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论文

2024-07-09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论文(共8篇)

1.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论文 篇一

中国近代留学生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近代中国风云变幻、政局动荡、社会变迁剧烈。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统治阶层决定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和知识。留学生归国之后,在祖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思想、科学技术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也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而留学生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

【关键词】留学生新闻事业中国近代

中国近代史指的是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时期。在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屡遭外敌侵略和殖民者的剥削,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经历了军阀混战、日寇肆虐、国共对战等风云变幻的时期。

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统治阶层决定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和知识。1872年,清王朝派遣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就读,拉开了近代中国青少年赴国外学习的帷幕。自此之后,一批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寻求真理、试图找出救国良方。中国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史上,也留下了这些留学生们浓墨重彩的华章。

一、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变迁

从清王朝晚期开始,近代史上的中国青少年奔赴海外就学的大潮虽然时起时落但是并未间断,留学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苏联等。中国留学教育一直在国内及国际形势的变幻中发展变化着。

1、清朝末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清末留学教育中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两次,分别是1872年官派幼童留美以及1877-1894年间清廷派遣学生留学英、法、德三国。此时期的留美教育开创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纪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留美幼童接受系统正规的美式教育,学习天文、生物、数学、化学、机械等基础性很强的科目;留欧学生主要学习驾驶、制造、炼钢等工业军事方面知识,所有学习的科目都与新政府创办新式海军的目的息息相关①。

2、民国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统治终结。民国时期的留学教育依旧备受重视,留美教育依旧火爆,留日教育也有着广阔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留美学生与留日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出现了一定差异,留美学生重视“实业救国”,选择的专业多在科技领域;留日学生重视对先进思想文化制度的探索,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法政、师范、军事三方面,其中又以法政专业为最②。

民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留欧学生。一战之后德国与中国签订了新的平等双边协定,同时国内马克贬值物价低廉,吸引不少青年赴德留学。德国留学教育特点体现为学科专业集中,偏重实科与军事教育③。

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学生在“工读主义”思潮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尽管这一留学运动持续时间短,学生所学知识普通,但是它在客观上导致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触并开始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王若飞、陈毅、赵世炎、邓小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④。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思想迅速传播到中国大地上。为了追求革命真理以及响应孙中山“以俄为师”的号召,国共合作时期政府派遣大量学生留学苏联,部分在法国难以为继的青年也转而留学该国,这些学生所学课程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⑤。

中国近代留学生归国后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国家的政治领域、军事领域、经济领域、教育领域、思想领域、科学技术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留学生甚至直接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知名的留学归国新闻人以及他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社会急剧变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我国新闻事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曲折前行。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有留学背景的优秀新闻人,他们以笔为刀,不断与强权作斗争,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变革主要发生在报刊领域。国内最初出现的近代报刊是由在华外人创办的,他们客观上将西方的新闻观念、报刊内容版式、印刷技术等引入中国,为国人办报提供了借鉴。国人办报兴起后,知名新闻人中有不少具有国外留学的教育背景。

留美学生归国后多在军事、工业、教育、科技等领域发展,但是他们中有不少人投入了国内的新闻事业。黄宪昭是第一位就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中国学生,归国后任《广州时报》主笔,热衷于新闻教育,曾在香港建立当地首所新闻学校,1929年之后北上燕京大学执教新闻学课程。徐宝璜曾在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新闻学,归国后成为中国著名的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胡适曾就读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他在担任《新青年》编辑时多次撰文抨击封建主义,倡导文学改良运动和白话文使用,是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

和留美学生相比,留日学生的革命性更高,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学生们在日本留学时就热衷于创办报刊,试图寻找到救国救民的方案,回国后更是以报刊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报馆甚至成为革命党人的联络地点及武器制造场所。因此早期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很多留日学生的身影。黄远生曾在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投身新闻事业后赢得了“报界之奇才”的美誉,极其擅长通讯写作并提出了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四能”标准。邵力子、林白水、刘少少、新记《大公报》的三驾马车――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都曾留学日本。

这些新闻人的新闻活动对于中国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笔者从新闻思想演变、报人地位变迁、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发展进程等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1、推动中国新闻思想的进步

外人在华办报使得西方新闻思想传入中国,这是中国近代新闻思想的直接渊源。通过外人报刊,出版自由观念、天赋人权学说等新闻思想传入中国。

从洪仁轩、王韬、郑观应等早期国人提出“牖新知,开风气,通民隐,达民情”的新闻思想开始,历经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近代中国的新闻思想始终以“爱国救国”为主线,在国内国际形势变幻和社会发展进步中不断修正并丰富着自身内容⑥。

留学新闻人在国内已有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报纸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作用,促进新闻思想系统化,提倡重视新闻职业道德,并发表论述新闻思想的相关著述,并立足实际对报刊功能进行探索。当然,留学生并不总代表正确的一方,部分留苏新闻人在延安办报时就犯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这正是因为他们的新闻思想过于片面和武断。

2、促进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近代报刊刚刚出现时并不被社会主流所接纳,在报界工作是文人们走投无路后的无奈选择。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中国临近生死关头,报刊逐渐成为知识分子宣传救国思想、探讨强国路径的阵地,广大留学归国的学生十分重视报刊的宣传功能,用报刊积极宣传革命理念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思想,号召建立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报人渐渐从受人鄙视的末流文人演变成心系天下、救国图强的革命者,报人的作用从报道真假难辨的异闻演变成以笔为刀的爱国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相应提高。

3、在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在学术研究及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留学新闻人所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⑦。研究会所聘请的两名讲师之一就是有留美经历的徐宝璜先生,他将这一时期的讲义集合编写成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曾经留学日本的任白涛于1920年出版作品《应用新闻学》,在杭州创立中国新闻学社,1937年写就《综合新闻学》一书,是中国早期著名新闻学家。

中国新闻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新闻教育领域自然也少不了发光发热的留学人士。徐宝璜在1923年出任北京平民大学的报学系系主任;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留学生汪英宾于1925年出任上海南方大学的报学系系主任;曾经留学日本的陈望道于1929年出任上海复旦大学的新闻系系主任。不难看出,中国近代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新闻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内新闻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道德的培养和学理性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办学方式灵活多样⑧。

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止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近代中国出现了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及广播电台,二者需要物理、化学、机械等领域的技术支持,在发展方面同样离不开留学归国人士的知识力量。

结语

近代中国的新闻事业在坎坷中曲折前行,政坛的黑暗、时局的动荡、战乱的威胁、新闻审查制度的严苛都给当时的新闻人施加了重重压力。尽管如此,绝大部分新闻人依然不畏危险,在艰难环境中坚定从事新闻活动,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近代留学新闻人作为社会上的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为祖国的新闻事业积极奉献自己的精力与热血,他们专心于新闻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竭力提高新闻事业的社会影响和新闻人的社会地位,在思想和实业方面都深深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朱智斌、容乐,《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比较及其当代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3):345-348

②李宁,《同途殊归――近代留美留日学生政治态度迥异原因分析》[J].《新西部》,2007(24):175

③张亚群、肖娟群,《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留德教育述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5):1-5

④孙石月,《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特点》[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4)

⑤魏善玲,《民国前期出国留学生的结构分析(1912-1927)》[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141-150

⑥陈博晓,《中国近代新闻伦理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07

⑦刘丽娟、白生良,《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形成探析》[J].《东南传播》,2011(7):109-111

⑧徐培汀,《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J].《新闻大学》,1981(1)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2.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论文 篇二

本文选择在宗教报刊中具有代表性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以下简称《察世俗》)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以下简称《东西洋考》) 、《六合丛谈》进行分析, 讨论它们对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宗教报刊的开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8世纪60年代前后,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 在本国资源无法满足发展需要的情况下, 扩展海外市场成为最佳选择。古老的东方中国成为大英帝国在继印度之后, 谋划可以继续用来满足本国资本运转的第二个国家。19世纪的中国与20世纪的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是不同的, 在清政府的严厉管辖下, 中国绝不是可以任由西方随意践踏的国家。这个古老的国家还在循着祖制, 秉承着天朝大国的宗旨继续前行。1807年, 传教士马礼逊接受布道会的委派, 成为进入中国海域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

马礼逊来到中国之后, 不仅致力于《圣经》的中文翻译, 而且还创作了大量的阐述基督教教义的书籍和文章。在马礼逊的实际考察中, 发现面对面直接地向中国人进行传教并不是一件有效率的事情。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人脑海中有许多的“神”, 他们似乎并不认同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耶稣”。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当时那 (圣经) 被认为是禁书, 负责印刷的人也被假定会冒某些危险。此外, 中国人贪得无厌的性格, 使他们倾向于把握任何一个敲诈外国人的机会……”然而, 纵使中国幅员辽阔, 方言众多, 文字却是统一的, 印刷品可能比口头宣传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另一位传教士米怜的协助下, 地域和交通的天然优势使得马六甲成为办报的首选之地。1815年, 《察世俗》诞生了。

(一) 开启近代中国新闻报刊发展的历程

这是第一份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宗教报刊, 其出版开启了近代中国新闻报刊发展的历程。

官报从出现一直发展到清朝, 其对中国新闻业的贡献不能否认, 然而在强大的君主专制的控制下, 官报由始至终都是服务于统治者的工具。《察世俗》虽然是一份宗教报刊, 其内容却涉猎新闻、科学文化、全国各地记略等栏目。据统计, 在该刊存在的七年时间里, 总共出版文章244篇, 其中, 宣传教义的文章占84.5%, 科学文化知识的占近12%, 新闻、义务办学校等章程占3.6%。虽然宗教教义仍占了大部分内容, 但不可否认, 《察世俗》已经具有现代新闻业的某些特征。

(二) “处处附会儒学”, 开创了宗教报刊的办报模式

“察世俗”这个名字是英文Chinese的广东发音, “统记传”中的“记”和“传”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分别记录皇帝、大臣或者名人的体例名称。把这样典型的中国记叙体例统和为现代报刊的体例, 也是马礼逊和米怜的精心构思。封面使用的“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精深挖掘, 大量儒家伦理道德的文章被《察世俗》刊登, 仅在第一期就有《古王审明论》和《忤逆子悔改孝顺》两篇文章。这样的办报模式, 在随后的《特选撮要每月纪传》、《东西洋考》等均有体现。《东西洋考》中, 开辟“地理”这一栏目时, 目的是“由是可明岛屿之远近、外国之形势、风俗之怪奇、沙礁之险、埠头之繁……”。宗教报刊在传教士的运作下, 已经成为附会中国文化的报刊。

(三) 根据读者属性对报刊进行革新, 改进宣传策略

作为宗教性报刊, 《察世俗》可以说是紧扣它的主旨,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它连续出版的七年时间里, 这个宗旨始终没有变过。根据读者对象的属性, 米怜等人在宣传方法上做出了相应的改进。

1820年, 《察世俗》第六卷中增加了《法兰西国作变复平略传》、《全地万国纪略》和《英国土产所缺》等关注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章。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察世俗》从“直接”的传教方式到“各种因素皆具备”的宣传策略的转变。

从前有两个好朋友, 一名张, 一名远, 他们两人同行路间, 相论古今……张曰:“岂敢。相公智深、才盛, 如何倒来求乎愚弟乎?但既是相公自所顾, 则弟应当尽心、遵命。请相公说。

——《察世俗》1817年 (嘉庆丁丑九月) 《张远两支相论·第一回》

从上述的对话不难看出, 这一阶段《察世俗》的宣传是非常直接的, 只有干瘪的二人对话, 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的修饰成分。

今道光元年二月初三日, 在咖啦吧有两个唐人, 晚上相谈而坐。其一名何者, 系广东人。那一名进者, 为福建人也……一日何走街上, 偶然遇着一个厦门人, 手内有两本小小的书, 其一书名《万年寿药》, 那一书名《永錬论》……今敬送上, 求老兄有闲时则看看, 我家内还有, 望兄不弃”……取那一本《永錬论》书在手想云:这个錬字, 我朋友老进必能解之, 我去问他。

——《察世俗》1821年 (道光辛巳八月) 《铁匠同开店者相论》

上述中, 已经有了主人公的籍贯、职业和秉性等, 并且还增加了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其中“永錬”的意思即世人皆有罪、悔者可进天堂、不悔者永下地狱等。这样借人之口的宣传方式, 已经是很大进步了。1821年, 米怜病逝后, 《察世俗》停刊。这份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宗教报刊, 在远离中国大陆的马六甲海峡开始, 同时也在这里结束。

二、第一份创办于中国内陆的宗教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鸦片战争的前十年里, 西方各国在亚洲的势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推进经济贸易的同时, 将自身秉承的文化价值观一并渗透, 成为西方各国追逐的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基督教迅速传入中国。《东西洋考》创办于1833年, 1834年出版第十期后休刊, 1835年2月复刊, 1838年7月正式停刊。继《察世俗》之后, 《东西洋考》的出版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宗教色彩日趋淡薄, 业务上具有明显现代新闻业的特征。中国是西方国家争相追逐的目标, 基督教也是列强追求文化渗透的手段。然而, 谙熟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发现, 中国人对于外来宗教始终持负面态度。《东西洋考》的创办人郭士立在1833年的一份创刊意见书中说得非常明确:尽管我和他们 (指中国人) 有长期的交往, 他们仍然公然表示是高于其他国家而位居世界第一并视其他民族为“蛮夷”……这个旨在维护广州和澳门外国人利益的月刊, 就是要促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及基本信仰, 与其高傲排外的观念抗衡……在郭士立的这份自述中, 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等知识是为了开阔中国人的眼界。在这一办报宗旨的指导下, 整份刊物中宗教内容所占的比例下降。《东西洋考》对刊登的文字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其中包括论、史、地理、新闻、贸易和煞语 (结束语) 等栏目。《东西洋考》在内容编排和办刊思想方面, 为后续的中文宗教报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承上启下的宗教报刊——《六合丛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皆向北移动, 上海毗江靠海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立刻带来了经济上的便利, 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 使上海成为外国人及传教士的聚集地。为了进一步将传教事业进行下去, 这一次, 传教士将办报的地点选在了上海。一份承上启下的宗教报刊在这里诞生了, 它就是《六合丛谈》。

《六合丛谈》创办于1857年1月, 于1858年6月停刊, 创办人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

《六合丛谈》在上海出版了一年多, 时间虽然不长, 但是它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办报宗旨的转变和报刊业务的改进。

(一) 编辑思维转变, 强调报刊的信息交流功能

在《六合丛谈》的发刊词中, 伟烈亚力这样写道:“溯自吾西人, 越七万余里, 航海东来……近沪之地, 渐能想稔。”在这份发刊词中, 伟烈亚力不仅强调了西方人与中国人之间的“美好友谊”, 并且肯定了西方人为了与中国人修好所作出的努力。

通过将《东西洋考》与《六合丛谈》二者的发刊词对比, 传教士办报的编辑思维已经开始变化。《东西洋考》的编辑思维是非常直接的, 通过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来扭转中国人对于西人、西方的看法, 这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编辑手段。《六合丛谈》之后的宗教报刊, 皆摒弃了之前《东西洋考》办刊的优越心态, 将平等作为交流的前提。此后的宗教报刊, 也秉承这一观点。

(二) 秉笔华士——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 国人对待西学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善, 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西学的重要性。上海地处内陆, 又是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因此, 参与报刊编辑的华人就渐渐增多了。

《六合丛谈》之前, 宗教报刊中的文章大都是由传教士执笔完成, 大部分服务于宗教报刊的中国人都从事着印刷、发行等技术工作, 《察世俗》的梁发就是代表之一。《六合丛谈》发行的一年多里, 王韬、李善兰等参与其中的中国人不仅负责排版、发行的工作, 他们还负责为文章“润色”甚至独自完成文章等。中国人在宗教报刊里的角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据记载, 华人参与《六合丛谈》的编辑出版工作并不仅仅限于润色, 他们还在很多方面直接参与报刊的编辑工作。《海外异人传——该撒》 (蒋敦厚) 、《反复强说》 (韩应陛) 、《用强说》 (王韬) 等华人创作的文章直接刊登在《六合丛谈》上, 并且直接署上了创作者本人的名字。以前的宗教报刊, 华人撰写的文章是不署名的或者只以笔名的形式出现。这种由外国人创办, 中国人参与的办报模式被称为“秉笔华士”。

传教士所创办的宗教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开端, 中文宗教报刊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族群, 存在着一些争议和讨论。然而, 无论如何, 这些报刊对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中文报刊的发展, 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A].民国丛书:第二编[C].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0.

[2]赵晓兰, 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 (英) 未亡人.马礼逊回忆录:他的生平与事工[M].邓肇明 (译)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2007.

[4]方汉奇, 等.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二卷[Z].1816.

[7]侯杰, 王小蕾.近代基督宗教报刊的创办与发展——以海洋亚洲为视域[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3.恽逸群与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 篇三

关键词:恽逸群;新闻思想;当代中国;影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3-0143-02

一、引 言

恽逸群是中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治家及出版家,他的新闻思想和实践活动至今仍对我们的新闻事业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

在恽逸群的新闻实践探索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为当时中国党报城市办报的推广模式,但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备受重视和推行,这也是恽逸群的新闻思想在今天特别具有观照价值的原因所在[1]。然而恽逸群自20世纪五十年代就因为冤案错案遭到迫害,其新闻思想鲜为人知。因此,在此将其新闻思想与当代中国新闻事业进行关联,进而得出其思想的现实性意义。

二、恽逸群新闻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报纸具有宣传和引导民众的作用

对于正确的新闻纸,恽逸群指出不仅仅要做到“为大众的耳目,为大众的喉舌,记载真实的、大众应该知道的事实,说大众要说的话。”“更应该积极地引导大众,教育大众,组织大众”[2]。关于报纸对社会的指导作用,恽逸群则指出:“新闻的指导作用可分为鼓励作用、刺激与推动作用、批评与警惕作用、教育作用和组织作用。”新闻记者的思想通过新闻报道表达出来,如果不公正,不客观,必然会影响大众的思想认识方向。新闻记者被誉为时代灯塔上的瞭望者,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时候,新闻从业员所担负的任务更加格外重大。纵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在新中国成立后,党报从组织喉舌逐步转向了社会喉舌,从1994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到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再次对舆论导向的强调,恽逸群当年关于报纸宣传和引导民众作用的新闻思想,在当代中国得到具体的表现和实践[3]。

(二)新闻的构成要素

恽逸群主张构成新闻的要素有四个:第一,和大众有利害关系的,为大众所关心的,或足以引起大众的关心(或注意)的事物。第二,新鲜的事物。第三,用最迅速的方法及时传播。第四,大量传布[2]。结合恽逸群主张构成新闻的四个要素,足以发现其中的关联性。在新闻学理论研究中,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为:时新性、显著性、新奇性、接近性、趣味性[4]。将两者结合起来看,能发现恽逸群思想与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关联性:新闻的新奇性,必须是刚刚发生的而且是受众所关心的。新闻的显著性,应为足以引起大众关心(或关注)的事物。新闻的接近性,是指和大众有利害关系的事物。

报刊应该具有坚定的大众立场、重视读者的参与性,恽逸群重要新闻思想之一的大众本位思想,为当今逐渐回归受众本位的新闻传播事业提供了借鉴意义。新闻的时新性,是指新闻在时间上新近发生,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物,这是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的解釋。在媒体的实际发展中,不论是平面还是电视媒体,在追求新闻价值的同时,更加重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及时迅速,而恽逸群的主张则能看到其新闻思想的超前性。

三、恽逸群新闻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我国《新闻法》虽然尚未出台,但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和中国记协四届二次全体会议制定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都对禁止有偿新闻和反对虚假报道作了明确的规定。恽逸群是捍卫新闻职业道德的先驱者,在其所处的国难当头、内忧外患这一大背景下,新闻界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不少记者以稿谋私,以稿敲诈,从事有偿新闻交易工作。对此,恽逸群先生与友人一同谋划成立了上海记者座谈会(“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前身),他们决心联合起来改造新闻界,拿出新闻记者的良心来把新闻界从黑暗的泥淖中拯救出来。后来为了扩大影响,研究决定在《大美晚报》上办一个叫做《记者座谈》的专刊,主要议论了“记者风纪问题,批判国民党政府通过的修正出版法,力争言论自由案”等等命题。恽逸群用实际行动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捍卫,是后世新闻记者的巨大榜样。

(二)打击虚假新闻,严抓记者的风纪

对党的新闻工作者,恽逸群提出“四基五性”的主张,即“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党在当前的各项政策的基础、历史知识和对现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文字基础”和“新闻的真实性、正确性、针对性、时间性、生动性”[5],这不仅教育了那个时代年轻的无产阶级革命新闻工作者,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仍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四基五性”结合当今在新闻界同样强调的“反腐倡廉”,广大新闻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律条例”作为座右铭,落实到日常实际行动中去。

恽逸群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极其苛刻,对于虚假新闻,他打击尤为明显。而当代中国新闻界对于虚假新闻,仍然采取严打严抓的做法。新闻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对防止虚假报道做出规定,目的在于督促新闻机构内部建立健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6]。

(三)重视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关于新闻学教育的方针和原则问题,恽逸群提出理论与实际结合,课堂讲授与社会实习并重。教学方法为上大课、自学、互学、小组讨论、考试结合,考试并打分、评议,老师则聘用思想进步的老师以及经验丰富的日报编辑和学者。在以《大众日报》社为依托举办的新闻干部训练班课程安排上,恽逸群不但注重对学生国学知识的培养,开设有国文、历史(中国史话)、社会发展史等在内的基础课;而且在授课中注意灌输时政知识,开设党的建设、中国革命的基木问题、时事讲座、政策讲座等政治课,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是一个和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专业课的开设上,有新闻学概论、采访与写作、编辑业务、通联工作等。对于学员日常生活,恽逸群严格要求生活军事化,发军装、睡地铺、按班组集体吃饭,按时吹哨作息、上课、站岗,同时课余举办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由大家郑重选出的俱乐部成员组织安排。这些建设性的做法对后来高校新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作用,在国内高校新闻系的建设上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很多做法现今仍然是新闻教学中有待完善的部分。恽逸群先生对新闻名校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的影响,至今仍为后继的新闻学研究者津津乐道。

四、恽逸群新闻业务观的现实意义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恽逸群重返上海,在打入特务机关内部为党搜集情报的同时,与《申报》负责人一起策划安排,保存了全套的《申报》,使之得以避免受到敌伪的破坏,成为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社会背景的重要史料,也是新闻学者研究新闻史的重要资料。

根据恽逸群讲稿集结出版的《新闻学讲话》,曾是新闻干部业务学习的重要教材,是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新闻学理论的著作,在该书中提出的采写编评思想,至今仍在新闻工作者的业务中起着指导作用。

1948年12月新华社公布了43名战犯的名单,当时恽逸群正在《新民主报》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在编辑部值夜班时收到这份电稿时,只有战犯们的姓名而没有相关资料。凭借超强的记忆力,他写出了43个人的简历、社会关系以及他们在国名党内的派系等情况配合新闻同时刊出。关于恽逸群对各种知识惊人的博闻强记的事例还有很多。时至今日,在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对恽逸群的回忆作品中,对于恽逸群的政治敏感、博闻强记、办报艺术和才能,还流传着不少佳话。方汉奇在纪念恽逸群的文章中对他作出这样形容:“精力过人,才华出众,写评论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往往有超凡的见解;编报纸淹博多识,厚积薄发,时时有惊人的举措”[7]。这些,都是当代新闻记者值得学习的地方。

恽逸群是一名真正的新闻战士,他留给我们的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他新闻出版工作的表现和方法,他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上的预见性做法,他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捍卫和对新闻自由孜孜不倦的争取,都对我们当今新闻事业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虽然恽逸群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灵魂、思想仍然活跃在我们心中。他表现出的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芊芊,陈桂兰.恽逸群的大众本位思想[J].新闻爱好者,2003(7).

[2]江苏省社科院编选组.恽逸群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3]史雅娟.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思想解析[J].新闻记者,2010(11).

[4]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 (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顾雪雍.奇才奇闻奇案—恽逸群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张贺.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N].人民日报,2011-11-11.

[7]方汉奇.不为物移 不为己忧——纪念恽逸群同志逝世25周年[J].新闻战线,2003(5).

4.《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篇四

学习中国新闻史要与学习相关阶段的中国通史,特别是19世纪、20世纪的中国通史相结合。分期:按一般的社会历史分期可划分为四个单元:  古代部分:唐朝开元年间到19世纪初。

近代部分:1815年《察世俗》到1919年。(重点) 现代部分:1919年到1949年。(重点) 当代部分:建国以后。

历史沿革(线索与概况);

重要媒体及文献(开元杂报、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蜜蜂华报、字林西报、万国公报、循环日报、时务报、等等等);

著名人物(王韬、梁启超、谭嗣同、黄远生、邵飘萍、成舍我、张季鸾、史量才、范长江、邹韬奋、戈公振…等等等);

优秀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伟大的道路》《新闻学》《中国报学史》《实际应用新闻学》《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赤都心史》《饿乡纪程》《中国的西北角》《延安归来》等等等);

重大事件(新生事件、苏报案、癸丑报灾等等等);

古代部分:1.中国古代报纸特征?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3.宋代小报内容、性质、作用。

4.敦煌进奏院状、开元杂报、定本制度、万历邸抄、天变邸抄  5 宋朝小报的特点。

 6.从宋朝邸报到清代《京报》千百年来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缓慢的原因何在?

近代部分: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字林西报》、《万国公报》、《申报》、马礼逊、 2.概述中文外报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改进和发展。 3.怎样理解外报的性质和作用?

4.《循环日报》在我国新闻史上的地位。5.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6.维新派的新闻思想(梁启超的新闻观点)。

7.《新民丛报》、《中国日报》、《民报》、苏报案、竖三民、癸丑报灾、黄远生、邵飘萍、狄楚青与《时报》革新

8.简述《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9.简述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10.从黄远生、邵飘萍等名记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维新派与之比较异同。12.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

13.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职业化趋向(现代报纸雏形的形成 ;著名新闻记者的涌现)。

现代部分:1.《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有何贡献?

2.《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报道评论有何特色?后期有何变化?

3.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时期是怎样从事报刊活动的?有何贡献?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4.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诞生?代表性刊物及特点?(《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中俄通讯社;特点与意义。)5.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情况 6.蔡和森《向导》、瞿秋白《热血日报》、恽代英、肖楚女与《中国青年》、《政治周报》、成舍我“世界报系”、邵飘萍《京报》、伍联德《良友》 7.简述“四不方针”的内容。

8.评述新记《大公报》成功经验的现实意义。9.黄伯惠与《时报》再次革新 10.伍联德与《良友》画报

11.国民党政权是怎样建立新闻统治的?

12.中共地下报刊在国统区出版情况如何?经验教训?

13.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何特点和意义?

1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样进行改革的?史量才之死说明了什么?

15.简述邹韬奋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16.简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

17.简述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特点、学术价值及其在新闻学研究中的影响。18.《解放日报》整风改版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 19.新华社的独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20.中外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诺。汉斯〃希伯。)21.1937上海《救亡日报》郭沫若

22.1937,11上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23.99天“重庆各报联合版”,“战时文化城”桂林 24.重庆时期周恩来领导下《新华日报》同顽固派的斗争 25.上海“孤岛”抗日报刊,洋旗报 26.战时香港人才云集,抗日报刊活动 27.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

28.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29.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新闻学贡献如何? 30.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问题?贡献?

当代部分:

5.《中国新闻事业史》期末结课论文 篇五

邵飘萍(1886--1926),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名振青,字飘萍。笔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金华东阳县人。他12岁就中了秀才,并在1902年赴杭州,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师范科。时值辛亥革命后期,改良派和革命派报报刊的大辩论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读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的文章,则使他萌发了“要做一个新闻记者的动机”和“新闻救国”的思想。1905年回家乡金华任中学教师,他刻意模仿梁启超报章文体的风格,而且利用课余时间给上海《申报》投稿,被《申报》聘为通讯员,撰写金华通讯,并参加了南社。1911年浙江宣布独立后,他怀着为民主共和而战的激情奔赴杭州,协助杭辛斋创办《汉民日报》,任主笔,并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报人生涯。

1913年初,杭辛斋当选为国会议员赴京上任,《汉民日报》交由他主持。他不畏权势,不受利诱,撰写了大量论说、时评和随笔,抨击袁世凯及军阀的专横跋扈,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曾经三次被捕,受过九个月的牢狱之苦,《汉民日报》同时被封。1914年出狱后,他被迫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政法学校。在此期间,他与同学潘公弼等三人创办东京通讯社,为京津沪汉各报发稿。1915年回国后,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要撰写时评。1916年至1918年被聘为驻京特派记者,负责撰写“北京特别通讯”。为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他于1916年8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一度兼任章士钊主办的《甲寅》月刊主编。1918年10月5日在北京创办著名的大型日报《京报》,自任社长,体现了其“新闻救国”的思想和办报目的,至此,北京也成为他进行新闻活动的舞台。

1919年邵飘萍积极投入“五四”运动,公开揭露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人的卖国罪行。同年8月,因揭露段祺瑞政府的黑暗统治,《京报》被查封,他再次东渡日本,应聘为《朝日新闻》社顾问。1920年邵飘萍回国恢复《京报》,积极宣传俄国十月革命。1925年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以《京报》为阵地,宣传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6年奉系军阀进京,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为罪名,将邵飘萍诱捕入狱,4月24日他被杀害于北京天桥。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邵飘萍在采访和写作上有独特的才能,出色的采访技艺。诚如方汉奇教授所说:“察物精审,治事勤敏,广交游,重然诺,不惜小费,耳目众多”。①邵飘萍不愧这一评价,他观察事物精确深刻,其“新闻鼻”、“新闻脑”时刻都在紧张工作。对事物的观察总能从现象到本质,能预见事物的发展,并能掌握住记者的主动权。著名记者张季鸾说:“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能不见,见而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② 民国教育总长汤尔和也说:“中国有报纸五十二年,足当新闻外交而无愧者……仅得二人,一为黄远生,一即邵飘萍。”③

邵飘萍风流倜傥,善言辞,广交游,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交往,谈得来,说得拢,重交情,讲排场,在广泛交际中完成了许多独家新闻的采访任务。袁世凯阴谋刺杀宋教仁的要犯洪述祖在北京就逮,邵飘萍从“洪之妾手中获取洪氏亲笔日记露布于京报,幽燕人士无不惊其采访绝技。”④

作为一个报人和学者,他从办报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1923年《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先后出版,标志着他的新闻思想日臻成熟。

首先,邵飘萍认为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共机关”,“国民舆论代表”。在他看来,新闻事业传递消息要面向全社会,与全社会发生联系,并有自己的独立性,包括“信仰独立”、“组织独立”、“经济独立”。

其次,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论述记者在新闻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记者的品德和能力。他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为社会国家世界之耳目”。记者的“品性为第一要素”,“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志不乱。”他说这是记者“训练修养所最不可缺者。”

第三,应建立民主思想的新闻法规,保护新闻自由。在《新闻学总论》中,邵飘萍以大量的篇幅就此做了专门论述。他要求通过斗争使新闻事业“建筑其基础正当的法律保护之下”。目的在于保护新闻界自身的自由和约束政府,使新闻事业“达到法律之上相当自由之目的”。

邵飘萍毕生从事新闻工作,自称:“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兴趣,愿终身以之。”他当过通讯员、记者、编辑、主笔和社长;既办过通讯社又办报纸,撰写过社论、短评、消息、转电等新闻作品,既熟悉采编业务,又有新闻事业的管理才能;既从事新闻学的研究又从事新闻教育,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根据他在北京大学、平民大学、民国大学、法政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的讲义整理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所以,他是民国初年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

他的一生是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正直爱国的新闻工作者,也是第一个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革命烈士。

引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下),第743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第六版。

张季鸾:《追悼邵飘萍先生》,载1929年4月24日《京报特刊》。③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第5页,《汤序》,1923年京报馆出版。④

罗章龙:

《椿园载记》,第33页。庞玉

2014级文学院

6.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论文 篇六

新闻事业的改革

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新闻史经历了多次的新闻事业的改革,其中以五四运动时期,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解放区的反“客里空”运动;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四次改革最为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首先,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广泛使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

(三)新文风的出现;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四)副刊的革新;改变副刊原来格调不高,不少副刊还充斥低级趣味的、黄色的内容的情况,改为大力宣传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

(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头版头条设为最新发生的国内重大新闻,多设了专栏。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六)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经过五四时期的新闻改革工作,我国的新闻事业渐渐的向现代化转化。有着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我们先谈谈有关《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的相关内容。

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旨在从思想上清算党内历次“左” 右倾错误路线,尤其是清算王明的错误并肃清其流毒,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列主义的教育运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实行改版,树立了典范。改版前夕,毛泽东和博古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有七十多人参加的《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毛泽东在最后作了重要讲话——“利用《解放日报》,应当是各机关经常的业务之一。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他号召:“我们今天来整顿三风,必须要好好利用报纸。” 这样才会有“集体的行动,整齐的步调”,去达到这个目的。这就要求全党重视利用报纸宣传党的路线政策,统一思想指导,传播经验,更好地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就这样,在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这一天它在登载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的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首先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原则接着,依照以上标准,检查了该报创刊以来存在的问题。概括为:1.大篇幅的供给国际新闻,缺乏对国民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情况的系统记载。2.孤立的登载中央的决议指示和领导同志的论文,而没有加以发挥和阐明;对于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形、经验检讨则毫无反映。3.以巨大的篇幅登载枯燥乏味的论文和译文,而不能以生动活泼易懂的文字解释迫切的问题。4.对于敌对思想缺乏应有的批评。5.没有全面反映边区各种巨大的群众运动。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为了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秉着“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的思想。进行了一个彻底的改革。

在版面的编排上,改版前的《解放日报》

一、二版主要是国际新闻,三版主要是国内新闻,四版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整风运动的宣传成了当时的宣传中心,像农民创造变工队的事迹也上了头版头条。《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延安《解放日报》又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强调党报必须有全党来办,不是依靠几个报馆同仁来办的。改版虽然只是《解放日报》改革的开端,但它已使《解放日报》开始向完全的党报道路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例如:1.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2 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3 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

《解放日报》在改版后,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延安《解放日报》又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强调党报必须有全党来办,不是依靠几个报馆同仁来办的。中心是实行全党力、报的方针。由于实行了“全党办报” 的方针,《解放日报》的稿源丰富,版面充实,大大增强了报纸的党性,加强了报纸与实际、与群众的联系。

《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社论和署名文章,如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致读者》、《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党与党报》、《政治与技术》。《本报创刊一千期》、《提高一步》、《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等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主要在以下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

经过整风改革,《解放日报》改革增强了党性,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使组织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由于宣传了为人们服务的思想,从而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解放日报》的大面积改革也使这份报纸增强了战斗性,使《解放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同时它也促进了文风的变化,使报纸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和大众。并且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再次,我们谈谈有关解放区的反“客里空”运动的相关改革的内容。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全面展开。此时土地改革的宣传报道,成了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新华社和解放区的其他报刊、电台立即展开有关土改运动的宣传报告活动。一是以满腔的热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土改路线、方针与政策。二是大量刊登揭发地主阶级剥削罪恶的报道与材料,积极反映农民的呼声,为农民伸张正义。但是在土改运动初期,实际工作中一度出现,土改宣传报道也犯了不少右倾错误,还出现了不少失实报道。

解放区新闻失实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向壁虚构,凭空编造。2.文艺手法,拔高典型。3.添枝加叶,虚报成绩。4.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对此,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纠正。第一阶段,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识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接着,在1947年6月15日刊登了《前线》相关情节,6月25日至27日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为题连续曝光失实报道。第二阶段,运动得到中共中央肯定,在新华社的号召下,解放区新闻界9月开始普遍开展反“客里空”运动。

反“客里空”运动自身也向纵向发展,由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纠查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立场与作风的检查,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季才告一段落。

这场反“客里空”运动,其意义是重大而又深远的。一是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左右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但是,在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左”的偏向,误伤了一些好人。1948年,毛泽东起草了《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根据这一指示的精神,解放区新闻机构于1948年春普遍开展了一次对于政策宣传中“左”倾错误的检查活动。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作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左”、“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

2、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1)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那就是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2)办报的路线与方针,即全党办报,人民群众办报;(3)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应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战斗风格;(4)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第四,我们谈谈有关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相关内容。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制基本确立,但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二是对苏联的经验做法照搬照抄。由于满目学习《真理报》,报纸脱离本国实际和群众的生活,枯燥机械,可读性差。新闻少,并有很大片面性;通讯内容贫乏,不能反映国内国际生活的现实;报纸上的批评日益减少,没用不同意见的讨论,新闻机构日益单一新闻宣传日益公式化,这些是造成了当时新闻界存在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时机与条件开始成熟,4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发展科学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前进的方针,也是即将出现的新闻工作改革的方针。

5、6月间,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对新闻工作作了重要谈话,强调要从教条主义、党八股中解脱出来,对于别人的经验,不要盲从迷信,要独立思考。要使新闻工作“从多方面和人民建立密切的联系”,更好地“适合读者需要”。在国际方面,2月间,苏共“二十大”召开,揭露和批评了斯大林的错误,批判了个人崇拜,这使得人们的思想活跃起来。1956年的新闻改革,正是起源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所以,在1956年4月后,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

4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召开新闻工作改革动员大会,标志者改版工作开始起步。5月,《人民日报》编委会向中共中央提交的一份有关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报纸扩版、报道范围扩大、开展自由讨论、满足读者需要等具体意见。6月20日,人民日报社制定了报纸改革方案并上报中共中央。7月1日,《人民日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宣告改版。以上是《人民日报》改版的整个历程。

在过程中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1、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力求适应读者的需要;

2、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在群众性的讨论中,把社会的见解引向正确的道路;

3、改进文风,杜绝党八股,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成章。《人民日报》改版后,面目焕然一新。最大的变化反映在新闻报道上。1)新闻数量大增 2)新闻报道题材变得广泛4)言论质量提高了5)

创办了文艺性综合副刊6)读者的声音增多了,广泛征求读者的批评和意见。《人民日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新闻、言论、图片有机组合,还时时推出组合式新闻等各种报道形式。

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改革的同时或者稍后,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台也都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

在这个过程中,新华通讯社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它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缺点。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不能经常反映事物本质,没有完全做到认真地、全面地、及时地、生动地反映实际情况,不反映与领导机关不吻合的情况,只报道已有定论的情况,只注意完成工作任务,不注意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此外,新华社的国内工作存在严重的机关化的作风,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组织管理与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国外分社工作发展不快。

新华社在认真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华社工作全面改革的规 划,并于1956年8月向中共中央呈送了请示报告。

关于新华社的国内报道,报道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观念和改进措施。1,不应只反映政策顺利执行的情况,而且要反映政策在执行中所发生的问题和偏差,以及如何解决。2,不能仅报道以有正确结论的事实,同时也要报道暂时还不能做出正确结论的报道。

关于新华社的国际报道,实行“全面的客观真实的报道形式方针”,坚定报道立场,但尽可能赋予我们的新闻以客观的形式,避免宣传话的毛病。

关于新华社的性质问题,报告认为,暂时可以不改变目前国家通讯社的形式,今后应该尽可能少用官方的面孔出现,更多使用民间通讯社的做法,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在决定是否改变。对于广播,在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结束后,从中央到地方台,广播工作改革全面展开,广播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特别是纠正广播不得开展批评的错误观念。三是努力办好文体、知识以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并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听众的需要。

多于报纸,在新闻改革的热潮中,《新民报》等非党性报纸也积极参与改革提出了不少新闻观念,推出了不少新措施,特别事重视新闻报道贴近读者、接近读者。文章短了,题材广了,内容多了。在版块上加重社会新闻的报道。

这次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为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共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初步经验,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和解放。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再次,这次改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

当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如在反对教条主义思想时,有的又走向另一极端,全盘否定建国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必然性和受益的方面。又如在对待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传统问题上,有的主张不加批判地继承。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后,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开始不久后由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等原因而中途夭折,但是这次改革的思想和成果,在我国当代新闻史上却闪耀着光辉。

最后,我们谈谈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相关内容。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国思潮的大量涌现以及本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新闻工作存在着很多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以及新闻企业管理跟不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冲突。所以新闻工作者就致力于新闻工作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事业发生的最大变化首先体现在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中。一是喉舌论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包括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党性和人们性的争论3,“喉舌论“的继承与加强。二是新闻本位的回归。三是西方新闻传播观念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其次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的相应改变。一是服务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四是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五是扶正祛邪,实行新闻舆论监督。六是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水平逐步提高。

再次,受众的变化。一是受众的媒介接触与使用,二是受众对新闻媒介内容的评价,三是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四是受众对媒体的反馈作用,五是我国额受众调查。

第四,制约因素与传播体制的变化。一是宏观管理体制的变化,二是新闻媒体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三是新闻立法的实行,四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五是传播媒介的产业化发展。

第五,各部类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如: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事业,电视与记录电影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

在报业发展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晚报、经济报和都市报十分抢眼。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闻媒体内部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各报社先后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确立了新闻单位事业法人地位。新闻媒体开始逐步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新闻媒体在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的同时,也由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中国报业在发展新闻主业的同时,大力开拓媒介经济,并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期刊的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期刊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表现在:数量增长,质量提高;建立了宏观管理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布局分散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作好如下几项工作:高举旗帜,深化改革;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强期刊队伍建设:加快期刊出版的步伐,努力推动期刊业向更高阶段发展。另外,周刊是新的市场热点。

在通讯社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首先,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的网路,形成了面向全球的24小时不间断对外发稿系统;其次对今日新闻实行“倒流水”的发稿流程,建设“直通车”发稿程序;再次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反映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第四,对摄影报道注意改善通稿结构,积极改进专稿服务。第五,建立以高科技为主干的通信技术网络。第六,推出了一系列电子网络信息和文体信息产品。

在广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诞生为第一次裂变标志。第二阶段:1992年,以东方广播电台成立为标志的“东广模式”为广播第二次裂变标志。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以全国各地频率专业化探索和建设为广播第三次改革的标志。第四阶段:新世纪初开始,以广电集团的组建为广播业第四次改革的标志。

在电视与纪录电影的发展过程中,1983年第11次全国广电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并提出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这是中国广播电视第一次突破的主要标志。1992年到2000年,以有线电视崛起和卫星电视出现为标志,我国广电事业实现了第二次重大突破,形成第二个高速增长期。2001年以来,以广播电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广电数字化发展为主要标志,我国广电业开始了第三次重大突破。另外,30年来,我国电影业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大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极大地解放了电影艺术生产力,使中国电影呈现出持续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进入新世纪,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下,电影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产业化、数字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确立,农村电影院线制改革积极推进,为中国电影业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在网络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由起步到向纵深发展在开始向规范化发展,在短短的时间里,发展迅速。我国的网络媒体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其受众已经初具规模、收入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了新闻门户网站和各专业网站、传统媒体兴办的网站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改革开放的这次新闻改革,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深了新闻竞争和新闻大战。它不仅促进了目前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将影响我们未来对新闻事业的取向和发展。

综上所述,就是我国新闻事业从五四以来的多次改革和调整情况。

二、对比分析其中的两次新闻工作改革: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改革与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异同

虽然这两者的改革是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但是两者都是秉着让新闻事业发展更好,更适应当时社会环境。扩大新闻媒介的社会影响,加大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的路线政策,统一思想指导,传播经验,更好地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总而言之,就是更好更全面的发挥新闻工作的作用而做的努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因此它们既有不同点同时也存在着相同点。

相同点,首先,在于改革的背景都是处在是有重大的发生,政策下达或者时代的变迁。都是因为变化所以改革。例如:《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是由于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而改革与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则是因为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

其次,因为新闻工作做为一种宣传工作,对于国家的重要决策都要处于领头地位,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使国家的政策能够更好的实行。例如:延安《解放日报》在当时着力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运动做宣传,而且从自身做起。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实行改版,树立了典范。另一方面,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也是响应国家的改革新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的相应改变中。一是服务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四是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五是扶正祛邪,实行新闻舆论监督。六是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水平逐步提高。

再次,都是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例如:延安《解放日报》从版面的编排上,办报方针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而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从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受众、制约因素与传播体制、各部类新闻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运动。

第四,两者都重视与受众的联系。例如:延安《解放日报》改革中加强了报纸与实际、与群众的联系。而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对受众的变化这一方面。一是受众的媒介接触与使用,二是受众对新闻媒介内容的评价,三是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四是受众对媒体的反馈作用,五是我国额受众调查。

最后,两者的改革意义都是深刻而深远的。

虽然因为某些新闻共性,两次改革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但是因为各种条件、环境和问题的不同两者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以下对此进行简略的探讨:

区别,首先当然事背景环境的完全不同,这也是造就两者改革区别的主要原因。例如: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是由于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而改革与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则是因为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

其次,造成改革的原因或者问题不同,例如:延安《解放日报》,1.大篇幅的供给国际新闻,缺乏对国民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情况的系统记载。2.孤立的登载中央的决议指示和领导同志的论文,而没有加以发挥和阐明;对于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形、经验检讨则毫无反映。3.以巨大的篇幅登载枯燥乏味的论文和译文,而不能以生动活泼易懂的文字解释迫切的问题。4.对于敌对思想缺乏应有的批评。5.没有全面反映边区各种巨大的群众运动。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国思潮的大量涌现以及本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新闻工作存在着很多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以及新闻企业管理跟不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冲突。所以新闻工作者就致力于新闻工作的改革。

再次,宣传中心不同,例如:延安《解放日报》,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整风运动的宣传成了当时的宣传中心。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其宣传中心一是服务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四是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

第四,改革的范围不同例如:延安《解放日报》只对报业进行改革。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由于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媒体,除了对报业进行改革还对各部类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如:期刊,通讯社,广播事业,电视与记录电影以及网络媒体进行改革。

第五,延安《解放日报》对版面的编排上做了改革,在改革期间将原来一、二版主要是国际新闻,三版主要是国内新闻,四版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改为,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

最后,两者产生的结果和意义不同。延安《解放日报》经过整风改革,《解放日报》改革增强了党性,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使组织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由于宣传了为人们服务的思想,从而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解放日报》的大面积改革也使这份报纸增强了战斗性,使《解放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同时它也促进了文风的变化,使报纸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和大众。并且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改革开放的这次新闻改革,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深了新闻竞争和新闻大战。它不仅促进了目前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将影响我们未来对新闻事业的取向和发展。以上的就是对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改革与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异同的论述。

三、展望今后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方向 20世纪以来的100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这1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

这100年,也是中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其中最后的20年,即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发展的尤为迅猛。

但是,在中国新闻业在较快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问题,这是束缚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国新闻出版业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脱胎而来的,由于这种体制的束缚,使得中国新闻出版单位活力不够,竞争力不强。

二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国新闻事业单位“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程度比较低,规模效益比较差。

三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地区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

对于以上这些现象,中国新闻业的改革,主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国报刊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也就是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由于中国新闻业的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我们确定中国新闻业改革的总体原则是既积极又稳妥,方法是分步实施、分类进行。从具体在讲,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重塑市场主体。第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第三,实行规模效益。第四,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发展

四是对于人才的教育。与新闻传播事业相配合的新闻人才,在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有相应的发展。这就需要为中国的新闻战线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中国新闻教育。所以在人才培养这方面也是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一个方向。

7.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论文 篇七

1 坚持新闻立台,提升引导力

县级媒体播出的新闻、信息是党和政府发出的声音,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要具有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富有权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县级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节目,因此,新闻节目是县级媒体的立身之本,办好新闻节目是县级媒体的基础与根本,也是县级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坚持新闻立台,时政新闻聚焦中心工作,突出报道本区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以权威声音引领社会舆论。一是推出相关主题报道,全面反映全区取得的各项进展,有力展示全区上下积极投入建设的生动场面;二是开辟国际化卫星城专栏和“三宜”温江系列报道,及时配发评论员文章,充分激发全区干部群众参与建设的信心和动力。同时开展有奖摄影作品征稿活动,以群众视角呈现新温江的蓬勃发展景象,在新闻报道中,重视宣策划,推出多个大型系列报道和专题报道,开设《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法治温江》、《民生工程惠及百姓》等专栏、话题,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凝聚温江发展正能量;三是开辟了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报道和《聚焦“四风”立改立行》等专栏,配发评论员文章。对各单位开展学习教育和“四风”问题纠查整治跟踪连续报道,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大篇幅报道,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四是围绕城市更新改造,拍摄阳光拆迁系列电视专题片,介绍公开透明公正的“阳光拆迁”实施办法、操作流程和监督机制,打消群众顾虑、解除群众误解,树立了法治政府、阳光政府的良好形象。

2 创新宣传方式,做好本土文化

一般来说,本地居民对本土经济、文化、精神等有强烈的发展需求与深厚情怀,为本区域受众服务,记录身边人和事,以情打动人,帮助引导人们生活,推动政府与民众的对话,这些原则正好验证县级媒体的本土化战略的正确性,更能坚定地方媒体服务本土、扎根本土的理念与信心。因此,县级媒体应创新思维,开设赚人气、接地气、贴市场的节目,应关注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关注民生,反映民情,注重新闻事实,做好正确引导,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体现媒体的责任,深入基层实际,关注社情民意,以公益情怀提升服务品质。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强化舆论监督,力解百姓之忧。在电视新闻栏目里开设民生版块《今日头条》,策划“温暖新春”、“成才路上”等系列报道;二是在报纸上开辟《便民服务台》、《直通社区》、《跟我做美食》专栏,解答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挖掘展示社区的鲜活事例,使媒体更加亲民为民;三是改造升级广播电台直播系统,全新推出早间职场类直播栏目《上班加油站》和美食旅游类直播栏目《温江全手册》。同时,改版播出公益阅读栏目《阳光书屋》、音乐栏目《只想听音乐》等8档自办栏目,更好地满足不同听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四是在温江新闻网上策划实施了“促发展、惠民生,小微企业免费推广”活动,实现小微企业与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精准对接;五是在全区实施“公益阅读”助盲活动和“关爱残疾儿童——花蕾行动”等系列公益活动,带动全社会奉献爱心关注弱势群体;六是联合各职能部门、镇街策划执行多场群众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上级媒体广泛关注和参与。把镜头、话筒对准基层、对准老百姓,以饱含深情的报道传达民意,服务民生。既为社会各界提供新闻和生活、消费等方面的服务,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又可促进媒体各项业务的拓展与发展。

3 传播主流价值,培育人文精神

县级媒体除了在强化本地新闻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同时,还应是传播主流价值和培育人文精神的主要阵地,既要有以本地为主的独家新闻,也要有凸现当地文化的前沿性栏目和活动,以凡人善举感动、带动群众,以小见大,把小做活、做深、做透是县级媒体新闻努力的方向。一是成功举办了“新华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表演作品大赛。由下至上,发动群众围绕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进行创作。大赛总参赛节目共计200余个,观演群众累计达6万余人次,获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欢迎;二是推出了《小人物、正能量一温江身边好人》、《最美孝心少年》等专栏,介绍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感人事迹,引领了“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风尚;三是新开办了《快乐读书》、《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栏目,吸引一大批群众参与推荐好书、分享读书心得。这些选题既有本土特性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从小事件切入大话题,见微知著,深入浅出,播出后反响很好。

4 发挥优势,借力网络

现如今,互联网等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和生存形态,也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基于此,我们努力发挥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完善服务功能,借力互联网,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以精准服务“网”聚民心。一是在微博上策划开展“生态温江随手拍”、“我心中的榜样家长”、“柏萃温江赏花节”、“涌泉公益”等线上线下活动,其中“涌泉公益”活动单条微博阅读量达20余万次,转评近千次,活动当晚引发网民通过新浪微博大屏幕参与话题讨论1万余次;在微信上设置“金粉秀”话题、“街食”话题等,以街道为单位介绍温江美食,与网民互动;推出美食品尝、景点旅游等体验活动,吸引网民踊跃参加;在APP上策划推出《相约柏萃》、《集合!免费看电影喽》等活动,网民留言累计共达5000条;二是在微信中增设“劳动社保”、“温江美食”等栏目,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提高了服务效率。在温江新闻网、金温江公众微信上开通温江电视台、温江人民广播电台网络直播功能,使网民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温江大事、收听收看温江广播电视节目。这些按照全媒体跨界融合和整合营销传播的做法,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通过新媒体得到了扩大和延伸,内容生产能力、信息输出能力和区域营销推广能力得到全面升级。

5 结束语

8.2008中国民政事业发展足迹 篇八

足迹一社会组织数量达到41.4万个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1.4万个,比上年增长7.0%。全国共有基金会1597个,比上年增长19.2%。民政部登记的基金会133个,其中,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53.6亿元,接收捐赠实物折价17.1亿元。

2008年,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两场历史罕见的巨灾波及范围极广、伤亡人员极多、经济损失极重、社会影响极深、救灾难度极大。2008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3999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8.4%。绝收面积4032.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9.8%;2008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7795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88928人,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因灾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倒塌房屋1097.8万间,比上年增加95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1752.4亿元,比上年增长397.4%。

足迹二2334.8万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1110.5万户、2334.8万城市居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2008年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保障水平143.7元,比上年提高39.9%;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205.3元,比上年提高12.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截至2008年年底,已有1982.2万户、4305.5万人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同期增加739.2万人,增长了20.7%,农村低保正向应保尽保的目标迈进。平均低保标准82.3元/人、月,比上年同期提高12.3元,增长17.6%。全年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6%,人均补差50.4元/月,比上年同期提高11.6元,增长29.9%。

足迹三接收捐款764亿元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共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3.8万个(其中:慈善超市7035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国城市的社会捐助网,并逐步拓展到部分乡镇、社区。全年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共计764亿元,其中,民政部门498.8亿元,慈善会187.9亿元,各类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77.3亿元。捐赠物资折款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接收捐赠衣被115816万件,其中,棉衣被29655.5万件。间接接收其他部门转入的社会捐款139.8亿元,衣被98082.6万件,其中,棉衣被11668.6万件,捐赠物资折款70171.4万元。这些捐赠款物使5202.9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足迹四福利彩票销售额604亿元

2008年,福利彩票销售额604亿元,同比下降4.5%,筹集公益金211.4亿元,同比下降2.6%。2008年民政系统彩票公益金共支出119.5亿元,资助项目用于福利类收养性单位45.2亿元,用于优抚类收养性单位3.7亿元,用于优抚安置单位1.3亿元,用于救助类单位7.2亿元,用于社区服务单位7.3亿元,用于殡葬类单位2.6亿元,用于专项资助12.2亿元,用于其他项目22.4亿元。

足迹五民政事业费支出2146.5亿元

2008年民政事业费支出2146.5亿元,比上年增长76.6%,提高了43.8个百分点。其中,抚恤事业费2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军队离退休、退职费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9.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农村及其他社会救济支出326.8亿元,比上年增长72.2%,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费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农村五保供养支出7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社会福利费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由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灾情极其严重,仅中央财政就向四川灾区投入资金400多亿元,致使2008年的自然灾害救济费达到了609.8亿元,比上年增长664.2%;地方离、退休人员费用26.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他用于城乡医疗救助、民政事务管理等民政事业费252.7亿元,比上年增长40.2%。

上一篇:“说不清”又咋样--《晏子使楚》教学反思下一篇:关于新时期做好道路交通警卫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