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评价标准(11篇)
1.教师课堂评价标准 篇一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课堂能力评价标准建构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李杉)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有更高的标准,尤其是在学生双语应用能力以及双语教学中的课堂能力表现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围绕学生双语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行立体化的评价,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围绕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双语教学中的整体性进行研究,并全面创新评价机制,探索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课堂能力评价的标准构建,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进步。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教师课堂能力;评价机制
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针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探索,细化评价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全面促进双语教学课堂的全面发展,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课堂能力的多维评价机制,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简析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具体要素
1、教师综合能力的构成解析
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能力的构成中,包括有很多的因素,其中,更好的设计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方法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些重要环节。整个双语课堂教学能围绕双语教学的设计形成整体的运用,其中,教师在教学课程中的设计、呈现知识的能力等多方面,这些包括整个板书、提问、演示、多媒体应用等,对于课堂管理与教学模式都将有很大的帮助。必须抓住课堂教学重要的教师教学行为特征,而这些教学行为特征导致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应该是课程教学改革所提倡的。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表现为“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育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2、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构成解析
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主要是形成母语教学与汉语的综合运用模式,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形成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融合,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知识形成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既能有效的增强汉语运用的能力,也能增强整个知识学习的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课堂能力的评价,最主要的就是要细化整个教学体系,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形成学生在双语表现中的能力性。其中,在双语教学中,强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评价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在不同的情境模式中,形成学生课堂能力的展现,并且,针对整个教学能力的展现,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体现出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的组织能力,突出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力特点,尤其是在整个特殊关系的构成中,通过多角度的艺术分析,有助于形成整个教学的完整性,这样,在整个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融合,形成少数民族教学课堂能力的体现。其中,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能力的展现中,主要包括一些综合能力的体现,具有包含有双语呈现知识的能力,包括通过汉语运用、对于板书、提问、多媒体演示能力等,形成双语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在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体现出教师的组织能力,结合双语的融合度,教师在双语教学的转换中,能全面的启发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包括有交流沟通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学生综合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等多方面,都能形成强大的评价体系,也有助于教师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综合能力。
二、分析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课堂能力评价的确立前提和导向
从外国教育研究的一些经验来看,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与整体功能的发挥,是与整个过程分不开的,要在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创新性的融入我国基本国情等多方面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即少数民族学校是以众多学生群体作为小圈子主体的社会空间,无论教育发展变革成何种形式,始终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
教育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轻化教育形式,围绕着学生展开,最终的教育成果要依赖学生通过少数民族学校环境的熏陶下是否成为了一个高素质、掌握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为最终评价标准。明晰了这个目标,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教育质量
体系的过程也就有了明确的导向,即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双语教育,这个过程本身是漫长的、细致的,难以立刻出成绩和效果,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来对其做长期的监督和跟踪,以便形成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有利于少数民族长期、健康的发展教育事业。
三、探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课堂能力的评价标准
1、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
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首先必须融入创新的评价理念,可以推行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将多元智能理论带进课堂教学之中,从学生的学习策略、交往能力、日常生活的运用能力等都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建立多元化评价理论的同时,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学改革,并提升教学质量。在评价体系的核心中,将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学习知识的运用能力、智力发展的空间等作为评价的因素,细化每一个评价指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实施多元化智能评价。在优化评价环境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形成自主评价、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体现出学生不同主体之间学习的不同方式和方法,提升教学的素质教育目的。
2、整体原则性应用
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要形成综合能力的凸显过程,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能力评价方式,主要是形成整体性的教师资格认定管理,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教师评价模式,在整个评价方案的设计中,主要是强调双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综合诉求,在主体评价机构的选择中,形成于评价主体的能力搭配方式,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公平、公正与细化管理的原则,通过细化每一个教学管理中的评价指标,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全面发挥出引导者、合作者的职能,形成一定的授课能力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全面发挥出资格认定与教学管理的突出,强调教学理念创新在教学中的运用。
3、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
绩效目标和评估项目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估标准。学校绩效评估标准体系就是由对不同学生综合学习的绩效评估标准所组成,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适应各类
专业的绩效评估标准,因为绩效评估都会涉及到许多独特的、不同的职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中的绩效评估就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职能、每一个具体的教学要点设计评估指标来进行评估和划分为不同的绩效等级。绩效评估中虽然在管理能力、服务质量和个人责任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的方面,但是,不同层级以及不同的学生,它们在学业表现、行动目标和个性习惯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每一个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组织部门,要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种类和管理的公共事务性质都不尽相同。通过网络公开办事程序,公布学校管理政策及举报监督办法,使民众能及时通过网站获得详尽的信息,参与对学校双语教育工作的监督,避免暗箱操作,防止以权谋私,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4、创造解决问题的综合机制
为了确保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的科学有效性,在完整性的表达中,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在整个内容的构建中,要形成综合的改进办法,长期以来,始终围绕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来展开教学,这也是我国目前少数民族双语课堂教育的局限性和可突破性。所以,要确立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首要完善对于双语教学内容方面的一些综合理论研究的探讨,突出学生的发展导向,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评价监控机制体系的功能性,培养更有思想、有抱负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将双语教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来,形成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教师有着极大的耐心和信心。当前我国面临着教育实效性缺失的窘境。但往往我们意识到,双语教学的时效性并不十分明显,所以对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涨,这也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其他学科来讲普遍忽视双语教学,于是再次循环往复,造成了双语教学的薄弱。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少数民族追求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主要课题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双语教学入手,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球化进程初步推进下,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如何,对双语教学的要求从未松懈,这才是我国现阶段应该重视的教育质量。
5、开展课外汉语教学活动
汉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依靠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形成汉语水平与地域性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尤其是在整个教师能力的提升工程中,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培训方式,加强教师在课堂上的综合演练方式,在进行综合性的过程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促进语言交际训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整个汉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对于课外语言教学的各种活动组织,教师要发挥出强大的带动性,通过各种朗读比赛、征文比赛以及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的补充教学等方式,可以有效的增强整个汉语教学的实际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将汉语教学提升能力的培养作为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整个认识中,形成多种创新性的汉语教学模式,可以加强教师的汉语综合培训,定期的展开汉语教学公开课,实现汉语教学在课堂中的综合效能。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关于双语师资培训途径的有效性分析[J].职教论坛,2010(14):85-87.[2]李泽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
(2):10-14.[3]吴宏岭.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精读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4):74-75.[4]尤江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及双语教学工作的调研报告[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1):46-48.[4]张燚,塞米·马木特,张瑛.新疆双语师资培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0-136.[5]江蓉.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学管理策略初探[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93-96.[6]王新梅.乌鲁木齐地区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工作调查研究报告[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76-80.[7]柴巩利,闫新红.创建汉语精读精品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4)
2.教师课堂评价标准 篇二
关键词:卓越教师,评价,专业化
教师发展及教师质量是基础教育变革的核心问题, 这一问题已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层面。只有培养出卓越教师, 才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 因此, 大力推进卓越教师发展, 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英美等西方教育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教师发展及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藉此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国教育部在2010年也出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 并在2014年8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师[2014]5号) ”文件, 但令人遗憾的是, 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1], 有关卓越教师的专业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卓越教师的评价更有待全面深入探究[2]。基于此, 通过英美等部分教育发达国家 (地区) 卓越教师评价的经验, 结合工作实际及现状,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卓越教师评价标准体系, 以更好地构建教师质量评价内容, 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卓越教师的内涵及关键特征
(中学) 卓越教师指的是能卓著、创新地开展 (中学) 教学的优秀教师, 一般应具有学科特质鲜明突出等基本素养[3], 其教师素养 (如道德素养、价值取向) 、能力结构 (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等方面都优于普通教师[4], 具体可以体现为: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专业能力卓著出色以及专业精神朴实高尚三个重要的方面[5]。从教师的发展规律、教师的职业特点来看, 要成长为卓越教师, 或说达到卓越教师的境界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 需要职前、入职及其职后的不断学习、磨练和提升, 最主要的还是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努力[6]。研究表现, 在中小学的教师群体里, 与新教师、普通教师相比, 卓越教师的关键特征体现在教学实践智慧上, 包括教学组织及管理、教学知识、教学反思及研究等方面[7]。比如在课堂管理中对教学情景具有敏锐、机智的观察力, 能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的学生) 和实际的教学情景, 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资源, 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也就是说, 卓越教师的“卓越”往往体现在其专业特征上更突出, 其教学行为更灵活、学生管理也更高效, 更善于探索与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开展教学活动, 以及在日常的生活中又有着对教学的思考, 并且也善于对教学规律的体会和认识更好地落实到教学行为中[6]。当然, 成长为卓越教师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基于卓越教师所展现的特征, 可以为普通教师的提升提供方向, 为其成长创设一些针对性的培训和条件, 以帮助他们尽快迈入卓越教师的队伍。
二、卓越教师的评价标准体系
1. 部分教育发达国家 (地区) 卓越教师的评价标准体系。美国权威机构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 (NBPTS) 对卓越 (或称“优秀”) 教师的评价主要从“关注学生及其学习、了解学科与学科教学的知识、管理与监控学生的学习、教学实践系统中的思考与学习、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五个核心主张来展开[8], 以反映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知识基础、所教学科知识、专业学科技能、课程组织与管理知识、以及有关教材教法的教学知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 美国NBPTS又颁布了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年龄段的教学评价标准[9]。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司 (教育主管部门) 对卓越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3个方面, 涉及到16项具体内容[1]: (1) 职业素质。主要涉及:与学生的关系、沟通与合作、个人职业发展、遵从规章制度等; (2) 职业知识与理解力。主要涉及:教与学的策略、科目和课程、评价与监督、信息通讯技术、学习成就差异、健康和幸福感; (3) 专业技能。主要涉及:计划、教学、反馈、教学总结、学习环境、合作精神。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从3个方面7个细分指标来评价教师 (包括卓越教师) “应掌握的内容”与“能做的事情”[1]。主要是: (1) 了解学生怎样学习、精通专业知识的专业知识水平; (2) 按照计划有效执行教学、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的学习给予反馈的专业实践能力; (3) 开展职业学习、与社区合作促进职业发展的专业发展水平。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从2003年开始教学卓越奖的评选, 规定卓越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经证实能有效帮助学生达到或增强学习成果; (2) 具有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并能构建相关的理念构架; (3) 具有提升教育素质的启发性与相关教学技能; (4) 能帮助学生达到相关学习目标。同时, 获奖者还必须具备作为专业教师的一些基本素质, 包括职业精神、爱护学生等[8]。在此基本上, 香港教育局又制定了卓越教学奖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及指标, 包括: (1) 专业能力指标, 从课程、教学、学习评估三个方面来评价; (2) 培育学生指标, 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二个方面来评价; (3) 专业精神指标, 主要对教师专业及社区做出的贡献来评价; (4) 学校发展指标, 主要从支持学校发展的方面来评价。
2. 不同国家 (地区) 评价标准体系比较与启示意义。为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 (地区) 对卓越教师的评价, 在此将这些发达教育国家 (或地区) 的异同通过表1展示出来。
从部分发达教育国家 (地区) 对卓越教师的评价来看, 共同点都涉及到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育学生 (专业素养) 、专业精神;不同点主要涉及专业发展方面。基于此,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卓越教师的评价标准的核心点主要在于: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学反思及研究能力、课程组织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专业精神、培育学生能力等几个细分方面。从而, 在卓越教师评价标准的引导下, 每位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 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与提升;同时, 也指明了教师努力前进的方向, 使得更多的教师成为卓越教师, 有助于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总体来看, 不同国家 (地区) 卓越教师的评价标准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多维度、多角度的专业化视角, 有助于国内科学构建卓越教师评价标准体系提供借鉴, 为引领卓越教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颖华, 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7) :92-99.
[2]周先进, 卓越教师:内涵、素质及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 2015, (8) :31-35.
[3]祁占勇, 卓越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合理性建构[J].当代教师教育, 2014, (9) :42-47.
[4]毕景刚, “卓越教师”计划之背景、内涵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11) :33-35.
[5]金业文, “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6) :35-39.
[6]黄露, 刘建银, 中小学卓越教师专业特征及成长途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03) :99-103.
[7]李琼, 吴丹丹, 李艳玲, 中小学卓越教师的关键特征:一项判别分析的发现[J].教育学报, 2012, (8) :89-95.
[8]左岚, 中美卓越教师评价标准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5, (9) :56-60.
3.教师课堂评价标准 篇三
【关键词】教师专业标准 小学教学 课堂教学 评价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42-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小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时,应该要在当前的教师专业标准之下,可以利用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教学评价经验,促进小学教育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
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为了促进教师队伍不断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而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标准,对于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不够。因此为了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进行提升,需要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根据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提升,从而对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强调了以学生为本、以师德为先的理念,加强了对教师能力的提升的重视,同时也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学习。由于小学生的个性比较突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给学生更多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强调以学生为主,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另外,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加重要和明显,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氛围。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相应的教育,还应该要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日益成长的小学生,因此他们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
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现状
(一)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现状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进步以及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要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基础,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问题进行解决。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的机会。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的侧重点发生了改变,小学教学成为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对一些小学院校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体系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很多小学院校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还存在一些缺陷,表现出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对此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体系过于陈旧,与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发展趋势不吻合。当前很多小学院校在进行相关的评价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当前评价过程中的双向交流比较少
当前很多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时一般都只有教师的评价,《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要实现双向评价,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应该要进行相互的评价,但是当前的小学课堂评价过程中缺乏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
3、评价目的不够明晰,随意性较高
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考核目标有新的规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规定了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培养学生对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学评价目标不够清晰的现象和行为。
4、教学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当前很多小学院校小学教学过程中都还延续比较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各种考试的分数,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互动与合作等多方面的评价不够,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
三、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策略探讨
(一)不断丰富小学教学评价的内容
在小学院校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不断丰富小学教学评价的内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规定,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都进行评价,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因此,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背景下,小学教学评价的指标不仅要涉及学生对各种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该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教学评价应该要更加重视过程
在小学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要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方法进行修正,这也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具体要求,教师应该要积极遵循这些观念,使得先进的教学观念得以应用,在评价过程中不应该只看到测试结果,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的评价。
(三)把学习能力纳入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考核范围中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规定,在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要将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考核内容从技能考试转变成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重视,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学生获得的成绩,更要看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力度。
(四)加强教师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教师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根据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加强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
四、结语
小学课堂教育是教育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教育效率的提升,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加强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内容不全面等,为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应该要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相关内容对传统的小学课堂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刘素丽.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建构与实施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杨小凤.基于标准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一级教师职称评价标准 篇四
(征求意见稿)
评定标准: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省、市、县教研室和校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照执行。
二、政治思想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协作,服从组织安排,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身心健康;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
三、学历、资历条件
博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须取得二级教师资格2年以上;或高中、职业高中教师要具备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须取得二级教师资格4年以上;或初中、职业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要具备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须取得二级教师资格4年以上;或小学(幼儿园)教师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须取得二级教师资格5年以上。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
四、计算机条件
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中小学二级教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
(一)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初级中学教师任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1、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较熟悉中学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及
相关要求,能胜任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高级中学(职业中学)专任教师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360学时以上(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技术课的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任务,实训指导课不少于120学时)。初级中学教师年均完成数学工作量380学时以上(农村初级中学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00学时以上)。
2、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成绩显著,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或者主持辅导至少一个学生社团活动。
3、在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成绩良好。
(二)小学(幼儿园)任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1、运用普通话教学。较熟悉小学、幼儿园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及相关要求,能胜任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480学时以上(农村小学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360学时以上)。
2、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经验丰富,有突出专长,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或者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活动。
(三)教学研究机构人员任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主持并完成本学科1项以上教科研课题;每年深入学校指
导教学研究不少于40天;教研员、电教教师能够承担县以上公开课;执教示范课或举办学术讲座不少于2次。
六、业绩成果条件
(一)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业务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突出。
(二)取得二级教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中小学教师任职以来,独立完成1项校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
2、中小学教师任职以来,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承担校级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并获得好评。
3、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乡镇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1次以上。
4、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
5、能结合教学特点,自制教具,加强直观教学,取得明显教学效果,受县以上教研部门的肯定。
6、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取得一定成绩,指导当地教学取得一定成效。开展县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试验取得明显成果。
7、电教教师开展电化教学活动取得一定成绩,指导当地电化教学取得一定成效。协助编写电教培训教材和培训电教教师取得一定成果。
8、所教班级保教人员团结协作,促进班级形成良好风气,所教幼儿情况稳定、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健康活泼的个性,较强的求知欲望,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七、论文、论著条件
(一)中小学教师取得二级教师资格后,独立撰写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以上,且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上正式发表。
5.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 篇五
一、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二)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学行为规范,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三)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身心条件。
(四)掌握和运用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自觉运用教育新观念和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的教师资格,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六)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继续教育等要求。
二、业绩能力水平
(一)正高级教师 1.教书育人业绩卓著
(1)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积极履行育人职责,能够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
(2)承担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5年以上,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认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尊重学生差异,既注重学生群体成长,又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活动,与社区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能够针对学生的教育成长、学校教育工作和社区教育发展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或方案。
2.教学业务精湛
(1)能够准确把握和使用教材,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
(2)备课认真、严谨,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内容设计周密、完整,重点突出。
(3)课堂教学能够驾驭自如,有创新点或新颖性,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得到同行认可。
(4)课堂教学效果突出,高质量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所教学科学生的学业水平普遍高于教育质量要求。
(5)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6)在县(市、区)或更大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公认为教育教学领军人物。
3.教研能力突出
(1)具有主持、指导和引领一定区域或本学科领域内教育
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能够正确把握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及时发现并准确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纵深研究与总结创新,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2)任现职以来出版过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独创性的教育教学研究著作或论文。
4.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1)在本学科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为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2)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在教学团队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在指导、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3)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在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和先进教育理念的推广与普及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
(二)高级教师 1.教书育人业绩显著
(1)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积极履行育人职责,能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承担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5年以上,引导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尊重并关注学生差异,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认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
展。
(3)与学生家长沟通良好,能够对学生的教育成长提出指导性建议。
2.教学业务精通
(1)能够准确把握和使用教材,系统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
(2)备课细致、认真,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设计完整,内容细致,重点突出。
(3)能够自如驾驭课堂教学并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得到学生普遍认可。
(4)课堂教学效果突出,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所教学科学生的学业水平高于教育质量要求。
(5)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教学需要,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6)在本校或更大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
3.教研能力较强
(1)具有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能够发现并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在教育理论、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准确把握研究方向并取得显著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能够指导、组织和执行教学实践、选修课程开设和开发并取得突出的成绩。
(2)任现职以来出版过或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过与任教学科相关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著作或论文。或具有较高水平的教研成果,在本校以及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示范学习。
4.指导培养教师成效明显
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够在教学团队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完成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任务,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一级教师 1.教书育人业绩突出
(1)积极履行育人职责,能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承担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3年以上,能够与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交流,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引导形成良好班风学风。
2.教学成绩优良
(1)能够准确把握和使用教材,熟悉所教学科课程体系,掌握课程标准。
(2)备课认真,课程教学目标清晰,课程设计完整、重点明确。
(3)能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较为熟练地使用教学语言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产
生良好互动和交流,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所教学科学生的学业水平普遍达到教育质量要求。
(4)积极协助组织开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
(5)在高水平教师指导下,参与教学实践、选修课程开设和开发。一般应具有讲授县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的经历。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具有拓展专业知识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潜力,能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并在高水平教师指导下对教育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四)二、三级教师
1.积极履行全员育人职责,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进步。
2.协助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能正确把握和使用教材,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备课认真,课程教学目标准确,课程设计合理。
4.能够规范使用教学语言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方法,与学生产生良好互动和交流,作业设计切合授课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教学效果较好,能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所教学科学生的学业水平达到教育质量要求。
三、任职资历等其他条件
(一)正高级教师:应具有高等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20年以上,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
(二)高级教师:具备博士学位,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2年以上且最近连续2年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具备硕士、学士学位、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学历,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具备高等教育专科毕业学历在初中或小学(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15年以上,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应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
(三)一级教师: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2年以上,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具备学士学位或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学历,或具备高等教育专科毕业学历在初中或小学(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4年以上且最近连续3年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在二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且最近连续3年在教育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四)二级教师:具备硕士学位;具备学士学位或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学历,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具备高等教育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或小学(幼儿园)三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
2年以上;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三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3年以上。
6.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标准 篇六
一、政治坚定,依法执教(10分)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不信邪教,不搞封建迷信活动。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高阳县文教系统干部职工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40条教师忌语》、《40条教师忌事》及《严禁体罚学生的十项规定》。
下列表现属模范行为
1、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绩突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
2、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表现突出。
3、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见义勇为,事迹突出。
下列表现属违背师德行为:
1、参加邪教组织或其它迷信活动。
2、散布传播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论。
3、参与集体或其它违法违规上访。
4、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政令的行为,影响恶劣的。
二、文明理性,爱岗敬业(20)
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事业心,爱校如家,讲奉献、比贡献、公而忘私,淡泊明志、辛勤工作,教书育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履行课后辅导学生的职责,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传播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服从领导,服从上级安排。
下列表现属模范行为, :
1、全年出勤率满95%以上,无迟到早退。
2、坚持认真备课、上课,仔细批改作业,批语具备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艺术性,无间断、无疏漏,热心辅导学生,学生评教满意率高。
3、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创新意识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提高教学技能,争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绩突出。
下列表现属违背师德行为:
1、上课之前不备课,课堂效果差,或授课出现知识错误、政治思想错误。
2、不批改作业,不辅导学生,或批改不认真,存在明显错误(错批错改、漏批漏改,一字批语,讽刺、挖苦等侮辱性批语)。
3、擅离工作岗位,擅自停课、缺课、调课,迟到、早退。违反工作纪律,上班时间聊天、干私活,搞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4、拒不服从上级调动安排。
5、对工作不负责,马虎支应,管理学生简单、粗暴,教育学生不讲究方法,引起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强烈不满。
6、上课期间接、打电话或手机。
7、出错试题、泄露试题、擅改学生成绩。
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20分)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歧视、排挤学困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实行管理民主和教学民主,创造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对学生高度负责,热情关怀,严格要求,耐心教导。正确评价学生,坚持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下列表现属模范行为:
1、关爱学生,有资助特困生、关怀、转化学困生的突出事迹。
2、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耐心做好劝学、家访,控辍保学成效突出,中学本班学生学年巩固率达到100%,小学全班合格率及升级率达100%。
3、在关爱学生、以德育人、优化管理等方面创造成功的经验做法,得到广泛认可,并在推广中收到明显效果。
下列表现属违背师德行为:
1、对待学生冷酷、粗暴,体罚、辱骂、殴打学生,侮辱学生人格。
2、歧视、排斥学困生,对辍学学生不家访,不劝学。
3、散布有害于学生成长的消极落后言论和不健康思想。
4、学生管理混乱,由此引发事故,造成恶劣影响。
四、勤奋学习,业务精通(10分)
树立优良学风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自觉加强理论修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教育科学和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坚持教育创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求教育教学艺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注意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下列表现属模范行为:
1、善于钻研,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创性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创造性地学习,所教学科实现了轻负担、高质量。
2、潜心教育科研,其研究成果受到上级学术权威部门肯定,或者在正式学术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热爱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岗位职务培训,学历水平达到合格以上。
下列表现属违背师德行为,必须杜绝:
1、拒不参加学习培训和教学研究,不思进取,教学水平低下,教学质量长期没有提高。
2、坚持落后的教育观点,使用不科学的教学方法,经教育、帮扶仍不能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3、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和训练,将教师应做的工作大量转嫁给学生,严重增加学生负担,导致大部分学生厌学。
五、尊重他人,团结协作(10分)
尊重同志,善待他人,同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谦虚谨慎,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关心集体,维护学校团结,维护学校利益,珍惜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下列表现属模范行为:主动帮助同事、协助领导做好工作的具体事例或关心、维护集体的具体行为,在师生中受到广泛赞誉。
下列表现属违背师德行为:
1、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挑拨离间,引发争执、冲突。
2、拉帮结派,破坏团结,干扰学校工作。
六、尊重家长,争取配合(10分)
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不训斥、指责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虚心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支持和理解。注意指导、帮助学生家长改进家庭教育。
下列表现属模范行为:主动做好家长工作及家庭教育工作,有具体事例,群众满意率高。
下列表现属违背师德行为:
1、训斥、指责学生家长或与家长吵架。
2、对学生家长态度冷漠,对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拒不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做法,引起学生家长及群众不满。
3、长期不做家访或极少家访,对特殊的人或事不做针对性家访,不与家长沟通,引发严重事件。
七、情操高尚,为人师表(10分)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衣着整洁得体,用语用字规范健康。带头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注重身教,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格,以优良的品德化育品德。
下列表现属模范行为:
1、带头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有具体事迹,受到有关部门表扬。
2、衣着整洁、得体,行为言语文明。
3、树立家庭美满,在教育子女、孝敬老人方面事迹感人。
下列表现属违背师德行为:
1、参与迷信、赌博活动及政府明令禁止的其他活动。
2、因不良行为在学校内或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3、穿奇装异服或衣着不得体,行为言语不文明,严重影响教师形象。
八、志存高远,廉洁从教(10分)
认真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不以教师特殊身份向学生推销报刊、杂志、复习资料及商品,不以任何名义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学生家长索要钱物。
下列表现属模范行为:自觉抵制以教谋私不良倾向,真诚拒绝学生或学生家长的宴请、礼品等,教风清正廉洁。
下列表现属违背师德行为:
1、课上不认真教学,把课上应教会的知识留到课外,对所教学生搞有偿家教。
2、乱收费、乱征订、乱办补习班,向学生摊派报刊、商品。
3、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和宴请,强迫和诱导学生为自己干私活,过生日、节日送红包等。
7.教师课堂评价标准 篇七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与教师评价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许多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基本要求:英国教师专业标准从合格、核心、成熟、优秀和专家5个教师发展阶段规定了每一阶段教师的特征;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从毕业、熟练、精通和领导4个阶段描述了每一教师发展阶段的基准(benchmark);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州际教师评价与支持联盟(INTASC)、全美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和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ABCTE) 4个机构分别制定了针对候选教师、新教师、成熟教师和杰出教师4个有关职前、入职和在职教师的专业标准;新西兰对应的有毕业生标准和注册教师标准。
教师评价素养在上述各教师专业标准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标准的专业实践、专业知识与理解、专业技能等范畴下都有详尽的规定,它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如评价专家波帕姆(Popham)指出,如果教师缺乏评价素养,就意味着专业自杀。[2]事实上,强有力的、恰当实施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学生表现及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的重要信息。 当然,不同的教师发展阶段对评价素养有着不同的要求。
二、新手教师评价素养的内容与特征
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评价素养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评价学生学习,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做出一致的、可比较的判断,阐释学生的数据和汇报学生的成绩。其中,对新手教师评价素养要求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毕业阶段。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在设计说明中指出,通过认证的教师需要达到合格标准的要求,此外入职期结束后, 需要完全达到核心标准中的要求。[3]因此,在英国教师专业标准中,新手教师对应的是核心标准。美国州际教师评价与支持联盟颁布的核心教师标准是针对入职教师的要求。各标准对新手教师评价素养的描述详见下页表1。
表1中教师专业标准大多以教师平常教学中的评价行为罗列呈现。相对而言,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内容更加详尽,呈现方式和内容结构有所不同, 它从“能力”、“知识”和“意向”3个维度进行描述。 “能力”可以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被观察和评价;“必要的知识”所指的是有效教学所需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意向”强调专业行动与道德承诺的习惯在教师实践中扮演的重要角色。[8]概括地讲新手教师所具有的评价素养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理解并运用有关评价策略和方法的陈述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即理解评价策略和方法、理解为何运用及如何去运用,其中尤其关注的是对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理解和运用。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标准都无一例外地将评价策略或方法列在标准的前几条,可见评价策略或方法对于新手教师的重要性。其中,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新手教师尤为重要。
第二,新手教师能够分析和运用评价数据,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澳大利亚标准中“展示阐释学生的评价数据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调整教学实践的能力”及美国“教师有效地使用多种有关评价数据的类型”等描述都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新手教师要能够分析和运用内部正式和非正式评价及外部评价的结果。在这里评价数据包括量化和非量化的数据:教师对标准化测验结果的阐释,如统计概念(趋中量数、标准差等);学生作业、学生档案袋等。新手教师要理解评价数据不仅仅只是为了确定学生的能力、区分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诊断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
第三,交流和运用评价结果,能向学习者等提供有效的反馈。标准中“及时、准确和富有建设性的反馈”、“有效的描述性反馈”等字眼都强调新手教师在反馈上应达到的要求。威金斯(Wiggins)提出最好的反馈是根据目标和标准非常具体地、直接地揭示或细微地描述对表现者来说是清晰的、 可利用的实际结果。[9]新手教师所具备的有效反馈是及时、频繁和持续的;基于学生真正的表现,将学生表现与学习目标或标准做比较。此外,反馈的语言是描述性的,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要告诉学生相对目标或标准而言他们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 以便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反馈的内容有对行为和努力程度的评论、学习过程的评论、有关学习分数/ 结果评定等级的反馈等。此外,新手教师还要向家长、同事等汇报评价结果。
第四,使学生参与评价,让其反思自身的学习, 并设定学习目标。斯蒂金斯(Stiggins)等人认为,良好的课堂评价的指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评价, 教师要通过使学生清楚学习目标、使学生参与评价、追踪和给自己的学习设定目标和使学生讨论自己的学习来达到这一目标。[10]从表1中我们发现,新手教师也应达到“致力于使学习者积极地参与评价过程”这一指标,要使评价主体多元化,此外在此过程中还应鼓励同伴评价。
第五,遵守评价中的伦理。美国的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合乎伦理道德地使用评价和评价数据”;澳大利亚标准中“保持有关学生成绩的准确和可靠记录”和英国“准确”的反馈,都强调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伦理,保证评价的公平与公正。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评价偏见,合理并适当地辨别评价方法及运用评价信息。避免由于技术问题或实际操作问题带来的评价偏差和扭曲的事实。
纵观各国的教师专业标准,这些标准都倡导新手教师拥有“促进学习的评价”的理念,把评价和教学关联起来。各国对新手教师评价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深刻理解评价领域的基本知识, 运用评价策略及方法收集和分析评价数据,以向学习者等提供有效的反馈,并指导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11]其中,澳大利亚的标准强调新手教师对评价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操作运用上没有过高的要求。此外,美国标准中还强调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应注重全纳教育,“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做好评价和测试的环境安排”,并明确提出“教学、 评价和学习的一致性”等要求。
三、专家型教师评价素养的内容与特征
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与专家型教师相对应的是精通阶段。美国对专家型教师素养的规定是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ABCTE)颁布的标准。新西兰的注册教师标准描述了完成注册的教师需要达到的优质教学标准。[12]由于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是以核心标准为基准,对后几个阶段描述较为简略,专家型教师对应的描述与优秀教师阶段相同。 对评价的描述主要强调“优秀”一词,强调在向学习者及其相关人提供反馈,促进学生学习方面要做得非常优秀,在此就不重复出现其具体内容。
专家型教师必须拥有新手教师所具备的所有评价素养。除此之外,专家型教师拥有更加良好的评价知识结构,强调从理解转向运用,能更好地将各种可利用的知识组织起来运用到评价和教学中。首先,专家型教师对评价方法、策略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深刻。专家型教师理解一系列评价方法和策略,能选择最合适和有效的工具来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其次,在有关评价统计数据和测验数据方面的知识结构上更加良好与丰富,能主动运用评价数据和评价结果,改进自身的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
另外,专家型教师能将评价置于整个教育系统内来考虑,能将评价与整个课程、学校的评价和责任机制结合起来。澳大利亚标准描述中要求专家型教师的评价策略“与课程要求保持一致”,美国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标准也提出评价要“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欲将评价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首先专家型教师需要将课程内容标准具体化, 形成内容主题、单元目标、更加翔实的课时目标等分层的课程内容目标体系,进而在实践中将评价的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及知识分布等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此外,专家型教师要能“报告评估并修改学校的报告和责任机制”。
最后,专家型教师注重教师合作,关注与同事的互助来实现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首先, 专家型教师能通过同事互助帮助改进其设计方案;其次,在评价活动中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协同解决评价实践中的问题。在反馈和报告信息上,能与同事一起收集有关学生的各种评价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推进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的举措
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 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需要专业的支持,也需要教师自身在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不断探索。
(一)制定针对性的表现标准
纵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教师专业标准对评价领域的描述,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了不同层次评价素养的要求。其中,美国州际教师评价与支持联盟颁布的核心教师标准从“能力”、 “知识”和“意向”三方面更为翔实地描述了评价素养在知识、技能和实践上的具体表现。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仍然使用同一套标准,使青年教师感到要求太高,遥不可及;而有经验的教师会在达到标准后停止不前,满足于现状。[16]因此,在教师专业标准的“评价”这一指标下建立不同级别的表现水平,即制定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表现标准,将各阶段教师应具备的评价知识、技能、态度等具体化、可操作化,使不同阶段的教师对自己应具备何种评价素养有清楚地了解,对于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十分重要。这将有助于各个阶段的教师参照标准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提升自我的评价素养,有效地规范和激励评价素养的发展。正如丹尼尔森(Danielson)提出的那样, 只有制定了有区别的评价新教师的标准和评价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标准,才能更好地进行个别化评价和督导, 促进不同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17]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亦是如此。
(二)实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
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这个过程必须有教师教育提供全程支持,应建立职前、入职和在职一体的连续性教师教育。研究表明,教师将1/4到1/3的专业时间用在与评价相关的活动上,[18]而很多教师在学习如何教的同时却没有学习如何评价的知识。因此,首先应加强职前教育中关于评价的课程内容,期间设计并落实与教师标准保持一致的评价课程。此外,还应在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中,将评价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明确说明,通过认证的教师能达到合格标准,新教师要在入职培训后完全达到核心标准的要求,可见入职教育对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教师在职教育中的评价素养提升更是必不可少的。有研究表明,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的教师在学习完的第二年后,他们的评价素养得到了巨大的提升。[19]除了向有经验的教师教授更完整、 深入的评价知识、技能外,在职教育应更加注重与教师的评价实践相结合,采用工作坊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协同合作中提升评价素养。
(三)开展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
在课堂实践层面,目前很多教师认为评价就等同于课堂评价语。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独自一人很难解决评价中的问题,各国的教师专业标准也都十分注重教师间的合作,因此开展以评价为主题的教学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反思,采用协同解决问题的模式,有助于新手教师与有经验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在教学研究中,评价专家参与指导教学实践中的评价,提出针对性问题,更有助于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此外,教师在自身课堂实践中应致力于“课例研究”和实现“教学与评价一体化”,重视评价在课堂实践中的作用。[20]
摘要: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国家在教师专业标准中,描述了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应具备的评价素养。本文总结分析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的教师专业标准,分析了新手教师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评价素养。与新手相比,专家型教师拥有更加良好的评价知识结构,并能更好地将各种可利用的知识组织起来运用到评价和教学中。制定针对性的表现标准、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开展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是促进新手教师提升到专家型教师的重要策略和途径。
8.教师课堂评价标准 篇八
[关键词]美国;熟练教师;评价标准;自主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4-0053-03
制定能被全体教师接受的评价标准是教师评价的关键问题。在这方面,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以下简称NBPTS)制定的熟练(accomplished)教师评价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自1987年成立以来,NBPTS就着力制订数学、科学、音乐等各学科的熟练教师的评价标准,“致力于建立创新的、一致的、覆盖面广的国家鉴定系统和证书系统”,提供25种相应的达标认证证书,以此培养“新型的专业教师”。至今,全美已有64000名中小学各科教师获得了该委员会颁发的认证证书。
NBPTS认为,只有教师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才是最权威的教师评价者。教师评价的自主性是熟练教师评价标准的灵魂所在。本文以美国中学熟练数学教师评价标准(见NBPTS制定的《数学评分指南》(适用于教授14~18岁学生的教师)(Mathematics:Adolescenceand Young Adulthood,Scoring Guide)为例,说明美国熟练教师自主评价的特色。
对熟练教师的内涵进行定位:精英教师
美国中学熟练数学教师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了美国的社会价值观。NBPTS制定了很高的熟练教师专业标准,试图以此来培养精英教师。笔者认为,按照NBPTS制定的标准衡量,中学熟练数学教师有两大明显特征:
1、追求超越的价值观。该标准要求教师不论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还是在教育知识能力方面不断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具体体现在:
第一,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熟练数学教师应系统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从中汲取经验。作为专业人员,他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根据新思想和观察到的学生的进步情况来定期调整自己的课程与教学。”
第二,要求教师有广阔的视野。“在当今世界,教师仅有课堂上的卓越是不够的。今天的教师必须具有毅力和创造力,能努力运用富有意义的方式让家庭参与教学。与已往相比,现在的教师必须超越自己的课堂。他们必须参与更为广泛的学习团体。”
第三,认为超越是教师职业的潜在的社会责任。“教师担负着教育明天的成年人的重任,要促进教师成为优秀、称职的专业人员,教师是谁、做什么的定义也在不断发展。”
2、有卓越的创新能力。美国中学熟练数学教师评价标准强调的教师创造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数学专业知识和学生能力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创造性的基础。
第二,深入理解创新能力的内涵。教师应“具有促进知识增长的能力——推理能力、形成多样化观点的能力、创造能力、冒险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全面理解创造性成果的内涵。数学教师不仅要精通数学专业知识,更要懂得数学如何与其他学科联系,并懂得将知识运用到真实情境中。只有把握好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才能形成创新能力。
第四,了解如何获得创新能力的路径。“熟练教师从人类发展、学科问题、指导、对学生的了解中吸收知识,对现实作出原则性的判断。”
评价的依据:以自评材料及专业水平考试为主
把内涵丰富的熟练数学教师评价标准细化成可操作的评价项目是一项复杂工程。NBPTS在多种要素中,围绕教师的自我发展,选择精当的要素项目进行评价。
申请证书的教师必须首先满足一些基本要求,然后接受两部分的评价。第一部分,教师要汇编一份教师自评材料;第二部分,教师要到计算机评估中心回答有关教师专业知识的测试题。
1、教师的自评材料。对熟练教师的认证既不需要所谓的“学生评教”,也不需要管理者的所谓“鉴定”,只需要申请认证的教师提交自评材料。认证的全部材料都具有申报者自评的性质。NBPTS实际上是鉴定机构,即鉴定教师的自评材料是否能够证明其达到了熟练教师的水平。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只要求申报教师提供三种教学实践材料:(1)基于学生作业的材料,以证明申报者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2)课堂教学录像材料。通过一节课的录像资料,展示教师运用课堂讨论和目标质疑的方法发展学生对重要数学概念的理解力;展示教师和学生小组互动的组织方法,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3)教师业绩证明材料。指申报者在课堂之外对学生学业的贡献,比如:与学生家长、学校和社区、同事等合作以提高学生成绩的证明。教师要在每种材料后面附上对它们的描述、反思与评论。
2、教师的专业水平考试。计算机评估中心进行的教学达标认证评估是一种书面评估,主要考查申报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要在代数、微积分、离散数学、几何、统计与数据分析、数学技术6方面展示其专业知识的深度。评估中心的题目有以下共同特征:包含6项评估题目,每题答题时限30分钟,分题计分,申报者在计算机上提交答案,必须对每题对应的学生年龄段作出选择。
评价的关键:程序公正
NBPTS不仅制定评价标准,还研制评估的程序,以保障评价的效度。
1、研制科学的自主评价体系。中小学教师评估业绩材料和测试题目均采用NBPTS的12分记分量表。其基础是4个主要的成绩级别(级别1、2、3、4),每一级别有加减变量。预期计分在1-或0.75(最低成绩)至4+或4.25(最高成绩)之间。每一成绩(一个项目或一道题目)单独计分。
每一业务项目和评估中心的题目由一位以上的评估专家打分。这些评估专家都经过培训专家的强化训练。若同一题目的两次成绩误差超过1.25,则该题的打分由评估专家的培训专家进行第三次打分。如果两次成绩接近,则取平均值。
2、实施科学的教师自主评价。所有项目均由参与评估本内容领域的评估专家打分。评审专家必须经过几天的严格训练,熟悉评分细则。
9.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力求达到目标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2、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
3、活化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注意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活化教材;
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
学习材料充足、注重布局、条理清楚,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4、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方法
5、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言行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6、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
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教学的度、量安排合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手段选择恰当,能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善于激趣引疑;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四、教风教态
7、尊重学生,教风民主,学生的回答和质疑得到鼓励,及时反馈调控,应变力强。
尊重学生人格、教风民主、提供机会,引导求异,关注差生;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具有教学智慧;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8、教师情绪饱满、热情,教态自然,演示规范、媒体运用熟练。
教态自然亲切,语言规范、注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演示规范,运用熟练。
五、参与状态
9、对问题情景关注,兴趣浓厚、主动投入、积极性高。
学生对问题情景关注;
兴趣浓厚、参与活动主动。
10、认真阅读、讨论、观察和记录,正确使用学具或实验器材。学生能认真开展阅读、讨论,对实验或事物认真观察、记录; 学具或实验器材使用正确、操作规范,使用完毕后及时整理。
六、参与广度
11、参与学习活动人数多,自主活动时间充足,活动方式有效。
参与学习活动人数小班应全体参与,其他班级应有绝大多数学生参与; 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安排足够时间开展自主活动,一般不少于整节课时间的二分之一; 活动方式有效、各类学生都有收获。
12、学生能够倾听、协作、体验、探究、分享,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学生能够认真倾听老师或同伴的发言,相互间团结协作,探究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 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
七、课堂氛围
13、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气氛融洽。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
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 学习进程张驰有度,气氛融洽。
14、热烈、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学生参与机会均等。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充分; 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机会均等。
八、学习效果
15、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习惯良好,有不同收获。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习惯良好;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16、多数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多数学生达到本课目标;
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权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目标明确、具体;
2、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5分 设计思路
1、以学论教,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设计有效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10分 教材分析
1、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2、重点、难点分析准确;
3、能够体现知识的联系,实现学科知识整合。15分 教学流程
1、导入自然贴切,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
3、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4、教学流程的设计合理、灵活、并具有开放性;
5、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6、体现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个性;
7、注重过程教学,并能让学生勤于动手,积极参与;
8、注重知识的深化,有较强的应用意识。40分 板书设计
1、思路清晰、简练、实用;
2、突出重点,化解难点。10分 作业处理
10.对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的感悟 篇十
教师教学水平是教育者必备的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的核心价值观,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就必须做到:
一、教师应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育的根本内涵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所为教,既是教人知识技能,而育则是如何使人有好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教师的品行、品德的内在部分,当这种品德出现在学生当中时,它就转化成一种师表行为,他每时每刻都在被学生所复制,将引导着学生的行为,同时用这种优秀的品行用于传授知识,其学得的知识才能有利于社会,反之,一个只能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技能的教师,他们教出的学生,走向社会后,也许会成为一个危害社会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弄虚作假的人------有时我们也说到教育的成败不是学校教师一方面的原因,还有着社会多宗因素的存在,如果在社会环境中,多培养一些品质高尚的教师,这些教师又进一步地成为全社会的品德力量,那么品德高尚的教师,不但是学生的表帅,也可能是社会整体的师表,其意义对于国家、民族兴旺将有深远之说。
二、教师应是个解惑人
11.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十一
一、“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二、“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三、“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业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指出,数学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的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
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诚然,这一系列目标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每个学生都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我们所进行的都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课堂的引入、新知的展开、结论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发展、个性的展现……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应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情景与任务目标,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应充分挖掘数学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师课堂评价标准】推荐阅读:
地理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评价10-26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自我评价08-17
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问题透视07-10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范文07-22
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的几个方面08-14
高效课堂学生评价标准10-24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06-15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1-11
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