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共11篇)(共11篇)
1.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篇一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1.《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 —2010)适用范围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2)《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的主要内容
《基本规范》共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核心要求等五章。在核心要求这一章,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3)《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的特点
《基本规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策划(P.Plan)、实施(D.Do)、检查(C.Check)、改进(A.Act)动态循环的PDCA现代安全管理模式。通过企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这一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二是对各行业、各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基本规范》总结归纳了煤矿、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矿山、烟花爆竹、冶金、机械等已经颁布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中的共性内容,提出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共性基本要求,既适应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又避免了自成体系的局面。
三是体现了企业主体责任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思想。《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自主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
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这一定义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衡量尺度,也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而《标准化法》中的“标准化”,主要是通过制定、实施国家、行业等标准,来规范各种生产行为,以获得最佳生产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二者有所不同。
3.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要求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4.安全教育培训的组织、开展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隐患排查的范围与方法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6.隐患治理的措施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7.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的内容
辨识与评估: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登记建档与备案: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监控与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8.相关方管理要求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9.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要求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10.安全目标管理工作的内容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11.生产设备设施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12.警示标志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13.职业健康管理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14.应急救援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15.事故管理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16.绩效评定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17.《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的定位
《标准化法》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按此原则,《基本规范》是“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理应是强制性标准。但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标准体系结构看,既有《基本规范》,又制定颁布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 2007-2006)等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强制性标准。对同一个企业,同样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可能既要采用“强制性”的《基本规范》,又要优先采用“强制性”的行业规范;按国家的标准制定原则要求,基本性、基础性标准一般都是推荐性的,因此,《基本规范》是推荐标准,而不是强制标准。
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与《基本规范》的总体要求、管理模式等是基本相同的,他们从不同行业角度提出了本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特定要求,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已有相应要求的,企业应优先采用该行业规范;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没有相应要求的,企业应采用《基本规范》的相应要求。对没有制定标准化规范的相关行业,《基本规范》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标准。
《基本规范》是制修订相关行业规范的依据,在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制定、修订中,应遵循《基本规范》的要求;已经制定的规范与《基本规范》的要求、模式不同的,应按《基本规范》的要求尽快修订。鼓励相关行业在《基本规范》的基础上,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具体、细化的本行业规范。
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篇二
在前一段时间标准化实施过程中, 一些地区和企业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教育培训不深入、省际之间以及省内地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企业创建积极性不足、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进程, 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 甚至在一些政府部门或多或少的存在对标准化工作认识不深, 重要意义领会不到, 特别是对标准化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体现在具体工作上表现为不积极、不主动、不严格和不落实。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以期能为加强企业, 甚至是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提高管理水平, 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对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安全管理体系中, 涉及企业以及企业的管理工作, 主要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涉及到企业里面的员工, 这两者一方面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一方面是安全生产保护的第一对象, 在体系中占据着很大的分量;体系中还有监管部门, 这是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承担监督管理和综合管理政府机关, 另外体系中还不应该少了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的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
第一,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但是主体责任不能给全面、真正和持续落实是困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最主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强法制建设, 强化企业安全管理, 对减少事故发生,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总体感觉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 必须使企业、主要是企业法人全面、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 通过全面开展企业安全达标, 强迫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的组织、制度和管理体系, 明确企业各级人员、各个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 通过加强企业每个岗位和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第二,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的长效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 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采取的PDCA、持续改进工作机制, 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 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提高企业防范事故的能力。
第三,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政府对一般工矿商贸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抓手。一般行业由于不涉及安全生产的行政审批和许可, 政府部门想提高这一类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没有实际的操作办法和具体的规范要求, 因此, 长期以来仅仅依靠企业自觉行为进行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因而, 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政府部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可能。
同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政府部门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评, 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等级, 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各地区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不同安全生产水平的企业数量, 为政府部门加强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第四,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能够进一步规范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提高企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促进企业生产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 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从而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五年来,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强化管理和监督, 持续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三个大幅下降、一个明显提升”的特点, 但是, 安全生产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还有很大差距,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处于高位,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今后几年是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阶段。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 科学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特点, 深刻领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就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 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要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增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着力构建安全防范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 按照《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国办发[2011]47号) 的要求,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 及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全面推进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 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为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通过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论述, 阐明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关系, 以及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篇三
关键词:施工;总承包;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变得日益重要。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企业需要控制好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安全隐患,实现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许多企业对自己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管理不规范,出现要么通过分包合同推脱责任,简单的以包代管;要么下到分包单位最基层工段越级管理。国家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做好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工程总承包企业在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应负起组织策划、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的角色。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含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安全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它要求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逐一落实到每个操作岗位,每个工种、每个从业人员,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完善安全标准化考核和评级办法,对于真正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从基础上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3 做好施工总承包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总承包企业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安全标准,认真组织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和措施。
3.1 构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即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安全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设计、勘察、施工、设备供应等全部相关单位的主管领导,保证安全管理职责全部落实,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专业高效精干,要求组成人员应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或省级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同时又要有丰富的施工现场实际工作经验。
3.2 要有风险意识
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预防措施,现场施工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总承包企业HSE经理要组织各分包方安全工程师对各自的单位工程或分项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据调查分析,建筑施工中主要危险源分别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危险源识别包括: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台风、地震;造成能量和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因素,如: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
危险源和控制措施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工作人员,同时设置危险源安全标志牌。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身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危险源的撤离和警告消除必须在确定无安全隐患时才能实施。
3.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施工过程中项目的安全风险时刻存在,所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即在施工中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于承包方、施工方、项目组等要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和完善施工审查制度、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施工管理等安全制度。主要包括:
(1)施工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以责任书形式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到施工分包方、项目组和作业岗位。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制度。对工程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打桩、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支拆模板等,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审查通过后准许开工。
(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必须要求各工种各分部(项)工程定期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4)班前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制度。按要求做好记录和保存档案。
(5)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一般包括:针对危险源的运行控制编制的项目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如:《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针对具体操作岗位制定的作业指导书,如:《起重作业操作规程》;针对重大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等。在项目安全管理策划中都应明确下来,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3.4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
对于现场施工人员来说,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施工人员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从而减少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发生,使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最大程度得到控制。安全教育、培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实施。一般来说,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等需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工程的现场情况、安全隐患,项目安全管理方针政策,施工必知的安全知识,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和劳动保护意识。对于临时施工人员,需要就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教育和培训。而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电工、机械操作工、焊工等)来说,不但要让他们熟悉一般的安全教育知识,还必须根据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只有具备相关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岗位。
3.5 加强安全监查力度,防范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监查过程中,应该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来执行,对于特种施工项目必须要有特种专业的要求。安全管理中的安全生产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环境。通过安全监查,能够发现并消除施工中的危险源,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在所有的安全生产检查中,检查人员必须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精通业务,熟练掌握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行业的安全检查标准、规范;检查中检查尺度要严、要准;检查后,在下达隐患通知单的同时,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措施,便于有的放矢的进行整改。对那些管理混乱、无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项目与个人,按规定处罚。
4 结语
总之,所有参与施工和管理的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管理者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办法,从整体上将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完善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总承包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不能有半点疏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洪涛.推广标准化管理 规范项目安全生产[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1.
4.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文件修订格式 篇四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文件修订格式
为规范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文件的修订工作,使体系文件格式进一步规范化,特要求按照下列格式进行修订:
1.目的
编制目的时要简明扼要,不得存在拖拉现象
2.适用范围
例如:本制度适用于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分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管理。
3.术语和定义
存在单一术语和定义时不加数字码,存在多项术语和定义按照1、2的顺序进行排列
4.职
责
在编制职责时按照小序号编写的顺序进行如: 3.1 3.2
...............5.工作内容及要求
在编制工作内容及要求时按照小序号编写的顺序进行如: 4.1(此项做为内容的小分项标题)4.1.1 4.2 4.2.1
6.相关文件
指的是与该制度所涉及的其他相关制度
7.相关记录
指的是与该制度所涉及的相关性记录
修订事项及要求:
1、修订时将原体系文件中公司没有的部门进行归口,如安全技术部等部门;
2、修订时将能够做到的进行编制,不能够做到的不要编写,要实事求是;
3、对于不涉及的内容不要进行编写;
4、将各部门进行明确,不要存含糊不清的现象;如验收部门,要具体说明是那几个部门;
5、带有图表不能只说见图表,却见不到图表;
6、按评分办法中进行编写,不涉及的制度不要进行编写;
7、职责分工修订时,是哪个部门就是哪个部门,不能含糊其词;如检查部门、检查频率不能发生冲突;
8、对所涉及各数据要仔细考虑,不要随心所欲; 范
例:
1、目的
为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范
围
本制度适用于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的任命。
3、术
语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通过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目标的机构。
4、职
责
4.1矿山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公司经理负责各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审批及其他人员的任命。
4.2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拟定、及拟任命人员的审核。4.3分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决策本公司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确定方案,协调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4.4安全科具体负责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及对拟任命人员的审查。4.5相关部门负责拟任命人员的推荐。
4.6综合办、安全科负责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和任命人员的培训。
5、工作内容及要求
5.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5.1.1矿山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5.1.1.1原则如下:
1)符合性原则:是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规章的要求。2)充分性原则:是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覆盖每一个部门(单位)、每一级组织和每一项业务。
3)可行性原则:是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符合矿山自身特点,并结合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实际,做到切实可行。
4)从严性原则:是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依据矿山生产特点,属高危行业。5.1.1.2矿山设立安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全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矿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经理任主任,副经理为副主任,各部门(单位)第一责任人及员工代表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为安全生产委员会委员。安全科为分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常设办公机构。
5.1.2经理对拟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进行审批,并以文件形式下文到各部门(单位)。5.1.3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决策矿山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具体职责如下: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在本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
2)统一领导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决策本公司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如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经费、考核方案和重大隐患问题等,积极改善员工劳动条件,搞好安全生产系统管理。
3)确定、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组织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贯彻实施,及开展安全检查和各种安全活动。
4)指导本公司的安全工作。
5)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评选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个人,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表彰和奖励安全生产先进典型。
6)负责对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结案后,研究决定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7)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查找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1.4经理或委托安全科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5.1.4.1安全生产会议人员要求如下:
1)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原则上都应准时参加,如有特殊情况,向经理请假。
2)负责向部门(单位)传达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会议决定。5.1.4.1安全生产会议频率要求如下:
1)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总结本月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查找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布置下月的安全生产工作。
2)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末召开一次季度安全生产会议,总结本季度的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分析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查找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布置下季度的安全生产工作。
3)安全生产委员会年终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分析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查找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次年的安全生产计划。
4)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应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会议。5.1.4.2安全生产会议记录要求如下:
1)每次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必须有记录,并由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要有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的签字、会议内容等。
2)对安全生产会议中研究决策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等重要内容不准漏记或错记。3)安全生产会议形成的纪要经经理签发,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部门(单位)。4)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存安全科,年终结束时,进行汇总,并装订成册,长期保存。5.1.5各部门(单位)在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发挥本部门(单位)的职能,履行其安全职责,共同完成本部门(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5.1.6安全科作为安全生产委员会常设办公机构,具体实施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5.1.6.1矿山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熟悉矿山生产工艺、设备及人员情况,具备相应的能力,并接受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取得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5.1.6.2安全管理人员的稳定措施:
1)矿山应加强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确保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2)矿山每年应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流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了解安全管理人员流动原因,应采取措施避免因责、权、利不对等导致安全管理人员流失。
3)矿山的安全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流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要保持机构和人员相对稳定。
4)矿山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原则上不得低于同级别、同职务其他岗位管理人员的待遇。
5.1.7综合办对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能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也可进行外部培训。
5.1.8安全科通过下发文件、宣传栏、培训等方式,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机构、成员构成及其主要职责。
5.2人员任命
5.2.1安全管理者代表任命
5.2.1.1经理指定矿山分管生产、安全的副经理为矿山的安全管理者代表,代表经理专门负责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以确保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建立、实施、保持及持续改进。
5.2.2员工代表
员工代表由工会组织选举产生,报矿山,由分公司经理签发任命书。5.2.3特殊人员任命
5.2.3.1相关部门(单位)推荐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消防负责人、安全检查人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事故调查员、外部联系负责人、内部沟通负责人、风险评价人员、内部评价人员(自评员)等的拟任命人员,报安全科。
5.2.3.2安全科对相关部门(单位)上报拟任命人员进行汇总、审查、调整,初步形成拟任命人员名单,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
5.2.3.3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对拟任命人员名单进行审核,并提交矿山行政办公会讨论。5.2.3.4经理组织矿山安全生产委员会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理批准,并签发书面任命书;接受任命的人员同时签字。
5.2.3.4.1应依据风险任命员工代表,并且其比率不少于1:50。5.2.3.4.2员工代表的职责应明确,并在工作场所展示。
5.2.3.5综合办对任命人员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安全生产岗位职责,事故、事件调查技能培训。
5.3记录
本制度产生的记录由安全科保存;保存期三年。
6、相关文件
5.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体会 篇五
安全生产是每个公司都希望看到的,所以安全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规范,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实践,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质量至上”是企业的目标,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从而使得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为了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动态循环方法,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规范标准,结合自身特点和安全生产管理实践,建立、实施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通过检查、审核和评审等自我检查、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机制,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及其有效性。关于PDCA的含意,简要说明如下:
——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所期望的结果。——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检查:依据方针、目标、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并报告结果。
——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及安全绩效。
除了拟定保证安全生产的方法外,总经理还应主持制定安全生产方针(亦即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再由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审定,以明确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追求、宗旨和行动方向。现行安全生产方针如下:
a)以员工身心健康安全为安全生产管理之本,营造安全、卫生、环保的工作环境;以员工为企业核心财富,实施持续培训,激励安全行为,促进全员参与,为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b)持续做好危险源及风险的辨识评价,保障安全投入,积极开发和应用安全、健康的施工方法,强化标准化管理,追求本质安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消除或减少事故隐患,致力于实现“零伤害”、“零事故”。
c)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持续开展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深化现场管理标准化,消除物的危险状态;实施标准化作业,消除“三违”现象,确保经营生产全过程文明、安全、健康。
d)严格供方、分包方准入标准,鼓励、监控供方、分包方实施系统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共享安全管理经验和知识,不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使企业和所有相关方受益,并持续健康安全发展。要想真正达到安全生产,员工不能什么还不熟悉就上岗操作甚至有的没有安全意识。所以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所有人员上岗前应经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需持证上岗的人员必须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除了刚开始的培训还应坚持全员、全过程、长期、持续安全学习培训考核;集中办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分层次、分专业、分工序、分工种、分阶段、分岗位”安全学习培训考核等。通过以上的岗前培训,岗中学习,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以确保员工:
e)认识到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体系要求、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的重要性;清楚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工作程序等的潜在后果。
f)清楚自身工作中实际或潜在的高中度风险,以及个人工作的努力和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效益;
g)清楚自己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包括在应急救援)控制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除了上述的岗前培训以及岗中培训外还要有其他的安全培训教育:
a)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投产使用前,各主管部门应编写出新的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对有关岗位和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的岗位工作。
b)项目应针对季节特征、节假日前后,组织专门的安全教育。
c)参加特殊区域、高危场所作业(如附着脚手架、塔吊、升降机、高支撑模板等)的人员,在作业前,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d)对严重违章违纪职工、重大事故隐患与事件事故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安质部门进行单独再教育,经考核认定合格后,再回岗工作。
除了公司里要注意安全方面的教育,施工现场布置与施工管理也要符合安全要求。现场布置必须遵循永临结合的原则,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组织等要求,统筹规划,减少临时用地。施工现场的生产区、生活区的选址、布置和配套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应符合有关整洁、美观、文明、卫生、环保的要求。办公生活区布置建设安全要求
a)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应选址合理,并应符合安全、环保、消防、防爆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
b)不受洪水和泥石流威胁,避开坍方、落石、滑坡、危岩等地段。
c)避让取土、弃土场地。
d)避开高压线路及高大树木。与通讯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
e)尽可能修建在离建筑物20m、离集中爆破区300m以外,离林木区1公里以上的地区。
f)生产生活房屋应按防火规定保持必须的安全净距,锅炉房、发电机房、厨房等与其他临时房屋的距离不得小于10m。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临时库房距其它施工设施和人员住房应在有关规定的安全距离之外,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g)施工现场内的沟、坑、水塘等边缘应设安全护栏。
h)易燃易爆品仓库、发电机房、变电所,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用易燃材料修建。炸药库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在当地公安部门履行相应手续后投入使用。工地的小型临时油库应远离生活区50m以外,并外设围栏。
i)工地上较高的建(构)筑物、临时设施及重要仓库,如炸药库、油库、发(变)电房、塔架、龙门吊架等,均应加设避雷装置。
j)对环境有污染的设施和材料应设置在远离人员居住的较为空旷的地点。污染严重的工程场所应配有防污染的设施。
6.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篇六
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公司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工作的评定计划、评定方法、评定资料、实施评定、评定报告以及评定整改等工作适用于本管理制度。
第三条 管理职责
公司安委会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主管机构;
安委会主任即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工作; 安委会委员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成员,参加安全标准化的绩效评定工作,为各项评定工作提供有效的评定依据,并对工作评分;
安委会副主任,分管(安全的副职负责人)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落实。
安委会办公室即(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工作,评定计划方法草案,收集整理评定所需资料、跟踪和验收绩效评定的纠正预防方案等。
各部门、车间,各人员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评工作的被考核主体之一,应接受和配合绩效考评工作,按纠正和预防方案的要求实施整改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评工作的被考核主体之一,负责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加强安全管理,有效执行、跟踪和验收相关工作。
第四条 绩效考评的时间要求
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评工作,两次相邻的考评工作间隔不超过12个月。当公司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死亡事故时,应当重新进行绩效考评。绩效考评的具体时间应当在每年最后一次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完成之后立即开展。
第五条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履行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符合情况;
⑵安全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管理情况;
⑶上一考评周期《纠正、预防管理方案》中不合格项、改进项的完成情况; ⑷本次考评中的不合格项和改进项,提出《纠正、预防管理方案》。第六条 绩效考核流程
6.1发出绩效考评工作通知并召开首次会议; 6.2各部门、车间,各负责人组织绩效考评准备; 6.3绩效考评小组进行各项绩效考评; 6.4绩效考评结果和报告; 6.5召开末次会议。第七条绩效考核评定计划
7.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绩效考核计划。7.2绩效考核计划的内容和要求:
7.2.1绩效评定的四个方面,四个方面内容应当涵盖安全标准化的前十二项要素的项目;
7.2.2绩效考核应当以安全生产目标位基准,将安全管理工作的完成和贯彻和现场安全生产情况为考核重点,注重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
7.2.3绩效考核应当得出可量化的绩效指标,包括安全生产目标、人的行为、设备的运行、(重大)危险源的分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等; 7.2.4绩效考核应当客观,注重事实依据,不偏袒。7.3绩效考核评定计划应合理分组,合理安排时间。
7.4安委会应当对绩效考核计划进行审核,提出问题或有效可行的建议。7.5安全管理部门汇总整理安委会的意见,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的副职负责人)组织协调有争议或异议的部分。
7.6安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审批通过该计划。第八条 绩效考核评定方法
8.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绩效考核评定方法; 8.2管理文件记录的考核
8.2.1根据每月份安全管理工作的记录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8.2.1.1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数量、真实性; 8.2.1.2工作记录的及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 8.2.1.3安全规章制度合规性和适用性; 8.2.1.4安全管理工作效果评估。8.2.2各部门文件考核;
8.2.2.1各部门文件及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 8.2.2.2各部门文件保存情况。8.3现场实际考核
8.3.1对生产现场各部门采取抽查的方式; 8.3.2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 8.3.3对现场设备设施运行;
8.3.4对作业环境(卫生、警示标识、可视化等); 8.3.5其他。8.4现场或会议询问
8.4.1开展现场询问以及会议抽查询问相结合的方式; 8.4.2避免提出可以用“是”、“不是”作为回答的问题。8.5绩效考核评定应采取全面检查和项目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第九条 绩效考核评定资料准备 9.1安全管理部门
9.1.1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记录; 9.1.2日常安全工作的考核记录;
9.1.3上一次绩效考核评定《纠正、预防管理方案》的整改跟踪和验收情况。9.2设备设施管理部门
9.2.1提供设备设施计划以及计划完成情况报告; 9.2.2提供设备设施台账;
9.2.3提供设备设施验收、检维保、年检、报废拆除的各项工作记录。9.3生产部门
9.3.1生产作业过程中自查记录;
9.3.2生产作业过程各项安全工作的执行记录。9.4财务部门提供安全生产投入使用记录。9.5()提供作业人员的安全资格证书。
9.6其他部门提供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记录。第十条 实施评定
10.1绩效考核评定小组按照计划实施评定工作;
10.2评定过程应严谨、严肃,不掩藏问题,不回避问题,切实有效的考核,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10.3被考核部门应提前安排工作,保证绩效考核与其他工作不冲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0.4绩效考核评定应根据《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表》逐项逐条进行。
10.4绩效考核应发现各部门的优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提高;
10.5绩效考核应明确指出各部门的改进项和不合格项。对改进和不合格项应详细记录。
第十一条 绩效考核评定结果
11.1通过绩效考核,应当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1.2评定结果应当至少明确下列事项: 11.2.1系统运行效果;
11.2.2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11.2.3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11.2.4系统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11.2.5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11.2.6与相关方的关系。第十二条 绩效考核评定报告
12.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汇总各个考评记录,编写绩效考核评定报告; 12.2绩效考核评定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2.2.1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 12.2.2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成果或效果; 12.2.3上一次评定不合格项和改进项的整改情况; 12.2.4本次评定的不合格项和改进项详细情况; 12.2.5绩效考核评定打分; 12.2.6绩效考核评定结论。
12.3评定报告中的数据、文字应真实,有据可查。
12.4绩效考核评定报告应上报考核小组审核,由考核小组全体成员签字确认。
12.5评定报告应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
第十三条 绩效考核评定工作应召开末次会议,对考核评定工作进行总结,对结果进行通报。
末次会议应明确不合格项和改进项整改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第十四条 末次会议后,有不合格项或改进项的部门、车间应在七天内向安委会上报整改计划。
第十五条 安委会应召开会议,讨论不合格项、改进项以及整改计划,总结提出《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并纳入下个周期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
第十六条 相关部门、车间应当按照《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进行整改并在下个周期内贯彻执行。
安全管理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验收。
第十七条 绩效考核评定报告应当向公司各部门、车间发放,并在公司的公众场合公布。
各部门、车间应组织所属人员对绩效考核评定报告进行通报宣传。第十八条 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结果,应当纳入到各部门、车间、人员的安全绩效考评,并与的绩效奖金挂钩。
第十九条 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整理绩效考核评定过程中的计划、方法、工作过程、报告以及会议记录等文件,永久存档。
第二十条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持续改进 20.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持续改进工作;
20.2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报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文件和实施过程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改进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20.2.1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20.2.2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0.2.3安全技术措施;
20.2.4各项作业许可、检查表格等。第二十一条本管理制度自2012年 月
7.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篇七
公司自2015年4月起, 正式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并通过了第三方评估。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是国务院强制性规范要求。对交通运输企业 (包括缆车、索道经营单位) 而言, 实际上亦可称安全运营标准化体系。公司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目的是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预防预控机制, 通过PDCA (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循环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最终实现外滩观光隧道可持续安全运营。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主要是编制、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制定应急预案, 颁布员工手册等。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则, 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基本原则、经营管理方针、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指导思想、安全生产核心价值观、安全生产目标、服务质量目标、管理要素和适用范围。其中, 经营管理方针是“安全为先, 服务为本, 管理为重, 发展为要”。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全员参与, 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指导思想是“突出安全之重, 绷紧安全之弦, 抓住预防之纲, 强化服务之本”。安全生产核心价值观是“以民为本, 游客满意, 保障观光安全;以人为本, 员工满意, 保障职业安全;设施完好, 规范操作, 保障运行安全;全员参与, 预防预控, 保障永续安全”。
第二部分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和办法。公司共制定了8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1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5项安全运行保障制度、11项设施设备安全运行制度、3项安全生产预警预控制度、8项服务质量管理制度、5项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制度。
在43项规章制度中, 重要的有: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规定公司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每年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需规定各部门 (岗位) 安全生产具体职责, 安全生产总目标分解到各部门 (岗位) 的分目标以及考核和奖惩, 各部门 (岗位) 对自身履职情况的检查、分析和改进要求,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的处置;要求“人在其位, 必谋其职, 人在其岗, 必尽其职”, 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各项任务等。
二是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包括问责制和倒查制, 对违规、事故和经济损失进行问责和处罚。
三是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管理规定。根据安全运营和业务发展需要, 编制次年安全生产费用预算, 明确使用范围;费用提取既要兼顾安全生产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 还要考虑运营安全的实际需要;费用可用于安全生产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 事故预防措施, 应急管理, 以及安全检测、评估, 重大危险源监控整改, 安全保卫、检查, 安全技能竞赛, 安全文化建设, 客运缆车安全生产责任险等。
四是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每年年初,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提出明确、合理、量化的总目标;将构成总目标的要素、特征、基础目标作为分目标, 并形成指标体系分解到各部门 (岗位) ;全员培训, 全员知晓, 全员参与。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把握好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复评公示、奖惩到位、持续改进、目标评估等环节。
五是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作业行为管理制度。确定各类检查周期、频次、内容、方式、应用表式、统计汇总;对各作业行为制定明确要求;落实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巡视, 及时发现和坚决纠正不规范的作业行为;对不听劝阻的, 暂停其作业行为, 直至撤离工作岗位。
六是安全隐患排查分析和消除治理制度, 包括隐患排查、识别和评估, 隐患消除、跟踪和预警两方面。评估各类安全隐患的主要内容有:隐患类别、等级, 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隐患整改的目标及效果要求, 隐患整改措施, 整改资金估算等;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须做到责任、人员、措施、资金和时限“五落实”, 安全隐患排除后, 组织验收等。
七是关于加强服务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具体内容有:
1. 实施游客满意战略。
这一战略有五项核心内容:经营理念, 包括企业宗旨、精神、愿景、价值, 质量目标、服务方针等让游客满意;企业行为, 包括经营方式、服务承诺、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等让游客满意;视听, 包括缆车车容车貌、服务人员仪容仪表仪态、观光环境、标志标识、服务用语等让游客满意;安全服务, 包括观光缆车及设施安全、票制票务、服务态度等让游客满意;投诉处理, 包括投诉受理与处理流程、时限、程序、结果等让游客满意。
2. 打造服务品牌。
将“游客满意战略”内化为品牌意识, 组织员工学习服务心理学, 摸索服务规律, 开展优质服务活动, 建设品牌服务班组、服务岗位, 形成服务特色和服务品牌, 提升服务水平。
3. 弘扬先进服务理念。
公司各级管理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的敏感性, 善于从服务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中, 归纳、提练先进的服务理念, 变成朗朗上口的箴言、甚至警句, 然后向员工反复宣传和灌输, 让员工慢慢地认知和接受, 最终养成职业习惯。
4. 制定服务标准与服务流程。
公司将观光服务分为三个层面: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和精湛服务。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 找出那些容易导致服务不合格、不满意的环节, 规范操作。
5. 公布服务承诺与便民措施。
服务承诺也称服务保证, 是以游客满意为宗旨, 对游客和社会公众作出服务保证的一种形式, 是对服务标准的补充和深化。服务承诺也是企业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创新机制。服务承诺通常包含服务质量、服务时限、附加服务、游客满意度等相关内容。公司推出“游客单方认定”、“无差错服务”等服务承诺, 推出为老、病、残、孕等特殊游客提供绿色通道、在候车区设置爱心座椅、免费咨询等便民措施。
6. 树立服务典型与开展群众活动。
每年评选先进, 使先进人物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导向标和推进器, 带动群体提高服务质量。同时, 公司每年开展群众性的不同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创优竞赛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内赛保外赛”, “小赛促大赛”, 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
八是关于礼仪服务的有关规定。对服饰、员工外貌、敬语和肢体语言作出具体规定。如穿着方面须按规定统一着装上岗及佩戴工作牌;使用“请”、“您”、“不客气”、“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不讲忌语、杜绝脏话;工作时不大声喧哗、串岗闲谈;不得以任何借口顶撞、讽刺、挖苦游客, 或者使用质问、怀疑、命令、否定式语言。努力做到面带微笑, 目光交流, 传递尊敬和友善之意, 这是现代服务业的普遍要求。
第三部分是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 除明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办公室, 以及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外, 还明确了各管理岗位和一线员工的服务、技术岗位的职责。
第四部分是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制定了从业人员服务守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章守纪, 安全运营;文明服务, 真诚待客;请字当头, 有问必答;语言温和, 得理让人;服饰整洁, 举止大方;客流高峰, 热情疏导;特殊游客, 照顾到位”。还规定了各岗位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
第五部分是文件和记录。汇总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文件和管理记录 (共有38张反映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情况的记录表式) 。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其他文本
1.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健全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的应急机制。突发事故类型主要有重特大行车事故和服务质量事故、火灾、自然灾害、重大因公死伤、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等。应急机制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等内容。
应急预案还包括运营高峰时期安全运营应对机制。包括做好客流预测和保障方案, 制定应对措施;召开员工会议, 层层动员、布置、检查, 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投入客流高峰安全服务供应;对经营场所、设施设备、标识标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修缮, 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客流高峰时期值班和巡视, 加强对轨道、站台、车厢等重点部位的监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确保一线人员充足;密切关注客流动态变化, 当出现突发性大客流时, 采取分流限流措施, 如出入口暂停进入、分批进入, 分时段预售票等;通过广播等信息发布, 做好游客引导、疏导、退票、解释等工作;加强游客携带危险品、管制品及车厢内、站台上遗留物品的检查和防范;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认真处理游客投诉。
2. 员工手册
员工手册主要内容有:前言、企业文化、从业人员服务守则、涉及员工必须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 (摘要) , 以及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
8.从标准化管理到个性化生产 篇八
避免让领导皱眉的方法就是做事情要专业化。所谓专业化就是符合行业标准和职位标准,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说话做事符合自己的身份。这个符合其实就是标准化。如果你做一个报告,通篇都是文字性描述和论述,那十有八九领导会皱眉。好心的领导会指导你,忙碌的领导下次就会把这项工作交给其他人去做。所以我经常强调:平時说话、写报告,一定要有数字,要有具体的事例。比如销售人员向我推销一款MP4,我会问他这款MP4的音质能达到多少dB?都支持什么格式的Audio和Video?信噪比是多少?如果他回答不上来这些问题,那么我敢肯定他不是一个专业的销售人员。
管理的核心是标准化管理。如果你去意大利的餐馆打工,那么第一天,领班会教你如何微笑,甚至会教你微笑要露出8颗牙齿;会教你在上pizza的时候怎样端托盘最稳固;会教你怎样绕过餐厅里的柱子;端托盘的时候用几个手指,每个手指是怎样用力的;上pizza的不同路线是多少步等等。
如果你学过质量管理或者运营管理,那么ISO是必须要知道的一个名词。ISO9000甚至成了质量得到保证的代名词。其实学习过ISO9000的人都知道,ISO只是一个组织的名称----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9000只是一个过程管理的标准,它定义了整个生产流程的标准。
你去一个企业,看他的标准化做得如何就能知道它的管理做得好不好。标准化是帮助企业盈利的有效手段。甚至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
我们都知道汽车行业的鼻祖是福特。可福特并不是汽车的发明者。汽车在刚刚诞生的时候根本无法得到普及。因为整个生产工艺都是靠单独的设计,机械工程师、钣金工程师、电器工程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密切的合作。一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完成耗费昂贵。福特把整个汽车的制造流程进行标准化设计,小到一个螺丝的安装,大到整个车体的下线,都依照一个精密、完备的生产线。每一个流程都是标准化的。标准化使汽车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汽车的低成本、高效率生产又拉动上游钢铁、橡胶、玻璃、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下游公路的发展,公路的发展又拉动水泥、混凝土等建筑行业的发展。汽车的标准化、大批量、低成本生产,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经济学家说:一个汽车可以拉动一国经济。德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北京在出台政策限制私家车的数量等等,是否也要全面考虑一下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呢?)
其实标准化并不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标准化狂热者就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我们学历史的时候都知道秦王嬴政做了几件大事: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的宽度、统一税率。嬴政还做了一项千古留骂名的事情,那就是焚书坑儒。这件事应该是管理史上对标准化最狂热的一个事件。《中庸》上说“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遗憾的是,这三件事儒家一件也没有做到。而以嬴政为代表的法家做到了。焚书坑儒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行同伦”。
秦国之所以能灭六国,秦王朝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朝代,是因为他重用了法家的思想。法家的管理核心就是标准化。赏罚有标准、行事有标准、选才任能有标准,粮食储备有标准、军队管理有标准、武器制造有标准、手工业有标准、物价有标准、交易规则有标准。标准化成就了秦国、成就了秦王朝,使嬴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位皇帝。他自称始皇帝,确实当之无愧。
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第一要务是让自己做事专业化、让自己的下属专业化、让自己的团队专业化、标准化。
然而,标准化并不是管理的全部。个性化与标准化总是相伴而生。我们穿衣服不喜欢和别人“撞衫”,我们买首饰不喜欢和别人相同。所以我们知道:有钱人喜欢去找专业的设计师定制衣服,定制首饰。世界上最贵的汽车不是福特公司生产线上下来的,而是从设计到钣金都是个性化定制完成的。
DIY(Do It Yourself)一词早已不再新鲜,从一开始的攒电脑到改装汽车。现在商家推出的个性化自行车定制、个性化婚礼定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色彩,更加活泼靓丽。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标准化是管理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管理,就没有社会化大生产;个性化是标准化的起点和创新,没有个性化,标准化就成了死水一潭,就丧失了生命力。基层和中层的管理者接触更多的是标准化和规范化,高层管理者和企业家更关注的是个性化和创新。学会标准化,超越标准化,是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必修的一门课。
参考文献
[1]李福财.浅析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J].科技资讯,2012
[2]张涛涛.浅析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J].河南建设,2010
[3]李瑞云.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分析[J].科技向导,2010
[4]张瑞华.浅析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J].公路材料,2012
[5]罗云龙.我国高速公路如何推动社会经济效益的发展[J].科技向导,2011
作者简介
9.信息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条例 篇九
1 明确责任主体 强化责任落实
》依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依据管理规范,落实岗位安全基础管理职责。
》依据技术规范,明确现场管控责任。
》明确应知应会,形成岗位标准化达标手册。
》依据考评标准,明确各级考评准则。
》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
2 工作记录详实 评价监督有效
》将业务流程转化为工作流模型。
》用工作流驱动各项任务执行。
》形成详实的工作记录,体现痕迹化管理。
》建立岗位达标评价机制,体现“层层负责、逐级监督、环环相扣”的原则。突出“自主管理”的思想。
》从结果性监督,转换为过程性监督;从现场督查,转换为线上实时监管,确保工作执行到位。
3 规范安全检查 全面管控危险源
》制定规范化的多级别、多类型检查方案。
》明确检查岗位、检查周期、检查对象、检查要素。
》摒弃粗犷式的安全检查方式,实现“规范化、精益化”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检查及时、到位,保证了安全检查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4 利用手持终端 提高检查质量
》借助物联网技术,利用手持终端进行现场检查。
》在检查区域,张贴电子标签,确保安全检查到位。
》手持终端通过读取电子标签,自动识别出区域内的检查对象及检查标准,极大的方便了检查工作,提高了检查质量和效率。
》现场登记检查结果,提供拍照留痕功能。
》结合地理图形直观展现“已查、未查,及存在问题”的设施状态。
5 加强隐患整治 实现闭环管控
》建立多渠道的隐患排除和上报机制。
》以工作流为驱动,实现对隐患“上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控。
》严格把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的落实情况。
》详细记录隐患整改的过程信息。
》实现整改前后的隐患现场图片对比。
》对隐患信息实现多维度的图形化统计分析,为危险源的控制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6 明确检查主体 构建检查体系
》明确各项检查要素的`检查主体和监督主体。
》做到“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监管到位”。
》强化车间(部门)的检查主体地位,加强自查体系建设。
》强化日常安全检查的基础作用,突出专项检查的优势,发挥综合检查的监督作用。
7 强化作业管理 防范作业风险
》对危险作业严格执行“作业申请、作业审批、作业前交底、作业中监护和监督、作业后收尾”的管理过程。实现闭环管控。
》采用移动终端、施工牌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监护监督到位。
8 基于地理图形 直观展现状态
》直观展现设施分布,实时反映设备设施的管控状态 。
》及时提醒管理人员重点关注存在隐患的设备设施。
10.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篇十
管理手册
编制单位:忻州市恒邦捷达运输有限公司
1. 目的
为让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让我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快速、有序地进入标准化轨道。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内容,特制定本管理手册。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3.6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7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3.8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3.9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3.1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OHSAS18001:2007))3.1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3.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
3.13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3.14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3.15 其他国家、行业颁布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4. 定义和缩写
4.1 本文件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中的相关定义和缩写。
4.2 安全
安全是指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财产或经济损失,或危害环境的状态。4.3 生产安全
生产安全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
4.4 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标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4.5 安全绩效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4.6 道路
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4.7 道路客运经营
指用客车运送旅客、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客运活动,包括班车(加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4.8 班车客运
指营运客车在城乡道路上按照固定的线路、时间、站点、班次运行的一种客运方式,包括直达班车客运和普通班车客运。
4.9 危险源、危险源的辨识、风险、风险评价
4.9.1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4.9.2 危险源的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4.9.3 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险情况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4.9.4 风险评价是指评价危险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程度,判定为处理风险所
付出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4.10 隐患
设备、设施或作业对象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4.11 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
4.11.1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4.11.2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4.12 相关方
指关注客运单位安全行为或受其安全行为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5. 手册内容
5.1 安全标准化的工作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风险防范,提高安全生产综合部管理水平,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5.2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 5.2.1 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
5.2.2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5.2.3 规章制度文件; 5.2.4 记录表单。
5.2.5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
5.2.6 本公司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依据《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评指标要求》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建立并保持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并通过持续检查、纠正和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5.3 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评定和监督
本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和监督,按有关规定向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由上
级主管部门予以评定和监督。
5.4 本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核心要求 5.4.1 安全生产方针
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5.4.2 安全生产目标
5.4.2.1 “十二五”安全生产主要规划指标:到2015年,我司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安全生产保持持续稳定好转态势,减少和控制一般责任事故,遏制较大责任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5.4.2.2 具体目标
5.4.2.2.1 交通事故责任事故率控制在0.24次/百万车公里以下; 5.4.2.2.2 交通事故责任死亡率控制在0.024人/百万车公里以下; 5.4.2.2.3 交通事故责任伤人率控制在0.128人/百万车公里以下; 5.4.2.2.4 交通事故责任经济损失率控制在2.8千元/百万车公里以下; 5.4.2.2.5 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5.4.2.2.6 安全教育培训率100%; 5.4.2.2.7 安全岗位持证上岗率100%。
5.4.2.3 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主要是根据行业及公司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应包括百万车公里行车责任事故率、百万车公里行车责任事故死亡率、百万车公里行车责任事故伤人率、百万车公里行车责任事故经济损失率等。5.4.2.4 为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公司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奖惩办法》,将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细化并分解到各个下属各部门,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任务。
5.4.2.5 安全生产目标按进行调整。5.5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5.5.1 公司根据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了治安办、经营发展部、综合部、计财部、车队、客运办、快递、维修车间的安全职责。
5.5.2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委员会:公司安全工作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任主任,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任第一副主任,分管行政副总经理任副主任;委员包括公司各部门
负责人。
5.5.3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张斌担任组长,史奋生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各岗位负责人。
5.5.4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由李黄保任组长,刘进龙任副组长,组员包括王国华、牛全林、庞建青,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机务部,王国华兼任办公室负责人,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预防和处置。5.6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职责
公司安全生产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公司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建立了“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各部门、各部门经理、副经理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5.7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
1)公司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结合公司实际,配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公司应建立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安全管理人员包括本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应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更新。5.8 安全生产费用
5.8.1 公司建立《安全生产投入及费用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的投入,并依法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5.8.2 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
1)安全费用遵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2)公司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户核算(指专门设定一个会计科目账户进行核算)。
5.8.3 安全生产费用的支付
1)公司应按相关规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支付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确保安全生产经费及时有效投入。
2)公司要按规定的范围购置安全防护用具、落实安全措施、改善安全条件、加强安全管理。
3)公司应对安全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审计,并建立专项管理台帐。5.8.4 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
1)购置、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管理设施设备支出(如:检测线、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
2)购置、安装和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的费用(如购置、安装GPS及3G视频费用及服务费等);
3)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如灭火器或灭火系统)和应急演练支出;
4)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5)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6)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7)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安全奖励金; 8)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9)公司应对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下安全生产经费的提取做出相应调整。
5.8.5 安全生产费用台帐。公司应建立安全生产经费使用台账,及时更新台账。5.9 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9.1 经营资质和证照要求
1)公司应依法取得《道路运输资格许可证》,并持有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相应经营范围的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2)客运车辆应依法取得《道路运输证》。在规定位置放置客运标志牌,随车携带《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证明》或临时客运标志牌。
3)客运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行驶证、道路运输证、线路牌、保险单等法定证件。
4)驾驶员必须持有与驾驶车辆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从业资格证以及其他客运信息资料。
5)公司应当按照交通主管部门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客运经营活动,不得转让、出租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
5.9.2 法律法规的获取、更新与落实
1)公司建立了《法律法规的获取、更新与落实制度》,明确了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工作要求。
2)公司安全机务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形成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下发并提供给有关部门和岗位使用。
3)公司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4)公司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公司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5.10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10.1 公司根据安全生产工作需要,不断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规范和制度。5.10.2 公司至少应制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一是明确安全工作管理委员会、安全领导小组的安全生产职责;二是明确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三是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2)安全生产费用和使用管理制度
明确安全生产投入的范围,明确安全生产费用的计提、使用、监督检查等规定。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明确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内容、检查的方式和类别、组织实施、检查整改要求、监督管理与考核。4)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
一是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线从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相关部门培训与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书。二是明确实行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岗中教育、继续教育以及转岗的安全培训教育。明确培训教育的内容、时间、频率等要求。5)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明确各类安全生产会议的内容、频率,包括安全生产例会、分析会等。6)驾驶员聘用及管理规定
明确司乘人员招聘管理、培训教育管理、安全操作行为管理、考核管理、解聘管理、台账管理等内容。建立驾驶员问询及安全告知制度。
7)车辆技术维护及设备设施管理规定
明确营运车辆、随车安全设备的技术维护和管理要求。8)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制度
明确安全生产事故分类与等级、事故报告程序和时效等工作要求。9)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对各类违规违章行为予以惩处,对管理绩效好的部门给予奖励。
5.10.3 安全生产文件管理
1)公司应对安全过程中的文件进行收集归档。
2)公司的安全生产文件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规章制度、表格、传真等。5.10.4 安全档案和台账包括: 1)驾驶员档案
驾驶员档案要求一人一档,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招聘考核记录、岗前培训记录、在岗培训记录、安全行车记录等; 2)车辆管理档案
车辆档案要求一车一档,主要内容有: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技术等级评定记录、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 3)车辆技术档案
车辆技术档案由安全机务部建档,要求一车一档,包括:车辆基本情况记录、车辆维修记录(二级维护记录)、车辆主要总成部件更换记录、车辆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及其他需要归档的资料等; 4)安全生产事故档案
主要内容有:事故快报、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四不放过”处理情况、事故相关图片资料等。5.10.5 评估和修订
1)对公司安全生产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评估。
2)公司应及时对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适用性进行评估、修订。5.11 安全培训教育与宣传 5.11.1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1)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主要负责人应按规定定期参加安全生产继续教育,确保资格证书有效。5.11.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公司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持有《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5.11.3 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公司及下属单位须对以下人员进行岗位安全培训:
1)新员工:公司所有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单位教育、岗位教育二级安全培训教育,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a)单位教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单位运营生产的特性和设备的特点、工作环境范围内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方法。b)岗位教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岗位相关规章制度。
2)转岗人员:转岗人员转岗前,公司应对其岗位相关的安全知识进行培训。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参加复审。5.11.4 培训教育管理
1)公司每年年初要制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和做好记录。2)公司应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5.11.5 安全生产宣传
公司及下属单位要充分利用内部刊物、宣传栏、专项活动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时政、安全生产事故等各类宣传,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
围。
5.11.6 安全文化建设
公司及下属单位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5.12 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 5.12.1 车辆
5.12.1.1 车辆技术状况评定
1)新购车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2004)和交通部颁布的《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则》中技术等级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进行评定。
2)营运中的车辆,应定期到有资质的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检测和评定,每月不少于4次。
5.12.1.2 车辆安全设施的配置
客运车辆安全设施配置应符合GB-7258 要求。其中安全带保持完好,灭火器不少于16公斤,安全锤不少于6把,反光锥2个,三角警示牌2个,安全提示和标识等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5.12.1.3 车辆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 1)车辆定期检测
车辆定期检测也称年检,指按照车辆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对在用车辆进行的定期检验,或根据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制定的车辆检测制度对营运车辆进行的定期检测。目的是检验车辆的主要技术性能是否满足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规定。2)车辆维护管理
a)公司建立《车辆技术和维护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b)驾驶员每日发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进行,由驾驶员负责实施。
c)各下属单位的车辆应按照公司车辆维护制度进行一级、二级维护,由具备资质条件 的汽车维修厂负责实施,不得拖期和漏项。5.12.1.4 车辆技术档案
新车投用前,公司应建立车辆技术档案。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技术等级评定记录、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5.12.2 安全行车监控设备管理
所有营运车辆必须安装GPS监控系统、3G视频和智能管理系统,公司应做好对安全行车监控设备(带卫星定位功能的行车记录仪、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的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排除故障确保设备完好。安全行车监控设备应建立管理台账。5.12.3 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完善
公司制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目标和方案,逐步实现营运车辆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5.13 作业管理
5.13.1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和作业特点,建立了驾驶员、乘务员、GPS监控员等主要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指导一线岗位人员规范作业。5.13.2 行车线路及区域管理
1)客运班车应当按照许可的线路、班次、站点运行,在规定的途经站点进站及上下旅客,无正当理由或行政部门许可不得改变行驶线路,不得站外上下客或者沿途揽客;不得擅自更换车辆,或将旅客交给他人运输或者甩客。
2)客运班车应当服从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自觉接受汽车客运站的安全检查。5.13.3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纠正预防
1)公司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规定》,按规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2)公司每年对所属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性检查。
3)下属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下属单位依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开展专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排查,督促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4)公司稽查根据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5)对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一般问题和隐患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
5.13.4 车辆运行管理
1)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驾驶员应对车辆认真进行日常例检并做好记录。
2)公司及下属单位应对驾驶员出车前进行问询、安全告知,防止驾驶员疲劳、酒后或者带病上岗,并将有关道路状况、天气预报情况及时告知驾驶员。
3)客运车辆在出厂时应配置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汽车安全带;司乘人员在运输途中应负责提醒、检查并指导乘客使用安全带。
4)公司及下属单位应严禁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和超速行驶,驾驶员白天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得超过2小时,每次行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24 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 小时;
5)日运行里程在400 公里以上(高速公路800 公里以上)的客运班车必须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严禁22 时至6 时期间,在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要求的三级及以下山区道路上行驶。进入高速公路和山区道路行驶的所有客车,禁止乘客站立。
6)各下属单位应建立行车日志。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始发站、中途停靠站、终点站、停车时间以及行车中发生的车辆技术故障、隐患、事故、道路状况等。5.13.5 安全行车监控
1)公司建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运用安全行车监控系统对驾驶员运输途中超速行驶、超时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及其他违规驾驶行为进行有效监控与制止,实现客运车辆运输动态全过程的实时安全监督管理。对违章作业人员根据规定进行教育和处理。2)公司及下属单位应根据实际安排安全行车监控值班,对所有营运车辆进行实时监控。3)监控人员应每日做好监控记录。5.14 隐患排查和治理
5.14.1 公司应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类型,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安全生产隐患主要包括:
1)人的不安全因素:驾驶员资质、操作行为、驾驶员精神状态、应急处置能力等。2)物的不安全状态: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各类安全设施设备的有效性等。3)管理上的缺陷:是否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完善、从业人员是否接受安全教育、特
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
4)环境的影响:营运线路运行环境、道路状况、天气气候的影响等。
5.14.2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经营模式调整、营运车辆线路调整,从业人员岗位调整,组织机构发生大的并更等情况,公司应及时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5.14.3 公司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 a)国家及行业有关工作要求; b)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c)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4)公司对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5)公司及下属单位应根据安全生产的特点,采取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5.15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5.15.1 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公司建立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制度,根据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对本公司的生产设施设备和生产过程进行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5.15.2 安全技术和措施
1)线路开发前的的安全风险评估
公司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管理要求组织专业人员对计划开发的营运线路开展安全评价、安全风险评估,找出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2)车辆选购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范
车辆选购应按照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营运线路的特点,合理选择车型,并采购质量可靠、安全性高的产品。3)驾驶员招聘前的安全风险防范
在招聘驾驶员之前,招聘单位应严格审查驾驶员的上岗资格证、驾驶里程、安全行车信息等,经过公司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范
公司及下属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行车,落实动态监管,并重点监控超速、超载、疲劳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5.16 危险源的运行控制管理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管理。5.17 评价与持续改进
公司及下属单位对确定的危险源或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阶段性评价,确定控制管理措施,确保控制、治理结果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性。5.18 职业健康管理 5.18.1 劳动保护
公司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并制定各自劳动保护规定,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5.18.2 职业病防治
1)公司要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2)公司要对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环境进行评估,辨识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活动范围,有效控制作业人员职业病发生、发展。
3)公司对辨识出来的职业危害应按规定及时、如实的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4)公司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岗前告知。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现场,工作场所应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18.3 工作场所的卫生防疫控制
公司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须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公司要为作业人员配备防寒、防尘、防风等防护设施。5.19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5.19.1 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及下属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工作小组。
5.19.2 应急预案 1)综合应急预案
由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和生产经营特点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主要明确公司的应急体系、原则、职责和分工等内容。2)专项应急预案
由公司在辨识危险源、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潜在风险和事故类型,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和人员要求。5.19.3 现场处置方案
1)由公司或下属单位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制定和完善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具体的岗位、设备设施,现场处置方案应明确突发事件的原因、应急的人员、设备设施和处置流程等。
2)各类应急预案应该上下级之间、合同各方之间、地方应急救援体系之间相互协调互为呼应。
5.19.4 应急队伍、设施和装备、物资管理
1)公司及下属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组建和完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2)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做好应急现场救援设施和装备、物资的储备,建立动态数据库,明确参与应急响应单位救援设施和装备、物资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并进行相应的维护、保养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5.19.5 应急演练
1)公司及下属单位应根据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2)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当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与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持续改进和完善。5.19.6 应急预案的评审备案
公司的应急预案应按规定组织评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发布实施后,按规定需报集团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备案。
5.20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
1)事故报告统计:公司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制度》,明确事故统计方法和报告的程序。
2)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
a)公司应建立《安全事故处理工作规定》,明确事故发生后应的处理流程和责任追究。b)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c)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d)事故单位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做好善后工作。5.21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 5.21.1 标准化检查与评定周期
1)公司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和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
2)评价工作应形成评价报告,并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
3)当公司的组织机构、资源配置、运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时,以及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新进行评价。5.21.2 检查评定的内容: 1)组织机构的适合性;
2)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3)安全隐患整改情况;
4)安全制度的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安全生产目标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5.21.3 考核与持续改进
11.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篇十一
关键词:标准安全管理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生产形势,许多企业常常以加大考核力度来控制人员违章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但事实上效果甚差,人员的行为依然是我行我素;长期形成的不规范作业,难以通过“人治”解决根本上的习惯问题。中原油田测井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他们深知防止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和工作质量失控,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保障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中原油田测井公司坚持“标准化作业”管理,抓“三基”从标准入手,抓标准化从“三基”出发,按照“管理、创新、发展”的方针,形成了以“三基”工作理念与标准化相结合的一体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一、领导参与,制度保证,思想保障,建立完整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标准按照性质分为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按其自身属性分为部门和岗位职责、规章制度以及施工流程。技术标准是指所施工的质量、安全、环保以及施工标准,将其编成技术手册,使标准体系内容一体化、规章制度制定及修订过程一体化、施工运行一体化,使管理内容程序化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成立机构,全员动手,提供组织保障
中原油田测井公司成立了由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协助负责、安全负责人为成员的标准化安全施工组织领导机构,将标准化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采取每周小查、每月讲评、每季度考核兑现,对好的给予奖励,对差的进行处罚,有效地遏制了低、老、坏和“三违”现象的发生。
推动标准化安全施工工作必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前提。首先是提高思想素质。测井公司的工作现场大多在野外,这样的工作環境需要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同样需要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为此,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性、重要性,除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外,还要不断增强职工的实际安全生产意识,从根本上调动职工保证安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抓好抓实。其次是提高业务素质。对职工队伍的业务培训,除了正常情况下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内容外,更要加大对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教育和演练。
(二)完善规章制度,科学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为保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中原油田测井公司针对施工中的各个薄弱环地,编制了标准化小队、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操作岗、司机岗、地面岗)的标准等标准,可以说将施工全过程的规范要求集中在标准上,确保工作程序不漏项,以此达到规范的目的,为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中原油田测井公司按照分层管理、分级考核的原则,制订了《综合安全管理标准考核办法》,从标准体系的修订改善、学习培训、贯彻实施、检查验收和考核评比等各环节均作出严细、量化、操作性强的检查考核指标,并已文件的形式下发学习,纳入各基层单位年度考核指标。
2012年,测井公司又结合《中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以及《中原油田系统安全生产禁令》的要求,对公司现有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通过逐步完善,大大提高了安全标准化体系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开展活动,构建文化氛围,提供思想保障
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和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努力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共同构筑安全大堤。近两年中原油田测井公司先后开展了“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转观念、正作风、强责任、抓基础、上水平”安全主题活动;“规范秩序保畅通,遵章守法促安全”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等以及学习《员工守则》活动。测井公司将各项活动与标准化工作、“三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安全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好各项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安全竞赛活动,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职工安全技能比武”、“我为公司献一技”和“推行班组安全生产自主管理”等,为标准化安全管理提供了思想保障。
二、标准化管理带来管理工作的新变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完善的标准化管理,测井公司在安全环保、工艺施工、综合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一是标准化管理强化了职工们的权责意识,培养了责任心,营造了全员管理的浓厚氛围,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得到提高。各个基层单位都根据本单位不同的施工特点设立了安全标准点和曝光台,职工们把日常中常出现的“小问题、小毛病”通过曝光点一一曝光,引起很大反响,职工们参与自查自改的能力明显提高,一些常见的“低、老、坏”行为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二是职责划分、制度分类的完整对应标准,使公司全体职工快速了解和尽快掌握本岗位技能。以岗位技能为中心,明确各操作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和存在的风险,形成一个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团队,从而实现了由“什么人管什么事到”“什么事什么人来管”的转变。同时,还针对施工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再梳理,消除低效环节,排除障碍因素,达到施工高效、灵敏、快捷。
三是标准化管理培养了员工忠诚敬业的精神。忠诚敬业和标准管理是可以和谐共生的。标准化可以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同时间接培育普通意义上的优秀员工,使之达到劳模的工作状态和劳动生产率;而忠诚敬业对标准管理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是两者要有机结合,前者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妥协和中庸,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管理标准属于理性的范畴,忠诚敬业的特质是感性的,未来的企业管理一定是理性标准框架下充满着感性的忠诚和敬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推荐阅读: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文件修订格式07-03
安全生产标准化 七、“三同时”管理07-10
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体会07-1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论文08-12
安全生产违章行为治理管理标准07-22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07-01
石化安全生产标准化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