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塑料》

2024-08-17

教案《塑料》(10篇)

1.教案《塑料》 篇一

制作意图:

丰富幼儿的动手操作材料,建立多方面的意识和动手动脑操作能力。

教育价值:

激发幼儿对环保的意识,渗透多方面的教育。

选用材料:

废旧的可乐瓶子、毛线、彩色卡纸

制作方法:

1、将可乐瓶沿痕迹剪掉3/4,然后剩余的1/4当作背面,能挂得一处,打上一个孔,剪掉两边系上毛线,编成小辫,在头部地方,用彩色纸剪成头发,做女孩的装饰头发,然后固定在一处。

2、孩子可以把回收的废电池、乒乓球和一些果壳都收集到瓶子中。

3、可让孩子练习编小辫,和系蝴蝶结的扣。

4、在制作一些圆圈时,也可把瓶子立在地面上,练习套圈,投沙包。

适合的年龄:

4――6岁

教育功能:

分三部分:

(1)幼儿可用三股绳练习编小辫,和学系蝴蝶结。

(2)练习投掷和套圈。

(3)提高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2.有趣的塑料瓶教案 篇二

活动意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周围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废旧物品也随处可见,在吃完用完,往往是一扔了事,于是更加体现我园的特色,我想结合废旧塑料瓶来激发幼儿对废旧物品再生利用加以了解,还对幼儿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和渗透,而且我们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变废为宝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启发幼儿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塑料瓶的可以变废为宝的意识。

2、利用塑料瓶组织体育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幼儿的研究的兴趣。

3、幼儿学会的使用塑料瓶并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意制作。活动准备

大量的塑料瓶,利用塑料瓶制作的作品,一封信,VCD光盘,彩色纸,卡纸,毛线,纸杯,瓶盖,各种形状的硬纸板等。记号笔,彩色笔,油画棒,剪刀,胶带等。活动过程

放音乐(汽车开来了)幼儿驾驶着汽车来到了。

一、初步尝试利用塑料瓶玩游戏。

孩子们我们到了请下车吧,老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份特殊的玩具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出示各种教玩具成品)玩一玩吧看看怎么玩。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是用塑料瓶制作的。

1、起初的这些塑料瓶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们你看到这些塑料瓶后是怎么想的,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废旧材料)

2、看谁玩的花样多,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塑料瓶的玩法。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塑料瓶来做什么游戏呢?现在让你们自己来试一试吧。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小朋友合作玩,看谁玩的花样多。

活动开始玩耍教师在一旁观察。

教师启发幼儿:能不能想出更有趣的玩法,小朋友也可以合作来玩。不断的启发幼儿大胆的进行创新的玩法。教师一般观察一边鼓励和引导。

教师:孩子们刚才你们想出这么玩法,那能不能用它来玩游戏呢?

二、看谁的手儿巧(课件)

1、出示神秘礼物,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个神秘的礼物和一个大箱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好不好?让幼儿很好奇的看箱子注视箱子。教师小心翼翼的把箱子打开,拿出里面用塑料瓶制成的作品一一展示。

教师:这么多的小制作,好漂亮呀!

教师:呀!这里还有一封信呢,让我们看看上面写的什么。原来是春姑娘给我们用塑料瓶制成礼物特意寄给大家的,还说请我们小朋友到他那里去做客,还说自己也非常喜欢得到一件用塑料瓶制成的礼物呢,那我们快点为春姑娘准备礼物去吧。让我们仔细想想试一试做出更好玩更漂亮的礼物送给他吧。

2、提供材料,并鼓励幼儿用辅助材料创造性的尝试制作。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提示幼儿在制作使用工具时安全使用,不打闹认真制作。

三、把礼物送给春姑娘

3.小班主题教案《好玩的塑料袋》 篇三

目标:

通过玩沙,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体验玩沙的快乐。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

塑料袋、剪有大小不等的孔的塑料袋、小木棍、小铲、小桶

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上次,我们用塑料袋玩水真好玩。今天大家想不想用塑料袋来玩沙子?

〈二〉幼儿玩沙:

1、小小搬运工:

2、用袋子装沙,看谁装得多。然后提到指定位置将沙倒入桶内。

3、袋子漏了:将袋子捅破,观察沙漏的情形,提问:为什么有的沙漏得快,有的沙漏得慢? 帐篷在沙池中插上一些木棍,将塑料袋盖在木棍上。在四周压一些沙子。

游戏活动四:风筝

目标:

通过边做边玩,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制作玩具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细绳子、即时贴、小剪刀。

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让塑料袋象风筝一样飞起来好吗?”

〈二〉讨论如何做风筝。

1、“风筝是什么样子的?”

2、“怎样让你的风筝和别人的不一样呢?”

启发幼儿在塑料袋上剪贴眼睛、嘴巴等。

〈三〉教师提出要求:

先用即时贴,剪出眼睛、嘴巴和装饰物,贴在袋子上,再用细绳做风筝的线。幼儿制作。

〈四〉拿做好的风筝到户外,四散奔跑着玩。

游戏活动五:做蛋糕

目标:

通过活动,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准备:

有孔的小塑料袋、各色糨糊、小勺、有一定厚度大小不一的圆形海绵若干

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布娃娃:“今天是娃娃的生日,我们做个生日蛋糕送给她好吗?”

〈二〉讨论蛋糕的做法。

1、出示海绵和各色糨糊:“这是蛋糕胚,这是奶油,怎样做出奶油花蛋糕呢?”

2、启发幼儿用小塑料袋装糨糊,在袋上扎一个小孔,然后挤出糨糊,在胚上画出图案、造型。

〈三〉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一个袋子装一种颜色。

〈四〉将做好的蛋糕送给娃娃。

游戏活动六:漂亮的小背心

目标:

通过剪剪、贴贴,制作背心,学习在中心部位贴装饰物,并在周围进行装饰。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

准备:

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剪刀、事先做好的动 物图案、即时贴

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塑料袋,问:“这是什么?现在老师来变一个魔术。”

变出塑料袋小背心,让幼儿欣赏。

〈二〉学习制作小背心。

1、“怎样才能把塑料袋变成背心呢?”讨论将袋底剪掉,变成背心的方法。

2、“怎样能让小背心变得漂亮呢?”讨论如何装饰:把动物图案贴在中心部位,并在周围进行装饰。

〈三〉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四〉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小背心。教师表扬全体幼儿。

活动延伸:时装表演会 播放音乐,幼儿穿上自己制作的背心进行时装表演。

4.《一只塑料袋》小班环保活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2、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垃圾箱一只,塑料袋一只,图片一张。

2、自制的垃圾箱两只,上面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3、各种垃圾如:纸张、酸奶瓶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塑料袋引出课题。

(1)请幼儿闭上小眼睛,教师手扔塑料袋,幼儿睁开眼睛,发现一只塑料袋在风中忽飞忽落。

(2)当小袋子引起幼儿的注意时,教师指着小袋子提问:这是什么?它能呆在这儿吗?它的家在哪儿呢?

2、教师讲述故事《一只塑料袋》。

(1)教师轻声讲述故事:

一只小袋子,在风中飘飘洒洒。

一会儿,它落在草地上,一会儿它又躺在行人的脚下,一会儿它又挡住了路旁的小花。

小朋友跑过去,捡起了它。“小袋子应放在哪儿,才不会在空中飘洒?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小袋子摇摇摆摆,不会回答。

(2)教师提问: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3)幼儿讨论。

(4)教师继续讲故事:

树妈妈披着头发,指着前方的箱子:“你看,你看,果皮箱,那张大嘴巴,才是小袋子最好的家。”

(5)请一位小朋友把塑料袋放入垃圾箱,送回家。

3、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

(1)教师提问:垃圾箱是小袋子的家,还是谁的家?(幼儿讨论、讲述)

(2)出示老爷爷捡了雪碧瓶、纸盒子的图片。

师:“看!老爷爷在干什么?老爷爷捡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教师小结:老爷爷捡的这些纸加工以后可以再利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出示自制的两只垃圾箱,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引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标志。

(5)幼儿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6)师幼共同把垃圾分类并送入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

4、讲评、小结。

(1)师:“故事中的小朋友看见了小袋子能把它捡起来,他做得对吗?你想向他学习什么?”

(2)幼儿讨论、回答。

5.教案《塑料》 篇五

1.能运用剪、粘、撕、画等多种技能有创意的装饰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玩具的多种玩法,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3.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的塑料袋(每人一个)。

2.即时贴装饰物、彩纸、毛线、双面胶、细绳、剪刀(每人一把)。

3.塑料袋玩具范例。

活动过程

1.出示塑料袋,引导幼儿说说塑料袋的用处。

2.了解塑料袋不但有许多用处,我们还可以把它们做成玩具跟它们做游戏。

3.欣赏范例:说说老师的塑料袋为什么是鼓鼓的?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怎样装扮塑料袋,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材料。

4.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怎样装扮塑料袋,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材料?

5.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如:小动物头、小房子、大西瓜等。

6.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塑料袋里装上空气,并帮助其他幼儿用细绳把袋口扎紧。

7.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8.启发幼儿说说我们做的这些玩具可以怎么玩。如:可以进行故事表演,可以拴上长长的绳,像放风筝一样玩等。

9.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塑料袋玩具与同伴共同游戏。

活动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小百科: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塑料袋》含反思】相关文章:

1.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组合》含反思

2.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面具》含反思

3.大班美术教案《装饰画有趣的野草》含反思

4.大班美术教案《插花》含反思

5.大班主题教案《春天》含反思

6.大班游戏教案《有趣的扑克牌》含反思

7.大班美术课教案《鞋印舞会》含反思

8.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三毛环保记》含反思

6.教案《塑料》 篇六

[课题编号] 1-3③

[课题名称] 塑料挤出成形、压缩成形及压注成形工艺 [教材版本] 任建伟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模具工程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塑料挤出成形工艺的种类、工作原理;

2、掌握挤出成形设备的组成及管材挤出成形的工艺条件

3、了解压缩成形原理和过程;

4、了解压注成形原理和过程;

5、了解压缩成形与压注成形的工艺条件。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区分塑料的注射成形、挤出成形、压缩成形、压注成形;

2、对注射成形、挤出成形、压缩成形、压注成形的设备有所了解。[教学重点]

1、塑料挤出成形工艺的原理及设备;

2、压缩成形及压注成形的原理。[分析学生] 在对注射成形有一定的了解后,对塑料挤出成形、压缩成形、压注成形会较快了解。

[教学思路设计] 联系实际,运用动画、图片演示等教学法,将深奥的原理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资源] 相关制件、动画、图片等。[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策略:主要利用动画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考与分析。[教学过程] ※复习:

1、塑料注射成形工艺的原理是什么?注射成形过程一般包含哪些环节?

2、塑料的特种注射成形工艺有哪些?它们与热塑性塑料普通注射成形工艺的差别是什么?

※导入新课:展示挤出成形图片,引出什么是挤出成形。新课内容:

一、塑料挤出成形

挤出成形主要用于生产热塑性塑料型材、薄膜、中空制品等塑料制品。

1、挤出成形工艺的分类

挤出成形工艺分为型材挤出成形、薄膜挤出吹塑成形和中空制品挤出吹塑成形。

(1)型材挤出成形 ※按图1-45讲解:挤出机螺杆连续转动,料斗中的塑料进入料筒后沿螺旋槽向前输送,并在料筒外电加热器的加热和自身剪切摩擦热的作用下塑化成熔体流入料筒前端,再经过滤网和多孔板进入挤出模。熔体在流经挤出模囗部的环形缝隙时被挤压成管状,紧接着进入定型装置(定径套)冷却定型,然后再进入冷却水槽中进一步冷却。充分冷却的管子由可调节牵引速度的牵引装置匀速拉出,经切割装置按规定的长度切断,即可获得一定壁厚及一定长度的塑料管材。

(2)薄膜挤出吹塑成形 ※按图1-46讲解:挤出机输送的熔融塑料流经挤出模口部缝隙时被挤成圆筒形的薄壁管坯,从挤出模下方的进气口向管坯内充入压缩空气,使管坯横向吹胀成膜管。膜管由牵引辊连续地进行纵向牵拉,在经冷却风环时受到压缩空气的冷却作用而定型。充分冷却的膜管被导辊压成双折薄膜,通过牵引辊以恒定的线速度进入卷取装置。充入膜管的压缩空气量(压力)应保持恒定,以保证薄膜的厚度和宽度保持不变。

(3)中空制品挤出吹塑成形 ※按图1-46及动画讲解:将挤出机挤出的半熔融状态的塑料管坯趁热置于模具中并立即在管坯中通入压缩空气将其吹胀,使其紧贴于模腔壁上成形,冷却起膜后即得中空制品。

2、挤出成形设备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1-45分析挤出成形设备的组成。挤出成形设备包括主机和辅机两个组成部分。

(1)主机即挤出机,它的作用是完成塑料的加料、塑化和输送工作。挤出工艺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是单螺杆挤出机。

(2)辅机的作用是将由挤出模挤出的、已获得初步形状和尺寸的连续塑料体进行定型,使其形状和尺寸固定下来,再经切割加工等工序,最终成为可供应用的塑料型材或其他塑料制品。挤出成形不同品种的塑料制品需要应用不同种类的挤出辅机,常用的挤出辅机有挤管辅机、挤板辅机、薄膜吹塑辅机等。不同种类的挤出辅机在配置和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但一般均由定型、冷却、牵引、切割、卷取(或堆放)等五个环节组成。

3、管材挤出成形工艺条件(1)温度

管材挤出成形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简要分析: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挤出成形的影响。

(2)挤出速率

挤出速率主要决定于螺杆转速。

※简要分析:螺杆转速过高或过低对挤出成形的影响。(3)牵引速度

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应与挤出速率相适应,一般应比熔料流出挤出模囗部的速度稍快。牵引速度应保持稳定,否则会使管材的壁厚和直径产生波动。

(4)压缩空气压力

用内压法使管材定径时,压缩空气的压力一般为0.02-0.05MPa,压力应保持稳定。

二、压缩成形和压注成形

1、压缩成形和压注成形的原理及过程(1)压缩成形原理和过程 ※按图1-48及动画讲解:

①原理:先将塑料加入已经预热至成形温度的模具加料腔内,如图1-48a所示。液压机通过模具上凸模对模腔中的塑料施加很高的压力,使塑料在高温、高压下先由固态转变为粘流态并充满模腔,如图1-48b所示。然后树脂产生交联反应,经一定时间使塑料固化定型后,即可开模取出塑件。

②压缩成形的工艺过程:一般包含加料、合模、加压、排气、固化、起模、清理模具、修整塑件等一系列操作,对于带有嵌件的塑件,在加料前还需先安放好嵌件。

(2)压注成形原理和过程 ※按图1-49及动画讲解: ①原理:先将塑料加入预热到规定温度的模具外加料腔内受热至粘流态,如图1-49a所示。在柱塞压力的作用下,粘流态的塑料经过模具浇注系统充满模腔,如图1-49b所示。然后塑料在模腔中继续受高温高压的作用,致使树脂产生交联反应,待固化定型后开模取件。

②压注成形的工艺过程:与压缩成形的工艺过程略有差异,主要包含安放嵌件、合模、安装外加料腔、加料、安放柱塞、加压充模、卸压排气、加热加压固化、起模、清狸模具、修整制件等操作。

2、压缩成形与压注成形的工艺条件(1)成形压力

指液压机对塑件在垂直于加压方向的平面上的单位投影面积所施加的作用力。

※简要分析:成形压力过大或过小对压缩成形与压注成形的影响。

(2)成形温度

通常就是指模具温度。

※简要分析:成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压缩成形与压注成形的影响。(3)成形时间

成形时间是指从合模加压到开模取件的这一段时间。※分析:

①成形时间与成形温度有关。提高成形温度可以缩短成形时间,但是成形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成形时间的缩短就极为有限。例如,酚醛塑料粉压缩成形,成形温度从120 ℃增加到160℃时,成形时间从20 min减少到1 min,而从160 ℃增加到180 ℃时,成形时间基本不变。

②成形时间不仅与成形温度有关,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流动性差,固化速度慢,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多,未经预压、预热的塑料,壁厚大的塑件,或在成形压力较小时,成形时间就要求长些。

3、压缩成形与压注成形用的塑料液压机 用于压缩和压注成形的塑料液压机主要有上压式液压机、下压式液压机。上压式液压机适用于移动式、固定式压缩模和移动式压注模,下压式液压机适用于固定式压注模。

小结:

1、挤出成形工艺分为型材挤出成形、薄膜挤出吹塑成形和中空制品挤出吹塑成形。

2、挤出成形设备包括主机和辅机两个组成部分。

3、管材挤出成形工艺条件有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挤出速率、牵引速度、压缩空气压力。

4、压缩成形的工艺过程一般包含加料、合模、加压、排气、固化、起模、清理模具、修整塑件等一系列操作。

5、压注成形的工艺过程主要包含安放嵌件、合模、安装外加料腔、加料、安放柱塞、加压充模、卸压排气、加热加压固化、起模、清狸模具、修整制件等操作。

6、压缩成形与压注成形的工艺条件有成形压力、成形温度、成形时间。课后作业:

1、挤出成形能用于生产哪些塑料制品?其成形原理是什么?

2、压注成形和压缩成形主要用于成形什么类型的塑料?两者相比各有哪些特点?

3、压缩成形时,成形压力有什么作用?成形温度对成形工艺和塑件质量有何影响?

7.教案《塑料》 篇七

活动设计背景

在我们开展“玩中发现”这一主题活动时,我每天在上班的路上总会在垃圾箱边看到很多废弃的塑料袋,我就想:虽然国家颁布了限塑令,可是塑料袋的使用并没有减少,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于加强,虽然我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有义务教导我的孩子们从小就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于是,我决定开展一次“有趣的塑料袋”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及限塑令。

2、能用各种艺术形式装饰塑料袋。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养成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鼓励幼儿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

活动准备

各种塑料袋、水彩笔、剪刀、环境被破坏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塑料袋,说一说,是怎样玩塑料袋的二、装饰塑料袋

鼓励幼儿用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展开想象力,装饰塑料袋(做成风筝,做成小背心、在塑料袋上画画······)

三、展示介绍作品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同伴间互相评一评。(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

四、了解“限塑令”

塑料袋的用途很多,可是它也污染环境,于是,国家颁布了“限塑令”。

五、环保小卫士

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想为环保做什么事情

教学反思:

孩子可能还意识不到环保的重要,可是,培养他的环保意识、让幼儿可以宣传环保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本次活动对环保的教育只是点滴,要想让环保刻进我们的心需要的是每个人的持之以恒,平时的其他主题活动中也要注意对幼儿的环保教育。

活动中,我作为一名教师,有时看到幼儿操作中遇到困难总是急于帮助他们,我有些心急,当然我知道不该太束缚孩子,还是多给幼儿一些自主发挥的空间吧!

8.教案《塑料》 篇八

活动目标:

1.练习追逐跑和躲闪跑,提高幼儿跑的能力及活动的协调性。

2.能听信号迅速作出相应的动作,增强反应能力。

3.体验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发展自身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花环人手一个,铃鼓一个,塑料圈两个,沙包、夹子、塑料袋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看过或玩过躲闪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师幼跟着音乐一起手拿花环进入活动场地做热身运动。

2.师:我们刚刚做运动手里拿的花环是用什么做的呀?(幼儿:塑料袋。)今天我们就用塑料袋做游戏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塑料袋,探索塑料袋的玩法。

1.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塑料袋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幼儿凭借以往的经验来说说)

2.幼儿尝试各种玩塑料袋的方法(头顶、胸夹、手拍、脚踢等,可自己或与小伙伴一起探讨),教师观察,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3.教师总结幼儿探索出的玩法,并个别示范玩法。

4.幼儿自由结伴,分散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二)竞赛游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1.游戏“抓尾巴”。

幼儿自由分成两组,相隔一定距离面对面站好,幼儿把塑料袋用夹子夹在身体背后,听教师的“开始抓”命令发出后,幼儿迅速用手去抓对方身后的塑料袋,以抓中他人的塑料袋者为胜,最后哪一组抓掉对方的尾巴多的即为获胜组。

2.游戏“踩气球”。

在上一游戏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幼儿把塑料袋系在脚踝上,相隔一定距离站好,听教师的铃鼓声节奏单脚跳或双脚跳。铃鼓声停,两队幼儿迅速相互追逐,设法去踩掉对方组员脚上系着的塑料袋。最后哪一组所剩的塑料袋多即为获胜组。

3.合作性游戏“运粮忙”。

幼儿通过团结合作,跳过小水沟(塑料圈),绕过障碍物,跑到粮仓前,通过幼儿间的相互传递帮小动物将粮仓内的粮食全部运完,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总结评价

1.引导幼儿进行自评,互评。

2.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三、结束部分

1.师幼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2.带领幼儿整理好活动场地,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将塑料袋投放到晨间活动材料里,丰富晨间活动内容,继续训练幼儿追逐跑和躲闪跑的能力,并且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9.教案《塑料》 篇九

活动目标

1、利用塑料瓶子,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发展曲线跑、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动作灵活性。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瓶子若干,水桶4只,纸球8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做《shake you body》韵律操,舒展身体

2:玩法一:单双脚跳跃

道具摆放:跑道上竖向放置4个瓶子,间距为0.5m左右,中间放置两个轮胎,后边为两个瓶子,间距为0.5m左右,最后为半圆形山洞。

规则:幼儿分为四组,先双脚跳跃前4个瓶子,越过轮胎,再单脚跳跃后两个瓶子,拍一下山洞按原路返回起点,看哪组跑的最快。

玩法二:S跑

道具摆放:把6个瓶子间距1m左右竖向摆成直线,终点为半圆形山洞。

规则:幼儿分为四组,采用S跑的形式越过瓶子,钻过山洞按原路返回起点,下一名幼儿继续,采用各组比赛形式,来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

玩法三:亲子游戏——投瓶接力跑

道具摆放:起点瓶子若干,1.5m处水桶四只

规则:幼儿拿瓶站在起点投掷,家长站在1.5m线外用水桶接到瓶子后,立即放下水桶跑至终点再返回起点,先达到起点的家长获胜。

玩法四:亲子游戏——打保龄球

道具摆放:2.5m处按前三中二后一的形式摆放瓶子共6个,分四组摆放

规则:先幼儿用纸球投掷瓶子,距离可以随机定,看打倒几个,然后幼儿扶正瓶子,家长继续,看看有谁最棒可以把所有的瓶子都打倒,获胜的得到小粘贴奖励。

活动结束

谢谢家长的参与,让幼儿和自己的家长说再见,整理好物品带队回教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要加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幼儿理解其重要性,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开动脑筋,使幼儿真正的能做到在玩中学

10.教案《塑料》 篇十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塑料》教学设计

上一篇:孕产妇风险筛查、评估与管理工作制度下一篇:小学科技创新活动总结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