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黄河水行政执法的几点建议(精选2篇)
1.改进黄河水行政执法的几点建议 篇一
我局水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何颖平
2009年4月
自1988年《水法》实施以来,我县水利事业逐步走上法治轨道,我局逐步建立和加强了水政监察执法队伍。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水政执法人员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有力地打击了各类水事违法行为,为我县各项水利事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局的水政执法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就结合几年来所从事的水政执法工作实践,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见解,仅供参考。
一、水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1、水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历年来,我局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其它股室选剩的或是没有地方安臵的人员就放到水政股。我局水政执法人员绝大部分不是本专业,也就是说大多数同志都是用非所学。据统计,水政监察大队现有10人(复退军人2人),40岁以上(含40岁)7人,第一学历专业:水政水资源管理专业1人,农水2人,水电2人,城管1人,经管1人,仪器维修1人,高中2人。除其中2人进行过法学专业函授以外,其它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与水政执法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所以在执法工作中往往出现执法不规范的被动局面。因为心中没底,就不敢去大胆执法,即使按法定程序走了,但也往往因各种法律文书不规范或没有抓住关键证据,或因引 1
用法律条文错误,或者案卷归档不规范等而使案件处理很不完美。以前就出现过申请法院执行时却发现处罚决定书没留存根的事。有些询问笔录,写了几页的文字,却没把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作案动机、具体经过及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问出来,有的还缺少旁证,有的甚至通篇就没有证实当事人有违法事实。如遇到当事人有一定法律素质或者引起行政诉讼,一些“证据”就苍白无力、失去法律效力,辛辛苦苦走下来的程序前功尽弃。要把程序重新再走一遍,有些证据恐是很难再找到,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了。
2、水政执法的办案条件急需改善。
搞好水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对促进依法行政、加大水政执法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部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要求,应为水政执法队伍配备必要的交通、勘查、通信等专用工具及装备,并保证执法经费。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局水政执法工作中,往往是执法车辆没保障,办案装备不齐全,执法经费难开支。由于局里车辆少,有一台车况差,又抽1台脱钩到整规办,所以水政执法时常乘公车或自驾摩托车,这样既影响执法力度又埋下交通隐患。又由于没有配备必要的录音录影等执法装备,有些现场资料和实物证据提取、保存不了,增加了调查取证难度,有些甚至是没有办法提取证据,导致违法难究。另外,水政监察人员一直没有买意外伤害保险,执法中,遇到暴力抗法,大家都有些缩手缩脚。再则,因为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的通信话费有一定的增加,而局里没有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有些执法人员难免心中有想法……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水政执法力度,大大地削弱了水政执法队伍的战斗力。
3、水政执法任务繁重,力不从心,执法力度软弱无力。
当前的水政业务涵盖水政水资源、水土保持、河道管理、水事纠纷调处及其它各项中心工作,工作范围广任务重,加之人员数字大(10人)实际少(抽出的人太多:河道集中整治1人,农业普查1人,法制办1人,政务中心1人,防办1人),平均年龄偏大,40岁以上(含40岁)7人,40岁以下仅3人!能独立办成事的就更少了。加之,在交通工具上没有强有力的保障,需要执法时不一定能及时出动,遇事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再加上河道疏浚项目、四无电站清理、牛皮湾电站的纠纷、人大提案答复等一系列需要水政参与的事项,总觉得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虽然也曾分包乡镇、任务到人,但势必力量分散,战力削弱,难成气候,很多事情事与愿违,执法力度大打折扣。
4、人为干预执法。
目前,此类现象在各类执法工作中都较为普遍,部分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人为干预执法活动,出现权大于法,至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步伐,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性,亵渎了国家法律的尊严,有些水事违法案件查处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了,影响了水政执法的威性,打击了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二、几点建议:
1、加强水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把水政执法队伍培养成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进步、具有高度责任心、使命感、业务精、技能熟、拉得出、打得赢,快捷高效的执法队伍。方式可采取定期培训、外出观摩交流等形式。
2、加快水政执法机构软硬件建设。落实水利部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要求,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执法办案装备工具的完备和正常使用。下次局里招聘公务员时,建议引进年轻能干听指挥,有一定的法律素养的专业人员,最好是正宗法律专业的,能拿到律师资格更好,这对于今后日益增多的水行政诉讼案件和搞好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3、领导重视,不流于口头与形势,营造一个让执法人员能执法、敢执法、愿意执法的良好环境。
4、为水政松绑,尽量少抽人和少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让水政监察大队集中力量,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全力执法。
2.改进黄河水行政执法的几点建议 篇二
一、金融危机下税收执法现状
(一)偷漏税严重,骗税增多。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断深入,由开始的银行金融业扩大到了各行各业,由原来的中小企业伸展到了大型企业,由原先的出口型外贸企业蔓延到了国内的自产自销企业。市场萎缩的压力,资金瓶颈的阻力,使企业都面临着极其困难的生存挑战。为了摆脱危机的困扰,不少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铤而走险,千方百计的偷税漏税,钻法律空子,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取得海关完税证,骗取国家大量出口退税,同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过去一年,利用其他可抵扣发票骗抵税款的案件明显增多,利用各种假发票作为记账凭证、虚列成本等现象突出,并出现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迹象。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全年稽查查补税款罚款14.43亿元,入库13.36亿元,其中,查处100万元以上大要案152件,组织税收专项检查查补税款6.8亿元。
(二)企业倒闭严重,税收执法难度加大。金融危机使大量中小型和依赖外资的企业轰然倒下,随着外商的撤资和资金的断链,企业倒闭的浪潮此起彼伏。据初步统计,全国仅上半年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短时间内,企业的大量倒闭导致税务部门大量的信息错乱,法人的变更、企业的注销、企业的停复业等等问题,扰乱了我们正常的执法步伐,无形中加大了我们执法的难度和风险,也将使我们各类有效监网控措施和评估措施流失,丧失了掌握的主动权,使得我们的工作陷入被动。据悉,最近全省税务系统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漏征漏管户专项活动,共清查出漏征漏管户25335户,查补税款900.11万元。
(三)税务干部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税收执法捉襟见肘。当下金融危机仍有继续蔓延之势,随着国外市场的饱和,各国都看中了中国国内广阔的市场和消费力,各类大型跨国公司也正在加紧向中国进行劳务输出。它们充分利用各国间的税制差异以及税收优惠,还有国际上的“避税港”通过资本弱化等手段和我们进行着一场“避税”与“反避税”的激烈较量。由于税务干部抵御风险的经验与能力不足,同时缺乏对国际税法税制的掌握,特别是在“反避税”能力上,因此,往往使得我们在税网收执法时捉襟见肘,从而严重扰乱了我国经济市场的秩序,侵蚀了我国的税收收入,使企业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加强税收执法的几点建议
作为税务部门,我们有义务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执法水平,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维护好社会经济的平稳,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首先,继续加大税收执法的力度,着力做到几个结合。
坚持为民执法,坚持依法治税,做到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动摇。越是环境的困难,我们越是要坚持做到公正公开,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创造(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公平的竞争环境。继续加大执法的力度,采取严厉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执法的水平,我们要着力做到几个结合。
一是稳定与发展相结合。当前特殊时期,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只有保持企业的稳定,才能创造出发展的空间,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也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保持稳定的环境。稳定企业发展的信心,增强应对危机的自信,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把经济波动期转化为发展机遇期,是我们税务机关的首要任务。只有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才能正确把握形势找准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出发展的机遇。任何脱离稳定求发展,离开发展谈稳定都是错误的,牢牢把握稳定与发展的大局,既是保证走出困境的需要,也是和谐发展的要求。
二是宣传与教育相结合。加大宣传的力度,深入走访企业,密切联系群众,极力营造一种蓬勃向上应对危机的良好氛围,让企业、群众明白,税务机关是切实为企业解决困难,为纳税人排忧解疑,为人民服务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我们税务部门有能力有信心解决当前出现的各类问题,帮助企业安然度过目前的危机,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力宣传税收在发展、民生等方面的重大作用,通过具体的案例让纳税人知道偷漏税的严重危害性,以及所要承担的后果,以此教育、警示纳税人,让纳税人明白“依法纳税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义务”。
三是鼓励与惩处相
结合。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走科学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调研,为企业的发展、走出困境,出谋划策、提供理论依据。加强稽查的力度,扩大稽查的范围,对于屡教不改,偷税漏税特别严重,在社会上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的,税务机关要决不手软,严厉查处加大处罚的力度,震慑各类违法犯罪
分子,遏制各类骗税行为。
其次,努力完善各项有效措施,重点突出几个机制。
(一)完善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依托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重点税种、重大建设项目、重点行业的预警监控,侧重通过分析税收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从点、线、面多角度、全方位扫描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税务人员根据预警分值、预警级别、预警指标、预警疑点进行一一归集和展示,对预警的企业进行约谈和实地核查,建立起一个“预防、预警、核查和内部管理”的规范体系,这样不但给我们规范税收执法加了一道保险,也帮助企业减少了涉税风险。同时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可以进一步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为企业的发展、行业的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完善企业纳税评估机制。有了预警机制“发现和提出问题”,我们就可以运用评估机制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针对纳税评估对象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模块,综合分析手段,结合行业、产品、地区等差异,提高审核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我们快速解决问题提出正确的措施,提供有效及时的依据。通过整合预警和评估两个机制,使之有效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完整链环,实现税源过程监控管理的程序化处理。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征管及执法中潜在的风险,帮助税务机关及时发现隐患,税收风险提前预防,把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规避各类执法风险。
(三)完善企业扶持机制。各级国税机关要深入重点税源企业调查,真诚倾听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最新动态,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切实优化税收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共渡难关,以解决纳税人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为重点。努力把发挥税收职能与服务科学发展统一起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贷信誉,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资金瓶颈,加强以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应对,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
第三,积极推广新税法,全面落实优惠政策。
一是全面推广“两税”转型。迅速坚决、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好转型改革后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把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重点解决资本密集型企业税负偏重问题,鼓励企业投资和自主创新,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把以往的税率式优惠(如减税、免税)等直接优惠形式向税基式优惠政策,即加速折旧、税前列支、费用扣除、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方式转变。充分利用好降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和小规模企业的征收率下调,进一步缩小两者的税负差距,盘活中小型企业,运用税收政策促进产业升级,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是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化解金融危机,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扩大消费需求、涉农税收、资源综合利用、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调高以及个人利息所得税减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强税收政策辅导,帮助纳税人全面掌握、用好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健全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评价机制,加大税收政策执行督促检查力度,开展税收执法专项检查,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位,政策效应不偏移、不弱化,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
最后,加强学习,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改进黄河水行政执法的几点建议】推荐阅读:
企业工作改进建议06-11
我对课改的改进建议09-28
合理化建议及改进措施10-23
关于改进招商引资考核的意见建议07-22
初中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1-01
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07-18
黄河颂原文07-12
黄河精神07-22
黄河调查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