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2024-12-11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共12篇)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篇一

河北经贸大学课程论文

从企业角度分析我国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

——2009级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夏敬哲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避免企业生产和人才体系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非常关注的焦点,本文站在企业的角度,以一个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思考角度分析人才流失问题,对于人才流失的影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于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国内企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企业人才流失薪酬忠诚度

人才在一个企业当中是最重要的资源,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对于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才的流失问题。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但是过度的人才流失就会对企业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因素、企业自身的因素和人才个人的因素。人才流失严重时,企业自身是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所以本文站在企业的角度,以一个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思考角度分析人才流失问题。

一、人才流失对于企业的影响分析

1.人才流失会造成技术的流失或商业机密的泄露。

企业所流失的人才,大部分是中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掌握区域客户信息和人脉的销售人员等,这些人员在企业中处于比较关键的职位,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比较重要,同时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也比较大,这些人才离开企业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和他们所掌握的客户信息、人脉关系都很可能随之流失,一些商业机密也很大程度上会被泄露,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史相当不利的。

2.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一方面,人才的流失会造成企业先期为之付出的招聘、培训开发等成本的损失;另一方面,人才流失后企业要保证生产的继续,必然要招聘新员工以弥补人才流失的职位空缺,这样无形就造成了人力资源重置成本的增加。

3.人才流失会影响企业职员士气,降低工作效率。

一方面是员工在离职前的消极工作阶段,必然降低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员工的流失对于该员工工作范围内的旧同事都会造成心理的波动,影响其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

4.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难度。

从企业流失的人才大部分会选择去同行业的其他的企业,这些人才在离开企业的同时也将其在本企业时所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信息等资源带到了竞争对手手中,这无疑会增加竞争对手的实力,加大本企业竞争的难度。

二、从企业角度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

1.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员工缺乏凝聚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这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会使员工工作没有目标,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克服困难的共同信念,缺乏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开始创业到逐步成长起来的过程中积累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无形的精神财富的总称,它表现于企业的每个车间,每个工序,每个管理者的素质,每个员工的行为……,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最重要的无形形象。

在这个商品经济的时代,没有人不会对更高的薪酬和更优越的福利所打动。当本企业付出高额的招聘,培训开发等各种成本之后,再加上当前付给员工的高于同行业平均薪酬的待遇,实际在该员工身上付出的成本已经远远高于当前企业付给员工的薪酬,而员工面对更高的薪酬和更优越的福利诱惑时,他要对比的却仅仅是当前企业付给自己薪酬和提供的福利。在这个决定该员工是否会离开本企业的时候起决定作用的将会是员工对于本企业的感情,这份感情源于工作环境给他的影响,源于该企业文化对他的影响,如果平时工作过程中,虽然有着企业付给的高工资和提供的优越福利,却没有很好的和同事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会,观念中没有一个给其坚定发展自身的方向和前途,没有令其乐于工作其中的企业文化的概念,那么,当想挖取人才的公司给予一个比目前该员工在本企业拥有的更高的薪酬、更优越的福利时,该员工的流失或者说叛逃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如果本企业平时很注重对于员工企业文化的灌输,有一个人本的管理环境,使每个员工乐意工作其中,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自己在企业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面对高薪诱惑时,他会把平时企业给予自己的所有优越待遇都考虑进去,把这个融汇着自己和同事共同努力成果的团队精神考虑进去,把自己在这个企业所拥有的来之不易的人际关系考虑进去,从而从自身建立起隔离外界高薪诱惑的屏障。

2.薪酬体系的不健全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待遇低会使得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在商品经济时代,一般员工在乎的仍然是自己薪酬水平的高低,因为他们的工作首先要解决平时的生活费用、供养孩子上学的费用、赡养老人的费用等问题,没有合理的薪酬水平会使得员工心理严重不平衡,当有更高的薪酬水平的工作机会时,就会直接导致员工的离职;薪酬体系的不健全还体现在薪酬在企业内部分配的不公平性,同样工作性质的岗位如果因为人为的或者制度的不健全而导致薪酬不同,会造成员工心理的极度不平衡,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如果因为薪酬体系的不健全而被简单的归纳到一个薪酬级别上,也会造成员工心理的不平衡,这都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不满,增加员工的离职倾向

3.管理者素质低下导致企业内工作团队没有凝聚力。

管理者在一个公司、一个团队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关键的,团队管理者负有向员工传播企业文化,价值观,培养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的重要使命,高素质的管理者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现不同员工的才能并将其安排的合理的岗位上,善于发掘其潜能。而管理者素质的低下,会导致员工工作没有目标,不

能很好的和同事配合,积极性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员工工作没有成就感,没有团队的荣誉感,渐渐对企业失去兴趣,离职倾向增加。

三、从企业角度分析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1.企业要重视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培养。

在企业做到合理对待员工,从物质方面优待称职员工的基础上,再用稳定并具有强烈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培养,使其从根本上依赖这个与其自身一起进步,一起成长的团队和工作环境,从心里不会考虑到离开公司,使本企业确定要精心培养的员工都是高度忠诚的优秀人才,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骄傲,一个企业所有者的骄傲。

一个新员工加入之后,企业应当用通过培训、领导以身作则、团队建设等方式,让其很快的体会到本企业的文化,使其自然的融入到企业文化的氛围当中,从精神层面成为企业的成员。

2.打造优秀的管理人员队伍

在一个团队当中,管理人员和团队的领导对于员工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关键岗位的管理者要具备应有的管理能力和个人修养,使他们的管理能力与管理幅度相匹配。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是一个成功企业在管理上成功的表现。只有保证这些,管理者才能在被管理的员工中树立威信,管理者才能够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形成极强的凝聚作用,成为带领团队获得成果不断进步的核心,使每个员工都珍惜来之不易的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进步并取得成绩的团队。

3.完善企业招聘标准和流程

人才被其他企业挖走后,企业管理者往往会将原因归结为该员工的道德问题。人才的流失表面看是流失员工的道德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与招聘环节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企业不可能左右社会上每个人的个人道德品质,但是作为企业用人,一个企业是可以有选择的引进的,这就是招聘环节。招聘过程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人才流失率高低,关系到花在每名员工身上的引进成本是否会随员工的流失而一去不复返。

完善企业的招聘标准和流程,可以降低人才流失率。招聘的目标是招到合适的人才,而不是一味的招高级人才。招聘过程不单单要看重求职者的工作能力,更要看重求职者的个人价值观是否与本企业的价值观相符合,其工作的个人目标是否与本企业一致,尤其是看重他的个人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的意识。一个人工作能力再强,如果进入到一个团队,不能很好的很大家很好的沟通、融合,结果将导致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的下降。另外将人才引进后还根据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将其安排的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招聘环节做得好可以有效的降低人才流失率。

4.重视培训环节,完善培训内容。

首先要加大培训预算和培训力度。不少企业在节省成本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就是不能在短期使企业产生效益的培训预算,这点在民营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不重视培训在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归属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从长期看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培养后备人才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诸多作用,只看到短期利益而放弃培训投入。

培训的内容的设计要把包括企业价值观、发展愿景、人才观等在内的企业文

化纳入其中,不能单单是技能和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培训需求分析,不能盲目的为员工安排培训,而将本应提高员工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的愿望变成了一种负担。不合理的培训安排会使员工产生抵制心理,不利于员工长期在企业服务。

5.完善薪酬制度,增加激励效果。

一要使企业整体的薪酬水平跟得上公司发展的步伐,随着企业利润的不断上升,也要相应的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使员工看到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相对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自己有一定的优越感。

二要使得薪酬体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在一些关键岗位上要有所倾斜,要有比较细的薪酬标准,体现薪酬与个人能力和岗位重要性的相关性。使薪酬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于自身在企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在此基础上要做到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做到薪资信息的透明化,使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能力很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薪资在企业内部所处的等级,在公平的基础上,员工将会产生积极追求进步的动力。

三在薪酬上突出对团队的激励,是否对团队进行激励决定着一个企业更看重个人的作用还是团队的作用,也决定着员工是否会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是防止员工流失的一个关键因素。

四要注重精神激励的作用。在激励措施上不能一味的使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尤其是对于知识型员工,他们更看重荣誉和职业发展,单纯的物质激励对于他们起不到像一线职工的激励作用。

6.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加强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设计符合不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工作岗位上做到人岗匹配;在员工发展上,要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学习发展的机会,接受培训的机会,工作轮换的机会以及公平的职位晋升的机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的个人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使每个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发展的未来和方向,增加对企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双重信心,进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付强.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商业文化(文化版),2009,04:19.[2]朱砚茹.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224.[3]王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人才流失的矛盾与思考[J].商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2:138-139.[4]纪长青.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成因及对策[J].天津经济,2009,10:45-46.[5]史永进.浅谈我国中心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9,02:302-303.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篇二

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医疗保障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也最为明显。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制度变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医疗体系处于城乡分割、三元并立、封闭运行的状态。在城市建立以企业为单位的劳保医疗和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公费医疗制度, 在农村建立以社队为本位的合作医疗制度, 各自封闭运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传统医疗保障体制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发生了变化, 支撑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被瓦解。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 不管是农民还是市民, 他们在不同经济成分中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逐渐弱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 使原来农村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名存实亡, 尤其是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瓦解, 使农民饱受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城市中以效率优先的市场改革目标也因改革措施的不配套, 使我国政府提供社会福利的能力大大削弱, 医疗保健矛盾突出, 卫生资源配置错位。因下岗、失业而享受低保的无业人员的收入与快速上涨的医疗费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尽管制度变迁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效应, 但也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路径选择中就无所作为。为了避免居民的医疗保障权益日益受到损害, 政府颁布了各项医疗保障的改革政策, 重新探索新的医疗保障制度, 形成了目前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即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为补充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制度的动态演进必须具有“适应性效率”的制度特征, 由旧三元到新三元的制度安排是国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 为人民不断探索新的、合理化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道德风险和“搭便车”现象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科斯指出, 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 对人的行为的假定要更接近现实。自亚当斯密以来, 经济学家们就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财富最大化,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因而道德风险并不是一个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 而是根源于市场经济与经济人本身。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追求收益最大化与制度约束软化的矛盾。在医疗保险中, 道德风险的存在意味着同一种疾病的治疗有不同的成本。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医患双方都可以搭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便车”, 医生可以在药品和检查器械上为患者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以增加医院的收入, 公费医疗的患者也可能因获取低于市场价格的医疗服务而存在过度使用医疗服务的倾向。本文认为, “搭便车”现象也是道德风险的一种表现, 它是指某些人或某些团体在不付出任何代价 (成本) 的情况下从别人或社会获得好处 (收益) 的行为。产权界定不清、外部性、公共品的存在都是“搭便车”产生的根源。每一个经济人都愿意强调公用成分, 为私人消费追求公家的补贴。在医疗保险中, 采用第三方支付机构这种制度被医患双方认为是公共品, 制度的采用是可以“搭便车”的。而在经济活动中的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一般来说, 人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 (或代价) 获得最大的收益。若能搭上便车, 那么成本就最低, 但这种成本的降低是建立在别人成本提高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 医患双方“搭便车”的现象越普遍, 医疗保险资金的负担就越重, 那么整个制度运行的效率就越低。

2、市民医疗费用负担依然沉重

近年来,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 这可能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但归根结底, 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对医学新发展、新技术的滥用、缺乏对医疗机构制约和调控的机制、医疗机构没有形成竞争机制等制度性缺陷才是导致医疗费用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在基本医疗保险实施过程中, 制度性缺陷加重了个人的负担。为了防止患者过度使用医疗服务的倾向, 在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时, 制度设计者设置了起付线、共付比例和封顶线等制约患者道德风险的措施, 但这一措施控制过严, 削弱了医疗保险中风险分担这一基本功能, 提高了个人对医疗费用风险承担的比例。另外, 制度设计者试图以个人医疗账户来进一步强化个人的风险意识和责任。事实上, 个人账户无法起到遏制受保障者谨慎消费的作用, 并且由于目前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额有限, 也无法发挥当初设想的充当老年医疗基金储蓄的功能, 因此, 即使是参加医疗保险的市民, 由于保障程度低, 其分担的费用也不少, 而那些没有参保的市民就不得不自己承担所有的更高的医疗费用。在追究我国医药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中笔者发现, 药价虚高、市场失灵以及医药消费所具有的被动性、盲目性和制度安排性是我国现行医药供应链上出现的问题, 而现行的医药体制和医药市场中, 国有资本比重偏高、缺乏利益共享机制、政府干预过多等是其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政府实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同时,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经济人会有机会主义的倾向, 他们为谋取更大利益,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随机应变, 采用微妙的手段滥施医疗服务以获取医保补贴。

3、不公平与不合理性降低了效率

国家在推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之后继而推出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以覆盖城镇非从业居民。然而医疗保险正处于转型期间, 改革任务尚未完成, 各种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仍存在“死角”。一方面部分市民继续搭着公费医疗的“便车”, 另一方面低覆盖率使不少市民仍被排斥在制度之外, 这些都导致社会成员在医疗保障享受上的不公平。另外,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把自由职业、灵活就业人员等都纳入到这一体系中, 但实际上他们所需上缴的医疗保险费用并不低。一方面, 这些居民的收入大多十分有限并具有极其不稳定性, 另一方面, 没有单位或者单位没有能力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 为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他们就只能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 所缴的费用只能是国家和个人的两方负担。这样的分担方式导致收入较少的灵活就业和自由职业者缴纳的费用相对多, 而收入较多的企业职工缴纳的费用却相对少, 这也是现行制度的不公平表现。这种不公平带来的较高缴费金额, 使许多没有交费能力的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在自愿参保的情况下会选择不参保。因此, 在缺乏对贫困群体参保资助的前提下, 自愿参保必然会遭到经济困难群体的排斥, 客观上形成对能够参保的富裕群体的逆向财政补贴, 而具有逆向转移支付的作用。另外, 大病保障医疗政策中的“保大”不“保小”也是青年人无法获得实际收益而选择不参保的原因, 而只“保大”将直接威胁到医疗保障制度自身的财务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最终加重医疗保障体系的治疗负担, 使医疗保险制度难以得到有效运转。

三、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措施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只有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 才能使医保制度沿着解除人民疾病后顾之忧、保障人民健康的方向发展。

1、扩大医保覆盖范围, 向更多受雇劳动者扩展

彻底取消机关、事业单位遗留的公费医疗计划, 把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统筹区域内农村雇佣劳动者纳入覆盖范围, 以此来促进统筹发展和城乡融合。

2、提高保障程度和制度的强制性

政府提供较贫困居民和中小型企业的参保补贴, 并提供门诊和住院两方面保险, 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以提供最后的保障防线。同时, 提高个人缴费水平以增加基金筹集总量。

3、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之间的竞争机制

国家应放弃为了保护公立医院垄断地位而在市场准入方面对私人医疗服务领域进行不合理的限制, 鼓励私立医院和个体诊所的发展;同时也加强医药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整改其因制度缺陷造成的内部混乱和低效率, 不断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

4、在制度结构上, 从现行“三元制”过渡到“二元制”最后到“一元制”

在尽快实现多元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民的基础上, 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轨, 并在条件成熟后, 与职工医疗保险并轨, 形成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险。

四、结语

正如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的, 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 通过形成一个组织, 就能节约某些市场的运行成本。一个好的制度能将稀缺性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 制度减少着协调人类活动的成本, 不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收益都大于成本, 这项制度产生和推广的原因也在于此。同时, 我国的改革任务尚未完成, 制度仍需要进一步深化, 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对经济行为影响的有关分析也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制度作为一个重要变量能够改变人们为其偏好所付出的代价, 新制度经济学家揭示了人类行为与制度的内在联系。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应归因于制度的不完善, 其根源在于人类的有限性, 人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 但人的智力是一种有限的稀缺性资源。因此, 应加强教育力度, 不断发展科学文化水平, 提升人类智慧, 才能完善医疗制度, 达到“帕累托最佳境界”。

摘要:医疗保障是解除国民疾病后患并提高其身体素质的制度安排, 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医疗保障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 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医疗保障制度不仅涉及医疗供求的双方, 而且还涉及医疗保障供应等方面, 从而是关系最为复杂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首先分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然后指出现行医疗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各项政策措施, 以期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

关键词:制度,经济,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 1999.

[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M].人民出版社, 2008.

[4]陈丹镝: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费用负担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 2006 (6) .

[5]石建军:对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论分析[J].财贸研究, 2006 (5) .

[6]康汉真: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经济学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 21 (6) .

[7]叶堂林:我国医药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研究[J].商业经济, 2009 (5) .

[8]熊季霞:药品价格虚高的经济学分析及制度安排建议[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7 (2) .

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篇三

关键词: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气象服务 公共气象

中图分类号:F0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067-02

气象服务主要指气象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及把气象信息进一步加工成气象产品并提供给社 会的过程,气象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全。 从气象服务的内容来看,现代气象服务分为气象信息服务(气象情报和预报服务)、气象工 程技术服务、气象科技综合服务等。不同的气象服务内容具有不同的产品属性,有的具备非 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属性,这类气象服务被称为公益性气象服务;有的具备完全的排 他性和竞争性私人产品属性,这类气象服务被称为私人气象服务。

纵观世界各国的气象供给运行方式,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政府全部提供公益气 象和私人气象服务模式;二是政府提供公益气象服务+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私人气象服务模 式;三是政府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市场提供私人气象服务模式。目前,随着我国公共气象改 革已进入关键阶段,以及社会上气象服务供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气象服务供给应该采取 何种供给模式及为什么选择这种模式,则要分析气象服务不同产品的经济学特征,并结合我 国具体情况而定。

一、气象服务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气象服务内容构成复杂,廓清气象服务中哪些是“公共产品”,哪些是“准公共产品” ,哪些是“私人产品”,是选择合理气象服务供给模式的关键。根据公共经济学观点,只有 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由于市场失败而无法有效供给,才需要政府提供。私 人产品由于存在完全排他性和竞争性应通过适当的安排由“市场”提供。

1.纯公共气象产品。

纯公共气象产品是指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由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气象产 品。目前我国提供的纯公共气象产品主要有:政府决策气象产品、社会公众气象产品、国家 安全气象产品、防灾抗灾气象产品、国际交换气象产品、国家基础性研究气象产品、国家基 本气象数据和资料等。这些气象产品具有典型的纯公共产品的全部特征。如电视灾害性气象 预报节目,每个社会成员都可收看,且任何社会成员收视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收视消费, 故具备非竞争性;同时,灾害性气象预报警报,受益的是灾害性天气发生地区的所有公众, 决不能划分哪些人能或不能消费这种气象产品,故具备非排他性。

纯公共气象产品可根据地域范围划分为国际性、全国性、地方性公共产品。根据世界气 象组织40号决议、《气象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提供的国际性公共气象产品有207个 基本天气站地面天气资料、40条船舶的气象资料、88个高空站探空资料、部分数值预报产品 ;全国性公共气象产品有政府决策气象产品、社会公众气象产品、国家安全气象产品、防灾 抗灾气象产品等;地方性公共气象产品有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地方性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地 方性气候区划与气候资源监测与服务等。

2.准公共气象产品。准公共气象产品,一般指介于纯公共产品(政府提供的服务)与私人产 品(居民或企业 提供的服务)之间的社会产品,其最大的特征在该产品具有不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目前我国提供的准公共气象产品比较广泛,具体包括民航、农林、水利、电力、海洋等部门 自产 的气象产品,社会气象中介产品,以及气象高等学历教育、气象中等教育、气象出版和各级 气象学会提供的气象服务产品。部分国家气象单位利用或依靠政府提供的设施、技术和初级 产品作为资源而生产的经营性气象产品,如气象手机短信服务,作为天气预报信息这一纯公 共产品的传播形式,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效益,其性质异于私人气象产品,也被视为准公共气 象产品。

3.私人气象产品。

私人产品,是指企业利用市场机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从服务来讲,由企业提供的教育 、卫生、交通、气象服务等都属于私人产品。私人气象产品是指由企业利用市场机制提供的 气象产品,它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近20年来,我国私人气象产品发展较快,私 人气象产品主要有气象仪器、气象装备,以及由各种气象技术服务部门、气象信息服务部门 提供的气象产品。这些气象产品被称为私人产品,不仅其消费上竞争性明显,且因提供这类 产品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均由享用人承担,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三种模式

1.第一种模式的经济学分析。第一种模式是完全由国家气象部门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和私人气 象服务,其实质是由政府 全面提供纯公共气象产品、准公共气象产品和私人气象产品。由于气象服务是一种高科技产 业,需要由分布合理的气象观测站、若干气象卫星、多型号的天气雷达及船舶、飞机等构成 的全球天气监测网,投入非常巨大。由国家气象部门提供一切公共气象产品和私人气象产品 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有效降低成本,但这种由政府“一肩挑”的供给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缺陷,主要体现在提供的气象服务的质与量上的不足:一是在公共气象理念下的政府通过公 共财政为公益性气象服务融资,为社会公众免费提供公益气象服务,但由于政府财政能力有 限,融资渠道单一(税收),使得政府投资不足以支撑私人气象服务的供给,从而无法满足 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国家气象部门低效的官僚体制和非营利的生产理念 导致对社会公众需求回应不足,反应迟钝。同时国家气象部门作为唯一的气象服务供给者, 缺乏竞争和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气象服务质量普遍不高,不能满足公众对气象服务日益膨 胀的需求。

2.第二种模式的经济学分析。第二种模式是国家气象部门既提供公益性气象服务又提供私人 气象服务,同时还允许私 人公司从事私人气象服务。其与第一种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政府鼓励私人公司开展私人气象 服务,提供私人气象产品,国家气象部门与私人气象部门在气象服务市场上并存,平等竞争 。这种模式的优点有:一是通过私人公司的竞争会促使资源配置优化;二是有利于纯公共气 象产品的附加值的开发和利用。但这种模式缺点是国家气象部门没有完全退出私人气象服务 市场,第一种模式的不足在这里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该模式会导致不同部门的员工同工不 同酬的现象,最终挫伤无法参与提供私人气象服务的人员积极性。

3.第三种模式的经济学分析。由于气象服务同时包含了纯公共气象产品、准公共气象产品和 私人气象产品,这就决定 了气象服务供给采取第三种运作模式最符合经济学的原理,即国家气象部门提供纯公共气象 产品和准公共气象产品等公益气象服务,由私人公司提供私人气象产品以开展私人气象服务 。

纯公共气象产品和准公共气象产品由于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无法避免“免费搭车 ”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公益性气象服务就无利可图,私人企业就不愿意提供这种公 共物品。如果通过市场调节,只有当气象服务达到一定价格时,才会有私人企业进行生产, 而一般的气象服务,如天气预报气象产品、国家基础性研究气象产品等,消费者不愿意也不 能提供这样的价格,所以,公益性气象服务只有政府来承担。而政府提供气象服务的支出, 不是通过市场出售收入来弥补,而是通过税收来补偿。税收是每个公民都提供的,所以每个 公民可以享受。这就是国家气象部门只提供公益气象服务的经济学依据。当然,在提供公益 气象服务过程中,若提供的产品是准公共气象产品,亦可按某种价格标准向消费者收费供应 。如气象信息短信服务,该产品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方面,手机机主借助 于气象信息短信能更好地安排生产或生活活动,从该角度看,气象短信的消费是竞争性的, 但是,若手机机主周围的群众通过阅看机主信息(或通过其他途径,如机主主动告示等)了 解天气状况从而更好地安排各自生产或生活活动,此时气象短信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其效 益已外溢给众多的其他消费者,由此可知,气象手机短信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另一方面 ,气象短信非排他性是不充分的。气象信息作为一项公共产品,目前国家气象部门每天将之 免费发送到国家各级机关及地区的主要负责人手机上,以方便其及时组织抗灾救灾,保护群 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时的气象短信作为公共产品是完全非排他性的,但是,对广大的气象 短信消费者来说,目前的通信技术水平使得气象短信产品成为“只有付费才能消费”的产品 , 它又是排他性的,排他性的存在使得手机短信的非排他性呈现不充分的特征。公共经济学理 论认为,对于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政府在提供过程中,为了平 衡获益者与非获益的负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可以采取类似于市场产品的供应方式,即 按一定标准收取费用,消费者亦须支付费用才能消费。因此,国家气象部门应该在非营利条 件下以收费形式提供准公共产品,经费收入在管理上要纳入财务预算,主要用于弥补提供准 公共产品的成本支出。

气象服务不仅仅是这种一般性的公益服务,它还包含提供大量私人气象产品。如生产空 调的商家需要的气象信息可能是几个月后的天气情况预报;重大工程项目需要的气象信息是 比一般的天气预报更为精确的气象服务产品;重大的体育比赛需要的不仅仅是更为精确的气 象信息,还需要多年的历史气象信息。这样的气象服务已经超出了公益气象服务范围,超出 了公共物品的范围,属于私人物品。所以,不应该由全体纳税人出钱提供,而应该完全由消 费者出钱,这就是私人公司开展私人气象服务的经济学依据。

4.我国气象服务供给现状分析。一方面,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还是很快的 。与开放前相比,我国气象 的设施设备水平、科技水平、人员素质都经历了极大跃升,气象服务的质和量有了很大提高 ,天气预报更为准确,气象服务产品更为丰富。而且,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气象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国目前接受天气预报手机短信服务这一准公共 产品的客户近1亿,许多企业集团和大公司,如海尔、格力、鄂尔多斯还接受了私人产品的 气象服务。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气象供给存在不足和低效。由于没有私人公司进入气象服务领域 ,气象服务市场上是国家气象部门“独家垄断”,垄断的市场必将是低效的市场,目前我国 私人气象产品市场上个性化、人性化气象产品严重缺乏亦是供给低效的表现。同时,国家投 入气象部门的公共财政资金有限,国家气象部门应“聚焦”于纯公共气象产品和准公共气象 产品的提供上,使财政资金集中、有效地运用,避免资金使用分散,致使公益性气象服务供 给不足。

三、我国气象服务有效供给的模式选择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看,我国气象服务供给应选择第三种模式,即国家气象部门提 供公益性气象服务,由私人公司开展私人气象服务。

因为第三种模式最符合经济学原理,也就是最能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和满足社会公众对气 象服务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不会带来相应的弊端。

实践方面的理由是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市场经济已基本建立,民营企业 在市场经济中锻炼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私人资本也有进入气象服务领域的能力。另一 方面,我国国家气象部门的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政府财政能力有 限,使得政府投资不足以支撑私人气象服务的供给。为破除这一困境,国家气象局提出了“ 公共气象”发展战略。“公共气象”战略将气象部门定位为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 之一,气象部门的职能只是提供公共气象产品,一些私人气象产品应该交给“市场”,由“ 市场”根据个人、企业的需求偏好予以有效供给。因此,贯彻“公共气象”发展战略,气象 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选择“政府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市场提供 私人气象服务模式”将是我国气象服务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姜海如.论公共气象[J].湖北气象,2004(3)

2.王海啸.国际气象商业化发展情况[J].山东气象,2000(2)

3.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作者单位:湖南省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7)

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篇四

邱艳庭,杨冬梅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16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和旅游电子商务现状的分析,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我国加快旅游电子商务法律环境建设的建议。关键词:法律;旅游;电子商务;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浪潮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网络经济时代,而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基础和主要表现形式。旅游业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社会信息化、经济网络化,决定了旅游业具有发展电子商务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全球旅游电子商务已经连续5年以35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整个电子商务领域发展最快、最突出的部分,到2009年美国在线旅行市场预计将达到910亿美元,旅游服务约50%的业务都将在网络上进行。

我国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自1996年开始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经过10年时间,目前国内有一定规模和旅游资讯能力的专业网站已经达到8000多家,主要包括地区性旅游网站、专业旅游网站和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三种类型。其中由国家旅游局牵头建设的金旅工程,已经初步建立起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平台,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行销网络和信息资源网络,为各地发展旅游电子商务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任何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有赖于相关环境的健全与成熟,法制环境是构成相关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电子商务既涉及电子商务产业,又涉及旅游业。因此,本文首先对电子商务中具有共性的法律问题作一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再来探讨旅游电子商务所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得相关立法成为必要,因此,电子商务产生不久,一些发达国家就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范。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制定了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对规范电子签名活动、保障电子交易安全、维护电子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仅有一部2005年4月1日实施的《电子签名法》。我国现行《合同法》中虽引入了数据电文形式,但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实际运用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调整以数据电文为基础的交易活动[1]。从法律角度看,电子商务合同与传统的合同有明显的区别:首先,电子商务合同的要约和承诺都以数据信息的形式进行,合同主体的身份主要是依靠密码或电子签章来辨认;其次,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方式与传统合同有明显不同;再次,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地点在认定上与传统合同也有很大区别。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合同法》仅仅就电子合同的形式问题作了规范,确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但涉及其它诸如电子合同的证明力、电子合同管辖权、认证中心的法律责任等问题均未确立必要规范。这使得使用合同法的[收稿日期]2008-11-12 [作者简介]邱艳庭(1977-),男,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旅游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法规、旅游文化。杨冬梅(1976-),女,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旅游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有关规定来处理电子商务问题就显得模糊而缺乏可操作性。对于这几点,近年来国际国内讨论也比较多,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电子商务合同生效时间的确认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定立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承诺一旦作出,不管之后有无书面合同,合同即告成立,因而确定要约和承诺的到达时间是确定合同生效时间的重要一环。参考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的有关规定,采用数据信息形式定立的电子商务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的,该数据信息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信息进入收件人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也就是说,当承诺人发出的包含有明确承诺的数据信息进入到要约方系统之时起,电子商务合同即告成立。

(二)电子商务合同签订的地点

按照合同法的有关条款,当发生纠纷时,合同的签定地点是约定管辖的重要依据,如何认定电子商务合同的签订地点?电子商务合同和传统合同在合同成立的地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合同的生效地点一般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一般做法是以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与基础交易具有最密切关系的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以其惯常居住地作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三)电子合同的证据问题

关于数据电文是否可成为法律证据的认定,国内外的法律规定不一,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条款,所规定的证据依次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而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信息被排除在外。而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在较大程度上承认了数据电文的证据力,基本上是按照直接证据对待的。

我国各行业主管部门发布了大量的行业规范和指导文件,政出各门,易出现交叉层叠,对商务争议纠纷不易划清各部门责任,争议解决也会缺乏执行力和效率。总的看来,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的立法滞后于实践,而滞后的立法反过来将阻碍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电子商务的法律研究势在必行。

二、旅游电子商务的特殊性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运用的新领域,有其不同于一般电子商务的特殊性。首先,由于旅游产品销售与消费的异地性,旅游产品在旅游者所在地被售出以后,必须由购买者(旅游者)亲自到生产地(旅游目的地)进行消费,这种购买与消费的异地性和不同步性可能造成旅游产品供应方提供的信息与真实产品之间的差异。其次,从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始终需要大量的信息传递,电子商务交易中普遍依靠庞大的中间商销售网络,即旅游者往往通过第三方的网站进行旅游产品的交易,这种交易就会涉及到交易三方的权利与责任问题,情况就更加复杂。基于以上两个特殊性,旅游电子商务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法律问题。

三、旅游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

没有中间商的旅游电子商务交易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简单,旅游者只是通过旅行社或酒店的网站发出预订申请,而确认和收付款的过程都是在线下通过电话、传真和现金交易完成的,与传统的旅游交易过程没有太大区别,大多数的纠纷也都可以通过现有的旅游业有关法律法规来解决。然而,在旅游产品的电子交易中普遍依靠庞大的中间商销售网络,就会涉及到中间商的问题。

[2]以目前国内知名的两大旅游中介网站――携程旅行网和艺龙网的操作流程为例,客人通过中间商的网站进行预订后,中间商再与酒店或地接社联系,预订用房、用车或导游服务等具体内容,得到确定的答复之后再与客人确认。结算方式通常有两种:旅游者将款项付给中间商,中间商扣除自身应得佣金后按事先约定的底价付给供应商;或者旅游者直接将款项付给供应商,由供应商返还佣金给中间商。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预订成功后客人取消、更改或预订成功而不到店

在非电子商务情况下,酒店与客人的合同关系从客人办理完登记手续之时开始,但在有中间商的旅游电子商务交易中,客人与中间商之间、中间商与酒店之间分别都存在合同关系,客人的预订一旦被酒店和中间商确认,合同实际上已经生效。但在多数情况下,酒店和中间商都无力来约束客人,当客人变更、取消预订甚至预订成功而不到店时,往往酒店要独自承担损失,遇到旺季房间紧张时,酒店预留的房间空置,损失更为突出。而目前国内的一些大型的旅游网站,为了平衡酒店与客人权利义务关系,已经开始能够按照酒店的需要,通过技术手段的支持,要求网上预订的客人提供担保(一般用信用卡进行担保)。以携程旅行网为例,如果旺季酒店房间紧张,客人可以向携程旅行网提出需要担保的请求:客人一旦担保预订成功,并在超过酒店预先规定的时间之后取消,则需扣除客人全额房款、或仅扣除第一晚房费,这样一来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酒店的要求。但是,在目前国内大部分酒店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虽然有这种机制,酒店为了增加客源,一般不愿用“担保”挡住一部分客人,使得仍然有一些客人随意地更改原已订好的行程,甚至不通知中间商和供应商,造成后两者的损失。

(二)供应商不履行合同规定的接待义务

旅游电子商务过程中,由供应商不履行合同义务所造成的纠纷也占有相当比例。例如,游客通过中间商网站预订好房间或地接服务,到达酒店却被告知无房,或到达机场发现无人接机,排除中间操作过程的失误和技术上的出错,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供应商的不诚信引起。游客完全可以凭预订时的有效证明,通过合法途径要求供应商承担违约责任,作为第三方的旅游中间商应该协助旅游者提供相关证明,为旅游者争取应得权利。

(三)收费方式和标准发生分歧

第一,酒店对于已经确认的预订,临时房间紧张而要求中间商或客人更改付款方式,例如原先确认的前台现付改为提前X天预付,否则房间不予保留。这种情况目前在国内通过中间商的旅游电子商务交易中还是比较普遍的。与前文所述供应商不履行接待义务的情况应当等同看待,属于供应商违约,因为一旦当预订已经被酒店确认,等于承诺已经生效,合同即已生效,酒店无权因为房间紧张等非不可抗力的原因单方面要求更改合同条款,只能通过中间商约定从下一张订单开始按新的付款方式执行。

第二,客人到店后酒店给的价格与在中间商预订时所承诺的价格不一致。从目前国内出现此类问题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并非中间商、供应商故意为之。由于客人预订和确认的过程都要通过客人――中间商、中间商――供应商两个环节,常有可能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出现供应商与中间商承诺的价格不一致的情况,只要一方能够出具关于事先约定的价格的有效证明,则可要求对方按原价格执行,损失由出现失误的一方承担,客人在这种情况下不承担责任。第三,关于酒店房价服务费的分歧。根据国家旅游局、财政部、国家物价局、国家税务局1989年3月发布,1990年1月1日起实行的《关于旅游涉外饭店加收服务费的若干规定》,国内大多数城市的酒店净房价之外需要额外收取5%-20%不等的“服务费”或“政府调节基金”,但不少客人在通过网络交易时,并不知晓中间商所报出的房价是否包含服务费,到了酒店前台被要求加收此费用,从而导致纠纷。大多数情况下,酒店和中间商虽然没有赔偿责任,但有告知的义务,尤其是在客人所看到的进行网上交易的界面上应该注明是否包含服务费,以及服务费的标准等等。

(四)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与真实产品不符

出现此类纠纷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法律角度上所认定的“不符”,必须有明确的标准衡量,一般如酒店方擅自更改预订的房型、地接社擅自更改游客行程等可以被认定为酒店或地接社的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但诸如“酒店地段不像宣传的便利”、“地接社服务不如宣传的好”等缺乏明确衡量标准,没有法律依据。

(五)旅游法规体系的不完善

纵观目前国内旅游业相关的法律体系,还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本身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业发展迅速与旅游立法相对滞后的矛盾始终比较突出。至今旅游行业还没有一部综合性的《旅游法》,只有三部行政法规,旅游业包括的六要素中,只有旅行社(含导游、领队)领域的法规比较健全。在近几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提出的有关《旅游法》立法的建议始终有增无减,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旅游行业立法的迫切要求。一个完善的旅游法律体系应该包括:民事基本法、旅游基本法、旅游单行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旅游法规、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等。

四、旅游电子商务法律环境建设

(一)加快旅游业基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制定

自从1982年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起草小组以来,已经经历了十余次的修改、送审,但因涉及多方面利益的协调,至今未能颁布。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旅游业已具备了制定旅游法的社会基础和良好条件,旅游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相信在近几年,通过多方的不懈努力,《旅游法》的颁布指日可待。

(二)制定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并和现行法律加以协调

电子商务法作为民商法在网络环境下的一个分支,目前还是一个全新的法律领域,国内大多停留在对国外立法的介绍、移植阶段。其基本结构体系尚未形成,已有的相关立法也需在更丰富的电子商务实践中验证。而立法和修法还要兼顾现有法律体系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动态性的法制环境给立法带来了难题。因为当一部新法或一些新的规定经过漫长的立法周期终于确立的时候,它所立足的产业环境已经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动态性法制环境需要更高的司法能动性,同时有必要建立一整套诸如网上法院、网上仲裁的法制辅助机制。加快完善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对于规范旅游电子商务交易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三)加大旅游电子商务执法力度

依法打击利用电子商务这一新生事物的法律漏洞牟取一己私利的个人和团体,强化日常检查机制,整肃市场秩序,为国内外旅游企业、旅游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综上所述,旅游电子商务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内有关法律法规仍需要不断建立和健全。通过国内旅游从业人员和法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将为国内的旅游电子商务营造一个体系健全、开放透明、安全便捷的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宗浩.电子商务法学的基本体系初探——兼论高校电子商务法的课程体系设计[DB/OL].新华网,http://news3.xinhuanet.com/dzswdh/2005-04/01/content_2773107.htm. [2]代祖勇,陈月芳.对电子商务合同的几点法律思考[DB/OL].http:/// Archives/200410/000988.asp.

Analysis on Problems of Our Country’s Tourism Electronic Commerce

From the Angles of Law

5.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篇五

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从经济人类学角度分析价值理论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案的不断兴起,国内掀起一股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讨论.试着先解释什么是价值理论、知识产权价值,然后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娃哈哈、光明集团与达能商标纠纷一案来分析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中国的知识产权应从中吸取的教训.

作 者:徐维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企业导报英文刊名:GUIDE TO BUSINES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价值理论 知识产权 经济人类学

6.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篇六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黄莹 李洋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备受热议的话题。自十年前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至今,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也越发突出。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高校进一步扩招,而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留在大学校园这个“避风港”继续深造。虽然今年的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可是两三年之后为了规避就业风险而留校深造的学生将面临就业,届时的就业问题将比2008年更为突出。

我国的人才战略没有错误,这个年代是需要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年代,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量依然相当大,而且人才缺口依然明显。但是这就矛盾了。一方面是大学生的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招聘难。这是为什么呢?

就业形势显忧患

我们先来看部分数据:数据显示,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因为“扩招”才有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的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是25%、17%、10%,到2005年,招生人数已高达530万,短短六年就跃居为世界第二。与此同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额也在“翻番”: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是72508人,2002年就跃升为20.26万人。同1998年相比,增加了近三倍。到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已经走向社会,并在以后几年,高校毕业生持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1998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约为108万,2009年毕业生人数增加到610万,大学毕业生人数在过去的10年里翻了两番多。同时再加上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而根据新浪网站做的关于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有28.87%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

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对能否就业可能会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担忧。

实践能力占主导

由此可以看到,我国正由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带来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会因为学生基数的增多而有所下降。其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毕业生数量之庞大,而企业却无法招到合适的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关键。社会生活是需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课本理论知识能解决的。一个缺乏实际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就好比一个金鸡蛋,外表看来赏心悦目,让人爱不释手,可是鸡蛋终究是鸡蛋,碰到石头它照样破裂。这就是当代毕业生共通的现象:饱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可是来到企业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只能轻摇叹气哀生活之繁琐怨工作之愁苦。

实践能力对学生有多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会计师就是一个越老越值钱的职业。这里说的“老”不是年龄的“老”,而是经验上的“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经济的学生在大二就开始寻找实习的机会。对于我们工科院校,实践能力更是反映一个学生真实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学生学习非常优秀,但是连怎样上螺丝,怎样使用车床加工都不懂,将来毕业后他将很难成为优秀的机械设计师,甚至会成为同事的笑话。这样的“人才”恐怕也只能沦落为“人裁”。

我院向来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严谨的学风、充足的经费、优质的师资、一流的设备、完善的管理、完备的育人理论、专注的钻研精神、与企业的多年合作经验、工科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基地的建设等等都是学生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培养与发展的后盾与保障。也因为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被社会广泛认可,所以我院毕业生向来备受企业青睐,多年来保持非常高的就业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学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的问题。社会的用人准则是否反映给院校、学校是否着眼社会培养学生、学生是否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是当今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下面将从院校和学生两个角度来探讨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顾全大局,高瞻远瞩

第一、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固然培育人才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和需求,但是其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学术界有这么多常青树,难道他们以前的求学就是为了现在才发挥作用?诚然不是。现在是未来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未来的发展与变化自然就掌握在手里。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院需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设置合理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人和社会企业的需要。比如我们机械学院的金工实习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实际生产经验的重要课程。很难想象从来没有接触过金工的工科学生如何立足于社会。

第二、积极号召学生参加各类课业活动。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最直接最有效而且与学生最贴近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各类课业活动。像每两年一届的“挑战杯”机械创新大赛,需要学生利用好自身已有的知识,有时候还要自行补充额外的知识,然后运用到实际当中,动用自己聪颖的脑袋发挥大胆的想象力设计出既符合要求又充满个性的参赛作品,然后利用自己的双手还有学院提供的一切可利用的机床设备和资源将设计方案落实完成成品。在这过程之中还要想办法解决所有遇到的实际问题。参加这一类课业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提供充足的实习场地和机会。学生就业面临的毕竟是社会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让学生尽早认识社会,认识实际生产,是使学生转变思想实现质的飞跃的捷径。多年来与沈阳机床等企业的合作使我们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企业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地和机会。每年暑期实习回来,同学们都表示获益良多,尤其是从现实中看到了许多课本上的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在了解了实际生产的流程之后学生会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和实践工作。

第四、建立完整的实践育人理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不懂兵法的将军打仗,三道板斧对敌人三十六计,能赢吗?我们既不能纸上谈兵,也不能乱点沙场。要打有准备的仗。这就是理论的重要性。我们学院每年暑期实习归来都会总结,而且形成实践论文集《七月阳光》出版,多年来的总结使我院的实践育人理论与体系日渐完备,为指导学生实践实习提供理论支持。

结合自身,脚踏实地

首先,脚踏实地,认真学习课内知识。用理论支撑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构架起知识结构的框架,也为将来的实习实践打好理论基础。

其次,主动出击,努力寻找实习机会。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实习很重要,它不是食物的佐料,而是厨师的烹饪技术。大学生实习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今年的毕业生当中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本身学习成绩优秀,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在此基础上还担任学生会副主席职务,自身条件十分出众。与此同时,他结合自身情况,利用假期时间主动联系企业争取到实习的机会,最终在临近毕业跻身社会时,他成为了一汽大众、一汽轿车、上海大众等大企业炙手可热的抢签对象。成为了应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这在工科学生当中并不多见。

最后,由表及里,完成思想转变。许多学生找不到好工作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而是他们思想上没有做好准备。只有当思想从校园延伸至社会,逐步培养竞争意识、择业意识和实习意识,形成成熟的思想转变,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身体力行,水到渠成。

7.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篇七

一、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与任何其他经济学对比,马克思是站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分析的。 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实践的能动性时,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这说明人类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必须不断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才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与繁衍。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们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 使自然界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马克思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因此,人们必须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积极推动作用,实现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 》一书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克服,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 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归根结底在于拥有更为先进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目标。 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迅猛, 从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过多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侧重拉动国内需求促进市场发展, 造成资源环境,能源消耗,产业结构,人员组织盲目扩张以及社会资源浪费严重,这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掣肘。 我国生产关系必须进行某些制度以及体制方面变革,才能够实现生产力向前发展。 实现供给侧改革,通过侧重供给一方,使得人们在组织社会生产过程中, 更加关注有效供给,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盲目扩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资源环境, 人力成本有效利用率, 为社会提供低耗能、高质量、可持续、绿色环保生活产品。

二、供给侧改革关键是利用市场价值规律,化解过剩产能危机

马克思 《 资本论 》 这本经济学巨著首先从商品开始分析,认为任何一种商品都凝结人类无差别一般劳动,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自然属性,满足人们某种需求;而商品价值则体现商品社会属性, 表现为商品价格。正是基于此,马克思认识到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格,但是,由于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必定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难以实现商品价值与价格真正一致。 当市场出现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当市场出现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这就是所谓价值规律。 在一定程度上,市场能够利用价值规律实现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达到市场商品需求与供给趋于平衡。 但是,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容易忽视市场基本价值规律,近几年,特别是面对2008年这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提出一套4 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即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房地产业、传统能源产业、以及国有企业大力扶持,使我国经济虽然在金融危机面前没有受到较大冲击,获得一定程度GDP增长,但是,出现部分行业过热现象,比如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 带动诸如钢铁,水泥,装修等行业迅猛上升,然而,中国城镇化起步较晚,人均收入以及生活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加上房地产周边诸如医疗、教育、公共设施配套跟不上,必然造成房地产行业出现严重泡沫现象,一些地方出现白天高楼林立, 人流稀少,夜晚灯光寥寥,漆黑一片,宛如一座鬼城。 比如我国煤炭产业,钢铁产业,制造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企业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企业破产,这些大多因为政府背离市场基本运行规律,行政指令造成的市场无序混乱。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 这就要求政府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不能盲目计划指令,更多地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结合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这两只手作用,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重点就在更多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发展经济,强调供给产生需求,改革结构,优化生产,淘汰一批落后产业, 发展一批先进产业,提升产品质量, 有效地发展经济总量,实现我国经济自我提升。

三、供给侧改革重点是科术进步,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马克思高度重视科学技术, 并且认为科学技术也是一种生产力,这对于生产力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在马克思 《 经济学手稿 》 中就指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 一般社会知识, 已经在多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从而社会生产过程的条件本省在多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物化的智力”。 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机器,机车并非自然的产物, 是人类通过加工,改造人类工业产物。 因此,马克思对科学技术高度评价, 尤其对人类四大发明,马克思写到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可见,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是一项经过历时考验的得出正确结果。 科学技术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永续动力。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一针见血指出: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逐渐在世界舞台占据一席之地,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提高产品品质以及科技含量,鼓励创新,提升产品水平。 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让世界给予认可中国产品,使中国制造一步一步走向中国创造,让中国拥有一批批让国人引以为豪世界品牌。 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努力创新,不断分享,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更加舒适,更加个性化服务。 因此,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重要经济发展转型任务,必须站在历史高度, 通过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让中国经济这首巨轮能够做到审时度势,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把握科学技术发展时代脉搏,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占领制高地,实现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不断向前。

总而言之,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项重要措施,对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实施保障。 中国经济必将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步完善,创造出越来越多中国奇迹。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确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我国当前实施供给侧改革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项明智决策,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经济思想对供给侧改革背景、实质、目的进行一定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有益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

[2]赵展慧,顾仲阳.降低成本“组合拳”怎么打[N].人民日报,2016-01-04.

[3]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J].北京大学学报,2007(05).

[4]马光远.从需求到供给,中国经济思路之变[N].新京报,2015-11-17.

[5]李景源,谢地坤.新中国哲学研究5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50周年学术文集(上)[C].人民出版社,2005.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2003.

[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8.从经济学角度看待大学生恋爱问题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经济学

一、经济学中对恋爱有启示的一些原理

1.选择。在资源稀缺和人类欲望无限这两大现实问题下,如何做选择是个问题。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一词的解释就是:研究如何以有限资源满足人类无限需求的学问。我们每天都在面临各种选择,小到今天吃什么饭,大到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生涯,也许一个不一样的选择就会改变我们的一生。恋爱更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到底要不要恋爱,或者选择什么时间跟什么人恋爱,都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影响。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人们活在世上都是要付出成本的,而且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放在能收益最大的用途中。在面对恋爱问题的时候,我们为了追求对方必须要放弃做另一件事,这就是我们在恋爱时的机会成本。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选择和恋人花前月下就要放弃一些寒窗苦读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大学生就要考虑好孰轻孰重或者能不能平衡好各种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规律,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最终会减少的规律。通俗的讲,当你极度饥饿的时候想吃面包,你吃下的第一个面包是最解燃眉之急的,但随着饥饿程度的降低,你对下一个面包的渴望值也在不断减少,当你吃到完全不饿的时候即是边际效用为零,这时候再吃下去会感到越来越不适,即产生了负效应。

在寻找恋爱对象的过程中同样适用,随着你搜寻时间成本的增加,你的搜寻动力会随之减少。对于大学生恋爱来说,要尽量找到自己爱情的效用最大化。

4.爱情博弈。我们先来看一个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两个犯罪嫌疑人甲和乙被抓到后被分别囚禁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间里。如果两人都承认,则双方被轻判;如果一人承认一人不承认,承认的一方将被释放,不承认的一方将被重判;如果两人都不承认则因证据不足双方均被释放。我们可以看出,不管甲怎样选择,乙的最佳选择都是承认。反过来,同样地,不管乙怎样选择,甲的最佳选择也是承认。这样,两个人都会选择承认,不过这样的结局是两人还要遭遇牢狱之灾。

这个囚徒困境放在爱情里也一样,爱情其实也是个揣摩对方心理的过程,恋爱中双方都无法看到对方的心思,如果双方都不变心,那是最好的结局;如果都变了心,那结果也还可以接受;如果一方变了心,另一方被抛弃,那么显然另觅新欢的一方是最幸福的,而被抛弃的一方是最不幸的。

恋人之间的博弈,可能是双赢,也可能是双输,但是长久的爱情一定是達到一种均衡、互惠互利的机制。在爱情博弈当中,我们对待恋人要善意、要宽容、要理解、要忠贞不渝、要简单真诚,这样我们才会获得美满的爱情。对于大学生来说,懂得这些理论对于日后谈恋爱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爱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首先明白什么是爱情。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可以看出真正的爱情应该包括理想和责任两个方面。理想赋予爱情深刻的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责任是对爱情的升华,也是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理想和责任构成了爱情的有机统一整体。所以很多大学生因为寂寞、好奇、虚荣心、寻求刺激等而去恋爱都是不正确的。真正的爱情是崇高和伟大的。同时我们大学生要学会担当责任,如果要恋爱就要对对方负责任,不负责任的恋爱是不可取的。

如今步入大学校门的90后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与人交往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在谈恋爱方面。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从众心理影响下急着谈恋爱,可是由于之前缺乏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更缺少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能力,所以在恋爱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一旦遇到问题,不能很好处理,就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危机,所以大学生谈恋爱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自己“爱的能力”。这其中包括爱别人、拒绝别人、被别人爱以及被别人拒绝的能力。要积极学会并增强自己表达爱,鉴别爱情与友情,接受爱或者拒绝爱以及发展爱的能力。

三、大学生恋爱要学会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恋爱和人生的关系。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生需要爱情,但是不能仅为爱情而活着。我们大学生应该摆正爱情的位置,树立崇高的理想,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到事业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意义。

2.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大学生应当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业上,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自己以后的事业做好准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在社会上也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缺乏他人的尊重与承认,事实上也无法为恋爱建立牢固的基础。

3.恋爱与失恋的关系。我们爱就要勇敢的爱,就要勇敢的付出,但是我们的付出往往不一定会有美满的结局,婚姻是结果,而恋爱是过程,不是每一段恋爱都能走入婚姻的殿堂。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但是怎么走出失恋的阴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大学期间面对失恋切不可做傻事,要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多跟同学交流,让自己充实起来。

参考文献:

9.从旅游角度看我国商业街的发展 篇九

商业街的分类及特征

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街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商业地产催发了商业街的诞生,同时商业街也强力地拉动了商业地产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纵观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地域范围已从大城市扩展到了中小城市;街道长度正在从一两公里延伸到三公里甚至更长;建筑风格不仅仿古到唐朝汉朝,连西方的巴黎和威尼斯也搬上了街头;商业业态方面不仅有大型的综合业态也有独具特色的单一业态,比如茶叶街、花卉街等。可以说商业街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街的发展趋势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一般认为人均年收入水平在8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间时,人们的消费表现方式是一种满足消费,即追求商品品质,有休闲娱乐的动机。人均年收入在20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间,这时人们的消费表现方式是一种情感消费,即物质的消费和精神的消费。物质消费可以很容易在超市、综合商店得到很好的满足,精神消费的实现就需要商业街的一些辅助功能来实现了。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40多个大中城市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2000美元,尤其是上海、北京和广州的人均年收入已直逼5000美元大关。可见原来的纯商业业态与消费者的需求之间已经存在差距了,商业街的发展必然要摆脱这一思路,将人们的情感消费纳入到规划范围之内。

有国内商界专家指出,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单纯的商业场所,光顾者以购物为主;二是更多体现以人为本思想,配套功能相继出现;三是成为社会活动中心,成为消费者和普通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目前我国的商业街,大都在朝着第三阶段的方向发展。新商业街的打造以及旧商业街的改造都在转换思路,力求从旅游的角度出发,重视文化、人文景观的打造,把商业、旅游和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商业街的休闲化、人文化、景观化,从而从精神上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我国商业街的分类及特征

从旅游的角度出发,我们整体上把商业街分为城市商街和景区内商业街。城市商业街根据功能、风格和依赖资源不同,又可以分为都市现代商街、文化旅游街、时尚休闲街和其他城市特色商街。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将景区内商业街分为古城古镇古村落内的商业街、出入口处的商业街以及其他类型的商业街,比如主题公园内的商业街等。

(一)城市商街分类及特征

1、都市现代商街

都市现代商街,一般位于城市中的核心商圈,服务本片区乃至全国,商业价值很高,是本地市民中高端购物以及外地游客体验城市的首选。功能上,往往是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比如北京的王府井、西单,上海的南京路。这类商业街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活跃指数高。都市商业街是城市商业中最活跃的区域,并日益成为城市文化和性格的主要载体和城市形象名片;(2)有文化化、休闲化和景区化趋势。商业是核心,但文化、休闲、旅游越来越被关注,且从自发、被动到自觉、主动;业态也随之向文化化和休闲化提升;基于人本的景区化(游憩化、景观化、服务化)风潮也已来临;

(3)品质化升级的要求日益强烈,呈现出商业与商务结合的趋势。

2、文化旅游街

文化旅游街由于历史原因,一般位于城市市区之内,交通便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是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具有较好的观光本底,与其说是街区,不如说是以街区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氛围浓郁的、外地游客必到的特色景区。如杭州的清河坊,成都的锦里。其特征如下:

(1)以观光及旅游购物休闲游客市场为主,尤其是外地游客市场;

(2)和都市商街比,租金要低,但综合效益高,旅游氛围更足,老字号众多,业态多为旅游纪念品和特产品店铺、酒吧、客栈、特色演艺场;情景化与体验化趋势明显,绝活表演众多;往往具有吸引力强的特色活动和节庆;

(3)这类街区在建设中往往涉及文化保护、挖掘展现与开发的协调,应该注重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

3、时尚休闲街

时尚休闲街是现代时尚休闲的主流形式(酒吧、夜店等)形成的休闲聚集结构。北京的后海、上海的新天地就属于这一类商业街。其呈现的特征如下:

(1)以城市白领,尤其是夜间休闲市场为主,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是“洋气”十足的城市休闲方式;

(2)依托和聚集是成功的关键,如区位交通条件好的“洋人”氛围、传统街区、风景区等。

4、其他城市特色商街

除上述三种类型外,还有主题型、文化创意型、游乐型、产业或行业聚集型等其他特色商街。典型的是北京的马连道和798。

(1)这类商街是由特色产业、行业及其他聚集形成的商业街,也在日益沿着文化化、休闲化、景区化升级;(2)是对城市商业的有效补充,人气较旺但租金水平相对较低,适宜在地价较低的地方打造。

(二)景区型商业街的分类及特征

景区型商业街近几年发展的很快,也呈现出了多种类型。其中,古城古镇古村落的商业街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观光型、集散休闲型、复合型和都市(市郊)古镇型。景区出入口处的商业街主要是依托周围的景区和身为出入口的便利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可以满足游客购物、休闲和娱乐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人车分流,缓解景区周围的交通压力。

(1)古城古镇古村内的商业街及与其结合的市井生活观光和体验是这一类景区的核心载体,如平遥的明清街、阳朔的西街和丽江的大研古镇;

(2)其他景区则多依托景区人流以及相关的市口,尤其是出入口结构,形成特色休闲旅游购物街,如九寨沟的边边街;(3)观光型商业街内的业态多为餐饮和购物;集散型的则多为酒吧、餐饮和休闲娱乐;都市型既有古镇性质,又具有一定的城市文化旅游街区的性质。用旅游手法打造商业街

二、用旅游手法打造商业街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仅文化旅游街和景区型商业街这些与旅游有着天然契合关系的商业街在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和提升,都市现代商街、时尚休闲街和其他特色商业街在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也都呈现出文化化、休闲化和景区化的发展趋势。旅游是商业活动的催化剂,是街区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用文化化手法对街区进行品质提升,有利于改善街区的服务质量、提高街区的环境品味、提升街区的整体档次,最终实现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景区化是指将整个商业街看成是一个景区,按照专业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对街区进行景区化经营管理、实施营销,内置各种休闲节点、标志性景观、街道小品、标识引导系统、交通系统、游线安排等,通过旅游六大要素的安排,丰富街区的休闲业态,提升街区的休闲氛围,为市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用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能提升街区的经营环境、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吸引力及满意度;休闲化是指将商业街由简单的购物功能打造为融观光、消费、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休闲项目的设置,将有效激发街区活力,使街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我国用旅游景区的标准打造商业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全国首批66家5A级旅游景区中,唯一一家开放商业街形式的旅游景区;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2007被国家旅游局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全国首个获得4A级景区称号的商业街区。此外,还有部分商业街从景区化提升改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成都锦里古街就是依托于武侯祠与旅游景区结合发展起来的商业街;夫子庙特色商业街依托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正在创建5A景区,是城市商业街朝着景区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尝试。

绿维创景经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战经验,提出了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三招四式”发展模式,即从“景区化、文化化、休闲化”三个角度,“景区打造与旅游总规编制、A级景区创建、城市文化名片打造、商业业态休闲化调整”四个方面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任何商业街区都可依据自身需求特征,运用“三招四式”模式进行品质提升和改造。

绿维创景规划设计的盐镇水街项目,就是在借鉴相关经验基础上、采用这种模式、用景区化手法打造的一次全新尝试。我们以海盐文化为主题,独创了“散点透视民俗画卷法”,运用中国国画画卷手法,将海盐的生产、运输、经营、盐民生活、盐商等海盐文化的各个方面布局于街肆;我们还运用了景区化、情境化等手法,以创新激活文化,文化带动业态、业态促进地产,突出若干核心景观和游憩节点,完善游憩方式,从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融景观、文化体验、休闲于一体的景区化商业街,以此综合打造盐镇水街的盐文化名片。

维创景建议城市商业街以转型升级为导向,适应新社会形势下的需求,跳出商业做商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将街区当做一个景区来全方位的打造,围绕创建计划做出策划、规划、设计和咨询服务的方案。如:超大城市的传统商业街区、文化特色街区可以打造提升为5A景区,一般特色街区可以打造提升为4A景区;中小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商业街区通过景区化提升改造为3A景区,一般特色街区可以以1A、2A级景区为目标进行景区化升级改造。无论提升到何种级别的景区,A级景区标准只是作为商业街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的准绳,在实际规划中还需要结合成熟的商业元素,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商业街发展新形势

三、商业街发展的新形式

如今的人们更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购物不只是为了物质需要,更多的是满足心理需要以及获取信息:约会,聚友,看新鲜的事物,参与社会活动,享受生活的乐趣,以缓解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商家紧抓消费者这一心理需求,标榜自己前卫的消费意识,以强调能够满足人们复杂的购物心态以及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复合的消费概念的形成是能够带动商业空间的多元化发展的。因为商家已经意识到,单一的商业业态已然不能满足购物人群的消费心理,人们更渴望的是融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商场。

于是,一种创新型的特色商街横空出世。这种特色商街是国际化都市中最时尚、最具潮流的新型商业形式的尝试,往往单个项目成街、街区乃至小城,如北京的蓝色港湾和三里屯village。他们在建筑形式上讲究创意,空间形式上实现多元化,引进众多国际品牌的旗舰店和环球店,目标是建立一个融合了时尚、美食、艺术、娱乐和旅游的国际之都,让顾客既可以在户外的商业街区随心漫步,也可以享受室内餐饮和娱乐的空间,从容消闲一整天。

虽然这种街区走在时尚的前沿,人气较旺盛,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病。由于是未来态的产品,且追求高品质,投入较大,招商困难,利用率较低,目前投资这一商业形态还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如何吸引更多外部商圈的人流前来消费,支撑起这么大的商业体量,在当前形势下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那么这种城市休闲商业的方式到底会走向何处?会不会持久?是不是因为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开发商就应该避而远之呢?会不会因为庞大的体态,而走进资金的漩涡之中呢?

10.从经济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十

就业问题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其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则是最受人们关注的。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复习考研者,第二类是边看边干者,第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而社会上主要关注的就是第三类人,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首先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在市场上可以看做是商品,而当供求平衡,或者是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都不会出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大学教育也逐渐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对我国的人才市场是极大的冲击。如今,我们的市场正处于大量大学毕业生堆积,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而且情况还在日趋严重,因此如今的就业形势仍然是十分的严峻的。

其次,这还与我国的经济结构息息相关。经济学的奥肯定律认为:当GDP多增长3%时,失业率下降1%。这虽然是从美国经济分析得出的结果,但却适用于所有国家,即GDP的变动与失业率呈负相关。由此看来,中国每年GDP增长速度那么快,按理来说应该就业形势应该逐渐缓和才是,但事实却正好相反,这就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而且制造业在我国可谓是一枝独秀,因此就出现了“民工短缺,大学生富裕”的畸形发展。

最后,就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了。从大学生本身来说,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出现错误,还有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就应该比普通工人的工作优秀,放不下姿态来找工作,总是好高骛远,也就难怪很难找到工作,同时大学生还缺乏求职经验,比如部分大学生在面试时容易紧张,不够自信,说话支支吾吾,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企图弄虚作假、蒙混过关,但往往很快被企业单位揭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痛苦,久而久之就会打击大学生的积极性,这对就业市场是很不利的。

1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信号示意 信息不对称 考研

1 信号示意模型的描述和基本假设

1973年斯宾塞的信号示意模型假设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的求职者的生产能力是私有信息,雇主只能通过他们外在的教育水平信号,如是否拿到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然后根据自己心中的概率信念,来判断求职者真正的生产能力,并给予相应的工资水平安排。

假设(1)雇主和求职者都是风险中性,有两种类型的求职者存在:能力低的(简称L型):生产能力=1,在人群中的比重=q;能力高的(简称H型):生产能力=2,在人群中的比重=1-q。假设雇主用工资1去雇佣能力低的工人,用工资2去雇佣能力高的工人,企业获得正常利润。

假设(2)超出普通教育之上的受教育程度可用某个数y表示,且假设对L型而言,教育成本CL(y)=y;对H型而言,CH(y)=y/2。

假设(3)雇主的信念如下:雇主认为受过某个特定水平y*的教育及受过比这个水平更高的教育的工人是高潜质的工人。这样,当雇主观察到一个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y<y*时,他就会认为这个工人是L型的,支付w=1的工资;相反,如果y>y*,他就认为这个工人是H型,支付给他W=2的工资。现在先假设y*>l。

问题是:面对如此的工资安排,L型和H型将做怎样的抉择呢?这就涉及到分离均衡演示。

2 分离均衡的演示

所谓分离均衡就是L型求职选择y=0的教育水平作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点;L型求职者把y=y*作为自己的最大化利益点。

y*≥1的情况下,L型求职者在y=0的净利益线段b明显大于或等于在y=y*的净利益线段a(约定a=b时,L型求职者倾向于选择0点作为利益最大化点),因此L型求职者选择0点作为利益最大化点;H型求职者在y=y*净利益线段c明显大于在y=0的净利益线段b,因此H型求职者选择y*作为利益最大化点。

同理,y*<1和y*≥2的情况是这样的(只要移动y*的位置即可实现):y*<1时,L型和H型求职者混同在一起,两类人都倾向把y=y*作为利益最大化点;y*=2时,L型求职者不能得到正的净利润,因此不会选择该点作为利益最大化点,H型求职者在y*=2点的净利益c等于在y=0点的净利益b,约定这种情况下H型求职者倾向于选择2点作为利益最大化点;y>2时,两类求职者都不能获得正的净利润,因此都不会将其作为利益最大化点,因而都只会选择y=0点,因此两类求职者混同在一起。

结论:分离均衡的条件为 :1≤y*≤2。

3 信号示意的混同均衡分析

还存在另外的一种可能性,不同类型的求职者最终混同在一起,他们发出同样的信号,得到同样的工资,例如,假设雇主拥有以下的概率信念:

(i)如果求职者的教育水平低于y*,他一定是L型的工人;

(ii)如果求职者的教育水平高于y*,那么他是L型的工人的概率为q,他是H型的工人的概率为(1-q)。

条件(i)意味着所有教育水平是y<y*的求职者将获得w(y<y*)=1的工资;条件(ii)意味着所有拥有y>y*的教育水平的工人将获得w(y>y*)=1q+2 (1-q)=2-q的工资(设求职者总数为N,w(y>y*)=lqN+2(1-q)N/N=2-q)。

如果y*很低,将导致所有的求职者都会选择y=y*的教育水平。很明显,对所有的求职者而言,他们的决策标准都是:

从y=y*获得的净收益≥从y=0获得的净收益

对L型求职者而言,这就意味着w(y=y*)-CL(y*)≥w(y=0),也就是2-q-y*≥1

即1-q≥y* (a);

对H型求职者而言,这就相当于w(y=y*)-CH(y*)≥w(y=0),也就是2-q-y*/2≥1即1-q≥y*/2 (b);

根据推导可以认为:L型和H型的求职者都会将教育水平选择在y=y*的水平上,这造成了两类求职者混同。

4利用模型分析考研热现象

对于雇主来说,现在的本科生多如牛毛,硕士、博士相对来说是少数。于是,雇主的信念改变了。他在想,“y*=硕士”才是一个合适的工资水平分水岭。如果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是y<y* ,那么,雇主认为这个求职者为L型,只愿意支付W=1;如果y,即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是y≥y*,那么,雇主认为这个求职者为H型,支付给他W=2(这里假设1<y*<2,即保证H型求职者可以获得净收益)。

1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 篇十二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供求分析,房价收入比

1 我国经济适用房的供求分析

1.1 我国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分析

根据《2007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 我国经济适用房历年开发规模, 可以从完成投资额, 新开工面积, 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这4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情况。

从完成投资额方面看, 1999~2007年环比增长速度分别是24.12%, 10.55%, -1.77%, 5.60%, -2.51%, -14.38%, 32.73%, 19.12%, 因此, 从总体趋势上来看, 经济适用房的完成投资额是在不断的稳步增加的。

从新开工面积看, 1999~2007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是33.82%, 9.08%, -8.91%, -0.96%, -17.48%, 24.64%, 9.85%。

从销售额来看, 1999~2007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3.09%, 10.30%, 3.01%, 7.80%, 9.36%, 5.49%, 8.77%, 6.61%。

从销售面积看, 1999~2007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9.2%, 6.95%, -0.045%, 0.038%, -18.84%, -1.74%, 4.12%, 5.10%。

从每年的新开工的面积和销售面积的比较, 每年的销售面积都小于新开工面积, 而且每年的差额都还比较接近, 所以, 经济适用房每年都有一定的存量房。

从销售额角度看, 虽然新开工面积是稳定的, 但是1999~2007年的销售额是稳步增长的, 而且于2007年达到销售额的顶峰。从侧面也可以看出, 每1㎡的单位售价不断的提高。

从销售面积来看, 1999年是近9年中销售面积最少的一年, 2000~2003年销售面积稳步增长, 而自2004年开始, 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面积却稳定在3200~3500万㎡之间, 笔者估计, 由于期间经济适用房的单位面积售价增长迅速, 而中低收入者的购买力没有实现同步增长, 所以销售面积始终在一个水平内徘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年都有一定的存量房未销售。

从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面积占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之比, 可以看到, 2000~2003年, 经适房的销售面积始终占到商品房的销售面积的10%以上, 其中2000年这个比值达到最高, 为20.18%。然而自从2004年开始,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速火爆和经适房价格的水涨船高, 而中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没有同步增加, 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面积占商品房的比重迅速减少, 从2004年的8.53减至2007年的4.53。经济适用房在整个房地产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这也说明了过低比重的经济适用房不能满足我国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

1.2 我国经济适用房的需求分析

购买力或者可支配收入, 是决定居民消费的重要约束之一, 购买力水平越高, 对于高价格的商品的消费能力,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相对来说, 就是更高的。而住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毫无疑问, 也自然服从这个规律。由于保障性住房的主要销售人群就是中低收入者, 所以如果其价格仍然较高, 则不能让中低收入者以现有的收入情况购买, 也就无法达到保障性住房“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的要求了, 违背了保障性住房的初衷。下面, 笔者以经济适用房为例, 通过对北京、上海、重庆、西安四个典型城市经济适用房房价和居民购买力的比较, 来分析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旺盛, 但是购买力明显不足的问题。

2008年, 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52元, 即平均每月2062.67元, 而农村的人均纯收入10747元, 即每月平均为895.58元。而北京市的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最低为4260元/㎡, 这就意味着对于一户拥有平均收入水平的城镇家庭来说, 收入要翻倍, 都不能达到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目的, 显而易见, 收入水平位于平均收入水平以下的家庭来说, 想要购买经济适用房更是难上加难。

再以重庆为例, 2007年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70元, 即964.167元/月。而同年, 由重庆市物价局审批通过的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 最低的为2162元/㎡, 最高的为2660元/㎡。以此标准计算, 收入未达到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的购买者, 必须用每个月工资至少2倍的收入来购买最低价格的经济适用房尚有很大困难, 更别说低收入者了。

再看上海, 2008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0257元, 即1688.08元/月, 而同年的上海经济适用房的稳定价格为6000元/㎡。两者比较, 差距不言而喻。

最后, 以西北的典型城市西安为例, 根据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的相关测算数据, 2008年西安的经济适用房的均价为2500元/㎡, 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07元, 即1267.25元/月, 从数据比较可以清晰看出, 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只能达到经济适用房房价的一半左右。

从北京, 重庆, 上海, 西安这四个经济适用房的典型城市来分析, 不管是北京上海, 还是重庆西安, 居民对于普通商品住房的购买力明显不足, 房价收入比过高, 即使居民有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意愿, 也没有相应的购买力作为支持, 因此住房需求自然就减少, 住宅交易也随之萎缩了。与此同时, 不该忽视的是, 居民对于价格远低于市场纯商品房价格的经济适用房的购买欲望仍然十分强烈, 开发经济适用房, 不仅仅是要从政府和开发商已经确定好的计划出发, 更要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为切实出发点, 以市场分析为基础, 依据市场的需求和中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做到有序开发, 不能一味开发, 消费者购买不起, 造成经济适用房的空置和浪费, 要真正做到为民所想, 为民所做, 为民所用。

2 我国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分析

2.1 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和价格指数的分析

根据《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数据, 可以绘制下图 (其中销售价格单位为元/㎡, 价格指数为上年=100) :

从上面的统计图表可以看出, 从1999~2007年,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是稳步增长的, 虽然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 但是仍然属于正常的发展速度。从2004年以后, 虽然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是逐步增长的, 但是环比增长速度却是有所放缓, 因此, 从1999~2007年这9年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 经济适用房是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 供给和需求都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2.2 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均价保持相应的增长

图6是1999~2007年我国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均价和普通商品房的销售均价的比较, 在1999~2007年之间, 商品住宅的销售价格曲线和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均价曲线是朝一个方向发展的, 且曲线中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差值区间。这说明我国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的房价保持稳定的同步的增长。但是从2005年开始, 我国商品房的增长速度加快, 斜率变大, 而经济适用房的斜率几乎不变, 以稳定速度增长, 体现了我国商品房住宅市场的火爆与经济适用房的稳定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3 经济适用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收入比较

对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比较, 国际通用的指标是房价收入比。根据国际惯例, 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其公式为:房价收入比=住宅价格/居民家庭收入=

(住宅销售单位面积价格×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家庭平均人口) ÷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平均人口) =住宅消费单位面积价格×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根据《2008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的相关数值进行计算, 其中经济适用房的住宅面积按照惯例选择70㎡, 而商品房的住宅面积则选择90㎡, 则2007年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房的收入房价比如下表:

从商品房收入房价比和经济适用房的收入房价比对比来看, 笔者发现越是收入越高的群体, 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房价收入比的差额越小, 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是普通商品房对于高收入和最高收入的群体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选择。对于商品房, 只有高收入和最高收入者才的房价收入比是落在3~6区间内的, 其他群体房价收入比都远远高出6倍的范畴, 因此, 对于其他群体, 想要依靠工资水平来独立进行商品房的购买是基本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会通过商业贷款来提供住房按揭的原因。

3 政策建议

从价格角度看, 我国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相对于居民购买力而言, 经适房房价过高的问题, 因此, 要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规范住房公积金制度

规范住房公积金制度, 提高公积金在居民住房支付中的作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职责, 建立和健全住房公积金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 切实担负起决策和管理责任;加强住房公积金的宣传工作, 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力度, 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和相应的归集率;要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按照《条例》规定, 建立规范化的运营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提高职工住房支付能力中的作用, 规定住房公积金只能用于发放职工住房消费贷款;加强全社会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归集、管理和使用等项工作的监督, 保证住房公积金制度依法建立和健康发展;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住房公积金的安全运营, 防止资金流失和信贷风险。

3.2 大力发展商业性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简化住房抵押贷款的业务流程, 为购房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银行必须与保险, 公证, 房屋登记等部门协调运作, 减少互补衔接, 互不相容现象, 尽可能做到政策, 办法收费标准统一, 运作透明精简, 形成完整流畅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流程, 为购房者提供方便服务。

加大个人住房贷款的宣传力度, 提高商业银行的营销水平。银行要通过各种社会媒体大力宣传, 鼓励居民贷款购房。银行作为贷款经营机构, 要转变经营思想, 树立市场营销观念, 培养员工自觉的服务意识和客户意识, 变被动为主动,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机制。

培育个人住房贷款中介服务机构, 解决借款者在办理贷款过程中孤立无援的问题, 同时也使银行可以全面利用中介机构的服务, 如价格评估, 抵押登记等, 来推动银行对于经济适用房贷款。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贷款保险机制。一方面有效地提高贷款的安全度, 解除银行办理该项业务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由于保险机构扩大了业务领域, 增强了其理赔能力, 能给清偿能力不确定的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购房借款机会。

参考文献

[1]曹星.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建立全新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J].开发导报, 2006, (12) :65—66.

[2]魏珊.滕晓浩.构建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6, (9) :152—153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实习记录下一篇:秋天的叶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