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教案(12篇)
1.听听那冷雨 教案 篇一
《听听那冷雨》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
2.体会文中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愫,及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散文中古诗文运用。2.理解散文奇特的审美特征。
三、考试要点
1.理解散文中的优美文句。2.分析课文有关修辞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建议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
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
(二)写作背景
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说:“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 1 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面对悠远而丰满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血脉浸润的诗人正跨越着空间的乡愁,又沉浸在时间与文化的乡愁中。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对中华民族及其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作者几十年来都保有强烈而深沉的尊敬仰慕。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大陆,壮士登高叫她九州,英雄落难叫她江湖。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着的,所有龙族。
还有几千年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
从1949年到1974年,几十年间,作者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文化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剪不断的,跨越时空而来的,无尽的乡愁。
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三)课文分析
1.文章结构:全文分为四层
第一层(1-4自然段,即自开头至“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由台湾岛上的“雨季”引入对“大陆”的思念,“大陆”的“春雨”连接着“他的少年时代”。
第二层(5、6自然段,即自“听听,那冷雨”至“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从“看看”、“嗅嗅”、“闻闻”的角度写“雨”,通过“中国风景”特有意趣与韵味的描述,以表达自己刻骨铭心的思乡愁绪。
第三层(7-12自然段,即自“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至“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是全文的高潮,作者将“雨”想象为“一种回忆的音乐”,从“听听”的角度,尽情地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和思念,以及久离大陆、漂泊在外的“凄迷”心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之情。
第四层(13-15自然段,即自“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至文末)写听不到雨声的失落感,以此传达出“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的深深憾恨。
2.简析《听听那冷雨》的主题意蕴
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在文中,作者出色地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不断变换视角,描摹了从大陆到香港,到台湾,到美国,又到台湾不同地点听冷雨的意境、情趣、感受,并创造性地展示了丰富而又奇特的感觉,将雨描绘成糅合了听觉、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的一种全方位的感性存在,这种感性存在蕴含了人物交互感应所产生的全部情感类型——乡情、友情、爱情、亲情,从而给读者带来了多维的审美体验。
3.简析《听听那冷雨》艺术特色 A 理解古诗词运用的效果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归纳:心喜而雨润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归纳:心乐而雨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归纳:心苦而雨寒
B 修辞技巧探究 ⑴ 生动的比喻
比喻是一种“借彼喻此”的修辞法,有二件或二件以上事物中有相类似之处,以“那”件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说明“这”件事物的,就叫“比喻”。通常用“像”、“如”等喻词来联接两件事物。
例如: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
⑵ 匀称的对偶
语文中在形式上,上下两句的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就叫“对偶”。就内容上而言,意义相近者为“正对”,意义相反者为“反对”。
例如: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
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⑶ 整齐的排比
用结构相似的句法,接二连三地表出同范围、同性质的意象,叫做「排比」。
排比和类迭不同,类迭是一种意象有秩序有规律地反复发生,其秩序或为重迭的,或为反复的;排比却是数种意象有秩序有规律地连接发生,其秩序或为交替的,或为流动的。排比和对偶的分别则是:排比的限制较对偶宽,不似对偶拘于字数相等和两雨相对。
例如: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
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⑷ 通感的运用
本文充分调动了人的五官感受,将雨描绘成糅合了听觉、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的一种全方位的感性的存在。作者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和倾慕之情。
例如: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这是一幅有光有色、有形有声的屋瓦雨景画。这里的“湿湿”“温柔”是诉诸触觉的,“流光”“灰”“微明”“幽黯”是诉诸视觉的,“轻轻重重轻轻”“潺潺”是诉诸听觉的。
作者把这几种感觉艺术地交融起来,使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的感觉不能独立,造成浑然一体的心象。这种通感技法,使“雨”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人以新颖奇特的美的感受。能够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丰富的审美情感。其次,作者在这里还运用了转位的手法,使原本诉诸听觉的刺激,却让视觉感官去接受,诉诸味觉的刺激,却让触觉感官去接受。同时利用譬喻,改变描写事物的性态,从而造成感官的矛盾,引起读者的鲜明印象,更便于引起多种感官的刺激。
(四)思考与练习
A理解《听听那冷雨》中,引用大量古典诗词的艺术效果。B拓展阅读 【春夜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雨中人生,含蕴丰富,的确,读着这首词,你会感到词中对人生的诠释颇有深意。春夜听雨,牵来细长的情丝。
“夜雨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项世安的《雨夜》
诗人对离别故人的思念写得绝妙。夜雨中思绪翩翻,春的寒,雨的湿,容易牵动人们对亲友的情思。听春夜潇潇细雨,思自己人生 苦旅,会顿感怅然,感慨系之。
去年此日泊瓜洲,衰柳萧萧客系舟。白发天涯叹流落,今宵听雨古宣州。
——张来的《雨中题壁》
这是一种对雨思忆,感叹人生境遇,是人生体验最好的回味。
(五)教学建议
1.配合幻灯图片教学
2.注重学生课文朗读,领悟作品文字之美。
(张建安)
2.听听那冷雨 教案 篇二
百度“人物介绍”一栏中说:“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 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 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 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 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从这样一段介绍来看, 余光中先生是一个思想丰富、感情细腻、角度多元、思维发散的作家, 如是这样一个作家, 必定有着非常复杂的心态和多舛的人生经历, 其运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方法和手段也会别具一格, 在写作素材的运用上更加天马行空, 亦或独具匠心如行云流水, 凸显意想不到的大气。在他创作的作品中, 他自己就是一个审美主体, 文中的情、景、物都是他审美的客体, 主体与客体的交融, 便产生了丰富的文字表象, 而这文字表象之后又蕴藏着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把内心的情思借助文字工具的表达, 进而达到了内心与表意的“天人合一”。这就是《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审美价值。钱锺书曾说:“要须流连风景, 即物见我, 如我寓物, 体异性通。物我之相未泯, 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 故物仍在我身外, 可对而观赏;情已契, 故物如同我衷怀, 可与之融合。”即可见物我交融, 是因了自然对象的存在, 其主体以意会象。审美过程的进行首先必须要自然对象的存在。由于自然对象的风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主体的感官与心理之间的不同关系, 这些关系能让人领略到自然对象独特的魅力, 使山水能承载起人的不同情感, 并让审美主体产生强烈的共鸣。《听听那冷雨》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 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 借冷雨抒情, 将自己身处台湾, 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 但另一方面这种乡情也表现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诗词里面,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更淋漓尽致。
《听听那冷雨》中的雨是一场普通之极的料峭春雨, 在常人眼中, 对这样的雨最直观的感受是“寒冷”, 而余光中先生在对冷雨的审美中, 他除了写出冷雨“淅沥、淋漓、潮湿、寒冷”等必须具备的特征, 更加用诗人的敏感让他对眼前这场冷雨产生了特别的留意, 侧耳细听居然听出了浓浓的“冷意”之外的意象。由于自然对象在整体境像中的丰富意蕴, 给主体体验提供了丰富而充分的想象力、创构的余地和多侧面的体验机遇, 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此一个平常无序的自然对象———“雨”, 正因了诗人的多感细腻和年龄心智的变迁而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形象, 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从年少时的欢乐无忧, 到中年在异乡的惆怅, 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 诗人的灵魂、想象与雨景、雨声交融一起。雨声召唤着那个迷失的灵魂, 让诗人沉静, 让他找到灵魂深处的自己。
余光中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借助“雨”这个意象穿梭于古今之间, 与古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达到了心灵上的契合。他首先由“雨”联想到了赤县, 神州, “中国”、“汉族”在他充满乡愁的心中变得可观可感, 连自古以来不同的名字也变得可亲可爱;仓颉造的字如霜雪云霞、雷电霹雹, 千变万化的天颜在余光中先生的眼里变得生机流溢。再联想到因“雨”而产生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 “商略黄昏雨”的意趣和“白云回望合”的境界向来给人宋画的韵味, 因而联想到赵姓皇帝徽宗的书画和米芾、米友仁的书画。接着联想到与听雨相关的中国古典诗词, “微云淡河汉, 骤雨滴梧桐”、“骤雨过, 琼珠乱糁, 打遍新荷”、“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无数和雨有关的古典诗词涌上先生的心头。最后尤其是当先生竖起耳朵, 动用他充满文化韵味的听力, 他听出了中国古典的音乐声, 王禹偁破竹为屋瓦, 听到了如瀑布、比碎玉般美妙的音乐, 听到了绵绵春雨、潇潇秋雨, 淡淡的记忆, 梦中的雨声、雨韵。不同审美主体的内在情调和感性物态达到惊人的一致, 而无论是温柔的灰美人弹奏还是原始的敲打乐都让先生如痴如醉,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进入“游心于物之初”的体道境界。
当然, 审美的过程除了必须有自然对象的存在之外, 还必须具备审美心态。审美时的主体心态是审美关系得以成立的关键, 当主体与对象的身心贯通, 全身心都愉快或获得主体所需之感觉, 并通过虚静的心灵, 和特定的感悟方式使主体的生命进入全新的境界。余光中就是与这“雨”身心贯通, 达到完全的精神上的契合, 以致获得常人无法品味到的独特滋味。在审美心态中, “虚静”是核心, 是主体进入审美过程的前提。所谓虚静, 指主体感悟对象时, 须涤荡心胸, 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 保持内心的清静, “万虑洗然, 深入空寂”, 以空明寂静的心灵去体悟其中的生命精神。余光中先生握着雨伞, 独自听那冷雨打在伞上。因着空明寂静的心灵, 他听到了一滴湿漓漓的灵魂, 在窗外喊着谁;听到了一点凄凉, 凄清, 凄楚再加上一层凄迷;听着二十五年没有故乡祝福的白雨中的那一番冷意。前半生在热爱的故土上快乐地度过, 一湾浅浅的海峡将先生的后半生囚禁在孤岛上, 孤岛的日子大陆的古屋不再存在, 日式的瓦屋已然消失, 传统的文化已被破坏殆尽, 古代文人尚且可以在杜康中买醉, 而先生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涤荡心胸, 让心灵进入虚静状态, 听那冷雨潇潇, 从而能与古大陆共同分担这种酷冷。唯有虚静, 主体才能进入理性的审美境界。唯其虚静, 才能使心灵空间广大、深远, 涵容万事万物及其境像, 进而体悟到生命的律动, 洞察生命之微, 以便主体与外物交融为一。如果没有这种虚静的心态, 主体是不可能听出这浓浓的情意, 也无法传递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之情的。在先生跳跃性的思维中, 一切和雨有关的意象、文化便也跳跃在灵动的言语文字中。只是因为杏花春雨已不再, 牧童遥指已不再, 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因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轻视, 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 一种文化失落感让先生从冷雨中听出了另一种文化隔断的冷意。
先生与“雨”之精魂的融合为一正是虚静心态中外在感觉与心灵的贯通。虚本为视觉印象, 静本为听觉印象, 而主体内在心灵也有虚有静。“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 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 五脏定宁充盈而不泄, 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余光中先生何尝不是将身心置于一体之中的, 外在感官与内在心灵寓于气积之体, 是一气相贯、内外交通的。虽然题目中的重点是“听”, 但在先生的构思中他已将他的感觉器官统统调用, 冷是一种触觉;清清爽爽新新, 有一点薄荷的香味, 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 这是一种嗅觉;树迷雾浓, 水汽蓊郁, 云气氤氲, 雨意迷离, 这是一种视觉;“舔舔吧, 那冷雨”则是动用了味觉;而当这些基础铺垫好以后, 先生或温柔旖旎或气势磅礴的听雨也隆重登场, 让观者无不为之倾倒。心灵平静, 气便能和, 视听感官遂都能成为审美的体悟。心灵的虚静状态让余光中有了众人无法感受到的雨中的种种冷意。这种冷意肇始于雨水的自然冷意, 又发酵于与雨相关的各种客体包括文化之间。这样一种意象, 这样一种写作手法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先生在写作中还有着幅度很大的跳跃式的语言, 如果单就个别句子进行解读, 是很难理解的, 但如果把诗人的审美心态结合审美客体, 我们就能够充分感受先生那种复杂的眷恋故土和文化以及文化被割断的那种伤痛情怀, 也能够充分感受到先生在不同时空中所具备的亦或闲适亦或悲愤的复杂心态。
3.《听听那冷雨》题旨初探 篇三
将此文的题旨定位在“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开头部分的叙述:“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是此文最初发表时文末附识“一九七四年春分之夜”。这不仅记载了本文的具体写作时间,而且点明了作者彼时彼地的创作心境。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四年,意味着海峡两岸阻隔已整整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割断了的不仅是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的自由往来,更在于年复一年地断绝了来鸿去雁的书信、亲人故旧的音讯和大陆故土的真实消息。作者在文中说,惟一不断的,“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这真是惟一不断的吗?其实真正“不断”的,应是离别二十五载的游子对大陆故土“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之情,这就不由得作者不在“雨里风里,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三是余光中先生自己的表白所带来的影响。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纹》获得了2003年度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颁奖会上,他发表了获奖感言,他说:“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新京报》2004年4月14日)他的这段话,虽然不是专门谈论《听听那冷雨》的,但却被众多的评论家所关注。
但是,我们要准确理解一篇文章的题旨,须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先入为主,片面理解。只有在深入研究作品所写的具体内容之后,我们才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
还是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
在节选部分的第二段文字里,作者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于是,“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这是作者对中国古老文字中的“雨”字的品味,以此来挖掘“雨”所蕴涵的文化意韵,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对作者的深长“濡染”,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仰慕之情。
在第三段里,作者具体刻画了“雨”:“雨是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这是他在“嗅嗅闻闻”那雨,写出了“雨”给自己带来的美感。本段文字与所谓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关联不大。
第四段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在美国丹佛山上的生活经历,由此发出感慨:“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于是他重笔描写了在台北观赏领略雨境的美好景象。如果说借此要表达“思念故土之情”的话,那这里要表达的也只是对“台湾、台北”的思念,而非对“大陆”的思念。
中国的山高水迢,有中国文人墨客割舍不掉的奇境韵味。于是在第五段中,作者写到了“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在对故乡雨声回味的同时,他想到的是晏殊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是元好问的“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是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与南宋亡国之臣蒋捷相通,于是他化用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年少时欢乐无忧,到中年在异乡的惆怅,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这岂不是“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最好演绎?这不仅仅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了,更多的是有了“亡国之痛”,更多的有了自我人生的沧桑之感。对照一下余光中的身世经历,在这里他所抒发的不正是自己大半生的闯荡、挣扎、彷徨、苦痛、忧虑、懊悔与无尽的感慨吗?如果单一以“乡愁”来论,那么,蒋捷的“亡宋之痛”又怎么能与余光中对大陆和台湾的阻隔而产生的情绪相提并论呢?难道台海分隔是一种“灭亡”的形式吗?如果是的话,那余光中所怀念的岂不是“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政权”?
在接下去的几段文字中,作者从大陆雨天的屋瓦,写到台岛日式的瓦屋,写到“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诚然,对乡村无时不在的恋情,那江、那桥、那船,时时浮现,这种故土眷念之情怀每每随一点点雨滴而响动。但可不要忽略下面的一段文字:“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这难道说的也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显然不是。这里所咏叹的是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的感伤。作者在最后一段文字中说:“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面对现实,作者黯然神伤,凄迷与悲愤的情绪在字里行间荡漾,于是,他发出无助的感慨:“前尘隔海”、“古屋不再”,他在用这样的文字“为自己招魂”。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在原作中,还直接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迷惑,他借助于对浪漫情人的勾勒,点出了黑白片中的另一幅色彩的逆向情绪,如“油布篷”,在浓郁的“温存”里抒写了淡淡哀愁的情景。时间的快节奏,不容人们磨磨蹭蹭,“儿女情长”已难得一见。人们的生活更多是为奔波,你看那“上班下班,上学放学……”,如此速度的转动,甚至是“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拂就落了。”但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教材的编者在“节选”部分中把这些文字删去了,这直接造成了对文本解读的偏差。
如此看来,仅仅以“乡愁”来概括这篇文章的题旨是不全面的,在《听听那冷雨》中,作者所要传达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仰慕之情,是对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碰撞中不断式微的无端感伤,是对自己人生遭际不堪回首的无尽感叹,是对大陆、故土的深深依恋和无限热爱。
往深处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在研究与分析一篇文章的主题时,往往有一些现成的标签,有一些概念化、程式化的分析方法来左右甚至制约我们的思维,有时还会“以人定文”、“因人废文”。在这些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凡是所认为的“正面人物”、“伟大人物”,那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肯定是“伟大”、“崇高”、“激昂”、“乐观”、“积极”;而如果是所谓的“反面人物”、“庸俗小辈”,那他们所表现的就只能是“反动”、“落后”、“消极”、“低沉”、“颓废”。所以,“实事求是”永远是我们评价一篇文章的科学态度。具体到余光中身上,我们恐怕不能因为他写过大量“乡愁”主题的作品,就想当然地认为他的所有作品都是这一个主题;也不能因为他的某一作品中有了“乡愁”的情绪,我们就主观认为该作品就只有“乡愁”这一个主题;我们更不能因为他生活在台湾,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的作品肯定就只会表现“乡愁”吧!
4.《听听那冷雨》 优秀教案设计 篇四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2.品位文章生动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赏析文本精彩的语段。
4.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描述“我心中的冷雨”。
5.找出文本中直接引用或化用的有关写“雨”的诗句,查找原诗背诵,并说说作者这样行文的好处。
6.搜集古今中外写“雨”的诗歌或文章片段,并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与雨相关的诗歌或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余光中先生于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把它读一下:(投影)
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近他。(投影余光中照片,师介绍人生经历)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现在还能背下来么?(引导学生背一下,同时投放课件)
《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邮票母亲亲情
长大后船票新娘爱情
后来呵坟墓母亲亲情
而现在海峡大陆乡土情、爱国之情
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而在他的一些散文中,他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优美的一篇《听听那冷雨》。(投影标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1、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2、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
3、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注意: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牵强附会。过程中注意点拨。例如:
(1)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2)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然后回答问题:①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②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③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④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3)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4、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他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三、概括主旨(小结):
请大家把文章的主旨概括一下,写在你的本子上,注意语言要贴切、简洁。
明确:作者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四、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冷雨,然后做一下口头交流。
(生发言,师适当点拨)
五、布置作业:“我心中的冷雨”:
要求:(1)“我心中的”,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冷雨的共通之处。
(3)字数:30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
听听那冷雨
冷凄凉思乡之情
5.听听那冷雨 篇五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对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锹(铁锹)啾(啁啾)愀(愀然)
四、推进新课
(一)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二)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地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份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又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7、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6.听听那冷雨赏析 篇六
我们形容一场雨时,说它“淅淅淋淋”,说它“霏霏”,说它“绵绵”,说它“滂沱”大概已经是极致。但那些雨在文人眼中,却能层层渗透他们的想想,然后浸润了一个时代的忧愁。他们将雨描述的让人拍案叫绝,饶是同一场雨,但他们所看到的都是截然不一样的世界,或完美,或空灵,或悲伤,或是难得的一份闲情逸致,却以是把所有文字能够描述的意向都用尽。就拿《听听那冷雨》做例子。
文章虽说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但决不借那朦朦的愁云蒙蒙的雨幕来晦涩自我的观点,他勇敢地涉足让庸人却步的政治湍流,有意让作品的社会意义、美感价值经历洗礼和考验。此文开篇,作者便将在凄风冷雨中产生的单调感顺势迁延为对历史与现实的喟叹:“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貌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这比喻准确、简赅、新鲜,下笔时全然不想着会开罪于何人,只是让艺术把真情实感馈返给现实。
余光中正视现实的勇气还表此刻他不沉湎于历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轻信来自官邸或酒肆的传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难怪他要写冷雨,听冷雨,嗅冷雨——“淋淋漓漓”的雨丝能清醒头脑,“淅淅沥沥”的雨声能增聪听功,“爽爽新新”的雨香则沁心润脾。
7.听听那冷雨 教案 篇七
《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 欣赏啊”专题“一花一世界”板块中的一篇文章。这一专题以活动体验为重点, 要求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来学习教材,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品味、探究, 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而“一花一世界”这一板块则更注重让学生于细微处去品读, 品味散文的语言, 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听听那冷雨》是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散文, 作者通过对听雨感受的细腻描写, 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 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文章的语言优美, 写法多变, 情感真挚, 可以通过诵读、赏析、质疑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由于文章篇幅较长, 而且作者的写作思维跳跃性较大, 如果在一节课中处理全文就不太现实。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的观点, 对于教材,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要学会选择内容把握难度。所以, 我对这篇散文就进行了大胆的取舍, 只重点赏析听雨这部分。这部分内容也是文章的重点, 作者用大量的诗化语言, 通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他的语言、手法和情感都值得品读理解。通过对这段内容的分析, 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让学生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 并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一些写作手法。这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的要求。
鉴于以上认识, 我把这篇课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 通过对文本的赏析,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 反复诵读, 抓住关键语句, 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深沉的乡愁, 对传统文化浓郁的思慕之情。
2.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实现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重点]: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流露出来的文化乡愁。
二、教学方法
1. 涵泳美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强调反复阅读、诵读, 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 消除与文本的陌生感, 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这是学生实现对文本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的基础, 也是促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前提。而《听听那冷雨》如琵琶曲般顿挫峭拔, 非常适宜于涵泳、美读。所以在教学中我把它分解为体验性涵泳和多形式美读。
涵泳, 注重体验性, 让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处, 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 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审美意境的把握。开放所有的感官, 做到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 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 心惟其意领略其情理美, 因此其审美体验是多维立体的。
美读, 在学生初步感知和品味的基础上, 通过反复诵读, 做到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在诵读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诵读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指导, 让学生能尽量做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叶圣陶语) , 情随声出, 声情并茂, 传达出作品蕴蓄的美感。
2. 赏析质疑
语文课主要的任务是了解作者如何把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读者的, 抓住语文课本质, 彰显语文课个性。本文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 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汇聚在一起, 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因此本节课注重从文本的语言入手, 从文本中体味情感, 以及人文内涵, 这样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体的阅读感受。在赏析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从已知语言表达技巧的知识出发, 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在感性品味基础上的理性分析, 在此过程中则提高了学生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以及审美探究能力。
对文本的质疑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全面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与文本、同学、老师之间的对话, 这样的对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以真正达到课堂的整体参与和深度参与。而在质疑过程中又能发挥教师的“平等中的首席”作用, 对学生进行适当有效的点拨, “点者, 点要害, 抓重点也;拨者, 拨疑难, 排障碍也。”既点且拨, 导引学者自求而顿悟也。
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涵泳美读、赏析质疑等活动体验的方式, 旨在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与语言、文本“亲密接触”, 在品味中积累, 在鉴赏中学会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雨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特别是在古诗词当中有许多描写雨的作品。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雨因为作者心境的不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或喜悦, 或悲凉。今天, 我们来一起学习余光中的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 去感受一下余光中笔下的雨又一种怎样的雨。
本来设想以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因为这首诗学生学过, 比较了解, 这样导入可能衔接得更好一点。但是又觉得如果以《乡愁》导入, 就有可能让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本篇文章单单就是写乡愁, 所以这样导入可能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其实这篇文章不仅有乡愁, 还有作者人到中年回首往事的人生感喟, 更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为了不限制学生思维, 就采取了从雨来说的导入, 这样建立在学生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导入便于学生感知意象的主观色彩, 营造美的意境。
2. 作者介绍
在学生交流预习成果的基础上, 老师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作者的相关信息。突出他多处漂泊的经历, 这样为下面学生理解文中作者复杂的情感打下了基础。
3. 文本研习
(1) 明确课堂目标
通过预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体内容除听雨还有观雨和嗅雨, 而本节课只重点赏析听雨部分, 通过对听雨文字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情感。先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 确定本节课阅读区间为 (5—11)
(2) 文本初探
(1)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 好的文字应该去读, 去听。下面我们就先听一段配乐朗诵, 听的过程中注意学习诵读的方式, 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的自主涵泳, 在读的同时, 用波浪线画出优美的语句, 并作简单赏析, 用横线画出存疑的地方, 在书旁写出疑问。本文的语言富有音韵美、节奏美、结构美, 听名家诵读, 可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诵读的方法。而学生通过体验性涵泳可以充分体会本文语言的独特的语感、丰富的意义、美妙的境界和无穷的想象力。充分的诵读有利于语言材料的积累, 有利于感悟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神韵, 从而受到熏陶。在听、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3) 赏析质疑
请学生以美读的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引导学生鉴赏语言, 体味意境美。这有四个重点:A、朗读吟诵 (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断句、停顿) B、品味语言 (句式特点、修辞手法) C、情景描摹D、体味情感 (关键词句)
这个过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交流感受, 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注重品味文章的语言, 了解并学习作者的写法, 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和理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与文本对话、老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平台。在课堂上品读出语言之美, 体会出情理之美, 学习作者写法之妙, 这样的语文课也就富有语文味了。而在赏析和质疑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也能逐一实现。
赏析举例
例:“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听听那冷雨,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 —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 舔舔那冷雨。”
解析:这个长句的赏析可以先让学生朗读, 然后再让学生探讨作者为何不加标点, 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回忆的内容很多, 一下子全涌上心头, 喷薄而出;二是从作者的情思入手, 这种对故乡的想念之情是绵长的剪不断的。
疑惑举例:
例:“大陆上的秋天, 无论是疏雨滴梧桐, 或是骤雨打荷叶, 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于今在岛上回味, 则在凄楚之外, 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这句话如何理解。“凄凉”、“凄清”、“凄楚”怎么会和美感挂上钩的?“凄迷”又是指什么?
解析:对于前一个问题, 就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是一种意境美, 是古典诗词中经常有的一种情境, “凄凉”、“凄清”、“凄楚”其实是一种审美感受, 是一种审美愉悦。第二个问题, 可以从“于今在岛上回味”这句中的“于今”来切入, 再结合蒋捷的词, 让学生去体会作者人到中年所体会到的人生感喟。这其中包括漂泊的沧桑, 中年丧子的痛楚。
(4) 主旨探究
在通读对文本听雨描写的赏析后, 学生对作者在听雨部分的脉络有了基本的了解:作者从大陆瓦屋听雨到台湾日式瓦屋听雨;从初来岛上的瓦屋听雨到于今的公寓听雨。在大陆的瓦屋听雨, 雨是一种清脆可听的韵律;初来岛上听雨,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而今公寓时代的台北, 瓦的音乐成了绝响, 没有了音韵的雨季台北只是一张黑白的默片。作者写听雨, 写出了两种远离, 一是从大陆到台湾, 地理位置上的远离;二是从在大陆瓦屋下听雨到无雨可听, 这是文化传统的远离。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者听雨的变化, 探究作者在听雨过程中情感的发展, 感悟出作者的乡愁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乡愁, 更是文化意义上的乡愁。
(5) 结语
8.听听那冷雨 教案 篇八
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在《逍遥游》后记里曾说:“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把中国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迭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这经过“压捶拉磨拆拼折迭”之后的语言必然会在其外部特征上显示出其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抓住了这种种形式,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秘诀。我们以余光中先生的名作《听听那冷雨》为例,谈谈语言外部特征的品读。
一.叠字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有的叠字,有的叠词,有的叠句;有的对偶重叠,有的排比重叠,有的则反复重叠。叠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绘画美;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叠字还可以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先来看被后人称为“唐代妙品”的《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这是唐代诗僧寒山所作的五言叠字律诗。通篇句首均用叠字,八组叠字,情状各异,既有画面的美,又有音乐美,动态美。全诗用叠字描景、绘色、拟音、蓦状、抒情,因景生情,情境相生,朗朗上口,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听听那冷雨》也有这样的句子: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句中叠词不止有一处,这种叠词绵密的外部特征体现了其丰富的意趣:凄切哀婉的声律,节奏变幻的递进,珠落玉盘的碎声,营造出一种轻淡空濛而凄楚的氛围,传达出作者迷离而绵长的思乡之情。
二.对称
所谓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和结构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句子。我们来研读下面的段落: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选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
就这段文字的构成而言,首句为起始部分,提出了论证中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尾句为终结部分,以反问句,对小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中间几段是段的展开部分,它们或写兼听,或写偏信,两两相对,泾渭分明,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参差错落,令人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称得上融声美、形美、意美于一炉,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思索。
《听听那冷雨》也有这样的句子:
云情雨意 断柯折枝 乍现即隐(词内成对)
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句内成对)
树香沁鼻,宵寒袭肘。
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
那天下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句间成对)
以上句子音节整齐,讲究对偶,词义对举,呈现出一种特有的节奏感、音韵感和对称美,既可以增添文采,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增强了阅读的愉悦感。
三.长短句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长句结构繁复,内涵丰富,集中紧凑,逻辑严密,能细致地表达思想。短句,包括短的单句和复句中结构简单的句子。短句结构简明,节奏紧凑,表达简洁、明快、有力。长短句的结合可使句式疏密相间,变化多姿,表达感情跳跃奔腾,意蕴丰富。我们来看下面的段落:
我明晰了答案。两女同美同才,一个任是无情也动人,寻机取势,处处得体的宝钗,一个人人称道,荷锄葬花,掩馆抚琴,独守高洁的黛玉,你问孰美,我说,别再伸出愚笨的手指,这个美,那个丑。其实,两者皆美,坚持高度和寻机取势同等重要。
这一段,长则十几字,短则两个字,长短结合,观点鲜明,论述缜密,语言变化多姿,给人以美感。
《听听那冷雨》也有这样的句子:
①杏花。春雨。江南。
②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作者刻意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富的效果,营造出大雨滂沱的景象。因为这种浓缩,语义也变得丰厚多元,可以有多种理解:
(一)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二)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 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 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三)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 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四)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如此歧义、倒装又兼拟人的句式,增加文意解读的乐趣与迷离的气氛;如此刻意地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韵丰厚的效果,更显新奇有趣。endprint
四.诗文
引用古诗文,能够言我所不能云之言,传我所不能道之情,或者传达得更巧妙,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古诗词作者大多善于营造意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拨动读者的心弦,引用或化用这些词句,就能以他人之境写我之性灵,增添文章的神韵。比如下面的语段: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秾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落英缤纷,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那里的花,游丝无力,楚楚动人,也很美。
文章撷取白居易《忆江南》欧阳修《蝶恋花》及《红楼梦》中黛玉的诗句,紧扣话题,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有的繁盛美丽,有的满目凄凉,昔日之花与今日之花相对照,历史之景与现今之景相衬托,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风流华美,读来满纸花色蕊香,令人折服。
在《听听那冷雨》中,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旨,化用或引用了很多中华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确有自己独特之处。比如蒋婕的诗词: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听听那冷雨》中作者余光中一生历经坎坷,与蒋捷一生的遭遇何其相似,引用蒋捷的诗词,其意可谓深矣!
其实,《听听那冷雨》文本中雨的意象颇多,差不多写尽中华古典诗雨。时空交错,从台北到大陆,从春寒到秋瑟,从古代文人到自己人生,从自然的晨昏风雨到风土人情、古国诗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与笔端,大笔如椽,作文如点豆,每一个意象都饱含作者的乡国之愁和向慕中华文化之情。
语言的外部特征是多方面的,表达方式、修辞特点、标点符号、艺术手法等等。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抓住语言的外部特征,敲一敲,听一听,嗅一嗅,沉入词句,品味文本的意蕴,感受言语的魅力。若能如此,语文可兴矣!
9.《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篇九
“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的学习关注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对文学作品之美的鉴赏品味,关注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和对阅读空间的开拓创新。而《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学习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尤其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意境美的鉴赏。通过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语言的过程中,品读出作家独特的心境,及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景与情,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感知、体会作者情态与志趣的目的。鉴于本文语言对高一学生阅读有一定难度,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把握余光中独具魅力语言的基础上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2.通过解读蒋捷的词作体悟作者情思。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在教学上,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幅有关“雨”的图片,用抒情性的语言直接带学生进入“听雨”的境界。并配乐范读,让学生感受本文优美的文辞。重点讲解蒋捷这首词,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将余光中的人生与蒋捷的人生串联,易于学生理解。
10.《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 篇十
午后的阳光是一种黄澄澄的幸福,他和矗立的原始森林和林中一切鸟一切虫自由分享。如果他有那样的一把剪刀,他真想把山上的阳光剪一方回去,挂在他们厦门街的窗上,那样,雨季就不能围困他了。金辉落在人的肌肤上,干爽而温暖,可是四周的空气仍然十分寒冽,吸进肺去,使人神清意醒,有一种要飘飘升起的感觉。
他伸手去,摩挲那伟大的横断面。他的指尖溯帝王的朝代而入,止于八百多个同心圆额中心。多么什么的一点,一个崇高的生命便从此开始。那时苏轼正是壮年,宋朝的文化正盛开,像牡丹盛开在汴梁,欧阳修墓土犹新,黄庭坚周彦邦的灵感犹畅。他的手指按在一个古老的春天上。美丽的年轮轮回着太阳的光圈,推向元,推向明,推向清。太美了。太奇妙了。
11.《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篇十一
合上书本,《听听那冷雨》中的景象,仿佛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窗外,早春的小雨,携着还未远去的冬意,淅淅沥沥。
总是对雨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记得上小学时,每逢周五,总期盼晚上能够与一场大雨相遇。大概是爱上了这深沉,在蒙蒙中顶着雨伞,踱步在雨中,而后一头扎入家的温暖,舒服的去迎接周末的闲暇时光。大概正是由于雨的静谧作了闲适前的点缀,才更凸显这现实中的那分安逸吧。
回首这过去,童年的记忆还是那样澄澈。再望望窗外,看着这熟悉的曾经,任由它与那思绪的端点相触,静静感受有些疲惫的心弦被一息息拨动。
以前读过的写雨的文章,似乎多半都没有描绘过雨的声音。小小的疑问,在心里已经沉淀了许久。随着阅历和思想的成长,我人没有将其撇下。推开门,撑上伞,又再度与这雨聚首。行走在湿润润的空气中,任由双腿去移动,心灵去聆听。好像是低语的笙箫,跳动着的一个个音符有序的被吹出,自由的流淌在天上人间,不是和谐的弄出一点点声响;有好像是湖底游弋已久的鱼儿,轻轻吐出一连串的气泡,嘀哩嘟噜的飘上来,“噗噗”,不经意间成为了自然奏出来的轻音。那潺潺,是小溪回应的伴奏?沁入人的心脾,轻轻的滑过胸口,停在意识的最深处,倏的一下又悄悄消失。若即若离,似来似归,不禁间,沉醉弥漫于空气。
或许,这熟悉的雨,带来的是人生蓬勃的注脚?手边的绿荫,似乎相较之前更添了一份活力;闭上眼,似乎望见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身影,转眼间只留下了勤奋向前的气息„„睁开眼睛,我顿时发觉,这不是愚笔所能描绘的,沁人心扉的,令人遐思的,清清澈澈,若即若离,悄悄的潺潺的低语的,噗噗的沉沉的嘟嘟的,蓬勃的温馨的思恋的我的最熟悉的雨啊!
12.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篇十二
[课程分析]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充分体现了余光中作为文学大家丰厚的文化底蕴。无论从审美欣赏还是从写作借鉴等方面均对学生有很大的价值。
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语言表现力强,综合运用叠词、仿句、用典、比喻、倒装等修辞或者表现手法,撷取典型事物,从不同角度抒发情感,使文章富有了韵律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自然流露在文章中的真挚而质朴的思乡情结,和灵活多变、运用自如的写作技法,水乳交融、情景一体。[学情分析] 本节课本着尊重学生个体,遵循新课程理念的原则,注重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集听、说、读、写、议为一体,力图实现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教学理想。
本节课在学生初步预习的基础上,落实双基,让学生诵读感悟语言,并对语言和写作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的字音、字形和有名的诗句
2、通过反复朗读本文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笔下诗意的“故乡”情结。
3、学习语言的表现技巧,使学生能够写出情景交融、内蕴丰富的文段。
[教学时间]:一课时
[重点难点]:鉴赏和运用语言的表现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七八十年代,有一首人们传唱的歌中唱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是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老舍、朱自清、鲁迅等著名作家都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了浓浓的乡情,回味起来,别有情趣。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象慈母般,呵护我们的成长,我们是永远难以忘怀、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淡薄,但思恋的“根”的情结,却将永远不会改变,时时引起我们的思恋。思恋的泪水伴着丝丝冷雨,又将是另一番景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别样的感动。
二:(教师)课件投影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自此以后,就一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期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浓郁的“故乡”情结。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能背过的同学给大家背一下。(预测:初中时,语文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应该有背过的,可以找一两名学生背)学生背后,教师展示课件(余光中的《乡愁》),学生一齐朗读感悟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教师: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借助一系列典型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深厚的感情。他的诗歌和他的这篇散文,又包含着怎样的相同意蕴?让我们来一起学习。
三:预习检查:学生将预习本子拿出来,将自己筛选出的重点字音和字形小组交流探讨
教师来回检查作出相应的评价 教师显示课件投影:学生完成上面的题目,找同学起来回答,其余同学纠正。1字音:
惊蛰()被蛰()仓颉()颔首()米芾()
柿子()充沛()羯鼓()拜谒()阻遏()寒濑()防波堤()咀嚼()间歇()嘈杂()
2字形:黔首
潺潺
挽歌
芭蕉
须眉
淅淅沥沥
料峭 3默写三首含有“雨”的古诗 课件投影例子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绝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居秋暝》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夜喜雨》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学生齐声朗读以上几首诗歌,(“雨”往往在诗歌散文之中表现人物的情感)四:(1)题目简析:文章的题目是“听听那冷雨”,题目起得很有情趣,它将我们带入一种雨的境界之中,这雨,不是大雨,不是小雨,不是暴雨,作者用了一个“冷”字,可谓匠心独运。题目是散文的灵魂,而一个“冷”字,境界全出,本文的“神”也蕴藉其中。我们将循其形而悟其神。
(2)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教师:请大家交流自己对文章各段的段意的简括,求同存异并整体划分层次。整体结构:视觉的雨---------嗅觉的雨--------听觉的雨
教师:作者在写本文的内容和语言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大家思考回答。
(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这篇散文的语言韵律和谐优美,善用叠词,读来琅琅上口,是诗歌化的语言,而且文章之中蕴涵了大量的诗歌,承载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旁征博引,笼万物于文内,表真情于故乡,主旨鲜明,远渡重洋,穿越海峡,梦回归根。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五:感悟语言
1、教师:本文的语言是我们本节课鉴赏的重点,大家分为四个小组,对文章的语言分部分加以鉴赏。
一组:1~4段 二组:5~8段 三组:9~11段 四组:12~14段
本文旨在表现余光中的故乡情结,那么,哪些语言能很好的表现这种情结。请筛选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至三处加以分析鉴赏,说出理由。
2、学生再以四人为一小组,组内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达成共识或保留个人观点,以待解决。
3、小组代表举手发言,其余同学予以补充,教师引导。
(课件投影典型语句)
(1)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想入非非。
(表现力:“江南雨巷”这一意象不仅使人想到了细雨纷飞的江南美景,想到了悠长的石板路,湿淋淋的,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带着幽怨的姑娘——故乡的典型代表。)
(2)杏花,春雨,江南。
(表现力:本句为名词意象并列,形式简洁而意蕴完整,意境清丽优美,形象表现了故乡杏花绽放,春雨淅沥的如画风景。我们面前也好像出现了一个冒雨在花间嬉戏的少年形象,相信作者在写作时也已魂归故里。)
(3)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已不再。
(表现力:三句构成排比,气势贯通,突出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不再的惆怅。三句均化用古诗,分别化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晚唐杜牧的《清明》、南宋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以及王维的《阳关三叠》,作者浓浓的乡思之情流露无疑。)
(4)惊蛰一过,春寒料峭。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表现力:这两句语言朴素,质朴无华,但情真意切。通过两个传统的节气,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5)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个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特别好。
(表现力:正是因为作者在年少时听惯了那熟悉的富有韵律的打在树上瓦上的雨声,现在听来,声声敲在作者的心坎上,令他既心醉又心碎。)
总结:请大家总结,这些语句分别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作者浓郁的故乡情结的。
学生思考回答
第一例:通过故乡的建筑 第二例:通过故乡的景物 第三例:通过古诗 第四例:通过传统节气 第五例:通过熟悉的雨声
教师:通过上面语言事例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题目之中“冷雨”的涵义,他形象的传达了作者的一种惆怅、一种无奈、一种幽怨,一种乡思,富有表现力,是全文的文眼。
六:技法探究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以雨传情)
教师:文章以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回顾景物描写的常见作用:借景物抒发感情
渲染某种氛围
暗示人物心理
推动情节的发展
为故事发生提供背景
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作铺垫埋伏笔)
引导:雨,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总是和人们的某种感情密切相关,柳永 “骤雨初歇”的离别情、李清照 “梧桐更兼细雨”孤独感、辛弃疾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胸怀,不一而足。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再思考开头写雨的作用。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情作引子
表现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终摆脱不了游子对故乡的牵挂。
2、接下来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以字达意)
(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
3、找一名学生朗读读第三段,找出里面描写雨的感性的句子。(多面绘雨)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空蒙而迷幻”
视觉 “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
嗅觉 “冷”
触觉
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以上是作者在故乡的对“冷雨”的见闻和感受,下面我们在异国他乡有如
何呢?(对比深化)
学生迅速阅读浏览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的相关语句,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回顾现代文阅读理论解题口诀中的内容“抓主体,带陪衬,作对比,突一方”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沙漠多,较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这里虽然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作者又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深厚的感情。(教师:大家应该由此想到我们刚读过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的段落,是关于老舍的)
出示课件投影: 加利福尼亚海滩的明媚的阳光、康桥的柔波、安第斯山的白雪,都比不上北京的胡同里,坐在板凳上喝一碗热茶。
5、上面四段主要从视觉和嗅觉方面写,下面将主要写 “听雨”。
学生自由朗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的感受如何?
明确:从两个层面分析:对雨从正面写,写雨带给人的美感,然后是一
种凄凉、凄清,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2)作者化用蒋捷的词: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有什么用意?
课件投影:
蒋捷《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只是浅层次的理解,这三个阶段反映了人的一生,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表现了对年华流逝国土沦亡的深切的哀痛之情。
(3)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意蕴却单调,情韵没有了,有的是物质世界的充盈,遗憾的是内里的苍白。六:内容小结
本文语言优美,韵律节奏感强,内蕴丰富,运用、化用了大量的古诗文,使文章底蕴十足,古韵悠长,让学生反复诵读,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受益匪浅。作者在文章中熟练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技法,为很好的表现文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锻炼了能力。
七:课件投影写作训练题目
题目:以“春雨”或“秋雨”为话题,写一段一百五十字左右的文字,要求:1富含意蕴2能运用或化用古诗词3运用两种以上技法(除修辞外)
下发作业纸,学生写作。
学生小组之间交流
选取优秀代表起来朗读,师生评价 [教后反思]
【听听那冷雨 教案】推荐阅读:
听听那冷雨 阅读答案06-11
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09-22
《听听___的声音》09-22
关于听听大海的声音作文09-29
听听落叶的声音作文800字07-18
《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07-18
听听秋的声音仿写句子06-23
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小学作文450字10-14
初三期末作文“心声”:谁来听听我们的心声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