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运动会

2024-06-29

全民运动会(精选12篇)

1.全民运动会 篇一

在高陵县“香江杯”

首届全民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张 忠 堂

(2010年4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四月的高陵,春意盎然,万物清明。在我们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关键时刻,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县干部职工和园区企业代表在渭水之阳、泾河之阳、咸域之阳的三阳塔下、高陵首个城市运动公园,共同拉开我们高陵首届全民运动会的帷幕,这是全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喜事,更是我县社会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好事。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出席此次运动会的各位省市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高陵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向对本次运动会给予大力支持的香江集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和会议的组织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全民健身运动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载体,是物质变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我们建设幸福高陵进程中的重要内

容。2009年,我们经济总量跃上100亿元台阶,达到117.68亿元;财政收入跃上了40000万元台阶,达到40138万元;在“陕西十强县”评比中位次前移,跻身到“西部百强县”行列,这些都为兑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供了保障,为我们实践科学发展夯实了后劲,为全县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高陵县首届全民运动会的隆重举行应运而生,正当其时,正合民意,这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高陵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已经进入了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建设幸福高陵已经跨出了新的一步。

香江水长,高陵更高!

希望我们与以香江国际集团为代表的园区企业一起在这次体育盛会中,常叙情谊,高飞远举;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天下朋友,共沐春风,共享发展。

希望我们所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发扬光大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发扬光大“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发扬光大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任劳任怨,同心同德的高陵精神。比出好成绩,赛出新风尚,迸发出积极向上的进取激情,享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欢欣愉悦,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希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此为契机,坚持锻炼身体,努力强健体魄,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攀登、不断向前、不断超越、不断奋进,为建设文明县城,建设幸福高陵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祝愿高陵人民生活美满,幸福安康!祝愿高陵的企业发展蒸蒸日上,财源滚滚!特别要祝愿香江国际集团在高陵腾飞发展,一日千里;高陵的发展更高更远,更好更快,把高陵建设成幸福生活的人间天堂!

最后,预祝本届全民运动会圆满成功!预祝各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

2.全民运动会 篇二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开展了竞技体操,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政府对竞技体育予以了高度的重视, 我国的竞技体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早在60年代初就已经在竞技体操就已经不如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是由于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 使得中国的竞技体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猜错者, 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我国早在1995年就批准并颁布了《全民健身刚要》, 号召全社会要广泛的开展全民健身运用, 使我国以一个健康、强盛的中华民族形象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在全民健身中体操的各种形式, 例如:健美操、健身锻炼操、医疗康体操、徒手操、幼儿基本体操、实用技能体操等已经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健身运动中比不必可少的体育活动项目。再例如:在团体操中, 主要是以体操内容为主体的一种大众性的表演项目, 参加表演的人员不受性别、职业专业、年龄等条件的限制于约束。因此, 体操作为最重要、最古老的体育运动, 如何才能够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使体操运动本身得到不断地发展, 这是目前我国广大体操运动者、爱好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现代体操运动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体操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那是的人们通过身体锻炼来达到塑造健美形体的目的。体操运动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竞技运动, 竞技体操只不过是体操运动中的一种而已。新中国成立后, 我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 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状况。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 我国的体操运动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早在1951年, 我国就推出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为了适应青少年的成长与发育, 我国于1954年推出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1955年推出了第一套儿童广播体操。之后, 我国有先后创编了适合防止、煤炭、钢铁生产等一线公认的生产体操、汽车司机体操、售货员体操、装配工人体操等, 这对我国体操运动在人民群众中的运用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身后的群众基础、体操骨干运动员及工作人员的充实为我国体操运动事业创造了辉煌的发展前景。同时, 在我国大众体操普及的基础上, 我国的竞技体操在难度、技术水平、运动赛事成绩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逐渐成为我国在各种国际大赛中的重点优势项目。在国际赛事上, 中国体操运动的动作惊险性、准确性、复杂性、艺术性、欣赏性、全面性、创新性等方面都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的同时更得到了美的享受与艺术的熏陶。

3、体操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基本特点

3.1、内容丰富多样易于普及

体操运动不受参与者的时间、年龄、性别、职业、身体条件、训练水平、器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练习。人们只要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身体特点来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练习就可以了。人民群众通过体操运动的练习达到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健美身体的目的。例如:体操运动中的徒手操、健美操、实用技能体操等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 体操运动在满足人民群众锻炼的需要方面是极易进行推广的。

3.2、能够进行有重点的全面锻炼

体操的内容十分丰富、项目与动作也较多, 变化的多种形式不仅能够全面更能够有重点的为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 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使得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体操运动在人民群众中的推广对于调解人们的生活节奏、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有着积极地作用。体操运动中的很多动作经常是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 人体的这部分技能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通过体操运动可以唤醒人们的技能, 刺激大脑与神经, 最终实现身体的全面训练。

3.3、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体操是一项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美学效果的体育运动项目。体操运动中无论是耽搁动作、还是成套的动作, 都要求参与者做到标准、协调、幅度大、节奏感强、姿势优美, 并能够充分的展现出人体与运动的健美。在优美而使人奋进的音乐伴奏下, 人们进行广播操、健美操的运动, 不仅能够激发人的情感、振奋人的精神, 更能够培养人们的兴趣并提高锻炼的效果。

总之, 体操运动的发展历史悠久, 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人民群众的全民健身中体现着其独特的价值。目前, 体操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的健身性影响力相对于其他体育运动更大, 更容易普及与推广, 具备全民健身参与到特点, 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 更能够满足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在国家与各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与动作设计下, 只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练习, 合理的创新, 一定会将全民健身运动推向更高的层次。

摘要:近年来, 中国的体操运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普及与推广。我国作为体育大国也是世界瞩目的体育强国。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与体育产业与国际的不断接轨人们希望通过科学的锻炼来获得身体的健康。体操作为运动之母, 其健身价值不言而喻。本文将根据体操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对体操运动在我国群众体育运动中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 以此来充分发挥体操运动的更大作用与功效。

关键词:体操运动,全民健身,作用,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文斌.大众体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J].菏泽学院报, 2008, (2) .

3.英语“全民运动”之思 篇三

2005年9月9日10时,上海市福州路英孚教育二楼教室,一位英国老师和30名中国学生卷入了一场名为“‘持续时间最长英语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挑战”风暴。

在长达72个小时的课时里,师生们只有每隔八小时15分钟的休息时间,坚决不允许睡觉。医务人员随时待命。他们要在三天三夜无眠的状态下,学完原本长达三个月的英文课程——这是一场彻底的疯狂。

似乎没有一门学科能像英语那样引起国人如此的狂热。

在中国正规的学历教育中,小学三她,毕业以后参加工作,评职称也要进行英语考试——小姑娘姚琼要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英语必考系统。

其中影响最深最广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教学考试,配合1985年的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出台。教育部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负责设计、组织、管理与实施。

有统计说,200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报考人数已达到600万人。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前,很多高校规定英语四级不通过,不能拿学士学位;六级不通过,不能拿双学位,也不能拿硕士学位。用人单位招聘,六级证书也往往成为必要条件。

复旦大学管理学研究生小邓参加过的英语考试除了国家四六级外,还有托福,GRE,以及上海英语高级口译证书。“这就像种癔症,被一种力量推着,开始是不得不考,后来就欲罢不能。我当然知道就算考了口译证书,我也不能去做翻译。”小邓这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据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10月的调查显示,56%的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英文学习上,另有19%的学生几乎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英文。

考试作弊也有了“行业”的味道,四六级考试连续多年泄题。Google中与“英语枪手”相关的检索条目,达33万条之多,代考已成公司化运作,无论买家还是卖家,都能找到符合需要的人。重庆大学学生刘光旭在2005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替考,作弊行为败露后,试图逃跑时摔成重伤不幸致死,成了为英语“殉职”第一人。

2005年2月,教育部出台四六级考试改革新规。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澄清:“四六级考试一向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自愿参加的原则’,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从未硬性规定过高校必须参加这项考试,更没有要求过四级考试的成绩要和学位挂钩。”

中国农业大学等16所北京高校达成的共识却是——“四级证或四级成绩暂不会与学位证脱钩”。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谭豫之表示,这对各校英语教学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社会很多用人单位仍然把四六级证书作为考核应聘者的硬性标准之一。这也是对毕业生的未来负责。

为分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杯羹,各类校内、校外辅导班纷纷开办。“英语考试变成了衡量学校成绩的标准,衡量教育官员政绩的标准,主管考试的人得名,有的还可能得利,同时催生育肥了外语培训市场。”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表示。

争食300亿元大蛋糕

“英语是个名利场,想赚钱而资金又不多的人会盯着这块肥肉! ”沪上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小老板周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复旦大学青年英语教师范先生的说法或许最直截了当:“英语培训产业快成为中国最大的无烟工业之一了。”

范先生所说的“无烟工业”绝非空穴来风。

专家预测,我国英语培训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我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可望达到300亿元。

那么,在已有的150亿元的大蛋糕中,都有哪些人在争食呢?

据长期从事英语培训教育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的英语培训产业主要由四种力量组成:

第一种是各大高校延伸出来的英语培训机构,比较传统;

第二种是外资教育培训机构,比如英孚教育、华尔街英语等等,他们的目标顾客比较高端;

第三种是国内知名民营培训机构,如新东方、新航道、李阳疯狂英语等,

第四种是起点很低但数量庞杂的一般民营英语培训机构。

其中,外资英语培训机构因为针对高端市场,收费颇高。以华尔街英语为例,该公司的培训模式是将英语分成17级,其中前12级为普通级,后5级是商务级,而每级的收费高达7000多元,连读9个级别的收费则高达36000多元。

民营英语培训的成功代表无疑是新东方。这家号称拥有百万学员、留学美国者大半曾到其处培训的英语学校,以收费大众化著称。由于其庞大的学员数量,2004年该公司的收入已达七亿元。

除了教学培训,教辅材料也是英语培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外语出版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外研社为例,其2004年的码样超过11亿元。

连性病游医也办“英语班”

周文,20世纪90年代中期毕业于北京一所著名语言大学的英语专业。为一个在非洲经商的浙江老乡当了几年翻译后,他拿着存下的几十万储蓄,来到北京投入英语培训产业。

几年打拼下来,他对北京的小型英语培训机构的运作模式已颇为熟悉。

“无论什么人似乎都能做英语培训,目前的英语培训市场非常混乱。”周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并讲了一个十分荒诞的例子。

一个老家在江西专治性病、不孕不育症的游医,自持在农村当过几年赤脚医生,又有高中文凭,在东北无证行医数年。后听其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说现在英语培训市场很火,恰好他儿子也正在周文的英语夏令营做辅导员,这个游医马上意识到,英语培训是一个新的赚钱营生,便招了几个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农村中学退休老教师(也就是后来他对外称之谓的资深权威英语大师)和一个哈萨克斯坦国籍在中国卖唱的乞丐(也就是外教),回到江西省一个地级市开班招生,竟然也拿到了数十万元的年利润。

周文将这种连性病游医都在投资英语培训市场的现象,归责于英语培训市场进入门槛太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英语培训市场谁都可以做,最低的门槛可以低到只要能请到懂英语的大学生,拿出几万元启动资金,然后挂着几个故弄玄虚的口号,就可以办英语夏令营甚至培训班。市场整体良莠不齐,急功近利的心态十分严重。”

北京新航道学校校长、原新东方学校总裁胡敏对英语培训市场的诸多问题也颇为担忧。

这位资深英语培训专家,认为中国的英语培训市场目前存在三大困境:缺乏创新和自主研发教材,一代又一代的老师重复类似的讲义,甚至重复着类似的调侃故事,缺乏懂管理和懂培训的专门人才,政策变化减少了培训机构生存空间。

监管漏洞于是出现。上海环亚西文

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上海最大的三家英文培训机构之一,在沪上有四家分公司。但从2005年6月开始,由于资金链断裂,这四家分公司陆续倒闭,上千名学员交了培训费却无课可上,拿回培训费的希望渺茫。

据北京媒体报道,2004年,北京市有多达200-300家英语培训公司倒闭,学员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9月20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以咨询者的身份,向杭州市教育局成教处电话咨询英语培训学校的管理问题。办公室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英语培训学校的开办需要一定的准人标准,可以向区教育局申请办理。这些标准包括流动资金、教室等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多种要求,各个区情况可能有一些不同,但准入资格肯定都是有的。

李阳公司曾杰副总经理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对英语培训学校的准入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英语培训“野鸡”公司,拉几个人开班上课,还是很多的。“基本上政府部门也不会去管,也没精力去管。没有准入资格的小公司,只要不引起较大的投诉和举报,不牵扯上执法部门,一般不会被查。”

而教育主管部门对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准入条件主要是针对硬性指标的要求,对教学质量本身还没有具体要求,这方面主要是靠口碑相传。

悖论下的尴尬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英语在全民的迅速“普及”,另一方面,在真正需要用英语来提升国家软实力、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些部门,英语人才却面临质量下降和数量短缺的问题。因为,目前市场上教授的英语,目的大都十分功利,主要是为了应付标准化考试。

中央级某大新闻机构高级编辑吴先生曾长期驻美国,这两年的一项工作是给该机构招聘英文干部,他说,他看过北外、清华、北大、人大、北京语言学院、广播学院、外交学院、外经贸大学、二外、上外、广外、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安外院、浙大、复旦、南开、山东大学等院校大约500名考生的英文卷子,感觉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他举例说,2003年该机构的考卷有一道中翻英的题目,题中有“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标志性的会议,“可是我们学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将这个常用的口头语翻译成英文。当年有100份卷子,一共出现了39种译法,翻译对了的只有五人。”他说,有的学生竟然把“中国共产党”翻译成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绝大部分都不知道“党中央”的译法。

外交部翻译室顾问王弄笙于1999年在政协《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的提案中说,我国训练有素的翻译人才极为缺乏,特别是高级人才、中翻外人才短缺,需要引起国家的重视并采取解决措施。

而某国家级大报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对后起国家现代化进程来说,能读外文资料最为重要”,又说“一般学生能读会写,足矣”。

吴先生评论说,这说起来非常轻巧,一听就知道是外行说的话。

另一种情形需引起注意。据香港中文大学一位教授的统计,香港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用于英文学习的时间在6000小时以上,而英美学生用于外语学习的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也就是说,英美学生可以比香港学生多5000小时用来学习其他知识。同样,研究人员由于要学习英语,就比英美同行少了科研、思考和写作的时间。

英语利益集团已经形成?

事实上,由于逐利的目标太明显,英语教育在不少地方已经与“促进国家现代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2000年毕业于上海某著名外国语高校的徐某对高校英语培训市场相当熟悉。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依托高校办的英语培训机构,教师来源基本都是高校教师与研究生。有些高校教师嫌收入不高,这便成了赚外快的好机会,胆子大的,干脆是大张旗鼓。”

“我读研究生的一个知名外国语高校,除了俄文系不能办培训班之外,其它的所有系都办了。俄文系为了创收,就把场地租借出去,非常壮观。”李明力回忆起2000年他在上海读研的场景时说。

“当时因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不多,系里面还规定学生,要去他们办的培训班上课。谁还管你做研究?老师都在外面上课。”徐某这样回忆自己的研究生时代。

“英语培训市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当然确实提高了学员的英语能力,但这可能还是其次。帮学员们通过GRE、托福、雅思、四六级等考试,求得一个收入可观的职业才是最现实的。英语培训市场还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让无技术、无资本的语言类文科生们,有了一个致富的捷径,英语培训造就了成百上千的百万富翁,数十个的千万富翁,甚至还造就了几个亿万富翁,让数以万计的英语老师有外快赚,给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机会。”周文这样解释分析英语培训市场的赢家。

令人震惊的一则消息是,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2004度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89年以来违规集中各地考试费2.24亿元,未上缴财政专户,并从中坐支相关考试费用等1.9亿元。而职称英语考试每年的报名费、教材、参考书等费用加起来按200元算,400多万报考者,费用就可达数亿。这些费用亦去向不明。

4.全民运动会开幕词 篇四

同志们: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我们满怀喜悦心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来古溪镇第一届全民运动会。这是我镇广大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镇体育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首先,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对运动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我镇体育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国运昌,体育兴”。近几年来,我镇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镇14个村居都有篮球场、乒乓球室,有10个村有健身路径,X村、X村、X村建有高标准的农民休闲广场,大多数村有全民健身队伍,全民健身热潮正在我镇兴起。今年的市六运会乡镇部的各项比赛中,我镇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这次召开全民运动会,既是对近几年来全民体育工作的大检验,也是对今后全民体育工作的大促进。我们要把这次运动会办成推进全民体育的盛会、和谐共进的盛会、凝心聚力的盛会。希望大会工作人员和裁判员精心组织,团结协作,忠于职守,履行职能,出色完成运动会的组织和裁判工作。希望参赛的代表队和运动员,恪守体育精神和比赛规则,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努力夺取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同志们,体育锻炼的是身体,铸就的是品格,凝结的是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将参与体育运动迸发出的激情和活力转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富民强镇的精神动力,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弘古开今,积溪弄潮”的新时期古溪精神,加快三个文明建设步伐,为建设美好新古溪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各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预祝XX镇第一届全民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5.2011全民运动会开幕词 篇五

各位领导、裁判员、运动员、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这个美丽如画的收获季节,我们迎来了鹤山乡2012年首届龙舟大赛。在此,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和大会主席团向这次运动会的如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筹备这次运动会付出大量心血和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刻苦训练、积极备战的参赛运动员,表示亲切的问候!

今天,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宁阳县领导,鹤山乡党委、政府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艰苦奋斗的一年,是我乡各项事业大发展的一年。我乡各项事业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根据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优雅鹤山为宗旨,加速度推进,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中皋大桥的修建,宏邦制衣、宏润纺织的正式投产、王卞,皋山社区建设为标志,我乡经济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以宁阳十二中省规范化验收,王卞、罗山、赵庄、大辛、刘楼、中皋教学点的教学楼、幼教楼先后竣工为标志,我乡教育也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我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文化体育的协调发展,先后举行了鹤山乡“体彩杯”全民运动会、鹤山乡首届艺术节、成立了鹤山乡鹤舞青春俱乐部。

今天召开的2012年首届龙舟大赛,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二五规划、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我乡体育活动的一次大检阅,同时也是全民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作为乡党委政府,不仅期望全民有富裕的生活,也期望大家炼就健康的体魄,养成强身健体的优良习惯,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你们的活力和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体现你们的优势和价值。在此我们希望全体运动员发扬更高、更快、更好的奥运精神,奋勇拼搏,敢于争先,充分展示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青春风采,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为我乡体育事业留下灿烂的一页。同时希望所有的裁判员和所有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热情服务、保障安全,公平、公正、准确地对每场比赛予以的等,有全乡各社区、教育、卫生、机关等各条战线个代表队和参加。

评判,用你们的辛劳和汗水确保比赛的有序顺利进行。希望全体观众团结友爱、文明守纪,做文明观众,用掌声喝彩。

让我们共同努力,把2012年首届龙舟大赛办成一次“精彩、文明、热烈、圆满”的盛会,为推动我乡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2012年鹤山乡首届龙舟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6.某街道全民运动会开幕词 篇六

同志们,东路办事处成立半年来,围绕宣传、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中心,抓住城市扩容的机遇,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转变工作作风,维护安定团结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值此建党83周年既将来临之际,为欢庆党的生日,丰富办事处群众文体生活,我们举办了本届运动会。

本届运动会我处以“团结、文明、创新、拼搏”作为主题,团结是集体凝聚的重要体现,希望大家能在运动会上充分展现出团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文明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要求大家在赛场上是文明的运动员,在观看席上是文明的观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刚才入场式上每个代表队响亮的口号,整齐的阶段,饱满的精神,全面地展示了农牧民们的风采和创新能力,塑造出了一个崭新的农民形象。拼搏就是不懈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让我们以奋斗不止,勇攀高峰为追求,为运动会创造记录,为东路各项事业谱写新篇章。

运动会是对我辖区群众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大检阅,希望全体参赛者和前来观赛的群众要讲公德、讲卫生、在运动场上不留一件废弃物,真正体现现代人的文明有序的行为习惯,希望全体运动员奋勇争先、再接再励,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希望全体裁判员严守规程,公正裁判,确保比赛工作顺利进行,希望全体工作人员忠于职手,热情服务,保障安全,希望全体观念、团结友爱,齐心协力、文明守纪。

7.全民运动会 篇七

一、全民教育中关于教育质量的分析框架

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普遍低下的教育应该得到提高,并建议使教育可以被所有人接受和具有更高的适切性。[1]这表明全民教育运动自正式启动伊始,就将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应然追求,但在20世纪90年代并未明确界定教育质量的相关表征和分析框架。2005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公布的《报告2005》中从学习者特征、背景、扶持投入、教与学和教育结果等五个相互影响的维度,建构了旨在监控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分析框架。[2]

该教育质量的分析框架旨在打破传统教育质量定量的分析与界定,构建了围绕教育过程而展开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学习者特点

教育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以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活动。学习者即学生作为该双边活动中的学习主体,其自身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在传统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存在,采用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所有学生,尽管在普及初等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儿童接受了教育,而教育质量的提升却被忽略。2005年报告强调学生的态度、毅力、智力水平、已有经验及学习障碍等学生的原始差异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学结果构成的直接影响。其中学生态度和毅力是完成学业的先导性因素,制约着智力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已有经验和学习障碍则影响学生学习的进度及深度。

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显于其自身的行为表现,内生于由其家庭决定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环境、居住地、宗教和文化背景等。因此,进一步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提升,必须将学生性别、身体健全情况、民族种族以及疾病等个人特征的潜在不平等纳入质量问题影响因素的考量之中。

2.背景

教育与社会之间联系密切,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方面,教育通过改变和提高作为社会人的个体的技能、价值观、交流方式、迁移性(即个人社会阶层的改变)和自由等以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另一方面,社会以其特定的经济状况、文化、宗教、种族等制约着教育的倾向性和发展预期。2005年的报告将影响教育质量的背景分为四个层次:宏观方面有社会经济和宗教文化背景等;中观层面包括教育资源和教师学生等因素;微观层面包括家庭、父母和同辈影响等;最后是个人的天赋和特征。

因此,新时期提升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考量教育所发生的背景,在背景多样化的前提下分析和构建教育质量检测和评估的多样化。

3.前期投入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同样是一个遵循投入产出规律的社会构成体。教育各类资源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质量能否实现优质影响重大,但具体发挥怎样的影响和影响至何种程度则不能完全由其决定。教育的投入包括硬件设施方面的教育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教材等,还包括人力资源(教师、校长、检查者、督导者、管理者等)方面的投入。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所指的教学材料即教材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范畴,是提供给学习者学习的各种练习材料、可用的教室和图书馆、学校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总和。在人力资源的投入中,教师对于教育进程的推动至关重要。教师角色既在宏观上受到教育背景的影响,又在教育的实践层面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生师比、教师平均工资、各教育项目支出的比例均是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4.教与学

教与学的过程作为教育实践的载体,其封闭地处于投入和其他环境因素构成的支持系统中。课程的感知、教学方式的成效、学习者的参与动机及如何学习均属于教与学的过程。实际的教与学过程包括学生学习时间、教学方法、监控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方法、教学风格、教学语言和班级管理策略等。其中,学习时间与教育质量呈正比,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及班级管理策略也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教与学的过程作为完整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正是教育的投入产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是教育的前期投入转化为教育结果的中介,关注其过程的质量对于整体优质教育实现的提升举足轻重。

5.教育结果

教育效果的评估应以预期设定的目标为依据。以往的评估大多以学生的学业成就(如测试分数)为主导,而创造性培养、情感发展、价值观变化、态度和行为的转变等因素尽管在评价设计中存在,却并未得到本质上的重视。此外,其他的学习成就或更为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收益也应被纳入教育成效的评价中,如学生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就可作为结果评价之一。在此,有效区分学习收益、学业成就和包括更广泛的社会收益在内的其他结果是十分必要的。

2005年报告中的教育质量分析框架,旨在提供一种对既尊重差异性又带有普遍适用性的教育质量的分析和理解方式。该框架具有较强的理念性和指引性,是针对21世纪全民教育实施十五年之后全世界对教育质量的探索中获得的经验和不足做出的反思与重新设计。它提供的不是单一的质量分析框架界定,而是一种更具包容性的以提高监测教育质量和分析教育决策双重目的的认识方式。该分析框架也成为指导2005年后全民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性规定,其核心理念在于将教育质量的评价与分析渗透到教育的输入产出系统中,全方位多层次地解读教育质量。

二、2015年全民教育中教育质量现状

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出的教育质量目标是提升教育各个方面的质量即确保优质教育以实现学习结果的更好认知和检测,尤其是在读写能力、算术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从2005年更为广泛的教育质量观提出,到2015年全民教育在新世纪的目标达成情况的验收之年,全民教育中教育质量发展已走过10年。《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2000—2015:机遇与挑战》显示,作为全民教育的六大目标之一的教育质量尽管作为全民教育目标的核心已得到充分肯定,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直停留于普通初等教育质量中义务教育的普及。对于广大的贫困和发展中国家而言,保证初等教育量的目标的达成尚且困难,因此教育质量的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3]

教育质量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正如达喀尔行动框架提出的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重新确认了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也将质量的定义扩展为包含学生、过程、设备、学习材料、学习内容、教学统筹和管理以及学业成就获得等诸多特征的大教育质量范畴。笔者拟将2005年的质量分析框架五个基本要素按照教育投入、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基本环节来对2000年以来全民教育质量取得的进展做以梳理。

1.教育输入不对等

教育的输入作为教育投入产出系统的首要环节,关系到教育过程的展开及教育结果的生成。教育输入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面的输入包含质量分析框架中的背景,中观层面的输入包括教育前期投入,微观层面的输入则是学习者个人的差异。就2015年报告的结果而言,教育前期的输入在世界范围内存在较大差异,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差异必然带来教育潜在的不平等。

首先,宏观背景层面即世界范围内政治的不稳定因子仍然存在,经济增长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速度放缓,世界政治经济背景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发展优质教育。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教育发展的基础较好而稳步前进,而中等收入及低收入国家发展优质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最为典型的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教育现状。从绝对意义上来看,一些非洲国家5—14岁儿童从2000年的28%增长至2010年的65%,对比之下,2000年亚洲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接受初等教育儿童人数相比1990年在总数上缩减了13%。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基础上,部分南非国家适龄儿童人数的激增给现有学校教育体系带来了庞大的就学压力。

其次,中观层面的教育前期投入上尽管很多国家都已增加教育支出,但资金的断层仍然是制约教育达到优质的重大障碍。早在《达喀尔行动纲领》中就要求通过国家财政和社会资助等方式保障全民教育资金供给,但就其具体实施来看,教育投资并非在国家的其他预算中占据优先地位,且在全民教育的六大目标上教育投资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初等教育的投资居多。整体而言,全民教育的教育质量仍然停留于入学人数的增多,而非学习结果的优异。

再次,微观层面的教育输入主要集中于学习者自身特征的差异上。目前,全球进入学校体系接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增长主要来自于边缘人群,如残疾人群体、受贫困影响的营养不良人群等。这些群体鲜少来自于父母拥有良好文化素养的家庭,或是来自拥有独立地位的国家。[3]来自这些群体的学习者其低下的学习成就与其各自的背景特征不无联系,由此带来的教育质量的下降与统计上的各级教育入学人数的增加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而2015全民教育报告也指出,目前国际及各地区的教育质量中关于学习评价的部分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些边缘化人群的特殊背景。

此外,教师作为教育投入中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教育质量迈向优质至关重要。尽管国际组织和各国均已认识到教师群体对于全民教育目标达成的重要影响,教师问题的解决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的相对短缺仍然是制约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生师比即特定教育环境中学生数量和教育数量的比率,通常用以衡量教育中教师是否存在短缺。2012年的相关统计显示,在采集数据的161个国家中有29个国家初等教育的生师比超过了40∶1,其中的21个国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其中中非共和国的生师比80∶1居于最高。而教师的短缺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不足,在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也亟待提高。近年来,很多国家以聘用未经过相关训练和无职业资格的教师的方式,急剧扩张教师数量,如合约教师群体的存在等,这也给全民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教师问题也相当严重,美国的教师流失率居高不下。在接受过美国教师教育(Teach For American,简称TFA)项目后,即使获得了更多的职业训练和技能,这些教师中也只有28%的人在五年后仍然在任职。[4]尽管很多发展中国家如智利、印度、尼泊尔、中国和秘鲁等仍在大力推进TFA项目的实施,但其不能被视为解决教师问题的长远和可持续的方案。

2.教育过程支持资源匮乏

《达喀尔行动纲领》指出可用的教学材料及基础资料、设施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举。2005年的新的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在扶持投入方面进一步细化为硬件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在2015年的报告中,主要从三个因素分析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关支持资源的匮乏。

(1)教与学资源在供应、分配和使用中的覆盖范围狭窄。尽管国际上已拓宽了学习资料或教科书的外延,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科书即教学材料的概念,但就部分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而言,传统层面的教科书供给均极为有限。教科书的供给不仅在于教学课堂中的教学资料提供,更是一套完备的为预防突发的教科书丢失而尝试补偿的储备体系。而教科书的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因此部分国家的教科书投入只限于公共教育系统,而将私营或是民办学校的教科书问题解决排斥在政策倾斜之外,这无疑加重了教育的不平等和质量目标达成难度。此外,教科书的内容陈旧和范围狭窄问题仍广泛存在。教科书作为课堂最直接和影响最大的物质载体,理应反映最新的时代知识和变化视野,然而就相关调查结果来看,世界各国普遍在教科书内容的更新和范围扩展上未反映时代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2)以学生友好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未完全构建。教学环境是高质量教育的最重要要求之一,大概念下的环境既包括外在的学校设施,又包含课堂内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过去的15年间,部分国家如尼加拉瓜、泰国、乌干达等均采取了儿童友好型模式的教学环境,该模式与联合国关于教与学环境的理念相吻合,其强调课堂中的权威来源于为儿童学习过程提供的便利性,提倡学校是为儿童提供相关生活和童年时期学习机会的场所,儿童应在健康、安全、平等的环境中学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提倡已久的理念还尚未落实,教学的环境仍然存在诸多忽视儿童的因素。

(3)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保证学生知识增长和技能提升的必要途径。世界上部分国家已采用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尤其是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用全日制予以保证学习效果。如智利在全日制高中的管理模式下,智利学生在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低学习时间保证的同龄学生。但教学时间并不等同于学生实际有效的学习时间,尤其在部分欠发达的国家。教师配置的滞后、在职的教师培训、武装冲突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官方正式规定的学生学习时间延长的实际成效。教学时间的流逝和教学时间的未充分利用是低下的教育质量的表征之一,这也是在很多国家私立学校较之公立学校在吸引学生就学上更有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3.教育结果评价多元缺乏核心标准

《达喀尔行动纲领》将质量作为EFA的核心,强调评价和监控知识和技能等学习结果的可量化的标准的重要性。2005年的报告教育质量的分析框架提出之后,很多国家也根据该框架的基本理念制定了适用于本国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标准。

在过去的25年间,国家评价标准的数量急剧增长,从1990年的12个国家标准增长到2013年的101个,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教育经验丰富的国家,在贫困国家中也逐渐显现。在发展中国家,1990年有8个国家评价标准诞生,1999年有35个国家制定了各自的评价标准,而2013年已有64个国家依据自身独立的学习评价进行了教育质量的测评。[3]这也表明全球化的在学习评价方面的不公平在缩小。学习评价的多样化一方面反映了各国教育中学习评价上的个性化,另一方面也为国际相互比较和统一带来障碍。国内与国际学业评价的有机融合对于学习公平的进一步实现至关重要,这也要求在教育质量评价的多元共存格局中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从而为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深层次共赢提供新的可能性路径。

三、新时期提升全民教育质量的建议

1.目标体系的再整合,从量的达标到质的提升

全民教育运动自开展以来,已取得巨大成效。但所取得的成就大多是各项目标在数量上的达成,而并未真正实现质的全面提升。自2000年以来,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已意识到教育质量问题对于全民教育目标实现的重大意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期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从量到质的提升的转换。如2001年的国际教育大会目标将全民教育质量置为首要地位,2005年的全民教育报告中为教育质量的达成与分析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框架。教育质量问题突出的欠发达国家也开始转移国内教育的重心,如南非建立了全国教育保障体系,以保证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但投入最多、管理体制最为完善的初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发展中国家2002年首次入学的学生有9 600万人,但在五年级之前就有2 400万名学生辍学,占总人数的1/4。更糟糕的是,1999—2000 年初等教育入学人数中大约有7%~9%的复读生。[5]世界各国虽然已意识到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做了有益探索,但就目前来看教育质量并未得到实质的提高,究其原因首先是全面教育各项目标之间缺乏整合,各要素之间处于割裂的各自为政状态。真正高质量的教育必定来源于教育各个子目标之间的有机联动,形成合力。教育从横向上看是各级各类教育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因此,新时期必须在横向上加大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力度,层层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各项目标的高质量达成。

2.教育资源的再均衡,从物质资源向人力资源倾斜

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保证高质量教育的物质保障。而就目前世界教育资源的分配状况来看,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大多数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小部分发达国家与发达地区,而发展中国家和贫困落后地区甚至连最为基本的教育设备和设施都匮乏。2005年的质量分析框架已将教与学的支持资源分为物质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两类,近年来物质资源在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已极大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也反映了以往全民教育在数量上取得的成效。早在《达喀尔行动纲领》就认识到教师角色对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突出作用,在2005年的教育质量分析框架中又明确指出教师方面的投入是扶持性投入中人力资源投入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全民教育目标,政府需要强化教师的地位、道德感和教师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和改变所在的职业和教学环境。为吸引和保留优质教师,相关教育政策制定者需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在更为公平的氛围下雇佣教师,以恰当的薪酬为教师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职业生涯提供动机。[6]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在其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短缺,这也是世界各国长期以来采取的短期提升策略所遗留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真正从本质上实现高质量教师的选、育、用、留,提高教育质量也是纸上谈兵。在物质支持资源有较大满足的同时,人力资源的投入上显得较为滞后。在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足方面,教师群体的培养与分配更存在显著的地区分布不均。如我国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实行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最初的目标是为实现教育公平和促进教育发展,而这一政策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免费师范毕业生真正到农村学校支教的人数较少,因此并未实现最初补充农村教师力量、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目的。[7]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高质量必须构建新的资源支撑体系,完成从物质资源的满足到高效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均衡投入的转变。

3.教育管理的去中心化,从管理的统一到多元的转换

教育管理的去中心化自2000年以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一教育管理新的原则在达喀尔宣言中得以清晰地反映,其要求教育在管理上去除中心化、标准化,并且在教育决策的制定上以公共意愿为驱动力,以达到以教育管理的革新带动普遍意义上教育质量的提升。尽管自2000年达喀尔之后,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已逐步开始实施去中心化的新型管理模式,但仍存在诸多因素阻碍去中心化进程,包括通过地方和中央管理部门的支出模式转变,取缔机构庞大且费用过高的部门以减少国家预算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给予公民更多教育决策权所要求的公民相关素养欠缺等。因此,教育管理的去中心化,实现多层次、多模式的复合式管理,首先在于管理职责的明晰,合理区分国际组织、国家、地区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属关系,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特定国家与地区实情的教育管理模式。其次,宏观层面的放权与去中心并不等同于管理的多元,而在于使教育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与当地社区的教育更为契合,使之能够强化学校、家长、学生之间联系的合理机制。因此,当下的教育管理应更多地走服务社区、家长、孩子需要的道路,在本土的实际教育环境中实现以管理促质量的诉求。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以“通过教育改变人生”为主题,通过了《仁川宣言》,旨在鼓励各个国家提供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机会[8],这也是各国在未来教育管理中亟须努力的方向。

4.教育供给的市场化,从教育的公共提供到私人参与

教育的市场化是全球经济市场化背景下使教育长期保持应有活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教育提供主体的多元化也是将市场竞争引入教育领域,使之更能适应市场主体的要求,进而促使整体教育的高质量的达成。自2000年达喀尔之后,民营学校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激增,包括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政府主动将教育领域纳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范畴,为致力于盈利的民营资本投资教育领域提供办学机会甚至是财政补助。数量上激增的私立学校迎合了不同收入家庭更加多元的教育选择可能性,但也存在教学与管理缺乏规范性。教育参与主体的多样化是教育供给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何将私立或民营学校加以正确引导使之能够与公立学校共同繁荣教育市场是亟待思考的。就目前看来,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民营学校的办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甚至在排名上靠前的学校均是私立学校。因此,全球范围内的私立学校办学模式的推广,应充分吸收发达国家办学的经验,结合本国的实践进行合理的试点与逐步推广。

具体来看,首先应保持市场经济基本的竞争规律在教育领域的活力,放开民营资本在教育上的准入标准,充分将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纳入统一的考核与评定标准之中。其次,私立学校自身应充分发挥其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克服教学和管理上的缺陷,积极应对教育领域新的市场需求。再次,充分发挥家长在民营学校办学中的主体参与作用,全方位利用第三方监控其教学与管理,从而更好地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全民教育的核心问题[9],2015年后的全球教育框架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强调质量和学习力将更处于教育的核心。教育质量并不仅仅指可由国际、区域和国家标准测量的学业成就,它还有更为多样的分析维度,如更多训练有素的教师、针对所有学生群体的更合适的学习资料、学校学习时间中师生互动良好的学习活动、概括性和相关性强的课程、教学法革新、更受欢迎的学习环境和更好的学校环境等。全面深入地理解全民教育运动中的教育质量目标的各个维度,在新时期的社会现实要求下重新以教育质量为联结点,是2015年全民教育各项目标达成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THE SECRETARIA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VE FORUM ON EDUCATION FOR All.World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 For All and Freamework for action to Meet Basic Learning Needs[R].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All,1990:5-9.

[2]THE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TEAM.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5:The Quantity Imperative[R].[2015-12-21].http://en.unesco.org/gem-report/report/2005/education-all-quality-imperative?plg_nld=1&plg_uin=1&plg_auth=1&plg_nld=1&plg_usr=1&plg_vkey=1&plg_dev=1,2004-12-09.

[3]THE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TEAM.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0-2015:AchievementandChallenges[R].[2015-12-21].http://en.unesco.org/gem-report/report/2015/education-all-2000-2015-achievements-and-challenges?plg_nld=1&plg_uin=1&plg_auth=1&plg_nld=1&plg_usr=1&plg_vkey=1&plg_dev=1#sthash.KUzuyh32.dpbs,2015-04-09.

[4]WILLION J SMITH,WENDY YOLISA NGOMAM-MAEMA.Education for All in south Afica:Developing National System for Qulity Assurance[J].Comparative Education,2003:345-365.

[5]肯·库都.初等教育与质量困境[J].世界教育信息,2013(3):47-48.

[6]THE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TEAM.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13/14 Teaching and Learning:Achieving Quality for all[R].[2015-12-21].http://en.unesco.org/gem-report/report/2014/teaching-and-learning-achievingquality-all?plg_nld=1&plg_uin=1&plg_auth=1&plg_nld=1&plg_usr=1&plg_vkey=1&plg_dev=1#sthash.ck4MPCtV.dpbs,2014-01-29.

[7]马文起.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析[J].教育评论,2012(5):9-11.

[8]周红霞.2030年教育: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仁川宣言》[J].世界教育信息,2015(14):35.

8.让读书成为全民运动 篇八

千军万马争读名校

香港的家长们信奉教育要从小抓起的道理,所以对于挑选哪间小学十分讲究。在香港,大部分的小学为免费的公立小学,又叫做官津小学,入学按照统筹办法来统一派位。除此以外,香港还有一批收费的直资和私立小学,约占全港录取一年级小学生人数的一成左右。其中的所谓直资,就是政府对这类学校的资助形式,是以每名学生为单位,学校则必须凭其特色及提供优质教育,以吸引学生报读。

相比公立小学,虽然直资和私立小学需要收取学费,而且有些还相当不菲,但这些小学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可自行决定课程、教学语言、收生准则,以及教职员的聘用,征收来的学费又让学校有较多资源可为学生提供额外措施和设施,例如增聘外籍英语教师等,再加上不少私立小学与传统的英语名中有直属联系,部分更属一条龙中学,所以这些学校的入学名额通常非常抢手,想要成功入读都要经过异常激烈的竞争。

再有就是国际学校。不少香港人为了让孩子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干脆就把孩子送进了国际学校,再加上回流香港持双重国籍的华裔学生,结果令国际学校的中国学生比例越来越高,有些甚至已经占到了绝大多数。近几年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国际学校的学费也不断上涨,令新学年小学学费接近12万元,中学则超过14万元。

但即便如此,香港的国际学校仍然供少于求,存在严重的学额不足,不少国际学校都有长长的等候名单,有些甚至是330多人等一个学额。尤其是小学层面,不少外籍人士的子女都难以入读国际学校。据说有些外籍学童由于找不到学额,只得自己一人留在本国上学,还有一些外商及外籍专才则因此拒绝来港工作及投资。

会考催生补习明星

读了名校,成果如何呢?全港范围的统一考试就成为最佳的考核标准。香港的会考和高考与内地类似,前者相当于内地的中考,就是中五(相当于内地的高二)升上中六(即读大学的预科)时必须参加的考试,每年香港有10多万人参加会考,争夺大约3万个中六学额,后者则是预科念完升读大学的考试,同样也竞争激烈。正是这种高淘汰率的应试教育,让香港的补习文化成风。

据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估计,香港有超过五成的小学生接受补习,超过七成的高中生报读补习班,很多学生每月的补习费动辄就是几千元。在香港,补习班最初以补习基础知识为主,只有差生才会上补习班。进入1990年代后,大型补习社的出现使整个补习业越来越企业化,贴题班、精读班把很多名校学生也吸引进来,现在“遵理学校”、“现代教育”、“英皇教育”等大型补习社,在香港早已无人不知。

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在香港街头的大型露天广告牌上,在双层巴士的车身上,看到一张张算不上俊俏的脸,这些就是香港的“补习天王”。这些“天王”教师走下讲台,穿名牌、开跑车、买豪宅,而他们所在的补习学校砸起钱来,更是比地产商还气派:巨幅广告铺到繁华路段的黄金位置,平面广告不仅要登在报纸头版,还要求全版、跨页、彩色印刷。

补习老师高调亮相是香港的一道独特风景。据说,最顶尖的补习“天王”年薪超过千万,比香港特首曾荫权的2倍还多,这种人在香港有大约10个。比如今年才37岁的高式卡是香港补习界经济系的王牌讲师,年薪逾1300万港币。他的家是一栋全海景的复式小楼,2005年他以1400万港币购得,又用80万港币装修楼梯,20万港币升级厨房设施,从内到外,件件家具都是世界顶级名牌。

要成为天王级人物,考题押得准是首要条件。 “现代教育”的吴锦伦就曾经要求学生练习写关于时装设计师题材的英文作文,后来当年的英文公开考试中果然就有一道“你愿意与一位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共事吗”的作文题。“现代教育”于是以此为卖点,在宣传材料中大肆吹捧 “所有的窍门我都了然于心”,以及“一天操练3小时,操练4天,傻子也变超人”,难怪会让学生们怦然心动。

成功的包装则是补习“天王”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老师们每次出场都一定是一身名牌,十足成功人士形象,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进而信任他们的指导。由于补习行业薪水吸引,人才不是问题,但教课一流未必能有观众缘,只有经过包装的教师才有机会一炮走红。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太大,你原地踏步就会落后,所以香港人虽然不爱看书,但却酷爱上学,酷爱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并且信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道理。哪怕是已经谋到一份不错工作的专业人士,甚至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很多还是要披星戴月奔走于各类夜校间,为自己未来在事业上能有更进一步发展而抓紧充电。

根据一项最新调查发现,香港有高达两成半的成年人曾于去年修读持续教育课程,进修的平均开支达到1.1万元港币。在进修的人群当中,超过50%修读的是短期课程,另外分别有34%及5%的受访者修读“证书、文凭、高级文凭”及“学士学位”。以课程内容来看,则以商业、技术职业和语言为主。受访者表示,进修是出于个人兴趣,而目的在于提升工作能力及学习新技能。该项调查还估计,香港每年用于持续进修方面的开支总额高达100亿元港币左右。

成年人的持续教育得到了香港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政府层面,香港政府对此就积极支持,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市民积极进修。政府每年设5 0亿继续教育基金,每人最高补贴1万元,可以资助50万人以上。政府同时还规定,在职进修的员工,读书所花费用享受入息税减免。

此外,香港的专业团体、行业协会对属员的继续教育也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律师每年按规定要修15个学分,才可以继续从业;金融机构的各类持牌人每年也必须相应修完一定学分,才可以维持持牌人身份。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也积极鼓励员工继续进修,不仅在内部设置各种专业培训课程,而且还有特别预算,选派优秀的员工去进修工商管理等学位,或者为员工的进修学费实行报销及补贴。

9.全民健身运动会评先申报材料 篇九

根据《萍乡市经济开发区2007年全民健身月活动实施方案》,光丰小学有针对性地结合学校的特点,精心策划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全校师生树立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理念,还进一步增强了全校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了全校师生的能动性和责任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在全校得到升华。我校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宣传,营造氛围。我校充分利用开展全面健身月活动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多媒体的作用,加大《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工作,采取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张贴标语口号、体制测定、健康咨询、科普讲座形式,推进全面健身活动的不断开展。

二、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我校师生进行了一场全民健身运动会。活动内容包括呼拉圈、投篮、乒乓球、跳绳、踢毽、接力赛、广播操比赛七个项目,分六个级组进行,全校师生都有自己的参赛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师生团结协作,相互信任,积极参与,发扬了力争上游的精神,最后六年级组获团体总分第一名。通过这次比赛,师生们锻炼了身体,加强了师生们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师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领导对全校师生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对于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进行了宣讲。我校领导还高度重视,把全民健身月活动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全民健身月活动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切实抓好全民健身月活动期间的各项体育健身活动。

我校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申报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

光丰小学

10.XXX首届全民运动会闭幕词 篇十

历时两天的XXX首届全民运动会,经过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大会工作人员的拼搏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比赛任务,今天胜利闭幕。在此我代表XXX,向在XXX首届全运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运动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的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做为XXX首届全民运动会,本次活动准备充分,指挥得力,组织周密,进展顺利,秩序井然。大赛期间共有个单位获得精神文明奖,个单位获得大会组织奖,全体运动员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赛原则,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团结和友谊,进一步增强了XXX上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展示了XXX干部群众整体素质和拼搏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同志们,“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XXX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把本次运动会“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主题融入到到建设XXX中去,继续保持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质量效益为目标,以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为抓手,努力实现产业高端化,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XXX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11.全民运动热潮引领户外产业发展 篇十一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自行车协会的会长王海屹,特意从上海跑到北京来参加“2016北京ISPo展会”,他说:“我是一名骑行爱好者,我们学校的自行车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一次骑行活动。去年,我们12个人骑车去了西藏,沿着国道一路向西,自行车后座载着行李和帐篷。虽然过程比较辛苦,但坚持下来的同学都成了战友。骑行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让我更加自信。”说完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肱二头肌”。

户外运动在欧美成为一种文化

户外产业要经历从专业到大众,户外消费群体从专业登山家、探险家到普通群众的发展过程,才能迈入蓬勃发展的道路。欧美国家经济发达,人们参与户外活动的机会较多,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户外运动在欧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为户外用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根据美国户外产业协会(oIA)报告显示,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条件下,户外休闲产业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产业之一。

户外运动已经成为美国国民平日消遣、节日度假以及外出旅游的主要选择之一。基于广大的群众基础,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户外参与人数和比例也没有明显的下降。

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每年在户外活动上的直接支出达到6,455 亿美元,其中用来购买户外运动鞋服、装备的消费为1,207亿美元,美国户外市场保持着年均5%的增速。因此,跨境电商户外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且户外运动在全年都保持着较高的需求度。

为了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最大的户外零售商REI特意对其消费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该调查发现,2015年,很多美国人表示更愿意花时间去登山而不是谋求在公司升职加薪。美国内政部长、REI户外用品零售公司前CEo萨莉·朱厄尔倡议,关注户外运动行业健康发展,增加行业就业机会。

瑞克·希尔(Rick Hill)是美国户外行业一名从业人员,身为“亚利桑那内地探险公司”首席财务官的他表示,他们公司的旅游收入对亚利桑那州的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政府创造了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税收贡献。

“我们公司用来支付奖金的营业收入全部来自本州以外的游客。”希尔说,“市场在显著增长,而且势头依旧,我能肯定,这个行业被低估了。”

“在这里,户外运动是一种文化。我刚来到加拿大时,还是一个微胖的中国姑娘。身边的同学每逢假期经常组织爬山、徒步、骑行等户外活动,参加的多了,我也渐渐喜欢上这种健康放松的休闲生活方式,而且我现在的身材也变得好了。”一位在加拿大生活了8年的中国姑娘Kary告诉记者。

中国成为户外产业“后起之秀”

现下,户外运动已不单单是聚焦专业领域的爬山、徒步、骑行、攀岩等小众活动,而是发展成兼具极限运动与大众休闲的双重特征,甚至是家庭或朋友间聚会的新方式。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的行动半径逐渐扩大。而国家推行的黄金周及白领阶层的年假制度,为出游提供了时间条件。这些因素都成为中国户外运动兴起的导火索。

中国纺织协会户外用品分会(CoCA)发布的《中国户外用品市场2015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零售总额达221.9亿元,批发额达到121.11亿元,同比增长12.22%。中国户外产业处于“扩容式”高成长阶段,零售额成指数型增长。

从地域上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户外用品渠道发展相对迅速;从户外用品需求人群来看,男性是户外用品的主要关注人群,所占比例约为79%;从年龄段来看,户外用品搜索人群年龄集中在25岁至45岁。

天津财经大学户外休闲经济研究所所长梁强指出,随着户外运动参与者多元化需求的显现和升级,加之科技进步对户外行业的创新驱动,户外运动早已不是聚焦专业领域的小众群体活动。现已发展成为兼具极限运动与大众休闲的双重特征,参与人群愈发广泛。

此外,中国很多城市也开始引入郊野公园的建设,用来稳定城市生态格局,为都市人提供郊外游憩、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场所。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人员透露,依托《北京市促进汽车露营地的指导意见》,旅游委已经将服务于市民郊区自驾游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也将轿车汽车营地的建设作为重要的配套设施加以扶持。

“其实,如今户外的概念已经趋于‘大户外,不一定就是要去野地里露营、荒山上探险的这种,时尚休闲也是关键词,不少人选购户外用品只是觉得很时尚。譬如,冲锋衣可以防风防雨,不少市民在平时也喜爱穿。” 在北京开运动用品店的张峰说。

对于未来的户外用品市场,张峰表示充满信心:“随着社会发展,更多的户外运动比如垂钓、马拉松等都会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户外用品市场的发展潜力仍是巨大的。”

由于中国户外用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和资本介入。国外诸多户外用品品牌商更是借助雄厚的资金、研发、设计和营销实力,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12.关于提高全民健身运动效能的思考 篇十二

1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意义

第一, 全民健身运动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 社会越进步, 人们参与体育运动, 以此达到强身健体的愿望就越强烈, 全民健身运动在经济和社会事业中的作用就越显著。第二, 全民健身运动是增强国家和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动力。全民健身运动在增强人们体质的基础上, 有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有利于培养人们超越自我的品质;有利于培养人们迎接挑战的意志;有利于培养人们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是激发人们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民族向心力及凝聚力的源泉。第三, 全民健身运动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能够增加人们的感情交流, 有利于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第四, 全民健身运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目前, 在一些发达国家, 体育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经占这些国家GDP的3%以上。作为我国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全民健身运动, 必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应有的影响。

2 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存在的问题

按照我国1995年公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 我国2000年第一期工程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 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框架。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人民体质普遍增强。但是, 客观评价我国全民健身运动, 还存在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所谓低水平, (1) 发展水平低。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 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 仍处在较低水平。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设施短缺, 特别是人均占有量短缺, 并且越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越是体育健身运动的场地设施不足, 这是一个客观现实,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 使得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设施相对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 (2) 认识水平低。从领导层面看, 有些地方领导对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只重视发展经济, 而不注重发展体育事业。从群众层面看, 我国一些百姓在全民健身运动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停留在医药健身的认识层面上。一些人过分看重药物的作用, 认为身体锻炼不锻炼无所谓, 只要依靠进食补药就能健身。二是非体育性的娱乐活动开展过甚。一些人把精力放在打扑克、打麻将上, 忽视了体育健身运动的效果, 这是十分有害的。 (3) 部分人欣赏体育健身运动而不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倾向比较严重。在我国, 人民群众欣赏体育运动的兴趣比较浓厚, 但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意识就比较淡了, 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是不利的。

所谓不全面, 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 从宏观方面看, 经济、社会齐头并进, 是国家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志, 近20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在社会事业发展上、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上、社会结构调整上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济发展快于社会事业发展, 特别是作为社会事业的全民健身运动整个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其次, 从全民健身运动本身来看, 其普及程度不高, 只看重竞技体育成绩, 而轻视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 全民健身的基本保障制度还不健全, 在加强管理、法规建设等方面做得还不够。

所谓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另一方面, 经常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人群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上述表象说明, 要真正建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的全民健身体系仍需做出很大努力。

3 加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对策

3.1 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领导

要加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工作, 必须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领导。要通过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领导, 实现以下目的:一是要不断提高全民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积极性。全民身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民族的兴衰, 是我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以及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基础。二是要大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要在立足国情、结合实际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研究形成一批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易于被群众接受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 并在群众中广泛推广。三是要加大对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宣传。要利用好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 搞好全民健身运动宣传教育工作。同时, 要发挥好社区、村屯这个最基层组织的作用, 搞好全民健身运动宣传教育工作, 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全民健身运动、人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人人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浓郁氛围。

3.2 发挥好学校等重要体育职能部门的作用

发挥好学校等重要体育职能部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是实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学校等重要体育职能部门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中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具有人才资源的优势。在我国, 大部分优秀体育人才, 都在学校等重要体育职能部门从事体育教学科研工作, 在开展和组织各类体育培训、训练、体育健身科技开发和特殊健身及娱乐体育活动开发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是一笔具有很大潜力的全民健身的无形资产, 必须用好。二是具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优势。据统计, 我国绝大多数体育场馆在学校等重要体育职能部门, 并且场地设施状况优良, 可利用能力较强, 可利用潜力较大。三是具有体育健身教育功能的优势。学校等重要体育职能部门是实施体育教育的园地。利用好这个园地, 可以动员、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

3.3 加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是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效果的基础。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要领导重视。20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健身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就是与领导重视分不开的。当时的天津市市长李瑞环重视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使天津市在很短时间内建成了一批体育健身运动场地设施;当时的山东省省委书记李昌安重视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使山东省体育健身运动场地设施在短时间内跃入全国先进行列;1984年太原市领导重视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工作, 使太原市当年用于运动场地设施建设的费用是该市前30年的3倍。二是要充分利用体育竞赛杠杆的作用。通过轮流在城市、县城、厂矿、系统间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 促进体育健身运动场地设施在全社会的建设。三是要广开门路, 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充分调动集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 搞好全社会健身运动的场地设施建设。四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独有作用, 搞好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场地设施建设。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和扶持各种社会力量兴建各种对外体育健身运动场地设施。通过政府的参与, 实现体育健身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并以社会效益为主,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3.4 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潜力所在。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必须突出以下作用:一是要突出文化的凝聚作用。高水平的全民健身运动,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的传播, 会引起亿万听众、观众、读者的注意, 凝聚人心。二是要突出文化的激励作用。良好的文化能调动人们从事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 人们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积极性的提高是激发文化的源泉所在。三是要突出文化的娱乐作用。只有在健身中娱乐, 在娱乐中健身, 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2010年是我国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目标的最后一年。为了确保我们提出的全民健身目标的全面实现, 我们必须加快工作步伐。当然, 要开展好全民健身运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 我们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通过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领导、发挥好学校等重要体育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等工作, 持续抓好全民健身运动,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强国而奋斗。蒉

摘要:论述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意义, 分析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存在的问题, 从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领导、发挥好学校等重要体育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加强全民健身运动的对策。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参考答案下一篇:中国瓷器鉴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