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专业

2024-11-01

建筑设计的专业(精选14篇)

1.建筑设计的专业 篇一

专业介绍:

1.建筑设计

培养方向:培养能在设计机构、科研单位与专业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与设计研究,具有人文精神、艺术自觉的创新型建筑专业人才,以美术的艺术氛围和艺术学科的综合教学资源为依托,强调以实践的精神展开对建筑现象的深度思考与设计创新实践。

就业方向:建筑设计单位、企业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工作;建筑装饰公司从事装饰设计、装修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建筑公司、房地产企业从事设计咨询、技术与管理工作;胜任室内外建筑设计师、建筑工程制图、虚拟现实制作、建模模型制作等岗位。

2. 建筑室内设计

主要课程:包括空间造型基础与表现技法、建筑装饰工程制图、AutoCAD建筑装饰绘图、形态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3D、PS)、装饰装修施工技术、室内设计原理、室内施工图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装饰工程定额预决算、室内设计专业考察、职业资格认定实训、室内施工图实训、室内效果图表现实训。

3.室内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艺术修养、掌握系统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掌握家具造型、结构设计与家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木材加工业和家具与室内设计领域从事家具设计、工艺设计、室内装饰设计与工程的人才。

主要课程: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人体工效学、装饰材料学、木质材料学、家具与室内设计史、家具造型设计、家具结构设计、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装饰工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装饰装潢公司、园林、规划、展示展览公司、建材商场等单位,从事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施工管理及广告设计、材料市场营销等工作。就业岗位如室内装饰行业的一线设计助理、效果图设计师、装饰工程资料员、预算员、装饰项目助理等岗位;中小型装饰企业主案设计师、设计总监、项目经理、软装饰设计师、陈设设计师和企业经营者。

4. 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制造业、IT产业、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人—计算机交互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工作,也可自主创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5%以上。

5.环境设计

培养要求:主要培养面向园林与建筑企业的具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室内外装饰设计、空间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并具备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牢固掌握城市园林专业必须的专业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从事城市园林设计、建筑、管理、经营、销售及生产等工作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于土建类专业为特色的院校。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各类相关行业企业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可在大专院校等教育单位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工作。

6、艺术设计

专业介绍: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

就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主要在装饰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软件公司、设计院、电子集团从事设计工作,也有部分进入高校从事教育研究工作。平面设计,供需两旺就业趋向:报纸、杂志、出版等大众传播媒体,广告公司等相关行业。与之相关的报纸、杂志、出版、广告等行业的发展一直呈旺盛趋势,目前就业前景还不错。

7、服装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服装制板、推板、生产、管理、经营等一线工作,能应用所学的服装知识,解决服装生产和管理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排料与推板、服装立体裁剪、服装专业英语、时装画技法、时装画基础、服装配色与图案设计、专业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在服装行业,从事服装设计与开发、服装生产工艺设计、服装打板、服装推板、服装生产工艺单编写、样衣制作、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

8、广告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广告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广告设计部门、出版社、影像业和印刷生产单位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绘画基础(素描、色彩)、字体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装饰形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印刷工艺、展式设计、CI设计、广告摄影、广告设计、策划执行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参观实习、广告材料实训、印刷工艺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在广告专业公司,从事广告设计、广告策划、广告制作及广告发布等工作。在电视、网站、报社、杂志等宣传媒从事广告设计、制作及广告经营管理工作。各类印刷公司、出版公司、包装公司从事相关的出版与印刷的设计任务。在公司、企业、酒店、商场、企业广告部门、及相关服务部门从事广告设计和策划工作。

9、动漫设计

培训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图形 / 图像、动漫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熟悉图形 / 图像制作环境、具有动漫设计、动漫制作、绘画、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技能、并具有熟练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电视台、游戏公司、影视广告公司、影视特技公司、数字媒体及多媒体设计公司、动漫设计制作公司等从事动画片制作、影视广告制作、后期合成等工作。

就业前景:从人才需求上看,动漫产业链下游的从业人员与前端的人才需求量的配比,影响着动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动漫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缺口近40万人。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动漫产业链下游的相关从业人员,直接从事动漫产业链前端的人才需求量约为10万人左右,而其中紧缺人才可分为以下六类: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游戏开发人才和动画游戏营销人才。而我国动漫教育基本停留在产业链前端。动漫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都是从事动画制作的人才,这样看来,动漫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就业口径大约只有10万人左右。

10、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知识、技能和具体运用,成为本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大专院校、研究所等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继续攻读与媒体设计、网络设计与制作专业相关的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生;任职于教学和科研单位包括电视台、数字电影制作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

2.建筑设计的专业 篇二

在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建筑专业不仅要反映建筑方案及初步设计中要求的建筑效果及功能,还要很好地将机电专业融进建筑设计中,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的品质提高,才能使机电专业很好地为建筑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就要对机电专业有一个基本了解,掌握机电专业对建筑专业有哪些要求,这样在施工图设计中才能掌握主动,做到游刃有余,才不会在与机电专业配合过程中有颠覆方案设计的重大修改,下面从总平面、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专业和管线综合五个方面逐一简要说明。

1 总平面

在施工图设计中,建筑专业不仅要对建筑单体有详细的了解,还要掌握单体以外总平面中的情况,其中包括周边的市政条件、地形条件、机电专业中各个专业的引入口方向及位置,只有提前确定了各市政管线的引入位置,在平面设计中才能将各专业的机房设在合理的位置上。确定位置后,还应做一个简单的总平面管线综合,以确定总平面中是否有足够的管线空间。一些工程地下室基本上是沿着红线布置,这时管线综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因为管线无法排列而要求建筑平面调整时,对建筑专业而言,这种修改随着设计进程的不同,对整个设计周期的影响也不同。

2 给排水专业

2.1 基本组成

2.1.1 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

包括给水系统、中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及饮用水系统等。

2.1.2 消防系统

包括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其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湿式、干式、预作用、雨淋式、水幕及水雾式。

2.1.3 建筑水处理系统

有些地区的水质不能达到使用标准,有些建筑对水质有特殊的要求,有些建筑的排水不符合环保要求,这时均需要做水处理系统,其中包括:

2.1.3.1 给水处理

包括全部处理、局部处理及自备深井温泉水处理等。

2.1.3.2 污水处理

包括有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无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处理系统。

2.1.3.3 循环水处理

冷却塔及游泳池等需有循环水处理系统

2.2 给排水专业对建筑专业的要求

2.2.1 层高问题

2.2.1.1 顶层

凡有给排水水平干管者,均需考虑其所占高度,或与其它专业综合考虑;另外有些建筑为不影响建筑高度及室内净高,在屋顶做管沟,需要解决防水、保温及检修的问题。

2.2.1.2 中间层

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等需分区设置时,每个分区的顶层需考虑水平环管所占高度,在确定层高时,需考虑每个分区的顶层管线占用的高度,一般需增加150~200mm,或与其它专业统一考虑,分区的设置与给排水专业协商。

2.2.1.3 设备层和转换层

在综合性建筑设计中,有时上部建筑为用水点比较多而又分散布置(如住宅)时,而下部建筑为不允许有给排水管道穿过的电气等用房时,需要设置设备层;而在商住楼设计中,上部住宅为剪力墙结构,下部商业为框架结构时,需要设置转换层,转换层的高度需要考虑各专业管线占用的高度。

2.2.2 设备用房

水专业涉及的设备用房主要有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热交换间及中水机房等,除消防水泵房外,内墙及顶棚均需做吸音处理,门为防火隔音门。生活水箱采用经卫生防疫部门批准的不锈钢成品水箱,消防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内壁需做好防腐及防水处理,一般要求混凝土水池结构与主体结构脱开,机房层高一般为5~5.5米,消防水泵房设在首层时,其出口宜直通室外,当设在其它楼层时,其出口应直通安全出口。

2.2.3 卫生间

卫生间型式尽量少,上下宜对齐布置,卫生间宜尽量靠近其它用水房间,这样管线比较集中,避免穿越其它房间。卫生间不应设在本套住宅以外的卧室及起居室、厨房、食品加工、食品储存、配电和变电及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

2.2.4 消火栓

消火栓的设置需满足明显易取、两股水柱能同时到达、防冻及不妨碍交通的要求。

2.2.5 冷却塔

冷却塔的散热原理是通过空气的对流达到散热目的,因此冷却塔应该设在空气流通好的位置;一般不能离墙太近,不能太遮挡,不能太靠近外檐口边;同时还应选用好的产品,既要求收水效果好,又要满足周边环境的噪声要求。

2.2.6 管道井

管道井的设置形式应与给排水专业协商,既要满足管线的安装,又不浪费建筑面积;管道井尽量布置在一些不重要的部位;管道井门应向外开,为丙级防火门,宜设置在长边;各专业的管线可综合考虑,但有防火防爆要求的管线不能与一般管线合并使用。

3 暖通空调专业

3.1 基本组成

3.1.1 采暖系统

3.1.1. 1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热水散热器采暖

这种系统的热水由集中锅炉房或城市热网经换热站供给。采暖系统进入建筑物时均设一个供热入口,可以是一栋建筑物一个或一个单元一个。有地下室时,建筑物的热力入口设在地下室内,无地下室时在室外做热力入口暖沟,引入室内。

3.1.1. 2 分户比壁挂式燃气炉为热源的热水散热器采暖

这种系统既能供暖又能供生活热水,室内系统可以是散热器也可以是地板辐射采暖。

3.1.1. 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这种系统是以不高于60度的热水做热媒,将加热管埋设在地板中的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3.1.2 空调系统

3.1.2. 1 全空气空调系统

这种系统需要设空调机房,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混合后,待空调机组处理后,用风道将冷风或热风通过散流器或百叶风口等送入室内的系统,系统一般约占用吊顶空间400~600mm,实际工程由于系统形式的不同所占高度也有所不同。

3.1.2. 2 变风量空调系统(又称VAV系统)

该系统是按照房间负荷的改变而相应改变送入室内的空气量的全空气系统,多用在高档办公楼等公共建筑。

3.1.2. 3 VRV空调系统

该系统是一种风冷直接蒸发冷却室内空气的变频调节制冷剂量的系统,设计简单,调节灵活;当室内空气品质要求严格时,可同时配备相应的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可采用吊顶式或落地式机组。

3.1.2. 4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该系统就是一个冷却盘管加上一个风机,有进水、出水两个水管接口和进出风两个风口。夏天冷却盘管内通常通过7~12度的冷水,其表面温度比室内空气的露点低,所以盘管下边有集水盘,盘中接出一根凝结水管,将水盘中凝结水排走,因是无压的自流排水管,因此需要大于等于0.005的坡度;由于风机盘管的作用是将室内空气循环冷却,并不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当室内空气品质要求严格时,可同时配备相应的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可采用吊顶式或落地式机组。风机盘管在吊顶内需占400mm左右空间,梁下约占300mm左右。

3.2 设备机房

3.2.1 面积要求

制冷机房(包括电制冷机房和直燃机房)、空调机房、锅炉房及热交换站的位置及面积在方案阶段就需与设备专业协商,面积要求一般如下:制冷机房面积约占服务建筑面积的0.5~1.2%,热交换站面积约占服务建筑面积的0.3~0.5%,锅炉房面积约占服务建筑面积的0.5~1%,空调机房面积约占服务建筑面积的4~6%。

3.2.2 设备机房对建筑专业的要求

3.2.2. 1 制冷机房

有地下室时一般设在地下室,无地下室设在一层;位置设在负荷中心为宜;附近要靠近变配电室和水泵房;需考虑管网的路由、设备吊装孔及运输通道;层高要求一般5~5.5米。

3.2.2. 2 直燃机房

直燃机房有防火防爆要求;应有直接的对外门窗;应有通风换气措施;设在地下室时需设泄爆窗井;层高要求一般5.5~6米。

3.2.2. 3 空调机房

空调机房的楼面荷载为700~800千克/平方米;空调机房应当放在其服务的防火分区内;空调机房在平面上与重要房间至少应有一室之隔,避免噪音和振动影响房间使用;空调机房内墙及顶棚需做吸音措施,门应为防火隔音门。

4 电气专业

4.1 强电专业

4.1.1 变配电系统组成

4.1.1. 1 电缆分界小室高压系统

一般建筑面积24平方米,净高不小于3.3米,电缆夹层净高一般不小于1.8米。

4.1.1. 2 高压供电系统、变压器及低压配电系统

出线方式有上进上出和下进下出两种形式。上进上出系统层高一般需要5米左右,下进下出系统机房建筑高度一般需要4~4.5米,电缆夹层净高一般不小于1.8米,变配电系统所占建筑面积(包括值班室和维修室等)一般为其服务建筑面积的0.5%左右。

4.1.1. 3 柴油发电机组

柴油发电机组包括柴油发电机、储油间及室外油罐;一般在机房内需设置单独的储油间、单独的进排风系统和排烟系统,排烟系统需满足环保要求;机房内墙及顶棚需采取吸音措施,门采用防火隔音门,进排风系统需采取隔音降噪措施,避免影响周边环境;柴油发电机组可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二层。

4.1.2 变配电室的位置及设备运输通道

变配电室应放在负荷中心,避免设在人员密集处或用水房间的下方,需设置设备吊装孔及运输通道。

4.2 弱电专业

4.2.1 弱电系统的构成

弱电系统一般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背景音乐及消防应急广播系统、闭路监视系统、防盗保安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无线电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及物业管理系统等,对于不同的建筑,所包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4.2.2 设备机房对建筑专业的要求

4.2.2. 1 消防控制室

需有直接对外出口,可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楼地面采用架空防静电地板,面积一般为30~40平方米左右。

4.2.2. 2 保安监控室

根据工程类型及风险等级的不同,有时可以和消防控制室合用,但应增加消防控制室面积。

4.2.2. 3 音响控制室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对音响系统的要求,可独立设置或与消防控制中心合用。单独设置时面积一般为15~20平方米左右;不同工程的系统复杂程度有所不同,音响控制室的面积也有所不同。

4.2.2. 4 电话机房

设置程控交换机,需要机房面积80~100平方米左右,并应采取防静电架空地板;若是引入直接外线,一般要求设一间25~30平方米左右的电话分线间。

4.2.2. 5 计算机房

办公自动化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不同建筑和使用要求不同,其计算机房的使用面积不同,一般根据用户的要求来设置。计算机房一般采用防静电架空地板。

4.2.2. 6 电视前端室

若建筑仅有有线电视,楼顶上无卫星天线,电视前端室可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若设有卫星电视天线时,电视前端室可设置在卫星电视机房内;一般情况下,若仅设置两套卫星天线,机房面积约20平方米左右;若无卫星天线,电视前端室的面积可为4~6平方米;若在无天线的情况下,还需有自办节目时,电视前端室的面积应在15平方米左右。

5 管线综合

建筑专业对于所设计的建筑在设备、电气方面先进到什么程度,都有哪些系统形式要心中有数,特别要了解各专业在建筑物中都需要占用哪部分空间,水平管线走在吊顶内还是只走在走道范围内,竖向管线分布在哪些部位,水平管线和竖向管线怎样配合使用,机房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哪些机房需要相邻布置才能节省空间,要有一个完整的思路,这样才能解决好专业之间的矛盾,才能提高设计质量。管线综合的目的就是力求使机电专业的管线占用最小的空间,在层高一定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使用空间或在保证空间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取得最小的层高,要求建筑专业将设备、电气专业的管线与结构专业的梁板布置以及建筑各部位的高度要求做一个有机的融合。管线综合中还应掌握各种管线之间的间距要求、上下分布要求、施工因素以及安装检修方面的要求。

摘要:通过对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及电气专业的了解和其对建筑专业的要求,增进建筑专业对机电专业的掌握,并运用到建筑施工图设计中,以达到提高建筑品质的目的。

3.建筑设计的专业 篇三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建筑设计史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24-01

建筑物的出现以及形成,离不开整体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的使用。建筑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课程,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必然要研究中外建筑设计的形态,使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整个建筑设计发展的历史和风格变化,同时也能够区别中国和外国建筑设计的差异和联系,因此,研究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建筑设计史教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设计历史的发展

建筑设计是建筑建造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建筑物在开展建筑之前,建筑设计人员依照建造的工作,将建造过程中会发生的所有问题进行模拟规划,制定好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图表和文件体现出来[1]。

在古代,建造工具和人员安排比较单一,建筑物的设计者一般就是发起建造建筑物的人。在欧洲,将石头作为主要原材料来进行基础建筑物的建造,一般由采石人的首领作为建筑物的设计者;而在中国,树林面积较大,以木头作为基础建筑物的原材料,同样也有伐木的首领来充当建筑物的设计者。依据设计者的想法,来开展建筑物的建造并形成了建筑文化。

直到近现代,德国在1981年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建筑设计组织,对建筑设计进行详细分析。至此以后,随着各种形态建筑物的出现,建筑设计的发展趋于多样化和灵活化,丰富了建筑设计的内容。

近现代,将建筑设计同建筑分工相区别,给各自定义各自的概念,成为两个专门的学科。西方的建筑设计发展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直到产业革命时期正式专门化发展;中国的建筑设计发展是清朝晚期在外来文化作用下才开始发展的[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更新换代,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也在扩充,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现阶段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分工配置以及完善建筑设计技术,就形成了专门的建筑设计行业。

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建筑设计史教学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包括环境设计、图形设计、网络设计等,其同传统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学习内容相互区别,同时,艺术设计的范围特别广,比如: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经济变革等多领域的知识,其艺术设计的水平依据这些领域的发展而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独立性、综合性、思想性、行动性、服务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要全面地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必须要学习建筑设计史的知识。

研究艺术,是学习艺术类学科学生的专长[3]。建筑物自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学习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而是需要对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进行了解,不是用固定的语言文字或者单一的符号就能概括的。因此,学习建筑设计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建筑设计史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历史文化的学习。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史教学中,对于历史事实的分析不用过度进行讲解,不过一定要分析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的风格和形态,确定有特征建筑设计的年份,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同时也能构建学生思维里面的专业知识体系。

2.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建筑设计史的教学,可以学习到建筑结构的知识,促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观察不同时期建筑的设计的颜色设计、图形设计、格局设计的变化和特征,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设计理念,从而为以后进行艺术设计打下基础。

3.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建筑设计史的教学,能够将艺术这种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内容,同时,了解建筑设计史,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种对比,每个国家建筑设计的发展同时也是这个国家经济、政策、文化的发展,学生可以学习到外国文化传统变化以及外国设计师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加全面地进行艺术设计的创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来研究建筑设计史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发展,首先研究建筑设计历史的发展,最后探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建筑设计史教学的发展。学习艺术设计必定要了解中外建筑设计的历史文化,而对于中外建筑设计历史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学习艺术设计提供基础和灵感,能够将抽象的学科理论知识变成形象化的教学,促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增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立君.晚清民国博览会与中外艺术设计之交流[J].艺术百家,2011(4)

[2]张继和.地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之美——湖南吉首大学齐鲁大楼建筑艺术赏析[J].中外建筑,2009(1)

4.机械设计专业的开题报告 篇四

三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级为锥齿轮减速,第二、三级为圆柱齿轮减速。这种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多输出、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传动比大、体积小、加工方便、寿命长等优点。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已有许多单位自行设计和制造了这种减速器,并且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国防、矿山、冶金、化工、纺织、起重运输、建筑工程、食品工业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的机械设备中,今后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参考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齿轮、减速器等的相关内容;在技术路线中,论述齿轮和轴的选择及其基本参数的选择和几何尺寸的计算,两个主要强度的验算等在这次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一些技术问题做了介绍;为毕业设计写作建立了进度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指导。最后,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可以用来查阅相关的资料,给自己的设计带来方便。

本次课题研究设计是大学生涯最后的学习机会,也是最专业的一次锻炼,它将使我们更加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困难,也使我对专业知识又一次的全面总结,而且对实际的机械工程设计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相信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实施计划

收集相关资料:20XX年4月10日——4月16日

开题准备: 4月17日——4月20日

确定设计方案:4月21日——4月28日

进行相关设计计算:4月28日——5月8日

绘制图纸:5月9日——5月15日

整理材料:5月15日——5月16日

编写设计说明书:5月17日——5月20日

准备答辩:

四、参考文献

[1] 王昆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邱宣怀 机械设计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濮良贵 机械设计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任金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5] 许镇宁 机械零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5.机械设计专业的实习报告 篇五

金工实习是高等院校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实践性的基础课。短暂的一个月时间,我们经历了铸造、锻压、气焊、电焊、钳工、车工这几个工种,也算是把基础工业的几个工种过了一遍。我觉得实习生活和以前想象的不一样了,实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并不是我们的假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在这个短暂的四个星期内,我学到许多在课堂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在意志品质上得到了锻炼。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技工所必备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前期的实习地点在大工工程训练中心,学习锻压,消失模,沙型铸造等方面的知识。

我组设计的消失模是一个创意的小便池,上书“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背后框住一个安踏的logo,和keep

moving,在制作泡沫模型的过程中,初步熟悉了各种工具的使用,例如用电烙铁笔给模型上花纹,用切割机切割泡沫小部件,用通电电热丝切割整片泡沫等等。

沙型铸造分两步,先是简单的做一个模型,然后在接触一个比较复杂的,并以这个作为考试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中后期的实习在学校轮机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分别进行焊接,钳工,车工,数控车床方面的实习。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体形成原子间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目前60%-70%的金属出厂后还要经过焊接(再加工)才能使用。由此可见焊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之广泛。焊接方法种类很多,而我们要学习的仅仅是熔化焊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电焊和气焊。

气焊,首先将铁板融化,然后再往里添焊丝。焊枪与焊丝分别以月牙形向前推进,但是必须慢且均匀,感觉有点像写毛笔字。

电焊,有了气焊的基础,再进行气焊就显得比较驾轻就熟了。而且只要一只手用钳子夹住焊条就可以了,比气焊还要好控制一些。所以在电焊的时候,我焊出来的药皮一敲就一长条都掉下来了,这和老师要求的标准一致,令我很高兴,但就是焊不直,让我很郁闷,看来每一个工种不是那么好掌握的,但是几天下来,我感觉对焊接有了比较好的理解与实践基础,实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钳工,作为几个工种中最必不可少的工种,负责对金属进行初步的加工。我们实习的内容包括凿方铁,打磨平面,划线,锯掉多余部分,钻孔等等。钳工的工作就是要要不怕累不怕苦,粗中有细,严谨认真。把面锉平的时候,必须一下一下来,把平面基本锉平之后(将第一步凿平面的深深浅浅的凿痕去掉),然后可以用角尺刀沿着对角线看一下,根据透过光线是否均匀来判断平面上哪一点不平,或者可以把平面沾上铁粉或者粉笔粉,在平台上用力坐8字型运动,然后根据平面上的粉尘深浅判断平面上的高低。

6.建筑设计的专业 篇六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培养出一批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并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必须要求该专业的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要与实践结合, 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面对这样的培养目标, 作为该学科基础课的色彩课程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在色彩上的设计意识, 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艺术设计的专业领域中, 不管是视觉传达艺术还是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色彩的应用和色彩的设计意识尤显重要, 这就要求在色彩基础课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传统的模式, 仅对自然物和人造物进行客观的模仿, 而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意识和表现意识, 引导学生逐步从客观走到主观, 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及视觉和心理要求来设计色彩和组织色彩, 真正从模仿阶段进入到色彩设计阶段, 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我国,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都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模式和模仿阶段的表现为主要实践要求, 虽然在后期教学中也加进了一些装饰色彩的表现, 但是对于色彩设计意识的培养还是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国内一些院校常用的教材, 大都侧重基础知识的表述, 而对于设计意识方面的表述却蜻蜓点水。这些内容并不能使学生掌握设计意识的知识点, 当然也更谈不上对该知识点的实际运用了。因此, 为了更好地突出设计专业的特点, 色彩课程的教学就必须改革创新。本着这样的目的, 结合教学实践, 探讨出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四个教学阶段, 即色彩模仿、色彩归纳、色彩设计和综合材料的使用。色彩教学只有通过这四个教学阶段, 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意识和表现能力。

一、色彩模仿阶段,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

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色彩不仅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生命力, 而且它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 在任何设计艺术中都是非常有魅力的艺术语言, 并非常直观和重要。对于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仍然要以基础的色彩知识和表现为基础, 也就必须经过色彩的模仿阶段。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向学生讲授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本质规律, 如光影变化、形色关系、色彩冷暖、色彩虚实等等。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写生为主, 对自然或人造物象进行模仿和再现。通过写生来研究和探索色彩表现的规律和方法, 了解物象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形、色、虚实等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因素中结合理论知识探寻色彩的本质规律。

写生色彩的训练无疑是色彩模仿阶段最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方法, 写生不仅能挖掘学生的视觉美感, 还能让学生掌握色彩的本质规律和色彩语言的表现方法。在训练中, 教师一定要强调色彩三要素的原则, 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在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化, 告诉学生不能盲目的抄袭物象, 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感受物象并用色彩语言生动地将其表现出来。在写生实践中,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可见, 色彩教学中的模仿阶段非常重要, 它能让学生更准确更生动地体悟出自然界色彩中的微妙变化, 提高分析色彩的能力, 为培养色彩的设计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色彩归纳阶段, 引导学生对复杂色彩进行归纳、概括和提炼,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高度概括能力和主观表现能力

在基础部分教学结束后, 学生对色彩知识已经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我们不能局限于只要求他们对色彩永远进行模仿再现, 而是要根据专业特点逐步向色彩的设计阶段转变。那么色彩归纳是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色彩设计意识的最好教学方法, 它能使学生由传统的绘画模仿色彩转变为概括提炼、主观表现色彩。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 突破以往常规的色彩基础表现方式。

色彩归纳主要是通过写生的形式, 在物象原有的光色原理中, 以归纳为主要手段, 对色彩进行提炼和概括, 使画面呈现出和谐的色彩装饰效果。客观的物象色彩变化无穷、纷繁复杂, 写实性的绘画色彩是用科学的视觉原理来反应这些色彩的, 而现在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察和表现方法, 要将变化无穷的色彩主观地、理性地进行整理和概括, 通俗地说就是把同类的几种色彩归纳为一种或两种可以概括这几种同类色的平均色彩, 使之与其它平均色和谐相处。在面对一组物象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种简单的审美方式把纷繁复杂的色彩变化进行主观减法, 注重画面的色彩搭配、色彩呼应和色彩调和。归纳色彩并不是减少而是一种简化, 在实践过程中要大胆主观的进行色彩编织, 色彩经过大胆理性的概括提炼之后, 表现手法是采用平涂的形式, 与完美的构图相结合产生和谐的装饰美感。

色彩归纳阶段中的概括和提炼色彩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客观感受色彩的同时, 能敏锐的发现和概括出平均色, 比如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与固有色合成后, 会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概括色, 或者渐变色等等, 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在客观基础上主观用色的能力和色彩的搭配能力并引起学生对色与形装饰性表现的兴趣和感悟, 从而培养色彩设计意识。所以, 色彩归纳阶段的教学必不可少, 它是学生设计意识的开始, 也为后期的色彩设计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色彩设计阶段, 培养学生设计色彩和表现色彩的能力, 使其由被动模仿、概括色彩转向主动规划、设计色彩

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以装饰色彩表现为主。装饰色彩是在色彩归纳的基础上对色彩进行主观整理、变化、想象、夸张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色彩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和作者的主观感受以及主题的要求来合理搭配, 力求创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并通过特殊的构图、变化的造型和对比调和的色彩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或者从中获得某种启示。因此装饰色彩在用色上要符合设计要求, 要大胆地对色彩进行缩减、夸张、寓意、升华或者符号化, 并融入主观的感悟和创造, 使整幅画面主题更明确、形式更美观、内容更益身心健康, 甚至达到艺术功能之外的视觉感触。

装饰色彩不拘泥于形式, 色彩上不受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的限制。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对色彩进行主观创造, 加强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意识, 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 考虑每一块色之间的明度、纯度、色相、面积等的对比, 并注意它们之间的搭配关系和调和形式。装饰色彩是一种理性的色彩表达方式, 它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和属性的基础之上, 只有这样, 才能自由地发挥主观想象力并游刃有余地利用色彩的魅力以达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由此可见, 装饰色彩阶段不仅能考察学生是否能充分的掌握和运用色彩的基本规律, 更能培养学生主观用色、主动规划和设计色彩的能力, 使学生利用具有的设计意识从表现方式上由一个绘画者转变成一个设计者。

四、综合材料的使用阶段, 能培养学生广泛的设计意识和审美情趣, 并创造出特殊的色彩视觉效果

一直以来我们的基础色彩教学都仅局限于用水粉、水彩、油画等颜料作为表现工具, 绘画的纸张也是与上述颜料相符合的规定纸张, 在色彩的初级阶段很是受用, 并且对高考也很有帮助。但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我们所面临的不是升学的压力, 而是如何应对设计需要, 如何培养设计意识, 如何用设计者的身份去看待、去规划和表现色彩。所以, 作为基础课程的色彩课, 必须本着这一目的引导学生多动脑, 面对色彩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一味的去画, 而是要思考, 并根据主观感受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使色彩作品充满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同样的或者不同的主题, 从而产生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比如在材料上面, 不仅可以用色彩颜料, 还可以用油画棒、马克笔、水溶性彩铅等等具有表现力的工具, 或者使用不同的纸张如底纹纸、色卡纸等来进行色彩的表现, 不同的工具、材料能使画面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除此之外, 综合材料的拼贴也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例如报纸、杂志等根据主题思想需要的形式、色彩和内容进行剪切和拼贴重组, 使画面产生另类的视觉效果。

综合材料的使用这一阶段, 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组合和色彩特殊效果表现的兴趣, 能开阔视野, 培养学生广泛的设计意识和审美情趣, 并顺应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 人们在观察和感知世界时, 视觉神经对色彩的反应是最快最敏感的。人们在观看一件事物的时候, 首先感知的就是事物的色彩, 并且对色彩的注意力达到了80%。由此可见, 色彩在设计艺术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非常之大, 这也对未来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要有很强的色彩驾驭能力, 不仅能完美的搭配色彩, 还能用各种材料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冲击。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设计创新意识。这些, 就是综合材料的使用实践要达到的目的。

总而言之,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不能传统的说教, 也不能一味的对色彩进行模仿, 而是要注重将色彩的基础知识与设计创意思维表现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色彩模仿、色彩归纳、色彩设计和综合材料的使用这四个阶段要做到有机联系和充分配合, 在明确教学目的后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在实践环节中,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从最初的色彩模仿表现转变为主观地设计色彩和组织色彩, 即让学生从一个绘画者转变成一个设计者。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色彩, 必须与现代设计接轨, 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本着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这一目的, 逐步使学生具备主观表现色彩和驾驭色彩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更早的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并为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 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等.设计色彩[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

[2]孙为平.色彩归纳写生[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4

7.建筑设计的专业 篇七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新的教学手段及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应用,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中,根据时代而对发展要求,开始在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正符合建筑空间环境中组合设计、构造设计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境进行创设,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对学习能够更加沉浸并在学习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一、在建筑设计教学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益处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进行知识的讲解,并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要进行对新知识的探索,在其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力求找出新型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1]。建筑设计教学的内容相对来说都很抽象,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也十分困难,如果在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展现的更加清晰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压力也会减轻不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轻松,师生在教学上的交流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通过情境教学方法,还使教学内容由原来抽象转变为形象,也便于引出教学新内容。

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学习情境的设置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第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用肉眼无法看到的自然现象或其他事物的变化进行展示[2],通过这种方法想学生展现更为直观的、生动的教学材料,以此来解决教学内容的抽象问题,并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第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教学中抽象的理论变的更加直观,使学生更快的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并及时将这些理论进行掌握。如在进行光照强度等名词的解释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中,完成对这些名词的认识。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设计过程的认识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它主要依靠声音、图像、影视作品或虚拟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我们将这些直观教学经常分为实物、语言、模象等三种直观教学[3]。实物直观教学就是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学生观察实物以后,就会将教学理论与实际物体相结合,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理论研究。但要想实现这种方式的直观教学在实际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这种教学方式真正得到应用势必是浪费大量的财力。语言直观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对事物进行语言的描述,学生运用想象对事物进行图像构思。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则是如果教师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还会让学生陷入困境之中。又因为建筑设计教学本身就是一项抽象较强的学科,单纯依靠语言进行教学,会使本来就难理解的内容又带上了一层面纱,为学生的理解又增加了障碍。模象直观教学,就是对真实存在的建筑进行模象制作,它主要依靠幻灯片、模型等进行教学,这也是我们最提倡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用相关软件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过程而对认识,还能将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掌握。减少抽象感的产生,提升学生对建筑的学习兴趣。

二、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当这种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加强了学生对建筑空间的整体认识,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教学中以后,建筑设计从传统的二维设计转变为三维立体空间设计[4],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建筑空间进行培养的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单纯的依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这种技术将自己的灵感通过这种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从而达到建筑教学的目的。当这种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对已经毁灭的建筑或未被创设出来的建筑进行虚拟的创设,让学生在这种技术的影响下体会到来自于建筑物的魅力。如我国的已经被烧毁的圆明园,通过这种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将圆明园的原貌进行恢复,让学生体会到圆明园中的建筑在兴盛时期的面貌,看到我国古代建筑业的繁荣。

其次,当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建筑教学中以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逐渐增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只能依靠这种图纸进行交流,而且在进行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转变使,由于人的思维的不同,周密性的缺失和严谨性存在问题常常出现误差,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就更难了。但是当虚拟现实及时应用以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直接进行三维立体空间制作,将其中所要展现的内容看得更加透彻,如光照度、房间内部的各种设施,让教师与同学对自己的思路看得更加清晰。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更加方便,学生也更易理解教师的建议。如模象教学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的,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建筑模象的操作,然后将作品直接交给教师检查,不用再进行由二维向三维的转变。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现在,新课改以后,为了能让学生对建筑行业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一定要应用这项技术,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国家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并在教育中投入了很多资金。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

参考文献:

[1]林琳.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中的应用[J].电大理工,2008,10(3):20-22.

[2]王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AutoCAD教学中的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2(18):73.

[3]邹明,王忠雅.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与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15(03):77-78.

[4]李苏旻.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建筑专业的简单自荐书 篇八

您好!

我叫xxx,xxxx年毕业于xx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经济管理专业,xxxx年xx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大专毕业并获得了相应的文凭,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xxxx年x月就读xx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本科。

在我考虑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我注意到贵公司的招聘信息,我应聘的职位是建筑土建预算员,我觉得自己的优势是善于沟通,为人热情大方,喜欢做一些自己本专业的土建概预算的工作,具有耐心,能接受各种挑战,望自己在预算方面也能有所作为。熟悉了浙江省建筑工程定额及工程量计算方法,会编制预决算,会操作一些预算定额软件。

在投递简历之前,我考虑到在土建预算方面,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要学习,也许在工作中会碰到很多的困难,但我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能胜任这份工作。

爱拼才能赢,尝试才能行,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我予以考虑,能够给予我工作和学习的机会。简历中是我的个人基本情况,如您发现我符合贵公司的初步要求,请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通知我。我热切期盼你们的回音。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9.室内设计专业的风格趋向 篇九

01健康设计

健康设计注重在装修设计及施工全过程中的环保品质。设计上突出环保概念和主题,施工中选用环保材料和天然材料。

02人性化设计

室内设计首先应是最人性化的空间,以人为本,是室内设计的本质,每个室内空间都有不同的组合、生存和发展方式,这就使得设计师面对的是各不相同风格的设计,不可用一个模式去硬套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而应以个性化的设计为这多彩的生活添一笔浓汝。

03文化品味来源于陈设艺术

简洁装修、精致陈设是营造文化氛围和高品质的一种新手段,在陈设中,应注重与业主身份、修养的协调性。在陈设手段和风格上追求独特的品格。家具与陈设、照明与陈设、绿化与陈设有机协调并相互补充。

04精致产品

无论是高价位的室内装修,还是低价位的室内装修,精品是应无条件遵守和全面保障的。精品的要求是全过程的,从设计到施工,从用工到选材,从装修到陈设,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应严格把关,为业主创造生活精品,为自己创造优秀作品。

特别提示

10.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思考 篇十

关键词:教学 室内设计 教学计划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思想的更新

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和首要任务,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通过课程改革实现以下转变。

(一)在教育理论上,由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向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

目前社会上对设计师或设计员的要求是必须具有较强的独立设计思维,有较专业的知识储备,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如掌握手绘效果图和施工图或电脑制作效果图和施工图,除了这些还要求设计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经营意识,如在设计时必须学会和业主沟通,了解業主的身份、家庭环境、最初意图和出资等情况,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材料价格和特性以及施工工艺,这样在设计时才会更贴近业主的实际需求,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更倾向于全面素质教育。

(二)在实践教学上,由理论灌输教学向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转变

目前学校正在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我们应利用此次契机大踏步的将现有教学模式转向新型的创新课堂模式和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式。现在的学科中有一部分属于一体化教学的,如AUTO CAD、3DS MAX、制图基础、住宅平面设计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住宅平面设计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测量实际居室平面的教学,或让学生测量自己家的房屋结构,然后根据自己的思维布置房屋的布局,或把原来已经存在的布局推翻重新规划,这样既可以增加对房屋结构的了解,也可以培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户型独立设计的思维能力。

(三)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单向传授向师生互动教学转变

现在大部分课程还保持着教师单向传授的模式,这样的教学缺乏有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转变这样的模式,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中。比如《装饰构造》这门学科,因为装饰构造学中主要讲解了各种施工的构造做法和材料的应用范围,这本身就是一个理解性难的学科,而且必须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才能达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学校建立一个装饰构造展厅,让各种施工构造完全暴露在外面,一部分展示内部构造的连接结构,另一部分展示饰面材料如何和构造衔接。通过这样的一个展厅,可以在教学时边讲边演示或边讲边观摩,使学生很快理解教学内容。

(四)在培养途径上,由单纯的学校培养向产学研结合转变

关于产学研一体化,在装饰专业教学中没有完全开展起来,可以在学生实习的时候,延长实习的时间,这样学生可以在用人单位中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在实习的时候找到在学校学习时的不足,再返回学校的时候就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向了。

(五)在成绩考核目的上,由检验知识掌握向检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转变

现在学校理论考试还是一贯实行传统题型的试卷,如填空、简答、论述等,在答这些试题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为必须全部背下来才能拿到好成绩。而现在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从这里体现出来的,我们可以把试题的题型全部改成选择题,在学习时通过理解就可以知道答案,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减少学生的负担,使其可以把精力放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上面来。这个已经在《设计基础》教学中应用了,在学生中得到了不错的反响,而且学生的成绩普遍比以前高。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把其他时间可以放在其他课程上面或放在留的课外作业上面。

以上五点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对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同时也是搞好《室内设计》课程改革的前提。

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的更新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专业教学计划来体现,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教学改革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着教学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的原则和室内设计行业的市场信息,我们深知室内设计专业将走向自然与科学的发展趋势,倡导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在室内设计中突出地方性及民族性和室内设计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将成为未来设计师全面考虑的问题。

目前学校招收的学生生源一是零就业的,二是自费的。零就业的学生是二年制,自费的是三年制的。为了让这些学生毕业时都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改教学计划是势在必行的。为了照顾全局,现在两年制的零就业的学生两年学到的知识实在有限,而且没有掌握基本技能就要离开学校了,对即将毕业考的质检员和预算员来说,就业是比较难的,因为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中主要强调室内设计员这个职业,开设的都是与此相应的课程,并没有把质检员和预算员培养放到日程上来,质检员的课程就连最基本的靠尺和水平检测仪都没使用过,又如何去施工工地质检工程是否合格?预算员没有真正了解工程的图纸或工程内容,不了解市场材料和人工费定额,是做不出实际预算的。而现在的课程完全可以适应室内设计员的需求,可以在毕业时教会他们识读施工图纸和绘制施工图,把3D MAX的教学在重点强调一下,让学生学会这两个在社会上比较紧缺的软件,通过在学校的着重动手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下,他们将会用这两个软件在社会上找到更合适的工作,而且待遇相比质检员和预算员要高。

经过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计划一定要有定向,或者倾向于质检员和预算员,或者倾向于室内设计员的课程安排,这样学生才会和其他院校的毕业学生相比有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7).

11.建筑设计的专业 篇十一

一、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的思路

以教学思想观念更新为突破口, 突出文化传承与创新, 以项目教学与非遗资源深度融合为重点, 树立理论服务实践、学科逻辑服从工作逻辑、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课程教学观, 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核心能力的过程中, 在非遗资源数字化、数字化资源产品化、文创产品商品化的教学实践中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数字化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流程式展示、虚拟沉浸式互动体验、三维仿真式修复留存、视频表达演示呈现、跨终端跨平台式传播等多媒体手段,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平面传播保护向互动式立体化传承、主动式创新转化提供借鉴模式。搭建作品资源与产品资源双向转化平台。将学校教学过程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过程紧密结合,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产业对接, 为学校创意成果转化和企业订单交易、信息发布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二、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案例剖析

1. 项目情况简介———非遗电子读物设计。

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的任务之一就是电子读物设计。随着屏幕的互联化, 社交式阅读、拍照式阅读、分享式阅读的沉浸式普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传统载体如书籍、文献、画册等正面临巨大的挑战。非遗电子读物为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一个高效、智能平台。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主要承担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任务。在院系领到的统筹和安排下, 我们教研室的老师组织了集体备课, 制定了涵盖PC终端、移动终端、网络终端全平台开发的任务。每一种资源实现PC终端的多媒体光盘、网页、移动终端的APP版本的开发。

2. 非遗素材采集、整理与同类产品调研分析。

融入非遗资源的课程会在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同类产品市场调研。分析现有产品的优缺点, 取其精华, 避免设计创意雷同。在互动媒体设计专业教学中, 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研, 以市场资料搜集和汇总的方式进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 要求学生针对课堂所讲授的非遗资料和非遗元素, 结合市场实际情况, 对目前跟非遗文化传承相关的网站、光盘、APP等电子读物展开调研, 深入分析其优缺点, 作为设计开发的参考要素。将采集组采集的非遗素材进行处理与归档, 提取应用元素, 这些非遗元素包括历史由来、风俗奇趣、工艺流程、传承大师、造型特征、典型纹饰、具象元素等内容, 将素材进行整理, 并通过素材采集汇报会, 使大家能了解到各组所获得的非遗元素特征, 扩展学生知识面, 拓展课程授课内容。

3. 访谈非遗传承人。

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对北京几个主要的非遗文化比如景泰蓝、花丝镶嵌、兔爷、北京风情泥塑的传承人进行走访, 开展深度访谈。将走访这些地点以及对非遗艺人进行深度访谈作为课程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京津地区的非遗传承人、艺人进行深度访谈, 深入了解非遗艺术。学生在进行非遗艺人访谈过程中, 会更注重和传承人的深度访谈工作。学生会与传承人面谈, 了解京津地区的非遗资源工艺特点、历史由来、传承大师、风俗奇趣, 并拍摄了传承人访谈的视音频。为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4. 信息架构与概念设计。

非遗电子读物设计如何传达信息?创意点在哪里?在问题的引导下, 项目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收集到的资料, 综合重组排列, 进行设计概念筛选。全方位思考, 力求创新;寻找空白点是进行电子读物概念设计的出发点。景泰蓝APP开发小组, 从访谈景泰蓝传承大师那里得到启发, 将景泰蓝从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的整个流程以交互游戏的方式呈现给浏览者, 形成在交互体验中了解景泰蓝的产品概念。然后从发散思维开始勾画草图, 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向。在头脑风暴阶段的任何创意灵感要多记录, 不断产生新想法, 不断对前面的想法进行修正, 反复推敲尚不完整的创意,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发展、完善, 直至形成较成熟的创意构想。因此, 要求学生通过草图绘制的方式, 快速地把创意构思过程记录下来, 用简单的图形与说故事的形式将创意表现出来, 经过艺术处理逐步形成创意概念, 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创意草案。在完善电子读物创意时, 集思广益, 征求各相关者的意见, 然后确定创意方案。

5. 非遗电子读物开发实现。

通过相关电子读物开发平台将之前设计制作的界面、音视频、动画及创意阶段的交互构想打包到一个平台, 完成交互展示。学生除了完成交互设计创意及部分动画视频创作之外, 一些关键的交互程序, 学生还应学会与程序员合作完成电子读物开发与测试。反复与非遗传承人及爱好者沟通获得对创意设计的反馈意见, 对已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补充、修改, 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迭代设计, 使之更加完善。

三、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创新与成效

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 以非遗资源为教学载体, 将教学成果与资源库项目验收要点结合, 同时作品参加北京市动漫设计比赛, 将非遗内容与课堂教学及专业参赛深度结合, 把职业能力训练与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 通过教学, 实现了各方面的“多赢”。

1. 学生作品水平得到提高。

非遗资源融入课程是对课程内容和载体有益补充;设计作品将传统文化与互动技术结合, 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学生面对非遗类选题比较感兴趣;作品艺术水准得到提交, 到达入库标准。

2. 学生驾驭项目的能力全面提升。

在非遗内容融入课程的过程中, 学生在真实项目实践中扮演企业设计师的角色, 可使学生置身于从接单到客户沟通直至提交完成品的完整行业工作情境, 以“准员工”的身份, 在规定的岗位上, 完整体验和承担符合学生接受度的“仿真项目”工作任务。非遗项目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角色作用, 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实践中,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还能根据不同的企业需要或竞赛要求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表现形式, 准确传达项目信息;丰富的非遗创造元素和题材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 加深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 提升学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意设计和传统文化应用创新意识, 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以及向国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3.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使艺术设计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得到有益的彰显, 是培养职业型设计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此类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前、课后都感到备课和教学的压力, 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以非遗资源带动教师培训”, 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资源库项目带动科研”, 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有利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我院教师在承担资源库建设及非遗资源融入课程的过程中, 结合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 申报各项科研课题多项, 开发多套教学案例, 都为日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互动研讨中提高, 教科研成果互相转化, 让教师在教学研讨中受益。

4. 专业教学成果不断涌现。

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非遗电子读物、网页、动画作品经过资源库审核小组审核, 全部纳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 学生作品直接入库在我院属于首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 还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作品参加第四届北京市动漫设计大赛取得了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成阳.“融”“溶”之别─传统视觉元素融入当代设计的创新思路[J].装饰, 2013, (6) :72-73.

[2]刘明.岭南地域文化艺术的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走进大学课堂[J].美术学报, 2009, (3) :70-73.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 2011-02-26 (4) .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2) :77-80.

[5]谭坤, 刘正宏, 李颖.“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APP界面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 2015, (8) .

12.建筑设计的专业 篇十二

一、课号:

二、总学时:10周(10学分)

三、适用专业:专科三年制工业设计专业

四、选用教材:

五、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计划中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综合应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三年以来学习的总结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走向实际工作岗位的重要台阶。

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以独立完成一个工业产品的创新设计为主要内容,以设计小组为工作形式,使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协调共事以培养敬业乐群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设计课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入掌握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规律,并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上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同时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充分地检验和展现学生的全面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独立工作、充分发挥自己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全方位展示学生的实际设计水平和专业素质的平台,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奠定必要的基础。

六、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0周

(一)课程内容

1、毕业设计要求(A4打印左面装订)一份;

2、开题报告一份;

3、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一式五份;

4、毕业设计作品(含3D建模文件与六视图及渲染文件)光盘一张;

5、设计报告(含展示版面2张)一份;

6、产品实物模型(样机)及照片、视频等;

(二)课程要求

1、按所选项目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作品,设计作品应力求创新、制作精细;

2、毕业设计作品在产品原理、结构、造型、使用方式、交互界面等方面具有改良性、创新性及可行性;

3、毕业设计作品应考虑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具人性化、情感化思考,易操作、实用性强;

4、毕业设计作品应具有市场因素和成本考量,加工制造方便、有市场竞争能力;

5、毕业设计作品应突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在材料选择、加工、使用与再生的全生命周期内应体现环保、健康与可持续的主题;

6、产品造型设计上应美观时尚、具个性特征、有文化内涵,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

7、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10000字以上,使用论文纸按学校论文格式要求打印出来,按学校论文装订要求装订。

8、把设计报告制作成不少于30页的PPT演示文稿,要求图文并貌,文字简

练,以便答辩时使用。设计报告展示版面要求至少2张1200×900 MM的版面;

9、产品实物模型(样机)自选适当比例制作,色彩和做工力求精细逼真,材料不限。

10、所有毕业设计作品和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交文稿文责自负,不得有侵犯知识产权,技术泄密等问题。文稿应主题明确、观点新颖、数据可靠、论证严密、用语规范;

11、毕业设计作品和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等绝不允许抄袭、代做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否则按零分处理,不得参加毕业答辩;

(三)课程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第1周 星期一上午 毕业设计课题讲解、时间安排; 第二阶段:第1周 毕业实习、考察,提出设计计划; 第三阶段:第2~3周 设计方案的构思与草图绘制; 第四阶段:第4~7周 设计确定与具体制作;

第五阶段:第8~9周 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综合调整和完成毕业论文; 第六阶段:第10周 毕业答辩。

(四)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1、课程考核内容

从参与毕业设计全程表现、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情况,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2、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1)参与毕业设计全程积极,资料收集、整理好,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能力强,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优秀,可评为优;

(2)参与毕业设计全程较积极,资料收集、整理较好,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能力较强,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良好,可评为良;

(3)参与毕业设计全程一般,资料收集、整理一般,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能力一般,完成毕业设计和设计报告一般,可评为及格;

(4)参与毕业设计全程有旷课现象,资料收集、整理不足,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能力较差,未按时完成毕业设计和设计报告,可评为不及格。

13.我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 篇十三

艺设1班 黎燕珊 1011300032

听了艺术设计系的学科入门指导,我的心中对于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它的内涵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了解。原来的许多错误的理解也纠正了。现代设计讲究的是 idea,是瞬间给人的震撼。

中国目前虽然在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与进展,但是却仍然跳不出原来较为拘谨与呆板的框框,忽略了个性化的东西。

因此出现了许多有样学样或者只会在别人创意上进行改动的“设计者”。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事情啊!我们应该让我们的思维自由!应该给自己的想象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老师们的课堂上,我知道了设计的魅力就是创新,是凸显个性,最重要的就是创意。一位好的设计师他的好的地方就体现在创意比别人的好,而不是那些只会把草图画得的十分漂亮的那些人,那些人不是设计师,而只是设计师的助手。

我们作为艺术设计系的新生,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观察,“大胆”、“叛逆”,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虽然我们在学习中有很多的“困惑”,很多的“不解”,但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应对这些“困惑”与“不解”。

虽然专业导论这些课程不能完全解决我们身上的问题,但它雪中送炭,在我们最困惑时帮助我们解开了一些心结。

专业导论课加深了我们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分类的认识,以及日后从事工作的性质。我认为这对我们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让我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扎扎实实地学一些东西。

14.论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 篇十四

在我国, 建筑学专业划归于工科范畴。但我们常有体会, 建筑的创作过程是难以言说的, 尤其是涉及到灵感、氛围、尺度这样与心理紧密相关的话题。但建筑教育的职责是必须将设计过程、创作方式等难以言说的内容传达出来。因此与很多工科专业相比, 建筑学教育有其特殊性, 需要特殊的传授与学习方式。也许正因为这样的困难, 东西方古老的建筑教育 (如果把中国古代建筑工匠带徒弟看作是建筑教育的话) 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身教”而非“言传”的方式。这样的授徒方式下, 传授的主体是型制、做法、规则, 而“创造”一词往往是缺席的———也许这根本无法靠“传授”获得。对于当前的建筑学, 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思考, 除了传授那些方便教导的设计“手法”, 如何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呢?

而建筑学的学生则普遍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由于绝大部分建筑院校招收的都是理科学生, 因此相当多的新生会在大学里受到“冲击”———在短短的一两年里, 他们就会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进入到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紧接着, 又要从纯视觉思考 (构成、造型训练) 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与空间创造 (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 。这是两次至关重要的转化过程。从表面看是学习内容的变化, 但从思维方式来看, 则是两次质的转型———思维方式的转化:第一次是将逻辑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第二次则是将形象思维融入新的逻辑思维, 逐渐演进为建筑学所需要的更复杂的综合思维方式。很显然, 这些都不是仅靠单纯训练“设计手法”能够解决的。

针对这个问题, 需要从建筑师的知识结构、执业状态来分析。建筑学专业需要的, 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能力, 它包含了形态创造、空间体验、尺度把握、建造控制、逻辑推演、口头表达、数据分析、成果表现……提出职业选择理论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 (J.L.Holland) 曾经根据六种典型性格来进行职业分类:“现实、智慧、社会、传统、企业和艺术的趋向”。以他的观点看, 与建筑学相对应的, 其典型性格总体而言是智慧的趋向。但与此同时, 其它的性格趋向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一定的作用, 是一个高度综合化的领域。而设计手法, 则仅在这样的宽广领域里占有一部分空间。

我们常说某某的设计“感觉”很好, 或说某个设计找不到“感觉”, 进行得很吃力。“感觉”在设计中似乎举足轻重, 那么, “感觉”到底为何物?“感觉”是“意识”的前奏。“感觉”里的重要内涵是“意蕴、意义”。正如英文中“sense”这个词, 有时译作“感觉”、“感官”, 有时译作“意义”。在本文讨论的建筑学教育的范畴内, “意识”是建立在“有意义”的感觉之上的, 良好的感觉可以 (也应该) 上升为一种专业的设计意识, 为日后的职业实践打下“再学习”的基础。此处提到“再学习”, 是因为大学毕业并非是人才培养的终点。恰恰相反, 毕业仅仅是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开始实践的起点。一个学生的水平与价值大小, 绝不应仅看其毕业时的成绩水平, 而更取决于毕业后的潜能与素质。客观地说, 学校里传授的知识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因为很多知识本身的更新周期甚至比教育周期还要短。因此这促使我们再度思考这个并不新鲜的问题:到底是是“掌握知识”还是“培养能力”?通过对建筑学学科的分析, 以及对建筑师实践状态的多个个案研究, 我们可以明确一点:“意识”决定“能力”。

(一) 实际操作的意识

作为设计者, 最为基本的意识便是“做”———在行动中学习。因此设计类专业几乎都采用“工作室”制度作为其教学的基础部分。例如包豪斯, 正是采用了以“实践”为基本出发点, 创造性地以功能、实践为特征建立了设计教学体系。这不但使学生从技术上掌握各种生产技术, 而且使教学的成果直接以产品的方式展现, 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学校的角度, “实践”则意味着新的教学体系的再建立———从课堂转型为工作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实践”的涵义在于勤于动手动脑, 深入到具体的设计问题中去, 深入到设计调研现场中去, 深入到每一块材料中去。除了“动手”、“实践”的涵义之外, 在思想上, “做”设计有两层意思:一是始终坚持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结构;二是从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中引发对建筑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并为具体设计提供容易忽视的新视点和新答案。这两种方式都可使建筑反过来影响生活世界, 最终实现建筑学的意义。

(二) 综合感知的意识

感知能力是我们与周边世界的联系纽带。由于“视觉”在建筑感知类型上的首要性, 我们不妨将知觉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视觉感知, 另一类是非视觉感知。视觉感知不再赘述。

非视觉感知类的特征是不易察觉的, 常被忽略的。这里要提到尤哈尼·帕拉斯马, 他以诗意语言阐述了作为现象学的知觉在建筑学中的情景, 分析了建筑中人的各种感受, 强调身体, 即知觉主体经验的重要。

帕拉斯马在《建筑七感》 (An Architectureof the Seven Senses) 一文中, 以文艺复兴时已经认识到的五种感知类型为基础, 列举了人对建筑的七种知觉。他认为, 不同的建筑可以有不同的感觉特征, 除了“视觉层面的”建筑学, 还应该有一种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等的建筑体验。与其说这是在以现象学的方式理解建筑, 不如将其看成是作为优秀建筑师所必须具备的敏锐感受。可以看出, 除了视觉之外, 其它感知方式依旧重要。比如, “手”在设计中可谓举足轻重, 建筑材料的触觉是十分重要的设计源泉。计算机虚拟现实的能力不断提高, 表达成果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但这仍旧代替不了感官的真实感知。而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发展, 正是朝着全方位感知的方向推进的。

建筑学的社会性特征, 决定了它的学习与实践历程不是实验室或者书房式的。全面的感知能力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应必备的。设计的意识, 很大程度存在于这样的点滴感受间。

二、结语

本文浅议“设计意识”的目的, 是希望能够最终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结构性的能力, 它包容了多种具体内容。能力与知识、技能、意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却又不是一回事。学生通过接受建筑教育, 从意识迈向能力, 使知识转化为价值, 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建筑后备人才。

摘要:在当代建筑学教育中, 教学机构不仅要传授技能与手法, 更应思考如何塑造富有潜力、素质全面的人才。在专业知识更新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传授“知识”之外加强对“设计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意识”是对待建筑专业的一种超越“技能”的态度, 可以分别从“实际操作”、“创新超越”、“整体系统”、“开放吸收”和“综合感知”等五个方面来理解。

关键词:建筑学教育,设计意识,潜力

参考文献

[1]安藤忠雄研究室编, 建筑师的20岁,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Juhani Pallasmaa, 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教授.

上一篇:高考范文及解析下一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