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精选13篇)
1.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篇一
我们是从20xx年暑假后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伴随着新的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了学校,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同。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首先从提高认识入手,改变教研工作思路,并通过有效途径强化教师业务素质,同时开放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新的语文课堂成为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确保了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
一、更新观念,改进语文教研工作方式
新课程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得以确定。由此,新的课程观、知识观、教育质量关也随之建立。为此,我们认为语文教研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参与课程改革、研究课程改革,服务课程改革是我们当前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教研工作的中心。
(一)调整语文教研工作的着眼点,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改的需要。新课程首先调整的是价值取向,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为此,结合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我们把语文教研工作的着眼点调整为重点研究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支撑。强调必须重构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协调教育三维目标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二)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实践。首先是更新课程观,准确把握课程、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做好教师的通识培训、学科培训、课程实施的合作研究。其次,在这一新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成为课程改革的合作者、联络者,致力于建构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研究共同体,立足于解放教师,使教师能够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生成研究的能力,自主的实践能力。
(三)研究和指导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使之逐步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确立的三大主题是:①建学观念的更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先导;②教学行为的调整,教师角色与指责的转化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点;③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新课程的归宿。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放到优化教学设计、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新方向上来。我们研究与探索的重点问题是:目标优化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如何落实?教学手段优化中,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育整合?教学过程中,学习共同体如何构建?研究性学习如何实施?等等。
二、加强培训,强化素质,建设语文专业师资队伍
作为培养学生的教师,必须具有各语文专业教师素质,没有一流的教师就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为了促使教师尽快转轨,我们除了全县参加市里举办的学科培训外,利用暑假翻录教学光盘一千多张,发放到了各个学校,组织教师集体收看。我们还发动学校订书十余种,以便实施教师在教学之余查阅和翻看,我们要求通过培训和学习,课改试验教师必须树立“三个意识”,掌握“四种技能”,否则,不能担任课改试验教师工作。“三个意识”:1、新的人才培养意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都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及标准,因此,我们要求实验教师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的变革,努力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国际意识、具有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现代型人才。2、以人为本的意识。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代化教育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综合提高为本。因此,我们要求实验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是民主的,在教育方法上是服务的,在教育目标上是对学生终身有益的。3、自我完善的意识。教师要培养一流的学生,首先要成为一流的教师。因此我们要求实验教师不但要知识更新,而且要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时要在教学行为、教学工作上全面改革,使教育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自己。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而且也要懂得其他知识;不仅要业务素质提高,而且要“师德”水平提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掌握“四种技能”。1、过硬的专业技能。学生素质的提高,迫使教师素质的提高。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必须在专业知识上下功夫,在学科上有造诣,在学术上有见解,在方法上有创新,在过程中有经验。2、现代教学技能、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方法、过程取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学习心灵。因此,我们要求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仪器,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等,把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艺术等,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好的体现出来,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3、探索创新技能。创新是时代的特征。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创新型教师。因此,我们要求实验教师要敢于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创新过程中摸索前进。4、信息网络技能。实验教师必须具有超前的技能,因为信息的加快,网络的运用,都能使学生接受知识更为快捷。因此我们要求,作为一名现代化教师,要面对现实,面对现状,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及时补充和完善自己。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服务。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做到教学有的放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典型引路,层层深入,全面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我们深知,新课程下,课程实施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供奉两个阶段:一是开学初的学习模仿阶段,主要通过培训,学习有关资料和观看课改录像,把自己所学所感用于自己的教改实验,使之尽快进入角色,尽快实现转轨。二是特色展示阶段。即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引导实验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特色,并随时物色和发现典型,然后通过典型引路,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把教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我们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共分三步走:第一步,开学初,深入学校,到教学第一线随堂听课和实验教师一起挖掘教材,研究教材,共同切磋和探讨。到目前为止,全县小学一、二年级老师的课已被普听了一遍;第二步,在教研室深入课堂听课的基础上,以校本教研基地校为中心,分片进行经验交流,此活动主要由教研员组织教研基地业务校长参加,先由基地校和辐射校出课,课后由教师、业务校长和教研室一起评课、谈体会、论得失、交流经验;第三步,在交流经验的基础上,以校本教研基地为单位,选出典型,再在基地中展示。具体方法是先由典型教师做课,后由主管教导主任说课,再由教研员评课,基地的所有语文教师全部参加。
由于我们在新的课程改革中采取了学习模仿、探索交流、典型引路等措施,确保我们的课改能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也是我们的课改既扎实、又有效。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语文新课程的理念要内化为教师的行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们还要不懈的努力,要在课程建设、课程实施、教育评价等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县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1.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2.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3.县教研室工作总结
4.小学语文学科教研组工作总结
5.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6.语文学科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
7.语文学科教研组的工作总结范文
8.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范文
9.语文学科组教研工作总结范文
2.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篇二
语文学科“美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美育”教学的素材因其没有系统性而较分散, 因此必须灵活地因文而异, 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利用作品自身素材
1. 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大多是富含哲理、积极向上的题材, 这些内容都是“美育”教学的绝好素材。例如:《人生境界》一文的内容就是“启发我们深入思索人生的意义, 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白洋淀》则是:“教育学生追求真理, 实现伟大理想的美好情感和崇高操守。”这类文章, 本身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美好人格的。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部分语言非常优美, 中华语言的绚烂精美尽显其中。《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 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从如诗的语言中体会到语言的优美, 从如画的风景中体会到美妙的自然形态。古诗词教学部分的内容也博大精深, 通过诵读《诗经》《楚辞》及唐诗、宋词、元曲等, 可使学生感受诗词文学的韵律美、节奏美、结构美、语言美。
二、利用作品的延伸内容
引导学生感知作品本身的语言美、艺术美、人格美, 这是“美育”教学的第一步, 仅掌握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利用课文分析来探究作品高层次的“美”, 引导学生去鉴赏美, 可使“美育”教学又深入一个层次。例如:从阅读与分析《南州六月荔枝丹》中, 可使学生领略到文学的艺术美与结构美, 体会到这些说明方法及层次的同时, 还会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美。
古诗词的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体会到韵律美、结构美、语言美, 在诵读中还应引导学生读出作品所描绘的美好物态及人格魅力。如:《将进酒》, 不仅要体会到诗体的“感情奔放, 气势磅礴”, 还要体会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诵读苏轼的《赤壁怀古》, 去体会词作豪放语言风格的艺术美, 同时还应该体会到古战场雄奇壮美的画面美, 以及作者的“人生如梦”的情感……诸如此类的教学比比皆是。
三、走出课堂, 积累审美经验
大自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 以其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给人类极大的审美享受。如:春华秋实、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社会典范等极其丰富多彩。
1. 体味自然美。
在讲完《故都的秋》之后, 让学生走向旷野充分领略真实秋天的美妙所在, 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指出不同之处, 比较文学美与自然美的差异, 感悟自然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好多文章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教学。诸如《合欢树》《我的空中楼阁》等。
2. 感悟社会美。
《好雪片片》讲授完以后, 让学生去街头观察周围的围观者对待“残疾人”是怎样的做法与态度, 同情?不屑?帮助?从自身回味中比较反思。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对待流浪老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人?从中感悟, 得出正确对待流浪人的态度与方法, 以此来净化我们心灵中那些消极的思想, 升华我们的人生境界。
3. 领略和谐美。
“自然美是随着人类的社会活动而变化的。劳动创造了人类, 也创造了第二自然。自然美已经不是自然原始的美, 它蕴含着人类的劳动、斗争和创造, 是自然物象和人类社会属性的统一和融合, 是‘人化的自然’。”人类创造的奇迹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才是人类的最高境界——和谐美, 如:三峡大坝、都江堰、三北防护林等等。让学生充分领略人类——伟大的创造者的创造美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美。
4. 课外专题。
在课外活动中, 可以搞一些关于“美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专题片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如:山峡、黄河、长江等, 以此来欣赏自然风光的险、奇、峻和波澜壮阔、浩大无边;古建筑的故宫、各地的园林, 以此欣赏从古至今的人类智慧奇迹;古字画、碑林等名品, 了解绘画和艺术的知识, 达到鉴赏作品的高度。这样通过观看、评价来发现美、鉴赏美, 积累审美经验。
四、鼓励学生弘扬美
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美育”活动, 完成了从感知美、发现美到鉴赏美的发展过程, 从上述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了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事物以及美的内涵和外延, 经过长时间的熏陶、渗透、洗礼, 使自己的心灵、品行得到升华, 达到物我如一, 自觉地在学习生活中展现美、弘扬美。当然, 展观美、弘扬美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
1. 衣着大方整洁。
现代生活的五彩滨纷令人眼花缭乱, 衣着、发型的“前卫、流行”也在学生中纷纷流行。要顺应时代潮流, 教育学生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穿合适的衣服、梳合适的发型, 使之真正体现学生时代朝气蓬勃、整洁美观的风格, 展现出当代学生的气质美、服饰美。
2. 语言文明, 礼貌待人。
现代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语言的繁荣, 新的流行语言、惯用语言等纷纷涌现, 教育学生要正确使用规范化的语言, 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使用敬语, 展现学生的语言美风貌。
3. 环境优美、清洁。
美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 要求学生从“不乱扔东西, 不浪费一滴水, 不损害花草树木”等“小事”做起, 进一步做到制止别人做这些破坏环境的“小事”, 从而促进环境的清洁, 提高环境质量, 展现中学生的行为美。
4. 助人为乐, 弘扬正义。
通过上面的教学,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美丽”情操, 会把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到现实中, 做到与同学友爱, 助人为乐, 对校外不良行为自觉抵制, 见到老、幼、妇、弱会关心、帮助, 能做到明辨是非, 伸张正义,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
5. 专题应用美。
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经验之后, 可以鼓励学生去应用美学知识去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板报、歌咏比赛等, 把掌握的美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 这些活动也装点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使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靓丽多姿, 充满灵动。
3.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毫无疑问,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的颁布以及标准本实验教材的试行,小学语文正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崭新的教学视野冲击着教师所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积极互动,课堂教学的灵动活跃,以及教学手段的丰富多样等等,逐渐开辟了小学语文教研教学的新天地,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景象。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仍有一些小学的语文教研工作存在着令人堪忧的误区和偏差,阻碍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现笔者在本文中,根据自己的了解,就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现状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这一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尽绵薄之力。
一、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忽视钻研教材,备课工作马虎了事。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潜心钻研教材,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结构、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等,秀得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己口、如出己心。”对教材的深入钻研,认真细致的做好备课工作,原本一直都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头等大事,但当形形色色的教案书籍、教学参考书以及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供使用时,钻研教材、充分备课无形中就被一些教师抛诸脑后,照抄教学用书、教师轮流备课、网络下载教学案例甚至无需备课,直接搬用他人教学资源的现象数见不鲜。尽管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有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有了一定的合作和自主,也有了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但作为教师,却对课文还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不知不解,又怎能指导学生对文章做深入的理解呢?因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虽然资源共享对教学教研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它也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存在,毫无原则的滥用不仅不会为教学带来有利影响,反而会让教学教研工作千篇一律,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自身修养不够,综合素质有待加强,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与协作。首先,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正确的处理好教学教研三维目标中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总是将强化双基和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和体现新课程理念等同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迁移与模仿,而缺乏对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习惯性的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以及体验转变为某些概念化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体验,导致他们无法真正地理解所学内容;再次,教师与教师之间除了参加学校要求的一些公开课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教学上的交流,更不用说合作了,每个教师都沉浸在自己狭小的空间内,不利于教学教研工作的完善。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困境的措施
(一)加强对语文课本的钻研,充分备课,这是搞好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备透教材。有人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如同一段愉悦的旅途,教师是整个旅途的向导,学生是快乐的旅伴,将学生带往哪里是重点,也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说,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教材,将自己当做课文的作者,同时以学生的身份进入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备透教材,确保教研工作目的的达成;其次,备透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教研的最终目标无非是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时,一定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以此制定教学教研的工作目标,备准学生;第三,科学合理的实施集體备课。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集体备课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让资源得到合理的共享,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压力,切实提高备课的质量与效率,改善教学教研工作的现状。
三、课题引领,教研联动
课题研究是教学教研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层次和深度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促使教师感性认识与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态的有效方法。在笔者看来,要想提高教师教研工作者的素质水平,组织相应的课题研究是必须的,如可以自发的确立像“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类的课题,并通过各种途径,鼓励一定范围内的小学语文工作者在这一课题上进行相关的教研活动。此外,还可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贯穿新课程的理念,深入的对不同题材以及体裁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并就一些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做出讨论与总结。如此以来,不仅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教研水平,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感悟,保证教学教研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李葆春.学校语文组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教师[J],2011,31 .
[2]王雪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研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学周刊.2011,12.
[3]余秋生.如何打造小学语文的有效课堂[J].东方青年·教师.2011,2.
[4]刘国庆.基层小学语文教研的误区及矫正措施[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09,1.
4.语文学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四
1、认真备课。⑴做到四个精心。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⑵统一备课规范。按课时备课,每课时都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后感等。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紧扣教学目标,把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用能力。⑶加强各课组工作,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⑷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文道结合。
2、认真上课。全体语文教师以现代化教学的观点,不断更新教法与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⑴做到四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全面育人为主旨。做到四突出:突出启发式教学,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兴趣激发,突出教书育人。
3、认真布置及批改作业: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在布置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根据学生的函授角度,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作文及时批完,决不积压,并规范化;平时发给学生的讲义认真批改,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讲评,及时反馈。
4、认真辅导,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⑴学习态度端正和学习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激励和期望,给予更多的信任,让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⑵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且成绩上下不稳定的学生,给予关心、帮助,了解其成绩被动的原因,慢慢地引导地端正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地的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用爱去感化他。⑶学习能力差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帮助他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当成绩稍有提高时便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给予明确的和更高的期望。⑷学习能力差且学习态度也差的学生,主动关心他们,认真做好帮教工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值得骄傲的成绩。
二、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1、坚持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贯彻新课程理念。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2、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的苏州市“十五”规划立项课题《集体管理班级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组成员,语文组教师有五位。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深入调查,积累材料,撰写心得体会。在今年4月29日的结题报告会上,钱芳、徐维雅两位老师向苏州市、张家港市教科室领导、专家演示的《五心相连伴我成长》、《心灵直通车》主题班会课,充分展示了集体共同管理班级的良好效果,得到了与会专家、塘桥片教科室主任的一致好评。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在三月份学校开展的“青年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中,语文组认真组织,积极参与。其中徐维雅、戴贵云老师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五月份开展的“三课一议”活动中,我们教研组注重实效,认真组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学习,交流,不避讳缺点,使每位老师明白自己上课的优点,缺点,以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4、向科研要质量,积极撰写教科论文。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有较高质量的论文,其中戴贵云、王青寅、朱卓娅、戴建珍四位老师有论文刊登在省级或市级报刊杂志上。
5.三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 篇五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在教导处的领导下,一学期来,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努力革新教法学法,教研气氛浓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学习教改前沿信息,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本组青年教师多,工作热情足。结合本组实际,根据校教导处布置,组织教师学习了新大纲,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努力用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并在实践中加以尝试、运用,使整个教研组的教学风貌为之一新。我组还积极推进备课的改革。通过集体备课,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通过观点的碰撞,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努力使语文课上得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变生硬的教学环节为活泼自然的语文活动,使学生的个性飞扬起来。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借助本学期上公开课的契机,使本组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一次检阅,通过上课、评课系列活动,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又使他们的认识水平得以飞跃。全组教师每学期人人上一堂课,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通过上课这一环节,努力体现本组集体教研,集体备课的研究成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促进了教研和科研的结合,提升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一是抓好写作兴趣小组的建设,二是积极发动学生参加各种征文赛,学生作文灿若星花,征文获奖面也较广。
四、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工作
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五环节的考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个: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6.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篇六
一、小语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给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一直在学习、探索、实践、反思,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课堂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
首先是教育观念转变。以往“一切为了考试”的观念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相信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从而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并促进其优势智能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使每个学生最终走向成功的理念正逐步走进每个教师的内心,渗透进我们的教学课堂。
第二是教师定位的转变。新课改中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为主线”的精神核心决定了教师由原来的一重身份变成了多重身份的“共同体”,由原来的课堂主宰,变为课堂教学中的引领者、示范者、组织者、监督者。所以广大教师正在努力地摆正主导与主体的位置,正确地处理好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那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逐渐增多,参与的热情日渐增高,教学效率也日益提高。
第三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多元化的角色转换必然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与活力,广大教师正逐步摈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灌输式教学课堂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课堂氛围。
在几年来大量调研听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阅读教学课堂上这些可喜变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在小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另人担忧。
1、对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理解不透
部分教师不能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仅仅停留口头上,停留下在几个时髦的名词上,对这些新理念的实质一知半解、模糊不清,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他们的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得少,接受得慢。因而课堂教学因循守旧,死气沉沉。
第二、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不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准则与方向,但课堂上的有些现象显示我们有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不够深入,不能正确理解课标精神,对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系统把握,以至教学陷入盲目的境地。
第三、对文本的正确、深入地解读存在困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一语道尽了庐山面目的神秘多姿,看似朴素的诗句却蕴藏了极其深刻的辩证主义哲理,这一哲理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已经成为目前语文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文本解读一直存在着巨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我们的教师设计一堂课前,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教参,教学目标的认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流程的设计甚至教参上现成的教案都照搬照抄。教师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文本、体验文本、感悟文本、解读文本。即使解读也大都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的能力。对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和对字、词、句的理解不够准确,看不出字、词、句和每段蕴含的深意,发现不了作者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良苦用心,甚至出现严重误读。由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文本解读存在欠缺,在课堂上就很难游刃有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很难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个更加自由、广袤的空间,所有美好的愿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这种欠缺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当学生在阅读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并不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应首先归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偏低。因此,加强业务培训,鼓励自身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才是我们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二、教研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校教研室在语文学科教研工作中,本着研究、引领、指导、管理、服务的教研思路,始终坚持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扎实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为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语文素养做出了贡献。
一、学习与研究
1、利用专业书籍、各种教育、教学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参加各级专业培训与观摩等多种形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了解教育前沿动态,学习教研与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观与教育改革的脉博相吻合。
2、深入研究《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通过课程标准的深入解析,整理出包括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内容的《学段目标对照表》,帮助教师了解课标对小学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课标对教学的纲领性指导作用。
3、细致研究新教材。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阅读、分析,结合教材编写专家的指导建议,编写了《1――6年级教材分析与学法建议》等指导性材料,对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教材都力争做到准确理解与把握,为一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灵活地使用教材,更好的搞好语文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4、深入探究各种教学方法、模式和策略,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5、进一步加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考试评价研究,使质量评价发挥其指导、服务的功能。近年来,深入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和《小学语文评价方法与策略》等指导性书籍,编写了《1――6年各册教材单元达标测试题》和《期末测评建议》,供教师检验过程性和结果性学习成果。
二、指导与培训
1、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
每学期我们都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根据常规教学的要求,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座谈、交流。通过听课和座谈了解教师教学现状,研究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通过评课和交流对教师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种常规调研形式,为教学研究积累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思考,也发现很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工作努力方向提供依据。
2、召开专题培训会。
为帮助教师理解课标、把握教材、改进教法、提高对学法的指导艺术,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组织了各种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会。通过这一系列培训活动,引领全校语文教师学习先进教学模式与先进的教学经验,应用于教学改革实践。
3、组织各种教研活动。
为了提升我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每学期我们都组织教研教改现场会、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选、高、中低年级阅读教学研讨,小学习作教学研讨、小学语文教学标兵评选、小学语文教学成果评选、公开课、观摩课、好课下乡等大量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不断给教师创设亮相、展示、交流的机会,对活动中涌现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全方位的重点培养,打造了一大批学科骨干力量。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三、管理与服务
1、教学常规管理。
结合教研室每学年进行的过程性和结论性教学专项评估工作,对本学科教研活动、、备、讲、批、导、测等教学行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指导性常规检查与评估。通过听课、座谈、查资料、看学生实际活动等形式,认真细致地衡量所查学校的工作,既肯定成绩,又中肯地提出缺点和不足,并结合各校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得被检查学校和教师明确语文教学方向,明晰教学管理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常规管理成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教学行为的规范化,教学常规的制度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提升的有效手段。
2、教学质量管理。
我们在课改年级尝试成长记录袋评价与期末书面测试评价,以及终结性、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同时加大考试试题的改革力度,由重点知识、能力向重视“三个维度”综合考察转变,以此促进课程的全面改革。如:在教研室编写的单元达标性测试题中,首次加入了口试内容。
回首过去,脚步匆匆,展望未来,踌躇满怀。在今后的教学研究路上,我们将继续学习、研究、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提高我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而不懈努力。
7.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篇七
一、重视语文学科的课程建设, 形成学校文化特色
走“质量立校, 特色兴校, 文化强校”的语文学科读写特色建设之路, 把“读写文化”建设摆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的基础上, 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校园文化特色, 实现“以读促写”、“读写并举”、“读写育德”的文化育人之路, 保持学校一贯的竞争优势。
(一) 关于读
在教师泛读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指课题导。初一、初二分别在单、双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 领略中外名著, 吟咏古今诗文, 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学校以语文教研组为依托, 重点加强语文阅读课的研究和建设工作。经过两年建设, 我校逐步形成了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
(1) 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中小学生阅读的方法。
(2) 读物推荐课:主要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 也可以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
(3) 阅读欣赏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 可以通过配乐朗诵、任务表演等各种方式, 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积累语言材料, 提高审美能力。
(4) 阅读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
(二) 关于写
学校以“311”作文教学为引领, 全面打造读说写做的校园文化。“311作文”中的“3”, 是指在每一次作文训练前, 或以3篇范文引路、或以3种技法指导、或以3种情景创设;第一个“1”, 为一篇经典名作赏析;第二个“1”, 为一篇学生习作的评讲。
鼓励学生创作日记、周记, 积极撰写读书心得、读书笔记、阅读感悟、分类作文等多种形式。学校还为每位同学配备了《语文课外读写笔记》, 在同学中开展大量的写作训练。每个班级都成立文学社, 学校成立《晨曦》文学社, 定期组织文学社成员开展创作和采风活动;班级开辟“发表园地”, 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 每双周更换一次, 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写”的活动中;语文教师精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 指导学生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 让同学们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
二、探索读写结合路径, 搭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
民办教育与生俱来的竞争压力, 迫使我们必须拿出有强烈竞争优势的学校特色来。在推进过程中, 我们在构建书香校园的基础上, 重点探究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有机契合点, 形成独特的读写文化建设路径, 多维度、立体式搭建我校读写文化特色的展示平台。
1.班级文学社。各个班级均要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成立班级文学社, 人数不得少于10人。各班级的文学社自行拟定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名称。文学社要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 定期开展文学创作、参与各级各类征文竞赛等活动。
2.班级图书角。各个班级均必须在教室指定位置设立图书角, 以班级实有生数为基准, 确保人均一册名著读本。图书由班级指定人员负责借还登记, 保障图书整洁无损不丢失, 确保图书能在班级内部真正有效地传阅。
3.班级发表园地。各个班级必须在教室后墙壁处开辟学生优作“发表园地”, 由语文教师负责筛选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刊登展览交流。学生的习作务必在教师批改的基础上再次修改后工整抄写, 所用来誊写的稿纸由年级部统一印刷的16K单面稿纸, 每次展览的优作不得少于8篇, 每两周更新一次。
三、积极展示读写成果, 学科文化精彩绽放
经过三年建设, 我校语文学科读写特色创建取得丰硕成果, 校园读写文化特色在市县教育界取得了一致好评。目前, 我校以先后获评全国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写作教学研究基地、江苏省语文课改先进校、宿迁市文明校园、宿迁市书香校园。丁学峰、柴建国、王丽、胡晓琴等一大批教师在省市各级比赛中摘得“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优秀辅导教师”等阅读奖励;胡立壮同学荣获第二届“语文周报杯”文学素养大赛, 全国唯一的“中国校园小作家”荣誉称号;王湘儒、柴振羽、王浩然等同学分别获得“市书香学生”、“市百优文学少年”和“泗阳县阅读小明星”等荣誉称号……在各类双语阅读竞赛中, 新阳获奖比例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 仅2011年就有3百多人次学生获奖。
8.谈小学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综合 篇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89-01
小学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共同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智育、美育与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其中,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有许多结合点和交叉点,二者之间进行综合,能达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音乐与语文学科,虽然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但都要依托语言文字体系(音乐尚需记谱体系,这是其学科特点),都要依靠学生的理解、思维、分析及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就为两门学科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充分运用,音乐与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两者之间的综合(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直接将歌词作为课文),也为学科之间的综合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在当今形势下,强化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不人为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培养复合性、综合性的通才、全才也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需求。因此,进行学科的综合极其必要。
二、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途径与方法
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主要有管理体制、发展能力、人文素养三个方面的综合。
1.以管理体制为突破,实现学科综合
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将所有教师按照所担任教学任务的不同,分别归列为不同的学科组,甚至在安排办公室时,也是根据学科组来考虑。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同学科的教师“各自为阵”,极大地限制了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要实现音乐与语文课程的综合,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上就应当有所突破。如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办公室,以多学科组参与来组织教研活动,以学科渗透来组织教学内容等,真正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人员上、理念上、内容上、组织形式上各方面的深度综合。
2.以发展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科综合
音乐课程与语文课程从总体上看,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在音乐与语文学科教学中强化能力发展导向的综合是可行的。具体的做法有:一是进行配乐演唱,赋予诗词以韵律和感情。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许多古诗词,它们都可以进行配乐诵唱。例如,我们可以先用王菲的《但愿人长久》(演绎苏轼《水调歌头》词)作为范例,培养学生对演唱古诗词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如用“古诗新唱”法对古诗进行配乐。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定旋律和情感,自己演绎配乐演唱。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歌词创作,外化内心情绪与感受。引导小学生将生活中的感受通过歌词表达出来,并通过演唱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写作能力,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对于歌词韵律、节奏、句式等方面的把握能力。如以先改编歌词,再自主创作的模式进行。在这一方面,江苏省南通市组织的“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活动给了我们参考:即每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向全市少年儿童开展童诗、童谣征集评选活动,并以儿歌集、诗歌集和歌曲集的形式在社会上公开出版发行。三是引导自编歌剧,鼓励学生尝试与挑战。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他们基本掌握配乐演唱和歌词创作的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让他们以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篇目为原材料进行大胆改编,创作出适合于课堂演出的“课本歌剧”。如语文教材中的《三袋麦子》《公仪休拒收礼物》等故事,都是改编为课本歌剧的好材料,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和表演。
3.以人文素养为导向,实现学科综合
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同属人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指向性与同一性,因此可以互为补充。柏拉图说:“节奏与音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音乐教育对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审美迁移作用。同理,对语文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把握,也可很好地迁移运用到对音乐(包括歌曲)情感基调的把握与演绎上来。音乐学科中的欣赏课完全可以与语文学科的读文课综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原则与禁忌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科综合的总体原则,即“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笔者认为尚需补充以下几点:一是在全局理念上,学科的综合是双向的,两门学科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二是在局部操作中,学科的综合是有主次的,音乐课堂应以音乐教学为主体。三是学科综合是有条件的,切忌“为综合而综合”,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学科综合的根本目的与内在需求。
9.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篇九
1、常规教研活动:
(1)、5月7日:围绕“群文阅读”主题:聆听了谢雪琴老师执教的《阅读神话感受神奇》。
(2)、5月21日:围绕“字理识字”主题:进行了案例观摩。
(3)、5月28日:进行了“教学设计”及“作业本”亮点交流。
2、联片教研活动:
5月15日:围绕“字理识字”主题,我校与xx小学进行了联片教研,聆听了我校延xx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识字课《小伙伴》,张xx老师为所有语文老师做了关于“字理识字”的讲座,随后,两校教师围绕主题对本节课进行了研讨,我校老师还结合平时教学交流了字理识字的经验,最后,本次活动在我校教务李校长的精彩点评中圆满结束。
二、取得成绩:
1、明白了字理识字的重要性,明确了如何去操作,如何去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
2、课堂教学中注重了随文识字、识字与写字的结合,注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存在问题:
1、调控课堂的能力不够,下课了仍然在讲。
10.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篇十
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计划,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新课程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重视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位语文教师不容易,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加不容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七、八年级的语文教师一直走在实验的前列,九年级的教师也在积极的参与,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2、各年级备课情况:
每周一次常规检查:各位老师都有按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的计划、要求认认真真备课,都写有较详细而实用的教案,教案中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各个基本环节。不少老师的教案写得很详细,如七年级XXX老师;八年级组的XXX老师;九年级组的XXX老师。
3、认真开展新课程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好备课组的组织工作,每周保证一次集中讨论的时间。重点研究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
本学期我们共进行了10多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活动。
从活动看,课堂上不仅有漂亮的板书、精彩的教案、完美的课堂设计、精心制作的精美课件,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资源,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形成了有“生命”的课堂。
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由“灌输”转变为“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价值。课后,上课的`教师都说说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思路,我们整个语文组也对这些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不仅肯定了他们教学的优点,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他们教学中的不足。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组的教师更好地学习了教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取长补短,提高了业务素质。
4、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的效率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在教学反思和论文撰写方面,我们组的教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写写教学心得论文、案例。以此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5、坚持听课制度,本学期我们组的老师都能按学校的要求分阶段完成听课任务,每月4节以上,很多老师经常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
本学期我们组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要求每人认真准备了一堂课,在课堂上要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目标。邀请各年级同科组教师都来听课、评课。
通过讲课、听课、评课,各位老师都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劣之处。对于不足之处,大家都能虚心接受并能认真改进,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让每个人都能吸收他人长处,弥补自己之不足。
在教师认真的教学和指导下,全校的学生在期中考试中语文科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别是作文教学方面,组内组织征文比赛,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都不错,还有“叶圣陶杯”征文比赛获得优异的成绩。他们这些同学能够在竞赛中获得这么优异的成绩,离不开他们平时的努力学习之外,也离不开老师的精心辅导。
同时,在本学期中,XXX老师、XXX老师获得区优秀教师;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分别获得市、区级教学成绩奖。
总之,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组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如听课、评课制度没有很好落实,作业批改滞后。虽有客观因素存在,但主观因素却更重要;另外,教研教改的力度还不够大,教育科研还要真正重视起来,多一点创意。
11.本然语文:回归语文学科的本然 篇十一
本然语文从何而来?这源于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给福州一中题词:“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如今,陈日亮老师是本然语文的代表,他的《我即语文》、《如是我读》就是本然语文;还有王立根老师也是本然语文的代表,他的《作文智慧》、《我说语文》就是本然语文。面对当今语文学科丛生的乱象,我们实在太有必要回归语文学科的本然了。
一、求真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语文教学贵在求真。而我所提出的本然语文,就是要追寻语文之真,让学生“学做真人”。
很多教师在分析《将进酒》中“欢”的时候,说是表现了李白的“欢”,因为网络、教参都是这么说的,如果课堂上照搬“现成”,就不是语文本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使我们感受到黄河之水的汹涌澎湃的气势,但下一句“奔流到海不复回”却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形成一个非常大的落差,一到“不复回”就有一种悲伤,一种无奈。“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朝暮之间人就老了,最重要的是一个“悲”字。“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大背景,是大自然,李白用广阔天地衬托人的渺小,自然永恒衬托人生的短暂——人是何等的可悲啊!“人生得意须尽欢”,李白写这首诗时显然并不“得意”,此时恰恰是不能“尽欢”的;对照“莫使金樽空对月”,“须”字语气是轻的,“莫”字语气是重的。“须尽欢”实际上是无法“尽欢”而意念上说“须尽欢”,不能“尽欢”之时勉强“尽欢”,总之没有已然“尽欢”的意味。那么,为什么要说“须尽欢”呢?题目是“将进酒”:“得意须尽欢”,失意呢?就“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将进酒”的具体表现。为什么“将进酒”?落点是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
再看“烹羊宰牛且为乐”,这里面的“乐”字是教学的难点,本然语文注重启发学生在文本里面找依据。以文解文:且是姑且的意思,且的背后蕴含着无奈之情。无奈之中的“姑且为乐”,失意之时的“暂且为炊”,这“乐”与“欢”的性质便昭然若揭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较之李白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表现出了对“钟鼓馔玉”的强烈愿望。“钟鼓馔玉不足贵”不仅与李白的“自言管葛竟准许”相矛盾,而且也与“但愿长醉不复醒”相矛盾;既然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为何还“但愿长醉不复醒”?原来是理想大志不能实现,“长醉”是为了忘记这种不能实现的悲伤。此外,“但愿长醉不复醒”还与前面“天生我材必有用”相矛盾:既然“天生我材必有用”义何必“长醉不复醒”?李白为什么醉?最后着落在一个“愁”字--,还不是一般的愁,而是“万古愁”。整首诗最后都结穴在一个“愁”字上:时光易逝引发愁,纵酒作乐欲解愁,慷慨愤激因着愁,狂放失态根在愁。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的“真”。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根本就是语文的“真”。
二、求序
序是学科规律之所在,是由学情和课文决定的。
《关雎》可以讲的东西太多,科任老师在连城县新泉中学上这篇课文前了解学情的时候,发现学生语文程度低。如何让“语文程度低”的学生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序”十分重要。第一,这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篇课文,学生初中毕业后,在不久的将来都要成家市业,都要面对一个问题:恋爱,学完《关雎》就会知道如何谈恋爱了。第二,这首诗的核心词是什么?是“求”字。第三,谁“求”谁?君子求淑女。第四,君子怎么求淑女——君子具备什么品格才能求而得之?君子首先要向淑女表白;淑女没有答应,须再想办法;白天没有解决问题,则“寤寐思服”,“寤寐”出现了两次——君子不止一个白天,一个晚上,而是相当长的一个个白天和晚上都在“求之”;他还“辗转反侧”了,反思之后再去求,仍然没有答应。第五,换一种方法“求”了——前面是物质的,现在要精神的了,于是有了“琴瑟友之”。第六,仍然不成,是不是力度不够?于是就有了“钟鼓乐之”了,从“琴瑟”到“钟鼓”是加强了行的力度,从“友”到“乐”是加强了质的力度。第七,归纳一下君子要具备什么品格才能求得淑女。学生的归纳是:目标明确、审美眼光、热烈执著、纯正真诚、文雅适度、懂得珍爱、才艺双馨。第八,君子求谁呢?是淑女。什么是淑女?学生说淑是贤惠。第九,什么叫贤?什么叫惠?于是学生们就明白了淑就是品质高尚又讲实惠的女子,也就是说,女孩对君子要有吸引力,必须淑,就是既要贤,又要惠,还要慧。第十,窈窕是什么意思?注释是文静美好。身段不窈窕的怎么办?第十一,这是天生的。我们看看窈窕这个词,均为“穴”字头,“穴”洞的意思,远古人住在洞穴里,宜居之洞穴以深幽为佳美,所以有窈深一词。教师告诉学生,《辞源》里“窈”第一条就解为“深,远,幽静”,《辞源》里“窕”组合为“窕邃”时就解为“幽深貌”,学生马上明白窈窕就表示这女孩子要有窈深、窕邃的素养,不能让人一眼看穿心底。第十二,启发学生:君子要取淑女的优点,淑女也要取君子的优点,相互融合。其实到这里,已经不只是讲淡恋爱成家了,而是讲如何做人了。第十三,既然讲做人,“关关雎鸠”去掉行不行?“参差荇菜”去掉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地方是“比兴”,由此学生就弄清楚比兴手法了。第十四,比兴,美在哪里?优美的水边,悦耳的鸟叫声,这样的地方适合于恋爱,还适合于生存和繁衍。看来孔子把《关雎》放在《诗经》的第一篇,是有讲究的。
可见,序是基于到位的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三、求和
和是融和,是水乳交融,这是汉语的本然。
《智子疑邻》是从韩非的《说难》中选出的,《说难》是说“劝说君王是难的”。我在厦门思明区教《智子疑邻》时将课文融合在背景中,融合在《说难》中,和作文融和,和学生生活融和。《说难》用三个故事说理。第一个是武公伐胡的故事,最后把说真话的人给杀了,说明劝说君王难在了解当时的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智子疑邻是《说难》的第二个故事,亲疏不同,同样的话会有相反的结果。第三个故事是说宠幸的时候,弥子瑕怎么着,君王都能接受;一旦年老色衰,就会被君王厌恶。三个故事表现了同一个主题——劝说君王是难的。我把《智子疑邻》的角色换了一下,变成富人父亲说:不筑,必将有盗,邻人之子也如是说。这样会出现什么结果?可以演绎出什么版本?学生讨论出三种版本。第一个版本,富人嫉妒邻人之子:你看他小小年纪,竟然达到了富人父亲的智商。学生说,这个版本的主题人心是恶的。第二个版本是邻人之子无意中讲给自己父亲听,邻人的父亲晚上从墙的坍塌处摸进富人家里。学生说,这个版本的主题是穷人一有条件就容易为温饱做错事。第三个版本是这个富人非常爱才,把邻人之子邀到自己家,与自家孩子一起读书,一同教养。三个版本,三个主题。如果拿来改编一下,就变成三个版本的作文了,就像《荆轲刺秦王》可以改编成电影《英雄》一样。然后教师抛出一个故事,一个餐馆里面,顾客点了两个菜,服务员给了三个,这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我让学生演绎,学生给了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主题是店家欺压顾客;第二个版本,服务员流着眼泪说:“我这是第四次替顾客买单了,我一个月才多少工钱啊!”主题是上得起馆子的阶层对打工妹的欺压;第三个版本,老板走出来说:“这个菜是我们的招牌菜——赠送。”又是一个主题。归纳一下:对同一件事情,由于看法不同,就可以演绎不同版本,不同结局,不同主题。然后启发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很多简单的事情可以演绎不同的版本,表现不同主题。
语文不是单打独斗,是可以“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变成我们的资源,为我们所用。生活丰富多彩,学用结合,妆靓我们的作文,丰富我们的精神。
四、求新
求新是在求真守正的基础上求新,在符合语文学科特点上求新,在针对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对学生终身学习有帮助的地方求新。求新绝不是语文之外的“花样”,它要符合语文教学的本然。求新要基于文本的正确的解读,是教师独特的个性与教学主张相融合的“新”。
我在长汀一中上《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大江东去”而不是“长江东去”?我接着问学生:假如苏东坡被贬长汀,面对汀江石壁是不是可以说,这里就是赤壁?学生回答说:可以认为汀江石壁就是赤壁,因为黄冈的赤壁也不是古战场的赤壁。那么苏东坡是用“大江东去”好,还是用“汀江东去”好?当然是用“大江东去”好。为什么?“大字”有气势。为什么是大江,不能是长江,也不能是汀江呢?因为“大”要和“我”的“小”作对比,大要衬托“我”的“小”,这是循序进行的,即大江里的一朵“小”的浪花竟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是一时半会儿,也不是普通的人,是风流人物,小小的一朵浪花轻轻地一淘千古风流人物就“尽”都没了,更别说三国的“一时豪杰”了,更别说吴围的周瑜了。周瑜是什么人物?战场得意,情场得意,东坡还故意给他来了个错位——“小乔初嫁了”,莫名其妙,违反常识,为什么?东坡说周瑜样样得意,其实是借周瑜说东坡自己了,他是差一点掉脑袋的。这样,“我”的那个“小”就出来了。
在宇宙大时空里人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应该悲伤,抑或像李白那样纵酒消愁。东坡毕竟是东坡,他有儒释道融和的素养。他说,不!要融于自然。如何融于自然呢?一杯酒,“酹江月”,“酹”字极好,人和自然融和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就用“酹”联系起来了。回头看,文章首尾融和。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豪放来概括这首词。豪放之说由-个典故而起,典故中幕士的:“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这表面看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的词风,实则暗含对苏词背离传统词风的揶揄。
由此可见,教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五、求实
一切都要落在实处,不能虚,也不能泛。有些教师教文言文,整个地翻译下来课就上完了。一次校长培训班到某名校听课。一个教历史的校长学员就问:“应老师,你们语文老师上文言文都是这么上的?我是历史老师,我也有这样的功底,我也可以上了,我不用教案,直接可以翻译下来。”我听了以后,感觉很悲哀,为语文悲哀。语文教师讲课文主题时,政治教师也说他可以上这样的课。政治教师可以替代我们,历史教师可以替代我们,这就说明我们在语文的专业性上落空了。所谓实,包括以下三层意思:一是学生不必用那么多时间做语文作业,很多作业其实都是无效的重复,要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习得知识,让他们腾出时间多读书;二是小学生的人生因语文而可持续发展,因语文而美好;三是学生的生命因语文课的滋润濡养而寓足。我在给高一学生教授《论语》与《孟子》时,就是为了让学生的人生更美好。这是上述第二层意思。给高二的学生讲点《庄子》《老子》,讲一点《圣经》故事、《圣经》箴言,让学生在不如意的时候,有一个精神寄托,就不会像赵谦翔老师所说的某学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了。这是上述第三层意思。高三的时候,当然就要备课考试,讲点《史记》,讲点《古文观止》,因为文言文是高考的拉分题,这是上述第一层意思。对此,方智范老师这样评价:“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既能学好古文,又能写好作文;既能学习作文,又能学习做人;既能应对高考,又能提高素养;关键还在于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举个例子。《诗经两首》是初中最后一篇课文。《关雎》是“求”而得之的“可以正夫妇风天下”的诗歌。但是很多事因为种种原因十之六七可能“求”而不得。怎么办?《蒹葭》告诉我们答案。“送教下乡”到尤溪七中时,我教的就是这篇课文。《蒹葭》的主人公一直都在“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而追寻的目标永远都是“宛在水中央”,一会儿“宛在水中坻”,—会儿又“宛在水中沚”,永远都在距离一点点儿的前方,却永远追寻不到。追求不得仍不懈追求,这是学生走向社会面对人生需要的另一种准备。课文编辑用心良苦,“从”字的“文心”在此。
这是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在具体的文本中,是能力导向、课堂有效教学的“实”
六、求美
语文是最美的,美在文本,美在体式,美在整个语文,美在语文之“和”。2002年课改之初,在龙岩市新罗区曹溪中学上《天净沙 秋思》时,我用了一个小黑板,上面写了一首“天净沙”:“忧愁苦闷迷茫/悲伤烦劳彷徨/痛苦疲劳沮丧/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问学生,是这首“曲”好,还是课文《天净沙 秋思》好?学生说课文好,小黑板上的“天净沙”是形容词的堆叠,他们只需翻翻词典就能写的,而课文《天净沙秋思》是用形象说话,这样初一学生对“枯藤老树昏鸦”这种古典诗词魅力独特的美——意象就自然而然地有了体验。
12.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初探 篇十二
一、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1. 让学生成为热爱祖国, 志向高远的人
有些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胸中有书”但“目中无人”。他们重“实质性”目标, 轻“发展中”目标;重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轻社会品质的培养;重认识层面, 轻情感层面。这不利于学生的心智健康、全面的发展, 更不可能培养出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心怀祖国、志向高远的人, 才能谱写出人生的精彩与辉煌。
2. 让学生成为是非明确, 正直无私的人
在语文教材的范文中有许多课文是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炉的经典之作。其深刻的思想性集中表现在对真善美的歌颂, 对假恶丑的批判上。语文课堂要渗透德育, 通过教材中鲜活的实例, 引导学生明白是非善恶, 学做正直无私的人。
3. 让学生成为热爱生活, 善待生命的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保尔这段关于生命的论述, 令学生们对生命有了一些新的领悟和思索。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等范文的阅读, 增强了学生们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勇气, 更令他们明白了人生价值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的追求。《敬畏自然》《大雁归来》等文章教会了学生爱护自然, 善待生命。因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
4. 让学生成为了解社会, 关注人生的人
语文学科非常重视精选范例, 典范性是语文教材选择课文的基本标准之一。这些典型范例本身就是反映人类高尚思想, 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创作态度, 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 阅读此类范文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世界以及生活的经验, 领悟人生态度, 从而增进学生的思想素养。
二、开发语文学科的审美功能
美育和德育有着内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美育受着德育的制约。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受一定的立场、观点的制约, 不同立场观点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另一方面, 美育对德育也有一定的反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 是不完全的教育。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应采取有效手段, 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经验, 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索,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指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1. 感受自然之美
教朱自清的散文《春》, 可以运用朗读、图画、音乐以及有关于“春”的诗文创设情景, 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 获得对课文情景的具体感受。
2. 感受情感之美
《背景》入选某省自编教材时, 曾引起争议, 有学生认为“父亲的形象不够潇洒”, “臃肿的身体爬上爬下的姿势没有美感”因此没有必要读他。表面上看起来是审美观的问题, 实际上是情感上的问题。我们只有深入的体会作者美的情感, 才能教学这篇课文, 才能使审美教育产生积极的效果。
3. 感受思想之美
13.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篇十三
【第1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们科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学校布置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语文素质教育研究,开展了一系列语文教研活动。现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
1.我们注重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学期初就要求教师继续开展“书香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名家的教育专著以及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交流学习心得,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信息与动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正确、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2.充分利用每周四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认真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握课程标准的新特点、新要求,领会其精神实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校、街道、区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如参加教科培中心组织的“宝安区小学语文主题训练导学课活动”和书法教学研讨活动,参加新安街道组织的“习作教学”和“课外阅读研讨”等教研活动培训,掌握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本学期,科组开展了6节“同课异构”课和4节常态课,并进行了集体评课,校领导亲自参加听课、评课,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力争做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评课水平。
5.本学期我科组继续开展“一对一,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使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尽快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升了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6.本学期我们科组举行了教师优质教学设计、教学优质课件和读书笔记三项评比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提高了我校语文教师的素养,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7.本学期,科组继续要求全组教师加大教学教研力度,深入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以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行为为基点,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了一篇教学反思、论文或优秀案例。
二、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教研组活动经常化、规范化。本学期,我们科组开展了3次科组集体备课活动,同时加强同级组老师之间的集体备课。各年级教师在深入学习“新课标”的同时,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要求备课要有自己的钻研所得,体现自己和自己所教班级的风格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施教,并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使各项训练扎实到位,争取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2.积极配合学校教导处做好教案和作业检查,做好记录和反馈,切实抓好语文教学过程管理,发挥督促、指导作用。本学期,负责检查本科组教案、学生作业3次,老师们都能按学校要求制定教学设计,做到提前备课,课课有反思;同时大部分老师们作业批改及时认真,针对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时纠正、防微杜渐,反馈教学。
3.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充分利用好《小学语文写字》这一教材,利用每周中午听广播时间(13:50-14:00)继续开展写字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书写质量。
4.继续开展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研究。加强课外阅读教学,增加学生阅读量,每周一和周三中午(14:00-14:20)为集中阅读活动时间,同时每周确保上好一节阅读课,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本学期,我组继续开展校园读书的活动,围绕“国韵诵读”这一语文教学特色,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各年级继续抓好古诗文背诵、默写、国学启蒙教育、讲故事等工作,要求学生每天必诵读经典,语文老师利用黑板一角楷书撰写应背古诗、名句等经典(同年级一致),每周更换2次。让书香飘满校园,促进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的提高。
6.加强学生学习行为规范教育。开学初,科组就制定了“小学语文学习常规要求”,抓好学生学习行为规范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7.认真做好学校月考阅卷工作,进行2次教学质量分析,开展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不断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语文课内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于第4周成功举行全年级学生书写比赛,极大地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2.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读写能力,于第9周成功举行了1-6年级现场写话和作文比赛,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3.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课外读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求三至六年级年级学生写读书笔记2至3千字。同时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于第15周组织了1-6年级语文阅读竞赛。
4.围绕“国韵诵读”这一语文教学特色,加强古诗诵读教学,于第16周分低中高三段各班开展古诗文诵背比赛活动。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教研教改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如集体备课活动、师徒结对帮扶活动等,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重视不够,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也有个别教师在教学常规工作上落实不到位,因此,教学能力提高不快,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3.对学生的书写及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
五、努力的方向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努力提高我们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2.扎实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严格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4.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总之,在本学期里,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只要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科组下学年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2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本学期语文组以教研工作和学校制定的教研工作为指导,以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为主题,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力推进了课外阅读,提升了师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现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课堂为阵地,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是学校的命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每一节课都有效是教学的主旋律。为了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承诺,我们语文组在开学初就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自己要严格备好每一堂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备出适合自己班级的课,通过教师的随堂听课来检查老师的课堂教学,备课中要安排好每堂课的练习时间,可以是口头表达的,更重要的是课堂上要留有书面作业的时间。为了提高老师课堂的有效性,我们语文组规定,每节语文课不得不许拖堂,语文课堂作业不得挤占其他课时间完成,教研组要经常商讨备课情况,及时探讨上课后情况,安排好每一单元的检测练习,并要做好每次检测的量化分析。课堂有效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更牢固,老师腾出时间钻研教材的时间也就多了。
二、以课题为抓手,提升了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是我们学校的课题,针对大课题研究的方向,教研组可以自主寻找研究的切入口,也可以老师针对教学的问题自己研究,但每次的教学要针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或者小问题进行思考,针对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我们要求语文老师反思一节课堂教学情况。反思的主题要围绕自己研究的主题进行,通过课堂教学的反思,找出以后教学改进的措施,或者比较好的做法年级组推广。每周的反思有指定的骨干教师评议和探讨,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老师们自己反思能力的提高,目前我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逐步增强了,老师从实践到理论的水平也提高了。
三、以发展为目标,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是为其他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小学里语文学习是最基本,最根本的素养培养,老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语文组开学初就针对每个年级制定了各学段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让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观念。我们从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扩大阅读知识面等全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语文组进行了各个年级的语文素养考核,检测方法由老师自主检测和学校抽测相结合,集体检测和个别检测相结合,平时检测和期末检测相结合,检测内容朗读、写字、说话或习作,评改同年段交互流水批阅,每次检测教研组总结情况,反思问题,找出改进的措施。平时老师就特别注重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学校参加了庐阳区开展的诵读经典等比赛活动,五年级参加了庐阳区组织的汉字大赛活动。
四、以常规为核心,周密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动。
教学工作以做好常规为基本,在老师们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学中,语文组定时定点安排好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开学初教研组根据年级课务的安排,自主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商讨每周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中的困惑,每两周安排一次集中的学校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每次活动要求教研组集体备课,试教研讨课再到学校层面展示。语文组李雯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并获一等奖,教研组课堂教学研讨就帮助她为大赛做准备,其他老师参与听课和评课。从课堂教学到说课的磨练,老师们参与的热情较高,学习收获也多。在教研活动课堂教学研讨课中,老师们展示的课堂教学都比较精彩。本学期语文组开始探讨作文教学,从开始的尝试作前指导到现在语文组作文教学基本形成模式,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成长。学生们在教研活动中收获。在合肥市暑假学生征文活动,我校二年级的王玉娟获一等奖,孟春燕等六位同学获得三等奖,汪燕老师获得优秀教师指导奖。汪燕老师在庐阳区语文教研论文赛中特等奖和一等奖。李雯、张雪峰和汪燕在中国基础教育学会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二等奖。阮菊芳老师在合肥市教学论文赛中获得二等奖。
五、以阅读为根本,大力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
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是扩大阅读面。推进阅读,大力提倡阅读,成就书香校园一直我校的愿望。本学期我们依然启动好每班的小书架,定期定时更换图书,图书馆推介新书,学生自主借阅,同伴交互阅读,班级内好书漂流阅读,每班设计阅读墙报,开展阅读知识竞赛,评选阅读之星,读书节中根据每班阅读情况还评选了书香班级。通过读书,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在提倡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语文组也推荐语文老师去大量阅读。
追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总会感叹时间的无情。我们语文组在本学期踏踏实实工作的基础上,相信以后的语文教学教育工作还会做得更细致,更成效。
【第3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忙忙碌碌之中,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接近尾声。本学期,我校的语文教研工作仍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继续以深化课堂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各年级课堂教学为依托,充分发挥教研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一个学期来,由于全组老师的精诚合作,我们基本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1、认真指导并督促全体语文教师做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测试和试卷讲评等各项常规教学工作。
2、配合学校教导处在期初、期中、期末对本组的教师进行定时的检查,检查的内容有:教师作业批改的态度、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以及教师的备课情况。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每位教师都能认真批改作业,有的教师还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鼓励性的批语,严中带爱。从教师的备课中可以看出教师都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而学生也在教师的严格教育下,认真完成作业,能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使语文教学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二、教研活动日常化、规范化,并落到实处。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的学科研讨,既注重了对新课程理念理论的学习,又联系了全县组织的各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进行校本教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教师分析教材、使用教材、驾驭课堂的多种能力。
1、十月份教研组成立后,联系“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每周安排了一名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课后及时就课堂教学进行评课议课。待本组六位教师都上好公开课教学后,在程校长主持下,再一次集体评课议课,最后评选出参加全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的教师为:许春燕老师和张芸老师。
2、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回校后及时进行交流反馈,不断提高教师的研课、评课能力。
3、加强教师能力的提升。鼓励教师多阅读教育教学论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多思考、多动笔,积极向各级教育教学刊物投稿。
三、语文活动丰富多彩。
这学期语文组配合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平时的教学活动,各年段分别开展了作文竞赛、手抄报比赛等语文实践活动。结合经典诵读和诗词进校园活动,分年段开展了古诗词默写大赛。一系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学积累。
四、努力的方向
1、继续鼓励教师、学生参与各项校内外竞赛活动;
2、鼓励教师广泛汲取远程教育及多媒体的先进教学经验,加强校本培训力度,来促进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鼓励教师认真进行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培训学习。
【语文学科教研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高三语文学科总结08-02
语文学科高考总结08-13
五年级语文学科总结07-30
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总结07-16
五年级语文学科活动总结07-24
六上语文学科工作总结09-26
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教学总结09-06
二年级班语文学科工作总结06-23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0-30
小学语文5年级年度学科总结0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