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数列

2024-09-27

校本教材数列(精选9篇)

1.校本教材数列 篇一

合作市藏族小学《简笔画》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简笔画

2、开发教师:俞培琴

3、教学材料:绘画相关的书籍

4、课程类型:拓展性校本课程

5、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

6、授课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7、上课地点:三年级教室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简笔画。

2、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勤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4、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领略简笔画的趣味性,增添生活的乐趣。【课程内容与课程安排】 第一学期

第一讲:构图之水平线运用 第二讲:构图的形式 第三讲:取景

第四讲:轻重均衡 第五讲:立意 第六讲:透视问题

第七讲: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 第八讲:简笔画画面的层次 第二学期

第九讲: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 第十讲:水,波,浪的表现形态 第十一讲:石,山的形态与画法 第十二讲: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 第十三讲: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 第十四讲:树木类 第十五讲:山水类 第十六讲:山石类 第十七讲:屋舍类 第十八讲:亭台类 【课程形式】

1、实施方法

(1)讲授(2)师生交流(3)模拟训练(4)学生实践

2、实施形式

(1)集体讲授、实践。全班同学一起听老师讲授要点,然后学生动手。

(2)分组训练、实践。同桌两人为一组动手操作,互相纠正、评价。【课程评价】

(一)评价按三部分组成:出勤、学习态度、作品完成情况

(二)评价方案

1、出勤情况10%

2、学习态度30%

3、任务完成情况60%

4、评价等级:按A、B、C、D四个等级呈现

前言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

为了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三道中心小学校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本,在校本开发、课程设置、课题研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线艺世界 勾勒生活”,深化学校教育内涵。

我校研发“线艺世界 勾勒生活”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开设”简笔画“校本课程短课,从低年级至高年级,每年级段都有不同的绘画内容——图形、静物、水果、植物、动物、人物,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从每日午休画一图,到家庭作业创一幅;从“小艺术家竞赛”到画作展览,校园里时时洋溢着艺术的气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线艺世界”特色教育,孕育着学生艺术的心灵,发掘了学生艺术的天赋。本教材有如下特点:

一、增强了学生的美育。在国家规定美术课程外,形成校本特色美术教育,不仅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

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

二、强化了学生的绘画技能。本书编写以“素质教育”为依据,注重绘画能力的培养。淡化理论,强化实践,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将绘画创作能力训练作为全书的主 线,每一节以绘画练习为中心,并附有大量的图画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目的。

三、突出了时代风格与现实色彩。本书力争以新时代的图画、贴近童趣的图画来吸引学生,但又同时具有生活作画的知识部分,使作画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并能切实地为学生今后的能力开发服务。

四、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本书既有针对优等生的训练,又兼顾了学困生的培养。本书在示意图方面有一些难度较高的图片用来开发优等生的天赋,也有完成特色教育的简单示意图——静物简笔,做到了分层教育的目的。

五、实践了“不陵节而教之谓孙”。本书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先学习线条的应用,到静物的画法,接着画各种风景,然后配文字,最后形成章节画。充分重视了学生由浅入深的绘画技能的培养。

目录

第一课 构图之水平线的运用·············3 第二课 构图的形式·················6 第三课 取景····················9 第四课 轻重均衡··················11 第五课 立意····················12 第六课 透视问题··················14 第七课 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16 第八课 简笔画画面的层次················18 第九课 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21 第十课

水,波,浪的表现形态··············23 第十一课 石,山的形态与画法············25 第十二课 树的表现形态与法·············30 第十三课 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态···········32 第十四课 树木类··················35 第十五课 山水类··················38 第十六课 山石类 ·················· 41 第十七课 屋舍类··················43 第十八课 亭台类····················45

第一章学习内容与目标

内容:

本章设置的九节学习内容。分别是构图,取景,立意,均衡等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技巧与思路。构图就是将画面中要表现的内容合理的确定位置,有美好的视觉感受。一幅画中要表现的内容往往很多,这时画面的布局就应有主次之分、远近之别。所谓轻重均衡是指画面上所表现的物象在有主次的同时,还要有虚实关系,立意,是指画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与意境。

同时透视问题是景物简笔画技巧中的重要部分,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目标:

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对景物简笔画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对简笔画的技巧,绘画思路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变和提高。希望能让学生对景物简笔画有理可依,有技可寻。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简笔画的创作。

第一章 景物简笔画的认识

第一课 构图之水平线的运用 构图: 构图就是将画面中要表现的内容合理的确定位置,有美好的视觉感受。如果位置布局不合理,则会杂乱无序,表现不出美得效果

地平线:地平线是静物画中天地相交的一条水平线。在画中,地平线的上方代表天空下方代表地面,所以这条线的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画面中大致可以有三个位置。一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二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上,三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一般情况下,不采用地平线在画面中间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太居中,画面太呆板。地平线在画面中偏上或偏下是常采用的位置,但要注意使用的目的,需要表现大地面,采用地平线偏上的位置,需要表现大天空,用地平线偏下的位置。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

▲ 地平线的位置低表现大面 积的天空。

▲ 地平线的位置高,画面 是以地面的景物为主。

思考:如果想表现海上的风景,用那种水平线最为合适?

1.观察以上图片: 水平线的位置属于所学的那种位置? 2.选择你喜欢的图片画一画。

第二课 构图的形式

构图是风景简笔画成败的第一个因素,是表达绘画意境和主题的基本手段之一。在构图上需要进行组合、裁剪、取舍、搬家等,夸大某一些部分,削弱或去掉另一部分。-画面中,形与线的组织、均衡与节奏都要认真考虑。构图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三角形构图法。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平静、完整的感觉,是最常见的构图形式。

十字构图多以地平线为横线,以实景及倒影构成十字形。它在视觉上有严肃、静穆的感觉,在风景画中常用。

“之”字形构图法。运用“之”字形方法组织画面,能把画面是点推向深度空间,增加画面容量。

另外,还有“U”字形构图法、辐射形构图法等,特点各异,不再赘述。

u型构图法

观察图片:看他用了什么构图法?

讨论:我们熟知的景物中,那些可以用三角形构图法?哪些可以用十字形构图法? 共同交流

第三课 取景

一幅画中要表现的内容往往很多,这时画面的布局就应有主次之分、远近之别。

主体物要突出,放在画面的中间是视觉感比较重要的位置,其他次要的物象可做点缀,放在主体的周围.(如图中的城堡与云,主体是城堡放在中间)

取景时要从立意出发,运用构图规律,勾画出适合表现一定情调、境界的画面,来确定画面的主题。风景简笔画,在于通过风景表现情调,归纳、概括是风景简笔画的重要特点。

美妙的自然景物往往不是十分完美地配置在一起的。1.取景时,视野要开阔,视线要对景物进行选择。2.取景时视线要做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寻找能突出主题的景点,大胆舍去有碍主题的景物

3.或采用景物搬移法,将左右、前后的景物做相应的调动安排。

4.如图所示:下图是一张景物图,但是作者大胆的对景物做出了选择,以风车为主体,舍去了天上的云,树枝,向日葵等静物,将前后的树与风车做了位置的设置,突出了图片的主题。

对比图

第四节 轻重均衡

所谓轻重均衡是指画面上所表现的物象在有主次的同时,还要有虚实关系,以上两幅图片构图在物象上的形与量 过于对称,统一。就是说,物象的安排要有疏密和轻重之分,使画面均衡。但不能以形的对称和量的相同来求其对称和平衡,不然画面则会显得呆板,不灵活,没有动感。

构图在物象上的形与量过于分散,不统一

第五课立意

所谓立意,是指画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与意境。景物简笔画中所表现的内容很多,有的是以房屋为主题、有的是以树木、花草为主,不同的主题,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就不同。所以要画好景物简笔画,在画之前一定要确定立意。好的立意要鲜明,构思桥面,艺术感染力强

如上图是以建筑为主题,则主要刻画建筑部分,其他则去繁就简,一笔带过,利用构图的技巧合理搭配。让图片的主题层次明显。

如图所示:明显的可以看出图片主要表现的就是图中的建筑,左侧的树木则一笔带过,简单勾勒。想要突出树木,想要表现树木就以树木为主,其他的景物则简化或者省略。

左图则是以山为主题,所以以山为主,山中的船只一笔带过,起到点缀的作用。

这张图片则是省略了太多元素,只留下了主题景物,画面就显得单调了。

拓展: 观察以下图片,看看图片的主题是什么?

练习:选择一张图片,画一画

第六课 透视问题

透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画面上视平线的安排是构图的中心问题,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是采用平视、俯视还是仰视的构图视向。远景、中景或近景的安排都由视平线的位置而定。

(1)视平线的画法。当眼睛向前平视时,视平线是一条与画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如在海面上向前平视时,便可看到水平线(海平面的最远处的一条线)和视平线重合。视平线在画面上代表极远的位置,画一条横线定为视平线,便可分出天和地或水的分界线,然后再画其他的景物。(2)物象应近大远小。同样大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作画时,要求画面中的景、物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3)物象应近长远短。与视平线平行的同样长短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在视觉上感觉愈来愈短,但始终与视平线保持平行关系。

(4)物象应近稀远密。因远近的位置不同,距离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感觉愈远愈密。

(5)要知道作为远景、中景、近景的题材及如何处理。视平线以上近高远低。

第七课 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

1.景物的概括,就是把复杂的景物概括出基本形。如大槐树

由于他枝繁叶茂,我们就把他概括为圆形的基本符号。

杉树的外形近似三角形,我们就把它概括为三角形的基本符号进行描绘。

2.画法归纳

(1)用线表现的画法并在符号上抓住纸条的特征

粗线画近景,细线画远景。

(2)用团块表现的画法。

三角形的基本符号表示山峰,团块表示山脉。大小团块进行组合(3)用点线面结合表示的画法

点线面的组合:用曲线形成的面表现树冠,用直线表示地面。

树干用直线表现,树叶用曲线表现,小鸟为点。

第八课 简笔画画面的层次

大自然辽阔、复杂、多变,可入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多样。整体地观察和作画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根据构图和立意,来体现画面的层次。

也就是说要根据画面景物的分布的不同来分不同的层次,基础的分为远景,中景,近景。

根据透视的运用来区分远,中,近所体现的内容

构图时,跟句图画的立意,着重体现的部分要按照层次来重点刻画,如,主题在近景部分,则要把近景部分描绘的具体形象,中远景部分则稍做勾勒,起到点缀作用即可。

画面景物的高低,大小,宽窄要有对比

要根据实物景物的大小,高低,宽窄比例进行刻画,不可都按照统一标准。大小,高低,宽窄的对比会使得画面有层次,主题更分明。

画面里的同一种景物由于远近距离不同应该画出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的透视变化

第九课 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

大自然辽阔、复杂、多变,可入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多样。整体地观察和作画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 题。作画时既要考虑取景、构图、形体结构、各部分比例和透视关系,又要抓关键,突出重点,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1)取景、构图:选取景象,定好天、地、左、右 四点位置。构图和布局要使人感到舒服、适宜,以不 大、不小、不高、不低、不偏为宜(也不居正中),否则显得呆板。

(2)确定视平线:确定视平线的高低很重要,它决定整幅画的构图视向及其他内容

(3)合理构图:按构图规律,安排景物的透视图远、中、近的位置及层次。

(4).画好主要景色:一般来说,把主要景色画好是重点。主要景物(房屋、桥梁、前景树等是主要的)应安排在显眼的位置上,不宜太远、太偏。作画时要注意物体的外形、高低、宽窄、长短和大小的对照,使画面丰富、生动、协调。

(5)补充、修整:远景和中景物的修整。

例如讲到长城时,或讲到云雾环绕的景象时,就可以用 “长城”,来逐渐演示画出雄伟的长城蜿蜒连绵的壮观景象,或云雾环绕高山山腰的简笔画。

建筑物的画法:

第一步,抽象概括整体图形(直线所围成的组合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第二步,进一步进行概括(树的形状)。

第三步,进行细节补充(画出数的枝干、房子的窗户等)。

景物的组合画法:

第一步,利用所学习的构图知识,画出水平线,确定景物的位置。

第二步,简单勾画出图中的主要景物。第三步,进行细节补充,充实景物。

只有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手中的笔画出心中最美的图景。

文字内容:遥远的地平线上,右端有一高一矮两间平房,平房夹杂在几团树丛之间,天上有白云、太阳、2只小鸟作为“背景”——远景、中景“近景”:图左有1株大的阔叶树;图右有8个小 孩正在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1个男孩当“老鹰”,居右1;一个小女孩居右2,在当“老母 鸡”;后面排成半环状的队列由6个小女孩当“小 鸡”。

第二章学习内容与目标

本章主要安排了四节内容。来讲授景物简笔画的分类画法与形态,让学生在第一章对简笔画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从基本学起,掌握简笔画的基本画法如水,波,浪的表现形态,石,山的形态与画法,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这四节分别细化了简笔画的绘画过程与技巧,希望通过最基础的教学和引导。能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画法,同时结合第一章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简笔画有一定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单元目标是让学生从基础来认识景物简笔画的构成。从一草一木来学起。着重于教学。水,山,木,林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将这些基础元素的画法掌握之后。能有效的将他们整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一幅完整的简笔画作品。

第二章 景物简笔画的分类画法与形态 第十课水,波,浪的表现形态

波浪的画法:法一,由多条简单的曲线组合而成,线条的多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法二,由一条曲线和多个圆形组成。这类的浪,多用于大海。

波浪的展示

法三,这一类的波浪的画法是最为简单、随意。学生可利用剪短的弧线,依次交叉,一层一层罗列而成。

波浪的应用很广泛,在构建大海的图景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理的图形。

以下是多种形态的波浪,仅供同学们欣赏。

练习: 你还能想到哪些形态的水,尝试着用所学的方法,画一画

第十一课 石、山的形态与画法

石、山的画法:用点、圆、方、角、凹凸等方式来表示石、山的形态特征,并用来描绘石、山的外观轮廓。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例如,图1的画法就十分简单,利用之前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构图、曲线。图1是由若干个圆形组合而成,构图十分简单。同学们在画图时要注意布局的合理性,这样画出的风景图才会更加美丽。这一类的石头,适用于小河、小溪以及海底世界中。

图4所出示的石的形态与图1有所不同。这类的石是由直线围成的。与图1相比较,显得石头更加硬朗、巍峨。这一类的石多用在悬崖峭壁的简笔画中。

山是风景画中必不可少的一处风景。在神奇的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其形状千奇百怪、变化多端。以下是我们在作画时较为常用的山的几种形态。

山的形态虽各不相同,但作画时都离不开我们之前所学习过的曲线。例如①重叠山,是由起伏高度不同的两条曲线

罗列而成。作画时简单,易于操作。(远山、高山画法如重叠山)②小山的画法:小山是由曲线和直线组合而成。③火山的画法:画出小山的基础上,在山尖上,利用多条曲线组合简略出烟的形状即可。

山石的形态:

陡峭的山石 山峰

山坡 远处连绵的大山

海上的远山平缓的山包

第十二课 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

树的画法:第一步,在白纸上画出树干,在在上方的缺口处画上几根树枝。

第二步,用笔在树干的上方勾勒出茂盛的树叶。(注意:用笔要灵活,自然)

参天大树的画法

第一步,先取出一张白纸,用记号笔勾勒出树干的轮廓(可以画一个顶角处有缺口的三角形)

第二步,分别在树干的左边、右边及顶端的缺口处画上

大树的树枝。

第三步,在树枝的上面画上像云朵一样美丽的树叶。第四步,最后,在树干上画上几个半圆形和几道竖线,一棵参天大树就完成了。

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学会了呢? 树的表现形态

静止的树

下垂的树

卡通的树 树冠是圆形的

矮小的树 风中的树

第十三课 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 建筑物的画法

建筑物的造型一般都是基本形的组合体 如

也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形 如

建筑物的表现形态

村舍

院落 四合院

单个住所

亭台

工厂

塔楼房

第三章内容与目标

本章节主要是向同学本展示了一些完整的简笔画作品。并按照简笔画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如树木类,山水类,亭台类,楼房类等等,十分方便学生的查阅,提高学生对简笔画的了解程度。可做画册,让学生在大量的阅图之后并能将其记在脑中,达到心中有画的目的。

第三章各类简笔画的表现形式

第十四课 树木类

第十五课 山水类

第十六课 山石类

第十七课 屋舍类

第十八课 亭台类

2.校本教材数列 篇二

在幼师的大环境中, 数学给大部分学生的感觉就是难、烦, 上数学课就是很痛苦的事情. 而且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以后的工作就是幼儿园教师, 根本就用不上这么“高难度”的数学知识. 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存在着兴趣不高、不理解、甚至畏惧的思想. 要想改变学生的这个数学学习现状, 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 笔者认为应真正地落实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适时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 创造条件, 让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教学活动, 全方位感知、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 尽量让每名学生都能亲历参与, 都能感受和体悟, 从而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 实施有效教学.

笔者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的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 ( 试用本) 《数学》下册第九章“数列、极限和数学归纳法”中的“数列”就传统的“文本课程”讲课方式与真正实施教师主导作用的“互动课程”讲课方式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学对比.

一、教材中基于知识点讲授的传统上课模式

1. 例子引入, 讲述数列基本概念

( 1) 一堆钢管, 共堆7层, 自上而下, 各层钢管数依次排成一列数: 4, 5, 6, 7, 8, 9, 10.

( 2) 正整数1, 2, 3, 4, …的倒数依次排成一列数: 1, 1/2, 1/3, 1/4, …

( 3) 1/3精确到0. 1, 0. 01, 0. 001, 0. 0001, …的不足近似值依次排成一列数: 0. 3, 0. 33, 0. 333, 0. 3333, …

( 4) 无穷多个1排成一列数: 1, 1, 1, 1, …

( 5) 数0和1依照下列次序排成一列数: 0, 1, 0, 1, …

教师通过以上的引例, 简述数列、项等定义, 并强调数列的一般形式的写法、数列的简记等.

评析在本节中, 教师通过引例, 然后讲授数列的基本知识, 学生一般情况下还是能接受, 但是与学生的专业性结合不强, 没有指出学习了本知识能对专业起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目标性不强.

2. 数列的内涵

教师: 通过以上的例子, 数列的每项与它的序号之间有下面的对应关系:

教师给出结论: 由以上的对应关系可以看作序号集合到数列集合的映射. 从函数的观点看, 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是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即an= f ( n) .

教师给出定义: 如果数列{ an} 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那么这个公式叫作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评析在这个部分中, 教师本来是通过进一步分析数列的内涵, 加深学生对数列的理解, 同时也是对函数定义理解的一个延伸. 但是由于教师的表达太过定义化, 脱离了实际例子而导致因为讲知识而讲授知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在这个环节就会出现不明白、不理解、糊里糊涂的情况, 根本搞不清数列能跟函数扯上什么关系, 学生的感觉就是云里来雾里去. 结果就只有老师的讲, 没有学生的学.

3. 应用新知

例1根据下面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写出它的前5项:

例2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 1) 1, 3, 5, 7, … ( 2) -1/2, 2/3, -3/4, 4/5, … ( 3) 0, 1, 0, 1, …

评析教师通过例1的讲评, 然后让学生做题时, 学生也许能照葫芦画瓢地做类似的题目, 但是学生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n = 1, 2, 3, 4, 5, 也不明白n等于具体某个数的真正意义. 在例2的讲解时, 学生因为不理解通项公式的定义, 而根本觉得本题无从下手, 而在例2的设置中 ( 2) ( 3) 对于数列第一课时的例子难度有些大.

4. 递推公式

教师: 对于一些不容易写出通项公式的数列, 如果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 ( 或前几项) 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那么这个公式叫递推公式.

例3已知数列{ an} 的第一项是1, 以后各项由递推公式an=1+ 1/a (n -1) 给出,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评析如果把递推公式也放到第一课时学习, 那么学习的内容偏多, 对于我们的学生不容易接受. 而本节的重、难点都是通项公式, 所以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 应放到第二课时.

二、整合教材内容, 基于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上课模式

1. 例子引入, 结合专业特点, 阐明学习必要性, 讲述基本概念

教师: 同学们,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 我们学习数学总是从最简单的数起1, 2, 3, 4, 5, … ( 教师同时板书) , 当我们再长大点就学着数双数、单数.

学生: 2, 4, 6, 8, 10, …1, 3, 5, 7, 9, … (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板书)

1, 2, 3, 4, 5, …

教师板书:2, 4, 6, 8, 10, …

1, 3, 5, 7, 9, …

教师: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数列”.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 为什么我们要学数列呢?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段的教学目标中, 明确地表示小班的孩子要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数4以内的实物, 中班的孩子要求10以内的顺着数、倒着数, 大班的孩子要求10以内的单数、双数. 其实以上的幼儿园教学目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列. 作为未来幼儿园老师的我们, 要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数列知识.

教师: 什么是数列呢? 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数列. 在第一个位置的数叫第一项 ( 或首项) , 用a1表示, 在第二个位置的数叫第二项, 用a2表示, 如此类推, 在第n个位置的数叫第n项, 用an表示. an下标n称为序号, 数列简记成{ an} .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有穷数列, 项数无限的数列叫无穷数列.

教师在原基础上添加板书:

1, 2, 3, 4, 5, …

2, 4, 6, 8, 10, …

1, 3, 5, 7, 9, …

评析教师通过结合同学们自己的成长认识特点作为引例, 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简洁明了. 通过教师介绍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要求, 明确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与以后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 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 使得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本部分用时约6 ~ 7分钟.

2. 教师引导, 深入理解

教师: 以第一个数列为例, 同学们知道, 第一项a1对应1, 第二项a2对应3, 第三项a3对应3, 第四项a4对应4, 那么同学们想想: 第10项a10对应什么呢? 第20项a20呢? 第n项an呢? ( 教师一边问一边在原来的板书基础上添加板书)

学生: 很快可以回答问题, 10, 20, n.

教师在原基础上添加板书:

1, 2, 3, 4, 5, … 10 … 20 … n

2, 4, 6, 8, 10, …

1, 3, 5, 7, 9, …

师生互动: 继续引导学生把剩下的两个数列中的第10项a10, 第20项a20, 第n项an都一一写出.

教师在原基础上添加板书:

1, 2, 3, 4, 5, … 10 … 20 … n

2, 4, 6, 8, 10, … 20 … 40 … 2n

1, 3, 5, 7, 9, … 19 … 39 … 2n - 1

3, 6, 9, 12, 15, … 30 … 60 … 3n

10, 100, 1000, …1010… 1020… 10n

1, 4, 9, 16, 25, … 100 … 202… n2

教师: 以其中一个数列为例子, 数列的每项与它的序号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从函数的观点看, 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是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即an= f ( n) .

教师: 再继续添加几个数列让学生填写, 为通项公式的讲解以及后面的例题讲解做铺垫.

教师在原基础上添加板书:

1, 2, 3, 4, 5, … 10 … 20 … n

2, 4, 6, 8, 10, … 20 … 40 … 2n

1, 3, 5, 7, 9, … 19 … 39 … 2n - 1

教师: 如果我再给同学们增加一些数列, 同学们能否一一地写出数列当中的第10项a10, 第20项a20, 第n项an呢?

教师在原基础上添加板书得:

1, 2, 3, 4, 5, … 10 … 20 … n

2, 4, 6, 8, 10, … 20 … 40 … 2n

1, 3, 5, 7, 9, … 19 … 39 … 2n - 1

3, 6, 9, 12, 15, … ? … ? … ?

教师: 对于新增的数列, 教师要引导第一项3与序号1, 第二项6与序号2, 第三项9与序号3, 第四项12与序号4, 第五项15与序号5的关系, 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本题的第10项a10, 第20项a20的填写做铺垫, 更为之后的通项公式的讲解做铺垫.

学生: 经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很快可以说出第10项a10= 30, 第20项a20= 60, 第n项an= 3n.

教师在原基础上添加板书:

1, 2, 3, 4, 5, … 10 … 20 … n

2, 4, 6, 8, 10, … 20 … 40 … 2n

1, 3, 5, 7, 9, … 19 … 39 … 2n - 1

3, 6, 9, 12, 15, … 30 … 60 … 3n

教师在原基础上添加板书:

教师: 如果数列{ an} 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那么这个公式叫作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师在原基础上添加板书:

评析教师通过6个具体的数列作为例子, 以每个具体的数列为基础, 通过具体的第10项、第20项层层递进到第n项, 从具体到抽象. 每一个数列的讲解都渗透通项公式的意义以及通项公式具体的求解方法. 体现了教育心理学中现有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水平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下, 不断地将最近发展区化为现有发展区. 通过这样的处理, 既突出了本节的重点———通项公式, 也顺利地化简了本章的难点———通项公式. 同时通过板书具体的数列, 让学生了解数列的序号与数列的项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可以把数列看作函数的延伸.

3. 应用新知

应用一: 请同学们随便举出一个数列.

学生甲: 学生乙:

鉴于整节课程举出的数列都是有规律的数列, 可以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师: 1, 7, 4, 2, 5, …是不是一个数列?

学生: …… ( 交头接耳讨论中)

教师: 用定义解析、阐述, 这也是一个数列.

应用二: 根据下面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写出它的前5项:

应用三: 观察数列的特点, 用适当的数填空, 并写出每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 1) 5, 10, 15, , 25 an= ?

( 2) 1, 1/2, 1/3, , 1/5 an= ?

( 3) 1, 21/2, 31/2, 2, an= ?

评析应用一深化了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应用二、三紧紧围绕着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而设置题目, 难度设置适合第一课时, 而且应用一、二、三的难度呈梯度设置, 让学生能体验成功做题的愉悦感, 难度呈梯度设置让学生体验“跳一跳, 能摘桃”, 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3.校本教材数列 篇三

在随后对通项公式概念的解释中,教材进一步指出:从映射、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N+的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

按照上述定义,书中举了不少求通项的例子及对文章开头的一些数列也可以写出它的通项,但对于 的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排成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却没有说明或写出,使得学生对通项的定义有所疑惑,是不是有些数列就没有通项公式了呢?为了使学生解决这个疑惑,我这里加以求解根式精确到1,0.1,0.01,0.001,…等类似数列的能项公式

(1)的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排成的数列的通项公式

先介绍一下取整函数[x]。[x]是一分段函数,即[x]=n,nxn+1,(n为整数)。也就是说,[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如:[2.4]=[2],[3]=3,[-3.6]=-4。

4.校本教材 篇四

------法制教育专栏

三月是一个美丽多彩的季节,和风拂面,大地回春。伴随着春风的吹拂,万物开始复苏,美丽的校园中广、白玉兰将展示出特有的高贵,其他花草也将绽放鲜艳的色彩,树木百枝即将吐出新绿,展现出勃勃生机,这是自然之美。

早在1982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报告》中规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全民文明礼貌月”围绕1982年“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三个重点进行。所谓“五讲四美三热爱”是: “五讲”:即讲文明、讲道德、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 “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至今已经30个年头了,我国公民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文明素养在不断提高。在整体提升的同时,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就是在我们的校园里,依然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存在:有的同学,为了图自己方便,不惜偷别人的热水瓶;有的同学衣着服饰、发型、语言行为违背了《中学生守则》的规定;也有少数同学不懂礼貌,不讲卫生,为了贪图自己方便,不把垃圾放进垃圾房,而将垃圾随手乱扔,所有这些,都是不应该在随园校园里出现的。

春天,是大自然最美丽的季节,我们希望,在春风的吹拂下,随园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美丽。在此:我代表学校政教处、综治办、保卫科等提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一、希望人人讲文明。

⑴、语言举止文明,提倡高雅,远离粗俗。

⑵、发型、服饰得体,符合中学生的身份。

⑶、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乱花钱,节约粮食、水电。

⑷、讲卫生,教室、宿舍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不给传染病任何机会。

二、希望人人珍惜集体荣誉。

用随园人的行为方式来展示随园人的形象,再塑“班级名片”,打造随园品牌。在集会的时候,在自习的时候,在大课间的时候,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时刻记得,我是随园的一员。

三、希望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高三面临百日冲刺;高二小高考在即;各年级的同学均有各自的学习任务,要有乐观的心态,必胜的信念,坚强的毅力。相信随园人一定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们是最优秀的!

5.校本教材编写总结 篇五

阶段总结

武汉市黄陂七中

从去年中期检查以来,我校对“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校本科研课题从实施阶段的资料准备收集转入编写校本教材并开展校本课程的工作进程中来,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完成了乡土系列教材第一部《文化黄陂》的编辑出版并在部分实验班级成功试用,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了很好的先期探索性的工作;二是继续组织师生收集整理乡土资源,进一步完善我校校本课程资源库,基本完成了乡土系列教材第二部《自然黄陂》的编写和组稿工作,目前样稿已完工。

一、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工作

1、广泛学习

课题组组织相关教师到兄弟学校和相关机构学习取经,了解和熟悉校本教材编写的流程、方法,广泛学习了所多兄弟学校的校本教材(特别是区一中),既汲取他们成功的经验,也了解到他们的遗憾,为我校校本教材的开发积累了难得的经验,也使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

2、实地考察

课题组在工作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校本教材的编写不是一件可以闭门造车的事情。在教材的组织编写过程中,我们利用学校的课题经费,组织课题组相关教师先后实地走访了大余湾、木兰山、红岗山茶场、区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等单位;课题组部分教师也自费考查了黄陂的诸多景点和古迹。对 课题总负责人沈宏文调出我校,接替者为徐耀东校长。课题组夏爱军主任调出我校,接替者为沈乐文。

四、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1、继续收集和整理乡土资源素材,组织好相关师生的培训,让大家学习提高的同时完善学校乡土教材的资料库,为下一步校本教材的形成打好基础。

2、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乡土资源的收集完善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争取在学期末能进行一次成果展示。

所做的工作:

1、培训

6.新建校本教材 篇六

内丘中学 庞艳红

去年暑假期间,我校根据教学工作实际,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集中进行了校本培训活动。

高中语文组的培训以集体备课形式为主组织教师研究教材,辅之以视频观摩,学习名师教学经验。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语文学科组老师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受益匪浅。

我觉得,集体备课是一种分享智慧的过程,也是使每位教师弥补备课局限的行之有效的好方式。每位老师都充分研习教材,参阅资料,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主备人精心设计的教案,在大家的进一步研究探讨中不断完善。由于教学能力和经验的局限,有的老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有时不到位,教法选择也欠妥。通过大家热烈的探讨,每个人的疑惑都得到了分析和解答,不合理的思路安排都得到了纠正,有时还同时研究出多种教学思路,由老师们结合本人所教班级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共同的探讨拓展了教师设计教案的固有思维,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思维的多向性发展,使教师的教学思维更趋于灵活,使教学更适合学生,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尤其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益处多多。不但方法上可以受到启发,还可以使自己的固有知识基础更坚实,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老教师也可以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启发创新思维,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集体备课为大家提供了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完善的机会,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的深入研究。分享大家的智慧,加上自己的潜心钻研,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迅速提高。

观摩名师教学案例是提高教学水平,促使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途径。在这次校本培训中,我们观摩了名师说课录像,包括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复习课教学等丰富的内容。名师清晰而合理的教学设计的解说,贯穿着其对科学的教学理念的精深理解,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使大家进行自我反思、互相交流和改进。名师毕竟是名师,他们的课堂会产生我们一般教师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我们所需要的是虚心的学习和不断的反思总结,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并付诸教学实践。

校本培训,立足于工作岗位,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进行,既能促进教师个人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交流探讨形式,教育教学质量是关乎学校生命力的根本,我们应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探求更多的有效学习途径,以促进和带动学校的全方位发展。

由于理论不足,水平有限,真诚期待您的指导和点拨!

2012年9月16日

内丘中学高一语文组2011—2012学年校本研修总结

——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河北内丘中学

张英丽

2011—2012学年,我们高一语文组以作文教学作为校本研修的课题,是希望在完成校本研修任务的同时,让校本研修和作文教学研究相结合,以实现我校作文教学更上一级台阶的目标。

一年来,我们语文组全体教师做了一些工作,摘要如下: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阅读机制,为作文教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往往能从阅读过程逐步提高。因为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或其它读物时,总是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因此,在学生无法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的情况下,建立行之有效的阅读机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认识和感悟生活,积累作文的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开具阅读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目标

我们为学生高中三年开具了一个阅读书目,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学习任务重,我们建议学生重点阅读经典散文和时文,既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又可以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寒暑假和国庆元旦长假,我们会要求学生利用长假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在名著的陪伴下一定会过一个充实的假期。此外,每学年订阅报刊杂志时期,要求学生在老师开具的若干目录中选择订阅。这些目录包括《作文与考试》《杂文选刊》《读者》《意林》《中学语文报》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不会存在胡乱选择的现象。

2、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方法。

3、开放阅览室,让学生阅读有地方。每班每周安排一次阅读课,保证每个学生有时间有地方阅读,又有东西可读。

4、推荐佳作,或高考优秀作文,或本校学生写的佳作,师生共赏。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等。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由学生自发组织《新荷》文学社。

3、教师或鼓励学生向各级刊物投稿,或将优秀的习作推荐给报刊。学生每发表一篇文章,都会兴奋不已,同时也为其他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兴趣培养已初见成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多变,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上升了,很多学生参加了校《蓝玉》文学社,并且在上面发表文学作品,学生的作文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期终全市统考和2012年高考中,我校语文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其他兄弟学校领导的赞赏。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有些具体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老师和学生能继续努力下去,我们的工作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2012年8月27日

高一语文校本教材活动总结报告

河北内丘中学

庞艳红

在学校和年级领导指导下我们高一语文组本着合作探索的原则,通过校本教材的研修活动,促进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年来,我年级9、10班段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的愿望,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校本课程实施目标

1.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教师搭建多样化发展的平台,给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机会,提高教师的科研改革能力。

2.彰显学校办学思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3.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学科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本课程实施内容

2008级9、10班在本学年内,经过老师们的共同策划和努力,主要实施两个社会实践内容。

(一)带领学生寻访扁鹊遗踪。了解乡土文化的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了解邢窑瓷文化,增强热爱家乡,热爱古老文化的信念。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收获

在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在不断地研究和调查中,把改革步步推向深入,我们的收获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为载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课程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努力探究,适合当代教育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关注社会,以社会调查活动为平台,强化了学生责任意识,使其所学知识得到了有益的作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认识,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责任感,也改变了学生许许多多的不良行为习惯。

四、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学校在活动内容的把握上坚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实际,积极探寻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能力的内容,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说,我们开展了以下几种形式:

1、以参观为主的实践活动。

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参观活动,这些参观是本地的一些人文自然景观,一些遗址等,使同学们了解本地的自然人文情况,增强学生对区域性文化的了解。这类活动开展风险大,人数众多不方便组

织。客观上有可能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最好能结合地方资源,并且需要规范组织流程,以达到预期效果。

2、教师层面的问题

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观念转变不够彻底,个别教师还消极对待,在多次的社会实践中,有个别教师还没有参加过。所以在新课改中,首先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指导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活动。

总之,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存在许多困难,如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问题、教师的跟进问题、专门机构设置,甚至活动的一些经费问题等等。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下用心发掘资源,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与方法,也一定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同时,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结合社会实践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8年9月13日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河北内丘中学 庞艳红

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

1、认识作品中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留恋之情。

2、学习这首现代诗歌的特征,鉴赏诗歌的音乐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

作品作为现代诗歌的形式特征。教学难点:

学习作品通过意象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之情。教学方法:

1、诵读法,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具准备:

康桥示意图,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诗——《再别康桥》。

一、作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早年留学欧美,回国后担任大学教授。是资产阶级文学流派“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代表作品是《再别康桥》。

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倡导新格律诗的创作,主张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代表人物有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

二、写作背景:

作者曾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多次留恋于剑河上剑桥的优美景色。对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深爱有加。离别之后写了这首诗歌。

展示康桥示意图

三、朗读:

1、首先利用多媒体跟录音听读;

2、其次同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3、最后由学生齐读一遍课文。(板书生字词)

四、分析:

方式:引导启发学生自己诵读体会,师生共同总结各小节内容。第一节:透露对康桥难分难舍的深情。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的情景。

第三节:写康河里水草随微波起伏。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和联想。

第五节:向草色深处漫溯,向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六节:在寂静的夜晚吹秦离别的笙箫。

第七节:照应开头,表现对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五、理解:

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再做总结。

问:全诗七小节可分几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答: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表现对康桥的留恋之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二部分(2-6):以特有的意象表达对康桥无限爱恋之情。

第三部分(7):照应开头,承上总结,表明对康桥的留恋之情。(过渡: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歌)

六、鉴赏:

方式:先给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再做总结。

1、构思别致,不落俗套。

作品创造了一种寂然无声的意境,排除了离别的伤痛,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诗人选取了独具特色的意象,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每一小节一个动态的画面,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3、句式整齐重叠,偶句押韵,使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具有

古典诗词重章叠句的特点。

七、主题:

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再做结论。

问:同学们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八、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板书设计

理解: 鉴赏

1、留恋

5、放歌

1、构思别致,不落俗套

2、金柳

6、笙箫 无别伤,有飘逸

3、水草

7、柔情

2、意境鲜明,有流动的绘画美。

4、清潭

7.利用国粹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篇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从那以后地方和校本课程如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重视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这不仅是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动力, 也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各学校利用地方文化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也越来越普遍, 并更受社会、家长和学校的青睐。

校本课程, 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 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 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 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 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 教师在实践中, 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 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 确定目标, 选择与组织内容, 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 而不是单个教师。校本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 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 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上,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不可或缺的。

校本教材, 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 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 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 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 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教材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要不要教材, 怎样编写教材是人们关注的。所以, 校本教材的存在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是否真地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所帮助, 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帮助。对于家乡的了解, 苏州也编写了不少有关方面的优秀书籍, 而我们有好多老师在编写时就参照了那些书。那么这样一来, 编写的校本教材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它存在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 一整套的校本教材是一所学校的个性体现, 每本书的主题便是这本教材个性的体现, 无论是一套还是一本都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 个性是校本教材的生命力。

二、探寻国粹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契合点

中国国粹和地方文化博大精深, 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充足的资源, 同时也更能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与之相适应的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正越来越受到各地学校的关注。

国粹, 是指中国历代传承的文化精粹, 植根于民间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各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及典籍, 包括依然存在和业已消失的文化事项, 本文述及的国粹特指存在于本地域民间的被人们广泛欢迎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珍品,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振兴的今天, 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 既是我们每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责任和义务,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它能让青少年一代受到中华民族国粹的熏陶和滋养, 在培养他们具有一颗爱民族、爱家乡中国心的同时, 能帮助他们丰厚文化积淀、提高审美素养, 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和创新精神。

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吴地人民数千年的智慧结晶, 几千年的吴文化发展历程留下了无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财富, 从生活、生产、军事等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姑苏是吴文化的发源之地, 吴文化中的国粹光彩夺目, 令当今世人叹为观止。苏州古典园林、昆曲、评弹、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还有不少堪称一绝的民间技艺, 这些数不胜数的传统文化精品是我们进行国粹教育得天独厚的资源。

所以, 吴地学校在课程开发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吴文化知识的习惯, 让他们把小时候就耳濡目染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各种文化现象转化为一种理性的认知, 从而树立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品质, 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教育实事。当前与吴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很多吴地学校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 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施展校外教育的重要机构,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其教育是校内教育的必要补充部分, 也是青少年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个校外教育机构, 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广大青少年开设国粹领域的课程, 开发国粹校本教材, 可以说在国内青少年活动中心 (宫) 中尚属首创。活动中心自创办以来, 精心设计国粹馆, 旨在弘扬传统文化, 展示国粹文化艺术, 拉近孩子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充分利用苏州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国粹优势, 积极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目前已开设丝绸之路、昆曲、国学、传统手工、书法等多项国粹项目, 还利用传统节庆举办国粹艺术节、红红火火过大年等活动, 以组织各类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为广大青少年搭建起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新平台, 让园区乃至苏州各市区的青少年对国粹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也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国粹文化打下基础, 从而提高其民族自豪感。

三、关于校外国粹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以苏绣艺术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利用国粹文化资源, 依托利用苏州本地丰富的国粹人才资源、开发国粹课程和校本教材, 现已开发的课程项目主要有苏绣、评弹、昆剧、民歌、蚕桑丝绸、桃花坞木刻年画、传统线编、太极、武术、美食、珠算等, 让更多的青少年、更多的家庭了解吴文化, 了解国粹, 亲近国粹。国粹校本教材开发正是旨在引导师生依托苏州地方文化, 充分利用苏州国粹资源和园区活动中心的平台, 拓展国粹学习的途径和空间, 提高学生对苏州本土文化的认知, 帮助他们丰厚文化积淀、提高审美素养,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笔者将以本文试从“苏绣艺术”这一资源出发, 来举例说明如何挖掘和整合国粹资源中的苏绣内容, 并编写成相关的苏绣校本教材。

1、苏绣艺术的文化概述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高新区的镇湖镇 (现改为街道) 刺绣最为有名。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 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 针线细密, 用线一、二丝, 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 光彩射目。”可见在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文化古城苏州, 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 亦早已闻名于世。小桥, 流水, 人家, 园林, 昆曲, 美食。古典格局, 诗意江南。二千五百年的苏州文明熠熠生辉。苏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 已形成独立的刺绣风格, 但时代不断进步, 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面对各种新形势, 苏绣企业纷纷改革, 提出苏绣礼品商务化, 苏绣家装设计化的理念, 让传统的民间苏绣工艺不再奢侈, 而是走进千家万户。个性化的量身定做, 让苏绣不再局限于陈旧的模式, 而是过多的融合进购买者的思路与理念, 通过纯朴的苏州绣娘纯手工刺绣而成。让苏绣不仅是艺术, 还更多的渗透进人性化的品味。

2、校本课程目标设定

第一, 对吴文化的认知。通过对国粹苏绣的学习实践, 了解和认识苏州的地方文化, 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乡土情结, 吸收吴文化智慧, 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吴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 对艺术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吴文化和苏绣的精髓, 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通过学习苏绣艺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批判的接受吴文化, 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 理解多元文化。

第三, 对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资源学习吴文化和苏绣技艺, 并能了解苏绣艺术的历史与与文化内涵, 初步掌握苏绣的工艺与制作国粹。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培养艺术技艺的学习能力。

3. 校本教材编写原则

在校本教材的资源选取和编写的过程中要以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校外教育教学对人的发展, 应该是一种对完整的人格和人性的建构, 因此要让教材符合学生的学习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进行新知识体系的建构活动, 所以在教材编写时要特别注重所选内容和编排体例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突出能力本位意识, 强化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与此同时, 还要注重教材的编写要始终围绕新课改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展开, 从苏州工业园区青少活动中心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开发校本课程, 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校本教材编制内容的确定

由于开发该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吴文化, 热爱苏绣艺术, 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并提升热爱苏州的情感, 所以在教材内容的编制过程中要整合地区优秀课程资源, 突出地域性的特点。基于上述想法, 将关于“苏绣艺术”这部分的校本教材目录编写如下:

第一章:苏绣的历史, 包括 (1) 苏绣概述与文化内涵; (2) 苏绣的历史渊源; (3) 苏绣的现状;

第二章:苏绣的分类与工艺特色, 包括 (1) 苏绣的分类; (2) 苏绣的工艺特色;

第三章:苏绣的生产方式与制作工艺, 包括 (1) 苏绣的生产方式; (2) 苏绣的制作工艺; (3) 当前苏绣的技艺改进;

第四章:苏绣名家介绍与名品鉴赏, 包括 (1) 苏绣名家介绍, (2) 品鉴赏与获奖历史; (3) 苏绣真假与优劣鉴别;

第五章:苏绣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文化传承, 包括 (1) 苏绣艺术的发展趋势; (2) 苏绣的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

总的来说, 利用国粹资源, 思考如何开发符合苏州特色的苏绣艺术校本教材, 仅仅是科学全面地开发吴文化国粹的校本教材的一个开始, 主要是为了让国粹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当然, 编写与吴文化相契合的国粹校本教材是一项要求严谨、工程量很大的工作, 所以本文也只是根据笔者目前研究的国粹课题进行的思考, 希望能为今后的国粹校本教材编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莹.开发校本教材促进内涵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教师) , 2010, (3)

[2]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合肥[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12

8.关于校本教材编写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校本教材 微生物学 编写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86-02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大势所趋。与之相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也应重新编写。国家课程教材是以全国所有的某学段学习者都应达到的基本素质为标准而设计的,难以满足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素质教育之所需,在此情形下,各职业学校有必要编写校本,以适应学校的需要。本文试以《微生物学》教材编写为例,从编写校本教材的必要性、导向、内容选择以及避免校本教材的过度“文本化”等方面对校本教材编写进行思考,以对职业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有所裨益,使编写出来的教材符合大纲要求、贴近学校实际、适应学校课程教学的需要。

一、编写校本教材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是要把知识人才体系改为岗位能力人才体系,把学科体系改为工作过程体系,否则,教学就不能适应学生实际和企业实际,就没有职教特色和质量。而教学主要是围绕教材来完成的。教材有如跑道,有明确的方向和范围,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朝着终点奋勇跑去,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达到终点取得胜利。教材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够用。如果方向跑偏了,跑的范围变大或缩小了,那么,就会影响到达的时间和效果。就算教师教得再好,学生学得也很努力,结果却不是很好: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宽泛,但在工作中无从下手,难以胜任岗位工作。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没有适合的教材。不可否认,国家提供的正式出版的教科书是好教材,但它未必适合本校学生。因此,有必要编写适合本校学生所用的校本教材,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编写校本教材的导向

为了找准方向和范围,教师应深入企业,展开充分的调研,明确企业中相关的职业岗位,了解企业的最新先进技术信息和发展前景。教师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精心编排校本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为例,为了编写校本教材《微生物学》,学校特意安排授课教师到区内多家校企合作药厂进行参观调研,请药厂专家给教师讲解有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通过调研,教师掌握了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在制药岗位中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校本教材编写后,教学实践和效果表明,学生通过学习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具备了从事制药和微生物检测的工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编写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择

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内容选取是关键。职业教育的校本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任职的需要为前提,使得理论的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趋于一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教育“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立足“校本”来选择教材内容

在“学科本位”的影响下,编写教材时容易出现只强调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追求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缺乏实用性、缺乏岗位性。学生按照这样的教材学完这门课程后,虽然对课程有一个总体认识,但对所学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究竟有何用处知之甚少。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打破学科体系,从学科体系变为工作体系,把知识逻辑变为实践逻辑。要实现这一目标,校本教材是基础也是关键。校本教材的编写要从“为教材而编写”变为“为岗位而编写”。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基于学校的实际,要综合考虑学生自发的个体需要和素质发展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传统和办学特色等因素,实现内容的地域化和校本化。以《微生物学》教材编写为例。该教材是供制药专业用,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的制药工人,所以,在编写的时候,除编写有关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应特别加入《微生物与药物变质》这一章的内容,详细阐述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进入非无菌洁净室的生产人员净化程序和进入无菌洁净室的生产人员净化程序以及操作人员对设备清洗时应遵循的原则。这些内容可以把学过的知识和以后就业的岗位操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把知识逻辑变为实践逻辑,达到增强岗位认识、积累岗位经验和提升岗位能力的目的。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选择教材内容

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比较缺乏有关青春期的卫生知识,对性知识也是懵懵懂懂,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注意编写有关方面的知识。例如,在真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内容中,就把它们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一一列举出来。又如,在常见致病性病毒中,在介绍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基础上增加目前全球都存在的艾滋病毒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打消学生在青春期中的疑虑,使学生能更专注于学习,毕业后走向社会也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四、避免校本教材的过度“文本化”

许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低,他们不愿意接受知识积累式的学习方法,不愿意面对长篇大论式的教材。为适应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校本教材的编写应尽量避免过度“文本化”,应在语言文字风格和教材的版式设计上有所创新。

(一)实现教材语言风格的多变性

教材如同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也是有表情和富有情感的,所以教材的语言文字风格要活泼多变。在整体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富有亲和力的基础上,根据内容与教育目标的特点,或严肃庄重、或机智幽默、或风趣诙谐、或和蔼可亲、或循循善诱、或华丽流畅、或妙语连珠。给学生一种同很多老师对话的感觉,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感染力,读来引人入胜。

(二)增强教材版式设计的多样性

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以新颖活泼、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版式把学生带入微生物学的知识海洋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设与内容紧密相扣的插图,不仅使学生有理性认识,又有感性认识。在各章节之间穿插一些栏目或小版块,比如“小资料”、“背景资料”、“观察思考”、“问题提示”等版块,在这些丰富翔实的资料和问题的引领下,使学生知道微生物学当前发展的趋势、热点以及争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编写《消毒与灭菌》时,先提出了“为什么在医院、药厂会闻到消毒水的味道?医生在做手术时总戴着口罩和帽子?药厂的一些工人也和医生一样总戴着口罩和帽子?”再往下编写有关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和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完本章节后,疑问解决了,以后到药厂工作也不会不洗手不戴帽子不换衣服不按规程来操作了。编写《流行性感冒病毒》时,先用诙谐语言描述了患流感时的症状——咳嗽、打喷嚏(如感冒病毒的最终目的是上呼吸道粘膜的细胞里,那是它生活的故乡,但这些细胞外涂着这么一层粘液,病毒还没到目的地,就被粘在这粘液里,然后又被你搓鼻涕一搓了之,那该有多窝火!好了,现在你能理解造物主为什么在你感冒时让你一把鼻涕一把泪……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述说),然后提出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接下来才编写流感病毒的特性、流感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学生学过之后知道流感并不可怕,流感可预防但也可传染给别人,为了自己和别人,应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对人打喷嚏。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素质。

总之,校本教材的编写在整体上应注意体现中职特色、地方特色及校本特色;在教育目标上兼顾知识性和实践性;在内容选取上尽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在语言文字风格上或简单明了、或生动活泼、或和蔼可亲;在版式设计上既新颖活泼又形式多样。

【参考文献】

[1]王冬,等.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校本教材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2]陈彬.基于能力本位的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3]李红.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

[4]潘翔,徐国庆,戴士宏.职业教育怎样推进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02-02

【基金项目】广西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B24)

【作者简介】陈  潇(1972-),女,广西隆安人,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医药化工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微生物学、生物制药工艺、医药基础化学。

9.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篇九

足球是中小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之一,是一项以脚支配球为主,两队攻与守相对抗,以射球入门多少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在世界性的各项体育比赛中,足球比赛的场面壮观,竞争激烈,颇具魅力,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运动”

(二)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源远流长。从足球运动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来看,足球运动经历了古代足球游戏和现代足球运动两大历史阶段

在我国二千五百年以前的文字记载中,当时的足球“蹴鞠”,蹴(音cù)就是踢的意思,鞠就是球。当时的球是皮子做的,里面填充着毛发之类的东西,用来进行踢球游戏

蹴鞠运动在我国经历了汉、明、唐、元、宋、清朝代。史实证明:古代足球游戏起源于中国

足球又是很富有魅力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现代足球运动诞生在英国。1857年英国谢菲尔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在这之后,英国的其他一些地区也相继成立了足球俱乐部。1863年10月26日,英国的11个足球俱乐部在首都伦敦召开会议,成立了英国足球协会,之后又制订了全国统一的比赛规则,从此宣告了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以后,迅速普及到整个欧洲,并向世界各地传播。足球运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三)足球教材的特点与功能

首先,足球活动是在跑动中进行的。足球教学和比赛中的运动负荷要比其他项目大一些,在不断跑动中经常变换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方向,对于内脏器官,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大,在奔跑和跳跃中发展速度、各项身体素质,全面锻炼身体

其次,足球活动是在不断变化中进行的,球的滚动与飞行,同伴的跑动与传球,进攻与防守,都在不断的变化。人对时间、方位、距离、的判断也在不断的变化中调整和掌握,这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灵活、空间、判断的准确性,预测事物发展的能力和果断的应变能力

再次,足球活动的集体性强,要求同伴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鼓舞,能很好体现团队精神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主动、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2.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的几项主要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战术

3.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力量、耐力、速度、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体能 4.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简介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 2.熟悉球性的各种练习

3.学习踢球、抢截球、停球、掷界外球、运球、头顶球、几项主要的足球基本技术 4.学习简单的个人进攻和防守的战术,以及“二过一”、“三打二”、简单的局部战术

5.教学比赛

(三)教学要求

1.足球教学场地大,踢球远,组织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组织得活而不乱,生动有序

2.要通过多种游戏的形式和方法来组织足球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初步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3.每节课都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耐力、速度、力量、身体素质

4.在足球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勇敢、顽强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材分析与建议

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和教材编写的实际情况,在教科书中只提炼和选择了部分内容做了介绍。根据足球教学内容的学习特点以及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在本参考书中将较宽一些的介绍有关足球教学内容,供教学中选择使用

(一)基本技术

基本技术教学内容包括:脚背正面、腿部、变向运球、脚内侧踢球,脚部、胸部停球,直线、。这部分内容是足球基本技术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于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体验足球比赛中攻防对抗的特点十分重要,是足球技术的基础,教学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1踢球

踢球是足球技术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也是足球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在比赛中运用得最多,主要用于传球和射门 踢球的方法主要有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外侧踢球、脚尖踢球和脚跟踢球。在这六种踢球方法中,尤以三种脚背踢球和脚内侧踢球最为常用,而脚内侧踢球方法较为简单,在初中教材中反复出现,三种脚背踢球应以脚背正面踢球为主,脚背正面踢球方法在准确性和力量上都比较易于学习和掌握,应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项基本技术,为学习其他几种踢球方法打下基础。

踢球包括五个技术环节。

踢球前的助跑。是为了获得身体前移的速度和调整人与球的位置与方向的关系,以选择适当的支撑脚的位置,为准确地踢球和增大踢球力量创造条件。三五步的助跑要平稳而有节奏,助跑的最后一步要跨大,支撑脚落地是由脚跟过渡到脚掌的。最后一大步的支撑起到制动支撑和维持平衡的作用,为踢球腿的后摆和准确地踢球创造了稳固的平衡状态

支撑脚的选位。就是助跑最后一大步支撑脚落地点的正确位置,应以能最大限度地摆腿和准确地触球为原则,凡采用的踢球方法是直线助跑而支撑脚又必须在球的侧方时,支撑脚与球的距离应为10~15厘米、、斜线助跑支撑脚又需在球的侧右方时,支撑脚应距球20~25厘米为宜。如果是踢活动球,还应将球的滚动或飞行距离与摆腿时间估计准确,以保证踢球时支撑脚位置的准确

踢球腿的摆动。摆动的幅度越大,摆动速度越快,力量就越大,而且摆动的方向要正,要从后向前摆,防止由外向里的弧线摆动。摆动速度不是匀速摆动应是加速摆动,特别是小腿的爆发式的摆动是摆腿踢球的关键,应反复练习,反复强调,形成动力定型

脚触球的部位。也就是击球点准不准的问题,各种踢球方法都要求踢球的后中部,作用力通过球的中心,使球沿直线飞行,才能做到踢球准确。支撑脚位置,踢球腿的摆动,脚型的控制以及身体的协调动作都影响着踢球的准确性,在教学中,应将踢球的准确性练习,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踢球后的随前动作。这个环节应是自然的,不必过分强调,否则会破坏踢球的动作结构,妨碍动作的掌握

上述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中,前四个环节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而脚触球的部位是否准确,是踢球质量的关键,踝关节的紧张程度和脚型控制是极其重要的。三种脚背踢球时,踝关节要绷直,要紧张固定。这样踢球才能有力、、准确触球及防止踝关节受伤

(1)动作方法和要点 ① 脚背正面踢球

踢定位球时,直线助跑,最后一步稍大,支撑脚积极地以脚跟着地,踏在球的侧后方10~15厘米处,膝关节微屈,足尖正对出球方向、、摆动腿以膝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屈膝积极向前摆动,当膝盖摆至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小腿做爆发式的前摆,使膝盖处在球的正上方时用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击球时脚面绷直,踝关节紧张,上体稍前倾,两臂配合协调摆动

② 脚背内侧踢球 踢定位球时,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约成45°,支撑脚外侧积极着地,踏在球的右侧方25~30厘米处,膝关节微屈,足尖指向出球方向,身体稍向支撑脚一侧倾斜并转向出球方向,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前摆,当膝盖摆到接近球内侧垂直方向时,小腿加速前摆,同时足尖稍外转,脚面绷直,脚趾扣紧,足尖指向斜下方,以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部。踢球后,踢球腿随球继续前摆,两臂随踢球动作自然摆动

③ 脚背外侧踢球

踢定位球时,正面直线助跑,最后一步稍大,支撑脚积极而迅速地以脚跟着地,踏在球的侧后方10~15厘米处,膝关节微屈,足尖正对出球方向,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屈膝积极向前摆动,当膝盖摆到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同时足尖内转,脚面绷直,脚趾扣紧,足尖指向斜下方,用脚背外侧击球的后中部。踢球后,踢球腿随球向前继续摆动,两臂配合踢球动作协调摆动

(2)教学方法

① 原地和上一步踢球模仿练习,主要体会支撑脚的位置、摆腿的方向、正确的脚型 ② 助跑踢球的模仿练习,主要体会助跑的方向,摆腿的路线、、方法及两腿的配合 ③ 原地轻触实心球练习,体会脚触球的部位 ④ 两人或多人,相距10米,互相踢球练习

⑤ 两人或多人,相距15~20米,中间拉一皮筋,要求踢出的球从皮筋上方越过 ⑥ 距球门15~20米踢定位球练习,要求踢球力量大,方向准确

⑦ 在罚球弧附近分组进行射门练习,一组在门后捡球,看哪组进球总数多 ⑧ 在跑动中做踢球练习(3)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 脚背正面踢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支撑脚的位置靠后,造成踢球时身体后仰而踢球的后下部,使踢出的球偏高

纠正方法:用线标出支撑脚的位置反复练习,并结合踢固定实心球体会脚触球部位,要求身体稍前倾,重心跟上

·易犯错误:2)摆动腿前摆时,小腿过早前摆,造成直腿踢球,出球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小腿摆动时机,要求摆动腿的膝盖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加速摆动小腿

·易犯错误:3)踢球时怕脚尖触地,脚背不敢绷直,造成脚趾触球

纠正方法:做上一步踢球模仿练习,并结合用垒球垫将球垫起的踢球练习,要求脚背绷直,脚趾扣紧,足尖向下

② 脚背内侧踢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助跑的方向不对,支撑脚的位置偏后,易把球踢高 纠正方法:用线标出助跑方向和支撑脚的位置进行练习·易犯错误:2)踢球脚脚尖外转不够,接触球部位不正确 纠正方法:踢定位实心球练习,强调脚触球的部位

·易犯错误:3)没有向出球方向摆腿,形成向内画弧摆动,折体弯腰 纠正方法:多做模仿练习,强调立足后转体,摆动腿向出球方向摆动 ③ 脚背外侧踢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踢球时膝盖和脚尖内转不够,造成脚触球的部位不正确 纠正方法:反复踢定位实心球练习,体会脚尖内转动作

·易犯错误:2)身体左转,小腿的摆动不够,造成直腿用脚背外侧去推球 纠正方法:踢定位实心球练习,强调屈膝摆动,要求用脚背外侧触球的后中部(4)教学建议

① 开始教学时,应先做模仿练习,先踢静止球,在教学中先抓住支撑脚的站位、踢球腿的摆动和脚触球的部位这三个环节。

② 在练习步骤上,可先做踢手提网袋里的球、、过渡性练习,体会踢球的动作结构。然后,可两人一组轻力量对踢定位球或对墙练习,掌握动作后,可在移动中踢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球

③ 在教学顺序上一般按照在掌握踢定位球、地滚球技术的基础上,再踢反弹球、技术难度较大的练习

④ 练习时应注意左右脚交替练习,熟练掌握踢球技术动作

⑤ 踢球练习应与传球和射门练习结合起来进行。在传球练习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那些能提高调节传球力量、变换方向、旋转、能力的练习。在射门练习时,应由易到难地进行定位射、同伴抛射、自抛自射、跑动射、练习

⑥ 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采用“集体会诊”,即练习与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踢球技术的能力,学会拥有针对性地纠正易犯错误和改进踢球动作的方法

⑦ 示范时,一般先进行慢动作的侧面示范。做击球点示范时,可采用静止动作示范法。讲解动作方法时,可按照踢球动作结构的顺序讲解

⑧ 踢球练习一般采用反复练习法。球少时,可安排几组辅助性练习,分组轮换。也可采用传后即跑至排尾多人一球的形式练习

2停球

停球是有意识地用身体合理部位把各种来球停接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以便能更好地衔接传球、、运球或射门。停球也称接球,是对球控制能力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术

停球的部位有脚底、脚外侧、腹部、脚内侧、大腿、胸部和头部 停地滚来球的部位:脚底、脚内、外侧

停地面反弹球的部位:脚内侧、大腿、脚外侧、正脚背、胸部和头部

脚内侧和脚外侧可以停接三种状态的来球,尤其是脚内侧部位与球接触面大,便于做迎撤动作,是使用次数最多的部位,自然是教学的重点。正脚背和胸部是停大弧度的空中球的理想部位,也应使学生逐步掌握

停球方法的原理是迎撤缓冲或是改变球的运行路线。缓冲球力和改变球路在一个动作中往往兼而有之,尤其是在跑动中停球,既要迎撤缓冲球力,又要有推压或切挡的动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停球效果的最好坏直接影响着下一个动作能否顺利完成。停接球时,应让学生养成在积极跑动中接控球的习惯。因此,停球在实际运用中,已不是单个技术动作,而是把停球与运球过人、、运球传射衔接起来,组合成联合动作,连接紧凑,快速合理,更趋实用

教学中,在抓好原地停控球的基础上,应尽快地进入活动状态接控球的练习,使之更符合比赛的实际。总之,接球技术要全面、跟得上、多变、简练、连得快。接球的目的是为了传球、、运球或射门,所以在接球前要了解场上周围的情况,以决定接球的方向和距离,既摆脱防守又适合衔接下面的动作。在各种停球练习中,能把球停控在适宜的范围内即符合基本要求、、在对抗练习中,应使学生养成用身体护球的意识和习惯

(1)动作方法和要点 ① 脚内侧停球

1)脚内侧停地滚球时,身体正对来球方向。支撑脚脚尖与来球的方向一致,膝微屈,停球腿提起屈膝外转并向前迎,足尖稍翘起,使足内侧对准来球。当脚与球接触的刹那开始后撤,以缓冲来球的力量,把球停留在便于衔接下一个动作的控制范围内

2)停反弹球时,脚内侧对准球反弹方向,当球刚弹离地面时,用脚内侧推压球的中上部,将球停留在便于衔接的下一个动作的控制范围内

3)停空中球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身体正对来球方向,另一种方法是身体侧对来球方向

正面停空中球的动作要点:看准来球的弧度和高度,支撑脚维持身体平衡,停球腿屈膝高抬,以脚内侧对准来球方向,用迎撤的停球动作将球停在体前

侧身停空中球的动作要点:来球一般较高,停球时,身体侧对来球方向。一脚支撑维持身体平衡,一脚屈膝高抬使脚内侧部位对准来球,脚抬的高度与触球时球的高度一致,运用切挡的停球动作改变来球方向使球缓冲落地 ② 脚外侧停球

1)停地滚球时,停球脚稍提起,膝关节和脚内转,用脚背外侧对正来球,在支撑腿的前侧方接触球的侧后方(偏支撑脚一侧),脚与球接触的刹那向外侧轻拨,将球停在侧方或侧前方

2)停反弹球时,面对来球,支撑腿的膝关节微屈,停球脚在支撑脚前方稍提起,脚内翻,使小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踝关节放松,当球刚反弹离地时,用脚背外侧触球的侧上部,将球停在体侧

③ 脚背正面停空中球

停球前,身体面对来球,支撑腿微屈维持身体平衡,停球腿屈膝抬起,小腿前伸主动迎球,用脚背正面接触球的底部,当脚背触球前的一刹那,小腿下撤以缓冲来球的力量,同时膝关节和踝关节放松,将球停留在体前适当的位置

④ 大腿停球

1)停高球时,判断好来球的落点,面对来球,停球腿大腿抬起,以大腿中部对准球的落点,在大腿与球接触的刹那,肌肉适当放松并迅速撤引,使球落在与下一个动作衔接所需要的位置

2)停平直球时,面对来球,对准来球的飞行路线,停球腿屈膝前迎,用大腿中部触球,在触球的刹那后撤,使球落在与下一个动作衔接所需要的位置

⑤ 胸部停球

1)挺胸停球时,身体正对来球,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后仰,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两臂自然张开,微收腹,当球运行到胸部接触的刹那间,两脚蹬地,胸部上挺、、憋气,使球触胸后向前上方弹起,改变运行方向然后落于体前

2)收胸停球时,身体正对来球,两脚前后开立,两臂自然张开,重心前移,挺胸迎球,当球运行至胸部接触前的刹那,重心迅速后移,收胸、、收腹以缓冲来球力量,将球停于体前

(2)教学方法

① 原地模仿练习,体会各种停球的动作方法和要领

② 两人一球,相距10米,一人用手抛地滚球、大腿、空中球,另一人迎上去用脚、胸部做各种停球练习,然后将球捡起用手抛球给对方,二人依次反复练习

③ 两人相距15~20米,一人用脚内侧、、脚背内侧传地滚或空中球给对方,另一人用各种方法将球停住,同时用同样的方法将球回传,如此反复练习④ 两组相距15~20米,一组第一人用脚内侧将球传给对方,然后跑回队尾、、另一组第一人用脚内侧将球停住后再用脚内侧回传,两组依次轮流练习

⑤ 每人一球对墙做踢球练习,将弹回的球用各种方法将球停住(3)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 脚内侧停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停地滚球时,踝关节过于紧张,后撤的时间掌握不好,使球反弹出去

纠正方法:讲清动作要领并反复做后撤缓冲的模仿练习,强调踝关节放松 ·易犯错误:2)停反弹球时,对球的落点判断不准,使球漏过或停不稳 纠正方法:互抛互停反复练习,强调抬脚不要过高或过低 ② 脚背正面停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踝关节过于紧张,不能缓冲来球力量 纠正方法:做抛接实心球的停球练习,强调踝关节放松 ·易犯错误:2)脚触球前下撤过早或过晚,使球反弹出去

纠正方法:自抛自停反复练习,体会和掌握脚触球前一刹那迅速下撤的时机 ③ 脚背外侧停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停球脚不内翻,身体不会向前移动 纠正方法:多做停球后向侧或向后的运球练习·易犯错误:2)停球脚紧张,停球不稳

纠正方法:多做互抛互停练习,强调小腿放松,脚触球的一刹那轻拨 ·易犯错误:3)对球的反弹方向判断不准,将球漏过

纠正方法:多做互抛互停反弹球练习,根据抛球的不同弧度判断反弹方向 ④ 胸部停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不能根据来球方向选择准确的站位,不能用正确的部位接触球 纠正方法:自抛自停或互抛互停练习,根据来球方向迅速跑动,用正确部位触球 ·易犯错误:2)不收下颌

纠正方法:多做模仿练习,强调目视来球,不扬头

·易犯错误:3)收胸停球时,收胸和收腹过晚,不能缓冲来球力量 纠正方法:互抛平直球进行反复练习,体会收胸收腹时机(4)教学建议

① 掌握停球动作方法后,应强调养成主动迎球停球和停球后迅速衔接下一个动作的习惯 ② 练习步骤上要先做模仿停球动作,体会动作方法,再自抛自停,互抛互停。先练习原地停球,逐渐过渡到迎面跑动停球、、向两侧跑动停球

③ 在教学顺序上先练习停地滚球,根据学生实际,也可选择练习停空中球和反弹球。先练习停近距离和轻力量来球,再练习停中、、远距离和较大力量的来球

④ 在基本掌握和正确判断来球力量的大小后,再与停运球、停球射门、停传球、技术动作结合起来进行练习

⑤ 在练习时,可按学生掌握技术水平的程度分组,并对其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停球动作技术掌握比较好的组,可要求停球时隐蔽自己的停球意图,并做保护动作。对技术较差的组,可采用抛停轻实心球或停气不太足的球、、手段,降低停球难度

⑥ 停球与传球结合练习时,要求停球后能立即传球

⑦ 根据停球技术教学的特点,讲解与示范应结合起来,重点动作示范应做得慢一些,以便使学生能更好地看清缓冲来球力量的动作

3运球

运球是用脚连续控制球的技术。运球技术动作连贯,方向、、速度变化多,而且经常与过人技巧连接起来,在比赛中运用的合理,将会取得以多打少的人数优势,突破防守创造射门得分的时机。但是,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传球比运球快得多。凡是应该传又能够传出去的球,就不要盲目运球,应本着能传不运的原则加快推进速度

常用的运球技术有脚内侧运球和正、、外脚背运球,外脚背运球不仅可做直线运球也可做曲线运球。正脚背运球技术多用于直线运球,快速推进,尤其是在甩掉防守者,前面又有较大空当或直逼球门时,多采用正脚背快速运球。脚内侧运球多用在变向运球和掩护运球时采用

(1)动作方法和要点

① 脚内侧运球时,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随着身体向前移动,运球脚提起,在落地之前,用脚内侧推球的后中部。在改变方向运球时,经常是用两只脚交替拨球

② 脚背外侧运球时,支撑脚保持在球的侧后方,运球脚抬起时,脚跟抬起,足尖稍内转,在迈步前伸落地前,用脚背外侧推拨球。向前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教学方法

① 在慢跑中用单脚或双脚交替运球,体会推拨球的动作

② 将学生分成两队,对面站在篮球场端线处,第一人运球至对面端线,将球交给对面第一人,依次进行直线运球练习③ 学生成一路纵队,第一人运球绕过标杆后往回运,将球交给第二人后,排到队尾,依次进行练习

④ 学生成一路纵队,第一人向前运球,分别绕过前方5~6个实心球再往回运球,用同样方法绕过实心球后交给下一人,依次进行曲线运球练习

⑤ 一列横队,每人一球,按教师的口令或手势做变向运球

⑥ 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内侧运球,另一人在一侧消极抢球,运球人侧身掩护运球 ⑦ 两人一球做一过一练习,运球者做变向运球,防守者消极堵截

⑧ 一组在圈内运球,另一组在圈内站立或走动,要求运球人尽量躲闪开走动的人,练习运球中的躲闪能力

⑨ 学生直线运球,教师手持数个号码牌迎面站立,不时向学生变换举牌,要求学生及时报出牌上数字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① 脚内侧运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只是低头看球,不能随时观察场上情况,以致不能及时完成传球或射门

纠正方法:用教法(9)反复练习,培养学生运球时抬头观察的习惯 ·易犯错误:2)运球时不是推拨球而是击球,使球失去控制 纠正方法:反复体会推拨球的动作要领,掌握好用力的大小 ② 脚背外侧运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身体重心过高或臀部后坐

纠正方法:多做模仿练习,强调重心下降,上体稍前倾 ·易犯错误:2)脚尖不内转,脚触球的部位不准确 纠正方法:反复运实心球体会动作,改进技术 ·易犯错误:3)运球时动作紧张,不是推拨而是踢球 纠正方法:由走到慢跑中运球,体会推拨球的动作(4)教学建议

① 在练习步骤上,先练习慢跑运球,然后逐渐加快运球速度,或快慢结合,先练习一脚连续运球,再练习两脚交替运球。先练习直线和曲线运球,再练习沿圆圈和“∞字”运球

② 运球练习要同各种熟悉球性的练习结合起来,提高球感

③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用眼睛的余光看球的意识,注意抬头观察周围的情况 ④ 在变向运球时,要注意身体重心迅速移动跟上球路的变化

4头顶球

(1)动作方法和要点

① 原地向前顶球时,两脚用力蹬地,两腿用力伸直,上体由后向前快速摆动,借助腰腹及颈部力量,用前额将球顶出

② 原地向侧顶球时,顶球前,向顶球方向的同侧腿向前跨一步,两膝微屈,身体重心放在后腿上,上体和头稍向异侧倾斜并转体约45°,两眼注视来球,两臂自然张开。顶球时后腿蹬地,上体和头向出球方向迅速扭转,屈体甩头,在与出球方向同侧肩的前上方,用额骨侧面将球顶出

③ 跳起向前顶球时,当跳到最高点并在来球接近身体垂直线时,收腹、、摆头,用前额将球顶出

④ 跳起向侧顶球时,起跳动作与前额正面跳起顶球的动作相同。在跳起上升的过程中,上体侧屈,侧对来球,在跳到最高点顶球时,急速转体甩头,用额骨侧面将球顶出。顶球后,两膝微屈缓冲落地

(2)教学方法

① 原地顶吊球或经同伴手托举的球,也可进行自抛自顶练习。主要体会摆体和甩头的用力动作

② 两人一组,相距4~6米,互抛互顶。主要体会头部触球的正确部位,并做到移动选位,迎击顶球

③ 三人一组,站成三角形。一人抛,一人顶,一人接,反复练习

④ 头顶传球练习。8~10人一组,围成半径5~6米的圆圈。中间人持球按顺或逆时针方向向圆圈上的人抛球,规定顶球人用前额侧面将球顶传给其他人,反复进行

⑤ 头顶球射门练习。学生站在罚球区的一侧,跑动中顶教师从另一侧抛来的球射门(3)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 原地顶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上体不后仰,只用头侧摆动,顶球无力

纠正方法:将球悬吊在身后适当的高度,用头部触球做顶球模仿练习。要求上体后仰,挺胸展腹,收腹转体,反复练习

·易犯错误2:顶球过早或过晚

纠正方法:先做原地顶悬吊球练习,然后做一抛一顶练习,反复体会顶球用力时机 ·易犯错误3:顶球时闭眼,缩脖,不敢主动迎球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顶悬吊球,要求颈部紧张,目迎目送球 ② 跳起顶球易犯错误

·易犯错误1:顶球点选择不准,顶不到球或只用头蹭到球

纠正方法:先做助跑顶悬吊球,然后做助跑顶高抛球练习,或者做助跑顶树叶练习,反复体会顶球时机,要求对球的运行路线判断准确

·易犯错误2:蹬地摆体与甩头动作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原地顶低悬吊球练习,待动作熟练后做顶高吊球练习,或者一抛一顶练习,体会蹬地摆体与甩头动作的协调配合

(4)教学建议

① 顶球技术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放在上体的后仰、顶球的时机及头触球的部位、侧摆、转体、环节。初步体会顶球动作方法后,应强调借助腿蹬地力量和顶球后的随前、、动作的要领

② 在练习步骤上,先做模仿顶球动作,体会动作方法,再自抛自顶,互抛互顶。先练习原地顶球,再练习跳起顶球

③ 学生在初学顶球时,一般都有恐惧心理,闭眼、缩脖,不敢主动迎球,甚至低头、球落在头上。因此,开始练习时,采取互抛互顶的方法,往往由于抛球路线不合适,很难体会顶球的动作结构。可先采取原地顶吊球或同伴手托举的球,着重体会用力顺序,触球点及触球时间

④ 加助跑顶球时,应强调最后一步落地要展体,并略后仰。助跑起跳顶球时,应强调最后一步重心要低,步子稍大,使踏跳力量垂直向上

⑤ 顶球的基本动作练习,应同掷界外球、传球、射门练习结合起来,在传球练习时,应重点体会不同位置在比赛时运用顶球技术的不同特点。在射门练习时,应重点体会在门前顶射两侧传或抛来的球

⑥ 示范时要轻松自如,以便消除学生顶球时的恐惧心理。要预先选好抛球人,掌握好抛球的弧度。示范时要突出摆体、、甩头。讲解时要强调眼睛注视来球的作用,讲清蹬地为了摆体,摆体为了甩头,甩头为了击球的道理

⑦ 顶球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头部连续顶球容易疲劳,可变换练习手段,调节负荷

5抢截球

(1)动作方法和要点: ① 正面抢球

正面抢球是对手运球从正面而来时所采用的方法。其动作方法是两脚前后开立,膝微屈,身体重心下降并落在两脚间,面向对手。对手运球前进,当脚触球即将着地或刚着地时,支撑脚立即用力蹬地,抢球脚以脚内侧对正球并屈膝向球跨出,挡住球的正面。支撑脚立即前跨,上体前倾保持身体平衡,把球控制住

② 侧面抢球

侧面抢球是对手快速运球推进时,防守队员与之平行跑动或从其背后追上成平行跑时所采用的抢球方法。动作方法是当与对手并肩跑动时,身体重心稍下降,同对方接触的臂要紧贴身体,当对方靠近自己一侧的脚离地时,用肘关节以上部位,冲撞对方相应部位,使对方向外侧倒斜而暂时失去身体平衡又离开了球,乘机将球抢过来

(2)教学方法

① 两人一球,用脚内侧做抢球的模仿练习。方法是一人做脚内侧模仿运球动作,一人跨步做脚内侧抢球,还可以结合触球后的提拉动作

② 两人一球相对站立,相距3~4米将球放在中间,听信号后,两人同时上前伸脚拼抢

③ 两人一球,相距6~8米,一人向前运球,另一人上去做跨步抢球

④ 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中圈的两侧,教师站在中圈内向球门方向踢各种球,两组第一人快速起动追抢,抢到球者做控球运球、、,没抢到球的人设法将球从另外一个人脚下抢下来,直至完成射门结束

⑤ 二对二,三对三,五对五的盯人抢截练习(3)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

抢球失败主要是抢球时机掌握不准,其次是方法不当。因此,在教学中应着眼于这两个方面

纠正方法:

时机不准要从理论上讲清楚,弄明白。其他则应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关键所在。选位不当可与运球人一起进行运球摆脱和站位阻截的练习,以提高选位意识。时机不准要求在练习时加强对球的判断,即球没动或对方已将球拨出时,不要伸腿。方法不当的可多做抢球的模仿练习。总之,在纠正错误动作时要简化条件,由慢到快,反复体会同时强调与运球人的密切配合

(4)教学建议

在组织教学时,可先做模仿动作练习,正面抢球可做跨步抢球模仿动作。侧面抢球可做无球慢跑的合理冲撞练习

① 利用静止球做抢截球动作练习② 在慢速的运球中进行抢球练习

③ 在对抗条件下,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实战练习④ 坚决制止胡踢乱抢和违反规则的抢球方法。要先向学生进行教育,特别要强调侧面抢球时的冲撞要合理,不要抬脚过高抢球、、,以免在抢球时发生伤害事故

6组合技术

足球基本技术是指踢、停、运、顶、几项单个技术动作。但在实际运用中经常使用的是复杂的联合技术,而这些联合技术也全都是由几个单个技术动作所组成的,是一种复合技术动作,例如:接、射、运、。它是串联基本技术和教学比赛的纽带,是完成战术的保证

由于技术动作的组合千变万化,条件不同、内容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组合练习形式,而且可易可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学生实际掌握、运用技术的能力,在基本技术的教学中多以组合的练习形式出现,增强趣味性和竞赛因素,促进基本技术的掌握。教材中编写了一些传球、接球、运球、射门的组合练习形式,这仅仅是作为范例,在此再编选几种练习方法,供教学中参考使用

(1)传、、接球的组合练习练习方法

三人一组站成三角形,每人之间相距8~10米,用不同脚法做传接球练习,开始时可按顺或逆时针方向传球,待熟练后可变为跑动中或增加传球距离,结合接球部位进行练习。要求传球准确、及时,接球、传球动作衔接紧密

(2)传、、射的组合练习练习方法

二人一组相距6~8米从中圈开始做前进与后退一脚传球练习。当传到罚球区附近时,前进者向后退者两侧传地滚球或过顶高空球,后退者转身冲上停控球、、射门。拾球后回到中圈二人交换,继续练习

(3)传、接、射门的组合练习练习方法

在球门一侧供球者用脚背内侧传过顶球至禁区附近,练习者迎上接球后,随即向作墙者作“二过一”射门。要求各环节衔接紧密,不断改换方向和调整射门角度

(4)传、运、接、射的组合练习练习方法

若干人成一路纵队,从距球门20米处做运球射门练习,或做传、运、接、射的组合练习。开始时在球场中间,后逐渐向两侧推移,不断改变射门角度

(5)传、过、运、接、射的组合练习练习方法

传球人用脚背内侧传球给站在中圈前面的接球人,接球人接球后用脚内侧传地滚球,或用脚背传空中球给作墙者,作墙者直接回传,传球者停控拨球越过作墙者后射门。另一组练习方法同样,做一定时间各组相互轮换

(6)争抢、运球、射门的组合练习练习方法

人数相、、的两组,分别站在中圈的两侧,传球人站在中圈内。当传球人向球门方向直传地滚或手抛高球时,各组第一名立即起动追抢,抢到球者快速运球射门,没有抢到者还可以设法抢球,直到射门完成为止

(二)基本战术及规则

足球战术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两大系统。各系统又都包含个人战术、局部战术、整体战术和定位球战术。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将技术、教学比赛、战术、规则简介、部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有利于对足球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教学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这里主要将有关基本战术的内容作进一步分析说明,供教学中参考使用

1个人战术

个人战术是指队员为完成全队战术配合及取得比赛的胜利而采取的个人行动和方法(1)个人进攻战术

个人进攻战术包括跑位、传球、射门和运球突破 ① 跑位

比赛中无球队员不断地进行有目的的跑位,对完成全队的战术配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跑位也就是为完成全队的战术配合服务的

根据不同的战术目的,跑位分为接应跑位、切入跑位、拉策跑位、。不论哪种跑位,都要掌握好跑位的时机、、方向和地点。跑位时机要恰到好处,若跑得早,同伴可能传不出球或看不到,同时易被对方识破,起不到应有的战术作用。所以跑位要在同伴可能传球时,突然摆脱防守及时跑位。跑位的方向有三个:向前跑、、向后跑和向两侧跑。向前跑是主要的、积极的,首先考虑能否向前跑,加快推进速度、其次才是向后、向两侧跑,接应控球或扯拉空当。在中后场控球,队员要积极向前跑位,向前传球是可取的,在前场距门40米左右,跑位则是在球前面的队员向后跑位拉出防守队员,制造空当,在球后面的队员则突然插入空当接传球,突破防守。跑位方向要因场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跑位地点同样注意不要几名队员跑一个方向一个地点。跑向对方球门是最有威胁的。所以在跑位时要注意协调配合,几名队员跑位要注意先后次序,防止跑向一个地点,一个方向。另外,每名队员不应只做一种一次性的跑位,而是要根据比赛实际不断调整、改变跑位的目的、方向和位置

② 传球

传球在比赛中运用得最多,传球和跑位是构成集体进攻战术配合的基本条件。传球是组织进攻、、变换战术和创造射门机会的有效手段

传球的目标只有两个:一个是向同伴脚下传球,一个是向空当传球。向脚下传球的力量可大些,这样用力传球不易被对方抢断,同伴还可直接出球。向同伴脚下传球时还应注意向远离防守者的一侧传球。向空当传球要注意力量和落点,力量要适当,做到人到球到。向空当传球比向脚下传球的威胁要大,在比赛中应多向空当传球,队员也应向空当跑位,才能加快进攻速度、、突破防守。总之,传球要准确、、及时

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确:

·应该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的传球方法,并能快速、简练、多变地进行传球配合 ·应该学会隐蔽自己的传球意图,使对手难以捉摸 ·要求学生养成传球配合的战术意识

·多向前传、、多向空当传,多传直线球,多打长传球,长传与短传结合 ·传球前的运球方向应与传球方向不同 ·一侧进攻受阻,应采取长传球转移进攻方向

·下雨天,场地泥泞,应多向脚下传球、、风天,逆风应多传地滚球,顺风应注意传球力量的控制

③ 运球突破

运球突破是个人进攻战术动作,它可以在局部地区造成以多打少的人数优势,运球突破最后一道防线即可直接威胁对方球门。也为本队其他队员制造射门得分机会

要想突破对手的防守,需要掌握全面技术,特别是快速起动和运球过人的技术。运球过人突破防守的方法有强行突破、假动作过人突破、穿裆过人、人球分走、运球过人、、运球突破是学生非常喜欢练习的战术动作。运球过人可以多练,但要使学生明确传球比运球快得多

2个人防守战术

个人防守战术包括选位与盯人、、抢截战术(1)选位与盯人 这是个人防守战术的统一整体,选择正确的防守位置才有利于盯人,欲要有效的盯人要有正确的防守位置

选位应是根据比赛实际,不断调整防守位置,但应始终站在对手与本方球门中心所构成的直线上。在场地的任何位置防守,都要根据要里不要外、要中不要边、要后不要前的原则选位,并在选位的同时要做到人球兼顾,切不可只顾球不盯人,或者相反,全都是不对的

盯人是紧逼盯人还是松动盯人,应根据场上的活动情况灵活运用。紧逼盯人是贴近对手,不给对手从容活动的余地、、松动盯人是与对手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便随时上前抢断对手的球

一般情况下,有球的一侧要采用紧逼盯人,无球的一侧松动盯人。松动盯人的队员要注意人球兼顾,既要注意对手的活动意图,又要注意保护门前危险地区

(2)局部战术

局部进攻战术:包括“二过一”、、“三打二” “二过一”战术

比赛中在任何地区、、任何位置都可以运用“二过一”摆脱抢截或突破防守,它是通过队员传切配合,在局部地区以多打少的基础战术配合

常用的“二过一”配合有:斜传直插二过

一、直传斜插二过

一、踢墙二过

一、回传反切二过

一、形式。运用“二过一”配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传球人注意距离对手1.5米左右突然传给接应队员,然后快速超越对手接回传球,传球距离不可过近或过远

② 接应队员在允许的条件下,应直接把球敲传到同伴跑向的空当 ③ 如果是突破最后一名防守队员时,应注意避免越位

④ 比赛中出现“二过一”配合的时机是短暂的,应该是发现时机就果断地进行配合

3教学比赛

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促进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增强对抗因素。教材中编排了一些教学比赛的形式和方法。教学比赛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这里再选编几种比赛形式供教学中参考使用

1.运球接力赛

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各组在中圈内站成四路纵队成十字形,并面向圈外,游戏开始时,排头控球站在中圈线上做好准备,当听到教师哨声后,快速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运球,当运到原起始线时把球交给第二人,第二人再围中圈运球,依次类推,看哪组运球最快

上一篇:幼儿园元旦联欢会感想下一篇:班级学习目标口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