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2024-11-22

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共14篇)(共14篇)

1.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一

加强学校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固始慈济附中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悠悠华夏五千年,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厚重的传统美德,迄今仍有许多备受推崇,如:“相敬如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我们教育者要将优秀的民族美德发扬光大: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教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知识,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学会与人交往、沟通、理解、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中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多年来,我校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依据,遵循青少年发展的身心特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狠抓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一、立足校本,建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机制

我校是一所半寄宿式学校,学校农村留守学生多,大多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差,思想状况复杂,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校领导班子确立了“立足实际、强化管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文教育方针,制定出台了《中教职工行为规范》、《教师礼仪规范》、《中学生礼仪规范》、《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任组长,成员由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年级部长等组成,由主管学生管理工作的政教处负责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围绕一个根本(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根本),做到两个关键(即领导示范和教师们群策群力),落实三个保障(即师资、制度、资源),力求使全体学生提高对礼仪规范的认识,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以“拓展教育途径,发挥整体效应;加强养成训练,建设和谐校园”为思想指导,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沿阵地,立足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诚、智、礼、信”为培养目标加强学生“心、知、言、行”等方面的自身修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从关心自己的人品、学业、健康、前途到自爱、自尊、自立、自强,进行系列探索活动,落实新的中学生守则、新规范,弘扬民族文化。

二、齐抓共管,构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大课堂

我校充分认识到老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周围社区的文明气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1.为人师表作示范:关于教育孩子,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人,其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质,对学生尽快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有着关键作用。学校注重榜样示范抓正面诱导,以典型示范和整体提高相结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全体教师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们纷纷对自己提出了要求:文明礼仪教育,从我做起,从渗透到所教班级的学科教学中做起,从教育学生不乱扔一张废纸开始,从制止学生的一句不文明言语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

2.学校教育和家庭指导相结合:学校认识到,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气氛,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提高对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学校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远程网络学习教育名师传授家教知识,及时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印发相关资料给家长们,还经常与众多家长召开联络会,定期下发《家校联系卡》,与家长签订《文明公约》,使每个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同时反映孩子在家表现,家校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把每位学子培养成现代文明宜兴人。3.文明礼仪教育融入社区:学校联系施教社区共同组建礼仪养成教育立体网络。学校定期到社区搞宣传,宣讲、宣传礼仪规范;社区也到学校来给学生讲礼仪现实意义和对学生个人交际的影响,这种互动,促进了学校社区的良好关系发展。

三、多彩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一所名校的必备条件,它对培养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所新创建的学校,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这对培养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制定总体规划,并按其分步进行实施,现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1.校园宣传突出主题,讲究格调,营造处处育人的氛围。让橱窗说话、让墙壁说话,学校橱窗依据学校教育主题定期更换,学校走廊悬挂名人名句,学校门口、草地上均有醒目的文明语告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请节约用水”、“ 方寸绿地,滋润人心”、“我体弱,不要践踏我”。无声的语言,是对学生的良好教育。各班的黑板报既有规定主题,又有自由发挥,教室布置简洁明快,各具特色,追求个性。

2.校园广播站,每天开播,栏目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多彩,每周依次为“校园新闻”、“校园新风”、“曝光台”、“点歌时间”、“知识天地”栏目。优美高雅的音乐,回荡校园上空,放松了学生的心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知晓校事、国事、天下事,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3.定期开设阅读课,开列各年级学生必读书目,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加强教师的阅读指导,以提高阅读质量,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加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4.创办《校园周刊》文学刊物,教师在教与学的园地中,吐露心声,切磋学问。为加深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文学社活动的深入展开,既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写作热情,提高了他们文学鉴赏水平,又起到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育人作用。

5.举办各种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活跃了学生身心,又给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舞台。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军训汇演、广播操比赛等以及各类体育比赛,周密的组织,精心的准备,使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吸引师生热情主动参与,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潜移默化,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6.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1)通过德育载体——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创设教育情境宣传行为规范细则,使学生理解行为规范细则,接受行为规范细则,从而避免抵触情绪。如各班召开主题班团会组织学生学习“固始慈济附中行为规范细则”、组织学生进行“固始慈济附中行为规范细则知识竞赛”、“人人参与,爱我校园”系列主题教育、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演讲、礼仪展示大赛等。这些活动的举办因为针对性强,所以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以“人人参与,爱我校园”系列主题教育为例:整个活动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人参与,爱我校园”主题班会评比活动;第二部分是“爱校”警示语征集评比活动;第三部分是进行宿舍、教室、洗漱间、楼道的文化设计评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在使学生受到深刻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校热情。

(2)结合主题教育在每个学期组织各班进行主题板报评比活动,先后我们开展了“我是中的主人,践行文明礼仪”、“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礼仪在我身边”等板报评比活动。学生们在组织材料,书写板报的时候文明礼仪教育也就在其中了。

(3)开展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文明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为内容的国旗下讲话,加强了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四、强化教育,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在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明理、导行、评价”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需在循环中不断巩固原有的行为习惯,实现新的行为要求。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中,行为训练的方法应注重多种方法的组合,而且要注意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训练方法。我们的做法是: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养成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不仅是提高学生个人文明素质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公民素质的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抓养成教育并不是校长、政教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政教处一个部门的事情,应该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事情。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全员参与抓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工作网络,由学校领导、值周教师和学生干部组成的日常行为监督小组,对学校在校学生的言行礼仪给予检查、矫正,全校师生轮流担任,全员参与德育管理,树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我一份”的观念,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的,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显然十分重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如学校广播站、班级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工具,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视频纪录片、参观展览、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社会生活,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高尚情操”的愿望,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2)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形成。我们除了建立健全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如《中学生一日常规》、《中学生仪容仪表要求》、《中学生文明交往要求》、《中文明就餐要求》、《卫生管理条例》、《住宿生管理条例》、《中教学区纪律要求》外,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以确保持之以恒地抓好行为规范教育。我校在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方面的主要制度有:

值班制度:值班人员由领导、政教处、年级组教师、学生会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在《值班记录》上。值班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

值周制度:值周人员由教学班组成,主要岗位在学校大门口和校园和餐厅,负责检查每天学生进、出校园时的行为和就餐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育。

国旗下讲评制度:每周我们把值班、值周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情况通过量化的形式进行汇总并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中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班级进行表扬,不仅对好的班级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表现稍差的班级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值班、值周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3)严格训练,逐步内化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训练,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而其中“导之以行”尤为重要。为此,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训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强化训练时,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寓“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大型的学校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要求学生排队进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的鼓掌致谢等等,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如“争做文明初中生”主题班会,以讲故事、知识竞赛、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培养遵守规范的意义。寓“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训练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渗透养成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渠道。我们要求各学科老师不仅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科渗透德育的内容,而且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板书书写、多媒体使用等要规范,为学生做出表率,并在提问学生时使用“请你回答”、“请坐”等文明用语,这些无不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起到了示范作用,重要的是我们还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加以高度重视、精心培养。如各学科的改错本要求学生做题时不仅要正确,而且要规范,即使题做对了,书写、格式不规范也要在改错本上重做,这样做的结果使大部分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做题习惯。

寓“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求学生在校生活规范化、科学化、序列化:如学生就餐时,要求学生做到“排队,用餐时不大声讲话,注意节约粮食”。又如学生进入教学区要求学生“轻声、漫步,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时注意“左下右上,让出消防通道” 等。

(4)反馈评价,矫正强化

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对良好行为养成的评定,能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从而产生新的良好的行为动机,具有强化作用。负反馈是对不良习惯的评定,它可用来调节、控制不良行为我们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采用奖分与扣分方法进行。每个班级的基准分为100分,通过检查、记录、统计,确定等级。我们的评价步骤如下:

日评:每日由政教处值班教师、学生干部将检查结果记载在《值周、值日记录》上,并由政教处通知到班主任。

周评: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汇总在班内公布,政教处则将值班教师、学生干部一周检查的分数进行统计,并将整体情况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公布,对名列前茅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以资鼓励。

学期评:每个学期期末进行一次总结评比,根据汇总情况,经小组评议,班主任评定,确定每个学生本学期的行为规范等级,并将学生行为规范等级统计表报校政教处备案,文明学生达标率80%以上的班级由学校命名为“文明班级”,再从“文明班级”中评选出“优秀班集体”。

五、教育到位,文明礼仪之花怒放校园。

我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思想明确,措施到位,学生的文明习惯和基础道德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纪律、礼仪、卫生、劳动、安全等各方面普遍有了良好的表现:课堂上守纪律,敢大胆发言,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课间操、升旗、校会队列整齐,动作规范,见了老师主动向老师问好,师生关系融洽等等,违纪事例明显减少,“文明学生”越来越多。通过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我校的“团结、勤奋、文明、朴实”的校风逐步形成,全校呈现出文明守纪、奋发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单位”等,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也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自建校以来我校教育教学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一直稳居全县首位,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今后,我们将坚持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坚持不懈的抓好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为创建名副其实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示范校”而不断努力。

2.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二

一、重“课题引领”, 礼仪教育科研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学校开展的研究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研究成果——开发出了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文明礼仪伴我行》, 各年级每周1课时进入了课堂。此外, 我校的5项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研究成果, 在市教育局召开的2008~2009学年全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会议上获得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奖, 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市位居首位。

我校的小学生一日礼仪常规分为“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类, 具体细化为“进校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离校礼仪;敬老礼仪、待客礼仪、进餐礼仪、作客礼仪;公共交往礼仪、公共秩序礼仪、公共环境礼仪”等12项规范。我校还从活动层面不断丰富礼仪教育内容, 先后进行了“文明礼仪”征文、手抄报比赛、美术及摄影竞赛等活动。通过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增强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 我校结合贯彻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公民道德建设”等要求, 对学生进行了道德观念、礼貌礼仪、道德知识专题教育。通过学生监督岗、教师护导、领导检查等方式, 创造性地引导师生们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在活动中, 师生们编写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宣传童谣, 学校举行了“学礼仪, 讲美德, 做文明学生”讨论会, 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每年“六·一”期间, 学校抓住契机, 对养成教育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彰, 以树立典型, 鼓励全体, 促进工作。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课题实验, 发动教师开展了养成教育系列研讨, 撰写论文、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组织开展了“养成教育示范班”和“良好行为习惯示范生”评比, 通过系列活动, 增强了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使文明之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 吹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重“校社共育”, 校社携手一体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校社携手的合力作用, 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养成教育课程资源, 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 形成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养成教育新格局。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养成教育校社共育基地——红星科教大厦学习科普知识, 进行天体观察, 开展科普小制作等活动, 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同时, 学校还坚持开展“我为社区添新绿”“我是社区清洁小卫士”“建设社区我参与”等多种主题实践活动, 促进了文明社区建设。

家庭环境的优化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 让家长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家教知识栏目, 丰富了家庭教育内容;学校还定期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给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座;聘请公安交警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开展了文明安全上网、远离网吧等教育;组织学生清洗街道两旁的乱贴乱画、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前, 学校师生行为习惯明显改进,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有一名学生, 其父母有打牌赌博的不良习惯。单位领导找其谈话、好心的同事多次劝说均无济于事。学校和社区尝试让这名学生给父母做工作, 给他们讲述打牌赌博对学生心理、精神上的负面影响, 使其父母受到了震撼, 从此逐步改掉了赌博的不良习惯。

三、重“文化熏陶”, 艺术教育特色化

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以育人为宗旨, 因地制宜, 坚持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以及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中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并加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利用先进文化提升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内涵, 展示了学校的底蕴, 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009年8月, 学校7名学生表演的集体朗诵——《丰碑》, 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的第六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2002年至2009年, 学校连续8年被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集体”, 先后有200余名学生荣获金、银、铜杯奖。学校舞蹈队表演的群舞在省、市、区学生艺术节上频频获奖。

为了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动员师生编写了富有个性和情趣的文明礼仪提示语, 并张贴悬挂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如“微笑的你真美, 乐学的你真好, 健康的你真棒”;“扔一次垃圾心灵就蒙一层灰尘, 捡一次垃圾心灵就添一块净土”;“礼貌使你变得高雅, 助人使你得到快乐, 谦让使你增添美德”;“墙壁穿新衣, 大家要爱惜”;“一声对不起, 快乐我和你”等, 这些文明提示语不仅为师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亮色, 还对规范学生行为、美化学生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后, 学校组织师生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 通过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的动员发言, 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积攒的“压岁钱”“零化钱”献给灾区。学校9名党员、45名教职工和1100名学生共捐款19635.8元, 为四川地震灾区的人民献出了一片片爱心。

近年来, 学校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 成为社区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学校多次被评为区、市“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和谐校园”“文明和谐单位标兵”, 先后获得省“文明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爱国基础教育全国示范小学”和“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

2008年和2009年, 我校连续被市教育局授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08年11月, 学校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授予“省级红旗大队”。学校还被确定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全国联系点”, 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千所示范家长学校”。

3.学校养成教育的规范与创新 篇三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具有巨大潜能的、独立、独特、完整的人,因此,作为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笔者所在学校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以天津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生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研究》为依托,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整体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育人的现代礼仪教育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及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养成学生礼仪行为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的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高标准、低起点,小梯度、分层次、多督促、勤检查地进行,力求达到要求具体化、内容系列化、训练规范化、形式多样化、效果显著化。

学校搞活隐性课程,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人文环境,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月,把每学期的第一周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教育重点,细化教育目标及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和训练。学校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天津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并印发了《实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细则》,从进校、课前、上课、课间、做操、作业、活动、放学八个方面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还专门面向一、二年级学生编印了《实验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学校扎扎实实地将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形成了以学生为点,以班级为线,以学校为面的三位一体的训练体系,充分利用班队课、国旗下讲话、校会、广播会、橱窗、电子显示屏、板报、专栏、中队角等途径,抓实学习、实践、指导、考核四个环节,精心营造氛围,强化养成教育。学校通过显示屏滚动宣传、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广播例会宣讲、布置图文并茂的《守则》《规范》主题教育橱窗和板报,采用模拟训练法、故事启迪法、岗位体验法、游戏感悟法、环境陶冶法、行为评价法等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解读每一条《规范》的含义及要求,潜移默化地引领孩子学习规范、遵守规范,争做文明少年。

学校采取开展规范知识学习考核与导行竞赛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定期抽查相结合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考核评价和检查监督。创新《守则》《规范》知识竞赛模式,除了分年级进行的学生全员参与的笔答之外,还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专场比赛,每班抽取两名行为规范优秀生进行口试和表演,计入班级竞赛成绩,每班选出五名行为规范待优生作为观众学习,在参赛学生回答或者表演完每一道题之后,德育干部都要及时进行点评与讲解,使所有参赛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地受到教育。

为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学校设立了校园红领巾雏鹰岗,班级成立了礼仪规范检查小队,通过执勤教师、雏鹰岗监督、日常规范检查、《守则》与《规范》知识竞赛、班级考评等途径,加强学生形象礼仪、课堂规范、课间文明、放学路队、按时到校等方面的常规性管理,督促每位同学按照《守则》《规范》《纲要》《常规》及《细则》的要求去做,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

学校落实好对学生上课秩序、课间文明、集会活动、放学路队等的管理,坚持每天有检查指导,每周一次统计汇总并及时张贴于橱窗公布,每月一次入班常规联查,每月一次课堂秩序评价,全面考察学生文明礼仪、仪表形象、行为规范、班级环境、教师管理等各个方面,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使礼仪规范教育管理精细化。

培养学生自律、他律能力

学校优化学科课程,结合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礼仪修养和文明规范,把激情和热情带入课堂,把对学生的切身关怀带入课堂,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学校推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建构“主体—和谐—高效”的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快乐互动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乐学、会学、学会,形成礼仪规范的自律与他律能力,达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境界。

为了使一年级新生尽早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和学习习惯,学校把常规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定位在关注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上,每年都要精心组织一年级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和常规训练。学校将学生的礼仪和习惯培养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为每位学生准备了《实验小学新生读本》《实验小学学生一日生活常规要求》以及《实验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细则》等学习资料,为每班刻录了《学生正确读写姿势》光盘、制作了“我的姿势最规范”的桌牌。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制定严谨细致的每日训练计划,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礼仪行为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良好习惯。

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新生常规训练成效显著,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的坐、立、行、读书、写字等姿势,形成了较好的礼仪规范:走进校门之前,孩子们能站在礼仪线外向国旗恭恭敬敬地敬礼;老师进入教室,小班长自觉喊起立,全班学生有礼貌地问候;放学时,家长们准时在指定地点等候,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路队走出校门……这些可喜的现象让每位家长和老师对一年级新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整合综合课程,创新教育活动,丰实教育内容,结合中心工作、重大节日和学生实际,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endprint

举办“阳光少年,礼仪先行”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实际编写“礼仪规范实践知识”题库,举行“礼仪规范伴我行”知行竞赛。在此基础上,精心打造了“阳光少年,礼仪先行”校园短剧大赛,制定了细致的活动方案。各个班级结合学生实际,精心编排了以学生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短剧,从正、反等不同的角度弘扬了文明规范行为、鞭挞了不文明现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规范行为示例,树立了身边的文明礼仪典范,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开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发出了《我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的倡议,利用校会时间进行了《有教养,益终生》文明礼仪规范知识讲座;各班召开了《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班会,进行了不良行为自查自纠,组织学生进行了“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签名活动,举办了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板报。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美好行为,什么是不文明行动,更进一步督促学生将认知的内容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达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目的。

开展雏鹰争章夺星活动 结合实验小学《学生操行指导与评价及争章夺星评价手册》,在指导学生平时学习、定章、争章的基础上,学期末进行了“进步·发展·成功”争章夺星评价,绝大多数同学分别获得了“进步星”“发展星”“成功星”,使学生通过践行、争章和考评的过程,体验到成长与进步的愉悦。

开展赶超先进评优表彰活动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每月评选礼仪之星、规范标兵,每年评选文明学生,并公布于“我们的骄傲”班级专栏中,激励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习惯。开展了“寻找身边的榜样”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找到一个身边的榜样,搜集榜样的事迹,召开主题班会,讲榜样的故事,谈自己的感受,树立学习的榜样、明确发展的目标,用榜样引领自己成长。

助推学生自主快乐成长

实践活动类课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还能帮助他们获得实现了对他人、对社会价值之后的愉悦感。

学校强化活动课程,把少年警校活动和武警教育基地活动作为实施课题《小学生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研究》的举措,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养成礼仪行为规范,助推学生自主快乐成长。

学校组建了少年交警队,聘请公安交警大队素质高、能力强的干警和武警部队的优秀战士担任校外辅导员。严格的学习训练,不仅使队员知晓交通法规,熟练地掌握交通指挥手势和队列队形变化的基本动作,而且培养了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历届天津市少年交警会操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队员们在用辛勤的付出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少年交警队辐射整个学校,成为学生自觉规范、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楷模。作为校园雏鹰岗的骨干队员,他们常年着装,担当着校园形象礼仪、行为规范值勤、学校国旗中队以及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等各种任务。

学校还与驻地武警部队坚持开展警校共建,定期组织学生赴武警中队教育基地参观部队内务、观摩武警训练,八·一建军节精心编排文艺节目慰问武警官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愉悦的体验,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扎实有序的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规范训练,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了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交往礼仪等。2013年10月学校承办了全县中小学生“三姿”工作现场推动会,孩子们文明规范的表现赢得了与会的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与会兄弟校领导的交口称赞。学校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学校、优秀少先队集体,天津市文明学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4.北高一学校养成教育总结 篇四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和“规范管理、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在办学实践中秉承这一思想,重视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道德高尚、体魄健美、心理健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的优秀中学生。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实践中,育人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校园生活课程为载体,抓基础,抓常规,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勤政、奉献、开拓、高效”为宗旨制定了学校领导岗位职责;以“立志、尚学、求实、创新”为宗旨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以“爱校、爱生、爱事业、讲奉献”为宗旨制定了教师岗位职责。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十要十不要》、《教职工工作考评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全校大会,以及其他各种教育形式,贯彻到干部教师的工作中,使全体师生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这些规章制度也督促教职员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好表率,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和谐有序的工作学习氛围,保证了养成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德育网络,狠抓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员包括副校长、并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为每个人的职责,形成“校长―政教处―年级―班主任”的管理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参与实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配备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重点加强了“二支队伍”建设:即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班主任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养成教育的目标能否落实到实处。为此,学校加强了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工作,做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学校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例会,通过例会组织班主任进行理论学习,向班主任传递最新的德育信息与方法。请优秀班主任作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经验介绍,外请教育专家举办讲座,从而提高了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班级管理和育人工作。学校还安排青年教师承担副班主任和政教处义务德育教导员的工作,使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得到锻炼,培养了大批的班主任后备力量,为青年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生活课程,规范群体行为

学生活动的时间空间几乎都在校内,既给学校增加了教育管理的任务,又为学校拓宽教育渠道,更为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学校提出将学生的校园生活课程化,使校园生活成为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课余时间活动,学校安排了丰富的教育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合理安排,全校性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有序进行。

四、开展主题活动,着眼终身发展

养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其内容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把握养成教育的特点,顺应时代变化,捕捉学生需要,较好地处理养成教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我们的体会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系列的、有所侧重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从而达到养成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

学校大力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系列国旗下讲话,引导学生把感恩的实际行动体现在对老师的尊重上、体现在对父母的理解和关心上、体现在对他人的友善和帮助上。

学校还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主题教育。如:举办“法制教育”、“心理健康”、“交通安全”等讲座,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国防教育”表演,丰富师生的国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远离黑色网吧”、“文明上网”、“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等主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意识。

5.2016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篇五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领导在抓好教研教改、注重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学生思想行为的可塑性大,学校领导抓住他们这一生理和心理特点,高度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现将我校养成教育工作的几点作法总结如下:

一、成立专班,强化领导

为了使我校养成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成立了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蒲丽芳任组长,季井江索建文任副组长,团委、大队部、两部主任、班主任为成员,学校设政教处负责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成员分工合作,职责明确。校长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全面工作,加强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督导和管理。副校长负责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等工作。

二、切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养成教育是指人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从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基于这些认识,作为教育这一育人的基础工程,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也就是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只有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和前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严格训练,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提高情商,提高自治自理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突出重点,养成教育与落实常规紧密结合。

养成教育的实质是开展“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我校把养成教育同各年级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尽可能紧密结合起来。学习落实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号召学生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励、勇于创新的“小主人”。9月1日,开学第一节课开展主题教育。各班以我校新学期工作安排、《十禁止、十不准》、《中小学生守则》、校规班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向学生讲解了我校新学期的要求、活动的开展、校内学生活动的区域、《中小学生守则》的删改及学生不理解的内容。

2、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以美育德。

为了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力求使优美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培养人、养成自觉维护行为的效果,拓宽了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涵。学校设立了常年广播站,每天广播表彰好人好事,学校养成教育先进班级和文学作品欣赏,用来表彰先进,陶冶情操;学校设立校务日志,内容有学生活动展览,文明班级公布,各班教室和清洁区检查结果公布等等,学校黑板报表彰优秀学生,宣传养成教育知识。

3、抓教师师德形象,牢记教书育人。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实践证明: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如果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群体有良好的行为规范。8月25日,学校派李秀华、张海霞、赵春玲、杨忠秋四位教师参加市里组织的德育工作者骨干班主任培训;12月24日,学校派谭明、陈伟、王洪杰三位教师到哈尔滨学习、培训。学习回来的班任进行汇报展示,把学到的先进管理经验毫不保留的与同事交流,从而提高了全体班任的管理水平。

4、内外一致,养成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教育之鼎的一个得力支点。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一是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每学期家访数不得少于学生数的95%,我们的班主任人人达到,同时做好家访记录,许多人超过了这个指标。做到了家校联手,共同教育好孩子。二是充分发挥校讯通作用,通过此项业务把学校的要求和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掌握学生在校的情况,促进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

5、注重养成教育评比。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杏花学校学生文明礼仪常规》等,本着“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管理理念,要求学生坚持好“三管住”。小学部开展了值周竞赛和“弯腰”活动。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不吃零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小食品袋;不践踏花草;按学校要求有序的进出楼。教育学生捡起身边的垃圾,保护校园环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示范班级、师范生、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二年一班康楚然、二年二班孔钦铮、三年一班姚煜茹、四年一班代新华、四年二班郭瑞鑫、七年一班宋新蕊、八年一班徐海生、九年一班王镓琪、九年二班王振等同学评为校级示范生;五年一班刘雅婧同学评为市级示范生;三年一班评为市级示范班,班任赵春玲老师评为市级示范班主任。通过示范班、示范生评比活动,引导学生习惯养成。

6.南珠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制度 篇六

为深入贯彻《县教育局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落实《南珠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尊敬师长,关心爱护同学,助人为乐,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勤俭节约,遵纪守法,文明诚实的行为习惯以及自信、自律、自强、自立的品质,我校特制定规章制度,全面开展我校的养成教育工作。

1.学校通过校板、班报、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渠道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学校将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3.学校根据《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养成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好学校:“123456”工作思路。并及时整理材料,随时记载。

4.学校养成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针对《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的评价标准定期检查教师及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活动情况,考核打分,并及时记载

5.学校根据检查教师及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活动情况进行即时指导并进行记录。

6.建立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档案,及时收集工作材料,及时装档。

7.把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做为学校重点工作,定时开展活动,及时记录,定期检查,及时指导。

7.农村寄宿制学校养成教育培养策略 篇七

我在寄宿制学校工作了一年, 目睹了寄宿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寄宿生的行为习惯不容乐观, 现状及原因如下。

一、家庭教育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

1. 走进校园, 可以看见个别学生行为礼仪太差, 不会使用礼貌用语;

没有形成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不洗手, 衣服脏了也不知道换洗。尽管学校经常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造成这种结果, 是因为移民学生较多, 他们大多来自偏远贫困地区, 有的刚刚解决温饱, 部分家长忽略了在养成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

2. 有的学生和家长交流较少, 和学生发生冲突时不知怎么处理, 不能谦让, 打架斗殴的事常有发生, 有的学生对有困难的同学不能主动帮助。

问题的原因在于受不良影视、不良家庭教育影响, 加上现在家长较忙, 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 放任自流。孩子放学就在自己家学习或做家务, 缺乏沟通,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没有行为准则。

二、传统的教育观念桎梏了学生习惯的养成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凭成绩论英雄, 只要成绩好就一好百好, 忽视了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尤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没有被好好引导, 个别学生破罐子破摔, 习惯越来越差。这些现象与我们提倡实施的素质教育要求相悖。因此, 大多数学生不主动学习, 如果再疏于管理, 这些学生就成了真正的双差生。

三、学校常规教育与学生习惯的养成相脱节

教学楼内随处可见垃圾袋, 有的学生视而不见。有的学生做错事不承认, 撒谎欺骗教师。虽然教师利用晨会、班会等途径进行说服教育, 但往往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学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少, 班主任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 不够彻底, 不抓反复。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形成说谎话, 不诚实, 自我约束能力差等恶习。

寄宿制学校对学生来说, 首先面临的是生存的挑战。针对这一特殊群体,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抓养成教育。

一、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1. 寄宿制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学生在家里大都过着小皇帝的生活, 不愁吃穿。到学校后一切都得自己料理, 教师要求学生像刷牙、洗脸、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洗餐具, 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 这些生活小节要自己合理安排。同宿舍的学生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慢慢适应学校的食膳。我相信, 经过多年的寄宿生活, 学生养成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定会为将来走向社会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行目标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班规、校规就是规矩, 学生的行为准则, 行动指南, 都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教师应发动学生, 一起讨论、制定《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住校生标准》《星级宿舍评比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使学生、个人、班集体都按照规章制度去做, 这样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3. 开展各种活动, 强化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

(1) 自理能力竞赛。开展叠被子, 穿衣服, 整理房间等竞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 “爱我寝室、美化寝室”评比活动。放开手, 让学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 我们不注重美化的结果如何, 主要通过活动, 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 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3) 开设“厨艺大比拼”寓教育于生活中。

4. 让学生参与管理。

学校里有许多琐碎的事, 如果全靠教师去管理, 工作量很大, 让学生参与管理会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 如宿舍楼道内的盆花, 每人承包一盆, 按时清理垃圾、浇水, 培养主人翁意识。每个寝室中选拔寝室长, 在全校学生中抽出管理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监督岗, 让学生参与管理, 逐步培养一批“精兵强将”来协助教师参与管理。

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

1.学校加大卫生设施, 资金投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特别是卫生死角处, 放置垃圾筒, 让每一个学生养成不乱丢果皮纸屑的良好卫生习惯。每个宿舍统一发放洗漱用品, 要求东西摆放整齐, 按时打扫卫生, 宿舍的教师及时检查, 给学生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

2.通过宣传、提高认识。 (1) 利用集会, 红领巾广播播音时间, 结合最近发生的由不卫生而致病的学生的例子, 提高警惕, 认识讲卫生的重要性。 (2) 以班级、宿舍为单位再深入学习卫生知识。 (3) 聘请卫生院医生, 结合季节性流行病对学生进行《预防流感》《手足口病》等有关卫生方面的教育。

3.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1) 开展以卫生知识, 文明举止, 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2) 开展宿舍, 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 有力地调动宿舍、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习惯。 (3) 建立校监督岗和班监督岗。 (4) 开展个人卫生检查。 (5) 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坏习惯剖析。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红领巾广播站的小记者们把一些不讲卫生、卫生习惯差的行为报道出来, 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8.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思考 篇八

一、养成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低起点的教育原则

过去,在对学生提出德育要求和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盲目追求高起点和高要求,成人化模式,脱离实际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这种倾向。在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和懂得日常行为规范,懂得遵纪守法和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最起码的要求。

(二)坚持小坡度的教育原则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必须逐步提高教育坡度,反复进行,反复巩固,前后交叉,反复出现。学生形成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比较艰难,我们应该重视正向内化教育,像细雨润物一样,坚持慢速度,不能跨大步,在低起点的基础上进行小坡度的教育,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坚持大容量的教育原则

在教育学生形成某一项良好行为时,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分析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纵横关系,把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安排到教育过程中,充实教育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多开端、多侧面、多因素的教育,避免一般化、表面化、简单化。

(四)坚持快节奏的教育原则,但快节奏不等于快速度

快节奏原则要求教师具有审时度势的应变能力,要善于从新情况中寻找教育起点,在新形势下创新教育方法,要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不用重复过时的方法,从而使教育具有吸引力,不断形成新态

势。

二、养成教育的方法

(一)行为训练和行为实践相结合的双轨教育法

德育的任务是使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和社会道德的个体化,因此我们把行为训练的要求设计为生动形象的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行为情境,使学生在形象生动、耳濡目染的活动和情境中,受到教育熏陶,获得积极的体验,有效地促进社会道德一体化。

(二)自上而下教育和自下而上教育相结合的双向效应法

实践证明,老师对学生自上而下的行为训练和班队组织自下而上的自我教育,在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两者间要实现的教育功能各有侧重,又不可分割,两者通过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构成了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因素。

(三)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治相结合的双重兼顾法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式发展的,并具有明显的可塑性。根据这一特点,在行为训练中,要充分兼顾塑造、矫治的良好效果。教师在组织教育内容时,必须贴近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现实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动力定型。

(四)教师和学生情感交往的双边参与法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要取得成效,情感是基础。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激起感情并发生共鸣,才能促使其思想行为逐渐向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转化。因此,行为规范教育的方法,既要设计静态形式,更要设计动态形式,启发推动,激励学生的参与角色的意识,要注意将教育影响隐藏在双方平等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气氛中,使学生产生一种主观接受的意愿。

三、学校进行养成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养成教育内容要规范化。有些学校随心所欲,没有任何计划,没有任何规范,往往是学生出了什么问

题就进行什么教育。“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堵漏洞式”的教育, “救火式”的教育,就是一种盲目性。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制订的一些规范,我们必须很好地执行。教育就是要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给下一代,用人类的基础文明去武装后代。这些规范就是力图建立起学生生活的规范体系,以促使养成教育规范化。

(二)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我们要把教育的内容做小、做细、做实,不贪大求全,不弄虚作假。我认为对孩子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所谓近,就是要求要离生活近一点,离孩子近一点,离社会近一点,不要好高骛远;所谓小,就是要求要小一点, 以小见大,从小事做起,不要“高口号”式;所谓实,就是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不搞花架子,不做虚功。总之,我们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给孩子提要求要尽量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提出的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只有做到近、小、实,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便于孩子理解、掌握和执行。当然,细目化并非是琐碎化,我们在细目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系统性,力争使之既具体又系统,以便于教育的整体升华。

四、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建议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的八类途径和中等职校的实际情况,并遵循“强化—内化—外化”的发展阶段的规律,我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养成教育从横向内容途径来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开展:

(一)积极开展课堂教学

比如中等职业学校经常开展德育课,使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为它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要阵地。这种教学始终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只有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及行为养成三者相统一,切合实际社会生活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才能充分发挥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们得到职业方面的认识和情感的深刻体验。

充分利用课程,尤其在职业指导教育课程中,补充了大量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充分挖掘学校学生的先进典型和社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不断激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经常组织一些优秀校友来学校同本专业的学生一起座谈、畅谈理想,现身说法地讲述自己得到认可,获得成功的经历。通过这种为同学们树立身边榜样的举措,让他们更真实地感受到只要不断提升自我,展现出更优秀的一面,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二)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各类实践

学校根据专业组织学生参观与专业相关的现代化企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踏上社会、了解职业,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根据年级、专业学习的特点,为学生多创造实践空间,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中体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学生的素质培养,不仅要使他们明了原则、规范的基本要求,更要使他们知道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只有实践,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遵循,通过实践不断强化,从而养成将行为认知转变为自觉的个人行为,并在行为的不断强化中凝结出优秀的品质。因此,我们应将正确观念的教育落实到实践中,使得未成年人能够在实践中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抓好实训、实习这一关键环节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这就特别强调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应该抓好学生的实训和实习这一关键环节。课堂教学和实训差别很大,是否能规范地要求学生参加实训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职业习惯。所以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指导过程中应规范学生的每一步操作,最好能够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实习过程中,学校教师应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行为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学校要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应经常保持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同师傅了解实习生在工作岗位的表现,及时反馈,严格要求,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定期要求学生撰写实习小结,总结近期工作的情况,保持优点,努力寻找不足,并予以积极地改正。

(四)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服务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遵循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同家长进行联系,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形成立体网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总之,对学生的教育,学校、家庭与社会要形成合力。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中长辈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起着熏陶作用,也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学会做人方面起着示范作用。学校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给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社会是家庭、学校的延伸和拓展,因其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有利于未成年人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学校养成教育是未成年人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养成教育具有内容系统性、途径方法综合性、管理规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提高识别、抵制和消除社会、家庭中不良因素的能力。学校养成教育在未成年人素质养成中具有主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朱增蕴,朱敬远.中职校与企业职业道德育之比较[J].思想理论教育,2003(Z1).

[4]刘润生.开展职校生的就业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5(2).

[5]柯淑珍.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5(2).

[6]张世友.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的势与导[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

[7]赵忠洁.提高职校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4(30).

[8]张丽君.中职校<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福建轻纺,2004(9).

[9]吴昌盛.职校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态度消极析因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1999(2).

[10]胡斌成,谢朴园.台湾职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2003(Z1).

[11]杨峥嵘.把握中职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J].机械职业教育,2004(8).

9.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九

-----班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汇报材料

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朱有峰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是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的一段话。是的,对于好习惯,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好习惯就会根深蒂固。而坏习惯如果开了头,每重复一次,缆绳也就会粗一些,以后要去掉就困难了。我们教师就是要把学生好习惯这根缆绳缠上一股股新索,使它变得越来越粗。

本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培养学生学会宽容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我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学会宽容:

1.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多数学生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就采用“换位思考”,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设想,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2.教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会犯错的时候。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是人性的必然,我经常教育学生要理解他人,不要求全责备,只要同学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事事计较。班上秦涛、王金强两名学生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为班级抹了不少黑,学生们都埋怨他俩,我常常引导学生,多原谅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宽容和理解的机会,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会使自己觉

得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我和同学们的宽容下,这两位同学近期的表现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们都明白了:“宽容是友谊的开端,快乐的源泉。学会宽容,用真诚待人,你必定会陶醉于友谊的醇香中。学会宽容,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更为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能永远快乐。”

(二)培养学生要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是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不会倾听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倾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训练。

1、首先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我在平时对学生提要求时做到了不会随意重复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因为如果把一个要求反复说上好多次,长此以往学生就习惯了,第一次听不到也不要紧,反正老师还会说好多遍。我在提出问题或要求后,观察学生的执行情况,对那些由于没有认真倾听,而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要明确地指出这是由于没有认真倾听造成的。对认真倾听的学生要给予肯定。

2.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老师必须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在班级中,不管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管是口齿清晰的学生,还是发音模糊的学生,我都能做到耐心倾听他们的发言,尊重他们的见解,不断章取义,欣赏学生的想法,中途不打断他们。

3.给学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细化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1)倾听时要注视老师或同学的眼睛;

(2)倾听时不打断对方的话,把对方的话听完;

(3)集中注意力聆听,要能听懂对方的意思,并能与自己的观点比较,等对方说完后再提出问题,或纠正错误。

伴随着明确的要求,学生会在课堂上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安颖是个会学习的学生,因为老师讲课时,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老师。”,“很高兴,我们大家都认真倾听了高科宇的发言”,“很好,王蕴贺同学刚才边听讲边进行了思考!”„„不断地意识强化,一种关注“倾听”的氛围悄然在班级中形成。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建立规范、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出台班级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规范。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等。个人卫生:保持指甲、手、脸、衣服的清洁,发型要合乎学校的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等。

2.明确责任、奖罚分明:卫生习惯其实也是一个学生责任心的一种体现,但如今的孩子大多独生子女,责任心不够强。针对这一点,我便将卫生任务分工到位,让每个学生明确责任。我把值日生工作安排细致,将每项任务如:扫地、拖地、倒垃圾、擦黑板、擦门窗、卫生区等,都分配到具体的同学,哪里出了问题,就找到哪个学生,这样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生的任务明确了,责任也就到位了。

3.身教重于言传: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做不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在社会中,我是一名义工,经常利节假日及周末从事环保志愿服务工作,有空闲时我会拎起一只环保袋,跟随我的团队,深入各风景区捡拾垃圾,或深入大街小巷、公交站点清除城市牛皮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市民做环保宣传。每次活动,我都将自己的活动轨迹及活动图片整理出来,以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在学校、在班级中如果发现地上有垃圾,我即随手捡起,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无声的力量,渐渐地,教室内外的垃圾越来越少了,随手捡拾垃圾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教室内外时刻保持干净整洁。

(四)培养学生勤于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孔子对反思在成长中重要作用所作的阐述。我也给学生提出了每日反思六个问题的要求:

(1)反思自己今天的时间充分利用了吗?

(2)反思今天课上我积极动脑了吗?

(3)反思今天的作业独立完成了吗?

(4)反思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吗?

(5)反思今天帮助过他人吗?

(6)反思今天的行为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自己说服自己,战胜自己,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10.学校教师习惯养成教育讲话稿 篇十

大家好!

我校经过四年“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学生的精神面貌,学风以及校园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好转,广大学生也逐步的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今年又迎来第五届“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月”,如何把“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落在实处,我讲几点:

今年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省教育厅此次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全面”和“三个还给”,即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在我校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上,也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在没有“把时间还给学生”前,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采用“填鸭”、“烙饼”法,学生虽然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但毕竟学生“吃了”、“饱了”,虽然不健康,他也在成长。如今学生时间有了,让学生自我去找食,可是我们学生没有能力找到食物,甚至挂在嘴边他都不嚼一口,更别说消化吸收了,其后果可想而知!我们怎么把能力还给学生,达到全面培育合格学生教育目标?残酷的现实直逼心里防线了,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哪一届、哪一班学生的养成教育抓得好,那这一届、这一班出的优秀人才就会多,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会高。他们到社会上成了有用的人才,也仍念念不忘学校、老师对他们的教诲。实践证明,重视养成教育的教师才是最聪明、最优秀的教育者。他不但给自己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也给下任教师开辟了良好的工作前景。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单靠学科成绩来显现,行为习惯更是最直观的表现。学生能否成才,既有智力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习惯养不成,一切皆不行”,有实验证明:许多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相对落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除了特殊的超常学生和弱智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 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哈尔滨有一个老教师,三个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三个学生说我们一定要送您一个很好的礼物。老师说我非常需要你们的礼物,但是不要花钱,我跟你们三个每人要一样东西,我希望你能够把你三年的课堂笔记送给我?跟第二个人说,你能不能把你三年的家庭作业送给我?对第三个人说,你能不能把三年做的卷子送给我?他们说,我们回家整理出来,都送给您。然后老师就研究孩子的作业、笔记、卷子,结果发现了秘密。课堂笔记做的是有条不紊,详略得当,眉清目秀,卷子推理的非常严谨。所以这个老师就发现,孩子的学习好最关键的是学习习惯。哪些习惯呢?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四个基本的习惯就能决定孩子学习好。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任何事,处处讲习惯,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作为校长和老师,我们不能给学生地位、荣誉、职业和金钱,但我们可以给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学生一辈子都需要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几年的文化课知识,而是今后几年、几十年,以至于一辈子怎样做人,怎样学习和工作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习惯。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所以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抓素质教育,我们要向习惯要质量。

我校确定了“以体育工作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健体、生活、行为、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办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健身习惯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以点带面,通过健体习惯的迁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如今“全程音控课间操”、 “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冬季长跑等活动开展,不但对学生进行了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而且凸显了冶基中学的办学优势,形成冶基中学的办学特色。下一步更要把“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全面辅射、整体推进。

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品质的培养【学会做人】;(2)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学会求知】;

(3)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健体】;(4)交往素质的培养【学会办事】。

我校推行“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不求大、全,关键是要落在实处,今年从“敬、静、竞、净”做起,狠抓自习纪律、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作业完成情况、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校要对各班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评比。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自评与互评。烟台市将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给每个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高中招生计划按要求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分配比例要逐步提高,达到统招生招生计划数的85%以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前途命运,我们就要如实的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各学科要对学生按能力分类,每节课要进行不同难度的达标检测,填好记录表,不求会多少,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彻底扭转老师辛辛苦苦备课、授课,学生没有良好学习习惯,课堂上滥竽充数、浑水摸鱼,课后连作业都不能独立完成的局面。属于老师的时间少了,我们就只有高效,对学情每节课都要掌握。每节课就是个点,每学科就是线,加上其他良好文明习惯就组成面,面就组合塑造成一个合格的冶基学校学生。

11.养成教育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篇十一

一、实施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方法过于单一,以灌输为主,缺少创造性和真情实感,无法触及学生丰富多彩而又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学生成了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只有养成教育才能摒弃过去人管人的做法,加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完成学生的自主管理,营造和谐课堂、和谐校园。

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的溺爱、娇惯和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影响,自我约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但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口头表达能力、表现欲都要比过去的学生强得多,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群绵羊,任意摆布,那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压抑学生向上的进取心。教师要充分地相信、依靠学生,大胆地把班级管理工作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师只要起好点拨的作用,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管理工作中,有少数教师管理效率不高,许多工作都由班主任包办,学生整天忙于学习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由于班主任总是冲在“第一线”,班委会、团支部的作用被削弱。结果是: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管理效果却一般。学生在班主任面前一种模样,班主任一走又是另一幅景象,这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教师的管理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管理,在德育管理中实施养成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管理最为紧迫的任务。

二、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及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实施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1.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群体,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冲击。诸如爱惜粮食、爱护公物、语言文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基础性文明行为,本是中学生应当身体力行的,但是如今不少中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减弱了。这种基础文明滞后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来自生活的,更多的是属于教育自身。对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实行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以及英雄人物的楷模激励。如教育学生爱国时,可讲述五四运动事迹等。此外,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也不可低估,身教重于言教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所得出的至理名言,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夕相处,再加上教育者的威信影响,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受教育者模仿的对象。因此,教育者要时时处处注重言行、举止、仪态,使之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其次是制度约束。制度约束指通过执行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得到锻炼。依据学生在校的情况,可师生共同制订和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班级集体制度、学生德育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要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要善于抓住初中学生行为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要求。只有长期持久地执行制度,学生才会不断矫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依据正确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是强化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宣传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百说不如一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复进行行为训练。德育应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

总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这样,才能使学生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行为习惯。

2.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教育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人们以“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这里的“德”,就是“思想品德”,就是我们所说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人才的精神面貌是由思想品德和知识才能两方面构成的,所以用“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在“德”与“才”两方面,“德”起着统帅作用,是人才发展动力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所以将“德”放在“才”的前面,“德”是首要标准。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首要任务。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也是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所要求的。青少年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不断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既易于接受学校的正面教育,也易于受到社会错误思想、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此时加强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打好思想品德的基础,不仅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意义,而且对于提高自己抵制错误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能力,保证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健康地成长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种逐渐变化的过程,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每个人都应当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都应当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和小恶,经过数量的积累,就会变成大善和大恶。许多不良的品质,往往都是从小的坏事开头的。诸如平时说话不注意语言文明,生活中不拘小节,随便动用别人的物品,不注意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起初,这些可能是小的瑕疵,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就可能酿成大的品质缺陷。等到形成一种坏习惯之时,再来纠正就会十分困难。因此,每个人都应当在每件小事上用道德规范与准则来要求自己,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而大多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依靠课堂这一阵地。

它的培养小至上课的一个坐姿,大至学习某类固定课型的学习方法,我们都要求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上课时,如果有学生开小差,任课教师应有意识地、采取适当方法予以引导;有同学做小动作,教师应边讲课边下意识地走到该同学身边,直至其专心听讲。学生听课过程当中,我们最要注重培养的是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专心与否,我们用举手率来衡量。一堂课下来,根据学生举手次数多少来判断其上课听讲专心的程度。有了指标,学生自然就有了积极性。有了积极性,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就不难培养了。

其次,重视培养学生作业清楚认真的习惯。对错题和不清楚的作业要求重做这当然是必要的措施,也是对每位学生的普遍要求。对一些脑子灵,因好动,做作业只图速度,不求质量,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低级”错误的同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以求得最佳效益。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要求学生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惯,并用良好的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它;其次要落实具体措施;最后还要做到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明确指出:“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说养成就能养成的东西。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既有阶段性,又有侧重面。即在某个阶段主要解决什么不良学习行为或形成什么良好学习习惯,我们都有一个侧重,以便取得最佳效果。

三、养成教育有助于建设良好的校风

加强校风建设,必须重视养成教育,德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付出创造性劳动,养成教育才能收到实效,校风建设才能跃上新的台阶。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要求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要有爱心、恒心、耐心,充分认识到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是建设良好校风的前提。而良好的校风,是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在师生中发挥感染熏陶的影响作用,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激励向上的促进作用,维护秩序的约束作用。良好的校风是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性的动力源泉;是激励师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向心力,是加强团结、统一意志的凝聚力,是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推动力,是鼓舞斗志、勇往直前的战斗力。所以,在学生管理中,我们要逐步使教师由管理的“控制者”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者”,全程贯彻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优化、整合德育管理的各个要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善待差异、激发潜能,重点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使德育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实施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之内化成学校良好校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2.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十二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企业特色, 这对习惯养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出既具有一定专业技能, 又具备一定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 在教会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同时, 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受我国招生政策的影响,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相对比较薄弱, 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从而实施起来必然有其特色, 结合多年班级管理的工作经验, 谈谈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

树立正确的态度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 把教会学生摆正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把习惯养成教育和技能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 教会学生尊重教师

要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改掉陋习, 培养良好习惯, 首先要教会学生尊重教师, 认真听取并接受教师的观点, 避免教育实施过程中产生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因此, 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把教会学生尊敬教师放在首要位置, 在全校掀起尊师为荣、欺师为耻的整体氛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通过日常学习、生活, 全方位贯彻尊师重教意识, 如教育学生遇见教师主动问好, 安排执勤班级在学校门口、教学楼门口欢迎教师等。

(二) 教会学生正确对待他人

习惯的养成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中的, 这些事务都掺杂着对他人的态度, 学生自我习惯的养成也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 有时往往是教师千言万语, 不抵学生一句。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立的, 而是与他人、社会紧密相联的。作为在校的学生, 他们同时又担任了不同的社会角色。教师要教育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 教会学生与他人相处, 不仅要做到让他人接纳自己, 同时又不丧失自我个性的发展, 做到对自己满意, 对他人满意。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出具有高知识、深学问的学生, 而且还要培养他们成人的必要品质, 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成为社会主力中的一员。因此, 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他人, 找回真实自我。

(三) 教会学生冷静、客观分析问题

把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事态度放在首要位置, 让学生形成态度决定一切的共识, 培养学生冷静分析、客观评价、勇于担当、敢于改正的习惯, 如对于学生发生纠纷, 产生矛盾, 造成打架斗殴, 甚至群体性事件, 要让学生端正态度、摆正心态。让学生领会:面对问题, 就是摆明态度, 态度一变, 问题不见, 态度一变, 方法无限, 态度彻底改变, 奇迹定会出现。

二、落实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行动

落实具体行动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具体行为反复教育, 反复训练, 从而使学生改掉不良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把习惯的养成落实具体行动中。

(一) 通过培养好习惯来改掉坏习惯

习惯养成教育把教师工作重心定位在实际行动纠偏上, 反复的良好习惯培养训练是改掉陋习的有效途径, 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如学生卫生习惯不好, 总是乱丢乱扔、内务整理不齐、个人物品乱摆等, 对于这些问题只需组织班委负责监督, 让卫生习惯不好的学生反复做卫生即可, 让他们在实际做的过程中体验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和优美环境下生活、学习的心旷神怡。

(二) 实事求是, 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

教师往往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说少了怕教育不到位, 说多了怕学生嫌烦而适得其反。其实, 在学生端正态度的前提下, 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 在这里有一个标准:“话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正比;“行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反比。也就是说, 小问题, 多做少说;大问题, 少做多说。

(三) 落实行动的有效监督

没有监督的行动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更会使整个习惯养成教育形同虚设, 因此, 在行动教育的具体规划中, 要实现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 要科学、合理设计方案, 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任何不良行为都是要通过具体行动来弥补的, 在纠正训练中养成习惯, 同时, 在初期行动教育的时候要不打折扣, 要注重小事, 逐渐推进。

三、建立健全、规范的考核制度

规范考核制度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 把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行为的每一个环节中, 贯穿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空间, 做到处处有制度标准、时时有考核检查、事事有反馈整改、人人有提高完善。

(一) 健全制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制度对学生是一种约束, 一种引领, 是学生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 他们惰性比较大而自制力相对不够, 如果没有有效的强制性约束可能会使他们的陋习不改。建立学校、系部、班级不同层面的规章制度, 建立常规检查指标体系, 礼仪规范、文明用语规范、教学楼管理规范、文明寄宿要求等常规细则, 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在建立制度上, 学校制度把握方向, 系部、班级制度把握细节, 学校制度体现全局、权威, 系部、班级制定体现人性、易实现, 尤其班级制度既不能太苛刻, 也不能太泛于表面, 在班级制度的执行中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 做到每位学生既是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 个个都是班集体的主人, 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 树立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由于他们自觉性、积极性都不是很高, 所以要在经常性教育前提下, 借助榜样的引导, 如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常规管理先进班级、德育先进个人、文明使者等榜样力量, 引导学生形成向优秀学习, 并通过各类评比、表彰、宣扬, 扩大优秀事迹的榜样示范作用,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 评比考核

加强日常规范的检查、反馈、整改、考核, 根据常规检查指标, 明确常规要求, 借助学生军事训练、新生德育实践课、政治学习、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思想政治课等日常考核评比向学生注入习惯。如在食堂、充饭卡窗口设立“一米线”, 培养学生排队的习惯;在教室、实训室严格考勤培养学生惜时守时的习惯;在宿舍、教室、校园公共区域加强卫生检查、考核, 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等。

四、善用赏识与激励手段

赏识与激励是有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方法之一, 具体来说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 要贯穿教师赏识的眼光、激励的言语、肯定的姿态。把赏识激励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一) 赏识激励是教师强有力的武器

教师教育要春雨润物, 对学生多赏识激励。心理学研究实验表明, 人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 其能力发挥是之前的两倍甚至更多。职业技术学校寄宿的学生远离亲人, 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 教师应主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 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他们也会主动接近你, 倾吐自己的真情实感, 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引导和教育。

(二) 激励制度要覆盖“差生”

进入学校之前, 大部分学生有被教师忽视的感觉, 他们的内心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和鼓励。部分“差生”往往是行为习惯特别差的学生, 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自信心。因此, 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有不良习惯而放弃对他们抱以肯定的目光, 放弃对他们给予赞美的言语。相反, 对于“差生”, 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 他们往往更加容易破罐子破摔, 教师要转变观念, 因材施教,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孰不知亲其师则信其道, 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自省、自悟, 才会真正产生实足的效果。

(三) 创新机制, 实施群体赏识激励

没有完美的个人, 只有完美的团队, 这也是企业文化的精髓。职业技术学校更要关注团队教育, 通过团队的自我纠偏、自我完善功能, 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创设群体赏识激励机制, 能有效地提升班级凝聚力, 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 从而达到学生自觉管理自己的圆满效果, 如制定班级加分标准、班级常规管理奖励标准、违纪整改补偿办法等, 鼓励集体自我完善。

五、体现个性尊重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相结合理个学生的个性发好相处, 他们同时又担任了不同的社会角色。体现个性尊重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 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学校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只有尊重个性, 才能发展个性, 才能培养创新型职业技能人才。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 所受的教育不同, 决定了学生有多种多样的个性, 只有尊重他们的个性, 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 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

提倡个性尊重, 并非不要严格的管理, 严格管理是实现尊重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我们怎样“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仍有个别学生我行我素。因此个性尊重必须和严格管理相辅相成。只有严格教育才能为尊重教育提供纪律保证。只是要注意, 严格教育也要坚决把个性尊重贯彻其中, 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笔者希望通过若干年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 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做法、创新方法, 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应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特点的习惯养成教育之路, 真正有效、务实的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菊良.高职院校养成教育实施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4 (11) .

[2]钟品妍.关于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03 (12) .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13.学校养成教育誓师大会校长讲话稿 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为了进一步认真贯贯彻落实《XX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并把我校养成教育工作继续向前推进,特在此召开XX学校进一步深化养成教育誓师大会。多年来,我们在教学上一直致力于学案导学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突破性的提升,可是这样成绩的取得难道仅仅是教学上的改革所带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和我们坚持的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不开的。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十二种具体的心理因素所组成(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

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坚持性、自制性、独立性。)简称三个短语、三感、三心、三性。所谓非智力因素培养,就学校而言是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应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能够对学生的智力有综合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增长。

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功能看,智力的基本功能是认识功能,主要解决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功能概括起来具有以下六个作用:

1、动力作用;

2、定向作用;

3、引导作用;

4、维持作用;

5、调节作用;

6、强化作用。一个人一旦确立了远大的动机,并在广泛而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驱使下,必然能坚持不

懈为之拼搏,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是非智力因素极好的表现。其实智力的本身并没有积极性可言,智力的积极性只有通过非智力因素来调动。如果我们把智力比作月亮的话(它本身并不发光),好比非智力因素才是太阳,它才能使月亮发光。我们周围确实有不少智商较高的人不能成才,关键在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太差。集中表现在没有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对任何事都无所谓缺少兴趣和热烈的情感,更为普遍的是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就退缩,行为习惯差,缺少独立的性格。相反,往往有一些智商并不高的人,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极好,故而能够成大器,这样事例生活中并不难找。

我们从成语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例证:如滴水穿石、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愚公移山等,都是强调非智力因素的重要。

清代彭端淑写过一篇《为学一首示子侄》的文章,已选入中学课文,文章

以四川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作比喻,生动扼要地论述了智力(“聪”“敏”与“昏”“庸”)和非智力因素(“力学不倦”、“奋发向上”与“屏弃不用”、“自甘失败”)的辩证关系。作者指出:力学不倦,则天资历(智商)不高的人也会突破“昏”“庸”的限制而有所成就;反之屏弃不学,即使天资很高(即所谓“聪”与“敏”)的人,也会元济于事的。

事实上通过对我校以往逐步进步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的个案分析,这些学生大部分都能够长期、认真、积极的参与学校组织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并且表现的非常优秀。这说明养成教育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同时,在未来社会中,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并不单纯表现在会考高分上,培养创造力比培养学生考高分要重要得多。所以养成教育是否能真正的得以落实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今天的誓师大会,我们要把我

校的养成教五项工程扎实、深入的向前再推进一步,逐步向我们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即我校的校园精神“海纳百川,自强不息”所靠近。

一、净化亮化工程:通过这项工程的开展,我校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明显增强,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人人都在为打造漂亮整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而努力。上学期在我们进行紧张的全校规划施工建设时,王局长在末事先告之的情况下,与**金市长来我校视察施工情况,当走进我校学校大厅时,**金市长当时曾发表过这样一句感慨:这个学校在风沙大,施工建设繁多的情况下,学校正厅居然一点沙尘没有,这种卫生管理是我第一次见到。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却是对我校养成教育成果的一种肯定。

本学期我们这项工程向前推进的目标是:减少大型扫除次数,培养全体学生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跑步课间操工程:

通过跑步工程的实施,我校学生现在上课时注意力较以前更加集中,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面对难题时不再轻易说放弃,自信心增强很多。现在我们学生已经通过这项活动养成了爱锻炼的好习惯,学生不仅在学校积极参与跑步活动,而且在假期有大部分学生依然有着跑步的良好习惯。

本学期我们这项工程的推进目标是:增加跑步距离,加大对学生自信心和耐久力的培养。

三、文明礼仪工程:通过这项工程的开展,现在我们的学生打架斗殴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衣衫不整的少了,整洁大方的多了;脏话骂人的少了,文明交往的多了;乱跑乱闹的少了,文明行走的多了。取得成绩最明显的就是学生的仪容仪表,现在我们全乡1000多名学生都能按学校的仪容仪表规范保持学生发型和穿着校服。

本学期这项工程的推进目标是:根据实施方案中的阶段性目标,对学生进

行更符合年龄特点的阶段性文明礼仪规范培养,即到那个年龄段就让学生掌握这个年龄段应该知道的文明礼仪标准。

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通过近一年来的活动开展,我们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课上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更是有所提高,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的道德情操指数明显上升。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在平时的写作中居然能用到古诗文篇目中的经典词句,增加了学生在写作时引经据典的能力。

本学期这项工程向前推进的目标是:改变学生背诵时喊背、唱背、无节奏韵律的背诵情况。通过对学生背诵技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有节奏、有韵律的进行诵读,能正确的断词断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经典诗文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传统文化的真正韵味,提高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写字工程:通过近一年的写字教学的开展我们学生性格多数变得沉着、稳重,课堂上听讲的耐心有所增加,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浮躁的情绪有所递减。而且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具备了基本的写字技能,对中国的书法艺术能有大概的了解,懂得了写字对人一生的益处是什么。

本学期这项工程的推进目标是:让学生能在其它学科的书写中能用写字课上指导的书法字体进行书写,让学生对写字教学更有亲合力,同样也加深写字教学所带给学生品性修养的提升。

最后希望我们全体师生能按上述目标,积极认真的参与到养成教育五项工程中来,让我们来共同享受养成教育创造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完美结合所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吧!

14.技工学校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十四

关键词:技工学校教育,学生,改革

技工学校教育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企业管理方式现代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产物, 它是以社会、经济现实和技术未来发展趋向需求为导向进行中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培训模式, 并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主线, 以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输送中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来构建教学体系的教育模式, 其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具有导向性, 因此具有自身鲜明的教育特色。

一.目前我国技工学校教育的现状

(一) 招生难、分配难

自一九九七年以来, 国家对各类学校毕业生不包分配, 实行供需结合, 自找出路全面推向人才市场的政策, 过去那种统招统分配的政策已不复存在;加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鼓励参加中考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从而导致技工学校出现了招生难, 分配难的局面。这是一个另现存学校最为头痛的共性问题。招生难, 犹如工厂没有生产原料;分配难, 犹如工厂产品没有销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劳动预备队伍受教育的选择权增大, 但技校的办学自主权还受到限制, 导致技校教育缺乏动力。在招生上, 仍然采取计划招生的方式方法, 由于技校教育并不具有优势, 初中毕业生可以在普高、职高、中专、技校之间作自由选择, 特别是普通高中、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后, 技校生源呈下降趋势。

(二) 教育模式严重失调

前些年, 由于重理论, 轻实践, 停留在陈旧的教育模式中, 不重视学生实践基地方面的建设, 造成理论教师、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严重失调;学生实践课时的严重不足, 导致培养和提高学生生产技能方面严重脱节。长期以来, 技校主要为所属部门和国有企业培养技术工人, 造成专业结构不合理、领域不够宽。随着国有单位用人需求萎缩, 其它多种经济形式用人需求增加, 二产结构调整和生产工艺提高, 三产份额增大, 使得一些技工学校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因此而停办。

在教学方法上, 很多职业技工学校在教育上大多仍以课堂灌输为主, 大部分老师简单地针对课本讲解技术、工艺、原理, 缺乏必要的实验和实习手段, 使学生难以对所学的技能、技术产生直接的感性认知, 使其很难对所学习的技术及专业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和难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这也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课程设置上, 不少课程知识陈旧, 尤其是应用性的专业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教学教材更新的速度慢, 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而且有些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严重脱节, 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和服务的实用性需求,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不相一致。

(三) 生源素质下降

由于招生难和学校间的恶性竞争, 使得所招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大幅下降, 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的现象, 以至于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较好的展开,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校毕业生文化素质、劳动素质较低, 一旦走向社会, 自谋职业能力和竞争力不强。

二.技工学校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其分析问题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新方法, 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针对技校生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不断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建立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课程体系, 改革传统的分割重复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内容, 文化基础课、基础理论课、以及专业理论课可以依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和各专业的不同以及相关职业取向的不同, 差异化教学, 以实用为原则, 够用就行。注重实习操作、实验、实践的教学, 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 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把讲授、动手操作、辅导、自主学习集合起来, 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技工学校的教育学习只是入门, 是基础性的, 学生毕业后要进一步适应企业需要、工作岗位的需要, 适应技术更新的速度, 就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自学能力, 在校期间学校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培养其良好的自学习惯, 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体系中有意识的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如: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社会交往合作的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充分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综合素质, 体现出技工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色。

(二) 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 最终都需通过学校及教师落实到学生的身上, 技工学校教育的特点都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这就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这一实际, 一方面学校应当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队伍, 在保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 通过与企业的互动关系, 对教师进行再培训, 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 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 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与学历水平的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这样不仅可以充实教师队伍, 还能把最先进的、最前沿的、最实用的技术与知识带给学生, 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某一职业岗位有最直观的接触与了解。

(三) 拓宽技工学校学生的就业途径

毕业生就业是直接关系技工教育生存和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而毕业生的就业及环境是解决技校生源的关键因素, 是报读技校选择学校的主要条件, 而学校合理配制以新经济增长点而设置的“复合型适销对路”的技术工种, 是拓宽和适应市场引导毕业生就业的必经之路, 毕业生就业是办学各环节的源头,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 是理顺办学环节关系, 增添办学活力的必然, 对用工的市场信息的储备, 招生、升学、联系就业及市场调研, 是达成就业的反馈。技工学校实施用工后劳动保障信息反馈制, 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绝, 增加技工学校推荐就业承诺制的“含金量”, 重塑技工职业化教育的辉煌历程。

参考文献

[1]方列, 姜敏, 潘海平, 王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现状调查[J].半月谈, 2004, (2) :12-15.

[2]何锦发.现代技校班主任培训教程,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1)

上一篇: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美发与形象设计技能比赛工作总结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