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蚂蚁

2024-08-28

节选蚂蚁(6篇)

1.节选蚂蚁 篇一

桃花源记节选和桃花源诗节选的阅读练习题

[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诗]…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②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③王税。荒路暧④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①肆,尽力。②菽稷,庄稼。③靡,无。

④暧(ài),掩蔽。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4)日入从所憩(▲)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小题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桃花源记》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小题4:综合文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和诗句“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的内容,我们对桃花源有怎样的了解?(2分)

小题5: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1)值得 (2) 全、都 (3) 同“邀”邀请 (4)休息

小题1:(1)略(2分)

(2)儿童纵情随意的唱着歌,老人欢快的来往游玩。(2分)

小题1:(2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1:(2分)桃花源中人来自外面真实的世界,但与外界现实已隔绝已久

小题1:寄予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图景。答对意思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信息横向联系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然后才能从《桃花源记》中找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两句话同时告诉人们,这里的人所穿的衣服,还是和秦时一样,没有发展变化,因为与世隔绝。

小题5: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写出他的愿望。

2.《窃读记》节选 篇二

周静)

拓展阅读资料: 窃读记(节选)

林海音

为了解决肚子的饥饿,我又想出一个好办法:临来时买上两个铜板(两个铜板或许有)的花生米放在制服口袋里,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要注意的是花生皮必须留在口袋里,回到家把口袋翻过来,细碎的花生皮便雪花样地飞落下来。

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确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有一次刚好读到一个外国女诗人的手笔,我曾抄录下来,贴在床头,伤心地一遍遍读着。小诗说: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摆书摊的人看见这样,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过书,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穷人有好多苦痛,富人永远没有尝过。我不久又看见一个小孩,他脸上老是有菜色,那天最少是没有吃过东西──

他对着酒店的冻肉用眼睛去享受。我想着这个小孩情形必定更苦,这么饿着,想着,这样一个便士也没有。对着烹得精美的好肉空望,他免不了希望他生来没有学会吃东西。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 “星城杯”教师教学竞赛(新港片A组

周静)

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的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份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窜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中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得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走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了最后一册,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地下沉了。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示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那情感,使我的眼久久不能落在书本上。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的亮了起来,我才觉出我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3.老人生日祝词节选 篇三

今天大家欢聚一堂,为*老祝寿。想起我在三年前为*老祝寿时的感想,我那时就说过,我们替他祝寿,不是无原因的。(2)记得我在小的时候,很不欢喜老人,因为他们是会欺负青年人的,青年人谁没点错误呢?但是你错不得,他们对你是很凶的。一切事情,小孩子和青年人是没有发言权的。中国的青年人受封建家庭封建社会的苦太大了。但是现在世界是变了,青年人欢喜老年人,就像我们的吴老、林老、徐老、董老、谢老(3),都是很受青年们欢迎的。为什么有这个转变呢?因为这些老同志不但不欺负青年,而且非常热心地帮助青年,他们的行为足为青年模范,所以青年都十分热爱他们。党外也有很多受青年尊敬的老人,例如马相伯(4)就是一个,他做寿时我们共产党还打了贺电去,因为他主张抗日与民主政治。人总是要老的,老人为什么可贵呢?如果老就可贵,那末可贵的人太多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就是说,可贵的是他一辈子总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不做害人的事。如果开头做点好事,后来又做坏事,这就叫做没有坚持性。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们的***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他今年六十岁了,他从同盟会到今天,干了四十年革命,中间颠沛流离,艰苦备尝,始终不变,这是很不容易的啊。从同盟会中留下到今天的人,已经不多了,而始终为革命奋斗,无论如何不变其革命节操的更没有几个人了。要这样做,不但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然就不能抵抗各种恶势力恶风浪,例如饿饭的威胁,革命失败的威胁等等,我们的***同志就是经过这样无数的风浪而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习他的各方面的好处,但特别要学习他对于革命的坚持性。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一件事,这是我们党的光荣,这是中国革命的光荣。我们今天大家欢欢喜喜地庆祝他的六十生日,我想主要的意义是在这里。

4.大学语文节选文章 篇四

--张维迎对大学生一篇讲话

2007年09月11日 16:39:47——学习时报 亲爱的新同学们:

人的一生中,真正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时刻并不很多,但我敢肯定,对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来说,今天是这种为数不多的时刻之一,因为它是你们人生新起点的里程碑。

你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处于人生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个性和爱好,但你们曾经做过一个共同的梦,这就是“北大梦”。今天,靠着你们的聪明才智,靠着你们的勤奋努力,这个梦变成了现实,你们如愿以偿!在此,我对你们本人,你们的父母家人,以及从小到大培养你们、帮助你们实现梦想的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北大欢迎你们!光华管理学院欢迎你们!

对光华管理学院来说,今天也是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一天。从此,我们多了145名本科生,153名普通硕士研究生,349名MBA学员,37名博士生。你们给光华管理学院注入了新的生命!我要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最重要的不是数量。最重要的是,我相信,再过10年,20年,或许30年,你们中有些人将成为杰出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有些人将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高级职业经理人;还有些人将成为著名的政治家、高级政府官员、社会活动家。你们将是中国社会的栋梁之才!当然,你们当中也许有人会去“卖肉”,但即便卖肉,那也是北大人在卖肉,一定与众不同!

我对你们如此充满信心,并不仅仅因为你们天资聪颖,也不仅仅因为我相信你们好学上进。更重要的是,从今天开始,你们个人聪明的脑袋与无数颗同样聪明、充满好奇的脑袋相连接,形成了一个智慧之网。在这个智慧的互联网上,你们不仅可以获得别人创造的知识,同时也为他人创造知识;每个人不仅是学生,同时也是老师。你们不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且与同代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一起向前!

你们带着个人对未来的憧憬,带着父母的期待,来到北大,来到燕圆。北大不仅是一个校园,北大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民族历史的象征。这是一片神圣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智慧,一草一木都富有灵气。这里不断焕发你对自由的渴望,这里激发你创造的欲望,这里容不得平庸,这里永远追求卓越。同学们,在今天的中国,上大学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我必须向你们强调,北大是培养精英的大学,光华是培养精英的学院。这是历史赋予北大的使命,是中华民族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全人类进步事业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使命。所谓精英,就是那些有理想、有激情、有耐心,想干大事的人;那些有思想、有知识、有责任心,能被委以重任的人;那些具有科学批判精神、能理性思考问题,有能力引领社会往正确方向前进的人;那些知书达礼,能承担起传承人类文明传统重任的人;那些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廉耻之心和是非之心的优秀公民。一句话,精英就是那些可以称之为社会楷模的人。光华管理学院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同学们,我希望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能按照精英人才的标准要求自己,塑造自己。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理念,你们的判断力,你们的行为方式,因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总是在精英的引导下取得的。为了成为真正的精英,你们不仅要学习做事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会做人的道德修养;不仅要知书,而且要达礼。你们要热爱自由,但不可随心所欲不守矩;要张扬个性,但不可孤芳自赏不合群;要养成大家风范,但也不可不拘小节;要学会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但不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要有远大抱负,但不好高骛远,以事小而不为;要激情澎湃,但必须在理智的指导下选择行动;要甘于寂寞,学好专业知识,也要关注社会;要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但绝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要心中装着多数人,但嘴上不可哗众取宠;要热爱真理,也应该尊重老师。总之,你们要做君子不做小人,当精英不当乌合之众!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了北大人,光华人,这本身就值得你们骄傲。但你们必须记住,北大的名声和品牌是100多年来数以万计的北大人的心血所铸成。“北大人”这三个字是荣耀,更是责任;是将我们团结起来实现理想的一面旗帜,不是牟取一己之利的遮羞布。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北大的形象,光华的形象。你们有一万个理由为北大的品牌添彩,没有一个理由给它抹黑!

同学们,在短暂的兴奋之后,你们就要进入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必须坦率地告诉你们,读书是一个刻苦修炼的过程,你们的进步只能在“蓦然回首”时才能感到。因此,你们必须对科学有坚强的信念;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功近利;必须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

同学们,我有幸在这个特殊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场合给你们讲话,是作为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特权。其实,我本人对学术研究的迷恋,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同学们的感情,与我的行政职位无关。作为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位普通老师,得天下英才育之,已是荣幸至极。我想,我们在座的老师都与我一起分享着这种感觉。我上面所说的这些话也是所有光华管理学院的老师想向你们说的。光华管理学院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我们的老院长厉以宁教授总是教导我们,学院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们最大的愿望是用我们的爱心和知识哺育你们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今天也是教师节,如果你们想表达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那就发奋努力吧!你们的进步是老师们能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自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哪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人们常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如今的城里人一见面,就问,你是住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啊?„„喔,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也不富余,也算小康了。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他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按一日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2000个小时。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70000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70000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70000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例?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适合你的事业,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 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 长江文艺出版

青年人的阅读

余秋雨

[注:“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余秋雨将阅读看得如此重要。对此,他自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听听他的读书建议,相信对我们会有所裨益。下文是余秋雨1997年在台湾的演讲的一部分。]

我觉得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但能不能取得这种状态则取决于青年时期的准备。中年以后的读书可以随心所欲,而在青年时期却不能过于随意,需要接受一些过来人的指点。

一、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二、要把阅读范围延伸到专业之外

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主要为了今后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杂谈》)

诸位报考大学的时候,刚刚从中学出来,都还不到二十岁吧,大人们还习惯于把我们称作孩子,青春的生命那么可爱又那么具有可塑性,却一下子被浇注在某个专业的模坯里直至终老,真是于心何忍。

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大学时代的生命弹性,除了运动和娱乐,更重要的体现为对世界整体的自由接纳和自主反应,这当然是超越专业的。现在很多所大学都发现了学生只沉陷于专业的弊病,开设了通识教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同样作为一门课程,即使通识教育也保留着某种难于克服的狭隘性和被动性。因此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课外阅读不可缺少。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使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足够的整体视野,连专业都很难学好。

三、先找一些名著垫底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而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因此尽量要把底垫得结实一点,但时间不多,要寻找一种省俭方式。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有些青年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更重要的是,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们,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对于专业之外的文化领地,我们没有时间去一寸一寸占领,收取几个制高点就可以了。对于名著不能平均施力,一段时间只能死啃一本,附带着集中阅读与它有关的书籍,务必把这个制高点完全占领。这是一个似慢实快的办法,书桌上不堆放多种类别的书,更不要摆出博览群书的派头一目十行、一天一本。如果本本都是泛泛而读,到头来就像愚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满地狼藉却食不果腹。应该反过来,慢慢地啃一本是一本,神定气稳地反复咀玩。每一本又都是高水平的作品,那么用不了多久,你的学问规模就影影绰绰地成型了。

有人认为,名著总是艰深的,不如读第二、第三流的作品省力。其实,第一流的作品由于逻辑比较清晰,表述比较果断、个性比较鲜明、形态比较优美,阅读起来不见得比第二、第三流的作品费力。即使费点力,因你内心深知其足可以一当十,也会感到值得。

那么,如何确认名著呢?这就需要寻求帮助了。过去很多大学者都为青年人开列过“必读书目”,但他们既要顾及各门学问的完整性,又要顾及青年人的多种层面和多种可能,总是把书目开得太长。“必读书目”其实变成了“重要书目”,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完。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小书目。是否有针对性决定于书目开列者对阅读者的了解程度。青年学生不妨找自己信赖的师长作一些必读书目方面的交谈,交谈中要把自己的兴趣、欠缺和已读过的名著告诉师长,以求获得有的放矢的指导。

四、名著读不下去也可以暂时放下

即使是一位熟悉的师长很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了一份必读书目,书目里的名著也有读不下去的时候。读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读。这就是非专业阅读的潇洒之处。这么有名的著作也放下?是的,放下。因为你与它没有缘分,或许说暂时无缘。再有针对性的书目也只考虑到了你接受的必要性,而无法考虑到你接受的可能性。所谓可能,不是指阅读能力,而是指兴奋系统,这是你的生命秘密。别人谁也不会清楚。

阅读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开发。开发生命并不是重塑生命,我们的生命并不太坏,没有必要打碎了重塑。任何开发都应该顺应着地理地脉,开发生命也是同样,硬撬硬击会伤筋动骨。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整体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是短暂现象。但暂时现象也是真实的,不可为几年后的可能而硬来。

茫茫书海,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小角。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有不少名著属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一读,因为知道的范围总应该大于熟悉的范围,熟悉的范围总应该大于拥有的范围。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的多种书籍也不妨广泛地浏览一下,那里也会有大量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的东西。名著是基础,但不是封闭我们的城堡。

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有两位年老的图书馆管理员笑眯眯地告诉我,他们能从一年级学生的借书卡上预测这些学生将来的成就,几乎是百试不爽。毫无规律胡乱借书的很难有希望,穷几年之力死啃一大堆名著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借书卡上过于疏空的当然令人叹息,借书卡上密密麻麻的也叫人摇头。我上面讲的这些道理,有不少正是从他们那里讨教来的。

五、有一两个文化偶像不是坏事

在选读名著的过程中,最终会遇到几部名著、几位名家最与你情投意合。你着迷了,不仅反复阅读,而且还会寻找作者的其他著作,搜罗他们的传记,成为他们的崇拜者。我的一位朋友说他一听到辛弃疾的名字就会脸红心跳,我在读大学时对法国作家雨果也有类似的情景。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偶像。

偶像的出现,是阅读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能够与一位世界级或国家级的文化名人魂魄与共,真是莫大的幸福。然而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你为什么与他如此心心相印?不完全是由于他的学问、艺术和名声,因为有很多比他学问更高、艺术更精、名声更大的人物却没有在你心底产生这样强烈的感应。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与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关系,他是你精神血缘上的前辈姻亲。暗暗地认下这门亲,对你很有好处。

同构不等于同级。他是万人瞩目的文化名人,你是寂寂无名的青年学生,但他的存在证明,你所进入的生命系统的某些部分,一旦升腾,会达到何等壮美的高度,于是你也就找到了一条通向崇高的缆绳。

有的同学把文化偶像的崇拜一律看作幼稚行为,成天懒洋洋地对一切可以仰望、可以进入的对象爱理不理,偶尔心有所动也快速地自我熄灭,实在是坐失了很多良机。

那些读了一辈子书却说不出最喜爱哪几部著作,哪几位作者的人,哪怕是学富五车的老学者,我也不敢恭维,在如此广阔的文化天地中失去了仰望的兴致,失去了亲和的热量,失去了趋附的动力,整个儿成了一尊冷眼面世的泥塑木雕,那还说得上什么?

六、青年人应立足于个人静读

青年人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互相讨论能构建起一种兴趣场和信息场,单独的感受流通起来了,而流通往往能够增殖。但是总的说来,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阅读的程序主要由自己的生命线索来缩接,而细若游丝的生命线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抽理和维护的。这一切,都有可能被热闹所毁损。更何况我们还是学生,即使有点肤浅的感受也不具备向外传播的价值。在同学间高谈阔论易生意气,而一有意气就会坠入片面,肤浅变得更加肤浅。

就像看完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个善于吸收的观众,总喜欢独个儿静静地走一会,慢慢体味着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台词,咀嚼着艺术家埋藏其间的良苦用心,而不会像有些青年那样,还没有出电影院的门就热烈谈论开来了。在很多情况下,青年人竞争式的谈论很可能是一种耗散,面对越是精雅深致的作品越可能是这样。等到毕业之后,大家在人生感受上日趋成熟而在阅读上却成了孤立无援的流浪者,这倒需要寻找机会多交流读书信息了。那是后话,过一会儿再说。

七、读书卡片不宜多做

读书有一个经常被传授的方法,那就是勤奋地做读书卡片。读到自己有兴趣的观点和资料,立即抄录在卡片上,几个月之后把一大堆卡片整理一番,分门别类地存放好,以后什么时候要用,只要抽出有关的一叠,自己也就可以获得一种有论有据、旁征博引的从容。这种方法,对于专业研究、论文写作是有用的,但不适合青年学生的课外阅读。

从技术上说,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大,又不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卡片无从做起,即使做了也没有太大用处,白白浪费了许多阅读时间。如果要摘录隽语佳句,不如买一本现成的《名人名言录》放在手边。但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小事。最麻烦的是,做卡片的方法很可能以章句贮藏取代了整体感受,得不偿失。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即使撷取了它的眉眼,也失去了它的灵魂。

有人说,做卡片的原因是自己记忆力太差,读过的书老也记不住,记不住等于白读,留下几张卡片也算是自我安慰。实际上,阅读的记忆力有一种严格的选择功能,书中真正深切触动你的内容,想丢也丢不掉,对此你要有更多的洒脱和自信。记不住当然是大量的,但记不住的内容又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真实的遗忘,一部分是无形的沉潜。

属于真实遗忘的那部分,不必可惜,就让它遗忘吧,能遗忘也是一个人自由自主的表现。太监之所以要记住宫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他不能自由自主,不敢遗忘。正是遗忘,验证着生命结构的独立。至于无形沉潜的那部分,我想大家都有过体会。在一定场合,由于一定的需要,居然把多年前早就淡忘了的印象搅动起来了,使自己也大吃一惊。苏辙曾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翻译成现代口语,大致意思是:早年读书似乎没有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晚年审察事物时却发挥了奇特的功效。这便是记忆的沉潜。人类的大脑机能十分神奇,不要在乎表面上的记住记不住,该记住的总会记住,该忘记的总会忘记,该失而复得的总会失而复得,轻轻松松读下去就是了。

我不主张在课外阅读中做很多卡片,却赞成写一些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读书笔记,既在描述书,又在描述自己。每一篇都不要太长,以便对即时的感受进行提炼,把感受提炼成见识。

八、有空到书店走走 学生的阅读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但是,我希望大家有空也到书店走走。书店当然比图书馆狭小得多,但它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前沿。当代人的精神劳作有什么走向?这些走向与社会走向有什么关系?又被大众接受到什么程度?解答这些疑问的最好场所是书店。

崭新的纸页,鲜亮的封面,夸张的宣传,繁忙的销售,处处让你感受到书籍文明热气腾腾的创造状态,而创造,总是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你可以关注一下畅销书排行榜,判断一下买书的人群,然后,也准备为自己选几本书。在书店选书与在图书馆有所不同,对于重要的书,你会反复考虑永久性拥有的必要性,于是在书架前进行了一次短短的自我拷问。你也许会较少犹豫地购买几本并不重要却有趣、可爱的新书,由此你对自己与书籍的奇异关系产生了某种疑问,这种疑问的每一个答案都让人开心。

《书海茫茫》

余秋雨 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来?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的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泻漏、生命的破碎,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在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被印刷过的白纸黑字曾经是令人仰望的符咒,因此,读书很可能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管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开书本,似乎都在营造斯文,逼近神圣。这种误会,制造了无以数计抛掷生命的游戏,而自己和旁人还十分安慰。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好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一点听起来不难理解,事实上不易做到,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常常处于一种失落自我的被动态势,很少打开感觉选择的雷达。其实,即便是公认的世界名著,年轻时老师都是说必须读只能遵循,到了中年发觉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就有权利拒读。人家好端端一本书,你也是好端端一个人,没有缘分就应该轻松地擦肩而过,如果明明别扭还要使劲儿缠在一起难受半天,多不好。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住在五层楼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评三层楼的低下,何况你是否在五层楼还缺少科学论证。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有些朋友不理解:雪白的纸,乌黑的字,怎么能印出一篇篇这样的文字来呢?这是一种好心肠的痛苦,但不客气地说,这种痛苦产生于文化禁锢下的习惯和文化暖房里的梦幻。生活格局的开放,书报市场的开拓,使各色社会情绪有了宣泄的机会和场所,从总体看来不是坏事。例如嫉妒,既然有一批人成功了,难道那些暂时末成功的人连嫉妒一下都不可以?雨果说,一片树叶受到阳光照耀,它的背面一定是阴影,阳光越亮,阴影越深。树叶尚且如此,何况是人。白纸黑字不会只反射阳光,它们也传导阴影。把阳光和阴影加在一起,才是一个立体的社会。因此,不仅要允许嫉妒,也要允许做作,允许伪饰,允许炫耀,允许老滑,允许跋扈,允许酸涩,当然,也要允许你的不舒服,允许你的不理睬。从事事关注、事事难容,转变为关注不多、容忍很多,这应该是我们社会观众的一大进步。以文字犯案,当不在容忍之列。但是我仍然要说,不要在文字官司上过于敏感。几百年的你争我斗,几十年的匕首投枪,使我们报刊上的有些文章保留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剑拔弩张、刁酸促狭,这是一笔沉重的历史旧帐,不幸让这样几个作者肩负着,是很值得同情的。他们缺少法律常识,缺少人格概念,从来没有把人间的名誉当一回事,与他们打官司,自己也要回到人生的启蒙期,真是何苦来着。他们的日子一般都过得不宽裕,因为根据经验,人的生态和心态是互为因果的,一打官司,他们就要赔偿大笔的名誉损失费,从人道主义的立场看,又于心何忍?前不久我在东南亚的一些城市间独个儿漫游,遇到一位相知多年的佛学界朋友,问他这些年在干些什么,他居然说一直在打一桩名誉官司,我听他介绍了案情,觉得他遇到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只能说是一种谁也不会在意的家常便饭,对他如此认真深感困惑,就笑着请教:“佛家讲究宽容,你这样打官司与佛教理义有抵触吗?”他回答,“如果我不去制限他们,他们还会继续伤害众生,因此我这一拳出去十分慈悲。”

名人论读书 鲁迅:读书应博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在博的基础上,要渐择而入于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

培根:书亦可请人代读——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钱穆:读书应先定“旨趣”——

读书应先定“旨趣”,否则“莫谈方法门径、书籍选材以及其他等等”。读书旨趣有两途,一是为谋职业、温饱、声名等私利;一是纯粹为一种求知的兴趣和热忱,即为己而学。

林语堂: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耘人。

毛姆:为乐趣而读书——

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众口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叔本华:绝不滥读——

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

毛主席读书:不动笔墨不看书——

毛主席很忙,可他总是挤时间看书学习。他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提倡认真地学,反复地读,不动笔墨不看书。毛主席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批语。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康熙读书:博览群书——

作为皇帝,康熙嗜书好学、孜孜不倦之精神亦堪称道。他博览群书,凡词章、声韵、历算、律吕、自然科学等,无不涉猎,称最有用之学是“经学史乘”。他认为读书持以不知为不知态度,重视实践,“总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谈。”晚年自以为治理天下50余年,尚无大过,均为书籍之赐。

列宁读书:读书要专心致志——

列宁读书时,专心致志,对周围的一切都理会不到。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钱钟书读书:多读书,下工夫做笔记——

许多人认为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恩格斯读书:重视读原著。安 魂 曲(1935-1940)

不,不是在异国的天空下,也不是在陌生的翅膀下,―― 彼时彼地,我和人民在一起,和遭遇不幸的人民在一起。1961年

代序

在叶若夫主义肆虐的恐怖年代,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某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从来没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 “喂,您能描写这儿的场景吗?” 我就说道: “能”。

于是,一种曾经有过的笑意,掠过了她的脸。1957年4月1日列宁格勒 献辞

面对这种痛苦,高山弯腰,大河也不再奔流,但监狱的大门紧闭,而背后是“苦役犯的洞穴” 和致命的忧悒。

清新的风儿为某人吹拂,夕阳正给某人以温柔――

我们不知道,到处是同样的遭际,听到的只是钥匙可厌的咯吱响,以及士兵沉重的脚步声。我们动身,仿佛赶着去做晨祷,走过满目荒凉的首都,在那里见面,比死人更缺乏生气,太阳更压抑,涅瓦河更迷蒙,但希望依然在远方歌唱。

一纸判决„„眼泪顷刻间迸涌而出,我从此便与世隔绝,仿佛心头忍痛被掏除了生命,仿佛被粗暴地打翻在地,但还得走„„踉跄着„„独自一人„„ 我凶险的两年里结识的女友们,失去自由的你们,如今在哪里? 在西伯利亚的暴风雪中梦见了什么? 在月亮的光环中又窥见了什么? 我向她们送上最后的问候。1940年3月

序曲

事情发生的时候,惟有死人 在微笑,他为彻底的安宁而高兴。列宁格勒像一个多余的尾巴,围绕着自己的监狱摆动。那时,走来已获审判的一群,由于痛苦而变得痴呆,火车拉响了汽笛,唱起短促的离别之歌。死亡之星在我们头顶高悬,在血迹斑斑的大皮靴下,在玛鲁斯囚车黑色的车轮下,无辜的罗斯不住地痉挛。Ⅰ

黎明时分,你被带走,我跟在你身后,仿佛在出殡,孩子们在黑色小屋里哭泣,神龛旁的蜡烛在流淌。你的嘴角是圣像的冷漠,额头是死亡的汗液„„不能忘记!我要效仿火枪手们的妻子,到克里姆林宫的塔楼下悲号。1935年秋 莫斯科

静静的顿河静静地流淌,澄黄的月亮走进了屋子。歪戴着帽子走进来,澄黄的月亮见到了一个影子。这是一个病恹恹的女人,这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丈夫进坟墓,儿子入监狱,请为我做一做祈祷吧!Ⅲ 不,这不是我,这是另外一个在受难。我再也不能苦撑下去,而发生的一切,让他们用黑色的帷幕遮掩吧,干脆把路灯也移走吧„„ 夜。Ⅳ

你受尽了朋友的宠爱,皇村学校快乐的违规者,愤世嫉俗的人,我要告诉你,你生活里发生的一切―― 探监的行列,你是第三百号,站在“十字架”监狱的大门口,你流下自己滚烫的泪水,去烧穿那新年的坚冰。监狱的白杨在那里摇晃,阒无声息――可是,有多少 无辜的生命在那里终结„„ Ⅴ

我大声呼喊了十七个月,为的是让你能回家,我扑倒在刽子手的脚下,你是我的儿子,我的劫数。一切都已永远混淆不清,如今,我也不再能够分辨,谁究竟是野兽,谁究竟是人,等待刑罚还要多久。惟有华贵的鲜花,香炉的声响,通向虚无的 某些个蛛丝马迹。一颗巨大的星星

直愣愣地看着我的眼睛,用逼近的毁灭威胁我。Ⅵ

一周又一周轻轻地飞走,没等我弄明白发生什么事。好儿子,一个又一个白夜 是怎样在张望着这监狱,它们是怎样再一次望着你,瞪大了猫头鹰火热的眼睛,怎样在谈论你的死亡,谈论你高竖的十字架。1939年

Ⅶ 判决

哦,石头一样的判决词,落在我苟延残喘的胸口。没关系,我早已作好了准备,不论怎样我都能够承受。今天,我有很多事情要办: 我要连根拔除记忆,我要让心儿变做石头,我要重新学习生活。

哦,不是那样„„夏季灼热的簌簌声,仿佛我的窗外有一个节日。很久以前,我已经预感到 这晴朗的白昼和空荡荡的屋子。1939年夏

Ⅷ 致死神

你迟早都要来――何必不趁现在? 我一直在等你――过得很艰难。我吹灭了蜡烛,为你把门打开,你是那样的普通又神奇。装扮成你觉得合适的面目,像一颗毒气弹似地窜进来,像老练的盗贼,手拿锤子溜进来,或者用伤寒症的病菌毒害我。或者你来编造一个故事,众人感到滥熟到生厌的故事,―― 让我看到蓝色帽子的尖顶 和房管员吓得煞白的脸色。

如今,我都无所谓。叶尼塞河在翻滚,北极星在闪亮。

我钟爱的那双眼睛的蓝光 遮住了最后的恐惧。Ⅸ

疯狂已经张开翅膀,罩住了灵魂的一半,大口灌进火辣的烈酒,引向黑色的峡谷。我明白,我应该给它 让出我的胜利,仔细谛听自己的声音,仿佛听到的是别人的梦呓。它什么事都不允许,什么都不允许我携带(不论我怎样在乞求,不论我怎样苦苦地哀告): 哪怕是儿子可怕的眼睛―― 那化石一样的痛苦,哪怕是风暴来临的那一天,哪怕是探监会面的时刻,哪怕是双手可爱的凉意,哪怕是菩提树焦躁的影子,哪怕是悠远、轻细的声音―― 都是最后安慰的话语。1940年5月4日 Ⅹ

钉上十字架

当我入殓的时候,别为我悲恸,母亲。1 天使们合唱同声赞美伟大的时刻,天穹在烈火中逐渐熔化。

对父亲说:“为什么将我抛弃!” 对母亲说:“哦,别为我悲恸„„” 2 玛格达琳娜颤栗着悲恸不已,亲爱的信徒如同一具化石,母亲默默地站立的地方,谁也不敢向那里看上一眼。

尾声 1 我知道一张张脸怎样憔悴,眼睑下怎样流露惊恐的神色,痛苦如同远古的楔形文字,在脸颊上烙刻粗砺的内容,一绺绺卷发怎样从灰黑 骤然间变成一片银白,微笑怎样在谦逊的唇间凋落,惊恐怎样在干笑中颤栗。我也并非是为自个儿祈祷,而是为一起站立的所有人祈祷,无论是严寒,还是七月的流火,在令人目眩的红墙之下。2 祭奠的时刻再一次临近,我看见,我听见,我感到了你们: 那一位,好不容易被带到窗前,那一位,再也无法踏上故土一步,那一位,甩了一下美丽的脑袋,说道:“我来到这里,如同回家!” 我多么希望一一报上她们的姓名,但名单已被夺走,更无从探询。我用偷听到的那些不幸的话语,为她们编织一幅巨大的幕布。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追忆她们,哪怕陷入新的灾难,也决不忘记,倘若有人要封堵我备受磨难的双唇,它们曾经为数百万人民而呼喊,那么,就在我忌辰的前一天,让她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来祭奠我。而未来的某一天,在这个国家,倘若要为我竖起一座纪念碑,我可以答应这样隆重的仪典,但必须恪守一个条件―― 不要建造在我出生的海滨: 我和大海最后的纽带已经中断,也不要在皇家花园隐秘的树墩旁,那里绝望的影子正在寻找我,而要在这里,我站立过三百小时的地方,大门始终向我紧闭的地方。因为,我惧怕安详的死亡,那样会忘却黑色玛鲁斯的轰鸣,那样会忘却可厌的房门的抽泣,老妇人像受伤的野兽似地悲嗥。让青铜塑像那僵凝的眼睑 流出眼泪,如同消融的雪水,让监狱的鸽子在远处咕咕叫,让海船沿着涅瓦河平静地行驶。

(1940年3月)

安娜〃阿赫玛托娃(Ahua Axmarba,1889—1966),俄国和苏联诗坛的重要诗人。十一岁开始写诗。第一次大战前后,为“阿克梅派”代表人物,强调表现个人心灵。十月革命后,被划入旧营垒,但未逃往国外。三十年代后期恢复创作,逐渐摆脱旧日艺术主张。苏德战争初期,几首短诗曾由电台多次广播,受到读者欢迎。第二次大战结事后,与作家左琴科同时受到了严厉批判。五十年代中期,名誉各到恢复,出版了1964年以后的作品,后来早期诗集也得到再版。1964年,逝世前两年,意大利授予她国际诗歌奖金“埃特内〃塔奥尔米诺奖”;1965年英国牛津大学赠予她名誉博士学位。阿赫玛托娃的诗,在艺术上有其独到之处,语言精练、流畅、自然、准确。她继承了俄罗斯诗歌的传统,也吸收了不少外国的东西,在韵律和技巧上都有所创新。(乌兰汗译)

悼念诗人

(乌兰汗译)

回声像鸟儿似的回答我 鲍.帕

人间的绝唱昨天哑然,树林的交谈者将我们遗弃。他化为生长麦穗的庄稼,也许变成了他讴歌过的细雨。

世上所有的花儿都开放了,却迎来了他的死期,可是一个简称大地的行星,骤然变得无声无息。

在这儿,普希金开始被流放

在这儿,普希金开始被流放,莱蒙托夫则结束了苦役。在这儿,山上的青草吐放幽香,我有机会看见,仅仅一次 在湖边稠密的悬铃木丛,在那黄昏和残忍的时分—— 塔马拉那不朽的情人 不曾满足的眼睛在闪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安娜·阿赫玛托娃

有人对您说:“美是可怕的”,您却慵懒地把西班牙披肩 披在肩上,一朵鲜红的玫瑰,戴在头发上。

有人对您说:“美是朴素的”,您却苯拙地用五颜六色的披肩 盖住婴儿,一朵鲜红的玫瑰――掉在地板上。

可是,当周围的人们纷纷发言,您却心不在焉 忧郁的您陷入沉思 您对自己说:

“而我既不朴素也不可怕;

我没有可怕到可以让人随便杀死的地步; 也没有朴素到

连生活是可怕的也不知道的地步”。

1913年12月16日(《白银时代诗歌》1998年第364页)

俄罗斯的月亮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那么月亮呢?月亮是美丽的阿赫玛托娃。

2006年的3月5日,是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纪念日。1966年3月5日那个清晨不属于月亮,阿赫玛托娃因心肌梗塞突然告别了人世。还好,77岁了,活到这个岁上不容易了。生于1889年的阿赫玛托娃,在她百岁诞辰的1989年迎来了人生的一个最高荣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

国内有不少版本的阿赫玛托娃传记作品,我手头有较早的译本,是俄罗斯学者阿·帕甫洛夫斯基所著的《安·阿赫玛托娃传》;新近出版的是学者汪剑钊教授所著的《阿赫玛托娃传》,图文并茂,在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的时候与读者见面。

阿赫玛托娃!一位俄罗斯大师级的诗人,一位俄罗斯伟大的母亲,她的命运是如此坎坷。年轻时的阿赫玛托娃那么美丽,是典型的俄罗斯美少女;14岁时,在那个圣诞节前夕,她结识了比她大3岁的诗人古米廖夫,古米廖夫疯狂地爱上了她,并因求婚被她拒绝而试图自杀过4次。最后,阿赫玛托娃答应嫁给了他。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不久就迎来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不难想象的——“反革命阴谋罪”,阿赫玛托娃自然受到了牵连。到了三十年代,她的儿子列夫两次被捕,第1次在1935年,第2次在1938年(直到1956年被释放),原因皆为莫须有,比如第2次被捕仅仅是因为他不承认自己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

概括那个年代苏联的特征,只需要3个字:大清洗。捕过一次之后再捕一次是“很正常”的,那些早在20年代就被投入监狱、被关进劳改营、被弄到政治隔离所,以及被流放的成千上万的人,尽管到了1934年多数已释放,而且表现“良好”,但过了两三年后几乎全部重又被捕,所以那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阿赫玛托娃儿子是大清洗高潮三年里500万因政治原因被捕者中的一员。

白银的月亮凝立如冰,白银的月亮更是惨淡如水。就在那个令俄罗斯人不堪回首的大清洗时代,因为儿子的被捕,诗人成就了她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汪剑钊在《阿赫玛托娃传》自序里提到一个细节,瞬间就刻录在我的大脑里无法删除:“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诗人不得已像生活在荷马时代一样,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这就是没有电脑的时代,被人脑所存盘的《安魂曲》!

一个不把人当人的地方,是不可能把诗歌当诗歌的,诗歌倒是能成为罪行的证据。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17世纪英国诗人德莱顿曾说:“人类所有专制中,最糟的是折磨精神的专制。”阿赫玛托娃正处在这样的精神专制的折磨中。一个精神分裂的时代,是能够把一个人的精神弄分裂的。但《安魂曲》要抵抗这样的精神折磨。

《安魂曲》写于1935年至1941年期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魂曲》成了一部只在民间流传的作品,直到1987年它们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1956年5月,儿子列夫才被释放回家;1957年4月1日,在列宁格勒,阿赫玛托娃给《安魂曲》写下非常精短的《代序》:

“在叶若夫主义肆虐的恐怖年代,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有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她从未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您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我就说道:“能。”于是,一丝曾经有过的淡淡笑意,从她的脸上掠过。”

这个触发阿赫玛托娃构思创作《安魂曲》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在博大深厚的黑土层里长大的俄罗斯人民的坚韧与伟大。一位普通的探监妇女,她并不知道阿赫玛托娃,但她希冀着有人把那一切给写下来!

于是,阿赫玛托娃用组诗《安魂曲》,让人道主义精神在那个恐怖的时代发出了最强音。“这组诗歌不仅是一部关于自己的命运、自己儿子的命运的作品,而且也是一部关于整个民族背负十字架的苦难的作品。”

在这组诗中,阿赫玛托娃不仅是列夫·古米廖夫的母亲,而且是整个俄罗斯母亲的代表。”俄罗斯作家为什么有着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因为有着像黑土层那样博大深厚的俄罗斯人民的孕育。

另外一个细节,印证了同样的“沉默的石头保留火种”。学者林贤治在《流亡者译丛》总序中提到:苏联作家格拉宁在参加为著名讽刺作家左琴科恢复名誉的活动后,到档案馆查找左琴科在几十年前一次批判会上发言的速记记录。记录在册但被人清掉了。谁干的?不得而知。格拉宁说:“有一回,我自己也不知为什么向一位认识的女速记员讲了我多年来四处寻找那一份速记记录,却徒劳无益„„过了大约两个月,她打电话请我去。当我赶到时,她没作任何解释,递给我一叠打字机打好的纸。这正是左琴科那个讲话的速记记录。”这就是从当时与会的一位女速记员那里得到的!速记记录上贴着一张字条:“对不起,有些地方记了个大概,我当时特别激动,眼泪影响了记录。”没有署名。

这是一个让我们每次读《流亡者译丛》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的细节。一个普通妇女,她可能知道左琴科,也可能不知道左琴科;那个被批判的作家左琴科,那时是“敌人的走狗”、“流氓”、“资产阶级下流作家”!然而,激动的眼泪里写满了一位普通俄罗斯女性的诚实善良,那是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所长年孕育的天性,因此,她把左琴科的讲话“存盘”于自己的脑海,从而保存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见证。

篝火已经熄灭,篝火下沉默的石头保留着火种,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薪尽火传”。那些为阿赫玛托娃背诵记忆“存盘”《安魂曲》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沉默的石头”;而这样的石头,是能够敲出星星之火的,而星星之火能够燃遍原野,这已是常识。

相比于人民,那些声称代表人民的人在干些什么呢?1946年8月14日,当时还风光无限的苏共中央,作出了一项关于《星》与《列宁格勒》杂志的著名决议,决议严厉批判的作家就是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说两家杂志给这两个“在意识形态上既缺乏思想性又具有很大危害性的”作家提供发表作品的版面;决议严厉谴责两杂志大量刊登那些“渗透着崇拜一切外国事物的精神的作品”和“反苏维埃的异己作品”。决议写道:“阿赫玛托娃是与我国人民背道而驰的、内容空洞、缺乏思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诗歌充满悲观情绪和颓废心理,表现出过时的沙龙诗歌的风格,停留在资产阶级-贵族阶级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理论的立场上,不愿与本国人民步调一致,对我国的青年教育事业造成危害,因而不能为苏联文学界所容忍。”

更可怕的是,文学界红人、向来讲话“义正词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日丹诺夫,在报告中发表了赫赫有名的评价,称阿赫玛托娃“不知是修女还是荡妇,更确切地说,是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这是与判决她儿子一样的冷漠严酷的判决词,不给他人的尊严留一丁点空间,阿赫玛托娃命中注定要下地狱。随后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列宁格勒》杂志被责令停办,《星》杂志编委会被改组;左琴科与阿赫玛托娃被开除出苏联作协,停止刊登他们的作品。早在二十年代中后期,阿赫玛托娃曾被一度剥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她只好开始研究普希金,用来维持生计;如今又被禁发作品,为了生活,她只好开始翻译诗歌。

在人民心中,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在文艺官眼里,她却是“荡妇兼修女”。然而历史是很讽刺的,作为“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阿赫玛托娃在逝世后迎来了世界的声誉,而那些“苏共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却与那个特权大厦一起崩塌,成了断壁残垣中的废墟瓦砾。其实,泰戈尔在1930年秋天访问苏联两周时,就已用他那柔和而犀利的目光看到了现实和未来,作出了布尔什维克不可能持久的预言:“布尔什维克的政策可能是一种治疗方法,但是这种治疗是不可能持久的。”(见泰戈尔著《俄罗斯书简》中译本第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而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则这样评价阿赫玛托娃们:“诗人清楚他们的使命。那就是讲真话。让俄国人听到真实情况,不管多么可怕„„一百年后,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诚实将使俄国多么为之骄傲!”

是的,俄罗斯的这些伟大的诗人们作家们,以他们无与伦比的广袤胸怀,为一个国家赢得了骄傲;阿赫玛托娃这样的诗人,成了“不为世界所知的立法者”(雪莱语),但这一切都是以曾经的巨大痛苦为代价的。“痛苦如同远古的楔形文字。”《安魂曲》的声音就这样弥漫开来:“在这类痛苦面前/高山低头、大河断流/但牢门紧闭/‘苦役的洞穴’/和催命的焦愁藏在门后„„”

1966年3月5日,因心肌梗塞突发,阿赫玛托娃辞别了人世。而这一天正是13年前斯大林逝世的忌日。《安魂曲》不仅为一个人安魂,也能为一个时代安魂。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静静的涅瓦河静静地流淌,静静的顿河静静地流淌„„

写作之前的感情培养与酝酿

西方哲学家里被称为最理性的人——尼采说过:“在一切文学作品中,我最爱那些用血写出来的。”我国古人也是十分强调情感对于文学的特殊意义。“千古文章血泪情”。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这样表达文学作品创作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根于情,苗于言,华于声,实于义。”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感情,是无法写作的。当然,感情在理论写作、应用写作中的表现不充分、不显著、不具体,而在文学写作中则表现得很鲜明、突出。

古今中外的作家、文章家对于感情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早已有所论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与。”(《毛诗序》)

“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感情是诗人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别林斯基)这些前人的论述都强调感情在写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鲁迅对我们说:“能爱能憎才能文。”巴金对香港中文大学的师生谈自己创作的体会时说:“生活靠勇气,写作靠感情。”写作,尤其是文学创作,如果不是有感而发,文章就难免平淡、苍白,即使有华丽的形式,也难以感人。许多优秀的诗文都是在作者的真情推动之下产生出来的。巴金曾说,他之所以写《激流》三部曲,“不是为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是义愤使他起来控诉旧中国的封建伦理道德对于青年的迫害。所以他说,“一直到我在一九三一年底写完了《家》,我对于不合理的封建大家庭制度的愤恨才有机会倾吐出来。”

那末,感情是什么?《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用科学的语言说:感情是人们对与人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况)的态度的体验。

感情与人的生理机能有关。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感情活动与位于大脑皮层之下的丘脑、下丘脑、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神经过程密切相关。当神经兴奋达到皮层下部位时,就会在人体中引起种种生理反应,“呼吸,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组织,内、外腺体,以及代谢过程的活动,在情绪状况中都发生变化。”同时,“只有大脑皮层能评价经验的感情性质,并组合这些情绪为怕、怒、爱或恨。大脑皮层促成感情体验,下丘脑促成情绪表现。”(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这说明,在感情活动过程中,大脑皮层起着控制和调节感情的作用。感情不仅与人的生理机能有关,而且,感情受人的社会性的制约。“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爱憎的产生皆有缘有故,这缘故就在于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诸关系的总和,写作者的感情和其他人的感情一样,都受着自己存在的国家、时代、社会和自己从属的民族、阶级、集体、地域的制约。

在进行写作时,写作者既要满怀深情地去写作,同时,也需要控制自己的感情。鲁迅在谈到诗的写作时就曾对许广平说:“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两地书》)至于写小说,作者不论是用第一人称叙述还是用“全知”的第三人称叙述,都需要控制自己的感情。契诃夫在对阿维洛娃提意见时说:“你要描写苦命人和可怜虫,而又希望读者怜悯的时候,自己要极力冷心肠才行,这会给别人的痛苦一种近似背景的东西,那种痛苦在这背景上就更明显的露出来。可是如今在你的小说里,你的主人公哭,你自己也在叹息。是的,应当冷心肠才对„„”(《契诃夫论文学》)这是因为只有自觉地控制住自已的感情,我们才能在写作中做到客观、冷静、含蓄、深沉,从而使作品更加震撼读者的灵魂世界,引起最为巨大、深刻的反映,获得最强烈的写作效果。至于新闻写作、理论写作,更需要控制感情,“让事实说话”,或进行理性分析论证。在写作中,怎样才能使感情得到准确而充分的表现呢?

首先,写作中的感情表现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深刻反映、切实认识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感情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借助于提供足够的富于感情色彩的认识内容来引发读者的感情活动。

这种“富于感情色彩的认识内容”,是我们写作者与读者实现感情交流的桥梁。写作者通过于变万化的认识内容来表现自己以及自己创造的人物的复杂细致的感情,读者也就通过这些认识内容得到具体的感受和深人的理解。因此,文学写作特别强调形象性,坚持用形象思维进行写作。要求我们把感情融注在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之中,通过提供富于感性的典型形象,来引发读者的感情活动。

其次,文学写作应该十分注意用理性来制约自己的感情。形象思维离不开抽象思维,它是在抽象思维指导和配合下使表象运动、变化、联系、分解与组合的。只有如此,才能通过形象的刻划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写诗就必须“用明确的理性去防止诗陷入纯感情的稚气里”(艾青语)。既然写作最富于感情的诗歌是如此,其他方面的写作当然就更需要运用理性来制约自己的感情。

第三,必须充分利用通感、移情、想象等艺术方法。对这些艺术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既需要懂得一些基本理论,更需要在写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表现力。

第四,掌握抒发感情和再现感情的方法,如抒情和心理描写的方法。

培养感情的根本途径是:热爱人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事业,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艺术,热爱历史,热爱生活。

当然,写作者的感情和从事其他活动的人的感情一样,不是为了从事这一工作才培养感情的,而且,也不是临渴掘井所能奏效的。一个人的丰富、美好的情感必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条件下才能形成。因此,培养感情需从根本上进行,而且要持之以恒。

5.论语节选 篇五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知道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光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知:通“智”

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挽回。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到了)一年寒冷的季节,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树柏树是不凋谢的 ”

6.《陈毅市长(节选)》教案 篇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戏剧剧本的三大要素:尖锐的矛盾冲突、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和高度集中地场景和人物。

2、学会概括戏剧的情节结构;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3、通过品读文中高度个性化的语言,理解剧中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总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的光辉品质。

4、培养学生学习戏剧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剧中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体会话剧语言的独特表现力。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欣赏诗歌:《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 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崭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这首诗的作者是共和 国的十大元帅之一,是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这首烩炙人口的诗是陈毅(1901年—1972年)当年负 重伤后在梅岭被国民党军围困时所作,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众所周知,解放战争 时的陈毅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那么解放战争后的陈毅呢?我们今天要看看作为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的身姿。

二 简单介绍陈毅和作者沙叶新 陈毅(1901~1972),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共和 国元帅。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红军长征后,留在赣粤边区领导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在组建新四军,建立起苏皖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率领华东野战军抗击国民党五十万正规军。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5月,兼任上海市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 院副总理、外交部长、军委副主席等职。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陈毅担任上海市长时发生的故事。沙叶新:沙叶新,当代 剧作家,回族。当代剧作家。主要作品有 :话剧《假如我是真的》、《陈毅市长》(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百老汇100号》等。

3、背景介绍:课文部分是全剧的第五场。上一场写陈毅市长视察刚开业的国营百货商店,看到由于帝国主义封锁,国营商店买不到盘尼西林,不法药商又趁机连续涨价,普通劳动人民无力购买,因而引起深思。这一场写陈毅市长为了恢复、发展生产,解决国产西药问题,深夜拜访化学家齐仰之。

三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本剧的矛盾冲突

(一)默读课文,解决文章的字词问题。

(二)默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剧情结构 1 你知道这篇课文的体裁吗?

交流:戏剧剧本,有三大要素:(1)尖锐的矛盾冲突(2)高度个性化的语言(3)高度集中地场景和人物。“戏剧的生命在于矛盾冲突”:

(1)请问在本文中,起矛盾冲突的双方是谁?

(2)请用一句话简单概括文章内容。

交流:陈毅夜访齐仰之,说服齐仰之主持筹建医药厂。

3、陈毅在拜访说服齐仰之的过程中碰到了哪几个难题?陈毅是如何解决的呢?

4、概述陈毅市长和齐仰之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的过程。

碰到三个难题:被拒门外、谈话限时、难以说服齐仰之关心国事、请齐仰之出山的难题。据此,这场戏可分四个层次:

①矛盾的发生(开头至“齐仰之又埋头开始工作下”):陈毅专程夜访,齐仰之闭门谢客 ②矛盾的发展(至“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陈毅巧用“激将法”,齐仰之自破“三分钟” ③矛盾的变化(至“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陈毅宣传共产党人的“化学”,齐仰之发生“化学变化”。

④矛 盾的解决(至结尾):陈毅委重任,齐仰之愿效力。4思考:这些难题为何能得到顺利解决?

内因:齐仰之正直、爱国,愿意施展自己的才华,有报效祖国之心。外因:陈毅求贤若渴,谈话有艺术性、层层推进、扣人心弦,是促使齐仰之思想起 “化学变化”的有力催化剂。

作业布臵:

1、抄写词语。

2、整理文章结构。第二课时

课题:(第_2课时)

备课日期:2014年11月28日星期五 授课时间:第___周 星期____ 教学目标:

1、知道戏剧剧本的三大要素:尖锐的矛盾冲突、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和高度集中地场景和人物。

2、学会概括戏剧的情节结构;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3、通过品读文中高度个性化的语言,理解剧中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总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的光辉品质。

4、培养学生学习戏剧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剧中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体会话剧语言的独特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生词。

2、指生说出剧本的三大要素。

二、读读品品,领会人物性格。人物的个性要从人物的语言入手。读读下列语句,说说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2 陈毅:

(1)我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 去!(不凡的气魄,高度的自信)

(2)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豪爽而又不乏诙谐)

(3)我倒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齐先生虽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好象一窍不通。(激将有法)

(4)唉呀呀,三分钟已到,改 日再来奉告。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嘛。(欲擒故纵)(5)齐先生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化学全然无知这门化学就是要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化社会……(妙语连珠,坚定坦率,机敏雄辩)

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求贤若渴)

(6)我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我只是一个剂,一个催化剂哟!(风趣幽默)

(7)我要马上赶到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处事果断)总结:陈毅:豪爽、直率、幽默、睿智、坚定、雄辩、机敏 3 齐仰之:

(1)工作的时候只有元素、分子量、化合、分解是我的朋友!(2)我早就申明过,政治与我是绝缘的,我也决不会溶解在政治里。

5(3)不论谁,就是孙中山的请帖我也不去!

(4)最近半年我要写书,谁来我也不接待!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5)从不例外!

(6)虽然生性驽钝,建树不多,但举凡化学,不才总还略有所知!(潜心钻研,不问政治,拒绝接触,烦躁情绪,清高固执)(7)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

(8)看到偌大一个中国,举目皆是外商所开设的 药厂、药店.....我几乎气昏了!(9)我一定效力,一定效力。(10)不,不,现在就谈!现在就谈!(11)没关系,我们可以秉烛夜谈。(12)三天三夜!

(求知心切,坦诚质朴,追求进步,热爱真理,一心报国)4 总结:

(1)陈毅:豪爽、直率、幽默、睿智、坚定、雄辩、机敏

(2)齐仰之:固执、清高、急躁、质朴、倔强、不讲情面 炽烈的爱国热情 5 分角色朗读课文选 段

三、分析潜台词 介绍潜台词:刚才朗读的时候,有同学可能觉得剧中有些台词看似简单,但是其中似乎有着丰富的言外之意,这种言外之意被称为潜台词。

潜台词是指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内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戏剧语言含有“潜 6 台词”,这是戏剧语言的特点,分析其“潜台词”,是赏析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说说下面 话语的潜台词。举例,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 和特定的对话场合挖掘和体会言外之意。(1)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间,说:“齐先生就住这里?”

潜台词:齐先生您是个海内外知名的化学家,怎么住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这与您的身份不相符合呀!

(2)齐(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潜台词是:要讲就快讲,否则时间一到就 不跟你讲了。

学生找出文中其他的潜台词,加以分析。

要求:①找出例句;②进行分析;③选择合适的方式朗读。

四、作业:

1、摘录人物相关语言进行分析。

2、整理笔记。第三课时

课题:(第3课时)

备课日期:2014年12月1日星期 一 授课时间:第___周 星期____ 教学目标:

1、知道戏剧剧本的三大要素:尖锐的矛盾冲突、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和高度集中地场景和人物。

2、学会概括戏剧的情节结构;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3、通过品读文中高度个性化的语言,理解剧中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总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的光辉品质。

4、培养学生学习戏剧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剧中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体会话剧语言的独特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默写生字 复习戏剧的知识

二、了解舞台提示的作用 1 介绍舞台提示:

定义:由于演出的需要,剧本里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

内容: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 2了解舞台提示的作用

(1)化学家齐仰之的家。这是一间简陋破旧的卧室兼书房。地板残缺不全。书桌上堆满书籍和化学仪器。墙上除贴着一些化学图表外,还贴着一张醒目的条幅,上书: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介绍时间、地点 指明身份——是一位深居简出、潜心科研的化学家 说明他埋头钻研,无意接待来客

(2)急促的电话铃声充耳不闻/大皱 眉头,拿起话筒/将电 话挂上,坐下继续工作 揭示了他清高、固执的性格及急躁情绪

8(3)乒的一声将门关上 气冲冲去开门 请陈毅进屋 请陈毅坐下 连忙拦住 点燃蜡烛 请陈毅坐下 连忙拦住 点燃蜡烛

展示了矛盾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解决的情节,层 次分明,脉络清晰

三、问题探究: 陈毅为什么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从中表现出陈毅市长怎样的性格特征?

(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非常切合齐仰之这个化学家的身份,能够引起齐仰之的谈话兴趣和极大注意,这样使齐仰之与陈毅交谈下去,陈毅也就巧妙地使齐仰之由“只有三分钟之限”到“尽情尽意言之”,再到“秉烛夜谈”“三天三夜”,这个妙喻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这是陈毅高超的说话艺术的表现。)

2“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请用笔圈划出来,并说说分别有什么作用?

在戏中出现了七次。(1)出现于舞台说明,作为纸条醒目地贴在墙上,说明齐仰之专心科研,很珍惜 时间,不喜欢闲谈,无意接待来客,为陈毅来访制造了障碍,也是两个人发生戏剧冲突的基本原因。

(2)出现于和朋友打电话之时,既照应了“醒目的字条”,又突出了人物性格,预示了陈毅来访时的矛盾冲突的尖锐。

(3)出现于陈毅第二次 敲 门进屋时,齐仰之宣布只有“三分钟的空闲”,从陈毅已被允许交谈来说,取得了初步胜利,但三分钟怎么能交谈呢?为下文留下悬念,增强了戏剧效果。

(4)陈毅念墙上字条,并发表反问:真的只允许三分钟?

9(5)当陈仰 之“极盼赐教”之时,陈毅表示“三分钟已到”“不得超过三分钟”,齐仰之要求陈毅“不受三分钟限制”,是陈毅采用“激将法”,激起齐仰之的好奇心,表明陈毅豪 爽、风趣的独特个性,高超的说话技巧,政治家的 风度和才智,也表现了齐仰之专心致志于做学问、以无知为最大耻辱的学者风范和严于解剖自己的科学态度。

总结:“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对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表现作品主题,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是齐仰之坚持的原则,说明他潜心钻研,惜时如金。由于他门上的这张字条,使陈毅吃了‘闭口羹”,后来陈毅终于进了屋,但只有“三分钟之限”,但一谈便取得了“尽情尽言之”的胜利,随着剧情发展,最后撕掉字条,愿意“秉烛夜谈”“三天三夜”。

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都与“闲谈不得超过 三分钟”有关。

四、布臵作业 完成《点击》和《作业包》。

2、抄写词语并选择5个造句。

3、选择剧本中的一个片段,同位排练。

上一篇:以“他人”为话题作文指导下一篇:地铁党支部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