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

2024-09-20

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10篇)

1.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 篇一

1 我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国内助产专业发展整体缓慢和滞后, 我校也不例外

我国现有助产士与产妇比例为1∶4 000, 而国外助产士与产妇的比例为1∶1 000, 我国现有助产士人数远不能达到国际卫生组织的规定[2], 社会对助产士的需求量很大。而与之对应的、有着百年历史的助产专业教育却明显滞后[3]:全国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 国家对各层次助产专业人才的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标准体系, 中专学历的助产专业人才缺乏同专业学历提升、继续教育渠道。此外, 我国尚未实行助产士注册制度, 助产士的专业技术职称仍是护士职称。在此大环境下, 我校虽然在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办学实力, 但助产专业建设同样裹足不前,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校内实训均类似护理教育, 未能彰显助产专业特色。

1.2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助产专业技能训练不足

多年来, 我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一直推行三年制、“2+1”模式, 第一、二学年“封闭式”校内学习, 在此期间部分专业特殊技能训练通过模型模拟教学, 无课间见习环节, 学生缺乏助产岗位任务真实情境体验;第三学年进行为期8个月的顶岗实习, 按照教学计划需要完成内、外、妇、儿等多科室轮转, 真正在助产相关岗位实习时间不足, 学生能进行助产相关操作的机会更少。对我校助产专业实习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他们从未有过接生助娩的经历。学校在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分离, 导致学生助产实践经验不足, 很难掌握助产专业技能, 成为制约助产专业学生在对口岗位就业的主要原因。

1.3 教学与岗位工作分离, 学生核心竞争力不足

由于院校合作不够, 我校助产专业教师很难“走出去、请进来”, 大学毕业直接从教和从临床调入学校的助产专业课教师不再“走出”校门进行临床实践, 专业教师本身缺乏助产岗位工作经历或脱离临床过久, 知识陈旧, 对临床实际需要不了解, “闭门造车”, 自然跟不上临床需求变化;临床助产专家由于医院不支持和本职工作的限制, 很难有时间承担教学任务,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缺乏临床经验丰富的助产士。而医学的飞速发展与临床需求的不断更新, 课本知识永远滞后于临床实际需求, 必然导致教学目标与工作岗位能力的错位, 使学生核心竞争力不足。

调研发现, 临床助产士十分紧缺, 但医院录用助产士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原因是:由于中专层次的毕业生文化基础薄弱, 使其在专业理论的掌握上、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上、今后可持续发展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基本条件之二是要有本专业工作经历。学生虽然是助产专业毕业生, 但学习过程与护理专业学生无明显差异, 且从未有过接生、新生儿处理等助产工作经历, 不能直接胜任助产工作, 必须接受与护理专业毕业生同样的培训后才能上岗。然而中专层次的毕业生较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培训中存在更多困难。而我校当前的教育资质是培养中专层次的助产专业人才, 故我校助产专业毕业生在三甲医院对口岗位就业的人数不多。

2 以岗位为靶向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论证专业培养目标, 实行院校合作

笔者对助产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岗位任务、从业者核心能力、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另外, 我校邀请临床助产专家参与举办首届助产专业学生技能竞赛, 使得校内教师和助产专家有机会共同探讨交流助产一线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 临床助产专家与校内专职教师达成共识:助产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走院校合作之路。由此, 进一步明确了我校助产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人文知识, 掌握助产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临床实际需求和我校助产专业教育现状, 我校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重点是以岗位为靶向, 工学结合, 着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改革的核心是以岗位任务为靶点, 使助产专业教育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 教学内容必须对接岗位任务;改革的关键是以岗位能力为靶心, 与医院深层合作, 充分发挥学校与医院双方的资源优势, 构建院校共育共管的助产人才培养模式[3], 强化专业核心技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2.2 完善培养方案, 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及优生、优育、一胎化政策的实施, 社会对助产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助产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随之调整与完善, 需突出培养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才能真正跟上形势, 满足社会需求。

(1) 构建以体现综合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靶心的课程体系, 在模块化的基础上精简教学内容, 增加实践教学学时, 解决“轻实践”问题。

(2) 加大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力度, 强调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 有效解决课间临床实践机会少的问题, 使教学基于工作内容、工作过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努力建设校内外仿真与真实的实训环境、条件,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

(4) 与临床专家共同论证, 将岗位工作地点、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转换为特色课程, 共同开发职业核心课程。

(5) 参照职业资格标准, 把岗位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应知的内容和应会的技能融入教学过程中, 提升助产专业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使学生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2.3 优化课程体系, 贴近岗位

“十一五”规划教材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对课程进行了全方位调整, 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但教学中仍显现出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分离、未能实现职业性需求与教学良好对接的问题。为此, 临床助产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和分析职业需求、培养目标, 在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 依据临床助产士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将学生进入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必备技能纳入教学范畴并细化, 进一步精简、设置和开发助产专业课程。

2.3.1 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

现行的助产专业教学计划中, 专业课程总计972学时, 基础课程总计954学时, 与专业课程学时相当。由于基础课程基本在第一学年开设, 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程时, 学生几乎已将学过的基础课程知识全部遗忘, 不能很好地发挥基础课程支撑临床专业课程教与学的作用。因此, 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 基础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应共同研讨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点, 结合岗位要求精简优化、重构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 促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和无缝对接, 缩减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学时, 增加实践教学学时, 体现“轻学科、重操作”的原则。

2.3.2“课证”融合

目前, 我国的助产专业仍属于护理大系列, 从事助产工作首先要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5年后才可参加省辖市卫生局组织的助产技术考核。因此, 当前助产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护理专业大致相同。然而, 过多课程的开设必然使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助产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数减少, 因此, 任课教师应悉心研究考纲考点, 将护士执业资格要求融入助产教学内容, 将心理与精神护理、中医护理等课程精简融合, 尽可能为助产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提供充足学时。

2.3.3 开发核心课程, 强化实践

邀请临床助产、妇幼保健方面的专家参与课程建设, 将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转化为课程, 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学时做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 确定与开发核心课程, 在原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 突出助产技术、妇科护理、产科护理、遗传与优生、计划生育、母婴保健课程。同时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调整到1∶1~1.2, 设置校内实践教学、课间临床见习、整段校外顶岗实习, 保证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3.4 开发特色课程

助产士是孕产妇的“守护神”和心灵陪护者, 被誉为“迎接生命的天使”。国际助产联盟倡导“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理念, 富有人文精神的助产人员为孕产妇提供情感支持能极大地促进自然分娩[4]。国际助产理念逐渐被国人接受, 孕产期连续服务模式对助产士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临床上孕产妇对人文关爱的需求是其他任何一个专业无法比拟的。为此, 依据孕产期妇女的特殊心理变化、助产士在工作岗位面对孕产妇的问题和要求以及完成助产任务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我们设想将心理与精神护理开发成助产心理学、助产人员人文素养两门特色校本课程。

2.4 配套的教学改革与师资建设

2.4.1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在本研究课题的引领与促动下, 突破传统的完全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教学采用“院校合作、师生互动、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一方面, 组织学生分批进产房、产科病房见习, 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 在学习中接受职业训练, “教、学、做”一体化;另一方面, 派送教师进产房等部门实践, 请临床助产专家进课堂直接参与教学, 双轨并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4.2 教学内容职业化

聘请临床助产专家进入课堂, 将行业最新的技术、信息引入教学, 为教学注入更多职业信息。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导向, 调整课程结构;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更新教学内容, 合理设置实习的课题, 以适应岗位实际工作。

2.4.3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以岗位为靶向、工学结合”理念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 强调以情境、项目任务、实践为导向, 打破传统的重课堂知识讲授, 轻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方法逐步由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方法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行为引导、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等方法转换,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将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教室向多功能一体化实训室及临床科室转换, 倡导边讲、边学、边练, 并结合课间临床见习,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2.4.4 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综合化

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就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考核评价体系。本课题研究中以岗位为靶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核心课程考核方法要改变“唯卷唯分”的观念, 从知识考核转向能力考核, 采取理论实践综合考评, 一、二年级学生成绩评定中理论占50%, 实践技能占30%, 人文素养占10%, 出勤与学习态度占10%;对实习生主要从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 、专业技能、带教教师的评价、实习日志等方面进行考核。实践考核逐步实现多站式考核、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报告相结合等多种新模式的考核, 强调过程性评价, 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些改革既为学生提供了更适合的专业课程学习方法,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关怀意识, 形成了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对接行业职业能力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真正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可缩短学生工作适应期。

2.4.5 专业师资团队化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 即要求专业课教师既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素质, 又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 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在当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 我校以及其他很多职业院校着力打造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虽具有双资格证, 但临床实践能力相当欠缺, 不能胜任临床岗位任务。许多专业教师能“说”会“写”, 就是不会“做”, 仅凭“双证”定“双师”的做法过于简单, 应予以摈弃。本课题研究中, 强调的“双师型”不是教师获得“双证”的师资建设理念, 而是一个既有“双资格”又有“双能力”, 能够完成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衔接的师资团队。为此, 聘请临床助产专家承担教学任务, 让大学毕业直接入校的一线教师下临床实践, 熟悉临床护理路径, 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积累临床实践经验, 把纷繁复杂的临床工作任务整合成系统、规范的教学资源, 建成一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实现专职教师与临床教学人员的优势互补。

3 小结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院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构建学校和行业共同教育、管理和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 是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改革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妇幼卫生事业良好发展的基本保证。本课题研究已完成了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性研究, 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 亟待政府与行政部门积极参与, 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对院方有一定的规则约束与要求, 真正解决“一头热一头冷”、院校分离的现况, 加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 以职业准入为导向和突破口, 院校双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师资、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 尝试“订单式”培养等工学结合模式, 弥补助产专业人才培养中课本知识滞后于临床技术发展的不足, 最终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同时, 改变学校到行业寻求实习场所的浅层次的合作, 使行业专家能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深化教学改革, 实现行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另外, 通过政府与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降低医院的准入门槛, 使医院不过分强调学历, 合理择优录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庞汝彦.我国助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J].中华护理教育, 2010, 7 (7) :293-294.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6:Working Together for Health[EB/OL].http://www.who.int/whr/2006/en/index html, 2010-01-20.

[3]徐艳.学院与医院共同管理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 2010, 3 (7) :133-135.

2.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 篇二

关键词:高职大专;助产专业;专业思想教育

目前我国助产人力资源匮乏,现国内高职大专助产教育已开始起步,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各级医院及社区从事助产、护理、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等工作。如何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对专业有认同感并且热爱助产专业,使他们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一、做好助产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现行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目录分类中助产专业从属于护理专业

学生在校教学包括两大类:护理和助产内容,不仅要具有普通护士的基本条件(宽基础),还要具备妇产科护理的特色专长(活模块)。校内学习与护理专业学生相比内容多,任务重,学生较辛苦。

(二)国内助产专业没有自已独立的学术团体和行业组织

国外发达国家均有助产士协会等组织,并且加入国际助产联盟,有相应的从业标准及继续教育要求,助产士有归属感。而国内助产士被边缘化,从业人员中有护士也有妇幼医生,没有统一的从业标准,很多临床助产士因对专业没有认同感而改行。

(三)专业继续教育问题及临床晋升问题

现行卫生类本科教育目录中尚未设立助产专业,没有高级别的深造空间,如想继续学习,只能读护理本科,与学生当初的选择有矛盾,学生有顾虑。还有职称问题,临床助产士的职称没有自己独立的系列职称,晋升护士职称,工资待遇同护士,但承担的风险较大,就业后社会地位与付出不成正比。

(四)社会认识的偏差

没有充分认识到助产士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存在重医轻护的现象,在护理行业中几乎听不到助产士的声音。

我校2008年开设高职大专助产专业,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受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不利于建立稳固的专业思想的看法,在实际教学中,认为要做好助产专业思想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二、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大一新生刚入学,他们思想尚未稳定,甚至部分学生填专业是服从家长的意愿,进校后存在思想波动,左右摆动不定,想换专业,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助产士就是产科医生(因为我国目前现状在基层卫生系统中有部分助产士仍在承担医生的职责)。部分学生的片面想法可能会波及其他同学,这时的新生专业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必须请对本专业熟悉的教师做好新生专业思想教育,从学校办学力量、专业在社会医疗卫生中的地位、专业培养目标、行业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及毕业分配情况等方面展开。可使学生获得对所学专业比较全面的认识,加深对专业的理解,使其了解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认识从业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确立远大职业理想。做好入学专业思想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专业教师在专业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一)强化专业教师的专业思想教育意识,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的渗透作用

专业教师必须把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他们对助产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都了解比较透彻,对专业各方面都熟悉,站得高,看得远,学生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本专业的各种信息,能够全面地解除学生心中的困惑。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对助产班级学生有所了解,授课过程中把握学生专业思想动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内目前助产的现状及前景,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常规教学任务中去。

(二)重视专业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专业教师是学生接触助产专业的第一人,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巨大,“其身正,不教而行;其身不正,虽教不从”。首先,教师必须精通助产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握教学大纲,并要热爱助产专业,上课有激情,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共同探讨本专业的一些目前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以及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引导学生会分析现状,两面看问题,激发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追求渴望。

良好的师表形象,认真教学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平和的心态,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乐观、正直、积极上进的好榜样。

(三)教学中培养教育学生本专业具备的综合能力

只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才能稳固专业思想,不会发生因知识欠缺,职业素质差而不能适应临床工作发生改行的现象,所以在授课的实践中要加强训练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关爱母婴、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的意识。

四、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学人员共同做好专业思想教育

专业思想教育是人们对专业价值的认识,它同个人的人生观、價值观有密切的联系。正确的人生观会使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专业信念,因此,人生观教育是专业观教育之本,通过人生观、价值观对专业观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来调节学生的专业观,培养学生高尚的专业观。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学人员与学生接触多,联系密切,为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作到熟悉助产专业和行业背景以及目前就业现状,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常识、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教育,逐步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利用班会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学生对本专业的一些疑惑,向学生讲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营造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与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保持联系,共同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特别是进校的第二年专业课开设之前学生思想易波动,这时期辅导员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系部领导也要参与到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中,提供各种帮助和资源,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同学感觉到被关注和重视。

五、利用外界资源、实践活动等做好专业思想教育

充分利用社会行业的资源,开展校企合作,邀请省内妇保健专家、助产专家来校开展讲座,阐述助产士的重要作用,讲解临床实用的母婴保健护理的知识及其进展,与同学互动,使同学了解新信息并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每年安排见习活动,去妇幼保健机构参观,到实际工作岗位去学习,助产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这样可使使学生有较多机会接触临床、接触病人,不但有利于其专业思想的稳定和专业课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亲耳倾听临床一线教师的讲解,感受助产工作环境及文化,理解校内理论教学重要性。

此外,也可利用每年5月5日“国际助产士节”开展庆祝活动,师生聚积一起共同庆祝节日,开展歌颂助产士的诗歌朗诵,开展练兵比武的技能操作竞赛等,使学生热爱助产专业,增强从业的自豪感,进而愿意终身为之奋斗。

总之,专业思想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贯彻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学习活动中。只有重视专业思想教育,把专业思想深入到每名学生心中,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基础知识水平和专长的高素质临床一线需要助产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瑞峰,孙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4):5.

[2]康国虹,徐红.120名高级助产护生专业观的调查[J].天津护理,2008,16(2):108.

3.助产专业调查报告 篇三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经济文化发展,我们的孕产妇死亡率近些年在明显下降。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它同样关系重大,从近些年红红火火的月嫂、月子医院可见一斑。然而在一片红火背后,决定孕产妇安危的关键人群——助产士,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我国助产专业长期定位不清

助产专业作为妇幼保健的重要环节,它的发展好坏关系重大。国际助产联盟主席Frances Day-Stirk介绍说,瑞典学者曾进行大规模人群调查,发现随着受正规教育的助产士介入日益增加,孕产妇的死亡率呈线性下降趋势。这一发现直接引导了瑞典以及多个国家大力发展本国的助产事业。世界助产状况报告指出,受过良好培训的助产士,能够帮助避免大约2/3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她们能够提供全面的性、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

如今,孕产妇死亡率已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各国来说,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高质量照护,发展助产专业都是关键方法。

在论坛上,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陆虹教授介绍了助产专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背景。早在19,中国就出现了助产士,而且对于助产士的立法经历了从《助产士条例》升级到《助产士法》的过程。当时助产教育是独立的教育模式,并且多以高等教育为主,助产专业规范、完整且清晰。然而,在1979年~,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助产士角色定位不清。助产士既可晋升医师,也能晋升护师,这使得助产士的职责变得很尴尬,晋升医师和护师都受到很大阻碍。个人发展前景不明确,直接限制了助产专业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专业萎缩和退化的趋势。

助产士队伍萎缩技术退化

世界卫生组织在~年,对亚洲、非洲和南美洲24个国家开展的研究显示,中国总剖宫产率为46.5%,居24个国家之首。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原副会长庞汝彦教授说,这个“世界第一”引起了我国妇产专业多位学者的反思,我国出现过分医疗干预正常妊娠和分娩,其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助产士队伍的萎缩和助产技术的退化,是影响自然分娩的`重要因素。如今,随着“二孩”政策的推出,剖宫产带来的潜在风险更加严峻。因此,中国急需推动助产专业的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贯彻《~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中特别指出要加强助产士队伍建设,而规范助产教育,提升助产士能力建设,都需要明确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指标来支撑。

那么,助产士应该具有怎样的胜任力,完成哪些职责呢?对于助产士的职能,国际助产士联盟规定:在以妇女为中心的服务中,与妇女结成伙伴并对其负责,提供孕期、产期、产后期护理支持和建议,把分娩服务作为独立职责,助产服务包括预防性评估,促进正常分娩,监测母婴并发症,医疗支持和开展急救评估等。健康咨询教育也是重要工作,包括对妇女,家庭社区的产前产后教育及心理支持、生育卫生教育等。从此定义中可见,助产士不仅能提供正常分娩技术,还提供全方位心理、情感、信息等支持,从而促进自然分娩。

陆虹等对我国助产专业的调查显示,我国助产士不仅数量匮乏,而且核心胜任力普遍较差。目前各医院对助产士的培训,在职培训自成体系,培训内容较为单一,大多侧重于分娩阶段的专科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助产相关法律法规,助产服务理念,以及助产士外延角色所涉及的综合知识和技能涉及较少。

庞汝彦认为,助产工作相对于普通护理工作,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助产士需要不断在临床积累经验,才能促进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使核心胜任力逐渐得以发展和完善。因此应根据这一特点,为不同年资的助产士制定出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更好地促进助产士的胜任力培养和职业发展。

合力发展助产专业仍困难重重

早在十几年前,我国已有不少专家意识到助产专业萎缩的危害,因而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联合国人口基金、教育部等多个单位的联合推动下,终于在去年将助产专业纳入到八所重点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中。在此之后协会受国家卫计委委托,组织专家制定了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标准,开展基地认定和全国助产适宜技术省级师资培训班。通过规范化培训教材的开发、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招生及培训后的考试试点,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规范化培训模式,为建立多层次的助产士人才队伍、推动助产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4.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 篇四

护理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光阴似箭,转眼大学生活即将过去了,本人从进入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学习以来,一直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辛酸,然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我充分认识到,若想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这些锻炼都是很基础的和必要的。大学时期的所学、所感、所悟将指导我一生受用!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一向严于律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为把自己,变成一个掌握现代信息和职业技能的合格毕业生,我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我还广泛猎取其他学科的知识,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工作上,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结合自身特长,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网络设计比赛,并获得奖励,为学校争光,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在体育方面,认真参加、学习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并圆满完成任务,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并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

三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刻,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助产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三年的大学生活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瞬而逝。站在时间的影子里,回味三年来走过的点点滴滴,留下的脚印,感慨颇深,我情不自禁的点头微笑:三年的大学生活生活,我无愧无悔!

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加学校和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为班级尽心尽力,争取做到最好,获得了“党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实习医院的规章制度,服从科室和医院的安排,尊重各位带教老师、在职的各位同事以及病人和病人家属,实习使我具备了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忍耐力和自控力,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在二年理论学习期间,我刻苦努力,从不放弃一分一秒的学习时间,掌握了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通过了大学英语三级。在实习期间,我理论联系实践,从未放弃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实习到哪个科室就温习与此科室疾病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各个科室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并能独立操作。特别是在产房带教老师的认真带教下,我学会了一整套助产护理与接生技术,从产妇规律宫缩进入待产室待产,第一产程的护理工作,到进入产房后第二、三产程的完整操作,以及产后两小时的观察等。一年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以后从事助产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三年在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悉心教导下,我通过自身实际地努力,在学习上、思想上和生活上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一个懵懂的中学毕业生,变成了一位成熟、稳重、有责任感、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

生活上,我勤俭节约,团结同学,积极帮助困难同学,宽容大方的对待每一个人,和实习同学、科室的老师以及病人相处融洽,我积极努力的表现,得到了各科室老师的一致好评。

5.临床医技系助产专业毕业设计 篇五

内容提纲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可高达70%~80%,尤其是育龄期女性。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很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具有非侵入性、不开刀、不流血、无手术瘢痕、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可反复治疗等优点渐渐成为许多渴望保留子宫的肌瘤患者的首选方法。但单纯的hifu治疗子宫肌瘤容易受肌瘤大小、血供以及肌瘤位置的影响,且有部分患者治疗耗时长,治疗中疼痛反应重,治疗后效果不理想,而hifu联合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子宫肌瘤既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势,又弥补了相互的缺点。对于体积较大或血供丰富的肌瘤尤其合适。[1]

毕业设计目的: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其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而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并发症多。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治疗技术,已用于妇科良性肿瘤的治疗。

镇静止痛条件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肌瘤的.护理患者的护理方案

前言

随着医学世界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一种镇静止痛条件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治疗技术,已用于妇科良性肿瘤的治疗。损伤小,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早日康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运用现代的护理理念护理术后患者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住址:黑龙江省xx

入院日期:XX—02—0210:07

记录日期:XX—02—0210:32

病情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

一般情况患者于xx,女性,42岁,其他劳动者,于XX年2月2号10:07am经门诊收入肿瘤微创科,自己步行入院

主诉:发现子宫占位5年。

现病史:5年前,患者于放宫内节育器时,常规检查时,超声时“子宫肌瘤”,当时病灶为单发,直径为1.6cm,无月经的改变,在当地医院妇科就诊后,建议观察。此后每年多次超声检查提示病灶逐渐增大,XX年9月,超声提示病灶增多,且原病灶增大至6.1cm,当地医院妇科建议继续观察或手术切除,今日患者为寻求子宫病灶的超声消融治疗来院。发病以来,患者无月经改变,无经期间不规则出血症状,精神尚可,睡眠正常,食欲正常,大便正常,排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体键,否认“病毒性肝炎、结核、疟疾、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1988年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否认其他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史,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个人史:生于黑龙江肇东市,久居于本地,否认疫区居住史,否认疫水、疫源接触史,否认放射物、毒物接触史,否认毒品接触史,否认吸烟史,否认饮酒史,否认治游史。

月经史:初潮15岁,,XX年01月22日。经量正常,颜色正常,经期规律,白带正常,无痛经。

婚育史:23岁结婚,爱人体键。孕1产1,顺产1女,体键。

家族史:父母健在,均体键。有1弟2妹。否认家族中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相关记载。

体格检查

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hg

神志清楚,语言正常,对答切题,正常面容,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明显出血点、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球活动自如,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3。5mm,直接对光放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粗测正常。两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肿大。颈软,无抵抗,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呼吸动度两侧对称,触觉两侧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1cm,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无异常血管征。腹部查体详见专科情况。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肛门与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肌力v级,肌张力无增强或减弱,生理存在,病理放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扩张,无瘢痕。腹肌不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肝区叩击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分

辅助检查:

1、XX年1月21日我院门诊行盆腔平扫+增强mri提示1.1、子宫多发肌瘤1.2、宫颈多发那氏囊肿。1.3、盆腔少量积液。

2、XX年1月21日我院妇科门诊行阴道炎5联检测试:白细胞大于30/hp(iv度)。

实验室检查: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酶类三项、性激素六项、血清ca—125、人膜促性腺激素、早早孕定性等实验室均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

1、子宫多发肌瘤

2、阴道炎

治疗原则:

1、入院后尽快完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ca—125等实验室检验,并行心电图、胸片、盆腔超声等术前检查,并复查阴道炎5联检测。

2、请上级医师查看患者,指导治疗。

3、完善术前检验、检查后,尽快行子宫病灶的超声融治疗

术前准备:术前给予备皮、清肠、导尿等准备,术前一天流质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导泻保证肠道无渣、无气。晚00:00禁食,不需禁饮。已与患者详细说明手术方式、止痛方法、术前需行准备、术中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

诊疗过程:患者符合进行镇静止痛条件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肌瘤的超生消融术,术前治疗区皮肤常规脱气、脱脂后,患者取俯卧位,术前行超声照影示子宫病灶富血供。机载超声通过盆腔腹壁显示子宫多发肌瘤,逐层采集治疗区图像。分别治疗子宫后壁深面肌瘤、宫底肌瘤,治疗中可见瘤内回声明显升高。手术顺利,术后行超声造影示所治疗肌瘤内始终未见明确强化,术后局部皮肤轻度肿胀,无水疱,无刮痕,未触及皮下硬结。患者清醒后安反病房。

治疗效果:患者病情稳定,于XX年2月8号医生同意后出院修养。

护理诊断:

1、膀胱炎:长时间浸泡在高温中

2、皮肤损伤:长时间处于俯卧位

护理措施: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提供营养,膀胱注入冰盐水20ml冲洗保护膀胱,保留10min后放出,每次15min,共2~4次,观察尿液颜色,如色请,确定膀胱无损伤,可以拔管。冰袋间歇性冷敷保护皮肤。体位安放取俯卧位:避免血管、神经、皮肤和软组织的擦伤和压伤,注意保暖,最大限度的保护病人舒适、安全。部分患者出现区疼痛,为此治疗后反应,一般数天内自行消失。[2]

一般护理:

休息护理:1。休息护理加强营养,避免劳累;2。严格禁止性生活1月;3。避孕半年;4。加强自我保护,避免感冒或感染;术后4周来院复查;6。病情变化,随诊。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4小时后流失,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多饮水。

参考文献:

[1]袁媚:高强聚焦超声治疗良性36例临床分析:XX年27期

[2]霍金;陈晓梅;穆雪;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XX年07期

助产专业毕业设计《临床病例护理方案》成绩评定表

考评指标及分值指标内涵得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方案选题(15分)1。1课题选择的专业性(5分)选题高职目标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符合临床护理实践的内容,能解决专业对接领域的实际护理问题,能训练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1。2课题来源的实践性(5分)课题来源于临床医院实习期间自己亲自护理过的住院病例,设计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典型性。

1。3完成方案的工作量(5分)课题难易度适中,每个学生有一个独立病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际工作量不少于2周。

2方案实施(35分)2。1技术路线的可行性(15分)所选病例具有特殊性,护理诊断正确,护理措施得当、便于实施,字数达到要求;方案设计与临床护理规范一致,又有创新,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2设计方案的完整性(10分)方案的目的与意义明确,内容与方法具体,步骤与进度合理,按照学校要求收集病案、选题、方案拟定、方案修改、成型等,并在个人空间、规定时间完成所有工作。

2。3设计依据的可靠性(10分)护理病例的资料来源于实习医院的住院病历,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记录可靠,数据准确,参考资料引用规范、准确,3篇以上。

3报告质量(50分)3。1报告格式的规范性(15分)按规定格式和要求撰写,各要素完备,语句通顺,能层次清楚地表达各个写作项目的内容,完整解决课题所需提出的问题。

3。2报告内容的科学性(25分)病例简介清晰完整;护理诊断准确,排序合理;护理措施运用得当、完整准确,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结论可靠,体会深刻、具体,字数达到要求。报告内容客观真实,依据合理,分析、推导正确;数据准确可靠,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剽窃。

3。3知识技能的创新性(10分)总结护理经验有独特见解,文章具有特色,能为以后的护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充分应用了本专业领域中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方法。

6.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 篇六

助产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她的工作贯穿着孕产妇的生育全程, 助产士的操作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和健康[1], 是产妇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守护神和合作伙伴。我国由于助产既不是独立学科, 也没有专业体系, 助产士从属于护理专业, 在注册和职称晋升上, 也按护理系列。我国的助产士是集助产和护理技术于一身, 技术含量高, 且由于助产工作高风险, 对其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更高。因此, 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素质和精湛的职业能力的助产人才至关重要。

因此,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统计分析法和实证法等研究方法,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逐步确定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1调查对象

走访黑龙江省内医院14家, 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7家 (包括综合性医院9家, 妇产专科医院5家) , 咨询助产行业专家86人, 年龄为20~60岁, 平均年龄38岁。从事助产工作1~41年, 平均年限16.71年。被咨询的专家自认为对目前助产士工作非常熟悉的有73人, 占84.88%, 比较熟悉的有13人, 占15.12%。

2调查内容

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 (或助产士) 的职业素质要求 (见表) 。

3调查结果

4讨论

经过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9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 (或助产士) 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为:实事求是, 对于自己不能胜任的问题, 主动寻求帮助;尊重同事和其他医疗卫生行业专业人员;热爱祖国, 忠于人民;能忠于职守, 救死扶伤;团队合作理念;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掌握常用的卫生法律法规;良好的心理素质;珍视生命, 关爱患者;依法行医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病人和自身权益;重视伦理问题, 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隐私;集体主义精神;健全的体魄、充沛的精力;93.0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91.8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具有“能考虑病人和其家属的利益及愿为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职业素质;90.70%的被调查者将“能考虑病人和其家属的利益尊重病人信仰, 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列为职业素质;89.53%的调查者认为应该具有终身学习观念。

依据此调研分析结果, 我们构建出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结构框架, 并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培养符合用人单位和社会要求的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如通过军训、党课教育、志愿者服务等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修养;通过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及社团活动等形式锻炼学生的体魄,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理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使学生明确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并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爱民、遵纪守法、爱岗敬业;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礼仪培训规范其职业行为、职业礼貌用语;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的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尊重病人及家属;通过项目实训、临床见习和岗位实践培养并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通过对助产行业专家的调研分析, 我们明确了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 并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进行定位, 对人才的培养过程和方式进行总体设计。并在临床调研和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将其完善。将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助产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掌握助产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从事临床助产、妇幼保健、临床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家庭健康育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并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将课程设置为人文基础模块、专业支撑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临床实践模块5个模块。其中理论学时占32.5%, 实践学时占67.5%。理论和实践比例为1:2.08。并在此基础上开设相应课程。将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病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护理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学及护理、外科学及护理、妇科学及护理、儿科学及护理、助产学、妇幼保健、妇幼营养、助产心理护理、急重症护理和助产专业综合训练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围绕职业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 进一步确定每门课程标准, 包括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实践与建议、实训项目与设备、岗位技能达标考核标准、课程考核与评价。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此促使学校教育和岗位需求无缝接轨, 以培养出更多的适合岗位的高技能助产人才。

参考文献

7.加强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 篇七

关键词:专业意识 培养途径 技能素质

不久前,学校对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五年来学生在毕业两年后,仍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的人数只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50%。无独为偶,焊接专业二年级在校学生要求调换专业的比率也在增加。经调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行业不景气,收入与付出不对,工作条件差等,有人觉得不适应岗位,有人感觉个人发展不畅等等,当然,这与行业发展的状况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但学生个人因素是主要原因。这是一个值得专业教师深思的现象,它应该促使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改进,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

一、加强学生专业意识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经过调查,学生在入学时选择专业时就存在问题,原因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对焊接专业不感兴趣;另一种是自己无所谓,有学上就行的心态;第三种是遵从家长的意愿。当然作为专业教师我们都希望学生是自愿并且喜欢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但事实不是这样。学生的茫然,家长对职业学校的不理解,虽然学校在招生时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作为教师,我们是无权选择学生的。“教师”的科学定义就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教育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所以我们只有积极应对这种局面,充分利用专业教师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智慧实现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首先要破除“我的任务只是教给学生技能”的片面认识。只有成功塑造了学生成熟的专业意识,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和态度,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二、提高兴趣是培养专业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

1、培养学生学专业的兴趣

专业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以自觉地产生各种情感,专业意识的形成前提就是学习的兴趣。所以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及时传递行业最新信息及适当介绍就业前景,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是培养兴趣的最好途径,只有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有愿望进一步深入学习。

2、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专业教师在传授技能过程中应加大对焊接应用、焊接构造、焊接工艺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一开始就对焊接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地从感性到理性,从笼统到具体。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的依托,也是学生形成专业意识最直接的手段。技能教育同时要伴随情感教育,把专业思想的培养贯穿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自觉深入学习,形成把握知识或技能后的成就感与在此领域从事工作的信心,逐步形成专业意识和职业观念。

3、拓展视野是培养专业意识的延伸

在掌握必备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在专业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考虑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展。就业只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人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才是教育的宗旨。项目教学是一种是培养学生拓展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成功经验。专业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整个教学过程应贯穿于车间、企业参观、市场调研、观看音像视频资料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强化专业意识。

(二)通过非技能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

1、非技能素质是专业意识的重要载体

培养学生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动机等非技能素质,意义十分重大。事业成功与否,往往是这些非技能因素决定的,富兰克林说“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梭洛则认为“只有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非技能素质是专业意识的重要载体,它直接反映学生专业意识。心理学研究证明,非技能素质直接关系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在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之中,意志品质就起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讲,意志品质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照科学和规范要求,经历内心冲突,以正确的动机、目的战胜非正确的动机、目的,自学确定正确的行业目的,二是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排除内部障碍、外部困难,执行由首先动机引出的行为决定,努力地实现既定目的。良好的非技能素质,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所重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局限在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还要有良好的求职动机、品质、价值观等相关素质的支撑。

2、发挥专业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的非技能素质

学生由喜欢老师而发展到喜欢这门课程的事例屡见不鲜。这也是一个教育法则,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同,教育才能真正实施。在专业教学中这个现象尤为明显,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品质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爱学、乐学、亲师、敬师,使教育于无形中。要充分展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品质,给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勇于创新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的思想。良好的师德修养是传授专业技能和塑造专业意识的基础。

3、加强专业教学中的美育、德育

把握专业教育中美育、德育的渗透,重点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要在专业教学中加强责任与义务教育,传达有关企业文化的内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整合。让学生成为专业素质受企业欢迎、人文修养让企业喜欢、职业态度受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

三、发挥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力量,为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创造条件

(一)科学的教学理念

从1999年中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到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已走向快速发展规道。学习《教育规划纲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人才是我们教育人研究的课题。教育前沿的专业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学理念、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适当地在课堂上因材施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技术与艺术并重。

(二)创造良好的学知识、学技能的教学氛围

教育是个大环境,需要学校、企业、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职业教育更是需要社会有志者广泛理解、各级领导化大力气投入、教师精益传导授业才能办好的事业。因此社会舆论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机构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子,教师要在学校环境里创造胚育学知识、学技能、树专业的教育理念,因势利导、因人利导,遵循教育规律,完成对学生灌输专业思想的理念。

(三)利用先进的实验、实习教学手段,强化专业技能

焊接专业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应熟悉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搜集本专业的相关信息教学手段,,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让学生广泛接触焊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用最前沿知识和信息授予学生,为学生提供新的創造土壤、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他们自由探索,培养学生批判性创作思维能力。

(四)培养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体现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创造性教学方法上,具备项目设计的能力。专业课适当地采用合作式专题讨论,突出学生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地位角色的转变,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发挥主动性的教学策略实施等,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8.澳洲迪肯大学助产士和护理专业 篇八

迪肯大学助产士和护理专业课程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

课程以临床实践为主,辅以一定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充分反映护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主,同时注重培养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入学要求:学术要求:本科毕业,获得本科学位证;语言要求:雅思6.5分,且单项不低于6.0分,或具有同等水平的语言成绩;有双录取;其他要求: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背景。

迪肯大学助产士和护理专业申请优势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在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迪肯大学的护理类学科跻身全球第22位,实力超强的护理学迪肯大学的护理与助产学院(deakin school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以其实力、规模和前沿著称。护理课程受专业认证,包括nmba和澳大利亚护理和助产认证委员会,培养学生达到澳洲注册护士水准。

在迪肯学护理,你将在校内的临床模拟中心进行逼真的工作训练,学到核心的护理技能,同时得到悉心辅导。迪肯还有一个虚拟妇产科诊所,提供一系列视频资源和互动学习体验,让你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和实习。

别以为大三才有临床实践,这可是从你大一首学期(trimester 1)就开始了哦,你将在墨尔本的市区、城郊、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实习,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三年读下来,不用担心经验不够。

迪肯大学助产士和护理专业就业前景

迪肯大学护理专业qs排名第22位,也是名声大噪,其护理专业根据业界反馈和需求而设计,以临床实践教学为重心,学生在首学期就开始参加实习,临床实习为整个教学课程的50%。迪肯大学还与9所当地大型医院合作,提供临床学习、实习和研究。

9.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 篇九

助产专业实习计划及大纲

一、培养目标:

中等卫生学校助产专业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助产及与护理操作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目的要求: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实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工作质量,在毕业生实习过程当中必须自始自终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和造就又红又专的中级卫生技术人才。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习,检验、巩固与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专业技术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原则,着重培养助产专业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熟练掌握遗传、优生优育的政策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具备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指导的能力;熟练掌握正常分娩、正常产褥、新生儿护理及健康指导的能力,能配合医生进行妊娠诊断、产前检查,具有对难产及产科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医生抢救能力;熟悉基础护理和专科基本操作能力,使该专业学生具备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规范的职业行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时间安排:

医院实习为2009年6月28日-2010年3月5日,共 36周(产科12周,妇科4周,儿科4周,内科4周,外科4周,急诊科2周,社区和计划生育服务2周,机动4周)。以上安排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可酌情调整。

四、政治教育:

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当前重点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时事政治教育,远大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救死护伤实现革命人道主义的医德医风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

五、生产劳动:

每周可安排半天,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专业劳动,公益劳动,农忙劳动或环境卫生劳动。

六、体育锻炼:

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其他文体活动。

七、专业学习:

1、由所在医院根据学校制订的毕业实习计划,指定各有关科室的负责医师或护士长拟订具体计划,全面安排(希望作到“三定”,即定实习项目,定完成实习项目的时间,定指导实习的人员),保证实习计划的全面完成,如因季节等因素不能实习的项目,应设法弥补。

2、学生应以实习为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做到“放手不放眼”,不能过早地无指导地让学生独立工作。

3、注意提高实习质量,要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练好基本功,达到准确、熟练、正规。

4、可适当安排病案讨论,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

5、各科室医护人员,在教给学生医疗知识的同时,应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医德教育,做到“既教技术又教人”和“三严”(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在指导实习方法上,应从临床实际出发,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按一定的操作程序教给学生,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6、每天晚上可酌情安排1—2小时自学时间,结合当天实习内容复习有关基础课和临床课。

八、组织领导:

1、医院由教学副院长统一领导,由护理部具体安排。各科室由教学负责人具体安排,指定专人全面指导学生的思想、实习、学习和生活。医院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全面的实习质量检查,以确保实习计划的完成。

2、学校由教学副校长负责,实训科具体与实习医院保持联系。共同协商解决实习有关问题,定期派人到实习医院检查实习计划完成情况。

九、实习成绩考核:

1、考试考查:从(1)实习态度,(2)操作技术,(3)基本理论、基础知识,(4)医疗文件书写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填入成绩考核表。一个科室一页。

2、每个科室结束,学生必须填写好实习手册(包括实习病例登记,技术操作及手术登记,自我小结),交带老师签注意见。

3、实习期间必须书写完整病历、查房记录、工休会记录等共5份。

4、毕业实习坚定:实习结束,学生必须写自我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鉴定,最后由实习医院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政治表现,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和劳动态度等做出全面的评定。自我总结,小组鉴定和医院意见填写在实习手册上。

5、全部实习结束,以小组为单位,将实习手册、实习病历收齐登记,统一交回实训科。实训科进行考核、整理、评定实习成绩。成绩交教务科作为颁发毕业证依据之一。

实习大纲

一、基础护理学:

1、热爱助产专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了解医院、病区的结构和工作任务。熟悉病室环境管理的要求,病床单位的设备。

3、熟悉掌握各种铺床法。

4、熟悉病人出入院的护理工作。

5、掌握各种消毒灭菌方法。掌握各类物品清洁、消毒、灭菌保养原则。熟练掌握各种无菌技术操作方法及原则。

6、实习掌握病人个人卫生的处理方法。掌握痔疮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办法。

7、掌握常用卧位及保护用具的应用法。

8、掌握病人的饮食种类及护理法。

9、熟练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绘制及异常时护理法。

10、熟练掌握口服给药法,各种注射法、输液法。

11、初步掌握输血法。掌握灌肠、导尿、洗胃法。

12、熟练掌握隔离消毒原则及穿脱隔离衣的操作方法。

13、掌握各种标本的收集方法。

14、掌握危重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法(氧气吸入法、吸痰法、人工呼吸法、心肺复苏法)等。

15、掌握病室管理的内容及方法。掌握三级护理法。

16、掌握各种文件记录法。

17、了解急诊室的一般护理常规。掌握常见急诊的抢救原则。

二、产科护理学:

1、掌握产科护理病历、记录的书写,预产期推算、产前护理记录、产后护理记录、产程记录等文书的书写。初步掌握:手术记录单、病案讨论记录的书写。

2、掌握妊娠各期诊断及护理,掌握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3、掌握并理解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能对正常分娩产程进行观察、接生处理和护理。

4、熟悉影响分娩的因素,熟练操作其相应的护理措施。

5、了解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及产科急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掌握其相应的护理措施。

6、初步了解妊娠期监护及护理管理,产褥期观察护理及产科常用手术。

7、能熟练规范地进行妊娠诊断、产前检查和常用的护理指导。

8、具有独立完成部分产科手术操作和配合医生进行产科手术的能力。

9、具有在基层、农村和社区开展妊娠保健、优生优育、计划生育咨询服务的能力。

三、妇科护理学

1、了解妇科常见病的概念、治疗原则、护理目标与护理诊断。

2、熟悉妇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3、掌握妇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了解常见妇科病的诊断治疗 原则。

4、熟悉计划生育的具体措施及护理。

5、熟悉妇女保健的意义、工作任务和方法。

6、具有实施妇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能力。

四、儿科护理学:

1、掌握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熟练掌握小儿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囟门、体温、脉搏、呼吸正常生理数值及测量方法,瞳孔的观察。

3、熟练掌握小儿氧气吸入法、吸痰法、人工呼吸法、基本灌肠洗胃法等急救措施。

4、掌握血、尿、大便及脑脊液常规的标本采集法,熟悉小儿药物剂量。

5、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和保健重点,小儿生长发育,小儿营养及婴儿喂养。

6、熟悉以下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护理,并了解诊断、治疗原则:新生儿败血症,破伤风,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口腔炎,上感,各型肺炎(包括新生儿肺炎),先心病,小儿风湿热,婴幼儿营养不良,化脓性脑膜炎,小儿肺结核,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婴幼儿腹泻等。

7、基本掌握高热,惊厥,昏迷,脱水,酸中毒,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窒息等儿科疾病急救处理原则及护理。

五、内科护理学:

(一)基本技能要求:

1、熟练掌握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方法。

2、熟练掌握身高、体重、脉搏、呼吸、血压测量、瞳孔对光反射的测定。

3、初步掌握胸腹部检查法。

4、学会对病人意识的观察及脑膜刺激征检查法。

5、熟练掌握根据化验要求采集标本的方法和特点。

6、基本掌握三大常规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7、初步掌握肝、肾功能实验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8、了解肝胆系统超声波检查报告的临床意义。

9、熟练掌握氧气吸入法、吸痰法、人工呼吸法,基本掌握胸外心脏按压 初步掌握皮内注射法。

10、熟练掌握常用诊疗技术(胸穿,腰穿,骨穿,胃液采取术,十二指肠引流术,三腔管使用)的用物准备,协助操作,术后护理。

11、熟练掌握传染病的隔离技术。

(二)内科疾病及护理要求:

1、初步掌握以下疾病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防治原则:慢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胸膜炎,心力衰竭,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常见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早博),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门静脉性肝硬化,肝癌,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贫血,紫癜,甲亢,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多发性神经炎,脑血管意外,神经管能症。

2、熟练掌握内科护理常规及分级护理(三级护理)的内容。

3、基本掌握以下危重症的护理措施。咯血,休克,哮喘持续状态,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昏迷。

六、外科护理学:

1、了解外科基本理论知识(预防感染,液体平衡,休克,麻醉,手术前后护理,伤口处理,肿瘤等)。

2、掌握以下外科护理技术:(1)备皮法。

(2)换药车的使用、清洁与消毒。

(3)换药法。清创法。绷带包扎及急救时的止血,固定法。(4)胃肠减压器的使用及“T”管引流的护理。(5)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及使用。

(6)结肠造瘘袋的更换法。膀胱冲洗法。泌尿外科引流瓶及引流管的护理。

(7)手术室技术(包括手术前洗手,手术台器械管理及传递方法,各种手术器械材料的消毒,使用和保管,手术室空气消毒法)。(8)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

七、母婴保健技术:

1、了解母婴各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社会及行为特点。

2、熟悉母婴各期的保健目的。

3、熟悉母婴保健的各种保健措施。

4、能用母婴保健的基本知识指导母婴各期保健。

10.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 篇十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 教师专业技能 培养策略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教育学的、心理学的以及有关幼儿发展的各类专门知识,需要自然科学的、工具性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素养,还特别需要丰富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的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然而目前高职高专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以前的中师学生比较,虽有比较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但职业技能远不如中师生。这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严重影响到新《纲要》的贯彻实施。因此,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一、学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涵义

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由于幼儿特殊的生命特征和生命规律,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娴熟的教师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成功地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的日益升温,教师教学技能被视为与专业精神、专业理论等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相并列的“专业技能”,具体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依此类推,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在幼教实践中运用幼教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幼儿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

二、学前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基本内容

目前学术界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分类还没有公认的观点。根据新《纲要》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考虑学生个体素质的多元化发展和自我完善,结合教师专业技能自身的性质特点,可以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专业技能划分为一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和复合教育技能三个层面。

(一)一般教育技能。一般教育技能是指幼儿园教师指导学前儿童活动所必备的说、写、画、唱、弹、舞、做、用等方面的能力。

(二)基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是幼儿教育活动实施阶段幼儿园教师行为的基本要素,包括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技能、检索和处理幼教相关信息的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体态语表达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等。

(三)复合教育技能。复合教育技能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协调运用各种基本技能的教育行为,包括设计教育计划的技能、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艺术教育和创编技能、评价教育效果的技能、创设教育环境的技能、家园沟通的技能、幼教科研技能,等等。

这三个层面教育技能的建构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的行为结构,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凸显了幼教专业的特色,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可行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三、新教改对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一)综合性。《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幼儿提出的问题来自于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技能应涵盖文学、科学和艺术技能等领域,切忌教育内容学科化和片面化。

(二)趣味性。《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于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他们主要凭兴趣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尽量直观、生动、具体,多用肢体语言引导幼儿学习,增强趣味性和艺术性,切忌让幼儿死记硬背。

(三)示范性。《纲要》要求幼儿园杜绝“小学化”的倾向,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向幼儿传授知识,而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所以,幼儿教师要增强示范性,向儿童展现可供模仿的行为,使幼儿发现和获得新经验,切忌以向幼儿传授知识为主。

(四)实践性。《纲要》提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活动。”这充分说明幼儿教师学会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五)操作性。《纲要》要求教师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就要求教师杜绝传统教育照本宣科,脱离幼儿生活经验的做法,让幼儿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六)情感性。《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老师每天和幼儿在一起学习、活动、生活,教师的人格魅力、文化修养和知识的广度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幼儿,甚至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还要具备情感性和人文性。

四、通过完善学前教育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一)在课程构成与设置上进行创新,为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打下坚实基础。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而且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尤其是艺术素质),以满足“教育好发展好幼儿”的需要。

有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园的园长们对于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尤其注重的是专业理论课程和艺术技能的学习,最担心或不满意的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理论不扎实,专业技能不过关,教学实践能力欠缺。这表明园长们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需求极为迫切。因此,适当调整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是创新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项必要措施。其原则是: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发展为目标,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比例以各占50%为最佳。

在理论课程方面,最能体现师范性和促进儿童发展的课程要开足,并在比例与课时方面要充分反映,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下面三大部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这是专业课程中的理论基础课,是所有课程中的重点。

2.幼儿语言教育、幼儿数学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英语教育等各科教学法,幼儿英语、幼儿文学、幼儿活动与游戏,以及包括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艺术素养培养课程等。这一类课程的教学,要特别注意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3.技能教育课程。这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八会”:会说、会写、会画、会唱、会弹、会舞、会做、会用。主要包括乐理、视唱、演奏、舞蹈、绘画、手工制作、教师口语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弹琴)、唱(唱歌)、说(讲故事)、跳(跳舞、做操)、画(绘画)、做(手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而幼儿英语课程可以考虑在学单词、语法和写作的基础上加开口语课,使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和开口能力。这一类课程在比例上要有所侧重,在课时上要切实保证,在教学上要注重实效。

在教育实践课程方面,要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在课程体系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促使他们按照课程体系的安排,积极参加,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二)探索建立一套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要将技能培养和教育实践落在实处,抓出实效,就是要建立一套“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用的、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体系中的核心应该是“实践性特色训练”。这个“实践性训练”可以概括为“两个训练”。

1.校内训练

(1)基础性训练。主要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需的基本功训练。这项训练应该涵盖音乐、舞蹈、绘画、说话等几大方面,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这是基础的基础。这种训练必须带有强制性。

(2)模拟训练。这一类的训练主要在课堂上进行。由任教老师进行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加,包括课前5分钟小表演、教学小竞赛、教学试讲等。

(3)课外活动。包括有计划有安排的专业汇报展示、专业汇报演出,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或不同寝室间的专业擂台赛等。这些训练可以是某一个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训练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和所学课程科目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相应举行。可以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阶段,使学生体会到所学专业的与众不同的特色,从而养成主动训练、自觉参与、逐步提高的良好习惯。

2.校外训练

(1)利用课外时间或双休日,定期到实训基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援教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深入幼儿园,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身体会和感受来自教学第一线对专业的要求,从而树立强烈的专业意识,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努力学习,发奋学习。

(2)要求每一个学生从第二学期起,利用寒暑假回各自家乡的幼儿园担任不同年级的小老师,新学期开学时,每个学生要交出一份所在地幼儿园认可的教学实践报告。

(3)重新制订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方案。包括增加见习和实习的次数与时间,明确见习和实习的内容、具体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去了就行”的应付状态,强化教育实践的效果。

上一篇:学生会宣传工作室干事工作总结下一篇:水电站运行工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