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历史备考方案

2024-06-26

中招历史备考方案(共10篇)

1.中招历史备考方案 篇一

刘楼一中2014年中招备考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搞好中招工作,切实保障我校在2014年中招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依据前几年中招备考的经验和体会,结合今年九年级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拟订刘楼一中2014年中招备考实施方案如下:

一、现状:

从上一学期几次大型测试的情况中反映出的问题有:

(1)各个学科的发展不均衡;

(2)学生个人自身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

(3)个别班级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低;

(4)个别老师和学生有悲观情绪,特别是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

积极因素:

(1)今年九年级的四位班主任,都是我校班主任中的精英,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鼓舞学生的士气。

(2)今年的九年级教师都是有多年教毕业班经验的老师,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精神。

(3)从整体上看这届学生学习气氛浓厚,学习热情较高,优秀生人才也比较多。

二、备考工作目标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快提高九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完成本届中考的一下目标:

(1)各学科的平均分要在2013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总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巩固率均达到全县前三名之列。

(2)力争今年中考500分和550分以上人数均比上年有大的提高。

三、备考工作措施

(一)成立中招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备考工作的领导。

组长:杨度军

副组长:刘玉田化一伟

组员:路传忠种域路秀阁化一建

(二)协调工作、齐抓共管,创设浓厚的备考氛围:要求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的奋斗目标,并要求每个学生制定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各科任教师要认真写出详实的操作性强的备考计划,制定出切实的奋斗目标,并对所教班级的学生思想动态全权负责,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创造浓厚的备考氛围,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中招备考中。

(三)分层教学,确保学习有序有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认真分析,帮助学生明确升学目标,培优补差,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优秀生要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在复习中可以给这些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要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在测试、模拟考试中的失分点,并对此重点训练,强化训练。对于临界生和后进生的提高工作,一方面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从身体、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给予关心,既要有压力,更要有爱心和细心指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另一方面班主 1

任还要明确这些学生的成绩差在哪里,差的原因是什么,并及时与任课教师共同研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一方面要求教师关注中考的信息动态,认真研究往年的中招试题和《中考各科考试说明》,明确本学科中考会考什么,不考什么,哪些地方经常考,哪些地方很少考;一节复习课下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精选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各学科信息。另一方面,要积极的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和借鉴外地及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提高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工作。

(五)精选习题和试题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求老师做到凡是学生做的老师先做,凡是学生做过的老师必须批改,并做好试卷分析和讲评,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备考进度和思路。

(六)制定规划,分阶段备考。

第一阶段(开学-2014年2月28日):本阶段要求各学科必须完成所有新课的教学任务。利用早操,大课间加强长跑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第二阶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31日):本阶段以《2012年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为纲,以教材为本,过好课本关。要求师生认真扎实地把中考所考知识全面系统的复习一遍,对课本上的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练掌握,完成《中考达标训练》中的中低档练习题。本阶段复习的同时,组织好三月下旬学校进行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2—3轮理化生实验操作的考前强化训练,分班分组,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达到独立熟练地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早操练长跑、大课间、下午吃罢饭练习立定跳远、跳绳迎接体育测试。

第三阶段(2014年4月1日—2014年5月31日):本阶段以分类复习为主,突破难点、解决重点,在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抓好考点、难点、重点。精讲精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本阶段的强化训练以套题训练为主,教师也需自选习题作必要的补充。同时,在本阶段复习期间,还要抓好县第一次和第二次模拟考试工作。

第四阶段(2014年6月1日—中考):本阶段以综合训练为主,以适应性训练及检查反馈为重点,通过模拟训练来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及其对“三基”的掌握情况。同时,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工作,做到定任务、定时间、定对象,开展“培优、扶中、帮差”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通过训练,使学生能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方法。本阶段,教师主要以2013年中考试题作随堂讲练,用收集到的信息题作适当的补充。本阶段,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态和应试心态。

四、重视职教招生:利用家长会,学生会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美好前景,加深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了解,力争职教招生能有一个新突破。

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应对生活、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使其正确对待考试中的得与失。

3、关注后进生发展,稳定班级学风,适时洞察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及时做好问题学生的稳定、转化工作,防止出现消极怠考、大量辍学等异常现象。

4、加强沟通,积极进行家校联系,联同学生家长,多方面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动力。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动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对学习优秀和进步的学生进行激励,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6、坚持创建良好班风、学风,营造浓厚的备考氛围。

7、没有健康的体魄,是难以承受紧张的学习的。所以,要注重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还要有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来保证学生的体力和精力,不提倡过度的加班加点。

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我们这些有经验、有能力、有热情、有奉献精神的教师的共同努力,明年的中考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刘楼一中

2014年2月

2.中招历史备考方案 篇二

据《北京日报》消息,2016年9月20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公布,新中招方案显示,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鼓励高中尝试自主招生。教育部要求试点地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课程)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新方案要求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初中学校要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供高中校招生使用。各地还应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新方案鼓励各地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按照教育部的时间表,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可以继续按照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

3.中招历史备考方案 篇三

时政热点再现

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 2017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土地整治蓝皮书提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背景下,推动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升级,是促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和必要路径。

3.2016年9月的杭州G20峰会、2017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领导人利用一切机会坚持积极推动全球化和应对气候变暖的姿态,2017年7月4日至8月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德国汉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汉堡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指出,《巴黎协定》倡导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最新发展理念相契合。中国将立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认真履行《巴黎协定》框架内应该承担的义务。

教材知识链接

1.我国资源环境现状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②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③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②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③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或割裂开,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④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⑤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这些问题还要靠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最终予以解决。

3.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 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②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尊重自然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4.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受物质文明发展水平制约;政治文明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建设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自然基础。所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6.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树立绿色化理念。

中考命题预测

1.为什么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 ①这是由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决定的。

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③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④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⑤这是建设美丽中国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⑥这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有哪些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②有利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③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⑥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3.设立“中国生态文明奖”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公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

4.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你认为国家、企业、公民分别应该怎么做? ①国家: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用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等等。

②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法治观念和节能环保意识;等等。

③公民: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5.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参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

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③选择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④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律已,同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手段,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⑤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小手带大手,向低碳靠拢”演讲比赛、“低碳小窍门”竞赛活动等,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6.请你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②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③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④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专项提升训练

一、比较与选择

▲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1.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省上下周密部署,凝聚了广泛共识,形成了强大声势,绿色发展理念明显增强,污染防治力度明显加大,空气监测数据明显回落。对此,下列评论最合适的是()A.保护环境要优先,污染防治不能缓 B.经济建设是中心,环境污染后治理 C.攻坚作战初告捷,绿色发展促和谐 D.生态环境需保护,低碳生活靠政府

2.观察右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目的在于()A.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绿色发展 B.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 C.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 D.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

3.2017年2月,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发布了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累计达到全国建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建立健全农村环保长效机制,整治过的7.8万个建制村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已建农村环保 设施长期稳定运行。这表明()

A.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已得到解决 B.我国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C.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心 D.我国坚持先发展后治理的原则

▲多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4.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17%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化趋势明显,老龄化水平城乡倒置、地区差异突出,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快速上升,老年人生活“空巢化“愈趋严重。人口老龄化加剧将导致()

A.财政负担加重B.家庭压力加大 C.劳动力的短缺D.人口流动加快

5.为践行海绵城市建设,河南省住建厅发布《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工作方案》,要求全省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新建单位及小区要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县城1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河南践行“海绵城市”有利于()

A.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B.秉承绿色、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D.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生动彰显着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民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绿色原则”是我国民法立法的一大突破。它有利于()A.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B.倡导公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C.引导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 D.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辨别与分析

7.你家的小区有分类的垃圾桶吗?你会对垃圾分类处理后再扔进去吗?垃圾分类的好处,你感受得到吗?3月底,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尽管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十几年过后,中国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人意。

三、观察与思考 8.材料一:“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铿锵话语犹在耳边。这是情系民心的庄严承诺,也是维护河流健康的号令动员。战鼓催人,风生水起。全面推行河长制短短半年多时间,从中央到地方高位推动、快速行动,出方案、定目标、建制度,一张张路线图、时间表密集出炉。目前各省级方案全部完成,市县乡级方案紧锣密鼓、压茬推进。机构到位,河长就位,从江河源头到海滨湖畔,无论大江大河还是支流小河,越来越多的河流有了健康守护责任人。

材料二: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00多条,湖泊较少,水面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仅8个。河湖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问题仍较重,存在“九龙治水”等管理弊端。2017年5月,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全面建立河长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4级河长制(省、市、县、乡)的设计基础上,河南增设了村级河长,力求打通治河“最后一公里”。为确保河长制取得实效,河南将强化考核问责。从2018年开始,对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谈谈河南全面推行河长制、五级河长护佑中原河湖的必要性。(三个方面即可)(2)生活中,中学生能为保护河流湖泊作出哪些贡献?

四、活动与探索

9.材料一: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用“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这句话,传递出国家治霾的决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李克强表示,治理雾霾一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二要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三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四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材料二:“安阳市因空气质量排名最后被扣收生态补偿金905万元,信阳市排名第一,奖励1143万元。”2017年6月28日,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办对外通报5月份全省生态补偿金的扣收和奖励,以上两个市分别是被“罚”和被“奖”的第一名通气会上,攻坚办公布了《河南省城市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该办法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对河南省生态补偿金按照月度兑现,首刨了全国执行按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是河南为环保实现突围、打响治污攻坚战的又一剂猛药。

“众志成城,打好蓝天保卫战”社会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探究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的难点在哪里。(三个方面即可)

(2)请谈谈你对河南首创全国执行按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认识。

(3)青少年应如何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尽力? 附答案:

一、1.C 2.A 3.B 4.ABC 5.ABD 6.BCD

二、7.(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垃圾不分类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

(2)国家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3)垃圾强制分类不仅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还有利于减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加强环境保护。

(4)中学生要认真学习,了解垃圾强制分类的重要性;开展多种活动,宣传垃圾分类常识;从我做起,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增强责任意识,同垃圾不分类行为作斗争。

三、8.(1)这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这是解决河南省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这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有利于保障河南省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有利于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落实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

(2)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向河流湖泊乱扔垃圾;使用无磷洗衣粉;认真学习、了解保护河流湖泊的常识;积极参加江河湖泊的保护宣传;发现破坏河流湖泊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或举报;积极就保护河流湖泊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等等。

四、9.(1)扬尘、工业大气、燃煤、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秸秆禁烧、重污染天气应急等。

(2)是河南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共赢发展的新举措;是以生态补偿倒逼绿色发展,倒逼地方党委政府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真正从源头上管控和改善环境状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激励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能够有效约束生态环境消费者对生态环境的过度消费;等等。

4.中招历史备考方案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金秋送爽,硕果飘香。一年来,在县教育局和车站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深化推广年的有利契机,坚持“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心,用常规运行机制静化人心,用创新精神激励人心。强化管理,聚焦课堂,决战备考,使得各项工作“接天莲叶无穷碧”,2010年中考“映日荷花别样红”,帮助79名学子高挂云帆,意气风发的驶向理想的彼岸。10年中考,将成为车站中学的记忆,10年中考,创造了车站中学的“奇迹”:获奖学金3人,考取一中快班12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下面就我校2010年中招备考工作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健全中考领导机构,是夺取中考胜利的组织保证。

1、学校成立以轩宏威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方焕新为副组长,初三班主任,各学科带头人及其余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备考工作。首先实行领导蹲班制。领导深入班级分班包干,责任到人。要求包办领导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协助班主任找学生谈心,参加所包班级的主题班会,对所包班级重点生要逐人谈话,及时掌控班级备考状况。并把包班领导深入包班一线工作情况列入班子成员考核内容。去年,我校的轩校长包五班,他在繁忙工作中经常抽时间深入班里,和学生零距离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亲自辅导化学。方焕新副校长主抓九年级段工作,同时包一班,她长年如一日蹲守,加上方法得当,对学生和教师的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适时找学生谈话,为班级的稳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大力构建高效课堂,定期召开“碰头”会,对备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如班级管理、学生的思想动态等,拿出更加有效的办法,使得整个备考过程中都能做到高效有序。

市师德先进个人赵国明即是九年级段长也是九年级三班班主任,今年五月其爱人诊断出患上乳腺癌并且已经扩散,爱人在市专医院动手术期间及到后来的化疗期间,他没耽误过一节课,白天到医院照看病人,晚上回来上课并关照年仅六岁的儿子。不幸和沉重的家庭负担,再加上繁重的中招备考工作同时压在他的肩上,并且这期间正赶上县第三次模拟考试。一头是躺在病床上的爱人,一头是正处于关键时刻的学生,最终他能妥善安排好家庭和工作关系。在县第三次模拟考试结束后,他针对班级两极分化严重、整体成绩下滑、多数学生厌倦中考之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召开班级课任教师联系会、召开学生座谈会,使学生士气大振,学习兴趣高涨,第四次模拟考试入前100名人数由12人上升到18人,在中考中更是锦上添花,他班的学生王子允总分排到全县第十三名获得两千元奖学金,他所带的班今年一共考上十六名一高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3、关注学生心理,加强疏导

到最后阶段,学生在经过几次模拟考试以及平时的测试后,紧张焦虑的情绪都已经到达顶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这也是后半学期不能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要注意平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给他们多做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调适好自己的考前心态。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我们通过谈话以及观察还有跟科任老师以及家长沟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素质进行了解和掌握,并能够共同给予学生一个合理客观的定位,然后对症下药对个别的问题进行解决。

在县第三次模拟考试结束后,我们组织了由校长、教务处、政教处三管齐下,把学生分成三批进行心理疏导,一批是排名前50名的优生,二批是51至100名的中间生,三批是100名后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只许鼓励不许批评,并由校长亲自主讲,让学生感受到校长的关爱,学校的支持,以百倍的信心投入到最后的冲刺。

4、成立中考科研攻关小组。方焕新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黄美群为副组长,学科带头人及教研组长为组员,负责中考中的课题研究,协调优化资源配置,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中考动向以及搜集、整理符合考情的中考信息。每周要求每个学科针对中考内容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同头教师积极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大家分工协作,发挥集体智慧,把信息收集、处理、应用工作做好。学科组之间频繁进行同头备课。自2008年我校实行课改之后,就统一使用“教与学”两用稿,而且定于每周五下午学生离校后为集体备课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五个一”的要求进行授课,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真正做到了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不搞单兵作战、闭门造车。从前那种个人自提小黑板进教室的现象没有了,“教与学”两用稿融进了集体的智慧,也加大课堂的容量。各备课组在平时复习备考中,遇到疑难问题,上网查询,同伴研讨,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打电话向县教研员请教。正是有这样一批“肯钻研、求实效、认死理”的一线教师,我们才不会把难题在中考中留给学生。

二、严格科学的过程管理,是取得中考胜利的首要条件。

1、扎实开展质量检测和调研

学校领导多次召开九年级教学专题会议、同步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施培优补差的方法,力争教学最优,为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教师工作热情,随机修改并出台“车站中学中考奖励方案”。

我校定期对各学科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后要求教师、教研组长写出高质量的质量分析,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学科交流,反馈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将检测的有关数据转化成一种信息,再由一种信息形成一种教育理念,并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上,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严格检测纪律,确保检测质量;严格质量评估,确保评估质量;严格分析质量,确保分析到位。每次检测和质量调研结束后,我们都要分学科召开质量检测分析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工作得失,使广大教师通过质量分析,在反思中有所感悟,在交流中有所借鉴,在借鉴中有所完善和深化。各班分析会后及时取得与家长的联系,针对考试成绩,将前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和纪律情况,反映给家长。促使家长积极跟学校配合,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2、建设良好班风学风,抓好班级常规

一个班级的学生只有拧成一股绳,劲都往一处使,这样的班级才能是一个优良的班集体。平时,要求班主任注意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每个班主任给班级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并指导学生努力实现它,班中大大小小的事件都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得到发展与提高。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管自己。四班班主任苗莉是我县“十大”教学能手,也是县模范班主任。在我校实行“412”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中,她把互动课堂与民主的科学管理融到一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培养。去年,在县课改经验交流会上,她执教的公开课受到广泛赞誉,与此同时,她班学生的精彩展示给来自全县的同仁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管理特点就是自主管理,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形成相互制约,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得班级精神面貌,学习风气蔚然成风,正是由于有了这样良好班风,促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营造一种积极、奋从而发、向上的班级风貌,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今年苗莉所教的班升入一高共18人,位全校之首,获奖学金1人。“自主管理”目前已作为我校的课题且已在市获准立项,正在研究当中。在这样的管理理念倡导下九年级五个班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上,纪律、卫生、成绩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班级面貌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扎实开展学科组建设

学科组建设是九年级工作的重要内容。九年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招工作的质量,而学科组建设是提升中招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九年级工作需要的是团队精神,一个班级几个学科教师协调好了,整个班级就出成绩;整个九年级各个学科都协调好了,整个学校的中招质量也就自然提升了。因此,学科组建设正是铸造团队精神的优秀群体一个个体。例如我校的九年级数学组组长尹鹏在数学方面的功底厚重,再加上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协调能力,他协同班主任硬是把一个较为落后的班级改变成全校文明的先进班级,在今年中招考试中,他大展风采,数学优秀率和平均分位全校之首。李向辉老师担任英语教研组长,她以身作则,在老师们业务上感到有疑惑时,她主动解惑,在同志们生活出现困难时她主动帮助解决,于是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今年中招在她的带领下我校英语成绩大幅度提升,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4、加强学法指导,消灭偏科现象

各班利用班会课或谈话等有利时机,经常渗透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某种学法优劣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既要有整体上的指导,又注意个别指导。创造条件进行学法交流,让榜样学生谈感受,使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同时也明确 “ 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学法”,避免生搬硬套。而另外一方面中考成绩都是计总分,是各科一起的”团体赛“,哪一科拖后腿都不行,针对科目均衡的问题,提出了磨尖纠偏,强科要更强,弱科也不弱,也就是差的学科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学科要突出,使之真正成为优势。

5、合理调配时间,精讲多练

中考前的一个月,从新调配各科的教学时间,进行各科综合练习的考试。用考试代替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考试的气氛,适应考试的节奏,从而消减了考试对心里带来的影响。也提高了学生答卷的速度和准确率。并且让综合练习变的更加真实,更加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提高课堂效率。多练少讲,有针对性的讲。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中考冲刺阶段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午休时间,开设午自习,多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好学生进行拔高练习,提高优秀率。对学困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辅导和基本内容的练习,提高及格率。在中考倒计时一百天召开誓师大会后。将口号和条幅拉到毕业班的楼道里,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灌输给学生。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大家同心同德共迎中考,打一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人民战争。三.着力面向中考,细化复习过程,因材施教

为确保备考复习的有效性,我们要求不同的学科制定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案,复习过程要求做到:首先是精选资料,系统复习,打好基础。其次,抓好“核心知识,通性通法”。在复习时,要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无论试题形式和知识背景如何千变万化,都能灵活地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处理好“通法”和技巧的关系。要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整理成知识串,便于记忆和运用。第三,加强专题,强化作用。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时,都能注重用学科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第四,重视学科思维过程、方法和学科思想的归纳总结。第五,定期进行模式训练,俯视中考,增强应考信心。第六,落实培优补差措施,切实抓好分类推进。实践告诉我们,培优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不能搞拔苗助长。为了保护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我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各学科结合教学进度,适当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引导优等生克服浮漂、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等不良倾向,扎扎实实的夯实基础,努力培养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帮助他们选择必要的课外学习读物,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针对学习困难生的特点,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提问时故意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表扬。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分层次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生适当降低要求。我们还通过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特别是克服畏惧心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对学生个别指导时,重在解决他们会而不对的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1.重视课本,掌握基础知识。

第一阶段复习我们以课本、考纲为主。力求体现课本的价值,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分步突破的能力,善于将综合题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各个击破的能力。另外还通过精心批改学生作业,及时讲评,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

2.系统整理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

在总复习的第二阶段,我们依据基础知识的联系和转化,系统整理,重新组织。

五、加强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考试信心。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第三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这一阶段我们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和大运动量的练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通过练、评、反思,查缺补漏,提高学生解题技能。针对今年新的中考要求各类题型和试题结构,进行全真模拟训练,让学生稳定心态,增加信心,特别强化运算的快和准;重视解题过程教学,强调规范、简洁、严谨解题;善于放弃和攻坚,保证会做之题不失分,能够做一步就毫不犹豫的攻坚;过难之题确实不会做,学会放弃。这种训练,使得学生水准大有长进,信心十足,相信他们在中考中必能获胜。

5.中招历史备考方案 篇五

问题一:心态消极,对备考没有信心

消极的心理状态对于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同学来说最为常见,看着距离高考的时间一天天缩短,自己目前的成绩还是不理想,觉得前途无望了,对高考失去了信心,这种悲观消极的复习心态是高考生要避免的。高考是你一个人的奋斗,你的态度会影响你备考的效率,考生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放在第一位,要对自己有信心。

问题二:临考前焦虑不安,状态不佳

有的考生在临考前出现紧张的现象,手心出汗,不停想上卫生间,严重的还会失眠,考前焦虑症是很多考生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缓解考前焦虑症的好方法是把基础知识熟悉掌握,明确高考的考纲,构建知识框架,做到胸有成竹。高考前两天注意饮食,调整心态,以平常心参加高考。

问题三:遇难题回避,不敢问老师

6.文综历史复习备考方略 篇六

一、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课标版试题的异同

2012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无论是大纲版还是课标版, 其共同特点是:难易适中, 凸显历史学科特点, 渗透新史观。

1. 试卷结构稳定。

试题紧扣考纲要求, 第一卷文综历史选择题都是12道, 但大纲版文综历史选择题安排在地理学科选择题后政治学科选择题前, 课标版历史选择题则安排在地理、政治学科选择题后。第二卷非选择题, 大纲版历史材料解析题仍然为37题, 三科综合题的题号顺序有所调整, 历史角度的设问被置于39题的 (1) (2) 问。课标版文综历史非选择题则继续保持两道大题, 分别为25分与12分, 以及选做题 (4选1) 每题各15分的形式。通过对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考纲的比较, 笔者发现, 两套试卷结构稳定, 试题的命制没有拘泥于教材, 也没有游离于考纲之外, 都做到了情景创新、古今贯通及中外关联。

2.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突出学科特点。

大纲版与课标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制遵循了知识为基、能力立意的原则, 做到了以教学重点为切入点, 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试题清新,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如, 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7题和课标版的40题都涉及了两次工业革命。大纲版试题运用了“世博会”的情景材料, 涉及了全球史观下中西方文明的冲突, 考查了学生对工业革命这一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课标版试题则以日常生活中的交通信号灯为切入点, 提供了交通信号灯变迁的材料, 并设计了如下问题: (1) 交通信号灯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 根据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 说明科技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变了城市生活。从问题设计的角度来看, 其考查了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包括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新技术与新发明的出现及其影响等, 做到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 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生在作答时, 应认真阅读相关材料, 准确合理地提取有关信息, 并积极调用储备知识, 有效地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阐释。

3. 传承文明, 关注社会转型。

高考历史试题的立意积极向上, 在传承文明的同时, 也渗透着文明的多样性, 体现出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 并且非常关注社会转型。如, 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7题与课标版41题两道题的背景材料实际上给出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冲击与中国的反应等史实, 展现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其要求考生做到史论结合, 运用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与文明史观等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

4. 课标版考纲与大纲版考纲的主要区别。

课标版与大纲版考纲的主要区别如下:课标版考纲四个考核目标中, 每一层次的要求都比大纲版考纲表述得更为具体;大纲版考纲的能力要求针对的是文综三科的共性, 课标版考纲针对的则是历史单科;在能力的定位上, 大纲版考纲主要涉及理论性知识、综合性能力的考查, 课标版考纲主要涉及考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如, 2012年课标版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24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对应考点为汉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监察制度;25题利用民间传说创设情景, 考查了宋代世俗文化, 对应考点为古代商业经济发展对世俗文化的影响;26题考查了明清工商业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动, 对应考点为古代经济中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27题考查了王阳明的心学, 对应考点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中的宋明理学;28题考查了清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 29题考查了中央内阁的职权, 对应考点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明清君主专制;30题涉及了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晚清民族工业兴起, 考查了民族实业家的思想与品行;31题考查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32题考查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33题考查了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34题为案例情景题, 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与实质, 对应考点为古希腊罗马中的罗马法;40题为材料解析题, 对应考点为近代世界的工业革命。

为了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笔者现将课标版考纲的具体要求和增删的考点列举出来, 以供高三历史教师和广大考生参考。课标版考纲新增的考点包括以下内容, 其中, 中国史部分包括: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如, 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度) 。 (2) 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 手工业的三种形态。 (4) 宋明理学 (包括陆、王心学) 。 (5)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6)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7)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8) 国有企业改革。 (9)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1)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其中, 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增内容) 。 (12)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世界史部分包括: (1) 古代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 (2) 宗教改革。 (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4)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5)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 (其包括世界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等) 。

课标版考纲删除的考点包括以下内容, 其中, 中国史部分包括: (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2)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3) 北洋军阀的统治。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具体史实。 (5) 新中国建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 (6)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 曲折发展时期的政治运动。 (8) “文化大革命”中的史实类内容。世界史部分包括: (1)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2) 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选修中保留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 (3) 亚洲革命风暴。 (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5)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选修中保留第二国际) 。 (6)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保留苏联的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 (7) 亚洲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2013年甘肃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是: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中心, 整合历史课程资源, 创设新情景, 以能力立意, 以新史观为引领, 重视对考生阅读与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二、2012年甘肃省文科考生文综历史试题作答情况分析

1. 考生作答的基本情况。

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遵循了考纲的基本要求和命题指导思想, 体现出了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指导下的命题特点, 凸显了立足现实、取材历史、展望未来的原则, 这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试卷在继承2011年试卷表述风格的同时, 推陈出新, 有所发展。纯粹知识记忆性的题目已不可见, 全是以能力立意的题目, 有的题目从内容到观点都不拘泥于教材, 习惯于死记硬背的考生对此会感到非常迷茫。

历史试题12题考查了秦汉文官名称;13题考查了唐代重农抑商思想延续的内容;14题考查了唐宋元文化的发展;15题考查了清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化;16题考查了近代历史人物中的李鸿章;17题考查了近代海关管理制度的变化;18题考查了国共对峙时期对红军新的认识与理解;19题考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生产资料的变化;20题考查了法国政治民主发展历程中的巴黎公社;21题考查了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22题考查了二战中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23题考查了二战后美苏关系发展的历程, 即北约与华约的相关内容;37题 (1) 中考查了工业革命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时代背景和作用, (2) 中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背景下, 中国社会文化的状况, (3) 中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理念的变化;39题 (1) 中考查了汉朝加强对岭南统治的背景, (2) 中考查了西汉加强统一的历史作用。

2012年甘肃省文科考生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作答的具体情况可见以下表格。

鉴于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单选试题所给材料容量较大的弊端, 2012年的单选试题则缩减了材料容量, 题干所要表达的信息更为清晰、明确。试题与往年相比, 更加强化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单选试题要求考生在对历史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的前提下, 阅读、理解所给材料, 全面解读相关历史概念, 依据设问角度选择正确答案。综合题37题以世博会的历史发展为主题, 展示了全球史观下人类文明 (包括中国) 发展的历程, 彰显了人类未来发展所应持有的理念。该题立意高远,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设问角度科学, 能力考查指向明确。39题考查了汉朝加强对岭南统治的背景等内容。其都要求考生必须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深入地掌握历史主干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2. 考生作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审题不够细心。审清题目要求, 仔细地阅读相关材料是答好主观试题的前提。但很多考生因理解能力较差, 审题不够严谨导致失分。如, 2012年大纲版文综历史试题37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考生只有根据要求答出背景和意义才能保证得分。 (2) 不会利用给定的条件进行答题。其主要表现为:考生综合分析与阅读能力较差, 难以有效提取相关信息, 语言表达缺乏层次性、逻辑性, 不会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的表述, 所述内容烦琐空洞甚至出现明显的错别字。如, 37题第三问要求考生依据材料一、二和三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特点分析概括出“发展理念的变化”及其原因。很多考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发现所问问题与三段材料之间的关系, 只能依靠思维定式作答, 想到哪答到哪, 最终导致得分偏低。 (3) 存在不良心态。如, 存在投机心理, 不同问题采用同一答案;肆意发挥, 答题漫无边际;心理紧张, 未找准答题位置。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于知识和能力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理解知识与记忆知识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教材与其他复习资料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长期努力与短期突击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等。

三、备考方略

1. 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是提高高考历史复习实效性的前提和保证。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 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因此, 考生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同时, 要遵循复习的基本规律, 即在集中复习与分段复习过程中, 要强化分段复习。

2. 处理好以下关系。

7.中招历史备考方案 篇七

为确保2013年我校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根据县教体局相关会议或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校体育考试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工作职责:

组织召开有关会议,研究确定体育考试前的培训工作、安全工作,听取体育老师的意见,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考试方案。

三、考试对象

2013年我校所有符合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考生。

四、组织工作及要求

1、要认真做好我校体育考试科目的安排,组织并培训好监考教师,由于我校人数较少,考试要求一个上午完成。

2、考前体育老师及监考老师要要认真检查考试的场地、器材、保卫措施以及医务、后勤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3、学校要向学生及家长做好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宣传工作,在自愿参保的原则下,学校要提醒未投保“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考生在考试前投保相应意外险种。

4、考试前做好考生的体检工作,体检有异常的考生,按县局有关要求处理。

5、提前核对考生的姓名、考生号,每生一号,不得重复和遗漏。协助病、残学生办理免试、缓考等有关手续。

6、参加考试时,学校要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根据考试时间的安排,派出校领导和教师依时组织学生赴考。

五、对考生的要求

1、做好考前准备,学习考试有关规定及规则。

2、凡体育尖子和病、残学生必须按有关规定提前办理好免试、缓考手续。

3、考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隐瞒疾病情况,也不能虚报疾病,否则后果自负。

4、考试前,要校对自己的考生号等考试信息。考试时,自备钉鞋,整队进场,听候监考人员分组检录。

5、考生必须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凭中招体育考试成绩登记卡在检录处检录,由领考老师带进场地考试;考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考后做好放松活动。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考试完毕必须核对成绩并签名确认,如对成绩有怀疑应及时向监考组长反映。

7、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在考场内不得打闹、嬉戏。

8、考试完毕必须尽快退出考场,不得在考场内逗留,不得纠缠监考人员查问成绩。

9、有礼貌,尊重监考人员,服从裁判。

六、监考人员的组成及职责

1、监考人员由体育教师提名,由领导小组认可。

2、监考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熟知相关纪律及考试规则,掌握正确的裁判方法,做到一视同仁,统一尺度,统一标准。

3、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

4、监考人员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检录员提前30分钟),工作期间不准擅离职守,不准带通讯工具。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须经县级巡视员及主考同意方可离开。

5、监考人员要对考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复读确认成绩,并按要求让考生在成绩登记卡上确认签名。

6、每项考试完成后,监考员应当场宣布成绩,同时,记录成绩的监考员

7、登记考生成绩出现错误时,监考人员应会同县巡视员及主考(副主考)用红色笔进行更正,并签上更正人姓名。

光山县

中学 2013年4月24日

光山县十里中学2013年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

考 试 方 案

为确保2013年我校初中毕业生升学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根据县教体局相关会议或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校体育考试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向绪岗 副组长:史经来

张仕春

成 员:唐永明

李宏伟

宋宗广

王鹏

李泓

葛宗武 工作职责:

组织召开有关会议,研究确定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前的培训工作、考试期间的安全工作,听取理化生老师的意见,制订切实可行的考试方案。

三、具体安排

1、考试对象

凡符合条件的我校2013届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全县统一组织的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2、考试内容

2013年全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由市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办公室统一命题,共12道实验操作考试题目,每道试题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项目各1个。

3、考试分值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三科成绩共计15分计入中招总成绩。

4、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2013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由县教体局统一安排),每位考

生的考试时间为15分钟。

5、考试办法

考生每 12人为一组,考前抽签决定考场、考号、题号,15分钟内完成实验。

四、考试流程

1、考生由各学校领导带队统一组织赴考,并按实考办安排的考试日程、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考点。考生在休息室侯考,带队领导应及时将本校赴考情况向主考报告。

2、考生入场前 15 分钟,由检录人员按检录登记表顺序依次点名,每次点Ⅹ名考生,查验考生准考证,宣读考生须知并讲解抽签事宜。考生不得携带与考试有关的任何资料。点名时,考生未到者,视作自动放弃考试。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者,应提前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领导签字并报实考办批准后,填写缺考卡(补考卡)一式两份,一份交学校通知考生补考,一份留存。

3、抽签:每个考点设置Ⅹ个题签,题签上标明场号、题号(如:A1、A2….B1、B2….)。题签要便于混放,抽签前,当众混签,由考生本人一次性抽签,严禁代抽或多抽,检录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将考生所抽签号登记在检录登记表和准考证上。考生抽签后,不得离开备考室,不得对换签号,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4、考生入场后,由主监考指挥考生按签号入座,当场拆封、发放试卷及评分表,并指导考生准确无误地填写试卷和评分表上有关项目(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签号)。考生应将评分表交给监考员,监考员应复验考生所填内容是否准确、评分表和试题是否一致。

5、每场考试时间为 15 分钟。记时员发出考试开始信号后,考生方可操作。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止操作,将试卷交给监考员,并按规定的路线退出考场,离开警戒区,不得在警戒区内逗留、喧哗。

6、监考员要集中精力监看评定考生每一步骤的操作情况,根据“评分表”的要求,当场打分。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准确无误,客观公正。要坚决杜绝印象分、人情分。

五、考场设置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学校设置一个实验室,十二个实验台,十四张椅子,每个考场有主监考1名,副主监考1人,监考教师12名。按照“一对一”监考原则,每个考场12个考生。每个考场设置12个台签,每个考场12种试题。

8.2016年高考历史考前备考攻略 篇八

一、自我查漏补缺

一模以后, 考生学习过程的三大要素是:做题、听评讲课、回归课本。怎样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才能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我建议考生以自诊错误为突破口, 通过归纳错误, 从而有选择地听评讲课和针对性地回归课本。

1. 提前作出自我诊断

针对做题时出现的错误, 除了需要老师宏观的指正之外, 更多的还是需要考生进一步的自我诊断, 从细节上了解自己的错误。考生可以参考下表, 对大型考试中做错的试题, 提前作出抽样分析统计。

(1) 思维导图。

(2) 操作图例 (以材料解析题为例) 。

2. 有选择地听评讲课

考生通过上表, 对每次重要的考试提前进行分析、对比、归类、综合后, 根据自身实际, 有选择地听教师的评讲课:一是对于考时不懂、考后也不懂的错误题型, 考生应该重点听老师讲如何在技术上争取到一些分数;二是对于考时不懂、参阅答案后豁然开朗的“跳一跳、够得着”的错误题型, 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 在认真听老师归纳解答方法的同时, 也要倾听其他同学回答的思路, 并且要在试卷空白处或者笔记上写上每一道做错题目的考后反思, 让错误上升为自身的理论认识, 再用新的理论认识去指导接下来的针对性训练;三是对于技术性的失误, 解决问题关键不是在于听老师强调多少次, 而是在于考生自身的态度和平时训练的重视程度。

3. 有针对性地回归课本

考生做错的试题, 估计有部分是“为新而新”“偏怪难”, 对于这一部分, 应该大胆地舍弃。考生应坚持以主干知识的错误为主攻方向, 针对薄弱的主干知识, 回归课本相关内容, 课本介绍有限的知识, 可以适当借助网络资源等, 尽量对薄弱主干知识进行全方位挖掘。

4. 力争三者实现良性循环

第二轮复习结束后, 大型的考试不是很多。考生应该购买一两本市面上信誉较高、影响较大的最新教辅资料, 针对考时不懂、粗心大意的错误题型, 进行限量限时训练, 做错的试题可以通过自身对照答案、询问老师同学等途径去解决, 一段时间后, 再绘制表格、归纳总结, 逐步缩小错误范围, 努力实现螺旋式的进步。

二、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体系, 是考生在第二轮复习中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一般从同一时期的阶段特征角度, 按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类;或以通史为体例, 从同类知识的角度, 按时间顺序划分归纳等。但是知识的构建, 应该以不破坏第一轮复习构建的知识体系为前提, 尽量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以自成体系、线索清晰、方便检索为原则, 既可以选择适合自身基础的单一模式, 亦可以选择递进式的多样模式。我以古代中国历史为例, 在第一轮复习的蓝本基础上, 草拟了三种模式, 供不同层次的考生参考。

(1) 基础:立足蓝本, 以单元构建知识体系。 (适合基础一般的考生)

(2) 拓展:按照复习进度, 以通史体例构建知识体系。 (适合基础中等的考生)

(3) 深化:整合同时期中西方、必修选修的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适合基础较好的考生)

三、提高应试技能

1. 平常注意培养

考生可以通过整理第一、二轮复习笔记和已做过的试题、自我诊断表等, 总结出一些适合自己的、精炼实用的做题技巧, 如: (1) 选择题做题方法可归纳为“找关键 (重点词、转折词、设问限定词等) 、排异项 (排除表达不符合史实项、与题干无关项等) ”的口诀。 (2) 材料解析题归纳为“审问审材、对接知识、规范作答”的口诀, 即审问 (审每一项设问中有几个小问、分值、回答依据) 、审材 (审材料类型、关键词、转折词、朝代、时间、引注等) , 对接知识 (根据材料所给的线索, 联系相关的阶段特征) , 规范作答 (标序分点、点多面广) 。然后做与高考模式相对应的综合试卷、做与高考试题相近的最新模拟题等, 以经典试题和常考题型为主, 用方法指导实践, 让实践锤炼方法, 务必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2. 发挥临场智慧

9.中招历史备考方案 篇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高考的考查角度、试题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 试题开始由基础知识为主、能力考查为辅的模式向注重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模式转变。这样的转变符合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那么, 在新高考形势下, 如何应对新的转变呢?“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我们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总结试题类型, 掌握基本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切会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整个高三教学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考试说明》中历史知识的考查范围, 并注意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中, 将大量时间用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上, 依据考纲, 明确目标。《考试说明》强调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在高考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题都是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 虽然我们仍很难清楚地划分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有多少, 能力分数有多少, 但不掌握相关历史基础知识, 再有能力也只能望题兴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人尽皆知的至理名言。

1.打 好 高 三通史 复 习 的 基础 。

首先, 要立足于通史的整体要求确定复习目标。明确通史之大体, 立足于“通”的目标, 围绕揭示特征和演变线索两大主题, 努力体现每个历史阶段前后迭连间的异同, 突出阶段性的标志, 把握每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特征。

其次, 要从构建扎实的通史知识基础角度复习。复习目标确定后, 认真梳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深入挖掘每一个阶段历史间的纵横联系, 紧紧围绕阶段特征和发展线索整合这个时期的重要历史知识, 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实践表明,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浮夸空洞的通史复习, 提高高三通史复习实效。

2.掌 握正确 的 历史观是 高 三 复 习 的 关键 。

现行高三岳鹿版教材, 必修ⅠⅡⅢ就是从人类文明史观分为《政治文明历程》、《经济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史》三大部分, 有助于把握文明观, 正确掌握教材脉络, 构建历史整体结构, 亦是当今高考的试题特色。此外, 在学世界史时还应把握整体史观 (全球史) 和现代史观。

二、注重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

纵向联系: 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考查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 从而探索历史,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居于重要地位, 涉及国家多、波及范围广, 同时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准确掌握这段内容, 最好按照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方面进行纵向比较, 分析概括各自的特点, 才能找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通过纵向联系、比较, 得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生产的发展大大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向垄断 (企业制度) 过渡。

横向联系: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 (对) 比分析, 吃透教材。如中国明清批判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古希腊先哲们的人文精神起源;二十世纪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

三、加强时序性教学

针对历史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结构, 强调时序性教学不是指以前的通史模式, 时序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宏观和整体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模式。如何进行时序性教学? 笔者经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解读, 在吸收传统历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反思, 认为时序性教学应该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进行渗透教学。

1.微观时序性教学是指以单元或某个专题为单位进行的教学。以必修二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为例,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通过图表法展示民族资本主义的每一个阶段, 在图表法中分析其成因、现状及对中国民主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按照时序性原则对这一内容加以整合, 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2.宏观时序性教学 , 基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结构特点 , 笔者认为宏观时序性教学应该立足于整个历史课程或者整个模块。立足历史这门课程,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将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按照历史先后顺序进行整体规划, 注重必修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 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全球史观。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高三教师可帮助学生树立两条基本线索, 即: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另一条线索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史, 从宏观上把握近代 (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先进化) 的过程, 形成完整的近代历史思维。

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 加强历史的时序性教学已经引起了一些专家和部分一线教师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 渗透历史的时序性教学意识不仅是历史学科本身的客观要求, 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笔者借此抛砖引玉, 希望广大高三历史教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历史迁移能力

1.挖 掘教 材 隐性知识, 让 学 生 学 会 迁移 。

历史教材一般以专题或章节体为主, 教材编写时设计了很多隐性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挖掘隐性知识, 解决问题。如必修三专题六的《启蒙运动》, 教材没有专门讲启蒙运动的影响, 我们在复习时就要通过知识迁移方法把这一隐性知识找出来:先让学生回忆必修一中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学生理清思路:对港澳、中国、世界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然后引导学生对启蒙运动影响进行分析:第一层面是对当时法国的影响, 第二层面是对当时欧洲的影响, 第三层面是对世界的影响。还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加以分析。

上述例子让我们明白知识迁移的作用很大, 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对我们提高成绩、掌握应试技巧很有帮助。只有加强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并注重挖掘隐性知识, 才能提高迁移能力。如何整合和挖掘教材知识呢? 可按纵向和横向方法整理教材知识, 从历史构成要素角度整理知识, 按照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阶段整理教材知识,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注重规律性知识的总结, 注重共性知识的总结, 注重结论性知识的总结, 注重方法性知识的总结, 只有这样才能熟悉知识、迁移知识。在总结教材知识时, 譬如, 我们熟知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 在解决问题时就可以利用这些原理感知和体会分析问题的角度, 进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2.加 强 知 识 的 归类和概括 , 让 学 生 学会 迁移 。

凡是学生掌握的知识经验都是概括了的, 能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迁移。对知识经验的概括性水平越高, 就越容易产生迁移作用, 因为概括化水平越高的知识, 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性特点和规律性联系, 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就越广, 迁移的相对性就越大。提高学生概括、分析能力是促进学习迁移的突破口。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概括, 从而促进迁移的发生。

比如, 中国近现代史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 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根据“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发展史”四条线索及其内在实质性联系构建一个概括性的、清晰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样, 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 学生均可将该问题纳入、同化到这个网络中。2010年高考江苏卷中有一道题要求回答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变化, 即是一道典型的知识迁移题, 部分考生对该问题的回答不够完整和准确, 其实如果能够按照上面要求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结构, 此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3.变 更 问题 情境 , 将问题 类 化 , 实 现 知识迁移 。

教师应将知识归类任务交给学生, 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类。在课堂中, 教师把解题技巧、解题策略、审题和检查方法通过习题教给学生, 培养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 使书本知识得以活学活用, 从而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 将问题进行“类化”, 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 利用构建的知识结构“类化”这个新问题。

必修Ⅰ第三单元西方资本主义的确立的复习过程中, 让学生自行对各国政体的建立、特点及对其本国及世界的影响进行归纳“类化”。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对各国的崛起过程进行知识迁移, 变更问题情境, 从而实现知识迁移。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 教师应注意创设和利用有利于知识迁移的条件和契机, 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精选有针对性的例题和练习, 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迁移, 最终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 提高复习效率, 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许凌云.试论“通史家风”[J].历史研究, 1983 (4) .

[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许凌云.读史入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5]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10.中招历史备考方案 篇十

(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 2.A 3.B 4.C 5.C 6.C 7.A 8.B 9.B 10.D

11.B 12.C 13.A 14.A 15.B 16.B 17.C 18.C 19.D 20.B21、(5分)

(1)图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图二:阿基米德,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2分,每图各写出一项即可得分)

(2)古希腊:海洋文明;中国:大河文明(2分)

(3)探索求真永不放弃的品质,求学的精神。刻苦学习。钻研、刻苦、无私贡献、不怕失败、创新等。(1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6分)

(1)发起洋务运动(1分)。前期“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等。筹划海防,建立南洋、北洋和福建三只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2)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分)

(3)中国进行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不仅向西方学习技术,还学习政治制度。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启示:改革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必须符合国情,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落后就要挨打(1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23、(7分)

(1)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分);字母C(1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推动了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对外开放。(2分)

(3)政治方面: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分);

经济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设立经济特区(1分)科技方面:施行“863”计划,或载人航天工程,神

五、神

六、神

七、神八上天(1分,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24、(7分)

(1)法国大革命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启蒙运动(1分)

(2)马克思主义。(1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1分)

(3)巴黎和会。这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大会,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2分)

(4)法国加入欧共体或欧盟(1分)

25、(5分)

(1)冷战(两局格局的形成)(1分)。图一: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的开始。图二: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图三: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2)政治多极化。(1分)

上一篇:三农时政下一篇:大型运动会安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