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献检索论文

2024-11-11

专业文献检索论文(共11篇)

1.专业文献检索论文 篇一

学号:20090829

天 津 商 业 大 学

期刊科技论文分析

二级学院:

教 学 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国际教育学院 财务管理(中澳合作)国财务0903 赵峰睿

2011年6 月11 日

国际教育学院财务管理 09-03班学号:20090829姓名:赵峰睿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商业银行现有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信贷风险 内部控制 有效性 制度建设

继2005年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后,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开始了内控制度上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要看到的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这些缺陷对商业银行乃至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尚未建立或实施有效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

现有的内控制度关于责任追究制度的环节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缺陷:(a)对贷款各个流程所产生风险的职责定位模糊;(b)如何区分应该追究的责任界限模糊;(c)缺乏与信贷责任追究制相配套的信贷业务运营激励机制;(d)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的两难困境,人员内外部流动的不可抗拒性,使该制度缺乏现实意义。

2、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原则要求信贷风险的检查和监控工作要独立地开展进行。比如信贷风险的稽核。通常是由设在该行的稽核部门进行,而稽核部门是归该行领导,试想一个被领导的业务部门如何去有效披露领导者的信贷风险,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互制约和独立性.从而导致了道德风险的失控。其次.国内商业银行根据贷款种类或者产品设置部门.划分业务领域的方法,违背了信贷资金经营的内在规律,容易造成信贷风险管理上的分散和内部各个信贷部门的互相扯皮,对信贷风险的管理起到非常消极的影响。

3、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缺乏连续性和细致性

在银行的贷前调查中,对首笔贷款的双人调查制度得不到真正地贯彻落实,此外部分信贷调查人员对担保企业的核保工作留于形式,缺乏细致的实地调查.最终导致第二还款来源有时候形同虚设,造成不具备担保能力的企业进行超过其担保实力的担保以及关联企业的关联担保、相互担保和反担保的出现。相多的信贷工作人员对企业的虚假财务信息防范不够,很少深入企业将实际运营情况和账务报表反映的情况进行对比调查。

4、信贷风险控制重制度建设,轻贯彻落实。

我国的商业银行对于信贷风险控制大多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情况很严重.在实际信贷业务运作中存在着唯长官意志、滥用职权、造假等现象。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容易滋生严重的长官意志,且审批和授权的随意性非常大,使得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落不到实处,流于形式。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

1.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

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决策机构,对高级管理层实行管理、指导和监督,为了更好地履行内部控制职责,银行董事会可以下设常务董事组成的执行委会,由多数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信贷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提名委员会等,通过这些专业委员会发挥集体优势,体现“专家治行”的理念,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要欢迎新的投资者加入。通过引入资质较好的战略投资者,尤其是民营资本来实现股权结构的重建,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在组织结构上,应借鉴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知名外资银行引入IS09000的认证,按照fSO9OOO的标准撤并亏损和无效益的支行.改变原有的部门重叠、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状况。应积极培育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文化,营造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内部控制归根到底是由人进行的控制。要在银行内部营造出一种尊重人、理解人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个参与内部控制的成员在物质上有强烈的价值归属感,在精神上有崇高的使命感。招商银行企业文化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独树一帜,其他商业银行可以加以借鉴,结合本行实际进行创新。

2.加强信贷风险的人力资源控制

以人为本是任何企业经营成功的基本常识。商业银行尤其不能例外。COS0报告、巴塞尔委员会都强调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认为其是控制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进行人力资源上控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成:(j准贷人员的从业资格控制;(2借贷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控制;③信贷员的责任控制制度的改善; 信贷人员操作风险的制度控制、审查;⑤信贷人员的激励制度控制。

3.加强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建设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控制是整个信贷风险控制的物质保障,要根据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构建贯穿信贷业务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监的全程风险制度控制体系。强化信贷风险的制度控制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授权不清,分级混乱的情况。②加强授信电子化和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4.加强信贷风险的组织结构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信贷风险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信贷部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信贷管理体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虽然各个业银行在其设置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但是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使银行的利润目标最大化。信贷部门的组织结构设置必须采取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贷审分离原则。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要清楚合理,内部的岗位分工也要十分明确。必须形成书面的文件。信贷组织结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对授信进行统~管理;② 建立职责明 确、分工合理,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信贷组织结构;⑨建立贷、审、放关键职能分离的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史东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U】中国金融,2003,(3):2

3【2】康书生.1999.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借鉴与创新【M1.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3】吴水澎等.2000.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cUI.会计研究,(9):43—48

首先,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论文的题目,题目是读者了解文章内容以决定是否阅读摘要和全文的首要信息,科技论文题目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名词短语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的题目直接点出了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突出了“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三个中心词,让读者在浏览文章的第一眼就能初步概括出文章中心论述点。

随后就是论文的摘要部分,科技论文摘要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摘要能起到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作用,也有利于二次文献摘引。摘要应符合科技论文的基本类型和写作规范,尤其是要注意确切表述摘要的基本要素,处理好人称问题,并把握好摘要的字数,做到既充实又精炼。本文的摘要基本就是本篇科技论文的缩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十分精炼与高度的概括。为接下来文章主体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让读者在浏览全文之前对论文的内容与主要研究方向有了总体的把握。

在正文中,作者从尚未建立或实施有效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缺乏连续性和细致性、信贷风险控制重制度建设,轻贯彻落实等四方面对银行内部控制方面缺陷的表现进行了论述与展现,总结出现有的内控制度关于责任追究制度的环节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缺陷:(a)对贷款各个流程所产生风险的职责定位模糊;(b)如何区分应该追究的责任界限模糊;(c)缺乏与信贷责任追究制相配套的信贷业务运营激励机制;(d)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的两难困境,人员内外部流动的不可抗拒性,重度缺乏现实意义。以及国内商业银行根据贷款种类或者产品设置部门.划分业务领域的方法,违背了信贷资金经营的内在规律,容易造成信贷风险管理上的分散和内部各个信贷部门的互相扯皮,对信贷风险的管理起到非常消极的影响。作者着重点出的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对于信贷风险控制大多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情况很严重.在实际信贷业务运作中存在着唯长官意志、滥用职权、造假等现象。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容易滋生严重的长官意志,且审批和授权的随意性非常大,使得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落不到实处。

文章的后半段重点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建议。本部分主要也是从四方面进行阐述的:1.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2.加强信贷风险的人力资源控制3.加强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建设4.加强信贷风险的组织结构控制。该部分主要解释了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决策机构,对高级管理层实行管理、指导和监督,为了更好地履行内部控制职责,银行董事会可以下设常务董事组成的执行委会,由多数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信贷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提名委员会等,通过这些专业委员会发挥集体优势,体现“专家治行”的理念,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要欢迎新的投资者加入。通过引入资质较好的战略投资者,尤其是民营资本来实现股权结构的重建,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控制是整个信贷风险控制的物质保障,要根据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构建贯穿信贷业务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监的全程风险制度控制体系。强化信贷风险的制度控制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授权不清,分级混乱的情况。②加强授信电子化和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信贷风险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信贷部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信贷管理体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虽然各个业银行在其设置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但是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使银行的利润目标最大化。信贷部门的组织结构设置必须采取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贷审分离原则。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要清楚合理,内部的岗位分工也要十分明确。必须形成书面的文件。

本文从总体上来看,结构清晰,论点明确,标题达到了以最简明最清晰的词语展现文章中心内容的目标,摘要条理清晰,用词准确,对文章概括到位,用很小的篇幅,很短的语言将文章所有的信息基本概括进去,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正文对论点进行了很好的展开,文章论点清晰,分层明确,对所需解释的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析,论文从头至尾都符合一篇科技论文的规范。

2.专业文献检索论文 篇二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文献检索,教学设计

师范类专业文献检索课的课程目标[1]

分析师范类专业的文献检索课的课程目标, 必须了解师范类专业文献检课的特点和要求。师范类课程文检课最主要的特点是实用性。学生在学习文检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主要为了学会一种科学、准确、快速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 因此, 文检课不仅是一门工具课, 更是一门解决问题的策略技能课。另外, 师范类学生对文献的需要和兴趣, 以及对文献检索的广度和深度都与其具体专业背景密切相关, 学生对文检知识是要求适用的, 且专而深的, 因此, 对于师范类学生而言, 文检课应该传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最科学先进的方法技巧, 突出检索能力的培养, 即对检索课题的分析、综合、比较、类比、系统、概括等思维方法的训练[2]。

所以, 师范类专业文检课的课程目标, 就是以素质教育为主, [3]以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增强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信息检索, 使学习成为科研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比较深入地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向, 为正式进行学习、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得计出, 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目标。

课程统筹与结构

根据国家教委《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 (1992年印发) 的规定, 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特点, 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时计划和教学效果评价等, 做出详尽的规定, 并列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4]因此本课程由授课教师统筹, 负责课程设计、安排、编 (选) 教材、教课以及联络等工作, 并且因为课程所涉及的工作较为繁重, 学校应安排相应工作人员分担教务工作。师范类专业文检课的学习对象是师范院校的学生, 根据学习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教育层次, 即以大学入学新生为对象的导向教育;以三、四年级学生为对象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以研究生为对象进行信息检索高级课程教育。教学地点除了教师室内授课, 还应安排必要的实习课时 (图书馆实习、计算机上机实习) 进行非课堂学习, 以及安排适量的自学项目 (布置课题检索作业) 等。

课程设计与内容

课程设计首先反应在课时安排上, 本课程每星期上课二课时, 一学期二十周, 共计四十课时, 包含指导实习四课时, 复习答疑二课时。整个课程学生必须保持出勤率80%以上才能参加考试。符合出勤率要求及考试及格者, 可获得规定学分或成绩证明。

课程内容方面, 在第二部分“课程统筹与结构”中, 提到师范院校的学生, 根据学习阶段可分为三个教育层次, 每个教育层次的教育内容[5]分别如下:

1.以大学入学新生为对象进行的信息知识教育为基础的导向教育。这个学期的学生对文献信息要求不高, 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模式, 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要求知识成为这一时期文献检索课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图书馆的功能和主要的服务项目, 让学生了解馆藏结构, 掌握必要的检索系统, 对图书馆有个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初步了解文献检索最基本的理论和作用。

2. 以三、四年级学生为对象开设的信息技能训练和提高为中心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 这个时期的学生, 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 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方法, 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时候应该开设师范类文献信息检索理论及方法课, 系统学习检索理论和各种类型的检索方法, 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检索方法, 增强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以研究生为对象进行的继续实施和深化的信息检索高级课程教育。此时学生的信息需求明确, 信息检索要求专而深, 在这个阶段应该针对学生的研究方向的信息需求进行教学辅导, 介绍检索步骤, 主要的检索渠道, 一些大型的数据库如综合性权威检索工具、中 (西) 文专业参考数据库及其使用, 以及研究所涉及的数据的检索途径等。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文检课的教学有较大的难度, 其大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 我们教师都希望把“纯说教式”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些, 实践性较强的检索章节讲得简明扼要些, 重要内容讲得透彻些, 难点问题讲的明白些, 在以往, 文检课教师提出并实施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6], 以下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

1.引导——探究学习方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分析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等步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与此类似的教学方法还有启发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

2.愉快教学法。该教学法指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 依据现代化的、科学的理论和教学思路, 以愉快的形式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它可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 首先是以趣激学, 引发动机, 展示目标, 其次是以趣导学, 组织认知, 掌握目标, 第三是以趣励学, 适时评价, 反馈目标。

3.能力教育教学法。该教法以素质教育为主, 以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增强主动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为目的, 引进科研课题, 结合学生科研活动和专业进行教学, 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包括发现获取信息的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4.互动教学法。它通过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集体讨论, 实现信息的多向交流, 这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 相互合作, 相互努力的过程, 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网络教学法。它以学生通过网络自学为主, 教师辅以必要的指导, 如解答疑难、指导实习、组织考试, 采用非实时模式授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自主掌握学习进度的教学方法。

当然, 每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

教材编写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 是本课程实施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 关于文献信息检索的书已有很多, 从科学涵盖面、侧重点以及信息多元化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来看, 各具特色, 深浅不一。从现有大量的文检课教材编写的内容看, 大多数教材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7]:理论部分、手检部分、机检部分、网络资源。从内容组织看, 这几个部分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 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部分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大多数定位在对信息、文献、情报的概念和检索原理、检索过程、检索语言、检索策略的介绍上。学生在理论部分中学到的检索策略等在检索实践中不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从课程内容更新看, 内容更新滞后, 随着网络的发展变化, 各种网络检索工具需不断更新, 检索工具 (手检和机检) 和网络资源的介绍与发展迅速的检索实践存在不适应, 对于检索工具的介绍、大部分教材介绍它们的发展演变、收录信息范围、主要功能、著录格式、界面特点等, 而这些信息与数据却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所以, 这部分内容往往滞后于检索工具的现状。从学术道德教育方面看, 缺少有关学术道德教育与知识产权等方面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信息道德法规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杜绝或减少由于现实中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与不合理性, 所造成的违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不良学术道德等现象, 此外对于人们关注的如版权、著作权等问题没有介绍或介绍很少。

课程评估

关于文检课的评估分为两方面:一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估。同大学其他课程一样, 文检课采用考核评估来评核学生的成绩, 对考核, 可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8]。具体讲, 试题分闭卷部分和开卷部分, 闭卷部分包括名词解释、填空、改错等题型, 着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卷部分为分析综合题, 着重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结合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题的设置要与师范类专业直接结合起来, 突出本专业的学科特点) , 最后给出一个综合成绩。这种考察方式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针对课程本身对学生影响的评估。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看学生最后考试成绩, 还要看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 这里有两个途径来评估该课程:

(1) 由学校统一制作调查问卷发给上课同学填写, 问卷上课程所得的分数、排名计算等可以反映该课程的受欢迎程度, 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可以证明整个课程设计结构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了学生的需要。

(2) 由任课老师自己设计一项问卷调查, 针对每课内容及有关课程安排的细节等征求学生意见, 这样可以收集不同的评价和意见, 有利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每门课程都应有回顾和总结, 文检课也不例外。根据师范类专业文献检索课的课程目标、统筹结构、教学内容、教法、教材、评估等内容的综述, 提高师范类专业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 要从教师培养、教材更新、教法改革着手。

首先, 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针对任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检索技能必须加强。搞好师范类文献检索课建设, 关键在于教师, 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图书情报检索的专业知识, 还要对师范类专业特性有一定了解,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作到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检索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要求任课教师不断地有针对性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补充专业知识, 提高检索技能, 掌握最新的检索方法。

其次, 在教材方面, 应该选择 (编写) 一本能突出学校办学方向、专业特色, 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教材。内容应含盖新生及中、高年级学生的的知识需求;增加网络信息检索基本原理, 网络资源的分布、类型、服务方式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等实际操作技术的介绍;同时, 配合教学内容对文献利用内容的增加, 合理安排文献检索与利用两大内容的篇幅比例, 适当增加有关信息源的介绍 (包括网络信息源) , 改变过去教材中普遍存在的偏重文献检索, 忽略信息源和信息利用知识的状况, 另外增加学术道德、知识产权、信息法律和法规, 以及学术引用规范与相关标准的内容。

最后, 关于教学方法, 应该看到文献检索课融合了情报语言、工具书的使用、检索原理、计算机检索等学科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容易出现主次不分、概念过多、课堂气氛沉默等问题, 因此, 必须针对各部分内容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彻底跳出传统过分注重课堂讲授的教学圈子, 打破常规教学的方法, 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加强实习操作等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欧阳汝颖主编.高效能中文教学 (第3届中文科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选) .香港中文教育学会, 香港大学课程学系, 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 1998年4月版:81-85.

[2]方宜仙.理工院校文检课探索式教学法.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 (2) :87.

[3][6]林豪慧.文检课教学模式研究综述.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5 (6) :79-80.

[4]顾英.深化文献课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 (2) :89.

[5]张宏.浅谈法学专业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 (1) :81-82.

[7]刘彩娥.文献检索课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6 (2) :32-33.

3.浅谈专业文献阅读课程 篇三

鉴于专业文献阅读的重要意义,我们配合2009年郑州大学本科生教学计划修订,为考古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了“阅读与写作”课程。其目的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辅助专业主干课学习,通过若干专题文献的阅读,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基本研究方法和一些较为前沿的理论问题。二是通过阅读和读书笔记撰写,了解专业文献的撰写方法和基本格式,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三是通过共同的阅读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接受较为集中的专业熏陶,从而更顺利地跨入专业之门。

鉴于教学目的和授课对象,我们在专业文献的选择上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覆盖面广。综合考古学的传统研究和新的动向,我们将阅读文献分为考古学文化、地层学与类型学、文化研究与器物研究、聚落考古、墓葬研究、风俗习惯与宗教观念、美术考古、田野考古报告等8个专题,基本涵盖了考古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二是兼顾前沿和经典。我们在各专题下设立核心文献和扩展文献,其中核心文献以新近学术论文为主,代表了该专业领域新近的研究动向和前沿;扩展文献则是包括早期经典文献在内的第二层次文献,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更深入地学习。三是以研究案例为主,兼顾理论文献,并适当增加趣味专题。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大家阅读原初的研究文献,故而文献选择侧重于具体的研究案例,力图从具体研究案例中学习,增进对相关理论方法的了解。但是考虑到青年学生往往具有浓厚的理论兴趣,且好奇心强,对于有新意的研究有强烈的兴趣,我们在文献选择中亦兼顾了纯理论文献及有趣的专题文献,如对考古学文化、聚落考古、性别考古的理论探讨文献,以及有关拔牙习俗、古代妆饰、茶具酒具的文献。

本课程采取了课前阅读、课上讨论和课后撰写读书报告三结合的形式,可分三个步骤:一是课前阅读。由教师印制阅读资料,提前一周分发给学生。为了使阅读有针对性,还须拟定若干问题供学生阅读时思考,这些问题也是课堂讨论的提纲。为避免讨论流于空泛,所拟问题应紧扣材料,侧重论文的论证过程,围绕诸如论文的论据类别、论据的组织方式、论证逻辑、结论是否准确可靠等问题提出。二是课上讨论。作为讨论课,若要使每个同学都能充分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则分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每组人数应控制在4~6人。上课时,每组推举一人做主题发言,其余人可做补充发言。主题发言期间,其他同学若有问题,可随时提问,由发言的同学进行解答。三是课后撰写读书报告。每次讨论课后,教师安排大家根据讨论内容撰写读书报告,要求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地写作。读书报告的内容除对阅读材料作客观准确的总结外,应围绕若干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发。尤其鼓励围绕专题进一步查找、阅读其他文献,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经过两年教学,“阅读与写作”课程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识到,开设文献研读课不但要求教师有更广阔的视野、阅读面和鉴别力,还应该有灵活主持、耐心倾听、准确总结的技巧和能力,并且还要为课堂设计、批改读书报告付出更多的精力。

“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说:“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专业文献的研读过程是对专业研究的观摩和学习。通过文献研读、课堂讨论和读书报告的撰写,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具体的知识,更多的是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对专业学术工作的深切感悟。具体的专业知识往往会忘记,但阅读的体验及从中获得的感悟将伴随一生。

4.专业文献阅读报告写法 篇四

要求同学们学写阅读报告,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 ;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 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 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

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

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

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 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 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 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

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

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

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

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

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 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

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

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

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

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阅读报告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 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

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

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

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 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

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

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 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 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

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 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 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 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

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 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 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检索课化学专业实习题目 篇五

序号

8化学修饰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对苯胺吸附性的研究 化学修饰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硅锰复合物对铜镍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注射剂中头孢拉定的含量 催化动力学方法测定植物中的痕量硒(Ⅳ)荧光光谱法在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研究 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苯和甲苯 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光光度法联用测铅 羧甲基壳聚糖负载膨润土处理有机废水的吸附性研究 10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自来水中的镁、钙 11 壳聚糖复合粉煤灰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硫酸铜电镀及其均匀性研究电镀液中各个成分的快速在线分析便携式快速测定镍试剂盒的研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反应动力学测定微量锆硫脲壳聚糖膜对染料的吸附性能铝板带彩涂线的分析与优化碱性合金镀液中锌镍的同时测定以β-环糊精和双硫腙为功能单体的铅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 20 浊点萃取测定食品中的镉纳米掺杂改性皂土树脂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22 超声波辅助提取测定土壤中的污染物浊点萃取法测定食品中的重金属铅便携式快速测定六价铬试剂盒的研制改性分子筛对废水中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测定铬的试纸研制分光光度法测定防锈纸中苯甲酸(钠)含量外源硅对土壤中重金属镍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29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抗生素药物外源硅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31 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铅

6.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 篇六

(文献综述)

姓名:阿孜古丽·阿不都如苏力

班级:农学081班 学院:农学院

学号:083131119

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系)综合评价

作者:阿孜古丽·阿不都如苏力

指导老师:张巨松

摘要:近年来,南疆陆地棉品种呈现“多、乱、杂”趋势,棉纤维品质参次不齐,不同等级棉花混种混收现象普遍发生,确定南疆棉区综合性状优良的主栽品种势在必行。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棉花新品种(系)是并非易事。多年以来,对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资料的研究,多限于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各性状进行单项比较,定性描述,再参照田间观察记载结果来决定品种的优劣。而决定棉花品种优劣除产量因素外,尚有与产量因素有关的其它性状指标。本文对南疆陆地棉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从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指示、主要纤维品质性状以及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各种品种之间的差异。为南疆棉区如何选择高品质陆地棉主栽品种参考,以期能初步解决南疆棉花品种“多、乱、杂”的局面。

关键词: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多样化,市场对高支纱棉织品的需求增长,加大了陆地棉的需求量[1]。新疆在种植棉花上具有优势,优越植棉条件能否充分体现,关键还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品种,只有主栽品种本身也同时具备高产优质的特性,新疆作为全国高产棉区、高品质生态分布区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2]。

南疆是新疆最主要的棉花生产亚区之一,回顾南疆棉花育种30年历程,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生产上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存在,一直以来对这方面

[3]做全面、系统的研究还很少。为此,通过对南疆陆地棉品种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以期为南疆棉花品种选育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指出积极推广优质陆地棉品种,筛选适合南疆种植的优质陆地棉品种是南疆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和满足棉纺织工业多种需求[4]。1 陆地棉育种发展状况 1.1 国外陆地棉育种发展动态

近年来,陆地棉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是为国内外棉业发展的趋势。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印度、巴西等国在陆地棉品种选育上已有一定的基础,育成并推广了一些品种(系)。如俄罗斯Yu.Ikramov(1989)报道选育出纤维长度大于31mm的陆地棉材料;乌兹别克O.Zhalilov(1991)报道育成陆地棉品种Yulduz,纤维长度33mm~34mm;美国R.G.Cantrell(1992)报道育成陆地棉品种Acala1517SR3,平均纤维长度31.2mm,印度K.N.Gururajan(1991)报道育成种内杂交陆地棉品种Savita,平均纤维长度32mm、马克隆值3.5~3.8;巴西J.C.F.Santana(1999)报道育成陆地棉栽培品种CNPA7H,平均纤维长度32mm~34mm,陆地棉品种Algodao,纤维长度34~36mm[5]。1.2国内现有陆地棉品种品质现状

我国由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新疆三大棉区构成的,目前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的产量水平已基本接近或超过国外品种,但其纤维品质与国外品种相比还存在一【6】定差距。

国内现推广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陆地棉品种与别的国家推广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陆地棉优质品种进行比较。表明我国的优质棉纤维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偏高,纤维偏粗。综合评价我国优质棉在某一项或几项指标上比别国棉占有优势,但总体上我国优质棉普遍存在品质匹配性较差,具体表现为有的纤维绒长指标达到,但比强度没能跟上,或有的比强度达到指标,但马克隆值偏高等现象【7】。2.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综合评价研究

2.1对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主要纤维品质的研究

棉花纤维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棉纱和织布的质量,所以纤维品质育种一直是育种家的重要目标【9】。棉纤维细胞由胚珠外珠被单个细胞分化而来,其分化和发育过程可分为纤维细胞分化与突起、纤维细胞的迅速伸长、次生壁的合成和脱水成熟4个时期【8】。

棉花纤维品质指标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

1.长度:影响纤维长度的主要是气温。根据高品质棉的定义,纤维长度要求在30mm以上【10】。一般来说,棉株下部棉铃的纤维较短,中部棉铃的纤维较长,上部棉铃的纤维长度介乎二者之间。

2.马克隆值:棉花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马克隆值越大,表明棉纤维越粗或成熟度越好,反之,棉花纤维越细或成熟度较差【13】。

3.纤维强度:主要受最高温度的影响【10】,取决于纤维的加厚发育,【11】单纤维强度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细绒棉多在3.5-5.0克之间,长绒棉纤维结构致密,【14】强度可达4.5-6.0克。

我国栽棉品种纤维的抽查结果表明: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8~29mm;纤维整齐

度指数高,主要分布在82%~84%;断裂比强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分布在27~29cN/tex;纤维成熟较好,粗细适中,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6左右;色特征级多数分布在21、31、41级。目前我国棉花纤维质量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中、低档棉纱(32~40支纱)的要求,可纺高支纱(60~80支)的原棉纤维所占比例较少【12】。2.2对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

棉花新品种要在产量上有所突破,应重点选择结铃性强的材料,同步提高单铃重、衣指和衣分,要对这些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农艺性状的研究为新疆陆地棉品种选育、选择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对南疆陆地棉品种(系)的主要性状进行变异性、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这些品种之间的表型特征差异较明显。其始节位、果枝数、亩株数、株高的变异系数较大,产量及其构成次之、纤维品质构成最小;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一亩株数、衣分、始节位、果枝数、绒长呈正相关,与株高、籽指、衣指、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呈负相关,其中衣分、亩株数与 皮棉产量达到了显著水平。衣分和亩株数是影响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单株铃数和单铃重。因此南疆种植陆地棉应选择高衣分品种、适当增大密度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15-16】

2.3.对南疆陆地棉主载品种在各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

作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既显示作物的生长状况,又是作物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条件。叶片色素含量与植株光合能力、发育阶段和氮素状况密切相关,已经成为评价植物长势的一种有效手段【17】。同时,叶绿素又是叶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物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叶片功能持续期长短的重要标志。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和寿命,可以提高光合速率和作物的产量【18】。因此,实时观察棉花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变化,对于棉花长势监测和产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17】。

棉花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棉花叶片的SPAD值基本能反映出叶绿素含量的水平,棉花出苗后25d~56dSPAD值有较大的变化,而56d~117d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出苗后25d~36dSPAD值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棉花植株迅速生长,叶片绿色加重,叶片增厚所引起的。而在棉花出苗后46d~56dSPAD值又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棉花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过渡,导致叶片氮素开始向生殖器官转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影响到叶片的颜色,导致叶绿素含量的下降【19】。

棉花不同生育时间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棉花全生育期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现蕾期最高,从现蕾期到开花期下降,并降到最低,然后又上升,在花铃期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表现为棉花全生育期呈现单峰曲线,但是不同品种(系)有差异,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为现蕾期最高,然后下降,开花期和结铃期先是维持较低的水平,然后升高【20】。2.4对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产量和产量指标的研究

新疆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20世界90年代以来,新疆棉花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由1990年的1080kg·hm-2提高到2000年的1482kg·hm-2,并在南疆棉区相产量达3000~3465kg·hm-2的高产,这表明新疆棉花的增产潜力很大,系统地分析总结南疆陆地棉主栽品种高产的成因,对实现棉花生产由高产向高效的轨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5]。

对一个棉花品种来说,产量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由于影响选育高产棉花品种成效的因素十分复杂,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等。同时,还有组成棉花产量结构的诸因素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些因素同棉花本身其它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要选育出增产潜力更大的高产品种,必须从这些复杂的因素中找出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以促进棉花育种工作不断深入【22】。

【21】产量性状主要包括衣分,铃重和单株结铃等因素。当三个因素都大时,产量最高。三因素中除衣分主要受遗传特性支配外,其它二者受外界环境影响,变化较大。虽然单位面积总铃数对棉花的产量影响最大,但是,棉花单铃重和衣分对产量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对棉花单铃重、单位棉铃数和衣分的变化对棉产量

[21]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3】。除了这些外,还有气象因素,品种因素,残膜污染,[24]不同收摘期,施肥方法,病虫危害等外在因素也影响棉花产量。3.结论:

前人在陆地棉新品种方面已经做了不少研究,但生产上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存在,一直以来对这方面做全面、系统的研究还很少,新疆在棉花生产上具有优势条件,但这个优势的发挥需要一个载体,就是适宜种植的主栽品种;品种是棉区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充分挖掘棉系列的品种资源优势,选择有潜力的适合南疆种植的陆地棉品种资源,将丰产性与生长周期匹配,解决南疆棉花生长期长问题。要加快现有棉花品种的筛选,加快品种资源组成和南繁现代育种,解决品种多乱杂问题,提高棉花核心竞争力,真正打造新疆棉花品牌。

参考文献:

[1]秦文斌,李雪源,孙国清,艾先涛,莫明,吐逊江。中长绒陆地棉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思考[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S1)000~000.[2]买买提,莫明,李雪源,艾先涛,吐逊江,王俊铎,郑巨云,多力坤.南疆棉花主栽品种的优势研究.[3]艾先涛,李雪源*,沙红,王俊铎,郑巨云,莫明,吐尔逊江,多力坤.南疆自育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7.专业文献检索论文 篇七

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国办48号) 中提出“强化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建立审计人员职业保障制度, 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 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风过硬的审计队伍。”

新形势、新任务下, 政府审计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充, 不仅仅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越来越多的是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开展工作。审计任务的日益重大与审计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因此, 对于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专业胜任能力的概念

早期的一些文献将专业胜任能力写成胜任力或者胜任能力。

国外对于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较早, 一些文献给出了专业胜任能力的定概念。D avid M c C lelland (1973) 将胜任力表述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 IC PA, 1999) 指出, 专业胜任能力指以一种能干、高效和恰当的方式履行高质量职责的能力。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C G A, 2000) 认为, 专业胜任能力包括技术知识、一般管理、领导能力、职业观。这三个定义都没有针对政府审计人员给出相应的定义, 而是一种通用胜任能力的定义。

随着胜任能力问题研究的深入, 近几年, 国内的一些文献给出了针对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定义, 宋夏云 (2006) 认为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指, 在既定的标准下, 国家审计人员担任某一角色, 并顺利完成某项法定任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概念缺乏对既定标准的解释, 过于空泛。宋夏云 (2007) 完善了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概念, 给出了可行的既定标准, 比如责任、目标、任务、角色, 并指出专业胜任能力的强弱高低关乎国家审计功能的发挥程度。宋艳 (2011) 认为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是指, 从事政府审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等特征。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是指, 从事政府审计的人员应当具备的, 在职责、目标、角色或者任务的专业标准下, 合格胜任工作的综合能力, 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

三、专业胜任能力模型的构建

自D avid M c C lelland提出胜任能力这一概念以来, 许多学者提出了胜任能力模型, 大致有以下几种:

上述的几种模型不仅列示了包含的要素, 也体现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 冰山模型是按照要素的显隐性划分的, 行为表现是显性的能力, 能力和职业素质就是隐形的能力;洋葱模型是按照培养的难易程度一层层划分的, 处在外围的知识、技能最容易培养, 中间层的态度、自我形象、社会角色和价值观次之, 内层的个性动机是最难改变的;再比如陈佳俊的飞机模型, 就指出职业道德是基础, 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作为飞机两翼在职业道德的约束下发挥作用。各学者的模型虽然在构成上不尽相同, 代表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但各要素大抵可以包含在知识、技能、品质这三类。随着通用专业胜任能力的深入研究, 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各领域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行探究, 其中不乏学者对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

宋夏云 (2006) 通过能力要素法构建了一个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三个一级要素的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模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又对每个一级要素包含的各二级要素进行罗列与分析, 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各一级、二级要素的重要性, 统计问卷调查的结果得出, 一级要素中专业品质最重要, 各二级要素中, 会计与审计知识和政策与法规知识属于核心知识, 逻辑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是核心技能, 独立、客观和公正属于核心品质。

上海市审计局的黄莺 (2009) 对审计人才评价和能力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又利用SPSS软件对各要素进行因子分析以及因子差异分析, 探讨了首席主审、高级主审、主审和助审的测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评价与分级的能力模型。对不同层级审计人才需要具有的能力素质作了分析, 建立了审计人才能力素质模型, 自下向上分别是审计人才特质、审计基础能力、审计工作能力、审计领导能力。对于不同层级的审计人才来说, 级别越高, 较上层的能力相对来说就越重要。

宋艳 (2011) 认为政府审计人员基准胜任力是多维的, 政府审计人员胜任力水平受现实个体水平差异的影响。在关键事件访谈、审计案例分析以及文献梳理的基础上, 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政府审计人员胜任力水平受现实个体水平差异的影响。同时, 分别分析了职称、职级和学历的不同在个体胜任力水平上出现的明显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在遴选审计人员进入审计项目的时候, 应考虑不同层级的小组成员间能力上的搭配与互补, 使得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能够配合默契。

黄子明 (2015) 从审计的范围和对象、内容、审计的评价及责任界定、审计的手段和方法、审计实施的组织方式五个方面分析了得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挑战, 从而突出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理论上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 包括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素养。其中, 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 宏观经济管理知识, 经济法、商法等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等。职业能力包括审计查账能力, 对经济活动与经济决策的审计能力, 良好的表达与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职业素养则包括保持审计的独立性,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和职业谨慎等。最后结合审计人员能力现状, 提出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对策和途径。

结合前人的研究不难发现,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构建不外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这三个要素, 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的基础是专业知识, 核心是专业技能, 专业品质也必不可少, 是完成审计工作的保障, 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着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至于详细的二级要素, 各位学者的研究虽略有不同, 但是由于审计工作的专业性, 也是大同小异。目前的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得出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中比较重要的要素;第二类是建立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框架, 用软件分析框架中的要素指标, 研究要素指标的对不同层级的人的差异性。

目前对于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文献比较少, 建立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也多用于分析要素的重要性、差异性, 缺乏系统地建立量化的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框架。

四、发展方向

对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深入研究可以在五方面推进审计职业化, 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保障更好的审计质量。第一, 有助于审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很多审计专业的学生入职后, 需要经培训才能胜任审计工作, 可见审计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实践, 过分偏重理论, 对于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可以为审计教育的课程设置提供建议。第二, 有助于审计人员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专业胜任能力模型的构建界定了审计人员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品质, 为审计人员的自我完善、平衡发展指明方向, 更易找到自己从业的薄弱点并加以学习完善。第三, 有助于优化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可以为审计人才的教育培训指明方向, 使得审计教育更有专业性和针对性, 也使得教育更贴近实际工作, 更加关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教育, 为将来的政府审计部门提供更优秀的审计人才。第四, 有助于建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相关认证。审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目前缺乏审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相关认证, 或者说是准入标准, 会阻碍推进审计人员的职业化, 专业胜任能力模型的构建可以为准入标准的制定、资格考试的内容提供指南, 优化审计人员的选拔。第五, 有助于遴选适合的审计人员。因为审计人员在知识、技能、品质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 各审计项目差异也很大, 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对政府审计项目的人员选择也有益处, 可以帮助遴选出最适合该项目的审计人员。

所以, 对于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非常重要, 后续的研究应该联系理论与实践, 拓宽关于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 不再仅仅致力于分析重点要素, 建立一个有指标、有测度的系统化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 给政府审计人员的学校教育提供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为政府审计人员的自我提高指明提升的方向、使得政府审计人员的工作培训更加有专业性和针对性、为政府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以及辅助政府审计项目人员遴选。

参考文献

[1]AICPA.Core Competence Framework for Entry into Accounting Profession.New York.www.aicpa.org, 1999.

[2]黄莺.审计人才评价与分级的能力模型——一项探索性研究[J].审计研究, 2009 (1) :27-31.

[3]黄友, 周海彬.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效用均衡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4 (5) :62-68.

[4]黄子明.试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J].商, 2015 (22) :136、138.

[5]IFAC.Competence Requirements for Audit Professionals (Draft) , www.ifac.org, 2005.

[6]刘成立.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法律风险与审计质量[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6, 3 (3) :48-55.

[7]Mc 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 (28) :1-14.

[8]宋夏云.绩效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基于江西政府审计机关的调研证据[J].财会学习, 2010 (11) :44-46.

[9]宋夏云.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64-66.

[10]宋夏云.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基于国家审计人员的调查证据[J].财会通讯, 2007 (11) :17-20.

[11]宋艳.关于政府审计人员胜任力的研究[J].财务与会计, 2011 (6) :14-17.

8.专业文献检索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信息检索课双语教学

1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这个概念在教育界旱已出现。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学术界观点不一。《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将双语教学定义为“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美国教育理论家鲍斯顿认为:“双语教学是对同一学生群体,运用两种语言(母语和一门外语,通常是英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一个完美的双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两种文化的自豪感。”国内许多学者也对双语教学进行了界定。笔者综合这些观点,认为双语教学的基本含义就是用两种语言(母语和一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但是,由于各国和地区开展双语教学的背景、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其实际内涵也应有所不同。在中国,则是指除汉语外,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主要教学用语进行学科教学。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信息检索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总结出不同专业和就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切实结合专业特点、行业特点、职业岗位需要提炼出专业技能项目,并将专业技能体现在课程模块中,同时将专业技能分解成“以语言支撑的专业技能”和“非语言支撑的专业技能”,再进一步将“以语言支撑的专业技能”分解为“以外语语言支撑的专业技能”和“以非外语语言支撑的专业技能”,以这些技能教学为主线,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管理,强化实践训练,突出技能培养。否则双语教学就会变成外语教学,从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2.2商务英语专业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国际贸易极大增长,同时面对的将是来自世界各国竞争对手的挑战,国家需要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商务英语就其内容而言,本身就是集语言知识与经济学、营销学、会计学和其他各种商务知识和技能干一体的;就其研究目的而言,是研究语言在商务领域里应用的科学。而从文体角度来看,商务英语有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以吸大量的专业词汇。双语教学可以突出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容专业知识、技能于一体。

2.3课程本身的需要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分析与应用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实际检索是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文检索工具与检索系统的教学又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比例。然而,进行外文检索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外文数据库或电子期刊的检索界面和内容都是全外文的,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在平常检索过程中得心应手。用外文讲授更为直接,它可以使教学过程少走弯路,省去了将外文译成中文进行讲解,在学生实际检索中又再次从中文回到英文检索的思维转换。双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外文进行思维,直接学习外文检索工具和系统,从而更好地掌握外文检索技巧和知识。因此,信息检索课本身就具备双语教学的特色。

2.4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已具备相应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绝大部分都能获得国家英语等级水平证书,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信息检索课的条件已经成熟。这就使得该课双语教学具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信息检索课双语教学的实施

3.1明确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对信息检索课双语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双语教学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是专业课而不是外语课。外语课是通过教材的内容达到学习外语的目的,而双语教学则相反,是利用外语工具来学习专业教材的内容。其侧重点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不是外语的词汇和文法,所以授课时必须明确这个本质的区别,教学的中心不能偏离。信息检索双语教学是通过用非母语的表达方式来解释和理解信息检索专业知识的概念、讲授检索方法与技巧,是为了培养学生怎样用外语来检索与利用国外电子信息资源,因此不必过多强调英语文法的细节,如时态、语态等。

3.2教学模式创新在教学手段方面,摒弃单一呆板的课堂授课方式,构建融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电化教学为一体的多维立体的教学平台,以现代方式组织双语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使用精炼简洁、发音标准的英语语言,并辅之以形体动作,直观、形象化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制作双语CAI课件。它具有双语性特点,关键词、主要内容英汉对照:并有标准英文发音。另外,为了建立良好的学生自学环境,构建双语教学网络学习平台。用于学生课前与课后的预习与复习,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还要十分重视电化教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器材,为学生创建情景学习。通过运用这种多维立体的教学手段,有效地降低双语教学的难度,对双语教学取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3教材建设由于信息检索课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信息检索课外文教材的使用几乎是一个空白。基于此,信息检索课双语教学可逐步开展,即:在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把教材分成两大部分:基础理论与中文电子资源部分、外文检索工具与外文电子资源部分。基础理论与中文电子资源部分可以采用权威学校编辑的中文教材的内容,用母语进行讲授;而对于外文检索工具和外文电子资源部分可以采用外语(一般为英语)进行编写与讲授。外文教材可根据各检索工具和电子资源的使用说明,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现状,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实用性讲义,并保持讲义内容的常用常新。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根据教改经验修改完善之后编印成书,形成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校本教材。总之,双语教材要实用、适用,因材施教、符合国情。

9.保险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九

[1]Syed M.Ahsan, Ali A.G.Ali,and NJohn Kurian. Toward a Theory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 64, No.3,Aug,1982

[2]Carl H.Nelson and Edna T.Loehman. Further Toward a Theory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69’ No.3, Aug, 1987

[3] Barry K.Goodwi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Multiple Peril Crop Insurance [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75,No. 2,May, 1993

[5] J.Lafrance,J.Shimshack and S.Wu. Subsidized Crop Insurance and Extensive Margi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Policy,

[6] Moschini G and Hennessy D.A. Uncertainty,Risk Aversion and Risk Managemen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ers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7] Barry K.Goodwin,Monte L.Vandeveer,and John L.Deal. An EmpiricalAnalysis of Acreage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Federal Crop Insurance Program[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86, No. 4,Nov,

10.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十

[2] 刘伯奎. 语文学科结构的板块缺失[J]. 语文教学通讯. 2006(12)

[3] 菅舒涵,李海霞. 口语交际教学的历时梳理[J].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6)

[4] 杜红梅,李长中. 中美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个案比较[J]. 语文建设. 2006(03)

[5] 王荣生. 口语交际的课程意识[J]. 语文教学通讯. (26)

[6] 李明洁. 口语交际课程要教什么?[J]. 语文教学通讯. 2005(26)

[7] 张淼.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文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8] 许文莹. 试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9] 杨自路. 语文特级教师用写作支持教改和教研经验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10] 肖永花. 初中学生作文心态及教学实验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11] 梁新民. 幼儿师范生文言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2] 王海梅. 地方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13] 王华. 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策略构想[J]. 语文建设. 2005(09)

[14] 李明洁. 进入教学的口语交际及其特点[J]. 语文建设. 2005(08)

[15] 朱圣元. 以操练为策略的《普通话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6] 周靖杰. 中职文秘专业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17] 陈慧娟. 中职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厦门大学 2006

[18] 李虓. 浅谈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讲、练、评策略[D].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19] 朱海蓉. 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07

11.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整合 篇十一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教学;整合;创新

1.医学文献检索课产生的背景及发展

文献检索教学是文献产生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从产生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后期——1984年,主要开展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讲座和宣传、对工具书和重要检索刊物的编排和使用。1982年南京医学院图书馆馆长吴观国教授牵头组织全国1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我国第一部《医学文献检索》教材[1],为文检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②1984、1987、1992年,原国家教委和教育部先后3次发文要求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94%的本科院校开设了,有些省市卫生主管机关还以医务人员能否进行医学文献检索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条件。③随着1990年10月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的成立,至今所有本科院校和一些中等卫生学校都开设该课程,我校于2006年始开设该选修课,在中专、成人专科和成人本科等各层次普及情报检索知识,越来越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2.医疗服务、医学教育对文检课的要求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实施,医院医疗服务的需求由原来治疗疾病的纯医疗服务向提供诊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医疗护理服务转变,迫切需要熟练掌握信息环境下获取情报的人员。那么,如何培养此类人才?现代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不是一个量的问题(即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一个质的问题(即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医学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21世纪的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医学文献检索》就是一门以培养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或计算机方式在文献的海洋中搜索、辨别、分析、获取和利用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情报信息的工具性课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一种专门知识。为此,确定该课程的地位并实现其有效整合,是贯彻十七大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素养、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必经之路。

3.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整合

由于文检课具有综合性强、专业性强、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四强”特点,为了使课程教学达到体系化、效能突出,就必须针对影响教学的相关要素、环节,按照科学原则进行全方位的整合。

3.1 明确教育目标和任务,转变教学思想

教育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起点。21世纪的医学生、医务人员除了不断学习和补充新的医学知识外,更需要学会并掌握获取信息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新生入馆教育是文检课教育之前奏,它着眼于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学会利用图书馆,激发信息检索兴趣;文检课教学是寓教育于课程中的教学途径,是入馆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技能方法课,它着眼于提高学生检索技能,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具备发现、利用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文检课在综合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确实非其他课程可替代。为此,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变选修课为限选课或必修课,课程设置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并改善教学设备,以形成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的氛围,有效地引导学生利用馆藏资源。

3.2 改革教学模式

3.2.1 合理选用教材,调整教学内容

选用教材应针对不同学生层次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中高职层次者选用中高职教材,本科生、研究生、成人教育层次者选用高院层次教材,而且3-4年即更换新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依据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手检和机检两种检索手段将长期并存,所以对不同教学对象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删除不适应时代教学需要的内容,但不可完全拓弃手工检索内容,以便让学生掌握无计算机情况下的检索之需;也不可采取只讲机检或网检内容的教学超前方式。正确的是以手检为基础,侧重现代信息技术检索知识,特别是扩展与网络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检索技术内容,重视网络知识及网络信息的搜集、下载、传输、整合等技能,这是重点和极富创造性的内容。此外,增加讲授专利信息检索中知识产权问题,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能对国内外专利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及时发现和判断竞争对手的状况,掌握主动权。最后,遵循国际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即要求任何医疗决策都要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依据,所以,循证医学检索内容也应作为教学重点。

3.2.2 更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各专业各层次学生适时调整教学方法,避免“一刀切”、“一路走到底”,要改变“灌输式”、“理论式”、“压迫式”等教学法。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提高授课效果。

第一,开通师生交流渠道。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检索知识,在每个班的第一堂课上授课教师应介绍自己的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和办公地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第二,角色转换法,即鼓励学生上台担任教师角色,展示他们的自我表现力,以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启发式教学法,在工具书中这是“一种与注入式教学相对立的、以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其自觉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加深理解以掌握检索技能。凡是认为启发式教学只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观点都是完全错误的。

第四,案例式教学法,主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操作、演示等以完成对概念、检索方法、检索途径和步骤的理解。这种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效果显著。

第五,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拓展学生思维为目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基本理论知识的传输是保证有效互动的前提;选材的适当是保证互动的关键;教师的合理点评是保证互动的必须;课后的集中与个别反思是互动成果的保障[2]。

第六,“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即由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运用医学专业知识、检索理论知识和检索技能去寻找答案。这种教学法突出两大特点,其一是内部适应性强,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教学,其二是外部适应性多,可培养学生的共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从中学会用批判性、建设性的方式讨论观点与建议,学会运用不断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复述教科书内容。

第七,灵活运用考试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对于研究生、本科生可采取上机操作和写检索报告(或完成课题)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中高职生则采取侧重基础知识内容的卷面考查和上机操作完成检索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达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相应的检索技能之教学目的。

3.2.3 改进教学手段

改进文检课教学手段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2.3.1 因课程内容多需结合数据库等借助于计算机操作的部分,授课要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并且创造条件利用具备网络技术功能的多媒体室或利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大屏幕投影,便于课堂中讨论讲授与检索实例有机结合

3.2.3.2 课件制作要以符合学生专业需求、趣味性强、能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便于获取良好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利用Flash Cam和PowerPoint相结合设计制作文献检索CAI课件[3]。也可利用抓图精灵XP V1.0或Adobe Photoshop CS3与PowerPoint相结合设计制作CAI课件

3.2.3.3 制作教学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远程教学或免费浏览自学。网络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分为辅导式教学、咨询式教学、练习式教学,为学习者提供“形、音、字、图”等教学信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3.2.3.4 文献检索课多媒体课件教学与课堂网络检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简称文献检索网络多媒体教学)[4],它可以在讲授计算机检索内容的同时打开网络数据库检索系统进行现场检索演示,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

3.2.3.5 以学术讲座形式提高学生对如何利用图书馆和检索相关数据库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听时明明白白,但由自己独立操作时却一头雾水的现象,讲座每次宜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

从以上述,课堂教学是医学文献检索课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师父带进门;网络教学是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提高生存能力,纯粹是修行靠自己;举办讲座则是以上两种教学手段的补充,三种教学手段互补互进,相辅相成。

3.2.4 改善教学条件

硬件设施的保障是改善教学条件之首。从文检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出发,需要完善多媒体课室及相关设备,开辟能满足学生上机或上网操作的计算机室或电子阅览室,购买必要的检索工具书和数据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3.2.5 更新教师观念,改变教师构成

任课教师要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轻实践”教学模式,转变“只有搞科研、写论文才要检索”的观念。在构成上,应为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医学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以及敏锐地观察、获取信息能力的“双师型”、“双肩挑”的图书馆员,她们能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适应、引导和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4.结束语

文检课教学是图书馆的一种重要导读方式,其整合效果体现在教育价值观上,能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体现在人才观上,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体现在教育质量上,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搜集、判断、筛选、整合、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等,使学生不论是在学校或步入社会都能真正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界.我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的产生和发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13(3):48-50.

[2]荣吉平.互动式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EB/OL]. http://law.hit.edu.cn/article/2006/06-27/06085148.htm.

[3]陈建芳.利用Flash Cam制作文献检索课课件[J].图书馆学刊,2006,(5):52-53.

[4]王玲.简论文献检索网络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与特点[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86-88.

上一篇:课堂学生激励心得体会下一篇:新年度护理人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