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经典书籍有感

2024-06-18

读红色经典书籍有感(精选11篇)

1.读红色经典书籍有感 篇一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流动着青春热血的好书《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为读者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一大批爱国主义有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参加举行大游行、请愿、示威等活动的场景,细致的雕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将各种知识分子走向不同道路的过程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主人公林道静,为了反抗花瓶、没有灵魂的傀儡和依靠别人的供养过日的命运,走向了共产主义道路,在革命者的帮助下成为了有坚强内心,不畏强权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作品中的林道静是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是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在曲折艰难的道路行走中,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的代表。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由于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因此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并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的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回首看看现在,和林静道相比,我们有着社会、家庭、朋友的照顾,不必为生存而担心,物质生活丰富;反观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林静道相比,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虽然林静道在一段时间中出现过内心的彷徨与不安,但是她在共产主义革命者的引导下找到并坚定了自己的思想与信仰。而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却很少有人把握住了青春的价值。

2.读红色经典书籍有感 篇二

作者在《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文中说:“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 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 但是, 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 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作读者的。在我看来,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 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 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第三, 有较高的读书品位。”周国平的这种读者与读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高素质的、优秀的人才, 他必定是一个真正的读者, 而且是一个终身读者。

“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 它就在我们身旁, 其中的财富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阅读经典, 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 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 从未踏进这个宝库, 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周国平在《经典与我们》中如此真诚而恳切地提醒着我们每一位读者。

大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然而现代社会却充斥着娱乐至上的不良风气, 有人似乎少了电视、网络就不能活了。这种不良风气也使得不少教师离传统阅读越来越远了。“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 周国平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语, 实则意味深长。背功课或读时尚杂志不是阅读, 任何快餐式阅读、消遣性阅读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毛泽东说过,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而阅读经典正是促使自己精神成长的必修课, 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获得教养的有效途径。俄国哲学家、作家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 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一个只喜欢“小燕子”, 欣赏“穿越剧”, 陶醉于玄幻小说的人, 是没有文化底蕴的人, 是没有真正教养的人。这样的“乐在其中”看似时尚, 实则浅薄;看似新潮, 实则落后。

有老师说, 我忙啊, 备课、上课、进修、开会、辅导、改作业……没有时间读书。我们不能全认为这些都是借口。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只要有想读书的意愿, 时间还是可以挤出来的。古有文学家欧阳修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读书法, 今有数学家苏步青善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来读书的“零布头”学习法。无须再列举了, 古今文人学者的成功实践已无可争辩地诉说着时时可读书, 处处能读书的道理。温家宝总理曾对求知若渴的年轻人说:“也许有人会说, 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一个人一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 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 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温总理所言非常实在, 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只要想读, 就有时间可利用。与其整天“泡”在网上瞎转悠、“浅阅读”, 还不如腾出时间翻翻书、“深阅读”。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高雅阅读铸就高贵灵魂。阅读经典可以净化心灵, 润泽生命;可以摆脱平庸, 收获精彩。我们常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活水从何而来, 阅读经典便是一条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读经典就是一种长远的“备课”。腹有诗书气自华, 没有这样的积淀式“备课”, 作为教师的你无法做到有意味的言说, 无法甩掉令人不快的“匠气”, 无法获得专业的成长, 这样就会使你遭受“巨大的损失”。人生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所以极力推崇读好书的周国平呼吁:“读那些永恒的书, 做一个纯粹的人。”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教师首先就应当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只有自己多读书, 读好书, 丰富自身的精神宝藏和文化底蕴, 才能发挥好示范、引领的作用。读书并非仅仅是个人的事, 它“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 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 (温家宝语) 。

3.读红色经典有感 篇三

有人说:一本好书,是文化的积淀,智慧的显露,语言的精髓。所以,只有多读有益的书,才能增强自信心,更加勇敢顽强,才会使自我拥有一对永折不断的翅膀。

透过仔细品读《青春之歌》了解到:以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述了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我,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用心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能拥抱起完美青春。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DD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应对层层苦难的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下,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灾难、痛苦是人生的调味剂,从不向命运低头,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革命青年的光辉理想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热情,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着强大的促人奋发的感染力。

想起有位伟人说过,追求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客观上的美丽往往是短暂的,就像鲜花的烂漫与凋零,就像青草的翠绿与枯黄,就像容颜的妩媚与憔悴;但是生命的高贵在于情感,在于精神,正如帕思卡尔所说:“人只是一根芦苇,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然而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高贵就在于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丽就会在心底凝固为永恒。林道静在党的引导下,对自我的人生进行思考,最终决定跟党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向康庄大道!

我们一生中最美丽最灿烂的青春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金秋的果实,昭示着寒冬的期望。青春充满诗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时尚浪漫而又饱含着奋斗的艰辛。在《青春之歌》中,我们跟随林道静一齐,追寻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

4.读少年红色经典——雷锋有感 篇四

雷锋,一个我们大家都耳熟能知的名字,3月5日—雷峰纪念日,每年我们都组织参加一些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活动,他的精神深深的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重新翻开这本《少年红色经典——雷锋》,又一次去感动于他的事迹……

雷锋一生下来,就有着一个悲惨的命运。家里贫瘠不堪,没有温暖的炉火,没有充足的食物,没有暖和的衣物,只有寒冷和饥饿一直陪伴着他。后来,不幸的事一件接着一件,爸爸被日本鬼子打死,妈妈被地主恶霸逼死,再是哥哥被资本家残害致死,而他的弟弟,也因饥饿寒冷再加上严重疾病而死。这些对于小小年纪的雷锋来说无疑不是最沉重的打击。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最后却只剩下雷锋一个人,但他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化悲痛为力量,所以他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成为了我们之后的宗旨,时刻谨记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做贡献。

雷锋的光荣事迹依然不能忘怀,记得之前看过几个雷锋的故事,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就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得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是从山东区吉林看丈夫的,但是车票和钱都丢了。于是,雷锋就用自己的津贴费用给这位不幸的妇女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这位妇女非常的感动,她对雷锋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那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

在中国。”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鼓舞着我们去善意的帮助他人。这体现了雷锋对人民的热心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忠贞,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还有一次是雷锋冒雨去沈阳,为了赶早班车,他很早就起床,带了几个馒头披了一件雨衣就走。在路上,他看见一个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中还牵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的朝车站走去。于是他走上前,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妇女身上,并抱起小女孩,陪着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又把身上的贴身线衣和馒头给那个又冷又饿的小女孩。到了沈阳后,雷锋又一直把他们送到家里。那个妇女感激得痛哭流涕。雷锋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也不要人民受半点的苦。

再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又为社会做了些什么?你能够把自己的零用钱拿出来去给那个妇女买一张火车票吗?你能够为了不让那个妇女淋湿,不让那个小女孩饿着冻着而把自己身上所有有用的东西给她吗?答案是不肯定的。和雷锋比起来,我们实在是惭愧呀,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而我们却是一心一意为自己的利益谋求发展,难道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发展了,而人们的思想却退步了吗?仔细想一下,现在的社会能称得上是伟人的寥寥无几,而在雷锋时代,却英雄辈出。所以,我们应该向雷锋他们看齐,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多为别人着想一点,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第一次,这才是真正的“雷锋精神”。

5.读红色经典书籍有感 篇五

中华!中华!――读《红色经典》系列有感 -读后感作文

历经千年的沧桑|||一次又一次血的洗礼击溃不了中华民族的儿女|||祖国,如同古老的诗篇|||写下了数不尽的|||战争,战争!|||多少忠烈的勇士,用他们的躯体,铺成了通向光明的大道|||又有多少坚强的人民,在敌人的压迫下|||依然昂首挺胸|||视死如归的战士们,中国的龙啊,向残暴的.侵略者|||发起愤怒的反击!|||一个牺牲了|||又有数不清的冲上前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他们,就是他们|||用热血谱写着那一曲|||胜利的凯歌!|||龙的传人啊,骨子里铭刻着中华的民魂|||五千年,从未改变|||而今天|||让国旗来作证吧,英雄的事业将由我们传承|||翻开书本|||烈士们逝去了|||他们还醒着,活在我们的心中|||望着窗外|||龙,挣脱将它束缚的网|||在天际自由地飞翔|||来吧|||让书香萦绕在中华人民的家园|||我明白,我们的羽翼托付起中华儿女共同的期望:|||长江三峡崛起了爱国的心|||京杭大运河开通了希望|||人造卫星飞向太空|||宇宙飞船闪烁着灿灿金光|||先驱们的嘴角|||一定会漾起阳光般的笑容吧|||在云霄之上……|||因为|||全世界那一道道炽热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身上|||祖国啊,祖国|||我们将令你|||永远,永远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6.红色经典书籍阅读心得 篇六

《一袋干粮》中的小兰为了救伤员,把自己的干粮袋掉进河里,被水冲走了,怕大家担心,她每次都偷偷的吃野菜,晕倒被看护长发现后,才说出实情,大家每人把手中很少的麦粉分给了小兰一把让她度过难关。《小红军“九斤半”》中的孤儿九斤半,经常把少的可怜的粮食分给伤员,自己只啃硬邦邦的牛骨头,最后被活活饿死了。《打着快板过雪山》讲述了长征中最小的红军王新兰的故事,虽然她人小,抬不动担架,但她给伤员们打快板、唱歌、讲笑话,减轻他们的疼痛,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在气候恶劣的雪山上,王新兰向红军们说着快板加油鼓劲,等队伍过的差不多了,她才开始走。《长征路上学文化》讲了红小鬼伍生亭在长征路上坚持学习的故事,他把沙地当纸、树枝做笔,一边走一边学,从一字不识到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能读书看报了。

通过阅读,让儿子了解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传奇故事,特别是一些长征中红小鬼的故事,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虽然他们的年龄小,但是那种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勇敢乐观坚强、互敬互爱、以苦为乐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经典,也是一次精神和心灵的洗礼,面对先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学习,不去努力工作,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我们要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课外书籍阅读心得

★ 中学生阅读书籍的心得

★ 六年级学生阅读心得体会

★ 阅读书籍心得体会

★ 世界读书日阅读书籍个人心得

★ 学生阅读复活有感心得

★ 5本九年级阅读推荐书籍

★ 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籍

★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心得体会

7.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 篇七

故事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表现出一种智慧,一股勇气,融合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化为今后无数有志青年竞相学习的榜样。茫茫林海,皑皑雪原,英雄的事迹在今天得以广泛传诵。我们敬佩的,不只是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如何勇敢、如何机智,还有这种精神:在当时千钧一发的环境中仍然能够镇定自若,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抗战的胜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何等的荣耀啊!

我读《红岩》,敬佩于文中视死如归的英雄们。国民党只能给他们的肉体上造成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对于共产党的忠贞。酷刑、威逼、恐吓、利诱,他们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奇迹般的挺过一轮又一轮的严刑拷打,那是精神的支撑吧!

那是用热血与生命锤炼的崇高革命精神,是不屈不挠,对党忠诚的革命信仰,是直到今天仍旧需要我们发挥广大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气贯长虹的《义勇军进行曲》,一直飘扬在祖国的上空。

每天的升旗仪式上,它伴着五星红旗缓缓升上高空;自然灾害发生的灾区,她奏响在灾区人民的心里,为他们送去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大型体育比赛的赛场上,她流动在每个运动员的热血里,为了祖国的红旗能够升上最高处而拼出惊人的成绩;国庆阅兵式上,她跟随着气势铿锵的人民军队,告诉每个人民都要为了祖国的富强而继续奋斗!

她承载了中国人民的奋战史,承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62年的奋斗史;她记录了每个为抗战的胜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劳动人民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撒过的汗水、付出的辛苦。 时至今日,乌云褪去,白鸽衔着幸运草亲吻着世界各国的上空。出国留学网

平静稳定的时态下,中国依旧在默默的“战斗”:当海盗在索马里猖獗,中国舰队在海湾履行了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赢得各国人民热烈的赞颂;我国边防的哨所,静静的伫立着大片白桦林,那里的哨兵们时时刻刻的紧握钢枪守卫前方,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千万人的幸福得以延续;当自然灾害在世界各地猖獗,冒死活跃在危险地带的,是我们可爱的人民解放军,他们扒开坠落的瓦块、背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手在流血、心在落泪、精力也随时间的流逝,慢慢耗尽。他们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入人们的视野,全国各个城市开始苏醒。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繁忙的街道,每个人都在急急的行走,为了工作,为了学习,为了更好的生活。

英雄当是我们生命中永远追寻的楷模,教诲我们在各自普通却不寻常的人生轨迹上谱画勇敢与青春的乐章。新生活很美好,那些用生命铸写的红色经典也不应从此褪去她闪闪的光芒。

8.读爱国书籍有感 篇八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再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小兵张嘎》爱国主义书籍心得

最近学校开展了读爱国书籍的活动,我从活动中收获了很多。星期天,妈妈总是带我来到书店,我每次来到书店都看到和我一样,还有比大的哥哥姐姐,都端坐在阅读桌前,认真的阅读书籍。我不由自主地拿了一本《小兵张嘎》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书中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和那斗智斗勇的英雄人物,将我带进了一个陌生而又令人沸腾的世界。

我想,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使生活在二十一世界的我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我作为一名爱国的小学生,我要奋发图强,为我们的民族有自豪感和信心,立志发扬光大我们祖先的光辉业绩,创造更高更美的社会主义新文明,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新的贡献。

读了《我爱你,中国》后有感

“我爱你,中国”,在字面上理解中国的话这是多么的轻巧:中国这个词语只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名称,以前我就是这样理解中国这个词语的,可是中国的含义不只是这样的,读了《我爱你,中国》后,我对祖国的了解更深刻了,在爱国先烈的心目中的祖国是多么的重,为了祖国牺牲自己也值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里的祖国是伟大的,是我们的母亲,我们不允许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母亲被别人欺负,掠夺,更不允许我们的敌人抢夺我们的土地。

9.读红色经典书籍有感 篇九

——读《闪闪的红星》有感

濂江中心小学 楼明芳

假如有人问你:“看到红色,你会想到什么?”我一定会说:“我会想到革命战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会想到革命先烈们那种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会想到那一个个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潘冬子、雨来、王二小……”在众多的小英雄里,机智勇敢、遇到困难不低头折节的潘冬子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潘冬子是《闪闪的红星》一书里的主人公,因为他从小就受到爸爸抗日的影响,所以一直很想当红军。后来,因为母亲被敌人杀害,所以发誓要为母亲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主力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时,冬子的父亲给了他一枚意义非凡的红星,那是一颗闪着光芒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最宝贵的物品珍藏着,而这颗红星就像是冬子心中的明灯,一直为勇敢的潘冬子指引着道路。终于,冬子带着那颗红星参加了红军。

看到慢慢成长的潘冬子,我被他那种机智勇敢、遇到困难不低头折节的精神深深折服。想想自己,与潘冬子比起来相差的太远了。记得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突然,一个年轻人将手伸进了一位老大爷的口袋里……“天啊,小偷,这会儿老大爷损失惨重了”,我刚想制止,只见小偷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呼一口,腿有点儿发软,连忙低下了头,小偷幸灾乐祸地扬长而去……我忐忑不安地回到了家。看看东子,想想自己,我至今内心不安,像做了一件什么坏事似的。一想到那位可怜的老大爷,我就会恨自己的胆小怯弱……可自从我阅读了《闪闪的红星》的红色故事以后,潘冬子就像我人生路上的一座灯塔,用他那永不熄灭的灯光照亮我前进的道路。渐渐地,我也成为了一个红星小勇士,成为了一个红色传人。

10.读《红色家书》有感 篇十

最近,在全国中共党员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红色家书的热潮。而国家大师季羡林为民间家书系列图书题写了“家书抵万金”的书名,今天我认真的学习了《毛岸英写给表舅向三立的信》、《董必武写给董良埙的信》等红色家书,收获颇大。

《红色家书》收录了30多个家庭的50余封保存多年的家书,其中大部分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家书包含亲情、修身、齐家、治国等传统文化的精华。作者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发自内心的抒发着他们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体现了他们为了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惜英勇献身的豪情壮志。《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再现了历史。书中记载了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小事,其中穿插写信人之间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实实在在,触手可及。

如今,当我们重新捧读一封封抗战家书时,我们一同感受到了赤子满腔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了战士的豪情,感受到了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的进步!”所以重读红色家书,让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鲜活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

11.读红色书籍,做志远青年 篇十一

“应试地读书,其核心是记忆;欣赏地读书,其核心是审美;模仿地读书,其核心是学习;研究地读书,其核心是存疑。”我们青年人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阶段,所以要增加我们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操,必然离不开书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我们在读书过程中不仅读中外名著,更要读红色经典书籍。那里,我们汲取着成长的养份,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共同营造一个和平美好的新时代;那里,我们感悟经典的伟大,领悟血色浪漫的心路历程,携手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和命运的跌宕,我感慨万千。我们从保尔精神中汲取的营养很多很多,面对生活的残酷,保尔依旧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考究,去探索。他曾说:“人最宝贵是的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没有一个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着为春天增添一丝绿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我们亦然。

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钢也是在炎炎烈火中生成的。保尔也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困境中,面对身体每况愈下的无情打击,他依然没有屈服„„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这就是保尔,一个值得我们一生学习的勇士!

人生,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重重的困难,也会经常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当我们突破障碍、战胜困难,回顾走过的道路,顿时我们就会感到,那是磨炼人生的火焰。多少伟人,都是在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中锻炼出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保尔相比,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唉声叹气、停滞不前呢?

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并有执着的追求,才不会被生活所拖累,不会被不幸所压倒,才会在苦难的熊熊烈焰中坚强起来,成熟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通过红色记忆的书籍,我们寻找往日的英雄情结,重塑“保尔精神”。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以保尔为榜样,去炼就人生,乐观地拥抱未来,做一个有志青年。

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周总理的故事,他是亿万中国人心目中最敬爱的总理。如今读了《少年周恩来》这本励志版红色经典书,更让我了解到周恩来总理为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终身奋斗的一生的优秀品质。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人民真正的公仆,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以领袖为榜样,拼搏未来。

《科学发展观》也是一本不错的当代科学红书。从本质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具有明确的科学性与价值性。这一发展观,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更全面、更协调的高度,体现了我国社会

发展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的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发展性。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我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一方面我们要扩大自我生活的交际圈,提升人生境界。把自己融入社会,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在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的同时,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寒暑假打工,都是不错的方式。另外,我们也要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提高自我的的一种需要,并努力实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对我们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为了考试和分数而学习,极其可能导致“高分低能”或“混文凭”的结果。只有在实践中,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我们的实践能力才会逐步形成和提高。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不可能形成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不断阅读红色经典书籍,陶冶情操;不断增强对红色书籍的理解,健全自己的人格;不断升华对红色书籍的感悟,提高素质和能力„„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未来生活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有志向的当代大学生!

上一篇:劳动法作业下一篇:初中英语研修计划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