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精选7篇)
1.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 篇一
《浅析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中的缺失》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对于大学生德育有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中缺失现象严重。本文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中缺失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缺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优秀传统道德 大学生德育 缺失原因
一、中国优秀传统道在大学生德育中缺失的现状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在历史的沉积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诸多传统美德。这些优秀道德思想在今天大学生德育中可以提炼出很多值得传承的内容,比如爱国主义精神、群体意识、团结和谐的人际观、注重孝道等。
然而,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转型时期,文化的交融造成价值取向多元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复杂,人格特点与传统道德相比存在许多不和谐的表现。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俭以养德、温恭谦让等准则更多的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利益至上、自由主义等意识所侵蚀。另外,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也使一些学生沉醉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遵守现实的道德准则,更有一些人把虚拟的空间当成了社会,造成了个人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同时,不少学生受到社会普遍逐利思潮的影响,开始过分注重实用、重视现实。在公私问题上,一些大学生甚至形成了先己后公的想法,认为大公无私不符合现在的社会实情,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对于个人理想,大学生看到社会上出现的“富二代”“官二代”的现象之后,开始放弃对于理想的追求,认为家庭出身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于是开始懈怠,随波逐流。此外,由于大学生还处在成长时期,不够成熟,部分大学生对学校和家庭充满了抵触情绪,希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希望自己能够做自己的主任,渴望得到理解、认可、尊重、信任。并且有些大学生内心十分脆弱,抗压能力不高,心理问题突出,对生命的认识和珍爱程度不够,这就导致了当前高校出现了不少安全问题。
二、中国优秀传统道在大学生德育中缺失的原因
1.历史原因
1封建历史时期传统道德经历着变化和融合
我过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道德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伴随着不同朝代的更替和不同民族的融合,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统治者,每朝每代都有各自的民族背景。而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各自的统治,对传统道德思想或者批判或者继承,不同时期对待传统道德的不同态度,使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思想处于变化融合中,传承到今天的传统道德思想自然是不同时期道德思想相互融合的结果,而当今人们对这些传承下来的古代的道德思想自然也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态度。
2近代特别是对传统道德的洗礼
建国后的这场文化大潮把所有的传统意识形态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批判,使植根于我国这片历史悠久土地上的传统道德思想和宗教失去了原有的信仰者,致使那一时期的人们精神世界发生了惊人的变革。破坏了社会的基本伦理,将中国人的道德伦理扫荡殆尽。中鼓励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相互告密、相互揭发、相互出卖,相互划清界线,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人们之间亲情温情全无,只剩下现实利益的计算,这场浩劫使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思想在新时期的传承出现了又一次断层。
2.现实原因
1当前西方文化思想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冲击
当今,随着全球化的加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五花八门的信仰趁须而入,强调个人本位、强调利己主义等等。这些思想的冲击,最先接受并且最容易接受的的就是广大知识青年,所以对大学生的信仰形成了不小的冲击。然而相对于我们的传统道德思想而言,西方资本主义这些信仰可以说是缺少真正的道义和文明基础的,应该也可能会被历史所抛弃。所以,当前要用我们的传统信仰——经过悠久历史磨砺的信仰,来拯救我们这些有“崇西”信仰、对传统道德信仰模糊甚至没有信仰的大学生。
2 价值取向导致道德评价标准的偏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然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学生开始追求经济利益与个人私利的最大化。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个体一方面有追求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生存压力与市场经济又给他们注入了个人主义与实利主义的混合剂。尤其是教育成本分担,使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与社会需要和国家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加剧。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这些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造成他们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
3德育工作在意识形态上的倾斜
众所周知,当前的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灌输给学生,比较来说缺少公民基本精神、社会基本规则和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的教育。从这个角度上说,高校德育更多的是进行我党的意识形态教育或者说是政治教育。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胸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理想追求等内容,以及培养大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宽容的基本公民修养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更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另外,现行的校园德育内容已经多年未作实质性调整,没有时代感,缺少核心价值,高校德育不能有力地塑造学生的道德和品格。
2.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 篇二
一、元伦理学的内涵
(一) 元伦理学的内涵。所谓元伦理学, 就是关于伦理术语的意义和道德判断的确证的科学。可见, 元伦理学是关于两个方面确证的科学, 一个是关于伦理术语的意义, 另一个是关于道德判断。笔者旨在对个人行为道德判断进行推理, 所以, 对伦理术语的意义的确证就不赘述。其实, 元伦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对道德判断或伦理判断进行确证, 即道德推理或价值推理的逻辑。也就是说, 元伦理学研究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的或不应该的、是善的或恶的, 也就是追问道德价值的基础。比如说, 从现有的社会生活的实际状态出发, 研究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才能使社会生活更健全;从生理、心理的事实出发, 研究我们的心理状态怎样变得更好。所以, 元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是”、“事实”、“事实如何”与“应该”、“道德价值”、“应该如何”的关系问题, 即能否和怎样从事实 (“是然”) 推出道德价值 (“应然”) 的问题。所以, 元伦理学要追问的是一切道德判断背后的价值基础。
二、元伦理学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个人行为道德
从元伦理学角度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人行为道德规范得以形成的事实前提, 个人行为道德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基本的事实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经济, 主要表现在:第一,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 在分配制度上,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 在宏观调控上, 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这个基本的事实前提从元伦理学考察的需要看, 是由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和社会主义的伦理结合起来的, 且可以分解为下面两个条件。
1.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其竞争经济的伦理基础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有以下特点: (1) 个人行为以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动力。 (2) 个人行为具有竞争性, 其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并以此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必然会使一些个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充分施展才华, 而使一些不思进取的个人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 (3) 伴随个人财产的不断增加, 个人超前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共存。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 除少数人进入高消费领域外, 绝大多数的个人, 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节俭的传统美德。
2.社会主义更加重视公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外, 还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性 (如:以公有制为基础, 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统一结合, 效率与公平的根本一致性,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等) , 这就使个人行为更接近社会主义公正的价值目标即善的目标。
(二) 个人行为道德要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个人的行为道德, 必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同时又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 其个人行为的道德内容必须包含以下方面。
1.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有助于增强个人行为的开拓意识、竞争意识, 鼓励人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因此, 适度的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产物, 是深化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 必须培养个人对优胜劣汰的心理承受力, 树立竞争意识、效率意识, 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独立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民自主权增强, 竞争机会增多, 风险与责任也增加。公民有权为生活得更好而自由选择, 也有责任为自己未来的命运做出努力。为此, 必须培养独立的人格, 确立自我负责的精神。
3.平等、自由、公平的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 它承认和尊重个人的主体地位, 赋予个人充分的自主权、经济利益和一定的社会责任, 增强了个人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 有力地冲击等级观念。遵循等价交换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市场经济的这一特征, 反映到道德领域, 则要求个人享有平等的机会、平等的权利、平等的责任和义务、平等的人格。
4.互利共赢意识。追求物质利益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 但它必须同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利益相结合, 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个人行为当然同自身利益有关。在考察个人行为道德时, 应该从其经济利益出发, 这样才能体现出道德的真实性、可信性。同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每个人都是平等和自由的。
但是, 仅就个人利益来考察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的价值还远远不够。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 就可能会损害以至牺牲他人利益维护自身利益。因此, 个人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时, 必须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的关系, 在承认个人利益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的前提下, 协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三、如何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
(一) 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 奏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我国的传统道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化内容。例如:强调整体精神, 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正如儒家提出的:“义以为上”、“先义后利”, 就体现了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的原则, 体现了个人与他人、社会、群体的关系。又如:“不义之财不可取”、“仗义疏财”、“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应成为当今社会个人行为的准则, 它要求个人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时, 具有社会责任感, 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利己主义。
(二)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以正当的手段获取个人物质利益。首先, 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 增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心理承受力。其次, 增强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主体意识, 积极进取,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 居安思危, 富有紧迫感、危机感。要防止和警惕市场经济的利己性, 避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丧失良心、道德。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正当手段、合法途径获得自身的物质利益。再次, 加强个人行为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使个人行为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规范, 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把道德规范融入各种法规制度和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准则之中, 约束行为,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修养和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周仁准, 王桂兰.论个人行为的道德分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4, 11 (6) .
[2]王海明.谈元伦理学.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2, 6, VOL4 (6) .
[3]龙兴海.从伦理学角度看市场经济.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6 (4) .
3.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 篇三
一、提高党员干部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1、个人品德修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是由每个人的品德风貌来体现的。个人品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就谈不上公德心、责任感和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都将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只有每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家庭和社会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只有重视个人品德教育,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2、提高党员干部个人品德修养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
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价值伦理日趋多元,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经受住考验。但不可否认,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是非不明,美丑不分,自律意识淡薄,自制能力丧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严重滋长,导致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提高党员干部个人品德修养,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3、提高党员干部个人品德修养有利于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党的领导干部既是党和国家众多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重要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榜样。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二、加强党员干部个人品德修养的措施
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提高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修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提高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传统美德,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崇仁爱原则,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理念,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舍己为人,先人后己,克己奉公;强调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追求理想人格,堅持自强不息、强调士大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这些传统美德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
(2)牢固把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牢固掌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这是党员干部形成良好品德的前提。
(3)大力倡导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党员干部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担负着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历史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应该理所当然地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所以要树立“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勤于奉献”,的精神。
2、升华道德情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态度体验。它决定着人们对某种情境是回避还是接近,是喜欢还是厌恶,从而决定人采取何种行为方式。
荣誉和耻辱,是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一个人如果丧失了是非、善恶、美丑的鉴别力,荣辱不分,甚至以耻为荣,无羞耻之心,那就不可能践履道德规范。没有了羞耻感、知耻感、耻辱感,对任何羞辱的事情也无所谓,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界定了荣耻,判断了是非,区分了美丑,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党员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会产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和道德感染力,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锻炼意志,抵御诱惑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坚定性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是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坚持到底的关键。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1)坚定信念,持之以恒 。党员干部一时加强党性修养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自我改造。一些党员干部,刚走上领导岗位时,还能律已,工作慎之又慎,拒腐之弦绷得很紧,可时间一长,面对腐败、腐蚀,警惕性、敏感性慢慢降低,鉴别力、自控力弱化,缺乏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缺乏始终如一的自律能力,既不能主动严以律己,又不能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丧失了政治上的免疫力,最终滑向了腐败堕落的深渊。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艰难、困苦,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上始终不渝,在政治立场上旗帜鲜明,在政治原则上寸步不让,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坚守防线,抵制诱惑 。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党员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受到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面临的诱惑会更多。如果党员干部意志薄弱,动摇了思想,必然会落人圈套,跌入险境。所以党员干部要抵御诱惑,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严以律己,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提高境界,净化心灵。在思想道德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才能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
三、强化道德行为,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习惯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品德的外部标志,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1、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江泽民同志曾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在政治上要光明磊落,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但在现实社会中,有的党员干部对党的宗旨、党员干部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非常清楚,但在实际中,有的官员为满足自我私欲,在做报告时义正词严,暗地里却索贿、受贿,干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思想当巨人,行动做矮子,言行不一,不仅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还会损坏党的形象,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党员干部一定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从严要求自己,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欺上瞒下,实心实意为人民办事,尽心竭力为人民谋福利。
2、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头苦干,自觉实践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也是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力量源泉。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注意自身形象的示范、导向作用,发挥无私奉献精神,模范遵纪守法,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榜样。
3、努力做到“慎独”
4.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 篇四
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会计人员提供不真实、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在账簿上做文章,不按规定设置账簿或设置多套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某些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扩大业务,在开具发票时不遵守财务制度,不严格如实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而按照采购人员的要求虚开发票,甚至在没有发生任何业务的情况下也给开具发票。这就导致大量假票据出现,会计人员根据这些不真实的原始发票进行业务处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会计执业保护不善。会计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在检查中,仍有一些无证,低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缺乏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之人大有人在,严重弱化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及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工作的产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这是因为会计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总是有其不同的实现动机和价值标准、伦理道德标准,这就反映出不同的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情况。诚然,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状况与其先天生理特点有必然联系。但是,他们的素质可以而且应该在后天的实践和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其主观努力程度如何,往往最终决定着主体素质的高低。从会计人员主体素质差异来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可作如下概述。
(一)思想素质
会计人员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如果会计人员的思想不正确,就很难保证其会计行为的客观公正,其所制造的会计信息质量就难以令人信赖。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在会计人员中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讲原则、讲正气等方面加强教育,让他们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二)道德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既有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先进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还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以及西方社会渗透进来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会计人员对于某些领导要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的投其所好,有的拒绝,有的表面上服从,但事后向有关部门反映,有的等领导出了事再作交代,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主体道德素质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这几年有大滑坡的趋势。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大面积的会计信息虚假与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下降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凡是道德素质高的会计人员,都具有道德自律能力,总是传播和实践着先进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并与那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通过先进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其他会计人员,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十分必要。
(三)文化素质
在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具体分析,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既有高层次的,也有中等层次的,还有一些低层次的,差异比较大,还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因为有些会计人员本来也想把本职工作做好,但由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会计改革和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难以全面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制造出来的大量会计信息不符合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要求,有的甚至出现大量的技术性和基本原理差错,以至于发生某些违法、违反科学的行为还不自知,这就难免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
诚然,文化不等于文明,有了高层次的会计人员不等于有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如果上不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很难产生的,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的高低是会计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四)专业素质
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还有一些共同的专业素质要求。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和选择,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有些会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过关,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给经济管理带来了损失。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佳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这需要我们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地提高专业素质,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专业保障。
2021年会计职业道德个人心得体会文本【二】
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会计人员提供不真实、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在账簿上做文章,不按规定设置账簿或设置多套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某些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扩大业务,在开具发票时不遵守财务制度,不严格如实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而按照采购人员的要求虚开发票,甚至在没有发生任何业务的情况下也给开具发票。这就导致大量假票据出现,会计人员根据这些不真实的原始发票进行业务处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与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称。在前阶段,澄城县会计事务所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进行了注册登记检查,共检查会计人员1373人次。首先在学历方面,研究生4人,本科生93人,二者总计约占总数的7%,大专学历451人,约占总数的32·8%,中专学历566人,约占总数的41·2%,高中学历以下有253人,约占总数的18·4%。比较之下中专类及中专以下会计人员明显偏多,中专以上偏少,两者形成显明对比反映出我县会计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偏低的现象。其次,在会计职称方面,注册会计师7人,高级会计师4人,中级会计师职称95人,初级会计师职称284人,全县拥有职称的会计人员尚不够400人,仅占会计人员总数的29·1%,明显偏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会计执业保护不善。会计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在检查中,仍有一些无证,低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缺乏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之人大有人在,严重弱化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及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工作的产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这是因为会计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总是有其不同的实现动机和价值标准、伦理道德标准,这就反映出不同的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情况。诚然,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状况与其先天生理特点有必然联系。但是,他们的素质可以而且应该在后天的实践和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其主观努力程度如何,往往最终决定着主体素质的高低。从会计人员主体素质差异来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可作如下概述。
(一)思想素质
会计人员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如果会计人员的思想不正确,就很难保证其会计行为的客观公正,其所制造的会计信息质量就难以令人信赖。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在会计人员中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讲原则、讲正气等方面加强教育,让他们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二)道德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既有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先进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还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以及西方社会渗透进来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会计人员对于某些领导要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的投其所好,有的.拒绝,有的表面上服从,但事后向有关部门反映,有的等领导出了事再作交代,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主体道德素质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这几年有大滑坡的趋势。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大面积的会计信息虚假与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下降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凡是道德素质高的会计人员,都具有道德自律能力,总是传播和实践着先进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并与那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通过先进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其他会计人员,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十分必要。
(三)文化素质
在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具体分析,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既有高层次的,也有中等层次的,还有一些低层次的,差异比较大,还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因为有些会计人员本来也想把本职工作做好,但由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会计改革和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难以全面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制造出来的大量会计信息不符合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要求,有的甚至出现大量的技术性和基本原理差错,以至于发生某些违法、违反科学的行为还不自知,这就难免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诚然,文化不等于文明,有了高层次的会计人员不等于有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如果上不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很难产生的,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的高低是会计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四)专业素质
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还有一些共同的专业素质要求。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和选择,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有些会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过关,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给经济管理带来了损失。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佳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这需要我们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地提高专业素质,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专业保障。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一)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引起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对会计系统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会计的基本假设有了变化,会计核算的重心发生转移,会计计量模式得以改进等等,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同时也需要他们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需要他们具有创新思维来适应环境,适应潮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虽是一句俗语,可是伴随着知识有效期的缩短,自学校毕业后若不继续汲取新知,则在校所学知识将很快成为过时,或者知识根本就不够用。知识的提升量与资讯化密切相关,知识的增加量与时间呈反比,即知识增加的时间缩短,但量却呈几何级数增加。因此,终身学习确有其实质上的必要,欲适应未来的会计工作,终身学习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要把诚信放在首位,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追求,以诚信为做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会计行为,就是要求会计人员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也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力保障。无论何时,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是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失去它就无从谈起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即会计工作的合法性,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对照会计法规,知法守法廉洁自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决定财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把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心无杂念,依法办事。
(三)加强后续教育,不断增加新知识。
所谓后续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后续教育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后续教育是不可避免的。
针对当前会计队伍现状,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曾指出:一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三风气不好,伪造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强制性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2021年会计职业道德个人心得体会文本【三】
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会计人员提供不真实、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在账簿上做文章,不按规定设置账簿或设置多套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某些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扩大业务,在开具发票时不遵守财务制度,不严格如实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而按照采购人员的要求虚开发票,甚至在没有发生任何业务的情况下也给开具发票。这就导致大量假票据出现,会计人员根据这些不真实的原始发票进行业务处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与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称。在前阶段,澄城县会计事务所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进行了注册登记检查,共检查会计人员1373人次。首先在学历方面,研究生4人,本科生93人,二者总计约占总数的7%,大专学历451人,约占总数的32·8%,中专学历566人,约占总数的41·2%,高中学历以下有253人,约占总数的18·4%。比较之下中专类及中专以下会计人员明显偏多,中专以上偏少,两者形成显明对比反映出我县会计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偏低的现象。其次,在会计职称方面,注册会计师7人,高级会计师4人,中级会计师职称95人,初级会计师职称284人,全县拥有职称的会计人员尚不够400人,仅占会计人员总数的29·1%,明显偏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会计执业保护不善。会计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在检查中,仍有一些无证,低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缺乏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之人大有人在,严重弱化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及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工作的产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这是因为会计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总是有其不同的实现动机和价值标准、伦理道德标准,这就反映出不同的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情况。诚然,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状况与其先天生理特点有必然联系。但是,他们的素质可以而且应该在后天的实践和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其主观努力程度如何,往往最终决定着主体素质的高低。从会计人员主体素质差异来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可作如下概述。
(一)思想素质
会计人员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如果会计人员的思想不正确,就很难保证其会计行为的客观公正,其所制造的会计信息质量就难以令人信赖。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在会计人员中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讲原则、讲正气等方面加强教育,让他们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二)道德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既有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先进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还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以及西方社会渗透进来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会计人员对于某些领导要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的投其所好,有的拒绝,有的表面上服从,但事后向有关部门反映,有的等领导出了事再作交代,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主体道德素质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这几年有大滑坡的趋势。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大面积的会计信息虚假与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下降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凡是道德素质高的会计人员,都具有道德自律能力,总是传播和实践着先进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并与那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通过先进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其他会计人员,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十分必要。
(三)文化素质
在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具体分析,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既有高层次的,也有中等层次的,还有一些低层次的,差异比较大,还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因为有些会计人员本来也想把本职工作做好,但由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会计改革和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难以全面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制造出来的大量会计信息不符合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要求,有的甚至出现大量的技术性和基本原理差错,以至于发生某些违法、违反科学的行为还不自知,这就难免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诚然,文化不等于文明,有了高层次的会计人员不等于有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如果上不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很难产生的,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的高低是会计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四)专业素质
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还有一些共同的专业素质要求。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和选择,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有些会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过关,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给经济管理带来了损失。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佳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这需要我们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地提高专业素质,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专业保障。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一)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引起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对会计系统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会计的基本假设有了变化,会计核算的重心发生转移,会计计量模式得以改进等等,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同时也需要他们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需要他们具有创新思维来适应环境,适应潮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虽是一句俗语,可是伴随着知识有效期的缩短,自学校毕业后若不继续汲取新知,则在校所学知识将很快成为过时,或者知识根本就不够用。知识的提升量与资讯化密切相关,知识的增加量与时间呈反比,即知识增加的时间缩短,但量却呈几何级数增加。因此,终身学习确有其实质上的必要,欲适应未来的会计工作,终身学习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要把诚信放在首位,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追求,以诚信为做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会计行为,就是要求会计人员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也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力保障。无论何时,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是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失去它就无从谈起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即会计工作的合法性,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对照会计法规,知法守法廉洁自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决定财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把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心无杂念,依法办事。
(三)加强后续教育,不断增加新知识。
所谓后续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后续教育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后续教育是不可避免的。
针对当前会计队伍现状,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曾指出:一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三风气不好,做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强制性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2021年会计职业道德个人心得体会文本【四】
会计从业人员的 职业道德 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以及强化服务八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充分体现了一个会计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精神,学习会计职业道德心得体会。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重新 学习,给了我不小的收获和启示。
首先,让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更好的为公司和客户服务的思想。同时,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其次,增强了岗位责任感。会计部门是公司办理结算业务的中介组织,是资金活动的枢纽,是联系各个经济单位和个体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和地位,取决于岗位每个员工的敬业程度。开展本次职业道德的重新学习,就是要使每一名员工都要热爱本职工作,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岗位的意义和价值,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本职的工作中,资料共享平台《学习会计职业道德心得体会》。通过本次的再学习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员工要自觉地把自己的职业与公司的发展壮大结合起来,树立会计岗位工作的荣誉感,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诚实守约、服务客户、奉献公司的职业道德。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就是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要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刻苦学习业务技术,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才能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再次、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以此为契机,强化了遵纪守法意识,在廉洁自律部分的学习中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知法、懂法、守法对自身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它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本次的再学习,使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使自身的职业操守和拒腐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也为自身在日后的工作中遵纪守法和拒腐防变能力的提高再次打下了更加坚实和牢固的基础。
通过本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学习,使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自己做好会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今后我将不断地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牢固树立为公司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21年会计职业道德个人心得体会文本【五】
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会计人员提供不真实、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在账簿上做文章,不按规定设置账簿或设置多套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某些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扩大业务,在开具发票时不遵守财务制度,不严格如实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而按照采购人员的要求虚开发票,甚至在没有发生任何业务的情况下也给开具发票。这就导致大量假票据出现,会计人员根据这些不真实的原始发票进行业务处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与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称。在前阶段,澄城县会计事务所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进行了注册登记检查,共检查会计人员1373人次。首先在学历方面,研究生4人,本科生93人,二者总计约占总数的7%,大专学历451人,约占总数的32·8%,中专学历566人,约占总数的41·2%,高中学历以下有253人,约占总数的18·4%。比较之下中专类及中专以下会计人员明显偏多,中专以上偏少,两者形成显明对比反映出我县会计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偏低的现象。其次,在会计职称方面,注册会计师7人,高级会计师4人,中级会计师职称95人,初级会计师职称284人,全县拥有职称的会计人员尚不够400人,仅占会计人员总数的29·1%,明显偏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会计执业保护不善。会计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在检查中,仍有一些无证,低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缺乏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之人大有人在,严重弱化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及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工作的产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这是因为会计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总是有其不同的实现动机和价值标准、伦理道德标准,这就反映出不同的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情况。诚然,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状况与其先天生理特点有必然联系。但是,他们的素质可以而且应该在后天的实践和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其主观努力程度如何,往往最终决定着主体素质的高低。从会计人员主体素质差异来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可作如下概述。
(一)思想素质
会计人员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如果会计人员的思想不正确,就很难保证其会计行为的客观公正,其所制造的会计信息质量就难以令人信赖。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在会计人员中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讲原则、讲正气等方面加强教育,让他们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二)道德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既有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先进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还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以及西方社会渗透进来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会计人员对于某些领导要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有的投其所好,有的拒绝,有的表面上服从,但事后向有关部门反映,有的等领导出了事再作交代,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主体道德素质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这几年有大滑坡的趋势。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大面积的会计信息虚假与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下降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凡是道德素质高的会计人员,都具有道德自律能力,总是传播和实践着先进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并与那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通过先进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其他会计人员,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十分必要。
(三)文化素质
在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具体分析,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既有高层次的,也有中等层次的,还有一些低层次的,差异比较大,还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因为有些会计人员本来也想把本职工作做好,但由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会计改革和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难以全面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制造出来的大量会计信息不符合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要求,有的甚至出现大量的技术性和基本原理差错,以至于发生某些违法、违反科学的行为还不自知,这就难免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诚然,文化不等于文明,有了高层次的会计人员不等于有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如果上不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很难产生的,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的高低是会计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四)专业素质
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还有一些共同的专业素质要求。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和选择,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有些会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过关,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给经济管理带来了损失。这说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佳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主观原因之一。这需要我们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地提高专业素质,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专业保障。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一)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引起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对会计系统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会计的基本假设有了变化,会计核算的重心发生转移,会计计量模式得以改进等等,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同时也需要他们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需要他们具有创新思维来适应环境,适应潮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虽是一句俗语,可是伴随着知识有效期的缩短,自学校毕业后若不继续汲取新知,则在校所学知识将很快成为过时,或者知识根本就不够用。知识的提升量与资讯化密切相关,知识的增加量与时间呈反比,即知识增加的时间缩短,但量却呈几何级数增加。因此,终身学习确有其实质上的必要,欲适应未来的会计工作,终身学习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要把诚信放在首位,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追求,以诚信为做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会计行为,就是要求会计人员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也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力保障。无论何时,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是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失去它就无从谈起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即会计工作的合法性,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对照会计法规,知法守法廉洁自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决定财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把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心无杂念,依法办事。
(三)加强后续教育,不断增加新知识。
所谓后续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后续教育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后续教育是不可避免的。
5.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 篇五
2021全国道德模范个人观后感心得1
我观看了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各位道德模范的事迹感动着我,特别是林俊德院士在生命最后关头仍不忘工作、与死神相搏斗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震撼着我的心灵。生命垂危的林院士宁愿放弃治疗也要工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了多工作哪怕是一秒钟,强忍着身体的疼痛不愿躺下来,他怕躺下就再也起不来,再也没法工作了。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多么高尚,多么伟大的人啊!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还是实现个人价值,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恪尽职守,在提高自己职业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祖国。我们应以林俊德院士的精神为镜子,时刻检验自己的内心是否有信心、决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党和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意义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走到人生尽头时,已经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希望我们走到人生尽头时,也有资格这样说一声!向令人尊敬的前辈致敬!
2021全国道德模范个人观后感心得2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道德模范。这个城市有了他们才更加美丽,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们洗却了心灵的污垢,诠释了道德的真谛。
我就认识这样一个人。这位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的特等发明奖。
年过古稀,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袁隆平依然坚守在一线,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田,上午9点半到10点半,下午3点半到4点半,是他固定到试验田的时间。越是打雷刮风,越是下大雨,他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因为那是检验他的“宝贝”的关键时刻。袁隆平告诫助手们:“搞科研,要有一种在国际上争先的精神。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人家后头。”他要的就是抢占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制高点。袁隆平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世纪的第一年,超级稻首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顺利实现。
袁隆平同志等是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写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做出了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贡献。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百折不挠,乐于助人,甘于奉献。
2021全国道德模范个人观后感心得3
通过认真学习过道德模范事迹之后,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一些像刘国红、李远红、李泽英、白凯、颜昌峰、万权红等36名这样闪光的名字!从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我十分感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动于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业务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
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刘国红是贵阳市公交出租汽车公司四车队三班班长,一名的普通的士司机。多次在营运中做好事、见义勇为。李远红带着许士强改嫁,和现任丈夫蔡德全开始共同抚养幼女,照顾瘫痪前夫,演绎了一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保姆妈妈”李泽英带着卓遵琴抛下的卓欣和卓欢(双胞胎弃婴),艰辛地走过了十多个春秋。如今卓欣和卓欢慢慢长大了。现在,她带着姐妹俩和自己的孩子,用汗水和劳累兑现自己的承诺。是一名贵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村民。他平常就乐意帮助和关心别人,他始终认为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是人间正气。近六年以来,先后抓获抢窃手机、项链、耳环的犯罪分子就达9起。他总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精神去和一切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感人故事等等。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他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他们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他终于病倒了,在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怀鼓励下,最终转危为安,完全康复,创造了生命奇迹。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他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后,都坚持学习水文业务知识和专业理论,记录大量的读书笔记。长期的勤奋学习、刻苦练兵,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曾两次在全国大赛上大显身手。他勤奋敬业,不懈追求,平凡的岗位见证了水文工作者的奉献和忠诚。
四,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品质。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然而张宗良的事迹告诉我们,一辈子做好事再难,他也要做!张宗良多少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回保才,回保才老人是一名受过伤的残疾军人,在解放战争中失去了左臂。张宗良从小就崇拜英雄,崇拜那些在战争时期扛过枪、立过功的抗战英雄。了解到回保才不幸的经历,他真正的走进了他的家,冬季为回保才老人买煤取暖,夏季为老人做足防暑防雨工作,每次去老人住的地方他都要把所有生活垃圾都清理干净,每一个节日都提前为老人准备好过节的东西,数年如一日,成了老人家里的义务维修工和服务员。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2021全国道德模范个人观后感心得4
最近一段时间,在全国上下掀起了评选道德模范的热潮。社会上树立了一批被人民认可的道德典型,我们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的认识,端正对社会的认识,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道德有着多元的标准,比如爱国、宽容、厚德,也包括孝道都应该是传统美德的体验。很多民族都有宗教信仰,而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现在中国社会上被物质浸染后,人们的信仰被倾向于了金钱和权利,这样的人是很可怕的。这样的人生没有指示灯,会失去方向,变得迷茫。而我们要说,中国人除了有悠久历史中所一直存在的宗教信仰外,在现今社会,我们的民族,我们广大人民心中更有一种自身存在的优良传统和道德指标,更多的民族英雄就是我们大家的楷模,他们身上所存在的优良品质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楷模有千千万万,他们不一定是地位很高,多金富有的人,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平凡得就如身边的你我他。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在他们平凡的人生中,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鞠躬尽瘁,对周围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无私奉献。他们把平凡谱写成了不平凡,从平民英雄上升到我们心中的道德楷模。
我们现在正在提倡要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首先要有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每天发生的很多小事,我们没有在意,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符合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许许多多小事,恰恰表明人心向善是我们社会的主流,甚至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一个人从小心目中的道德楷模可能有很多很多,有的是从书中知道的,有的是在影视作品中了解的,但哪一个人物给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震撼,才能对你的实际生活有所帮助,而社会这次再次掀起道德楷模的学习,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激励和启发,让我们常常去敲敲心灵的门窗,问问我们自己做的怎样。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行动诠释了“真爱与无私“;高淑珍用单薄而坚强的肩膀挑起了“炕头小课堂”;天使何玥捐献器官延续了三个人的生命……他们有着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但平凡的背后,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让我们认识到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是他们的爱与付出让奉献与感动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让道德的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人间。
作为普通的教师,人们常说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敢用这样高尚的头衔去称呼自己,但我们知道自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那么道德标准在我们心中应该看得更重,让我们的一举一动成为自己人生历史上的美好。
2021全国道德模范个人观后感心得5
魏杰彪冒着生命危险勇跳黄河救人的高尚道德,得到了社会的赞扬,此为“得”;单位给予两万元奖励,此为“得”;魏杰彪将奖金捐给骨癌女孩,引发爱心大接力,也可谓“得”……然而,还有更多的好人不是“高富帅”,都是“小人物”,甚至还在为安身立命而犯愁。如何让有德之人皆有“得”,是关系到“好人之城”究竟能走多远的大问题。
一时做好人易,时时做好人难。魏杰彪并非偶然,其与--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和“德润新乡”建设活动是分不开的。当一座城市将宣传和推动“好人现象”作为常态意识,放大善行德行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必将引发连锁反应,引发更多的爱心故事。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好人做好事的动机绝非是冲着自己有“好报”有“好得”。但是,作为社会总体评价机制,我们必须做到“让有德者有得”。
为让有德者常在,有德者有得,--市着眼建立长效机制,从结对帮扶形式、帮扶对象、帮扶标准、帮扶流程、考核办法等方面都有具体措施。该市采取文明单位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建立“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对道德好人实施规范化、动态化、长效化帮扶。
让有德者有得,还需要继续探索如何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机制,让“好人之城”成为好人的坚强后盾,最终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好人模式”,让好人作为城市道德标杆带头引领,让标杆真正成为一呼百应的带头人,让标杆的善举真正发挥出规模效应,“繁衍”出更多人的善举。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真正成为一座温暖之城、道德之城、最美之城。
每一个“好人”的个体行为,都是一盏引领民心的明灯,感动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当善行成为一座城市的寻常事,文明便有了深深扎根的土壤,爱心便有了不断生长、传递的希望。
6.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 篇六
丹阳市新桥镇卫生院朱国兰
人生需要职业,职业需要道德,结合这次学习内容,对职业道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热爱本职工作
做为一名护士,需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做到不怕脏,不怕累,忠于职守,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且要学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
二、提供优质服务
病人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我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绪,用自己亲切的态度使病人充满信心,感到温暖,视病人如父母兄妹,做到礼貌、热情、主动周到,体贴入微,在服务中投入自己的真感情。
三、丰富知识技能
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理论知识扎实,而且要求技术操作精巧、熟练,这样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病人,结合工作实践,刻苦学习,不断掌握本行业,本专科的新技术,不断学习新理论,注意新动态并争取取得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四、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缺点或错误,与集体、领导和同事特别是病人不可避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或纠纷,当错误和矛盾发生时,首先,要自己进行反省和检讨,严于剖析自己,勇于自我批评,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向,选择道德行为,纠正不道德行为,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也会对同事的职业道德修养有所启发。
在工作中关心集体,关心同志,尊师爱徒,团结互爱,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7.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 篇七
【关键词】史华慈 道德伦理 个人“修身”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3-02
史华慈作为中国思想史研究大家,其研究并不停留在对人物思想形而上学的建构,而是将重心落在对人性的关切与对中国文化独特价值的肯定,他把中国的先秦思想看做轴心时代思想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在《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中强调诸子思想中的道德与修身,注重对古代中国道德精神资源的挖掘,这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对人性的深思与人文关切:史华慈道德精神的出发点
史华慈提到“卢梭是一位彻头彻尾的道德主义者”时解释说,“道德在这里指的首先并不是由本身在道德上是中立的技术手段所产生的可欲的社会成果。它指的是人的贴身的道德素质。” 尽管史并不完全赞同卢梭的道德思想,但表明了史批判工程主义取向为代表的功利主义道德伦理。在《古代》中,他表现出对孔孟、韩非子等诸子思想极大的同情与尊重,不会尖锐批判任何一家之言,但仍然有这样的直觉:面对墨子的“利他主义”的功利主义伦理观、韩非子绝对“行为主义”的功利主义伦理观、荀子介于功利主义与道德主义伦理观不无微词,但谈及孔孟,史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共鸣。这与史华慈一向注重对人性复杂性的思索相关联,将这一人性描述为“人的意识世界”。[1]他认同的人性模式可理解为由意识、处境和行动三者之间的“三角互动”所交织而成的有血有肉的网络,既看到人受自身阶级利益限制所表现出的失误性,也看到人具有通过反思与行动超越自身局限的自主性。史认为人性的内在张力只能靠自省自诘不断缓解,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良方。[2]正是对人性的深刻洞见,史在解读先秦诸子的道德伦理思想过程中注重展现其多样性及内在张力,并从中折射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二、古代中国思想世界中道德伦理与个人“修身”之论争
史华慈对“轴心时期”诸子道德伦理思想的解读,是以整体的文化取向向具体的问题情境的思想脉络展开的,呈现的是动态有序的思想论争之图景,对孔子道德伦理通见的阐述,孟子、荀子对其的辩护,墨子、杨朱、韩非的进攻等,进行对话与碰撞,展现了诸子在道德与修身思想上的互融性与差异性。
1.道德动源的“义利”之争
史认为有关“义利”之争是孟子道德哲学的核心,涉及到对道德本体论根源的追溯。孔子关切“天下失道”,那么人为何会偏离道、偏离善,该如何纠正堕失的世道人心,成为人们追问的焦点。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实现充分的道德生活的内在禀性(体现为仁、义、礼、智四种德性), 对道德动机的看法持鲜明的态度:只有在预设了将“仁义”作为目的本身,并依照仁义而行动的反映人类本质的能力之后,才能取得优良的社会后果[4]。在杨朱与墨子二元对立的“义利”观上,孟子批判其走向两种极端,认为儒家代表着在完全自爱与完全没有等差的“利他主义”之间的符合常理的中介,其实最根本的对立,是孟子反对墨家道德学说的功利主义基础,墨家的“兼爱”思想仍是一种工具,是对“利益”的强调。但在墨、法两家伦理观的碰撞中,史又强调墨家的“功利主义”与法家绝对“行为主义”的“功利主义”是存在差异的,对法家而言,任何思想所具有的都只不过是一种为我所用的纯粹工具性或御用化的价值 。墨子的目标仍然是普世主义的,是以“世界和平”和“阻止战争”为导向。[4]这里,史强调的是探寻道德的动源是“道德主义的”还是绝对的“功利主义”。
2.道德意向的“内外”之辨
诸子论争涉及到了是否注重道德意向的“内在”趋向,也就是人的自主性与道德修身关系的探讨。既然人性是复杂的,建立一个有“道”的社会究竟是靠有德行之士固有的内在道德意志来建立,还是只靠外在的道德行为规则对人的约束与管制。持“乐观主义”道德观的孟子肯定人性中固有的向善趋势,并坚信优良的社会是要靠有德行之人的内在道德意向。这一点上,孟子从理论上捍卫了孔子强调“内在性”的立场,史指出“道德能力的来源必定要向内寻求”,才是《论语》和《孟子》的启示中最富有创新的方面。[4]尽管荀子反对孟子所认为的“人心中存在与生俱来的、仁义的自发倾向”,但荀子的“礼义”仍注重外在“正确”行为与规则的“内化”。史通过肯定儒家注重道德的自主性,来批判法家完全“外在”机械的道德意向。慎到否定作为社会秩序的诸因素之一的个人道德和知性思想判断所起的作用,他描述:“然则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4]否定道德品质的影响能力,反对培养“君子”和“贤人”。史表现出对法家消除个人能动性和有意识的道德活动的培养模式的不赞同,认为儒家注重道德自主性与提高道德修养的内在过程更具“现实主义”和深刻性。
3.道德修身的“学思”之论
在史看来,儒家在道德与修身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是更加积极、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观,这种内在道德意志离不开不断的学习与审思。在学与思的能力上,荀子比孟子关注的更多,尽管他们都主张深思熟虑的行动与努力,但在荀子那里,其包含纯粹的知性努力以及通过不断积累获取知识的能力,《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他十分注重学习与自省的作用[4]。荀子对学习的强调是圣人和君子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将自己的本性置于控制之下所做的努力。在学习观上,荀子比孟子更接近《论语》,《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习能不断使“礼”内化,践行君子德行,从而实现“仁”的最高理想。
三、史华慈论先秦世界中道德修身思想的当代文化意义
史华慈始终持谦虚的文化整体观,将文化比喻成一种化学上的复杂化合物,文化内部是充满着种种深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矛盾, 还关注当今持有的“传统”与“现代”断层的问题:“西方与中国的思想都在上古世界所创造的繁复间架中运作,都有一部有意义的、富创造性的、艰苦的思想史可讲。”现代的延续应建基于传统价值之上。在这种文化观下,作为主体的“人”,史有着深刻洞见,使其在中国思想的问题框架下而不是西方的模式来提出问题并作出解释,持理解与尊重的态度对中国先秦道德伦理思想中人性之复杂性作出深邃的思考,对儒家注重道德内在修养与道德自主性表示肯定,从对人性关切的高度挖掘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道德精神资源。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是在缺失对人性内心的探求与关注、道德失落的现状中,反思传统道德,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人文意义。
参考文献:
[1] Schwartz,B.I.ChinaandOtherMatters[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6
[2] 林同奇.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J].世界汉语,第二辑,2003.
[3]徐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林存光.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秦汉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第63页.
[5]史华慈,刘梦溪.现代性与跨文化沟通—史华慈教授访谈录[J].《世界汉语》.第二辑,2003.
【道德经个人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思想道德的个人心得体会800字08-03
道德经心得精选800字09-14
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09-01
个人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10-28
道德风范心得体会06-11
员工道德讲座心得体会08-07
职业道德心得体会09-01
社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10-02
警察职业道德心得体会10-1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会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