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改之我见

2024-11-12

初中数学新课改之我见(共9篇)(共9篇)

1.初中数学新课改之我见 篇一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方式创新之我见

摘要:中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面对新课标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初中政治教师应着眼于教学目的,立足于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以实现素质教育赋予政治课的使命。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政治教学;教学方式;创新

《中学政治课程标准》给政治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知识挑战。新课标要求改变过去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积极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看,新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也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目前,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上课时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新课标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应着眼于教学目的,立足于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动之以情中晓之以理,以实现素质教育赋予政治课的使命。

一、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一些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考试的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引导、培养和塑造。

2、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教师容易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

3、对综合探究课一些教师并不十分重视,仅在课堂把有关的知识点简单地提一提,议一议,交代

一、两个简单的结论。殊不知综合探究课是希望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探究过程,把握探究方法,培养协作精神和能力。

二、把握知识接合点,加深学习观念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结合点。只有抓紧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准确地把握了各种知识的接合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2、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老化、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过去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受用终身。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不停学习新知识、涉足新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变化,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的需要。例如,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学生希望研究的问题大大超出了教材、课堂教学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很多都超出了政治教师的专业范围,教师根本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时都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面对这一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文理知识基础,建构新型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如果没有具体形象做为支柱,就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概念。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自觉地掌握基本观点。

1、师生互动

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特别是在我们政治学科当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要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和要求,必须创新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互为信任的新型关系,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例如在练习课时,可以采取一些活泼有趣的游戏,刺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之感兴趣,愿意去背学习内容。游戏完成后,教师再点名让学生回答,或者是让会了的同学提问别的同学,以这种方法开展练习,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舒缓了紧张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小品、演讲、图画、等各种形式把采访到的内容告诉大家。这样不仅让学生调动了空前的积极性,还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自主探究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是一种传授式教学,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学生看,老师写学生抄,压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就必须在教法中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自主探究式。通过在课堂中引入一些辩论会、即兴演讲、角色换位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课时,课前可以安排学生自编小品,把青少年依法受到的四方面保护以短剧形式生动演义出来。不但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还体现了新课程中的创新精神,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完成教学任务。

3、课外阅读

现阶段有一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些学生对时事政治或社会漠不关心,这不得不是政治教师的悲哀。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注意材料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引导学生搜集时政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对每个热点问题给出一到两个提示问题,再定期印发给学生课后阅读。例如在讲到初中政治第二册时,由于课程主要与法律常识有关,教师可以把自己搜集的一些案例给学生读一下,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还可使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课后进一步得到内化。

4、启发引导

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例如讲授关于七年级培养坚强的意志这一课时,书本上涉及到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很多学生提出了疑问:愚公这种蛮干的方法可取吗?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并采用启发式提问,使学生讲出他们的想法,当第一位学生讲出可用炸药时,可以以鼓励的话语肯定他,再紧接,开隧道,用缆车,搬家等,各种透着奇思妙想的答案在学生中涌现,孩子们创新的意识也由此被激发。教师可以将这个传说放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重新让同学思考,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于是,让学生知道:不怕辛苦,不放弃自己的家园,齐心协力就能把自己家园建设得更美好。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共同学习,共同探究,从而通过师生双方的交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5、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思想政治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不但可以增加教学容量,还可利用音乐、录像、图片等新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例如在讲“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时,可以播放《法律,我们的好朋友》这段动画歌曲,通过音乐和画面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积极性。

总之,新课标带来了新理念,新理念将带来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新变革。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教学预设,提炼教学过程,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陈立峰.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人格塑造[J]文教资料2007(6)

陈俊.试论现代教学手段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7(1)

李小娜.创新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南方论刊2005(9)

2.初中数学新课改之我见 篇二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确保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 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只简单地重视那些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这些知识对学生了解音乐虽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免会打击学生对音乐学习动力, 大大降低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经过调查和研究, 我发现在学生内心对音乐充满着期待和盼望, 他们希望音乐课堂不要像其他学科那样只是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 而是要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 在音乐课堂中能够享受到美感、轻松和愉悦。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不能够满足学生内心的渴望, 和他们的期待是背道而驰的, 便会大大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使他们不喜欢音乐课堂。

为此, 教师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善现阶段的教学方式,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 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提高音乐欣赏课程的质量和效率,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获取基础知识, 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相关知识,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欲望, 让音乐能够轻松地走进学生的心里, 净化学生的心灵。

例如, 在欣赏音乐作品《渴望春天》时, 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一年四季的感受, 并且指出自己所喜欢的季节。在学生的谈论中我会获取在他们心目中春天的美好情境, 最后我将大家的意见以及自己对春天的看法融合在一起, 用优美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一幅理想、漂亮的春天画面, 让学生的情感在这个时候达到最饱满的状态, 从而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渴望和期盼。这个时候带领学生一起去欣赏这首音乐作品, 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之情, 促进学生在情感上能够和作者产生共鸣。这样, 当教师再去仔细全面地分析音乐作品中的特点和知识时, 学生积极性便会很高, 能够有效地提高我们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运用学科间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品味

音乐作品中包含的知识丰富多样, 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课堂教学中, 教师想要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和理解音乐作品, 就必须引导学生全方位的掌握知识, 开拓自己的视野。为此,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保持开放性的教学态度, 能够结合各学科的教学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情感。

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学习各种知识, 而这些知识都会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利于政治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了解作品背后的社会政治背景;历史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语文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每句歌词的具体含义;地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当地音乐的特点……例如, 在欣赏音乐作品《啊!非洲》这首音乐作品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美术知识绘制出更多象征着非洲的画面;利用舞蹈知识来表现非洲人们的热情;运用语文知识来描绘音乐中的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非洲的文化背景, 以及作品中包含的情感以及对非洲的赞美之情。这样就会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欣赏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养成创造性的学习习惯。

同时音乐知识也能够帮助其他学生开展轻松有效的学习, 为其他学科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例如, 在体育课堂中, 教师可以利用节奏型和韵律性都很强的音乐作品来营造欢快的训练氛围, 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在历史课堂中, 能够运用音乐来帮助教师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等。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科间密切的联系, 相互融合、相互拓宽, 共同学习和发展。

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让音乐围绕在学生身旁

音乐不像数学知识那样拥有固定的思维和模式, 为此, 音乐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音乐作品是一种抽象的艺术, 在每一首作品中都包含着独特的思想和内涵, 但是会由于欣赏人的不同而获取不同的感受。新课程改革之后, 在音乐教材中设置了一些欣赏的音乐曲目, 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这些作品的作用和特点, 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欣赏环境和氛围,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和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 在欣赏歌曲《青春舞曲》这首新疆民歌的时候, 我让学生根据歌曲中的节奏来体会和想象新疆人民的情感, 然后结合自己的音乐知识填补一些音乐旋律, 使得这些旋律也能够充分体现新疆的特点和情感。这样便能够深入地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发散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并不是曲调、符号的简单组合, 而是着作者真挚的情感, 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作品, 就不能只是从知识层面来进行简单的剖析, 这样学生是无法真正地体会音乐之美, 享受音乐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为此, 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发挥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 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 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 这样更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作品, 用心来聆听, 让学生徜徉于音乐的殿堂。这样更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启迪、思想的提升与身心的愉悦。

3.高中数学新课改之我见 篇三

一、教材的改变

首先,从数量上新教材有十几本,知识的体系完全变了,有必修有选修,似乎与大学课程相似。新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面有着明显的增加,其中所含知识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同时对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显然这对我们教师自身提高了要求,也增加了教师的压力。教材大部分体现了使学生通过实践、讨论、归纳从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人文性与艺术性,而且加强了对情感活动和情感培养的关注,展示了数学教学功能的整体体现,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很好的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也使得初高中数学衔接更为紧凑。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行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关键。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赏识、期待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最好动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展示自我、探索创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充分发展。

三、转变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把数学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数学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错误的估计了学生学习数学潜力,更多的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逻辑能力,应试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训练和培养。新课程要求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多方面观察和评价。例如: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又能促进学生注重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完善的评价方式的运用就能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习上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学习的充满兴趣。

4.初中语文课改之我见论文 篇四

课堂教学改革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抓住一个中心,落实两个基本点,用好三宝,实现四个突破,走读书与实践相结合之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抓住一个中心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而建设合作学习小组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及合作精神;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和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需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习《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便可分若干小组让学生联系生活举实例,得到事物的不同答案,让各小组尽显神通,展示风采。同时,老师要做到依趣分组,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取组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因为所选是各人的兴趣特长,又是实现自我管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能促进学生做得“最好”。这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能让他们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分组合作小组建设还要注意男女比例搭配,学习能力按低中高搭配,便于让学生互帮互助,培优辅差。

落实两个基本点

落实两个基本点就是如何建立教学模式、如何科学评价小组建设,对合作小组学习效果和小组表现进行科学监测。

首先是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老师就要设计自己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由于体裁、课型不同,可建立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如文言文学习可用“习、讲、练、测、评”;诗歌学习可用“读、品、悟、背、诵”;现代文阅读可用“导、读、疑、析、练、拓、测”;作文教学可用“立意、选材、提纲、修改、润色”。教学模式建立后,一定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调整,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可让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观察本组学习效果好的同学,对他们的学习行为进行研究,供自己借鉴。可在本组间开展传帮带活动,抓“两头促中间”,整体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其次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评价可以自主学习、答疑、纪律、合作能力、作业完成、监测成绩等进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期一总评,评出优秀学习小组、先进个人、进步之星等。科学评价体系不仅能促进小组进步,还能让学生个性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和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好三大宝贝

用好教学三大宝贝,就是信息技术、导学案、小组长。

首先要用好信息技术这一法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堂堂网和全国资源全覆盖进行网络教学。

其次要用好导学案这一珍宝。所谓导学案,就是以备学生为主,教师将预习内容、知识点、难点、思考问题、练习、自我检测等,均放入导学案中,让学生课前预习,能解决的课前解决,不能解决的可放到课堂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学生还可以当堂设疑提问,当堂解决。这就达到了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教《故乡》一文,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闰土的变化的?从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这对表现文章主题思想有什么作用? 这样一来,“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有“路”可走,有“纲”可循,让学生带着预习效果走进课堂,教师真正成了“抛砖引玉”人。这样做不仅培育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终生受益,培养了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再次要用好小组长这个“活宝”。小组长是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者,在本组中起引领和上下联络功能的协调作用。一是要选拔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号召能力的学生当组长,让小组内形成浓厚学习氛围。二是教师对小组长要加以培养指导,教他工作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除了教师的合理运用外,小组长更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可通过种种方式确定由那些学习成绩好,主动性强,文化素养高,善于与人交流,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小组长。小组长担负着联络教师和召集、督促、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同时还起着小组内协调、疏通的作用。当小组成员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小组长要组织讨论、分析,使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接纳和支持,最后达成共识。因此,我们要将一个个小组长培养成一个个小老师,在他们带领下,学生们越来越善于合作,乐于合作,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战斗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四个突破

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否实现四个突破。

管理上有突破,更科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以先进带后进,让组长、科代表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批阅作业,实现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教学上有突破,更轻松。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通过堂堂网教学和灵活多变的教法,让老师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认真备课,研究学生,改革教法,达到轻松愉快教学之目的。

学习上有突破,更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学生以学习为乐。因此,语文老师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如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进行课本剧展演、出版小组优秀作文集等,教师的感染力、爱心也是让学生爱上语文,快乐学习的源泉。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享受快乐,超越自我。

5.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 篇五

明光中学 张继煌

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拉开了帷幕。常言道,不破不立,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但素质教育在中国倡导了多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试制度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没有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误区,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对高中地理必修

(一)的认知

湘教版的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采用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显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的展现方面,刻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

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1 动手:引导学生演示昼夜更替,解释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动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些都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材还删除了一些难以读懂,不易理解的地图;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教材包含的大量地理信息,给教师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的发展空间,以利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近半个学期以来教学工作上的困惑

近半个学期的教学,我尽力把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图表,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我们每一位高一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在近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感觉到课时紧张,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又难于满足,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对学生的困惑,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出现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幅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一下难于适应,给我们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知道,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还是难于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导致兴趣渐无。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困惑着许多教师。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我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我们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现行的高一地理课标有四个版本(地图版、湘教版、人教版、山东版),四大版本教材知识结构等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教师不可能不考虑这些。例如作为走在高中新课改革最前沿的广东省,为了对付2006年的第一次高考,地理教师不得不把以往最早的16开的旧地理课本搬到了课堂,因为就目前而言,高考如何以这四套教材配套还是个迷,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对如何把握好教材与课标有许多的困惑。另外教材与教辅资料明显不配套,新的教材还没有相应的教辅,现有的教辅资料还都是以旧教材为蓝本,许多新教材中已作了相应的修改和删减,但在练习中出现,如新教材中的地转偏向力的内容已作了删除,但在教辅中都出现了这些问题,在后面的“单元大气的运动”中又出现了这一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该不该讲,应讲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

学校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工作上与现行的高一地理新课程的要求明显置后。高一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结论性的东西减少了,但学生的活动增加了,动手、动脑、动眼观察等实际操作的内容明显增多,但学校与之配套的教学辅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乏。如教师手中没有挂图,上课只好用手画图,这一方面影响课堂效果,同时也浪费时间,影响老师教学进度。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软件相对缺乏,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以此产生的时差和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难以理解,这些也都对新课改教学带来困惑。

4.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们仍然受传统教学的经验的影响,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总是想讲得面面俱到,千方百计的给学生灌输,新教材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于学习,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新教材在知识体系虽不如旧教材系统,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给学 3 生挖好沟,引好水,而不是要教师连坑一起挖好,特别是有时我们不仅帮学生挖好坑,而且越挖越深,这都使我们走进了高中新课改的误区。另外教师在对待案例的教学,教案和教师用书都没有任何的解释和说明,而且对于学生来讲也是难度很大,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

三、在教学中的一些主要做法

针对以上现象,我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我也充分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为此我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有: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要求有记录,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②组织各类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此外,还根据实验班、重点班、普通班平实验班有学生共同参与,无论结果如何……此外,4 备课组还根据普通班实际情况的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实验班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作业布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各方面都使用较高的标准,从而满足实验班学生学习的需要。

4、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课标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地理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板块构造学说教学时,把教科书中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移动》多媒体课件,让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以连续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大洋板块向下府冲,大陆边缘褶皱隆起,引发火山地震的现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5.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6.初中数学新课改之我见 篇六

摘要: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内化沉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创新的过程。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创造者,检验一位教师是否真正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以致创造者,很大程度体现在其课堂上。课堂的评价就尤为重要,只有正确的评价才能形成正确的导向,才能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课程改革  有效  语文课堂  评价

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内化沉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创新的过程。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创造者,检验一位教师是否真正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以致创造者,很大程度体现在其课堂上。评价一堂课究竟看什么?是看教材或者教参上提供的教学目标,还是看教师的经验?是看学校或者教研室、研究机构拟的教学评价条文,还是看学生的反应? 语文教学,我们在传承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同时,更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最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笔者执教近三十年,听了许多教师的随堂课,公开课,课后均参与了评课,从中发现一些不良现象:一是参评的教师囿于同事关系,出于一团和气,报喜不报忧;二是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缺乏正确的评判标准,不能评判优劣;三是照搬<<新课程理论丛书>>上的条条框框,实施教条式的评判,表面上显得理论十足,实质上指导性不大。可想而知,这样评课的结果往往会把错的、不足的说成对的、成功的。

怎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节好的课?”目前,教育专家、教材论专家、课程论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的争论,而进入21世纪后,都逐步归结到课堂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在“综合素质”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都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语文味”。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我听一教师教《死海不死》,下课前5分钟,执教老师开始总结,问:本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1.知道了死海不死的原因;2.知道了死海的位置;3.知道了死海的现状与未来;4.知道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最后,在教师的提醒下,一学生才回答说:“还学到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就学生的回答而言,我们很难区别这是一节地理课(自然课),还是语文课,我们教了七至九年级3年说明文,学生不会条理、清晰地介绍一个物体,一种科学现象,一种动物等等,不会用一些说明方法,尽管学生们知道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有的专家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是一堂好课;但我认为如果不有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等方面的训练,我们语文课的功能怎么体现?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西,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笔者认为一堂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准如下:

标准一:教师自我定位准不准?

仿佛只在一夜之间,各种带有鲜明西方文化色彩的新名词、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如春江之水,一下子涌进了我们的教学生活。这不仅使许多一般老师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而且,也使诸多名家名案面临着轰然倒塌的危险。新课程到处充满着自由的精神,洋溢着民主的氛围,呼唤着博爱的品格。凡此种种,虽然应该并正在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意识,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稀有元素。今天突然要来教学这样的教材和传播这样的观念,不但既缺少理想的教材,同时更缺乏必要的听众与合格的教师。

有人说:“语文教师是感性与理性兼有,权威与民主交融的文化使者,让我们因感性而可爱,因理性而可敬,渊博是老师让学生肃然的良方,平等是老师让学生思维活跃的前提。”现在主要结合相关课例从三方面谈谈教师的自我定位。

一是要有卓然不群的教育见识(即“知识的深度”)。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更有些老师一向是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有人说一桶的知识只能换来一滴的见识,而一桶的见识又只能换来一滴的胆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造就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要达到这样一种教学境界,在现实背景下,是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见识和胆识的。即要有人的终极关怀,要“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 。在这一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要敢于挑战教材,即作者和编者。如:如《喂,出来》,都说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定位是否准确?只要我们稍稍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这篇课文无论是从科学还是从幻想的角度来考量,都太平庸了,几乎连小学生作文的水平都还没有达到。可编者为什么要把它选进我们的教材?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单元,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是抗争,是改造的关系?还是顺从,是和谐的关系?很复杂的,整个人类都还处在矛盾和困惑中。而作者作为一个儒佛文化熏陶下的科幻作家,他借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那就是天道轮回,因缘相报。成、住、坏、空的循环往复,乃自然规律,我们不仅应该保护自然,更应该敬畏自然,尤其应该敬畏大自然里的未知世界。这不正和单元主题相契合吗?

语文自从独立设科以来,许多自然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的教育都被分流到了其他相关学科,而独有情感教育的内容被保留了下来,需要我们独自来承担。这也正是语文教材为什么多以文学作品为主的缘故(说明文几乎可以被赶出语文教材,实用文应在应用中学)。由此看来,民俗单元应该怎么上?文化单元应该怎么上?民俗单元的本意并不是要学生了解那些具体的民俗习惯,文化单元也不是要学生熟识那些具体的文化常识。而是要学生通过这些民俗习惯和文化常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譬如《竹影》,怎么看都不是一篇说明文,而是一篇记叙文。所以,我们的解读首先不在于让学生明确中西画法的差异上,而在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童稚中蕴涵的艺术之美(课文导语的原话),“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那么美丽的月夜,那么雅致的话题,那么平静的生活,正是丰子恺自己的人生写照和追求,也是对学生最深入人心的艺术教育。本文和辛弃疾的《清平乐》真是何其相似乃尔啊(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奈,溪头卧剥莲蓬。)。可惜,由于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使课堂变的杂芜了,零碎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该在通向终点的道路上,不然就是课堂的肌瘤和结巴,也就是说教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是要有准确到位的提问艺术(即“高水平的思维”)。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基本隐含在各种问题中,所以,各种教学问题的设计往往最能看出一个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水波不兴。”原因何在呢?我们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

常见的提问方法有:1、以问激趣。2、以问引思。3、以问促读。4、以问代讲。5、以问温故。6、以问授渔。如一位老师在教《风筝》一课中就有几个很好的追问。1、作者为什么“不如躲到肃杀的冬天里去”呢?因为他不想看见春天。为什么不想看见春天呢?因为他不想看见春天的风筝。为什么不想看见春天的风筝,因为他不想触动内心的悲痛。层层剥笋,直指题旨。遗憾的是还差一个最有力的追问。即为什么怕触动内心的悲痛呢?因为作者在现实中不被大家理解的并不仅仅是这样一件小事啊,作者不被人理解的事还多着呢,他内心的痛苦也还多着呢。真是有一种知音难觅,欲说还休的味道啊。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教师忽略这一点是很令人遗憾的。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除了情感上的,还有思想上的,方法上的呢?这不就给学生指明了回答问题的思路吗?

钱梦龙先生在教《故乡》时有这样一个细节:“生: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生:有。师:什么鱼啊?生:娃娃鱼。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见过,你们见过吗?生:(齐)没有: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师: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三是要有灵活多变的语言技巧(即“大量的交流”)。一堂语文课,听来能让人如坐春风,心情舒畅,与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息息相关。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实际上,于漪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锤炼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美感问题。课堂语言不仅要有规范、简洁、严密等等一般特质,更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灵活多变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尤其是教师的语言,更是最优质的教学资源。现在不是学生和教师交流不够,而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不够。

假如教师的语言总是如一池静水,无波无澜,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就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富有生气。如果教师讲课时能够或娓娓而谈,明道折理;或心驰神往,妙语连珠,或纵情抒发,饱含深情。讲课人的声音能够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就像过峦的风,入夜的雨,缕缕吹香,点滴入土,而学生呢?既是在听课,也是在听音乐,听演说,听心跳。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享受。

有人说,完善的课堂语言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幽默、演说语言的雄辩。还有人说,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虽然是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追求的境界。

标准二:师生关系定位准不准?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生?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尽管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但聚焦来看,最根本、最核心、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过去我们总是提倡“尊师爱生”,实际上是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了,并划定了师生双方一高一低的“尊”、“从”地位,而且因为教师并无尊重学生的义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总是受到抑制,所以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尊互爱的关系,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乐园,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充分展示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人格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价值的存在,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纯粹是一种姿态,而应是心灵的平等。实际上,教师的姿态直接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亲密,课堂气氛是否融洽,语言交流是否顺畅。

只有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爱心才是无处不在的爱心,只有从人格里生长出来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从社会学家的角度,人有三重生命:肉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三重生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端,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而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那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例子却时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比如:一位老师上公开课,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这个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道判断题,你认为对的举右手,认为错的举左手。这时有一位叫王**的女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知道哪是右手哪是左手?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学生哪是右手哪是左手都不知道,难道不可笑吗?当然后来了解了一下她是一个后进生。但是,这一笑,却使王**同学的自尊心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她的精神受到了挑战,老师,你想一下,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来保护学生的精神生命呢?应当说我们这位老师保护得很好!他怎么保护呢?他说:王**同学,请你看好,这是右手,这是左手(示范一下)!听课的老师包括其他的同学还是笑,有的大笑,有的掩口而笑。这个学生的精神生命继续受到威胁。下课后说不定学生还会说王**真笨,说不定还会告诉家长,说她哪是左手哪是右手也不知道,连她家长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损伤。这时老师又说:同学们,不要笑,这在心理学上叫暂时性遗忘!也就是说王**同学不是不知道而是暂时性不知道!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居然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那也是暂时性遗忘。大科学家都会遗忘,我们的王**同学有一次暂时性遗忘又有什么要紧?这个同学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再没有人笑她,更可贵的是这个老师继续说下去!我非常赞赏王同学,能提出这个问题?有什么问题提什么问题,敢质疑问难,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我相信有这样优秀品质的王**同学肯定能学好的。这时,课堂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掌声一半是肯定王同学,一半是肯定老师的行为,我觉得这个老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案例是非常经典的!如果我们要编案例教学的.话,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保护了王**同学的自尊心,还保护了王同学提问的积极性。不仅保护了王同学提问的积极心,而且还对其他同学起到了鼓舞和教育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在这里,教师的情感,应该浓烈似老酒,厚重如冬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力求倾注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标准三:看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或者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看教师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给了多长时间。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读、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规律,逐步使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应做到可讲可不讲的不讲,一目了然的不讲,腾出时间去观察学生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差异度,以根据需要再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

有位教师上《社戏》,觉得很难处理好这篇课文,怎么让学生进入到教师希望他们进入的那种境界里去呢?他后来设计了“社戏探美”活动,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说,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也是一个孩子心灵美的表现。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很美的地方并概括这种美。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在找美,找到相关描写的句子,品读分析,并概括,一共概括了8种美:社戏的景美、情美;看戏朦胧美;偷豆美;农家兄弟情感美;童趣美;行文构思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美几乎囊括了全文的所有内容。有很多同学在品读为何这些东西能给人以美感的时候,都说到了修辞、句式与形成这种美感的关系。整堂课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且所有同学都在找。如果要用几句话来归纳一种良好的课堂状态的话,我想借用这么几句:1.课堂里要有学生发问的声音;2.课堂里要有学生讨论的声音;3.课堂里要有学生思想的声音;4.课堂里要有学生研究的声音。

标准四: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样?

语文教学的训练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思维的训练,一个是语言的训练。要通过你的创设情境,你的课堂设计,使学生有思想的砥砺与碰撞,有情感的体悟与交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学生们有想要表现的欲望与空间。通过这些,有效地实现“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目标。一个小学一年级教师某一节课要教6个生字,第一个教“日”,老师问,谁知道“日”是什么?生1:老师,我知道,“日”是太阳……生2:老师,我知道“太阳”是红红的,红红的太阳挂在天上。(注意,开始偏离老师的提问)老师没有制止,并开始评价:这个“挂”字用得好,了不得。第三个学生马上站起来,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第4个学生: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小鸟绕着白云飞来飞去。第5个学生: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小鸟绕着白云飞来飞去,还快活地与太阳公公聊天。结果这堂课只教了4个生字,老师没有因为影响教学过程而打断学生的思维,反而让思维在相互碰撞、提醒中得到了发展。很显然,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还有一位老师教“爱”字,“爱”(�郏┑谋疽馐牵河檬郑ㄗΓ┡踝牛�用丝绸盖着(ㄇ),把最好的东西(心),送给朋友。摆出姿势,让学生会意,且理解。然后让学生写一句带“爱”的话。第一个学生写道:“我爱爸爸妈妈!”:第二位写道:“我爱老师和同学。”;第三位写道:“我爱张娟”。在他旁边的小女生脸红红的。老师说:“爱”是要把“心”挖出来给她的啊!你还爱她吗?那位学生回答:“这要让我考虑一下了。”多么生动有趣啊!且让学生永远记住了这个字的意思及写法。

有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议的论题,让学生进行辨析、讨论、争论,表达各自不同的看法。如对《雷雨》中周朴园怀念侍萍这一点的看法,同学们就分成两派,一说虚伪,一说真实,双方引“书”据“典”,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认识了人的复杂性,体会到了作品中人物的鲜活性、主体感。

这种过程,是观点与观点、知识与知识在语言上的交锋,在思维上的撞击,既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又是一种语言的训练。

标准五: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第三,要看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导。第四,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实行了因材施教。③ 在学生是否投入与参与方面,我们要甄别有效投入与无效投入,主动参与与被动参与。学生的参与与思维活动,应贯串课堂活动始终,我们一些教师,由于课堂设计不严密,往往一堂课只有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好课,如“CBA”篮球赛,某个球员只有其中一、两节发挥得好,其余时间发挥得不好。要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现自我,感受到自已的价值和成功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讨论教学活动中,要避免精英发言而冷落了大部分学生。

标准六:教师情感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是什么角色?怎样才能确保课堂的效率与生命力?教师要心甘情愿地从传授主角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到五个善于:一是善于倾听,谛听课堂里方方面面的声音,决定推进的速度;二是善于煽情;三是善于点评;四是善于把握问题解决的差异度;五是善于把握本节课的目标,一定不要忘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这两个目标。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一位名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假设你生命还有6个月,请回答,你最想做的事是哪些?为什么?你认为这一生中是否仍存在着遗憾?你的遗憾是什么?老师叫了一位名叫陈静的同学。

生1:还有6个月,我会带着父母去全国各地著名的风景区旅游。因为我的父母生我养我这么大,还没走出过小县城。他们的全部精力和钱都花在了供我读书上。我最想见我的爷爷和奶奶,可是,可是……(生哽咽、流泪)

老师(轻抚生肩,示意坐下):她的爷爷奶奶去世了,可两位老人家慈祥的脸庞,亲切的关爱,从没有走出她的记忆。老师曾经在她写爷爷奶奶的文章后写下这样一句评语:忍不住流泪。是的,亲情的温暖,就像炉火的温暖,你需要靠近它,才会感受得到。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提出带父母一起旅游的想法,体现了她的孝心与报恩心情,老师尤其感动。让我们一起记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父母一起上路。

生2:我最想做的就是要与死亡斗争到底,永不妥协。

师(带头为生鼓掌):我为你喝彩,你这是思想的成熟,生命的成熟。面对死亡的笑,是生命最壮丽的笑。大家还记得陆幼青与他的《死亡日记》么?在生命弥留之际,陆幼青安静地躺在放着一篮鲜花的病床前,用沙哑的声音微笑着说:“我还在继续与死神谈判。”这是生命的“大将风度”,难怪《死亡日记》的封面图案是一朵盛开的金色的向日葵。因为陆幼青心中从来没失去过太阳。正如他自己所言:“生命真是个奇迹,不管在哪一个角落,都有最美的风景,只要不轻易地关上梦想的窗口……”

这位教师的话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作了语言上的示范,既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又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使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思维的课堂。

总之,一堂好课仿佛一面多棱镜,因观赏者的不同、评价角度不同,对同一堂课的评价也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好课的标准及其评价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一堂好课的评价不能一把尺子,一种刻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认为,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面对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专家、听课者,因为对教育有不同的看法,也会有不同的标准。这反映了我们认识同一问题处在不同的层面上,我们需要逐步在教育价值观上取得共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从语文教育价值观的高度,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构建能够保护教师积极性的灵活而宽松的评价体系,为推进新一轮语文课改而努力。

①:曹爱民《只要你说:语文,我爱你》②:李赠华《一切写在脸上》

③:孔企平《好课看什么》④:贾志敏《让课堂充满活力》

⑤:张安龙《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余宪《好的课堂教学应充满生命的活力》

追忆

7.初中数学新课改之我见 篇七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在几何教学的过程中摸索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方法, 现总结如下:

一、注重动手能力训练

做几何题的前提是需要对图形、模型、实物进行观察、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借助逻辑思维进行严格论证。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教学是在几何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简便易行的途径便是教给学生动手自己作图。教师在几何教学中, 不仅要向学生做正规的作图操作演示, 而且也要对学生进行作图的规范性训练, 养成严谨的作图习惯。因为有了准确的图形就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出正确的结论, 走好观察准确这一步, 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例如:连接四边形的四边中点, 判断这个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要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回答, 只要求学生用尺规作图规范化即可通过观察得出答案。但如果在练习的时候学生动手能力差, 那么往往容易得出矩形、菱形、正方形等错误的结论。

二、注重语言表达训练

几何是一门逻辑性十分严谨的学科, 它的严谨性集中体现在语言表述上。几何语言的表现形式有三种: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在几何中并存并互相渗透。教学中要对学生加强这三种几何语言的基本功训练, 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仅能熟练地表达使用, 而且能根据解题或证题的需要, 准确地将其中一种语言“翻译”成其他语言形式, 这是学好几何的关键。

例如:试证明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解决这个问题时, 教师必须让学生把题目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 再把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设三角形A BC中BC为第三边, E为第三边的中点, EA为第三边的中线。第二个三角形为A&apos;B&apos;C&apos;, 其中B&apos;C&apos;为第三边, E&apos;为第三边的中点, E&apos;A&apos;为第三边的中线。两个三角形均从第三边的中点沿中线A E (和A&apos;E&apos;) 方向延伸, 做EF (和E&apos;F&apos;) =A E (和A&apos;E&apos;) 。把BF (和B&apos;F&apos;) 连接起来。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A C=BF (和A&apos;C&apos;=B&apos;F&apos;) , 所以由三角形三边相等可知三角形A BF和A&apos;B&apos;F&apos;全等, 所以角BA F=角B&apos;A&apos;F&apos;。同理可得BA C=B&apos;A&apos;C&apos;。由边角边相等可证得。

三、注重推理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要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未知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能力的发展决不等同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四点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1) 练好三项功夫:正确地识图与作图;会使用三种几何语言的互相“翻译”, 具有准确熟练地进行口头、书面的语言表达; (2) 学好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好几何的前提条件, 定义、公理、定理、推论是几何推导的理论依据, 要深刻理解其含义, 彻底弄清其题设和结论, 这是学以致用的前提,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 注重方法训练:几何证明方法一般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称为“逆推顺证”, 即用分析法寻找证题思路, 用综合法书写证题过程; (4) 加强格式书写训练。

例如: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 两直线平行?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利用两块同样的三角板按照相等的两直角边重合后移动三角板, 观察斜边所在直线位置关系。我们在回答“为什么”时可以引入“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推理过程, 这时, 第一步的结论同时就可以是第二步的条件, 这是学生不易想到的地方。因此对于课本的习题, 要求学生在解答时, 尽可能地用证明的书写格式书写解题过程, 要从最基础的论证做起, 逐步培训学生的有理有据的证明思想, 有利于学生的证明能力的培养。

四、注重分析能力

训练面对几何题, 教师要善于引导好学生分析已知条件是什么, 欲求的解是什么, 缺少什么条件, 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等。不同的问题, 会因为问题的内容和性质不同, 出现不同的方法策略, 同一个问题, 也会因为学生知识背景的不同、智能发展的差异, 出现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做好分析, 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 理清题目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思想方法, 久而久之, 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例如:“判断连接四边形的四边中点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并说明理由。”在这个问题的推理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由两个中点可以得到三角形的中位线, 而图中没有三角形, 然后再引导学生构造三角形, 从而引出四边形的对角线这条辅助线去证明结论。这样的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也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五、注重变式题型训练

“变式”指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 使学生深入题目内部, 发现题目背后或内部本质、规律的东西。如此一来, 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刻, 容易生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 学生利用较少的时间, 通过少部分问题的解决, 弄清楚一大片题组, 实现解题效益的最大化, 促进创新能力的加强。例如:把“判断连接四边形的四边中点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改为“判断连接平行四边形 (矩形或菱形或等腰梯形或正方形) 的四边中点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通过作图很容易让学生得出结果, 并且把各个问题的不同点显示出来。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更容易把一般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区别开来。

以上五个方面的训练对于学生学习几何会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学生们在几何素养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摘要:随着教学教育改革的深入, 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素养, 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这也是走进新课程的当务之急。初中数学, 特别是初中几何, 一直是薄弱环节, 原因在于几何教学主要不是对数与式进行运算, 而是运用几何语言、作图语言、符号语言等进行演绎推理, 所以提高几何素养, 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几何素养做了阐述。

8.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 基础;想象思维;自身素质; 提高;关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285-01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很多老师认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题海战术,其实这不是最重要的,而且这种方法既投入大量的时间,也投入大量的精力,效率也不是很高,最重要的是使大部分的学生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我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出一定的贡献。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一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想学

1.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生记大月、小月时,可让学生拍手朗读儿歌“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2.设疑问难,激发兴趣。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况,新颖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地讲解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就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引起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3.巧设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练习题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二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领会教材意图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尽量让学生主动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并有意识的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要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其次是充分了解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生活积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和复杂性。教师应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基点,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想、去问、去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师生互尊、和谐,不轻易否定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使学生能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久而久之,课堂中学生爱发言的多了,参与活动、讨论的人多了,学习劲头足了,实现了课堂上互动共鸣,课堂氛围真正达到了愉悦和谐。

四 科学、机智地,积极地评价学生

现在很多老师动不动就是批评学生,这样是不对的,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学中,即使学生答不对问题,教师也不需全盘否定,而是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课堂上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平静。对于智力发展较迟缓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教师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赞美,来温暖学生渴求得到认可和理解的心。对于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不要轻易表扬,要通过评价来拓展他们的学习思路,并帮助他们提升学习经验。

五 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9.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之我见 篇九

内容摘要: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同时也可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愈来愈重要。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建新型师生关系,创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二)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

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提出新质疑,自觉解决,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童年趣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

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二)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三)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上一篇:学风建设月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林海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