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2024-12-03

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14篇)

1.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篇一

中职学校学生评价模式探究

[上传时间:2011-09-10 18:06:42][信息来源: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信息作者:唐志姣]

一 现在学生评价体系分析

目前我校已形成一套在内容上以“学业成绩+评语+操行等级”,在方法上以“过程+结果”,在途径上以“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的学生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比较偏重于学生的技能学习、思想品德表现,对过程的考核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往往因难以坚持而流于形式,带有主观色彩;每学期的德育课成绩没有单独纳入到学生的德育考核评价中,忽视了德育课与学生评价的之间的关联,这种评价模式与《中职学校德育大纲》的精神还不吻合,学生也不太在意学校对他们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目前学校急需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德育评价模式。

二 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的构想与预期目标

(一)构想:建立“人性化、多元化、发展化”的学生评价模式

(1)构想的缘由:

1、基于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需要:中职教育是培养适应职业、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学生合格与否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道德评价外,还必须包括职业道德评价;具体来说,可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社会公德,思想品德、学习品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

2、基于落实学校理念的需要:学校已经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想,那么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必须服从于学校思想,传统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部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比如说对学生成绩的界定以及学生品德鉴定中包含了教师、班主任、同学的评定在内,但是这种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家庭和企业的评价。

3、基于改善心智模式的需要:职业学校师生都缺乏成就感和自信,主要原因就是心智模式的问题,因为缺乏有效地评价,不能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双方都没有体验成功感,因此都需要改善心智模式,提高对自我的认识。

4、基于贯彻中职德育大纲的需要:中职德育大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并明确指出,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德育模式的“重形式、重外化”的缺陷,强调“重实效、重内化”,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发展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2)需要坚持的原则:

1、“知行统一”和“多元并举”德育原则。

1.1“知行统一”的原则强调重视德育的过程评价、实践评价。重视学生平时思想行为表现;注重学习表现与活动表现结合;注重校外表现与校内表现结合; 1.2“多元并举”的评价原则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学生的德育作出客观、合理、全面、科学的评价。

1.2.1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家长、教师、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

1.2.2评价手段多元化。除考试测试外,还需要结合校园、家庭生活行为评价、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评价、尤其是注意个体差异性评价等等;要注意评价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自我与他人结合。

1.2.3 评价内容多元化。既要参考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也要重视学生行为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根据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掌握时事政治成绩、德育认识小论文成绩、心理健康状态、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思想表现,以及家庭与社会的信息反馈等,总之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与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价。

2、发展性评价原则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差异,评价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通过评价,发现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

3、适度原则

要结合实际,要恰到好处,同时应对学生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不要言过其实,褒扬过度或激将性贬低,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或者郁闷情绪。

4、互动原则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评价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能正确分析自我,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我。(3)学生评价流程:

1、建档:建立规范档案,确定学生评价起点,记录学生成长轨迹,为发展、动态、个性化评价奠定基础。

2、跟踪:跟踪学生个人成长,注重发展过程和变化轨迹,这是强化过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必须与档案留存相配合,以发展的眼光分析看待学生的成长。(学习、活动、交友、校内外表现、家庭表现等都应包括在内)

3、评价:建立第三方评价小组,分别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企业代表、学校管理层代表共同组成第三方评价小组,对学生进行评价。

3.1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档案记录的原始数据为准,按照学校既定的要求进行;定性评价带有主观色彩,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家长评定、社区评定和企业评定(顶岗实习和教学实习)

3.2全程评价:起点评价---阶段性评价---学年评价---毕业评价。

(二)评价模式改革的预期目标

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所形成的评价结果,能引导学生明确发展什么样的个性以及如何发展个性,确保培养的学生既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又能获得个人最大程度的个性发展。

三、学生评价模式的内容及实施办法“人性、多元、发展”学生评价模式

体系结构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或手

德育课评价

1、法制纪律观念与

1、建立每个学

1、德育课教师

遵守情况

2、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人生观、价值观

4、心理健康状况

生的德育与

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成教师 评价主体

长与发展档

3、班主任 案

2、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设计比赛

3、其他

4、家长

学业评价(文化课、专业技能课)

1、学习态度与学习

1、过程与结果

1、任课教师

习惯

记载

2、班干部

2、学习过程考核成2、自我评价与

3、学生本人

学生互评

4、企业

3、学习目标完成情

3、考试成绩

4、竞赛成绩

4、学工交替或工学

5、座谈

结合过程中表

6、其他 现:指导教师与企业评价

5、期末考试各科学业成绩

6、参加技能竞赛等

综合素质评

1、生活习惯与能力

1、调查

2、劳动习惯与能力

2、座谈

1、学生本人

2、班干部

3、社会实践活动能

3、自评、互评

3、班主任

4、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

4、家长会、家

4、家长

访等家校沟

5、社区 通

6、其他

5、个人特长培养与

5、开展走进社个性化发展

6、团队协作精神

7、遵纪守规情况

8、其他

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观察、记录、评析

6、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成长与发展档案

7、其他

四、学生评价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

1、组织机构要健全:学校—政教处、教务处、实习处—专业—班级多元化参与的组织机构要健全,学校—家长—社会—企业相结合的立体网络结构要健全。

2、观念要更新

3、经费要到位

4、要形成长效评价机制

2.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篇二

1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中职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性太强, 理论高于实践, 普遍采用演绎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 无法掌握完整的学科体系知识。说明这种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已完全不适应中职职业教育, 必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深化学校教学模式改革, 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 提升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现岗位化教学。

1.1 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入结合, 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实现“理实一体化”。使学生的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训相对接, 理论课与实践课并进, 穿插进行, 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在时间、空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

项目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项目教学的创新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深入企业调研, 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项目, 并进行项目教学评价。将企业真实生产产品引入校内生产实训基地, 并将真实产品经教学转化, 开发出能够开展教学的教学项目。

1.2 深化岗位化教学

实现课岗对接, 即学生开设课程与企业岗位相对接。主要学习针对数控专业岗位的主要技能知识。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岗位教学法根据企业具体岗位的工作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工作过程, 真正实现了学习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实践过程中, 可以将学生分成多组, 互相配合, 按工作流程同时进行岗位实践。

岗位化教学实际就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 是针对与数控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 从中小微企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 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步法组成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师的组织、协调与引导下, 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与同伴合作中“获取资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反馈评价”, 在亲自“动手加工零件”的实践中, 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习得对应的专业知识,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

2 改革以技能鉴定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充分利用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行业发展趋势, 运用行业前沿信息, 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方案, 调整教学计划, 合理设置课程, 修改教学内容, 改革以技能鉴定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行业专家的作用, 共同建立学校内部评价与社会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科学的、完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

2.1 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在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典型职业活动目标细化, 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能力要求为依据,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 制定多层面的评价标准。

1) 根据工作过程中的表现, 对学生专业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合作态度、创新意识、客观处事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2) 根据企业要求和专业实际, 参照课程标准, 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作为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 制定过程性考核方案, 确定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一是评价标准细化, 校企双方依据课程标准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考核工具进行认真地设计。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评价标准中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 如出勤、学习态度、行业规范、专业技能、任务效果、职业素养等。三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在专业课程中引入企业评价, 使学生技能水平更接近工作实际。学生在自评、他评的活动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四是评价方式多元化, 采用任务考核、项目考核、案例分析、技能大赛、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

2.2 建设以技能鉴定为核心的评价模式

改革传统的理论考试形式, 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技能鉴定形式。每年通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 及时了解企业行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要求, 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理论考试内容和实际操作考核内容, 并适时修改。技能评价分阶段评价、技能鉴定型评价、技能鉴定和生产评价 (见图1) 。

阶段评价采用学生小组互评、个人自评、专业教师抽查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 重点是实训过程中操作规范评价、过程质量达标评价。技能鉴定型评价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教学计划结合国家工种职业标准, 进行学生技能综合评价, 重点是学生实训课业标准。技能鉴定由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对学生进行国家技能水平鉴定。将学生各项考核情况及生产实习情况汇总、分析、反馈, 进行生产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结果, 结合社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计划,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以技能鉴定为核心的评价模式虽然属于终结性评价, 应该以具体的产品来实施评定。但是由于进行的是职业教育,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同样重视项目加工过程评价, 重视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每个步骤, 重视每个个体的情感及职业素养, 从而激励学生改进工作和学习, 为企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3 结束语

3.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篇三

[关键词] 中职学生;语文课程;评价模式;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70-1

一、中职语文的学习中评价模式改革优化的必要性

(一)中职语文学习中评价模式要适应中职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状况。本人在授课时接触到的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上都有着参差不齐的差异,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总体可分为下列问题: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有着可学可不好的学习态度,甚至都不去听语文课,不像专业的课程那样每节课都认真的去听讲;部分同学对于平时的语文课程还能坚持去听讲、学习,但对考试确异常的反感,都以为考试并不能反映出在学习上的真实水平。

(二)语文学习的现状决定了评价模式要适应当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模式。现代社会飞速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和以后发展的实际需求越来越高,本人挑选了能够促使中职学生日后能够全面发展的中职院校规范教材《语文》与本校教材合理运用结合进行授课。在课程内容与教学的方法上,也进行了大胆尝试。中职语文课程内容中,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为首要目标,对课文的阅读、写作和日常口语交际方面的教授进行了调整,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对中职语文的实用性进行明确的突出。

二、尝试并实施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学方式很大意义上提高了中职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老师在教课时拥有较强自信与成就感。不过,学习的评价模式非常单一,不能对学习的效果进行很客观的综合评价,学生性格的发展、成长都被疏忽了。探究、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满足语文课程教学创新的需求,而创新正是中职语文趋势发展的必然。要想适应,就要采用过程的评价与完结的评价结合,自我的评价与他人的评价结合、真实的评价与发展的评价结合,多方面与多角度的多元化综合评价方式。

(一)将过程的评价与完结的评价有机结合,看重学习的过程。过程的评价就是激励学生去学习并掌控学习进度、过程,使学生逐渐自信并拥有成就感,并在过程中学会合作。完结评价则是指在学习每篇文章或每个单元后,为了解其在此课、此单元的学习中得到的知识与技能及时去做出的评价。

(二)把自我的评价与他人的评价、小组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更着重综合评价。以前的教育模式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都是进行考试由老师给出评价,忽视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考试只是对知识水平和基本技术做出的考查,还需要具有态度和情感、自我观察和自我反省的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学生没有话语权和自己个人性格发展的时机。采用综合的评价,把学生自我的评价和他人的评价、小组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结合,全面、客观的对学习成效进行展示,从自我的和他人的评价过程中,取长补短,促使学生不断的进步。例如将第二学年的教学计划分三方面:口语的训练、阅读的训练、写作的训练。学期的重点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训练的过程当中,用说、写、评的训练方法。多方面与多角度评价形式,既凸出了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又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职语文时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口材,摆正了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客观态度。

(三)真实评价与发展评价有效结合,着重個人性格的发展与成长。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着重对学生成绩的真实评价,还要着重学生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和社会发展。发展评价,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现况和过去的状态相比,注重让被评价的同学对别的同学给予的评价逐步认可的这一过程。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情感方式与个性发展同社会的发展这些方面的进步都有很大帮助。以中职第一年学生语文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兴趣例,将“拟写未来创业的计划”和“教室的垃圾清理情况调查”作为语文课程实践活动的主题。对这两个实践主题,选择学习与合作结合的形式对同学们进行分工与相互合作。在活动结束后评价时,用小组各个人员相互进行评价到班级内各组进行对比,最终选出最出色的活动小组,结合这两次活动课程,让同学们分别对自己不同的分工和不同的付出,在情感状况和知识方面以及自我的发展、成长等各方面进行客观并真实的自我评价,有益于中职学生在情感状况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让多元化综合评价的模式教育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要建立完整的中职语文创新教学的系统。教师在多元化综合学习的评价模式中不断的探寻、摸索,更深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意义以及内涵进行了解,从实践中能够形成比较全面、完整的中职语文创新性的教学系统。

(二)通过施行综合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模式有助于学生重拾学生信心并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和中学时的评价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所不同,综合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模式能让在中学教育时不断受到重挫的同学重拾起信心,以全新的状态投身到中职院校中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的进步对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职教工作中是很好的激励。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愉悦轻松的的课堂氛围能让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成就感,使教师能坚持不懈的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对教师在教学的方法、内容以及评价模式改革等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去探究与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君.浅论中职语文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J].新课程,2011,(03).

4.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篇四

【摘 要】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也处于弱势地位,职业教育如何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起助推作用,这是一个难题。结合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大胆尝试,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技能”,展开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鲁昕副部长的高度好评,成功进入全国1000所中职示范校行列。

【关键词】西部地区;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一、必要性

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工厂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假如把学校比作工厂,那么毕业生就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合格与否由用户检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厂企业,录用中职毕业生后希望他们的成长周期尽量缩短,以提高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学生能否适应这种要求,能否尽快地熟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直接相关。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要走出发展的困境,必须结合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指导思想

(1)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模块教学,强化项目训练。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为主,加大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别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普遍较差,而且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统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根据新生入学考试成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形式,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分层次考核标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多个发展模块,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模块加强学习,开展模块教学。

改置专业模块,由学生自己选择,将通过第二课堂、选修的形式来加强模块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在开展模块教学的同时,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的考核形式,针对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践操作项目,开展项目实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还要根据考核题库开设实训项目,有利于把工业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学有所用。

为了开展以实训项目为主要形式的模块教学,在深化教材改革、优化专业课程结构的同时,要加大教学设施与实验设备的投入,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使用。

三、具体措施

(1)推行好项目教学。聘请高职院校教授为我校进行项目教学指导,对专业教师开展项目教学培训,促使老师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数控、机电、电子等专业进行项目教学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项目教学已经在我校各专业教学中得到大力推广,教师们都开始主动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生反响较好。

(2)利用好案例教学。要求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等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好案例的呈现方法,强调呈现案例时的注意问题而呈现案例;师生共同讨论案例;指导学生写好案例报告;教师设计评价表册与测试题目等5个步骤进行分析论证,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案例教学法在全校各专业得到广泛使用。

(3)开展好场景教学。有计划的组织旅游与酒店服务专业学生赴景区、酒店的工作场景进行专业技能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岗位实际运用能力。供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场景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运用好模拟教学。利用仿真软件能为数控、电子等专业课程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实训学习环境,采用模拟教学,让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到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学习实训,进行多次训练设计过关后,才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专业技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敬业精神。

(5)实施好岗位教学。在机电、数控、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岗位教学,按照工位定岗定员,按照企业上班进行“三班倒”,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适应岗位、选择岗位,从而为提高“一专多能”的学习兴趣,抓住就业机会。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学校制定各专业培养计划和培训计划,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双元制”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加强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实训校本教材;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用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检验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企业用人情况检验学生职业能力,从而围绕市场需求办学,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好、实践动手能力强,就业有优势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王正兵:中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职业》,2012年24期

[2]王维艳: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浅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7期

5.二级目标:评价模式改革 篇五

建设任务及完成时限

1、学生评价模式改革方案制订的过程记录、论证材料及方案;(2013年12月25日)

2、课程考核评价标准;(2013年12月31日)

3、校内实训考核评价标准;(2013年12月27日)

4、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2014年1月28日)

5、课程考核评价反馈总结;(2014年1月20日)

6、实训考核评价反馈总结;(2014年2月25日)

7、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评价反馈资料;(2014年3月20日)

8、专业建设方面论文、教学论文、德育论文(各2篇)(2013年12月25日)

6.关于中职学生毕业自我评价范文 篇六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中职学生,即将踏入社会的你,除了理论知识之处,经验与阅历还很不足,更多的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那么你就需要一份自我评价。下面东星资源网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中职学生毕业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中职学生毕业自我评价一

中职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是我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转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职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在中职的生活中我课余生活丰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生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踊跃参与到全市“星光杯”比赛中来,参加“现代物流”与“硬笔书法”两个参赛项目。自身也不断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通过三年的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我不断的挑战自己、充实自己,为实现今后人生的价值时刻准备着。三年里,对专业知识我一丝不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我也特别注重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涉猎。开括了视野,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于中职一年级开始靠近团组织,认真参与入团积极分子培训,与团员同学交流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于二年级第一学期正式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后我以一名合格团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向系党支部递交入党志愿书,以自身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为了将自己锻炼成一名复合型人才。三年里,我特别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学校的各种活动我都积极、踊跃的参加。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全面发展。在学习上,态度端正、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曾多次获得三等奖学金、学习奖、热心社会工作奖,积极配合老师教学。

回首以往三年,我觉得在公用事业学校的三年学到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从专业知识到各项行政工作。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领导力、亲和力,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中职学生毕业自我评价二

三年的中职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忆这一年的经历。曾经非常向往的象牙塔就要远去,而迎面而来的将是社会的锻炼,于是更加的怀念这个紧张而有序的中职生活,她给我留下了多美好的回忆。我孜孜不倦,勇于挑战自我,充实自己。

我结合自身的特长,曾在校团委举办的手工制作大赛获奖,由于工作积极努力,成绩突出,被评为校“优秀共青团员”。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无论工作多累,多繁琐,都不在是一种疲惫,而是一种满足和快乐。的收获是心理的成熟,三百多个日子里曾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委屈过。而现在懂得擦干眼泪,站起来继续往前走,前面的荆棘算不了什么,路上的阻碍,我每攀越跨越过一次,便离云端更近了一步。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学习上,强抓本专业,使我能熟悉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二等奖。平时我还涉猎的很多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

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刻,所以我不断的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是能观察入微的,成为学生干部,我是从低做起的,当时很不甘心,可现在回想起来,却是十分感激那是的经验,在低处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而作为干部,感觉就像在自己的生命上添上了精彩的一幕,成为了另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励我让我在修养方面能够有品德优良,正直诚恳,在性格方面为人谦虚有亲和力,能有很好处理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工作方面能踏实,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配合部长出色得完成了校团委的宣传活动和内部的各项宣传活动。

中职生活不但教会了我知识,让我知道为人处事的方式,更磨练的我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的中职生活,踏上社会旅途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跨越新的高峰。

中职学生毕业自我评价三

对于一名中职即将毕业的学生,踏入社会就是人生的一个新旅程,走好这段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也非常重要。通过对这三年多的评价,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系统地客观地认识,在以后的求职路上我会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迎接未来,迈好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

除了努力学习基础课程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三年多里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思想觉悟等方面比起刚来中职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提高。进入中职时我并没有被陌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所吓倒,很快地克服了�种植皇视Γ�成功地完成一个由初中生到中技生的转型期的过渡。

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面,除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外,我还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中一开始我就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暑假自己也找了份兼职,终于也感受到了步入社会的艰难,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我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

也许是受家人的影响,我向来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很拮据,但是学校的奖励以及老师的帮助和同学们的关心让我感受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得我并没有为生活上的问题而操太多的心思,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在中职三年里,我一直使自己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使我能在快乐中学习,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中职的学习生活奠定了我扎实的专业理论,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回顾已经过去的的三年多,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也很充实。

中职学生毕业自我评价四

三年的中职生活不过是挥手间就消逝了,刚刚跨入中职时还有些失落和迷茫,但到了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职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三年来,我自认为无愧于中职的学习和生活,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职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职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职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三年的中职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职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职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7.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篇七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的[1]。这种评价方式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并不陌生, 它早已广泛应用于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评价中, 而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评价中更是经常见。表现性评价有助于测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开展“活动—发展”教学模式过程中, 笔者运用了以下表现性评价形式。

1 口头表述评价

口头表述是指学生运用独白或对话的形式来完成的表现性评价, 例如课堂演讲、参与辩论、口试等。口头表述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对所掌握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 口头表述评价是一种比较适宜的评价方式。如:在课堂活动中可采用“PK大赛”的形式。对于一些存在思想冲突的知识点, 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 可以使原本模糊的知识逐渐清晰。而且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中职学生将来毕业面试奠定语言表达基础。笔者在活动课“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从我做起”中运用了这一评价方式, 用知识点“我国现今是否已进入小康社会”为引子, 将学生分成正反2组, 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 在课堂上进行激烈的辩论, 从而使学生认识了小康社会的科学定义和我国的现状。在辩论中教师通过事先制订的评价表对参与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既完成了对本次活动课学生的评价, 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搜集资料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社会实践活动是中职德育课开展“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和途径,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校园以外的领域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 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为题材, 通过各种形式,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特征的各种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

如:笔者在“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从我做起”活动课中, 创设了一个社会实践的活动主题, 让学生调查班上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从而了解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国有没有进入小康社会。学生在调查中发挥了很大的主观能动性, 制订了各种形式较全面的调查量表, 得出了较科学的实践论证。通过社会实践, 学生无论在知识上还是能力上都得到展现和提高。

3 项目研究评价

项目研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个人或群体选取一个项目, 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完成研究项目的一种学习方法, 也可以叫研究性学习活动[2]。这种评价方式不是一时半刻能完成的, 需要学生个人或群体利用一段时间, 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项目进行较全面的研究, 所以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在“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这章教学中, 运用了这种评价方式。笔者先创设了一个项目: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 统计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和支出。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对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详细的统计, 在一个月后交上收支簿, 教师对这份统计结果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可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在学习态度、研究方法、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德育学科的教学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关系着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提高, 事关对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因而, 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那些德、勤、能、绩俱佳的学生, 要给予表扬、奖励。而中职学校正在试行学分制, 如何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以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德育教师应时刻思考如何为国家输送合格甚至是具备崇高品德的中等职业人才, 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而培养崇高品德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素质, 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正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 我们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教育者都明白, 单靠讲是无法真正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的, 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把德育课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 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对中职生的道德品质进行考核。因此在中职德育课中运用“活动—发展”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 符合中职学生实际, 顺应时代潮流。在中职学校树立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成功教育为理念, 以多元智能开发为主要特征的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的今天, 我们相信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能使德育课教学走出困境, 并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教育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高凌飚, 陈冀平.想政治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8.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篇八

【关键词】中职 数字媒体 专业能力 改革

1 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的产品不断涌现,游戏设计、动画设计、影视制作以及数字艺术设计持续升温,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渐已成为新兴的热门行业,并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网络视频制作、动漫制作、传媒公司等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成为全球设计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因此,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及变化,许多中职、高职以及本科院校陆续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但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开设的课程没有深入企业,开展岗位需求以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等相关性调研,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中只重知识传授,不重技能的实用性与先进性,而且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评价片面、单一,不能综合反映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人才规格的要求极不相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评价形式单一

虽然数字媒体专业是新兴专业,但是评价方式仍然沿用已有学科的传统评价方式。比如,我校教务规定期中评价占30%,平时占40%,期末占30%。评价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即知识覆盖面窄、评价不能与实践相结合。此外,仅凭期中、期末两次评价也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字媒体技能类课程,传统的课程评价形式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

1.2评价内容与实际脱节

数字媒体专业的传统课程评价内容大多是以老师的经验和教材介绍的技能为主,不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企业项目为目标最新、最实用的知识点进行考核学生,知识老化,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当学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学习的知识老化、陈旧,不能马上胜任岗位,需要重新在企业中再学习,导致学校给企业推荐学生变得被动,学生就业率下降。

2 多元化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

传统的专业课程评价对于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企业需求人才具有明显的副作用,评价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学校的教学实践改革,根据对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评价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开展多形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一是大作业方式。如图像处理、影視后期编辑、网页设计等这类课程应该强调过程考查。在教与学的整个阶段,教师从一开始到课程终结,分阶段进行测评,课程结束由学生提交本课程的综合作业。

二是项目化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大的项目设计,项目的取得可以从合作企业完成的真实任务中获得,学生按特长搭配组合,分工协作。项目成绩的好坏与每一个成员联系到一起,这种评价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与人协作的能力。

三是课程论文方式。这种方式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方式,能够考查学生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进行资料查询,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调查、分析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2.2利用竞赛、作业展评等活动进行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评的综合评价改革

制定数字媒体专业技能课竞赛训练队、微电影社团活动、摄影作品展评等多种训练方式,建立学生奖励制度等,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参加学校各类竞赛训练、各种社团活动及作业作品展评活动等,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数字媒体专业开展影视后期编辑大赛,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也可为参加省市级的比赛储备人才。

2.3开展社会、行业参与的职业资格认定和技能等级评价“以定促学,以定促评”评价模式改革

在教学中以行业标准作为学生的技能考核标准,并将专业技能认证融合到教学计划中。数字媒体专业可以参加Macromedia公司Flash国际认证资格评价、Adobe公司Photoshop平面设计师认证资格评价、多媒体作品制作员,数字视频合成师等的认证评价。能否取得本专业的资格认定证书,也是学生成绩评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4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见习期间,积极开展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评价

充分发挥校内外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学校学生赴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见习、工学交替实践,探索开展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评价。如我校数字媒体专业在二年级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优秀实习生评价标准、学生实习作业评价等方案,由实习企业和指导教师共同给出学生相关专业的课程实习成绩,取代了仅仅由任课老师一人给出学生成绩的评价模式。在三年级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共同设计以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促进就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活动项目,利用企业资源,创新开展适应工作环境的职业能力培训、技能训练、技能竞赛、顶岗实习技术能手评比、优秀员工评比等活动,是对最后一年学业成绩的综合能力评价,取代了以前顶岗实习期学生成绩评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总之,多元化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的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需要任课教师、企业、行业、研究机构、其他社会组织、学校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苗苗.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实践类评价改革与实践[J]. 评价周刊 ,2008(48).

9.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篇九

摘要:实验教学是化学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中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对原有的化学实验考核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有利于落实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中级化学实验;考核评价;改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在教学方面也在不断的改革与探索,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位置越发重要,高校对如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希望通过改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不能以理论教学的评价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评价,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需要更新,如果没有新的评价机制,化学实验教学将难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0.中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初探 篇十

【摘要】现代企业需求的新变化使中职生的岗位竞争力在技能优势之外,还需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如责任意识、创造力、合作精神等。笔者认为职校学生实现自主管理是以后适应社会、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自主管理 竞争机制 综合素养

据调查,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他们工作稳定,做事比较踏实,动手能力较强;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眼界不够开阔,自由成长的时间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是很清楚。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呢?笔者认为职校学生实现自主管理是以后适应社会、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途径。自主管理以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为宗旨,积极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怎样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我们必须认识到,中职学生因中考失利易产生自卑受挫心理,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所以他们有强烈的被社会认同的需求。如果要做到学生自我管理,首先要尊重学生。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首先应该了解他们,亲近他们,进而鼓起他们进步的信心和勇气。对学生曾经有过的错误要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充分理解,相信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可塑性,相信他们都渴望着、憧憬着美好的前景。因此,在工作中,我总是以理解、信任为前提,以真诚的爱为基础,去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师生的感情共鸣,诱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决心和意志。

一、创设课程,指导学生自主管理

组织学生学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撰写心得体会,让全体学生领会学校的管理精神,为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做好指导,让学生认识到自主管理的优势所在。新生可塑性强,对新环境新生活充满期望,部分对初中时期的学习和生活不尽满意的新生,有洗心革面、东山再起的意愿。抓住这一心理,及时进行因势利导,易将心育和德育、智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使学生的潜能、素质和个性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从而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学习情绪、学习过程、课余生活等各方面协调统一,走上最佳的成长轨道上来。同时,学校以“立志、求实、精技、创新”为校风,以“培养习惯,培育精神,提升能力”为目标,从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如上学期学校推出的寝室、教室7S管理,加强了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本学期学校开展了礼仪之星的争创,让同学们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无声就餐让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就餐习惯。我以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为基点,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通过一系列活动,最终让他们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效果。

二、组建班委会,加大学生自主管理空间

魏书生教师说过,“班级要实现管理自动化,先要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是的,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其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三、缩小范围、分组管理、增强学生竞争意识

由于学生基础的原因,自主管理的开展并不是从来就一帆风顺的。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与班干部无缘,没有机会锻炼自主能力,所以,开学伊始,我并没有把自己关于班集体建设的设想和盘托出,而是和学生一起探讨班级的建设方法。这样做,不但从一开始就使他们关注班级建设,而且我也从中吸取了不少好点子。我还利用班会课,面向每一位同学,使其做好三个第一次: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话,第一次参加管理工作的讨论。这样不仅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并且使学生们认识了自我,肯定了自我。团队合作能力直接反映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本人把全班同学按自愿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选组长一名,组长牵头讨论出各组的管理办法报班委会审批后执行。再通过学生会、班干部、教师三结合的方式对各小组进行考评,每周评出一个最差组和一个最佳组并上榜公布。每获一次最佳组每个组员加操行1分。被评为最差组的所有同学与班主任处一起研究改进办法。每学期进行两次综合评比(综合评比包括学习成绩),期中和期末各一次。被评为最佳组的在班内给予表彰,给以适当的奖励。校级及以上的文明学生等各类表彰都以此为根据。实行这种方式管理以后每位同学都严格要求自己,都竭力为本组获取最大荣誉。同学们在有竞争、有压力有动力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不断增强了心理的承受能力。

四、搭建社团舞台,创设成长乐园

为充实课余文化生活,用每周一节班会的时间组织班上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达到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由组织委员负责,并做到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有总结。鼓励参加由学生会的社团部开展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社团节、艺术节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把他们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11.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篇十一

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 教学评价 工学结合

一、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及评价模式演变

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是中职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的科学依据。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5部大纲),教学内容、能力要求、教学评价要求总体特点等都有所不同。

20世纪80~90年代的普通中专生,多半文化课程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较强。当时英语课程的普及程度远低于现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共享不丰富,考核评价的手段有限,以卷面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是主要形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未受到足够重视。

21世纪初,用人单位(以外向型企业为典型)对一线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英语语言基本运用能力也成为诸多岗位招聘的必要条件之一,英语课程教学和评价必然要适应此种变化。

2000年版的大纲提出,“坚持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要求体现学生的语言能力,即“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形式应该包含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2009年版的大纲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可采用真实任务的形式,并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指导功能,突出对学生的激励,提出“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这也是对前些年英语教学评价实践探索的认可。

满足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无统一要求(任意选修)拓展模块2200左右单词;400左右惯用语及搭配;能根据词法自主扩词听、说、读、写、词汇、语法有具体要求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影响

“工学结合”,即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学生工学相长,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适应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要求,《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列出了如何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模式,即“要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必然影响中职英语教学和评价。英语课程不只是教会学生认识单词、辨识语法现象、模拟场景会话、通过传统的语言知识测试,而要更多地创设生活和职业场景等语用环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了解文化,通过对比分析文化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英语课程,应该是更基础、更实用的,能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体现职业特点的语言课程。

三、对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思考

1.突出教学手段创新和资源整合利用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构建国家教育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建成教学资源平台、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综合资源平台。就中职英语课程而言,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环境。教材只是资源的一部分,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嵌入教学设计,如故事、电影、音乐等素材。教师要发挥教学光盘、音频、视频、动漫动画等鲜活素材的优势,强化视、听、说训练的针对性,把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企业文化等相结合,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自主学习,丰富其学习策略。

2.突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教学及评价必须突破字、词、句、篇的范畴,更多偏向于实际语言环境下的语言运用。如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会使用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Operation panel),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能借助词典阅读屏幕显示的指示说明(Instructions),文秘专业学生则必须会使用简单的应用文与外籍(英语国家)客户交流。这种语言运用能力可能不是完全标准化的、成段成篇的,但一定要是有效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输出。

3.突出评价的多元化和激励作用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依据的多元化,可以避免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片面评价,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遴选的评价指标,需要兼顾“够用、易懂、好操作”。多数学生希望得到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成效的肯定,而不只是“分数”。学生知晓评价的要素或指标,能全面参与过程性评价,并认可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才能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因此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要体现对学生语言学习过程的激励。

参考文献:

[1]刘道义.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机电技师学院)endprint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中职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比较,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需要,提出深化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及评价改革的意见,即要突出教学手段创新和资源整合利用,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评价的多元和激励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 教学评价 工学结合

一、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及评价模式演变

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是中职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的科学依据。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5部大纲),教学内容、能力要求、教学评价要求总体特点等都有所不同。

20世纪80~90年代的普通中专生,多半文化课程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较强。当时英语课程的普及程度远低于现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共享不丰富,考核评价的手段有限,以卷面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是主要形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未受到足够重视。

21世纪初,用人单位(以外向型企业为典型)对一线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英语语言基本运用能力也成为诸多岗位招聘的必要条件之一,英语课程教学和评价必然要适应此种变化。

2000年版的大纲提出,“坚持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要求体现学生的语言能力,即“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形式应该包含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2009年版的大纲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可采用真实任务的形式,并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指导功能,突出对学生的激励,提出“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这也是对前些年英语教学评价实践探索的认可。

满足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无统一要求(任意选修)拓展模块2200左右单词;400左右惯用语及搭配;能根据词法自主扩词听、说、读、写、词汇、语法有具体要求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影响

“工学结合”,即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学生工学相长,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适应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要求,《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列出了如何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模式,即“要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必然影响中职英语教学和评价。英语课程不只是教会学生认识单词、辨识语法现象、模拟场景会话、通过传统的语言知识测试,而要更多地创设生活和职业场景等语用环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了解文化,通过对比分析文化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英语课程,应该是更基础、更实用的,能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体现职业特点的语言课程。

三、对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思考

1.突出教学手段创新和资源整合利用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构建国家教育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建成教学资源平台、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综合资源平台。就中职英语课程而言,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环境。教材只是资源的一部分,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嵌入教学设计,如故事、电影、音乐等素材。教师要发挥教学光盘、音频、视频、动漫动画等鲜活素材的优势,强化视、听、说训练的针对性,把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企业文化等相结合,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自主学习,丰富其学习策略。

2.突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教学及评价必须突破字、词、句、篇的范畴,更多偏向于实际语言环境下的语言运用。如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会使用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Operation panel),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能借助词典阅读屏幕显示的指示说明(Instructions),文秘专业学生则必须会使用简单的应用文与外籍(英语国家)客户交流。这种语言运用能力可能不是完全标准化的、成段成篇的,但一定要是有效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输出。

3.突出评价的多元化和激励作用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依据的多元化,可以避免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片面评价,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遴选的评价指标,需要兼顾“够用、易懂、好操作”。多数学生希望得到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成效的肯定,而不只是“分数”。学生知晓评价的要素或指标,能全面参与过程性评价,并认可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才能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因此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要体现对学生语言学习过程的激励。

参考文献:

[1]刘道义.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机电技师学院)endprint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中职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比较,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需要,提出深化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及评价改革的意见,即要突出教学手段创新和资源整合利用,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评价的多元和激励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 教学评价 工学结合

一、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及评价模式演变

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是中职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的科学依据。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5部大纲),教学内容、能力要求、教学评价要求总体特点等都有所不同。

20世纪80~90年代的普通中专生,多半文化课程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较强。当时英语课程的普及程度远低于现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共享不丰富,考核评价的手段有限,以卷面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是主要形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未受到足够重视。

21世纪初,用人单位(以外向型企业为典型)对一线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英语语言基本运用能力也成为诸多岗位招聘的必要条件之一,英语课程教学和评价必然要适应此种变化。

2000年版的大纲提出,“坚持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要求体现学生的语言能力,即“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形式应该包含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2009年版的大纲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可采用真实任务的形式,并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指导功能,突出对学生的激励,提出“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这也是对前些年英语教学评价实践探索的认可。

满足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无统一要求(任意选修)拓展模块2200左右单词;400左右惯用语及搭配;能根据词法自主扩词听、说、读、写、词汇、语法有具体要求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影响

“工学结合”,即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学生工学相长,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适应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要求,《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列出了如何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模式,即“要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必然影响中职英语教学和评价。英语课程不只是教会学生认识单词、辨识语法现象、模拟场景会话、通过传统的语言知识测试,而要更多地创设生活和职业场景等语用环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了解文化,通过对比分析文化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英语课程,应该是更基础、更实用的,能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体现职业特点的语言课程。

三、对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思考

1.突出教学手段创新和资源整合利用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构建国家教育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建成教学资源平台、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综合资源平台。就中职英语课程而言,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环境。教材只是资源的一部分,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嵌入教学设计,如故事、电影、音乐等素材。教师要发挥教学光盘、音频、视频、动漫动画等鲜活素材的优势,强化视、听、说训练的针对性,把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企业文化等相结合,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自主学习,丰富其学习策略。

2.突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教学及评价必须突破字、词、句、篇的范畴,更多偏向于实际语言环境下的语言运用。如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会使用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Operation panel),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能借助词典阅读屏幕显示的指示说明(Instructions),文秘专业学生则必须会使用简单的应用文与外籍(英语国家)客户交流。这种语言运用能力可能不是完全标准化的、成段成篇的,但一定要是有效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输出。

3.突出评价的多元化和激励作用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依据的多元化,可以避免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片面评价,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遴选的评价指标,需要兼顾“够用、易懂、好操作”。多数学生希望得到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成效的肯定,而不只是“分数”。学生知晓评价的要素或指标,能全面参与过程性评价,并认可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才能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因此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要体现对学生语言学习过程的激励。

参考文献:

[1]刘道义.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海南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构建的研究 篇十二

目前中职学校评价模式和督导机制还不够科学合理和完善,评价主要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模式,存在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考试内容过分依附教材、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弊端。由于对学生的评价模式主要限于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造成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职业素养评价还比较欠缺,重智商轻情商,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轻业绩,评价个体单一、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和督导的监督、导向和激励机制还需加强和完善。

二、指导思想

以职业教育特色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评价为依据,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构建以业绩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由教师、学生、和企业参与,按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学生评价和考核体系,进一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牌和办学实力。

三、评价依据

1.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能力和对人才评价方案;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要求;

3.职业技能鉴定要素和鉴定方法;

4.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5.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要求。

四、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包含知识、能力、道德、职业品质素养和发展潜能,评价成绩与学生就业能力基本一致,评价模式科学,评价要素科学,评价内涵科学,评价方法科学。就每门课程考核而言,考试的命题应严格按照课标对不同能力的不同要求进行命题,处理好课标和教材的关系,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或常识性错误。目标结构、知识结构要通盘考虑,发挥每一道试题的考功能,考核方式的操作性要强。

2.多元评价性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主体包含教师、学生和第三方企业,第三方企业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或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参与专业能力点的提炼确定和考核方法的讨论,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技能大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讲座并进行考核,参与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等。评价内容包含知识、能力、道德、职业品质素养和发展潜能,有理论知识层面、技能操作层面、职业道德层面、方法能力方面和社会能力方面等内容。评价方法有笔试、操作、提问、大型作业等方式。

3.激励导向性原则: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通过评价检验教学成果,促进教师深入教育教学研究、探讨教育教学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思想,注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学习和锻炼,鼓励学生多参与第二课堂、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大专学习、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学习和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4.合理适用性原则:考核的方式能体现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能使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考核的方式适用不同学科的特点与要求,真正能体现并能达到教学目标。考核内容具体细化,有考核内涵条目,有评分标准,以表格形式进行细化考核,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5.灵活多样性原则:由于各专业、各学科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要求与特点也各不相同,人的认知、知识、技能、体能、能力、爱好、理想、态度等各不相同,它需要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度和甄别,才能判明被测方面量的大小和质的优劣,每种考试的形式都有特定的功能,理论与实践对学生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不同课程、不同年级、不同阶段评价要素和各部分权重进行必要调整,充分体现评价的灵活多样性。

五、评价方法

1.学生课程成绩评定

由学生评价成绩(20%)加教师评价成绩(80%)(平时成绩20%、技能成绩30%或15%、理论成绩30%(期中10%、期末20%)或45%(期中10%、期末20%)。

2.学生每学期综合成绩评定

除了课程成绩,还应每学期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给出一个综合评分。

综合评分组成:

(1)课程成绩(50%)

(2)职业品质和素养成绩(30%)加发展潜能成绩(10%)。

发展潜能项目和成绩:

(1)参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并考取有关证书,每考取一门证书加40分。

(2)参与第二课堂技能培训,培训学时达到20学时以上,每一项目加20分。

(3)在校期间参与大专学历学习加30分。

(4)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获一等奖加30分,二等奖20分,三等奖10分,优秀奖5分。

(5)参加省赛国赛,获国赛一等奖加100分,获国赛二等奖加90分,获国赛三等奖加80分,获国赛优秀奖加70分,获省赛一等奖加70分,获省赛二等奖加50分,获省赛三等奖加40分,获省赛优秀奖加30分。

(6)成功参与组织学校大型活动,每次加15分。

(7)成功组织指导班级开展有关活动,每次加10分。

(8)有创新发明或解决了有关问题,视级别每项加30至80分。

(9)极阅读有关书籍,每学期阅读书籍达5本的加10分,每增加一本加1分,最多不超过35分。

(10)参与学雷锋活动,拾金不昧,每次加10分。

(11)获其他奖励或贡献的视情况加10至40分。

摘要:文章根据目前中职教育的特点,结合海南的中职教育现状,试图构建一个中职学生的评价模式,促进中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13.中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篇十三

高职综合英语2+3+5学习评价模式-引入职业标准的测试改革

针对传统终结性学习评价不能适应现行英语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要求,结合综合英语课程特点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所发挥的`作用,探讨实施引入职业标准的综合性学习评价对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激励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 者:张菊敏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湖北,襄樊,44105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35)分类号:H3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职业标准 综合性评价

14.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历程 篇十四

第一小节

一、对50年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历程的回顾

学生学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教育评价的改革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当然,也受到人们对评价认识的制约。因此,对教育评价,乃至于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历程。崔允漷先生在《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一书中说:“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变革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试图通过不断完善选拔鉴别功能的单一考试的变革来驱动整个评价体系变革的历史。”

年来,全国的高考、中考等“高利害性”的考试,还包括各个地区的统考,占据着学业评价政策的核心。诚然,高考、中考一直在进行着改革。但是不管怎样变来变去,它始终以选拔和鉴别功能为轴心,这一根本功能没有改变。所以说,基础教育体系的评价改革,往往是这样的变革的不断的复演。世纪 80年代到本世纪初,教育评价政策强调的是考试次数的减少,出题的要求降低等,以减少由于过度强调考试的选拔、鉴别功能,给师生们带来的沉重负担。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对减负,对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除此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前瞻性的评价方面的改革政策。这样政策的延续,使得我们的考试更加侧重选拔与鉴别,而这种选拔鉴别性的考试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给我们学生学业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说是深重的。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我们的课堂,甚至于还伸延到课外。我们来看一道题,这道题是幼儿园升小学的一道入学考试题。这个题目是这样的:有 1到 9,九个数,将它们分类,比如说一类是 1、3、5、7、9,另外一类是 2、4、6、8。这是以奇偶数为标准分类的。问:如果把数字分成三类,分别是“1、3、7、8”,“

5、9”,“2、4、6”,这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呢?我们初看这个题目,都感觉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当我们看到答案之后,更觉得啼笑皆非。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1、3、7、8,是读第一声,5、9是读三声,2、4、6是读四声。这样的考试,通过纸笔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仅在我们的小学、中学的课堂上出现,并且还前移到了幼儿园升小学的考试当中。这样评价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片面地追求标准化答案,片面地关注书面测验等。在这样的考试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评价后,学生的成绩还要被晒出来,和其他同学进行排名比较,这样的排名还会影响到他在教室中座位的次序。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样的评价最终只能让学生一次一次地获得挫败感,甚至感觉到对学习的厌倦。学校老师为了追求高分,追求评价的好结果,于是对学生进行强化的机械训练。这种强化的训练,不能不能使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长足进步,有时甚至束缚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曾经在一次表演中当众遭受了滑铁卢。有一天他做表演,有人上台给他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 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了车站,有 87人下车,65人上车,又一站,下去了 49人,上来了 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 37人,上来 96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 74人,上来 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 17人,上来 23人„„出题的人话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小儿科,告诉你,火车上一共有„„”,他刚要说答案,那个人赶忙拦住他说,“不,我是请您算出,火车一共停了多少站”。阿伯特·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就是束缚思维的灵活性,使人的心理活动变得刻板僵化。如果把这样的束缚人思维灵活性的训练用到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通过对50年的回顾,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我们的学生学业评价是随着高利害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评价的结果就是课堂上老师教得过死,学生学得刻板,评价评的是分,而不是人。

第二,这种学业评价体系,无法完成对学生全部学习结果的测量。学生在学校不仅仅学知识,同时还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要培养学生好的思维品质,学习要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以往的学业评价体系,只能单纯地测量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达成情况,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品质,则是无法测量的。

第三,这种学生评价体系,过分地强调对知识的记忆,从而弱化了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对高分的一味追求,教师和学生都极力地想通过纸笔测试获得更高的成绩,于是对纸笔测试涉及的知识进行强化的记忆,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从刚才讲的心算家的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人的思维一旦受到了某种束缚,或者说只关注到了问题的一面,那么他对问题的其他方面,可能就会有所忽略。

第四,这种学业评价的结果是以单纯的训练替代教学,课堂成为了练兵场,学生成为了记忆机器。在近些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了鉴赏题。于是,一些老师就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解答鉴赏题的训练,老师训练的内容,是解答这类题目公式,而不是进行鉴赏的思维方式。在答题时,学生依照老师提供的所谓公式生搬硬套,不能把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分析和运用在试卷上展示出来。

第五,由于过分地追求这样的高分,由于用片面的评价替代了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全面评价,所以师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非常沉重的负担。每天老师想的是如何要提高学生的分数,学生想的是考试我会得多少分。

综合上面的几点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前50年我国基础教育学业评价改革的历史,只不过是大规模考试的变革史。难怪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要回答钱老的这个问题,评价制度改革应该纳入其中。只有改革我们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更全面地育人,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第二小节

二、学业评价改革的现状

可以说,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世界各国的教育界也都期望通过评价的革新,一方面更好地进行人才的选拔,另一方面发挥它的导向作用,来促进教学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应该说,中小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重大难题。对于评价制度的改革,政府在政策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要求。2002年 12月,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制定下发了《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过于单一。“通知”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对评价目标、措施与方法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通知”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改革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政府教育部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研究部门同时也加强了理论的研究,有些研究者已经在理论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简单来说,学业评价就是以我们现行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搜集学生在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进行具有价值的判断的过程。我们从学业评价的概念出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业水平不完全等同于学生的单科学习成绩,它的范畴要比学习成绩范畴要大得多。它不仅仅包括学生对于知识与能力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水准,同时还包括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学生所处的一种状态。

对于新的评价系统,我们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评价应当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成就,除了过去一直强调的知识技能以外,还应当关注诸如问题解决、判断性思考、有效交流、团队工作等高层次的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是多元的,而不是单维的。

第二,评价不是简单的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和比较。还应当对学习产生有益的影响,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意义和理解的追寻,促进学生自我导向的反思性的独立的学习。评价的目的不是排名,不是比较,不是选拔,不是甄别,而是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最终的目的。

第三,评价不应将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之中。换句话说,学生在评价当中,应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不仅仅是一位被评价者,还应当是评价者。也就是说,评价当中要包含着学生的自我评价。

第四,评价应当运用情境化的、复杂的、挑战性的任务,而不能运用去情境化的、碎片化的、基于事实的回忆的任务。我们需要的是多种多样、不拘泥于纸笔测试的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这样的功能。要想实现这样的评价功能,我们要构建两个评价体系。第一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第二个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这样两个评价体系当中,评价的要求和内容各有所不同。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来重新确定学生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我曾经到过一所学校,那所学校对学生个体和班级,都收集了成长的记录。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成长记录,班级也有成长记录袋。在成长记录中,不仅仅记录了学生认知上的变化,比如说包括学生的成绩单,也包括学生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实践记录,同时还包括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就,比如奖状,甚至还包括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一些小的文章、小的体会。学生把这些成果都放进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最终在学生毕业之时,用成长记录袋来描述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对自己经历的梳理,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样的学生评价,不仅仅是拿学生的记分册作为评价的依据,同时还关注到了学生的各个方面在学校所获得的成就。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地被这种成长记录激励着。同样班级也有“班级成长记录袋”,记录着班级当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进步的过程。这样一个班级,或者说这个班级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要为自己的班级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的办法。

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学生评价的内容,要确定评价标准。学科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首先要以各科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确定具体的评价的内容。除了学科的学习目标以外,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般性的发展目标。比如说学会学习的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的技能,沟通技能,思考和推理的技能,合作技能等,还有他的社会责任感的发展轨迹。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内容的构成,既包含学科的学习目标,也包含着一般性的发展目标,这样一种评价对学生来讲是客观的、多维的、科学的,并且是一种综合的评定。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明确规定如何“立体地”评价学生。例如,在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建立化学学习的档案袋,收录他们重要的资料。例如,可以收集单元知识学习的总结;可以收集在化学学习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还可以收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设计方案,并且要把过程记录下来;同时还可以记录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的结论,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在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同样也有着这样的表述。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究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在生物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探究精神的评价也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生物标准”)

案例:“种子萌发条件”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设计实验,实际操作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分别验证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有哪些。

课程标准以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为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等,让学生设计实验,实际操作实验,收集实验的数据和资料,分别验证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有哪些。我们给学生布置这样的探究活动之后,可以参照下列各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能否根据观察到的或者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的实验;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的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来完成实验,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且得出结论;能否在探究活动当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这些评价项不仅仅评价了学生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同时还评价了学生在参与活动当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评价正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根本的要求,也是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最终目的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当中,我们既要关注到对学生事实性知识掌握的评价,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状况。基于上述评价的功能要求,我们在评价的时候,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在构建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之初,要明确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应知道并且能够做到什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够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直接拿中考题、高考题,作为对学生进行阶段学习检测的材料。应该说中考、高考这样一种高利害性的考试,他们大多测试的是学生的综合性的能力,用它作为平时学习,甚至是一节课学习的检测材料,应该说是不合适的。我们老师在构建这样一种评价体系当中,应该把学生较长一段时间应达到的目标,分解成为不同评价阶段相对应的目标的要求。比如说我们要评价学生在第三学期的语文学习的结果,那我们就必须有效地分解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所规定的这个学段的内容标准,要明确第三学期的学习目标,学生应该达到这种目标,教师也应该依据这样一个目标,制定不同单元的学生应该达到的相应的目标,以便更好地确定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标准。

其次,要了解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过程中所表现的状态。评价的过程,其实就是收集关于学生学习状态证据的过程。教师收集证据的范围,应当限于课标所规定的内容,应当限于教师实际教过且学生实际学过的内容,否则就有可能收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证据,产生对学生不公平的结果。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的内容。第三,教师要用收集到的资料与课标所规定的相应阶段的要求相比对,确定学生在这些方面达到的水平,找出它们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我们教师所要做的正是要缩短二者之间的差异。这种收集资料的目的,或者说我们评价的目的,也恰恰是要解决,要促进学生的学习。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这是一份老师写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报告单。老师在语文学习中,把学习内容划分为这样几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与积累、写作和口语交际。在不同的领域当中,老师先具体地对课程标准、本学段的要求、评价的标准形成一个认识。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目前的某一领域的状态,做了一个描述。比如说这位同学,在正确读准字音方面表现突出,能够做到结合具体语境,读准常用的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和异误读字。从读音方面来看,这位同学表现突出,处在非常好的一种状态。他能够读懂常见的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和异误读字,他与课程标准也有一定的差距。老师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就是让学生继续丰富汉字的认读范围,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及时地纠正读音。这个学生在纠正读音方面有不正确的习惯,但是他在测试当中或者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也暴露出来这样一些问题。老师及时地给他进行纠正。我们通过此例可以看出: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说要给出这个学生评分和排名,目的在于看一看这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在识字与写字这个领域中,在读音方面他所达到的程度,而且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缩小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差距。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实例就可以看到评价的根本目的。

上一篇:奇特的鱼小学作文下一篇:那件事真让我难忘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