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

2024-07-09

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共14篇)(共14篇)

1.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 篇一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调查问卷

你好,我们是轻工与纺织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11级的学生,我们在做一次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态度的调查。展开本次调查活动,旨在更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实际看法,掌握真实可靠的数据。请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写你选择的答案,其中的问题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不会公开你的答案,希望你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填写这份问卷,谢谢你的参与!

1.生源地()

A 城镇

B 乡村

2.你喜欢中国传统节日或西方节日的原因是?()

A喜欢中国传统节日,因为有中国味道

B喜欢西方节日,因为西方节日浪漫、时尚C都不喜欢

3.在当代大学生中,你觉得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浓还是西方节日气氛浓?(A中国传统节日 B西方节日

C差不D说不清

4.你对大学生过西方节日有什么看法?()

A坚决反对B不赞同C无所谓

D可以理解E支持

5.你是怎么样过传统节日的?()

A每次都依照传统的过法过节

B每次都简单得过

C选择感兴趣的节日过

D基本不过

6.你是怎么样过西方节日的?()

A每次都依照西方的过法过节

B每次都简单得过

C选择感兴趣的节日过

D基本不过

7.你认为西方节日受大学生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A西方节日有意思

B青年人追求时尚,赶潮流

C年轻人太喜欢过节了

D媒体及商家的宣扬

E学校的鼓励

F社会的引导

8.你能经常过的有以下哪几个传统节日?()[多选题]

A春节B元宵节

C七夕节D清明节

E端午节 F重阳节

G中秋节H腊八节

I冬至)

9.你认为不过某些传统节日的原因是?()A农历节日记不清

B节日准备繁琐

C没有节日气氛

D没有时间过节

E 商家没有打折活动

10.你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前景感到()A很乐观B比较乐观C比较悲观 D很悲观

2.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 篇二

自从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中西方之间的经贸、 合作交流、学术互访和资源共享逐渐增多,中国在经济、科技、生活水平以及综合实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人欣喜的同时,文化融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些让我们担忧的现象: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

曾有新闻报道,中国一些销售商利用西方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平安夜、圣诞节等多个节日进行疯狂宣传和促销,短短一天就进账数万元。就拿身边的现象来说,西方的情人节,很多男同学不惜花费数百元为女友购买节日礼物; 圣诞节,好多同学间都会互赠节日礼物,更让人惊讶的是 , 平常2元左右的一个苹果,经过简单的包装,在西方的节日——平安夜里便可以卖到20元左右。

随着西方节日的盛行和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国人在无形中不断靠近西方、走进西方,并由此对西方世界产生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从而衍生去西方国家实现各种梦想的念头。 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其实质是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侵略。西方节日的盛行逐渐淡化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西方节日盛行的原因

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有深刻的内外在原因。下面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来分析这一现象。

(一)内在原因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现象。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具有纪念性或庆祝性,相对于西方节日的浪漫、开放,和欢愉性, 略显保守和欠缺新颖。另外,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和不足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发的展不容乐观。

转型中的中国环境和中国居民的精神需求。转型中的中国环境充满了包容性、多元性、时尚性等特点,居民们不仅愿意接触新的思想文化,而且还乐于追求一些标新立异或者从未接触过的新颖事物。同时,转型过程中国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诸如工作难找、房子难买、社会竞争惨烈、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现实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对于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加大,于是在面对充满欢愉、刺激性的西方节日时,他们便不知其然地就接受和参与其中。

(二)外在原因

随着学术交流、学者互访等软文化的输入,中国居民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接触逐渐增多。例如,引入的西方影视作品无形中宣传着西方的思想文化,使得中国影视受众对西方世界充满无限的期待和渴望;又随着中国一些居民的宣传、 对西方世界美好的肯定,更多的人愿意去接触和了解西方的思想文化。而商家和媒体的宣传,又进一步加大了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

西方节日充满新颖性、欢愉性也是其在中国盛行的一大原因。西方节日中的情人节、愚人节等充满了一些浪漫气息和滑稽情节,使得一些压力大的人可以得到情感的释放,这在无形中便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居民。另外,西方节日中包括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在内的相关附属品使得中国青少年更愿意去接触,从而促进了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

三、面对西方节日盛行的对策建议

面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盛行,我们既不用大惊小怪,也不要放任自流。本着引导、扬弃的原则,既要吸收西方节日文化中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元素,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限制西方文化对我们的消极影响。西方节日盛行在彰显文化软实力强大作用的同时,又警醒了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面对西方节日的盛行,首先,在思想和态度上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时刻要有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批判性地接受和学习,不能因为外来文化的部分优点就崇洋媚外,从而忽略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相关政府应完善传统文化保护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保障机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提供有力的坚强后盾。加大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和实施力度,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保护人的奖励政策。

另外,媒体应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定期举办国学、传统文化交流会和比赛、欣赏等节目, 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影视制作者可以就中国传统文化来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在宣传西方文化时,全面、客观, 通过对西方文化内涵和实质进行定期的批评交流、媒体评论等措施,引导受众全面、理智看待西方节日和文化思想。

摘要:随着中西之间的交流往来,西方的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了中国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在众多现象中,尤为一提的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本文将浅谈西方节日盛行的内涵和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3.浅谈西方节日的变迁及文化的内涵 篇三

关键词:西方节日;文化内涵;变迁

引言

没有一个民族是没有自己的传统节日的,例如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与体现。同样,在地球的另一端,欧美国家也有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与我国的节日,从庆祝时间,庆祝的内容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人们对于节日的庆祝初衷还是大体一致的。那就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节日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纽带,让人们在节日中获得对今日生活的愉悦与感恩。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来自于一些祖辈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或者是我们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所遵循的节气表。节日设立的另一个主要的途径是来源于国家的相关法律或者法规。例如,每个国家的国庆几乎已经成为了百姓生活中所必需的节日的一部分。这一点中西方之间存在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主要从西方节日的变迁中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 西方节日的变迁

中西方在世界舞台上交流的日益常态化,让很多具有欧美特色文化的节日也飘扬过海来到了中国。由于缺乏对节日背后文化的了解与领悟,我们在庆祝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商业上的作秀或者炒作而忽视了节日本身所带给我们的意义一启迪。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欧美国家最大的节日——圣诞节。每年的12月中旬,欧美的各个国家都会被一种祥和喜庆的气氛所包围。人们用五颜六色的彩灯来装饰一棵很大的圣诞树。到了晚上临睡觉前,父母还会在孩子们的床头挂一副圣诞袜子。因为到了半夜的时候,来自遥远的北极的圣诞老人会乘坐着雪橇,通过烟囱来到每家每户为可爱听话的孩子们,送去他们心仪已久的圣诞礼物。其实,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孩子们也渐渐发现和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把礼物偷偷放进他们的袜子里的是他们亲爱的父亲、母亲。但是,事实虽然如此,这并没有妨碍长大成人的孩子们和他们当初的父母一样,把这种爱通过节日的方式来传递下来。

其实,根据旧约圣经的记载,在2000多年前,上帝派自己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去拯救那些穿着死亡的囚衣在地球这座逃城艰难度日的人们。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上帝之子耶稣就把他出生的那一天,叫做圣诞节。在这一天,人们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据说,在战争期间,如果恰逢圣诞节,交战的双方也会通过暂时停火的方式来遵守这么一个神圣的节日。平安夜作为圣诞庆祝活动的一部分,是在每年的圣诞节的前一天。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欧美影视作品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平安夜的那一天,人们会互相送出祝福的“苹果”以象征着自己向对方送出的平安的祝福。而且,在年轻的女孩心中,还藏着一个平安夜的秘密。那就是在平安夜的凌晨时分,她们会拿出别人送的平安果,用小刀慢慢的削皮。如果苹果皮直到整个苹果削完为止都没有断开,就代表着自己的爱情之路会非常的顺利。无论这样的做法到底有无科学道理尚且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关于圣诞节的欢庆意识已经慢慢的深入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内心。

二 西方节日的变迁背后的文化内涵

根据西方国家的经典著作《圣经》记载,在旧约时代,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在很久以前,地球是一个村落,所有的人之间的语言是相通的。后来,在寻找回到天堂故乡道路的过程中,人们尝试集中所有的智慧和精力来修建一座通天的高塔。天上的神闻讯后非常震惊和恼怒,就把人类的语言变得彼此不同。于是,人们互相争吵,结果谁也听不懂谁的观点。最后,通天的高塔也没有竣工,人们漂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随之而来的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节日。

最近的圣经研究者证实,所谓的上帝之子耶稣,根据新约马可福音的记载并不是出生在我们每年欢度圣诞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这个出生的日期,是在公元三百六十一年,由当时的罗马教廷来通过法律的形式颁布来遵循的。其实,这个圣诞节所欢庆的并不是耶稣而应该是太阳神阿波罗。所以,数百年来,人们所庆祝的节日其实是在人为意识引导下的一种宗教的操纵。从其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世俗对于宗教的试探与压制。但是,无论怎样,抛开节日背后的宗教色彩而言,我们作为普通的社会大众,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爱的传递。

在二战后的美国,在一年的圣诞节前夕。有一位美国大兵从越南给远在千里之外纽约的父母打电话。电话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战争结束了,我要回家和你们一起过圣诞节。父亲闻讯后特别高兴。因为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在一起过圣诞节了。可是儿子的第二句话让这位商场精英陷入了沉思。儿子说:爸爸,我能把我最好的朋友带到我们家,和我们一起过圣诞节,一起生活吗?不过,由于,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不小心踩到了地雷,他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父亲听完儿子的话,非常不满。他说: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要去管他,让他自己自生自灭吧,政府会管他的,你快回来吧,我们一起过圣诞节。可是,儿子的电话就在听完父亲的话后,挂断了。两个星期后,父亲接到了纽约警方的电话,说是他的儿子从帝国大厦跳楼身亡,经调查后发现属于自杀。在停放儿子尸体的太平间,父亲非常惊异的发现:他的儿子少了一只胳膊,一条腿。父亲陷入了极大的自责与痛苦之中。这种痛苦恐怕与当初自己和儿子通话时的自私与残忍分不开的。结果,自己的自私换来的是儿子永远的离开。这是在欧美国家流传甚广的一个关于圣诞节的故事,更可以说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爱的传递,圣诞节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另外一个关于圣诞节的文化内涵是通过一则通话来解读的,那就是非常著名的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在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可是在万家灯火,人们都在欢度圣诞节的时候,她一个人在马路边,赤着脚,卖火柴。最后,小女孩的火柴,没有卖掉。她也不敢回家,因为回家爸爸会打她。在划掉一根根火柴后,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微弱的火光中,感受到了温暖与来自天堂奶奶的拥抱。火柴最后灭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尸体,在第二天被人发现,只是嘴角还带着浅浅的微笑。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小朋友好像不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不穿羽绒服,为什么小女孩不吃肯德基。可是,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会发现在欧美的文化里,节日对于很多处在中下层的人们来说,有时就是一道坎。

在美国圣诞节故事中的《麦琪的礼物》就是这么一层含义的表达。在圣诞节来临之际,丈夫为了表达自己对妻子的爱,毅然把自己珍藏的祖传的手表卖掉,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妻子买一把漂亮的梳子。可是善良的妻子,出于同样的考虑,为了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爱,剪掉自己漂亮的金发来卖掉,给丈夫买了一条表链。就这样,在圣诞节,丈夫发现:妻子漂亮的金发不见了。妻子也发现:丈夫珍藏的手表也不见了。在彼此的愛意中,一个让人心动的圣诞节就在我们感动的泪水中划上了句号。

结语

任何节日的开始都是源于一种文化的传承或者说是几年。西方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了很多的节日。除了上文提到的圣诞节之外,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感恩节,情人节,复活节等等。虽然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相信在这些节日的背后一定凝聚着我们人类对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因为爱是最大的节日礼物,爱才是我们最值得庆祝和怀念的节日。

参考文献

[1] 万媛媛.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对比研究[J]. 青春岁月. 2012(13)

[2] 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08)

[3] 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4] 张瑞芳.西方节日的宗教内涵浅析[J]. 考试周刊. 2008(26)

4.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 篇四

大凡一个流传广选的节日都是需要符号代言的,符号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让人见到符号就想到了这个节日。符号是节日的延伸,可以为节日赋予许多新的含义。

中国传统节日中以符号代言的节日最有名的当是端午节了。端午节的符号主要有二,一是屈原,二是粽子。二者的关系是以粽子祭祀屈原。有趣的是西方的圣诞节也是以符号代言著称,主要的符号也有二,一是圣诞老人,二是圣诞礼物。二者的关系是圣诞老人送圣诞礼物。因此有了屈原PK圣诞老人的想法。

一、节日起源PK:

端午节源于2288年前屈原的逝世。圣诞节源于耶稣的诞生,耶稣诞生的时间已无法考证,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据今1872年。有趣的是一个悼念死,一个庆祝生。生的伟大与死的光荣在此交融,孰优孰劣不容分辨,因为这是不同文化的内涵。单从节日起源的时间而言,端午节比圣诞节早了4,算是略占了上风。

二、节日流行程度PK:

圣诞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不仅盛行于西方各国,在东方各国也十分流行。端午节却依然在国门内徘徊,时热时冷,几千年来不见其兴,只闻其衰,唯余国人心痛矣。是世人好喜庆,不喜哀痛?还是屈原的魅力比不上圣诞老人?答案值得深究。从流行程度来看,不容置疑,端午节落后圣诞节远也。

三、节日习俗PK:

5.引进西方节日辩论材料 篇五

中国人重视外国节日多于传统节日

还有一个 反方可能会说大部分外国节日是宗教节日

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萃、民族灵魂的外现。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节日文化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反映了民众的文化情趣和文化情感。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节日文化借助自身强势对相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从而使弱势文化在压力下进行文化的融合。文化全球化也就是全球文化大融合,在融合过程中,某些强势文化势必会给相对弱势的文化带来冲击,产生影响,甚至改造、异化弱势文化。西方文化背后的强大经济实力为文化的扩展奠定了强大的外向力与吸引力。西方节日文化内涵具有的文化普同性。文化的普同性是指对所有文化来说都普遍存在的文化特征和行为。

节日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承传中对自我文化的表现形式,必然在某个方面与人们的精 神达成一致。西方节日重视情感交流,潜意识下的享乐主义和大众文化,满足了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精神追求。一般而言,与中国人注重血缘性、群体性、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人之间的情感诉求,这些都很容易为任何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使得西方的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

而西方节日文化一般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在圣诞节,大家会互赠礼物、开圣诞晚会 : 在情人节,会向倾慕的人表达自己的爱意,营造浪漫的气氛,与以往相对具有严肃、古板气氛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参加这些新奇、好玩的西方节日活动,能令年轻人感到愉快轻松。西方文化中对“人性”、“自然”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类文明的美好一面,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同样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播 , 中国人热捧西方节日也是合情合理的。

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增大,需要各种各样的节假日来对生活进行调整。然而,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节日在月份的分布上呈现不均衡性。在公历十一、十二月这两个月内,我国除了冬至节就没有其它重大的节日,然而这一段时间是西方传统节日比较集中的日子,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这些是西方节日中比较火的节日。传统节日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合理,在客观上给国人追捧西方节日提供了空间,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西方节日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性在节日文化中也较为明显。西方节日文化所具有的特点被中国民众所喜欢、接受,并转化为对节日活动的热捧,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说其对中国文化产生的碰撞与冲突、融合与吸收是相当突出的。中西方节日文化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国人通过庆祝西方节日可以促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而且在节日庆祝活动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增进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体验,活跃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西方节日文化强调凸显个人的价值,追求个人的权利与自由,重视个体、张扬个性,在某种层面推动国人对平等、自由的价值观的追求,促进个体的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以来,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走进大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兴奋不已,并把这些西方节日当作释放压力、追求刺激、标榜前卫的狂欢节。

把西方节日看作对我国传统节日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吸收、融合西方节日中热闹和谐趣、注重交流和人文关爱的成分,培养大学生具有睁眼看世界的能力和开放而包容的文化性格。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宗教性、生产性及生活性三大类型,其节日文化也具有多元性。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与渗透的现实生活中,西方节日文化显示出了强劲的输出优势。这是因为西方节日(如情人节、狂欢节等)内涵单一,使人们容易接受并且可以被填充进不同的、新的异质文化的内容。

大学生喜欢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西方节日部分地弥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不足,部分大学生开始青睐西方节日。

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节日文化,还是西方节日文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文化部门已经注意到这种需求,近年来陆续举行了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韩文化年等活动。

近年来,西方节日在青年群体中日益流行,特别是在大学校园,各种各样的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和重视。在很多大学校园里,真正让人感觉到有过节气氛的往往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恰恰是某些西方节日,譬如圣诞节和情人节。

大学生之所以愿意过西方节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与东方传统节日的严肃相比起来,西方节日显得更加轻松有趣。温馨的圣诞节、浪漫的情人节和疯狂的万圣节都在很大程度上调剂了大学生们平时单调的学习生活,也符合年轻人追求新奇和刺激的心理特点。相比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则显得较为严肃,不能使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访谈中有同学认为“每个西方节日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般过西方节日能够让人感觉到轻松愉快,好朋友在一起聚一聚,玩一玩,比过年走亲戚来得更加有意思,再说周围的同学都过你一个人不过的话会显得很不合群,很难融入到大伙之中。”这表明同辈群体的模仿效应也是导致很多大学生过西方节日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过西方节日是一种洋气、潇洒的行为,因此热衷于过西方节日。

高消费行为---带动消费,刺激经济

西方节日在中国倍受推崇也与中西节日本身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节日主要起源于节气、庆贺、祭祀等活动, 而西方的节日大多与宗教有关。许多年轻人偏爱西方节日往往不是由于其文化内涵, 而是想让平淡的生活多一点乐趣,或是想借机向自己爱慕尊敬的人表达一点心意, 至于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有什么文化内涵, 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那么,西方节日与中国节日相比 ,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什么优势呢 ? 先看圣诞节与春节的差别。圣诞节时, 人们可以准备圣诞贺卡、圣诞老人、圣诞树等 ,然后开个圣诞晚会,既花费不大 ,又玩得开心。而春节期间呢,城里的人往往会关在家里看电视,或去亲戚家串个门 ,农村的人则忙着走亲戚 , 互相请客 ,拜年。总之,人们一般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聚在一起, 并没有一种因文化根源相同而形成的民族融合气氛 ,加上花费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较多 , 以至于很多人感叹宁愿没有春节。再看情人节与七夕节。中国人比较含蓄 , 很少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现在的年轻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保守 ,而是趋于大胆直接 ,加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西方情人节用鲜花、巧克力等向喜欢的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 所以备受他们的青睐。而七夕节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 结局又让很多年轻人忌讳, 因此庆祝的人少之又少。其它的节日气氛的差别,如万圣节的热闹与盂兰节的冷清等 ,大概也与它们的庆祝形式有一定的关系。

西方节日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得到人们的欢迎和认同。无论是圣诞节还是愚人节,洋节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闭形式,没有了上下级、老人与青年之间的等级束缚,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

西方节日中,圣诞节带给我们狂欢快乐,情人节带给我们浪漫温馨,愚人节带给我们幽默诙谐。它们所包含的个人快乐主义与我国传统节日所宣扬的家庭幸福感完全不同,它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休闲,这对于追求新鲜感喜欢模仿的年轻人而言着实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所以我国传统节日可以汲取西方节日带给人们欢乐和自由解放的合理成分,努力将传统节日打造成适应社会发展、娱乐人们身心的健康节日和优秀文化。

首先,西方节日大都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之上,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宣扬无神论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它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的世界观,尤其是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西方节日中的耶稣、上帝等这些宗教无形中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其次西方节日往往带来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潮流,这直接关系到国民的价值观,因此需要进 行正确的引导,认识到西方节日的长处与不足,对其有个正确的态度,可以娱乐,但 要拒绝西方文化中消极方面的渗透。

首先,非常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辩论,但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在刚才的辩论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第一,对方辩友认为中国人没有西方的文化背景、宗教背景、生活习惯,引入西方节日只会流于形式,就没有意义,也就不存在必要性。对此我方认为,首先,正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我们才需要去了解对方,因为有差异就拒绝沟通,那又何谈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呢。了解西方节日的形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意义,因为我们暂时还不够了解西方节日的背景而拒绝引入西方节日,是因噎废食的表现。再者,举个例子难道对方辩友认为因为西医在中国没有文化背景那我们引进西医就没有意义吗?我想肯定不会,那么我方一辩在立论就已经指出引进西方节日有一系列的好处,而对方辩友却偏偏视而不见还在一味声称没有宗教背景而引进西方节日没有意义这无疑是在诡辩。

第二,对方辩友认为西方节日的引进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造成冲击。我在此重申,引进不是替代,引进西方节日绝不意味着我们要忽视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淡化与我国处在农耕文化在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有关,也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之我们自身宣传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则产生了传统文化淡化的现象。所以对方辩友没有看清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和内在原因,错误的将责任归咎在西方节日上,实在是不够明智。

第三,对方辩友提到我们过西方节日只是简单的吃喝玩乐,会徒增社会压力,助长人们浮躁的心态。对此,我们想说对方提到的我们不恰当的过节方式并不只是在过西方节日的时候才出现。吃麻了味觉,喝伤了身体,却吃不饱精神,喂不出情感,这种现象在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的体现恐怕更为明显,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拒绝我们的传统节日呢?当然不是,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改变我们过节的方式,改变我们的消费观念,而绝不是排斥文化的融合。第四,对方辩友在辩论过程中刻意夸大了“引进”的范围,我方需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引进绝不是全盘接受,更不是设为国家法定假日。我们所谈的引进是辩证的引进,所谓辩证的引进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的引进,不卑不亢的引进,这也就会将引进西方节日所带来的弊降到最小,而将利增到最大,使之促进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如果我们连这样的引进都不认可的话,那我们如今所说的改革开放又能去向何处,而那个我们口中的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中国又能从何而来呢。

第五,对方辩友穿西装打领带,在辩论过程中也说自己并不反对文化的交融,而却偏偏反对西方节日的引进。我方一再提出,节日作为世界民俗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二者血肉相连,不可分割。文化交流需要实质的载体,否则就会沦为空谈。对方辩友任何想要硬生生的将西方节日与西方文化分开的想法都终将是徒劳的。

第六,对方辩友也知道春节时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穿戴中国红,纽约的帝国大厦会被打扮的五彩缤纷,伦敦的牛津街上大红灯笼高高挂,却对西方节日输入持反对态度。现在很多人也像你们一样对他国文化输入忧心忡忡,而对我国文化输出夸夸奇谈,这其实是一种深深的文化自卑感。传统文化要保护,但是,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文化竞争的首要前提,就是平等与开放。把西方节日视为“异端”,关闭大门不让自由欢乐的风吹进来,这样的自闭与自卑,这样的愚昧与封建,怎么能担当祖国复兴的大任呢。文化就像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哪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靠守能守得住的。对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与传承,就是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外来文化、优秀的现代文化,进行文化的再创造。我们希望大家都能看到,西方节日的引进,同当今世界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有关,同我国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有关,更同青年人吸收世界上先进文明成果的胸怀有关。未来世界不是“文明冲突”的世界,而是不同文化更加开放,取长补短,和而不同的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我们,更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博大的胸襟引进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发展我们悠久的中华文化。

文化渗透是指某一种文化固素或者文化结构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或多个社会的转移和互动现象,圣诞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便是典型的文化渗透现象。

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融中才会体现其价值,增强其活力,也才能得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我们原有的文化观念与体系正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不惧各种文化的挑战,正常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双向的、多元的,我们应加强各种文化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吸取彼此的精华,提升自身文化地位。

在中西节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我们必须有勇气、有信心保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个性。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外来节日文化的冲击,也有能力应对这种冲击,关键是我们要拥有清醒的头脑、理性的认识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勇气,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保持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明亮的光辉。

6.要不要过西方节日 篇六

1. 有些人喜欢过西方节日

2. 这一现象的原因

3. 这一现象的影响

due to the heavy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es, more and more modern chinese people prefer western holidays to traditional ones. when christmas or valentine day comes, youngsters flood into bars, restaurants, and department stores to celebrate these festivals which their ancestors know little about.

the reason behind this social phenomenon is obvious: in a society dominated by mass media and consumerism, festivals and holidays from abroad are labeled as “fashionable and new”, while traditional ones as something “out of date or old”. young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regarded western life style depicted in hollywood films as their ultimate goal of life. therefore it’s no wonder that chinese young people love christmas much more than spring festival.

the influence of such a social phenomenon should be carefully studied. in my opinion, the wide spread and recognition of western holidays will definitely harm our traditional value. if we don’t take some measure, in years to come,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may be alien to our offspring. it’s high time that the government took some action.

7.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 篇七

结合学前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学者普遍认为,游戏是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因为其施教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因此幼儿园英语教学和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学前儿童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并形成初步的多元文化认识。在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结合节日氛围,把节日游戏作为语言和文化传授的媒介,不仅为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同时还有利于促使英语活动不再是独立于幼儿整体发展的一个语言教学活动,而是成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幼儿园英语教学游戏

很多学者和教师普遍肯定并认同游戏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所谓英语教学游戏是为了完成英语教学任务而使用的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性是游戏教学的本质。通过游戏掌握目标知识、获得目标能力等要素。 每次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安排都应围绕当次的教学目标而展开,识记字母、 认读单词、习得短句等,对应有适合的相应游戏与其匹配,使教学活动既有针对性,又生动有趣、富有意义。

此外,在教育的早期阶段,儿童的视、听、嗅、味、触,五大感官必须同时得到刺激和发展。课堂游戏活动给幼儿们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极大的促进了幼儿感官的发育和发展,游戏通过利用视觉、听觉等渠道的多方面刺激来激发促进幼儿语言的生成。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有意安排一些身体运动方面的游戏活动来辅助英语教学,如猜词游戏、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教学法) 、角色扮演游戏等。

二、西方传统节日中的游戏

国内多是通过外观的装饰、互赠礼物、聚会等方式庆祝西方节日。其实,西方节日的来源都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庆祝活动中的游戏成分也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文化。很多参与性和趣味性很强的游戏对于培养儿童的性格、合作意识、和文化意识都非常有帮助。

1.释放孩子的天性与分享意识培养

复活节( Easter) 有不少传统习惯,最典型的要数复活节彩蛋。它象征未来的生命。一种古老的游戏,是把煮熟的鸡蛋送给街头的孩子们做游戏,他们把蛋往前滚,谁的蛋最后破,谁就获得胜利,蛋全归他所有。

万圣节( Halloween) 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 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Treat or Trick”的游戏就要开始了。

2.家人与团体意识培养

西方人最重视的圣诞节里最有趣的活动要数“报佳音”,象征天使在伯利恒郊外向牧羊人报告基督降生的喜讯。深夜来临,教堂里的唱诗班挨家挨户地来到教徒家门前齐声唱起圣诞颂歌。于是这家人便走出来加入合唱。唱罢,主人把大家邀入屋中,以茶点招待。说笑一番后,唱诗班再到别人家去唱,主人一家也往往随同前去,“报佳音”的队伍愈来愈大,他们一家家地唱,欢乐的气氛有增无减,常常持续到天明。

3.竞争与技巧的培养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 bobbing for apples) 。游戏时, 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感恩节宴会( Thanksgiving Feast) 后的传统游戏“南瓜赛跑”是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胜。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

4.动手能力的培养

万圣节的“杰克灯”( Jack - O - Lantern) 的样子十分可爱,孩子们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 Christmas Tree) 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或买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一家人亲手在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三、结语

8.谱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新乐曲 篇八

音符一——“全”

“全”,即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围绕节日活动,学校全方位地放手,让学生唱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信他们是最棒的!每当一个传统节日来临时,孩子们便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得活动的开展异彩纷呈、多姿多彩。如在“端午节我做主”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展示的香囊,讲述的伟人屈原的感人故事,演绎的孝女曹娥的动人传说,回放的龙舟赛场上的精彩片断,品尝的亲手包的各种馅的粽子,还有教室里不时爆发的掌声、歌声、欢呼声,充分展现了学生多彩的想象力和独到的创造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由于活动采用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调动了各方面力量,实现了活动成效的最大化。家长和学生一同参与活动,共同感受节日文化,共同践行中华美德,实现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互动。实践中,三方共同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亲子沟通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音符二——“趣”

“趣”,即开展趣味十足的体验活动。学校在活动的设计上注意体现童趣,以吸引学生的参与。为此,每年的传统节日教育内容都会不断推陈出新,变换主题。以元宵节为例,近年来的活动主题先后有:“走进传统,欢乐元宵”“欢天喜地闹十五”“赏灯猜谜大比拼”等。2010年,在主题为“巧手制作花灯”的元宵节日活动中,学生巧妙利用废旧材料,通过询问长辈、网上查找了解相关的知识,精心设计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他们中有的是独自完成,有的是与家人合作完成。寒假开学后,学校收集的562盏花灯创意十足,极富情趣:可乐瓶制作的花灯别具一格,酒瓶外盒制作的花灯别出心裁,用布一针一线缝制而成的花灯更是凸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证明,只有从学生兴趣出发,适时引导,才能让节日文化鲜活起来,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

音符三—— “实”

“实”,即注重节日教育的实效性。在节日教育活动中,学校注意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让节日教育活动真正收到实效。通过制作展板、布置橱窗、绘画七色园地等,向学生展示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人物故事及相关的古诗词。利用国旗下讲话、组织征文比赛、演讲大赛、手抄报评比、摄影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大队会、主题班队会、主题活动课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节日文化活动中的收获。例如,“过红红火火的中国年”主题班会,设计巧妙,内容鲜活。“传火炬对春联”“红包中的秘密”“送给爸爸的祝福”等几个环节,将春联的吟诵、节日中对学生的行为要求、除夕之夜送给在抗冰雪灾害一线爸爸的温馨祝福等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示在班会上,体现了孩子们的亲情、友情、恩情、爱国情。又如,少先队在清明节召开了“烈士墓前寄哀思”中队会;中秋节开展了“赏月、问月、登月、访月”大队会,对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登月活动进行了再回顾。另外,学生制作的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电子小报还在班级间进行交流评比,获奖作品在橱窗中予以展示,电子小报制作成FLASH动画通过校园网让全校师生欣赏交流。这些实实在在的主题活动使节日文化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音符四—— “细”

“细”,每次开展节日活动,学校都要周密考虑,细致安排,力求做细做巧,以发挥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如清明节,要求学生在假期中把随家长祭祀时的感受用不同方式记录下来。返校后,学校查看了学生的作品,有的是图片,有的是文章,有的是日记,有的是手抄报,都很生动。学校筛选后组织学生进行演讲, 17个孩子道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比如,五(1)班赵一桥同学演讲题目是“清明——生命的感怀”,文中写到:“安葬着外公、外婆的‘长生林’环拥在松柏之中,节时的山风诉说着家家户户对亲人的思念。我和妈妈把鲜花放在外公外婆的墓前,用清水洗净墓碑之后,我告诉长眠地下的外公外婆:‘我是你们的外孙一桥,我和爸妈看你们来了。我刚刚再次当选五年级一班的中队长,去年我以学校生物馆为题材做的一部片子还获得了国际奖,相信你们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请你们放心,我们都很好,来年再看望你们……’”这是孩子最真实的感受,也是发自肺腑对已故亲人的感怀。演讲结束后,学校将整个演讲录像进行了编辑,作为学校资源库的又一生动教材,组织各班利用班队会认真观看、讨论、反思,激起更多学生的节日情怀,感受节日教育的深刻内涵。

音符五——“雅”

“雅”,即感悟节日德育的高雅韵味。古代文人在传统节日里常喜欢吟诗作画,这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继承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实践中,学校除了让学生吟诵一些常见的如《元日》《清明》等古诗外,还让他们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在各班开展古诗诵读、诗词配画等活动。同时,学校要求教师在讲授教材中的古诗词等相关内容时,注意让学生进一步领悟诗词的内涵,感受其高雅韵味。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乐曲,似一阵春风,让校园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芳香,让教师成为智慧亲和的引领者,让孩子们悄悄开启纯真的心灵之窗。相信他们在快乐地吟唱中,必将逐渐成长为新时代的栋梁。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后南仓小学

北京101100)

9.西方节日万圣节作文写作 篇九

队员有个出状况的,还好发现的早,虽然有损失但是总比任其发展毁了这个孩子好,就算是个经验教训吧,以后不要再犯就好了,发现我现在也有了为人父母的那种关爱,看着一个好好的孩子变坏,真的觉得心理很难受,还好还好,有惊无险!!!

10.节日常识:西方国家平安夜吃什么 篇十

圣诞节是老外的盛宴,一起来看看西方正统圣诞节平安夜吃什么吧,

澳大利亚平安夜吃什么

其中澳大利亚人最爱吃喝,傍晚时分一家老小或携亲伴友或成群结队,一起到餐馆去吃圣诞晚餐。平安夜晚餐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有腊鸡、火鸡、猪腿、美酒、点心等。

美国平安夜吃什么

在美国,圣诞晚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DD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在丹麦,当圣诞晚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

法国平安夜吃什么

浪漫的法国人则喜欢在12月24日的晚上载歌载舞,伴着白兰地和香槟酒的浓郁酒香,醉度圣诞。英国人、德国人都喜欢畅饮啤酒。英国人除开怀痛饮之外,还喜欢去异地旅游,比较保守的家庭则在圣诞前夜举家团聚。

英国平安夜吃什么

英国人的平安夜最正统,也历史最久,圣诞节必吃火鸡,这种风俗在西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在16的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大陆。当时,那里物产贫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鸡,于是他们便捉火鸡作为过节的主菜。因此圣诞大餐里,除了火腿、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饼、鸡尾酒之外,也少不了火鸡。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意大利

许多人有着圣诞节吃素食的传统习惯。不吃肉,鳕鱼倒能在餐桌上大行其道。吃虾,乌贼贝壳类肉做成的鱼肉色拉,还有胡瓜鱼,鳗鱼坚果制成的酱。

欧陆

姜饼的故乡虽然在德国,但欧陆人也习惯在圣诞期间吃姜饼。芬兰人会一边享用姜饼,一边喝glogi酒,它是一种掺入杏仁与葡萄干的酒,味道既辣且香。荷兰人甚至会把圣诞礼物藏在布丁或羊肠里呢!至于波兰人则分为两派,一派喜在圣诞前夕吃大餐,另一派却整日斋戒祈祷!

非洲

当圣诞夜的钟声响起后,人们方可回家吃一顿特别的圣诞餐。但他们的圣诞餐相对简单,只有一些面包、米、大蒜和煮肉。

丹麦

当圣诞晚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如果谁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谁将是来年运气最好的一个人,通常大人们会将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让他们高兴。

德国

德国人也相当重视圣诞,人们会在圣诞当晚赶回家里用膳,情况好比中国人吃团年饭。

11.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 篇十一

关键词:节日文化 电视 传播 对策

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感情,承载着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可以说,重视节日文化在国内外的有效传播,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改革开放以后,面对西方节日的汇入与冲撞,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一个十分尖锐的现实问题。[1]大众媒体作为受众最经常接触的媒介,在此问题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为视角,探索电视媒体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对策。

一.传统节日文化电视传播的现状分析

1.类型表现

笔者选取2010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五个节日期间部分省级卫视(表1)及央视(表2)节目实例,归纳出节目类型集中表现为:文艺节目、特别节目、新闻资讯节目。节目类型上新增了一些关于节日的特别节目;节目内容上,即使常态节目也表现出节日特定的内容。

传统节日期间,各电视台新闻节目对于节日的报道相对密集,节目形态仍然是常态化,主要体现在内容对于节日的提及。报道主题集中于:官方活动、民众活动、风俗知识、消费现象。这些内容在节日期间传播较为频繁,而非节日期间,新闻节目少有节日文化相关内容。

2.内容呈现

2010年七夕节各省级卫视的节目内容呈现

图像和声音是电视媒体主要的传播符号,形象与直观是电视传播的优势,受众较少受文化程度与生活经验的限制,扩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范围,[2]但在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时,形象与直观又转化为劣势。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脱离了与之相生相伴的时空环境,成为电视世界的一部分,会出现“博物馆化”现象的隐忧。“博物馆化”指的是一种倾向:由于不能准确把握某种文化现象的深层内涵,对其仅是一种浮光掠影的记录,从而使“传统完全失去了自身的根性而变成一种外在的装饰与摆设” [3],文化传播功能为展示功能所取代。

2010年七夕节,各省级卫视的节目内容呈现,靠打造明星阵容的情歌对唱与情诗朗诵、模范夫妻和情侣的倾情讲述来突出爱情主题,对于七夕节文化精髓的解读显得过于单薄、粗略和有限。七夕节的文化精髓并不仅限于爱情,还有乞巧、祈求学业顺利等方面,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当前电视节目对七夕节文化的解读仅止于表面和形式,尚需更深入地挖掘。

3.话语表达

事实上,近年来大众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疏离,与目前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方式有很大关系。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指出:“当今社会似乎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假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事实上它们提供的意义却越来越少。”[4]从保护传统节日文化角度看,电视媒体似乎没能准确把握节日文化韵味,也没能承担起严肃传播节日文化的责任。

传播者对整个传播过程起到“把关”作用,可能由于“把关人”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了解,而出现过度娱乐化或过度学术化的现象。嘻哈打闹的虚浮表面掩盖不住深层文化内涵的严重缺失,晦涩难懂的专业解读也并不是传播节日文化的最佳途径。某些节目赤裸裸的情感表达方式、夸张离奇的表现手段实在离团圆、追思、敬老等节日文化内涵相去甚远,这种低俗化的倾向在无意识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消解着节日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某些节目邀请专家以论坛形式畅谈节日文化,努力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然而专家们激情飞扬地演说与观众的冷淡反应形成鲜明反差,过于“阳春白雪”的话语表达使得传播效果甚微。

另外,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电视节目往往会热闹一阵,等节日过后,很快又归于沉寂,这种时冷时热的传播行为不利于持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很多台目前非常规节目(特别节目、岁末节目)的制作质量较高,且比较稳定,这与日常节目表现一般的状况形成了较强的反差。这种‘偶尔露峥嵘’并不能提升节目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来说,观众对媒介的认识、印象还是从日常栏目的涓涓细流、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生发出来的。”[5]

二.传统节日文化电视传播的对策探索

1.丰富节目类型

从前文对2010年传统节日电视文本的罗列可看出,节目类型较单一,还难以达到百花齐放。由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创意专业的学生发起的“关于电视媒体对传统节日传承及影响效果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关注的节目类型比例分别为(多选):文艺节目48.7%,新闻节目34.4%,纪录片44.8%,谈话节目28.0%,娱乐节目49.8%[6],可见观众对节目类型的需求呈多样性而非单一性。

传统节日电视节目类型上可突破陈规,在保持优势节目类型基础上,尽力在多个节目类型上对节日文化有所涉及。突破文艺节目和特别节目这两个单一类型,在新闻资讯节目、谈话节目、娱乐节目、纪录片、电视剧这些类型上体现节日文化要素。河南卫视和陕西卫视自2008年起将各省祭祖盛况同步向全球直播,演播室主持人及嘉宾通过对话交流为观众串联起多个祭祖现场,评点公祭仪式和历史典故,解读炎黄文化、清明风俗和祭祀传统,畅谈文明源流与文化传承,向全球华人全程呈现一年一度的中国大祭祖典礼盛况。

2.充实节目内容

目前,国内电视市场的分类较一致,大多定位在经济、生活、文娱、体育、少儿等方面。因此,从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讲,想要在众多同质化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只能在节目内容上下功夫,即“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的制作理念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继承节日既有的文化习俗,也结合社会发展的特点拓展节日的当下语境,在节目内容上处处渗透出浓厚的文化语义;第二,具有创新发展的视野。在节目内容的取舍上,无论纵向的古今结合,还是横向的中外所及,都可纳入到节目编导的选择中,既体现出延承的民族责任,也展示出开放的心境;第三,制定系统的传播策略。具体的体现是加强节目的形象包装,对节目的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等元素进行合理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凸显节目的个性特色;最后,营造媒介景观。现场直播的媒介效果不仅将节日变成媒介事件,也将节日变成媒介景观。[7]“春晚”和“秋晚”成为媒介景观后,一个镜头、一段主持词,便让观众有了过节的氛围,营造了节日的视觉图画,观众在媒介景观中酣畅淋漓地品味节日文化的魅力。

3. 转换话语表达

在西方节日文化消费方式逐渐流行的趋势下,负有振兴传统节日文化责任的电视媒体不应该一味追求节目的收视率和轰动效应,而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媒体定位;不要把传播节日文化当作负担,而要准确理解节日文化的价值,以此为资源精心策划好各种节目,最终以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传播节日文化。

客观地讲,电视从传播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大众文化,但不等于是平庸文化甚至低俗文化。电视化表达的传统节日始终离不开最具节日表征的符号,民族化的思想和情感特征赋予电视节目独特的人文内涵,深入地表现了电视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仔细体会这些电视艺术,不论文艺节目或特别节目,往往充盈着民族化的情感诉求与思想意识,如浓郁的宣教意识、忧患意识、苦难意识、团圆意识等。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正是中国老百姓所习惯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自然也理应成为节日文化电视节目话语表达的创作原则。

4.提升传播效果

即使在非节日期间,电视媒体完全可以把传统节日文化看成可利用的资源,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的节日到各民族各地域的自有节日,挑选那些反映勤劳、友善、团结、亲情、友情、爱情等积极主题的内容,挖掘这些节日的发展历史、神话传说、礼仪风俗等,以定期播出的形式进行传播。[8]常此以往,不仅可以持续吸引受众的注意和思考,而且可以逐渐培养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

央视在2006年春节期间(1月28日—2月3日)的每晚黄金时间播出大型纪录片《我们的节日》(每集90分钟,共7集),分别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6个节日文化的生存状况,每一集都积聚了多种元素,如专家访谈、纪录片拍摄、运用原创舞蹈展现节日情景等。各地有着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这些题材和表现形式也完全能吸引和打动观众,在悄无声息中传播节日文化。专题纪录片式节目形态完全可以跳出节日期间的框框,做成常态节目。同时,在节目类型表现上还可以综合运用、彼此渗透,使得节目表现形式和风格有所突破,也能收到满意效果。

电视因其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强势的话语权,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方面,有着其他媒介难以企及的优势。在全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之下,电视媒体更需要端正自己的传播态度,将无形遗产变成有形资源;将传播责任转为持续动力;将“文化意义”化为无限创意,才能最终实现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安中,刘雪,龙明霞.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媒介呈现的实证分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J]. 长江论坛,2007(6).

[2]杨华. 传统文化电视再传播的制约因素及策略[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周宪. 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49.

[4]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田晓菲(译).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7.

[5]李晓枫,邹定宾. 中国电视文化的理性重构[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47.

[6]关于电视媒体对传统节日传承及影响效果调查问卷[OL]. 问卷星,2010-09-02[2010-10-22]

http://www.sojump.com/jq/391948.aspx

[7]曹继东. “春晚”和“秋晚”的意义图式与文化阐释[D].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8]韩永青,李芹燕. 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论电视媒体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J]. 新闻界,2009(2).

作者:张欣,湖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12.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 篇十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然而, 文化差异却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了很大障碍, 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是人类长期社会活动中不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反映人们的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毋庸置疑, 传统节日属于文化范畴。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每一种传统节日都有其历史渊源, 下面主要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 对比中西方在情感表达、价值信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 春节

春节也称“过年”,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 也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 春节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庆贺这个节日,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 养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有许多流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 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临近春节, 人们采办年货, 除夕时, 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贴年画、春联, 迎接新一年的来临。人们吃年糕、水饺及各种丰盛的饭菜, 张灯结彩, 燃放鞭炮, 并互相祝福。

(二) 圣诞节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 ”的缩写 , 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 人们把它当做耶稣的诞辰来庆祝, 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 世界上所有的基督教会都要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1]。交换礼物、寄圣诞卡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在西方国家, 圣诞节还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人们通常在家里摆放一棵圣诞树, 树上装饰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等, 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在其他国家, 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 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前夜 (或圣尼古拉斯日12月5日)赠送礼物。赠送礼物不但指圣诞老人, 家庭成员和朋友也要互相给予礼物, 如圣诞树、圣诞火腿、圣诞柴、冬青、槲寄生等。

二、传统节日背后情感表达、价值信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 情感表达

不同国家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对比春节和圣诞节的来源及习俗差异, 我们发现中西方人们在表达自己情感时习惯使用不同方式。中国人比较含蓄, 通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使用委婉的方式, 这和西方人直接表露感情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例如, 过节时, 人们都会送礼物, 然而中西方人们接受礼物之后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中国人比较间接、含蓄, 在接受礼物时总会先否定、推脱, 最后迫不得已接受礼物。收下礼物之后, 不会直接在送礼人面前打开, 而是等他离开后才打开。总之, 中国人爱绕圈子, 而且沉得住气。反之, 西方人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得很直接, 当着送礼人的面直接打开, 表示感谢和激动。

中国人的表达往往有意会性, 如有些文章或人们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个人意会, 即所谓的此处无声胜有声;而西方人的表达则带有直观性。

(二) 价值信念

1.群体意识和个人主义

中国人讲究集体主义, 认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社会价值之中, 因而往往重视社会价值, 否定个人的自我主体性[3]。在中国, 过节就是全家人团圆的日子, 中国春节的各种活动和习俗都体现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想。

在西方文化中, 个人是社会的中心, 追求个人利益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因此, 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他们主张利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 主张个人具有尽全力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 他们重竞争, 崇拜个人奋斗[3]。西方人的平等意识、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 人人都尊重自己, 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自己只对自己负责, 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2.宗教信仰

中西方在宗教方面差异很大, 这在中西方传统节日里也有所体现。在中国, 人们庆祝春节, 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并进行祭祀, 祈求保佑和祝福。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敬神, 但这个神不是固定的, 例如, 土地神、灶神等。在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里, 他们并不信奉上帝, 只是将对神的敬拜作为春节的一种习俗。

与此相反, 西方人多数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 一个人一旦出生, 上帝就赋予其做人的基本权利, 即天赋人权。西方人心中只有一个上帝, 那就是耶稣。在西方人的内心世界里, 耶稣始终在他们身边保护他们[2]。我们对比圣诞节的习俗就可以很明显地发现, 圣诞节的所有活动都与耶稣有关。

三、结语

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代表, 充分反映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春节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体现中国人辞旧迎新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当今国际化社会中, 春节已经超越了国界, 世界许多地区的中国人都庆祝这一节日, 这不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而且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作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节日, 圣诞节不仅传达西方的宗教文化, 而且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中西方节日习俗的对比, 我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怕, 不断发扬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韩丽娟.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习俗比较.上海:上海外文出版社, 2006.22.

[2]汪春英.春节和圣诞节的文化内涵.阜阳:阜阳出版社, 2004.118.

13.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 篇十三

摘 要:中西传统节日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两者之间的文化横向交流不断深入,西方节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我们应行动上传承中国的节日传统和文化,态度上包容西方节日。

关键词:节日文化 春节 圣诞节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4(b)-0247-02 节日的起源、形成差异及习俗差异

“不同的节日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活动,但他们都能凝聚在一起。”[1]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文化节日只是其中一方面。节日文化把中西方不同地域,两个主流文化差异明显的群体的精神文化特征的鲜明体现,也反映中西方习俗表达方式的独特和历史传承的悠久。春节与圣诞节是中西方各自最为重要的节日。

1.1 春节与圣诞节的起源

(1)春节的起源: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节庆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圣诞节的来源: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于公元一世纪初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出生。耶稣是为了救世俗的人,赎世俗的人罪而降为人的,所以俗称“救世主”。世界各地范围内的基督教徒将12月25日公认为耶稣的生日。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皇正式宣布“12月25日”这一天为圣诞节。圣诞节也是合家团聚、亲切交谈,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到来的日子。这点与春节一样,但它更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1.2 节日形成的差异性对比

(1)源自农业文明的中国节日;“传统岁时节日,是民族和历史创造的文化产品。他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存;同时,他也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钟敬文,1998)[2]。因此许多主要传统节日几乎都是以岁时节令命名,相应较多的反应农业生活模式。例如:古代“春节”迎春之际,农事伴随着春而逐渐展开;“清明节”是农耕的“气节”,“端午节”“中秋节”处于处于秋分之间,农作物已收割完毕。因此其含有庆丰收、些神灵之意。

岁时节令的变化能够直接决定农事活动,这说明时令已与人们的农事生产有着直接而必然的关系,且在中国人的认知、意识世界里已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人喜欢对与农事有关的对象进行把握,在中国与农事、农业有关的许多书籍、文献、俗语为数不少,如“瑞雪兆丰年”“一年之计在于春”等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传统节日与社会根源和活动目的。春节过年的主题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受物候天气的周期性转换,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约定成俗,具有特定的风俗和活动内容。

(2)源于宗教的西方节日;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西方的节日与农业生活的内容联系较少。“宗教是一种形式化的社会,社会的观念是宗教的灵魂”涂尔干,2006)[3]。西方节日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宗教成为维系西方人们生活的力量,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共同点。

西方的节日大多为宗教节日性,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主体是由基督教文化联结而成的。无论是在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在思想上、宗教的认知方式上,都充分表现出宗教在西方人的眼中处于极度的重要性。西方节日的活动内容和命名形式上有很强的宗教性。因此选取宗教传说和历史事件来作为节日的名称,例如:“圣诞节”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元旦”人们到教堂辞旧岁迎新春的活动;“复活节”源于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的圣人和殉难者;“感恩节”源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早期英国移民为感谢上帝的恩赐和印第安人的帮助而逐渐形成的。

1.3 儒家主导的中国节日文化和宗教主导的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

由儒家文化主导的中国文化和宗教统治的西方文化存在民族和社会交往的差异昭示中西方人的不同心理。

(1)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民族文化的集群性特征。中国人自古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血缘基础上。“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差序格局’使人们交往的内在尺寸以此来区分亲疏关系,并确立互相交往的规则,如礼物的奉送、祭祀的神位等等。”(费孝通,2003)[4]像财神、拜年、年夜饭,炮竹、舞龙、舞狮等这些词构成了节日的仪式内容和活动方式,蕴含着中国人注重大团圆结局、喜庆热闹气氛、民族集体期待的以“家”为中心的儒家民族文化心理。而如年糕、饺子、粽子等春节的饮食词汇体现了在农业文明中“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表现出中华传统是以饮食为中心的文化象征体系。如:年糕喻高升;饺子预示新旧年交于子时。

(2)西方文化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外向性的特征,注重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西方圣诞节的词语如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袜等多注重在交往上。圣诞老人喻快乐的使者,西方文化精神的传达使者;圣诞礼物、圣诞袜和圣诞卡体现人际交往、交流中给予与获取的乐趣的实现形式。而圣诞节多以社区活动为范围,大型的圣诞节日游行、圣诞节日庆祝会,淡化家庭的氛围,表明西方以个体为本位,重视个人参与的团体文化倾向。西方节日文化的应对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西方节日文化影响日益加深,而中国传统节日融合了我们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呢?

2.1 圣诞节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脚步加快。许多领域如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杂志、流行音乐、快餐食品以及外语教育和学习等都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因素。甚至中国许多地区的年轻人兴起圣诞热,商家也大肆渲染圣诞气氛。

圣诞节受到商业化时代的影响已削弱了其本有的宗教意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圣诞节的影响有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存在:(1)早期的殖民影响在某些方面客观上的促进世界各地对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西方国家在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处于主导地位;(3)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西方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相互依存。(4)文化交流的深入和频繁缩短了世界各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客观上对于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逐渐被也让更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了解、认同并包容。随着通讯和信息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交通设施的提高和改进以及地域限制的逐渐消失,人们主观上渴望文化的交流得以实现。

2.2 中国人心中“年”的传统意义

春节的社会意义巨大,不可能被圣诞节取代。被儒家文化熏陶着的中国人们把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节前,采购年货物品。除夕夜在大门上或屋里粘贴财神、门神像、倒贴福字以及红纸金字的新年寄语的春联和寓意吉祥的年画。大红灯笼门前挂,放鞭炮、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等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等典礼。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还延伸至大街小巷。街市上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和逛庙会等习俗。节后半月是元宵节,届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

“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儿童压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表现出受儒家文化支撑的影响,在农耕社会里形成独有的节日文化。儒家文化中,家族、宗族制度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人的存在不是作为个体存在,而是处于家族、宗族关系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中“礼尚往来”和“祭祀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从而出现了讲辈分讲情意、讲团聚来增进家族、宗族间的团结。这样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正因如此,每年农历腊月,数千万在外打工的民工如滔滔江水涌回家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壮丽景观。即使是在漫漫羁旅风雪夜,回家团聚、对父母尽孝、珍视亲情、合家欢乐是中国人对家乡故土的认同。

中国人把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传统的节日里使其价值化,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传衍不断、合而不分、创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2.3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和包容西方的节假日

圣诞节的娱乐、全民参与、狂欢、浪漫和商业化运作,使得近年来中国各大中城市都兴起圣诞热,尤其是学生、年轻人中最为盛行。随着中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的节日也加倍升温。西方节日似乎正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改如何应对此种担忧呢?

我们要在行动上真正传承我们的节日文化,态度上接纳西方节日。春节隐喻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潜意识的加强中华民族的身份识别,加强民族向心力,让其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支撑得以延续。西方圣诞节宗教性的减弱而趋于无神的全民性,许多人仅把过圣诞节作为一种时尚、浪漫、的享乐节日推崇,远非原生意义上的圣诞节。因此对于外来的“圣诞节”带来的快乐、热闹的气氛,中国人应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包容。结语

在对“春节”和“圣诞节”进行对比、分析后不难看出两个节日隐喻着中西方文化的鲜明差异。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中西方文化交流和难以避免的碰撞但并非冲突。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需要的是民族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和精神传承,而不是形式上的单一传承。

参考文献

14.中国传统节日 篇十四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49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的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的。

清 明 既 是 二 十 四 节 气 之一,又 是 一 个 历 史 悠 久 的 传 统 节 日。清 明 按 农 历 计 就 没 定 月 没 定 日,但 都在 二 月 或 三 月 ; 即 上 一 年 的 冬 至 过 了 106 天 就 是 清 明 ; 按 阳 历 计 则 为 4 月 5 日或 4 日(以 当 年 二 月平或 29 日 而 差 异)。清 明 的 前 一 天 称 寒 食 节。两 节 恰 逢阳 春 三 月,春 光 明 媚,桃 红 柳 绿,一派 欣 欣 向 荣 的 气 象。寒 食 节 的 设 立 是为 了 纪 念 春 秋 时 代 晋 朝 “ 士 甘 焚 死 不公 侯 ” 的 介 子 推。清 明 寒 食 期 间,民间 有 禁 火 寒 食、祭 祖 扫 墓、踏 青 郊 游等习俗。另 外 还 有 荡 秋 千、放 风 筝、拔 河、斗 鸡、戴 柳、斗 草、打 球 等 传统 活 动。使 清 明 成 为 一 个 富 有 诗 意 的节 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 念屈原,一说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

 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人们都把米饭扔到河里纪

念屈原。一天晚上,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就连忙上前询问。原来,百姓投往河 里的米饭,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屈原无食充饥,所以日渐消瘦。他左思右想,不 知怎样才能不让鱼鳖虾蟹吃米饭。屈原告诉他,如果用箬竹叶包饭,做成尖角的角 黍(即粽子),鱼鳖虾蟹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敢再吃了。那人醒后,就把 此梦转告给乡邻。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不久,屈原 又托梦给那人,感谢人们送去的粽子。后来,人们都这样去做,渐渐形成了包角粽 的习惯。

 老百姓把源于田文的说法都称为“躲五”。传说古代的时候,人们把五月称为

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此日生的孩子为“五日子”。“五日子”是父母的克星,谁也不敢抚养。齐国的田文是“五日子”,父亲几次要害死他,多亏母亲保护,他 才幸免于难。但父亲命令他,每到五月初五这天,他必须到外祖母家去“躲五”。田文长大以后,做了宰相,便下令改“躲五”为“端午”,说五月五日是个端端正 正的吉利日子,此日生的孩子一律不准加害,也毋须到外祖母家去“躲五”。自此以 后,便有了端午节。在端午节的风俗中,除人们熟知的赛龙、吃棕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药浴等祭 奠、庆贺、文体活动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奇趣。

 名称最多的节日

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堪称节日别名最多。究竟有多 少,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权威的统计。据统计的资料就达二十多个,但含义不 尽相同。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 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棕子节等等。

同风异俗的节日

同为端午节,全国多在五月初五日过节,唯有福建有些地方是在五月四日过节 原因是说五代十国时闽国建立者(即闽王)王审知死于五月五日,故避之。同为赛龙舟,湖北秭归(屈原故乡)正式比赛是在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 别的地方是在初五这天。江西一些水浅干旱之地,不是在水上龙舟竞赛夺标,而是在陆上跑旱船、爬高比赛。同是佩符避邪,各地佩带物也有差异:江苏女 子带用各色草花做成的五毒花,妇女头上插绒制虎,儿童背上负绸制虎,而河 北丰润一带却用棉花布缝制成小狗、小人、小口袋带在孩子身上。青海湟源一 带所带香包,已不单是别处的驱秽作用,而成了爱情的信物,女子精心缝制于 端午节送于情人。在各地除了吃粽子风俗外,还有吃年糕、馄饨、油果、咸甜 鸡鸭、鹅蛋、蒜瓣等习俗、浙江端午的骆驼蹄糕就很有名气。

在外国过的节日

外国也有端午节。在朝鲜,端午节这天也有用艾蒲的习惯。不同的是,中国插 艾叶、插菖蒲,或饮雄黄菖蒲酒;而朝鲜是吃艾饼,洗菖蒲澡。他们不是祭屈 原,而是用艾饼、松皮饼祭祖先。他们不竟龙舟而是摔跤、打秋千。日本的端 午节与我国的习俗差不多:插艾草、吃粽子,沿海也要举行类似赛龙舟的活动 叫“相会”、“爬龙”。有男孩的家庭,还要挂鲤鱼旗,期望儿子“鲤鱼跳龙 门”。新加坡在端午节这天举行全国龙舟大赛。在美国从1979年开始,在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举行一年一度的波士顿龙舟会,并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 化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 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 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 此,又称八月十五为

“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 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

乡的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

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

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 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

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 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 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 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 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

着许多“拜月坛”、“拜 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 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 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 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 着团圆。月饼的制

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 月,中 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桃肉

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 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的起源可 追溯到西汉初期,但其名称见诸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古老的重阳节风俗虽多,但主要是登高、插茱萸、赏菊和饮菊花酒。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 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

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据西汉时的《长安志》记

载,京城长安城外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逢重九,帽子上插着

茱萸的人们纷纷登上高台,游玩 观景非常热闹。到了三国和晋

代,登高活动 更为普遍,历代诗人留下许多“重阳诗”、“登

高诗”。诗人李白写道:“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

岳,了然楚汉分。”

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

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

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

重阳前后,菊花盛开,赏菊饮酒便成了节日另一重要习俗。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 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用菊花泡的酒,既能防止疫病,又可益寿延年。每逢节日,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特 别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王维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人。”为后世所称诵。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登高赏菊之俗,至今在我国民间盛行。近几年,许多省市取“久久”长寿之 义,确定重阳节为“老人节”,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

—— 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 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 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 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 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 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 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们的欢乐节日。

总结

节日 是 人 类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精 华,它 区 隔出 一 个 生 活 周 期 中 的 各 个 阶 段,集 中地 展 现 了 各 个 阶 段 的 含 义,并 在 节 日活 动 中,保 留 了 该 民 族 文 化 中 最 精 致、最 具 代 表 性 的 一 面。中 国 历 史 悠 久,所 蕴 育 的 节 日 活 动 十 分 多 采 多 姿,无 一 不 是 代 代 相 传 的 文 化 资 产,个 别的 节 日 形 式 虽 然 风 格 迥 异,但 都 保 留了 一 定 程 度 的 先 人 智 慧 及 经 验 成 果。它 们 反 映 了 民 族 的 传 统习惯、道 德 风 尚 和 宗 教 观 念,寄 托 着整 个 民 族 的 憧 憬,是 千 百 年 来 一 代 代岁 月 长

上一篇:长江之歌优秀教案下一篇:公司组织工作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