统,并严格按信号操作。已经做实盘的农村居民,绝大部分不懂技术分析,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今天听广播、明天看电视、后天信朋友,没有独立主见,完全是凭自己的感觉操盘,这样投资理财风险无法控制。
三、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风险控制对策
1.发展理财代理人。农村居民绝大部部分不具备投资理财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信息,是投资理财的弱势群体,这就需要专业人士代为理财,帮助他们有效防控风险。首先,发展银行委托理财。可以考虑在贴近农村居民的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设立个人理财中心,由专门的理财师代理农村居民理财。理财师根据每户需要理财的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等,量身设计理财组合,合理配置资产。如果实现了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可提取一定比率作为业绩报酬,这样对银行和农村居民双方都有利。其次,发展农村私募基金,专门从事农村居民委托理财。虽然现在有大量的公募基金,申购起点仅为1000元,申购赎回没有时间限制,但农村居民不具备专业知识,申购赎回的时间很难把握,不能保证有绝X-l“收益。券商集合理财和阳光私募基金有专业投资团队管理,以绝X-J”收益为导向,风险控制良好,通常收取利润的20%作为业绩报酬,但门槛很高。由于券商集合理财与阳光私募基金的申购起点分别为10万元和100万 5 元,绝大部分农村居民被挡在门外。农村居民申购基金的资金在10万元以下的占很大一个群体,他们也同样希望低风险、高回报,实现绝X-J"收益,但这样的专业理财机构还没有。因此,要适度发展农村私募基金,专门代理农村居民投资理财。农村私募基金的申购起点可设立为1万元,便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农村居民申购。为了农村私募基金的发展,要给予业绩报酬提取比率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同时为了控制风险,要制定完善的农村私募基金监管法律法规。
2.加强投资理财教育。只要在农村居民中普及了投资理财知识,就能大大降低投资理财的风险。首先,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推出投资理财服务专栏,传递投资理财理念,普及投资理财知识。其次,在农村的初高中课程中开设投资理财课程,让更多的青少年具备投资理财意识和一定的投资理财技能。第三,银行、证券公司也应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出发,安排投资理财专业技术人员金融理财知识下乡。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要组织投资理财领域的专家或技术人员到农村居民中去培训投资理财的实用技能。
【货币银行学课程】推荐阅读:
货币银行学考试试卷07-21
货币银行学解答题10-30
货币银行学计算题参考10-31
货币银行学培训收获和心得09-04
货币银行学论述题答案(最后一题)07-31
货币银行学学习总结06-14
中国工商银行货币基金08-03
北京银行招聘考试:货币市场考试题07-26
如何有效的发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