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中学生作文

2024-12-05

习惯中学生作文(共19篇)

1.习惯中学生作文 篇一

中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好习惯,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好习惯。其中最让我值得一提的习惯是-----每一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这事还得从我读一年级时讲起。

记得,我刚读一年级的时第一次做作业,因为我的贪玩,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放学回到家中,我便和往日读幼儿园一样,打开电视机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这时,爸爸和蔼地对我,说:不看动画片了,快点去做自己的作业,做完作业再看动画片。说完后,爸爸便随手关了电视。

我垂头丧气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无精打采地开始做作业,脑海里不时的闪现动画片情节。就只样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才写了几十个字。这个时后,爸爸来检查我的作业了。

爸爸,你怎么来我房间了?我眼睛睁得老大,惊奇地说。

作业做得怎么样了?爸爸问了后,拿起我的作业本,看了一眼,过了一个小时,才写这么几十个字,是不是刚上小学觉得很累呢?累了的话,就看一会儿电视休息吧。爸爸皱着眉头说,说完后就走了。

爸爸走后,我就拿着作业本到客厅去了。在客厅我又边做作业边看电视,看一会儿动画片,写一个字,看一会儿动画片,写一个字过了半个小时,爸爸来到客厅看电视,发现我在做作业,电视又开着。爸爸怒气冲冲地看着我,立马冲上来,关了电视,拿起我的作业,看了一下,本子上零零散散的写了几行不大不一而又马虎的字。爸爸的眼神里充满了怒气。我用胆怯的眼神望着爸爸。这时,爸爸拿出了他的手机,看了一下时间,打雷般的吼道:已经做了一个半小时的作业了,才写了几行字,而且还是马马虎虎的.,到底是怎么搞的,以前写字也不是这样的啊。是不是好久没有骂过你了,又想挨上一顿骂呢,爸爸生气地说,拿着作业本,回自己房间去做。

我乖乖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我一边做作业,可脑海里还想着自己爱看的动画片,越写越慢、越写越乱,过了许久,好不容易做完了作业,去客厅看动画片,可是动画片却没有了。当我把作业送给爸爸看时,唉,坏事才开头呢!作业被爸爸给撕拉,并且还要求我重新做一次!

从那以后,我知道:边玩东西(或者看动画片、开小差)边做作业,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而且,我为此还受到了小小的惩罚。

从那以后,我一放学回到家中,便马上认认真真地做作业,做完作业后再玩,这就是我养成的一个好习惯。

2.习惯中学生作文 篇二

一、修改作文要“五看”

修改文章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而且可以提高综合运用各项写作知识的水平和自觉性, 有利于从小养成严肃的写作态度和认真修改文章的习惯。修改作文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看中心是否明确了, 是不是把要写的内容写具体了, 写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遗漏的地方就要补充, 有意思模糊的地方就要改动。二看层次是不是清楚了。如果句子间或段落间有重复现象, 可合并或则减;如果意思杂乱应想法理顺。三看开头和结尾是否得当。四看用词是否准确, 说话是否得体。哪一个词用得不妥当, 就换一个合适的;哪一句读起来不顺口, 就修改通顺。或换一种说法。五看有没有错别字, 标点是否正确。作文的修改不外乎删、补、调、改。修改的一种好方法是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写文章时是“我笔写我口”, 写完后还要“我口诵我文”, 随诵随想, 发现说不清的, 读不通的, 不顺口的就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写作水平在自改文章中提高, 要培养认真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二、修改作文从大处着眼

在作文教学中, 重视引导学生认真修改自己写的文章,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与习惯, 这是十分正确的。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就必须认真修改;文章是个体认识、情感的外显形式, 要准确表现自己的认识、思想情感, 就必须认真修改;文章又是写给他人看的, 要让人看懂、喜欢, 也必须认真修改。文章不可能一作而妙, 需要反复修改。好文章是字斟句酌地修改出来的, 这话一点也不假。启发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 是在培养学生严肃的做事态度, 对人、对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学生在推敲、修改文章的过程中, 又会不断积累作文经验, 逐渐明了作文之法。修改文章的能力, 是自能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懂修改、不会修改, 其作文能力的内涵与外延是不全面的。作文教学就应该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三、把修改优先权还给学生

作文的过程包括修改和润色的过程。修改文章体现在教学过程上是不同的:学生自己的修改属于作文中的指导, 而教师的修改则属于作文后的指导;体现在教学目的上也有所不同:前者体现为对学生作文素质的指导, 而后者强调的是对学生作文的“订正”。语文教师辛苦, 而中学语文教师更是辛苦。学生每写一次作文, 教师就得修改几十篇作文。作文本堆成山, 教师为“移山”累得喘不过气来, 学生则只是一味为教师“筑山”, 连认真阅读教师批语的兴趣都极为少有。这样, 从课堂作文看, 学生既然是奉命作文, 不负修改的责任, 也就无所谓主体意识与质量意识, 其写作水平自然是提高得极为缓慢。

四、掌握修改的方法

修改是写作的重要步骤, 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不厌改”, 好文章很少是一次写成的, 人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 往往需要多次反复;语言的表达, 也不能一下子就十分准确, 需要反复推敲。一挥而就的情况虽有, 但毕竟是极少数。“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关于作家修改原作、推敲字句的佳话实在太多了。往往越是著名的作家, 越重视文章的修改。曹雪芹对《红楼梦》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推敲本身就是关于修改原作的典故。从修改的方法来说, 主要是增补、调动、删减、更换。增补是对语句不完整的地方加以润色, 对内容或材料不充分的地方加以补充;删减是对多余累赘之处加以剪除, 使语言和内容更加简洁精粹;调动是对词语、句子的顺序, 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安排加以调整, 使之更加有条理;更换, 是删掉不当的词语、句子或材料, 换上恰当的词语、句子和材料。改的程度视需要而定。可以小修小改, 也可以大修大改, 甚至重写。

3.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篇三

关键词:作文修改;学生参与修改;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67-1

主动参与性修改是写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改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

1.教师的观念转变。我们知道,大多教者在思想上重指导轻批改。原因是担心学生受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限制,总想越俎代疱,提供给学生一个模式。比如文章如何审题,如何取材、构思,如何使立意不落入俗套、要有创新,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等等。不可否认,适当的技能训练于学生是有益处。但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到主观、主观到客观的过程。教师无法也不可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去表达。否则同一模式下的文章又如何能突显学生的个性,又如何能创新。这样也就不免千人一面了。再者,教者用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要求学生,动辄刀砍斧削,批得“体无完肤”,改得满纸通红,挫伤了学生写作积极性。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端正作文教学的观念,变以教师为主的批改作文的形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修改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修改作文的主人。这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对学生主动接受作文并提高写作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思想的重视。“作文难,修改作文更难。”这是学生的心声。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低头,题海战术没有远离学生,大多数的学生在题库里疲于奔命。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的题目,学生几乎是一遍做过,很少有同学去思考第二种解题的方法,更不用说第三、四种方法。这一种惯性思维在学生习作上也遭受同样的待遇。加上时间紧迫,为了及时交差,学生往往不习惯也不想有其它的修改过程。学生早已也习惯了自己作文教师改的模式。即使本子发回后,也不会去关心被修改的地方,这样更谈不上自己去修改。没有尝到修改作文成功的喜悦,没有领悟前人文章的千锤百炼,加上骨子里边的惰性,作文修改与学生很难有缘。所以学生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教师应不断反复地强调修改的意义,改变其思想,使他们真正重视起来。

二、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具体内容

1.深化主题,改高立意。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正是因为有了主题的存在,才使得文章有了意义。如果文章主题抓得不准,挖掘不深,表达不清的话,就需要加工提炼。当然,我们不提倡将立意盲目拔高,但必要的健康向上还是要的,因为,我们写的东西是会影响别人的。

2.取舍材料,调整结构。文章的观点与材料必须要统一,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表现观点,如果文章只有观点而没有材料,或是有材料而不能证明观点,那样就要进行修改。对于材料的取舍的要求,一是必须能够证明观点,二是新颖典型有代表性。围绕这个要求合理取舍材料。

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它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段落层次的安排、过渡照应的设计、开头结尾的处理等。调整结构就是把作文中段落层次不明、过渡照应不好、开头结尾不理想的地方加以改正。如果我们肯花点功夫,为自己的作文寻找一种最最合适的表现形式,那么无疑,再平凡的作文也会在新鲜中闪光。

3.推敲文字,锤炼语言。语言文字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要想语言文字能够准确、完美地表达思想内容,就得进行语言文字的推敲。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都要舍得进行删、改、调、换、补。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曾经要求他的学生,“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他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使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由此看来,文字的推敲是多么重要。

三、明确作文评改方法

1.教师示范评改。教师以典型文章集体评改示范,具体指导如何评改作文——教给评改方法。强调“一作一得”,即抓住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一篇作文训练一个重点。学生写完后,教师先将学生作文浏览一遍,选取两到三篇有代表性的,有时当堂朗读,有时印发给学生,有时在多媒体教室打在屏幕上。先放手让学生评改,教师针对本次习作要求、重点,结合学生作文的具体评述,适时点拨,提出修改意见,示范评改。

2.学生自我评改。学生参照老师的示范评改,根据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按照老师制定的评分细则,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3.学生相互评改。学生互评互改一般在课内进行。一般以六人为一组,设一组长,负责本组作文的收发、检查、督促和汇总工作。组内成员体现出不同层次,以利于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语文课代表协助老师将学生作文每组六份发到小组长手里,改前教师简明扼要地进行本次作文的评改指导,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结合评改细则,学生相互评讲、批改,最后写出评改意见。

4.学生评后再改。教师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评,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评通读全文,进一步提高自主性评改作文的质量。一方面结合批语,认识本次习作的得与失;另一方面结合教师讲解,弄清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和修辞等方面的不足,并一一修改。

4.描写习惯的小学生作文 篇四

那就是硬性接触镜。记得第一次在眼视光医院戴上它,感受到异物进入眼睛,并没有移位,可我还是疼得只流眼泪。

刚开始,让我不能接受的是睡眠时间减少,每天为了戴它,得早起半个小时。其次,清洗也很麻烦,还要每两周做一次除蛋白护理,定期到医院去检查。没戴一个月,便忙得团团转。

记得头一次戴接触镜去学校上学,班里的同学围了一圈在我身边好奇地问我为什么没戴眼镜,我却只是笑而不语。

每次出去吃酒,大人们总说“你不戴眼镜的样子好看多了”这样的话,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地笑笑,现在听的多了也习以为常了。

5.坏习惯小学生作文300字 篇五

把秋衣穿好,却找不到裤头。“噢”,原来在被子底下。裤头穿好了,把秋裤穿反了,是妈妈发现的。裤子穿的一正一反,反的穿过去了,正的怎么也穿不进去,翻来翻去,怎么也穿不上去,真急死人。穿毛衣,把毛衣穿反了,后来是妈妈发现的,我急忙穿过来。

树叶“沙沙”响,好像再说:“‘沙沙沙’快点,快点。”

穿好衣服,洗完脸,刷完牙我和妈妈收拾好就走,我突然想起今天要升旗,我连忙去找红领巾,沙发上没有,我的房间也没有,原来在书房的.窗台上。

闹钟挂在墙上,好像在说:“‘滴答、滴答’迟到了,迟到了。”

进了班里,同学们正在坐着在朗读,我打开书包,语文书没带,音乐书没带。

我脸红的低下了头,心儿“扑通、扑通”的跳,好像在说:“不成不成,这可不成。”

6.养成好习惯小学生优秀作文 篇六

大家好!我叫王思晴,是嵩山小学二一班的小学生,大家都夸我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但有一个很不好的缺点,就是粗心、马虎,这也是令老师和妈妈最头疼的问题。正好少年智力报要举行28天好习惯养成大赛,妈妈为了让我改掉这个不好的毛病,便给我打印了28天培养好习惯记录表,要求我改掉马虎粗心的毛病,养成认真写作业,写完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记录表从11月7日开始执行,我写完作业,自已检查完后,妈妈给我检查作业,然后在记录表上填写表现情况。第一天我有两道错题评价也不好。但第二天妈妈给我的来评价是有进步,中间也有不好的时候,但之后妈妈对我的评价越来越好。在28天培养好习惯中有时候我还真想不检查了,到时候妈妈检查出来错误我再改不就行了吗。可是我一想到老师说的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再看到妈妈给我写的评价有进步希望能继续坚持,我就继续认真检查了。

就这样到今天,我已经坚持了10天了,我相信我能坚持到最后,改掉马虎粗心的`毛病,养成认真写作业,写完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做一个让老师和妈妈都为我骄傲的好孩子。

7.也谈学生作文习惯的培养 篇七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 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活缺乏观察, 缺少对生活的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离开对人、事、物的细致观察, 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 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鲁迅先生说过:“静默观察, 烂熟于心, 然后凝神细思, 一挥而就。”所谓观察, 就是用眼睛去看, 用心去想。因此, 要做到事事留心, 时时注意, 做生活的有心人, 随时随地捕捉不易被人觉察的生活细节, 并且让学生明白, 观察不仅仅局限于用眼看, 而是应当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 用耳朵倾听, 用心灵感受, 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同时, 还要让养成学生多写观察日记, 多写生活作文的习惯。这样做, 既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二、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习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 学生写不好作文, “无材可写”是一个重要原因。引导小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不仅能丰富作文的题材, 切实解决“言之无物”的问题, 而且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把平时看到的现象, 读到的好文章都摘写在好词佳句本上, 这样, 点点滴滴, 日积月累, 作文也就能够言之有物了。

三、培养学生自觉练笔的习惯

多读多写是作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多练才能熟练掌握写作规律。我经常利用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富有意义的节日, 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如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特殊节日的前夕, 我都让学生先开展活动, 这样的活动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当学生们意犹未尽时, 我让他们再写下来, 很多学生不但在行动上得到了家长、老师的赞扬, 还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学生得到了很好的练笔机会。

四、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规定:“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里具体提出:“对写话有兴趣”,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表达真情实感。”这些规定或建议, 并不仅仅是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或教学策略, 而且包含着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意思。

五、培养学生成文后修改的习惯

我在作文讲评时, 首先从王安石精心修改古诗《泊船瓜洲》入手, 诗人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 后来, 他觉得“到”字不好, 先后用了“过”、“入”、“满”等十多个字, 经过十多次修改, 都不大满意。最后他从“春风何时至, 又绿湖上出”这首诗受到启发, 才决定改用“绿”字。这时, 我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大文学都这样做, 何况我们小学生呢?其次, 通过示范修改, 交给学生修改方法, 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用不同方式修改, 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 学生有了写作后修改的习惯, 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8.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 篇八

关键词:积累素材 习惯 养成

作文指导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无话可说的现象。这类问题的产生其实源于学生平时缺乏素材的积累,而不是完全没有材料。因此,教会学生在平时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意生活中的细节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学生很少去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因此写作时往往没有来自生活实际的生动材料。然而细节恰恰是写作的基础,甚至生命。细节是文章的细胞,也是人认识世界的根基。我们通过课外随笔练习和课堂细节描述等方式,培养学生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例如描写病人行为的细节、描写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家长神态等等,只要是留心细节的同学都会绘声绘色地进入情境。我们给学生一个长期记载自己观察到的生动细节的本子,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交流和展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水平均可得到体现,并在交流中得到拓展和提升。

细节的练习不仅要长期坚持,而且要归类整理。在归类整理时,学生会重温观察过的细节,还会对细节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得学生对细节的意向有明确的认知。归类时必须使用比较,使学生对细节的认识更加深刻。这种练习,使学生大脑中储藏了大量随时可用的真实材料,一旦动笔写作,材料就会应时而至,准确到位。

2.阅读中摘录

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做读书摘录,把读过的书中名言警句、历史典故、典型事例等,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时常翻阅,并定期在同学中交换参阅。由于都是自己读书所摘,因此存储在大脑中比较持久,而经常翻阅更会历久弥新;交流中会开拓视野,对阅读面和领悟性都有启示。这种方法,使学生读书的效率提高了,大脑储备了大量感性材料,在提笔作文时,论证材料汹涌而至。材料的来源广泛,论证的力度自然增强。以往对题枯思无话的现象消失了。

3.向文学大师学习

中学的作文教学并不是培养作家,但是向作家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所必需的。许多文学大师都有很好的提高写作能力的经验和实例可供学习,我们在教学一些大师的名篇时,有意识地向学生提供有关写作缘起、大师写作中的趣事等,让学生体会讨论其中提高写作能力的经验和规律。特别是有些作家平时注意积累素材,记录生活中观察到的片段,经过长期酝酿终于创作出惊世名篇的经验可以使学生理解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也可以从中认识从素材到文章的变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在积累中思考和提炼,将生活素材的质量提高到内涵丰富深刻的地步。

向大师学习是多方面的,而积累素材无疑是起步性的活动。在学习大师优美作品时,让学生明白其素材来源,其实很能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学到积累材料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其积累效率。

4.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与思考

积累素材的要义在于观察生活和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积累素材时,启发学生如何观察生活现象。通过点评学生的素材记录,总结其中的观察成功之处;通过介绍作家积累素材经验,归纳其观察方法和技巧;通过同学交流,各自小结观察心得。多种途径多管齐下,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技巧。

素材本身只是材料而已,停留在材料阶段是难以成为优秀作品的好材料的。我们通过作家的素材与作品的比较,可以看到其中提炼的痕迹。所以我们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使得观察到的“现象”就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这样,学生积累的素材质量大为提高,在进入写作时也运用自如。

总之,教会学生积累素材,养成观察思考生活现象的意义是巨大的,不仅解决了写作中缺乏生动材料的问题,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很有帮助。

9.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教学反思 篇九

修改作文是作文的继续,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讲,都是学生写教师改,一轮改下来,教师已是头昏眼花,而学生也许并不看你辛苦劳动的结果,接到本子往往只看一下等级便弃之一旁。面对如此现象,我萌发了让学生自改作文的念头。

首先我让学生明白自改作文的意义,懂得好文章不是一下子写出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推敲,字斟句酌,认真修改出来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呢?我认为,首先是培养自改习惯,其次是教给学生自改办法和修改步骤。

一、让学生养成自改习惯

小学生往往落笔生文,以为在作文课上写了一篇文章就完成了任务,结果多数学生的文章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怕改,二是不会改。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开展有助于学生自改作文积极性的活动。如:“比一比,谁是使用修改符号的专家”,“赛一赛谁是修改作文的`能手”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改信心,养成自己修改作文是否达到文字从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无误等基本要求的检查习惯。

二、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其操作能力

1、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修改符号。

2、掌握修改符号,让其在修改中运用,教给学生基本的修改方法,即:删、添、改、调、分、扩、缩。

三、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步骤

10.习惯-小学生写事作文300字 篇十

一、端正学习态度。一个人要想知道他平时学习是否认真、仔细,第一步先看他的态度端正了没有。所谓的学习态度。其实就是一个人怎么去对待学习的。我觉得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学习。态度,决定了你的学习成绩。

二、上课认真听讲。把握住上课的40分钟,一切思维跟着老师走,能掌握重点和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千万不能走神,只要这40分钟抓住了,其他时间就以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

三、课后及时复习。我们不光要学习,还要复习,不能把学过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当你学习第2课时,第1课也要复习一下。把第1课学到的东西,在脑海里回忆一下,有哪些是老师强调的, 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然后翻开书,看自己记的对不对,如是不对,那你可要加油了!前阶段我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为此,爷爷规定我每天练一练,并出好题目让我练习,这样做提高很快。

11.浅谈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 篇十一

一、指导学生积极发挥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改,并从中体会“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的真味。除了写“自由文”,每次都要求当堂完成,写好后我先收上来,然后再按学生的不同水平有针对性地分发下去,由他们互改。每次换人,使批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又换人批,看不同的学生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每次互改,都要求批改者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批改时要有眉批、有评语、并在最后署上批改者姓名,改好后交给对方。对方也可就批改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两人可以一起探讨。必要时还可写一篇“作文后记”,主要是谈谈自己的写作意图和对批改的感受。大部分学生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关注“师改”的批语,同时增强了同学们发现错误的能力,还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

二、培养学生集体评改的能力。本环节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互相进行评改。其具体做法是:把全班学生在日常习作中能力的强弱分为六人的评改小组,并选举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教师选择本班有代表性的三至五篇所谓“典型文”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进行修改,教师加强指导。鉴于学生的认识能力,评改中首先要求学生把重点放在错字、标点、不恰当的词和句上,尽量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不要急于发表修改意见,只给以口头上的提示,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自己去发现不足,改正问题。同时,教师讲授一些眉批、总批等作文批改方面的指示。待学生批完之后,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广泛交流个人的不同看法,然后由小组统一反馈,并有小组长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最后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适当点评,及时对每组写出不同的评改意见。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找出他人文章问题的所在,而且能从不同的好文章中汲取精华,达到引以为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之目的。

三、培养学生自批自改的能力。众所周知,学生能够独立的修改自己的文章,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互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正跃跃欲试,都想急于“露一手”,想亲自“摘个果子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在这一过程,要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作文写完后,先轻声读一两遍,统观全文,边读边思考;接着逐句逐段的细读,边读边加批注,便读边改;改好后再进行复查,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老师最后根据修改的次数和质量,再打分评出甲乙丙等级。同时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

四、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式评改模式。经过第一种模式指导训练后,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理论,对习作的辨别能力有了较高的评价意识。这时,教师就可以把评改权移交给大部分学生。教师也不再挑选样本,而要按写作水平高低或位置情况成立作文批改小组。

1.确立小组及中心发言人:每四五人为一组,小组交叉批改,然后每组选出1~2本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全班推荐,并由中心发言人阐述评改意见。

2.选择优秀作文的标准,从十个方面入手: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文面是否整洁;三看有无错别字;四看有无病句;五看标点有无明显错误;六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七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九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十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

3.掌握常用修改符号及高考作文两级评分标准。从《作文评点报》上选择评改例文,让学生了解常用修改符号及点评的方法,规范使用删、增、调、换等修改符号。另外,为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使评改更具针对性,组织学生学习中考作文两级评分标准及具体细则,明白评分标准精髓所在,提出“稳抓基础分,力争突破发展分”的指导思想。

4.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全文、把握文义的基础上,从作文的结构、语言、基本观点、思想感情、文面等方面批改文章。除用传统的“删、增、调、换”等方法外,还教育学生学会旁批,并运用说明式、评述式、提示式等方法来评改作文。

5.针对同一篇文章,经小组讨论后,先由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提出口头评改意见,并兼纳其他组员的建议,加深学生对作文的整体评价认识,然后采用组长组织轮流执笔的方法进行评改。

6.推荐样本,交流争鸣。第一节小组讨论批改完成后,第二节各组把评出的样本再拿出来在全班口头交流,然后各小组展开争鸣,教师点评指导。

总之,作文的批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向性。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识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新的生机与勃勃活力。

12.习惯中学生作文 篇十二

1. 所有学生的作文情况我基本上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都是在作文的批改中了解的。并鼓励学生写主动作文, 多做面批, 在增、删、添、补中完善与提高。不管学生的作文能有多大进步, 我都为他们鼓掌, 同时在作文本上写上鼓励性的话语。例如, 你的思维真敏捷, 富有多彩的思维; 你的悟性真高, 文章明确了很深的哲理; 你的观察力很有天赋, 如果你能持之以恒, 坚持写的同时多读好的文章, 不久你就会成为了不起的优秀的作家……这样, 同学们自然会产生写作的热情, 在读、积累及写作等方面都会做得很好, 学生的作文水平必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 把写好的作文读给大家听, 让学生都参与到评改中来。与此同时, 写作略差的学生也学会了写作文。认为作文并不难, 从心体会作文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引导学生注意积累, 多读好的文章, 从文章中读出自己, 读出生活, 读出感情。有了积累, 就有了素材, 写作才能成为易事, 喜欢做的事。

3. 互批互改能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在选材、组材及写法上触类旁通, 共同提高, 同时也为差生指点迷津, 逐步养成写作、修改的好习惯。我们懂得, 一个爱写作的学生, 他就是一个懂得生活而细心的知书达理的好学生, 一个注重修改的学生。他的自身修养、自身约束力会很强, 他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作文就像做人一样, 他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都会随之而上升的。

4. 语文老师的工作量, 就其批改作文一项而言, 那是非常繁重的一项工作。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能力作为宗旨的, 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服务人生。在学生作文批改这一块, 我所坚持的就是让学生逐渐学会互批互改, 共同提高。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 1)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 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地记住了每次写作文的具体要求, 而且对这些要求了解得越来越深刻。在此基础上, 他还可以有余力去指导别的学生应该怎样写, 不应该怎样写, 这样, 大家的写作能力便会共同提高的。

( 2) 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 这样就很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 找到自身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与不足, 学生的思想便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 3) 每次批改作文, 每人只批一本, 负担不重, 每次又都抽签换人, 批的人有新鲜感, 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 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 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 自然而然也会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 同时也激起学生想看同学批语的兴趣。这就将写作的兴趣激发出来了。

( 4) 批改作文的时候, 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 进入教师的角色去思考问题,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及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 促进学生心理走向健康, 走向成熟。在此同时, 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 自然学生的修改、书写、阅读等方面也会相应地提高, 越往后提高的幅度会越大。

( 5) 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学生的批改结果, 在短的时间内看多篇同学的作文, 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 让教师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 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以去节省大量的用笔批改的时间, 这样老师做教学研究的时间就更充裕。

经过自己的努力, 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及习惯由少到多, 由无到有, 逐渐形成。在学生形成作文修改能力及习惯之后, 学生的作文兴趣及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这为学生的将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语文教师都知道批改学生的作文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 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所在。可是, 虽然都知道这个道理, 却呈现出, 语文老师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 不少的教师仍然是遵循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的陈旧方法。这样, 老师尽管付出了诸多的辛劳, 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提高不上去, 提高的幅度不是很大。为此, 培养学生自身修改作文的能力及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生,修改作文,能力,习惯

参考文献

[1]姚美娟.要重视小学高段学生对作文评改的参与[J].作文教学研究, 2009, (05) .

[2]张凤平.抓好四个环节, 学生作文不再难[J].学周刊, 2011, (29) .

[3]庄洪荣.小学生作文评讲的几点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 (教师适应) , 2011, (04) .

13.习惯中学生作文 篇十三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习惯可以锻练人的性格、使人有教养,好习惯可以使人把握住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觉得从小就应该养成勤奋踏实的好习惯。

在生活中,我努力养成了一些踏实的习惯。比如看新闻、读报纸,遇到不认识、拿不准的字,我就会查字典而不是忽略过去,这个简单的习惯我要一直坚持下去。

简单的动作重复做,每天积累一点点,就会向成功前进一点点,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或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还看不到努力的效果,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成功就降临了。

爸爸妈妈的.好多同学都考入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爸爸说:“尽管他们很聪明,但他们更勤奋!”妈妈说:“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聪明劲儿不同,但只要勤奋踏实,认真地做每一件事情,而不是为偷懒找借口、耍滑头,我们就一定能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14.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篇十四

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学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的刊物。(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用涂改液,不用胶带。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借用工具书、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1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1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1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1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街道上溜达玩耍。(3)回

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的事情要当天完成,不留尾巴。(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1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长辈。(2)体贴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偷懒。(3)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要尊敬老师,虚心接受批评。

1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1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2)放学时,要进行站队放学,不在回家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进出教室时,要自觉遵守秩序,不拥挤、不推搡。在教室时,自己要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4)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进花池,不折花枝,不踩花草,不往墙壁上乱写、乱涂、乱划。

1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自叠被褥,自己的衣物能洗则洗。(2)当自己用过的东

西后,要放回原处,避免在用时不误事。(3)手工制作要自己做,不会下功夫学会。(4)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自己要独立完成或相互研究完成,不可抄袭。

1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坚持“两操”。(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的活动。

2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要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进垃圾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15.习惯中学生作文 篇十五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不收取参赛中学生任何费用的全国性公益大赛, 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和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并由全国80余家中学报刊承办, 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全国20多所著名大学提供后援支持。参赛对象为全国初、高中在校学生, 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大赛旨在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写作能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担任大赛组委会名誉主席,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高洪波担任评委会主任。该赛事已成为目前全国教育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作文大赛, 并发展成为覆盖全国 (包括港澳台) 的作文盛会。

●竞赛安排及奖励办法简介

本次征文时间截至2013年1月3日 (以当地邮戳为准) 。投稿方式有两种:1.手写稿件请用方格稿纸誊写清楚, 来信请寄: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81号附1号思达数码大厦中学生学习报社作文大赛组委会 (高中组) 收, 邮政编码:450000。2.网络投稿:登录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 (http://www.zxsxxb.com) 提交稿件, 并填写相关信息。稿件中务必注明个人详细地址、邮编、学校、班级、联系电话及辅导教师姓名。为了避免信件在邮寄过程中丢失, 建议您采用网络投稿。咨询电话: (0371) 87071640 (高中) 、87071622 (初中) 。

本次征文中学生学习报赛区分初中、高中两个组别, 各设一等奖40名, 二等奖200名, 三等奖300名。获奖者的辅导教师均可获得辅导奖。本次征文另设组织奖若干名, 欢迎广大教师、文学社团及学校集体组织参赛。所有获奖者及其辅导教师均颁发证书, 获奖作文将择优在《中学生学习报》和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上发表。

●高中组赛题 (共21题)

一、命题作文

1.缓慢而优雅地成长2.有德自然香3.善“辨”4.人生是自助餐5.也说“性相近, 习相远”6.痛苦也美丽7.我的陋习

二、半命题作文

8.戒 (__浮躁、自卑、虚伪、骄奢……) 9.品性源自___ (内心、磨炼、教育、责任……) 10.给___ (习惯、时间、心灵……) 涂上一抹色彩11.请管住你的___ (嘴、手、脚、言行……)

12.将思考交给电脑, 把沟通交给手机, 将行走交给汽车, 把健康交给医药……诚然, 现代科技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 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反思生活, 反省自我, 我们是否遗失过什么?生活中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信、自强……

请以《不可或缺的___》为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三、话题作文

13.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痕迹是一种经历, 一种见证。

请以“痕迹”为话题, 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4.哈佛的博士生, 可能每三天要“啃”完一大本书, 每本几百页, 还要交上阅读报告。

哈佛的医院, 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 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只是图书馆的延伸。

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 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 不见华服, 不见化妆, 更不见晃里晃荡, 只有匆匆的脚步, 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请以“哈佛告诉你”为话题,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5.一位生活并不宽裕, 但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的退休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媒体误读了他, 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做很悲情, 相反他一直很快乐, 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读书的孩子, 想着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想到能帮到别人, 便觉得非常充实和幸福。

刘思宇, 这位上大二时就拥有自己的公益团队的年轻人, 为了递交《西双版纳环境保护报告》, 冒着大雨一连5天等在政府门口。刘思宇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说道:“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 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你怎样, 你的中国就怎样, 你光明, 中国就不黑暗!……公益不是简单的活动, 不是高调的作秀, 也不是一种悲情的苦行。公益是一种习惯, 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人。让别人生活得更好,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以“道德心的来源”为话题,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四、材料作文

16.这是一个关于“一元套餐”的故事。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 承包下河南一所大学的餐厅。为了打响“畅饮畅食”的知名度, 在推出26个饭菜窗口后, 他推出了27号特殊窗口———“一元套餐”。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饭菜的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 就可享用以下食物: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粥 (或汤) , 外加一小份荤菜 (鱼或肉) 。加上人工费, 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 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不少非贫困生纷纷光顾27号窗口。三个月下来, 简耀辉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27号窗口时, 另外26个窗口销售量大增, 27号窗口销售量却直线下降。原来在两天前有一场征文比赛, 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 写的正是“一元套餐”的故事。大家被27号窗口感动了。于是, 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27号窗口, 他们希望“一元套餐”能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畅饮畅食”从此接到了很多学校、企业的餐厅承包邀请。27号窗口也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7.“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 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 (《打磨》)

这首诗启发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打磨”。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及感悟,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8.“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 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 怎样对待人和事。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9.“右手写字/没有人会惊讶/左手提笔/众人嗤之左撇子/土里点豆/没有人会惊诧/水中种瓜/惊讶之外是惊诧”

生活中, 这样的惊讶、惊诧还有很多, 面对这些并不算新鲜甚至很普通的事物, 我们为什么会有惊讶、惊诧的心理感受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0.一个骑手, 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 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只要把马鞭子一扬, 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配, 而且骑手说的话, 马儿句句都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有一天骑手出去时, 就把缰绳解开了。当知道什么约束也没有的时候, 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不再听骑手的斥责, 愈来愈快地飞驰在原野上。

不幸的骑手, 此时已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 他想把缰绳重新套上马头, 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 一路狂奔着, 竟把骑手摔下马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向前冲, 像一阵风似的, 什么也不看, 什么方向也不辨, 一股劲冲下深谷, 摔了个粉身碎骨。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1.明代吕坤曾说:“有过是一过, 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 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 自古至今, 很少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 (注:“过”, 过错, 过失)

请根据材料立意,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备注:由于版面有限, 此处仅刊登21个赛题。全部赛题详见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

特别提醒:由于稿件较多, 请投稿时务必在每篇文章后面附上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如果没有, 将视为无效稿件处理。

16.习惯中学生作文 篇十六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初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责怪,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据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长篇巨著,就曾先后修改过多遍。由此可见,修改不仅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呢?

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一句话,一个词,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布局谋篇、遣字造句等多种方法,教师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读改结合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⒈明理。借助课文中的字、词、句、段,文章内容,让学生明白写作文要做到“主题好,选材新,感情真,写具体,段落明,语句通,用词好,无错字。”

⒉修改。这个阶段运用学习迁移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修改的材料来自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摘取学生作文中的句子集体修改,也可以指定一篇作文学生个别修改。有时现场作文,我会让学生写好后立即投影出来,大家来帮助他改文章。

⒊交流。评议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学生把自己修改的结果、原因告诉同学及老师。老师、同学评议他的修改是否恰当,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信息反馈、信息接收的网络,共同影响,使学生修改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⒋总结。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总结可由教师承担,也可让学生总结。

二、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如今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⒈教师批,学生改。

“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⒉互批互改。

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⒊面批面改。

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散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一堂好的讲评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⒈目标要少而精。

作文讲评课目标制定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学生选择的事件多数欠典型,讲评课以此为目标,出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模仿。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够典型,再选择什么事件来写,理由是什么。反复评议,让学生懂得事件要典型,从而为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

⒉讲评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或者是推敲有疑义的词句,教师都不能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当学生初步具备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每次初稿完成之后,教师先进行集体讲评,然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同时也由人人面批面改改为按需要进行面批,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已写好的作文,允许保留几天后再上交,鼓励他们隔几天再改;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修改作文的修改的效果,综合评定成绩。学生通过每次修改前后的对比,实实在在领悟到了认真修改的好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17.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篇十七

类别: 论文 市州报送编号:

题目: 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姓名: 李君平单位: 定西 市 渭源 县(区)黎家湾中学 学校 联系方式: ***

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李君平

(甘肃省渭源县黎家湾中学 748211)

[内容摘要]:

中学时代是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不仅是中学生许多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更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打基础阶段。因此,抓好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学校里,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作为初中班主任,可以从做事有条理等方面来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关键词]:习惯 养成教育 有条理 安全意识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行动、性格、命运的中心环节——习惯决定命运。所以,能否有成功的人生,就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学校里,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作为初中的班主任既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者,又是班级养成教育的实施者,还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监督者。那么作为初中班主任,需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呢?经过深入的思考,结合自己近些年的班主任工作探索,我认为初中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一、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从长远来看,是要对人生有规划;从细节方面来说,则是要日常生活有规律、时间安排有计划;而在自我意识层面上,则是要自我管理有条理。做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学习用具要有规律的收拾好,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抽屉里要有一定的次序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既耽搁时间又影响学习情绪,同样,如果做作业时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肯定高不了,日常生活中的做事有条理,物品摆放有条理都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像我所处的乡镇中学学生,家庭教育本就缺失,且有些家长还抱着买卖观念,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又是交了学费的,孩子的一切问题就该学校来解决,老师就该包干一切,而孩子在家基本没受到过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小学时也没有培养习惯的意识,所以一进初中,学生就感觉手忙脚乱,应对不了内容稍多、任务稍重、节奏稍快的学习,在新的环境中又不会有条理的做事情,常出现迟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占用学习时间打扫卫生等现象,这些都是孩子没有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造成的。所以,初中班主任担子更重,并且要有较强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意识和具体的措施。

我们可以先从学生的课桌清理入手,要求学生爱惜书本桌椅,不乱涂乱画,不把书弄脏弄破,把书本分门别类规范摆放,按主次将较大的课本放在抽屉的右边,较小的放在左边,前面的空间放学习用具,每一本书用一张书签写好科目夹在书中,以便快速取用,作业本放在书包里保持整洁,准备一个文件夹用于存放卷子、报纸等单页材料,做好这些,课前就可以迅速到位,保证了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每个人用好便易贴,每天要做哪些事哪些作业,按轻重缓急分栏记好,做一件勾一件,既节省时间又能避免学生东敲西打抓不住重点而没有效率。开始的几周需要班主任勤到班上勤提醒,反复强调后学生映象加深,逐渐形成习惯就可以有条不

紊地进行当天的学习和生活了,而且可以在高一级的学习中迅速进入状态,以后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

二、“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安全意识习惯

学校安全问题向来都是一个敏感话题,家长、社会对学校过高的期望值,舆论的压力使得学校、老师处处谨慎小心,但防不胜防,不时的还会有大大小小的安全问题发生。很多班主任都还抱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而这个“过”就是安全问题。初中生活泼好动又马虎大意,即使老师讲了,他也不一定照做,对此,班主任都有些头疼。我们可以在班上设立专门的安全督查组,针对课间文明休息情况进行监督,制止不安全行为以及搞恶作剧、乱开玩笑等现象,每天做好记录并做总结。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常讲安全,天天讲安全,教给学生自我防范的常识,凡事都需要“小心驶得万年船”,多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逐渐形成习惯,就能避免很多不安全因素。

三、事半功倍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就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能有效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进校初,学生从进教室走到座位上拿出课本这段时间,有的学生拖拖拉拉要用五六分钟,为此我提出“学会跑在时间前面”。将班上学生进行分组,六人一组,六人中又形成三对师友搭档,以“和谐互助,高效共进”作为宗旨,其中一人担任组长,安排每天具体学习任务,由师友搭档共同完成,组长检查落实。首先制定统一组规,要求每队搭档在进教室时利用五分钟相互提问,巩固昨晚放电影情况,每组组长提醒,分组长负责监督协调,这样可以纠正学生拖拉懒散的毛病,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自学预习习惯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基本上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上课前师友搭档相互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可以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良好的专心上课习惯可以避免学生上课“走神”,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我要求学生上课要做到“三结合”,即动口、动手、动脑。动口大声回答老师提问,需要个别回答时,师友搭档同时站起来,定发言人回答后,搭档做判断和补充,其他同学作评价加以完善;把笔拿好随时做好笔记,每个人准备一只红笔随时勾划,以鲜艳的红色加深印象,课后再进行整理;学生在动口动手的同时也就动了脑,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专心上课的习惯,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学习小组间形成你比我拼的竞争气氛,师友搭档间不服输的劲头也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良好集题习惯,可以把“厚书变薄”,轻松备战,把这个习惯养好并坚持,可以说会使学习越学越轻松,特别是到初三总复习时作用非同小觑。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给老师交差,或是应付家长。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并非形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评价,卷

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书写认真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人,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对学生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作业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进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四、会收拾爱整洁的良好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影响到集体形象。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会受到周围同学的评价,也会让人联想到他的家庭教育。而培养好初中生的卫生习惯,不仅能帮助他改掉坏习惯,把个人收拾干净,也有利于他做好其他事情。我们可以从值日生做起,要求值日生在课前将讲桌上物品摆放整齐,桌子擦干净,黑板擦得干净明亮,讲台用拖布拖干净,大家看到教室前面整洁明亮,不把其他地方打扫干净会有一种不协调的感觉。班主任再不断提醒,逐渐就会影响到每个学生。教室和公共区实行区域承包制,每个人负责一块,墙角下、门背后每天都彻底打扫,让整个环境都干干净净,学生在这样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心情也是愉悦的。不在教室里吃零食,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不乱丢废弃物,抽屉里不放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从小处做起,逐渐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好习惯,不仅有利于班级建设,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五、做我的良好行为习惯

说话做事,待人接物,走路跑步都体现着个人素质修养,而这些也都受行为习惯的影响。现在中国人在国外很多国家不用学当地语言都能看懂公共场所标识,因为那些禁令都是用中文写的,可见我们在道德规范,行为习惯上迫切需要加强。而现在的中学生喜欢依赖别人、比较任性、害怕承担责任、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喜欢攀比和炫耀、学习中不爱刻苦钻研等时代性习惯不足,智慧性习惯、公共性习惯都比较缺乏。所以,培养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关乎个人素质和整个团体的形象。要求学生做我的良好行为习惯,把个人卫生收拾干净、拾起脚边的废弃物、真诚的招呼、真心的感谢等,学生在相互的监督和影响下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初中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不只是上面所提到的,还包括很多自己没有谈到或没有想到的,只是想抛砖引玉,让我们教育人行动起来,积极思索和实践,勤于探索,勤于观察,勤于学习,勤于发现。为我们国家的中学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王金战,随永双.重庆出版社,2006.9 [2]、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策略/孙宏艳.科学出版社,2008.1 [3]、每天进步一点点/李志敏.远方出版社,2009.1

18.习惯中学生作文 篇十八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对我们教师而言,最难教的就是作文;而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家都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就写不出好的作文。很多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感到厌烦,没有一丝兴趣和激情,只因为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只得瞎编乱造,抄袭佳作应付检查甚至备考。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关键词:习惯

兴趣

积累

观察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达到目的的。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妙笔生花。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习惯阅读,积累题材

教师应引导学生精读教材及与之配套的读物,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报,鼓励学生至少订阅1份合适的报刊杂志,倡导学生收听收看有益的广播影视节目以及网上相关内容等,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读得多,才会积累得多,才会感悟得多。学生在阅读中一方面享受快乐,一方面丰富作文知识,提高写作技能。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至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以至书到用时方恨少,绞尽脑汁,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主意积累协作单位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习惯则是孩子一生学习极为重要的习惯之一。“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是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局限在小课堂里的语文学习是封闭的,是脱离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因而不可能是高效的。

二、重视引导学生交流,以说促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动笔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一来,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学生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且要逐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与人交流是人的精神需要,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通过这种交流,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自己习作的价值,并从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学生更加乐于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健全的人格。

三、鼓励多写片段,推荐发表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加赞扬,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情趣是作文的先导,它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祖植:小学语文写训练重点简图(之二);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年11期 2. 费秋林: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缺少什么?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2006年

19.习惯中学生作文 篇十九

一、规范操作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左右着劳动的速度, 也决定了劳动质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钳工规范操作习惯, 是钳工实习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规范化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 尽快提高操作水平的重要前提, 也是在组织钳工实习训练中应该强调的要点之一。学生良好规范操作习惯的培养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示范时的姿势、动作和操作步骤要正确、规范。就是说指导教师在示范时, 要最大限度地按照最佳操作法和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演示, 千万不能把不标准、不规范的习惯动作和姿势带到示范演示中去, 以免误导学生养成不良习惯, 留下事故隐患。示范操作要求做到:步骤清晰可见, 动作准确无误。其次,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动作。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在学生操作训练时必须及时进行巡回指导、以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每到一个学生工位, 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操作动作有无错误之处, 操作步骤与方法有无不当之处。否则, 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 学生就会形成坏的习惯, 以后再改就比较难了。同样, 学生在姿势动作初步形成规范后, 也要注意他们动作的反复性, 在平时的实习训练中也要经常提醒, 包括工量具的摆放、卫生的打扫等, 都要严格按照规范化要求。

二、时间管理的习惯

许多学生实习中没有时间的概念, 一会去卫生间, 一会去洗手, 一上午也干不好一个工件, 加工速度无法提高, 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这就是没有良好时间管理习惯的结果。因此, 在实习中, 为了提高学生加工速度, 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第一, 重视目标引导法。这是因为当人们有一个明确目标时, 大脑就会产生兴奋, 在头脑中出现反复练习这一技能的场景, 从而加快对这一技能的掌握。第二是反复练习法。在训练过程中, 要求学生对于每一个锉削锯割动作, 从分解动作到连贯动作要反复练习, 直到熟练为止。如在锉削训练中, 训练中每次规定锉削量为0.5毫米, 时间为10分钟, 反复进行训练, 中间安排学生休息, 逐步提高学生的加工速度。这样, 可以极大地提高加工速度节约时间。第三, 比赛竞争法。学生之间的比赛, 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人都有求胜之心, 竞赛是一种强烈的诱因, 是一种激发斗志鼓励进取, 争取优良成绩的手段之一。如果每隔一段时间测试一次, 打出成绩, 公示名次, 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加工速度。

三、安全生产习惯的养成

学生从事某项操作时间一长, 自然会养成一定的习惯, 给人得心应手的感觉, 但习惯也有好坏之分, 并且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学生良好安全习惯的养成, 第一是安全理念在心中的建立。安全意识是现代员工的重要职业素质之一, 安全教育必须作为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认真组织实施。教育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 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解决的。而是要从学生入学开始, 坚持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入校的安全意识教育、实习场地的规章制度教育、工卡量具设备的安全操作教育、岗位安全教育、课前安全教育、课后安全总结等。第二是安全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要贯彻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方便操作的方针, 努力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安全知识教育要贯穿于钳工实习的全过程, 要做到实习前有集中动员教育, 实习过程中有注意事项提示, 实训结束后有安全总结。还要有典型事故的分析、定期的安全知识考试等。第三, 安全技能的掌握。在按实习计划、实习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 要结合每一次实习的特殊性, 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 重视安全技能的操作, 反复练习和考核, 规范学生的安全操作技能。

四、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在钳工实习中强调记录笔记和进行定期小结,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许多学生初中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要让学生通过记实习笔记, 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实习课程的画线一节, 通常教师要对陌生的钳工画线工具进行介绍, 如画针、样冲、画规等等。这么多内容, 学生一下子是记不住的。俗话说“一个烂笔头, 胜过好记性”, 这些新学的东西需要记录下来后慢慢消化。同时, 在实习过程中, 时时刻刻会碰到很多的问题, 记录下来反复体会, 对后面的实习一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都感到学习内容太多, 所以记录是必须且重要的。钳工实习一般都是以两周为一个实习阶段, 实习记录的填写有利于学生强化记忆, 并从中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在下个阶段的实习中取长补短。实习小结也有利于教师听取学生的心声,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需求调整实习内容。学生经常回顾学过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的必由之路, 并且可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系统的检查总结, 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识更清晰更完整, 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教育专家研究发现, 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经过21天的重复。而学生在钳工实习课上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 就具有很强的惯性, 像车轮转动一样, 高效地提高了学生钳工操作技能, 继而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 也能收获良好习惯带来的益处。

摘要:学生在钳工生产实习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 让学生了解如何规范操作、如何科学地进行时间管理、如何安全生产、如何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钳工实习课,良好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巫恒兵.提高钳工技能训练质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 (8) .

上一篇:雷锋演讲稿六百字左右下一篇: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