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电力企业文化

2024-11-16

浅谈传统电力企业文化(共9篇)(共9篇)

1.浅谈传统电力企业文化 篇一

电力企业文化浅谈

企业文化是当今世界企业治理的新思想、新理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治理思想,目的是倡导和培育企业精神,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在当前,由于理论研究及宣传的不足,在电力企业员工队伍里,人们对企业文化熟悉不一致,在我们电力企业中有相当部分人把企业文化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企业文化属于治理科学范畴,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工作范畴。一个企业要使企业文化,在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就需要认真研究企业文化的内涵,抓住其精神实质领会其精髓和精华,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企业良好的传统和作风,成为企业的无形财富,对此,笔者就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的作用与实践,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营造企业文化,确立准确可行的指导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树立一种企业的精神,培养一种企业的作风,塑造一种企业的形象,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觉悟、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企业文化需要持之以恒的建设和培养,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它要求员工在思想文化、技术、技能、素质以及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参与热情,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水平和发展速度。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文化的力量和精神的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深化改革,强化企业经营治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培育“四有”员工队伍,提高企业总体素质,增强企业活力,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电力企业要坚持文化营造与经营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治理理念,它是为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企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服务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企业经营治理,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电力企业文化应坚持领导倡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治理者文化。企业领导班子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倡导者,但企业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群众性,员工群众是企业文化设的最基础,最根本的力量,需要广大员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生动实践。只有抓住这些原则,才能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本质,才能建设好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坚持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在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不是完全包含,又不是完全重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它们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互为补充,表现为以下几点:(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

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其目的是确定

企业价值观,培育富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和塑造良好的职工企业形象,其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注重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企业文化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治理科学,它也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人的主体地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并由思想政治工作加以保障。(2)企业文化建设拓宽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还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没有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在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企业文化建设则不同,它不仅是新形势,新情况下产生的,而且,它是从本企业实际出发,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理念体系和价值观念,用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治理紧密结合,从而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3)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载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做法是由有关人员以组织谈话和个人谈心等形式来开展进行,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企业领导人为核心的企业治理人员通过培训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来进行,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于企业文化的各种载体,使思想工作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不

断满足员工对于提高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水平和参与文体活动的多方面需要。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电力企业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由于熟悉上的偏差等原因,不少企业在实践企业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仍然存在经营治理与企业文化建设脱节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全面理解落实党中心“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和有关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在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文化建设新成果的同时,努力创新,坚持以先进文化精神为指导,突破思维定势,联系电力企业的实际,创造出反映历史潮流的在本质上区别于国外企业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企业文化。

事实证实,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大潮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一手抓经营生产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坚持对员工进行“崇尚科学思想,民主意识,竞争观念,文化行为和奉献精神”的灌输,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过程中,始终围绕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具体工作,贯穿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和营销过程中。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境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以及员工的培训切实结合起来,通过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的薰陶感染,取得潜移默

化的效果,推动了电力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也是电力企业开展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

目前,广东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目标已提出,这标志着广东文化发展已从无序的自发状态走向有序的自觉状态,体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全新观照,折射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贯穿的以人为本思想。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电力企业体制,机制和治理创新的任务相当艰巨,尤其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2.浅谈传统电力企业文化 篇二

“以人为本”建设安全观念文化

安全观念文化是指企业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标准, 是整个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 同时人也是影响安全生产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因素, 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各种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 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念, 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 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意识。

各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引导, 开展安全观念的互动交流、事故案例体会交流等多种手段弘扬“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活质量”的安全价值观, 使职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在企业内部树立起“安全为天”的理念。

只有广大员工对于安全观念文化取得认同感, 才能充分激发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做到人人都能自主管理, 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各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和安全责任感教育, 使员工充分认识每个人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 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生产的需要, 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安全需要, 认识到安全不仅是要对企业负责, 对社会负责, 更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这样, 员工才会倍加珍惜生命, 时时维护安全。

“诚实守信”建设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是在安全观念文化的指导下, 员工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体现。通过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可以纠正员工的不良行为, 引导正确的行为模式,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从电力系统中的许多事故案例中可以发现, 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没有正确的操作规范, 而是因为员工没有规范自己的作业行为导致的。预防电力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 仅仅依靠各种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监督是不够的。目前的技术手段还不能实现所有设备的“本质安全化”, 而安全监督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其有效性,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 而让管理者无论何时、何事、何处都密切监督每一位员工遵章守纪情况是不可能的, 必然会有一定的疏漏。部分员工由于图省事、怕麻烦、抱有侥幸心理, 会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 无视安全规章制度, 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然而, 并不是每一次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不安全行为, 并可能传染给其他员工。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是必然发生事故。因此, 安全行为文化的建设, 正是弥补安全监督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手段。

“无诚则有失, 无信则招祸”, 如果长期在安全行为上弄虚作假、敷衍了事, 最终事故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因而通过开展“诚信建设”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诚信意识, 实现管理行为、作业行为真实诚信, 形成“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按章办事、遵章守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诚实守信的安全行为文化氛围, 是遏制各种违章现象, 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全面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有效途径。

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可以通过政治学习、安全分析例会、班组安全日活动等多种渠道, 利用网页、宣传栏等形式, 引导和帮助广大员工了解诚信建设方面的相关知识, 增强诚信意识和遵章守纪观念, 在员工中营造“诚实守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的文化氛围, 打造诚信的安全行为文化。从而做到作业行为的“五不发生”, 即按时完成规定的例行作业及上级安排的各项作业任务, 工作时效上不发生延误行为;各项作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执行, 工作质量上不发生偏差行为;相关检修、运行记录数据与实际一致, 真实可信上不发生虚假行为;恪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作业现场各项安全措施, 遵章守纪上不发生违章行为;对待出现的违章、未遂、障碍、事故等不安全事件, 做到实事求是, 如实报告, 工作态度上不发生抵触、隐瞒行为。

“重在执行”建设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对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和作用, 包括了科学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 严格执行程序和自觉遵章守纪行为。企业管理的制度层必须与安全理念相结合, 将安全理念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行为要求用制度的形式进行规定和固化, 以便于将安全理念贯彻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彰显其核心作用。

安全管理制度是将安全文化从观念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化的保障。安全管理制度定义了在安全理念的要求下需要遵守的一系列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安全管理制度要实现良好的效果, 不仅制度本身要逻辑严谨、权责清晰、符合企业实际, 更是要一系列管理安全活动的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闭环, 构成制度体系, 如:目标责任制度、精细管理控制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安全监察制度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企业要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 规范管理层的管理行为, 约束员工的安全生产作业行为, 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 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为确保制度的执行力, 在制度制定后, 企业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体会, 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要让他们理解制定制度的目的是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企业, 从而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转变, 员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飞跃。

“风险管理”建设安全物质文化

安全物质文化是指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工具、原料、设施、工艺、仪器仪表、护品护具等安全器物。安全物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本质载体, 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工器具、安全设施等本身的安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 以及生产作业流程及工艺的本质安全性。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客观存在着物的不安全状况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 这些危险因素暴露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就形成了风险, 一旦风险失控就难免导致事故的发生。“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体现“超前、预防”安全理念的风险管理正是建设安全物质文化的重要手段。

风险管理工作要通过培训来提高管理层自身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 以及员工的现场风险辨识能力, 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风险管理手段, 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只有全员的风险意识增强了, 并形成企业的安全物质文化, 才可以指导员工在现场作业中自觉查找安全物质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针对性地落实预控措施, 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浅谈传统电力企业文化 篇三

关键词: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市场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在饱受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的洗礼——经济大战,在这场战争中企业能够昂首屹立于经济的浪潮中,不仅要凭借强大的市场生命力,还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承,才不会在经济的大战中覆灭。而承载着优秀传承的就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传承不是文化的堆积,而是随着时间、岁月的沉淀。是一个企业的精髓、精神思想。

电力行业多年来在行业和地方政策的庇护下,受宏观经济的冲击明显小于其他行业,但这并不能逃脱市场经济的洪流,只有拥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保证电力行业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也就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推广的困难程度,首先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总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于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准确掌握文化动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力生产的第一线我们实行的是倒班制度,这就造成了企业文化推广时间上的不统一性,同时也阻碍了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大大增加了企业文化推广的难度。同时也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从微入手,分阶段,分类型的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不仅要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员工本身的文化底蕴,自身素质,以及地域特点也越来越明显的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企业文化,就要适应员工的地域性,文化差异性。开展些比较普及的,生动有趣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达到抒发感情,愉悦身心消除疲劳的目的。同时能将工作和生活恰当的融合在一起,使员工能以一种享受的心态去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

二、电力行业安全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电力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这一性质也决定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首先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之一:规范性。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的规范性与其他文化的不同,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必须具有法律,法规或制度规章的效力,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所以在安全文化建设这方面我们不但要保证安全生产秩序井然有序,也要做到事实有标准,人人有职责,达到行有路,量有尺,效有法。犹如军队的口令,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之二:科学性。安全源于科学,事故出于科盲与违章。电力中的安全科学是踏足在先辈们血与泪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要让员工把这些教训记在心里,刻在骨子里,时时以安全作为第一位,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三、正确处理好疏导与禁堵的关系,做到疏堵并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由于社会文化市场良莠并存,一些消极怠工,脱奸耍滑的消极思想也随着文化交往的加深流入企业,严重的腐蚀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面对这些消极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影响,我们必须强化和坚守企业文化的阵地,做到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疏导,一手抓禁堵。所谓疏,就是要立场坚定的向员工灌输企业的荣誉感,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帮助员工自觉抵御消极思想文化的侵蚀危害,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所谓堵,就是坚持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只强调堵,而忽视疏,往往会适得其反。只强调疏,而忽视堵,疏也会显得软弱无力。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以疏为主,疏堵并举,才能从根本上净化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比如某个企业文化口号是“勤奋工作、快乐生活”,简短生动。

结束语:

4.浅谈传统电力企业文化 篇四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产生于过去,影响到现在,并

将留存于未来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儒、释、道互补,其他诸子百家为辅、为基础形成的一种人伦文化。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 尚中、中庸、宽厚、务实等思想精华,既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具体表现,又包含着人本管理的丰富内涵,在培 养、选拔、使用、激励人才等方面有着厚实的思想基础 与独具特色的“用人之道”。如何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的精华,积极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 员工全面发展,是当前加强和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1、以人为本理念。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

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 的人本哲学思想。孔子也倡导“仁者爱人”、“爱人能 仁”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当今社会倡导的人本主义 管理,其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现代企业要求员 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员工 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实现企业繁荣和 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 纳。自上海市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贯 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无论是在“勤于学习、勇于 创新、敢于争先、乐于奉献”企业精神征集,还是在职 工教育培训、工资薪酬调整以及管理标准制定等过程 中,十分注重采用各种民主方式,听取、采纳职工的意 见建议,营造了温馨的“家园文化”,促进了干部职工 素质能力的提高,推动了企业发展。公司成为上海自 来水行业持续十年赢利的唯一一家企业。

2、刚健有为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 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 上的精神原动力。20年前,临危受命出任青岛电冰箱 厂厂长的张瑞敏挥动大锤,砸掉了76台质量有缺陷,但仍可作为二等品出厂的电冰箱。张瑞敏的大锤砸破 了旧观念,砸出了新观念。经过不懈奋斗,海尔保持了 8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03年,海尔以530亿 元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同年8

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美国及美国以外全球最具 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 敏排名第19位。海尔干部、职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的精神成就了海尔今天的成功。

3、中和尚礼理念。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精髓。

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

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现

代企业管理用中国传统文化一贯推崇的和谐理念去

调控人的经济行为,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经济关系和经

济秩序。松下公司经营者非常推崇中国的中庸之道,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言,也不搞折中,放弃原则,而以社会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全面地观察

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1、平均主义思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于小农

社会,因此平均思想在民众中具有深厚的基础。小农

平均思想主张结果均等,否定竞争,其后果必然是压

抑进步,保护落后。这种平均主义在管理上表现为权

力平均、责任平均、利益平均、风险平均。平均主义扼

杀的是人的积极进取心与生存的危机感。

2、人治高于法治思想。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

历来被统治者所信奉。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过分重

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制度的执行力

不到位直接影响企业的规范化、持久性发展。如果无

法设计真正具有激励作用的制度模式,就无法建立起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难以营

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3、重传统轻创新思想。有人认为中国人智力优秀

是世界上公认的,但中国人的创造力评级在世界上却

较低,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制约。

中国传统文化容易培养不善于表现、竞争意识弱、攻

击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的个性特征,求同心理大于求

异心理,容易压抑人的个性的自由发挥。

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借鉴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

1、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人

为本”的管理是建立在人文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管

理,是企业诸多现代管理观念的核心,是一切管理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一是规划企业员工的有效配置。人

事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作好人力资源的需求

预测和规划,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选派到合适的岗位上,对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获得更应有强有力的人才管理规划来保证。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

系。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对专业人才要不

断充电,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对于一

些比较专业的培训则可以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或

派员出国培训和进修,做好企业人才“内育”与“外引”的工作,保证企业不断获得合格、适用的各类人才。近年来,上海市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还通过组织经营者 竞争上岗、管理人员公开竞聘、团委书记竞聘等工作,在公开条件、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后,鼓励各类优秀人 才参与竞争,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 才、才尽其用的氛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强调责权相符的科学管理制度。现代化大生产

是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不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有着细致的劳动分工,严 密的协作。要把这些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协作组织起来,只有统一意志,集中指挥,协调动作。领导的权力适当 集中是必要的,但过分集中其弊端显而易见。我们应该 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当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时,必须进行组织创新,既要由集权逐渐走向分权,将决策 权下放,授予下级更多的自主权;又要强化责权对等的 管理理念,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制约和监督企业组 织各层面的执行力,防止权力分散后容易出现失控的 弊端。同时,还要注重培育尊重个人、上下沟通的企业 文化,使企业员工在认知、认同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的 基础上,将其化为自觉践行的实际行动。

3、培养员工义利统一的协作精神。儒家思想最根 本的主张是“先义后利”、“以义统利”。管理人的职责 在于指导所有部门朝向系统的目标而努力。首要的步 骤就是把事情理清:组织内每位成员都应该了解系统 的目标,以及怎样让自己的努力有助于目标的完成。其次要进行沟通,有效的沟通协作才能实现团队整体 的目标,发挥系统整体效能。重视提倡有边界分工,无 边界协作,全员参与改善,使团队工作形成一种工作习惯。还可以建立健全合理化建议活动体系,发挥每 个人的积极性。日本企业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发 生问题一般不追查个人责任。他们的观点是谁都想把 工作搞好,不想出问题。出现问题一般80%是管理者 问题,20%是作业者问题。要用好目视化管理这个有 效手段,把问题目视出来,把经验和教训目视出来,把 变化点目视出来,减少作业者出现问题以及第二次犯 同样错误的可能。

4、激发员工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激发员工自强 不息的进取意识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采取各项 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高效率地实现 组织目标。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现代 化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企业通过 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 合、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重视长 期激励等措施,激发员工潜在的自强不息精神,对提

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 科学的激励措施,还可以使员工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激发员工不断探求新知识、新技术的兴趣。

5、强化员工勇于创新的开拓理念。权变思想是中 国传统兵家谋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事物是 不断变化的,人们应该根据事物的变化,善于审时度 势,把握时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灵活应变,从而去 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尽管权变思想是有关战争的谋 略,但它对于处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来说同样适 用,企业只有善于开拓创新,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 地。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不断创新”,包括观念 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而 其中观念创新是最重要的,它是所有创新的先导。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5.如何创新电力企业文化 篇五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4-000-01

摘要创新是为人类所特有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对社会、个人以及企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创新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力、思维能力、文化的革新,其中文化的创新可以为其他方面的革新提供精神支持,使得文化创新的精神成果转化为物质力量。本文将谈一下怎样进行电力企业的创新。

关键词电力企业 文化创新建设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无形的精神凝聚力和精神力量。在电力企业中,文化建设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不能进行区分学习。因此员工无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为何物,也就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凝聚力,更无法进一步提升员工素质,进而反作用于企业生产。为此,要想使得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创新电力企业文化,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一、当前电力企业文化浅谈

当前企业文化的发展状况喜忧参半,部分优秀的企业已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大部分企业呈现缺少精神内壳的现象。电力企业文化的发展情况尤为典型,亟待创新。其弊病主要表现为无法将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教育区分出来,建设纯粹的企业文化,电力企业的文化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微弱,不能有效发挥文化建设的反作用。因此,创新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素质,促进生产增长,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企业的精神凝聚力。

二、进行文化创新的意义

(一)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国家有民族精神,来提供国民的精神支柱。那么企业也必须具备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凝聚全员的心力,借以提升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荣誉感和使命感。只有强有力的凝聚力才能形成整体效应,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规范职工行为,打造良好形象

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1)外在约束,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可以是职工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进而打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风尚。(2)内在约束,优秀的文化熏陶并不是被动的,而应该内化为职工自觉的吸收过程,自觉学习、自觉接受。从而在内在的精神层面形成符合主流的价值观。

(三)加强企业内部的交流

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企业内部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过。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职工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交流互通。进而加强了内部的信息交流,使得企业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

三、浅谈电力企业文化创新

(一)树立有特色的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所信奉的基本理念和追求的目标。企业价值观同时也是企业全体或大部分员工一致同意的有关企业意义的最终判断,是企业人格化的结晶。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员工的共同理念,给企业立足和发展指明了基本的方向和操作指南。

(二)形成典范的企业精神

这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和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先前优良风尚的基础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由企业管理者积极倡导、全体职工自觉施行而形成的符合企业的信念、促进企业规范经营的群体意识,它内涵丰富。囊括企业的个性特征、团体精神、现代意识以及自觉的群体意识,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厂规、厂训等等。

(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体现企业文化个性精神的外在表现。其中电力企业的形象特征应具体表现为对国家和对社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国民电业为人民”的负责意识;同时也体现在具备优质的电力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更体现在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以及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形成良好的平衡关系。做到收费合理;工作作风严谨踏实、企业内部团结等。

(四)建立可靠的企业文化网络

文化网络指的是电力企业中非建制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往往与非正式的组织相互联接在一起。在企业岗位责任制的角度来看,每个人要做到各司其职,不干涉其他部门和组织的正常运行。但同时,这并不是意味着员工之间互不联系。在企业中,每个人的角色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甚至是富有多样性的。如传播非正式消息、形成小集团等。企业文化网络是独立于企业的正式建制系统之外,不区分地位和工作特点,可以把企业内的各类人员联接在一起,从而影响着企业内的各种决策和协调事宜。

(五)塑造企业的习俗和礼仪

礼仪是任何社会、家庭和企业所必须的。企业的习俗和礼仪具体指代的是企业内系统的、有计划的日常事务,其本质上是要培育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行为规范,追求建立更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可以赋予企业深厚的人情味,从而使企业的职工之间、企业与大众之间充满人性化的情感。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结语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企业文化,需要具备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意识,才能激发职工的斗志,使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进而表现企业的独特魅力。例如:海尔集团的“砸碎非合格冰箱”行动,追求“零缺陷”,树立了良好的思想观念,进而确立了过硬的质量意识,奠定了永不停止创新和进取的企业文化。因此,创新电力企业文化要多方面共同发力,才能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6.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篇六

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人的血脉中,制约着现今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广义的、深层的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员工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之中,并决定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企业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素质、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风格和企业作用等。从层次上看,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物质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制度层文化,精神层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悠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形成了“以和为贵”的群体主义价值观、“以仁为本”的领导观、“以情为重”的社会交往私人化心理、社会互动中的“交易主义”原则、基于羞耻文化的内向自控人格的企业文化。

世界各地的华人企业家,以其精良的管理和杰出的经营业绩令世界瞩目。他们在世界各地所取得的成功与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所孕育的勤俭、敬业的创业精神,恪守儒家商业文化传统、儒家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开创中华民族的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华商自强不息、勤奋节俭、惜时勤作、精明应变、刻苦自励、白手起家的经营理念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华商企业文化;华商诚信不欺、一诺千金的商业精神,义以天下、回报社会的价值取向,乐善好施、助学重教的企业家风范,不断丰富了企业文化和华商文化的内涵;华商立操以仁、成仁取义、守志操身、富达持节的高风亮节鼓舞了一代代华商。华商价值观的形成也得益于儒商传统,儒商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史,人脉以其丰富的学识、智慧和商德,对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为后世华商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7.浅谈传统电力企业文化 篇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 文化包含着精神、物质、经济、法律、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社会现象, 已经深入人心。企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化形式的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的产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物质文明的表现形式, 更是精神文明发展的结果。不仅反映了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在战略发展目标、组织结构方面的群体意识, 更通过这一精神文化这一力量,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在约束了企业成员的个人行为的同时, 更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归属感。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改革的发展, 各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所面临的电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应对目前的激烈竞争,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更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电力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电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不仅受到企业外界各方面的影响, 更受到企业自身主体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符合经济文化的运行规律, 一方面还必须融入社会文化的潮流中。

(一)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文化的建设与物质建设不一样。物质建设是有形的、可见的, 而文化建设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在文化建设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的障碍与阻力, 这需要企业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逐渐形成。一旦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形成, 企业中的全部组织成员一定要认可, 并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努力而得到传承, 以确保企业优秀文化能够在新加入成员和外部环境中同样得到认同。这个认同的过程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只有经过长期的坚持与贯彻才能将企业文化在企业员工中得到全面发挥, 为企业良好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多变性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 它必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中不仅包含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也包括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化是动态的变化, 这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是变化的, 而不是静止不动的。例如: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因素、社会环境变化的因素、国家政治变化的因素、各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因素、企业高层领导者的变化因素等。

(三)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差异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很多企业都在文化建设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很多企业文化建设都存在着差异, 即使是处于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内的企业, 也存在着企业文化方面的差异。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 例如:企业领导人在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企业的文化建设内容。再例如:当企业的经营发展处于不同时期时, 企业文化建设为了适应企业的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而有所不同。因此, 不同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具有差异性的。

(四)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

企业文化的建设存在着差异性, 但所有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体现出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文化的执行是建立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全体员工的基础上的, 主要是强调人的思想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一旦离开了“人”这一主体, 将是毫无意义的。可见,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一基础。

三、企业文化建设在电力企业战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 我国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 不仅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更是我国能源安全、社会稳定的基础。电力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个公益性企业,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一) 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电力企业作为一种能源企业竞争更为激烈。不仅涉及到国家的社会稳定, 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经济竞争中, 传统的企业竞争因素已经逐渐消失, 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 而且在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化、国家化的趋势发展, 这也对我国的电力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力企业不断加快发展, 跟上国际经济发展的节奏, 在激烈的竞争中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因为其具备的特殊性, 成为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实施, 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将促进企业员工的智慧的和个人潜能的发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员工的向心力、满足企业员工精神需求、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最终实现我国电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 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随着我国对电力企业的改革不断加深, 我国的电力价格进行了调整, 传统的电力企业正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电力价格与电煤供应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些日益增加的矛盾, 国家宏观调控起着一定的作用, 而企业也必须从自身的发展特点来重新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随着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需要对发展目标进行调整, 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自上而下的对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的有机结合。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感召力, 将企业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 在企业内部形成发展共识, 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动力。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电力体制的改革都在促进电力企业发展新的管理模式, 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为企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并不断强化企业以人为本的激励效应, 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将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

电力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所以, 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是企业实施内外兼修的强大动力。企业的内在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外部形象, 而企业的外部形象又是企业内在素质的集中而现实的反映。企业的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是相辅相成的而又辩证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突出反映就是加强企业的内在素质, 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电力企业中一旦形成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 将是一种企业的内在精神, 这种特有的精神将具有无形的、强大的感召作用, 这对统一企业员工思想、凝聚员工力量、促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制定并实施适合企业行业特征的战略发展目标, 不断提升电力企业在客户中的良好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四、电力企业文化在对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逐渐出现了动摇, 以往的老大形象已经抓紧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但是, 我国自建国初期开始的计划经济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在这种影响下, 很多电力企业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企业的很多员工更是缺乏市场竞争的意识。对于企业的效益理念、成本理念等并不重视, 最终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灵活的性、竞争性。这种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象将影响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和体制改革, 并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二) 不同地区企业文化缺乏相同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 很多处于不同地域的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共同性。这是目前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电力企业目前主要基本是按照辖区来进行划分的, 各电力企业向自己辖区内的用户提供各种用电服务, 这也就决定了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将与当地的文化有机的结合。但是, 随着电力企业的逐渐向着跨区域、跨省市的有效发展, 使得电力企业的服务范围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 在全国形成了统一的格局。这就要求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构建一个有机的、共同的企业文化建设网络体系。

(三) 不具备全面的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企业文化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每个电力企业正常经营、科学管理、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任何企业文化建设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 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我国很多电力企业的在员工和管理者都存在对企业文化的模糊的认识, 很多人片面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内部搞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在企业员工中搞一些简单地文体活动, 或是在企业中制定规章制度, 喊喊宣传口号。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企业员工并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对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 严重影响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

(四) 严重缺乏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作熏陶

我国很多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跟风”现象, 并未将企业自身的发展特色与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只是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借鉴, 或是简单的引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文化不能在本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原因。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必须总结企业本身的发展经验, 不能简单地引用其他企业文化的成果, 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对员工更具有说服力, 更让员工觉得亲切、真实, 才能真正在企业的发展中对员工进行激励。

(五) 没有制定远期的企业文化发展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很多电力企业只是将目光定位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短期效应上, 从而忽视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预期发展目标的制定。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深度和广度, 好不容易建设的成果不能得到巩固与发展。例如:有的电力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 从而降低了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度。

五、实施企业文化建设, 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的有效措施

(一) 不断培养企业精神, 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加大了我国企业竞争力, 电力企业也不例外。计划经济下电力企业形成的行业垄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力企业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企业文化, 为企业创造出有效的精神核心, 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员工职业道德的提高, 市场经济新理念的梳理、市场竞争意识的加强等。再例如:我国国电就以“以电兴企, 强企报国”作为企业的精神动力, 国华徐电就以“创业创新谋发展, 创造创争育人才”和“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作为企业的精神动力。

(二) 安全生产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基础

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使得电力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日常对电力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 而且每年的增幅也在日益增加。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 电力企业在考虑自身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必须同时考虑到电力企业在国家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感。例如:很多电力企业分用户是那些地处偏远山区的贫困农民, 输电线路较长, 而用户的用电量又极少, 电力企业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基本都是亏损经营。安全生产永远是电力企业永恒不变的内容, 电力企业必须在内部树立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在企业内部树立强大的安全意识。

(三) 服务社会、惠及员工, 是发电企业的使命

企业根植于社会, 服务社会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责任。作为发电企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提供优质、可靠的绿色电能, 报效党和人民, 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管理品质提升, 员工身心愉悦。企业发展依靠员工, 企业发展为了员工, 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员工, 与员工共享, 提升员工幸福指数, 打造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平台, 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

企业的光辉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是时代对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 更是电力企业在用户面前树立新形象的最佳时机。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总之, 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发展, 更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电力企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实施。因此, 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使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得到实现。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的兴起比较晚, 但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很多优秀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导向作用、约束性、激励作用、提高效益等功能。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文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电力市场竞争和企业建设的发展和灵魂。企业文化的建设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目标,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2]屈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应用与分析[J].广东科技, 2010 (04)

[3]李玉群.电力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文化导报, 2009 (11)

[4]左冬梅.浅谈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 2010 (04)

[5]徐耀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进程[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8 (08)

8.现代企业文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篇八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奥康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7-3

0 引言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文化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文化优势注定成为一企业最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一个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是不会走太远的。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儒家人伦的最高境界,“仁”是仁爱,是以和谐和人本为目的的仁爱;“义”是讲义气,即责任;“礼”是礼貌,以礼相待周围的人与物,也是为了社会和谐;“智”是智慧,学知识将创新即为智慧;“信”是信用,诚信。

奥康从五常出发吸取其核心内涵促成以“诚信、创新、人本、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奥康企业文化,为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使奥康得到广泛认可,奥康也成为温商样本,浙江民营企业先锋。

1 诚信,让奥康有底气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更有学者将诚信看作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终成为失人性的禽兽。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诚信更是被看作一名企业真正的名片,是一企业的立身之本、可靠之基、发展之宝。

因为诚信,让奥康从1988年的奥林鞋厂到今日的奥康国际,因为诚信,让奥康在这条国际之路上走的更有底气。

1.1 奥康对顾客诚信

君王统治得民心者的天下,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得客户者得天下。顾客是上帝,顾客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晴雨表。这种诚待顾客始终不变,古有“童叟无欺”现有奥康对每位顾客负责的信条。

奥康不止一次的剪鞋经历足以说明奥康对顾客的诚信。像奥康总裁王振滔先生所说:剪掉鞋子,损失的只是几个钱,但我们奥康不缺钱,对于奥康来说,最值钱的是消费者(顾客)的信任,是奥康这个品牌。欺骗消费者其实就是欺骗自己,我们绝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秉持对顾客诚信就是对奥康负责的,奥康注定不凡。

1.2 奥康对股东、员工诚信

顾客影响一个企业的成败,股东、员工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重要。

首先企业的所有产品以及服务都出自于员工之手,企业的素养寓于员工素养当中,一个对员工不讲诚信的企业得到的将是员工同样或者更大程度的不诚信报复。

其次,股东是企业的有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后备军,没有股东,何来企业。

一个合格的股东不会将资产投入到一个不讲诚信的企业当中的。“君为臣纲”是说做上层领导的要为自己的下属做榜样,这也是奥康上层的行为准则,将传统的诚信理念内化于心,修身养性,而后外化于行,上行下效,形成一派诚信氛围,助力百年奥康。

1.3 奥康对政府、社会诚信

一个企业的成功运营,政府的支持,社会的保障同样不可或缺。诸如奥康一类的温州民营企业搭乘改革开放之船,成就今日伟绩。一个对政府、对社会诚信的企业必将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帮扶。

1987年8月的杭州武林门事件如此醒目,5000多双从各地缴获的假冒伪劣的皮鞋被一把大火全部烧毁。这次事件着实给温州政府一个响亮的耳光,一度将温州鞋市推向低谷。这次事件是危机更是转机,从此,包括奥康在内的温州商人走上重建诚信之路,12年一个轮回,1999年的12月15日的武林广场,又燃起一把大火,奥康总裁王振滔将2000多双劣质“温州”鞋全部烧毁,上一次别人烧了温州的劣质鞋,这一次温州烧了别人假冒温州的劣质鞋。这把火烧出了温州诚信,烧出了温州政府尊严,烧出了温州质量。2007年王振滔先生再次在杭州武林门点燃火把,这次不是烧,是重燃诚信之火,这把诚信之火是奥康对于整个社会的回馈。

不仅顾客是上帝,一切影响企业发展壮大的因素都可视为企业的上帝,满足每一位上帝的当下和未来的需求,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奥康坚持对影响奥康发展的顾客、员工、股东、社会、政府诚信,并且这是每个奥康人都在努力的事情,这种努力已经看到结果。诚信已然成为奥康走上国际市场的最大的王牌,因为诚信也让奥康成为行业大亨。正如奥康总裁所说“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同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

2 创新,让奥康走的远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习总书记看来“温州这个金子招牌,是创新的结果,并以创新为最大内涵。失去了创新,温州也就失去了特色与活力”①温州是创新的结果,奥康的凤凰涅槃同样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成为奥康人不断进步的基石,成为奥康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因为创新,让奥康在国际道路上走的更远。

2.1 坚持观念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观念创新,是奥康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做出的必然选择。在观念创新的指导下,奥康人认识到知识无价,力推学习型奥康的建立,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是奥康一直在努力做的。

奥康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适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上至高层下至普通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学习。奥康大学里设有专门团队,致力于每位的员工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在职培训和选拔培训。学习型奥康的建立无疑为国际舞台的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终身化、工作培训学习化,让员工在培训中学习工作,使得奥康人受到奥康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强化了员工对奥康文化的认同,形成一致的话术,为奥康发展提供更大的精神动力。

2.2 主张管理创新

首先,过程决定结果,管理创新要求企业上层将管理的视角转移到生产过程当中。而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注重产品,更要注重对人的管理。奥康独特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员工激励体系、大学培训体系、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等方面的创新,显而易见,奥康的这些管理方法全是围绕着“人”展开的,成为新一代民营企业管理的典范。

其次,奥康有力地打破过去传统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观念以及粗放的管理方式,打破家族管理的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进军。遵从墨子“尚贤”主张,广招人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融合家族系统与企业系统,实现奥康的长青发展。

2.3 主推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是奥康走向巅峰的关键因素。营销即销售,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又一关键因素。奥康总裁王振滔与时俱进的营销模式,成为奥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首先营销模式创新,缔造连锁王国。由最初的厂商分离到自创门面的厂商联合实现了奥康生产与销售的华丽融合,厂商的简单联合并不能达到要求,继而推出连锁专卖。“有一天能亲自登上月球,看到地球上各种肤色的穿着奥康鞋走来走去”这不光是奥康总裁的梦想,更是所有奥康人的目标。

其次多品牌经营创新,实现共赢发展。品牌经营,为奥康新发展奠基。品牌是零售商的制胜法宝,奥康紧紧围绕不同消费群体的独特需求,实施多品牌错位营销,通过差异化的品牌营销,满足市场多元需求。

最后营销渠道创新,引领消费潮流。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互联网加奥康,让消费者不仅在网上能看到奥康产品,而且能买到奥康皮具,当然最主要的是会果断选择奥康。让顾客“看到、买到、选择”奥康产品这是奥康人在不断努力的。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追求创新成为奥康人的常态,也正是创新让奥康人一直走在同行人的前面,特别是奥康与时俱进的营销模式被业界奉为圭臭而不断被复制,不过让奥康人自豪的是他们所研制的一切都未被别人超越。

3 人本,让奥康走得稳

中国传统文文化中“民贵君轻”,“君可载舟亦可覆舟”等民本思想不仅为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提出了要求,而且对企业文化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人为本成为奥康成功的关键。人本文化下的奥康把面向员工、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放在管理首位,奥康上层将“仁爱”之心贯穿管理始终,立志成为员工的知心人、贴心人。

3.1 尊重员工

员工与企业是企业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仁爱观”主张上层领导不仅用制度规则管理员工,更要用德。孟子的仁政思想强调君主“为政以德”,德是一君主实现国家长治的关键,也是一企业良性运营的关键。奥康坚持“员工并非打工仔,同是奥康一家人”,以“仁爱”对待每一位员工,充分尊重员工。

首先充分尊重员工个人价值。相信“引进一个人,繁荣一座城”。岗前心理测试,帮助员工确定兴趣、价值观以及行为取向,指导员工思考当前所处职业生涯的位置,制定出未来的的发展计划,充分考量员工个人的学科背景以及所具有的专业素养,量体裁衣,尽量让每位员工在适合的岗位中助力奥康的发展。

其次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为充分发挥每位奥康人的积极性,奥康设立“金点子”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出主意,想点子。这是王振滔最重视的一项工作,每每有员工就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建言献策,总裁再忙都会认真听取。“金点子”奖励机制不仅提升了普通员工全面参与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奥康后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而员工的任何一条建议,只要有价值,哪怕是潜在的价值,奥康都会予以奖励,少则数十元,多则数百元、上万元。

3.2 关爱员工

“仁爱观”下的奥康不仅为员工提供优厚的工资待遇,而且还给予员工家人般的关爱,充分考虑和满足员工的切身利益。

首先奥康为员工营造一种充满“爱”的工作环境,提出奥康员工安居工程,建立高档员工生活小区,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切实为奥康员工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使广大员工在奥康生活、工作的安心、开心、放心。

其次,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奥康不仅考虑员工个人,而且将奥康关爱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家庭,推出“职工子女教育计划”,为员工子女举办夏令营、发放奖学金,将一年一度的“职工子女教育计划”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奥康的这一简单的行为让员工在安心打工的同时,又可以帮助其子女健康成长,让员工明显感到企业的爱心和关怀,增强员工积极性。而奥康收获的则是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肯定,像奥康这样在大力提倡人性化关怀的大背景下,将关爱员工的触角延伸得更广,从关爱员工,到关爱员工的下一代,甚至父母长辈,温情的员工关爱将会使奥康更出色。

奥康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本文化,是想尽办法让员工幸福的文化,这种文化也成为奥康最独特的金字招牌,坚持权为员工所用,利为员工所谋,情为员工所系的管理理念,处处为员工着想,即使奥康不能为你提供一辈子的工作岗位,但能培养受益一生的优良习惯。这种人本文化让奥康的国际之路走的更稳。

4 和谐,让奥康更出色

主张人性本善的孟子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出了万事取胜的关键在人心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包容互进,和谐是美的一种形态,这种美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一个企业来说,和谐的企业文化以及管理理念可以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成就一番伟业。奥康将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作为自己制胜的又一法宝。对内建设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对外建立和谐的合作和发展平台。

4.1 对内打造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

生活工作环境的和谐,是奥康员工得以安心工作的开始。奥康人不断强化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力度,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奥康。

首先,健全奥康各项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公司员工进行学习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样和谐生活工作环境的建立离不开相应的制度措施。用制度来调节员工生产、生活,是奥康打造和谐文化的第一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下,奥康先后完善了《奥康集团岗位说明书》、《奥康集团职工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及管理办法》、《奥康集团终端手册》等100多项规章制度,规这一行为为和谐奥康奠定基础。

其次,组织多元的文化活动。奥康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全体奥康人的努力和拥护,为将和谐的企业文化落地,奥康通过“一路行走 一路感恩”迎中秋庆国庆功勋员工晚会和“为了奥康月更圆”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将和谐理念融入其中,强化员工和谐共处的意识,在精神层面实现奥康和谐。

最后,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的高度重视让奥康在实现人与人和谐的同时,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奥康投入大量经费对厂容厂貌进行绿化、美化整治工作,厂房内的“水幕帘”厂区、住宅区的大面积绿化,已达国家园林化工厂的标准,可称为“花园式工厂”。每到春夏之际,厂区、生活小区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4.2 对外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奥康集团不仅为员工打造一片和谐友爱的环境,而且将爱心拓展到社会,将视角投入到需要帮助的群体身上。

奥康将“为人类进步而服务”作为企业使命,在这一使命的助推下成立王振滔慈善基金会,奥康总裁王振滔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大爱,他所成立的王振滔慈善基金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民营企业家名字命名的个人非公募慈善基金,将“宣传慈善事业,向社会贫困群体提供帮助,奖励对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作为慈善基金会的宗旨,“承诺一生,成就伟大梦想”成为王振滔慈善基金会的理念。

这个基金会不仅具有的独特的募资方式,平等互助慈善理念的“中国式”传承,让慈善基金变成“种子基金”,使资助大学生的数量呈几何级数扩散倍增。目前,王振滔慈善基金成立10年,已有上千名学生受益。尽管因为时间周期,还没有成批毕业的大学生开始爱心接力,但此前曾接受王振滔资助的,毕业于宁波大学的温岭市人民法院新河法庭实习法官小陈已开始用自己的工作所得资助贫困学生,成为王振滔慈善基金会爱心接力的第一位爱心天使。相信这颗“种子基金”会永远传承。

“幸福奥康,善行天下”的奥康已奏响和谐的乐章,为实现“百年奥康,全球品牌”的企业愿景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对内建设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对外建立和谐的合作和发展平台,为社会和谐做贡献的这条和谐之路上奥康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打造奥康特色的和谐企业文化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 释

①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2006年第489页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 段俊平.传统的力量:解码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3] 祝慧烨,等.企业文化管理: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杨奎松.和谐力:打造和谐型企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5] 彼得·德鲁克著,蔡文燕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 常建坤.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家创新精神[J].经济管理,2006(18).

[7] 王云梅,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0(6).

[8] 李秀菊.主体诚信价值的确立和服务文化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1).

[9] 奥康:凤凰浴火的温商样本[N].温州日报,2015-12-18.

[10] 奥康:一个活力和谐的企业[EB/OL]. http://fuit.sonhoo.com/info/250390.html.

[11] 客户 股东 员工[EB/OL].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64340517/?type=like.

[12] 走进民企:五方面解读奥康15年快速发展不解之谜[EB/OL]. http://news.sohu.com/01/20/news209692001.shtml.

[13] 解析奥康的7S管理模式[EB/OL]. http://btdcw.com/btd_3wzu39pqcw44p5c1brit_1.html.

9.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 篇九

作者:佚名

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

一、精心培育企业精神,强化精神和道德作用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果仅依赖产权、物质利益等方面的纽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精神的道德的东西支撑和维面作用虽然是无形的,但其效力却是巨大的,它的作用在于能极大地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粘合力,正是这种合力,才是企业在市场强有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动力。因此构建电力企业文化,首先必须精心培养企化企业乃至员工的精神道德纽带。

作为企业之魂的企业精神,应是整个企业所遵循的主导精神而且是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精神,它应是在企业和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精华所在,既不是某个领导和个人思想的简单集合或杜撰,也不是分散的各种先进思更不是某些企业成功经验的组合和拼盘,企业精神应体现为以企业家为核心的全体员工积极的精神因素和思想成括和升华。企业需要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的培植和锻造,经过能够体现本企业个性特色的精神文化的长期积累,达到相当程度以后较为准确而科学地概括出来。

二、优化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高度重视企业的外在形象

美国哈佛大学科特教授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两个不同的层面构成的:“在较深层次的不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代表观念,在较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科特教授所讲的企业文化的较易察觉的层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大体可理解为企业形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形象愈来愈成为广大企业魅力的就电力企业而言,在短缺经济时代,“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电力企业从干部到职工曾有过深深的体验。但当电力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企业的形象如何,便显得十分重要,这时电力企业不仅要为用电客户提供优质的电能,还供满意的服务。一是电力企业和其它企业一样,开始重视起企业形象的塑造、CI设计以及用电营销策略、服务创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完全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和个体素质,因此企业形象建设又反作用于企业员工素企业文明程度的提升。这里还有个“形”与“神”的统一问题,如何做到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与理念识别系统、行为尚须电力企业各层各级乃至全体员工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以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实现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统一。

三、转变思维方式.努力促进思维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思维创新是整个创新工程的第一步键的一步。过去几十年,电力企业一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各层各级已习惯于固定化的与计划经济体思维模式,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自身的弊端便逐步凸现出来。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经人们悟出?有智者事竞成“的道理,人们真切地感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就是对”众人拾柴火焰高“传统思维再认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尽快摒弃陈旧的思维方法,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当然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它要求企业的上上下下为此而作出不懈的努力。第一,思维方式的转变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第二,思想方法的转的环境氛围,只有在一个适合于创新的环境中,个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发生质的变化;第三,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在主训练中完成的。如同一个左撇子,要使其习惯于用右手去工作或劳动,没有一个强制的或自觉的训练过程是难理一样。

许多成功的企业的经验证明:思维创新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地进行思维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才能得以实现。

四、深化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的累积、共享和交流,运用集体智慧来提高企业应变、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管理思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知识这个重要的资源,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速前进。目前,电力企应用面的不断扩大和信息网络的普遍使用,知识共享、信息共享已能实现,关键是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一资源,使效益。知识经济的兴起降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人们已认识到,拥有自然资源不一定能致富,源贫乏也未必是致富的障碍,只有掌握技术和拥有人才才是真正的优势,因此,人才的资源开发和使用将是电力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人才资源开发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当是对员工的激励,其中包含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就是根据人才的应的报酬,精神激励就是个人在满足了其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以外而产生的高层次的社会的需要、尊重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IBM公司将”尊重每一个人“奉为该公司的三条金科玉律之一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当前应首先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五有“,即有”三顾茅庐“的诚意;有”十年树有灵活实在的激励机制;有“人尽其才”的用人方略;有“良禽择木而栖”的良好环境;其次应是重视无形资产的作行“企业再造”,建立跨职能扁平化,网络型的灵活组织;四是开展多元化文化管理,通过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电力企业自身特色又充分吸收人类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模式;五是逐步降低资源、能源等有形投入,加大文化、投入的比重,以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高度重视企业家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是企业家,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则应是企业的决策层,或称领导层,这个层面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企业行为是企业领导层行为选择的结果,同时,其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经营活动中的领导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左右或影响着企业的各个成员,因此,要培育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家决策层文化的培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锻造企业特色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电力)

作者:佚名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它将文化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以尊重人在企业的主体地位为中心原则,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开发员工的动力源泉,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激情与智慧,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供电支公司很注重企业文化管理这一企业管理的“人文”力量,把人文精神融汇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从而创造了企业的活力与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树立企业发展支柱。

祁电的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口号等方面。

1、“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是祁电的企业精神。进入祁电办公大楼门厅,就会看到“追求卓越、争创一流”8个金灿灿的大字,这8个大字,不仅仅是嵌在墙上,或者挂在全体员工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融入了企业的各项决策中,融入企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中,融入干部职工日常的行动中。为了尽快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支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努力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引入到企业中。支公司领导率全体中层干部东上山东,走近海尔、青啤,向这些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大名鼎鼎的企业学习,向青岛供电局这个处在发达地区的兄弟单位取经。今年,更是分3批率近200名干部职工赴港澳进行学习考察,不仅在中华电力公司学到了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而且港澳整个社会的管理、人文、思想、理念等方面也让职工感触很深。比如在了解了港澳卫生管理及治安管理的一套严明的奖罚办法后,职工对公司采取的严格考核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另外公司还邀请省委党校教授给干部职工讲国情,讲省情,讲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从而使“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在企业生根发芽、深入人心。

2、“立足服务,促进地方发展”是祁电的企业宗旨。近两年祁电响亮的提出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电业为**的”口号,将支公司的进步同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同地方人民心连心、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广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重视承诺服务。截至2004年11月,支公司领导先后定期不定期组织走访客户40余次共68户,接待客户来信来访188人次,答复人大、政协提案8件,召开客户、监督员座谈会1次,组织上街宣传4次,散发宣传材料3万余份,发放征求意见卡2000余份,满意率达99%以

上,受理报修70起,出动抢修人员264人次。通过开展“民心工程”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支公司“三个文明”的建设。

3、“永不服输、要做就做最好”是祁电的企业口号。在如今的祁电,不甘落后、勇争第一的信念已深深植入每个干部职工的心灵。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支公司近年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安全生产达到了2600多天的长记录,经营指标在分公司名列前矛,去年更是以超利润指标130万元的成绩,在全市同行排名第一,线损管理全市排名第一,成为2003年度全市唯一出席省公司的经营工作先进单位。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支公司率先进入省一流供电企业和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去年更是几乎荣获省市公司的所有奖项共27项。

二、搭建企业文化平台、巩固企业文化阵地。

要搞好企业文化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有力阵地是不可能的。为此支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文化阵地。支公司成立了电视台,投入20多万购入了摄像机、编辑机,装潢了播音室。现在,在每周一的碰头会上,大家都能看到由本公司电视台制作的《祁电新闻》,许多电视新闻被晋中供电报道及县电视台所采用。每逢年尾或者上级检查是,电视台都能及时制作出质量上乘的专题片。

今年,支公司还成立了企业内部报纸《**电力》。及时将上级的会议及指示精神传达到每个职工,将本企业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各项成绩及时让每位职工知晓,为职工反映心声、业余创作提供了园地,从而使报纸成为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成为企业的宣传喉舌,成为宣传企业的一个窗口,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而且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品位。

管理网络化是支公司又一个亮点,从2002年开始,支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同年在全市供电企业率先开通共青团网站,经过两年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如今的祁电网站已经是一个很成熟合理的在全市供电系统中知名的网站。它几乎涵盖了公司的各个方面,包括无纸化办公,制度大成,安全生产、用电营销,支部、工会、共青团建设,电子企务公开,国际国内企业新闻,干部职工管理等等,祁电新闻、报纸、专题片、电力志等也都在网上据有一席之地,使网站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强大的网站。除此之外,公司还建设了健身房、阅览室、图板等,使企业文化活动有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五一职工活动、七一文艺汇演,大大促进了企业文化各项活动的开展。

三、优化企业人文环境,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群体应在民主和谐、生机勃勃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形成一种富有活力、民主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必须培育具有自主、自强、自尊、自爱、自控、自觉的职工环境,完善和发展富有吸引力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生活环境。

1、建设优美环境,注重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环境保护与城市绿化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美化环境、美化企业已成为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时尚。近年来,支公司领导在创建“花园式站、所单位”等工作中,思想统一、目标一致,下大力抓整改,花巨资对110KV变电站进行了改造。该站原来只有柏树36颗,绿篱50米,核桃树2颗,现在已发展成为观赏树木30颗,绿篱50米,草坪1800平方米,新建假山一座,种植花草200株,使站容站貌耳目一新,达到了“花园式”标准。支公司机关每年投资1.2万元对支公司办公区进行了绿化和美化,达到了有树、有灌、有花、有草。盆景、鲜花、绿篱、和办公楼融为一体,构成了**城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对乡、镇供电所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绿化和美化,摆设了盆花、种植了绿篱,特别是城赵供电所的盆景和西六支供电所的喷泉别具韵味。电力宿舍区,绿化也有了大的改善,种植花草3万余株,龙槐、香槐40余棵。与住户的盆景、花卉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卷。

2、重视思想沟通,系牢情感纽带。除了公司的大事的重要决策通过职工代表外,支公司领导每半年要分组(即生产组、经营组、后勤组及三产组)同全体职工进行恳谈,在恳谈会上要求每位职工畅开心声,有什么企业发展大计,对公司现状有什么想法,对公司领导有什么意思和建议都可以大胆提出,绝不因此抓辫子记后帐。在妇女节、青年节、老年节等节日,公司全体领导都要和女职工、青工和退休老同志进行亲切座谈,了解他们心声,倾听他们的见解。同时把公司最近发生的大事要事向他们汇报,职工有什么难事,邻里有什么纠纷公司领导都要亲自上门去解决,职工的生日、病痛、退休职工和职工父母的身心健康也成为支公司领导关注的重要内容,及时把公司的关心、问候和温暖送到他们心中,从而在全公司形成了一种心心相印、气氛融洽的局面。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丰富了现代企业的内涵。这些文化氛围使全体职工心情愉悦、有充实感和自豪感、生活、工作有意义,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企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职工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尊重,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积极进取的竞争机制相互融合,为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新企业管理思想,丰富品牌文化内涵

一个企业的管理思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后劲,也决定着企业文化的走向和定位。支公司领导层认为,一个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利于激员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规章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严格考核机制。3年来,祁电建立和完善了覆盖所有企业活动的管理考核体系,大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小到吸烟和停车压线,近到企业活动的现场,远到出差千里外的地方,都有制度在规范和约束着职工。支公司的《工作日禁酒令》、《禁赌令》、《关于严肃会议纪律的决定》、《车辆管理制度》、《文明生产管理制度》、《经营工作考核制度》、《线损管理考核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安全撕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都经过了多次实践修改和补充完善,已经成为企业规范工作行为、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基础性东西,一个以制度考核人、以制度规范人、事事有人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管理机制已形成。几年来,没有一个领导没有被处罚过。有4位领导因工作日喝酒而被罚500元并且通报批评,所有领导都有开会迟到或者没戴工作证而被罚款和通报批评的经历。相反为表彰公司信息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者,公司拿出1万元做为奖励,为表彰奋战在一线的安装队职工和供电所职工公司也都拿出10多万元进行奖励。3年多来,受到奖罚的干部职工多达100多人次,其中,开除2名,下岗5名,撤职3人,而受到奖励的职工也近百人。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供电支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路子,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的品牌塑造、经营活动和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化力驱动经济力;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从而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了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鼓舞力的作用,促进了企业“三个文明”的同步发展,在探索建设科学规范健康的新型国企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电力工会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调研负责单位:**供电物资公司分工会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需求,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党的感召力,增进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向心力,才能更好地激发电力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焕发的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电力工会建立的“文学艺术体育协会”下设多种形式的分会,他包括有:文学分会(职工读书学习沙龙)、摄影书画分会、集藏分会(在原集邮分会会员基础上,重新组建集藏分会)、球类分会、棋牌分会、音乐分会、钓鱼分会、武术舞蹈等分会,这些群众组织建设的活动,从而产生了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电力工会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二是实现企业制度不断创新;三是实现行业经济持续增长。前两个目标为第三个目标作保障,最终为了实现行业经济持续增长,把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行业利税再上一个新台阶、多元化经营开辟新天地、人文环境提升新水平。只要充分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能够深刻认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创建和谐公司,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调查中给我们的影像是**电力工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所蕴涵的感染力、渗透力、辐射力的特性,对内注重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着力塑造企业形象,逐步形成了以“和谐、拚搏、创一流”企业精神为灵魂,具有时代特征、电力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借助企业文化所蕴涵的“内动力”作用,使得**供电公司多年来的发展“状态”、文化“神态”和职工“心态”内外和谐,经济实力、发展活力、文化魅力刚柔相济,实现了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稳定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在内形成了很多有效的文化建设载体,概括这些丰富多彩的载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班组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使企业精神在实践中内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为企业文化的提升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二是通过“党员三联三代责任区”活动,使得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有效发挥党组织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通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构筑了具有供电特质的企业文化建设平台,进一步培育了职工的团队精神,展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企业文化有别于社会文化,它必须始终融合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进程中,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充分运用好各种载体,就能为企业的经济运行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企业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打造出企业的文化品牌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电力工会从企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此项工作列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从战略高度抓实抓牢;在运作上,确立符合企业特点的文化建设方案,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举措。工会组织向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技能与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工会组织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广大职工多元化文化需求,为职工打造文化平台,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四同步”,即: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规划同步,与项目管理规划同步,与企业管理工作检查同步,与企业其它工作落实同步,该电力工会组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职工体能测试达标活动”中,调动广大员工参与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开展“学习一门新技术、提出一项新建议、创造一项新成果、推广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记录”五个一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各种技术能手、业务尖子和典型脱颖而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促进职工队伍由劳务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增强企业文化力,经常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一方面通过拍摄企业文化专题片、摄影作品展、举办企业文化画展、撰写企业文化经验材料,促进企业文化广泛交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更深层次开展。另一方面积极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需求,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凝聚力,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品位,展示企业良好形象,从而打造出属于企业的文化品牌。职工文化活动室成为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基地

对部分单位的职工文化活动室的调查,职工文化活动室的建立,为广大职工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质量。一是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职工文化活动室通过开展图书阅览鉴赏活动,召开职工读书座谈会,交流读书笔记,收看市场战略分析录像活动等,使职工在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感受时代主旋律的熏陶,不断提高改革意识、市场经济理念,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时代感。二是职工的政治素质得到大幅提高。工会组织通过利用职工文化活动室这一阵地举办各种思想政治研讨会和各种专题辅导或讲座,以及举办《工会法》、《劳动法》等各种法律法规的知识竞赛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以形象、生动、有趣的形式,使职工进一步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职工学法、懂法的意识明显增强。三是职工的文化品位得到升华;职工文化活动室通过配置电视、VCD和功放等设备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知识题材影片,如“开国大典”、“辽沈战役”等优秀影片和职工喜爱的故事片、喜剧片等,在充实职工文化生活的同时,对职工进行革命传统系列教育,拓宽了职工的知识视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方面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营造新世纪浓厚的职工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陶冶职工情操,激励职工斗志,树立团队、拼搏、争先、集体主义精神,弘扬爱岗敬业的有效载体。工会注重在“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和“元旦”举办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健身运动会和文艺晚会。还通过“黑板报”、“宣传画廊”的形式,宣传报导公司的好人好事以及先进典型,形成一个学先进、比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反映了当代供电人的新形象、新视点;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健康素质,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加强了同志之间的团结,又树立了团队和集体主义精神,有效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氛围

工会文体活动是工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开展好文体活动是增强员工自身体质,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和体育活动,提高职工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为搞好安全生产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利保证。职工文化活动室是近年来适应企业改革形势变化和职工兴趣爱好需求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化活动形式;该电力工会组织的“职工体能测试达标活动”,号召职工人人参与,组织了爬楼梯、长跑、跳绳、扳手腕等活动,改变了职工的精神面貌,促进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增长。今年举行的木兰扇比赛、“八荣八耻”学习、计算机操作比武、“爱心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尤其举办**供电公司首届职工运动会,设置的项目比赛项目广泛,有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三人”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棋类(象棋、围棋)比赛、网球比赛、体能达标测试:1000米、1500米,30秒跳绳,双手前投实心球、大众趣味体育比赛,为职工群众带来生活的快乐,使紧张和劳累得到放松。工会积极关注职工的健康状况,尤其是中青年骨干的健康,通过组织各类疗养和参观考察,帮助职工减轻压力。坚持每年为职工体检,工会在征求分工会主席意见的基础上,改变原疗养地点,组织了五批人员进行疗养,在疗休养活动中,**电力工会坚持服务,精心安排,促进了职工身心健康。健康的体质是各项工作的保障,各分工会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制定体能锻炼计划,安排羽毛球、网球等健身活动,做到业余为主,工间为辅,趣味为主,竞技为辅,普及为主,提高为辅,努力营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氛围。

上一篇:西交大-四上-第九课: 设计爱心标志(教案)下一篇:诫勉谈话后的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