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文化

2024-07-07

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文化(精选8篇)

1.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文化 篇一

课堂随想

——《中国文化概论》结课作业

从汉字讲到中医,从华夏与夷狄之分讲到中西方的文化信仰,让我们重走了一遭这五千年来的历史,走了一遭欧亚与美洲。实在的说,《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已经颠覆了我的从前的一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给我映像最深的是汉服,因为仅仅是汉服这一环就占去了这门课很长一段时间,其实也不只是老师关于汉服的讲解用了很长时间的原因,更是汉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又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常讲衣食住行,衣在首位,是因为服装不仅是人的一种外在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的最综合体现。汉服即汉族服饰的简称,主要是指清代以前,在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它作为一种独立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貌,即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并且明显区别于我国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更与现代服饰在制式风格上有着质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为汉服。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今天,汉服一直传承着,即使经历过了蒙元满清的民族压迫,它也一直没有断绝。汉服也不是仅仅一个款式,也有分为“深衣”,“襦裙”,等等宽袍大袖的风格,也有“短打”精干实在,虽然款式不同,但却有一个特点始终不变,那就是“交领右衽”。

其次便是关于蒙元满清的讲解。蒙元满清是否”属于”中国?今天我们普遍认为是的,过去我也是这般想法,但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开始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即蒙元满清有“中国”之名,而无“中国”之实。“中华’我们亦称之为“华夏”,“华夏“一次中,”华“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夏“为礼仪之大故称夏;古人是以服装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之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含义,因此“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诗书礼乐志所用也,礼乐易春秋——即华夏文明的思想核心为礼乐教化,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今天我们时常听到有人夸赞成吉思汗如何如何,康乾盛世如何如何,殊不知蒙元满清都曾踞于中国的土地上,但其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想到都头皮发麻——满清以暴力来强制中国人剃发易服,其所实施的文字狱实在让人闻风丧胆,人人谨言慎行;蒙元犹有甚之,在蒙古人的铁骑与弯刀之下有多少中华儿郎死去?又有多少老弱妇孺惨遭杀害掳掠?甚至有他们吃人的骇人传闻。这岂是中国的“仁、义、礼、智、信?”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说到“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我久不看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了,不知道里面怎么说;但在报章杂志上,却有时还看见以成吉思汗自豪的文章。事情早已过去,原没有什么大关系,但也许正有着大关系,而且无论如何,总是说些真实的好。”而满清虽没有诸多耸人听闻的事,但如何不与蒙元一般对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伤害,直至产生一定的历史倒退?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拿破仑的战绩,和我们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甚而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汗。“

还有便是中医。过去的我虽然知道中医是什么,却不甚了解,甚至连中医在2003年的非典恐慌中屡建奇功的事迹也是不久前的课上才了解到的,实在是有些惭愧。老师讲透过中西医的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实质是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西方的医学是科学,是对“物“而言,而中医是”人“学,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的学问。但今天的中医实际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比如现在很多人一谈起中医,最常说的就是,中药没有副作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一句话:”是药三分毒。“这有没有副作用大家心里都有点悬。然后就是,’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可是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就算是揣着几片药有时还会忘吃,谁还会有功夫等待煎熬中药呢?再如,像大点的手术,中医它搞不了,中医现的功能更多的是调养,也不提倡动手术,认为手术会“伤气”。还有就是中医的科学性,注意,是科学,有证据才叫科学。中医强调的阴阳五行,说人身体里有阴阳五行,这又如何证明呢?今天的大多数人受的是科学教育,没法证明的事如何让人放心?而且现在的中医理论体系,还是以前祖宗那一套,没一点新意,病毒都在变异了,还固守老一套可行吗?诸般疑问,实在是让中医难以翻身。但有一点我是始终坚信的,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医的复兴也指日可待。

最后,我认为《中国文化概论》其实是一门很值得深思的课,尤其是批判关于现代中国人关于蒙元满清的“误解”时,我有一种迷糊是豁然开朗的感觉。老师的观点虽然有些我也不怎么赞同,但始终都让我深受启发。

庄艺峰

20125565 土木5班

2.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文化 篇二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1999年,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具有其他专业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文化概论课程的基础性,将传统与现实结合,开拓学术视野,延伸思维触角,一直是文化概论课程努力的方向。其中,中国思想文化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让学生把握先哲思想的精华,领会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并能融汇到自己的人生思维中,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笔者试以道家哲学中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个案,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初创,《道德经》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老子以深邃的智慧,探讨了宇宙的形成与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与人类身心的修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们以无穷的思想启迪。两千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学、科学家乃至普通平民,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如果学生文史功底薄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状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明确“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无为而治最早的出处源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常被误解为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其实,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无”,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最生动的说明了“无为”与“无不为”的关系:治理国家犹如煎小鱼,煎小鱼乱搅就会搅烂,不乱搅,就是无为。用这种“无为”的办法煎好了鱼,治好了国家,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也就达到了“无不为”的目的。

在解释清楚“无为而治”的基本内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对“无为而治”的最好实际应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例如图片与科教片结合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这里我们进行简单的说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李冰创建都江堰,2260余年来,川西10余州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沃土。故史称之为“川西第一奇功”。而今,都江堰也是正使用着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地区1010万亩良田和提供7市36县的城市、乡镇的工业用水、城市用水,养殖业用水,旅游业用水。如此通古贯今,造福于人类的大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全世界唯此一处。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坚持以和谐为本。表现出来就是“无为而治”、“因势利导”。都江堰无坝,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是为“避沫水之害”、行舟、溉田。防洪排涝,是那时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湿地,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创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优美人居环境。

通过介绍都江堰的文化意义,学生在无形中对“无为而治”的抽象思想就有了形象的把握。但是如何与自身、和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自己能够智慧生存,我们可以适当的举例,引领学生举一反三。

用现代管理学的事例来让学生感受“无为而治”的奥妙。老子的思想是管理哲学,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却是将管理引入新的境界的“大道”。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治,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利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领导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终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标与动画结合的方式来说明无为而治的现代管理学应用,形象生动,便于说明。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初接触中国文化理论的学生,大都会因其茫如烟海和博大精深而产生畏惧心理,故而教师必须始终做到把自己真正消化的知识和体悟用最简单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必要时辅助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打消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难和顾虑以后,就可以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上倾注心力。我们认为,文化情怀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创造,是该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之所在。通过研修课程,希望学生都能过“一种有文化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生活里,华贵而不可有铜钱臭,简朴清素而不可邋遢无礼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师生课堂讨论(按各重点、难点章节安排):在上课时事先提出讨论任务,学生听完课后,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程讨论。事先指定个别同学带头,其他人自然跟上。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完一位发言后,先让其他学生提问,然后作出点评。随后下一位学生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每学期可以安排2次-3次课堂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

(2)多媒体演示、参阅网络:尽量结合学生自己的专业,思考文化现象,在作业中体现出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观看有关文化影像:例如在讲述思想文化时,我们既可以借助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安排观看科教频道《百家讲坛》名家讲授来更深刻领悟大家思想之美。讲授器物文化时,组织观看《探索发现》栏目。让同学们感到既在学习,又在享受,调节学习节奏,形成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活跃局面。看完后,要求学生写出读后感(小论文)。

总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庞杂,在有限的学时中难以尽述,教师必须以轻松活泼的教学技法让学生易学易懂并将其身心沉浸其中。这种教学技法其实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它迫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把握、课堂氛围的调节诸环节上精心推敲并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蔡世华.“中国文化概论”课定位与教学视点[J].煤炭高等教育, 2001 (2) .

[2]刘红.中国文化教法的多元化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3) .

[3]宦书亮.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 2008 (5) .

3.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文化 篇三

关键词 影视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在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中,都把这门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事实证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扩大知识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影视资料在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成为课堂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课程内容本身的丰富性,为采用可视可听的影视资料提供了可能;而影视资料的采用,又为增强课程的直观感、生动感,增添文化气息,起到了有效作用。在课程的各部分教学中,影视资料运用都能产生积极效果。

1 “规定动作”注重规范性

综观国内主要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其主要构成部分都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条件,包括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包括从远古直到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成就,包括在文史哲、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中,影视资料都可以直观、生动地帮助教材和教案,来展现教学内容。如在介绍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时,纪录片《中国佛教名山》、《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美丽中国》都成为教学的辅助材料,这些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名山大川的真实风貌,将中国的山水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对于这些景致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些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游览的学生更是结合纪录片,和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这些景观给自己带来的“文化冲击”。而在讲授中国古代的戏剧时,青春版《牡丹亭》、电影《梅兰芳》片断,或者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到戏剧艺术的精粹,或者让学生感受到戏剧艺术表演大师的不凡魅力。真实的艺术感受配合条理化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产生共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与教材相观照,可以找到很多的影视资源与之配合。正是中国文化概论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可以在教学中发掘大量的影视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较好地诠释教材的内容,同时又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这种资源与教材的匹配度,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较难做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这类资源作为教学补充时,应当紧扣教材内容,讲究所选取资源与教材的高度匹配。注重规范性,是选取这类资源的前提条件,只有与教材高度匹配,才能合理展现教学内容。应当始终注意影视资料所起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冲淡系统的常规教学。

2 实践教学注重针对性

很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的学校,都赋予了这门课程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大多能受到学生欢迎。一般来讲,中国文化概论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般是同一个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等地点,在这些地方开展实地讲课,使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以北京联合大学的精品课中国文化概论为例,实地讲课的课堂,就延伸到颐和园、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并将这样的教学称为“多感官教学”。而笔者教学所在的岳阳地区,岳阳楼、君山、岳阳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成为实践教学的依托。

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开展教学的地点,本身就有大量介绍与该地历史文化知识有关的影像资料,通常,对于较大规模的访问群体,这些场所都愿意播出这些资料。另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影视作品中,本身就有大量与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有关的内容。如纪录片《颐和园》、《故宫》、《千古名楼——岳阳楼》等,而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或过程中,向学生播放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对历史遗迹的文化诠释,使学生在“实景”之中更能感受到景观所代表的文化纵深。

实践教学材料的选取有很强的针对性。就这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高校而言,通常的做法就是“就地取材”。即到一个方便到达、而且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代表意义的地点。实质上,很多城市都具有这样的地点,而这样的地点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并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影响。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要弱于实际场景所起到的教学作用,但影视资料在展现历史文化纵深感方面却不可或缺,它是使“可触摸”的文化,变得“可追溯”、“可思考”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在针对性基础之上的深度拓展。

3 “自选动作”注重开放性

除了教师讲授之外,少量的学生作业和学生参与成为课堂的有益补充。让学生选取中国文化当中一个感兴趣的小单元,来进行适时的讲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在学生讲授过程中,最能吸引注意力的,往往也是其精心选取的影视资料。

在某班学生以“鼓”为题材,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鼓”所扮演的角色时,分别向其他学生展示了安塞腰鼓、凤阳花鼓、京韵大鼓的表演片断,这些片断都来自网络视频,或者是电视片。而在展示与“鼓”有关的舞蹈环节,采用了电影《十面埋伏》中,盲舞女闻声击鼓的片断。之后,主讲学生还展示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高潮——刘海哥下山打柴遇到胡秀英的片断。而“鼓”都在这些影视片断当中,或者扮演突出的视觉形象,或者成为伴奏的主要背景声音。

学生参与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自选动作”。在完成这一“自选动作”时,影视资料的选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样的开放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话题的开放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因为学生参与的主旨是希望其能自己动手,成为中国文化某领域中知识较为丰富的“小专家”,所以对于话题没有较多设定。二是文化的包容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正是中国文化的浩如烟海,使得选定的主题多种多样,每届每班的学生都不相同。三是影视的表现力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影视作品较文字、图片更有生动的表现力,而在一个希望较好的表现自我的场域,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视就自然会更加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选题,其灵感都最早来自于影视作品。如有学生观看《叶问》后,决定讲述中华武术的发展,之后又在其他影视片断中找寻到叶问咏春拳的真实表演。有学生在观看BTV生活频道的MV《南锣鼓巷》后,把北京胡同文化作为讲授题材。而之后,这些作品又都成为讲授的组成部分。对影视作品的接触在帮助学生确立关注点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影视资料的运用是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的工作。对于这一工作的探索,能够使课堂更生动,学生记忆更深刻,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洪亮.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2011(4).

[2] 俞娟.刍议《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黑河学刊,2011(5).

[3] 黄明智.浅析影视艺术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4]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文化概论》精品课程网站[EB/OL].http://course.jingpinke.com.

4.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文化 篇四

邓丽娟李映杨婉怡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

特征公益性非营业性社会性通俗性 公益广告的特点

公益广告通常由政府有关部门来做,广告公司和部分企业也参与了公益广告的资助,或完全由它们办理。它们在做公益广告的同时也借此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向社会展示了企业的理念。这些都是由公益广告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使公益广告能很好的成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渠道之一。

公益广告隶属非商业性广告,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最重要部分,与其它广告相比它具有相当特别的社会性。这决定了企业愿意做公益广告的一个因素。公益广告的主题具有社会性,其主题内容存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并运用创意独特、内涵深刻、艺术制作等广告手段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正确诱导社会公众。公益广告的诉求对象又是最广泛的,它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例如在提倡戒烟、戒毒的公益广告中直观看仅仅是针对吸烟、吸毒者,但是烟、毒的危害已经伤及到环境中的其他人和其后代了,无论是直接受众还是间接受众,它是社会性的,是整个人类的。所以说,公益广告拥有最广泛的广告受众。从内容上来看大都是我们的社会性题材,从而导致它解决的基本是我们的社会问题,这就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因此,公益广告容易深入人心。我们企业通过做这样的广告就更容易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中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之后,198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广而告之》栏目,公益广告虽然不必象商业广告那样一字千金,公益广告却以极强的亲和力在倡导健康的社会风尚。用心品味,委实令人心悦诚服。

分类

按主题内同分类(1)道德类(2)时政类(3)环保类

(4)国家和城市形象类

种类

1、“创建文明城市”公益广告

2、“禁烟”公益广告

3、“公民义务献血”公益广告

4、“购买体彩”公益广告

5、“希望工程”公益广告

6、“说普通话”公益广告

7、“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

8、“保护动物”公益广告

9、“关爱他人” 公益广告

10、“禁毒” 公益广告

11、“环保” 公益广告

12、“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13、“青年志愿者行动”公益广告

14、“关爱艾滋病患者” 公益广告

15、“节约用水” 公益广告

16、“诚信” 公益广告

17、“社会公德”公益广告

18、“助盲,关心残疾人”公益广告

19、“反腐倡廉”公益广告20、“生命意义”公益广告

21、“下岗再就业” 公益广告

22、“尊师重教” 公益广告

23、“关注心理健康” 公益广告

24、“打击盗版”公益广告

25、校园公益广告

26、图书馆公益广告

27、教学楼公益广告

28、居民区、社区等公共场所公益广告

29、旅游景点公益广告30、公园、广场、风景区公益广告

31、助人为乐公益广告

32、食品安全标语等等。

投放平台

目前包括电视,广播,杂志三大媒介,其中以电视公益广告最多,覆盖面最广,效果最好。目前,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在选择投平台时,为了更吸引到年轻人的注意力,从而达到环保的措施,更倾向于选择新媒体。比如网络,手机,楼宇及户外灯箱广告等。又因为网络广告过于泛滥,手机广告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户外灯箱广告反而成了公益广告的最佳平台。

其次什么是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有很多文化都被传承下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民族的优良文化。最后公益广告与文化传承之“孝文化”(道德类)

一、公益广告与文化传承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享受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成果。而公益广告作为精神文明的特殊载体之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其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精神文化、价值理念、伦理道德等都充满了民族文化色彩。本文对公益广告进行了概述,重点从民族文化是公益广告的立足点、孝文化、家庭文化以及道德文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公益广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公益广告与中华民族的“孝文化”

首先,谈一下公益广告与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古语云: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中国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公益广告运用巧妙的手法将社会公众所常见的事物以独特、含蓄的广告表现手法宣传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比如,近期央视播放的关于关爱老人系列的广告《老爸的谎言》、《关爱老人—打包篇》。

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讲述了一位上了年纪的父亲不想让在外面工作的女儿担心,在与女儿通话中隐瞒妈妈生病正在住院,自己一个人艰难照顾生病的老伴的情况,并且劝慰女儿。广告在最后用沉重的语气反问“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呼吁广大儿女们关爱自己父母,“别爱得太迟,多回家看看”。《关爱老人—打包篇》讲述了一位因年纪越来越大而记忆力越来越差的父亲,他忘记了很多从前的事情,每天翻看家里的老照片,他只记得儿子小时候的样子而不记得儿子现在的样子,他也不记得家住在哪里。有一次,儿子带他到外面吃饭,这位父亲竟然用手抓起盘子里剩下两个饺子并放进口袋。儿子惊讶而尴尬,父亲颤抖地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父亲忘记了一切,却没有忘记对子女的爱,不禁让人泪流满面,这两则公益广告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的呼唤,警醒作为子女莫重蹈“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覆辙。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社会在进步,人的意识也在进步,古以二十四孝的故事教育大众,如今则是借助优秀的公益广告宣传“孝文化”,传统的“孝文化”以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引人深思。而公益广告则成为顺应这种新形式的载体之一,对引导公众逐步塑造自己的良好品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体现 公益广告是对社会道德文明、民族文化的诠释。正是运用了民族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公益广告的的语言、表现形式才得到了张扬与释放,让公众亲切地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中的“温暖之情”、“人情味”,这对当前社会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起到巨大的冲击效果。比如,央视《垃圾分类》公益广告,提醒人们在忙碌于工作、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这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勤俭节约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艺术思想、哲学伦理、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学作品的人文情怀都为公益广告的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养分,不仅如此,民族文化也为公益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前期的铺垫,使得各类公益广告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公益广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对待自己、他人、社会、生命以及历史的群体认知和表达,是这个民族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具体表现。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遭遇重重困难却依旧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而公益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这种认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1、公益广告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自古以来,民族传统文化多是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或者通过文学作品、戏剧等形式进行传播,但随着大众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内涵、精神情操、行为规范、民情习俗、文化心态以及审美趣味的改变和多样化,这样的传承方式的效果越来越有限,而公益广告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僵局,无疑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究其原因,一方面,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电视公益广告和平面公益广告,它多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生动情景或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受众。另一方面,公益广告具有传播范围广的优势,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多层次的传播可以使同一则公益广告拥有更多的受众。不仅如此,一些优秀的公益广告在内容上集思广益,将优秀的民族精神内涵进行整合和创新,使得公益广告具有直达人们内心的震撼力,在传播效果上可谓事半功倍。

2、公益广告有利于宣扬民族文化并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

公益广告多以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为主题,以提升社会大众道德水平为目的。如今,面对美国大片、韩流的强势来袭以及西方文化上的渗透,虽然很多人以中华传统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为骄傲,以悠久的历史为自豪资本,但中国传统的民族道德文化及精神财富却面临流失和被遗忘的危险,中国传统的美德不再被赞颂,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意识和商业利润。我们需要进行的是民族文化保卫战、持久战和宣扬战,所以说从公益广告出发,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有着重要的意义。

5.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篇五

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共同性是指群体与社会在共同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的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各个民族、种族,不论其生活在哪一个地理空间中,他们之间都有某些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基线和色调。我们可从中,概括出人类某些共同的文化现象。比较明显地表现在体育运动、艺术(如音乐、舞蹈等)等方面。体育运动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国际化,奥林匹克运动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全球化

当代,没有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可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呈现着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使得文化的共同性更加广泛,更加可靠,比如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克服不同民族间的语言障碍、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

而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却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威胁,保持世界语言、风俗的多样性面临了严峻挑战。全球化语言的普及是的少数民族语言濒临消亡。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同时,不同国家在吸收它国文化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 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既要积极的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同时也要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加强民族文化传播,提升软实力,保持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正确态度。

(2)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什么?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特点是宗汇百家优长,兼集八方智慧。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既包括对传统文化本身的认识和态度,也包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对民族复兴、现代化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和态度。

礼敬自豪。在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历练出的中国文化,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体现、求索的结果,如此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炎黄子孙敬畏;站在空间的角度审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枝,毫不逊色,值得我们炎黄子孙自豪;站在信息时代审视,象征中国文化基础的中文汉字也完全适应时代的大潮,无须我们炎黄子孙自卑。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自尊相辅相成,没有文化认同就会失去力量和信心,也会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修炼。中国传统文化,哪怕是其中的一支一脉,对于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即使不治国平天下,也对修身、齐家大有裨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

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批判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说不尽的优点,也存在诸多不足,有些不足本身就是优点派生出来的。用历史的眼光看,传统文化不仅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同时也局限于当时的地域、物质生活、社会实践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以及历史的惰性、历史的悲剧和历史的灾难等等。

包容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不像西方人那么讲求自我,有独立和冒险精神。

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我们用天和人来代表万事万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查;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4)中国传统的“义利之辨”有何现代意义?

“义利之辨”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孔子重义轻利,反对不讲道德而获得富贵,把义利两者分离。韩非则注重功利,认为人与人之间首先是利害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基本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做人不能为了利益不讲道义,君子取财要有道,不义之财不能得。

(5)如何认识儒家的群己关系?

纵观儒家群己观,其精神实质即是群体价值高于个体价值,个体只有在社会群体那里才能展现和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荀子之所以重视“明分使群”、“名分纲常”,其道理全在于此,在于把群体价值看作是自我实现的前提。与西方人不同,这是一种重人伦关系的价值观念,表现为群体本位价值取向。但儒家群己观似乎并不强调群体原则和个体原则的对立,即不否认个体价值的合理性,相反却给予了许多的关注。中国文化异于西方文化,西方的那种个体自由自主的至上和否定个体价值的宗教禁欲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地位。依儒之见,没有个体,群体也无从谈起;没有群体,个体也无法显示和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尽管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处于异向张力中,但儒家的如上观念,决不会导致也不会形成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对立、分裂、冲突的思维模式。可见,儒家的群己观是相当可贵的,蕴含更多的合理成份,儒家的群己观对于避免由于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显出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现代价值。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体原则的空前突出和个体价值的高扬。对个体原则的注重诚然为主体创造性的发挥、个性的多样化以及竞争机制的引入等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但由此过分地划定个人权利界限,并以无情的竞争为实现个体权利的方式,却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后果,极易导致个人主义乃至利己主义的价值现。对个体价值的过分关注,相应地是群体价值的漠视,必然导致人际关系和谐的丧失。这在西方工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半以上的欧洲人表示,当他们同他人打交道时,从来都相当谨慎。这种心态,正是根植于冷漠、紧张的现实人伦。其根源就应归为由于过分强调个体价值,突出个体原则而走向极端所导致的个人本位主义的盛行。此正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在走向文明进步的同时,在人的价值观上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控制这种负面效应已刻不容缓,显然儒家群己价值观有其现实价值。儒家群己价值观的合理之处在于对个体原则和群体原则作出了合理定位,不致出现群己关系的对抗冲突,使社会人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从而避免了现代工业社会相对忽视群体原则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6)谈谈“孝”的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不少有识之士大声呼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纯朴破产,人心堕落,社会倒退。

(7)何谓“孔颜之乐”?你的看法如何?

所谓“孔颜乐处”。朱熹认为“孔颜之乐”包括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鸢飞鱼跃”境界、“无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万物各得其所”境界.对于如何求得“孔颜之乐”,朱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无意必固我”、“内外交相养”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极的“致中和”方法

.一、与天地万物同体境界

这种境界认为:“孔颜之乐”境界主要是与天地万物同体之乐。其方法是直接从心上去体认“仁”、“时”、“道”、“自然”,往往不通过其它间接的手段而直指人与天地浑融一体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为理想境界的标准。其最主要的特征直接、自然、活泼、洒落、自由。持此观点的 要有邵雍、程颢、谢良佐、陈献章。

二、与“理”合一的境界

宋代理学中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孔颜之乐”是与“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断地通过内在的“持敬”和外在“格物穷理”,由生而熟,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与“理”合一的境界。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则是严肃、敬畏、警觉乃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主要人物有程颐、朱熹、陈埴、曹端和胡居仁。

三、与事功合一的境界

认为“孔颜之乐”存在于“博施济众”的事业之中,不可离事而言“乐”。其主要特点是忧乐合一,乐便在忧中,甚至认为“忧”便是“乐”。其代表人物有张载、王渐逵、吕00等。

四、“性”“情”合一的境界

以王守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孔颜之乐”是每个人心中自然、自有之乐,是“心”原本具有状态,是情与“性”即“良知”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通过“致良知”,按照自己内在的本心(本性)去做。其牲是事不离乐,与“心事合一”境界的观点――乐不离事,刚好相对。其主要人物除了王守仁外,还有王艮、罗汝芳等。

读不懂,没关系,我们可以只读半部;学不来,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尽力而为。我觉得现有的这些追求没有错,毕竟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错的是态度以及缺少了点高雅的追求。而态度的转变往往可以在顿悟的那一瞬间发生,为了这么诱人的目标奋斗,有什么理解烦恼?为什么不把烦恼的时间来关心一下亲人,朋友;总之,我们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做人,慢慢的去体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境界,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那份孔颜之乐。

(8)孟子是如何看待君臣关系的?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9)如何理解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 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 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 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 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 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无为而治”本言自于孔子“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十五》)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 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 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 化。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 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 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 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 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10)评“中体西用”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图以西方近代科技来弥补儒学的不足。冲击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近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积极:

一、部分地引进西学

二、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 消极:维护封建制度的政体,成为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严重阻力

(11)评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观。

梁漱溟是如何给文化下的定义呢? 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 “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 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 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will)———此所谓‘意欲’与叔本华所谓‘意欲’略相近,———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依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生活的样法,梁漱溟划分了人生的三路向:(1)遇到问题都是从前面去下手,其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这也是生活本来的路向,为奋斗的态度。(2)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而是就在当前境地上求自己的满足,这种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为随遇而安的态度。

(3)遇到问题不是去克服,而是掉头向后,或者干脆想从根本上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种应付困难的方法最违背生活的本性,为禁欲的态度。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一以贯之的人生基本态度的完整表达,西方文化走的是第一路向,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采取的是奋斗的态度; 中国文化走的是第二路向,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采取的是随欲而安的态度; 印度文化走的是第三路向,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采取的是禁欲的态度。显而易见,梁漱溟所有观察文化的说法都是以此为依据的,西、中、印三家文化的不同是由意欲之所向不同造成的。

梁漱溟的文化观在于保存中国的文化本质,或更确切地说,保存儒家的伦理价值,努力从传统的外观下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真正意义,并尝试着去开创中国文化的复兴之道。梁漱溟进行的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社会实践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将时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顺应历史发展的苦心孤诣是十分令人景仰的。梁先生的文化思想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甚至具有某种逻辑上的矛盾,但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极其珍贵的借鉴意义。

(12)评冯友兰先生的文化观。

6.中国文化概论无答案 篇六

准考证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A.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B.后天物质的创造

C.先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D.后天修养与精神

2.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A.文化政策 B.文化传统

C.文化思潮 D.文化观念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

A.第一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

C.第三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

4.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它们的共称是()

A.“四渠通漕”B.“通漕四渠”

C.“渠漕四通” D.“渠通四漕”

5.在植树方面,朱元璋有了不起的政绩,据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约为()

A.7亿棵B.8亿棵

C.9亿棵D.10亿棵

6.上古文化虽说多元,但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建立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游地区

7.夏文化的特点是()

A.尚忠 B.尚孝

C.尚义 D.尚礼

8.“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

A.儒家的思想核心B.法家的思想核心

C.墨家的思想核心D.道家的思想核心

9.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10.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

A.“龙抬头”B.“桃花水”

C.“打春牛”D.“唱春官”

11.旧时铁匠行所崇拜的祖师是()

A.鲁班 B.老君李耳

C.灶君 D.嫘祖

12.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

A.明代中后期B.清代初期

C.清代中期 D.晚清时期

1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

A.神农 B.陶弘景

C.孙思邈D.李时珍

14.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

A.夏代 B.周代

C.商代 D.秦代

15.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A.太师、太傅、太保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尚书、中书、门下 D.太尉、太常、太仆

16.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

A.冠、婚、丧、祭、乡B.冠、婚、射、朝、聘

C.祭、凶、宾、军、家D.吉、凶、宾、军、嘉

17.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A.周代周公 B.春秋孔子

C.西汉董仲舒D.宋代张载

18.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

A.陶弘景B.张鲁

C.张道陵D.葛洪

19.“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

A.仁爱孝悌 B.重义轻利

C.谦和礼让 D.真诚有信

20.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格物、致知、诚意

C.诚意、正心、修身 D.齐家、治国、平天下

21.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

A.《步辇图》B.《清明上河图》

C.《天王送子图》D.《簪花仕女图》

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

A.场合 B.对象

C.时机 D.分寸

23.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汉

C.秦代 D.唐代

2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

A.佛教的传入B.伊斯兰教的传入

C.基督教的传入 D.犹太教的传入

25.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A.60年代B.70年代

C.80年代D.9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6.下列属于文化观念的有()

A.人生观B.审美观

C.建安风骨 D.隋唐佛学

E.宋明理学

27.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

A.齐国的管仲B.魏国的李悝

C.郑国的子产D.秦国的商鞅

E.赵国的赵鞅

28.反映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的有()

A.“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朝赏暮戮,忽罪忽赦。”

C.“天下一家,何非君土。”D.“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

E.“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9.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点有()

A.结构上以木结构为主B.布局上左右对称

C.外观的多样性 D.强烈的人文性

E.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30.下列属于与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的有()

A.对联 B.字谜

C.预言 D.姓名

E.敬惜字纸

三、名词解释

31.国别文化

32.《中国救荒史》

33.清谈

34.家庭

35.天神祭祀

四、简答题

36.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

37.什么是针灸学说?

38.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39.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

40.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五、论述题

41.试述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

7.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文化 篇七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准备

“中国文化地理概论”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并偏重实践的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建构起地理文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具备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和比较地域之间文化差异进而深刻理解区域性文化密码, 在此基础上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区域文化形象、主题公园文化、地名文化资源等当前热点的应用领域能力培养, 并由此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开拓就业、创业方向。所以这些知识体系的获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必须经过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来实现, 如情景教学、课堂讨论等, 而“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论的引进, 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中知识体系的学习, 并促进由知识到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 选择“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也考虑到这门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 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因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每个人都带有他们所生活地区的地理文化的深刻印记, 并自然地在头脑中积累了很多家乡的地理文化知识, 这对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 “翻转课堂”视频和PPT的制作

在翻转课堂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改变,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 更是微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的引导者及现代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者[2]。以“中国文化地理概论”中中国各地区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这一部分为例来说明。首先, 由教师制作关于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PPT和微课视频, 第一部分从文化的宏观角度对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进行讲解, 并列出除了教材外, 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的相关文献资料, 如阅读“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高教版) “中华全国风俗志” (岳麓书社版) 两本书的相关章节, 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为下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教师以自己的家乡为例, 展示家乡的饮食和婚丧风俗。其次, 教师将学生以地域划分为几个合作团队, 督促他们在观看教师制作的PPT和微课视频的基础上, 分工合作制作出关于自己地域文化的PPT和微课视频, 分享出来, 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些PPT和微课视频, 自己去进行地域文化的分析和比较, 并在一起进行讨论。根据这门课堂的性质, 对PPT和微课视频制作进行一些改进, 即让学生也加入到知识传授的行列中来, 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和优势, 成为所来自地域的文化讲解人, 这样能够使得这些知识更加的鲜活和有深度, 在他们亲身体会的引领下, 教师和其他学生在祖国的不同区域进行饮食和婚丧的文化之旅。其中关于微课视频的制作, 考虑到制作技术和时间, 教师和学生都采取了网络视频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这样一来保证了视频资料的良好效果, 因为网络视频资源丰富且制作精良;二来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便保证知识的传授、学习及能力的培养。

(二) 翻转课堂活动的设计与任务

教师将“中国文化地理概论”分为知识巩固和能力培养两个部分。前者是根据PPT和视频及其相关参考资料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必做的, 在这一部分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填空题和简答题, 通过问答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知识。后者是根据学生所掌握和学习的情况, 设计实践活动任务, 由教师制作日本的饮食文化的PPT和微课视频, 让学生观看后, 自己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通过这类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任务, 就是要学生在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创造性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极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 课前自学

在这一阶段, 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PPT和视频, 并配合一些相关参考资料, 初步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理解, 即学生通过观看和阅读, 学习知识点和培养能力。学生在这一阶段遇到的问题, 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与教师进行交流, 寻求帮助。教师在应对学生的提问时, 对于一些零散的问题, 可以随时帮助学生, 通过交流进行解答;而对于他们高频率提问的一些问题, 教师可以从中发现他们在自学过程中所难以克服的知识难点, 并对此特别关注, 加以总结和归纳, 从而为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升华知识、组织讨论、奠定基础。

(二) 课中内化

翻转课堂中, 课堂只有成为师生对话、互动交流的场所, 才能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才能促进“意义溪流”在教师、学生之间的流动, 才能实现“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与共识”[3]。在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堂活动组织中, 应坚持“尊重彼此的观点, 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 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 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 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 通过具体行动 (实践) 验证”等原则, 重建课堂“对话”[4]。而要达到这一境界, 自然离不开教师在摸清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 对课堂进行优质的设计和导引。根据“中国文化地理概论”的教学性质, 采取讨论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 使用讨论式。教师将学生们集中出现问题的地方拿出来讨论, 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索, 采取了将一个大的总问题化解为几个小的子问题的方法。这些子问题的难度是由浅入深的, 一步步去接近大的总问题, 这样通过逐步地层层引导, 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最终水到渠成地将集中提问的问题答案探索出来。使用这一方法, 比之单纯由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将问题解答出来, 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这样引导学生逐步思考, 也训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且将大化小, 能够很好地向学生示范如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 从而在教学效果上大大超过单纯的教师讲授解答。

其次, 使用探究式。课前由教师设计具体实践任务的探究,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从旁边可以进行适宜的指导和辅导, 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探究方向, 进而发现、总结、归纳出任务的答案即生成成果, 并由学生自己进行成果的展示。这样做能够更好使得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实践能力进行自评。例如, 在“饮食文化”这一章, 学生们已经通过学习老师和其他同学制作的PPT和视频, 掌握了进行比较中国各地区不同饮食文化的方法和能力, 教师继而在课堂上制作一个有关日本饮食的视频, 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观看后, 直接进行分析和对比, 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深入实践。

在翻转课堂的课中内化阶段, 对于教师的设计问题和引导课堂的两方面能力上都具有很大的挑战, 如何将学生们在学习中普遍遇到的知识难点, 化繁为简, 由浅入深进行引导, 使得学生自己思考并解答, 这对于问题的讨论具有根本的意义;而大学生思维都相当活跃, 这使得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 会出现一些偏离或偏差的学生发言, 这些都迫切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导引课堂的能力。因此, 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储备, 又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5]。只有如此, 在组织课堂对话活动时, 才能避免简单的“独白型教学对话”, 恰当使用“技术型教学对话”, 力争做到“生命型教学对话”[6]。

(三) 课后升华

下课后, 经过课前的自学, 课中的内化, 这时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虽然这些知识已经不是惰性知识, 而是开始转变成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但是课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学生仅仅是在课上进行的探究式实践任务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习得, 进行发散和创作性的思维活动, 将这些逐渐内化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无意识”利器。所以教师还需要为学生精心设计一系列可供其课下进行思考问题和实践的任务, 如在学习“饮食文化”之后, 我特别选择了西安小吃的聚汇地, 回民街作为学生再次进行课后实践的场所, 通过对街道上具有陕西特色的饮食进行品评, 并与家乡名吃进行比较等寓教于乐的方式, 让学生在舌尖的惊喜之中去领略美食的文化。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 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以下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化地理概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首先, 教学资源的效果。由于课前自学, 其教学时间相对比较灵活, 这为教师提供了灵活施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才华的广阔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知识点, 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网络资源, 对其进行剪辑、加工等再制作, 提供给学生生动、鲜活又异彩纷呈的教学资源。由于这门课, 学生们各自都有着各自的知识优势, 这使得在教师的教学起源的启发下, 他们也很有兴趣地制作出一些“我为家乡代言”的视频和PPT, 这样使得教学资源更加地丰富多彩。

其次, 课堂活动的效果。经过学生的自学, 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论知识体系, 所以在课堂上学生都表现出极强的表现欲望,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发言, 显示各自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与广度, 积极参与到教师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来, 经常提出一些具有思想闪光的观点和意见, 展示出大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这极大的改变了之前以传授式教学为主、课堂呆板、师生互动有限、发言和讨论常常不热烈等状况。学生们热爱交流, 热爱展示, 渴望着和教师与他们的交流和共鸣, 课堂的活跃程度、氛围都非常好。

最后,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现代教育提倡终身学习, 这急需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而翻转课堂的模式中的课前自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学生们通过教师提供视频和PPT及其相关参考资料, 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能够建立起这一章节的知识体系, 也就具备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基础和准备。而翻转课堂的课中深化和课后升华阶段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知识理论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像, 而是在现实中可以施展出来的能力和才华, 特别是这也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强直接挂钩,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结语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中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 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 优化教育模式, 推动教育改革。经过对“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这门课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对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了有效的监控, 总结和归纳出了一系列的有益经验, 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也为其他在进行翻转课堂改革实践的教师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通过这次教学改革实践, 更加体悟到翻转课堂这种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发散思维的培养, 推动所学知识深化和升华的教学模式的非凡能量。这也是我们大学教育一直所追求的, 不得不承认, 翻转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所带来的教育革新, 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扩充教学发展空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摘要:翻转课堂通过让学生课前看视频学习知识, 课上进行知识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革新。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 以教授的“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课程为试点, 从教学准备、实施过程和效果分析三个方面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 展现了这一先进教学理念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扩充教学空间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课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比尔·盖茨:美国可汗学院具有革命性的潜力[J].世界教育信息, 2013 (4) :80-80.

[2]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46-51.

[3]戴维·伯姆著.论对话[M].王松涛,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

[4]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232.

[5]王长江, 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 2012 (8) :54-59.

8.中国艺术歌曲与中国文化 篇八

以舒伯特等为代表的欧洲艺术歌曲大师的作品传入中国后,对中国艺术歌曲乃至整个歌曲领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由于历史传承原因,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被杨荫浏、叶栋先生等专家逐渐发掘出来。)和我国多民族的民歌,也对近现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中西音乐文化的合璧,专业音乐家的创作和民间音乐的合璧,构成了从二十世纪初叶以来近百年间我国艺术歌曲创作色彩斑斓的艺术长廊。

一、中国古代艺术歌曲与古代文化

其实,我国古代的艺术歌曲很早就产生了。《诗经》的“风、雅、颂”,是否有艺术歌曲成分,已无据可考,但敦煌所保存的唐代古谱中,经叶栋先生等人的考证,就有“曲子”。它原是流传于乡间的民歌,后来有的进入城市,经过乐人加工,实际已形成一种艺术歌曲而有别于一般的民歌,故称为“曲子”,而不叫民歌。宋以后就更明显了,南宋姜白石创作的十七首自度曲,是现存八百年前最重要的艺术歌曲,还有其他词人的词曲,元、明、清的散曲、琴歌等。似都可归于艺术歌曲的范畴。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也在音乐(包括艺术歌曲)中折射出来。如唐朝的强盛与开放,与西域的经贸往来,日本的多次派遣唐使,外交带来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与外族的不断征战,边塞诗歌中透出的豪放气息等,都在唐“曲子”“大曲”等音乐中表现出来,如《饮酒乐》《弊契儿》《秦王破阵乐》等。而宋代则不同,北方民族的南侵,山河的破碎,小朝庭的偏安,都给诗人和音乐家内心带来巨大的苍凉和悲苦。宋代诗歌已从唐诗的充满阳刚气逐渐转入宋词的阴柔与婉约,虽然仍有苏辛词的豪放,但大量的宋词都充满着哀怨与感伤,加上长短句的语言韵律和音乐的结合,更加深了这种印象。像姜白石十七首歌曲中,几乎全都是伤怨之作。试以《凄凉犯》为例,作者在该曲的小序中说:“合肥(宋金对峙,当时合肥已是南宋的边域)地方的街巷,都种着柳树。晚上秋风一起,发出骚骚的声响。我旅居在那里,关上门,时时听到马嘶嘶的声音。出城向四周一看,则满眼都是荒烟野草,景象十分凄清而黯淡,因此作了这首歌曲,七弦琴有凄凉调,就借它作为曲名。”整首歌曲音乐语言十分简洁,自由散淡的节奏,多是下行又不断起伏的旋律线条,几次的向下小六度的大跳方程,非常浓烈地营造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悲凉、无奈的情怀。姜白石的歌曲充分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士”的文化精神,既忧国忧民,又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词曲。

元代之后,散曲和杂剧一样,逐渐在市井兴起,由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音乐也更丰富多样化,元曲词的口语化,也使音乐更为生动。少了宋代词曲的那种古朴、凝重,而更多了民间的生活气息。如《快活三》《金盏儿》的清新流畅,《甘草子》《青哥儿》的开阔爽朗,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散曲的套曲,如白朴的《恼煞人套曲》,马致远的《夜行船套曲》等。

我国古代的艺术歌曲循着诗、词、曲的发展路子,也走过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由于当时还没有保存、记录这些音乐的办法,我们至今无法想象过去的盛况。但是,千百年来不争的事实是:这些音乐与古典文学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我们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语言。研究它们的艺术规律,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我们今天的创作有着特别的意义。

二、西方艺术歌曲与中国近现代文化

西方艺术歌曲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实践,不但涌现了众多的名家和无数的经典作品,同时还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音乐创作理论。上个世纪上半叶,当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浪漫派作品相继传入中国后,相应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也被老一辈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传授给我国的作曲学界,于是我国逐渐出现了一批以西方作曲技法为指导的艺术歌曲。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爱国的、同时也是激烈的思想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西体中用”等思潮的掀起,以及提倡白话文运动的开展,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并对多种文艺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批努力吸取西方音乐文化精华,又代表当时中国民族文化意识的艺术歌曲应运而生了,如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青主的《我住长江头》,黄自的《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等。

最早的这一批艺术歌曲的作曲家大都是学者,他们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认知度都比较深。贺绿汀先生曾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发表过非常精辟的看法,他说:“对专业作曲者来说,它的词、曲、伴奏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词曲本身都十分典雅流畅而细致,诗一般的抒情,并不是浅薄庸俗的口头语言,这是全曲的主要特点。它好像一株自然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野花,而不是由人工做出来的纸花。就是说,它是词曲作者从自己感情深处自然流露出来的心声,这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它是一首艺术歌曲。也许带点‘洋’味,但最主要的还是在旋律上有中国民族特点,并与语言结合得很密切,深刻地抒发了原诗的意境和情绪。也许可以说,抒发了刘半农、赵元任那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特点。”

赵元任先生在谈到他自己的音乐创作时,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中国人要么不做音乐,要做音乐,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就是得用和声。中国既然还没有和声学,当然是只有用西乐的和声法。至于和声运用的方法,那当然很要细研细究,不能像赞美诗的乒乒乓乓或是进行曲的叮叮咚咚一来就算了。我在这个歌集里头也稍微做了一点试验。……至于歌调方面,加入中国风味的机会更多了,在好几处地方我都用了滑音像说话或是唱中国儿歌的唱法,有些地方花音用得也特别的多一点。”这种学习运用西方和声并使之中国化,或是旋律音调与汉语言结合的特点,代表了当时中国艺术歌曲的主要取向。

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的艺术歌曲形象鲜明、情景交融、感情细腻,特别是钢琴伴奏的写法,和对主旋律的烘托,有其艺术独到之处,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钱仁康先生曾这样评价:“《思乡》和《春思曲》中的某些意境,都是由钢琴用造型手法(如春雨潇潇,柳丝轻拂和鹃啼声声的描绘)与和声手法(如描写“陌头杨柳、分色帘边”的色彩性转调)表现出来的。在这两首抒情歌曲中,钢琴伴奏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歌调,几乎可以成为钢琴独奏曲。”

抗日战争爆发,救亡运动掀起。民族的危亡,山河的破碎,都使诗人和音乐家的爱国激情空前高涨。这时的艺术歌曲,已不再是过去的典雅、缠绵,而是情感浓烈,音调起伏跌宕。如陆华柏的《故乡》,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冼星海的《黄河颂》等。

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带有明显的西方朗诵调音乐风格,整首歌曲节奏很自由,形象很鲜明,词曲结合得非常好,生动地表达出一个国破家亡的游子的悲愤心情和要与敌人战斗的决心。冼星海的《黄河颂》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歌颂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音乐气息宽广,情绪昂扬、豪迈。它们都是抗战时期艺术歌曲的杰作。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经历了由觉醒、斗争到愤怒的历史进程,文化上也经历了封建文化的衰落,西方文明的引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民族大众救国解放运动的风云激荡。艺术歌曲的发展也顺应这种历史潮流和文化潮流而逐渐地趋于成熟。

三、当代艺术歌曲与当代文化

中国的当代音乐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走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形成的。

而西方音乐的多元化趋势,是上世纪初就开始了。德彪西艺术歌曲中和声已大胆突破,福列的艺术歌曲则依然贯穿着法国浪漫主义的纯情与优雅,同为浪漫主义大师的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则带着强烈的斯拉夫式的冲动,格什温的许多歌曲大量运用了爵士音乐的元素。尤其是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序列主义,对调性、调式、和声、复调等的全面突破,带来了整个音乐创作领域包括艺术歌曲创作的全面多元化。在我们刚刚开放的七八十年代,西方的这种多元的“春秋”局面,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求新的过程。

西方当代音乐的多元化趋势无疑大大影响了我国的音乐创作。在艺术歌曲领域,虽然变化不如其他音乐创作领域那么大,但从总的来说,已经出现了多种有不同追求和走向的现状。相当部分的作曲家,继承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中国艺术歌曲传统以及自己的创作个性,走传统基础上出新的路;一部分作曲家更多地从民间音乐和多民族民歌中吸取精华,走艺术歌曲民族化的路;有的作曲家希望将艺术歌曲与流行音乐包括爵士乐、百老汇歌曲等结合起来;有的作曲家则采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包括十二音序列,自由无调性、多调性等手法来创作新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曲家把电子音乐的发展成果引入艺术歌曲领域,走科技化的道路……

科技的进步大大推进了当代文化的进程。信息化、全球化等经济文化现象,强烈地冲击当代人的生活积习和文化理念,大众文化需求也呈现出横向的多样化和纵向的快速求新化。这样的文化氛围既促进了艺术歌曲创作的多元化,同时也给词曲作家们更多思考的空间:如何来适应当代人对文化的需求和期待?

我想,不管当代文化怎么发展,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和个性魅力这几个因素,都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艺术歌曲创作除了这些,还必须紧紧抓住“艺术”这两个字,它是这一歌曲领域有别于其他歌曲领域的最重要的象征。至于各种“艺术”是否成功,只有在实践中检验。被人民接受的艺术才是成功的艺术。

章绍同 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上一篇:菜油期货的基础知识下一篇:公司总结表彰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