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音乐的发展(精选14篇)
1.合唱音乐的发展 篇一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论文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发展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音乐教师的重视。从一开始的学堂乐歌发展到今天的合唱教学,校园音乐合唱在我国的合唱艺术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优良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了让我国的合唱教育能更好更快的崛起,很多老一辈的指挥家和教育界联手,在小学、中学以及全国高校中广泛的组织合唱活动。而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推进,校园合唱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各个教育行政部门也陆续出台了关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规范制度,这些文件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音乐课程的开课率,也促进了我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更应当开展好音乐教育工作,为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1.努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为了实现合唱教学的预期效果,应当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合唱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而更加牢固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合唱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对比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可以利用合唱与独唱的方式感受合唱的魅力与美感,利用立体感的渲染作用,让他们感知合唱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让学生可以结合合成训练计划来逐渐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合唱技巧,可以通过改编创作某一音乐作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此外,在合唱训练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教师通过创设带有某种情绪色彩的具体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尽可能的将音乐融入到所创设的情景中去,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比如说我们在学习《鳟鱼》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鳟鱼在池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在学习《刨洋芋》时,可以让几名同学自己编创一段刨洋芋时的场景,通过这种娱乐性的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
在合唱表演中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就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坚持以情带声。而情感的来源则是学生的听辨能力,通过听来理解音乐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自己声部的同时,更要倾听其他声部,进而实现合唱过程中的协调统一。例如说我们在讲《红蜻蜓》这首经典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欣赏音乐,感知作品的内涵,之后引导学生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来演唱,为他们描述作品中的画面,让他们能够感知作品的内涵。或者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来规定演唱时的力度、速度以及形式等,自己来理解音乐情景。借助于听辨、模仿以及听记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记忆力。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指挥的形式来要求学生用视觉进行感知,并根据手势调节速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分别充当表演者、欣赏者以及创作者,让他们相互之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合唱经验,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积极寻求多样化的唱练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合唱,因此二声部接受起来还相对困难,不能够自己感知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如果我们采取重复性的练习手段,学生必然会感觉到无趣,所以我们应当寻求多样化的唱练方式。第一是“先入为主”,小学生对于曲调的感觉通常都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情况,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小学生通常难以接受第二声部旋律,这是因为一声部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为了避免小学生对二声部产生恐惧感,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一开始就教第二声部,也可以选择将第二声部拿出来要求学生模仿演唱或者进行发声练习,待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之后再教一声部,这也是先难后易的教学原则;第二是“听唱结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分声部练习仅仅适合学生学会各声部旋律之前。当学生在练习某一声部时,剩下的学生演唱另外的声部,如此一来更有助于学生感知合唱效果,从而习得更加全面的合唱技巧。为了增强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演唱一个声部时,使用乐器伴奏另外的声部,从而培养学生的听、唱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
三、结语
运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合唱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做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必须要求音乐教室具备丰富的合唱知识,同时要树立较强的责任心,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真正的发挥出合唱教学的实际功能。总之,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学实践和相关细节,从基础教学到合唱训练,循序渐进,确保合唱教学效果得以切实提升,最终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
2.合唱音乐的发展 篇二
早在19世纪初, 我国音乐家们就已经重视民族音乐的发展。如马思聪的民族风格器乐作品、黄自艺术歌曲的和声民族化、施光南吸取民族材料写成的声乐作品, 等等。当然, 现在全球化发展迫使我们不仅要达到经济一体化, 还要将文化推向世界, 接受严峻的挑战。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民族音乐发展逐渐高效化、全面化。
自从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亲临第一届合唱比赛现场, 听到几支参赛队伍出色的演唱, 我注意到了民族音乐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还记得当时, 东莞少年文化中心合唱队的小女生们, 在潇洒热情的指挥兼钢琴伴奏赖元奎先生的引领下, 轻松活泼地完成了《猜调》和《小龙舟》。这让全场乃至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 都为之欢呼雀跃。他们并非少数民族, 表现也相当出色。合唱队员通过专业训练, 达到良好的听觉基础、发声技巧与声部配合能力, 轻松演唱民族曲目中的连续的三度加二度地结合, 或者难度较高的大跳音程, 切身感受原始音调的古朴, 以此生动展现少数民族独有的音乐文化特色。赖元奎先生指挥并伴奏的《小龙舟》, 主要以大二度与增五度的结合, 以及小三度与大二度叠置的快速下行, 再加上较欢快活跃的简单节奏, 和时而加速时而减速, 又时而自由喊叫的精彩配合, 赢得了金钟奖合唱第一名。
而后, 在CCTV电视歌手大赛第一届比赛中, 少数民族队的精彩表演亦令我感动不已。特别是2008年以来“多彩贵州”歌唱大赛, 推出了非常多的优秀的民族合唱歌曲, 如大家熟悉的《高原, 我的家》《踩鼓曲》《情姐下河洗衣裳》《毛风细雨》《好花红》《踩鼓》, 另外还有《毛风细雨》《訇皋酒》《走进黄果树大瀑布》等不同风格的歌曲, 它们展现出多彩的贵州风情, 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更值得我深思的是民族地区的地域特性如何与合唱课程在教学上同步与发展, 于是, 我开始关注合唱的民族化发展。
我国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 有着明显音乐文化的差异。例如我们贵州侗族民歌是一份十分丰富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饭养身, 歌养心”是对侗族人民热爱音乐的文化心理素质的概括, 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 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 认为歌就是知识, 就是文化, 谁掌握的歌多, 谁就是有知识的人。一部分苗族民歌一样, 侗族民歌具有复调性, 被称为多声合唱的传统民族。从合唱大赛演唱的表现看来, 他们通过长期演唱实践中, 凭借经验的积累和审美的需要, 自如运用简繁节奏的对置, 节奏的交错进行, 切分音和延留音, 以及声部的模仿等等, 使支声复调因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不同声部在旋律和节奏方面, 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另外, 分别在不同声部出现持续长音, 这种复调效果非常具有听觉美感。
作为高校从事合唱教学的老师, 我常常思考, 合唱教学改革的意义, 应当在于完善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但作为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 因其地域的特殊性, 要更有利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应当体现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注重合唱教学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整合。因此, 课程设置、学术研究与教学的关系、横向的学习与交流以及相关专业课程的联系与协作, 即为民族地区高校合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总之, 随着对民族音乐的逐步深入认识, 可以看到民族音乐的良好发展态势。在现代社会中, 差异才是信息, 民族文化特征、多元的文化概念, 才是个性创造力、社会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源泉。人类应该强化和挖掘自己的文化, 因为, 越是民族的, 才越可能是世界的。2对于西方音乐文化, 我们要吸收并利用宝贵的经验和资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只是拿来主义的话, 那么这个民族必将失去特色而沦亡。所以, 合唱教学民族化发展道路是艰巨的, 也是光荣的, 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与传承它。如今, 维也纳金色大厅有着中国民乐团的光辉身影, 有着中国民族合唱队的美妙声音。国外音乐友人的热情掌声, 在世界各地召唤着我国的经典民族音乐。以甜美声线、亮丽歌喉而被称为中国歌后的宋祖英, 先后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大剧院和肯尼迪中心举行独唱音乐会。无论是民族演奏家、民族歌唱家, 还是展现集体声乐艺术的民族化的合唱音乐, 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 正在走向世界, 中国民族音乐正在走向世界。
摘要:作为一个拥有灿烂宝贵音乐文化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音乐应该得到重视与发展。如今各种合唱大赛正在大江南北如火如荼地开展, 他们用民族的声音唱响了民族的精神与魅力。作为高校合唱教师, 切实感受到合唱民族化发展的必要性, 而我们贵州作为多民族地区, 对保护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并促进合唱民族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民族音乐,合唱,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玲.《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
[2].巩玥.《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
[1].巩玥.《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M]
[2].王玲.《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M];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罗远书;“民族特色”审美内涵探[J];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05期
3.美妙的歌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篇三
但现实中大部分小学(包括城区音乐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的合唱教学都碰到了难题:课堂上有的在轮唱时速度把持不住,唱着唱着两声部变成了单声部;有的单声部唱得好好的,两声部合起来演唱时又变成了五音不全的声音大杂烩;有的歌曲本来应该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学生为了声部的稳定,不得不把自己的声部唱得很响,从而破坏了情绪……学生学习合唱困难重重,久而久之对合唱不感兴趣,老师也慢慢丧失了信心。万般无奈之下,任课老师有的把合唱曲变成了单声部的独唱曲,有的索性就不用教材中的合唱曲而另选独唱曲供学生演唱。
小学合唱属于童声合唱,它的音质不同与成人的合唱。它在保留童声的甜美音色的基础上,加以和声和音色的训练,使之丰满,充实。这才是真正“美”的童声。而且合唱通过多声部来演绎乐曲,可以根据不同的声部旋律和二次创造来赋予歌曲新的生命。当然,首先要尊重作者的创作和写作背景等,一切从细处着手,一点一滴做起来的。以下是这几年合唱训练的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明确目标,正确定位
小学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专业的合唱人才,音乐课的合唱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所以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我们应摒弃枯燥、机械的方法,以免削弱学生的积极性。
二、合唱教学,趣为先
有些学生在合唱时音准概念不强,找不到自己的声部,容易跑调,为了不受到影响,甚至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而有的学生在合唱时喜欢自我表现,总想突出自己的声音;有的学生在合唱时没有合作的意识,还有的学生对合唱根本没有兴趣,不愿意参与。所以我们更应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只有当孩子们对一件事感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主动积极的配合你,和你一起去实施各种各样的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教学活动。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素质不知不觉提高了,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总之一切都因为有了兴趣而变的迎刃而解了。我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引趣阶段——以听为先
音乐是听觉艺术。所以培养合唱的兴趣我从“听”入手。在进行合唱练习之前先培养学生的声部概念。让学生听一听在歌曲中听到了几种声音。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会听,这就需要教师用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引导。如:“注意听范唱的旋律,其中有一段旋律,像老牛的声音,很低沉,你来用心听一听。”目的让学生学会听出二声部的旋律。接着,教师可以播放歌曲的第一声部,教师来哼唱二声部,目的是让学生辨别出一、二声部各个旋律。这样,学生会对双声部就有了初步的听觉认知。接着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与合唱有关的影片如《音乐之声》,引导学生多听优秀的合唱曲目,并要求他们有意识地感受乐曲的音准、节拍、节奏、调性、力度、速度、和声、音色等,逐步感受合唱的魅力,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
2、有趣阶段——以唱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平时的合唱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地信任学生,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变换角色、变化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A、化抽象为形象。如用“打哈欠”、“叹气”等呼吸时的状态体会胸腹式呼吸,也可给学生勾画特定的情境:公园里,花儿开得红艳艳的,我们会忍不住去闻闻它的清香,指导学生自然、平和的呼吸。
B、由简入难,逐步深入。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制定训练计划。为高年级多声部的合唱教学打下基础。
C、多种方法,寓教于乐。
3、志趣阶段——以创作为乐
在学生对合唱保持了一定兴趣并掌握了一定的合唱技巧后,可以尝试让学生对简单的歌曲进行简单二声部的二度创作。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到合唱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声音训练——合唱的基础
1、首先,有好的姿势才会有好的声音
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歌唱姿势,例如:翘下巴、挺肚子、牙关紧闭、嘴张不开、眼睛乱看等毛病,要让学生一参加合唱团就养成正确的歌唱姿势,为好声音做好一个准备。良好的歌唱状态:身体自然直立,全身保持松弛,双脚稍微分开(可一前一后),重心站稳,头部端正,双眼平视,上胸畅开,小腹微微收拢,面部表情自然等。
2、对声音的要求是:呼吸深而不坠,喉器放而不压,共鸣腔打开而不撑,有一个解放了的清晰,自然的声音:
①呼吸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是两组肌肉群对抗产生的力量。“呼”不是单纯的放气,而是要放一点吸的感觉。可请学生先瘪掉肚子的同时吐出所有的气,然后,吸气并打开横膈膜。一般可以请学生找大笑和狗喘气的感觉。呼吸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横隔膜的作用。吸气时横膈膜是向下的,正确的横膈膜练习,有时腹部和腰部会有酸痛感。
②喉位歌唱要求一个完全打开的喉咙,歌唱的喉位比平常的低,深呼吸的位置。不是越低越好,要适度,一般来说,打哈欠的初始状态就是唱歌的最佳状态,而且,喉位在唱歌时不能忽上忽下的移动,要保持喉位的稳定。
③咬字按节奏念字,念清楚,念准确,还要注意语调,语气,色彩和韵味。还可以采用同一音唱不同母音的练习,长音的效果比较好。
④口咽腔状态口盖有微弧感,咽腔也要稍微空一点,声音是竖的,圆的;而不是扁的,平的。
总之,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唱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合唱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演唱形式定会在校园内不断地闪烁出夺目的光辉。
4.小学音乐合唱教案 篇四
1、发声练习
2、排练《让我们荡起双桨》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1)、音域扩展练习
(2)、头声练习
(3)、哼鸣练习:调整音色、音量、音高,适当控制,哼鸣的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
2、合唱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排练
(1)、分声部唱谱、唱词。
(2)、合唱歌曲
(3)、歌曲处理
(4)、教师示范mp、mf 、p、f、渐强 、减弱、渐慢等在音响效果中的变化和指挥手势中的表现。
(5)、对合唱中的起声和收声提出要求,要整齐划一,在感觉上好象是一个人在演唱,要集中关注指挥的手势,一切行动看指挥。
(6)、训练队员对指挥手势的敏锐性。
5.合唱音乐课题开题报告 篇五
――由省兼职教研员李彦明讲解
小学器乐(竖笛)课题实验建议
1.学段:建议三――五年级(此学段学生的生理发育、课堂行为习惯、理解能力易于竖笛的学习与演奏)
2.实验班级:建议每学年两个班级(接受能力快、慢两个不同的班级,实验的结果易于普及推广)
3.实验学段目标:
三学年上学期:
掌握sol―re’的指法与音位,能用慢速吐音吹奏短小旋律,辅助音乐课堂教学。(小过门、简单的节奏型单音练习)
三学年下学期:
掌握re―re’ 的指法与音位,能用慢速吐音、连音吹奏短小乐曲,辅助音乐课堂教学。(举例:《玛丽有只小羊羔》、《闪烁的小星》、一个八度以内的五声音阶小乐曲《牧童》)
四年级上学期:
巩固re―re’ 的指法与音位,能用中速吐音、连音吹奏短小乐曲,能参与简单的多声部合奏。
四年级下学期:
巩固re―sol’ 的指法与音位,能用吐音、连音吹奏不同速度的短小乐曲;能参与多声部合奏。(副旋律式的应用)
五年级上学期:
掌握do―la’的指法与音位,能模奏熟悉乐曲的旋律片段(激励自主学习),乐于参与合奏,能演奏较完整的抒情乐曲。
五年级下学期:
掌握#F、bB、#C’的指法与音位,能演奏F、G、D具有简单变化音的调式旋律;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创编简单的旋律片段;乐于参加小型乐队合奏与独奏。
4.实验报告:建议一周每班两节音乐课,写一次篇报告(内容有:预设、反思、解决办法)。期中期末各写一篇总结报告。
5.关于创、编的建议:
三年级可做单音或“旋律块”的搭配组合练习(举例规定四小节和声出示四小节旋律让学生组合搭配,为高年级创编做感性的铺垫)
四年级可尝试为歌曲创编长音式的简单副旋律,(举例在歌曲和声和主旋律框架内进行长音副旋律创编,增加学生对音乐表现的感性认识)
五年级可尝试在教师引导下(有伴奏或无伴奏)进行哼唱或“试”奏进行创编。
初中六――八年级参照小学进度进行。
(二)合唱实验进程建议
―由省兼职教研员孙冠英老师做任务分解。
合唱课题实验建议――在情境中进行训练,在快乐中获得技能
1.学段:建议二――五年级
2.实验班级:建议每学年两个班级(接受能力快、慢两个不同的班级,实验的结果易于普及推广)
3.实验学段目标、要求、建议:
二年级
目标:合唱的渗透。
要求:教师创编适合这一学段的二声部发声练习曲,同时可根据所教歌曲来创编二声部旋律。(如:《我的小绵羊》)
建议:在音乐活动中多进行生动有趣的二声部体验。不论发声练习还是歌曲,合唱大多以长音为主的,不要过难。
三年级
目标:合唱的尝试。
要求:每节课都进行二声部的发声练习(不必每次课都是新的,可以是复习。)以轮唱为基础,开展合唱的尝试。(如:《两只老虎》、《美丽的黄昏》)
建议:在情境中进行合唱训练,二声部以节奏规整、重复性旋律为宜。二声部发声练习长度可为四小节;合唱以轮唱为切入点,也可有四小节二声部的合唱。
四年级
目标:合唱的深入。
要求:每节课都进行二声部的发声练习;适合二声部演唱的歌曲都尝试以合唱的形式来演唱。(如:《月亮爬上小树梢》可以和《月夜》组合在一起。)
建议: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合唱的基础,仍不能脱离情境进行枯燥的练习,可适当增加难度,二声部发声练习长度可为四小节;歌曲应有至少八小节合唱。
五年级
目标:合唱的和谐度。
要求:每节课都进行二声部的发声练习;适合二声部演唱的歌曲都尝试以合唱的形式来演唱。欣赏优秀合唱团的演唱,提高声音的和谐程度。
6.中班音乐:节奏合唱曲 篇六
活动目标:1、练习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合节奏谱。2、学习两种不同节奏的合奏。3、感受合奏的优美动听,体验集体合奏的快乐。活动准备:1、音乐《幸福拍手歌》《钟》。2、火车头图片四张,车厢形的节奏卡片若干;小动物(小鸡、老牛、小狗、小鸭、小猪、青蛙)图片;钟、表图片。3、打击乐器:三角铁、碰铃各若干。活动过程:一、跟随音乐,拍手律动进入教室幼儿随音乐《幸福拍手歌》做律动进入活动室,找座位坐好。二、师幼对话,共同复习语言节奏师:我们用学过的语言节奏,来打个招呼吧!师幼边说边拍出下面的语言节奏: ︱ × × ︱ ×-|| 师:小朋 友们 早 上 好× × ︱ × ||幼:老 师 早上 好 ︱ ×||师:你们 现在 干什 么 ︱ ×||幼:高高 兴兴 来上 课 ×||师:学什 么 ×∣ ×∣ ︱ ×||幼:学唱 歌 学节 奏 还有 舞蹈 和游 戏。三、自编节奏,随意进行卡片组合1、出示音乐火车师:你们看,活动室里开来了几列音乐小火车。手指前面贴有火车头的四块小黑板上提问:它们的车厢就在我们的桌子上,看一看车厢上有什么?(节奏)2、分组排拍节奏师:现在请你将车厢连接在车头上,试着拍出小火车上的节奏,好吗?幼儿分组自由排列节奏卡片并拍出自己小组排好的节奏,教师巡回指导。3、分组进行展示师:让大家都来听一听你们排好的节奏好吗? 四组幼儿依次展示组合的节奏谱,并进行表演。 四、教师引领,学习不同节奏合奏(一)请出小动物朋友师:你们排列的小火车节奏真好听,小动物们都被吸引过来了。看,它们带着好朋友,想坐上小火车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可以吗?(二)编动物叫声节奏1、出示图片教师依次出示相应图片提问:谁来了?(小鸡)它带来的好朋友是谁?(老牛)2、创编节奏师:小鸡怎样叫?我们用什么节奏模仿小鸡叫?老牛怎样叫?我们用什么节奏模仿老牛叫?幼儿说出小动物是怎么叫的,并把它们的叫声编成节奏。第一组:小鸡带着好朋友老牛来了 ︱ ×||小鸡: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老牛:哞 眸以下两组,教学方法同上。第二组:小狗带着好朋友小鸭来了 ×∣ ×||小狗:汪汪 汪 汪汪 汪× ×∣ ×||小鸭:嘎 嘎 嘎嘎 嘎第三组:小猪带着好朋友小青蛙来了 0∣ 0||小猪: 噜噜 噜噜 ︱ ||青蛙: 呱呱 呱呱 呱呱 呱呱(三)看节奏谱练合奏1、分组练习师:现在我们分成两个组,第一组边说边拍出小鸡的节奏,第二组边说边拍出老牛的节奏,我们来试试看。幼儿分组各自练习。2、练习合奏师:现在,我们增加一点难度,我说开始的时候,大家同时边说边拍出自己模仿的小动物可以吗?两组幼儿合作,练习合奏。“小狗和小鸭”、“小猪和青蛙”两组节奏练习,方法同上。(四)合作为钟表配器1、说出钟表发出的声音师:音乐火车十点就出发了,我们怎么能知道时间呢?(看表、钟)手表响起来是什么声音? 敲钟是什么声音?手表的声音: ︱ ||滴嗒 滴嗒 滴嗒 滴嗒敲钟的声音:× ×∣×-||当 当 当2、看节奏谱拍出节奏钟:0 0 ∣× × ∣× - ︱× × ∣× - ||表: ︱0 0 ∣0 0 ∣ ∣ ||3、选乐器为钟表配器 教师出示三角铁和碰铃提问:你觉得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更像表的声音?(三角铁)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更像敲钟的声音?(碰铃)请你选择一种乐器,我们来演奏钟表的节奏好吗?幼儿每人选择一种乐器,合作为钟表配器。五、师任指挥,集体进行合奏表演听音乐《钟》,看节奏谱进行节奏乐合奏。师:小动物们出来的时间太长了,它们要坐着音乐火车回家喽,听!(播放音乐钟)十点的钟声敲响喽,我们用钟表的和声曲欢送小动物们和小火车吧!【活动亮点】 活动从一开始的师幼相互打招呼,到编出动物叫声节奏,再到合奏,都突出体现了语言节奏和手拍节奏相结合的运用。用模拟动物的叫声来代替枯燥乏味的传统的“da da da da”来念节奏,以及选择两种不同节奏练习合奏,符合中班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水平,使幼儿提升了原有经验,体验到成功快乐。同时,活动特别关注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如在为音乐火车连接车厢时,让幼儿分组并自主排列节奏卡的顺序,创造不同的节奏图谱;选取叫声对比鲜明的几种动物,运用动物的叫声编排节奏谱等。
7.合唱音乐的发展 篇七
犹记得自己小时侯上音乐课时的情景, 同学们都称之为“唱歌”课, 课上也以教唱歌曲为主,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那美妙的童声唱出一首首动听的儿歌, 是那么的无拘无束, 那么的令人陶醉。如今作为人师的我, 面对的是一批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 特别是男孩子处于变声期, 他们的歌声越来越拘谨了, 有的只敢轻声哼唱, 有的甚至不敢开口。此情此景, 让我想到了合唱这种歌唱形式, 因为合唱是全体同学一起唱, 它不会造成“独唱”那样的尴尬, 它能让只敢轻声哼唱的同学找回自信, 能让不敢开口的同学放声歌唱。
那么该如何搞好合唱教学呢?在从事音乐教学、观摩各式各样的合唱比赛及表演, 尤其是组织合唱教学以来,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借鉴优秀合唱作品和资料, 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引导, 激发兴趣, 使学生愿唱
1.通过欣赏, 激发兴趣
合唱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受学生欢迎, 如果一味地强调识谱学唱和歌曲处理, 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 首先要让学生放声高歌, 并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引吭高歌。要指导学生深刻了解教材, 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 要让学生多听、多欣赏, 让他们听出合唱的效果, 从而较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了、透了, 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就渐渐提高了, 自己也就逐渐愿意开口唱了。
例如, 在教学中, 一首是混声合唱《祖国颂》, 一首是童声合唱《同一首歌》, 上课时老师先由学生去聆听,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结果证实他们对作品的旋律和情感的感知是共同的, 风格不相同的作品, 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有的学生问“为什么两部作品反差这么大?”一个是宽广、从容、气势宏伟, 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与歌颂。一个是充满向往, 抒发心中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激发你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信念。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 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 表达了人间真情——浓浓的爱。我对这两个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讲解, 当学生对作品有所理解, 对旋律有兴趣时, 再让学生聆听、欣赏, 然后再学唱, 这时他们学习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 教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
在教学中, 我还经常播放一些中外优秀合唱歌曲, 如《蓝色多瑙河》、《在银色月光下》、《半个月亮爬上来》、《我和我的祖国》、《让世界充满爱》, 还有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通俗歌曲改编的合唱《明天会更好》、《天路》等。在聆听欣赏中感受到合唱的美与和声效果, 并告诉学生, 你们同样也能创造出这种美妙的声音, 激发学生把合唱唱好的愿望。
2.分析歌曲内容, 促使学生准确理解作品
在演唱每一首曲子时, 要引导学生对歌曲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例如, 在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时,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歌。歌词优美深情, 让人不禁与主人公一起怀念着旧日的友人, 回想着与朋友共同走过的路, 一起同甘共苦, 相互团结友爱, 心里充满着激情。整首歌曲曲调朴实、动听, 素材简练, 全曲仅五个音, 即do、re、mi、sol、la, 基本节奏为:。四个乐句逐句紧扣, 乐句上行和下行好像一问一答, 像相互道别、互诉衷肠。演唱时要求学生把这种感情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自己分析出了要用抒情、轻柔、充满向往的声音来表达出对美好友情的赞美。正因为对歌曲内容和情感的分析, 使学生正确的表现歌曲内涵, 并激发了演唱这首歌的强烈愿望。
二、反复演唱, 加强合唱技能的引导和训练, 让学生会唱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反复训练学生合唱, 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和谐美, 从而掌握作品的风格、形象, 与作品产生共鸣, 进而提高心理反应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引导和训练学生合唱时, 注意用气息歌唱的训练、声部的训练、内心听觉的训练和一些和声的训练, 等等, 这些合唱技能的训练必须在平时课上持之以恒地坚持, 否则会功亏一篑。要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随着情感变化去调整气息, 与作品共鸣, 逐步掌握歌唱技能。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歌唱的乐趣, 而且能塑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 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让学生唱好
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歌唱中体会到学习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时空。首先是教材问题, 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的可创造性部分, 还可根据需要适当的选择、补充一些具备可创造余地的教材, 以确保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去学习、创造。例如, 我选了一首简单合唱曲《让世界充满爱》, 在这首合唱曲的教学过程中, 先让学生学会歌曲, 然后设问:你觉得这首歌曲怎么唱会更好?学生在简短的讨论之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有的说分领唱与合唱, 有的说领唱可以加入哼鸣, 有的说第一部分和再现部分轻声, 第二部分是热烈的激动的。有的说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衔接应该由弱变强, 第二部分与再现部分则由强变弱。然后再按声部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 要求每个成员共同参与。学生围绕刚才讨论的内容, 为实现共同的目标, 变得积极主动, 相互协作。通过小组全体成员的相互尊重、优势互补、互相启发和默契配合, 提高了合作意识。对于经过自己的再处理, 使歌曲的意境在演唱中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学生的兴趣就很高, 自然就唱得更好了。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 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 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 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 受到美的熏陶。”作为音乐教师, 要让学生意识到合唱不是个人表现的舞台, 而是一个团体通力合作的结果, 合唱拒绝“个人英雄主义”。要让学生明白在集体歌唱时只能听到整体音响, 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这样, 才能真正把合唱唱好, 才能真正享受到合唱带给人们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之, 合唱是声乐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 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去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我将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 通过合唱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内涵, 感受和谐的美, 帮助学生喜爱音乐, 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通过合唱, 振奋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通过合唱, 展现学生的青春和骄傲,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合唱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盛开绽放!
摘要:在从事音乐教学、观摩各式各样的合唱比赛及表演, 尤其是组织合唱教学以来,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借鉴优秀合唱作品和资料, 论述了要搞好合唱教学, 就应做到:合理引导, 激发兴趣, 使学生愿唱;反复演唱, 加强合唱技能的引导和训练, 让学生会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让学生唱好。
关键词:高中,合唱教学,美育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2]孙雪梅.漫谈合唱教学.
8.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篇八
关键词:合唱教学;创新;专业素养;基础;重视
合唱本身是一种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集体性和科学性的多声部、表现力强的集体歌唱方式,对表演群体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要求比较高,本身合唱的对象——小学生就具有注意力集中差、行为能力自主性差以及自我要求不高的弱点,在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科学有效的引导才可进行高效而有序的学习。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合唱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效果不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学校方面:重视度和投入不足
学校,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场所,其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与制度规范的施行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而言,很多小学的重视度和投入都明显不足。由于学校领导层本身的音乐素养比较低,管理理念又相对比较滞后,表面认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实际上却迟迟不见行动,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不够,使得教师的教学要求难以满足教学实际的需要,而其对合唱教学投入的不足(尤其是音乐教师的培训与激励体系的建设),往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将二声部的合唱变更为齐唱甚至不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音乐合唱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音乐修养的提升。
2.教师方面: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高
在小学合唱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因自身音乐素养不高和找寻有效教学方法的失利,对合唱教学失去了信心,针对音乐基础水平不一的教学对象,采用了迂回的教学战术,甚至是逃避或跳过的解决方法,将合唱变为齐唱,或者将其理解为两个或多个声部的拼凑,进行机械式教学,索然无味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不到合唱的美妙,这种教学后果与变齐唱的后果是一样的。
3.学生方面:音乐基础水平不一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一般指的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它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的音乐教材内容,依据课程表,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它的教学对象不同于合唱团体,它的教学对象是全班学生,这群普通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嗓音条件、歌唱水平、合唱能力等的不一样,对合唱的理解和诠释也不尽相同,为此如何协调好这群音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合唱教学,学校和老师以及学生本身必须进行良好的配合,才能切实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才能促进学校合唱音乐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为了贯彻新课标中的小学生合唱音乐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效果,必须针对目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策略研究。
1.加大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与投入
现在很多小学校在合唱教学的重视度和投入上普遍存在供不应求、投资效果差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大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与投入。一是提高任课老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对合唱教学方法、过程以及效果进行调研、评估,给予优秀老师相应的奖励,对教学态度不端正的老师给予惩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二是定期开展合唱比赛。定期开展主题活动,让每个班级的学生与教师都参与到比赛中,通过比赛提高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教师的思想、行为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现在小学新增的音乐教师大多为大专或者普通本科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音乐涵养和音乐认知水平比较低,为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定期开展音乐培训。聘请专家、学者到校对音乐老师进行辅导,提升音乐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端正教学心态。二是要求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不断提高。不断拓展教学方法,使教学途径多元化,使教学内容形象化,通过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合唱中找准定位,不断对合唱音乐产生一定的认知。
3.创新教学方式
目前,针对单一而陈旧的音乐教学方式,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途径的创新。一是转换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小学生对合唱音乐没有兴趣,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学方式的单一与刻板,因此可以通过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小学生喜欢的事物或喜欢做的事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将复杂的发声与形象的活动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形象的小活动让小学生参与到合唱教学中,感受合唱的美。
参考文献:
9.初探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班级合唱1 篇九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朱熹文
【关键词】音乐教学班级合唱
合唱是“一种和谐、平衡、完美的音响运动形式”。它讲究和谐,要求声部之间互相协调统一,音色要融合、柔美。班级合唱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培养学生在声乐、乐理、节奏、和声、情感等多方面的音乐素质,增强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
然而班级合唱是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在于老师用一遍遍单调的分声部练习,再合唱的形式进行教学,可结果,学生的音准还是掌握不好,容易跟着旋律声部跑;有的老师用合唱队专业训练的方法进行训练,由于学生能力参次不齐,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兴趣不够浓;那么如何有效开展班级合唱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声音的和谐美?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性研究:
一、学会“倾听” 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一切音乐艺术的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同样,合唱教学的所有活动都依赖于“听”,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是合唱教学的开始。那么,让学生听什么,又如何指导学生听呢?
一是,“听”合唱歌曲的范唱,使其对歌曲有着整体感受。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听音色、听和声、听情绪情感等这种有意识的欣赏活动,目的是为学习合唱歌曲铺垫。二是,“听”声部的旋律走向、找找两声部的相同与不同点,这种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对歌曲情绪情感的全面把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将歌曲高声部比喻成划船的主力队员,将低声部的想象为大鼓、助威的声音,有了各自的音乐形象,能帮助学生在演唱时控制自我的声音。
三是,“听”学生在合唱中自己及他人的声音,来及时调整和控制自我在合唱中的声音,寻求合唱声音、情感表达的共性。首先,在进行分声部训练时,要求学生相互聆听,找出对方声部演唱的不足和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从而也能熟悉另一声部的旋律。其次,在合唱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相互聆听,听听彼此的演唱声音是否和谐,并及时调
整自己声音的大小等。这种有层次、有目的、有指导的“听”,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和把握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积极性与兴趣。
二、运用模唱 巧过音准难关
统一和谐是合唱对声音的要求,所以合唱对音准的要求非常高。童声合唱的音准训练应由浅入深地进行,先练习单音、音阶、再是旋律。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为二声部训练打下扎实基础。快速时要防止音趋高,慢速时注意音偏低;强音要防止音趋高,轻声注意音偏低;遇到难唱的音程,必须重点突破,把好音准关。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用模唱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唱的感应会无意识地提高呼吸、节奏、音准的能力,虽然和声部有点对峙,但这种能力的提高,对分声部绝对是益大于弊。例如,我在教授《送别》这首歌曲时,在学生基本会唱歌曲高声部旋律时,我进行模唱。每一句乐句我就弹一个音,余下的旋律请学生进行模唱。学生在这种无旋律的模唱练习中对音准的把握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借用器乐 找准声部
二声部容易受主旋律的影响因素,往往在音准和旋律上会遇到困难。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器乐——口琴来辅助教学:主要方法:一是,用于分声部的自学。小学五六级的学生基本能够用口琴吹奏教材中的歌曲,它能够帮助学生固定音高,熟悉旋律。如:在学习合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时,因为歌曲较为简单,所以我采用了“分声部自学”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学歌曲旋律。起初只建议学生轻声哼哼,可在分组指导时发现学生有些跑调走音,后来建议每一组请一部分学生用口琴来吹奏旋律,其余同学进行模唱,效果很好。可见,借用器乐固定音高来辅助学生识读乐谱、熟悉旋律,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用于声部的合奏。指导两声部学生用口琴吹奏的方式进行初次合作,没想到合作得很好,两遍练习后,再让学生进行合唱,发现很多音准难点迎刃而解。实践证明,学生面对一首新的合唱歌曲,在进行初次合唱时,难免会出现节奏不稳、跑调的现象,然而第一次合作失败,容易给学生造成畏难的情绪。但如若采用口琴合奏的形式,进行初次合作,其合作的成功机率较大,也利于树立学生合作的自信。三是,用于小组合唱的伴奏。在进行小组合唱表演时,口琴可以为歌曲伴奏,不失为一种很棒的表现形式,对提高学生的表演欲望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善于评价 增强学生自信心
我们要在合唱教学中善于运用“评价”这一教学手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合唱能力持信任态度,而不要以音乐权威自居,尽可能的寻找学生的优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特别是对于个性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来说,鼓励是对学生的一种态度评价,也是一种反馈。但“鼓励”并不代表完全赞同,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我们还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录音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准备好一台录音机和一盒空白磁带。其次,现场录制学生合唱的声音。然后,将录制的音响带播放给学生听,同时又让学生听听合唱范带,将两者进行比较,并作出自我评价。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多次录音、聆听、比较,有意在评价中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如:在一次《春雨蒙蒙下》的合唱教学中,学生合唱的声音总是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要求,高低声部的音量控制不好。采用了“录音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认真聆听自己录制的合唱效果,在评价中,学生完全意识到自己音量控制不好的缺点。在再次录制中,不仅学生的演唱声音有所改善,就连那些平时不太认真的学生也十分专注的参与到合唱中来。
10.中班音乐合唱活动小青蛙教案 篇十
1、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难点: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硬纸板做的荷叶人手一份
2、磁带(轻松的音乐)、录音机
3、报纸卷成的小虫若干
4、篮子两个、平衡板两块
教师行为:
1、学习跳的本领。
2、捉害虫。
⑴情景讲述及游戏规则有一天农民伯伯告诉我,在河对面有块庄稼地,那里有很多害虫,他听说小青蛙是个捉虫能手,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助他们捉害虫好吗?
可是到达庄稼地必须跳过小沟,走过小桥,再跳过小沟才能到达,小青蛙一次捉一条小虫,然后从近路跑回来,把小虫放在篮子里再继续捉虫子。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提醒幼儿过小桥时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两手伸直,眼看前方,千万别掉到河里去了。
⑵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分成两组进行,看看哪组捉的虫子最多。
幼儿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3、吃虫子(热身运动)
⑴围坐在荷叶上数虫子。
⑵表扬活动中本领最大的小青蛙,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
⑶”小青蛙捉虫子时可辛苦了,肚子都饿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吃虫子吧。先把它剥开皮(手脚做放松动作),闻一闻,好香啊。左边吃吃,右边吃吃,舔舔嘴巴,摸摸肚子还没吃饱就再吃一条吧。“⑷小青蛙收拾东西回家了。”我们把剩下的虫子拿回家再吃吧。“
活动反思:
11.合唱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 篇十一
关键词:合唱;音乐教学;小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36-0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合唱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彰显新一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是评价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笔者将具体谈谈合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
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缓解人紧张的情绪,使人脑得以放松;欢快跳跃的音乐可以振奋人的精神,使人充满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使人内心快乐无比;慷慨激昂的歌曲可以激发人向上的动力,使人充满力量。音乐的魅力不仅仅表现于此,它还可以使我们的身心得到科学的锻炼。
1、合唱中的歌唱呼吸训练能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
歌唱呼吸训练是合唱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学生唱歌时,主要采取的是腹式呼吸,其主要是由鼻缓慢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十至十五秒,再慢慢呼出。这种呼吸方式的长期训练,能大大增强学生肺活量,锻炼其横膈膜、腰肌、腹肌的控制能力,使学生的声带在适当保护的同时得到锻炼,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在演唱时掌控气息,有利于音准的把握,使歌曲完成度更好。
2、合唱能够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合唱训练除了发声练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就是视唱练耳。视唱练耳又包含两个模块即视谱即唱和听觉训练。视唱是用以培养能按乐谱所示一切要求准确地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练耳是用来培养对音乐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通过对视唱练耳的训练,学生能唱准自己的声部,又能记住其他声部,使合唱训练有效的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注意力和对音乐的记忆力,而且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同时,在学习新的歌曲时候,对于歌词和旋律的记忆也应该做到快、准、精。所以长期的合唱训练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二、可以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狄德罗说:“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而麦考莱也说过:“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所以,在合唱训练中,教师应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把歌曲的旋律和具体的形象画面相结合。如《黄水谣》这首歌曲,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学生可以想象到波涛汹涌的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中国的原野上浊流婉转,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的汪洋中。学生边演唱歌曲边想象,让他们从中领略轮唱的奇妙,体会音乐的力量。
三、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合唱训练中,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旋律、和声、节奏等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灵魂,进而鉴赏音乐的美。如欣赏歌曲《海韵》时,歌曲中的女高音代表少女,合唱代表众多的旁观者,钢琴代表大海,合唱代表诗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听出四个部分交替出现是如何推进情节变化的,合唱中的曲调、节奏等诸要素在情节内容和情绪的变化中又是如何相应地予以表现出来。教会学生如何去感受音樂语言的表达,听懂音乐语言的变化,最终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合唱是个需要团体高度配合的活动。每个成员应该多倾听别人的声音,使自己的声音能够融入到别人的声音中。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往往在合唱中往往为了听清自己的声音而大声喊唱,这样就导致整个合唱的声音听起来不和谐,像杂乱的菜市场,这极大的影响了合唱的质量。所以在合唱训练中,教师要经常教导学生团队合作,要告诉他们整个合唱团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家要齐心协力,每个人都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只有这样,团队成员才能在长期的合作中达到心灵的契合,才能更好的呈现出好的作品。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独自生活和工作,因此,培养团队精神要从小做起,参与合唱训练的小学生应在平时生活中,乃至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也要象参加合唱一样,每个人在活动中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分工,要懂得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要懂得集体的力量才是无限大的,要使小学生在长期的合唱训练熏陶下,都能够以集体利益作为出发点,互相配合,以达到完美。
五、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12.合唱音乐的发展 篇十二
一、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合唱基本功
合唱教学是异于独唱的,我们曾经认为学生在独唱与合唱学习中,前者是弱于后者的,因为一个人的演唱更容易被别人所注意。而事实上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不能忽视的现象,即很多学生在独唱中很投入,但到了合唱中却似乎困难重重。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原因有二:一是有学生认为合唱中体现不出自己的基本功,故难免滥竽充数;二是确实是不会合唱,尤其是当自己的节奏与整体不符时,容易影响学生的合唱心理。由此来看,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合唱应当具有的态度,因此我们下一步的教学重心就应当是对学生进行合唱的指导。
小学生毕竟是天真的,合唱这样的集体行为往往需要音乐教师进行更多的细节指导,同时还不能忽视合唱兴趣的激发。一般来说,合唱教学首先要从最基本的歌曲入手,先让学生在较低难度的情境中掌握合唱的基本功。如在“旋转红黄蓝”(苏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大风车》,用歌声表达自己童年的欢乐情绪,在学生独唱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演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全程关注学生,看他们在演唱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尤其是小组内同学协调合唱时会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解决,有的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尤其是在声部结束不齐这一现象上,教师要给予关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释放出学生的自主配合的能力,又可以发现问题解决的重点。到了全体学生合唱时,笔者先让学生降低音量或采用哼唱的方式,注重自己的演唱与他人协调。有了这样的经验基础,在后面的合唱训练中就可以规避相当一部分常见的问题。笔者以为,这样的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唱基本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注重技巧,提高合唱教学有效度
合唱教学是有技巧的,这些技巧也是与音乐教学的基本功密切相关的。笔者曾经尝试运用柯尔文手势教学法来指导学生的合唱教学,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坦率地说,对小学生实施柯尔文手势教学法也是有一定的挑战的,因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时间较少,且难成系统性。再加上音乐教学在实际的小学教育中难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是否有必要采取这种专业的、系统的方式来教会学生合唱,确实是摆在我们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不过笔者认为,如果只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那我们将永远不可能给学生真正完整的音乐教育,说不定还会荒废自己的教学技能,所以最后决定了尝试。
柯尔文手势教学法是借助于七种不同的手势和在身体前面高低不同的位置,来表现七个不同唱名的方法。这种通过将直接的音乐要求转换成间接的身体动作的方法,可以将学生的听觉要求转换成视觉要求,其对学生的音乐直觉与反应能力是具有一定的要求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熟悉不同的柯尔文手势,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的一种良好对应关系。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跟学生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在观察教师手势的过程中唱出相应的音符。这个过程一般来说首先是分解的,后来是综合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教学的细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柯尔文手势,可以通过手形的变化和手势的高低来帮助学生学习音阶,可以在示唱时辅以手势,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势。尤其要提醒的是,应当提醒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自己也去模仿用柯尔文手势进行表示,这样一边自己表示,一边观察老师的表示,如果其中出现不一致时,这样的不一致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掌握趋向熟练。
三、注重设计,实现合唱教学高效益
教学设计往往是产生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教学设计往往更加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因为音乐教学的评价往往不在学校的量化考核之内,因而音乐课常常成为随心所欲的课;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小学生的组织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缜密的教学设计来作为学习行为有效发生的保证。
对于合唱教学而言,教学组织的形式是多样的。二人合唱中我们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去突破合唱难点,如在“友邻多佳音”单元的教学中,我们通过《我的小花园》这首曲子来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歌曲的内涵,在内涵感受中确定合唱的概念。
对于教学设计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我们注意到有研究者提出了这样的思路:就是通过乐器去帮学生把握在合唱中需要的乐感。这一方式在笔者的实践中也是有效的,因为在学生的合唱过程中,其注意力分配是可以在自己演唱和听乐器中完成的,但如果在学生合唱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提醒,那效果就很差。因此,通过乐器进行合唱乐感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总之,作为教学预设的一种体现,教学设计在合唱教学中能起到提高合唱效益的作用,故教学之前必先优化教学设计。
综上所述,合唱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通过有技巧地培养基础,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摘要: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合唱基本功;注重技巧,提高合唱教学有效度;注重设计,实现合唱教学高效益,通过有技巧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13.音乐素质提高和合唱指挥培训心得 篇十三
黄岛区博文中学
管震
联系电话:***
音乐素质提高和合唱指挥培训心得
4月28日,在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举办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班讲座,由音乐课标制订组组长王安国教授和合唱指挥专家李存教授主讲,青岛市七区四市共300多位老师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我有幸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亲眼目睹了两位教授对合唱指挥和音乐学科素质提高的诠释,真是受益匪浅,进一步体会了佐尔坦所说的:“只为我们自己歌唱是没有价值的,两个人一起唱会更好,逐渐地越来越多,成千上百的人一起唱,直到我们成为一个伟大的和谐的音响,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更美好了。”下面着重对合唱指挥培训谈一点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李存教授不仅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指挥专家,还是一名有着特级称号的一线教师。在培训中专家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大家热情高涨,仿佛又回到了上学读书排练合唱的学生时代,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营养。李存教授讲授了合唱指挥的服装、手势、站姿,合唱队的组建,合唱作品的选择,介绍了合唱队中各个声部人员的配备,并结合具体的合唱作品教导我们怎么去训练、怎么去激发学生演唱的热情,还特别介绍了合唱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好多实际性的作法,使在场每一位有合唱经验的老师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现场时不时地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作为一名合唱训练的一线教师,李存教授的讲座让我站在一名管理者的角度上来组建队伍,首先做一名好老师,让学生爱戴的、以情感人的老师,然后做一名好指挥。李存教授循循善诱,通过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每位听课的老师都受益良多。在合唱实践课的教学中,李老师再一次让我们领略了他指挥的魅力与风采。通过一天的培训课程,我体会到了合唱指挥不仅需要指挥,更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合唱队伍,用教师的情感去带动队伍。对于合唱指挥我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
一、指挥动作的基本原则是“省”、“准”、“美”。省是指挥动作要节省,根据作品的需要,设计指挥动作,动作大小要适度,既不能过分的夸张,又不能无表现力,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对比,注意作品的语气。“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即各种起拍、收拍的打法。要求干净、准确。“美”是指指挥在表演艺术上要美观大方。要做到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一切从音乐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出发,掌握准确的图式、设计好每个动作。
二、教学中,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合唱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应该做到的是:视唱能力的训练:加强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训练,为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节奏训练:加强平稳节奏的训练,不同时值的符点音符节奏训练、切分音节奏训练、三连音节奏训练、变化节奏训练及两部交错节奏训练等,以提高学生节奏变化的反应灵敏性。歌唱技能的训练:良好的姿势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歌唱技能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歌唱姿势,良好的歌唱状态:身体自然直立,全身保持松弛,双脚稍微分开(可一前一后),重心站稳,头部端正,双眼平视,上胸畅开,小腹微微收拢面部表情自然,积极的微笑状态等。
呼吸:正确的呼吸,清晰的咬字对唱好一首歌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呼吸训练时可进行一些纯呼吸练习,如闻花、抽泣、呵气、咳嗽、高音喊叫等,体会吸气、呼气的动作和位置。
发声: 少年儿童歌唱时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在训练歌唱发声时,先要考虑的是少年儿童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质,而不是音量。尤其是变声期的孩子一定轻声唱,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可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在实际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微声唱法”,它有助于放松下巴,面部肌肉,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调节发声器官处于松弛状态,克服紧张情绪。有助于集中精力培养听觉能力,形成相互配合,调节音量、音色的内在感觉。
和声训练:在歌唱技能技巧及歌唱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可对学生进行和声基本训练,坚持对学生进行三度、六度、四度、五度等听音训练,这种训练可以从旋律音程开始,逐渐到和声音程,从分声部默唱到视唱,从单声部训练到两个声部的合唱练习。随着和声训练的不断深化,就可以开始接触二、三声部和四部合唱歌曲了。
14.合唱音乐的发展 篇十四
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社会各界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广大中小学生从多年的合唱艺术实践中,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和谐的美、生活的美;感悟个人在艺术小舞台乃至社会大舞台中的角色位置;感悟个人对集体、对生活的责任,体现了艺术与人的特殊功能。
合唱的发展简史 合唱,是指一群歌唱者分成高低两个以上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歌唱表演形式。在我国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劳动生产活动和民间日常生活中(如婚嫁、交际、节日、祭祀、民间歌舞等场合),普遍存在多声部合唱的民歌演唱。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包括汉族的二十三个民族保存和流传着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多声部民歌。相传尧舜时代的《乐舞》常间插集体歌唱。史书记载汉代就组织过几十个人甚至一百多人的合唱队。宋元时期歌舞戏、南戏之中也安排有合唱。至清代京戏中也还留存有合唱,但规模远不如先前那么庞大。在欧洲,古希腊的悲剧,合唱歌队就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四世纪,基督教圣歌虽为单声部曲调,但已有两支歌队相互唱和或领唱与歌队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九世纪以后,合唱作品有宗教的、世俗的单首乐曲,延伸到歌剧、交响曲,并出现多种包括合唱的大型声乐套曲,合唱演唱人数也有扩大到几百人上千人的。
二十世纪我国合唱音乐,一方面随着欧洲宗教在我国各地的扩散而传播,一方面经由留洋学生引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而推行。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新音乐的发展,群众性的合唱活动紧密结合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救亡及解放战争得以广泛地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了更多的专业、业余的歌曲作者及合唱指挥。许多专业合唱团和业余的合唱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合唱活动进一步深入发展。随着国内外合唱团体及合唱指挥频繁交流。人们对于合唱有了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我国的合唱艺术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更加辉煌的发展高潮。例如《黄河大合唱》,从抗日战争唱到建国60年,七十多年来百唱不衰,成为中华合唱音乐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合唱艺术方面,而且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方面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近年来,合唱艺术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合唱中来。在中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中,合唱也成为最受欢迎的项目。这几届的青歌赛增加了合唱比赛,更受关注,成为观看的亮点。也展示出我国合唱艺术的水平。
少年儿童的合唱在近三十年来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两年一度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促进了学生合唱技艺的加强,艺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学生合唱的训练还是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主要源自于音乐课堂教学。班级合唱是学生合唱水平提高的基础。
音乐课合唱教学
音乐课的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的声乐教学形式。它能把每个人声音的个性统一到共性之中。学生在演唱多声部合唱时,既要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声部演唱,还要与其他声部协调,对培养学生的音色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能力有更重要的作用。音乐课上的合唱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有一定演唱能力的学生,因此,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而不是少数演唱能力强的学生。
合唱教学的主要步骤
1、呼吸训练
正确的呼吸是合唱的基础。唱歌中的呼吸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呼吸是不太相同的。平时说话时人们气息较浅,声音传得也不会太远,但是唱歌时需要较长的气息支持,因此,歌唱时的呼吸是一项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基本功。
(一)、呼与吸的训练要领
姿势:身体站直,自然放松,两肩放平,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双脚稍微分开,重心稍向前倾。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吸气:要感觉两肋涨满,才是吸气到位。吸气时不能耸肩、挺胸,不能把气只吸到胸部,一定要感觉腰部一周都扩张了才对。教师要反复做示范,还要逐个摸一摸学生的腰腹部,帮助他们找到气息的支点。呼气: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先练习缓吸缓呼,然后是急吸缓呼,最后练急吸急呼。
练习:在正确的吸气之后缓缓地呼气,并均匀地数数,先从1数到10为一口气,之后循序渐进加强训练难度,如从1数到20、30等。为检验呼气是否均匀,呼气时发出“斯”的声音,也会使学生很有兴趣。
2、发声训练
歌唱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唱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教师必须耐心而细致。为了让学生兴趣盎然的进行发声训练,可以借助笑、打喷嚏、打呵欠、吹纸条等形象夸张的训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放松喉咙,下沉喉头,打通腔体,加强腰部力量,自然轻松地寻找眉心的亮点。这种训练“看不见,摸不着”,需要教师运用示范、动作、形象的语言等感性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一)作口型不出声
检查喉咙是否打开。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吸一口凉气的感觉。检查嘴巴是否打开。可以通过让学生用手指顺着左右耳垂的后面摁住,然后张开嘴,感觉这个地方能动,口腔就打开了。练习口腔打开非常重要。在练习时,要求学生笑肌提起(体会小猫在叫,胡子的两脚往上翘),眼睛亮亮的,眉毛弯弯的,头上要有顶着东西的感觉,整个面部呈微笑状态。
(二)辅助练习
(1)歌唱中的打呵欠:它有别于生活中的打呵欠。是积极的,腰围是膨胀紧张的。嘴巴要充分打开。
(2)短促有力的打呵欠:特点是急促、干脆、有爆发力,声音有震动感。
(3)保持的呵欠:全身的感觉是紧张的,声音不要太明亮,要集中,从高往低唱。可先短后长。
(4)笑声的练习
建立良好歌唱状态后,引导学生笑着动嘴巴。发断音:哈!哈!哈哈!位置要高。发声方法是获得最佳声音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唱一些练习曲。小学生发声练习一般都要排在每节课的开头时间,不宜过长,而且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要少而精。
(三)统一歌唱的位置
(1)从说开始
即朗诵歌词时,要求学生用气息把每个字连起来,在高位置上说得字正腔圆,然后再在旋律上唱出来。
(2)想象远处喊人
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高位置发声的感觉,然后用气息控制,带感情地朗诵歌词,引导学生咬、吐字时想象打呵欠,使口腔如同拱起的山洞,想象鼻子放大从而使形成声音穿到头腔的通道,也是获得高位置、求得真假声结合的捷径。
(3)别的辅助方法
启发学生歌唱时睁眼扬眉,在歌唱中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进入歌唱最佳状态;启发学生用最兴奋的状态歌唱。(画笑脸来直观的表现)
(4)练习
※从弱声开始练起:首先要有饱满的气息支持,以巩固高位置的头声。如:ⅰ7 6 5 4 3 2 1-啊(呜)运用轻柔的下行音阶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找到高位置的中、低音区,同时是克服“白声”的有效方法。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把这种共鸣的感觉固定下来。
※哼鸣唱法:利用哼鸣容易获得比较高的位置;在哼鸣的基础上再进行各种母音的发声训练。在练声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旋律和要训练的母音有一个要相对稳定,即:母音变化时,旋律不变,旋律变化时,母音不变。
常用的发声练习:
1=C 4/4 12 32 1-‖
嗯
此条练习要求气息均匀,共鸣位置高而统一。进行半音向上的练习,唱至1=G时改唱“呜”。
2.1=C 1 2 3 ︱ 3 4 5 ︱5 6 5 4 ︱3 2 1-‖
Miyi ya miyi ya miyi yaha haha ha
此条要求唱得连跳结合,miyi要把嘴撅起来唱,帮助更好地找到位置,ya要唱得短促,弹跳。
3.1=C 1234 5 0 ︱5671 2 0︱ 2176 5 0 ︱5432 1 0‖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此条要求速度一致,音与音之间要有颗粒感、灵活、活泼。声音由小变大,要非常流畅。唱这种音阶上行时,要按花腔的技术去做,首先教师的示范要正确无误。
4.1=C 13 0 35 0„„
此条练习要求,由小声开始渐渐变大,并把其憋住;第二个音要唱得有弹性、轻巧、集中。
5.1=C 1 3 5 3 1 Ma
要求唱得连贯、饱满。气息深而均匀。
6.1=C 1 3 5 1 7 5 4 2 1---要求:让声音徐缓而出,犹如小溪流水流畅自如,不要有任何强弱变化,尽可能发出柔和的声音。
7.1=C 1 1.7 7.6 6.5 5.4 4.3 3.2 2.1 1.要求每句的重音都要夸张的歌唱;每句的呼吸都要短促、积极;咬字不能松,要绷紧,要有爆发力;教师要多次示范,学生需反复训练,逐渐达到要求。
3、音准训练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依靠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形成的音乐想象,并通过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其中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准确的音高,音乐是无法正确表达乐意的。歌唱的音准,多声部的配合能力,敏锐的听觉训练等都和音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如何引导孩子们唱准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教师在学生演唱时,唯恐学生唱不准,总是用钢琴等乐器帮助。其实,这些乐器的介入就像拐杖一样,一旦用上,就有了依赖心理。如果去掉了拐杖,学生就会出现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建立内心听觉是第一位的。要发展内心听觉,首先要使学生明确音程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远近之分,那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是怎么表示的呢?很早以前就有人使用唱名台阶,用视觉帮助学生建立内心听觉。视觉的直观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准确地听辨和演唱。所以,先唱好旋律音程是音准的基础。唱好音阶则是基础的基础。
练习曲: 1、1 2 1-| 2 3 2 – |3 4 3 –| 4 5 4 –| 5 6 5 –| 6 7 6 –| 1 7 – |1 2 1-||
2、以此类推,再作三度、四度、五度„„的练习。
●对于音程,仅仅在概念上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音程的感觉和掌握必须通过大量的歌唱、听觉训练来建立。
●音程的训练往往又是枯燥、单调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变化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
●不管是演唱或是聆听,随时都要强调学生对音程的想象。尽可能少用、不用乐器伴奏。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手势表示音高的距离,帮助学生借助视觉感受音程的大小、唱准音调。
●为帮助学生唱好音准,向大家介绍一下柯尔文手势。
柯尔文手势是1870年英国音乐教育家约翰.柯尔文首创的。后来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对他进行了发展,成为流行世界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他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例如do的位置大致和腰腹平行,re的手势微微向上倾斜,mi在“胃”的位置,fa在演唱时不能偏高,感觉是向mi靠拢,所以他的手势是向下的,sol是中间音,像一根支柱一样稳定,la是标准音,轻轻地向上吸着唱,xi要唱得高一些,帮助我们轻松地找到高音do’,高音do’的位置大致不超过头顶。
4、合唱训练
在正确的呼吸、科学的发声、较好的音准基础上,我们再来谈合唱的训练。合唱不同于独唱,它创造的是集体艺术、集体的音响。不论它有多少演员,他们的演唱都是围绕表现一个主题,即创造一个共同的艺术形象,描绘同一幅景色,烘托同样的气氛,抒发同一种情感来进行的。因此,从合唱这一特征出发,无论对他的音色、力度、速度还是表现,都提出了特殊要求,那就是“统一”。有了统一的音色、统一的力度、统一的速度和统一的表现,才能创造共同的音乐主题和艺术形象。
(1)统一音色的训练:
要做到音色的统一,首先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声音方法上统一起来。比如:声音位置靠前还是靠后,是高还是低,真假声的比例,气息的深浅,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音色的质量。而学生们完成这些指标的系数就关系到合唱整体音色的统一。然而,班级中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也不能像训练独唱演员那样一个一个地训练,这就需要在训练时充分调动每位学生“耳朵”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用听觉辨别声音,继而用耳朵引路,寻找和尝试所需要的音色。俗称知道“向别人靠”。每个班级总有那么一些孩子对指挥的意图领会较快,掌握发声方法较好。在进行声音训练时,教师可多让这些孩子范唱,使较好的声音在其它孩子的听觉中加深印象。逐步使大家的声音往好的音色靠拢,来达到集体音色的和谐统一。
(2)速度、力度统一的训练
合唱中,速度、力度的统一,是完成歌曲表现的重要保证,是合唱效果的关键。不可想象,一首合唱歌曲在演唱时,各个声部的速度不一致,力度上强弱不整齐,节奏拍不到位,音不唱足,这种“自由式”的合唱,又如何谈得上对歌曲的表现呢?特别是在力度上,两个声部一定要相互倾听,做到声部均衡。如果力度不统一,声音就会不集中,造成线条不清晰,还容易造成声部错位,主次颠倒。这样的演唱,怎能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呢?这里要提示教师的是:
A指挥的手势要清楚、准确、肯定;
B指导孩子看懂指挥图示,理解指挥的手势意图;
C让孩子们把握好演唱中各种力度的分寸。指挥要多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训练,并用快速的变换手势,训练学生的反映和应变能力。(从强-弱-很强-很弱的练习)。
D要训练学生带着“耳朵”唱歌,要求学生歌唱时,不但要听自己的声音,还要听大家的声音,以便相互配合,唱好表现好作品。
(3)表情统一的训练:
表情的统一,是与演唱时速度、力度、节奏的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可以说,没有速度、力度、节奏的统一,就没有演唱时表情的统一。有了表情的统一,速度、力度、节奏的统一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演唱时,如果孩子们个个都充满着自豪感,好像都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队列之中,歌声也就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表情等方面统一起来了。这首歌的演唱也就必然成功。
表情统一的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一方面,加强孩子们的乐感培养。多听赏优秀的合唱录音或视频资料,如有条件,到剧场去听更好。
B其次,让每个孩子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帮助他们在演唱中随着指挥的动作进入角色,投入到歌曲的情境中来。
C再有,在少数或个别孩子乐感较差、表演跟不上的情况下,多关注启发他们,适时给予个别辅导。使其跟上班集体。
【合唱音乐的发展】推荐阅读:
音乐教师合唱总结09-27
音乐教师合唱学习心得08-26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论文07-09
合唱的活动总结10-13
适合合唱的励志歌曲06-19
合唱的基本训练精09-20
合唱声音训练的重点11-03
适合合唱的励志歌曲有哪些06-24
合唱的学习方法有哪06-25
适合过新年合唱的励志歌曲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