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再认识

2024-07-17

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再认识(12篇)

1.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再认识 篇一

随着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而且很快有望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国民收入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无论从历史的角度, 还是通过横向的比较, 中国社会总体已逐步发展为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 而且即将全面迈入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但富裕的社会并不等于就是和谐社会。社会的和谐需要有足够的物质财富做保证, 也需要对财富合理有序的分配。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1] (P82)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让自己出丑。”[2] (P103)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 是协调与满足社会各方利益的重要途径, 也是调动广大民众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的关键性环节。从这个意义说来, 重新认识邓小平的社会收入分配思想,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邓小平社会收入分配思想的解读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邓小平基于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考虑, 基于增强社会主义经济活力、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考虑, 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系统提出了有关社会收入分配的思想。

(一) 以按劳分配为主是邓小平社会分配思想的基础

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类起源问题的学说,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就认为:“劳动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 (P252) 由此可见,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的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同样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基本、最根本手段, 因而,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符合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 而且它的分配结果也较为公平合理, 能够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有着特定的内涵。这就是:在整个社会的剩余产品的分配过程中, 要让劳动所得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 按劳动获取收入的比例高于按资本等要素获取收入的比例;让要素收入处于从属地位, 让劳动收入成为绝大多数人收入的主要和基本来源, 让广大劳动者真正成为劳动成果的享有者。这是邓小平社会分配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因此也是邓小平社会收入分配思想的基础。

(二)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分配思想的本质

1992年南巡讲话时, 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 (P373) 他还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5] (P364) 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如今, 它也是支撑当代中国人继续艰苦奋斗, 把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重要动力。

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在坚决批判“四人帮”主张的“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提出来的, 这一思想的真谛在于既反对了平均主义, 又反对了两极分化。邓小平认为:“我们大陆坚持社会主义, 不走资本主义的邪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 第一归国家, 第二归人民, 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国家拿的这一部分, 也是为了人民, 搞点国防, 更大部分是用来发展经济, 发展教育和科学, 改善人民生活,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6] (P123) 这里, 邓小平奠定了财富分配的基本布局, 社会收入分配必然要体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内在特点, 财富的积累为了人民, 国家拥有的一部分最终享受的也是人民。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 也就是说, 不会导致富的越富, 贫的越贫。”[7] (P172) 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 那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 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一点非常鲜明, GDP哪怕增长得再多再快, 在分配领域上也必须坚持“共同富裕”这个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内在规定了邓小平社会收入分配思想的本质也是“共同富裕”。

(三) 在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的前提下, 选择“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是其政策主张

首先,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讲的是效率;“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讲的是公平。

其次, 共同富裕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在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是为了防止或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的稳定, 从而保障效率的不断提高。

第三, 先富带后富大政策的提出, 是由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共同富裕绝不等于社会成员完全平均或同步富裕。只有允许部分先富, 才能促进效率的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了, 社会财富增多了, 先富起来的再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 最终就能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示范力量, 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比较快的富裕起来。”[8]

可见, 我国当初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这是坚持共同富裕、符合我国具体阶段和任务的一种历史必然。

二、对邓小平社会收入分配思想的再认识

邓小平阐述其社会收入分配思想之时, 我国经济还很落后, 人均GDP尚不足1000美元, 我国人民生活还没有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当时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 尽快使人民摆脱贫穷。然而, 当我国进入21世纪第一个10年结束的时候, 我国的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人均GDP已经接近3800美元, 人民生活已经接近全面小康的水平。此时, 摆脱贫穷的任务已经完成, 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凸显出来。二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改革的逐渐深入, 大量新的社会问题涌现出来, 最重要的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贫富差距过大, 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8, 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5的警戒线。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 需要我们对邓小平的社会收入分配思想有更深入和充分的理解;邓小平的社会收入分配思想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一) 邓小平关于“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提法是中国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当前, 我们必须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正确的公平观和效率观, 必须为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的真正的现代化建设从一个普遍贫穷的起点上刚刚起步, 所以, 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口号。当时, 为了打破平均主义, 为了搞活市场经济, 为了充分强调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 为了改变中国比较落后的面貌, 我们选择了把效率摆在第一位。当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邓小平的社会分配思想之后, 我们就会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 效率和公平是内在统一的。改革不仅要建立一个有效率的社会, 而且要建立一个更公平的社会。

我们改革首先改掉的是平均主义的不公, 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然后才产生了效率。任何一个现代合法政府也不会给自己贴上一个“不公平”的标签, 与渴望公平的人民对立。所以那种宣称“在公平和效率发生冲突时, 宁取效率, 不取公平”的政策主张;或者委婉地说, “为了效率暂时牺牲公平”的做法都是十分荒谬的。这等于在宣称: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这显然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极大歪曲。

其次, 强调“效率优先”, 必须是坚持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

社会之所以需要公平, 是因为财富、权力、声望等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这里我借用了马克斯·韦伯评价社会地位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来阐述我对公平内涵的理解。无论是财富的分配, 还是权力、声望和各种机会的占有都存在一个是否公平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套被人们公认为公平的分配机制和规则, 必然导致无休止的纷争, 社会就会进入无序状态, 就不会产生“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 吴鹏森认为:“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柱石。”[9]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财富分配的结果公平, 还要做到不同社会成员与群体间的机会均等。正因为如此, 在保障结果公平的收入分配领域, 就更没有理由放弃“公平”, “效率优先”, 只能是坚持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

再次, 我们必须明确公平才是效率的唯一合法来源, 始终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效率的取得, 从经济学上看, 取决于一系列要素的有机组合, 但是最根本还是人的积极性、责任心以及由此释放出来的创造性是一切效率的源泉。而这些有关人的因素, 就合法性和持久性来说只能来自保障社会公平的各种机制。从这个角度说, 公平是效率的唯一合法源泉。有多少公平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有多少效率。任何不公平的方式所形成的效率是现代文明社会所不容许的;任何缺乏公平的效率也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不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不合理的分配机制恰恰成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效率的绊脚石。

在“6·27上海倒楼事件”中, 一个没有足够资金的、没有合格工程技术人员的、根本不具备资质的开发商获得了项目的机会。这折射出我们的市场经济并没有保证体现“起点公平”的“机会均等”, 所以才会发出这样骇人听闻又有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

在本应体现“结果公平”的收入分配领域, 目前, 由于效率与公平关系失衡引起的贫富差距拉大, 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和谐的发展。因而放弃“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提法, 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 就成了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在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通过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 除了没有再提“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外, 还首次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强调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二) 要将“共同富裕”的理念贯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很多人容易片面地理解邓小平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 从而把“共同富裕”当成了一个乌托邦的幻想, “共同富裕”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他们进而对党的执政理念也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得不重新理清“先富”和“共富”之间的思路。

第一, 让一部分先富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策, 但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共同富裕。

允许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 带动多数人和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个“先富”带“后富”, 实现“共富”的战略构想, 是邓小平在当时历史时期的伟大创新, 也正是这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使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从理想状态进入了现实的层面, 是具体地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途径。不少学者就指出, 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富裕的途径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没有目标, 部分先富就会失去方向和归宿;没有途径, 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成为空中楼阁。

第二, 共同富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它也是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多年来, 人们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有一种误解, 即:现在我们没有能力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 等我们生产力极大提高, 并完成了财富积累以后, 我们党才要开始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拉大的问题, 到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节, 一次性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根据金喜在、齐晓安的研究表明:“‘共同富裕’不是静态的概念, 而是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共同富裕决非是一次性完成的事情, 而是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发展的过程。”[10]就算把“共同富裕”只理解为经济范畴, 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 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 也不能忽略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贫富差距只能控制在合理的、社会可承受、人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意味着: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把共同富裕的理念束之高阁, 在宏观调控方面, 在制度建设方面必须时刻灌注共同富裕的思想;而且, 共同富裕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它不仅仅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也伴随着发展的全过程。

(三) 要强化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突出劳动者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彰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指导意义

邓小平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是为了突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特征, 突出劳动者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但是, 从近些年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实施情况看, 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过小, 而且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 还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落实, 劳动者权益受损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一些企业, 雇员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是因为第一, 中国基本不可能存在劳动力匮乏的问题;第二, 在中国, 工会的力量相对薄弱, 根本无法与资本的力量相抗衡。雇主总是千方百计任意延长劳动时间, 压低和克扣雇员的工资等等。我认为, 我国当前资本所得不能完全反映资本的使用效率, 存在资本压榨劳动的成分, 进而造成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不成比例, 严重削弱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一些人开始怀疑:通过诚实劳动是否能够致富?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还抵不过别人一年的收入或者一次性的偶然报酬, 说不定还买不起一套房子, 所以就提出所谓“人无横财不发”的见解。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有关“社会失范”和越轨行为的理论, 当世俗文化为我们倡导了“致富”的目标, 而一部分人又缺乏必要的手段、机会、途径, 就会转向法律之外、体制之外, 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寻求他们的利益, 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 面对犯罪率升高、商业欺诈、腐败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世风日下”。我们必须寻找产生这些不和谐因素的深层次原因。我认为, 无不与没有能够充分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有关。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看作价值的实体。这体现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反对剥削的精神。而按劳分配的原则正是这种精神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体现。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价格理论, 从主观的边际效用出发描述价值, 否认价值实体客观性的存在, 并以其他生产要素的报酬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 在既定的制度前提下构建分配论。所以, 只有充分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克服资本主义方式下的收入分配不平等, 彰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指导意义;才能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过程中, 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普通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弱势地位,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因为如此, 邓小平才强调:“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不是资本主义的。”[11] (P101)

总之,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 要保证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我们必须在指导思想和制度建设方面对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作出回应, 必须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的遗产, 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有关社会收入分配的思想, 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谱写美好、和谐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4][5]][6][7]邓小平文选 (3)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8]邓小平文选 (2)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9]吴鹏森:公平:和谐社会的柱石[J].探索与争鸣, 2005, (04) .

[10]金喜在, 齐晓安:实现共同富裕应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J].新长征, 1994, (06) .

2.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再认识 篇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思想日益解放,加之强有力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我国企业的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近年企业的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已经稳定在很低的水平上,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企业职工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计划生育已经成为多数人的自觉行为。但是当前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解决,本文对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谈了一些新的认识。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人口与计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对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辐射作用和推动作用,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当前企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国有企业改制,大批产业工人买断工龄,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人口流动、人户分离等现象大量增加。将企业的“社会人”纳入社区管理,要积极探索一体化人口计生管理新机制。

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原有的工作思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对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一个再认识的问题,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决择,不是开拓、进取,就是淡化、萎缩。对于基本实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企业来说,如何实现“两个转变”,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应清醒认识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

当前,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巩固、提高、改革、发展。巩固多年来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果和基础,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率先实现“两个转变”;改革不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探讨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为和谐企业、和谐人口环境,积极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计划生育需求,使群众真正成为计划生育的主人。具体地说,就是:

一、在对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上,应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去思考。过去几十年,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与城市计划生育工作一样,都把重点放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上,而对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则重视不够。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在一定的区域内,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都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并为子孙后代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企业职工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生育水平的下降,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已找到“三结合”之路(即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如何对人口问题实行综合治理,寻找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结合总,探索为育龄群众提供综合服务、全面提高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途径,建立计划生育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在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应着眼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家庭质量和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的深入,企业育龄群众的婚育观念、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过长期的宣传教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目前已成为绝大多数育龄群众的自觉行为,他们所关心的已不再是子女的多少,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选择适宜的避孕节育方法和对子女的培养教育上。人们生育观念上的变化,要求我们在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中真正实现“两个转变”,摆脱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工作模式,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从过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以“数”为中心转变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人口结构并重,引导广大群众少生、优生,建立文明幸福家庭。

三、在企业计划生育的工作内容上,应拓宽工作领域,发挥企业优势,搞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综合服务和科学管理。

积极探索把计划生育工作融于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育龄群众提供“恋、婚、孕、产、育、教”等系列化服务,更地地满足育龄群众的要求。近几年,在已基本实现“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大中企业,仍保持着原有的工作内容,仍将消灭二胎作为工作重点,仍在考核早已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的多少个“率”的,不在少数。以至一些企业出现育龄妇女避孕失败做人工流产也不敢休假等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因此,在拓展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上,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勇于创新。

从今后一段时间看,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与开展“生产、生活、生育”活动、生殖保健咨询、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发送避孕药具、妇幼保健等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计划生育需要,真正做到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三为主”,是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方向。

四、在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方式上,应适应企业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科学、简捷、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生育原有的以社会制的机制为主的管理机制已不适应企业计划生育形势发展的要求。繁琐的管理程序、诸多的卡账报表、过高的工作指标管理方式等,不仅使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忙于应付,也给企业育龄群众带来诸多不便。随着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内容的改变,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也应该有所改变,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方式要改变,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也要改变。要结合当前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逐步健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更加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原有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考核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导向作用。企业的考核指标设置应在稳定当前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重点放在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上;要突出企业计划生育的服务工作,要对服务的内容、范围、质量和效果进行重点考核,并逐步将广大育龄职工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工作结果的重要依据之一,促使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确定考核指标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制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杜绝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

此外,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还必须重视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加强对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设施管理和建设,这是企业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也是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的深化。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企业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因此,企业要保持与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联系,求得指导,并配合完成综合治理人口、下岗失业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等项职责和任务,搞好“线”与“面”、“条”与“块”的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形成单位负责,条条保证,条块配合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

3.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再认识 篇三

摘要:西部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西部高校应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西部地区 大学英语 现状分析 教学改革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4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高成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列为“质量工程”最先启动的四项工程主要内容之一,明确提出:改革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标准、手段和考试方法,推进基于计算机的个性化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持续性改革提供了足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在新的技术条件不断成熟的今天,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逐步走入英语课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无论在基础英语教学还是在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方面,西部高校都和东部沿海区域高校之间存在着颇大的差距。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生命线,教学改革是无止境的,对于西部高校而言,全方位、大力度地开展教学改革更是发展之必须,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大力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仍然是值得西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西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快速进步、经济发展全球化,社会活动正越来越国际化,英语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日常交流工具。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关系到所有大学生的发展前途,因此绝不能等闲视之,必须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和硬件环境,制定针对性、目的性、合理性的改革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目标。

西部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相似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不平衡

由于西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和东部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从而导致了西部高校发展水平整体上落后于东部高校,这种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上的不平衡,即使同为西部地区,不同地域、不同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教学观念上的差异

在西部高校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教学模式单一,为补习基础而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上,而对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非常有限。此外,社会上对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的要求也使学生和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备考上。越是基础差的学生对四级证书的渴望值是越高的,而上升到学校层面,教师出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基础的无奈,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向考试冲级靠拢,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背离英语教学指导方针的教学习惯,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观念。

(三)经费不足,教学改革投入少

目前各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只是思想到位还不行,关键的是经费也要到位。西部高校的经费不足导致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投入不够,直接影响到了改革进程。

(四)师资队伍薄弱

人才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高校尤其如此。在新形势下,西部高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人才问题,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师资短缺问题突出,同时现有大学英语教师学历结构处于比较单一和较低的层次,与教学任务要求严重失调。教师的数量缺乏,只能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必须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然而西部高校普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从而不能把大多数教师的激情激发出来。

(五)学生基础较差

高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基础水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的基础优秀的学生都集中在东部高校,西部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上是非常低的,这也使大学英语教学起步较低,改革难度也随之增大。

三、西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加强的方面

在西部高校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既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计,同时也不能偏离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为有效推进西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加强:

(一)教学大纲的改革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对英语的实际需要。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学大纲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一定要结合西部地域特点,实事求是地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大纲,切忌好高骛远。根据学校定位,深入学习和理解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大纲基本要素,对学生现状进行全方位调查和分析,确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制定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并在教学实践的应用中予以完善。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教学改革中必须突出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真正将教与学合二为一,课内与课外有机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实现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因此,“传统课堂讲授+口语课+自主网络学习+课外拓展”为基本模式的英语教学应是改革发展的方向。这样的教学模式将英语学习扩散至英语第一课堂、网络课堂、课外第二课堂,因此,高等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必须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建立网络和多媒体教室,辅以平台建设,开发或引入英语学习辅导网站,创建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在英语第一课堂和网络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个性化辅导的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学生对教师的学习依赖程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英语终身学习。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重视语言的知识体系,是以语法学习为基础的,对语言交流功能的发挥存在着极大的阻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须构建以实用内容为主,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课程内容体系。基于这一原则,高校在制定英语教学内容改革方案时,务必考虑到教材的选用,目前西部高校大多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体验英语》。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更多的英语学习活动,比如英语选修课程、第二外语课程学习等。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传授仍占课堂的很大部分时间。作者认为,课本上的文章不是篇篇都是精品,有些信息过时,观点陈旧,内容乏味,因而教师应该有所选择。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共享资源,适时从网络、各种媒体、报刊杂志中获取阅读材料,让课堂也变成一个交流信息,共享资源的平台。教师更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

(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资源建设是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西部各高校应将英语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同时还要将教师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培训形式可以结合出国培训、国内进修、读取硕博学位、短期集训、教学研讨、听取专家讲座及报告等,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模式,长期努力,坚持不懈,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此外,英语教师除了认真教学以外,还应具备在实践中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科研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四、结束语

要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大胆而刻不容缓地改革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再让传统而刻板的只专注于测试学生语言知识的所谓“证书考试”作为指挥棒,瞎指挥大学英语教学。西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以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为依据,纳入学校“质量工程”建设,以观念为先导,以投入为保障,以师资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借鉴东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经验,有规划、有计划地实施,激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实用性英语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积极推动西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济.牢记宗旨不负使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秦为民.西部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6(3).作者简介:

刘芬(1971―),女,湖南邵阳人,塔里木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考务管理。

基金项目:《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高教研究课题(项目编号:TDGJ1432)。

4.对钻井井控的再认识 篇四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公司安全环保总监 孙孝真(高级工程师)

摘要:结合现场实际,针对井控中的某些问题,例如,如何更好的落实防喷演习制度,防喷演习中靠手势传递信号的必要性,发生井涌后是否一定必须软关井,谁具有《钻开油气层审批报告》的最终审批权,防喷器使用过程中的试压周期,放喷管线的类型、固定基墩的重量,液面报警仪的必要性,以及H2S的报警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主题词:钻井 井控 问题 对策 前 言

井喷就是事故,而井喷失控是灾难性事故,杜绝钻井井喷与井喷失控事故是钻井作业者的一项重点工作。随着井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井控认识的不断提高,对钻井井控的某些方面也应该进行补充和完善,以适应现场作业的要求。笔者在学习《新疆石油管理局----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几年来的现场工作经验,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井控中的某些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各位钻井技术人员参考,如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2.1 如何更好的落实防喷演习制度

在井控工作九项管理制度中,防喷演习制度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细则》中明确提出“作业班每月进行一次不同工况下的防喷演习,并作好防喷演习讲评和记录工作”。实际情况有是以下几种可能: A:换班后的第一次提下钻完成四种工况下的防喷演习(极少钻井队能够作到),这种情况最能体现防喷演习的目的,最能满足井控作业的要求。

B:在换班后一个月内的几次提下钻作业中,先后完成四种工况下的防喷演习(有部分井队已经作到)。这种情况不能完全满足井控作业的要求,目前探井作业中,尤其是预探井二开以后就是兼探目的层(陆**井就是在不到1000米井深处的白垩系地层发现油气层),这样做不能作到在钻入油气层之前,就熟练掌握防喷演习的“四七”动作。

C:在一个月以内只完成一或两种工况下的演习(一般是钻进、提下钻杆作业的演习比较多见,而提下钻铤和空井筒情况下作得较少),这样作显然没有执行《细则》的有关规定。上述三种情况只有第一种情况是最有利于井控工作的作法,我们应该提倡这种作法。现场检查经常发现有些钻井队往往只作正常钻进情况下的防喷演习,而其它工况作的较少,甚至在钻开油气层之后还没有开展提下钻杆、提下钻铤、空井筒工况下的防喷演习。

明确每个钻井班什么时候开始首次四种工况下的防喷演习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应该明确“在二开钻进后(或在换班后)遇到的第一次提下钻作业中,完成并熟练掌握四种工况下的防喷演习动作,合格后允许继续下步作业”,这样才能作到钻井班在发现油气显示之前,熟练掌握四种工况下的防喷演习。

2.2 是否有必要在防喷演习中依靠手势来传递信号

目前大部分钻井队在防喷演习时,都有看手势发信号的习惯,内钳工在看到场地发出的节流阀已打开的手势后,然后用手势告诉司钻,司钻在确认节流阀已打开后,发出两声喇叭的关井信号。有的井队不仅司钻要看内钳工的手势,而且要看副司钻发出的已打开液动四通阀,远控台已具备关井条件的手势后,才发出两声关井信号。

发生井涌后,关井作业应该以司钻发出的喇叭响声为作业命令,根本没有必要做手势,因为:

A、发生井涌(井喷),钻台上局部环境比较恶劣,喷出物会严重影响司钻的视线,司钻有可能看不到内钳工或副司钻发出的手势。

B、在雨、雾、大风天气情况下,或者夜间发生井喷后,发电工关闭井架灯的情况下,司钻的视线会受到影响。

C、如果某个岗位由于意外原因脱岗或由于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到位,有可能不能及时关井。

另外、在关井程序中,正常情况下钻台操作耗时是最多的,也可以说钻台上操作完成后,其他岗位都已经准备就绪,此时、司钻发出的两声短喇叭声的意指“钻台上已经具备关井条件,副司钻可以关井了”。

综上所述,如果待司钻看清内钳工以及副司钻的手势确认节流阀已打开、副司钻已经打开液动四通阀后再发出关井信号,在发生井喷的情况下可能会贻误最佳关井时机。虽然,传递手势在演习时可能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实用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井口,在钻台上具备关井条件时,司钻应该立即发出两声关井信号。

2.3 发生井涌后一定要软关井吗 发生井涌后硬关井具有关井速度快,地层流体侵入地层最少的优点,缺点是在防喷器关闭期间,由于环空流体由流动突然变为静止,对井口装置将产生水击作用,严重时可能损害井口装置,并有可能压漏下部裸眼地层。而软关井对井口装置及环空装置水击作用最小,但其关井时间长,地层流体侵入量最大,给压井带来困难。

我们要求“一方报警、两方关井”,既在井涌发现初期就立即进行关井作业,所以软关井并不会损害井口装置,或压漏下部裸眼地层。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尽快控制井口,井涌时硬关井的情况并不少见。假如场地工由于某种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打开节流阀,司钻不可能不发出关井指令。目前的井控设备都按最高地层压力选择,井控设备性能优良,在井涌初期硬关井不会损害井口装置。当然、如果已发生严重井喷,还是应该选择软关井。

一般情况下的油气侵,都是先发生井涌,未及时关井,然后才发生井喷。因此、什么时候关井比关井方式(软、硬关井)更重要。在发生井涌时,能实现软关井更好,硬关井也不应该谴责,这一点对浅层油气井更重要。所以在“一方报警、两方关井”的井涌初期,应该提倡硬关井,而当发生井喷时提倡软关井,才更具有可操作性。

2.4 谁具有《钻开油气层审批报告》的最终审批权

《钻开油气层审批报告》由谁审批?生产井、评价井、预探井等井都由同一级别的人员审批是否合理?这是一个如何落实井控责任的问题。很有必要根据井型特点,钻井复杂程度,明确各类井的最终审批人,建议4500米以上的预探井由钻井公司总工程师审批,评价井或4500米以下预探井由钻井公司副总工程师或生产科长审批,生产井由片区指挥部指挥审批。

2.5 防喷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必要试压

《细则》中虽然有防喷器安装后的试压要求,以及进入油气层之前的试压要求,但是、对钻入油气层以后是否还要进行试压没有具体要求?对于钻井周期较短的井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对深探井,例如南缘地区的西

5、西

4、独深1等,进入油气层以后要钻3-7个月,在此期间不对防喷器进行试压行吗!显然,不试压是不行的,那么,试压周期如何确定。根据新疆油田所钻井的井身结构,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因素,建议从防喷器安装之日起,每工作720--1080小时(30—45天)用堵塞器试压一次。

2.6 放喷管线的类型与固定基墩的重量 目前都是用Ф127mm的钻杆作为放喷管线,使用钻杆作放喷管线有以下弊端:第一、钻杆依靠台肩密封,地面用链钳上扣,上扣力矩难以满足密封要求;第二、Ф127mm钻杆重287公斤/根,钻井工人搬运接卸困难,尤其是在吊车等机具难以进入的沙漠或地貌起伏较大的地区,工人劳动强度很大。鉴于上述原因,现场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既能满足强度和内径要求,重量又轻、接卸方便的放喷管线。

四川石油钻井队普遍使用的FGX-88-21放喷管线,可以克服用钻杆作放喷管线的缺点,FGX-88-21放喷管线具有重量轻、接卸方便快捷、多种长度、适合各种地形、耐压高等优点。

目前、放喷管线固定基墩没有标准,部分基墩水泥石强度较低,轻微的撞击就会发生掉块现象,制造基墩的水泥质量差别很大,影响基墩的使用寿命。现场使用的基墩重量差别较大,重量有越来越轻的趋势,过轻的基墩有可能在放喷时无法保证放喷管线的稳定性。另外,水泥制成的固定基墩重量大,搬运不方便,是否可以考虑制成分体式的,就位后进行组装,有利于减轻钻工的劳动强度。

建议制订水泥固定基墩的产品质量标准,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2.7 使用泥浆池液面报警仪的必要性

是否应该安装泥浆池液面报警装置,目前存在较大的分歧。液面报警装置应该成为坐岗人员发现溢流或井漏的辅助装置,目前现场使用的液面报警喇叭,与钻台上的高音报警喇叭声音没有区别,而且在液面增加或减少1方时都发出长鸣信号(和井喷信号无差别),有时甚至在停(开)泵、停(开)净化设备时也会发出长鸣信号,司钻在听到信号后,不敢轻易发出井喷信号,还要等到坐岗人员上钻台报告后,才能发出操作指令。另外、钻工经常听到报警装置发出的长鸣信号,容易麻疲,不利于防喷工作。

目前现场使用报警装置对井控工作是蔽大于利,因此、建议去除报警装置,保留液面标尺。

如果要安装液面报警装置,建议在坐岗房内安装报警铃以及警示灯,这样有利于提醒坐岗人员液面出现异常,以便核实发生异常的原因,判断清楚后再向司钻汇报。

2.8 如何准确的实施H2S报警

H2S对人员的伤害在此不多论述,当司钻或录井人员发现井内有H2S气体时,该如何报警,目前没有相关的规定,如果用钻台气喇叭报警,不仅不能起到特殊报警作用,而且有可能驱使钻工往钻台上跑,会使更多的人受到H2S伤害,如果靠人来传递信息则更不可取。所以、井喷 信号应与H2S报警信号有区别,建议使用声音高亢洪亮,司钻和录井人员都可以控制的专用H2S报警笛(喇叭)。

2.9 同一裸眼井段的最大压力差

《细则》规定“在一口井的同一裸眼井段中,最大地层孔隙压力与最小地层孔隙压力的差值不得大于20MPa”。20MPa压力太小,正常压力裸眼井段超过2000米,其压力差值就是20MPa。建议改为“在一口井的同一裸眼井段中,最大地层孔隙压力系数与最小地层孔隙压力系数的差值不得大于0.35—0.45g/cm3”。

2.10 液气分离器的位置

液气分离器安装在节流管汇里侧?还是安装在节流管汇外侧?建议统一标准,本人建议安装在外侧,其安装教方便。

2.11 钻井队井控例会制度

专门规定“钻井队每周召开一次井控安全为主的安全会议”是否有必要,钻井队每天都要召开生产例会,如果井控方面有问题,随时可以在会上解决并布置,再规定钻井队每周召开一次井控例会,意义不大,甚至会使井队为应付检查而作假记录。建议将“钻井队每周召开一次井控安全为主的安全会议”改为“钻井队应在生产例会上,生产班组在班前班后会上,安排、布置、总结井控工作”。

2.12 针对井控是否有九项管理制度

井控九项管理制度中,有一些并不是针对井控工作的,例如“钻井队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目前采用轮休制度,任何时候都有跟班干部;又如“井控分级责任制度”,井喷事故属于安全事故,而且是钻井作业中最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井控责任应该与安全责任一样,不应该与安全责任不一致,把副职列为井控安全第一责任人是不合适的,作为甲方代表的勘探公司在成立井控领导小组是否有必要,公司安委会完全可以担负起管理井控工作的职责。不是针对井控工作的制度没有必要列入井控管理制度中。结 论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

3.1 在二次开钻后(或在换班后)遇到的第一次提下钻作业中,钻井班必须完成并熟练掌握四 种工况下的防喷演习动作。3.2 取消防喷演习的手势。

3.3什么时候关井比关井方式(软、硬关井)更重要。在井涌时,提倡硬关井。井喷时提倡软关井。

3.4 根据井型明确《打开油气层审批报告》的最终审批人。4500米以上的预探井由钻井公司总工程师审批,评价井或4500米以下预探井由钻井公司副总工程师或生产科长审批,生产井由片区指挥部指挥审批。

3.5 从防喷器安装之日起,每工作720--1080小时(30—45天)用堵塞器试压一次。3.6 设计既能满足强度和内径要求,重量又轻、接卸方便的放喷管线。设计便于搬运的分体式固定基墩。制订水泥固定基墩标准,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3.7 去除报警装置,保留液面标尺。

3.8 使用声音高亢洪亮,司钻和录井人员都可以控制的专用H2S报警笛。

2.9在一口井的同一裸眼井段中,最大地层孔隙压力系数与最小地层孔隙压力系数的差值不得大于0.35—0.45g/cm3”。

2.10统一分离器安装标准,本人建议安装在外侧,安装方便。

2.11 将“钻井队每周召开一次井控安全为主的安全会议”改为“钻井队应在生产例会上,生产班组在班前班后会上,安排、布置、总结井控工作”。

2.12 井控责任应该与安全责任一样,不应该与安全责任不一致,把副职列为井控安全第一责任人是不合适的,作为甲方代表的勘探公司在成立井控领导小组是否有必要,公司安委会完全可以担负起管理井控工作的职责。不是针对井控工作的制度没有必要列入井控管理制度中。

2002年5月20日

参考文献

1、《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新疆石油管理局》 1999.5 新疆石油管理局油气勘探部

2、《钻井手册》(甲方)1990.6 石油工业出版社

3、《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陈庭根 管志川2000.8 石油大学出版社

5.对创业能力本质特征的再认识 篇五

肖红伟 徐晓东

(1.宜春学院招生就业处,江西 336000;2.宜春学院招生就业处,江西 336000)

摘 要:在国家倡导和鼓励“全民创业”、“和谐创业”的今天,“创业能力”一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在广泛使用。然而,如何理解“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本质特征有哪些?专家学者对此的认识和表述都不一致。本文在综合分析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将创业能力与学术能力、职业能力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自己对创业能力的一种新的认识。

关 键 词: 创业能力 本质特征

“创业能力”(enterprise competencies)一词,是在1989年亚太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与华裔专家朱小奇先生研究后确定的,王一兵同志在《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发表的《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的译文中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1989年11月底到12月初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针对未来人才素质,埃利雅德博士介绍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关于“三本教育护照”的讨论情况,引起了与会代表和观察员的浓厚兴趣,并最终写进了会议报告。这一概念是一位叫柯林•博尔的学者在1988年向经合组织提交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并引起了热烈讨论。他认为,未来的人都应学习和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护照”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过去人们往往重视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而忽视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如果一个人缺乏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学术的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亚太会议报告还指出:“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要求培养思维、规划、合作、交流、组织、解决问题、跟踪和评估的能力。” 1989年12月中旬,联合国教科 1 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在泰国曼谷召开了“提高儿童青年创业能力的革新教育规划会议”。会议报告提出了创业能力的概念框架和开发创业能力的策略,并制定了实施这一项目的地区行动计划。1991年1月,亚太地区办事处在日本东京召开了“提高儿童、青年创业能力与革新教育”研讨会。会上进一步对创业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在现行课程中渗透创业能力教育的课程模式和评价模式。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了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大会,会议强调要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并认为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

然而,如何理解“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本质特征有哪些?专家学者对此的认识和表述都不一致。

关于创业能力,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和表述,特列举以下7种观点:(1)毛家瑞、彭刚、陈敬朴在《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发表的“关于创业教育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创业能力是一种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程度的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能力,是一种自我开发、自我实现性质的创造力;创业能力是与个性倾向、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操作方式;创业能力是知识、技能经过类化和概括化后形成的稳定的心理范式。创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三种,其中综合性能力又包括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适应变化利用变化驾驭变化的能力、非常规性的决策和用人的能力、交往公关社会活动能力等。”

(2)彭刚在其专著《创业教育学》(1995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第85、90页)一书中提出:“创业能力与其它能力一样,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而不属于情意活动的范畴,但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挥与情感意志过程紧密联系密不可分”。(3)高耀丽在其论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与高校管理变革》(江西师范大学2002硕士毕业论文)提出:“创业能力是指将自己或他人的科研成果或市场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捕捉市场信息及市场分析的能力、经营管理及理财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能力)等。在这里,专业运用能力是构成创业能力的前提,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基础,社会能 力是创业能力的核心。”

(4)郑登成在《中国冶金教育》2000年第6期发表的“如何在职业培训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一文中提出:“创业能力就是要求劳动者不仅有知识、有科学技术,还应该是具有多种劳动技能(本领)的复合型劳动者,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能力。”

(5)徐兴海在《职教通讯》1999年第5期发表的“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创业能力”一文中提出:创业能力是“创业者能根据市场规律和现代生产、服务活动的规律,自主进行创业项目的选择和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的综合能力。包括认识市场的能力、现代管理经营能力、自主创业能力。”

(6)申卫东在《渝州大学学报》2002年4月第19卷第2期发表的“在素质教育中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提出:“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就业以外的自我谋职的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突出的创造性,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包括特殊的创业品质、专业技能、信息处理能力、决策应变能力、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其中特殊的创业品质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进取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

(7)严强在其专著《社会发展理论》(199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提出:“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具体讲,是以智力活动为核心的,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机能;是与个性心理倾向、特征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在个性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是经验、知识、技能经过类化、概括化后形成的,并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复杂而协调的行为过程。”

从以上各种关于创业能力的观点来看,有不少观点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创业能力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特征的、以智力为核心的

特殊能力;是一种自我谋职的能力;是一种把自己或他人的市场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但不少专家学者是从传统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创业能力的,把创业能力限定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而不属于情意活动范畴。有的学者把创业能力等同于开拓技能,把事业心排除在创业能力之外,对创业能力的本质揭示不够深。

以往心理学有二大派即心理计量学派和信息加工学派。心理计量学派多从静态来分析智力,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解为元素,这些元素构成智力结构并可以进行测量,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而不属于情意活动范畴(非智力因素)。信息加工学派(认知心理学)认为,智力研究的单元应是主体根据特定种类的心理表征所进行的即时心理运算或操作。要用研究信息加工的成分或单元来了解和刻画智力。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教授在其专著《成功智力》(吴国宏、钱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月11月版)一书中指出:“不论是基于结构还是基于过程的单一智力理论都不能对智力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在对传统智力理论进行质疑和创新过程中,斯腾伯格提出了著名的“成功智力理论”,并提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和实践性智力。成功智力是以“产品”为导向的新智力理论,强调智力发展的可能性,重视元认知能力、个性和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影响,把情感意志等都融入成功智力范畴。而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则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力论”,多元智力包括以下八个方面: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肢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等。

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们研究创业能力有很大的启示。可以说,创业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成功智力,创业能力不仅仅是认知活动的范畴,也是情感意志活动的范畴,是认知智力、情感智力和意志智力的整合结晶,是传统意义上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综合。

人的每一种能力都是人的生命力的显现,而创业能力是人的生命力的综合表现,更是生命力的一种高级体现。它要融合集中自我生命的多种能量,将自己的理想(梦想)千方百计变为现实。具有创业能力的人具有一种强烈的“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实践”导向,还具有一种强烈的“产品”导向,需要将自己或他人的创意或点子转化成“产品”,通过产品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获得快乐成功的生命体验。这里所说的“产品”,可以是有形的物质产品,可以是无形的精神产品,也可以是服务性的“产品”,如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

在东京召开的“提高儿童、青年创业能力与革新教育”研讨会上,专家学者 对创业能力进行了界定:创业能力是指,为了从事产生收入的活动并获得成功,目标人口(指失业或不完全就业的、生活水平在各国所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青少年,年龄为12—24岁)应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包括:激发行动能力;能够行动的能力;继续行动的能力;操作行动的能力。(参见王一兵“关于创业教育的若干问题”,《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在这个定义中,创业能力不仅是认知领域范畴,也是情感意志领域范畴。不仅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不仅包含事业心,也包含开拓技能。不仅包含操作行动的能力,也包含激发行动的能力、能够行动的能力和继续行动的能力。是操作行动的能力、激发行动的能力、能够行动的能力和继续行动的能力的和谐统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事业

心与开拓技能的和谐统一。这一点,与1989年亚太会议期间专家学者的本意是一致的,在那此会议上专家学者就将“创业能力”(enterprise competencies)一词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当然,在这个定义中,笔者认为也有二点不妥:一是将目标人口的年龄范围限定在12—24岁过于狭窄,二是没有突出创业的风险性特点,容易将职业性工作能力与创业能力混同。

因此,笔者可以这样来给“创业能力”下一个定义:“创业能力是指目标人口为了能从事创收获得利润并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应具备的一系列能力。”

关于创业能力的本质特征,我们可以从创业能力、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三者的比较中来把握。首先,创业能力与学术能力有相同之处,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创新能力,是一种研究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创新,没有对某种问题的研究,就不可能有创业,也不可能有学术。但创业能力又不同于学术能力,学术能力只是对某种学问的研究能力,而创业能力更侧重于对产品和市场的一种研究能力;搞学术不能带有明显的直接的经济功利目的性,否则就会导致学术腐败,而搞创业,其经济的功利目的性是很明显的,创办公司企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有利润,否则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学术能力侧重于纯理论研究,人的经济风险相对要小得多,而创业能力不仅要研究,更侧重于去行动,去“创”,因而人所冒的风险要大得多。其次,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也有相同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创业能力也是一种职业能力,因为创业可以创出一片新天地,创业可以创出一个新职业。但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有职业能力的人只是能让自己 5 就业,而有创业能力的人不仅能让自己就业,还能提供更多的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职业能力是一种谋职的能力,求职者大多侧重于求稳循规蹈矩,不太敢冒险和创新,往往缺乏事业心和开拓性,而创业能力是一种开拓事业的能力,创业者更侧重于市场变化,大多敢想敢干敢于冒险和创新,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

总之,创业能力与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它是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融合,它介于学术能力与职业能力之间,是比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更具风险更具开拓性的一种能力,它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能力,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有学术能力的人如果没有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其学术境界往往不会达到很高的水平,学术创新也是有限的。从科学发展史上来看,那些在学术上取得举世瞩目惊人成就的科学巨匠,有哪一个不是具有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呢?!同样有职业能力的人如果没有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其职业生涯往往也不会精彩,生命的潜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学者柯林•博尔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缺乏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学术的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先亮:“通过教育培养创业能力”,载于《教育情报参考》1991年6月第24期。

2、侯定凯:《创业教育---大学致力于培养企业家精神》,华东师范大学2000博士学位论文。

3、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载于《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4、罗承选:“大力拓展独立创业者成长的教育空间”,载于《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22卷第5期。

6.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再认识 篇六

我国半工半读模式及其教学现状

引企入校

所谓引企入校模式, 就是将企业引到学校, 在学校开办工厂、引进生产线。采取由学校出让场地、企业建厂房并购置设备的方式进行合作, 形成校企共同建设生产型实习基地的办学模式。学生分期分批轮流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训练。该模式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可全部在校内交替进行, 可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企业里的工作、生活气氛, 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作好铺垫。

产教结合

所谓产教结合模式, 就是利用学校自建的实训基地实现产教一体化, 将实训基地办成一个经营性的经济实体, 即基地既是学校的实训课堂, 又是产品生产车间。这种模式变消耗性技能训练为生产性实习, 实习产品就是生产成果, 教师就是师傅, 学生就是工人。产教结合模式与引企入校模式的最大区别是, 学校是实训基地的拥有者和经营者, 一方面, 必须是能接受对外加工 (或生产) 的业务和订单, 另一方面, 要使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校企交替

所谓校企交替模式, 就是学生在校学习和到企业顶岗实习分段交替进行。不同的学校在实行该模式时其内涵基本相似, 所不同的只是校企交替的时间段有区别, 有的学校采取上学期在校内学习、下学期到企业实习的“0.5+0.5”方式, 还有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采取“1+1+1”、“2+1”等分段方式。

办校入企

所谓办校入企模式, 就是直接把学校办进企业, 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学生经过入校注册和校内一段时期的培训后进入企业, 一边读书、一边实习。这种办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实习均在企业完成,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均在企业。我校自2001年面向贫困生启动半工半读模式以来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 (我校称之谓勤工助学模式) , 截止到2008年9月, 我校与省内16家高星级酒店合作, 共开办“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勤工助学班”31个, 12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现了在这些酒店学习、实习与就业。

半工半读模式下教学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哪种半工半读模式,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理论教学与实习交替进行, 这就使传统的全日制教学过程受到挑战。聚焦我国目前各种各样半工半读模式的教学环节,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做法, 有创新、有亮点,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学计划制定不合理

中职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要充分考虑到半工半读模式“工学交替”的特点。但是目前, 有些学校完全沿用相关专业全日制的教学计划, 这种做法存在的问题是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企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缺乏实用性;有些学校对全日制的教学计划做大幅度地删减, 这种做法大大地压缩了学时, 难以达到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造成半工半读模式中教学计划不合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半工半读模式近几年才为国家所倡导, 很多学校实施这种模式时间短, 还来不及针对半工半读模式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二是一些学校开展半工半读模式, 却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师资, 对半工半读模式本身也缺乏正确的理解, 根本没有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三是有些学校在开展半工半读模式时, 对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及运作模式不了解, 无法制定出适合企业需要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实施不畅通

半工半读模式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课堂教学与岗位实习的结合。从目前许多学校采用的半工半读模式来看, 理论教学时间与企业实习时间大都是1:1, 且多数是围绕着企业来安排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受企业行为的影响很大, 有时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得到顺利开展, 教学计划难以完成。尤其是许多学校在实施半工半读模式时, 重点放在解决贫困生的学费上, 学生在企业所做的“工”与在校所“学”的专业完全无关, 在实习期间学生的专业学习完全中断, 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减少了一半, 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造成较大影响。

教学质量评估不科学

目前, 在对半工半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时, 多数学校还是以理论科目的卷面成绩为主。尽管有些合作企业出具了学生的实习鉴定书, 但多数是流于形式。这种评估体系既不能反映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真实情况, 也不能促进半工半读模式的规范化。

中职教育半工半读教学改革的建议

现阶段, 部分中职生是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 半工半读模式面临的外部环境 (政策支持度、法律健全度、企业配合度、社会理解度等) 还不完善。在这个背景下, 笔者根据本校近年来的半工半读办学经验及对多种半工半读办学模式的考察, 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的建立三方面对半工半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 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也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半工半读模式下教学计划应围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的特点, 同时考虑到学校专业教学的要求及企业用人的标准, 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具体来说, 要注意两个方面问题。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首先, 各专业开设的课程要达到有关部门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教育部门有要求的及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课程要尽量开设。其次, 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与要求, 有些课程全日制教学计划中没有, 但企业目前需要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好处, 也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创造条件开设出来。再次, 职业教育既有共性, 但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又有其个性, 在课程设置上也要尽可能开设一些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教学安排的连续性

很多学校为了解决贫困生的学费问题, 采取的是“0.5+0.5”的半工半读模式, 即上学期上课下学期顶岗实习 (或反之) , 课堂教学与岗位实习是分段进行的。这就造成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中断, 造成学校教学工作的断层, 给学生返校后的学习带来诸多问题。因此, 在半工半读模式下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注意教学安排的连续性, 还要强调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在实习期间适当地安排一些与实习岗位相关的专业课程, 把课堂延伸到企业, 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连续进行。

(二) 教学计划的实施

教学计划能否得到正确的执行、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地进行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半工半读模式中, 涉及的不仅有学校和学生, 还有企业, 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很多, 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可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 在半工半读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 要使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半工半读模式下的教学计划经常会受到来自企业的干扰, 如企业的业务繁忙、企业的重大活动等。因此, 半工半读模式下的教学要在保障教学课时、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 对企业影响教学安排的各种因素和各种突发事件, 学校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及时调整, 以保障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半工半读模式中, 不仅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这部分学时, 还要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的时间, 把部分教学内容 (如专业技能训练等) 安排在实习期间完成。把企业对学生的岗前培训、岗中指导、岗后小结等环节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不仅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 专业讲座、企业内训、岗位指导也是另外的教学形式;不仅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老师, 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也是学生的老师。只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 才能真正做到把课堂延伸到企业, 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半工半读模式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工学交替, 对象的角色在“学生”和“员工”间交替变换, 对象的行为在“做工”与“读书”之间交替变更。如果对这种交替的时间和周期把握不好, 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 如学生难以在规定的学制内修完规定的课程, 而导致不能如期毕业, 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在半工半读模式中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后, 学制可以是一年、两年, 也可以是三年、五年;学生学习不受时间限制, 可以选择全日制学习, 也可以选择部分时间制学习 (半日制、一周一次制、一年数周制) , 还可以选择分阶段学习, 学习内容不受专业限制, 可以跨专业选择课程。学生在学完相应课程、学分累计达到相关专业要求的总学分时即能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弹性学分制的灵活性可以让学校和企业根据教学和生产的需要安排学生分期分批在“工”与“读”之间交替进行, 既保证了企业运作的连续性, 又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 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半工半读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种模式, 成功与否, 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被社会接纳的程度上。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匹配的考评体系, 既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 又能反过来规范和指导教学工作, 使半工半读模式更加健康地发展。

考评机构

一方面,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教学也是围绕着这一培养目标进行的;另一方面, 半工半读模式已经不再是学校的独立行为, 企业已经参与到半工半读模式的组织、管理、教学、实习、就业甚至招生等各个环节中。单靠学校一方已经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及职业能力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所以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单纯用分数对学生评价的观念和做法, 要由单纯教育内部评价向教育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机制转变。因此, 必须组成一个包括学校、企业、职业鉴定中心在内的评估机构, 才能对半工半读模式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

考评内容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 职业教育尤其是半工半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教学场所从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校企合作为中心,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因此, 对半工半读模式教学质量的考评内容也要随之改变, 除了对学生的文化基础、专业理论等“应知”知识考评外, 考评的内容重点要放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应会”的知识点上, 要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专业技能、岗位操行、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评。

考评形式

考评形式应该多样化, 针对不同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考评方式。对文化基础模块和专业理论模块课程的考评可以借鉴传统的卷面考试方法;对专业技能模块课程的考评重在实际操作过程和操作质量, 可以直接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项目接轨, 将传统考试转为证书考核, 实行“以证代考”。顶岗实习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全面展示, 应该与合作企业一起结合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和企业的岗位职责要求, 制定出学生实习期间的考评方案、考评标准和考评方法, 考评的项目既要包揽实习的关键环节 (如出勤情况、职业操行、专业技能、工作成效等) , 又要具有可操作性, 并且形成制度化。只有这样, 才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给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周明星, 汪开英.现代职业教育之理念探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4) .

[2]雷正光.现代职教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职教论坛, 2003, (9) .

[3]岳维华, 席东梅.就业导向导向就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6) .

7.对人力资源范畴的再认识 篇七

对人力资源范畴的再认识

本文对迄今为止的学术界关于入力资源含义和定义的各种看法做了大致的归纳和评述,通过对人力资源内涵和外延的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该从人力与人、人口、人才、劳动力等概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理解上,从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理解上,从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社会经济特征上去把握和界定人力资源范畴的实体含义.

作 者:陈明立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1 刊 名: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2003 “”(2) 分类号:F062.1 关键词:人力资源   劳动力   人口   人才  

8.浅议对市场营销的再认识 篇八

浅议对市场营销的再认识

“市场营销”的内涵 “市场营销”简单地说,就是“市场”和“营销”的组合;“市场”是“营销”的对象,“营销”是争得“市场”的必要手段.营销学对“市场”的定义是指“具有某种特定需要或欲望,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顾客”.简言之,“市场=顾客”;对“营销”的定义则是指,“对计划和执行关于产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或组织目标交换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将两种概念加以整合,那么“市场营销”是否可以理解为“个人或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或者说“为了创造可同时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的交易机会,而对想法、物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进行策划和实施的过程”.

作 者:奚中利 作者单位:工行新疆分行营业部刊 名:新疆金融英文刊名:XIN JIANG FINANCE年,卷(期):“”(3)分类号:F8关键词:

9.对“任务驱动”的再认识 篇九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获得学习的能力。由于这一特性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然而,综观各种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它并不如想象中有效。究其原因,并不在教学方法本身,而是教师对“任务”的认识不够。

1.“任务”含义不明确

不少教师认为,任务就是教材中的知识点,或者是教师为了教授这些知识点而设计的一个个练习。常常听到教师在课堂上说:“下面,我们完成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表面看来,课堂上的“任务”很多,可实际上学生对这些“任务”的理解仅是完成了一次次的练习。出现这样的情形多是因为教师没有深究“任务驱动”的内涵。如什么是“任务”、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包含了哪些要素、要“驱动”的是什么、驱动力来自何处……这些问题不解决,任务驱动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任务”来源不实际

不少教师为了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不考虑实际情况,硬是生造出了“任务”。例如,有教师在Word排版的教学中,为了把需要训练的知识点凑在一起,提出的任务是编排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版式和多种字体、字号及格式。这就属于典型的臆造任务。试问,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任务要我们去完成吗?这种不具备实际意义的“任务”,如何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任务驱动”过程不完整

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时,往往只注重任务的布置和完成,而对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任务分析”未加涉及。学生缺乏对任务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完成任务需要有什么样的知识准备,对任务涉及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中哪些是已经掌握的、哪些是陌生的一无所知。学生在面对任务时毫无头绪,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完成呢?

4.“任务评价”走过场

每项任务完成后,师生都应该有个交流、评价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看清自己作品的成功与不足,进而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很多时候教师都把评价当做过场,往往是简单演示几位学生的作品,不痛不痒地夸奖几句就草草了事。即使是被评价到的学生,对自己任务完成的质量如何、完成的程度也心中无数,更不必说大多数没有被评价到的学生了。这自然也会影响到任务驱动的实效。

5.“任务进阶”环节缺失

“任务进阶”属于巩固和提高的环节,是对有能力完成进阶和更高层次任务的学生提出的,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巩固课堂知识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但不少信息技术课堂中不管任务完成得如何,下课铃响就标志着任务结束,从此不再提及。学生即使在课堂上掌握了部分操作要领,由于得不到复习巩固与应用也很快遗忘了。

对“任务驱动”的再认识

综上所述,教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之所以没能取得预想中的效果,是因为我们对“任务驱动”还没有真正认识和正确运用。

综观其传承,任务驱动实际发端于古老的“学以致用”以及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学中做,做中学”教育理念。近年来盛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进一步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要达到对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通过聆听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去感受和理解。这便是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建构”的观念更能体现学习的本质特征。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的事件或问题就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由于要以真实事件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案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并逐渐演变成了更通俗易懂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即以任务为“锚”,任务的提出即为“抛锚”,任务的解决即为“起锚”。也正是因为这种演变,使得不少教师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任务驱动,从而步入了以上所提到的种种误区。

“任务驱动”的实施方法

从“任务驱动”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其完整的过程至少应该包括“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汇报—任务进阶”五个阶段。

1.任务提出——任务驱动的前提

新课程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积极主动”究竟靠什么来“驱动”?显然不是靠教师的布置,而应来自于任务本身的“内驱力”。因此,一个任务的提出,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同。也就是说,任务必须源自学生的生活和体验,必须具有真实性。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例如,在“建立超链接”的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超链接”,而是先让学生讨论“网络和传统媒体哪个更有吸引力”,很自然地得出使用“超链接”从网络中获取信息更便捷、信息量更大的结论。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建立自己的“超链接”的任务。这样的任务由于是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下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提出的,自然就具备了“内驱力”。

2.任务分析——正确实施任务驱动的关键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任务需求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任务中可能会包含哪些知识点,大致需要用到哪些方法、哪些步骤去完成任务。其中哪些是已经学过的知识,还有多少是未知的、需要探究的。任务分析的过程也是任务规划的过程,只有明确了这些需求,做出了正确的规划,才能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报制作任务。在这个任务实施之前,我们必须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样品小报中的各种信息,即它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在文字处理软件中如何实现,哪些是我们熟知的知识,哪些是我们必须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和探究来掌握的,对这些未涉及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习得,如何进行分工合作。这些任务分析完成后,学生对接下来该如何做已经胸有成竹,自然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个能力有很大部分指的就是分析问题的能力。任务需求分析便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如果学生不会对任务需求进行分析,他就不可能对所要实施的任务做到全面了解,自然也就无法知道完成任务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3.任务实施——任务驱动的核心

这个环节是学生的动手操作阶段。在前面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已然心中有数,对一些需要合作探究的内容也能做到明确分工,自然便能直奔主题,事半功倍了。在这个环节,教师处于巡视状态。巡视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单独的指导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进阶任务,促使他们去探索、去主动学习。这个环节是分层教学的最好时机,也是教师备课时对学生能力预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中这个环节做得好,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同一堂课上都有所提高。

4.任务汇报——对任务完成质量的检验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任务的完成情况如何都可以在任务汇报环节中得到检验。因而,在任务驱动的课堂中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评价,并在交流评价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点评则可以起到点拨释疑的作用。除了对学生应用技术的评价外,还应从人文角度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表达力等做出评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强化“作品为思想服务”的意识。

5.任务进阶——对任务的拓展和提升

这个环节是对教学任务的提高,通常是在课堂小结中进行。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对任务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一方面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增强任务的完成,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外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对货币市场功能和作用的再认识 篇十

对货币市场功能和作用的再认识

货币市场健康发展是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一,金融市场运行规则的完善又是货币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选择先发展资本市场,后发展货币市场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潮流相悖,因而重新认识货币市场的作用与功能十分必要.

作 者:秦彬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2 24(3) 分类号:F830.9 关键词: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同业拆借   证券回购市场  

11.对美术教学若干问题的再认识论文 篇十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教育现状也不断地发生着改观,例如生源的扩增,教师的更替;专业的创新,教材的变异;交流的广泛,理念的多元,等等。这些一系列现实的变化都造成了对教师讲学授业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当今新的环境中,围绕有关“教师与教学”等的重要课题确实发生了以前所没有过的思考,并且也确实有若干问题值得大家的探究。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同样发生了类似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美术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这一角色应如何演绎呢?“专业教学”怎样才会收到较佳的的效果呢?这些原来只是最普通不过的问题,但却是影响教学的最为广泛而重要的事实。分析起来,以上的问题比较明显地反映在教师的理论讲授、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修改、教师的课堂示范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应该说,这里所举的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范畴。但正是在这些范畴当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师在理解上出现了某些误区甚至是盲区,以致引发出教学实践上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括起来,上述的现象与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类,即:课堂的专业教学,师生关系,教师的人生观。

一、课堂的专业教学

美术教师授课的常规工作无非就是理论讲授、修改学生作业、堂上作示范画这三部分。

1、理论讲授。教师在进行讲解绘画理论,讲评作业,总结教学等项内容时,应思路明确,语言清晰,避免讲话层次混乱,逻辑思维矛盾,形象思维枯竭等问题。可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部分教师思维不清,表达含糊的言行现象。这种事例的背后透露出的原因就是授课者的专业理论修养偏低,以及课前准备不足。因而,势必造成语言贫乏,内涵枯燥,分析不当,观点乖谬等不良教学效应。克服此类毛病,需要努力探求专业理论的深层意义,扩大和优化知识面,以及熟练掌握语言表述的艺术规律。

2、辅导学生修改学生作业。作为授课教师,帮助和辅导学生修改课堂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取向,这就是说,为学生改画的意义是让学生以后自己能更好地作画。因此,教师应注意到:

(1)带着具体而鲜明的意识改画(不是仅仅为了改画而改画)。

(2)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为其改画的旨意(只有让学生明白老师修改作业的目的,才收到预期的效果)。

(3)要发现和尊重学生的艺术感觉与个性(教师不应以自我的感觉代替学生的感觉,而应强调学生的发展空间)。

如果教师在修改学生作业时只是为了完成其作业,或只是为了提升其画面效果,那并非是上乘之举,这可能会在客观上产生代替学生学习的消极效应。不应忘记,授课的教师在修改学生作业的过程当中,要唤起学生在审美与技巧上反观自我的艺术感知,让受教育者有真切而深刻的艺术体悟,这才不愧为善教者。

3、课堂作画示范。依据某些局部性的了解,现在有些美术授课教师基本上很少在课堂与学生一同画画。当然,相关的教育法也许没有明确规定教师必须在课堂作示范画,但从教学效果方面看,答案应该说是肯定的。作为一名理论与实践都具有较高水平的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表达以及作画表演,应该说是较为完整的教学法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师很受学生的欢迎。关于课堂作画示范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即:教师作示范画,应胸有成竹,表现出认真而娴熟,避免力不从心或把握不够等现象。在课堂之上教师示范的一举一动足以深刻影响受教育者,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集中体现。倘若技术不精,效果欠佳,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师生关系

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同样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的现实问题。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的研究与论述。就当下我们所处的美术教育环境而论,师生关系体现于如何更好地研究解决艺术规律问题。在此,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是关键。

在本质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这应体现于人格的平等上,就是说在追求真理和艺术方面是平等的,而且各有使命。教师不妨、而且也可以是学生的好朋友,但教师毕竟是教师,其必须承担起作为教育者、引导者、授业者等的角色,此种角色是无法否认的。因而,教师在专业教学上应具有权威感。但“权威”绝非“霸气”,“霸气”与“无能”都是心态浮躁以及缺乏自我修养的极端消极表现,是教师在教学上失败的状态。之所以讲是失败,因为这两种状态均无法和学生产生有积极意义的交流。故而,教师必须在操行方面成为受教育者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这个角色应包含了专业的权威与学生的朋友这双重意义。

新时期条件下的教育环境,师生关系自然应赋予新的内涵,这就是更专业化、更知识化、更人性化的新型关系。在这里,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主导性的,是事物的关键所在。必须指出的是,师生关系乃是最有意义的社会文化关系,这种关系的优劣与否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教育学的层面看,不断地研究和不断地改善师生关系实在是大有可为。

三、教师的人生观

教师的人生观决定了自身的发展趋向,也必然影响着教学质量。质言之,意欲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无可避免地要追溯到教师的人生观这一层面。

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并非一时一地形成的,通常认为,人生观形成于青年时期,以后逐渐走向成熟。人生观深刻而集中地反映了每个社会成员对自身与世界的认知与评价,并且伴随人们的终生不断的发展和变迁。从此可知,人生与人生观两者之间相互交织,互为因果。

坦率地说,要真正地担当起“教师”这一称号殊非易事。人们常说教师是崇高的职业,是因为教师的事业具有崇高性,而不是说谁当上了教师谁就崇高,崇高是无法赠与和自封的。可是,走上教师岗位的人,就不得不认识到这份工作的社会意义,不得不认真地、刻苦地去研究自我、完善自我。在这方面,美术教师也不例外。

作为美术教师,是美术专业的授业者,是审美理念的宣讲者,是学生个性的发现者,还应该是人文思想的传播者,总体上说,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传授者。要承载起如此丰厚、重大而美好的责任,是否每一名身为美术教师的人都能胜任?这一问题无法抽象地回答,只能在具体的个案中找到结果。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认定的,那就是:有志于成为一名及格乃至成为一名出色的美术教师,就得努力地、刻苦地、深入地、全面地、不懈地、永远地提升自我的人生观,舍此则别无他途。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或在今天的现实当中,有多少优秀的教育家,他们崇高博大的人生观令人肃然起敬。对于他们而言,假如没有仁慈而宽厚,深沉而坚定的人生理念,就不会有感人的故事以及事业的巅峰。

四、结语

在现实中的某些基本问题没准会被人们忽略掉,因此,再认识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社会的整体文化与教育以及价值观念发生重大演变的社会环境中,应如何看待教育这块“圣地”?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又当如何?如果说世界上还有特殊的职业的话,那么应该说这就是教师了。教师的职责,教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传承性,就是继承与开发并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坚持优秀的传统,并加以总结与升华,授予后人,薪火相传。此外,教师工作的价值更不应以商品价值作衡量,因为教育事业的价值与商品价值几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此的比喻并非夸张,但却直率,唯有谙熟教育真谛者识之。美术教育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专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更加具有奇特性和挑战性。传授与引导“真”、“善”、“美”,不啻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天职。要完成这一天职,不管是谁,都得付出巨大的心力,那是因为,教师自己必然首先要成为“真”、“善”、“美”的表率。而这种“表率”的光彩正体现在教学的常态上。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2.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再认识 篇十二

一、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上呈现上级要求高且越来越具体而基层落实情况不容乐观的问题。自从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方略以后,各级税务机关都把依法行政、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税务机关的中心工作来抓,明确提出了“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要求,走全面依法治税之路。但不少税务干部仍然认为依法治税、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只是应景之作,难以长期坚持下去,特别是落实税收执法责任过错追究、搞评议考核更是自己人给自己人“下套子”、上“紧箍咒”,制定的各项执法规程将基层税务人员的手脚捆死了。错误片面的认识导致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检查,责任追究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经济追究方面,搞平衡、吃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考核评议过程流于形式,向外界发个问卷就算评议、以征管七率考核代替执法责任制的全面考核;执法责任制考核追究主要还依靠手工进行,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考核追究的寥寥无几。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抑,执法效率受到影响。

(二)基层税务人员贯彻落实执法责任制不严格、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是税务管理环节涉税事项审核管理不够细致,有的税务人员对一般纳税人认定和年审把关不严,少数纳税户应税销售额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仍然予以保留。二是稽查工作程序不完备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案件担心公安机关不能及时查处因而未按规定移送;在稽查取证时,证据不足、资料不全;在处罚告知时,未按规定程序实施,有的未发告知书,有的将告知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同时送达当事人;稽查审理流于形式,稽查文书使用不当等。三是《征管法》实施贯彻力度还不到位,对拖欠税款的纳税人,没有充分应用税收征管法赋予的强制执行措施促使其依法缴纳;有的对新税收征管法关于撤销权、代位权以及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或欠税优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优先于其他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条款学习理解不够深刻,执行中不知道如何行使以上权利等等。

(三)现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征管改革缺乏衔接协调。由于征管改革逐步深化,部分执法岗位及其职责跟不上征管改革的变化。征收、管理、稽查三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理不清的关系。同时,办税场所的频繁变更,使得人员、执法业务变化很快,执法责任制还没贯彻又得重新修改。税收征管改革后的机构设置,给“税务机关”的定义及执法主体资格的认定带来困惑,如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分局、税务所,而征管改革后,税务所大部分已被撤消,许多地区将全职能的税务分局改为征收分局、管理分局、稽查局等,此类分局是否具备执法主体资格,法律未予明确(稽查局除外),司法机关在审理税务诉讼案件时,对此也解释不一,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思想上的混乱和基层税务机关执法上的顾虑。二是征管改革所倡导的电话申报、网上申报方式等,在税收征管法上并不是强制性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迫于某种利益驱动和非法定因素,所有的税务机关都在默认一种口头上的电子申报率必须达到95%以上的说法,而征管法明确规定纳税人可以上门申报,其他的申报需经税务机关批准,批准的前提就是必须纳税人提出申请,否则不可能产生此种法律关系。三是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税收现代化管理,而税收的现代化管理离不开税收的社会化管理和信息的规范化、统一化管理,税务机关信息采集的渠道必须向与纳税人的纳税信息有关的工商、金融、海关乃至于企业等各个部门延伸,而对此,有关法律、法规都没有设置相应的规范,由此而产生的行政行为,既导致了执法上的不规范,也缺乏法律的规范约束和指导,必然影响到税收征管改革的效果。

二、基层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几点想法针对几年来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的反思,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试图找出一些规律性的启示,以切实促进税收执法的规范、高效,推动税收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税法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完整性。笔者认为,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有必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一)以税收法律法规为准绳,增强执法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其基础就是建立起规范、完善的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纳税人要依法经营,自主遵循社会规范,同时更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为市场的客观存在而建

立并营造公平的经营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以往那种行政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不再是主要的机制和措施,而代之以经济、法律等手段参与市场的具体调节和宏观控制,不争的事实,税收正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税务机关严格执行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是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转型期,人的思想、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执行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加之行政机关长期以来都是以绝对权威的管理者面目出现的,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初期,转变政府职能的难度体现在这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转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只有思想教育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权力的内部制约,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等制约机制减少不依法办事的可能性和执法的随意性,保证税务行政行为的合法公正。税收法律法规不是一把砍刀而是一柄双刃剑,悬在征纳双方的头上,规范和制约征纳双方的行为。税务机关作为一个执法部门,首要的任务就是依法治税,按章办事,这一点必须坚持而且时刻不能动摇。合我单位执法检查反映出的问题看,一些税务干部在某些具体的税收行政执法事项上还有随意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学习研究的不够,导致理解上出现偏差。凭个人的理解去执法,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管理,必然会造成行政执法的随意性。如对征管质量指标“税款入库率”的子函数“税款逾期限改率”指标理解上由于存有偏差,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则出现了问题。即平时在税款入库的管理上,对纳税人发生逾期入库税款行为虽然实施了催缴限改,但只是对经电话或实地催缴后逾期仍未改正的才送达了“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看起来工作都做了,似乎管理也到位了,征管质量指标也符合了要求,但是《征管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应责令纳税人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批准可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问题的关键在于责令限期缴纳的法律凭据就是送达的“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如果仅仅实施了电话或实地催缴,而没有合法的法律文书为依据,最终就可能导致对逾期仍未缴纳的纳税人无法实施强制执行措施,损害国家利益。这既涉及到执法程序的规范,更对我们能否依法治税,是否渎职侵权敲响了警钟。二是考虑客观因素过多,使政策执行打了折扣。有些税务部门在对个体工商业户办理停(歇)业申请审批工作时,过多的考虑了一些不可比的客观因素,违规办理批准停(歇)业户问题仍时有发生,即当月受理并批准当月停(歇)业的情况。主要强调由于个体纳税人的素质不高避免激化征纳矛盾,还有的在政策执行环节中过份地强调了文明创建、社会稳定等客观因素,工作方法简单化,而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在执行政策上打了折扣,影响了执法的刚性。

(二)以程序和规范为支撑,增强质量管理意识。近几年来,税务机关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改进和提高税收管理工作已较为普遍,如引入ISO国际质量标准以及流程再造理论。应当说借鉴先进国际管理标准,为应对形势发展需要,推动税收管理工作思路是正确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些举措在促进依法治税工作水平的提升方面是有成效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依法治税、推行执法责任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指望运用某种办法一蹴而就,或者采取一个什么措施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我单位贯标一年多,有的干部思想上依然存在贯标就是一劳永逸、贯标就是万事大吉的错误的、片面的认识。从执法检查的情况看,基层的管理以及干部的素质与严格执法、规范行政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差距,表现在基础管理工作还不够扎实,抓落实还不完全到位,监督控制的手段和措施有的还流于形式,干部队伍的整体执法意识和规范执法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近年来,征管业务流程的不断更迭和完善,给贯彻ISO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持续改进。实际工作中,虽然我局ISO质量管理体系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的操作流程都作了明确的表述和界定,但一些干部对这一管理体系中具体文件和制度的学习掌握往往浅尝则止,有的仅凭自己的理解和意愿想问题、办事情,不经意之间忽略或歪曲了岗责和程序的内涵和实质。同时也必须承认我们在组织干部贯标学习培训方面还缺乏形式多样、持之以恒的教育方法,强调自学的多,针对问题开展讨论、组织交流的少,弱化了对贯标工作的检查考核与切实到位。如执法检查中指出在“税款入库催缴限改率”指标执行上的偏差就是一个现实的教训:ISO作业指导书对税款的催报、催缴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不仅仅对催报催缴工作流程有详细的表述,而且对工作纪律、工作时效、以及涉及的相关法律文书都做了明确规定,但有的干部在具体执行中不按规定程序办事,平时心存侥幸,在执法检查中问题反映出来后,个别干部又片面强调客观和个人理解,推卸责任。因此,贯标意识的教育要常抓不懈,“贯标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思想要牢固树立。同时要运用体系自身内审、外审等多种形式加大责任追究和考核力度,整合和量化考核项目,研究考核手段的科学性和适时性,减少人为因素,真正把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过错追究与岗位责任制考核融为一体。

(三)以树立全局观念为切入点,增强协调配合意识。协调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也能体现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管理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协调配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南京市国税系统实行集中征收、一级稽查、分区域管理的征管模式,区域分局着重考虑的是对税源税户的管理。但管理与征收、稽查也是不能分离的,信息需要共享、执法需要协作,否则,就某一个系列单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执法检查中还暴露出我局各部门之间本位主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全局一盘棋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兄弟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沟通的意识不强,导致工作中推诿扯皮、相互埋怨的现象时

有发生,影响了全局税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每年开展的内部执法自查工作,有的部门态度上不积极、在行动上不配合,认为与已无关,把主要精力沉浸在相互扯皮,对存在的问题由于害怕承担责任而相互推诿,以至于对有些问题的纠正和补救贻误了时机。究其根源还在于缺乏全局一盘棋观念和主动沟通、协调配合的意识。

(四)以狠抓落实为基础,增强创新意识。执法责任制是依法确定执法主体资格,明确执法责任,规范执法程序,考核执法质量,追究执法过错的执法监督机制,执法责任制中的“责任”,包括义务和后果两种含义,即首先有义务干某事,并且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能按规定完成,就要承担由此引起的不利后果,实施过错责任追究。由此,我们认识到推行执法责任制,关键在于落到实处。落实不是文件的生搬硬套,也不是工作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根据上级要求与分局实际情况相结合,是在分局原有工作基础上的出新,体现的是一种创新意识。不能简单地把创新理解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或者是独树一帜。如果执法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依法治税无疑是空谈,工作做不好,创新更无从谈起。由此可见,落实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落实的结晶,创新蕴涵在落实之中。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把各项基础工作落实到位,不越位、不跑偏,才能保证基层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表现在执法自查工作中发现问题寥寥,自我感觉不错。一旦检查则又暴露出很多问题,多数都是一些基础性工作。说明在基础管理工作方面还不够规范、不够扎实,落实执法责任制方面还存在不深不透、执法监督环节形式重于内容等问题。回过头来看,过去对一些个性问题避重就轻,没有仔细分析和研究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尤其是自查工作质量还不高,某种程度上没有为改进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有时还会成为掩盖问题、弱化监督的温床。归根结底根源在于人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思想。特别是,在上级机关对基层的税收执法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的情况下,基层更要结合所处的治税环境,加强对依法治税工作的学习和研究,正确处理好依法治税与文明创建的关系;依法治税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依法治税与创新工作的关系等,对一些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寻找结合点,实现共赢局面。

上一篇:介绍四川的文化特色下一篇:牛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