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8篇)
1.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活动班级:五(1)班 活动时间:2012年 10月29日 活动地点:五(1)班教室 主持人: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准备: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1)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2)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师点拨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1、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2、老师指导
3、写感受
五、总结。
2.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二
本软件同时还编入了《奥运学堂》室内课教学课件,《奥运学堂》以奥林匹克运动的12主题为框架,3大体系为核心构成。其中包括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组织体系、活动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体系完整、神圣、浪漫的一曲奥林匹克精神乐章。该软件的研制成功堪称为体育健康课教案编写的一次革命。
本软件适用人群:
1.体育教师:辅助大、中、小学教师备课,编写教案。
2.学生:辅助学生学习,理解老师的教学思想。
3.业余爱好者: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要点、练习方法、运动技巧。
产品特点:系统全面、图文并茂、操作简便、适用性强,可用于powerpoint和电子读物。
统一售价:230元/套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联系电话:(010) 8209997313910950613
首都体育学院1-2-202腾讯QQ:120086196
邮编:100088 MSN:wandaqi@hotmail.com邮编:100088
3.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三
本软件同时还编入了奥运学堂室内课教学课件,奥运学堂以奥林匹克运动的12个主题为框架,3大体系为核心构成。其中包括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组织体系、活动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现了一曲生动活泼、体系完整、神圣、浪漫的奥林匹克精神乐章。该软件的研制成功堪称为体育健康课教案编写的一次革命。
产品特点系统全面、图文并茂、操作简便、适用性强,可用于powerpoint和电子读物。 联系人李婧
统一售价:230元/套
联系电话:(010)82099973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首都体育学院1—2—202
邮编:100191
13910950613
详情请登录http//www.wandaqi.com
4.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四
1、感受生活中笑和哭两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活动准备:
教具:笑脸和哭脸的小人、笑脸表情和哭脸表情各一个。笑声和哭声的录音。
学具:剪好的圆形表情卡片、记号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表情,了解笑、哭两种不同的情绪。
1、听录音,出示笑脸的小人和笑脸表情。
①教师:这是什么声音?猜一猜她为什么会笑?她有可能怎么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讲述:妈妈给她买新衣服了;妈妈带她去动物园了;她认识了新朋友等等)。
②观察笑脸表情,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笑的情绪体验。
提问:人笑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高兴地笑?
2、听录音,出示哭脸的小人和哭脸表情。
①教师:这是什么声音?猜一猜她为什么会哭?她有可能怎么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讲述:没有朋友和她玩、她找不到妈妈了等等)
②观察哭脸表情,引导幼儿表述自己哭的情绪体验。
提问:人哭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伤心地哭?
二、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生气或伤心的事情会怎样,学习几种调节自我情绪的简单策略,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
1、你觉得高兴地笑好还是伤心地哭好?
2、如果遇到伤心或生气的事,我们可以怎样做,让自己变得不伤心,高兴起来?
教师小结:如果人经常的伤心、生气会对身体不好,所以小朋友们要学会让自己高兴起来,比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玩玩具、看动画片、找好朋友玩等都是让自己变快乐的好办法。
三、制作表情卡。
教师: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是高兴的笑脸还是伤心、生气的哭脸?仔细观察高兴时眼睛、嘴巴怎样?生气时眼睛、嘴巴怎样?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表情卡。
为幼儿发表情卡,指导幼儿用彩笔画上眼睛、嘴巴。
5.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案 篇五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案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揭短会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 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 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 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 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老师指导
五、写感受
6.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六
统一售价:230元/套
腾讯QQ 120086196
联系人李靖
电话:(010) 82099973 13910950613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首都体育学院1号楼2单元
202室
邮编:100191
7.心系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篇七
一、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以注意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差异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目标,运用激励的方法,达到树立学生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具有这样的观点。班主任应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从他们的优点入手,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改进自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点、闪光点,令其消除自卑,增强自信,不断进步。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走进教室,突然,垃圾箱旁边一小片很碎的橘子皮映入了我的眼帘:“是哪位同学今天中午吃完橘子把橘子皮扔到垃圾箱旁边的?”没想到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大家都把目光一齐投向了高军。“老师,我看到了,是高军扔的,今天中午就他一个人吃了。”“我亲眼看到高军随手扔到地上的。”“平常最不爱干净了,肯定是他!”“不!不是我扔的!老师,真的不是我……”高军辩道,说完低下了头。
看到这样一个场面,我完全可以通过几个学生的证明把这个调皮捣蛋拉出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他一顿,让他以后别带水果到教室,再警告全班同学不要像他一样,使我们这个“市级文明集体”荣誉受损。但这样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吗?他会服吗?怎样才能因势利导,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呢?我把目光投向全班,平静地说:“谁扔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班集体是我们大家的,自觉维护班级的整洁大家都有义务和责任,哪一位同学愿意做环境小卫士把它捡起来丢进垃圾箱呢?”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踊跃地举起手说:“我来,我来……”看到这样的场面,我很感动。我说:“这么多同学举手,该让谁来当这个环境小卫士呢?”这时,高军跑到我身边说:“杨老师,我来捡!”我微笑着表扬他,心中倍感欣慰。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作为班主任,更应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赏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包容每一个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让学生在宽容中成长,在宽容中进步。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除受制于先天生理因素以外,主要决定于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才能保障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除了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肥沃土壤。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和人的行为密不可分的。班主任应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让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孩子心灵之花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
多样的体育活动和开放的活动方式强烈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主动接受挑战,增强了体质,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竞技性的体育活动中,还磨砺了自己的意志品质。我们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富有创意的集体活动中逐步营建了班级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主题活动。如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的“音乐擂台赛”,教师节举办的“我为老师献份礼”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独立自主,勇于挑战,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争当“擂主和小明星”。这样,打破了孩子们原有的交往范围,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竞争,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每逢此时,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乐不可支,学习上、生活上的烦恼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心理压力很好地得到了释放,良好的心理氛围悄然形成。
三、勤于鼓励,亲近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最主要的是,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最能充分显示和发挥天赋素质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所能达到的卓越成绩。”鼓励是镶嵌在每个孩子心灵上的一个用之不竭的核反应堆,是一种精神催化剂,是成长的原动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一本千奇百怪、色彩斑斓的书,里面蕴藏着多少精彩的章节,多少深刻的寓意,老师唯有用心灵才能读懂它。当我们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一份成功时,我们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就获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四、塑造自我,树立形象,让孩子们的心里充满阳光
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影响学生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因素,对其他因素也起着支配作用。所以,班主任尤其要注意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努力为学生树立可望而不可即的学习榜样。这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的必要前提。所谓人无完人,班主任同样如此,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作為班主任,首先应悦纳自我,其中包括接受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接受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其次,我们还应努力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学会控制自我,善于调节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心境,维持心理平衡,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学生灿烂的阳光,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班主任作为“传道授业”的师长,作为学生的心理导师,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迪,相互激励。让学生的心理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在无微不至的亲切关怀中健康成长,让学生的心灵之花尽情绽放。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中心小学)
8.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篇八
我有我的young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个体自我的健康发展。
3.从他人的角度了解自己,学会客观的认识自我。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2.难点:指导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合理的看待他人的评价。教学过程
引导:(2分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那大家知道自己有这些东西吗?在古希腊的戴尔菲神殿上刻有两行字,其中一行是“认识你自己”。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总觉得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样的个性,就算是认识了自己,其实不然。因为随着自己阅历和经验的增多,接触的事物的不同,我们的观念也会随之变化。与其去了解世界,不如多了解自我,因为人对世界的了解永远不可能足够,也不可能停止,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了解自我才是最可行的。
可是,大家真正的了解自己吗?
活动一:(5分钟)
首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按照课件所显示的格式写出这样的10个句子,比如“我是一个开朗的人”,写好后请同学们把纸放到“百宝箱”中,在纸上不用写姓名,但一定要写真实的自己哦!活动二:(10分钟)
同学们,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百宝箱里搜集了**个与众不同的“我”,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和他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致的?
请每个人从“百宝箱”中随机抽出一张纸片,然后猜一猜他是谁? 分享与讨论:(7分钟)(1)你为什么会猜是他呢?(2)你被同学猜中时是怎么想的?(3)猜中了,说明什么?
(4)没猜中,又说明什么?
结束活动:配乐诗朗诵(1分钟)
诗歌《为自己喝彩》(背景音乐:钢琴曲)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颗小草。也许,你想成为伟人,可你却只有平凡。
但是,星辰也有动人的光芒,小草也有强健的力量,平凡也能演绎生命的乐章。同学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喝彩吧!家庭作业:
9.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 篇九
主题:《学会独立,与依赖说再见》
辅导目标:
1、通过各种案例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克服依赖情绪和依赖思想。明白学会生存的技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学习生活中能独立完成一件事的重要性,体验生活中会独立做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情感。
辅导形式:师生互动 谈话交流 小组讨论 情境体验 分析案例 辅导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辅导时间:40分钟。
辅导准备:学唱《幸福拍手歌》、课件、图片、照片、声相资料、拍摄情境剧等 辅导过程:
《幸福拍手歌》音乐起,学生轻松、愉快地边唱边拍手做律动。
一、谈话交流(导入)
同学好!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健康乐园”,老师今天想借这个机会我们来沟通交流一下,有关“依赖”的话题---与依赖说再见。你们在家有独自一个人过的时候吗?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呢?晚上一个人在家心理(心情)感觉怎么样?白天独自在家需要自己煮饭吃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情境剧。说的是璐璐父母外出了,她独自一个人在家过了一天,她是怎么过这一天的呢?(她的心情怎样呢?)请看。
二、分析依赖现象,在生活中产生的不良后果
(一)观看情境表演《璐璐的一天》。学会分析帮助有依赖思想的璐璐 情节:星期日璐璐父母要外出,走时,交给小璐10块钱,让璐璐单独在家里生活一天。这天璐璐心里空荡荡的,感到很寂寞、害怕,不知怎么安排这一天的生活,心理压力特别大,还不断地埋怨父母不带他一起去,很不开心。晚傍妈妈回来了,璐璐高兴地冲过去对妈妈说:妈妈你终于回家了,我不会煮东西吃,1 又不敢上街买,我肚子饿了,你快给我煮饭吃吧!妈妈摇摇头,无奈地到厨房去给璐璐煮饭吃了。
(二)提问:
1.看了璐璐单独一天的生活,(你觉得璐璐这一天过的开心吗?)你们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璐璐胆子太小,要多锻炼。璐璐独立生活能力差,太依赖妈妈了。她可以打电话叫同学来跟她玩,就不会害怕了。„„)
2.璐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请同学们帮助分析一下。
(平时妈妈包办太多,没有从小培养她做事情,使她变得那么胆小,不会想办法。自已缺乏锻炼。)
3.请你们给璐璐提提建议。
(璐璐平时要多锻炼,遇到困难要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依靠妈妈。妈妈要经常培养璐璐独自生活的能力,不要什么事都包办做了。)4.如果是你,会怎么过这一天呢?让同学们谈自已的生活经验。师小结:可见同学们平时生活上克服困难,脱离依赖思想,从小锻炼自己,学会独立生活是很重要的。
5.类似像璐璐这样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会怎么样呢?
(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不及时纠正:胆子就会越来越小,长大了一事无成,什么事都不会做,很孤独、没有朋友玩。如果遇到困难就会感到恐惧、焦虑、担心、有压力,还会影响身心健康的。)
师:说的好!人要是有了依赖思想,无论多么简单的事,都会觉得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6.我们要怎样来克服依赖思想呢?
(引导学生说:我不能依赖妈妈了,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一定能行,我要独立。从小事做起,会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要不怕困难。)
二、分析依赖在学习中造成的后果
(一)启发学生说出学习中存在的依赖现象
(在家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需要家长监督才能完成作业。拿练习册后面的答案来对作业,养成依赖和不自觉做作业的习惯。看到难题不想动脑筋,马上就要去问同学或老师。„„)
(二)请看一组图片并分析。(一张是学生考试偷看的漫画;另两张是学生在互相抄袭作业)
(1)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这几张图片说的是什么现象?
(2)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不会做、不想做、作业没完成怕老师(家长)批评)
(3)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这些依赖现象,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分析如下:作业时边做边玩,要依赖妈妈监督,这样很浪费时间,自己就没时间看课外书,没时间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学习成绩也会下降。做作业有依赖性,不自觉,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就会下降了。抄袭作业不独立思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将来考不上中学,考不上大学。不好好学习,没有文化知识,将来就会找不到工作,没办法养活自己。
(4)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如何克服学习上的依赖行为?
老师小结:以上的分析说明: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有了依赖思想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与依赖说再见,克服依赖的思想,树立信心,就能在生活上学会自理,学习上学会独立思考。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鹰是怎么摆脱依赖,锻炼生存体领的。)
三、分析摆脱依赖,走向成功的案例
(一)看小短片:《小鹰成功了》(对比教育辅导)情节:小鹰出生后,老鹰妈妈就把小鹰推出窝,成功学会飞翔。提问:
1.看了这个短片,你们说说,小鹰为什么能展翅高飞呢?(在妈妈鼓励培养锻炼下,自己不断的偿试,最后成功了)
2.老鹰妈妈把小鹰狠心地推下去学习飞翔用意是什么?小鹰开始的时候表现怎样?后来呢?(充分让学生展开讨论)
并得出如下结论:妈妈想让小鹰快点学会生存的本领;妈妈想从小培养锻炼小鹰的胆量;小鹰学会飞了,就可以不要依赖妈妈了。小鹰开始的时候表现得很依赖、害怕、恐惧、差点要摔死,后来成功了,并露出开心的笑容。
3.看了这个案例,你们能不能谈谈平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培养你做事的?(你经历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
4.通过上面的分析,要学会做一件事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都会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只要不断偿试,就会成功)
四、联系生活 分享独立做一件事的快乐心情 观看情境案例《今天我当家》
五、分享具有独立人格的感人故事。
(一)观看案例: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的感人故事
情节:九岁半的林浩是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映秀渔子溪小学的二年级学生,他的班级有31名学生,汶川里氏8.0级地震发生后,只有10名左右的学生逃生,而其中两名学生是林浩救出的。原来,小林浩在倒塌的校舍自救后,马上用弱小的身体将一名昏迷的同学背了出来。随后,他又重返已倒塌的校舍又背出来一名昏迷的同学,并被塌方砸伤了胳膊。
(二)提问:
1.看了这个“小英雄林浩”的感人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说给大家听听。2.你们想象一下他平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冷静、稳重、独立、勇敢。小林浩是一个脱离了依赖、学会独立生活的好孩子,才能在危难关头镇静自若,舍己救人。)
3.现在你想对他说什么? “真了不起”、“向他学习”„„
六、总结
10.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十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他说:“要关心学生生活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完满的精神生活。”我把这段话看作是对班主任开展常规工作的要求,更把它视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航明灯”。
一、赋予学生申辩权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
俗话说:“黄金无足赤,白玉有微瑕。”学生在学校里求学,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人格逐渐形成的阶段,出现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他们出了问题之后,常带着消极情绪,对学校,对教师特别是对班主任存有疑惧、戒备心理。如果班主任此时不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是简单地凭事件表象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学生往往会不服,甚至出现顶撞现象,内向的学生则会以沉默或自我封闭来表达不满。
我们应该看到,班主任给学生申辩的权利是有着明显的教育价值的。首先,从学生的申辩中,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背景、条件和心理动机,这样,教育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允许学生申辩,不仅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客观情况,避免出现主观片面性,也有利于学生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其次,班主任通过耐心听取学生的申辩,可以检查自己的批评教育是否得当,是否在理,发现不妥之处,及时调整和纠正,可以减少和避免班主任工作中的纰漏,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
二、实行“心理换位”,实现心心相通
有些学生只能听好话,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挨了批评以后,动不动就抹眼泪,心里疙疙瘩瘩的。对于这种情况,我尝试运用心理辅导中的“心理换位术”,在班上组织了一次特殊的班会。
我对大家说:“同学们,我和你们一起生活两年多了,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说心里话,我非常想做一位你们最最喜欢的老师,但我知道,我身上还有许多你们不喜欢的东西,老师也不是完人,甚至有的毛病我还没有意识到。今天,主要是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不能让你们满意的地方。”我说完了,同学们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地望着我。这也难怪,学生评价教师还是第一次。我立即决定让他们先分小组讨论讨论,放松情绪。这回倒是激烈地议论开了。过了一会儿,班长站了起来,说:“老师,你办事有时很拖拉,如每次报纸来了,总是告诉我们等您抽时间再来发,有时就不能及时地把报纸发到我们手中。等到我们再看报纸的时候,新闻都成‘旧闻’了。”“太谢谢你了!你提醒了我。”看到班长得到了鼓励,其他的同学也变得踊跃了。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您有些偏心,经常借给他们几个学习好的同学课外书看,我很忌妒。”“对不起。你提得太好了。”我从内心感到愧疚。这一开头,同学们打消了顾虑,一个接一个,意见还真不少。教室里的气氛很和谐、很热烈。班上经常让我头疼的小威站起来说:“老师,你的嗓子不好的时候就不要再继续大声讲话了,这样的话,你的嗓子永远会是嘶哑的。”他的话逗得全班学生都笑开了,倒是我感动得差点流出眼泪来。听到这一条条真挚、坦诚的意见,望着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一颗颗金子般的心。
我在想:是啊,他们还是孩子,谁不愿意听夸奖,连成人也如此,这是人之本性。他们不能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怪他们,倒应该责备老师引导不足,造成他们的心理偏差。
听完孩子们的发言,我从心眼儿里高兴,我情不自禁地说:“谢谢所有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的同学,今天你们真诚地帮助了老师,这是你们爱老师的表现。请你们记住,直言才是最可贵的东西。也请你们相信我会记住大家的意见,努力做一位你们最最喜欢的老师。”我的话音未落,教室里已经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班会后,我更努力地用行动教育感染学生。“身教胜于言教”,孩子们从教师身上学到了宽容、大度,学到了愉快接受别人批评的品质。在以后的同学互评中,被别人提意见的学生再很少抹眼泪了,有的还能主动让伙伴提意见,有的把接受别人的批评当作一种自豪,班内互评真正发挥了激励作用。同学们的进步告诉我,有时候,老师不妨也当当学生。
三、优化教育环境,使学生保持健康心态
有一次,一个学生写了一张纸条给我,纸条上写着:“每次考试,我都希望别人的成绩比我差。”我心里不由得一惊,我将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字迹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默默地想:“真的会是他吗?我们班上的学习委员?”
这个孩子聪慧敏捷,平时好胜心就很强,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听到的是老师赞扬的话,看到的是老师和同学们青睐的目光,这样就极易使他认为自己是班里最棒的,使他产生出“别的同学的成绩最好都不如我”的想法。
这显然是竞争意识的一种偏差,是自尊心太强的表现。自尊心太强的学生,自我意识特别强烈,他们往往把荣誉名次看得很重。他们不善于宽容别人,当自尊心受到损伤时,往往又会产生厌恶自己,忌妒他人的消极情绪。该怎样帮助和他一样的学优生克服和战胜这种性格弱点呢?
1.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告诉学生,未来的社会就是竞争的社会,但这种竞争必须建立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分数并不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惟一标准,关键要看我们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潜能是否发挥,是否具有坚强意志。
2.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
我们班是分组而坐,分组而学,让一些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爱好特长不同的小组成员坐在一起,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弥补,相互帮助,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我为小组成员提供尽可能多的相互合作的条件和机会,如让他们坐在一起,学在一起,一起值日,一起玩耍。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每个集体成员都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是互为条件的,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切忌自以为是,注意和防止因自尊心太强而出现的偏差。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学会“包容”,给人以理解。我对于合作小组中有进步的成员进行奖励,鼓励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3.调整家长心态
我把几位家长请到学校,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座谈时,我坦率地和家长交换意见,提出要解放孩子,减少压力,因为他们都很优秀,不要再继续盲目攀比分数。我告诫各位家长: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更应注意他们的心理卫生,因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了保持自己优胜的地位,往往承受着老师和家长更多的期望,心理负担很重,所以要着重培养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指导他们把学习活动视作一种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以获得知识和增长能力为乐,而不是只注重在学习成绩上与他人较量。我要求家长都要引导自己的孩子以平常心对待成绩,允许他人超过自己,和他人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竞争与合作并存,缺一不可。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施以可行的方法,使之都能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
四、暗含“期待效应”,使后进生奏出心灵的强音
教师的信任、期望,对行为不良或学业不良的学生影响更大。学生在完成比较困难的任务时,会被失败所吓倒,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如果学生经常失败,教师应该把任务的难度降低,尽量使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获得信心。
明明是我班的一个“问题学生”。父母的离异使他过早失去了严格的家教,从他很小的时候起就和爷爷一起住,直到七岁,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才来到武汉,跟姑妈住在一起。而此时,他父母均已另组家庭,对这个过去的“宝贝”早已无暇顾及。他姑妈任职于一家外资企业,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加上频繁的加班和必须严格遵守的管理制度,使得她在照顾好明明的起居饮食后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面对这样一个因特殊经历养成特殊性格的学生,我想,只有抓住他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明明在家里无人关注他,家对他而言只是一个休息和吃饭的地方,而不是获得情感和温暖的港湾。他经常在外游逛,长此以往就养成了散漫、邋遢的习惯。
在学校,我经常抓住一件件小事表扬他。我将他调到前排,以便随时关注他。我引导全班学生认同他,接受他,鼓励学生们邀请他参加游戏,并发挥他嗓门儿大的优势,让他给大家讲故事。在大家热烈的掌声和亲切的笑靥中,让他感到一个“集体中人”的温暖和归属感,也让他那幼小的心灵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对于他的学习我更不敢放松,上课时我多多“关照”他,在可能的情况下,用言语、眼神等与他进行交流。课下我也会及时询问他掌握的情况。特别是放学以后,他有将近四个小时的“真空”时间,于是我就要他到我办公室去做作业。每天,我都要检查完他所有的作业才让他回家。每次临走时,我都会对他说:“你看,作业做完了多轻松啊,你真是一个好学生!回家吧!”这时候,他就会高兴地看着我,笑盈盈地说:“Goodbye,Miss Du!”此时的我心里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对他行为上的约束发生了作用。
家庭教育仍然不可忽视,我利用家访的机会激发他姑妈对他的关爱。我说,明明在校很听话,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有望取得好成绩。他姑妈听了非常高兴,说:“孩子有出息,我心里就高兴了。”我告诉她,为了明明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家长还要多做些工作,比如挤点时间和他谈谈话,看看他作业本上的红五角星,分享他生活中的快乐。家访过后,明明更喜欢和我说话了,课堂表现也很活跃,经常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还邀请我再次去他家。
我看到了他的进步,感觉到了他的上进心在复萌。一个学期下来,他杜绝了旷课现象,不再缺交作业,并且在学校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写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种爱在本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严慈相济的爱,它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如果我们能将有关教育心理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使“师爱”更理性,更富科学性,减少盲目性,那将会给多少学生带来“完满的精神生活”啊!
11.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十一
一、关注学困生——拂尘去土, 重现光彩
一般说来, 学困生大多伴有厌学心理, 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把学习当作沉重的负担, 成绩普遍较差, 自卑心理较重, 自信明显不足, 不敢真正面对同学和老师, 同时又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温暖和关心。他们的心灵像尘封已久的金子, 需要别人为其拂尘去土, 重现他们应有的光彩。所以, 教师应对他们特别“关注”。
首先要真正爱他们, 爱得要深, 要持久, 要经常找他们谈心,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和他们交朋友, 帮他们树立信心。要让他们真正感觉到你的爱是真诚的, 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开启他们尘封已久的心灵。其次要从正面予以肯定, 并且要不断强化, 让他们在前后比较中肯定自我, 接受自我。教师要对他们做到“四优先”, 即优先提问, 优先回答, 优先批改, 优先辅导。同时, 对他们的评价要及时、客观、中肯、善意, 不能讽刺偏激, 否则会前功尽弃。
二、关注优等生——指点迷津引领成长
很多教师喜欢优等生, 认为优等生教起来省心, 管起来放心。其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很多优等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尤其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开导与帮助。
优等生由于学习成绩优秀, 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同学的追捧。他们好像是天之骄子, 受到的优待也理所当然, 鲜花和掌声如同金色的光环环绕在他们周围。加之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 是父母长辈们的掌上明珠, 这种过分的“一帆风顺、甜言蜜语”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唯我独尊”的心理。基于这种心理, 他们往往争强好胜、死要面子, 甚而高傲自大, 目空一切, 他们中不少人耐挫力极差, 受不了一点点打击和委屈。如果处理不及时, 得不到及时的开导和帮助, 他们往往会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情况甚至比学困生还要糟糕。生活中这样的实例不少。所以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多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变化, 为他们指点迷津, 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朱同学学习勤奋刻苦, 成绩优秀, 积极上进, 遵规守纪, 是教师眼中、同学心中典型的优等生。我教她不久, 就发现她太过于争强好胜, 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 不能接受别人超过自己, 考试时特别焦虑, 心理素质非常不好。有一次因为一次小测验没有考好, 就大哭一场, 一连几天情绪低落。于是我就借助这一次机会, 找其长谈一次, 向她推荐一些中外励志名著, 并鼓励她写读书笔记。经过一段时间, 朱同学的耐挫力提高了, 真正能做到“胜不骄, 败不馁”。看着她的进步, 我着实为她感到高兴。
三、关注青春期———与时俱进、引领成长
无论是学困生, 还是优等生, 都只有十三、四岁,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他们, 朦朦胧胧中开始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 甚至产生好感。他们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情绪情感体验, 滋生了对性的渴求但又不能公开表达这种愿望和情绪, 所以他们常常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他们渴望理解, 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 想方设法地获得有关异性的知识, 有的萌生了“谈恋爱”的想法, 有的甚至已经谈起了“恋爱”。这些其实都是很正常的。尤其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有关性的信息。他们和我们那个时候所处的环境不同, 心理状态也不同。作为班主任, 如果不能与时俱进, 一味抱残守缺, 或把他们的这种心理、这种行为视为洪水猛兽, 当头棒喝, 粗暴禁止;或刻意回避, 漠然视之, 任其发展。这两种做法都是有失妥当的。如今的班主任, 应该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尤其是有关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做好学生的心灵导师, 引领学生安全地渡过青春期, 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此人生之三乐也。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中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 虽不能像亚圣孟子那样“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但如能将自己的学生教育成健康向上的有用之人, 做好他们的心灵导师, 亦是人生之一乐也。
参考文献
[1]吴思娜主编《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 2007。
12.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十二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文章。火车开到第四站,站牌一面写着“涂涂我自己”,另一面是要求:涂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学生特长的小结和肯定,以及同伴的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消除自卑,同时也感受被同伴欣赏的快乐。课前准备:课件,测试表,档案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演示:一列火车徐徐开出,师谈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上火车到光明城去旅行,好不好?不过有个条件,先请大家学习案例、阅读[咨询台],回答几个问题,只要开动了脑筋,就可以去旅行了。
1、学生自由阅读案例和[咨询台],思考: 1)、你对范军和高晶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 2)、你对范军的所思所想有什么看法?
老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它们。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非常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乘上《欣赏自己》的列车,在旅行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己吧!
二、活动过程:一)、我的优势在那里
1、课件演示:火车来到第一站,站牌上一面写着“我的优势在那里”,一面出示测试表,让同学自我评评。
学生填后师作简单评析,让学生初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他们大声说说自己的优势。二)、别人眼中的我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二站,站牌一面写着“别人眼中的我”,一面是要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
2、班内交流,师问:你同意同学对你的评价吗?愿意说出来吗?并对敢于说出自己缺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小结后课件出示: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齐读)三)、讨论“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三站,站牌上写着“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请同学介绍张海迪事迹,然后让同学谈体会。
3、课件出示几条“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站长建议。四)、涂涂我自己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四站,站牌一面写着“涂涂我自己”,另一面是要求:涂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并整理成档案卡。
2、如有学生愿意可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小档案和今后的打算。
3、课件出示:欣赏自己,迈向超越。(齐读 五)、开展“欣赏自己”活动
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五站,站牌写着:”看,我多棒!”欣赏自己活动正式开始然后由同学表演。
1、展示收集到的能体现同学某一方面特别出色的图片或材料(如作业、各类奖状、表扬稿、运动会上的英姿、爱心活动中的捐款等)。
2、每小组派代表展示才艺。(唱歌、舞蹈、器乐、书法、绘画等不必拘泥于形式,重在主动参与)
三、总结
课件演示:火车来到光明城,(光明城光芒四射,象征着正确认识自我后,前途非常美好。)光明城的小朋友来迎接我们了,他们的欢迎横幅上写着“欣赏自己,消除自卑,战胜自我,迈向超越”
13.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十三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老师指导
五、写感受
小结: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紧急救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救助。
2、学会更多的应急知识和技巧用于救助自己和别人。【教学方式】
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分析讨论沟通、思维训练等 【教学设计】
一、通过“中国骄傲”(课件)导入课题:
上课,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位2005年被公安部授予的“中国骄傲” 称号小英雄。(欣赏课件1)袁媛的父母到底得救了吗?袁媛又是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使他的父母得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在紧急情况下的救助。(板书:紧急救助)
二、分析案例一 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袁援是怎样解救父母的。老师先不告诉你们,通过下面两个案例的分析,我相信同学们自己会找到答案。我们来看一段木偶剧。(播放课件2)
案例一:一天傍晚,五年级三班的小帅哥正在回家的路上,一名歹徒不知从那里窜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小刀,“身上带钱了没有?有钱赶快那出来,饶你小命!不然的话,嘿嘿……”在歹徒的威逼恐吓面前,小帅哥的脑子嗡嗡作响,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果你是这位小帅哥该怎样办呢?下面小组进行讨论。好停。有那位同学替小帅哥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好你说。生:要镇静看准时机就逃跑。师:逃的了吗?如果逃不了,你会受到更大的伤害。不过这位同学说的要镇静是对的,(板书:镇静)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首先要保持镇静的心态。谁再说?生:咬他的手,夺他的刀。大声呼喊救命,吓跑他。师:这些方法与前面同学的方法是一样的,在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盲目的反抗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同学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呢?生:佯装害怕屈服,先答应歹徒一些条件,把他要的东西抛远点,等他跑远去拣钱时,及时逃跑。(板书:佯装)佯装害怕会使歹徒以为你真的害怕他,而放松警惕,答应一些条件可以巧妙的与歹徒周旋(板书:周旋)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在歹徒去拣钱的时候及时逃跑,并报警。老师提供了六种巧妙实用的方法,供你们遇到类似紧急情况参考,但是也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机动灵活应变(课件展示3)①、周旋法。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
②、耍赖法。突然倒地打滚喊叫嚎哭,引来围观者,趁机报警。
③、呼叫法。在有人经过的时候,大吼“救命啊……”引来旁观者,伺机脱身。
④、认亲法。当不远处有大人时可佯装认识,直呼“二叔” “三婶”。
⑤、放线法。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后报警。
⑥、抛物法。把书包或身上值钱的物品向远处抛去,当歹徒忙于捡钱物时,快速脱身报警。
刚才我们已经初步了解遇到歹徒的急救办法,下面再来看一个案例,我请三位同学用小品方法表演再现当时的情景。
三、分析案例二 案例2:河边,小华和明明正在附近看书,听到水面上传来的呼救声,小华和明明飞快地跑到出事地点,一起商量救助办法。
师问:小华、明明你们想出什么好办法了没有。
生:找木块丢给落水者,或者找个树枝、竹竿把他拖上来。师:小华、明明想出一种办法,很好!但是现场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又该怎么办呢?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生:呼喊救命,打电话报警。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板书:多方求救、运用常识)
但有一点老师要告诉你们,当发现有人落水时,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方法救助他人。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展示课件4)
1、首先应向有人的地方高声呼叫,同时尽快找到方便可取的飘浮物抛给落水者,如救生圈、木块等。
2、救助者也可迅速脱下自己的长裤在水中浸湿,扎紧裤管充气后再扎紧裤腰,抛给落水者。并告诉落水者不要试图爬上去,因为裤子里的浮力是有限的,只能用手抓住,借以将头浮出水面呼吸,耐心等到救援人员到来。
3、救助者也可找到竹竿、长绳或将腰带围巾连接后抛给落水者拉他上岸。
四、学生自己解决导语中的悬念
通过两个案例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紧急救助的知识,而且方法巧妙实用。那么我们现在回到本课开始的危险中,看看同学们是否也能运用常识来巧妙的解决袁媛的问题。小组先讨论一下,并把结果记录在80页备忘录中。好停,看屏幕,看看你们的方法是否也象袁媛一样巧妙实用。(展示课件5)
袁媛不经意的推、关、捅、拨挽救了自己父母的生命,而她的这一举动也被公安部授予为“中国骄傲”消防英雄称号。好多组同学们的紧急救助方法与袁媛的方法一样,也就是说在紧急情况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能象袁媛一样,进行紧急救助。看来,许多同学都能成为“中国骄傲”的小英雄。
五、知识站
同学们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情况需要我们紧急救助?生:炎热的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同学发生中暑。师: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帮助患者尽快散热,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医院。生:发现有人触电。师:绝不可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应立即断开电源,然后拨打急救电话“120”。生:在楼梯摔下来怎么办?师:先自救(如果骨折不要随意搬动身体),然后拨打急救电话“120”。师:同学们,生活中的急救实例太多了,不能一一列举,下面我们来做几道判断题,看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该如何应对。(播放课件6)
六、师: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我们已经掌握很多急救方法,大体应掌握这样的原则(课件六),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小声读一遍。停,我们掌握这些急救方法还不够,还要让更多的人都掌握紧急救助的方法,所以,我们还要积极向家长、同学、亲戚、朋友宣传。老师这里有很多宣传方法(课件7)你们喜欢哪种就用哪种,今天就开始行动吧。
七、小结:
14.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十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样调查学生1124名, 其中男947名 (84.3%) , 女177名 (15.7%) ;年龄15~26岁, 中位年龄19.7岁;本科生42名 (3.7%) , 大专生274名 (24.4%) , 中专生253名 (22.5%) , 高中生501名 (44.6%) , 初中生54名 (4.8%) 。1124名新生入学1个月左右使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为其建立心理档案, 根据在校6个月的时间的记录情况分为患病组351名和非患病组773名。患病组包括:上呼吸道感染280名 (79.8%) , 胃肠功能紊乱36名 (10.3%) , 皮肤病7名 (2.0%) , 牙痛4名 (1.1%) , 口腔溃疡7名 (2.0%) , 鼻炎10名 (2.8%) , 偏头痛7名 (2.0%) 。
1.2 方法
本文采用吴文源教授修订的SCL-90从总分和9个因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SCL-90主要运用于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价, 其具有内容广, 反映症状全面, 能准确地描述被试者的自觉症状, 具有很高的效度, 并具有国内常模。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总体情况
1124名新生中, 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数目超过43个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的共212人, 占总人数的18.86%。
2.2 学生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精神病性4个因子分值高于全国青年常模,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3 患病组与非患病组学生SCL-90各因子分比较
患病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高于非患病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2组强迫症状、抑郁2个因子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 *P<0.01
注:与非患病组比较, *P<0.01, #P<0.05
3 讨论
从学生的总体结果来看, 约18.86%的学生可筛查阳性症状, 其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并需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服务工作。从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较来看, 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精神病性4个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新入学学生多数刚进入学校不久, 未适应学校的生活, 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不适应,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 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问题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1]。由于特殊的职业要求、封闭的生活环境、严格的管理、紧张的训练、学习压力等, 均会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影响, 均会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如何避免或消除心理压力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障碍, 增进心身健康, 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的环境, 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 就成为迫切的需要解决和共同关注的问题[2]。
本结果还显示, 2组的学生除在强迫症状和抑郁2个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外, 患病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上均高于非患病组。因此, 如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差, 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不良情绪可导致躯体、心理的异常反应, 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状态。但人的反应能力是有限的, 如机体能得到重新调整, 则机体不致出现病变;如不能及时调整, 不良情绪强度仍不减退, 就会出现进一步病理状况。心理健康与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3]。降低学生的患病率, 需加强精神卫生方面的关爱。学生需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吸取新知识,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以提高自身素质。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 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防患于未然, 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总之, 正确的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挫折、适应环境、学习人际沟通等, 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减少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秀花, 赵茜茜, 苑杰.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落差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 2013, 10 (5) :119-121.
[2] 李志宏, 陈明星, 田雨鑫.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12) :121-124, 127.
15.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十五
一、常见的中学生心理偏差现象及原因
1.青春期心理问题——早恋。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发育时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与异性交往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幻想。许多中学生在这一时期容易陷入早恋中,这样就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产生,如学习成绩下降、不合群、易喜易怒等。
2.因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厌学。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面对学校大大小小考试的排名站队,教师的题海战术,不当的教育方法,惩罚性措施,学生不仅思想、心理压力大,苦不堪言,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可以这么说,厌学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于是为了转移压力,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恋上电脑游戏、网络小说,从而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3.因承受挫折能力差而带来的心理问题——行为过激。
越来越多的老师抱怨,现在的中学生不好管,违反了纪律,出了问题,打不得,骂不得,一旦被老师批评指责,轻则当面顶撞,重则采取极端行为——寻死觅活。
那么,应如何调节中学生这些心理偏差呢?
二、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
对于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既不能避而不谈,使学生陷入误区;
也不能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堵截。应利用自己的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教育,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疏导,应让学生明白,他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很正常,但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会过早地凋谢。教育学生,让他们从小有一份责任感,明白早恋是对自己前途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认识到家长、社会培养他们的不易,不能因自己一时冲动而置自己的前途和家长、老师的期望于不顾。所以,应慎重对待感情,理智处理,把握好自己,本着自然适度的原则与异性同学交往。
由于中学生自我克制的能力较差,在对他们的情感教育、疏导的同时,还可帮助他们制定自我约束的守则,并督促他们自觉地履行守则。一旦形成习惯,他们便会自觉地遵守,并逐渐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
三、指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从容应对学习压力
面对学生学习中的挫败、逃避,教师要教育学生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件苦乐交织的事情。同时,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多种学科活动,使学生做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沟通思想,指导方法
1.要通过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使他们发泄不满情绪,消除内心矛盾,达到心理平衡;要引导他们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宣泄情绪的方法,如听音乐、跑步等,从而把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快乐生活。
2.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劳动的辛苦,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主动化解与老师的矛盾冲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正视自己,使他们认识到人生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16.中学生恋爱心理教案 篇十六
花季,雨季
教学内容
青春期正确认识早恋问题,笑迎花季,正视雨季。
教学目标
1、认识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2、根据学生现阶段所处的第二阶段特点,解决青春期困惑,正视雨季;
3、与异性健康交往,感受花季,畅想青春。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正确对待花季、雨季,走出困惑,让青春飞扬是教学的重点。但身处青春期的学生面对青春期的话题是羞涩的,如何使他们开开心扉,直面交流,进而正确疏导他们的心理困惑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十七岁那年的雨季》,进入课程主题——花季,雨季。
当我还是小孩子 门前有许多的茉莉花 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当我渐渐地长大 门前的那些茉莉花 已经慢慢地枯萎不再萌芽
什么样的心情 什么样的年纪 什么样的欢愉 什么样的哭泣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我们有共同的期许 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却发现成长已慢慢接近
师问:这首歌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呢?
花季、雨季是我们青春期需要经历、面对的时期,我们些许期待、些许欢愉、些许哭泣;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论一下我们的——花季,雨季。
二、活动探讨 PPT展示活动案例:
(一)“我很苦恼,怎么办呢?”
八二班徐明华眉清目秀,脑袋灵活,数学学习思路清晰,成绩优异,领导能力强,是校学生会的学生会主席;张伊伊非常漂亮,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辩论口才极好,是学校广播站的站长。上课经常很多小女生、小男生经常上课给他们传纸条、写情书,甚至外班也有同学给他们情书。大家帮他们想想办法,应该怎么办呢?
同桌讨论,挑选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1、青春期的相互吸引很正常,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变化,不要因
此觉得丢人或骄傲。
2、如何正确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是我们这个年龄阶段需要好好处理的问题。
(二)正青春
一次,班里调座位,两位风云人物坐在了一起,又会产生哪些故事呢?
小组讨论,每组派选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根据大家小说般的思维,男女主角都有了各自的花季、雨季,但哪个是你认为最正确的处理青春期的做法呢?
青春期是美好的,不要让你的花季成为别人的雨季,如果不幸,真真成为了雨季,那也是一种经历,要正确的疏导自己的心理,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三、活动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分点来总结。
17.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篇十七
——《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与成长》
【设计理念】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遇到小小挫折就有极端表现设计的。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耐挫能力低,也可能是之前没遇过太大挫折,所以一遇上不顺心的事就会承受不了。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关于挫折与成长的学习,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只有经受住挫折的考验才会成长,并培养起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1.学生能够正视人生的各种挫折,明白挫折不可避免,但只要积极面对就有助于成长。
2.学生掌握几种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树立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明白挫折的不可避免以及挫折的价值。难点: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一个典型的积极面对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制作成 PPT。2.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名人战胜困难并获得成功的故事。3.老师准备挫折类型及产生原因的PPT。
4.学生回忆并记录最近一段时间遭受挫折及内心感受。【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不称心如意的事。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挫折”,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遇到挫折,如某同学学习很勤奋,但考试却意外不及格。某学生高兴地约同学到家玩,却遭到父母的反对等,这些都是挫折。请同学们在课前发下的“内心独白”中写出你成长历程中遭遇的最大挫折和当时的想法和做法。
(1)成长历程中最大的挫折:(2)当时的想法:(3)当时的做法:(4)挫折的类型:(5)产生的原因:(6)解决挫折可选择的办法:(7)自己具有的优势:(8)确定的目标:(9)战胜挫折合理的做法:(在学生填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写的内容,为后面教学作准备)
2、教师请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同学介绍自己受到的最大挫折。
3、教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看出,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挫折呢?请看投影片《轮椅斗士》。
教师边放投影,边介绍与同学们年龄相仿的美籍华裔少年张士柏在高位截瘫后仍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
(1)13岁的张士柏在一次跳水训练中不幸受伤,造成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毫无知觉。
(2)沉重的打击,使张士柏及其家人都很悲伤,士柏的父亲鼓励他要自立自强。
(3)张士柏在父亲及家人的鼓励下,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决不能就此倒下,放弃自己。
(4)张士柏出院后升上高中,成为学校里唯一的轮椅学生。
(5)在学校里,张士柏的身体是最差的,可他的毅力是头等的。每天清晨起床,坐在轮椅里学习,直到深夜睡觉,有时昏倒在课桌上,醒后咬紧牙关,仍坚持学习。
(6)张士柏以惊人的毅力学习,用三年的时间学完四年的高中课程,毕业试考了全校第一名。
(7)张士柏以特别优异的成绩,17岁考入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19岁直接升入斯坦福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班,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奖”。
(8)张士柏将他的20万美元生活保障金,捐献给他的故乡——淅江省宁波北仓,作为教育奖学基金。他决心博士毕业后,把自己的知识服务于中国,造福于中国人民。教师再请二位同学讲贝多芬和张海迪的故事。
4、教师请同学就名人“挫折与成功”的故事进行集体讨论。出示讨论题目:(1)这三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提示:都经历严重的挫折;都坚毅,不向命运妥协;都战胜了挫折,取得了成功。但遭到的挫折不同,各人的主、客观条件不同。)(2)挫折对人会造成什么影响?战胜了挫折会怎样?被挫折打倒后又怎样?(3)你怎样对待成长中的挫折? 教师小结:人生必遇到挫折,每个人遇到的挫折不同。挫折是人生的转机,有人因此而沉沦,但更多的人因此而更坚强。挫折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有助于人的成长,使我们更有毅力,更有智慧,更加成熟。但是不是光凭勇气,光靠干劲就能战胜挫折呢?回答是否定的。遇到挫折,我们要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前进。下面,让我们共同分析挫折的一般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5、教师投影: 挫折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一、挫折从内容上分,一般有4种类型:
1、学习性挫折。
2、交往性挫折。
3、志趣性挫折。
4、自尊性挫折。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
2、主观内在的原因(如思想水平、自我修养、道德观念、能力、情感、意志、生理等),教师结合投影,与学生共同讨论前几位同学所受挫折的类型及产生原因,再要求同学们在“内心独白”中填写相关的内容。
【活动小结】
[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响起
教师小结:挫折的经历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对挫折,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必须以乐观、进取、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确定恰当的抱负水平,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只有从失败中走出来,在逆境中奋起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补充活动
(1)请当地一些遭受挫折,但能战胜挫折而获成功的人士到校作报告,使学生更了解挫折的客观性,为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榜样。
(2)组织学生进行诸如“面对现实,展望未来”的演讲比赛,使学生能恰当地建立抱负水平,并通过比赛的竞争,亲身感受成功与失败的心情,从而更加激励自己。
18.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篇十八
如今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 代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 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 培养生活的创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会与人和谐共处, 从忽视个体转向重视学生个性及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是人文、审美和技术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怎样能让学生在音乐上获得最大的“自由”, 不受束缚的接受音乐, 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通过音乐去感染、触动、净化、点亮学生心灵, 影响学生心理,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 教师必须要知道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 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 把人教育成善和美的, 所以音乐课就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第二, 教师要明白音乐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 声相应, 故声变, 变成方, 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音乐的产生, 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人的心理活动, 是由于外来客观事物引起的。人心同受外来的刺激而受感动, 使发出声来;用刺激性质不同, 强弱不同, 激发出来的声音也不用、有变化、有节奏的声调叫做“音”;依照一定的音调歌唱、演奏、并举着干、戚、羽、旄跳舞, 这就是“乐”。音乐教育应该从学生心灵出发, 让学生真正从内心里感受、体验音乐, 喜欢音乐, 享受音乐, 从而感染、触动、净化、点亮学生心灵,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心理走向健康, 进而以追求人生的真、善、美为最高价值。
第三, 当老师把音乐的本质忘了, 就有如一根蜡烛永远不去用火点亮它, 那它就永远不会发光发热, 也不会绽放出它所具有的生命光彩。
音乐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 音乐也是源于生活的。我们应该努力把音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学习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而勾起类似生活情景的画面进行联想, 去体验音乐, 去接受音乐, 去理解音乐, 这样, 才能真正从学生心灵出发, 从内心深处对音乐产出共鸣, 从而引发愉快的情感体验。
音乐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诗一般的歌词, 能触动学生的情感, 震感学生的心灵。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还应该让他们在歌唱中认识人生, 追求真、善、美,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那么, 我们该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 在歌唱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理解歌词, 用歌词敲响学生心灵,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在课堂上, 应当根据学生的不用个性采取适当的方法, 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表演, 比较大胆, 而有的同学比较内向、拘谨。此时, 应该先采取集体演唱的形式, 然后给同学讲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只鸟中了子弹, 另一只鸟没中子弹, 但为什么没中了子弹的鸟反而从树上掉了下来? (让学生思考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活跃起来) 答案:那是因为没中子弹的那只鸟笑了中了子弹的鸟, 没中子弹的鸟自己一开心, 两只翅膀一收, 失去了平衡, 就掉下去了。结论:告诉学生当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在嘲笑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所以在你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 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或犯错误时, 我们都应该去接受而并不是嘲笑, 也只有自己去接受了它才能让自己健康的成长, 而不是像那只没中子弹的鸟一样的下场。通过这个小故事, 启发学生的内心欲望,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表演的, 只是有时由于心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 就不敢去解放自己, 我还要同学明白一个人的各种成功是建立在快乐、幸福还有痛苦之中的, 当你越挣扎时, 你就会把自己捆得越紧, 只有把自己放开了, 自然你的歌声就美了, 我们就会看到学生的自信、快乐、健康的人格魅力, 就犹如一根根的蜡烛点亮了!多美啊!
其次, 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在一开头我就提到了音乐是依靠听觉来感受的, 是音响和时间的艺术, 但欣赏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放音乐让学生听, 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 诱导学生进入歌曲及曲中的意境,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里, 去体验、感受音乐, 去享受快乐, 去感悟人生, 感染、触动、净化心灵。
运用多媒体播放欣赏音乐相关的资料 (如图片、电影、音乐等) , 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 再让他们去欣赏, 感受音乐。如欣赏京剧时, 可以先放影片, 让同学直观感受到了五大行当中有什么特点?然后开始聆听音乐。你们听那高昂曲折的京剧唱腔 (音程的扩大, 节奏的收缩与紧放, 音高的起伏大等) , 那是不正是生命漫过的一道道的险滩激浪, 自豪地前进着吗?在学生共同听完一段之后, 让他们用简练的语言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 在听第二遍的时候, 学生便会从中感受到生命力的真谛。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 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从而加其内化 (将外在的美的活动内化为感知) 的过程。让学生的心灵再次用音乐点亮。
再次, 在合唱教学中渗透。在音乐课上, 还应该重视合唱教学, 因为也是听、唱、感三位一体的音乐。听是用耳朵去听, 唱是用喉咙去唱, 而感是个复杂的活动, 是要用心去感悟的。
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合唱中的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男低音, 每个声部就好像代表着人类不同的性格, 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 那就意味着事物的发展就会存在矛盾, 就像人与人交往中也会产生矛盾, 该如何解决呢?那又该如何和谐共处, 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呢?那就需要同学的相互合作, 参与合唱, 相互的声部交接、衬托, 相互的合作、同心, 共同的吸气、呼气, 共同的服从、口型, 从而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美的音乐来触动、净化、点亮他们的心灵, 不仅把同学们之间曾存在的不愉快事情融
浅谈从素描走向设计
秦少静李海元郭宏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设计系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设计素描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能力, 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造型、理解造型的能力, 是对创新、求异这一基本设计理念的初步导入。呈现的不只是画面本身存在的意义, 而是代表着作者对造型的观察, 思考, 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设计素描的教学各环节的设计都应与设计相关联, 反映设计的基本属性, 成为设计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素描;艺术设计;教学;创造思维;结构
(本论文由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资助)
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技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性专业, 设计素描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创造性思维的和有目标的造型活动, 是在传统绘画性素描的基础上, 通过具象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 并从具象中探寻抽象的规律, 启发我们的想象空间, 找出物象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经过提炼与归纳, 形成理念的形态, 利用其可重新构建的因素, 在符合设计应用功能的前提下, 重树新的形象, 并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设计意识的培养。
按照先物质后精神的设计基本原则, 任何设计都势必要受其使用功能的制约与限定。推而论之, 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也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制约与限定, 正因为有了这种制约和限定, 人们才将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训练称之为设计素描。目的的实现也理所当然地受制于设计的特点与要求, 即实施设计素描的教学与训练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 能根据各类设计的需要, 有效地运用素描这种形式, 传达、记录、转化视觉信息的结果, 并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来应对各类设计之所需。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认识及表现能力。
设计专业的素描呈现的不只是画面本身存在的意义, 而是代表着作者对造型的观察, 对造型的思考, 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用设计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用设计的思维方式去想象形态, 用设计的造型语言去构建“新的形态”。总之, 要以设计观念为指导思想贯穿素描教学的始终。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通过相当长一段时期的训练, 只学会如何把一个对象逼真的表现到画面上而已, 所以, 教学观念的转变, 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基于此种较为前沿的教学观点, 围绕素描教学, 研究如何融入创新思维, 从思路、做法以及效果几方面对素描教学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实践。
(1) 基础素描阶段: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 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 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
(2) 结构素描阶段: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 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 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基本上适用于一切立化了, 还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心灵交流。通过合唱不仅会让学生明白了与人合作是可以产生这么奇妙的力量, 单独的力量是不可以形成这么美的、和谐的声音。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心灵深处, 使他们也懂得了和谐社会是要大家共同创造的。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发展是重要的。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而音乐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 音乐是心的直接语言的艺术, 感情的艺术, 音乐既能表现人心活动, 也就能打动人心, 点亮人的心灵。音乐既是表达感情, 也能激起感情, 点亮人的心, 影响人的心理。所以, 音乐教学应该分担这一重体设计专业 (如产品设计、造型、雕塑等) 画面以透视和结构剖析的准确性为主要目的。
(3) 创意素描阶段:设计素描是由绘画素描发展而来的属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通过造型与创意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形体准确描绘能力, 对形体结构分析综合能力, 以及对物象进行抽象、变形, 超现实的创意能力, 以形成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设计表现思维和设计语言表达方式。训练学生借鉴现代与后现代艺术观念方式, 进行抽象、变形和想象的设计创意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系统深入了解创意是设计作品的灵魂, 好的设计作品离不开好的创意, 课程围绕着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从“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制造创造性思维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深入了解和掌握有关表现物象的结构、形态、质感、美感等要素, 同时, 使学生了解设计素描的意象性、开放性、创作性和强调个性的特点。实际也是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开端, 既要强调高考前专业的基础造型能力又要体现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 实现与将来专业课程学习的衔接过度, 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所以设计素描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 其教学目的实现形式本来就应该多样化, 不必简单地归结为某种模式。况且, 西方提出设计素描这一概念的历史也只有几十年, 引入我国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 应该说还处于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许多理论问题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检验。给予宽松的学术氛围、多样的教学手段、宽泛的选择空间去发展其优势, 是学术民主的一种体现, 因此不必过早地加以定论。但在所有教学主张中, 有一点应该明确, 即:其最终目的应是统一的, 根据艺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 既要有利于启发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 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也正是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我们的设计素描不象传统艺术的那种感性的美及随意性。因为, 设计是一项有目标的造型活动, 涉及众多知识及运用。设计素描通过训练脑, 眼, 手等, 把形态的理性, 机能要素表达清楚, 使设计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综合的分析能力, 准确的表现力, 抽象的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是一切艺术, 创意产生的保障。设计素描从设计的角度运用设计语言形式, 将设计构想表现出来, 并通过意象构成的内容激发出设计师的创造力, 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事实证明, 素描教学除了必要的技术训练, 还包括艺术观念, 形式分析, 视觉分析等课题的分析研究。当年在包豪斯学院里, 康定斯基开设了“图画分析课程”完全从形式的角度对艺术形式进行视觉分析。同理, 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不同于纯美术素描的教学, 设计专业不是培养纯粹的画家, 而是以培养设计师在构思, 造型, 美感, 形式感, 艺术感受力, 艺术思维, 空间想象和表现语言或工具等方面作为主要目的, 甚至包括设计者的设计思想都要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
任, 不仅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还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促进人的心灵世界全面和谐发展, 进而培养出高尚品德、健康人格、审美能力强的学生, 为社会贡献一份美!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原理》作者:胡德海出版社:甘肃教育1998-12-1
【学生心理健康教案】推荐阅读:
大学生心理课试讲教案09-04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0-01
小学生心理教育班会教案10-28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案学习调节我的情绪解读09-29
技校学生积极心理心理健康论文11-04
学生心理健康讲座11-07
中职学生学生心理辅导08-30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心得06-25
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