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图示(共6篇)(共6篇)
1.新课程高中语文 篇一
自2006年9月始,我们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
进入新课改后,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理论学习、听课研讨、案例分析等活动比以前大大增多,我校还与两所重点中学结成一个课改联合体,三校的高一教师几次在一起研讨交流。从平日听课、案例分析、三校研讨活动中,我感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更新,教学方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但是,普遍存在一些困惑。下面便是老师们存在的几点困惑,和我对这些困惑的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是否与传统的截然不同?
在开学前的以高中新课改为主题的校本研训中,我们组织语文教师观摩省教育研训院提供的教学录像,看完后,有的老师说:‚这就是新课改的课吗?似乎没有多少新的东西,我们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嘛。‛我校有一位高一老师上人教版高一第三单元时,先讲写人记事散文的特点和如何鉴赏这类散文,给学生以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自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并且质疑和指出自主鉴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再归纳学生的问题,然后用两节课进行比较赏析和讨论交流,学生不仅充分理解了课文,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评课时,这位老师同样说:‚我的这堂课是课改课吗?我以前也常这样上课呀。‛在几次听课活动中,不断听到类似的说法。看来,有部分教师用‚全新‛目光看待新课改的语文教学,认为新课改的语文课应该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
那么,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教学真的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截然不同吗?
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明确,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因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
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由此而观,我校那位高一教师的那堂课是一堂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
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的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拔式、讨论式等。更何况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优良传统,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而不断发展。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和钱梦龙的 ‚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改革的是什么?是过去那种无法适应当今学生需求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转变‚满堂灌‛‚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为师生互动式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二、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是得了课堂的‚热闹‛而失了‚双基‛的落实吗?
新课标的实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探讨、讨论发言的机会,一节课常常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度过。但一堂课下来,好像老师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教到,学生好像什么也没有学到,以前所强调的基础知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似乎成了课堂‚被遗忘的角落‛;学生的作文上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语序混乱等现象层出不穷。于是,有的语文老师忧心忡忡:‚这样课堂是‘热闹’了,却忽视了语文‘双基’的落实,长此以往,将来考试怎么办哟——‛有的老师埋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忽视了‚双基‛。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要有正确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改以往教师‚独霸‛课堂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知识了。我校一位高一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语文第一模块的课文时,他根据‚必修1‛有许多篇蕴含悲情的特点,让学生从‚悲情美‛角度去赏读分析课文,分组研读,大胆讨论,各抒己见,非常活跃,他们既梳理了知识,又品尝了探究的乐趣;既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审美能力。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我们不能简单看待,因为这种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情境的‚热闹‛,着力于培养学
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它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进,即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教为课堂主宰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互动与对话。我们应大力提倡和推广这种扭转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不过,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更不能让无效的学生活动冲击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一次听一位教师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她开头是一番感人肺腑的导语,再是简单地解释字词,然后进入重头戏‚课本剧‛演出,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新编邹忌讽齐王纳谏‛,最后学生评议谁演得好,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都‚动‛起来了,而且似乎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演课本剧本无可厚非,但曲解了课文的寓意,把课文改编得面目全非,使之庸俗化,类似‚戏说‛之类的闹剧,如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怎能不令人啼笑皆非?如此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怎能不会让人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困惑?这种片面追求‚热闹‛课堂教学貌视‚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其实,徒有形式,而无实效,违背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
重视学情的实际,追求学习的实效,对此我们应持之以恒。
其次,我们应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与“双基”的关系,重新认识语文教学的功能。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双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70~80年代又强调‚加强双基,培养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再提到‚双基‛,而是突出强调‚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这一变化看,似乎‚双基‛已成为过去时了。其实,目前推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传统的‚双基‛,而是将其进一步科学发展,使之更科学,更具人文化。
从理论上,‚语文素养‛是‚双基‛的继承发展。不论时世如何变迁,正确而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都是中小学设立语文课程的目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依然重视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与‚双基‛相比,它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阔,不仅表现为有较扎实的语文知识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从教材设置上,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它们都注重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人教版的高一教材‚必修1‛的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它们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和品味鉴赏,和写作口语交际,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培养阅读习惯,不仅提高思考能力,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没有基础,就不可能有万丈高楼,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务必重视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但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应走出以往‚应试‛的局限,从‚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双基‛的内涵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双基‛,不能简单地把‚双基‛理解为字词句等语法知识,更不能狭隘地把‚双基‛理解为以前高考所考查的知识和所考查的能力。
三、新编语文教材的使用是在‚增负‛吗?
不少语文教师认为,新教材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也为完成教材的教学疲于奔命,因为新教材的内容比旧教材更多了,过去一个学期学一册,一册课本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而如今,人教版的语文‚必修1‛的一册课本‚阅读鉴赏‛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课本另外还有‚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而且要求一定要半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学时少,内容多,这难道不是‚增负‛吗?
若按如此算法,旧版教材就比新教材的‚负担‛更大,因为旧教材除了必修本,还有厚厚的一本约有80多篇诗文的语文读本。因此,不能用课文数量的多少去衡量新教材是‚减负‛还是‚增负‛。
这种‚增负‛的抱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反映了有的老师仍墨守传统的‚教教材‛观念,把教材当作‚圣经‛,而不是‚用教材‛。在传统观念中,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的任务是教学,每篇课文都不放过。如今世变时移,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的教材观也应更新。教材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知识载体,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至于教材怎么用?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灵活处理,把教材当作学材,把教本当作学本。课程标准变了,高考也在不断改革,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墨守成规,势必如以前那种说法那般‚戴着镣铐跳舞‛,这怎能不感到新教材是给学生‚增负‛呢?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我同意‚增负‛的说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材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选修课的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靠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只粉笔就可得心应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努力学习,更新观
2.构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 篇二
——在2012年湖南省地质中学教学研讨会的报告
李 娟
一、构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的原因
1、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不仅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意义是深远的。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改革语文教材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如张定远在《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将新世纪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的内容概括为:语文学科课程、语文活动课程、课外阅读教材。陆新全在《语文教育研究》上撰文,提出语文教材改革在选文上要“重视文学性”,“要全方位地吸纳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要“充实时代活水,反映人类文化最新成果”。
我校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就是这一前提下展开的,这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来说,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
2、我校师生教学实际的需要
我们学校是湖南省示范中学,但学生的生源情况并不理想,语文基础并不扎实,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在所有学科中,多数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最不重视,将语文视为“鸡肋”学科,这样,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可谓单方面地唱“独角戏”。
同时,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深感语文教材和教参缺乏鲜活、新颖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多元需求。同时,只教授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语文教学效果必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生活就是语文”,如何将语文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与语文的内在联系,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从内心深处热爱生活,热爱语文,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想去尝试探索的事。
教育部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现实的需要加上政策的指导,我校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势在必行。
二、构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的目标
1、让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让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语文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3、促使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让我们的语文课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本体系就是要根据地质中学的校情,针对地质中学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时突出高考考点,将学生的语文素质转化为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也为我校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研究型教师。
三、校本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设计、为我校师生“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目前,鉴于我校课程研究的现状和学校课程建设能力还比较薄弱的状况,我们决定以校为本,先开发具有地中特色的校本教材。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明白,优秀的语文教材应当具有高雅的语文审美感,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我们的校本教材就应当让学生愿学,乐学,就应当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研究校本教材的编写:
1、《古今诗歌与对联欣赏》
2、《影视知识与欣赏》
3、《名著导读》
4、《高中文言文补充教材》
四、人员分工及教材编写内容:
1、人员分工:
组长:黄尚喜全面负责高中语文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实施。主编人员:
李娟负责《影视知识与欣赏》、《名著导读》、《高中文言文补充教材》等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袁东亮、熊来宝 负责《古今诗歌与对联欣赏》的编写。
罗蓓、贺喜红负责《影视知识与欣赏》的编写。
熊艳俐、谢雀飞负责《名著导读》的编写。
曾建辉、李靓负责《高中文言文补充教材》的编写。
参编人员:袁小存、赵红炎、柏艳、伍腾、李芹红、舒涛、曹佳裕、范辉华、张艳、谢运中、梁晓群等。
2、教材编写内容设想
《古今诗歌与对联欣赏》的诗歌部分主要介绍诗歌常识,引导学生如何欣赏诗歌,并分门别类给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诗歌:打油诗、逆转诗、组字诗、拆字诗、谜语诗、神智体诗、回文诗、剥皮诗、叠字诗、方言诗、数字诗、藏头诗、同音诗、酒令诗等。同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诗歌故事。对联部分主要介绍对联基本知识、对联的文体特征、艺术特色、对联故事等。虽然对联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教师在教学中可着重选取“妙趣”对联,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
一说到电影,学生们总是津津乐道,都喜欢把自己看的电影大片拿出来分享,但他们总是拘泥于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对影片中传达出的人物性格、时代背景、文化精神、拍摄技巧等方面都缺乏了解。就是叫他们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学生们也大都难以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可以看出他们表达能力的贫乏。我们研究影视知识及欣赏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影视常识,在看电影时不只注重于感官的刺激,能从多个角度对影片进行欣赏,在看电影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爱国情怀,能真正领略到电影之美。该课程能利用学生很多课余时间,不至让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去翻阅浩如烟海的书籍,同时又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影视常识,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影视知识与欣赏》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与影视相关的名词术语、中外著名影视作品及导演简介;第二部分搜集近年来在世界各地上演的票房较高、影响较大的电影大片的鉴赏资料;第三部分是我们自己根据搜集的资料命制一部分习题。
《名著导读》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围城》《三国演义》《红与黑》《巴黎圣母院》《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名著,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表达能力。
《高中文言文补充教材》主要选取古代文言名篇《四书五经》等,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诗经》、《尚书》、《左传》中的名篇等,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但校本教材如何才能做到与人教社必修教材的有机统一,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研究、探索。
3.关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心得的 篇三
(二)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表述课程新理念时,高频使用了“体验”一词,此外,我们能看到至今仍在使用的“审美”“语感”和“语文素养”等核心概念都已在这次的大纲修订版中初露端倪,而这些思考到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髙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更趋于成熟了。
20后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由原来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变为“语文课程标准”,而这种替换不是简单的文本置换,而是彰显着语文课程和教学的范式转型。有关这两个名称背后的“教学论”和“课程论”两套话语系统和相应的概念术语等在此不赘,而新课标在具体内容上可概括为四个显著变化: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由“唯工具”论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论。过去那种工具论只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价值和意义,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还需要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强调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语文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习得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互动过程。
二、课程目标由“知识能力”论到“语文素养”论。综观1992年到《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规定,可以看出其核心概念就是知识和能力,区别只是知识和能力的范围有所不同;而的新课标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而综合地体现在必修与选修课程的结构之中,不再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重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尤其突出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就具体目标来说,《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同时《标准》开创了从“过程”角度设计课程目标的先河,标志着语文课程从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变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三、课程结构的设计:由单一必修课到必修选修并行。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既为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也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选择性发展的空间,努力构建开放而有序的课程结构。
四、学习方式的革命: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合作、探究。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对传统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确立了学生在语文学习和个体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更是教育理念的革命。很明显,要落实以上四点目标,重担有很大一部分落在文学阅读教学的头上。
在新课标中,“阅读”的重要性相较于大纲有了显著提高,这与强调人文性不无关系,课程目标的五大部分,其中两个部分均提及“阅读”作为路径和手段的重要性:
比如“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比如“思考·领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图示 篇四
常见文言词
(一)实词(120个)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二)虚词(15个)
而 乎 其 且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附录二
古诗文诵读篇目
(一)古文(10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迁
陈情表 李 密
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 勃
师说 韩 愈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
司马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前赤壁赋 苏 轼
(二)诗词曲(30篇)氓 《诗经》
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 曹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 潜
山居秋暝 王 维
蜀道难 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兵车行 杜 甫
蜀相 杜 甫 客至 杜 甫
登高 杜 甫 登岳阳楼 杜 甫
石头城 刘禹锡
琵琶行 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 牧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锦瑟 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 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 永 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 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 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 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 夔
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注: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诵读,不一定都选作课文。白话诗文诵读篇目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附录三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鍾书《围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学与人文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附录四
关于选修课程的建议
选修课程,要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按照课程目标,逐步加以建设。选修课的内容,可以是比较宽泛的,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外小说名作选读”,这样的课程有利于使课内的学习扩展、延伸到课外,学生在课内学到某一作者著作的选篇,产生兴趣后,课外再去阅读全书,或者产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全部著作的愿望,进行更系统的阅读。也可以选择一本书或某一个时期、某一位作者的著作,如红楼梦”“史记选”,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地阅读。一个人能在一段时间里集中注意力深入地读好甚至读通一两本书,可能会终身受益。
选修课的实施方式,可以是从书本上学习,内容需要兼顾中外与古今;也可以是到生活实践中学习,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以下涉及到一些关于选修课的设想,详略不等,目的在于提供一些思路,供建设选修课时参考。诗歌与散文
课程举例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为了认识中国古代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感受中华艺术精神,陶冶情性,丰富积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可以精选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诗歌与散文名作,供学生阅读鉴赏。模块的具体内容组织,可采用多种方式,有综合性的,如《中国古代诗词曲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等;有专选一个时代一种代表性文体的,如《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唐宋散文鉴赏》等;也可以单选一个作家的作品,如《陶渊明诗歌鉴赏》、《杜甫诗歌鉴赏》、《韩愈散文鉴赏》、《东坡词鉴赏》等。中国古代诗词曲鉴赏:
精选中国历代诗词曲精品,如《诗经》、《楚辞》、汉魏诗、南北朝诗、唐宋诗、唐宋词、元明散曲、元明清诗词中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重点地进行阅读鉴赏。选择诗词曲作品,可以按时代,也可以按作家,也可以按题材(如山水、田园、边塞、妇女、登临)、风格(如豪放、婉约、俚俗、典雅)或诗体种类(如绝句、律诗、古风、小令、长调),组合在一起进行阅读,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搜集历代诗话、词话、曲话及其它资料中对作品的品评,用来帮助鉴赏作品。可借助多媒体手段鉴赏作品,但诗歌是语言艺术,应致力于对作品整体意境形象和语言魅力的感悟。对自己喜爱的诗词曲作品,应熟读背诵,增强文化底蕴。唐诗鉴赏:
学习本课程,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领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认识唐代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赏析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可以把若干具有相同因素的唐诗组编在一起,进行专题性的研读鉴赏。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所读的唐诗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唐宋散文鉴赏:
学习本课程,可重点选读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散文名篇,理解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杰出的艺术成就。对韩愈的赠序文、论说文、传记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寓言文,欧阳修、苏轼的亭台楼阁记、山水游记、论说文、小品文等,可以重点研读。
在阅读中体会作家的人生追求和胸襟怀抱,进步的社会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理解散文作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学习用现代的正确观点和思想方法来分析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倾向,认识其意义和局限。可从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适当联系作家的生平和思想、作品写作的具体背景,以及前人对作品的品评,来加深理解。
对这些作家在散文创作中立意、选材、手法、风格、语言方面的个性特点,以及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成就,通过阅读品味,有所领悟和把握,但不必深究。对唐宋八大家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有大致感受即可。
运用已有的文言语感、文言文语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借助工具书和今人注释,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能顺畅地将古代散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应反复诵读,直至背出,在涵咏中体验其思想和艺术魅力。积累优秀散文中的名言佳句,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学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课程举例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
本课程模块具体内容的组织,与上面课程类似。属于综合性的,可开设《中国现代诗歌鉴赏》、《中国现代散文鉴赏》等课程,如: 中国现代散文鉴赏:
选读“五四”以来我国现代散文的优秀作品,在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和个人遭遇处境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了解散文的有关知识,从构思炼意、选材谋篇、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散文作品进行赏析,领略作品内容之丰、形式之美,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接受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从感知和领会、理解和阐 释、对照和比较、辨析和品味、引申和联想、质疑和评价等不同的角度阅读现代散文作品,提高阅读水平。
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把年代、作家、题材、体裁、风格等相同(或不同)的作品组编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从作品的主旨立意、构思谋篇、意境格调、语言风格、社会意义以及美学价值等方面加以对照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所读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加以理性的思考,提出合理的质疑和批判,从时代社会发展背景和作者个人阅历学养等角度,对散文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认识上的偏颇或错误,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了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的 风格特点。
开展小组研究活动,就某一个专题(如《朱自清的语言风格》《走近郁达夫》《鲁迅〈秋夜〉的美学意蕴》《解读余光中》等)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组织读书报告会。
以单个作家的作品鉴赏为内容的选修课程,可开设《徐志摩诗歌鉴赏》、《郭沫若诗歌鉴赏》、《朱自清散文鉴赏》、《冰心散文鉴赏》、《鲁迅杂文鉴赏》等。课程举例三:外国诗歌散文鉴赏
本课程精选世界各国古今优秀作家的诗歌与散文名篇,供学生阅读鉴赏。模块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参照上述课程,可开设综合性的课程如《外国诗歌鉴赏》、《外国散文鉴赏》等;或按国别开设,如《俄国诗歌鉴赏》、《英国散文鉴赏》等;也可选择单一作家的作品开设课程,如《普希金诗歌鉴赏》、《泰戈尔诗歌散文鉴赏》等。小说与戏剧
课程举例一:中外小说选篇鉴赏
选读中国和外国的若干部小说名作,可以是单篇的短篇小说,也可以是中长篇小说的节选。扩大文学欣赏的眼界,拓宽思想文化视野,领略中外小说作品中蕴涵的优秀思想内容,吸取中外文化的进步因素,提高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水平。
学习有关小说的知识和文艺理论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小说作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和视角进行解读,提高解读小说作品的能力,提高阅读鉴赏水平。对中外小说作品进行理性分析,从小说的各种构成要素对所读作品进行赏析,发表鉴赏评论,对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作出允当的评价,提出独立的见解。
可以将有关小说按国别、作者、题材内容、流派风格等编成若干组合(如:中国古代四大小说名作阅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小说作品选读、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品选读、巴尔扎克小说作品鉴赏、十九世纪的美国小说、吴敬梓与契诃夫作品的比较阅读、意识流小说作品选读、中国“伤痕文学”小说作品审视、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等),进行专题研讨。
对小说经典作品被改编后搬上银幕、荧屏,要作理性的分析,不能以观看影视剧来代替对原著文本的阅读。要理解原著的思想内涵,欣赏原著的艺术特色。观看有关的影视剧,要根据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对影视剧是否符合原著精神、是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作出恰当的评判。课程举例二:中国现当代小说戏剧鉴赏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中国现当代小说戏剧的鉴赏,深入理解作品产生的文 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作品的思想蕴涵及其社会价值;培养具体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方法、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文学审美能力;养成文学史的眼光与多样化的文学视野;尝试写作小说评论,并乐于交流和展示。
选择从“五四”前后至20世纪末中国小说名家名篇,贯彻“一个文学中国”原则,以大陆为主,兼及港台地区。选篇在体裁上以短篇小说为主,适当选入一些中篇小说,不涉及长篇小说。应从创新性、独特性、多样性、社会影响与文学史上地位等方面综合考虑所选篇目。
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见解与小说评论实践的能力。在具体作品的解读中,引导学生理解文学批评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文学批评方法的多样化。师生可合作搜集相关的作家作品评论研究资料,帮助对作品的理解,并可配合教学,举行小说鉴赏读书会、报告会、专家讲座等。课程举例三:中外戏剧选篇鉴赏
选读若干中外戏剧的经典作品,可以是篇幅短小的独幕剧,也可以是一部剧本的节选。了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正确理解中外戏剧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中吸取思想和艺术的营养,提升艺术欣赏品位,丰富精神生活。了解中外戏剧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文化常识,知道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有关情况。学习欣赏中外戏剧的基本方法,培养解读戏剧作品的初步能力,具有欣赏戏剧作品美感的兴趣和能力。
结合鉴赏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培养对传统戏曲和当地地方戏曲的兴趣,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组织文学社团,对感兴趣的中外戏剧作品进行专题研究或比较研究,开展戏剧评论。组织观看传统剧目的演出,请有关专家和演员作专题讲座,边讲解、边演唱、边辅导,帮助理解戏剧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举行阅读报告会、作品讨论会、戏曲演唱会等,以形象生动的形式提高学习戏剧的效果。课程举例四:中外小说戏剧名著精读
本课程可以专选中外小说与戏剧的单部经典名著,用精读的方法进行鉴赏和专题研讨。中国古代小说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代戏剧名著如《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等,中国现代小说名著如鲁迅《呐喊》、巴金《激流三部曲》、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城》等,现代戏剧名著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馆》等;外国小说名著如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悲惨世界》、巴尔扎克《高老头》、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麦尔维尔《白鲸》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乔伊斯《尤利西斯》、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等,戏剧名著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果戈理《钦差大臣》、莫里哀《伪君子》等。也可以单选某一个作家的小说或戏剧作品,如莫泊桑小说、契诃夫小说、欧亨利小说、海明威小说、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戏剧等。新闻与传记
课程举例一:新闻通讯的阅读与写作
关注社会发展,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及身边发生的事件有敏锐的感觉,能及时发现相关事件、人物的社会意义和影响。阅读新闻、通讯作品,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并能综合其他相关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独立地、负责任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阅读典范的新闻、通讯(含特写、报告文学)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基本要求、体裁特点和组成要素,了解该类作品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分析新闻、通讯作品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知道新闻、通讯搜集与处理素材的一般要求,并运用于写作实践。阅读新闻,分析观点与所报道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注重通讯中事实与细节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度。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辨析通讯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对新闻、通讯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知道新闻和通讯对材料处理和语言表达的不同要求,辨析新闻、通讯作品的语言特点。
学习写作新闻、通讯,通过实地察访、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等调查方法,搜集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包括统计数据和个案),去假存真,去粗存精,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对素材加以甄别、筛选,选择使用最具典型性的材料,报道某种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从现象入手深入进行原因分析。可以由三五人组成小组共同完成。
课程举例二:传记选篇阅读
阅读典范的传记作品,知道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共同点和区别,认识传记作品兼具史实性和文学性的的基本特性以及认识人生、以史为鉴基本功用。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对传主成长历程的影响;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从而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提高励志、冶情、勤学、修身的自觉性;并能通过理性的反思,从有关人物和事件中吸取教训,引为人生鉴戒。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悼词、墓志铭等纪实类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能参照有关资料,验证传记作品中材料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分辨基本事实是否可靠与虚构成分是否合理。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并形成自己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阅读纪实类作品,能从组织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加以分析,对不同作品的优劣高下作出评判,能揣摩、比较作品的语言特色。比较阅读关于同一传主的不同的传记作品,或者同一作家的不同传记作品。
观看反映历史人物的影视片,通过与相关的传记作品作比照,指出影视片中虚构的成分,并分析这种虚构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和事物的发展逻辑。课程举例三:传记专书精读
本课程选择单部传记名著,用精读方法阅读研讨。中国古代传记如《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外国传记如梅林《马克思传》、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等。《史记》选读: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阅读《史记》,能丰富历史知识,提高认识历史、社会、人生的水平,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而且也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精读《史记》中的若干人物传记,分析、领略其在叙述历史事件、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色。对《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事件能进行理性的审视,作出独立的价值判断,对历史人物的思想品德、言行作为、历史地位、功过得失等能做出比较客观公允的评价。了解司马迁的历史观,对有关篇章中司马迁对人物的评述(“太史公曰”)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借助有关工具书,排除阅读中遇到的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障碍。熟悉所读篇章中的精彩片段,能记诵、运用其中有生命力的语言、典故。《托尔斯泰传》精读:
通过阅读,了解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人生道路,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从中获取思想养料;同时,了解传记作者对于托尔斯泰作品的基本观点,大体掌握传记写作中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体会该传记的语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托尔斯泰传》共20章,并有4篇附录,可以选择一些最有代表性的章节作为重点参阅的材料,如《刚熄灭的光芒》《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艺术批评》等。罗曼·罗兰青年时代受到过托尔斯泰的影响,传记中可以看到作者融入的情感成分;作者本人的小说家身份,使他对托尔斯泰的三部小说名著的分析尤为独到;该传记褒贬鲜明,文采斐然。对于该传记,也存在一些关于传主作品的理解和史实方面的不同意见,宜扩大阅读面,以作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传记的同时,适当参考阅读托尔斯泰的相关作品和《艺术论》;也可以结合传记阅读,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举办读书报告会、讨论会等活动。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 课程举例一:语言文字专题
认识语文在社会沟通、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语言文字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语文的社会运用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观察身边各种语言现象,尝试运用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对这些现象作出分析解释。搜集材料,合作开展专题研究,探索语言变化的特点。
重视培养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提高对语言文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了解语言文字使用混乱的不良影响,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逐步形成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培养对语言文字中不规范现象的敏感性,讨论问题的所在和纠正的方法。在辨析语言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例如根据普通话的知识,对说普通话时出现的一些错误,能够识别并学会纠正。了解生活区域内方言的情况,探究当地人学说普通话的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也可以针对一两个专门领域(如司法、商务、传媒、政务等领域)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尝试分析其风格和特征。还可以开设文字、语法、修辞、逻辑、普通话与方言等专题,理论结合实际,阅读相关论著,了解该领域的重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一般知识,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程举例二:语言文字规范化
认识语言文字在社会交际、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语言文字之间的互动关系;观察身边的各种语言文字现象,对有关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分析。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掌握语言文字法规的相关内容,具有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对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的敏感性,并讨论问题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
学习有关普通话的知识,对使用普通话时出现的错误,能够识别并加以纠正。了解生活区域内方言的情况,知道当地人学说普通话的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关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搜集材料,合作开展专题研究,探索语言变化的特点。可针对一两个专门领域(如司法、商务、传媒、政务等领域)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尝试分析其风格和特征。课程举例三:演讲与辩论
分析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兴趣和特点,起草适合演讲场合、对象和演讲者身份的发言稿。沉着冷静、充满自信地演讲,运用高超的演讲技巧。利用手势、目光等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增强表达效果。能够评价演讲者的重要观点、证据、思路、表达方式以及表达的效果。研读历史上重大的演讲(如《我有一个梦想》、《葛底斯堡演讲》等),分析其特点并获得启示。通过典型辩论的观摩与研讨,感受在辩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与艺术。可以采取典型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动。课程举例四:自然科学论著选读
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论著,进行专著研读。能够结合作者和论著产生的背景把握其基本观点。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实,对论著及其影响作出分析和批判。可以拜访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组织交流活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注重领会作者和论著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也可以选择典型的科普作品,了解科技发展的过程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文化论著选读与问题探究 课程举例一:文化论著选篇阅读
为使学生具有较广的文化视野,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探究精神和思辨能力,需要开设本课程。本课程内容模块组织具有综合性特点,可以是跨国家、跨时代的,如《中外文化论著选读》,也可以集中于一个时代,如《先秦诸子论著选读》等。中外文化论著选读:
本课程的开设,应精选中外古今的经典文化论文或著作片段,内容可包括文学、语言学、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其观点应在今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高中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先秦诸子论著选读:
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开设方式,是采用综合性的模块,即从先秦诸子各学派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著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或片段,进行阅读探究。课程举例二:文化论著专书选读
文化论著的选读,也可采用专书选读的方式组织模块,专攻一家论著,如先秦文化论著可开设《〈论语〉选读》、《〈孟子〉选读》、《〈老子〉选读》、《〈庄子〉选读》、《〈孙子〉选读》、《〈荀子〉选读》、《〈韩非子〉选读》等课程,中国文艺论著可开设《〈人间词话〉选读》等课程,外国文艺论著可开设《〈歌德谈话录〉选读》等课程。《论语》选读:
通读《论语》,大体了解全书内容,初步领悟《论语》的基本精神;对孔子学说有总体的了解。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需要和所长,确定一个或几个专题,按照专题范围,把《论语》中的相关语录梳理归类;并在每个专题下面合乎逻辑地归纳出若干项目,如:“学与思”、“言与信”、“己与人”、“义与利”、“孔子论仁”、“孔子论友”、“孔子论诗”、“孔子论教育”、“孔子的审美观”、“孔子的师生观”等。
应遴选一种较权威的《论语》注释本,借助注释和其它工具书,并搜集、参阅有关资料和今人研究成果,自主细读文本;经过独立思考,就某个问题或从某个角度提出自己富有新意的见解。在研读中也可采用交流、讨论、辩论等方式,师生之间相互探讨。《人间词话》选读: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重要的近代文艺美学论著,也是古代诗词曲鉴赏的典范之作。通读全书(包括《词话》《删稿》和《附录》),了解基本内容,初步领悟王国维词学、美学理论的民族特色,以及它所接受的外来影响。
阅读《人间词话》,宜侧重从作品鉴赏的角度领会其基本理论观点,对书中涉及的古代诗词曲作品有所接触和感知,并用来帮助对王氏理论观点的了解。根据自己对书中所涉及作品的熟悉程度,自主选择精读若干则词话,或围绕几个专题,有重点地加以研读,运用某一理论观点(如“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诗人之境界”与“常人之境界”,以及情与景、隔与不隔、自然与雕琢、雅与俗、入与出),帮助欣赏诗词曲作品,提高运用理论观点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不求面面俱到,一些比较偏僻的知识和比较艰深的内容可以从略。《歌德谈话录》选读:
歌德友人爱克曼整理的《歌德谈话录》一书,记录了德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歌德的重要思想和文艺理论观点,是世界文学的杰出成果。高中学生阅读此书,可以接触外国优秀文学传统,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艺理论修养。歌德的不少见解在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当然也有其历史局限,对此能有初步的认识和评价。
在通读全书、大体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对书中涉及的文化和文学问题进行归类,如: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民族、文学与自然、文学与现实、文学与人生、文学与作家人格、个别与一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文学作品的整体性、艺术创造性、美感和艺术鉴赏力、论著名作家作品(如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席勒、拜伦、莫扎特、拉斐尔)等。联系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积累的相关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熟悉程度,选择若干专题进行探究,结合了解歌德和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其主要观点和内涵,扩展到对其他文化和文学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有兴趣和可能,可结合阅读歌德传记和他的代表作品(如《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以帮助对有关观点的理解。对书中提及的重要文学艺术家的传世作品,也可从各种途径搜集品赏,用以印证歌德的相关观点,或据以提出不同看法。
课程举例三:文化问题探究
本课程侧重对历史和现实的文化问题进行探究,旨在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人文关怀的情感和文化底蕴;学习对文化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拓展文化视野,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评判,关注当代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可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如《中华文化寻根》等;与现实文化问题相关的课程,如《社区文化》、《民俗文化》等。中华文化寻根:
通过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窥探和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多姿和源远流长,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寻根的兴趣。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文化底蕴,并融会贯通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关心并学习调查自己身边的文化现象,探求其历史根源和演变轨迹,讨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课程可选择的内容专题,可包括民族、图腾、神话人物,氏族、婚姻、家庭、姓氏,原始崇拜、宗教,天文、地理、历法、纪时、风俗,艺术、文教、汉字、文献,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方式。不追求内容上的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若干古代文化专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若干专题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自主学习中扩大古代文化的知识面。
教学方法上既要给学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今文化现象,产生探求其历史源流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搜集材料、调查分析,说明和讨论传统文化现象的社会影响。可根据本地区历史、民俗、文物、古迹等文化资源,设计课题,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做调查研究。社区文化专题:
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在城市或农村展开社区文化的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社区中市民或村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实施本课程,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建设相结合。阅读有关书籍,了解关于文化及社区文化的知识和资料;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方式,向社区干部、中小学生、市民或村民等进行调查,整理分析资料,写成调查报告、关于社区建设的建议书等。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
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
去年,教育部曾发出通知,要求从200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全国使用《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将停止使用。
1996年,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制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12个学科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并于1997年秋季在江西、山西和天津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9年,教育部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的精神,针对试验中反映出的问题,对“新课程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于2000年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语文等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决定从200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全国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为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教育部将于2001年和2002年组织《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国家级培训。教育部要求各地要根据教育部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当地使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计划,做好师资培训,教学配套改革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尤其要做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特别是校长和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工作,我也参加了这次培训学习。
课程标准的改革是这次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知道,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结构应体现多样性,要求应有层次;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改变只由国家来决定课程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化课程标准也就在这个时候提了出来。
二、高中语文校本化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
(一)贯彻国家新课改的精神,革除现行教育体制中的种种弊端
改变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传授学习方法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二)发挥我校十二年一贯制的优势
高中部作为学校的出海口,直接向高校输送人才,语文学科在保证人才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廖校长多次在报告中提到发挥我校一贯制优势的问题,如何落实这一优势,语文课程标准在制定的时候,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那就是:策划整体配合,分解阶段目标,发展个性特长,追求省时高效。高中部可以把平时需要完成的大量的认知积累的部分分解到初中甚至小学去完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从小进行培养,这就为高中教学大大减轻了压力。
(三)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新教材是以能力点为依据来编写,如何落实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面对新教材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大纲也在强调能力的培养,但比较笼统,因为它是以三年为总目标,而我校教师变动较大,在落实时难免会有遗漏,因此,我们把能力目标细分,分解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操作起来,目的明确。同时,较好地实施能力培养梯级进行的策略,教与学都能做到循序渐进。比如,我们根据高一文言文教学以诵读为主,全面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特点,把新大纲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全部分解下去,以保证它的落实;作文教学部分,则把课外练笔容易忽视的这一环节,以具体的数字确定下来。为突出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部分,通过指定阅读具体的作品,把阅读字数确定下来,能较好的落实大纲要求。其次,我们确定单元教学的能力目标,这也是与传统教材又本质区别的地方,好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视这一点,新教材,老教法,达不到能力培养的要求,现在,新课标指明单元教学的能力目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可能用传统的教法了。再次,我们设计了学生选修科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一思路,恰好与即将出台的国家课标的思路是一致的。确定这一思路的时候,是为了贯彻我校的办学思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发挥一贯制优势。事实证明这一设计是有前瞻性的。
(四)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
课程改革必将引起高考的改革,高中部的教学围绕两个“为了”的目标,必须要瞄准高考,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所以,我们把大纲中目标化解为周学习任务,重载培养学生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大力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提高社会认识,学会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面对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落实语文知识点的传授目标?
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经了几个转折。从重知识到重能力,人们发现,片面追求那一点,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知识能力并重。新教材新课标都把眼光盯在能力上,这是与前一段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弊端,以及高考命题不断向能力点转化的特点提出来的。但是能力的培养不是脱离知识点的。语文五大能力,都不能离开基础知识;语文教学追求的三个目标也要以认知积累为基础,所以,在常规教学中,知识点的落实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新大纲都没有明确地知识点序列。
(二)如何落作文教学地实践目标?
5.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图示 篇五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他们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到了高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仅仅把朗读看做一种技巧,其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教育价值,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这种错误的认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除了适合朗读的诗歌教学外,其他文体的教学,就连散文、戏剧的课堂上也很难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特别的是在一些指导语文教学的杂志发表的教学案例也在弱化朗读教学,例如《<道士塔>教案》(《语文学习》2006年第1期P17—19)、《高中戏剧文教例研讨》(《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3期P19—21)等,在这些课例中最多出现了“请大家自由朗读,要注意体会人物心理”等无关痛痒的话语,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几年后仍然出现的为数众多也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肯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实施朗读教学的必要性
朱自清先生在《国文教学》中引用别人的话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呤则不能探其浣之趣”。吕淑湘先生说朗读“是讲文学作品的好方法”,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师特别重视诵读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为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朗读教学的作用可波及语文教学各个层面,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还是文学鉴赏较高的能力层级,以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朗读。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吸收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朗读进行了深入地阐述,把朗读提高到相当高的地位,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给出了相关表述,例如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该表述既表明了新课标有关高中生朗读能力语音层面、技巧层面、言语表达层面的新要求(用普通话、流畅、恰当),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功能认定,即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意味着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同。
从新教材的推广使用看,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新教材的这一变化旨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美好情操。这样对文本的朗读便成为学生吸收优秀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对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本的解读感悟,除了需要教师的讲授外,学生的自我吸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自我吸收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朗读,因为朗渎既是感知课文内容的起点,又是理解课文内容的热点。通过朗读可以了解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可以获得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在反复朗读中还可以不断接受语言,积累语言,增加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点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高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对朗读教学内涵的定位
关于朗读与朗读教学,有很多人对此进行阐述,有的老师认为“朗读指在初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语言特色等基础上,反复阅读,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的一种学习方法。”(郑学武);有的老师认为“注重引导学生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而逐步深入,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应秀莉);有的老师认为“朗读,是心、眼、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读教学则是通过有声语言再创造文学语言中的艺术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思想内蕴,使学生获得信息、知识,达到甘美的享受的过程。”(张悦)等等。综观这些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以上这些对朗读及朗读教学的理解,重点都落在朗读是一种技巧、手段、方法及其文意的把握上,而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人文素养、道德境界等重视不够,在指导朗读时,操作方法也过于单调、机械,过于呆板。这只是一种隔靴搔痒式的引导,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对朗读及朗读教学进行界定,达到正本以清源的目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朗读教学的论述比较详细、到位。例如新课标提出“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举例“唐诗选读”中再次提出应“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感情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可见,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关于朗读教学的论述中,“朗读”当与“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主体生命活动密不可分,朗读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包蕴于这些活动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新课标下的“朗读”实际上是指向一种可以不断生成教育意义和教学功能的“教学状态”,其本真之义在于:朗读教学即“在朗读中教学”。它将是一个以朗读为基础、以诵读为延伸、以涵泳为心态背景的教学流程,一个文心、师心、学生的求知之心与外在课堂环境水乳交融的具体教学情境。在这一状态中,朗读与体验并行,想像与创造交织,多主体平等对话,学生的心灵得到化育,教学意义尽在其中,教育宏旨亦有望得以实现。这无疑是一种圆融的教学境界。要想达此境界,在确立目标时理应关注学生主体精神的化育和生命品质的提高,同时也应力避朗读教学性质工具化、操作技术化、地位边缘化等不良倾向。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该高度重视朗读教学,精心安排朗读教学的步骤。这就是朗读教学的真正本义。实施朗读教学应注意三种意识
一、角色意识
很多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的时候,往往事先给学生若干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朗读教材,由于学生采用默读或其它非朗读方式可以完成甚至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老师的提问,因为有专用朗读有时会妨碍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因此,其朗读积极性自然不会很高,即便读,也是应付性的,也不能真正进入角色。
这里所说的角色,一是指学生的主动朗读的角色,怎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朗读教学中来,那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创设意境,激发兴趣是教师应研究的课题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千方百计去“引逗”学生,激起他们的朗读欲望,要让学生感到“今天,我就是主角”。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作品的理解、把握就准确,这样作品优美生动的语言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规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
角色的另外一个内涵是指不同的文体角色。针对不同的文体,朗读宜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一般说来:诗歌和散文,重点在于解决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叙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学生在朗读时就会产生回忆,引起他们的联想与想象,激发起共鸣,当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老迈经由教学真的在学生心目中得以活化时,琅琅的读书声里定会别有一番意趣;文言文,重点在于根据字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在理解中读,经过朗读,能更深入理解古人的语气、句读以及课文深刻的含义。戏剧、小说、童话、影视作品,重点在于理解人物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再创造,而且他作为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会产生再创造的兴趣和喜悦,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作为要求更高的分角色朗读来说,首先是选择有针对性的文学作品体裁,如小说、戏剧的学习,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学生扮演角色朗读。朗读者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绘声绘色,身临其境。值得注意的是,分角色朗读的表演,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决定了他们必须摆脱自身社会角色的束缚,走进作品,扮演作品中的人物,把握人物形象,演绎作品。
二、层次意识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指出:“朗读应有基本要求,进一步要求,较高要求„„”这就表明了朗读的训练目标应有层次。这层次,应该以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知识背景、思维水平等)为检验标准,以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缩短现有发展水平与达到目标之间的距离,要在课堂上使多数学生经过朗读能达到目标。
目前中学朗读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朗读实践,引导学生直接地感知教材的内容,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情调,领悟作品的意蕴,将情感完全融入作品意境,调动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领会并把握停顿、重音、语调、读速等,进入“美读”的境界,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完成对作品的赏析过程,激发鉴赏作品的情趣。从朗读教学的任务来看,实施朗读教学必须在一定的层次下进行。
有很多老师把这种层次归结为感知层次的读,感悟层次的读,积累层次的读;有分为初读,细读,品读;有分为疏通文意的读,推究文理的读,品味意境的读;有分为认知性的读,理解性的读,评价性的读,创造性的读等等。应该说这些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的共性问题在于仅仅把朗读当成是一种技巧、手段、方法及其文意的把握上,忽视了朗读教学的真义即是一个以朗读为基础、以诵读为延伸、以涵泳为心态背景的教学流程,一个文心、师心、学生的求知之心与外在课堂环境水乳交融的具体教学情境。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层次,应该是指在实施朗读教学过程中的层次。它是伴随着整体感知——局部探讨——整体感知的思路而展开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朗读都有其一定的功能与目的。例如开始的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其实施朗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能够依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在局部探讨中,实施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概括问题;能抽象出文章主旨、作者的意图;评价作者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评价文章表达技巧和风格等任务。在后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中,培养学生能够提出或解答超出课文原意之外的新问题的能力,它是实施朗读教学的最高层次:提出新问题、发展新意见、做出新答案、解决新问题。
从朗读教学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个角度看,朗渎既是感知课文内容的起点,又是理解课文内容的终点。这是因为朗读可以了解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难点、妙处,只有反复朗读方可深入理解。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阅读(包括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不断接受语言,积累语言,增加语感,从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问题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学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实施朗读教学往往和问题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实施朗读教学必须确立问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问题,一方面是指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思考的问题,随着朗读教学的过程而逐步展开,另一方面是指在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既然朗读教学中朗读与体验并行,想像与创造交织,强调多主体平等对话,与“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主体生命活动密不可分,那么其中“体验”“想象”“对话” “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关键词给我们在实施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切实可行的操作。
首先说“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这些基本理念清晰地告诉我们:语文具有很强的“体验性”,教学意义上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指学生亲生经历某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一种活动的结果,指学生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结果和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通过朗读的方式效果更好。
具体的说,课堂上教师通过朗读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语言学习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使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形象等;设置各种情境(包括问题情境),让浓厚的气氛激起了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朗读中激活催化学生个体心灵,并赋予新的意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由此产生更强烈更深刻的活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体现了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再谈“想象”,“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对这些“空白”的填补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具体的说,在实施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想象,想象文章的内容和所描绘的意境,带领学生认知体会;可以通过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或字词,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使得学生很快的领会作品的意境;可以利用整个作品的“空白”去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既可以为是以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的阅读方法,又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综合性的阅读活动。如果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展现了学生认知的过程,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表层性过渡到解释性,并最终达到创造性理解,无疑是对传统教学重讲轻读模式的否定,是语文学习返朴归真的有效途径。
地址:江苏省淮州中学
方建明
6.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图示 篇六
摘要:科技的进步,社会的转型,给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的产生,语文教学何去何从?文章就语文教学如何看待: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学法与教法、“大语文”观与“小语文”观、能力训练与知识传授、创新与守旧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表明了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去面对新课程的挑战。
关键词:新知识语文教学理念挑战
社会高新科技、知识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迅速转型,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思维、生存方式。这对教育的影响特别重大。我国将打破原有的封闭办学的格局,参与世界教育资源的竞争,形成了多元办学的新机制。在这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以它更注重基础性和发展性、适应性和超越性、科学性和人文性、行为目标和过程目标的相结合,更注意多元化的整合的特点面世了。它强调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加强了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开放性,确保学生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突出关注了教与学的方式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新课程的产生,对语文教学理念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语文教学何去何从,实在令人深思。
一、如何看待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
长期以来,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师生的手脚。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人们们所关注的是升学率,这已在师生中根生蒂固。现在,我们用这些落后的理念去面对灵活多变、层次多样的新课程,师生能不迷茫吗?个性显露、兴趣广泛、情感丰富、能量有余、独立意识增强、渴望自主自尊是当代学生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理、人格的发展,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他们。魏书生“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教育思想,不仅阐述了教师的自强不息的重要,更重要的是阐述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钱梦龙的“三主”教学思想,不仅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思路,而且强调了语文教学多维关系的协调。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教学思想告诉我们,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教育环境,教学过程中,如果摆脱不了过分强调教师或过分强调学生的偏向,素质教育就难以得到深入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明确和摆正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的主体地位,把握好师生之间的自主性,展现好师生的能动性,表现好师生的创造性才是运用好新教材的上策。
二、如何看待学法与教法
现在的语文教学,由于受陈旧的教育管理、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有理科化的倾向和趋势,重视教法,着眼教法,很少研究学法,忽视了对学生的研究。课堂上,学生总是要跟着老师预先设置的东西去思考,去做练习,毫无主动权。因而学得疲劳,没有趣味。叶圣陶曾经提出过一个伟大的教育口号:“教,是为了不需教。”宁鸿彬提出要“放开学生手脚”,提倡独立思考的三个“不迷信”和理解学生学习的三个“允许”。张富的“拓宽途径,培养主动自求的习惯”、“改进学法、培养自我完善的习惯”等等教育思想和教学思想告诫我们,不能再以“授以技巧”、“教给方法”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更不能期盼学生像学理科那样一下子牢牢记住语文知识。要充分地做好学法指导,处理好学法与教法的关系,把教法和学法融合于一体,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偏废或忽视了任何一方面,我们都会感到疲劳,都难以出好的效果。
三、如何看待“大语文”与“小语文”
教学需要教学材料,但教学不一定要课本,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清楚的。课本只不过是教学材料的一小部分,课文也只不过是一个范例罢了。可是,我们的一些教师由于教育教学观 1
念陈旧,受着传统的影响,课堂教学上往往就是照本宣科,面对着新的课程,感到困惑也难怪的。语文的外延可以说是生活的外延,不让学生扣住范例从不同解度、不同层面去体验语文、体验生活的那些把文章支解得四分五裂的教法是绝对使用不好新教材、教不好语文的。朱泳燚“构建良性循环”的教育思想,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就是要求我们突破“小语文”教育的封闭式教学,创造开放式的“大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语言不是一种外表于人的客体,而是一种主体,是主体情感、意识、体验和个性品格的蕴涵和凝结,不打破“小语文”观,永远是无法品位其丰富的内涵,也永远无法启迪学生感知作品所描绘的景物美、感悟作品所刻画的人物美、感受作品所运用的语言美,感叹作品的意蕴美,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价值意义。
四、如何看待能力训练和知识传授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学校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走进社会后,工作的能力往往不如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我们中国的学生在奥林匹克赛中屡屡获奖,可是在创造发明领奖台上屈指可数。这些事实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新课程就是要扭转这种局面,就是要让学生变单
一、被动方式的学习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学习。要达到这目的,语文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要传递文化、陶冶人性、构建人格、唤醒灵魂、促进个性发展。要做到这样,单靠传授知识,不去训练学生多元性的学习能力行吗?看来,语文教学红,洪宗礼创立的“双引”教学法,颜振遥的“启、读、练、知、结”教学模式,徐振雄主张注重实践、注重积累、训练思维,培养习惯等教育思想和方法,我们应该可以灵活运用一下了,通过多元的训练来把知识传授统一起来。只有这样,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能力,新课程才能为我所用,发挥应有的效应。我们再不会被考卷所屈服,能以能力去战胜考卷。
五、如何看待创新和守旧
过去,由于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由于教育思想的单
一、教育模式的规格,大部分教师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个性,以至头脑上没有过创新的念头,学生也循规于老师的教训,从不敢疑议,这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走了不少弯路。事实告诉我们,创造出自于生活,创新来源于个性。语言教学束缚于教条,迷失自我,失去个性,怎能会有创新的一面呢?新课程就给师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为培养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人切磋交流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师生在其中享受探索、发展、创造、成功的乐趣。我们所用的教学教材,只能够用编选者认为是具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知识点,都只是具有代表性或者典型性,都不具唯一性。里面的文章的编选永远有无数的选择性。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应该更要重视根据学生实际在教学材料剪裁上作出创新的一面。守住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的统一,守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能力、发展个性。刘国正和林炜彤倡导的语文教学要“实”与“活”,道理就在于此。守旧,就是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创新,就是要在教学材料剪裁和教法选用上用所创新,没有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将很难完成历史交给的任务。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是新的,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教学将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必定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要想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必须要有更好的教学行为,要有更好的态度去对待教学,要有更好的理念去使用好新教材。
参考文献
1.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3、4、9期
2.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1、3、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