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共7篇)(共7篇)
1.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篇一
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思维方式转变
张香兰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探讨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是丰富当前课程理论、推动课程改革实践向纵深发展的紧迫议题。过程哲学的两个核心命题,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维与视角。“过程”视野中的课程改革应该突出课程的过程思维和关系思维,克服教学评价中“具体性误置的谬误”,建构综合的评价机制,学校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自行设定课程。
关键词:过程哲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C
一、过程哲学的两个中心命题
过程哲学(process philosophy,也称有机哲学organism philosophy)是由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开创的。笔者对过程哲学中对课程改革具有启迪意义的两个中心命题作一简要阐述。
(一)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过程哲学从发生学角度论述了世界的有机整体性。它认为构成宇宙的终极存在物是“事件”(events),世界由许许多多事件组成,每个大事件又由许许多多小事件组成,每个小事件又由许许多多更小的事件通过相互摄入而生成,如此一层层的事件相互包含、相互摄入、相互关联,就构成了一个“广延连续统”,一个有机整体。事件的这种共存性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所有事件都是相互联结(nexus),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宇宙中的每个事件都不是静止、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事件保持确定性的内在的广泛联系,每个事件都是关系的产物。这种整体观一反西方传统哲学的实体论和二元论,为重新认识世界开启了新视角。
(二)世界是创造性生成的过程
过程哲学认为,“过程”是构成宇宙最后真实的基本单位──事件或实际存在物的生成样态,每种事物都以过程形式存在,是各种状态之间不停的转化、生成过程。“每一种实际存在物本身只能被描述为一种有机过程。它在微观世界中重复着宏观世界中的宇宙。它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每一种状态都是其后继者向有关事物的完成继续前进的实在基础。” [1](392)这种过程是创造性运动的过程。创造性是所有事物的内在本质,“‘创造性’是那些标志终极事实之特征的各种共相之共相。” [1](36)事物的各种特征是这种创造性的具体显现,创造性则是一切现实事物存在的根据。事物的创造性特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因,事物走向新颖性的进展也正是这种终极的创造性原理在相应情境中的应用。过程哲学关于事物的创造性运动过程原理克服了传统哲学的机械论思想,形成了一切事物都是动态、变化的世界观。
过程哲学打破了二元对立、机械论和还原论的现代世界观,但这种打破不是一味地破坏,而是着眼于建设向度,“怀特海是一个后现代思想家,但怀特海的后现代主义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它和现代性的关系是‘既爱又恨’而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它对现代性的批判是扬弃而非全盘否定,它反对的只是现代性的霸权而非要拒斥它的成就。” [2]
二、课程思维方式的转变
基于过程哲学,我国课程改革中课程思维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突出课程的过程思维,以问题为基础设计课程
课程的过程思维,是指将课程认定为过程而不是预设的外在于学习者之外的静态知识,过程性是课程的本质特性。倘若忽视课程的过程性,教师与学生就容易成为被动的执行者和学习者。这种课程观与人的内在规定性—创造性相悖。过程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创造性,创造性是其存在的终极原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彰显其创造性,才能得到很好发展。然而,传统思维中的课程是给定的知识,它建立在这样一种假定的基础之上,即假定知识可以满足人类求知的需要。这种假定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学科专家、教学实践者、学校以及大部分公众所共同作出的。其理由之一是,人们有获取知识的内在愿望,获得知识可以满足人的求知欲。学科课程被认定是获得知识的极好方式,在这里,知识被假定等同于信息。
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在强调教育对知识传承的同时,应放眼教育面向未来可能性的功能。片面强调前者,容易使教育成为知识传播的机器而非使人实现自我、享有自身价值的创造性过程。课程设计应处理好知识的静态性与人的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人的创造性来源于人的好奇心,好奇心则是创造性得以展现的动力。因此,课程设计应该能够激发并满足人的好奇心,课程实施应该是一次充满探险乐趣的好奇心之旅。好奇心始于问题,问题才是真正能够满足人求知需要的根本要素。因此,课程设计必须超越学科限制,合理考虑以问题为基础的编排体系。过程思维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存在与生成的关系,过程思维强调课程的生成性,课程在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生成。它不是预先存在于学习者与教师之外的“给定的”学习材料,也不具备知识权威的意义,而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多种可能性。当然,课程的生成性和预设性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实质上是课程实施与课程设计之间关系的反映。
(二)凸显课程的关系思维,超越学科限制,以生活为主题整体架构课程
课程的关系思维是指将知识的内在联系作为设定课程的基本标准,它有利于消解现代学校制度以来学科过度分化的倾向。现代科学发展促使学校课程急剧分化并随着各门科学的深入发展形成森严的学科壁垒。每一门学科都像一座孤岛,与其他学科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学科的过度分化不利于把握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将相互疏离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分门别类传授给学生,破坏了生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过程哲学中的关系思维提醒我们,人类所有经验都非孤立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源于完整、统一的生活。课程应该能够充分展现生活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以让学生正确理解生活、创造生活。为此,课程设计应该改变学科分离的状况,将各种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多样化、综合的课程体系以重构生活经验的统一。生活和实践是课程设计的源泉,课程设计不能游离于生活之外,它应反映人们对生活的完整理解,而不是片面的的肢解。课程不但融合科学、技术、人文内容,是美育、德育的统一,而且要能够平衡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训练,为此,“所有类型的手工训练应该构成每一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教育不仅是对抽象智力有吸引力。有目的的活动、智力活动和当下的有价值的成就感应该组合成一个经验统一体。” [3]
(三)强调具体思维,克服考评中“具体性误置的谬误”,转变课程设计主体
各种考试是传统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中考和高考是学生升学的唯一尺度,围绕这两种考试所进行的各种平时测试,是衡量学生好与不好的客观标准。但这种考试不能测出学生真实具体的情况,仅凭考试分数评价学生正可谓怀特海所痛贬的“具体性误置的谬误”①,即以简单抽象代替丰富的具体存在,以属性代替实体。在考试分数的评价体制中,每个学生只是一个分数代号,分数代替真实、丰富、具体的学生。事实上,每个分数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丰富情感、创造性和审美旨趣、个性多样、真实可感的学生,分数永远不能穷尽学生个体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真实的学生远远要比分数所展示的学生丰富得多。分数只不过是学生众多属性中的一个,将分数属性等同于学生本体,抹杀了学生其他具体真实的属性。这种“具体性误置的谬误”的危害还在于它忽略了教育世界的多样性,教师的天赋、学生智力的类型、他们生活的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提供的机会等等因素的差异统统被排除在评价之外,从而遮蔽了教育应该成就一个真正的人的功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所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条体现在各科目考试中的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 [4](10)
为克服考试所带来的“具体性误置的谬误”,必须建立一种全面、综合的考评体系,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考评的一个方面,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能力等等方面都应纳入考试范畴。同时,考评主体应该发生转变,即以校内考评代替校外统一考试,发展学校独立自主的评价机制。随之发生转变的是课程设计主体由学科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等转变为学校教师,由学校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自身的需要自行设计课程。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单位,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课程,即由教师自己设定课程,最后教师根据自己设定的课程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学校的考核则主要考核这些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教育改革的首要条件是,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应有经过批判的课程,而这些课程是由本校教师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而设计制定的。”[4](24)学校不仅有权设定部分课程,而且应该有权对上级分配的课程进行修正,“不容许有未经学校教职人员修正的极其死板的课程。” [4](25)
作者简介:张香兰(1969—),女,山东金乡人,枣庄学院教育技术系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教育哲学、道德教育理论。
①“具体性误置的谬误”是怀特海批判17世纪科学思想方法时所使用的概念,意指在科学思维中将抽象误认为具体事实和将属性等同于实体,并指出这种谬论在哲学中引起很大混乱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杨富斌,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曲跃厚,王治河.走向一种后现代教育哲学—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J].哲学研究.2004,(5):85—91.[3]Alfred North Whitehead.Essays in Science and Philosophy.Philosophical Library New York.1948.121.[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责任编辑:刘启迪)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rriculum Thinking Method Based on Process Philosophy
ZHANG Xiang-l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Abstract:Exploring the philosophy basis of curriculum reform is an urgent subject for enriching current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omo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The two core ideas of process philosophy have some connection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which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and insight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view of process mus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thinking and relation thinking, avoid using the concrete marks to evaluate students’learning, construct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let schools make self-evaluation and teachers set up the courses for themselves.Key words: process philosophy;curriculum reform
2.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篇二
《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是他的第四部音乐哲学系列著作, 彼得﹒基维在这本书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且因出于分析哲学传统, 作者在看待和讨论问题时的明确、逻辑与细致特别值得我们借鉴与参照。书中对任一概念、术语和范畴的界定均极为精确, 对于理清思路、推进思考十分有效。全书的中心命题是针对“纯音乐” (也即没有标题内容的纯器乐作品) 的感知、聆听和理解, 不仅批判性地考察了诸多前人的理论观点, 而且提出了诸多有趣的观点和新思路。特别如, 音乐中的“模仿”问题;聆听和理解纯音乐时, 关于音乐中解读“再现性” (海伦的方式) 内容或在情感上与音乐上形成共振等相关问题做了非常内行和精准的分析。
整本书中, 作者并没有向我们作出概念性的解释, 即什么是纯音乐。他说, “我们应该如何给纯音乐“下定义”?如果我们聪明的话, 就根本不会尝试着去定义它;因为我们很可能会定义过宽或过窄, 而且还会引起其他的哲学难题。”或许可以理解为:有智慧的认识轻易不会给人们答案的。但是, 通常意义上为了我们今天的论述, 如果可以的话, 我们是把没有标题内容的纯器乐作品称为纯音乐。
二、用哲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文章当中的第四章《海伦的方式》, 其实是向我们提出了纯音乐体验的一种模式即再现模式——再现性地聆听和欣赏 (虽然在学术上人们对这种观点存在不同的看法) 。因此, 我就这个问题说一下我的认识。
纯音乐体验, 即使是在最浅的“无意识”的音乐鉴赏层面, 音乐都是为耳朵所设的感知和认知对象, 对他的理解要借助某种描述或其他方面, 无论这个方面对于意识是多么模糊并且是多么模糊地呈现于意识中。音乐愉悦是从聆听和想象到的某种事物中获得愉悦。用当代精神分析哲学的方法来讲, 音乐是一种意识的“意向性”对象。
意向性的理解音乐的最为明显的方式就是, 把它理解为再现性的艺术。对音乐的再现性问题, 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是因为在他们看来, 再现的本质上应当是充满了内容, 而纯音乐是纯粹的, 无内容的;再现一定是对某物的再现。但是, 要值得注意的是, 再现并不是音乐的最终目的。
1 8世纪, 在音乐最初被看成是美的艺术的一部分的时候, 是因为它可以模仿—这个原则将所有的艺术连结在一起而成为一种工作:真实反映自然。比如绘画艺术, 1 8世纪末期大卫的一幅名画《马拉之死》, 真实反映了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马拉遇害的事件, 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情形, 可以说绘画艺术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那么, 音乐模仿的是什么呢?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 使得人们对此提出了异议。其实, 我看来, 音乐中的模仿, 有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模仿, 当然更是对人类情感态度倾向的表达, 但是她终究还是为了通过用音乐特有的方式进行传达引起人们的情绪的波动变化, 唤醒人们的情感经验, 从而使人产生情感体验。
例如标题音乐,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四季》的标题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 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夏》则出乎意料之外, 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 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 第一乐章欢快活泼;《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 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
还有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乐》,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 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 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 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乐章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 音乐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势, 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 也就是贝多芬称为“命运”敲门声的音型。这一主题是向前冲击的音乐形象, 激昂有力, 具有一种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气势, 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 推动着乐曲不断发展, 也在以后的各乐章中不断出现、发展, 表达了贝多芬内心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当各种乐器进行轮回模仿, 相继掀起一次比一次紧张的浪潮之后, 圆号奏出了一个命运动机的变体, 它表达了一种必胜的信心……庞大的尾声, 响起了C大调光辉灿烂的凯旋进行曲, 它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 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再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这部作品“以精湛的对位技巧赋予复调音乐无限的魅力”——这是我们首先会说到的, 但是, 作为纯音乐的典型代表而产生的效果也经常被解释称为源于它的自身再现性特征, 这样该如何解释呢?答案一定是, 在明显为非再现性这样的浅层表面下, 有一个更深层的再现性层面, 这很好的解释了我们从听到的纯音乐因素中获得了愉悦。其实, 所有的音乐, 当然包括纯音乐在内所具有的相同的音乐要素——和声、节奏、对位、旋律。
由此可以说, 所有这些我们讨论过的音乐, 都有一个深层的再现性层面, 那就是表现——表现人们的情感, 激起人们的经验情感, 从而使人的情感和音乐产生共鸣, 完成情感体验的全过程。
三、小结
《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这本书的启发性对我很有帮助, 彼得·基维的这种冷静、扎实而理性的学术风格对我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他让我意识到思考问题不能从片面的观点入手, 要辩证的动态的看待问题, 对我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我挖掘、构造和改造我的思考模式, 规范思维方式, 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进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摘要:彼得﹒.基维 (PeterKivy) 是美国当代哲学家, 鲁特格尔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自1980年始, 他先后写作并出版了五部系列音乐哲学著作, 对音乐与表现、音乐与再现、音乐与戏剧、音乐与体验、音乐与表演之论题展开深入的哲学运思。本文就是对这本书《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Music Alone: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urely Musical Experience, Cornell Uni.Pr., 1990]的中译本的个人读后感和思考。
关键词:纯音乐,音乐体验,海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2]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3]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张钱.《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哲学基本问题形态与思维方式转换 篇三
哲学基本问题形态与思维方式转换
一切哲学都是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展开自己的世界观.在哲学基本问题统摄下,不同时代可以有体现不同哲学思维方式的.哲学基本问题形态.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践论”形态,开启了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重大转换,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有重要意义.
作 者:鞠德峰 作者单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266003刊 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SOCIAL SCIENCE)年,卷(期):“”(4)分类号:B0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 形态 思维方式 转换
4.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篇四
人具有运动性语言中枢和知觉性语言中枢的特殊结构,人是以语言拥有世界的动物,人们通过语言的交流,可以引发情感、开放内心世界;同时,人也是唯一可以被语言符号伤害以及患语言疾病的动物,而且,人还是唯一可以通过语言符号医治的动物[8]。人的疾病与健康,不仅仅涉及到生理、心理或社会某一个单一层面,而是他们的整合,且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根据现代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只有当三者是一种和谐统一的良好状态时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健康。而某一方面的疾患都会牵涉和影响到其他方面,如心理或生理疾病所致社会功能损害和缺失,还有社会关系引发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等。所以,与动物医学不同,人类医学除了自然科学性外,还具有人文性质。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不仅要看到患者的生理层面,而且要看到其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随着现代社会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这一点,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就是很好的例证。
2.2“仁”的人本哲学与现代医学人文关怀
“仁”是儒家人本哲学的核心概念,孔子在《论语》中使用了109次“仁”。《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就是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不是弄虚作假,虚情假意,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养,而是从“与人为善”的本心出发,真诚地爱护他人。怎么样才能做到“仁”呢,《论语阳货》中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谦逊恭敬、宽容大度、诚实守信、行事聪敏、恩惠于人,待人处事做到以上几点就是“仁”了。而具体来说,仁的施行,在于推己及人,也即“忠恕”之道。“仁”的实践包含了为人着想的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就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9]。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这两方面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9]。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条件及保障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格的肯定[10]。医学人文关怀主张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医学人文关怀就是对病人不仅要提供必须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时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11]。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要有仁爱之心。作为专业人员,在患者面前更要谦逊恭敬,把患者当做自己的服务对象,以平等观念和服务意识去面对患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面对患者对专业知识的无知以及作为疾患承受者的一些不当言行,医护人员要给与宽容和理解,并给与必要的解释和指导。医护人员还要诚信待人,不弄虚作假,欺骗患者。在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程序,思维敏捷,行为果断,不因自己的失责和大意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医护人员还应根据安全性、实用性等特点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体质、家庭经济等因素为患者选择适当安全的治疗方法、药物等。医生救死扶伤,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医生是给人们恩惠的,应该以利于患者和惠于患者为出发点。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推己及人,遵循“忠恕之道”。其实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换位思考”和“黄金法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医护人员和患者首先学会换位思考,然后以自己调换角色后希望对方对待自己的方式去作为。医护人员以如果自己是患者希望医护人员怎么对待自己去对待患者,而患者以如果自己是医护人员希望患者怎么样对待自己去对待医护人员。这样通过为别人着想,不仅很好的体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仁爱之心,而且能够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2.3儒家人本哲学的“修齐治平”与现代医学人文管理
有学者认为,“修齐治平”体现了儒家人本思想中“修己安人”的待人之道。在现代医学中,医生作为服务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和技能,另一方面是要提高自己的医学人文技能,提高自己对患者心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以及与患者建构良好和谐医患关系的技能,还要提高自己的理论和认识水平,对人类疾病和健康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这都需要医护人员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医治和解除患者的病痛。不仅如此,医生的内在素养和专业技能会通过其一言一行表现出来,而患者就据此对医生形成信任或怀疑、镇静或不安、安全或不安全、敬仰或怨恨、对疾病的良好的预后充满信心或失去信心等心理。具有良好内在素养和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医生其言行往往就能够很好的安抚患者心理,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镇静、对所患疾病的康复充满信心和希望等积极向上的心理。而且这样的医生也会得到患者的敬仰。这也就是“修己安人”的过程。特别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心理医生的内在素养和人格魅力是安抚来访者不安焦虑情绪以及影响来访者做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儒家人本哲学中“修齐治平”,也就是“修己安人”的思想在现代医学人文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3结论
儒家人本哲学重视对人性的认识,认为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这对人类医学的性质和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医学的对象是人,人与动物的不同,正是人类医学与动物医学的根本区别所在。所以人类医学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这也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儒家“仁”的人本哲学提倡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不是弄虚作假,虚情假意,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养,而是从“与人为善”的本心出发,真诚地爱护他人。这与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精神和宗旨是一致的。对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人本哲学中“修齐治平”,也就是“修己安人”的思想在现代医学人文管理中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内在全面素养和专业技能,特别是医学人文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患者。儒家人本哲学对现代医学人文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我国医学正处于从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研究探讨和挖掘我国古代文化中先哲们的思想精华为现代人们学习和借鉴,把古代中国的智慧与现代人们的认识相结合,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模式对我国现代医学的科学化、人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篇五
生态文明与现代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转变,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向循环经济模式演变,新的.经济形式和生态因素的介入,致使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趋于生态化.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从经济产业角度入手分析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并运用系统生产,循环经济以及生态产业建设等相关理论,努力探索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的构建.
作 者:赖章盛 张宇丰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刊 名:法制与社会英文刊名:LEGN SYSTEM AND SOCIETY年,卷(期):2009“”(27)分类号:X2关键词:生态化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 生态产业 绿色消费
6.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六
[论文摘要]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的。本文阐析了道家“知常日明”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揭示了道家“崇尚自然”“崇尚和谐”的现代意义。
[论文关键词]道法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伦理思想
道家思想认为由“道”生出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道教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同时主张“归真返朴”的人生宗旨.其中具有若干有价值的合理因素。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均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是人性的异化所导致的结果。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在今天愈来愈显其独特的价值,值得认真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要想摆脱这种危机走出困境,还要靠人类自身的醒悟和能力去加以解决。这其中除了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社会结构以及对自然保护实行立法之外,还必须从价值取向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检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在20世纪中期,人们为了珍惜和善待自己所生存的外在环境,而创造了生态伦理学这门应用学科。它试图借助道德手段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取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923年德国人施韦泽在他的《文明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代技术经济实践的破坏性后果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所以应当寻找科学措施、法律措施,同时也寻找道德措施去禁止人们对自然的一些做法。人类应当从自然的全局出发来认识自己与自然交往行为的正当与否。至此.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尽管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20世纪中期,但这并非意味着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人的专利。实际人类文化的传统中,尤其是在中国老庄道家文化传统中就存在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是朴素的、直观的,但却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萌动,做了良好的文化铺垫。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通过“道”的范畴体现出来。“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而道就是这个整体的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道”是“天地之始一万物之母”。
此外,老子在将“道”视作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的同时,还着重阐发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地道,道法自然。”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它生化万物,而又使万物长养,但不去主宰他们,一切听其自然。
道家的上述以“道”为本、道法自然和天地人一体的思想.其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作并列的关系.要求破除人类的以自我为中心主义。即:既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又强调人与自然不应成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道家的这种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思想.实际上则潜含着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它告诉人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二、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1.“知常日明”与尊重自然规律。老子提出的“知常日明”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指,具有了解和把握事物生长变化的内在规律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慧。倘若不认识规律,而去乱做妄为,必然会招致凶险的结果。老子曾说“不知常,妄作,凶”,实际上是在两千年前,对人们不遵守客观规律.与自然规律对着干的行为的一种警告。当今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由于乱砍乱伐,导致森林资源日益贫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能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和损失。这种种恶果的产生,都与人的任意妄为和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淡薄有着密切关系。如果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只考虑眼前利益,那么未来是不堪设想的,人类也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更大惩罚。
2.“知和日常”与自然和谐。“知和日常”指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种自然的力能.而阴阳二气的统合又形成冲气。所谓冲气是指由阴阳二气相互交合而形成的一种平衡、和谐的存在,它代表了事物的理想存在状态。因此,老子哲学中.“道”作为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表征事物和谐状态的一个范畴。而“崇尚自然”“崇尚和谐”则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如果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的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使物种遭到灭亡,导致生态失衡,那么人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从上述意义来说,道家“知和日常”的观念可谓一种高超的生态智慧。
7.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篇七
刘海鸥(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作者简介:刘海鸥,女,法学博士,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博士后,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法、外国法律史。
摘 要: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文化内涵丰富,“天人合一”是传统的生态保护法律和实践的思想基础;生态道德教化在民众传统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及生态法律的有效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值得今人借鉴。而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互动模式为现代环境保护法律渊源的多元化奠定了历史基础。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推荐阅读:
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现代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0-24
浅论现代公文生态观10-31
从现代实践哲学的视角看杜威道德哲学理论10-11
思维的乐趣现代文阅读答案10-25
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09-10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07-03
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08-24
创新思维与现代管理10-31
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