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商行发展的措施

2024-11-29

基层农商行发展的措施(共5篇)

1.基层农商行发展的措施 篇一

农商行发展方向

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产物,其前身是立足于广大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在1979年国家恢复农业银行,拉开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序幕,在此阶段农村信用社归属农业银行管理,是农业银行的下属单位,与农业银行有行政隶属关系。在199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农村信用社独立经营。在2001年11月全国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成立,拉开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制的序幕,随后有多家农村商业银行相继改制建立;2004年下半年,随着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农商行改革试点的全面铺开,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加速。

自改制以来,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突飞猛进,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资产规模、税后利润都得到迅速攀升,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得益于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后,它们将面临的风险管理仍不容忽视。加上实际存在的“影子银行”、或《金融国十条》政策所鼓励将来的“民营银行”建设、与及快速发展的农村市场,都使得农商行所面对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点。

目前,农商行已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多重挑战。一方面,规模增速正呈现逐年放缓趋势,本地市场增长受限,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侵蚀。另一方面,农商行的盈利能力仍落后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其收入结构、资产结构和经营效率仍待改善。同时,还应加强内部管理,注重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保障战略规划和业务转型的有效实施。

农商行主要发展方向

1、跨区域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不仅是其银行规模增长与业务扩张的必然结果,而且通过跨区域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有利于降低区域性风险和优化合理配置资源。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之初,主要是为当地区域经济服务,因此其地域集中度、行业集中度较高。在经济形式发生变化,地区经济及行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时候,这势必会加大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通过跨区域发展,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并且能够有效支援其他地区“三农”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跨区域经营带动当地优秀企业投资欠发达地区,全面强化两地经济交流。跨区域发展也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产品和业务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2006年银监会放宽了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为单一城市经营模式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可以通过这样几种方式:

(一)设立异地支行

跨区域设立异地支行是依靠银行的自身实力,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之后,到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在设立异地支行的时候,资本实力、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是考察的重要指标。

(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改革的产物,2006年12月22日,为了弥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金融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农村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决定,自此拉开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序幕。作为服务“三农”经济的先行者农村商业银行,在此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设立一级法人单位的村镇银行可以作为农商行异地发展的探路者,为农商行跨区域发展打下基础。

(三)联合或并购重组

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还可以通过并购异地经营不善的农商行,或者实行联合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壮大的道路。

2、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农村商业银行的起步阶段是接续农村信用社,是为服务“三农”经济,主要是以农村信贷为主,因为 “存银行”是农村居民理财出主要方式,这是由农村地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居民传统的思维惯性决定的。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点主要是扎根于农村地区,这是其天然的优势。但是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需求层次会越来越多样化,并且随着先富起来的人群越来越多,农村金融需求也日益丰富化,农村商业银行要想适应此种变化,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丰富产品品种,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实现多类产品的混业经营。

3、积极进行资本化运作

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年限较短,其资本实力还相对较弱小,如果想要进行跨区域发展,单靠盈余公积和补充资本来发展必然限制其发展速度。因此积极进行资本化运作是加快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挂牌新三板进行融资是有效办法之一,随着2010年12月8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家成果IPO的农村商业银行以来,多家农村商业银行都在积极谋求上市,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启动IPO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天津滨海新区农村商业银行都在积极进行上市冲刺工作。

从长期看来,农村商业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商业银行要顺应发展的需要,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迅速做大做强,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另外一支重要力量。

4、允许差异化市场准入,更好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

农村商业银行长期植根于我国最低层次的金融市场中,对小微、对三农金融服务最熟悉,也最有经验与自觉性。为此,未来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应该允许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农村商业银行并存:一类是占大多数的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这类农村商业银行因规模和能力等原因,以深耕本土、服务本土中小微企业、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为己任,深入社区,坚定做有地方特色的社区银行的决心和信心,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进行错位竞争;一类是占少数的大型优秀农商行,比如监管评级为二级以上的资产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农商行。这类农商行规模大、内控好、服务三农或中小微企业到位,监管政策可考虑允许突破经营地域局限,向省内跨区尤其是向地级市以下的农业地区发展。

5、实施转型战略,迈向精细化经营之路

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资本监管从严、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同业竞争加剧、科技创新、客户需 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给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挑战,以往粗放型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已难以为继,农村商业银行需进行战略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和转型改革的要求,农商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创新、业务转型、人才储备、品牌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二次战略转型”是非常迫切的,具有着力于优化资产结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收入结构、人才队伍结构和内部组织流程结构,才能为精细化转型战略的实施打好基础。

6、优化渠道,提高客户粘度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需精耕本地市场,通过渠道优化,提高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全方面金融服务,以提高客户的粘度。渠道建设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提供7×24小时无盲点的服务覆盖,线上、线下一站式的“金融商店”;产品方面,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特点,推动整合的一体化产品设计锁定客户。通过渠道优化及产品设计,提高目标客户的粘度,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7、运用大数据上线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

农村商业银行不仅需重视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更需对大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大数据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提高风险计量的准确性,至少需要3~5年的基础数据的积累,这是对大数据建设的最基本的需求。同时,我们更需关注大数据的管理,构建客户管理系统,以挖掘、洞察客户的需求。从拥有数据到实现信息对称,防控风险,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服务。

8、挖掘创新型业务,节约资本、实现收入多元化

过度依赖资产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模式,不可能长期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资本金补充能力,需大力发展资本消耗比较少或不占用资本的业务,如中间业务等,注重提升非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可以信贷业务为先导,拓展和延伸银行创新性业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如拓展、延伸融资顾问服务、债券承分销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做大做强银行卡、代理收付、代理保险等传统中间业务,实现规模效益的跨越与提升。综合化经营是当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加快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农村商业 银行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稳妥推进创新性业务资格申请的步伐,争取更多创新性的中间业务资格,实现创新型中间业务的突破。

9、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冲击已经是共识了。原先银行并不在意的第三方支付已经挑战了银联,侵入了银行的存贷核心领域。虽然3月13日人行叫停了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但创新不会止步。面对这样的趋势,农商行应该积极应对。

(一)与成熟的电商平台合作

农商行通过与成熟的电商平台进行合作,然后由电商平台来提供数据。农商行来提供金融信贷服务,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快速的获得数据,但是缺点是成熟的电商平台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并且随时有停止供给数据的可能,同时与农商行合作意愿不高,由于县域的客户可能无法为电商平台提供优质客户。因此,需要挑选一些恰当的电商平台,成为客户和电商平台间的中介者。农商行则有大量的优质农户资源。类似的如生鲜平台、农场合作经营、作物委托种植,这些都是农商行的优势领域。

(二)与专业的数据提供商合作

农商行通过与专业的数据提供商进行合作,数据的来源、风险控制、准确性由数据提供商来保证,银行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作为切入口。随后努力成为数据提供商的资金托管行,以及提供类金融服务。通过对专业的数据提供商合作可以快速的切入数据信贷领域,但也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适时介入数据信贷业务,其中包括:商户POS信贷、个人储蓄账户的信用贷等业务。缺点是:专业的数据提供商的整体营销及资金投入相对较落、技术及风险把控能力较差、影响力度不够。

(三)与本地核心企业或商品交易平台合作

通过与本地的核心企业合作,从核心企业中的ERP中获取交易数据。从上下游企业的金融服务入手,然后通过向上下游企业提供理财、会计等综合服务。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为核心企业培育更优质的商圈,同时提升上下游企业的综合能力。缺点是需要得到核心企业的支持,同时需要平衡好与核心企业或交易平台的利益。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农商行应该主动找好定位,敢当企业的金融解决供应商,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存贷业务,更要把支付、卡、结算、资金管理等各种工具用好用活。(四)以网点为中心建立半径综合服务圈

农商行,特别是服务县域经济的的农商行,有着天然的客户资源优势和网点优势,有地缘人缘优势,占有地利人和的优势,如果能够准确定位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可以考虑网点为中心建立半径综合服务圈,开展移动服务。由于一般同类的商户都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认知类似。贴近客户的网点对客户比较熟悉、风险洞察成本相对较低,开展精准营销也更容易。如能针对特定商户,通过共性金融需求的识别,把他们引导到线上,提供端到端的线上线下闭环服务,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控制风险。

如针对专业市场,部署结算使用的POS机具,有利于资金流信息的收集。针对合作社,提供股金托管和结算。针对土地流转,提供土地账户和法律咨询,这些都可能是切入的领域。

(五)与成熟的销售平台合作

农商行通过与成熟的销售平台,例如:淘宝理财平台、银银平台等,然后通过成熟销售平台的高流量来带动本行的直销银行信贷成品的销售;这种合作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发挥成熟销售的导流优势,实现金融产品的高销售量。缺点在于中间的销售提成过高,且没有得到相应的沉淀资金。同时没有自身的技术积累,为后续的客户及业务拓展提供技术保障。

(六)发展直销银行,代理后台各类产品

农商行通过自己的科技力量建立直销银行体系,建立电子账户面向全网客户提供服务。然后通过直销银行的电子账户体系,带动全行的公司业务发展。突破商行物理网点的局限性,来实现行内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合作,快速引入各类业务,如黄金代销、证券零佣金业务、农产品期货、代销理财产品等。

(七)建立小型垂直电商

建立小型的垂直电商平台,上面的商品和服务主要以当地的特色为主。发挥本地产业链的优势,以特色电商平台为突破口实现小平台大数据的商圈设想,通过搭建垂直电商平台为获取当地商户和居民的消费数据。为商户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为开展社区银行奠定基础。

(八)金融超市和社区银行

建立以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超市和社区银行,结合综合服务提供商的优势。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其中包括:金融、会计、法律、人事等服务。使得中小微企业在该平台上能够获得企业经营时所需的所有服务,通过综合服务掌握企业的数据。反过来为平台的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9、投资银行间市场

农商行应积极获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加入同业拆借市场将进一步拓宽其投资和筹措资金渠道,促进资金业务向多元化、效益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积极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业务。

2.基层农商行发展的措施 篇二

调研督导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为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进度,更好地推进业务健康快速发展,5月中旬开始,德惠农商行经营班子成员深入基层,由高伟胜行长带队,赵凯副行长、陈晓明副行长、张晓东副行长、杨长青行长助理分组包片,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实地调研、清收不良贷款。

目前,调研督导工作正在进行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将集中整理、汇总后统一处理。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总行领导直入不良贷款户调研、催收不良贷款,不仅全面掌握了基层清收实际情况,为总行正确决策提供了支撑,也加快了清收进度,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

桦甸联社召开1~4月份经营运行分析

暨5~9月份工作安排会议

省联社召开一季度经营分析会议后,桦甸联社在5月15日召开了1~4月份经营运行分析暨5~9月份工作安排会议,会上桦甸联社按照省联社会议精神结合桦甸联社前四个月的经营情况细致的分析了经营发展特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加强存款营销,改善存款结构。二是继续加大贷款营销。三是继续加大贷款回收力度。四是继续加强不良贷款管控与清收。五是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压降非生息资产。

永吉农商行

做好“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为贯彻落实省联社开展的“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让更多的人群享受到普惠金融的益处,使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惠及千家万户,切实取得成效,为保证此项活动能够按照每个阶段活动的内容顺利开展,永吉农商行成立了领导小组,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开展集中宣传和下乡宣传等方式,使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成效,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和熟知农商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信贷品种和相关的惠农金融政策,真正使“普惠金融”惠及千家万户。

蛟河农商银行支持当地电商行业发展

近日,在黄松甸镇政府的协调下,黄松甸木耳电商协会成员一行5人受邀参加了蛟河农商银行组织的银行产品对接会。

座谈会上,姚金明董事长表示为电商会员提供以下优惠措施:一是吸纳该电商协会加入我行企业家俱乐部,为其开辟南、北企业家交流、合作通道;二是对有融资需求的商户实施统一授信,额度最高等优惠信贷举措;三是针对大额存、取业务,可提供上门服务;四是为电商成员普及电子银行、信贷业务等金融知识,进行免费的阶段性培训;五是双方可资源共享,促成金融方面资讯与木耳协会方面信息资源的交互,以实现互利互惠、双赢的局面。

省联社一季度经营分析会议结束,德惠农商行立即行动起来,以李世杰主任讲话精神为指导,采取六项有力措施,即“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努力防控经营风险、断加快农贷转型、加快推进零售业务、加快电子渠道建设。”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切实把省联社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永吉农商行“四举措”谱写支农新篇章

面对金融新常态和利率市场化,永吉农商行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目标,扎实做好“三农”市场,以“四举措”,即:以“阳光贷”为载体,做大做强农户小额信贷、以“摸民情”为契机,满足自主创业信贷资金需求、以“农经体”为支点,做优做好涉农企业贷款、以“特色产品”为重点,做实做细特色产业发展。为特色走活支农路,谱写支农新篇章。截至6月2日,我行各项贷款余额241476万元,发放涉农贷款余额186135万元。

永吉农商行从“三个提高、一个加强”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为贯彻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会精神,永吉农商行以此为契机,从“三个提高、一个促进”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以此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二是提高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三是提高合规经营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四是加强民主监督,提高员工参事议事的权利。

与清华携手 开启学习之旅

清华大学——蛟河农商行领导力与管理素质提升研修班开班

近日,蛟河农商银行领导力与干部素质提升研修班正式开班,该研修班与清华大学合作,计划全年进行,每月利用双休日举办为期至少2天的培训。目的是通过培训使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后备人才进一步提升素养、开启智慧、充实精神、融入工作,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强化培训手段,大力培育专业化人才,切实解决人才瓶颈导致的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储备。

东辽联社扎实开展网络安全周宣传活动

3.基层农商行发展的措施 篇三

一、完善业务经营系统平台建设,提升业务经营效率。

该行在今年发展过程中,各项业务种类和金融产品不断完善,内控管理手段不断强化,面临着管理方式的创新问题,在解决现有业务处理流程与日益繁重的业务种类与业务量相冲突的矛盾中,该行善于通过科技手段建设系统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的有序发展。

(一)提升内控管理能力,融合业务操作流程。在内部运营方面,通过整合现有平台,统一操作口径,使各系统平台集中发挥作用,通过现代化科技设备与系统的对接,完善服务手段,规避操作风险,实现了科技系统推动内部运营控制的良好局面。

随着该行经营发展,运营类平台系统逐渐增多,为整合现有运营平台,提高内控管理效率,一是自主开发了大运营管理平台。通过结合事前、事中、事后风险防控措施,联动客户对账,及时进行风险排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及防控意识;重塑业务操作的多个流程,规范化业务操作,从系统上和制度上去规定业务操作流程,对于各个业务流程进行细致化管理;从内控制度执行方面控制风险,提升制度执行的规范性,提升内部管控能力,提供坐班日志用于支行运营主管记载每日工作情况,有效管理运营主管的工作,网点诸多手工登记簿的电子化,推动支行电子登记簿的规范化转变。大运营管理平台为提升内部运营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上线现金流通平台。该行从前期试点到系统全面上线,从自动柜员机到柜台业务,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了现金收付“两条线”管理的推进工作。全面推进人民币满意工程。一方面使假币无处遁形,杜绝了支付假币的可能性,让客户取钱放心;另一方面使残破、损伤、污渍、反宣等不宜流通人民币能够及时退出流通领域,提高了该行对外支付人民币的整洁度,让客户用钱顺心。

(二)完善即时流程处理,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在信贷管理方面,采用了无纸化信贷审批方式,通过科技平台,将信贷管理纳入影像平台,在程序上加以控制,并于近期引入了移动办公理念,这种将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到信贷流程中。

一是开发了信贷无纸化审批系统。于2011年4月正式上线。实现了基于影像的信贷无纸化审批功能,通过在信贷管理系统生产环境中嵌入影像传输机制,实现了信贷资料的高效实时审批,并在此基础上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对信贷业务的基础资料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补充登记,通过程序加以控制,为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最有效的资料,通过信贷辅助系统的报表查询功能可进行灵活查询。二是开发了移动办公平台。利用当前越来越普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内外网即时通讯,可在任何环境下进行办公流程处理、内部文件传阅等。移动办公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该行信贷人员上门服务客户、缩短业务办理时效,更有利于办公流程处理,提升该行“科技立行”的优良形象。

(三)畅通客户业务渠道,丰富信贷服务手段。在服务客户方面,该行做到了将服务客户融入到流程建设中去,通过科技手段,打造客户服务体系,建立独立客户服务电话,并以互联网、通信为载体,用多种形式实现了科技立行,科技服务的良好典范。

为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效率,该行,一是开发了“88880000”新客服系统。从5月份正式运营至今完成了贷款预约与回访客户投诉、咨询、建议等工作,首次在信贷申请中引入了工单受理的理念,除了方便客户,提高该行信贷服务的标准,也通过客服坐席的电话回访,有效的监督该行客户经理在办理贷款中的各项行为,使其成为内部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监督的有效途径,对外也极大地树立该行现代银行的良好形象。二是建立到期贷款短信平台。该项目于2012年3月上线。该项目通过导入客户联系方式,建立客户信息电子化平台,对到期贷款的短信提醒,对于贷款到期前20天和前10天友情提醒客户按时归还贷款,贷款到期日提醒客户经理和支行行长,逾期5天提醒分管行长。短信通过省中心的短信平台进行发送。

(四)助力区域三农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方面,该行同样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将阳光信贷系统的作用发挥到位,并通过大力推广“村村通”惠农工程,代理社会业务,从客户的切身利益出发,提升该行发展境界。

“阳光信贷”工程是该行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涉农信贷产品,目前阳光信贷涉及290个行政村,农户266083户,授信金额51.16亿元。一是立足阳光信贷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查询农户授信额度,是融合了“客户管理”、“授信流程”、“授信调整”、“贷后管理及年检”等功能的农户授信查询管理平台,实现了阳光信贷的贷前调查管理功能。阳光信贷系统平台为该行发放阳光信贷提供了贷前调查、查询授信额度、集中年检等功能,提升了阳光信贷发放效率,为该行支持三农建设奠定了科技基础。二是开发代理盐城水费中间业务平台。具有单笔缴费、批量缴费、自动对账、查询打印、错误冲正等功能,目前己完成测试并于2012年12月初正式上线。该项业务有效补充了该行中间业务种类,提升了经营能力。

二、推进后台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该行科技立行还体现在以科技推进后台管理,以科统领制度建设,使管理实现电子化、智能化、系统化。改变了以往的“人治”的被动局面,大大提升了该行各项人力、物资等资源的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了“科技引领”的真实内涵。

(一)推进电子管理水平,规范流程管理手段。在资源管理方面,该行能利用系统程序的客观性、智能化和系统化,对以往的管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重新定义管理方式,避免了各种管理中存在的主观因素,逐步建立了规范、精确的管理格局。

随着该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该行,一是开发建设了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对所属支行或部门的资产进行查询对账。具备入库、调拨、盘点、处置等功能。各支行通过系统,可以实现购入申请、领用申请和查询统计功能,当有购入或申请需求时,通过在线提交,由四个归口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后勤保障部、运营管理部、电子银行部)进行操作和审核,在归口管理部门,由部门一般操作员进行业务发起后,部门主管进行审批。二是建立了外包管理系统。该行外包管理系统于2012年4正式上线。对全行的设备厂商、电子设备进行登记管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由使用人直接在外包管理平台中进行故障登记,系统将自动以短信联系厂商维护人员,若厂商维护人员未及时响应,则进一步通知厂商管理人员,若仍未响应则通知该行科技部,直至分管行长。系统对每次维护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并对设备厂商进行服务质量评级考核,今后将以此为标准来选择设备厂商。

(二)整合现有系统资源,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在行政管理方面,该行善于将已有的各类管理平台进行有效融合,提升各类管理平台间的交互能力,实现信息化管理方案,推进各类后台管理的进步与完善。

随着该行信息化、科技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组织传统的管理方式己不能适应业务经营和管理的需要,部分信息沟通滞后、协作困难、流程重叠。迫切需要系统的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满足银行各种流程需要,进而提高业务处理能力,行政管理平台建设便提上日程,该行组织实施了行政管理平台建设工作。该平台将整合现有系统资源,其功能涵盖“个人办公、督办管理、业务办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综合行政、宣传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后勤管理、招标管理、固定资产、邮件管理、涉法事务、系统管理”15个大项,内部行政审批管理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各子系统功能的集成。系统除了商行机关各部门使用之外,同时需要支持辖内的各支行和分支机构使用。

(三)提升科学管理能力,保障员工基本权益。该行做到了将科技建设与民主管理相结合,推动人性化管理,用系统平台为员工打造权益保护平台,具有客观公正的保障机制,实现了人性化管理,凸显了人文关怀,切实将员工权益放在了第一位。

在业务经营推进过程中,科学管理是该行实现全员业务推进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该行一是建立绩效管理平台。该平台于3月份启动,4月份形成系统开发前的需求确认,5月份进入数据入库开发、界面设计,11月份完成绩效业绩查询模块等模块的开发工作,己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重新设计了个人绩效维护路径,实现个人存贷款数据申请、审批和实时查询等一体化操作,为全员营销提供了便捷完善的系统平台,推进该行营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狠抓风险控制系统平台建设,加大合规管理力度。

风险管控是银行业经营的重要课题,只有保持优质发展,才能推进持续发展,该行作为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能将科技提升作用发挥到风险管控的最前沿,突出风险流程建设、审计稽核建设等防范平台,为业务经营打造了三道防线,保障科学发展。

(一)完善风险管理流程,提升审计稽核效率。在防控建设方面,该行通过科技建设,实现了电子档案管理,审计系统流程建设,确保后台实现高效集中监督,把风险控制从事后监督提升到事中监督,加强了业务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了客户服务水平,促进了该行业务健康发展。

一是打造风险预警系统。业务监督系统由影像采集、日常监督、电子档案管理平台、账户管理、电子验印(后台验印)、批量预警、差错管理、制度执行管理、工作量考核(柜员和主出纳考核、监督人员考核等)、信息查询、视频联动、短信联动等子系统组成。通过各子系统具有的单独控制功能和相互间关联形成的组合控制功能,达到电子档案统一管理,并实施严密、高效管理的集中监督目的。业务监督覆盖全行所有机构的所有业务。营业机构可以进行电子档案化处理、业务监督、差错处理、电子档案查询等;风险监控中心为全辖业务监督系统的操作部门,是业务监督系统的操作机构;风险管理中心依据业务监督系统对全行各项业务分析与预警的结果,强化对业务的监督与管理。同时,系统可根据该行业务管理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拓展功能,为该行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二是结合该行实际需要自行开发了内部审计稽核系统。审计稽核系统为本行内部审计业务工作平台,对审计发现问题的事实确认、问题整改、积分处罚等流程,审计稽核系统将自动发送至合规系统,相关责任人或协助整改业务部门在合规管理系统完成事实确认、问题整改等操作,待流程完毕后再自动返回审计稽核系统进行流程确认。行长、监事长等行领导审阅报告及对报告内容的批示请登陆合规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为规范柜面业务操作和业务实时审核处理,加强运营风险管理,保障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三是建立业务实时审核系统。实现重点业务的集中实时审核,业务实时审核遵循重要性、及时性和风险控制原则。建立专业化、规范化、流程化的实时审核模式,实行业务经办与业务审核相分离,通过科学配备审核人员,合理安排劳动组合,使大额业务和高风险业务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业务操作的客观性和审核的独立性。实施审核系统是该行大运营管理系统的重要模块。

(二)强化合规风险管理,推进审批流程升级。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成熟标志之一是管理的健全发展,该行近年来通过合规管理建设,不断推进各项业务流程的制度化、合理化与规范化,运用科技手段,将合规管理纳入到系统平台中去,实现了合规管理的独立性,实现了无纸化审批系统的升级与改造,真正实现了以科技防控风险。

该行根据《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及《江苏省农村社合规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对合规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本行实际,一是开发了合规管理系统。将银行原本分散的法律、规则和准则、风险点管理、业务流程管理、问题库管理、积分管理、案防内控管理、合规交流考试管理有机整合到一个平台中,形成一个以法律、规则和准则为主线、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风险点和合规检查控制为基础、以评价和报告和案防内控为手段、以合规创造价值为目标的综合的合规监管平台、工作平台。该平台于2013年上线,系统上线以来,使该行制度建设、流程管理和合规积分管理等工作实现了在线提交管理,促进了科学化管理水平。二是开发了信贷风险辅助系统。该行在原有无纸化审批系统的基础上做了二期、三期改造,于2012年4月正式上线。主要涵盖无纸化审批控件升级(新控件实现了导出、打印、旋转角度记忆、自动比例缩放、对比等多项新的功能,操作更加便利);客户影像档案周期归档;后台影像档案集中管理;非现场检查(包含客户关联人信息档案、资金使用明细、阳光信贷系统客户家庭档案等);风险预警(包含客户准入资格排除、客户资金交易情况监测、内部员工资金交易情况监测、贷后检查超时预警、审批流程节点用时控制预警等);信贷报表升级(行业分类统计、五级分类统计、存贷款分析等)。该系统自升级上线以来,大大强化了该行在信贷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加强了该行信贷业务上的信息化管理。

4.基层农商行发展的措施 篇四

战略风险管控。在2015-2017年的三年发展规划中,该行前瞻性地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战略。为保证战略实施生根落地,董事会通过授权以及对行长室下达经营管理目标考核办法,经营层通过转授权以及对各单位、部室下达年度具体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实现经营、风险管理责任的逐层分解与考核评价传导。在2015年度风险管理工作中,董事长、行长结合省联社、银监部门年度风险管理内容,亲自组织召开条线风险分析会4次,研究制订风险管理重点、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防控措施,并针对经济下行对本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积极调整经营思路,严格控制1000万元以上公司类和300万元以上自然人新增贷款的投放;对目前经营正常,且效益较好的企业,出台“转续贷”贷款品种,减轻企业的融资资金成本;对已形成的公司类不良贷款,依法保全欠款企业或担保企业的资产,通过诉讼、拍卖等方式,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信用风险管控。一是转授权授信机制,明确基层行行长仅对5万元以下“阳光信贷”产品进行授信,其余均上收总行授信评审部与贷审会审议;二是行业限额管理,对造船、纺织、化工、冶金等七大国家严控行业实行限额授信,制订年度压降计划;三是实行集中管理,针对公司类贷款金额大,风险集中度高的特点,专门成立企业贷款营销中心,与陈港支行负责全行的公司类贷款的营销拓展与管理;四是组织压力测试。计划财务部通过对存款结构的分析,合理设置流动性测试模型,根据测试结果,出具测试报告报经营管理层决策参考。

声誉风险防控。该行规范信访工作流程,明确信访工作要求,制定信访材料模板,及时处置信访事件,侧重规范员工自身行为,避免引发外部问题。于lO月份对历史上假冒名贷款进行彻底清查,对涉及的员工按《响水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规定》严格问责,绝不手软。把日常工作中违规问题处罚、处理情况流程银行办公平台上进行公布,并对违规积分、经济处罚前十名员工、违规问题出现频次达5次以上的分别进行诫勉谈话。2015年,共处罚违规责任人员642人次,违规积分882分,经济处罚242955元,纪律处分13名员工,其中2名给予警告处分,9名给予通报批评,1名给予记大过处理,1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对1名违规积分超30分的员工向所在单位发出约谈提示。截至2015年末,共收到信访件53起,均已成功办结,没有发生一起舆情事件,树立了响水农商行规范发展的良好形象。

科技风险防控。该行强化科技支撑,通过互联网全覆盖、内外网交换安全防护、信贷无纸化、客户风险管理系统、电子验印系统、眼虹膜等系统的运行,实现了风险管控由“人防”向“技防”的转变,并根据风险管理要求及时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风险系统等系统进行更新维护,充分保证风险防范全方位、零遗漏、无死角。

市场风险管控。今年来,该行在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央行五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差空间变窄等条件下,在信贷政策上依然保持一户一息、一贷一息的政策不动摇,群策群力清收逾期贷款;金融市场中心与计划财务部门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同时,紧密配合关注市场,积极运作资金业务,多方寻找生息途径,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积极寻求线下合作,利用低进高出拓展同业存放和存放同业业务,通过“经营负债”有效提升利润空间,缓解市场风险压力;充分认识当前担保圈和担保链风险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制定严密检查方案,严格按照省联社要求,对全行所有企业保证类贷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排查,并对排查出的问题,通过优化担保结构、跟进资产重组等措施防范化解风险,防止担保圈、担保链企业造成大面积倒闭等风险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操作风险防范。一是通过流程再造,借助Visio系统对156个涉及业务、事物管理类流程绘制流程图,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标识轻度、中度、重度风险点,并将违规积分以及经济处罚镶入流程图中,警醒员工把合规永植心中。二是加强柜面监督,杜绝内外部违规事件的发生,谨防外部风险的蔓延。2015年柜面员工成功堵截电信诈骗客户资金多起,金额30余万元,其中营业部张洪伟为客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的事迹被江苏城市频道报导,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三是成立风险识别兴趣小组,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风险案例及时反馈至合规风险部,并通过总行内部微信群进行分享,警醒大家时时绷紧合规之弦,达到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不碰民间融资高压线。四是组织员工根据工作实际撰写合规心得,营造向上的合规文化。年内向各级媒体推送风险类管理探讨文件20余篇,其中有8篇被省市级以上刊物采用,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首肯。

5.基层农商行发展的措施 篇五

年初以来,九台农商行认真贯彻省、市联社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行信贷内部流程管理和支农服务管理“双精细”的管理思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丰富支农手段,积极为“三农”发展架桥铺路。截至4月30日,已累计发放农业贷款84,216万元,全市贷款农户为1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3.4%。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是制定了《2009 年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在原有相关信贷业务精细化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信贷业务精细化经营管理内容。实行信贷经营精品化、信贷管理明细化、业务操作流程化。二是既为农户融资,又为其“融智”。不断拓宽支农服务领域,积极为农民搜集和提供致富信息,要求农村信贷营销人员要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为农民提供实时、实地的技术指导和支持,逐渐成为为农服务农的“四大员”:信贷员、管理员、调解员、技术员。在及时准确掌握农户信用、家庭、财产、生产等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细分客户群体,本着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对存量优质客户、一般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额度授信。根据客户需求,在授信额度内,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提供信贷支持,实现对市场的广覆盖。三是及时跟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调整营销策略,由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支持单一产业向多元化产业转变;由支持传统“三农”经济向大“三农”经济转变。积极支持粮食种植集约经营、畜牧业、园艺特产业等,进一步开拓城乡市场。

上一篇:学习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下一篇:小班教养笔记午睡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