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2024-09-16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精选12篇)

1.《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篇一

寒假前的一个研讨会上结识了贾容韬老师,他在积极推广自己的教育方法,他倡导的“在爱中管教”的方法,与我提倡的“信念法”高度相似。

我把我写的《你的思维决定一切》赠给了他,他也回赠我他写的《家庭教育中国行》,贾老师的言行令人折服,书里面的案例令人惊叹。

下面引用一个贾老师的案例:

某高一男学生在校多次打架,虽不是主要责任者,但其平时的恶劣表现(打架、旷课、逃学)令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非常头疼,因为他总在班里起哄,影响大家学习。这次,学校下决心要开除他了。

他的妈妈得知后,到学校求爷爷告奶奶,赌咒发誓这是最后一次。学校见她可怜,就立下字句,再犯事一定不容,最后给了留校察看处分,以观后效。

孩子妈妈也一筹莫展,孩子倒是老实了,从此上课天天睡觉,而下课就精神百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这时她向贾老师求助。

贾老师告诉她:“你先假设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呢。”哈哈,假设,这太搞笑了。

贾老师接着说:“他一回家,你就说:回来啦,在学校学习很辛苦吧,在家多玩会儿吧,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这位妈妈一听就傻眼了,说:“不可能,他光在学校睡觉呢,一点都不学,这话我说不出口哇。”贾老师说,你先对镜子练习,练好了说,天天说,就会有用。

死马当活马医呗,这位母亲就天天对着镜子练习:“你回来啦,在学校学累了吧,在家多玩会儿吧,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呜呜呜呜”,说着说着她哭了起来,因为这太违背自己的内心了,说的话太不符合实际了,太假了。

但她天天练习,冲着镜子练了一个月,终于能说出口了,能说顺嘴了,下午放学他儿子一回来,她就低着头(因为她怕儿子看出心口不一的眼神儿)冲着儿子说:“你上学辛苦了,在家多玩一会儿吧,我去给你做好吃的。”

小淘气多聪明啊,一眼就识破了,冲他妈妈说道:“你少来这套,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也就是你爱说什么说什么,反正我回家就玩游戏,唉,实验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此后的时间里,这位母亲天天这么说,他儿子天天回来都能听到这句话。她说了15天后,她自己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她后来说:“我越说越感觉是这么回事,我儿子在学校就是好好学习的,他就是优秀学生。”我的妈呀,谎话说得自己都信了。

奇迹发生在第xx天,她儿子竟然开始回家写作业了。此后一段时间捷报频传,老师联系家长说“你儿子开始交作业了”、“交得越来越多了”、“不会的还知道问了”、“有几科不低分了”、“小测验竟然有及格的了”,几个月后,这个小东西竟然在大考中夺得全班第一,真的成了其他学生的榜样,真的成了优秀学生,全校都震惊了。

关键就在于妈妈的改变,她天天冲孩子念叨那几句,越说越像真的,说多了,孩子心理自然有了压力,感觉自己再不加油学习就对不起自己妈妈的这几句话。

这与我提倡的“信念法”的理念完全一致。学生都反映念叨完目标的感觉:有劲儿了;不困了;有思路了;心能静下来了;再玩有负罪感;一拿手机就感觉有事还没干完;感觉再玩就对不起自己;感觉有力量推着自己学习;感觉不想贫嘴了;感觉对不起家长;感觉对不起老师;不想玩游戏了;有愧疚感,所以要好好学;感觉上课精神了;感觉效率提高了;感觉背东西快了;感觉有奔头了……五花八门,要是心里没有目标,他们玩起来可带劲儿了,哪里有玩够的时候,哪里有什么负罪感,高兴、傻乐还来不及呢。

“强化目标……”是我们开学时主席台大屏上的字,的确每个人都需要有目标。学生也需要学习目标,如果每个学生都有了学习目标,无论是像贾容韬老师这样的,通过家长不断地暗示、催眠、提醒,或是像我这“信念法”一样积极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都可以使学生自主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2.改变孩子,先改变爱他的心态 篇二

真正的爱是恒久的“忍耐”与“支持”

儿子小时候有个绰号叫做“小阿里”,会被取这个绰号的原因,是因为他皮肤黝黑,肥肥壮壮,长相似微缩型的美国拳王阿里。但这个小阿里在性格上却与拳王阿里南辕北辄,非常的胆小懦弱。他的胆子甚至比小他三岁的妹妹还要小!为了磨练他的胆识,我常常故意遣派他去巷口小店买东西,但每次他都要拉着妹妹陪伴。

女儿至今喜欢说一件糗事来消遣他:某次只有儿子和她两人在家,儿子害怕地抱着妹妹痛哭,妹妹安慰他:“别怕,爸妈一下子就回来了!”

除了胆小,儿子还有遇事犹豫不决的毛病,即便是让他选择要吃哪种冰淇淋,他都会犹豫半天难以决定,最后问我:“妈妈,我要吃哪种冰淇淋呢?”

初看到儿子处处表现出懦怯的模样,我也着急生气,因此难免会焦躁地对他大吼:“你怕啥啊,别的小孩都敢做的事你为什么不敢?比妹妹胆子还小,真没用!”“就会哭,小朋友欺负你,不会去告老师啊!”后来发现,这些斥责不仅无益于改善他懦怯的习性,反而让他更像个受虐的小媳妇,一言一行更拘谨胆怯,随时窥伺着我的眼色说话做事。

某次我和丈夫在逗弄着女儿玩耍,无意间眼光一转,看到缩在一角的儿子用着极其羡慕渴望的眼光看着我们仨组成的“天伦图”,儿子的眼光让我心头一震,满怀歉疚与惭愧地想:“他也是我亲生亲养的,如果连我这个母亲都不能去爱他的话,怎么能期待别人会爱他?”

而真正的爱是什么?不就是应该不管孩子是否合乎自己的期待,都能无条件地去接纳他的好和不好吗?从那日起,我开始认真学习有耐心地去教导和等待儿子“变好”。

怕失去妈妈的爱,常是造成孩子胆小懦怯原因

我在耐心观察中发现儿子之所以胆小,其实来自于他天生敏感与自尊心强的个性,以及我们没有给他建立安全感和培养他的自信心,他的胆小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至于他的犹豫不决,一方面要怪我太大包大揽他的生活,未曾有计划性地去培养他自己拿主意;另一方面则是出自儿子太过于想讨好我这妈妈的心,以为顺从母意就可以博得妈妈的欢心。

我试着去放低对儿子期待的标准,用半鼓励半强迫的方式来增加他的胆量和决断力。比如说带他去逛卖场、书店或玩具店时,我不再独断独行地替他做决定购买什么,而是放任他犹豫不决地挑选再挑选,不催逼他快做选择,并把钱交给他让他去跟店员购买,我自己则远远站在一边观看。

记得他第一次独力挑选并购买一幅古董汽车拼图时,小脸兴奋骄傲得像朵怒放的太阳花!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吻,竖起大拇指夸赞他:“儿子真棒,会自己选东西和买东西了!”我回去后还跟他讨论,他为何会挑选这个拼图,他大人气十足地跟我分析,他在挑选过程中观察比较了其他玩具,发现其他玩具玩法太简单了:“我玩一下子就会觉得没意思了,这个拼图可以玩得比较久。”

我心里暗暗吃了一惊!体会到在大人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小玩具的选择,但在小孩的思维中却是一个需多方考量的大决定,而父母若肯信任孩子的能力,愿意放手耐心去等待他们做自主选择,那么这一次次选择,就会成为培养孩子观察、比较、分析、判断与决定的锻炼良机!

在放手让儿子去做这些“小东西大决定”的过程中,我看到儿子像是一朵花般慢慢地绽放出自信的风采。

当年那个爱哭懦弱的儿子成长后有了180度的改变—— 在读大学和研究所时,他可以在面对故意“找碴”的评分老师,胆虽惊但色不怯地陈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在面对我质疑他继续进修建筑,并且放弃知名大学去读纽约一个虽在当地建筑业界受推崇,但在台湾却知名度不高的艺术学院是否合适时,他可以态度温和却坚定地跟我说:“妈妈,我的选择我负责!”并以他通过网络了解到的那个学院的教学信息,来作为支持他决定的论点。

3.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书笔记 篇三

教育孩子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话题,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想法,传统经验也好,某个教育专家也罢,无一例外都是希望能够把孩子教育成大人喜欢或者社会认可的人才。只可惜每个人拼凑出来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教育片段,不成系统,不能完美地满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教育困惑。读了贾容韬老师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悟。

教育孩子不是满足大人的教育愿望,而是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成长,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自己独立做自己的事情,在我们无聊的时候陪我们打发时间,可是如此的教育期望到底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结果不得而知。

生而为人,总是想着改变别人,甚至奢望可以改变世界,其实最应该改变的就是自己。改变自己需要勇气,改变自己需要理念,改变自己需要否定曾经的自己,开拓崭新的自己,自己改变了,理解世界的角度也便改变了,同时意味着自己眼中的世界也会改变,教育孩子亦然。

作为功利性的家长最先改变的便是以自我为中心,去阅读,去学习,去反思,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去鼓励孩子,去相信孩子,去改变传统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思路,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各项人格发展。去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去修心,去修夫妻关系,去培养优秀家风。

4.《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篇四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任凭你有多大的,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轻信道听途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遇顺坑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起要报.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人生最可恶的是淫 乱。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是。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是念佛。

一个人的,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丰饶。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能付出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情生智隔。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把自己的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交给别人。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近矣。

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短暂。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护短心内非贤。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5.没钱的时候先要改变自己人生哲理 篇五

没钱的时候,先要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一些坏习惯,厚积薄发,别在没钱的日子里等待,改变混吃等死的行为,坚韧,自强的改变自己的环境才好。

一、没钱的时候不要悲观,一个悲观的人做事情必然只往坏处想,要看到积极的东西,事物总是在发展中前行,没有一成不变的贫困,只有不思进取的`懒人。

二、要懂得借力打力,自己没有钱,但是要有一个好使的脑子,要懂得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自己运气不好,就需要找到运气好的人来改变自己,再苦再累,别忘了搞好圈子关系,这世界,单打独斗不可能成功,需要借力打力才能赢得人生。

三、不管在哪一种情况下,都需要有一个做人的原则,那就是诚信与善良,尤其在没钱的时候,你仍然虚情假意,骗吃骗喝,你的下坡路只会越来越长。

四、要给自己定的目标,男人没有野心何谈成功,没钱的时候要有目标的活着,要能控制自己。

五、穷则思变,一个人如果一直处在穷人的环境里,就失去发展的机会,改变环境,就要脱离当前的环境,寻找实现自己理想的有利环境去发展。

6.要改变生活,先学会讨好自己 篇六

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对小玉蝴蝶的发卡,并夸我戴上像公主一样。小孩子的虚荣心是多么容易满足啊,那一刻,我真感觉自己变成了公主,还是国王最小的那一个公主。

于是,在我戴上小玉蝴蝶发卡的那个下午,我快乐地飞翔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四处高谈阔论,大家也跟我聊得热火朝天,惊讶于原来我这么有想法。

临近放学,陶醉在幸福中的我忍不住暗自感慨:“这个发卡还真有魅力啊,大家竟然都开始喜欢我了。”

就在这时,我的同桌忽然说:“哎,你今天戴了漂亮的发卡啊。”话音落下,其他的人才围过来发现了发卡。

原来,吸引他们的并不是什么小玉蝴蝶发卡,给我带来好运的也不是什么小玉蝴蝶发卡,真正为我改变境遇的,是一颗由内而外地散发快乐的心。

无论是你遭遇旁人的冷眼,还是遭遇命运的不公,如果生活还要继续,痛苦无济于事,何不讨好一下自己呢?

如果你不能給自己带来快乐,那么你更不能给世界带来快乐;如果你不能给世界带来快乐,那么世界反馈给你的快乐将更加少得可怜。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就得从自身的快乐做起。

所谓讨好自己,就是一种生产快乐的能力。我们只有首先愉悦自身,散发快乐,才能由己及人地去爱世界。否则,一个连自己或家人都爱不好的人,凭什么要求世界温柔相待?

当你想要去讨好世界的时候,不妨先学会讨好你自己,然后你会发现,讨好这个世界,并没你想象得那么难。

(摘自人民网)

(责编 满天)

7.《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七

最近读了一本好书《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收获颇多。

这本书的主要告诉我们是:我们都是这个地球村的一分子,都对地球和人类的未来负有责任。我们只要改变自己,就能对这个世界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全书不但有对这一理念的生动阐述,还有具体的行动指南和建议,鼓励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从我做起”,“完善自己,奉献自己”。书中除了克雷格和马克兄弟的亲身经历,还特别邀请了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约旦王后努尔、英国女人类学家珍?古道尔、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图图大主教等杰出人士,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从而使全书有着极强的可读性和巨大的说服力。

相信,与我一样对生活感到不满、对这个社会感到有些失望的人还大有人在。从微博、微信和QQ群中漫天转发的各种负面小道消息,从网络时事新闻事件报道后面的各种谩骂留言和评论,我们也不难发现如今身边的“愤青”是越来越多。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总是经常在抱怨和发泄。抱怨国家对外软弱无力,对内却强硬无比;抱怨官场钱权交易盛 行,腐败成风;抱怨普通民众买不起房,生不起孩,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生活成本日益高企;抱怨两极分化越来越大,富人开着豪车、住着豪宅、打着高尔夫,整天过着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生活,而贫者却是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居无定所;抱怨自己满腹经纶、志向远大,却总是怀才不遇……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诸多的抱怨能解决问题吗?能改变现状吗?显然不能。一味地抱怨和发泄其实没有任何意义,那样只会使我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消极。如果每个人都只看到令人痛恨的社会阴暗面,对生活充满了抱怨,对世界充满了仇恨,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就将陷入苦难之中。

8.《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篇八

一、尽可能多“陪伴”孩子

书中说“陪伴是送个孩子最好的礼物”。这句最普通的话,却道出了当前家庭教育出现诸多问题的本质。由于是心理教师的缘故,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极其家长。每次咨询过后,我都会深深感慨,是无知的父母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造成的啊。结果,当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便到处求医,急于求成,往往使得问题愈演愈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陪伴”需用心,才能与孩子同呼吸,共成长,才能深切地感知孩子的点滴变化,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才能进行最有效的对话以及积极的影响。张老师说,要千方百计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深感在这一方面,我做的还不够,每每工作压力比较大时,回到家,除了陪他写作业之外,更多时间会用于完成白天没完成的工作或看书、写文章,与孩子贴心的语言交流太少。难怪,儿子在看完《美丽的契约》时,忍不住跟我说:“妈妈,我希望你像宋丹丹演的花美丽一样幽默!”小小的他,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尽可能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找我咨询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同伴交往方面出了问题,导致心情抑郁,不能静心学习。这与他们从小缺乏与同伴广泛交往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张文质老师说:再也没有比把孩子单独关在家里对其进行教育更糟糕的事情了。我很赞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同伴的影响、教育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同伴之间的互相教育可以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他所在群体的潜规则,从而尽快适应这个集体,进而获得被接纳感与安全感。没有实战经验,没有与同伴之间交往的喜怒哀乐,那多么详尽、完备的技巧训练也无法帮助孩子学会与各个类型的同伴愉悦交往的秘诀。

三、做好培养“丑小鸭”的长期准备

母亲过于好强,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好事!不妨把孩子想得普通一些,做好跑一场超长距离的马拉松的准备。这样,父母的心态就会平和得多。在这一点上,我深感自责。我把最大声的斥责献给了孩子,甚至有时还会气急败坏地对他动用武力。

实际上,孩子就是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多次重复犯相似的错误也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更有耐心一点,动脑筋想出更有效的办法,灵活帮助孩子改进呢?张老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育儿经验毫不保留地写在了书中,让读着这些文字的我内心平静了很多。我们都是平凡的“丑小鸭”,但都有机会找到让自己幸福、快乐的方法,那么,我们对孩子的要求的目标为什么不可以是普通而又快乐的人呢?

四、鼓励孩子找到自己“迷恋”的领域

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那将是快乐无比的事情。从小,喜欢画画的我,一直遗憾于自己没能获得父母的支持,也没能坚持下来。看到儿子同样喜欢画画之后,我很高兴,于是,迫不及待地给他报了画画辅导班。原来他一天可以画上十几张画,快乐无比,可如今,一周却只画一张,好像在完成任务一样,技巧提高了,但兴趣锐减了。

我知道,是我的要求过于苛刻的缘故。张老师说鼓励孩子找到“迷恋”的领域无比重要,可以让孩子最终过上有目的的生活。于是,我不再提有形的要求,而是默默在培养于坚持自己的爱好,让他看到我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中的快乐。

9.抱怨他人不如改变自己读后感 篇九

我们生活在这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时会让我们感到困惑、迷茫和无助,当所有的矛盾没有化解的办法时,我们就开始抱怨,抱怨自己的无能,抱怨他人的薄情,抱怨社会的不公,在这诸多的抱怨之下,我们变得郁郁寡欢,整日看不到笑脸,这世界也因为我们的抱怨变得黯淡无光,没有意义……这时的我们挣扎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牢笼里,自怨自艾,艰难度日,熟不知外面的世界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抱怨而改变,外面的世界依旧精彩,而我们仅仅需要的是改变自己,打开桎梏我们的牢笼,快乐就在眼前。

最近有幸研读了李津老师的励志书籍《抱怨自己不如改变自己》,受益匪浅。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是否也经常怨天尤人呢?这本书犹如一盏黑夜明灯,让我在遇到困难时不再迷茫,奋勇向前;这本书犹如一位良师益友,为我答疑解惑,陪我走向正确的人生旅途。让我明白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而改变,我们不能要求环境适应我们,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命运,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改变自己。

工作中、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我干的工作不少,为什么我的工资那么低?工作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我还在原地踏步?同龄的孩子,为什么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为什么人家可以开豪车,住别墅,我却还是一无所有?诸如此类……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所做的工作的价值何在?工作中我们是否在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极上进了呢?还是终日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当我们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时,是否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了呢?当我们羡慕别人过得好时,是否看到别人背后的艰辛了呢?与其无休止的抱怨,不如从自身找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孟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君子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给别人。生活中,挫折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怨天尤人只能让你看不清失败的真相,接着犯同样的错误,而懂得从自身找原因,并从中积极吸取教训的人,才能真正有所进步。

改变自己,就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多考虑事情的缘由。当抱怨自己的时候,就要想想自己问题出在哪里,试着学习接纳自己的缺点,不能因此自卑堕落,学会欣赏自己,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勇敢接受一切;当抱怨别人的时候,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做错的地方,得宽怀处且宽怀,用包容的心对待别人,才能收获别人的肯定与支持;当抱怨社会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个眼光看世界,命运都是公平的,在关闭一扇大门之时,必定会留一扇希望之窗,打开窗户,外面就是一片蓝天,我们看待世界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10.《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篇十

想改变个性,先改变习惯

改变心态,习惯就改变;改变习惯,行为就改变;改变行为,性格就改变。当你想改变自己的个性,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的.习惯。

「想改变,你得先认清现实;想进步,你得知道自己身处何地。」

许多人往往都没有察觉到,其实自己深受着生活习惯的影响,无论是行为还是做事方法上,当你愿意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习惯,才有机会改变结果,以才能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个性。

想改变体质,先改变饮食习惯

你吃什么东西,就会拉什么东西出来,你的身体完全受到你的饮食习惯影响,许多人抱怨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但却从未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改变了,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体质,也才能越来越健康。

「人类寿命的长短不是依先天因素来决定,而是深受饮食、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的影响。」

想改变气质,先改变内涵

一个人有没有气质,不是外表能决定的,而是靠内涵决定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气质,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内涵,而一个人有没有内涵,则是长期时间累积下来的结果。

许多人弄错了方向,以为改变自己的外在,就能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气质,但却在聊天时败露了,一个人有没有内涵,决定了一个人气质的表现,即使没有足够好的外在,但有充分的内涵,外表所展现出来的就会不同。

想致富,先改变思考方式

「如果你潜意识里的「金钱蓝图」不是把目标「设定」在成功,那么你不论学了什么,懂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不会有任何效果。」

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决定了他的行为,而行为造就了一个人有没有办法致富,想致富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看待金钱的方式。

11.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 篇十一

有一位年轻人,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高僧就带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以上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或许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往往要求改变别人的情况较多,而改变自己的情况较少,这是为什么呢?

请就“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命题依据】

本题着重引导学生从作文的基础等级着手,从发展等级着眼,从构思谋篇的立意运筹,从现实和理性入笔,以形创新,以意制胜。【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其寓意比较浅显,不难理解。但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辨关系。从话题内容看,“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要辩证地对待,辩证地分析,在写作中不能失之偏颇。(2)联系实际。从材料提示看,与寓言故事中类似或相反的情况很多,在写作时,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言之有物,不能脱离实际,空发议论。

(3)形式灵活。从写作要求看,文体自定,形式灵活。若写成议论文,重在旨意;若写成散文,重在情趣;若写成小说,重在形象。【例文】

变„„变——变不变

“我是太阳!”尼采在世界面前呐喊。

这句话让他成为疯子,让他在世人的鄙夷之中痛苦地结束了孤独的一生。

“上帝退场了,我便是神灵。”梵高在他破碎的世界里喃喃自语,金色的向日葵无法温暖他性格中的阴暗与潮湿,在精神分裂的残忍欺凌之下,他扣动了扳机,平静地躺在热烈的葵花丛中。

他们改变不了世界的愚昧,只好努力地去诠释自己,然后以世纪早生儿的姿态被世界扼杀。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吧!像尼采,虽然他生前没有被世界所接受,可他的思想却照亮了人类文化那未曾有人涉足的夜空;像梵高,虽然他不被别人所接受,可他的作品将艺术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不要去奢求世界为你而改变,踏踏实实地去改变自己吧!世界不因一个人而存在,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强大,哪怕是光芒万丈,也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弱小,甚至穷困潦倒。世界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以同样的时间和生命,不同的是我们如何在生命的土地上播种、耕耘。也许有的人很幸运,他拥有一方得天独厚的沃土,在世界的庇护下可以轻松收获;也许有的人被世界所遗弃,只得到了一块贫瘠的山石之地,任凭洒尽汗水用尽心力也得不到与幸 1 运儿一样的快乐与光芒。于是有人开始埋怨,埋怨命运的不公,自己总是得不到与别人同等的幸福。

就像泰戈尔说的,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我们总是看到那些被紧紧锁上的门,拼命地想去打开它,却不肯转过身去看另一扇世界为我们敞开的窗。于是不停地错过,不停地后悔,不停地流泪。

张悦然说:“人是应该改变的,改变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固执与桀骜不驯,要试着用真诚去拥抱和接纳整个世界,去爱每一个最重要的人,永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让眼泪掉下来。” 是的,聪明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他们努力地去适应社会但又不舍弃自己的棱角,就像杯中的水一样,透明晶莹,既能够根据杯子的不同而适时改变自己的形状,又能在坚持固守之中滴水穿石。

人在世界上生存,接受了尘世的浑浊与苦痛,谁能泰然自若地让那些渣滓沉淀于水底而保持灵魂的澄清,谁便达到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可以改变自己,但不丢掉个性的棱角。这也许便是我们追求的极致。

【点评】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①立意深远,观点鲜明。文章告诉我们,人可以改变自己,但不应丢掉个性的棱角。一语中的,切中肯綮,有很深刻的人生指导意义。②选例精当,论理形象。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捕捉古今中外那些鲜活而富有灵性的事例,让读者在尼采、梵高、泰戈尔和张悦然等典型人物的言行中,去体会思想,去明辨是非,去领悟真谛。同时借喻手法的运用也值得一提,如:“一方得天独厚的沃土”“一块贫瘠的山石之地”,使说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③语言凝练,言辞激越,犀利敏锐,耐人寻味,催人警醒。

不能改变世界,就只好改变自己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这一切。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一切成就,都是从正确的观念开始的。一连串的失败,也都是从错误的观念开始。要适应社会,适应变化,就要改变自己。

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于是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不禁哑然。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惟一能够移动山的秘诀就是:“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同样的道理,人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像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现在在我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 2 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换环境上面,这实在是徒劳无益的。

有些事不是你想像的那样

眼见不一定为实,有时候,我们连自己的眼睛都不能能相信。

因为眼睛看到的只是最表面的东西,它代表的不定都是真相。

世界上有太多的假象,我们虽不能做到事事通透明白,但至少可以做到“凡事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假象蒙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有时更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心。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就必须要改变!如果你不改变,你就只能像你以前那样,平平庸庸、碌碌无为、渡过一辈子。

有这样一个寓言:有一条小河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流到一个荒芜的大沙漠。河流想:“我已经越过重重的障碍,这次一定不例外,同样能够穿越这个沙漠吧!”

当河流决定要穿越这个大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身体渐渐消失在松软的泥沙当中,河流振作精神。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河流沮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同样是可以得。”河流细听声音的方向,原来是沙漠发出的声音。河流很不服气的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越沙漠,可是我却做不到。”

“因为你总是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要想跨越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所期望得地方。只要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形态,让自己溶入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点化着。

河流听了沙漠的点拨恍然大悟,河流沉思片刻。自言自语说:“的确是这样,放弃我现在的形态,然后借着微风?不!不!”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叫他放弃原有的形体,那么不是自我毁灭了吗?河流踌躇的迟疑着。

这里沙漠,又用低沉的声音说:“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的怀抱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微风就会把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融聚汇合在一起,形成河流继续前进。”

那样我还是现在的河流吗?河流很困惑的问沙漠……

沙漠严肃的回答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不管你是一条河流还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就没有改变。你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存的本质。”

此时,在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汇聚成今日的河流。

想的此时,河流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融入在微风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的梦想。

其实,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历程也像河流一样,想要跨越生命的障碍,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也需要有放下自我、改变自我的决心与勇气。生命有所坚持,但是到达目标的过程要学会变通。这样才能迈向新的高度与起点。最终达到生命与阅历的不断成长与升华。

如果我们不懂得变通的法则,那么我本人就会像寓言中的河流一样,消失在茫茫无际 3 的人生沙漠之中。要让事情改变,先得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的更好,先让自己领悟到,得与失、常与变的法则。一个人如果不先改变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人格高尚、道德完美的人,那么他就很难获得成功,更谈不上去影响改变别人。

人生在世,先改变自己,进而改变生活,最后改变世界。如果同事对你不友善,你不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既是你换个工作环境也没用;如果你的销售业绩提高不了,你不去改变销售策略与为人处事之道。即使调换了行业也是无际于事的。只要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心态。相信一切皆会改变

思想的芦苇

余荣

芦影在日光下晃动,踪迹如此飘然。

是光移动了影子,还是影子移动了光。

——通记

一只小花雀停在我的书桌前,银灰色的羽毛镶着几缕红色。我盯着它的那一刹那它正盯着我,它似乎一点也不木然,小小的眼睛里凝聚着大自然万物的惊奇和智慧。它好像想对我

说什么。是它的奇遇,还是它的见闻? 我伸出手去,它却“扑”地一声飞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些许眷恋。从它最后的眼神我读到了无奈。

微风中的芦苇,柔曼妩媚。美丽的芦苇被制成了引领时尚的时装。翠绿的芦叶和银白芦花在随着风儿舞蹈。你把阳光撒在天间羽化为蝶和鸟,它们飞向清澈的天空。

我曾目睹芦苇被摧毁的全过程。往日温和文雅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粗鲁和凶残。被撕裂的芦叶在空中呻吟,被掰断的芦茎在泥水里挣扎

暴风雨过后,微微的风徐徐地踱了过来。它是来检阅战果,还是来安抚受伤的生灵? 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够了解的只有:一个强大的入侵者对无助弱者的蹂躏和残杀。

芦苇无语。几枝尚存的芦杆在风中无力地摇晃,似乎在抗议着什么,但是,没有声音。

可怜的芦苇认为自己生来柔弱本来就不具备反抗的能力。它试着再一次仰望天空,一只飞鸟掠过,把执著的求留在空中。片片乌云滚来,将可怕的阴影压向苇地,暴风雨即将来临,芦苇又在颤抖。芦苇低下了头。

芦苇再一次被摧毁。原来芦苇生来就是被人践踏的。

芦苇低头无语。暴风雨为什么那么强大呢?芦苇去天堂问上帝:“我想掌握世间百相。”“为什么呢?”“这样我就不会被暴风雨摧毁了。”上帝听后非常地生气把芦苇放在了黑暗里。

芦苇很害怕,因为黑暗的尽头是i一场更大的暴风雨。

芦苇沉醉在冥思之中如同诗人一样。芦苇对自己说:“既然我无法改变:暴风雨的残暴,那就改变自己的柔弱。吧!”

芦苇鼓足了勇气,一遍一遍地鼓励自己。它在向自己挑战。

暴风雨再一次袭击手无寸铁的大地。芦苇在风雨中摇曳。它一次一次地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经过了暴风雨的洗礼,芦苇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阳光撒在还有雨滴的芦叶上,温柔地擦干芦叶上的汗滴。这就是有了、思想的芦苇。有了思想的芦苇会笑傲万物的。

“人生之不如意十常八九”,关键在于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

境由心生,心由境造。心凉了,太阳也不再温暖;心暖了,冰川也会被融化。芦苇一次又一次向暴风雨低头,一次又一次挺直腰杆。当芦苇昂起头迎接暴风雨洗礼时,它坚强地立在了大地上。

适者生存,既然我们无力改变环境,那就只有改变我们自己了。

明天暴风雨还会来,我们是在沉默中灭亡,还是在沉默中爆发呢? 我们期待着光,那影呢?

评点

本文是一篇饱含深刻哲理的散文。作者借“思想的芦苇”阐明人生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道理,文旨含蓄但不隐晦,思路开阔而不散乱,尤其是文章结尾与题记遥相呼应,形成整体,使结构十分完整,题意深刻突出。

与 自 己 决 斗

“天哪!都已经12点了。”

我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装进箱子,“明天,我就要和他去澳州了,让我今晚好好地睡上一觉吧!”我站在镜子前,梳理好之后,熄了灯。

睡在床上,我辗转反侧。

“他,南柯,多好听的名字,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挺阳光的。可谁又知道他背后隐藏着狠毒的心啊!”

“哎,别想了,反正明天就要和他去澳州了,以后的事游玩回来再解决。”

我还是睡不着。

“他,南柯,他的钱,我跟他„„”

“反正都认识三年了,他人对我也挺好的。”

“可是,可是他不是正人君子。”

“现在的社会,有几个正人君子?”

“挺多的。”

“正人君子又怎样?穷光蛋一个,有什么用?看看这条项链,戒指,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买得起吗?”

“但是,这些项链,戒指,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东西。可是和他在一起,尤其是他给我买东西时,我心里不踏实。”

“如今社会,潇洒了,见光了就行。”

“我心里还是不踏实,万一哪天他被警察„„”

“他那么机灵,那么狡猾,没事。”

“如果,万一„„”

我扭亮了灯,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这一张清纯的脸,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拿起笔,给南柯写了一封信,我要告诉他我不和他去澳州了。

我要作回我自己。

想通了,彻底想通了。

关了灯,我终于进入了梦乡。

[短评]这是一篇以“改变自己与改变别人”为话题的随堂作文。作品细腻的心理“决斗”描写。不只写出了自己的“改变”,更明晰地表达人生价值取向。(刘龙江)改 变

万籁俱寂的黑夜,一切都沉睡了„„

“镜子”却难以合眼,它呆坐在梳妆台上,失神地望着夜空,想到明天,它开始“呜咽”了„„

“唉!咋了?老兄。”“脸”听到“镜子”的呜咽声,好奇地问。

“镜子”没吱声,想起早晨因给主人“上报”了“脸”的一些污点,说“脸”不漂亮,差点被主人摔死,这时还真有些生“脸”的气。

“怎么,还在生气?还是想想该如何逃过明天一劫吧!”“脸”提示道。“主人明天可要见他的女友了,你若再执迷不悟,可就„„”

“哼!想办法?除非你争气些,长漂亮点儿„„”镜子带着几分怨气回道。

“哎!老兄,我说,你怎么老想让别人改变来适应你呢?要改变别人,先得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

“对!改变自己。你看我,凡遇到人,我都会冲着他笑,以自己的改变达到别人对主人态度的改变,主人人缘也好,受人爱戴,我为他赢得了多大面子,他会不感激我?而你却总是挑我的毛病。说我的不是,扫主人的兴,他又怎么容你?” “‘说实话,进忠言’是我的职责,我的秉性,你让我改?„„”“镜子”分明有些怒了。

“唉!唉!”“脸”说,“你怎么死不悔改!都什么时候了,还那么顽固。只要你稍 微改变一下自己,多说些好话,主人开心,对你也有好处。再者,你不改变一下自己,可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俗话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行’。„„怎么做你看着办吧!”

“嗯„„”“镜子”若有所悟。它想到了主人曾向一位高僧学“移山术”的事,高僧的“移山术”也只是通过改变自己以达移山的。

第二天,在主人精心打扮之后,镜子按脸的说法做了。果然,待遇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被主人美美的夸了一番。

下午,主人一回来,就怒冲冲地把高高端坐的“镜子”,重重摔在了地上,还破口大骂: 6 “妈的!狗东西,老子脸上那么大一块黑斑,你却不告我,害我丢尽了面子„„”

粉碎的镜子躺在地上,委屈地哭了:“我不改变,你要摔我;我改变了,你还要摔我。这„„是„„为„„为什么? ”言罢,气绝身亡。

12.教育孩子要从改变自己做起 篇十二

有一次儿子开玩笑说,我怎么就没有遗传你一点优点呢?只遗传了你的懒。

我的懒是出名的,由于丈夫勤快,我除了自己的工作和爱好的写作以外,几乎什么家务都不做。儿子和我一样,自己的房间也不打扫,学习成绩仗着一点小聪明还不错,但就是不肯再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说怕累坏自己的身体。我想我需要改变自己了,这一切应当是我的问题。

一篇文章改变了我,也改变了儿子。那天读到一篇文章讲一个人上高中时只有一米五几的个子,而且还特别瘦小,常被同学讥笑,有一天,他从后面看自己的父亲,身体虽然也不高大,但是结实有力,自己为什么不行呢?从那开始他每天练习举重,而且努力吃鸡蛋喝牛奶。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在给爸爸帮忙时,他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竟然扛起了以前从来不敢想的一大卷帆布,他知道自己有力气了,然后到专门的训练场所继续训练,后来他不但非常有力气,还长高到一米七,连驼背的毛病也好了。

我把这篇文章读给儿子听,告诉他身体要想强壮不是靠休息,而是靠锻炼。这个故事鼓励了儿子,他的热情特别高,让我给他买哑铃,他也要练习举重。这以后,我们一家人晚上一块练习,比赛谁举的次数多,儿子因为比不过爸爸,特别卖力地练习,吃的自然多起来了,竟然主动要求每天吃三个鸡蛋,过去他可是一个鸡蛋也塞不进嘴里的`。更重要的是学习突然有了干劲,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运动竟然可以让人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我跟着锻炼,也不再懒洋洋了,觉得有活力了,竟然勤快了许多,乐意打扫卫生了,清洁的房间让人更喜欢学习了,一切变得轻松美好起来。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饭店打工实习下一篇:浅谈科技创新对证券公司发展的影响-第二次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