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演讲稿三分钟

2024-07-25

普通话演讲稿三分钟(精选8篇)

1.普通话演讲稿三分钟 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叫__,来自信工学院通信1班。我演讲的题目是: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今天,在座的各位,可以说是来自天南地北,我们夹带着南腔北调、方言乡音相聚在这里,同学之间要想实现正常交流的唯一手段就是普通话。(后面的那两位朋友你们说,是吧?看来听了我的演讲不到一分钟已经被深深感染了,两人在那推广普通话呢。别急,比赛结束后,推广普通话,还得靠大家。)

记得有这么一句歌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从南极到北极,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在说爱你。”是啊,近在咫尺,却恍若远隔天涯,个中遗憾,一语道尽。看中国的疆域,幅员辽阔,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方言土语在中华民族的大舞台上展现着自我的风流。

那么,普通话是什么呢?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我个人认为,普通话就是情感的纽带,就是沟通的桥梁。

在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请问大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提示一下,不是进军西藏,不是解放台湾,更不是出兵朝鲜,而是10天以后,也就是10月10日,成立了中国文改革协会,其根本任务就是推广普通话。

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块继续了解以下推普大事:

1956年3月12日,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作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还有,__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法》,再次以立法的形式赋予普通话以特别的法律地位。

毋庸置疑的是,自推普周活动实施以来,我们语言文规范化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性不断提高,因为,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已逐步成为广大群众共同意识和共同追求。

有人不禁要问:普通话真的这么重要吗?是的,四海同音,万众一心。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因为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同志们,请记住:我们是中国人,爱说普通话!

朋友们,也请记住:普通话是我们每个人的职业语言!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一同记住:普通话是我们的国家语言。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但光了解、记住可不行,咱们应该像刚刚两位朋友那样,得说,该怎么说?其实也不难。开会说,演讲说;课上说。课下也说;在班上说,在家里也说;时时说,刻刻说,连梦话也用普通话来说。一个人的时候就自言自语说,两个人对着说,三个人互相说,四个人分组说,五个人轮流说,六个人

比赛说,七八个人的时候就七嘴八舌地说,九个人抢着说,十个人您说那大家也就跟着您一块说。(此刻大家推普热情那么高涨,)不知今天我的演讲是否会让大家久久难以忘怀,但您一定要有十拿九稳的信心记住——

普通话,想说爱你也容易!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普通话演讲稿三分钟 篇二

一、基本原则

小组竞争, 人人参与。 每班按照学习小组将全班同学分成十组, 每组六人。 按照抽签的顺序决定每天演讲的小组次序, 每天由一个小组来承担演讲任务并由一人承担主讲, 主讲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当。 十天一轮评比出最佳演讲小组及个人并作奖励。

二、具体操作

( 一) 规定动作———一诗、一句、 一成语、 一名言

每天在语文课前十分钟承担课前演讲的小组成员必须在黑板上完成“ 一诗、一句、一成语、一名言”的规定动作。

一诗, 要求担任演讲的小组在黑板左上角抄写“ 高考初中必背64 篇”中的一篇, 并画出其中常考的经典语句。 关于这个过程主要是对初中必背篇目的复习, 让学生在进行高中新课程学习的同时把初中记忆深刻并和高考挂钩的篇目循序渐进地完成复习整理。 另外, 其他小组就可以抄一些文学常识作为补充。

一句, 要求担任演讲的小组在黑板的右上角抄写一个病句, 指出错误类型并改正。 病句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但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题型, 通过每天一个病句的判定与修改, 让学生们一点点的认识不同的病句类型, 熟能生巧, 很多常见的病句学生就能很轻松地辨认出来。

一成语, 要求每天承担演讲的小组在黑板的右下角抄写一个包含成语的语段并给出成语的意思。 成语也是高考必考的题型, 而只有积累大量的成语才能形成成语的“ 语感”。 所以从高一开始就进行成语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 把成语放在具体语境中既有利于记忆又能掌握成语的易错类型。

一名言, 要求每天承担演讲的小组在黑板中间抄一句名人名言。 抄写并背诵名人名言不仅能滋润学生的精神家园, 而且也可以积累很多作文素材。

总之, 我给出的所谓“ 一诗、一句、一成语、一名言” 的规定动作就是为高考基础知识做准备, 在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另外,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有一个积累小本, 小组组长每天检查, 老师定期检查。

( 二) 自选动作———我的讲台我做主

“ 规定动作”在预备铃响后学生就要完成抄写整理工作, 而真正的“ 三分钟演讲”在上课铃响才拉开帷幕。 尽管三分钟演讲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和发挥空间, 但是在演讲内容的选择上老师还是要做基本要求, 做到三个结合:结合课本、结合生活、结合个性。

1.演讲要结合课本

课前三分钟演讲很多时候是作为课前导入进行的, 所以有目的地结合正在进行的篇目进行多样的演讲, 温故知新, 对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比如古诗词单元每次在引导学生赏析完一首诗词, 我就会要求他们将古诗词改写成散文, 并由第二天演讲的同学进行演讲,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诗词的鉴赏, 而且还加进去学生很多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效果不错。 对于戏剧单元我就会要求第二天演讲的小组把上节课的故事内容排演成小话剧, 这样可以很形象地完成对内容的回顾, 而且也可以间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讲到《 鸿门宴》《 荆轲刺秦王》 等篇目的时候, 很多小组会自制《 百家讲坛》 来评项羽、刘邦、荆轲。 即使是一般的文言文我也会想很多方法, 如《 滕王阁序》 的必背段落我会让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导游词。 总之, 结合课本让学生在熟悉的领域发现更多的精彩, 让语文课更生动。

2.演讲要结合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秉承大语文的理念, 让生活的点点滴滴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 所谓阴晴雨雪总关情, 每个季节的变化都会成为学生们演讲的内容:第一次下雨、第一次下雪、春天抽出的嫩芽、秋日校园的落叶、冬日的暖阳。每一个节日也是学生喜欢的话题:端午和屈原, 儿童节和逝去的童年, 母亲节父亲节和父母的故事, 中秋节和圆月, 中考和高考带来的别离。每个重大的社会热点也必是他们的常选。 现代的社会已不能“ 两耳不闻窗外事”, 短短的演讲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

3.演讲要结合学生的个性

三分钟演讲以小组为单位, 要求组内成员轮流参加, 每次演讲从选材到演讲培训小组成员都要协作完成。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 有的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 即使念稿子都是挑战, 有的学生非常善于表现自己, 很有创新能力, 所以三分钟演讲的小舞台都要给他们提供机会。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我们以鼓励为主, 首先使其克服恐惧, 站上讲台就应该赢得大家的掌声, 可以放宽演讲的要求, 这样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演讲过的孩子经过这第一次以后就自信多了。 比如我们班有位从农村来的男同学很内向, 平时从来不会大声朗读课文而且普通话不是很好, 到他演讲的时候磕磕巴巴, 声音小到几乎在自言自语。 为了让他克服诵读的困难, 与其他组员以及他本人商量后我让他演讲了一个礼拜。在同学们的帮助下, 他一天比一天好, 最后一次演讲的时候已经很从容了。而对于那些极富个性的孩子来说, 这个演讲就是他们展示的舞台。 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原创作品, 可以自制幻灯片, 可以自制小道具, 可以来场脱口秀, 也可以来段双簧。 总之, 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给你呈现出精彩的表演。

三、积极评价

关于评价应分为两部分, 一方面是当堂评价, 可以是学生评价, 也可以是老师点评, 总之都要找出演讲人的闪光点来鼓励和赞扬。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三分钟演讲积极有序的长期进行, 合理积极的评价奖励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进行完一轮演讲过后我都要进行评比和奖励。每天在一个小组演讲结束后, 其他组的同学就要给出评价, 我们以五颗星作为基准, 每次演讲完其他小组就要给出星星做记录, 等到一轮结束, 大家就可以根据平时的记录投票了, 我们既要选出优秀小组, 还要评出优秀个人, 然后发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综上所述, 三分钟演讲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评价、分析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胆魄。 实践证明, 课前三分钟演讲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简单易操作且效果较好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摘要:在语文课堂上用三到五分钟时间演讲, 通过短短几分钟让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松散转向紧张, 且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前三分钟演讲 篇三

【关键词】三分钟演讲;提升;写作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说”在这四项技能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从教师的心态来看,认为“说”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中考又不考它,只要写好作文就行了。殊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进而最终提高“写”的能力,我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

具体做法是:全班有40名学生,准备40张字条,在每张字条上面写上1——40的数字,学生来自我抽签,按照抽到的先后顺序安排好演讲的名单,这样就保证班级里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演讲。一轮演讲完,再循环。讲完以后,由班级学生就朗读技巧、语音、感情、选材优劣等方面予以点评。演讲内容是由教师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的主题演讲,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尽力口语化,晓畅明白,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石三鸟。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应成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1.变压力为动力——提高写作兴趣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评价,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不会害羞,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得非常热烈。而到了初中,变得害羞起来,含蓄起来,连课前的师生问好也越来越小声。课堂上的提问更是没有一点气氛,以躲开老师的视线不被叫到为幸,哪怕是自己知道答案也不喜欢表现。更有一些学生,特别是有些女生回答问题时声音低得像蚊子哼一样,平时就很少讲话,遇到生人一讲话就脸红,遇到考试心里更紧张得不得了,难道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吗?我认为,一个人的胆量是逼出来的,当全班每个人都接到必须上台演讲的任务时,他们已无可选择。因此,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完成了第一次演讲后,我给他们以表扬性的点评,又煽动学生们善意的掌声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有一位胆小腼腆的学生在日记上写道:“从小学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也不敢站在台上讲话,老师也很少提问我,但这‘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使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好,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是“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为他们创造了表现口才的平台,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自尊心、表现欲望都很强,都不甘落后。一学期一个人的演讲机会只有2-3次,大家都非常珍惜。有位学生这样说,第一次走向讲台,听到同学的热烈掌声,内心真是激动,一紧张,什么都忘了。于是,心想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要行,决心向班级中几个演讲好的同学学习,一定赶上他们。第二循环又轮到了,内心自信多了,当成功地演讲了《没有不可能》,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后,他激动得哭了,他说演讲让他有了成就感,竞争让他看清了自己,自己俨然成了胜利者,使他有信心做一个成功者。

演讲这块“砖”引出了“玉”,班级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学生个个身上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为了台上那几分钟,课后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搜集材料,精心创作。是“三分钟课前演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刺激了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准备稿件及演讲展示的过程中去。

2.积小流成江海——积累写作素材

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显而易见,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写作也在于积累。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现在的学生的生活圈子太窄,不外乎家庭和学校,缺少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生活单一、枯燥,也很平凡,这一部分营养学生先天不足,这份“铁锌钙”如何补上?除了留心生活用心观察外,阅读和听取,是获取写作素材的另一途径。而“课前三分钟演讲”恰恰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为学生演讲内容涉及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学生之间关系等等,这都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演讲的同学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阅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听讲的同学在听取的过程中动脑又动手累积了鲜活的素材。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素材库丰富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3.他山石巧攻玉——借鉴写作技能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原创,可以适当放权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模仿,一个人首先要有模仿能力,然后才能有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 。

而我们的学生要么不喜欢阅读,要么被繁忙的功课压得没时间阅读,连模仿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在课前被动听取演讲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阅读渗透,通过师生的点评不断接收写作技能技巧,进而在练笔过程中借鉴模仿思想以立主旨,借鉴演讲稿以用素材,借鉴思路以定结构,借鉴警句以炼语言,模仿训练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可以进入到创造阶段让学生丢掉“拐杖”,摆脱模仿,按照自己的情况自由写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训练能使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4.潜移默化修正果——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我真切地感到学生们进步了,我也感到他们通过演讲越来越成熟了。有家长惊异地感慨:“这学期不知怎么了,以前有作文总是要拖到星期天的晚上才痛苦地开始写,现在倒好了,周五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资料,更怪的是,现在说起话来居然比我们大人还圆满,不伤人,又让人心服口服。”

最可喜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来连字数也写不满的竟也能洋洋洒洒长篇阔论了,原来总是素材老套的竟也会将他人的经历移植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原来语言苍白的竟也会用描写细心描摹动人心弦了,原来总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的竟也会用心构思周密布局了。于是,一篇篇考场佳作诞生了,一篇篇优秀习作纷纷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应灵活、规范、中肯。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种比较主观性的教学活动,如何顺利有序高效地开展并非朝夕可就之功,应当在老师的宏观统筹下,由浅入难,由简到繁地循序渐进地推进,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话题灵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说,使三分钟演讲成为真正展现学生自我风采的舞台。

2.形式规范。内容必须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否则冲击了语文课堂主题教学。必须事先整理好演讲内容,不打无准备的仗,另外,上台演讲要求脱稿,实在背不出可以放在第一排学生手中,可以为演讲因紧张而中断起提示作用。学生的演讲稿平时要保存好,以后可以结集成书,更刺激学生创作佳作的欲望。

3.点评中肯,师生共舞。为了一次演讲,学生要准备好几天,紧张又兴奋地期待好几天,对学生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测验。演讲过程中,学生的优缺点会暴露无遗,老师应当和全班学生一起认真聆听,一起及时做出正确而中肯的点评,在鼓励学生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演讲写作能力。

4.关于普通话的演讲稿三分钟演讲稿 篇四

大家好!

我是由外公外婆一手带大的。虽然这样,我仍然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是因为,我的妈妈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也是一名普通话测试员。每当妈妈带我的时候,她总是会和我说普通话,不管是讲故事还是日常的交谈,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发音。妈妈还喜欢在家里听普通话朗诵录音,只要有与朗诵有关的电视节目,妈妈总会特别关注。受到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对普通话格外感兴趣,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妈妈开玩笑说我,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两种语言: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德”语(“德”语是指常德方言)。

我第一次尝到普通话的甜头是给爸爸当老师。我爸爸是一名高中老师,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特别有学问。去年爸爸要到省里去参加一个说课比赛,可是他的普通话不标准,无奈,他只好拜我为师,这下我可大展身手了。我先是一句话一句话地教爸爸读,所有容易错的字我都在参赛稿上标上了拼音,可是爸爸还是会读错。比如他把“各”就要读成“过”,“n”和“l”也总是分不清。有时候,一个字要教他读上几十遍,他才学会了,可是第二天又忘记了。哎!看到爸爸那笨口笨舌的样子,我真想指着他的鼻子大骂,我也终于能理解为什么爸爸有时候教我写作业时会发火了。好在爸爸还算谦虚,每天,他都会把稿子读给我听,在送我去上学的路上,在散步的时候,甚至是在我和他睡觉的时候。在我不厌其烦的指导下,爸爸有了很大的进步,最后,他在省里的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看到爸爸捧回大红的奖状,我比自己得了奖状还高兴。这一次当“老师”的经历也让我体会到,语言表达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那以后,我对普通话就更加感兴趣了。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随妈妈一起来长沙上学。虽然我是插班生,但是我和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我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嘲笑我的发音,他们还总是推选我在班级活动中发言,我为自己感到自豪。现在,我不仅经常参加学校的朗诵表演,而且还担任班级和学校的各项节目的主持人呢!

5.普通话三分钟说话练习 篇五

有人说,当老师多好,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永远年轻!是的,教师是我最喜爱的职业,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造一座房子或桥梁,我们称他为建筑工程师;设计电视报纸上的广告,我们称它是广告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研究更好地养花种花、美化环境,我们称他为园艺工程师。然而教师却是灵魂的工程师,那就意味着是塑造人类的思想、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精神文明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精神花园里的一个园丁。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久远以来,教师这一行业就已经作为独立的一门职业门类而存在了。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就有书院了,随后,已孔子为首的一大批私学逐渐的建立起来,老师也相继涌出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专职教师。教师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也变得普及起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除心中困惑。在这个过程中,等于是把知识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所以,在我认为,教师更像一个接力赛的队员。这个接力赛的总长度就是人生的整个时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没有尽头。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然后跟时间赛跑,直到跑完我们的这一段,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的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在当今社会更是可贵的。不求别的,单是在街上遇到了,他们大声的叫你一句:“老师好!”只要简单的一句话,你就会满足。因为你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我喜欢的节日》

在中国,有很多很传统又很重要的节日,比如,春节,端午,清明,但我却独喜欢中秋,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到处都充满了祝福与思念,如果这时的你能够与家人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再到阳台或自家的小院中一边与父母赏月吃月饼一边聊一些贴心的话,那末你就真的是一个幸运儿,而身在他乡以及那些海外游子们就没有那末幸运了,我想,此时的他们常常是手握电话有说不尽的相思。在此刻,用“每逢佳节倍思亲”“千里明月寄相思”“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话语与心境来形容此时此刻是在恰当不过了。中秋的历史悠久,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一直到了唐朝,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关于中秋的传说是数不胜数,除了嫦娥奔月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砍砍合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天界后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有说他学仙不够专心,天帝为锤炼他的心志,罚他砍桂树,并允诺如果砍倒,即可成仙。于是吴刚便在清冷的月宫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砍下去。中秋也是诗人们最愿意借以抒发情感的节日,比如苏轼在中秋佳节因思念弟弟而作的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其中有两句最为著名,那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想,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思念家乡及家人的心情永远都不会改变。我喜欢中秋,喜欢它的意境。

《童年的记忆》

说起童年,我怎末也忘不掉上小学时竞选班长的事。开学的第一天,教师让大家推选班长,大家都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不说,教室里十分安静。最后,老师点了一个同学的名字,问他选谁。这个同学低着头半天不说话,大家都一个劲地催他说,终于,他抬起头来说:“老师,我可不可以选自己呀” 这下老师笑起来,说:“这个同学说由他自己来当班长,大家说行不行?”教室里又是一阵寂静,老师在教室里来回地走着,忽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让我当班长吧。“老师没料到又有一个人选他自己,一时不知给怎莫办。这时,又有几个人站起来说,“我来当班长。”“我当。”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人人举起手选自己当班长。老师只好笑着说:“大家都想当班长,这很好,不过到底让谁当,还得让我好好想想,好吗?”说完,老师就走了。老师一走,教室里又热闹起来,男孩子们说着说着,就动手打起来。女孩呢,虽不动手打,可叽叽喳喳的也说的没完没了,有几个甚至还哭了起来。为的就是一点,别人为什么不选我当班长。忽然有一天,老师说:“从今天起,每人当一周班长,谁要不遵守纪律,下周就不让他当,谁要管得好,上星期当了,下星期还继续当,同意这个办法的同学请举手。”就停,“哗”的一声,所有的小手都举的笔直笔直的。现在回想起童年选班长这件趣事儿,还是觉得很有趣,孩子们的心是多么单纯可爱啊,如果人长大了之后,还能保持孩子的纯真和热情,世上哪还会有那么多的难办的事儿,又哪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呢?

《谈谈美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越来越讲究了。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要吃好。于是对食物的色、香、味儿的追求提高了,食物也随之改称为美食了。

我却认为美食究竟美还是不美,不能只看色、香、味儿,而是更应该注重其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同时要兼顾其营养成分的全面性与均衡性。

有人常吃路边的烧烤,认为这就是一种美食。可我不喜欢这种所谓的美食,因为我担心不卫生。网上说烧烤中含有亚硝酸盐、樱树油等。亚硝酸盐在人体中易跟蛋白质中的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在天然食物中含量极少,最易引起胃癌、食道癌和肝癌,也会引发鼻咽癌和膀胱癌。

也有人把膨化食品作为美食,而我却从来不吃。因为我听说其中含有危害健康的物质。网上说膨化食品通常含铅量比较高。铅能造成说注意力低下、记忆力差、多动,另外容易冲动、爱发脾气等等。

我向来对美食没有研究,我的饮食都是由我爱人来料理。她总是让我吃的东西不重样儿。

《我知道的风俗》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伟大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人向别人递交东西要用右手,以示尊敬等等。我们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这个民族也有许多的风俗,比如在我的家乡,男女青年结婚的时候就有许多的风俗,男的一方需要为女方提供一些彩礼,迎取的那一天还需要有年轻的姑娘一起去接新娘子,在接新娘子出门的时候要打开红伞挡在她的头上,还要有一个小孩子在一旁抱着一只小鸡,象征着多子多福。„„总之,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的风俗,这些风俗有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一些也是封建的糟粕,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接受好的风俗,拒绝不良的封建传统。

《我的家乡》

华北的广大平原上,有这么一个小县城,它不是一个历史名城,它不是一个经济重镇,但是却是我最爱的最难忘的地方。它的历史很悠久,从唐朝开始,她就有白居易的桃花酒,到了现代又有不少人们抛头颅、撒热血为了这片土地。我热爱这片土地,因为这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成长的地方。我从这片土地上获得了生长的力量,家乡,让我明白什么叫做奋斗,什么叫做诚实。这里的人们朴素而又善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无处不在的打动我,让我此时此刻即使身在他乡也难以抑制对家乡的怀念。我期待,有一天,我会回到家乡,用我的双手为家乡奉献一份力量,将她的明天打造的更加美好。

《我所在的集体》

在大学里有这么一个班级,她的名字叫做„„,我是这个大班级里的一员。这个有九十多人的班级里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班就是一个大家庭,彼此就是兄弟姐妹。我们生活在一起,学校在一起,玩耍在一起。我们一起在大教室里上着化学课,看着教授在黑板上写下化学公式,我们在实验室里一起调试着化学试剂„„,大学四年的时光里,我们相互陪伴着读过我们人生的青葱岁月,我们一起笑一起哭,我们一起旅游,一起宅寝室。这个大集体,给了我难以忘记的岁月,给了我美丽的记忆。

《我和体育》

健康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事情,钱财丢了还可以再再赚回来,但是你得生命只有一次,许多人在赚到了许多的钱之后却失去了健康,那个时候他们才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自己的健康。健康的身体需要通过锻炼来获得,所以,我就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热爱体育,最喜欢的是篮球,那种奔跑在球场上的快乐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在和别人的碰撞之中体会到身体灵活的运动,汗水的挥洒,同学的喝彩声都是我们不懈努力的动力。

《我最尊敬的人》

我最尊敬的人是我读初中时的数学老师。每当想起她,我对她的敬爱之情便油然而生。古语说的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们讲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还要帮助学生们解除心中的种种疑问,这些都是做老师的责任,而李老师在这些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她上课的方式也很独特,虽然她不是语文老师,但每次上课的前两三分钟,她总像新闻播音员一样给我们读上一段最新发生的社会新闻,或者聊上几句体坛的劲爆消息。按她的话说,学生们就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对我们这些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们来说,简直像是天籁之音,个个洗耳恭听,连平时在上课时经常爱睡觉的学生也津津有味地听起来。在接下来的数学教学中,她把枯燥的公理公式讲得也是那样的有声有色,同学们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听着,大家积极发言、积极提问,整个教室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李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虽然她不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却总是不忘每个星期两三次到我们的宿舍,跟我们谈心、问寒问暖。有一次,有一个同学打球碰伤了脚,她还亲自帮那个同学敷药和包扎,李老师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着我们。

现在我离开我的初中的学校已将近十年了,可我的内心深处总是忘不了她,她永远是我最尊敬的人。

《我的成长之路》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成长之路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因为在上学前,我都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慢慢成长的,而进入了学校,我才慢慢的学会独立,享受成长的快乐!

可以说,从上小学的那一天起,就正式开始了我的成长之路。小学的学习生活是快乐的,每天背着书包开开心心的上学,放学后,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可以出去玩了,而上了初中,学习生活就开始变得紧张了,这种紧张的生活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而中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也让我体味到了什么叫做充实!

转眼间,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大学的生活已走过两年,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相对于中学的学习生活我们有了许多自由的时间,我从小就喜欢读课外书,看一些文学名著,而一直没有充裕的时间,而到了大学,没有课的时候,我常常去书馆看书,这正是我从小就向往的。

周末,总会和室友一起去逛街,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还记得大一时,我们都不会花钱,每到月末,就会集体吃几天泡面,想起那段日子,我们总是会心一笑。

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我们必修的专业课,我们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课程作为我们的选修课,这不仅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也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了放松一下一周的心情,我常会在周六的晚上和同学一起去参加舞会,在那里,我也认识了许多别的系的学生。除了计算机,我还很喜欢英语,在上大一时,我就在课余时间做过英语家教,而在上次暑假,我还在一个辅导班里当英语老师,这让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再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一样会踏踏实实的学习,踏踏实实做人,相信在离开大学校园的那一天,我会笑着对自己说:我努力了,我做到了。

《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在我还没上大学之前,总以为普通话是很容易讲的,也一直以为自己的普通话讲得不错。可是来了我们学校之后,才发现讲普通话并不如想象中的容易。一直以来,都听说,我们广东人讲普通话是最难听的,可我一直都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普通话不都是这样的口音吗?可是上了普通话训练课之后,听到老师们标准的口音,我才知道错了,我们以前说的普通话太蹩脚了。

我知道,讲好普通话对一个师范生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从大一开始就有意识的练习普通话。不过要练好真的不容易,特别是对我们广东人来说。但我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坚持,肯花功夫,就一定可以讲好。为了练好普通话,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除了上训练课以外,每天早上七点钟我就在校园的草地上练习发音,从最简单的发音练起,遇到不懂的或者不确定的就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幸好我的乡音不是特别浓,纠正的时候就不会太难。但是,有时候为了发准一个音真的很费劲。不断的练习,经常练到嘴巴疼,舌头发硬,甚至抽筋。上教师口语课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口腔操,于是我几乎每天都坚持练。后来习惯了,发音咬字真的准确了很多。练完发音,接着读单字、词语还有短文。在普通话测试中,最重要最难得是说话部分。我们的普通话书提供了三十个题目给我们,为了在测试中不至于没话讲或者讲走音,我要求自己把每个话题都写一下。不过由于时间安排的不好,这三十个话题我在一个月之前才开始写提纲。原本我以为这么短的文章应该很快就可以写完的,谁知道,我几乎挣扎了一个月才把它们弄完。弄得我筋疲力尽啊。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有了一点进步,但是一个假期下来就又打回原形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都是用普通话跟同学、老师们交流的,但一放假不可能再讲普通话了,在家乡肯定是讲家乡话了,所以假期结束的时候我又得重新适应普通话的环境了。就这样通过反反复复的学习、强化,和不断的努力后,我的普通话水平终于有了提高。

学习普通话的过程是很苦的,一路走来,有苦恼,也有乐趣,还有更多的快乐与充实。苦的是有时在练习一个发音时,怎么也发不准,乐的是当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把一个音读准后那种收获的喜悦!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我总是明白这个道理了。

《我的愿望》

我几乎不曾听我父母说过属于他们自己的愿望。愿望,这是小时候的我们,最经常使用的一个词。那时候我们常常说:我希望明天考试拿一百分;或者说,我的愿望是爸爸妈妈明天带我去公园玩儿,在或者就是想拥有一大堆好吃的。……我们经常说,是因为我们的愿望很简单也很单纯,并且我们的愿望经常发生变化。可是长大之后,似乎说得很少了。

小的时候最希望听到这样的话:说吧,我可以实现你三个愿望!然后,我就开始扮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数开了,衣服,零食,玩具……长大后,当真正有人在你面前要你说出愿望的时候,你却又想不起来自己有什么愿望了。因为我们开始不知道自己能有什么样的愿望,开始认不清自己想要的什么东西,开始只在生日那天吹蜡烛的时候逼着自己数出三个愿望来。

有的时候,希望世界和平真的就变成了我内心的真诚愿望了。对,就是和平!和平不是一句空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好难。世界和平,先要各国和平,但有哪个国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了。和平究竟是什莫?难道和平仅仅就代表没有战争吗?如果一个国家贫富差距太大,叫和平吗?受到委屈没出去说叫和平吗?找工作,凭关系叫和平吗?我想:这叫做一种病态的和平。和平是什莫,不是鲜花,不是和平鸽,不是话语,是人,是心态。俗话说,面由心生,心态的平和代表了人的宽容,每个人都是宽容的,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斤斤计较,没有唯利是图,那末,和平还会远吗?到那时,和平就是一只鸽子,会飞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6.我和体育普通话三分钟 篇六

记得以前学校举行运动会,班主任让大家踊跃报名,我永远都是一脸的无奈。开运动会的时候,我一般都是站在一旁,也永远是呐喊助威的那个。一边看着别人在运动场上健步如飞,一边感叹怎样能够这么厉害,然后再默默地惭愧一番。这种情景一向持续到了初中,那时候当我明白中考要考体育的时候内心简直觉得崩溃了。要明白我仰卧起坐一个也做不起来,跳远也只能跳一米五几,跑步也是最慢的一个。可是能怎样办,要想有个好成绩,还得过了体育这关,只能咬紧牙关练呗。

记得那个时候大冬天的,班主任借了几块垫子,然后班上的女生五点半就起来,轮流着练仰卧起坐。我最开始练的时候穿着厚重的衣服在垫子上脸都憋红了,做了半天硬是一个也没做起来。几度的气温,身上竟然出了一层薄汗。可是不能这么轻易就气馁了,第一次不行就之后第二次再不行就三次四次。就这样咬牙练了几天,我最终能练十几个了,可是这远远不够,中考的标准是四十多个,还差了一大截呢。每一天女生在宿舍练完仰卧起坐,然后全班在操场集合练习跳远。我尽了全身的力也只能跳个一米五,看看别人一迈就能跳好远,心里又气又急。我发了狠地每一天练,一天天也有一点提高,一点点达标。练完跳远就是一百米短跑了,我属于那种耐力型的,就是长跑还能够,可是比速度一百米冲刺就不行了。每次冲刺完都感觉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心跳砰砰砰,感觉要跳出来了。

从冬天练到了夏天,从穿着棉袄练到穿短袖练,我最终各项都达标了,而测试也如期到来。测试那天还是有点紧张的,调整了呼吸我就自信慢慢的去了。测试成绩出来了,虽然没有到达满分,跳远和短跑个扣了一分,可是这个结果我还是挺满意的。毕竟我开始体育那么差,能拿到这个成绩我就没什么抱怨了,毕竟我付出了努力也看到了成绩,人嘛要懂得知足。

7.普通话演讲稿三分钟 篇七

2015年《微信生活白皮书》的发布, 无疑是移动互联网业界的一曲凯歌。电信运营商在加大4G网络建设力度的同时, 联合互联网公司着重推广流量和流量应用, 这为微信等众多OTT应用与服务的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尽管大部分人对2015年以来微信的发展态势不太看好, 但在对比了2014年和2015年的两份“微信白皮书”之后,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短短的一年中微信给用户、腾讯公司、各方应用与服务带来了超出预期的欣喜。在诸多数据当中, 微信平台产生的日均通话量2.8亿分钟这个数字足以让至今还找不到引爆点的虚拟运营商汗颜, 更应该引发一直焦头烂额忙于同质化竞争的基础电信“三巨头”进行深思。

同质化竞争泥潭

从当年邮电局的行政垄断独家运营到现在各方力量共存的局面, 国内电信市场已经逐渐走上了市场化经营的道路, 竞争已经成为当前电信市场的主旋律。

既然存在竞争, 那么产品之间的对比也就成为参与竞争各方和用户共同关注的话题。经过拆分与合并之后形成了基础运营商“三足鼎立”和虚拟运营商“群雄并起”的局面, 全业务牌照的陆续发放也让运营商之间的产品体系更加完善。遗憾的是, 从竞争参与方的数量来看似乎是“不计其数”, 但从产品体系来看却没有明显的突破, 也就是说, 同质化竞争依然是电信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

近年来,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 同质化竞争是最令人头痛却又始终绕不开的“困局”, 而且在重重的KPI任务指标压力下再加上国资委对运营商的利润上缴和营销成本投放提出了严格的管控要求, 使其很容易就从“困局”走向“死局”。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从竞争博弈的角度来看则一目了然。

首先, 基础电信产品体系的高度重叠, 是同质化的根源。运营商推出各项产品, 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尽管由于技术和制式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使用上的差异, 但这些差异也并非本质上的差别。以宽带业务为例, 目前大量采用了无源光网络接入的手段, 技术标准有GPON、EPON等, 这些技术在某些指标上虽然有所差别、各有长短, 但实际接入效果却相差无几, 而且决定实际使用效果的因素众多, 具体的一两项技术标准并无法形成整体上的差异。又如国内移动通信4G标准的LTE-TDD和LTE-FDD之间, 虽然存在着技术差异、在实际应用中也各有千秋, 但并不能简单地说其中一种技术制式就一定比另一种强。

就基础运营商提供的电信产品本身而言, 对于用户来说都只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和通道而已。例如通信产品中应用最多的“打电话”, 用户通过座机或手机来实现“沟通传递信息”这一目的, “打电话”只是手段和承载沟通信息的“通道”, 用户是为了“沟通”而“打电话”, 并非为了“打电话”而“打电话”。从这个角度来看, 不管是用哪家运营商的“电话服务”, 都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

其次, 前期寡头垄断竞争使得市场相对封闭, 用户无处获得替代品。众所周知, 国家政策的限制和巨额的基础网络建设维护成本, 使得基础电信产品只能由基础运营商提供;而且国家对通信业务的管控要求, 使得Skype等类似的产品也难以在国内市场全面开花。这一方面造成了用户只能在有限的产品中进行对比选择,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运营商一直以来固守基础业务市场、缺少创新改革动力的局面。

最后, 当前国内电信市场环境下的同质化竞争结果必然是过度竞争。从上述两点可以看出, 在OTT应用与服务大面积兴起之前, 基础运营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品同质化, 为获得更多市场资源和用户, 就必须在同质化的产品上增加差异化的元素。但是, 基础运营商的差异化并未体现在产品创新上, 而是通过不断叠加各种投入 (如提升服务投入和回馈成本、增加营销资源投放等) 来吸引用户, 甚至采用价格竞争赢得用户。这种缺少产品演进、一味增加投入的做法, 常常引发过度竞争。诚然, 降低价格、增加回馈的做法对用户而言并不完全是坏事, 但日趋理性的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价值而非价格。例如现在拿10年前大受欢迎的64M优盘免费赠送也几乎没人要, 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 微信和微信语音广受欢迎并非由于其“免费” (并不是完全的免费) , 而是其在特定场景中的便利性和独特价值。

竞争从同质到异质悄然演变

正当基础运营商和大部分虚拟运营商还深陷同质化竞争中难以解脱时, 新的竞争对手已悄然而至。如果说微信电话本由于国家政策和自身战略的原因, 只是“登台亮相后匆匆离场”就足以让业界为之侧目, 那么微信的通话功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交出的答卷则令人叹服。微信每天2.8亿分钟通话量的产生方式, 虽然和基础语音服务一样都是提供语音通道, 但在业务性质上却有明显的差异。

应用场景不同, 优化业务体验。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终端和应用的广覆盖、深渗透、多融合, 让用户在生活的众多方面几乎都能够找到相应的应用与服务场景, 而且极大地推动了碎片化时间和环境的充分利用。微信语音正是基于这种背景,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方式实现碎片化、非实时的沟通, 多种沟通方式并行或交叉使用, 使得客户可以享受随时随地的优秀体验。这一点和“正式化”的语音通话不同, 而且往往用户对此类沟通的结果并不抱确切而必须的目的, 这也让此类沟通形式更容易被接受。

切入角度不同, 主动引导需求。微信语音功能是依托在微信平台之上, 而微信平台一直以来是被用户定位在社交平台。由社交服务的特征看出, 基础语音服务的切入点主要是依据明确的沟通目的向目标对象发起以点对点为主的沟通 (Communication) 行为, 而微信语音的切入点主要是在具有社交关系的圈子内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的非正式分享和情感交流 (Chatand Gossip) ;同时, 微信语音作为交流的补充方式, 一方面可以减少打字输入的繁琐, 既方便用户又可以扩大目标用户群 (如低龄或高龄用户) ,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用户逐步从非正式应用逐步向正式应用渗透, 并为今后向语音领域的扩张打下基础。

资费形式不同, 灵活降低门槛。微信语音理论上是“免费”服务, 用户无需支付基础语音通话费用, 甚至在家庭、宿舍、办公室等特定Wi-Fi环境下连数据流量费用都可以节省。这种主打“免费”牌的举措确实让用户的心理门槛大大降低, 即便是在无线数据传输消耗流量的环境下, 一条微信语音少则数K、多则百K, 折算为实际流量资费也不足1分钱, 明显低于基础语音的支出。

价值模式不同, 全面贴近客户。腾讯公司对微信语音服务并不收取额外的附加费用, 用户可以在自行承担流量支出的情况下使用, 我们假定客户应用沟通交流行为后产生的价值是固定不变的, 但使用微信语音之后, 我们不难发现电信运营商所获得的价值回报却下降了, 那么多出的价值到哪里去了?这些价值并没有消失, 而是通过两个层面实现新的价值创造和转化。在用户层面, 一是让用户享受更多价值, 二是通过微信语音等类似服务更进一步贴近客户行为、激发客户需求, 让用户能够进一步产生更大价值;在腾讯公司层面, 可以将用户创造的无形价值通过第三方付费、间接付费等方式转化为实际收益, 同样是主打“免费”的谷歌之所以能够如日中天, 正是运用了这种价值转化模式。

演进规划不同, 掌控未来市场。与不断进步演化的微信相同, 基础运营商也在不断努力。例如进入4G时代后开始推动Vo LTE演进, 可以向用户提供音质更好、保障更佳的基础语音服务。但是, 这种演进规划是对原有产品的升级, 产品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微信从即时通讯到社交平台、再到综合门户与融合能力平台, 其目的正是通过不断蜕变以更好地掌控未来市场。尽管目前微信语音的日均话务量 (2.8亿分钟/日) 与基础运营商的日均话务量 (72.9亿分钟/日) 尚相去甚远, 但微信日活跃用户已达5.7亿且大部分集中在30岁以下年轻用户群体中, 这种趋势对未来的影响不容小觑;而且对于年轻用户而言, 这种异质化的产品比基础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基础运营商将何去何从

也许有人对这种比较并不信服。诚如上文分析, 毕竟微信语音这种碎片化语音服务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替代基础语音服务, 在“正式”的语音沟通场合中, 绝大部分用户依然会倾向于使用基础语音服务;更何况基础化语音服务和微信的碎片化语音服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将此两者进行“关公战秦琼”式的直接对比, 对基础语音服务而言似乎有失公允。

那么, 作为基础运营商是否就无法实现此类差异化服务, 或者是只能依靠翼信、融合通信这类创新型产品才能和微信之类的新型竞争对手抗衡呢?事实证明, 翼信、飞信、飞聊等产品在运营中就因为“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等原因出局了, 而被寄予厚望的融合通信到现在却还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面对异质化竞争, 基础运营商何去何从?

首先, 基础运营商必须正确认识异质化竞争。异质化竞争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 但其本质却没有变化。用户通过微信发送语音信息也好、通过基础运营商的电话服务进行通话也罢, 其本质都是为了满足沟通的需求, 通过沟通实现、获取或创造价值;异质化竞争与同质化竞争, 只是实现客户价值的方式手段和最终成效不同而已。也就是说, 基础运营商面对异质化竞争的着眼点应该是如何提升客户价值, 这是竞争之“道”;至于以什么方式提升客户价值、如何摆脱同质化的窘境, 这是竞争之“术”。以道驭术, 才有可能应对自如, 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料敌先机、取得反制优势;如果单纯依靠表面化的产品改良或只靠盲目加大投入来吸引用户, 不但会在过度竞争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而且同质化竞争力度越大、价值向OTT应用与服务提供商一侧倾斜的力度就越大。

其次, 基础运营商应当立足本源、发挥自身优势。如果只是盲目追求异质化的外在表象, 无异于是“以己之短击彼之长”, 以自己不擅长的短处在新型竞争对手最擅长的领域开展竞争, 其结果可想而知。例如, 基础运营商目前拥有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管道方面, 但管道的附加价值一直以来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随着4G网络普及, 5G网络演进也提上日程, 如何充分发挥管道价值、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开创新的价值空间, 基础运营商大有可为。某运营商计划针对不同行业客户或应用场景推出不同的流量Qo S差异化服务, 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

8.普通话演讲稿三分钟 篇八

【关键词】英语课堂 三分钟演讲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学好知识、培养能力。它是英语课堂的重要任务,又是学习英语知识的完整过程。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对于“说”的训练。从教师的心态来看,认为“说”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高考又不直接考评。熟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二者是不可分的。因此,本人认为,有效地利用课前三分钟英语演讲对于学生的英语要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们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具体做法是:每堂英语课在讲授新课前按学号排,由一名学生演讲,然后根据这名同学的演讲,由学生或老师做简短的讲评。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时,站在座位上讲,后来到台上讲,从自由讲话逐渐发展为命题讲话,即兴演讲。内容可讲所闻所见所感。这样一学期经过筛选把较好的演讲稿装订成册,定题为“高一英语演讲集锦”,印发给学生。那么,“课前三分钟演讲”有哪些好处呢?

一、它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达出来。要求明了、轻快、准确、令人信服。通过演讲,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在教师和全体同学面前真实地外传。“三分钟演讲”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表达能力。如在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语言是否准确,语音语调是否合适,声调是否恰当,表情是否自然,感情是否真实等。在表达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英语材料,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完成自己的演讲内容。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写好,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和口语大有提高。

三、为进行思想教育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因为学生演讲内容摄取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人生价值、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学生之间关系等,这都对学生思想有教育意义。

四、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

为了准备演讲,学生要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进行认真地思考。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论述,这些都要进行认识、分析、归纳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尤其是此外,“课前三分钟演讲”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上一篇:我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下一篇:小学生禁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