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困惑与反思

2024-10-13

初中历史教学困惑与反思(共8篇)(共8篇)

1.初中历史教学困惑与反思 篇一

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同心县兴隆中学 马百良

摘要:本文就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以“困惑”的形式提出,然后通过反思及实践中的摸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抛砖引玉,促进物理教学和新课标的实施。

关键词 : 困惑 课程改革 探究式学习三维目标 高效性课堂

2012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自治区教研室组织学习的新一轮课标改革研讨会。在我们物理教研室组,与会学习来的都是各县、市教研室的组长们。唯一的我是代表同心县教研室的一位来自于农村基层的中学物理老师。物理教研室徐建国主任知道后,开玩笑的说:“这次培训学习,我们一定会听到最基层老师的声音了,这是我最想要看到的”。他意味深长的告诉我,要我在学习中多反映课堂当中的问题。在随后的几天学习中,各种见仁见智的新理念、新模式纷沓而至,不断渗透到我的思想中来,给我在基层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也很想抓住这个机遇,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也讲到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无奈和困惑,得到了同志们的极大帮助。

困惑一: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感到教学时间之紧张,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我们想改革,可我们每学期仍有固定的教学进度的呀?

带着这个相当无奈的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时展开了讨论。讨论的结果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积极的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心情,所以多占用一些时间是值得的。

我们明确了这样做的理由,但如何解决时间紧的问题?

实施探究教学应采取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想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想结合的方式,只要学生有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去做他们有兴趣做又能做的事。例如在讲授“比热容” 概念前,启发学生开展“将同样大小的冰块放在沙石、黄土、沥青上”观察它的溶化速度的活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发现可用“相同时间比较溶化后的体积大小”或“比较溶化后的相同体积来比较所用时间多少”的方法来比较沙石、黄土、沥青的吸热情况。课上老师只让学生汇报探究方法与结果,可大大节省授课时间。只要老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能对教材做到统揽全局、总体规划,不单节孤立被动的备课、授课还是能够解决时间紧的问题的。

困惑二: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上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的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

教研活动时就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讨论,明确意识到: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老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千万不能变成“放羊式”的课堂管理情形。

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呢?例如:在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合理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竞争与合作,协调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独立转向合作;随着课改的深入,可逐步培养起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方法、步骤,即可克服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盲目尝试和无意义的猜测,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困惑三:物理从课本走向社会和生活,这知识究竟该讲多深?

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是统一的,确定性非常明显,我们以“超纲”、“不考”为理由,不允许不确定性情境进入课堂。与此相反,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例如,教学目标、结果、对象、内容、方法、过程的不确定性使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情境大大增多,教学中如何应对呢 ?解读新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新课程标准在参考了教学大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列入到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到了课程资源中。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是个研究者、决策者,对于课堂教学不确定性情境,可以成为创造性地使用活教材的组织者、参与者。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对于不确定性情境产生的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而无法一一答复时,可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突破课堂教学与时空的局限。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否真实有效利用好网络资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困惑四: “教会”与“学会”及“会学”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求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体会课改实质,寻求灵活的教学方法。但无论我们的教学理念多么先进、教法多么灵活,我们都逃脱不了一个问题:将我们理解的知识教会学生,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这真的很难,对有的教师而言可能遥不可及。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入手:

(1)教师带着学生摸清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有时都很难把握,所以教师使用教材上没有发挥出教材的全部功效。如果教师能尝试带领学生共同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旦学生都能体会出教材编写的妙处,教学自然变得简单了。

(2)教会学生弄清做题的目的。有的学生题目做对了,都不知道如何做对的,更不要说为什么做错了。多数学生试题做错的原因在于没有搞懂试题编写的意图,答题盲目,盲人过河摸着走。

困惑五:学生学习上的老毛病,改掉咋就这么难?

每次阅完试卷,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学生的老毛病又犯了。如:学生计算能力差,答题不规范,书写不工整等。对这些问题,平时教师可谓苦口婆心,费尽心思,可学生依然故我。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了?往往第一反应是“学生怎么这么笨?学生太不听话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解题不规范,我们教师有没有给学生规范的板书示范?其实许多教师上课自己书写和解题都不规范,学生跟着教师学。当学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问题时,我们认为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到底是学生学的问题还是教师教的问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切实地制定一个跟踪记录表,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教学情况,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改正情况,这样既改正了学生的错误,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困惑六:我们排除种种困惑,努力朝着课改的方向去做好,但是心里最没底的困惑是,我们这样教,中考怎么考?

再一次捧读新课标,共同对照近几年的中考,我们清醒的意识到:新的教学方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优点,尤其是在目标上的不同:一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二是目标内容更为全面,不仅有学科知识、还有科学过程、方法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三是将三大目标统一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强调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构建。近几年中考试卷上探究性试题比比皆是,不正表明评价体系已经在朝着“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方向发展着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毫无顾虑地、大胆地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同时,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关于怎么教不用怕中考。

其实,教学中的困惑远不止这些,但只要我们明白: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只要我们不在困惑中瞻前顾后、举步不前,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大胆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就一定能成为教学改革的成功者。

参考资料 :《新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012年3月出版 作者:苏明义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导引》 2006年出版 作者:周小山 严先元 《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 2008年出版 作者:张玉良 《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2008年出版 作者:孙宏安

2.初中历史教学困惑与反思 篇二

现象一 教师架空分析太多, 而忽视了文章整体的感知。在阅读教学中, 许多教师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 大讲特讲表达的思想内容, 而忽视对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欣赏。即是讲解语言, 也是过分强调对字、词、句、段的分析, 而忽略对文章的整体分析, 结果把一篇完整的课文, 分析得七零八落, 抓不住文章的整体脉络。结果造成了内容和形式的脱节, 而在课后, 又没有行之有效的练习措施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失。因此, 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现象二 教师讲解过多, 学生情感体验较少。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学习能动性主动发挥的过程。教学是学生对作者情感体验的过程。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是人学。”反映在文学创作中的本质即为情感的表达,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学就是人学。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让学生充分地阅读作品后, 运用自己已有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价值态度去体验作者在作品中表达出来的内容, 以达到对自己思想的影响。但是, 在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往往忽视这一点。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整合后, 生搬硬套, 灌输给没有思想准备的学生, 这样就违背了教学以及语文学科的本质。

现象三 学生阅读实践活动太少。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新课改的本质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学习, 自己去获得知识,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而在农村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讲解过多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太少, 这样就违背了新课改的意图, 同时也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现象四 教育资源的缺乏, 使学生的阅读量太少。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图书有限, 阅读量很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及周边学校的藏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藏书量严重不足, 学生的人均藏书量只有几册, 平时也没有开放。这样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就可想而知。

现象五 教学与实践脱节。新课程对学生语文课外活动的要求是: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 利用墙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 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由于认识不足, 这些实践活动几乎没有。这些语文实践活动的缺失, 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很难提高。

现象六 教育资源的失衡, 是制约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又一重要因素。在农村, 师资依然严重缺乏。每年分配给农村的教师, 大多是音体美专业, 而其他专业较少。这样, 语文教学的重任就只能落在中老年语文教师的肩上。

现象七 中考的升学压力。笔者所在的农村, 学生要上高中, 依然要经过严格的选拔, 而分数成为唯一的衡量指标。这也影响到语文教学在初中三年只能是模式化地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 因而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 更没有时间去进行有关语文的课外活动。

针对以上教学之现象, 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创造条件, 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学生视野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道路是漫长的, 也是艰辛的。教学条件的不足可想而知, 但教师不能因为教学条件的艰苦而懈怠, 相反, 更需要有良知的教师们尽心尽力, 想尽一切办法, 创造条件, 提高学生的的阅读量。除了已有的阅读书籍外, 教师可让学生拿出自己已有的书籍报刊, 到学校进行交换阅读, 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有,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己和学校订阅的报纸杂志, 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增加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 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并学会如何在文章中获取有效信息。大量的阅读,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 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而语感正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基础。

二、教师要转变阅读教学方式,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大纲指出,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大胆走出资料已有知识的禁锢, 提出自己对文本阅读后形成的新视点, 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 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特殊课堂阅读环境里, 应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 对文本进行探究, 面对新问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 赋予自己的新理解, 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最终达到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样, 学生不再受群体的阅读制约而能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 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最后, 让学生在课堂与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思考与体验, 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 使课堂成为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 可充实完善自我结论, 提升思考质量, 最后达到阅读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达到对学生情操陶冶的目的。

三、加强学生在作品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整体感知课文, 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 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新课程对初中语文阅读的要求。而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 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对教学的要求, 也是真真正正地对文学作品本质的理解后做出的要求。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加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作者对社会生活贯注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价值态度、人生观念等主观认识。而这些认识, 必须通过对文本的精心阅读、情感体验才能完成, 脱离了情感的体验去谈文学作品阅读的观点都是空谈。所以, 教师应利用自己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体验、审美水平引导学生, 做学生的向导, 做文本与学生的中介, 引导学生用已有的认识阅历、生活体验进入到作品中, 用类似于作者的情感审视作品, 去阅读、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内涵, 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最终达到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四、增加农村学校图书资料的数量

初中依然是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可谓不大, 校园硬件建设年年更新, 教育经费年年增加。尽管教育需要这些, 但教育的关键不是硬件建设, 而是教育软件的建设。因此, 各个地区、学校应该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 抢抓机遇, 加大学校软件建设, 其中增加学校图书馆藏书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让学生课后有书可读。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以弥补课堂有限的阅读时间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限制。

五、加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培养

人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初中是一个关键的阶段, 因为人的初中三年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这一时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可影响人的一生。而在这人生的关键时期, 我国广大农村的初中语文教育却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去指导学生完成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 笔者感到心酸。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 现阶段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问题, 任何专业的教师都可以随意去顶替教语文课;又因为教师缺乏, 出现一个专业的语文教师可以教两三门课程的现象。在新一轮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当下, 广大农村的教师只是一味地人云亦云, 生搬硬套地将所学的所谓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拿来”, 嫁接给还处于蒙昧状态的学生。因此, 加强教师培训是新课改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教师把所学的知识经验与自己所在的地域结合起来, 与自己所带的学生实际结合起来, 重新思考定位, 让这些先进的知识经验变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改变农村初中教学现状, 才能改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加强农村初中语文专业教师的配备, 不再让语文是任何教师都可以教的一门课程;加强语文教师培养, 让他们不再是新课改的机器, 而是能挑起我国广大农村语文教育重担的工程师。

六、给语文阅读教学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

如今, 中考的压力就像魔鬼一样萦绕在初中教师的心头, 语文教师当然也不例外。中考的升学压力使得原本让人身心愉悦的语文教学变扭曲, 成为畸形状态。因为中考的成绩是教师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的最大指标, 也成为领导衡量教师是否有能力的标准。因此, 三年的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如何答题, 教师的任务就是研究多变的中考题, 哪有时间去研究文本的思想内涵?但是,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 笔者认为应在适应大环境的前提下, 保持语文人的一份清高, 将这份清高坚持并传递下去, 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3.初中英语新课改的困惑与反思 篇三

一、新教材部分内容与现实脱节

新课标英语是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的初中英语教材,不可否认它吸收并采取了美国人在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不少优点,但其中不少章节只是将美国教材的内容稍做改动,甚至是直接搬过来的。无疑编者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可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比方pizza(比萨饼),据查全市只有一家面包店偶尔卖pizza,我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绝大部分恐怕以前连听说也没听说过,因而,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比萨饼与一头大象又有什么区别呢? 初一的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自制力使自己对毫不熟悉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又怎么进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对于比萨饼进行各种调查呢 ?如果教师将其变为中国的饺子或面条,不就显得通俗易懂了吗?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教师仅领学生纸上谈兵,又怎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牢固呢?因此,我个人认为,就教材内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章节只适合大城市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应于欠发达地区。因此,“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加大了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课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有其一定的创新度,这也是它价值之所在。但毕竟课文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而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象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更何况,我们现在每人教两个班,每班五、六十人,多数学生英语属于 “零起点”,每周十几节课。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光是备课都不够用,况且还要批改作业,要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听课等等,因此,我们只得经常将工作带回家做,不但做到了“以校为家”,甚至做到了“以家为校、以家为办公室”。这并非都是因为教师的思想境界太高,更多的是透出许多教师的无奈。

三、与小学英语教学脱节,是新课改的又一障碍

不妨先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 !我在刚接手初一时,为了了解一下学生在小学的英语学习水平,在第一堂课分别让学生默写了一下26个英语字母,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竟没有一个人全对,其中有一大半学生是胡乱写或交空白卷的。他们好多人连读也不能全读对,或者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淆了。殊不知,在小学,只有浯文和数学是主科,而英语只是副科。据调查,我市小学均开设英语课程,但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不一。从学校到家长乃至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不是每学期也有英语考试,而且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是“优”或“良”,那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不少学生向我透露:有些小学的英语考试都流于形式,因为每逢英语考试,老师就到考场上给学生念答案或将答案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抄,既如此,学生又何苦去努力学习英语呢?这样看来,一切就不难理解了。的确,目前初中已经实行了新课改,而小学真正实行课改的却没有几所。这就使好几级学生出现了 “课改真空”,因而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双方已经脱节;加上许多人认为,小学英语学好与否没有关系,反正上初中以后仍要从头开始学。因此,以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小学毕业时能达到上述标准。这也就将英语教学的所有压力都留给了初中英语教师,使小学英语教育形同虚设。可见初中教师真是任重而道远;他们承受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学生家长、学生以及自身生存与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前不久,本市有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各种职业压力指数中,教师的压力最大,就很能说明问题。我把原因再进行一次总结:不少学生升初中时英语水平几乎为零,而新课标英语词汇量大而难,话题范围广,且初中开设的科目众多,各科的压力大,时间紧,因此许多学生一接触英语就有畏难情绪;面对大班额,教师精力又有限,如果家长配合不好,孩子往往会落伍,以后再想弥补真是难于上青天。如此一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新教材的词汇量大,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新课标英语”初一阶段的词汇量就超过了一千(而原来我市初中毕业时,英语大纲规定的词汇量也不过八百多个),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达到的水平(学习本级话题范围内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在这里又无法实现,因而学生上初一后,仅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不少单词的拼写太难,别说对于初一的学生,就是我们这些英语教师,也有个别词打开课本时不认得或写不出的;还有不少单词,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实在太费劲等等,并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记不住这些词,而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难以记忆,面对这么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单词,即使孩子的求知欲再强,也不会对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东西牢固记忆吧,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而教师如果逼着学生记,势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乃至产生厌恶,稍有不慎就会使学生彻底放弃英语学习,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前途,这无形之中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新的压力。

4.初中历史教学困惑与反思 篇四

《新文化运动》包含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说明了中国人思想领域的质的飞跃。学习本节内容要从这一大的历史趋势出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而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政治专题和经济专题相应内容的回顾中形成认识;提高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不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整节课的教学巧妙运用民意调查切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历史课堂知识丰富、内容多彩;为了有利于教学,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关怀;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小组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度高。

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因时间关系,让学生看材料和图片时,并没有对其做深层次地介绍和解读。在讲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并没有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到位,导致拖堂。

在评课的过程中,专家同行也对我提出了一些意见,如在课本内容的调整上可以在大胆些,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等等,是我感触颇深。

我更加明白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此次备课中,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只是一味地讲究形式上的多样,而丢了备课中的重要一个环节,研读大纲,课程标准。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深刻地感触,到底什么是新课改,仅仅是形式上的吗?仅仅是小组合作,仅仅是探究讨论吗?不论是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甚至大量的材料视频等等,这些都只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而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所以我们的课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合情合理。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改进:

1.在备课之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先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教学要点、知识重难点,明确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再依据学生实际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2.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大胆根据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前后顺序的调整,以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识。同时合情合理设计教学形式,所涉及的教学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要为课堂教学服务。

5.绘本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反思 篇五

在绘本教学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常常存在着较多 的困惑,而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建构绘本实践理论,以 突破在小班教学绘本中产生的困惑,并进行不断反思、认识、体会,进而促进绘本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笔 者邀请所在幼儿园小班老师们共同寻求更有效的教学 策略,并根据自己在绘本课中针对具体的教育情境提 出以下几点困惑及其反思。

困惑一:绘本教学是精读还是略读

朱老师的阅读课《多多什么都爱吃》,老师们提 出疑问:“如果每一幅画而都带孩子们这么仔细阅读,课不就上得好长了吗?图书阅读和看图讲述有什么不 同吗?’’我们围绕着这个困惑点进行观点碰撞:

“《多多什么都爱吃》文本内涵是什么?”

“文本中哪些画而有助于理解故事内涵?”

“‘多多变大的好处’与‘多多变大的坏处’的画 而,这两组画而,哪一组孩子理解上有困难?’’

“‘多多变大的坏处’这组画而。”

“是的,理解有困难的画而是需要精读的画而,区 为难,所以要精读,要借助若干个问题帮助幼儿通过 自己的观察获得对画而内容的理解,只有对精读画而 内容的理解,才能在‘多多变大的好处与坏处’的对 比中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感悟。”

反思:绘本阅读与看图讲述有很大的不同,看匡 讲述的画而篇幅一般为6}8幅,图画书却有20多页 这么多页画而每一页都精读,时间上不允许,也不私 于凸出教学重点,哪些画而可以作为精读?哪些画而 可以作为略读?主要与课程目标有关联的,教师想让 幼儿从故事文本中获得什么?紧紧围绕着文本中能体 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画而进行精读,这些关键画而就是 文本的精彩之处,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在老 师的追问下反复观察,反复思考,文本的内涵在于孩 子的观察、思考,与同伴的观点碰撞、交流、分享中 慢慢明朗,经过老师点拨、梳理而得到提升,文本内 涵就在此过程中与孩子们发生共鸣。

困惑二:如何决定画面阅读的秩序与取舍

陈老师的绘本活动《长长的》上得很精彩,最伯 得大家欣赏的是她的绘本画而删减与后置策略。陈老 师陈述了删减猴子画而的理由,首先,她认为猴子画 而在扉页中己经阅读过,不再重复,食蚁兽画而的画 风与其他画而不同,配角蚂蚁凸显了,主角食蚁兽长 长的舌头反而不明显,担心孩子们观察视点被蚂蚁吸 引,引起认知点产生分歧,致使问题回答模糊不清。其次,前而己有蜂鸟、红鹤等孩子们不熟悉的动物,多增加食蚁兽,太多新事物需要认识,会增加孩子认知 上的负担。删减部分画而使得其他环节的学习更深入,时间安排更充沛。把绘本中小企鹅页而作为师生共读的 最后一页,图书页而的后置是教学手段,作为衔接语,以承上启下的方式把上环节的师生共读与下一游戏环节 “排排队”取得衔接。环环相扣,浑然天成。

反思:图书阅读不必循规蹈矩按照文本原来的画 而秩序格局阅读,依据课程设计的需要,把某个画而 前置或推后阅读或删减,灵活处理画而既增加阅读的 趣味性,也为教学环节的设计拓宽了新思路。

困惑三:如何达到与幼儿情感共鸣

小陈老师的阅读活动《没有声音的运动会》,故 事内涵要传递给孩子什么呢?原来,这是老鼠一家为 了给敬爱的爷爷过生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制作蛋糕的 秘密行动,做蛋糕需要轮番跑腿,购买各种材料,既 然是“偷偷”做蛋糕,当然不能太吵啦,然而不太专 心读报的爷爷还是注意到他们的奔波忙碌,但是老鼠 一家很有默契地都以“嘘,我们在运动”来让爷爷安 心。这个故事充分表达的是一家人的向心力,温馨的 家人关系和家事分工流露在字里行间,展示了老鼠家 人向心力经营最完满的状态。如何在阅读中帮助孩子 们理解老鼠一家温馨的家人关系和家事分工的合作意 义,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呢?通常我们在让孩子停留 在理解图书文字表而的意义,我们是不是跳出故事引 发孩子进行深层思考:“老鼠一家为什么要做蛋糕?” 孩子们自然就能想到“让爷爷快乐是老鼠一家做蛋糕 的理由”。此外,怎么做蛋糕?几个人做蛋糕?怎么分 工?一个人行吗?使孩子明白家事分工合作的意义。那么,从老鼠一家的温暖中,孩子们可以联想到生活 中家的温暖,也会思考“我们为爸爸妈妈做什么会让 他们很开心?”之类的问题。

反思:跳出图书设问故事以外的问题能帮助幼儿 从生活的细节当中去体会细节动作的意义。情感是抽 象的东西,无法用具象的东西表达,但是,情感其实 是很具体的,爸爸妈妈生活当中的一些关爱的小细节 动作,只要有心去体味,温情就在身边发生着,跳出 故事之外思考这些问题能帮助孩子们把将绘本故事中 老鼠家人温馨关系串起来,把家事分工合作的意义融 进去,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困惑四:如何把绘本教学与幼儿科学认知活动有 机结合

钱老师上的《好吃的水果》是一本知识类图画 书,其内容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对水果外形的辨识、从种子到果实的植物基本生长知识、水果的生长特点、水果的味道,还有里和外、大和小、多和少等概念。这么多的知识点,哪些是孩子们生活中能够轻易获得 的?哪些知识点是不容易被孩子记住的呢?老师们认 为水果的外形、剖而的认识,味道的感知在日常的生 活体验课就能够解决,生活体验课更能让孩子们通过 亲身体验获得,如摸一摸,尝一尝,得到的体验会比 绘本活动更加真实。水果长在哪里,怎么长?这些经 验是孩子们生活中比较难于获得的,需要绘本的支持。

反思:那么多的知识点在一堂课里完成,是不大 容易的,建议对这本书庞大的知识容量进行取与舍。把生活中能够亲历体验的放在科学认知课教,把生活 中难以获得的知识作为绘本课的教学重点。绘本阅读 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们喜欢阅读的习惯,让幼儿知道 书本可以让他们获得生活中得不到的知识。那么,使 用这本绘本最好的时机就是当孩子们互相分享收集的 水果,获得水果外形、剖而、种子、味道的真实经验 后,老师再与孩子们一同阅读这本绘本。与幼儿一同 梳理旧经验,在梳理的过程中获得新认知,即水果外 形与“心”的配对,归纳水果里和外、大和小、多和 少等概念;体现绘本浓缩知识和归纳概念的教育功能,这在科学认知课里是比较难办到的。“水果长在哪里? 怎么长?’’是孩子们阅读的重点,阅读这些生活中不能 获得的新知识,让孩子获得启示:书能拓宽视野,带 你到一个崭新的地方,这个地方有那么多不认识、不 熟悉的事物,书,能让孩子们认识世界,图书阅读用 途得到了彰显。书里藏着这么多有趣的东西让孩子们 惊奇,孩子往往就会对书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困惑五:如何挖掘文本内涵让幼儿主动学习

李老师上的《国王生病了》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教 学策略。先让孩子们不看图书画而,用耳朵倾听故事的 前半部分,然后让幼儿回答:“国王病好了吗?’’孩子 们回答:“病好了。”是的,如果仅凭听觉是不会有国 王病没好的想法,这时,李老师给出了出乎大家意料之 外的答案:“国王的病没好,大臣们却都病倒了。”

反思:怎么会这样呢?李老师请孩子们猜猜看,孩子们有了国王把病传染给大臣的猜想,这时老师为 孩子们指出寻找答案的途径—“答案在书里,请小朋 友再听一遍故事,请注意观察图书画而,从画而找答 案。”答案出乎意料引起认知冲突,孩子们很想知道答 案,就边听故事边观察画而,观察有目的性了,这是 李老师的教学智慧,设置悬念,引发冲突,促使主动 学习行为发生。老师设疑,学生解疑,孩子们在这个 过程中主动获得对故事内涵的感悟。

困惑六:如何让幼儿体会散文诗的美

庄老师的《晚上》绘本是一首什么样的散文诗 呢?上半部写景,下半部叙事,上半部分抒情,更多 的是童趣盎然的拟人与想象;下半部分爸爸妈妈出场,从抒情转入现实生活。这首诗要让孩子们获得什么呢? 可能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什么样的语言才算美? 把话表达得完整些,把话尽量说得长一些就是美的语 言。诗歌的意境是美的,可用音乐渲染,可借助语调 的变化,还可以通过画家唯美的绘图传递,还有什么 呢?还有诗的温情。只有反复感受美的旋律,才能深 入理解散文诗《晚上》的意蕴。

反思:老师们以为这首诗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 节,所以句子的表述是跳跃式的。其实,这首诗的内 容是完整的,讲述的是一家人夜晚的生活:从洗澡、吃饭、看电视,到向爸爸妈妈道晚安、上厕所、上床 睡觉,一天结束了。如果能够借助图片依次摆放,以 图片秩序感给孩子们视觉冲击,让图片摆放的秩序给 了孩子“晚上”的概念。“晚上”时间概念的获得向 孩子们预示:你也可以陈述属于自己的晚上的故事,用刚学到的散文诗句式“晚上是„„的时候”叙说自 己晚上的故事,这首诗在告诉孩子们,仿编就这么简 单,只要把想到的话儿仿造诗中的句式就可以了。由 欣赏散文诗到学说散文诗句式,到仿用散文句式,到 陈述自己晚上的故事,这个过程其实是散文诗歌欣赏 学习的过程,是孩子们获得美的过程。

6.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六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

时光飞逝,又一个学期不知不觉结束。经过历史教学,我觉得历史教学任重道远。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同时,它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一些事情我无法挖掘。接下来,我将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以下反思,并鼓励大家。

首先,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是一个关键问题。联想教学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特点,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前,大部分教学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所以大部分教师注重讲解和概括,而学生是听众。目前,新课程实施后的信息化更是与学生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喂鸭”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事实上,教与学是互动的。教师和学生相互激励、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和经验观念,达成共识,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成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根据教材,我以教学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接触已知知识,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和老师一步一步地讨论和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生活的海洋中尽情享受。这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师讨论和交流的教学方法称为联想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正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对思想的理解是多元化的。你脑子里没有太多的规则。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互联网等。因此,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多样的,包括真假。从天文学到地理学,他们无所不知。他们的知识是多样的。当然,这也包括了很多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反思。他们理解布什连任美国总统和“海啸”带来的灾难,理解中国被“韩流”掠夺。他们勤于思考,经常问为什么要解决实际问题,但他们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广,善于独立思考。

事实上,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索心理如此相似,历史教学过程应该丰富多彩,关键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它是适应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方法试图让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这不是遥不可及的。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实际上被称为“回顾旧,了解新”。首先,通过回顾历史的“过去”来学习新知识。比如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可以先以商鞅的改革为例来分析。商鞅改革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历史事实使学生们认识到,商鞅改革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样,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也正是因为在新形势下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回顾以往的旧知识来理解和深化当前的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其次,从其他部门的“过去”中学习新知识(联系各个学科的知识)。历史是包罗万象的,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例如,商鞅改革的例子也可以与汉语中的典故联系在一起:;移动木材奖励”“信仰的立木&。在数学方面,有祖冲之、π的计算器等。汉语文本的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发展过程,是历史的思维方式。唯物史观本身属于政治范畴,地理与历史关系密切。再次回顾“过去”的课外知识,了解新知识。这“;所以”;并非所有学生都理解,但正是这一点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给学生自我实现的空间,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不可避免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当谈到英国占领西藏时,我们可以提到电影《红河谷》。这部电影展示了藏族民俗的朴素和落后的威波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2

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既相互竞争(大组之间),又相互合作(四人小组和大组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我作出要求后,学生很快积极进行准备,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并作讲述民族工业的发展;小组讨论问题热烈;大组对之间质疑问题十分积极。学生参与热情很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是活动的形式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兴趣;

二是竞赛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

在本节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在讲述民族工业的发展时,不熟练,与地图结合的能力较差;

二是有的学生在活动的具体要求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匆匆去完成任务,学习目标不很明确;

三是在学生在质疑时,虽然都很积极,但质疑的质量不高;

四是落后较大的组参与的积极性明显不如其它组高。我想这是因为: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战役的经过难度较大,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分,如果我提前将简表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效果会更好。

通过本节课,我想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在上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坚持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开展多种活动,并对活动过程加强调控;在学生进行活动前一定要强调活动要求,直到每一个学生都明确;在教学中及时做好评价、激励与帮助;在设计活动时,竞争方式可采取更多的办法,使更多的人参与才是最终的目的。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3

“教学”顾明思议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老师们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对学生的关爱,教师们付出了很多。怎样让老师的付出收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培养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尊其师,才能信其道”,我认为,培养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用丰富的知识,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二,工作中,面对学生,老师们要相互维护,不要相互拆台;

三,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冲突,要告诉学生:你即使有理,也要用合适的方法与老师交流,要学会适应老师,与老师顶撞是不尊重老师,是不对的。同时也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指出老师工作中的不当之处,而不要幸灾乐祸。

四,学校要经常开展尊敬师长,感恩社会的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校风。

反思

在历史课的讲授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回味,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感情丰富的语言做铺垫,讲解适可而止。如果把所有问题都讲尽讲透,就大大损害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懒于思考的习惯,使本应“育人”的过程变成“愚人”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但不可以代替学生学习;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析、思考,从而自己明白事理,掌握规律。而引导学生学习,就需要从教师的讲授开始。所以历史课堂既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也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回味的时间和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故事。

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和收集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料,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

通过观看长安城的历史图片和课文材料,想象唐都长安城中外交流的盛况。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鉴真、玄奘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

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难点:

本课头绪较多,内容较杂,地名、国名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

本课的地位:

这节课主要介绍唐代开放与交流的的外交关系。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唐政府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使得这一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极为繁盛,唐朝的威名远播四方,出现了自西汉以来中外交往的第二个高潮。学习本课将更加有助于全面完整的了解唐朝。

三、学情分析:

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或有关通俗读物,对剧中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学习热情高涨,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需要教师点拨帮助。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

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教师在本课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以情景想象,故事叙述,讨论等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上网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鉴真、玄奘的资料。可以上网查询,可以看书查找。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日本和服图》和《唐代女俑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两幅图片的异同点?这说明了什么?(目的是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第一目: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主要介绍唐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和鉴真异域传道的情况,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处理的: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解决如下问题:

①什么是遣唐使?

②遣唐使到唐朝交流什么?

③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

这三个问题答案明确,学生在阅读后能够自己解决。

(2)为了使学生对唐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产生感性认识,我又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在今天的日本,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受唐代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日本文字、和服、茶道、重阳节登高、菜肴的图片,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图片中轻松突破重点。

(3)接着出示《鉴真》的画片,学生介绍鉴真的生平,教师补充。

(4)教师用多媒体演示鉴真六次东渡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

①“鉴真盲目航东海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②“鉴真到日本做了哪些事?”(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要求,我引导学生观看教材《日本唐招提寺图》并介绍这幅图,使学生认识鉴真这位友好使者对促进中日文化做出的贡献。

第二目:玄奘西行。

主要介绍玄奘西行求法的情况,是本课重点。我采用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和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具体步骤:

(1)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头曲,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部片子的主题曲?片中的主人公是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西游记》是部神话小说,带有一定的夸张手法,但历史上确有玄奘西行取经的事情,只是玄奘是一个人和一匹老马,而不是3个徒弟的。

(2)出示“玄奘画像”,请学生介绍玄奘的其人其事,教师补充。

(3)出示“玄奘西行路线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演示其经过的地方,解释天竺地理位置,请学生思考:

①观看这个路线图你有何感想?

②玄奘西行有哪些贡献?

(4)为了了解学生对前两目的掌握情况,升华前两目的教学内容。我又设计一道题:“列表对比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点,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第三目: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主要介绍唐朝长安中外交流的盛况城市建筑布局特点。这部分内容课标虽然没有要求,但它是唐朝中外交流的一个缩影。为此,我采用借助图画再现情境的方式,具体步骤:

(1)出示“敦煌壁画中反映长安城中西域各族人”的图片、“笑入胡姬酒肆中”的图片。(教师做简要介绍)。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了解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市。)

(2)指导学生观看《长安城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

①长安城分成几部分?

②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又出示了《大明宫复原图》及《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使学生了解长安城的宏伟。

(3)再次出示“日本都城平城京”的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有哪几部分构成?与长安城有什么异同?这说明了什么?(认识长安城建筑布局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3、课堂小结

我请同学们说说“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教师在此基础进行小结。

教师总结: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帝国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势,对很多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出现了开放与交流的盛况。大唐帝国又以汇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大唐文明更加辉煌。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开放与交流,才会发展与进步。

4、课堂练习:通过对唐都长安城的学习,结合课文资料,想象唐都长安中外交流的盛况。用30字左右概述。(培养学生想象和概述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5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是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我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一点反思。

一、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没有学习兴趣的人,是不可能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的,也不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和复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使他们乐于学习显得很有必要。

由于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是历史学家们根据历史文献和物质遗存对历史的再现,并以现代语言的叙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仅靠教师的语言叙述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等,把过去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同学面前,让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历史,这样就把时空拉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和动机便被激发了出来。而且在尝试中,我发现在一堂课的导入部分,如能有效地创设一种学史的情景和氛围,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灯、录像等直观教材开展教学

实物、模型、图片、灯、录像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情感的直观教材。教师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再加上绘声绘色地讲述,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历史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6

九年级历史教学涉及中考,而当前新课程改革也正在进行中。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如何在九年级历史教学中兼顾中考和新课程改革,追随上形势的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挖掘和反思。

一、新课中,课堂教学要注意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并重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同时”,反对那种填鸭式教学,改革应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应该在普及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说知识是基础,是学生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更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讲好历史课难。因为学科淘教案网之处。比如,我在复习《戊戌变法》的时候,我把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放在一起比较着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一场改革需要从原因、国际环境、内容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去掌握。通过比较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可以加强原有知识的记忆。

二、复习的时候选取好的线索

我在进行《侵略与反抗》的设计时,选择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分中国近代史为平行的两部分,即屈辱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和抗争、探索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编织一张知识网。纵向看,是战争、条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探索等几个专题;横向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从民族危机到思变、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变化的内在联系。

三、能力提升与方法指导

对于初三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对各科的特点也是比较了解,面对着升学压力,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有所加强,但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对历史缺乏重视,因此初三年级的历史课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面对这种状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牢固确立中考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中考的残酷性和成绩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分分必争的必要性。

2.要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将课堂教学内容突破课本,广泛的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增强对历史的兴趣,从而在课堂教学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记住知识点。

3.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4.课下巩固是非常重要的,初三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节课都给学生制定一个导学案,将知识点以更加直观和系统的方式展现出来,后边补充上相应的中考习题。做到知识当堂巩固,当堂掌握。同时我提出每天在课后复习历史十分钟,天天如此,把知识点巩固住。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7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反思。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未实施以前,教师为了应试而教学,因此上课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只是根据讲课的重点,一味地死记硬背,这使得历史课更加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是真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看到的现象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变成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引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一人物是爱国的,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显然,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得还不够。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1、通过学生进行反思。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感到不理解。这说明同学们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2、通过教师本身进行反思。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的准备不够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3、通过请同事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做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请同事或教学专家来听课并给予评价和指点,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4、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案例来进行教学反思。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汲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进行对比,不断反思,就能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十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8

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小则影响该国国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准的高低,大则影响国民和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

历史教学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提高人民素质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恰恰是背道而驰的。道德品质与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修养,是通过不断的薰陶和培养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历史是这种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这种学科特征,产生了许多误解,因此在素质教育中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重视,甚至轻视历史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决策。但是这种道德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不象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因为这些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计算问题;简单的机械使用与维修等,容易让人看到它们的价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谚语就是人们重理轻文思想的折射。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选拔,招工和招公务员的考试中,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知识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在这种情况下,终日为升学而苦读的学生当然不会为这样一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科目而花费太多的时间;社会上的人也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这种不能创造现实的利润和价值的知识。因此,历史常常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其次,是历史教学本身的问题。它涉及国家政策导向、史学工作者、教材编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历史教师等诸多方面。就史学研究和史学工作者来看,许多史学研究“太细”,远离国计民生;不少史学文章和专著文句深奥难懂,只能在圈内流传,圈外无人理会,形同废纸。就教材的编写来说,当今中学历史教材比以前几版是图文并茂了,但是围绕历史教育功能选材以及中小学各级教材层次区分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如选材狭窄、人物叙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等等。

自会考制度实行以来,历史教材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材编写越来越简单,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梗概缺乏详细资料。而考试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试想学生没有充分的占有历史资料,怎能去分析历史问题,又怎能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呢?这种南辕北辙的教学与考试模式怎能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发奋进取的求知意识呢?

最后,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造成历史学习的困难。会考制度实行后初中就不再学习地理,学生对地理知识一无所知。历史本就抽象,再失去了这个人物、事件赖以存在的舞台,那么学历史就好比是下盲棋,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明白。如今学生中听不懂国际新闻,读不懂世界文学名著的大有人在。

因为他们对世界的地名、人名识记不准,混淆不清,甚而不辨国别,不分时代,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个科学而便捷的工具,不死记硬背难道还有别的好方法吗?如在一次考试中,问“《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的是(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学生有选苏州的,也有选杭州的,也有选沙市的,很明显他们是仅仅依靠记忆来做题的,书上写的是重庆,记住了就能选对,记不住就选错了。因为没有地理坐标,也就没有思维的余地,只好凭记忆来做了。本来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精减了科目,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不健全的知识结构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要改变历史教学的困难处境,还需要优化学科体系,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我想,历史的教育作用要得到真正的发挥,首要的是在宏观的教育决策上要重视历史。假若在高考中取消历史考试,历史将更为人们所轻视。至于那种取消中学历史教学的论调,更是危险的。现在学生中不学历史的风气极盛,不懂得中国历史也不觉得耻辱,历史课上常出一些荒谬的笑话;在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历史盲的活剧。

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国必先去其史。”日本侵华时,在沦陷区曾不准中国人民学习历史,以期奴化中国人民.现在如果我们自弃国史,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历史之于民族,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那他就成了白痴;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因此,教育部门在发挥历史作用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经济上支持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在政府公务员考试中,增试有关历史知识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历史教育功能的社会宣传等等。这样,就能有力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增强人们学习历史的意识。

另外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还有赖于史学研究工作者的自身努力。这里,一是要求我们自身具有崇高理想和追求,使历史的教育功能在自身得以充分展现,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显示历史的魅力,激发人们学习历史,并运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二是要求我们在历史研究、历史教学和历史信息利用等方面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在研究方面,我们应把重点放在国计民生方面,主动研究与现实社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主动为政府、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服务,使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深刻感受和认识到历史的现实意义。在历史著述方面,我们要力诫文字深奥难懂,力求通俗易懂和富有文采,以生动形象的论述向人们展示历史上的善恶美丑、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使人们喜欢读历史著述,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历史教育。对于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编写,要力求做到内容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强化教育功能等等。还有在历史考试中应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不要对那些纯粹的死知识追的太深太细。读史使人明智,通达事理,同时还能提高理论修养,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如果单纯考察知识,就会陷入学究式的误区,自然是越学越枯燥,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历史教学的难度。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9

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就要多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一个优秀历史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已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教学反思促使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向创新。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师生不断辉煌的过程。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或是双边活动开展的经验,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都会大有好处。同时,反思教学的不足。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不确切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0

初中历史课堂优化原因

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对中外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人类发展史的脉络,了解中外著名历史人物、事件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培养正确的认识能力,强化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能够汲取历史文化的精华,传承历史文化的思想,摒弃糟粕,在学习、运用和发展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步骤的确定、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都要立足核心素养,进行不断的创新优化,使每个教学步骤都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历史文化的能力,能够科学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促进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提高“以学促用,学用结合”的素质,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目的。

立足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下,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围绕中考的内容,讲解考试知识点。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尖子生来说,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对于多数一般的学生来说,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状态中,教学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立足核心素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教学重点。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教学目的,提出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寻求解答问题的途径。这样就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在查找资料、探究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为充分的思考,使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中《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国演义》中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分组讨论东汉末年政权崩溃的时代背景,分析其中重要人物、事件的作用,明白维护祖国统一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

立足核心素养,深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有差别,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就有了好中差的档次之分。历史课程教学也是一样,教师通过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类,就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立足核心素养,就要把每个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使大家围绕学习目标共同努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存在着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都具有不同的潜能。潜能的开发本质是把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使学生具有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情况,不断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解决简单的问题做起,由浅入深,不断提高学习目标,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立足核心素养,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

历史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精神,灵活的学以致用的能力。立足核心素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会用全面、客观、公正的方法评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一系列问题,端正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已经具有了独立意识,依赖心理不断减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个特点,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学习的管理者,自觉承担学习责任,针对每堂历史课、每个单元的学习,明确课前如何预习,课上如何思考、听讲,课后如何做练习或者参加实践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1

曾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教育学家波斯纳也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明确强调了反思的作用。

教师教完一堂课,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若能对此进行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则能帮我们接受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则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能促进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

诚然,教学反思的作用人人皆知————它是教师再次备课的必要补充、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好办法、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更主要的是: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哪些呢?怎样撰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呢?本人认为主要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二者相互促进、提高授课的时间内容安排得当

一、首先,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要使学生感知历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础知识,正确处理识记与理解、分析、综合等历史思维能力的关系。

其次,在教学中要重视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历史所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之间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系,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

二、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编写活动剧本——三个农民谈《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上交剩余产品的无奈用活动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其直观感受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平铺直 述。

三、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中,无论设计多完善,也会有疏漏,无论教学多么成功,也难免有失误之举。如果每节课后,教师都能对自己或别人的课认真进行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补救,取长补短,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 总之,不进行教学反思,以后再叫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简单重复。教师教学水平就会永远停留在原来基础之上,实践证明:反思教学中的得、失、,疑能使我们以后的教学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2

学校进行的“三生课堂”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历史老师,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转变旧有的不科学的教育观念,使历史教育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践。我们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怎样在历史课堂中体现“生命、生存、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懂得珍爱生命、快乐成长、健康生活。在这次“三生课堂”观摩活动中,我们历史组精心设计、认真打磨了《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获得了较多的好评,也收获了听课老师的宝贵建议。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此次“三生”课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我们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的教学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可以紧密联系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而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例如在本课的设计上,“郑和下西洋”是本课的重点,而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影响对于初中生来讲是较难理解的。我设计了“小小航海家”的环节:假如你回到明朝随郑和船队一起远航,你会做一些什么准备呢(说明理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通过情景假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有话说,在交流中增进同学间的了解,他们既获得了知识,更能体验成功。同时体现了“生存”理念。学生讨论很热烈,准备了很多东西,我再引导得出物质上的准备、技术上的准备、心态上的准备等。

同时更大程度上发挥了图片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了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给学生提供放飞想象的空间,我设计了“看图说史”的环节,多媒体展示了三张纪念郑和下西洋的邮票,让学生讲出邮票上反映的史实,从而得出郑和下西洋影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又如在讲“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时,我设计展示:澳门主要景点图片,配音乐《七子之歌》,用图片与音乐渲染课堂氛围,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激发爱国情感。

二、采取科学灵活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的历史知识体系

首先,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要使学生感知历史,首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正确处理识记与理解、分析、综合等历史思维能力的关系。在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盛况”时,视频展示记录片片断《1405,郑和下西洋》,提醒学生仔细看、认真听,然后让学生说出所见、所闻、所想,给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说,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然的记住了相关知识点;对于“下西洋的路线”的设计,我用多媒体展示地图,请学生上台指出下西洋的路线(可能到过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我再强调最远到达的地区和“西洋”的位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其次,在教学中要重视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历史所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之间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有着某种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如在讲到“郑和是和平、亲善的使者”时,我及时抛出问题“在中外交往中作出同样贡献的中外历史人物还有哪些?”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横向联系加强历史知识的储备。又如讲到“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时,补充了澳门的回归的史实,设问:“澳门的一得一失说明了什么?”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产生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表现欲得到发挥,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推动其不断进步。在课堂实践中只有“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才能构建民主、交流、开放的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学生以“活动”为主,以“发现”为主,以“鼓励”为主。例如我设计了“合作探究”“快乐自主探究”“畅所欲言”等环节,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生思维的闸门开启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本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整体效果不错,但仔细想来,还是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时间分配合理性不够。为了突出重点“郑和下西洋”,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较多,所以花的时间较多,后面的内容时间较紧。

其次,把教学引向深入不够。在“郑和下西洋”的设计中,没有跟“新航路的开辟”联系,提出层次较高的问题,若能跟欧洲航海家航海的概况、结果比较一下,更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

再次,个别过渡不自然。在讲到“戚继光抗倭”时,本想让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生命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但没有做到很自然的情感升华,过渡较生硬。

总之,三生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把历史教育与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学会生存、科学生存、认识生活、享受生活、幸福生活的三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3

20xx年X月X日 X天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4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以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公民为根本目的他们向往与追求真、善、美,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或者说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其中,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坚毅、严谨、求真、求实,怀疑、批判、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能和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热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权,讲究人性、人道。体会最深的是,一旦接触到教学实际,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一组组关系错综复杂,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疑,坦然面对、正确理解、尽快理顺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成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哪些关系是首先要去理顺的呢?

一: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是课程学习的基本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过程与方法”旨在强调历史的认识过程以及得出结论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通过历史学习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优良的人格品质、科学历史观、开放的世界意识,等等。与以往的历史教学目标(即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相比,历史三维课程目标有很大的变化: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方面有相通的地方,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大大缩小,而历史探究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它特别重视历史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它着力扭转以往思想教育中的泛政治教育化倾向,力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格道德品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依托学科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处理,三维课程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仿效。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去探索,去行动,使新课程理念能够体现在其教学行为上。这种探索、行动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提高、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困惑、困难、误区,但只要确立新课程意识、把握新课程理念,就会在实践中予以调整、改进。在一定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的发现误区、分析和研究误区、形成应对误区措施、办法的过程。旧的误区消除了,又会出现新的误区。当然,这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新的误区的出现常常意味着新课程进一步开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课程的课堂上存在的误区就是新课程实施中面对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才能使教师将新课程理念加以内化为个人的信念,才能使新课改切实向纵深推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如果看到新课程的课堂上存在着误区(有时是不是误区还很难说)就大惊小怪,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那么就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就会使新课程的实施在低层次上徘徊。人们经常说,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也许能够说,新课程的课堂上,没有误区才是最大的误区。人们谈论新课堂误区,几乎都要列举一条“滥用现代教学手段”之类,常常要责怪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种种弊端。而事实上,以多媒体课件为特征的教学技术远远没有达到“滥用”的程度,即便对某一个教师来说最多也是偶一为之。能够独立制作供自己教学使用的

多媒体课件的老师少之又少,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也许,不用这些“花里胡哨”手段照样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并不单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感受现在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魅力,领略一种特有的氛围,使学生受到一种感染和熏陶。所以现在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使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三: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

《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历史课程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合理地、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课程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多些“论从史出”,少些结论的灌输,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可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采访历史见证人,撰写家庭简史和社区简史,举办专题展览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发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要注意师生互动方式;要设计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力求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课型选择、参与社会实践和鼓励学生动手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与此同时,以往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要求和有效做法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5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

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②社会经济的繁荣;

③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视频资料和设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②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③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等重点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情况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日益表现为以逻辑思维为主,但形象思维仍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感悟历史。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①导学法,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隋经济发展和大运河的资料,准备历史短剧的表演。

②探究式,通过采用图片、视频资料、学生制作的模型等直观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并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③体验式,采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在主动体验、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前期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逐步提高,需要教师引导改进。布置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多渠道搜集史料可以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整理并运用史料的能力。让学生准备历史短剧,在搜集、阅读、编、演的过程中将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教师制作课件资料,设计探究问题。

三、教学资源与资源准备

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册)

自制多媒体课件。

网站资料、材料。

四、多媒体应用分析

7.初中历史教学困惑与反思 篇七

针对教学中产生的诸多困惑, 笔者依据自己的实践体会, 提出以下一些基本对策。

一、困惑之一:教学内容的处理——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

“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这个内容该不该讲, 二是如果要讲, 讲到什么程度。历史课程改革, 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内容的模块设计上, 其编排方式的优点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 打破了以往的课程构建观念, 使教科书的面目焕然一新, 内容更加鲜明、活泼, 渗透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 提倡学生发挥个性与创造性思维, 从而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学习。但是, 再新的教学理念也离不开合适的载体, 否则理念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新教材的专题模块设计优越性, 要在扎实的初中历史教学基础上才能更加充分地得以体现。然而, 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过于深奥, 对一些初中历史知识基础薄弱、还未形成历史知识体系的高中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有很多的障碍。加之部分内容安排过于简略, 无法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全貌。这样, 就使专题教学产生了困难。比如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之一“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中, 出现了“代议制”这个名词。“代议制”作为一个政治名词对高一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不完全理解名词的情况下学习历史, 难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在解释概念上花了很多时间, 已无精力进行教学创新。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再如,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之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节, 为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教材对新民主主义过程只做了简要的叙述, 内容平铺直叙, 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教师为了弥补教材漏洞做了大量的知识补充工作, 明显是“穿着新鞋走老路”。以上两个例证均是教师因无法控制“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这个度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的真实写照。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是这样把握这个“度”的。

对策之一:认识模块功能, 深度解读教材

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 这种编排, 既强调了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包容性, 又兼顾了历史知识的选择性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因此, 课程内容设计呈现为螺旋上升的两个阶段。讲究螺旋式上升是为了避免拔苗助长、一步到位的不当做法, 做到教学到位而不越位。同时, 对于一些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都出现的内容, 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应当控制在“基本要求”的层次上, 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再拓展到较高的层次, 这样就可以在体现构建性的学习过程中, 同时也体现出教材的选择性功能。

新教材内容多, 理论分析要求比较高, 正常讲授, 课时显然不足。因此, 教师处理新教材时, 要善于大胆取舍, 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 把教学重心放在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分析上。虽然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是“一标多本”, 但据笔者的理解, 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 教师都要研究新课标, 发挥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教材的编写者、教师和考试命题者是三张皮, 只有课标才对三者都具有约束力。要发挥课标的导向作用, 上课前教师必须将课本知识“吃透”, 做到重点、难点心中有数, 避免教学时出现挖掘得太深、太细的问题。仍以人民版“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 讲授具体内容时, 对“五四运动的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解放战争的经过”等内容可少讲或不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把讲解重点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线索”“发展历程以及胜利的意义和经验”等内容上。

总之, 教师要善于跳出教材看教材, 要站在整个中学历史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视必修课程模块。即不仅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 而且还要考虑“为什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多研究新教材与新课标共性的东西, 结合学情将教材知识激活、整合和重组, 形成带有教师个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二、困惑之二:教学方式的改变——要不要探究?如何探究?

新教材删减了旧教材中政治性很强的内容, 增加了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诸如“本课要旨”“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探究学习总结”等新栏目, 使得我们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学习情境, 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举办虚拟拍卖会等也成了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然而, 热闹之中有隐患, 每堂必探究极易导致“无效探究”。诸如人民版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目中有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一问题, 书中可以找到现成答案, 组织探究实在是画蛇添足, 不但不能使学生开启思维、迸发火花, 久而久之反会熄灭学生思考的热情。

那么如何处理要不要探究、如何探究这个问题呢?

对策之二:针对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教学方式

探究式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积极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 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学习实践活动。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 为的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 探究已成为新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关键是如何探究, 因为倡导探究并非意味让探究主导一切, 否定其他的教学模式, 只是实施探究必须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首先,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根据教学要求, 坚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展探究活动, 只有那些具备探究价值的并且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才可以设计成历史探究活动。比如“三农问题”、“和谐社会”、国家统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等问题, 都能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既能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 鉴古知今, 又能选择现实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 拉近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距离。选择此类问题进行探究式教学, 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学生又很好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又较好地落实了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历史的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以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第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为例, 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许多学生感同身受, 因此, 他们对发生在1929~1933年的那场经济危机很有兴趣, 急于在探究学习中发表自己对经济危机的看法。基于这一情况, 笔者先组织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经济危机的资料;然后, 在上课时出示“经济危机时资本家为什么宁愿把物资销毁也不把它廉价卖给工人?”“美国的危机是从股票开始的, 你们的父母很多也在炒股。假如有一天股票暴跌, 会引发危机吗?”“今年上半年我国股市持续下跌, 你见过发生危机吗?”“当年, 席卷美国的经济危机蔓延成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时, 苏联却在有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为什么它能逃过此劫?”等系列问题供学生讨论。在实际探究过程中, 学生众说纷纭, 此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积极地寻找答案、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8.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篇八

作文水平体现一个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但是,当前中学生作文言之无“物”、言之无“序” 、言之无“情” 、言之无“理﹙礼﹚”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作文搜肠刮肚,教师改作文似喝中药,让人苦不堪言。作为一名在中学语文教师深感作文教学处于种难堪的境地,又一直在探索困扰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原因。

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情感体验缺乏,没有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出于我吃过苦,一定不能让孩子吃苦的心理,绝大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家务,更没有机会参与社会劳动。学生对生活的艰辛没有感性认识,没有感情投入,这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匮乏。孩子一出生便衣食无忧,父母的感情投入,关爱与付出,被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这一切,都导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父母的溺爱,又不同程度的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关爱之心。一个情感缺乏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在文章中表露出充沛的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有人把这句话形象的归纳为: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知生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另外,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人身自由被牢牢地绑定在桌椅上,听课背书做题,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反思社会问题。综上所述,一个人身被限制在学校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在文章中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见解?

(二)学生语言素材积累不够。

作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表情达意。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语言词汇贫乏,词不达意,表达起来翻来复去就那么几个词,缺乏生机和活力。一提到学生的作文,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无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语言素材的积累。但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学生做得很不够。笔者曾在讲解一道综合实践活动的习题时做过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如下:你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吗?你课外阅读的书籍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全班五十多同学举手不到十位!第二个问题,回答“杂志”等消遣类书籍的同学占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同学回答说自己常看一些文学名著等文学书籍。当被问到空余时间在做什么时,很多同学回答是玩游戏、看电视等等。

(三)程式化的、急功近利的作文教学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筆者从教近二十年,看到的和听到的作文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讲——教师出一个题目,从题目分析到写作方法进行指导;写——听了老师的分析后,学生开始写作文(有的有时间限制,有的没有时间限制);改——教师批改学生的习作,写眉批、旁批、总评;评——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笔者无意诋毁甚至推翻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但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弊端,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新的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但在现实中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好坏唯一标准,同时也是衡量老师的重要标准。为了抓出自己的教学分数,许多教师投机取巧,给学生布置大量阅读、背诵和抄录范文,以便考试时“编、抄、套”。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滋长了学生弄虚作假的风气。

作文教学的程式化以及急功近利的做法,差不多每一个语文教师都知道,很多老师也都做过。为什么很少有老师想到要改变这一切呢?除了分数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教学的改革难度大,它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教师就算做好了自己的课堂,也难以改变家庭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需要的时间比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所需要的时间要多得多,它没有一个简便有效并且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教师连续不断的投入。一句话,教师虽然付出很多,但收效有可能很小。因此,很多老师不愿意在作文教学的改革方面下工夫。一些公开课很少有作文课就是明证。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努力,有些方面不是一个教师所能改变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起码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具体而言,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将生活引进课堂。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它演绎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学生如果能细心观察、细心体会、真心感受,定能从中挖掘出丰富的资源。作文即生活,作文的过程也是生活的过程,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头。让学生去拥抱生活,体验生活。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活动,指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方法。倡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走出校园体验生活,布置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审视生活。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跟踪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了解外界信息动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分类整理,挖掘其情感内涵、社会内涵,提高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使思想更加厚重与深刻,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性。

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文字阅读量,为学生作文积累语言素材。

(试验稿)要求:“(初中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作为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物质条件和时间保障。教师应制订出学生课外阅读的详细计划,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人物传记,阅读有益的报刊杂志,广泛涉猎各种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书本中与大师对话,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教师要积极投身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去。

要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对文学的钟爱和睿智走进作文课堂,滋润学生的生命,引起学生的共鸣。作文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套路,教师要不怕失败、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从“细”处入手,从文章的主题、结构(拟题、开头、构思、过渡、照应、结尾等等)、语言、方法、技巧等入手,一步步进行反复训练;一道作文题要指导学生多次写作,分析比较,找出不足,改进提高,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写好一篇文章,相较机械的多次作文训练,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上一篇:上海 三类人员继续教育B证知识点下一篇:浅谈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