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工业发展历史

2024-06-29

南京市工业发展历史(9篇)

1.南京市工业发展历史 篇一

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普及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北京市作为全国青少年机器人项目活动的三个发起城市之一,机器人活动从1999年创办至今已经历了10年,在引导、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卓有成效。

一、抓住机遇,设立校外科技教育新项目

20世纪90年代,曾经披着科技尖端项目面罩的机器人项目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世界各地的机器人科普教育活动逐步展开。90年代后期,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机器人科普教育活动,相应的竞赛活动如机器人足球活动搞的轰轰烈烈,哈工大、北工大等一批大学建立了机器人科普教育活动基地,一部分中小学也参与了活动,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等原因没有广泛开展。

1999年乐高教育产品准备进入中国,作为乐高教育产品在中国大陆的总代理西觅亚科技有限公司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分公司。乐高机器人教育产品在机器人搭建和编程方面容易完成,从技术上解决了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活动的难题。

参加机器人项目的学习、制作、研究,使学生们掌握机械、电子、结构和信息科学的相关知识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解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践方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广大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在信息、自动控制等领域进行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专门对机器人项目发展的可行性组织专家和教师研讨,认为此项目符合新形势下校外科技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是校外科技教育的新领域,应该积极推进活动的开展。1999年市青少年科技馆建立了全市第一个乐高机器人工作室,并积极向教委、科协相关部门进行项目推荐,2000年机器人活动从计算机项目分离为校外科技教育的新项目。

90年代末期,由于自身发展原因,搞了10年的计算机项目活动遭遇瓶颈,在北京八部委发文的计算机竞赛也逐渐萎缩。很多计算机项目搞的不错的学校开始转向机器人项目。由于机器人设备需投入大量资金,北京市的机器人活动首先在一些资金相对充裕的高校附中、附小和部分私立学校开始展开。

在科学普及基础上参加竞赛,通过竞赛活动促进科学普及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一种很好的模式。2000年由企业资金赞助,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组织了北京市第一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并选拔出北大附小、市青少年科技馆等几支优秀队伍参加了2000年年底在香港组织的亚太地区机器人竞赛。

二、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和决策主导使项目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

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的参与对于项目的引入起到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进一步的项目管理,项目发展没有形成规模。

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研究将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纳入北京市科协举办的正式竞赛项目,同期全国竞赛也发生了变化,2003年的比赛转变成由政府投入和主导的竞赛活动,全国和北京市的比赛在科协系统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北京市教委开始投入资金支持区县建立机器人项目示范工作室,科协和教委从不同角度加大了对机器人项目的资金投入,并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公平的竞赛活动平台、推进项目的教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此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活动项目得到全面提升和快速发展。

自2003年开始,为打好基础做好普及工作,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通过在18个区县社区建立18个有机器人活动区的工作室,北京市教委在各区建立科技创新工作室也把机器人项目作为重点扶持项目。科技馆、少年宫和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成立俱乐部、活动小组、“阳光工程——流动科技馆”;很多学校把机器人课纳入中小学课表,采取多种方式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引入中小学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活动中来,激发了广大青少年了解、学习、掌握和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鼓励更多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迅速成才,跟上国际机器人科普活动的潮流。经过几年的努力,北京市现有近百所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设立了机器人项目工作室,为机器人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建立机器人工作室相当于硬件基础建设的话,师资队伍建设就相当于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软件基础建设。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非常重视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师资队伍建设,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组织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教练员的培训,近几年每次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教练员培训的老师在30~50名,参加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教练员培训的老师在百名左右。2009年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教练员培训由于在北京举行,北京培训的老师达到了119人。近两年,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投入专项经费进行教师培训和召开专题研讨会,市校外教研室也投入专项经费进行教材的编写和课题研究,促进了青少年机器人项目培训与普及活动的发展。十年来,通过北京市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培养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机器人活动辅导教师队伍,同时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机器人活动裁判队伍,许多老师在学校是教练,竞赛场上也能胜任裁判和领队的工作。在这支有50多名国际教练员和100多名国内教练员的教师队伍里有20多名取得国际国内裁判员资格,40多名担任过市级竞赛裁判员工作。

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模式是以竞赛促普及。2000年在北京市少年宫组织了北京市第一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是中国最早举办省市级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的城市。2001年在北京市少年宫、2002年在中国儿童中心分别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北京市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2003年机器人竞赛纳入北京市科协举办的正式竞赛项目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举行,之后在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的统一领导下每年举行。

通过参与相关竞赛活动,使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内课堂教学活动更能形成互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发展自身潜能。从2000年举办第一届起,该活动在探索中逐步成熟,已发展成为全市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爱好者共同参与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颇有影响的青少年示范活动。目前全市几十万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通过各种形式投身于机器人的高科技竞技与机器人科学研究和工程活动。

在普及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竞赛,是检验机器人科普活动的成果,也是调动普及机器人活动的有效办法,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积极组织全市的青少年机器人竞赛。2000年至今,北京市共连续举办了10届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科协青少年部的组织下,规模迅速扩大,影响力逐年提高,竞赛最初有10多所学校百名青少年参加,近几年发展到在市区两级竞赛每年有70~80所学校参与、1000多名青少年参加的规模,成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崭新品牌和亮点。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类别也从单项发展到基本技能比赛、创新比赛、足球比赛、FLL工程挑战赛和VEX工程挑战赛五个类别,孩子们任选一个类别,利用可编程积木、各种传感器和软件等,自己编写程序、搭建、调试机器人,在整个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创造和超越,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极大的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展现才智的平台,还积极架起我市与外省青少年、国外青少年互动交流的桥梁。活动选拔优胜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国际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世锦赛以及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北京市连续九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成绩节节上升。2006年至今,连续三年所获金牌总量居全国之首。北京市机器人选手每年都会参加国际不同类别的机器人竞赛,表现突出。2004年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上,北京市选派的小学选手在面临众多中学选手的激烈竞争中,不畏强手,一举夺得创意赛的唯一一块金牌。2007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10届国际机器人世界杯大赛中,北京代表团经过艰苦的努力,历经几日连续的激烈比赛,在来自40多个国家地区的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小学舞蹈项目冠军。2008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地区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北京人大附中选手勇于拼搏获得了全场总冠军。

机器人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青少年科技素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开展机器人活动,使青少年从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使个体责任感的内容不断丰富。如:从认真负责到敢于承担责任;从能勇于面对挫折而不气馁到享受成功而不自满。其次是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创造性地获取、挖掘出自己的潜能与精神的源泉,使集体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加,形成团队意识,具有较强的集体协作精神。青少年在科技活动中培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成为其自身的一种高尚素质,对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是一种收获,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三、北京青少年机器人活动今后的工作思路

北京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经过10年的发展,整体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努力。为更好地推动和提高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水平,今后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全力做好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承办工作,通过活动加速推进北京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开展。

2009年10月16~18日,北京市科协青少部承办了第十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教练员培训班,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5名教练员代表、项目主管参加了此次培训,从而加深了教练员对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规则的理解,促进了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协调发展,提高了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教练员的业务水平。

2010年7月北京市科协青少部还将承办第十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目前正在积极筹备。

2.加大郊区县此项活动的普及力度,均衡科技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水平的差距。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北京市市级竞赛的规模已达到每年200支队500余人,但参赛区县的规模确极不平衡。以2008年市级竞赛为例,城近郊区参赛124支队,达到分配参赛名额的91.85%,而远郊区县参赛47支队,仅达到分配参赛名额的31.33%。从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工作室和教师数量的初步调查和参赛规模反映出的情况一样,远郊区县的配备远远落后于城近郊区,城乡发展极不均衡。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通过加大对远郊区县科技的资金投入比例、建立对口支援学校、建立流动科普教育队伍下区县、加大对远郊区县师资培训等方式加大郊区县此项活动的普及力度,均衡科技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水平的差距。

3.扩大宣传范围,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协调企业和学校的关系,力求在社会上营造出促进青少年机器人科普活动开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虽然北京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在全国领先,但在宣传报道的力度上还有很大差距,宣传的不到位使社会的参与度和支持度远远达不到能够在社会上形成活动开展的良好氛围的程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建立一支通讯员队伍,有意识、有计划的进行青少年机器人科普活动的宣传,扩大宣传范围,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力求在社会上形成活动开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开展的机器人活动种类繁多,如乐高、广茂达、中鸣、博思、紫光等机器人活动。多公司的进入,使各种机器人进入孩子的世界,使机器人活动丰富多彩,但多公司使我们见到了不同的公司运营模式,一些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和学校的教育运行方式发生冲突,不利于活动的长期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协调企业和学校的关系,在保证学校公益性教育效果的前提下促进企业的长期共同发展。

2.南京市工业发展历史 篇二

从1936年至二战结束期间, 加缪见证了无数的血肉模糊在滚滚尘埃里, 他相信尼采, 并以尼采上帝已死的哲学为基础, 提出人的价值判断的失落, 人在这个世界找不到终极存在的根源, 也无法为一切事物找到终极的目的。然而, 人又有天生的对统一性和明晰性的要求, 就是在这种“人类的呼唤和世界的无理的沉默之间的对立”1感之间产生了无尽的这个世界唯一的真理———荒谬。而战争, 尤其是这个荒谬世界的缩影和对荒谬的存在的极致阐释。在战争中, 人的每一个脚步的前进都要牺牲他人为脚下的奠基石, 甚至人的每一个手指的抬起都要以他人的鲜血为代价, 犹如《南京!南京!》中的每一个个体, 无论是日本士兵还是中国士兵, 胜者为王, 败者成寇, 都是这个荒谬世界的潜在定律。

在这个荒谬的世界, 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抗或把意义转嫁到对他人的奉献上, 不再像驴子以幻想的玫瑰花为生, 才有可能有意义地继续生存下去。荒谬感以意识的存在为基础, 而意识的存在又以生命为基础。生命在这个我们无法选择的世界中成了我们判断一切的价值标准, “不准杀人”或者“不准自杀”成为了我们的伦理道德。

我们可以说《南京!南京!》是一部关于战争的影片, 因为它展现了在战争年代里的人们的生存状态, 如《辛德勒的名单》中被成群送上火车送去集中营的犹太人一样, 它用黑白色彩的历史镜头告诉了观众南京保卫战前的士兵如何面对自己的敌人。陆剑雄在影片开始像英雄董存瑞一样, 出现在这场战争中最危险的地方, 镜头特写在影片开头最揪人心弦的地方。怎奈南京城终败, 高呼万岁的是日本士兵, 而不是陆剑雄和小豆子, 等待他们的只是又一场屠杀。英雄被屠杀, 故事的重角在一开始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并且是以这样一种如鱼肉般待人宰割的方式, 这就是陆川在《南京!南京!》中力图告诉我们的英雄的定义。陆川糅合了中国电影叙事传统中对英雄形象的描写和士兵突击中结尾处对许三多演习场景的表现, 把陆剑雄这样一个战争中的英雄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陆剑雄作为真正的英雄, 不仅能够全力以赴在战场上, 他的更伟大之处在于他还能看破生死, 在日本兵的逼杀下不得不面对死亡时, 他能成为第一个勇敢地站出来的人, 无畏地面对死亡, 并用生命的最后力量保护住了身边的小豆子。

二集体与个人的信仰

离开了陆剑雄以后, 《南京!南京!》已经算不上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片, 而至多只能有关在南京中的存在和丧失的生命的那些故事。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上空飘着的更多的只是弱肉强食定理和人性扭曲的乌云。不是没有反抗, 只是弱者的力量是这样的弱小, 以至于无法反抗, 只有顺从, 集体性的顺从。“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富则中国富”这样的豪情壮语在此时不再有人忆起, 曾有的民族自豪感荡然无存。两千多年以前, 罗马尼禄大帝残酷地把所有的基督徒聚集在竞技场上, 然而所有的基督徒都异常安静地等待着自己的死亡, 他们在场上所做的事情不是用力的叫喊, 而是默默地祷告。凭着信念, 他们感动了场外的人, 几十年以后基督教终于成为罗马的国教。都说中国人似乎没有坚定的信仰, 但集体无意识无法欺骗我们作为一个共同的民族所具有的相同情感。江香君第一个举起了弱小的手, 便前赴后继地有其他妇女同样地举起了她们的手, 这都是在大难临头对中华民族的本能的爱的体现。集体的信仰在这里无需寻找, 民族情感或者说爱国精神已经填补了它的空白。

除了对这种集体情感的描写, 《南京!南京!》不同于先前的历史剧还在于它有层次地从主要的几个角色入手分别而非只从集体性层面表达了这种集体无意识。这种对个体情感变化的重视, 如江香君从最初的不愿意剪发到后来的自愿去做慰安妇的感情波动, 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从留洋学生安全区的领导者姜淑云到富家女唐太太, 从唐先生的妹妹唐小妹到妓女江香君等, 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女子在这场非战争的屈辱历史中都被置于很高的评价, 她们中间的大部分虽然都走向了死亡, 却都是她们自己的选择。她们始终信仰着人性的尊严, 在尊严面前死亡也要让位。

三历史的见证

这是一场集体式的屠杀。一个人通过不正常的途径达到欲望的满足就会导致对另一个人的伤害。一群人, 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人, 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来做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不正常的、病态的, 而这种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来完成一件病态的事情就会导致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深深地伤害。这是一种非自愿的、强迫的、奴隶式的, 只为个体考虑, 不顾及他人的意愿的对生命的、对尊严的侮辱。战争就是其中的罪魁祸首, 将人的本质异化到恶的极致, 杀人或者伤害他人成为生存的手段。

我们见证着历史, 历史也见证了我们, 鲜血流在历史的长河中, 又弥散开去。还是儿童的小豆在这样的年纪本不应该看到见证到这样的这场屠杀, 所以陆剑雄用手挡住他的眼睛。但成千上万地人群倒在他的四周, 鲜血像海水淹没了他的每一寸肌肤, 在他意识到自己是活着的那一刻, 他睁开了从在地狱里逗留了一圈的眼睛, 里面充满了空洞和知觉的麻木。队长已经死去, 他活着。在人群中, 他和姜淑云急急忙忙地寻找者每一个可以拯救的长辈, 枪声落下, 又一个让他全心依赖的人离去, 他还活着。他只是一个孩子, 但因这场对他的生命而言突如其来的战争, 让他的每一刻的回忆都与生命有关。

小豆被捕, 角川和小豆的回忆在此重叠。角川选择了结束自己的回忆, 放走了小豆。角川在影片开始呈倒下式的画面, 是他对命运的屈服, 在影片结束时倒下, 是他对生命的屈服。在杀人与自杀面前, 为了不再杀人, 他勇敢而又懦弱地选择了自杀, 倒在了无奈与绝望的野地里。苦难和希望也好像在小豆子吹起的蒲公英中飞向天空, 撒落在祖国各地后扎根开花。生命和回忆在那淡淡的喜悦目光与稳重而又轻快的步伐中消逝而又沉淀了下来。

参考文献

3.南京市工业发展历史 篇三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新历史影视剧就层出不穷,不断受到市场和民众的追捧,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影视复古热潮。这些电影要么指向遥远的历史深处,叙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与人生感悟,要么将目光投向普通个体,书写他们在坚硬历史境遇中的苦难、挣扎和期许。这些新历史影视剧对历史真实和规律性持怀疑态度,采取历史叙事的民间立场和边缘视角,试图对主流历史进行补充或颠覆,其中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真实可查,但情节更多为虚构想象。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试图从人性的角度表现战争的苦难与残暴,展现个体与历史的关系,主体的自我救赎等特征。

一、主体与历史的关系

福柯在研究世界与主体关系问题时的一番话,对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体的关系有诸多启示,他说:“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立即向我们呈现的方式,是一种考验。这一点必须从两个意义上来理解。一是体验意义上的考验,即世界被认为是我们得以体验自身的东西,是我们得以认识我们自己的东西,是我们得以发现我们自己的东西,是我们得以揭示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且,在此意义上,这个世界,这个bios(生活),也是一种训练,即根据它,通过它,由于它,我们将会培养自己、改变自己,迈向一个目标或一个目的,直至完美的境界。”[1]对主体与自我问题的关注,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哲学课题,福柯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主体的个人在世界(即生活或历史)中所遭受的权力规范抑制着作为自由主体的形成,然而,认识自我要从认识世界与他人开始,主体的觉醒与建构要在与世界(即生活或历史)的不断相遇中进行,这种相遇如同训练,完美的自我主体性将在这种训练中完成。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型理论与此相通,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超然主体的存在,而更乐意突出主体的不稳定性、可塑性(fashioning)、历史性和协商性(negotiation)。在格林布拉特看来,主体的产生绝不是自觉、自动的完全自我塑造过程,而是文化、权力和意识形态合力的产物。或者说,自我的产生纯粹是一个历史事件,它在丰富多样的历史语境中会有无数种可能,它是发展变化的,总是趋于主体之间不断的敞开与遮蔽、不断被驯服与颠覆、不断被他者及自我影响和塑造之中。因此,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个体与历史的关系就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往往被坚硬如磐石的历史撞得头破血流,然而对于自我塑造的完美境界的追寻,却成为稍有良知的现代人坚守的立场和理想。如果我们从这个视角去理解饱受争议,却仍旧给人心灵震撼的电影《南京!南京!》,也许会有新的体会。

影片主角角川一开始就被战争拉扯着显得神情恍惚,在猛烈的日光照耀下睁开疲惫而茫然的双目,他仿佛听到有人在叫唤,双腿便不假思索而迟钝地循声而往,显然他是一个被动的战争参与者和暴力的执行者,他并没有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抉择生死的权力,他始终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游离在战争的边缘。这时角川的主体意识并没有觉醒,他被战争或历史这部机器拖曳着漫无目的地往前走,个体与历史的关系完全处于屈从、驯服阶段。这个阶段的角川表现出的只是一个睁大惊恐的双眼,麻木而机械地执行命令的战争工具,主体是历史的奴仆,主体的建构和塑型还未开始。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角川在巨大的恐惧和自我保护的本能中开枪打死了数个躲在门后的无辜女孩,瞪着眼前成堆的年轻尸体,他那被遮盖的良知和人性第一次显露出来,他语无伦次地说着“我不是故意的”,并试图用金钱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是他那被战争摧残的麻木人性的第一次觉醒,但已经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恐惧、矛盾和焦虑的主体。如果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看到角川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战争罪犯,他是一个象征符号,代表着每一个人性未泯的现代主体如何在坚硬的历史存在面前艰难自处。回到新历史主义的自我塑型理论,格林布拉特说:“新历史主义的中心点就是对主体性的质疑和历史化”[2]“……放弃自我塑型就是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就是放弃对自我的固执守护(尽管这个自我有可能是虚构的),就是死亡……我觉得完全有必要保持这种幻想,即自我还是我自己的主要建构者。”[3]人类主体一开始就显得不自由和顾虑重重,总是要受到历史、他者、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的制约和束缚,更不用说战争、杀戮、罪恶对自由与完美主体的戕害和摧残。这似乎要引领着我们走入绝望的深渊,然而在死亡与仇恨之外,还有活着的喜悦、关爱的温暖、生命的尊严和自我救赎。在主体与历史的博弈中,不应放弃努力和希望。影片中的角川便是一步步从人性的麻木走向觉醒,最后以结束生命获得灵魂的自我救赎。

二、主体的自我救赎

随着影片的继续推进,主体面临的考验越来越残酷。在角川灰色的视界里只有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的街道,倒悬的头颅、裸露的尸体,茫然而绝望的世界。看到那些在眼前消失的生命,角川的眼睛里分明有着些许同情和疑惑。这种同情和疑惑在同样是战争受害者的随军妓女百合子那里得到不断的强化,百合子让他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并成为他获得温暖与慰藉的暂时港湾。当他看到与百合子长相相似的江香君被强暴至死时,他的心灵再次遭受震撼,埋藏在心底深处那丝不灭的人性也再次流露。变疯了的少女周晓梅被他的同乡上级无情枪杀时,角川先表示无比震惊,继而似乎觉悟般地说出了“她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令他自己都无法置信的话。周晓梅的死无疑再次呼唤起他心底的同情与怜悯,更激发起他对死亡的思考,他驻足不前,想着死亡并不是件坏事,起码是一种解脱。

角川对死亡的看法也随着影片的发展而变化。当为了多救出几条人命,不断蒙上头巾去冒领“丈夫”,最后平静而从容赴死的姜老师请求他杀死自己时,角川果断地开枪了。姜老师的死给他上了一堂无比沉重的道德课,他曾要求姜老师把代表仁慈与救赎的十字架送给自己,而最后他却不得不用杀死她的方式去拯救她,这无疑让他切身感受到了“死的伟大”和“生的耻辱”。如果说他当初拿起十字架是想要获得上帝的谅解和怜悯,为自己及同伴的罪行找到支撑的话,此刻的角川已经意识到他们已被牢牢钉在了死亡的十字架上。在战争中,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杀戮,而杀戮又剥夺了人生存下去的权利。面对战争,个体显得如此渺小和柔弱,然而又如此凶残和暴戾,战争使人性变得扭曲,变得异化。

影片最后庄严的祭祀典礼是导演安排给角川的一次对所有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的祭奠,当然包括他自己,他压抑而狂乱的情绪发展到顶点——“活着比死更艰难吧!”是他心境最好的表述。角川陷入难以自拔的自我矛盾与纠结中,一方面,人性的觉醒已无法让他继续面对战争和杀戮,另一方面,作为军人的职责与无法抗拒的命运只会让他再次举起枪来,这时惟有死亡才能结束这一切,惟有死亡才是自我救赎最好的方式。他无可回避地将枪对准了自己,尽管难以压制痛苦与恐惧的泪水,他还是选择在杀死自己的同时获得灵魂的救赎与安宁。影片至此已经完成一次对复杂和充满悖论的人性窥视,特别是在战争的极端历史境况下,人如何自我救赎。

三、从人性立场超越民族悲情

一个有着太多苦难记忆的民族,当这种苦难太过沉重、太过惨痛,我们宁愿不去触碰它。选择遗忘并不是真的要遗忘,而是为了战斗,为了重生,为了暂时告别恐惧,去点燃希望的火焰。就如张颐武所说:“由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太过于沉重,中国人在自己的民族悲情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中国还处在贫弱状态下和面临严峻的挑战的时刻,往往并不刻意地揭开历史的伤痛,而是将自身的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作为自身文化的主题。”[4]可是说80年代以前的中国抗战片所宣扬的便是这样一种文化立场:歌颂人民英雄的伟大,控诉帝国主义的残暴,揭露卖国贼的卑鄙和无耻,诸如此类成为战争题材影片的永恒主题,而影片的最后革命必定取得辉煌的胜利,敌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观众随同影片主角一道高高扬起革命乐观主义的旗帜,心灵获得极大的宽慰与满足。一方面,这是经历过长期深沉的苦难折磨而取得革命胜利后,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喷发;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来抚平伤痛,还难以做到直面血淋淋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其中最令人不堪回首的苦难记忆,正因为这场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造成的人类浩劫如此惨绝人寰,对它哪怕是丁点的叙述都牵扯到整个民族脆弱的神经,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当影片《南京!南京!》提出要“提供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力图颠覆一直以来抗战题材的影片叙述模式,加入导演对历史的自我理解时,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也许导演是想通过“换位思考”来客观展现一段历史,却不免有人要怀疑这种转换的可信度,就如有学者言及:“当你进入敌人的内心时,你凭借什么相信自己是在批判而不至于转而认同对方呢?当陆川想以宽阔的心胸包容敌对的他者时,这个‘他者’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角川到底是一个历史中的真正的日本兵,还是仅仅是70年后中国导演一厢情愿的自我投射所幻化的影子?”[5]显然这种质疑有其合理之处,然而这也是影片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以往大家心目中的中国人的“哭诉”形象和日本人的“妖魔”形象。

此外,影片的市场效应和国际影响力也是导演要考虑的对象,导演选择人性的视角是站在一个国际交流的立场考虑问题,并试图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运用这样一个比较客观的人人都可接受的视角去反映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疑能被世界,特别是被西方世界和日本的年轻一代所接受,因为他们并不知晓其中的过程和它的残酷程度。根据影片后来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情形,说明陆川的这一目的确实达到了。

结语

影片《南京!南京!》不仅关于战争、屠杀,更主要的是关乎人、人性、人的命运与自我救赎历程,而战争只是导演要展现人性的复杂和人性救赎等主题的有效背景。中国当代的新历史影视剧试图突破传统宏大历史视角,转而从普通人性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的苦难与残暴,甚至通过敌对一方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往,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达成主体与历史的和解。历史也同时脱去了冷硬的外表,变得更为灵动和温情起来。

[1](法)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M].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05.

[2]生安锋.透视文化、重构历史:新历史主义的缔造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教授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2010(3):1-4.

[3]Stephen Greenblatt.The Improvisation of Power.In The New Historicism Reader[M].H.Aram Veeser ed.London:Routledge,1994:76.

[4]张颐武.直面惨痛的历史记忆[N].北京青年报,2009-05-09.

4.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3篇 篇四

《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由陆川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南京南京观后感(一)

有人说《南京南京》缺少主题和主线,充满了写意的段落,我承认导演是用着一些符号化的人物和断裂的叙事手段拼凑着整部影片,但不能说没有主题,因为历史是唯一的主题,哪怕他把所有发生过事情都在影片里走过一遍,也同样是展示了曾经的那一段历史,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能苛求影片能把所有的情节完美的还原,使每个段落都那么的有层次感,更不要以欣赏着艺术片的视角去对待它,就如同我们看着历史书上的记录是那么的浮浅,但那丝毫代表不了历史的厚重感。

也许是出于内心的作祟,终归逃不出思想的束缚,我也终是不能把日本士兵角川看得那么人性,虽然他贯穿影片始终,可对他的印象丝毫没有多余的改观,在我眼中他仍旧是杀我同胞的日本鬼子,再怎么良心发现更让我从侧面体会着那段不忍的历史,尽管不会再有那么的仇恨,但是依然存有隔阂,他的形象依然是模糊的;至于陆剑雄上文也已经说过了,也许换个普通演员,让导演放开了刻画一下,应该效果更好一些;饰演拉贝的秘书范伟我倒是觉得是比较成功的人物,唐先生似乎是一个善于求得生存的人,紧贴拉贝这个靠山,利用懂点日语的伎俩迎合日本人,而为了保护家人又教他们日语,让女人们剪发穿男人衣服,后来为了苟全性命竟然又做了汉奸的行径,他原以为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换取日军的信任让家人幸免于难,可最终也不免女儿被摔死,小妹被日军抓去强奸后疯掉了而被日本兵枪毙,再后来又翻然悔悟,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值得一提的是唐先生拿命去换的人真实身份是个中国军官,这信息是在拉贝离开前的那段字幕里揭示出来的,难怪有人说对唐先生的自我牺牲有些莫名其妙,可能是没注意到那些字幕内容,所以可以说唐先生是影片当中最具曲折性和深度刻画了的角色;高圆圆饰演的江淑云是被看好的一个人物,似乎也获得了些许好评,可我认为只是江淑云这个角色成就了高圆圆而不是高圆圆演活江淑云,她的出演始终不愠不火的,尤其是翻译拉贝宣布要拿100名妇女去当慰安妇来换取其他人的生存时,总觉得她说话的那股劲太没震撼力,假假的,太欠火候了,整部影片中一点深刻的印象都没给我留下;相比较之下秦岚饰演的唐太太倒是把上海的那种小女人劲阐释得还可以,悲难之际竟然还能在混乱的环境中打麻将,真可谓“商女不知亡国恨”,当然了演技是到位了,但是不是符合影片的主题又是另一码事了,在这不堪回首的历史大背景下怎能出现这么多不知愁的气氛,如果是一篇作文的话的陆川同学有点跑题,似不该描绘的这般具体现实,尽管可能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放在这大背景下太不搭调了;还有一个人物就是妓女小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让她剪发时的那句台词“你去人家还不要你呢!”总觉得放在整部影片里有点不伦不类的,这应该是商业片里的台词,但是在最后她又是第一举手站出来自愿去当慰安妇的,说心里话,有点佩服陆川了,不知道是出自于讽刺还是对一种爱国情感的另一类表达,反正让人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复杂且又深刻的情绪在酝酿;最后还有那希望的象征的小豆子,同时他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有人说整部影片里只有一个日本兵贯穿了始终,其实这个小豆子也才是真正贯穿了始终的,但就是被忽视了,因为小豆子经历开始的抵抗、投降后被俘、屠戮中幸存、难民所保命、目睹日军强奸的暴行等等。

除了这些符号化的人物,就是那些被称之为断裂的故事情节了,在这些批评的声音当中我不敢苟同,相反我看的一些细节的刻画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当日军进城搜捕中国士兵的过程中,几个士兵在一所教堂里发现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正当他们战战兢兢的目视这些军民的时候,突然一个老者首先木讷地举起了双手,紧接着是一批一批的人举起了双手,镜头还特意的给了一个流泪的士兵和他举起的枪,还有一个不知所然的小女孩环顾四周,学着大人们举起了手,可这时日本兵们还是不敢相信,一军官轻声的让角川速去叫人手过来,这边是害怕的中国百姓的诺诺微微,那边也有日本兵的惊慌喊叫支援,同样有恐慌有害怕,面对如此多的中国军民日本兵也许在想:他们为什么如此怯懦,即使一人一口唾沫都会淹死自己啊!但是害怕之余,他们开始镇定,看到这里我开始悲愤,为什么总会有这样的镜头出现?为什么总会有这样的表示方式?为什么非要把国人当时的那种委曲求全展示出来?为什么就是不能大义凛然地和日本人来上一仗?为什么就是这样呆呆地坐以待毙?又想起历史书上说道日军侵华时几个日本浪人打着日本国旗就可以占取一座县城,怎么会有如此的事情发生呢?屈辱、气愤、无奈、悲痛,瞬间糅合在了一起,使我在思考电影本身时又不能不思考电影之外!

其二,当被俘的中国士兵大义凛然踏赴刑场的时候,看见刑场上不堪入目的惨状,陆剑雄用手挡住了小豆子的双眼,当要被集体枪杀之前突然有人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进而集体呐喊,只有在这一刻让人感到热血沸腾,让人看到民族的血性和希望,还有那雄浑的配乐,这是极少能让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之一。

其三,日军要求要难民营送出100名女士充当慰安妇才能换取其他人的安全和生存,当宣布完这一通知后,妓女小江于无声之时现惊雷,自愿第一个举手并走到了前面,然后有第二个举手,走到近前两个人紧紧的握在了一起,然后看到一个个举起的手出现在荧屏上,眼眶又开始湿润,这些人不知名不知姓,就这么默默的牺牲了自己,展示的是自愿,可在当时的境况下,这能够是自愿的嘛?尤其是小江临走时回头望了江淑云的那一舜,无法不让人感动!

其四,在唐先生放弃自己离开的机会,手轻轻抚摸老婆的肚子和她告别,寓意尤深,在到他上刑场对日军强调了两次:我老婆又怀孕了!可谓是整部影片里最深刻的地方了,这种细节的刻画绝不是不经意间的,总会让人意犹未尽,似乎又是一种希望,经历了苦难后中国的希望,因为有了延续,这种民族的延续军国主义无法虐杀!

不管别人再怎么批评陆川,去指责与史不符,责骂汉奸电影,但我认为这些情节的刻画还是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感动、感慨直至力挺影片。

南京南京观后感(二)

记忆中看《可可西里》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情节记得不多了,画面记得不多了,台词更是记得不多了。只记住了一个人,叫陆川。知道这是一个真正拿电影当艺术去拍的导演,这样的人总是被争议所围绕,但归根结蒂我认为他是个好导演,起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或许其受众范围有所局限,但电影这玩意儿,宣传永远战胜不了口碑。

抱着对陆川个人的喜爱,下午去看了《南京!南京!》,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结束后,后排不出意料地响起了阵阵掌声,而我却似乎被什么东西死死地固定在了原位,一动不动。恍惚许久之后我才悄然发觉,陆川这厮又得逞了。

镜头:黑色的血液更让人触目惊心

现在搞艺术的人或者装模作样搞艺术的人谈电影时都爱谈谈这一点。其实同样一个镜头不同的人看了想法肯定不小差异。故而所谓的艺术其实没什么标准,怎么说都有理。《南京南京》的镜头在我看来有些顾长卫,联想到后者掌镜的另一部和鬼子有关的电影《鬼子来了》,相似的特写镜头和黑白画面,只不过一个重写实,一个重叙事。我觉得用黑白色调来拍类似题材确实是种“新颖”的手法。单一色调的画面在增加时代厚重感的同时让观众的眼睛死死盯向剧情,不会半点分心,而更可怕的是黑色的血液似乎比红色更让人触目惊心。

震撼:思维都不敢运转

这或许是大多人看完都能感受到的一种气息。其实从一开始它就无处不在。刘烨与众人死守城门时坚定的眼神、成千上万老百姓被机枪扫射时瞬间倒下的大广角、小鬼子在庆祝南京攻陷时跳的群舞,还有那一个个恐惧到极限后变得漠然的特写面孔,都让人从心底深深被震撼。有人说这是一种折磨,我有些同意。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在摧残你的同时也使你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看电影的同时身边有两位女性观众一直在擦眼泪,我虽然哭不出来,但也已经目光呆滞,甚至连思维都不敢运转,怕一思考,会联想到其他种种更揪心的东西。

强奸:无耻的慰安妇“使用规定”

没料到全片近三分之二都在演这个东西。据说之前高圆圆还以为一段强奸戏险些崩溃。而我个人觉得陆川最“毒”的地方在于他恰恰要把角川与妓女百合子的畸形恋爱作为这个主题的铺垫,一种无比强烈的反差对比狠狠地将观众刻骨铭心了一把。其间有这样一个细节,带头的鬼子宣读慰安所“使用规定”,说是日本女人五元一次,中国女人两元一次。这短短一句话令我深深触动,原来日货到了这种地步依然比中国货值钱。而在这之后,角川拿着新年礼物去探望百合子,后者在惊喜笑纳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让我下意识感觉日本侵略者太不是东西了。我说了我是下意识,所以这应该不属于盲目爱国主义式的偏激。而能让我一瞬间有此感受,陆川这厮依然功不可没。

都说电影这东西终究是一门艺术,所以如果你一味拿它传达情感就变了味,就演变成了主旋律。陆川没有让自己的电影走形说明他坚持了自己,一部真正好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画,且又都会说话。不管是意会还是言传,它都能把你的情感紧握其中。我料想陆川做到了这一点,电影结束后高亢的掌声已予以证实。电影临近结束屏幕上出现了一条白花花的字幕:活着比死还艰难。一句残酷到血淋淋的话,让人貌似有所感悟其实已然彻底崩溃。

一个数次被翻拍的题材,一段亿万国人不应遗忘的历史,《南京!南京!》的出现让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从艺术层面上被烙上新的印记。沉默是我看完之后持续很久的状态,不是因为被麻木,而是由于太震撼。

#p#分页标题#e# 南京南京观后感(三)

最近心情比较乱,选择了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南京!南京》来抚慰下自己的心灵,因为人总是不知道满足的动物,永远都有永无休止的欲望!

选择这部片子,是因为我记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内我永远记得那个被惨遭杀害的中国人民的头颅骨,那天冷冷清清,我一个人衣服单薄,面对城市的喧嚣,我选择去铭记历史,一个人穿梭在展览馆的陈列窗前,当我拿着笔一一记下历史的印记,我太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惨痛经历才使一个民族站了起来,我想找到答案,望着那一件件陈列的物品我不禁肃然起敬,其实我更想看的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因为在小的时候731部队的电影给了我幼小的心里以震撼,可是来到那个展区的时候我不禁有些失望,一个中华民族最不应该遗忘的历史教训,一次屠杀30万人的事实,却区区一个小小的展位,我还记得我望着那代表三十万死者的唯一的头颅骨,出神的凝望,鼻子酸酸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视线模糊……高大空旷的博物馆人很少,加上室内阴凉,我瑟瑟的发抖,不知道是心灵上还是身体上的颤抖。

刚刚看完这部片子,被开头晃来晃去的镜头弄的头晕,视线找不到一个落脚点,黑白的片子叫人的心感觉苍白无力,终于看到刘烨那棱角分明,帅气俊朗的侧脸,与敌人周旋,但是最后还是成为俘虏,即使他高大伟岸的身躯站在那里是那么的威武,但是我知道无论怎样,凭他一个人也是无法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当我看到眼泪滑过他的脸颊的时候,我真的想为他擦拭那滴泪,那滴为祖国,为人民的惋惜之泪,流进了每个人的心中,酸遍了我的全身。

刘烨的死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铺垫,这个故事开始拉开帷幕,接着是那群女人,被拉去做慰安妇,她们在那样的世界里,变得没有地位,甚至活得不如死去的人幸福,当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我有感于那位美丽的江小姐,是她第一个举手,也就是她反对剪掉头发,是的她要做一个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她不要被剥夺美的权利,当我看到一个女人为捍卫自己容颜而如此的坚决的时候,我不禁为她折服。她是最美的!这里还有一位女人,姜淑云,她为了多救一些人,而被抓,那我听到那句坚决的“杀了我”我知道她是一位早就蔑视死亡的英雄。

这部影片同时塑造了,德国人和他的秘书唐先生一家,他们都上演了悲剧,不管这部影片把这些外国人的地位塑造的很低,我感觉有些不可理解,但是当我看到那个德国老头回国的一幕时,还是差点掉下了眼泪,那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在离开了这片不属于他的土地时,很多人感觉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柱,又在一次的在那死气沉沉麻木不仁的脸上显示出了久违的波澜情绪,他们似乎经历了太久的悲伤,但是这一次触动了他们,他们撕心裂肺的阻止老人的离去,这位老人再即将上车的时候,竟然双膝下跪……此时我再想,真正对不起这群老百姓的,真正应该下跪的应该是谁呢?当唐先生与太太的手紧紧抓在一起,又被唐先生毅然松开的一瞬间,我顿时明白,其实他是放弃了生的机会,或许他残存着一点对于生命的唾弃,或者他想试图挽救一个生命,代价是惨重的生死离别,或许是对亲人小妹的一丝牵挂?在他那样的文人死的时候却似乎又显示出了大义凛然的风范,是的,由于亲眼目睹女儿的死,他惊醒了,不再对日本人在有一丝的侥幸,他只说了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是的,即使他死了,他的孩子,孩子的孩子还活着!

结尾处以一个日本人角川的自杀终结,其实全影片都是他贯穿始终的,那忧郁的眼神或许很少让人联想到他是一名屠杀者,但是与这眼神不对称的是他自己的言行,没有捍卫他自己眼神影射出来的灵魂,除了最后亲手杀了姜淑云之外,在死前放走两个中国人,他没有做过什么对得起中国人的事,但是导演还是塑造了这样一个在战争中挣扎在崩溃边缘的日本人,或许是为了突出那句主题“活着比死更加艰难吧”,他也是战争的牺牲品,我除了对他那双忧郁的眼睛产生同情之外,没有太多感受,或许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没有丧尽天良吧,或许他还是个重感情的男人吧。从他的哭泣和那声枪响中,还是换回了好多人的同情。

在对于死难者的悲惨的经历同情和对于遭遇的气氛产生的同时,影片最后设计了一点阳光的味道,那个可爱的小豆子,那个两个小虎牙的小男孩活了下来,和他一个的憨厚男人,受了角川的帮助,那个看着死人不会眨一下眼睛的不足一米高的孩子,看到了整个屠杀的经过,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是的,他还活着。这样繁重的精神压力下他重获生命,他的生命显得那么珍贵,那么来之不易。南京,南京,反复的句式,起了强调的作用!导演到底在强调什么那?慢慢感悟……

5.铭记历史——南京红色之旅有感 篇五

期终考试过后,学校组织去南京的红色学习访问活动,我也报名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活动虽短,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京,六朝古都,雍容华贵,大气稳重,一副帝王之象。然而1937年,6周,30万人„„

那天一早去了莫愁湖公园,公园里安静、祥和、美丽,然而,之后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却是另一番天地。

纪念馆门前有一组雕塑群,是受尽侵害的中国老百姓扭曲的身体。人一来,一种肃穆沉重的心情就涌上心头。一进大门,一面巨墙,上面是“1937.12.13—1938.1”和“遇难者300000”。短短6周,死了30万人,生命如此渺小,日本法西斯主义如此没有人道。再向前走,一只大手从白色鹅卵石中挣扎出来。苍白的鹅卵石象征着白骨,中国人民当时只能在白骨堆中伸出一只手。

走进展馆,一组组图片、报道、影像。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日军对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的暴行。奸、淫、掳、掠、烧、杀、抢,日军士兵仿佛都成了野兽一般没了人性。还有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他们竟然比赛杀人。这实在太荒唐了。

之后,在展馆的尽头有这么一件展品。它是一个滴漏,每12秒,滴下一滴水,就有一个遇难者的照片亮起又随即熄灭。总共死了30万人,屠杀长达6周,以秒计算,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逝去。只是多么可怕啊,短短12秒,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平白无故地消失了。

6.历史将记住南京大屠杀作文 篇六

拍摄地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口

我们一下车,就看见了南京大屠杀馆像一把巨大的利剑直至日本,外面有一个人痛苦死去的图像,在馆外的墙壁上写着:遇难者300000的金色大字。因为纪念馆是免收门票的,所以外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但是流动进入比较慢,我足足等了五分钟才进去。

拍摄地点:万人坑

走进馆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万人坑”了,当年日军侵入南京,便是在这个坑中杀了上万名中国人。累累白骨怒斥日军的滔滔罪行,诉说着日军惨绝人寰的杀人行径。看的我不禁想哭,因为出于对死者的尊敬,我们并没有在那里拍照,而是图片。

拍摄地点:南京大屠杀资料陈列室

进入馆内,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清冷的古老气息,在馆内大大小小的陈列室中,有着日军数不清的滔天罪行,诉说着沉重的事实,那些在大屠杀中得以幸存的人,也无一不留下了满身的伤痕。

拍摄地点:中央厅

在这的墙上,密密麻麻地都是死去人的信息,大家都可以随意的查看,在这旁边,有祭奠死者的电子设备,大家都可以写上…心中最想说的,送上鲜花。

拍摄地点:礼厅

进入这个礼厅,仿佛走进了地下世界,又黑又暗,只有许许多多的等飘在水上,是纪念死者的,大家都沉默不语,只听见脚步声,过了大约二十分钟我们便出来了。

7.南京市工业发展历史 篇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并不是要保护城市的全部,而是保护反映城市风貌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格局和历史风貌等,其中,历史街区是城市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是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护实施的依据,有效地指导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的内涵和吸引力,充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划定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群等历史保护区的保护界限,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要求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划定历史街区保护界限的综合评价评估体系,使评价体系做到对历史资源的合理分类、科学分级,并使之通过分类标准所确定的保护对象体系能够与保护规划相衔接。

2、评价原理及方法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评价体系建立分类、分级和评价标准,应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得出不同级别的保护对象。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评价指标是衡量评价对象基本尺度,对南京历史街区保护界限划定的综合评价涉及到很多因素,任何单项指标都不能体现整体状况,且指标因子彼此之间往往还存在着信息的重叠和类似。所以评价的第一步需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全体即构成一个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客观地反映主客观因素及其相关的各种信息,因此,选择具体的评价指标因子时,应遵守指标因子的客观性、可测性、可比性、简明性和灵敏度等基本原则。

(2)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是将南京老城内所有地块都纳入评价对象的范围,在所有地块中寻找风貌最好,价值最高的单元作为历史街区的候选对象。因此,面状资源评价体系是以确定保护价值为目标层的单目标评价体系,选择资源自身价值、完整性价值作为面状历史资源的评价准则(表1)。

(1)自身价值——面状历史资源的自身价值在于其整体的历史气氛和肌理特点,在于街区建筑风格、高度、密度等整体的空间特色,而非某栋建筑。面状资源的自身价值与其中点状资源的数量、质量有很大关系但有不完全相同。评价准则层细分为:历史价值、格局相关性、景观价值(表1)。

(2)完整性价值——南京老城内虽然历史遗存丰富,但快速的城市建设也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与之相关的指标层细分为:形态完整性、历史资源点富集度(表1)。

2.2评价指标因子分级和权重值的确定

在评价指标因子选定后,针对南京老城面状单元历史保护价值的各评价指标因子变化范围,对评价指标因子进行分级(表1)。所有这些指标因子在面状单元历史保护价值的综合评价中作用强度又不是等同的,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必有一些主导作用的因素。针对各评价指标因子对面状单元历史保护价值有着不同的影响,应取不同的权重值来反映这种差异,评价指标因子权重值的确定采用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表1)。

2.3多因子综合评价

在确定各参评因子权重的基础上,将每个评价单元对各个指标因子所得到的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然后进行累加得到每个单元综合评价的总分,最后根据总分的高低确定南京老城每个单元历史保护价值。

3、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在南京老城划定历史街区中的应用

3.1指标因子的评价与分析

(1)历史价值计算

从所建立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数据库中提取春秋、六朝、南唐、明清、民国五个时代的城市空间要素,分别与老城空间单元要素叠合。如果评价单元地块的中心点被历史空间覆盖一次,地块积分一次,积分分数按年代久远程度(春秋5分、六朝4分、南唐3分、明清2分、民国1分)划分,多次积分综合累加,将累加结果标准化到1-5的分数区间内,最后计算出城市空间沉淀深厚度分布图(图1)。

由于历史地图时间段的限制,很难将两种历史空间统一到一个时间维度计算,因此本文尽量选取相近时间分段进行分析。用相同的方法将老城空间单元要素与叠加东吴、东晋、宋代、明代、民国时期的权力空间,计算出权力空间沉淀深厚程度图(图2),将每个单元中城市空间和权力空间指标因子所得到的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进行累加得到每个评价单元历史价值综合评价的总分(图3)。

(2)格局价值计算

历史廊道要素与地块单元要素叠合,提取每个单元的中心点,计算地块的中心点到最近历史廊道的距离(图4)。将所得到的距离字段标准化处理到1-5分区间内,分数越高,距离历史廊道距离越近。

(3)历史资源点富集度

提取资源点层与地块单元层叠加,统计每个地块单元资源点的数量(图5),随后提取资源点要素的自身价值字段,统计每个地块内资源点自身价值平均值(图6),将每个单元中资源点的数量和资源点自身价值平均值指标因子所得到的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进行累加得到每个评价单元历史资源点富集度综合评价的总分,将所得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得到地块的历史资源点富集度分值(图7)。

(4)形态完整性

研究街区的形态完整性,主要是考察地块单元建筑肌理多大程度上保持历史的特色,在参考其他学者对城市肌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南京的地块单元做分类别取样研究。经过分析,以容积率来表征地块单元肌理特征是比较合理选择。

提取现状建筑层要素与评价地块单元相叠加,计算每个地块单元的建筑总面积,再除以地块单元的面积,得到每个地块单元的建筑容积率,按容积率的大小将地块单元的肌理分类为四种类型:传统肌理(容积率0.5-1.2),开放空间肌理(容积率小于0.5),传统现代结合肌理(容积率1.2-1.8),现代肌理(容积率大于1.8-2.5)(图8)。传统肌理最适宜历史资源点的风格展示,因此可以将其赋值最高,开放空间肌理次之;以高层建筑为主的现代肌理不适合展示历史资源和历史风貌,因此其他的城市肌理类型随容积率增大分数逐渐降低(图8)。

3.2南京老城历史街区划定的多因子综合评价

将每个评价单元的历史价值综合评价值、格局价值、和景观价值等级指数的得分值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表1),将这三个指标因子所得值累加得到每个单元的自身价值综合评价得分(图9);将每个评价单元的历史资源点富集度综合评价值和形态完整性等级指数的得分值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表2),将这两个指标因子所得值累加得到每个单元的完整性价值综合评价得分(图10);再根据两个准则层的数据计算结果,按层次分析法算得的权重,计算出老城内地块单元保护重要性(图11)。需严格保护的地块单元主要集中在民国公馆集中的颐和路、明故宫周边、总统府周边、老城南及秦淮河畔。在对老城内面状空间单元评价的基础上,可将综合价值高的空间单元划定为历史街区(图12)

4、结论

(1)以南京为案例,建立的历史文化名城空间信息数据库为基础,详细介绍基于GIS技术划定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过程。并以构建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为主要线索,介绍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指标设计、数据处理方法和空间统计方法,建立名城历史资源评价体系,将城市的历史发展逻辑整合到评价指标之中,不但评价历史资源的现状,也评价历史资源与城市历史变迁脉络、城市历史格局的关系。

(2)GIS技术在历史街区划定中的应用简捷,直观,将空间统计计算的打分方式融入到评价方法之中,使评价精度高、速度快。

摘要:本文以南京为例,基于建立的历史名城空间数据库为基础,以构建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为主线索,介绍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指标设计、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名城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基于GIS技术,应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划定南京老城历史街区过程。

关键词:GIS,历史街区,划定保护范围,评价体系,多因子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阮仪三,蔡晓峰,杨华文.修复机理重塑风貌-南浔镇东大街“传统商业街区”风貌整治探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04):53-55.w

[2].张剑涛.城市形态学理论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汇刊,2004(06):58-65.

[3].陈佳還.保持城市历史风貌区的建筑密度-以上海老城厢历史风貌区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2007,37(增刊):236-238.

[4].郑炜.西安明城区城市肌理初探[D]:[硕士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5].赵勇,张捷,卢松,刘泽华.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建筑学报,2008(3).64-69.

[6].胡明星,董卫.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63-65.

8.南京市工业发展历史 篇八

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自豪感。乡土史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加强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乡土史教学不仅有利于实践历史新课标的理念,也是历史新课标实施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历史,“乡土史”是中国历史的细胞,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在全球化到来的新时代,进行乡土历史文化教育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

南京是名闻遐迩的六朝古都,又是江苏这个经济文化大省的省会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如何充分挖掘整合乡土历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而重大的课题。然而,受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制约,中学的历史教育内容被长期局限在教科书中,教材也就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乡土史课程教材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学校虽然也有《可爱的江苏》、《江苏风情》之类的校本教材,但因在中考中没有涉及到乡土历史的内容与要求,很多学校无暇顾及乡土史的教学。另外,在乡土历史的挖掘上,我们受日益加大的升学压力的影响,也常常是浅尝辄止,乡土历史无法真正走进历史教育的视野,其育人作用自然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多年来,笔者注重发掘、整合各种支持要素,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努力构筑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学系统,在乡土史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渗透

我们可以根据中国历史与乡土历史内容的内在联系,系统地把乡土历史资源的相关内容穿插在教科书的教学中,不着痕迹地融入既有的教学环节之中,使二者结合起来。但这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花很多精力收集本地历史、民俗、名人、名胜古迹、建制沿革等方面的材料和图片,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讲解时用多媒体展示,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种穿插渗透讲授乡土课程资源的方式,是比较普遍的形式,实践证明也很受学生的欢迎。

例如在介绍中国境内远古人类时,除了教材中耳熟能详的元谋人、北京人外,笔者加入了对大约35万年前南京汤山猿人的介绍,一方面印证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作为中国古代大河流域对于古代文明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贴近学生的认知,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

又如在介绍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时,结合南京地区的革命传统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如南京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以及1922年组建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浦口党小组并任组长的王荷泽,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较高的斗争艺术。

除了课堂教学的穿插介绍,我们还可以在平时的练习或考题中渗透一些乡土历史内容。考察近年来自主命题考区的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结合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体现乡土情怀的试题经常出现。例如2010年江苏单科卷25题江苏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明孝陵、昆曲两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等等。渗透乡土情怀、体现地方特色是新课标下高考命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尝试。

二、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乡土历史教学

课外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带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场所,通过对家乡历史文物、遗址、纪念碑馆等场所的参观、考察,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样的过程,也能增强乡土历史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文化价值,滋养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比如要了解南京在整个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位于长江路的南京总统府无疑是我们的首选。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如今经历了百年风雨洗礼的南京总统府依旧巍然屹立,用大量珍贵的史料,向我们生动展现着当年那段光辉的历程。徜徉在南京总统府中,时刻都能感受到近代历史的气息。大堂、东西朝房再现了太平天国天朝的昔日辉煌;穿行在大堂西暖阁,耳边似乎还流淌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宣誓词,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还在叙述着先生的革命理想;位于总统办公楼(子超楼)二层的总统办公室,蒋介石写字台上的台历日期定格在1949年4月23日,中国历史在这一天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再如参观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们在这里吊唁遇难同胞,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自然激发起奋发图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参观活动是我们开展课外乡土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有效方式。

三、自编校本教材系统讲授

在众多课程资源中,校本课程无疑是最富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也是最接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利用乡土资源编写校本乡土历史教材,这对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师生来讲不算陌生。笔者也与语文、艺术、政治组的几位老师一起从南京地区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知识出发,将公民教育、民主教育和地方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南京地区人文历史和现实生活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对现有的各种乡土教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富有浓郁特色的校本教材《南京本土文化》,通过开设选修课程,传承乡土文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进一步拓宽乡土教育的渠道

南京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地方文史工作者、历史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可以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为学生乡土历史的学习提供素材和见解。例如邀请历史专家结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作专题报告讲座,请专业考古人员讲南京当地古迹遗存、考古发掘的新成果等,将是非常生动、精彩的活教材。这样的报告讲座形式,也让学生备感新鲜与亲切,教育效果肯定比单纯的老师说教或阅读死板的教科书好得多。

建立数字电子化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也不失为一种经济、便捷、高效的方式。我们以电子网络为平台,着力挖掘数字电子化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广泛利用多媒体历史课件、历史资料数据库、本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所提供的网站,还有一些影视作品等,为乡土历史的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五、注意开发后的验证和反馈,建立立体的评价体系

乡土史课程资源在经过开发之后,最终将被学生学习、体验、领悟与吸收。在这一过程中,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效度可以通过卷面测试、实践能力测试以及其它一些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衡量。通过评价,教师获得各种反馈信息,进而对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

历史被人称为“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乡土历史因其独具的地方特色,贴近学生生活,而易于被学生接受。我们要努力探索、发掘出本地区丰富而精彩的乡土资源,作为国家课程的自然延伸,与教科书相得益彰。只有当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有了足够的认识,才有可能对家乡产生一种“温情与敬意”。

9.南京市工业发展历史 篇九

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单项选择题:

1.(08南京模拟)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C、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2.(08南京模拟)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

A、孔子

# B、韩非子

C、孟子

D、荀子 3.(08南京模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唯心思想 4.(08南京模拟)下图所人物说法正确的有:

①生活在战国时期,鲁国人 ②其思想的核心是“仁”

③晚年对《诗》、《礼》、《书》、《易》、《中庸》、《春秋》 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后被奉为儒家的经典 ④他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08南京模拟)下列话语不应该出自孔子的是:

#A、“性本善” B、“为政以德” C、“有教无类”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08南京模拟)春秋时期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资格的是:

A、墨子 B、老子 # C、孔子 D、孟子 7.(08南京模拟)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

A、“仁政”的思想 B、“民本”的思想 #C、“性本善”的思想 D、“致良知”的思想

8.(08南京模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 9.(08南京模拟)下列人物主张“人之性恶”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 D、荀子

10.(08南京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上相同或相似的是:

①仁的学说 ②人性论 ③民本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1.(08南京模拟)“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不包括:

A、《诗》 B、《书》 # C、《乐》 D、《春秋》 12.(08南京模拟)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与下列哪两个人物有关:

A、孔子和孟子 B、秦始皇和李斯 # C、汉武帝和董仲舒 D、“二程”和朱熹 13.(08南京模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A、汉武帝 B、荀子 # C、董仲舒 D、朱熹 14.(08南京模拟)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 D、“大一统”的思想 15.(08南京模拟)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

A、春秋 #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16.(08南京模拟)汉武帝时期创办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儒家经典 B、汉朝法律 C、皇帝诏书 D、诸子百家 17.(08南京模拟)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的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08南京模拟)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

#A、理学

B、心学

C、玄学

D、伦理学 19.(08南京模拟)北宋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朱熹 # B、程颐、程颢 C、李贽 D、王阳明 20.(08南京模拟)认为“仁是万物俱生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 B、程颐、程颢 C、李贽 D、王阳明 21.(08南京模拟)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 B、仁学思想

C、心性论思想 D、人心是万物的本源 22.(08南京模拟)下列关于理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 B、理是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C、理学把天理和人伦道德完全割裂 D、理先于万物而产生 23.(08南京模拟)关于朱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北宋理学的代表者 B、主张性恶论

C、主张君权神授 # D、是继孔子、孟子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24.(08南京模拟)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理气论 ②宇宙便是吾心 ③心性论 ④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 # C、①③ D、②④

25.(08南京模拟)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

A、理学

B、心性学

# C、心学

D、理气论 26.(08南京模拟)下列思想家中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王阳明 B、程颢 C、朱熹 D、程颐 27.(08南京模拟)下列关于王阳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心性论”的主张 B、把儒学发展成为“心学” C、宣扬人心是万物的本源 D、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28.(08南京模拟)下列观点体现王阳明思想的是:

A、“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 D、“天下为主,君为客” 29.(08南京模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

A、黄宗羲、顾炎武、李贽

B、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 C、黄宗羲、顾炎武、朱熹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30.(08南京模拟)李贽号称:

A、“离经叛道”的思想家 B、异端的思想家 C、“经世致用”的思想家 D、“非圣无法”的思想家 31.(08南京模拟)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32.(08南京模拟)“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

A、破除对孔子迷信的思想 # B、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抨击封建道德观念 D、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 33.(08南京模拟)“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A、李贽 B、黄宗羲 # C、顾炎武 D、王夫之 34.(08南京模拟)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焚书》 35.(08南京模拟)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崭新思想的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36.(08南京模拟)下列思想家中,主张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所得而私有,而应当耕者有其田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37.(08南京模拟)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中,在哲学领域成就最突出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 C、王夫之 D、顾炎武

38.(08南京模拟)主张性善论的儒学思想家有:①孟子 ②荀子 ③朱熹 ④王阳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 D、①③④ 39.(08南京模拟)下列内容属于黄宗羲在政治方面主张的是:

#A、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主张物质第一性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40.(08南京模拟)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张羊皮,改变这种状况的发明是从中国传入的: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41.(08南京模拟)四大发明中促进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发展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42.(08南京模拟)四大发明中,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的是:

A、火药 #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43.(08南京模拟)中国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后直接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44.(08南京模拟)仔细观察右图,判断图中古文字的字体:

A、篆书 B、金文 # C、甲骨文 D、隶书 45.(08南京模拟)汉字演变的阶段可以分为:

A、楷书、草书和行书阶段 # B、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 C、楷书和草书阶段 D、隶书和楷书阶段 46.(08南京模拟)汉字形成完整体系是在: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春秋 47.(08南京模拟)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 48.(08南京模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楷书大家欧阳询的代表作是《玄秘塔碑》 B、唐代王羲之、王献之是著名的草书大家

C、《颜氏家庙碑》是著名的行书作品 # D、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49.(08南京模拟)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A、钟繇《宣示表》# B、王羲之《兰亭序》 C、王羲之《乐毅论》 D、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50.(08南京模拟)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音乐、说唱、舞蹈、表演熔于一炉 B、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

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D、文人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繁荣 51.(08南京模拟)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的是:

A、诸宫调 B、散曲 C、京剧 #D、元杂剧

52.(08南京模拟)京剧主要有哪两个剧种融合而成:①粤剧 ②徽剧 ③汉剧 ④越剧

A、①② #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3.(08南京模拟)京剧走向成熟是在:

A、乾隆时期 B、道光时期 C、嘉庆时期 # D、同治、光绪时期 54.(08南京模拟)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剧种是在:

#A、清朝时期 B、明朝时期 C、明朝中后期 D、元朝末年 55.(08南京模拟)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

A、最早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最早认识到鸦片的毒害 #C、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D、最早翻译外国书籍 56.(08南京模拟)“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57.(08南京模拟)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58.(08南京模拟)下列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 C、康有为 D、张之洞 59.(08南京模拟)康有为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借助的理论是:

①儒家今文经学的“三世说” ②西方的启蒙思想 ③西方的进化论 ④孔子的伦理道德理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0.(08南京模拟)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道理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 C、严复 D、郑观应 61.(08南京模拟)维新思想家梁启超的代表作是:

A、《海国图志》 B、《各国律例》 # C、《变法通议》 D、《定国是诏》 62.(08南京模拟)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 B、挽救民族危亡 C、推动政治改革 D、发展社会经济 63.(08南京模拟)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是因为这场运动:

A、宣扬了变法思想 #B、反对封建专制,提倡兴民权 C、提倡学习西方 D、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64.(08南京模拟)下图中所示刊物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65.(08南京模拟)下列人物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有: ①陈独秀 ②胡适 ③李大钊 ④鲁迅

⑤蔡元培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6.(08南京模拟)“我们现在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话出自:

A、鲁迅 B、胡适 # C、陈独秀 D、李大钊

67.(08南京模拟)在新文化运动中,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的是:

A B C #D

68.(08南京模拟)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④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9.(08南京模拟)陈独秀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和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A、民主和科学 B、新道德和新文学 C、德国和法国革命 D、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 70.(08南京模拟)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或刊物不包括: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界》 71.(08南京模拟)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日益深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

A、强烈要求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猛烈抨击封建正统思想 C、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 #D、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72.(08南京模拟)毛泽东认为“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中国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中得到了锻炼

C、十月革命让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暴力革命的重要性 D、十月革命后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73.(08南京模拟)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

C、对民主和科学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74.(08南京模拟)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蔡元培 D、胡适 75.(08南京模拟)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初期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开始就注意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中国的工人阶级最早接受并认可了马克思主义

C、五四运动后出现了宣传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的热潮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76.(08南京模拟)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建立者是:

A、李大钊 # B、陈独秀 C、毛泽东 D、周恩来 77.(08南京模拟)“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的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各种思潮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与科学 ②实业救国 ③君主立宪 ④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78.(08南京模拟)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79.(08南京模拟)三民主义思想内容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80.(08南京模拟)孙中山为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土地纲领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D、均田免粮 81.(08南京模拟)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

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82.(08南京模拟)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最突出体现在:

A、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 B、没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要求 #C、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D、没有提出推翻君主专制 83.(08南京模拟)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B、反对封建统治 # C、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D、反对民族压迫 84.(08南京模拟)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A、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B、推动了各革命阶级组成革命统一战线 C、促使孙中山成为与时俱进的革命家 D、在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85.(08南京模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来的 86.(08南京模拟)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革命”。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推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 C、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制度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 87.(08南京模拟)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 B、毛泽东思想 C、新民主主义 D、邓小平理论 88.(08南京模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包括: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三个代表”理论 89.(08南京模拟)毛泽东首次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0.(08南京模拟)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91.(08南京模拟)《论十大关系》发表于:

A、大革命时期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92.(08南京模拟)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认识应当包括,毛泽东思想是:

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和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④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93.(08南京模拟)系统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94.(08南京模拟)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D、“南方谈话” 95.(08南京模拟)以下关于“南方谈话”的说法,有误的是:

A、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B、是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C、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D、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96.(08南京模拟)邓小平理论论述的根本问题是:①一国两制 ②和平与发展③什么是社会主义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 D、③④

97.(08南京模拟)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①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②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③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④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永恒的真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8.(08南京模拟)下列表述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同点的有:

A、都是在国内外政治形势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 B、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都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都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99.(08南京模拟)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观点,为新时期党的 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关于“三个代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B、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00.(08南京模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决策 D、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1.(08南京模拟)“两弹一星”是指:

#A、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08南京模拟)中国打破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66年,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 D、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08南京模拟)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102.(08南京模拟)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航空航天技术成就是:

#A、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B、载人航天技术成熟 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08南京模拟)2003年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载人成功,我国是第几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

A、第1个 B、第2个 # C、第3个 D、第4个(08南京模拟)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是在: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08南京模拟)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103.(08南京模拟)被称为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第五大发明的是:

A、返回式遥感卫星 B、东方红一号 C、运载火箭 # D、杂交水稻 104.“双百”方针是指: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D、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08南京模拟)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66年 105.(08南京模拟)“双百”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

A、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 # B、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C、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D、中共八大

106.(08南京模拟)下列对1956年“双百”方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B、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C、知识分子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也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D、提倡在文艺和科研领域,独立思考和自由辩论

107.(08南京模拟)“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争论 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 D、可以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斗争的自由 108.(08南京模拟)“双百”方针提出后,在话剧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就是:

#A、老舍《茶馆》 B、艾青《蝉的歌》 C、杨沫《青春之歌》 D、赵树理《三里湾》 109.(08南京模拟)下列文艺作品,哪些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涌现出来的:

①《茶馆》 ②《蔡文姬》 ③《青春之歌》 ④《三里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08南京模拟)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教育方面提出的指导方针是:

A、优先发展教育 B、尊师重教 #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科教兴国 110.(08南京模拟)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

A、1978年 B、1985年 C、1992年 # D、1995年(08南京模拟)西方人文主义最初发源于:

#A、希腊 B、罗马 C、法国 D、英国(08南京模拟)属于智者学派名言的是:

A、“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知识即美德”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11.(08南京模拟)“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这是哪位思想家的话:

#A、安提丰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112.(08南京模拟)古希腊哲学家中,提出所谓“知德合一”思想的是:

A、普罗泰戈拉 #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13.(08南京模拟)下列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14.(08南京模拟)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人文主义蔑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B、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C、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D、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115.(08南京模拟)以下选项中,不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的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米开朗琪罗

D、薄伽丘 116.(08南京模拟)《十日谈》的作者是:

A、达·芬奇

# B、薄伽丘 C、塞万提斯 D、莎士比亚 117.(08南京模拟)“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其根据不包括:

A、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 #B、他最先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C、他在长诗《神曲》中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等丑恶现象 D、但丁与薄伽丘、彼特拉克一起被誉为“文学三杰”

118.(08南京模拟)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文艺复兴“文学三杰”著作的是:

#A、《理想国》 B、《神曲》 C、《歌集》 D、《十日谈》 119.(08南京模拟)“人文主义之父”指的是:

A、薄伽丘 B、但丁 # C、彼特拉克 D、培根(08南京模拟)下列主张属于马丁·路德的是:

A、简化宗教仪式,僧侣不可婚配和还俗 B、教皇、教会高于《圣经》

#C、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得救

D、只有教皇才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力,君主不可以处罚教士和教皇 120.(08南京模拟)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是:

A、卢梭 # B、伏尔泰 C、康德 D、孟德斯鸠 121.(08南京模拟)下列关于伏尔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 B、号召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122.(08南京模拟)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123.(08南京模拟)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 C、康德 D、卢梭 124.(08南京模拟)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中,“三权”不包括: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 D、外交权

125.(08南京模拟)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是:

A、伦琴 B、居里夫妇 # C、爱因斯坦 D、牛顿 126.(08南京模拟)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B、牛顿——其经典力学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形成 C、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量子论诞生,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08南京模拟)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A、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B、相对论的提出 C、科学研究方法的出现 D、量子论的提出 127.(08南京模拟)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B、经典物理学所适用的主要是宏观世界的物理现象 #C、相对论的提出证明牛顿力学是完全错误的

D、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128.(08南京模拟)右图中情景的出现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129.(08南京模拟)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汽船 C、火车 # D、万能蒸汽机 130.(08南京模拟)让人类告别煤油灯照明,进入电灯时代的发明家是:

A、法拉第 # B、爱迪生 C、西门子 D、伏特 131.(08南京模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①打电话拜年 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坐飞机旅行 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8南京模拟)下列各项发明成就的先后顺序是:

①发电机 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③ 电动机 ④ 电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133.(08南京模拟)下列科技成果与人物一一对应,不正确的是:

A、改良蒸汽机——牛顿 B、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 C、电灯——爱迪生 # D、大功率发电机——西门子

(08南京模拟)著名诗句“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体现了哪一文学流派的特点: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民族主义 134.(08南京模拟)下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是:

①《巴黎圣母院》 ②《红与黑》 ③《唐璜》 ④《老人与海》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08南京模拟)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拜伦和雪莱 B、拜伦和巴尔扎克 C、雪莱和贝克特 D、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08南京模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

#A、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全貌 B、这时一部历史小说

C、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

D、真实地记录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的情况(08南京模拟)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充分展示社会生活画卷的著作是:

A、《巴黎圣母院》 B、《基督山恩仇记》 # C、《人间喜剧》 D、《红与黑》 135.(08南京模拟)《等待戈多》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萨特 C、海勒 # D、贝克特 136.(08南京模拟)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苏联文学的代表作:

A、《母亲》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戈拉》 D、《解冻》(08南京模拟)下列关于20世纪苏联文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作品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解冻文学”的代表作 C、“解冻文学”触及了苏联尖锐的社会问题

D、“解冻文学”是在苏联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思潮下出现的

(08南京模拟)将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反映拉美人民生活和斗争的代表作是:

A、《苹果车》 B、《老人与海》 C、《戈拉》 # D、《百年孤独》(08南京模拟)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代表作是:

3A、《戈拉》 B、《百年孤独》 C、《母亲》 D、《解冻》

137.(08南京模拟)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应社会历史现实,主要流派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 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 D、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138.(08南京模拟)下列属于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是:

#A、《拾穗者》 B、《自由引导人民》 C、《枪杀马德里市民》 D、《向日葵》 139.(08南京模拟)下列不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的是:

A、莫奈 # B、米勒 C、马奈 D、梵高 140.(08南京模拟)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的是:

A、莫奈 B、马奈 3C、梵高 D、塞尚 141.(08南京模拟)下列美术作品中,属于现代主义的作品是:

A B # C D 142.(08南京模拟)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代表作《格尔尼卡》的作者是:

A、马蒂斯

# B、毕加索

C、梵高

D、塞尚(08南京模拟)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中心在:

#A、奥地利、德意志 B、英国、法国 C、意大利、俄国 D、荷兰、波兰(08南京模拟)德意志的哪位音乐家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被誉为“乐圣”:

A、舒伯特 # B、贝多芬 C、莫扎特 D、李斯特(08南京模拟)属于“乐圣”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小夜曲》 C、《天鹅湖》 # D、《命运交响曲》(08南京模拟)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动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的歌剧是:

#A、《茶花女》 B、《蝴蝶夫人》 C、《图兰朵》 D、《卡门》 143.(08南京模拟)下列音乐作品中,属于俄国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是:

A、《蝴蝶夫人》 #B、《胡桃夹子》 C、《淡褐色头发的珍妮》 D、《卡门》 144.(08南京模拟)“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这是恩格斯对《命运交响曲》的评价,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的作者是:

A、德彪西 B、莫扎特 C、李斯特 # D、贝多芬

二、非选择题

(08南京模拟)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

材料三 宇宙之问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谁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哪部著作成为后来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教科书?

(4)你是否同意材料四中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08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请回答:(1)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在中国哪一场革命运动中?

(2)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的口号是什么?(3)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08南京模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革命的目的是为民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至美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文中提到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与同盟会成立时的纲领的哪些内容相对应?(2)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关系如何?(3)你如何评价三民主义?(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考虑)......

(08南京模拟)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08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 请回答:(1)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或指引下,欧洲分别发生了哪两场重大的改革或革命运动。

145.孔子 黄宗羲 卢梭 苏格拉底

请回答:(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到了西汉,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董仲舒新儒家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2)黄宗羲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3)苏格拉底的主张有哪些?他把什么作为探究的主要问题?

(4)卢梭的观点有哪些?其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法国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个?

146.(08南京模拟)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巴黎圣母院》 海明威和鱼 泰戈尔

材料四(08南京模拟)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哪国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上一篇:人性本恶辩论赛开篇陈词重点下一篇:转型时期县级党校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