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2024-09-10

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精选14篇)

1.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篇一

南宁市2014年中考命题范围与要求

南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为依据,根据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要求,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考试命题原则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全面检查初中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

二、试卷赋分难度

各科试卷赋分: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其中听力30分,笔试9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思想品德和历史100分(其中思想品德60分,历史40分),体育30分。

各科试题平均难度:数学、物理为0.65±0.03;其他学科为0.70±0.03。各科试题的较易、中档、难题比例为6:3:1。

三、考试形式时间

考试形式:所有中考科目均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考试时间:语文150分钟,数学、英语、思想品德与历史120分钟,物理、化学90分钟。

四、考试能力要求

(一)语文科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八、九年级)为主要内容,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语文实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考查,扎实、有效地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积累与运用——着重考查语文知识积累、认知、辨析及实际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2.现代文阅读考查——要求根据文体特征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能整体感知阅读文本,正确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思路,并进行分析概括;领会关键语句在文中表达的意义和作用,能陈述自己的看法。了解文本中的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对文学作品具有初步的欣赏能力,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阅读材料的选用不局限于课内。

3.古诗词鉴赏和浅易文言文考查——重在记诵积累和理解大意,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较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重视语言品味,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形象。文言文阅读材料注意难易适度,讲究思想性、人文性,取材兼顾课内课外。古代诗词的考查内容不超出教材范围。

4.写作能力考查——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能根据需要确定表达内容,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运用恰当,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书写及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卷面整洁,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二)数学科

在考查学科内容的同时,重视对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关注对教材例题、习题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包括对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能够结合实际背景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本身的意义进行理解和应用。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题型,体现数学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当控制题目数量,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

(三)英语科

在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突出体现英语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和交际性,力求体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注重考查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四种语言技能以及灵活运用语音知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能力,加大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的选用不局限于教材。听力测试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物理科

在考查科学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各种能力的考查。既注重考查学生对课程的三维目标的掌握,又注重加强对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初步信息收集处理等能力的考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物理问题,并对一些物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适当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试题将列出部分物理公式。

(五)化学科

立足于教材,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化学实验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对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信息数据处理能力等的考查;关注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关注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试题适当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

试卷附部分相对原子质量。

(六)思想品德和历史科

1.思想品德学科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教版思想品德教科书为主要内容,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体现时代性和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

2.历史科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教版历史课标教科书为主要内容,着重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历史与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并具一定的人文性和开放性。

五、命题范围和试卷结构

(一)语文科

1.命题范围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八、九年级)为主要内容,阅读部分加“*”号的自读课文不列入阅读考查范围,但自读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可以在考查中出现。

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专有名词概念术语不列入考试范围。

2.试卷结构(满分120分)

全卷由卷Ⅰ和卷Ⅱ组成。

卷Ⅰ为选择题,赋分30分。包含积累与运用、课内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卷Ⅱ为非选择题,赋分90分(含作文50分)。包含课外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默写、综合题、现代文阅读和作文。

(二)数学科

1.考试范围

以国家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所规定的第三学段(7-9年级)的课程内容为考试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的全部内容为考试范围。

2.试卷结构(满分120分)

全卷由卷Ⅰ和卷Ⅱ组成。

卷Ⅰ为选择题,赋分36分。

卷Ⅱ为非选择题,赋分为84分,其中填空题约占18分,解答题约占66分。考生须在答题卷各题指定的位置作答。

各知识板块的内容比例为:数与代数约占45%;空间与图形约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15%。数学活动与课题学习适量融合在以上三个部分的内容里面,不独立命题。

不允许考生将计算器带入考场。

(三)英语科

1.考试范围

(1)以《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五级对听、说、读、写的目标描述为考试标准;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7-9年级共6册书)的内容为考试依据。

(2)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语法项目表中除了标*号的项目不作为考查的知识点外,以下内容也只要求在语言材料中理解:

A、动词的—ing形式作后置定语;

B、动词的—ed形式作后置定语;

C、并列复合句;

D、直接引语、间接引语。

(3)主从复合句中的定语从句只考查who,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

2.试卷结构(满分120分)

全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共85分)试卷结构为:

一、听句子,选画面,占5分;

二、听对话,选择最佳答案,占10分;

三、听短文,选择最佳答案,占10分;

四、听短文,填信息,占5分;

五、单项选择,占10分;

六、完形填空,占15分(其中A篇占5分、B篇占10分);

七、阅读理解,占25分;

八、情景交际(七选五),占5分。

第II卷(共35分)试卷结构为:

九、单词分类,占10分;

十、补全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及上下文,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词,使对话意思完整),占5分;

十一、选词填空(从方框中选择适当的单词并用其正确的形式填空),占10分;

十二、书面表达,占10分。

(四)物理科

1.考试范围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的教材内容为考试范围。

教材中的“STS”、“科学世界”、“扩展性实验”栏目不列入考试范围。

2.试卷结构(满分100分)

全卷由卷Ⅰ和卷Ⅱ组成。

卷Ⅰ为选择题,只设单项选择题,赋分30分。

卷Ⅱ为非选择题,赋分70分,其中填空题占16分,作图题占4分,简答题占4分,实验题占20分,计算应用题占26分。

各部分知识板块的内容比例:热学约占10%,光学约占10%;力学(含声学)约占45%;电学约占35%。

(五)化学科

1.考试范围

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考试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的内容为考试范围。

教材中“化学·技术 ·社会”、“资料”、“拓展性课题”栏目的内容,化肥的简易鉴别,以及无数据计算、含字母的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等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

2.试卷结构(满分100分)

全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

第Ⅰ卷为选择题,赋分40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赋分60分,其中填空题约占26分,简答题约占12分,实验探究题约占16分,计算题约占6分。

各知识板块内容的比例为:科学探究与实验约占25%;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30%;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5%;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18%;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2%。

(六)思想品德和历史科

【思想品德科】

1.考试范围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具体内容如下:

(1)《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2)《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3)《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4)《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2.试卷结构(满分60分)

全卷由卷Ⅰ和卷Ⅱ组成。

卷Ⅰ为选择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约占36分。卷Ⅱ为非选择题(依据题意,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约占24分。

试卷内容的赋分比例:

七、八年级的内容约占30分;九年级的内容约占30分。

【历史科】

1.考试范围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中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具体范围如下: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说明:活动课不列入考试范围。

2.试卷结构(满分40分)

全卷由卷Ⅰ和卷Ⅱ组成。

卷Ⅰ为选择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赋分15分。卷Ⅱ为非选择题,赋分25分(包括①材料解析题: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提取有关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约占15分。②问答题:通过提供历史材料或创设历史情境,要求学生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和观点说明问题。约占10分)。

2.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篇二

丢分最多的选择题是第2小题。

2.下列情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

A.火线断路

B.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

C.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

D.发现高压输电线掉落地面时, 快步赶去用木棍挑开

很多学生都错选为A。

有的学生认为:架设在高处的火线断了后掉落下来, 站在地上的人容易碰到与电源相连的火线而发生触电。而在复习中多次强调过, 让人脱离触电的常用方法是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体把电线挑开, 所以认为D答案中只要木棍长一些, 把电线挑开也是可行的。

教师分析:学生对触电的实质掌握不是很到位, 触电是指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 就会有电流通过, 如果电流达到一定大小, 就会发生触电事故.照明电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学生对其掌握往往不够全面, 但应该确定照明电路也是一个闭合回路, 一旦发生断路, 电路中将不再有电流, 怎么会触电呢?而对于安全用电的原则“高压勿近, 低压勿触”, 学生或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对高压跨步触电的原理及危害性认知不足, 更不可能有亲身体会, 因此, 就错误地认为“快步赶去用木棍挑开高压线”是正确做法。

丢分较多的选择题是第3小题。

3.炎热的夏天开车行驶在公路上, 常觉得公路远处似乎有水, 水中还有汽车、电杆等物体的倒影, 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 水却消失了。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光的

()

A.漫反射

B.镜面反射

C.折射

D.直线传播

许多学生都错选为B。

有的学生认为:既然看到水中的倒影, 那必然是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而成像, 对于“当车行驶至该处时, 水却消失了”的理解, 学生猜测看得到时是车的位置高于水塘, 到了该处却看不到是因为此处的公路在水塘下方。

教师分析:遇到此类题目, 学生通常是根据记忆特例来解题的, 比如:影子, 日食, 月食——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 倒影———光的反射;折断, 弯折, 放大镜, 彩虹, 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题目中“倒影”二字巧妙地设置了陷阱, 对光学部分一知半解的学生首先联想到了光的反射, 至于海市蜃楼的奇观, 对于云南省山区的学生来说, 非常陌生, 只能从书本上比较肤浅地认识, 从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83页的科学世界中学生了解到, 美丽的海市蜃楼奇观通常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空, 但在天空中所形成的像几乎是正立的虚像, 与题目中的倒影貌似并不吻合, 因此就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了,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 让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并进一步引导他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避免一知半解, 囫囵吞枣, 结果事倍功半。同时也告诉教师, 即使是科学世界中的知识, 也要让学生有所掌握。

丢分较多的选择题还有第4小题。

4.用高压锅烧水, 拧紧锅盖后水温缓慢上升。在水烧开前, 锅内水的 ()

A.体积变小

B.内能变大

C.密度变大

D.比热容变小

有的学生认为: (1) 水在加热时必然大量汽化, 水的体积必将变小, 水面上的气压不断增大, 高压下水的体积也将变小, 故错选为A。 (2) 在高压下的水密度应该更大些, 故错选为C。

教师分析:这个题目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初中物理, 学生首先应该意识到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与温度无关。其次, 物体普遍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水烧开前, 锅内温度升高, 水的体积就会增大, 而水的质量一定, 则密度自然就减小了。物体内能的变化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物理问题, 尤其是在物态变化发生时物体内能是否变化, 学生普遍觉得很难理解。同一物态下, 同一物体的内能只与其温度有关, 加热过程中, 温度越高, 物体吸热, 内能自然就越大。在整个过程中, 需要抓住题眼, 研究的时刻是水烧开前, 此时的汽化现象完全可以忽略。学生错选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高压锅的工作原理了解不多, 对于水烧开前汽化不会太明显, 锅内压强不会太大的原理认识不清,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多观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各种现象, 并用所涉及的相关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除了以上3个选择题丢分较严重外, 第1小题也丢分较多, 丢分的主要原因是:现在使用的新教材把轮轴这一知识点放入“科学世界”中, 属于了解层次的知识点,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滑轮组) 、轮轴、斜面四种类型, 知道生活中常常利用轮轴来为人们省力, 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缺乏深入研究, 忽视“科学世界”, 没有深入透彻地给学生解析, 学生也就不知道方向盘是一个省力杠杆, 故错选了C。6、7、8三个小题也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要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才能得分, 一些基本功不太扎实的同学也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丢分。可见, 八个选择题个个考课本, 题题抓基础, 却又到处是陷阱, 这也正体现了中考物理注重考查学生能力这一大亮点。

丢分最为严重的还有综合题中的第25小题:

电信公司机房接到某用户反映, 他家的电话不能使用。经过机房人员初步测试, 判断为接入该用户的电话线某处短路。为了确定短路的具体位置, 机房人员利用测量仪器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已知电话线由两根导线并排而成, 该用户家到机房的电话线长5 km, 设单根电话线每米的电阻为3×10-3Ω, 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12 V, 电流表示数为1 A。若只考虑电话线的电阻, 求:

(1) 该用户家到机房单根电话线的电阻值;

(2) 短路位置到机房的距离s;

(3) 测量时电路消耗的功率.

部分学生认为:无论是从题目中“已知电话线由两根导线并排而成, 该用户家到机房的电话线长5 km”的描述判断, 还是从图中观察, 用户家到机房的电话线是两根的, 单根电话线的长度显然只能取2.5 km, 对于答案中为何要取5 km实在无法理解。

教师分析:这道题学生在对题意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实质上是一种思维的定式问题, 如果题目只是笼统地说电话线长5 km, 自然就意味着单根电话线长度为2.5 km, 但是用户家到机房的电话线, 而不是用户家到机房再到用户家, 理清这个逻辑, 就能准确判断题意所提及的5 km指的就是单根线的长度, 不会产生理解方面的歧义。这实际上考查了学生阅读题目时的细心程度和思维的灵活变通性, 防止思维定式。

教师眼中能够轻松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眼中却会出现许许多多不同的解释, 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错误,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很难做到全面分析, 准确解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把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落实到位, 让学生真正弄清解答具体问题的关键所在, 能够灵活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特别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在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耐心细致地做好教师的每一项辅助工作。

3.2014年中考物理缺陷试题分析 篇三

1联系生活,不切实际

例1(湖北)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度,它是[CD#3]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CD#3]。

我们首先普及一下有关眼镜片度数的相关知识。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视力缺陷是很普遍的情况,现在学生群体中近视者很多,而学生对视力缺陷的认知程度仅限于知道两类眼镜不同,知道眼镜度数越高,视力越差,但是不知道度数有正、负之分。

《课程标准》对透镜的要求是“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并且还举例说明“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们的教学也只是需要学生了解何种视力缺陷该配何种眼镜而已。[HJ]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视力缺陷是个生活问题,本题企图贯彻上述理念。但是记忆眼镜片度数的具体含义,没有体现《课程标准》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要求。

2名为物理,实考数学

例2(昆明)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将0~100 ℃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 ℃。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 ℉(℉,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 ℉。将32~212 ℉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 ℉。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CD#3]℉。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CD#3]℃。

《课程标准》有关温度的内容标准如下:“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见,关于摄氏温标的规定,属于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而华氏温标,在教学中根本就不涉及。所以本题将华氏温标的规定叙述清楚之后,才开始发问,这从命题角度来说,是可以的。但是此题的解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问题,对于初中生而言,难度过大。而现在课程标准提倡“试题应避免故意编造以及烦琐的数学计算,加强试题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此题的导向将会使得教师在将来的教学中补充这类知识,并要求学生强记这些换算关系。这又与课程标准的要求“避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相悖。所以,笔者认为此题不符合《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3设计实验,不顾安全

例3(兰州)如图1所示,老师将废弃灯泡的玻璃外壳小心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心,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心与一盏“220 V 40 W”的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此时灯泡[CD#3](选填“能”或“不能”)发光。[TP6CW91。TIF,Y#]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心,当玻璃心发黄变红时,灯泡[CD#3](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时移走酒精灯,灯泡[CD#3](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CD#3],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CD#3]。

笔者在此实验的教学中,采用干电池供电,采用灵敏电流计检流,效果照样明显。命题者很随意地将此实验设计成家庭电路供电,根本就没有考虑安全性问题。从试题的配图中,我们看不出有任何安全措施,实验器材如何固定?但有一点,笔者可以断定,完全按照试题的方法,没有哪位老师敢于操作。

《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对于安全性有明确要求,“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试题实验涉及了家庭电路,而《课程标准》对此要求是“了解家庭电路。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鉴于此,现行教材将早期的实验“组装家庭电路”,从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删去了,连演示实验都不要求组装。也许有读者认为,只是一道中考题而已,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但是笔者认为,学生的好奇心是无法监控的,万一有学生认为中考题“有图有真相”,又有详细的实验步骤,觉得真实可信,进而擅自模仿实验,出了事故,其责任又在谁?

4控制变量,似是而非

例4(丽水)在做了“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衢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钢球A、B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B球相对于A球[CD#3],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余下部分略)。

[TP6CW92。TIF,BP#]

此题中的“同一高度”的说法与配图是不相符合的。从图2甲看似乎是两球的质心在同一高度,这样他们到达底面时质心高度不同,所以质心下降的高度是不一样的,这应属于科学性错误。当然,我们的许多现行教材,在这方面也存在同样问题,我校莫滨老师于2014年1月专门撰文对此详细分析,中考题依然出错,令人遗憾。

当然,也有地区命制了类似的中考试题,桂林卷第24题为了说明同一高度,如图3所示,就没有任何争议。根据下底面所处位置定义高度h,可以确保没有科学性错误。

[TP6CW93。TIF,BP#]

5跨越学科,答案失当

例5(曲靖)经历多年的中俄天然气进口谈判近日终于达成协议,已知天然气的热值q=7×108 J/m3,小明家完全燃烧10 d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CD#3]J,使用天然气时会闻到一股味道,这是[CD#3]现象。

试卷的参考答案是“扩散”,但是笔者的第一反应是“漏气”。当我们以“使用天然气时会闻到一股味道”为检索词,在互联网上检索时,几大搜索引擎前几条即可检索到两家相关企业的权威解释:其一是“天津市滨海燃气有限公司”、其二是“北京松下燃气灶维修服务中心”。综述如下: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原本是无色无味的,而按国家标准要求,城镇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无臭无味或臭味不足的应加臭。当用户在用天然气时,一旦有泄漏出现,立刻就能闻出来。欧美普遍使[LL]用的四氢噻酚作为臭味剂,能完全燃烧而且无害,不残留含有异味。闻到异味,大多是由于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产生废气外溢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天然气泄漏引起。

试卷命题的一条原则是答案应该具备唯一性,当答案不唯一时,则应该按照开放题处理。很显然,本题的答案是不合理的。不完全燃烧是化学问题,天然气泄漏不能用“扩散”解释。如果将题目改为“天然气泄漏后,我们能闻到异味。”这时就应该用“扩散”解释。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其具体要求是“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交叉与渗透,研究方法的借鉴与移植。”可见,《课程标准》并不是要求我们跨越学科知识的具体内容去作答。

中考命题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是一个休止符。但是对于教师和下一届学生而言,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一线教师对其导向会做出各自的判断。

中考试题不仅要符合命题原则,也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更要符合物理原理,在科学性方面不能有丝毫差错。希望本文能得到命题者的关注,以减少上述缺憾。

4.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篇四

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全卷 42小题,满分125分(其中思想品德50分,历史50分,地理25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生答题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

试题卷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第1—12小题为思想品德试题,第13—24小题为历史试题,第25—31小题为地理试题;每小题2分,共6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卷上将正确答案代号涂黑。

【2014咸宁】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深化财税体制改革B.全面深化改革

C.推进城镇化建设D.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2014咸宁】2.2014年2月22日至23日,教育实践活动中央督导组总结暨中央巡回督导组培训会议在北京召开。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强调,要坚持从严从实督导,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

A.党的基本路线 B.科学发展观 C.党的群众路线 D.中国梦·我的梦

【2014咸宁】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对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A.它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 B.它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

C.它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D.它一定会导致人口暴涨

【2014咸宁】4.刘伟是个普通的北京男孩,10岁时因意外触电而失去双臂,但他没有意志消沉,19岁时,他开始学习用双脚弹钢琴,凭借超人的毅力和悟性,一年内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23岁时,他登上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刘伟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

A.拼搏一阵,适可而止 B.冷静分析,自我放弃

C.愈挫愈勇,挑战到底 D.自我疏导,自我安慰

【2014咸宁】5.2014年5月23日,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共判处5人死刑、5人死刑缓期2年执行、4人无期徒刑、22人有期徒刑。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看,他们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B.扰乱了社会秩序

C.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应受刑罚处罚

【2014咸宁】6.家庭是绿洲,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我们碰到困难,往往向家人求援。这说明家是我们的A.娱乐天地 B.情感栖息地 C.发展大本营 D.物质生活的后盾

【2014咸宁】7.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施行。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

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举措属于我国权利保障中的内容。

A.社会保障 B.物质保障 C.司法保障 D.立法保障

【2014咸宁】8.从2013年起,我国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体育督导结果,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这是因为

A.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B.只有学校才能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C.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D.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2014咸宁】9.2014年1月8日,监察部就5起危害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典型案例发出通报,强调保障食品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大责任,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格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用四个“最严”向食品安全问题宣战

①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权 ②有利于促进经营者依法规范经营行为

③将不再出现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④将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再受到侵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4咸宁】10.2013年8月,环球集团在多功能厅举行了团队协作与拓展训练。通过这样一个训练活动,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也让员工们明白任何一个人或部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越多越好B.集体的力量取决于其成员数量的多少

C.事业的成功主要靠个人的顽强拼搏 D.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4咸宁】11.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B.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C.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权益 D.东突分子在新疆制造恐怖袭击事件

【2014咸宁】12.2008年以来,检察机关加强举报中心建设,开通全国统一的12309举报电话,最高人民检察院和1161个地方检察院建立网上举报平台,构建了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举报体系。这有利于保障公民依法行使

A.建议权 B.立法权 C.监督权 D.决定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思想品德)第32小题5分,第33小题7分,第34小题7分,第35小题7分;(历史)第36题6分、第37题4分、第38题5分、第39题5分、第40题6分;(地理)第41题5分、第42题6分;共63分。

【2014咸宁】32.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张杨在2014年“五一”放假期间的一些生活片段:

5月1日,爸爸妈妈带我去游隐水洞、陆水湖,通过观光游览,我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的迷人。晚上陪爷爷读报纸,练书法,一天都觉得心旷神怡。

5月2日,上午在小区附近的游戏厅玩游戏,连吃饭都忘记了,真过瘾;下午和小学同学一起打麻将、抽烟……虽筋疲力尽,但我觉得非常刺激。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1)请指出张杨同学生活片段中的庸俗情趣,并说说这些庸俗的生活情趣会对张杨同学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2)请你就青少年应该如何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给张杨同学提几点建议。(3分)

【2014咸宁】33.据楚天都市报报道,2014年4月28日上午,咸宁市实验小学沸腾了。升旗仪式后,该校德育副校长洪耀明当着4000余师生的面,兑现一个月前的承诺,“只要学生们不乱扔垃圾,我就和猪亲嘴”。亲嘴的照片被发到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学生家长吴女士说,兑现承诺需要勇气,校长履行诺言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示范,让孩子们在今后都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时事政治和《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1)该校副校长的行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价值准则?(1分)

(2)你认为背离这一价值准则对我们有哪些危害?(2分)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践行这一价值准则?(4分)

【2014咸宁】34.材料一:2013年9月2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

材料二: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修订后的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将受到严厉处罚。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3分)

(2)哪些国情决定我国必须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和严厉处罚违法排污行为?(2分)

(3)为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应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2分)

【2014咸宁】35.材料一: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约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约为10年左右,到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以来几乎到了3年翻一番。与此同时,人类知识老化程度加快,一个人所掌握知识的半衰期,在15世纪为80-90年、19到20世纪初为30年,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已经缩短为5年左右。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三: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大力倡导终身教育,他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有关知识,以《终身学习持续发展》为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7分)

要求:(1)紧扣材料;(2)观点正确;(3)联系实际;(4)语言通顺;(5)字数在300

字左右。

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思想品德)第32题5分,第33题7分,第34题7分,第35题7分。

32.(1)游戏厅玩游戏、打麻将、抽烟。这些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张杨的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他的身心健康。(2分)

(2)①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②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③多参加丰富的文化生活;④提升情趣,陶冶情操。(评分说明: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3分)

33.(1)诚信(1分)

(2)①难以在社会上立足;②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③事业难以成功④产生信任危机。(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2分。)

(3)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②坚持诚实,坚持实事求是;③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要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④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要站在长远利益一边;⑤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要站在法律一边;⑥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在现实中作出正确的诚信选择。(评分说明: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得满分4分。)

34.(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3分)

(2)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短缺;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或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2分)

(3)随手关灯;及时关闭水龙头;没吃完的饭菜不随便泼掉;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用一次性碗筷„„(评分说明:答出两点,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均可给满分2分)

35.评分说明:

(1)不足200字的最多只能得3分;

(2)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文字表达清楚,即可得基本分4分;

(3)能结合材料,联系实际,有一定创新,可酌情加分;

5.2014年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篇五

每年一次的中考又快到了,今年这一届学生比去年那一届学生总体成度要好得多,但我的压力并不比去年少,所以从开学接手这个班到现在,我始终没有一点点的松懈,现在新课刚刚上完,今年的进度比去年稍微快一点,所以今年我有充分的时间来复习,算了下截止到6月10号我至少还有30节课的复习时间,所以今年我有很大的信心带领学生一起冲刺这最后的一段时间,让学生都能考到一个满意的成绩!

因为时间相对比较充足,我准备采用三轮复习的形式来复习,第一轮是以课本为主,把上下册课本的知识点理一下,同时划一些对应的题目给学生做,大概是一节课一个单元,加上讲题目大概要花上12个课时左右,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化学与文科很相似,很多知识点是需要学生去记忆和背诵的,一段时间不看不背就会被遗忘,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我还必须抽出一些时间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必要的时候我还是会想去年一样利用中午的时间来学校盯着学生,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是很自觉的但也一部分学生的主动性不是很强,必须时刻盯着他们,因为我们既要优秀率高又要均分高,这样的我话我就要照顾的所有的学生,让他们尽可能的拿到更多的分。

第二轮,我准备分模块复习,九年级化学可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构成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科学探究、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五个模块,其中最主要的是前四个模块,科学探究也是中考的难点,化学与社会发展可以一带而过,每讲到哪个模块还是要用对应的题目来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甚至是迁移和应用。这个模块估计要10个课时,这个阶段过完,我觉得学生应该拿到题目不用太多的思考时间,能很快的看出是哪个单元哪一节的知识点,做题的速度也已经有很大的提升。

最后剩下来的8个课时,我会先花一点点时间,给学生分析一下化学中考试卷的整体情况,包括题数、题型、分值等等,让学生心理有数,还有就是化学中考相对比平时简单一点,我们不能一味的做难题来打击学生或者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接下来给学生做7、8套试卷再进行两次考试,大量的做题和考试可以让学生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减少学生害怕、紧张的心理。

最后的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紧张的,可以说是用一天少一天,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我们应该更精细的备课,让学生每付出的一点时间都可以尽可能多的收到回报,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准备拿到考纲时仔细研读,复习时认真备课,所有的作业都认真看过甚至是基本综合之后才会选择性的给学生做,考纲上明确说明不考的知识点绝对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相反要考的知识点也绝对不能漏掉,我们需要有满分的好成绩。

6.2014年中考化学模拟冲刺题 篇六

考试时间:75分钟班级姓名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12N—14Na—23Ca— 40H—

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果汁B.玻璃破碎C.煤气燃烧D.湿衣服晾干

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KClO3C.MgOD. Na2SO

44.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O2B.N2C.H2D.CO

2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硬水 B.粗盐 C.生铁D.纯碱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

7.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碳原子B.氧原子C.氧分子D.二氧化碳分子

8.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9.加油站是重要的防火单位,在加油站必须粘贴的警示标志是

()

自燃物品

ABCD

10.现有5种物质:①浓盐酸②烧碱③食盐④浓硫酸⑤铁 把它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中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11.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BCD

12.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13.A.两个氢分子2HB.氧化钠:NaO

C.2个硫酸根离子:2SO4D.+2价的镁元素:Mg2+

13.下列金属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是()A.锌B.银C.铜D.铅

14.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银和稀盐酸B.铁和硫酸锌溶液C.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D.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15.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Fe、X、AgB.X、Fe、AgC.Fe、Ag、XD.Ag、X、Fe

16.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 2-

1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

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18.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B.Ca0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D.NaOH氢氧化钠烧碱

19.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6.87.4)

C.血液(7.357.45)B.唾液(6.67.1)D.胃液(0.81.5)

20.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氯化钠溶液C.铁粉D.pH试纸

二、填空题(共30分)

21.(5分)小红在实验室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1)B仪器的名称是,上面的仪器中除B、E外,她必须选用的仪器还有(填字母

编号);

(2)E的作用是,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量、、。

22.(4分)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

以采取的方法有。

③t2℃时A的的溶解度为25g,在t2℃时,向50g水中加人20g的A

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23.(4分)今有①肥皂水②食盐水③杨梅汁④白糖水⑤蒸馏水五种液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其中pH<7的是pH>7的是(填序号)。

24.(5分)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__ __色,pH___7(填“>”、“<”或“=”),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的pH(填“增大”或“减小”)。

(2)有一瓶溶液pH是4.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以用____的方法。

25.(8分)在H、O、C、S、Cl、Na、C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

质。请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2)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3)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任填一个)

26.(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2)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三、实验题(共计19分,方程式2分)

27.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钾溶液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钾的质量为.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ABCDE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钾质量实际为.

28.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

方案进行实验:

ABCDE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②。(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

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写出该装置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

是:(填写各接口字母)。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写出有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说出它的一个重要用途。

四、计算题

29.(6分)实验室有一瓶存放时间过长的氢氧化钠,其中一部分已转化成为了碳酸钠。现需用该药

7.2014年湖南怀化中考作文 篇七

谢谢你给 了我 (生命、幸福、自信、关爱、挫折、教训……)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书写及卷面占4分) 3.内容具体, 有真情实感, 不得套写、抄袭。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解题】

今年怀化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一道单纯的半命题作文。题目要求明确, 张弛有度, 从思想和内容来说, 这个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有利于学生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 既在表达上有话可说, 还可以把事理作深入的思辨和阐释。

“谢谢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基本的礼貌用语, 也是表达对他人帮助的由衷感谢, 一般而言多数人会想到的这个“你”, 多指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 题目中供选择的词如“生命”是指父母, “幸福”“自信”“关爱”“教训”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 甚至是陌生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他们的一言一行, 某些细节对我 们有着深 深的触动 。“会给了我”些什么呢?考生只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就不失为一篇内容具体, 情感真实的好文章。但切忌泛泛而谈, 空喊口号, 如果没有写实细节的支撑, 作文就既不能流露考生的本真, 也无法让阅卷老师与其产生共鸣。

当然题目中的“你”, 也可以是物, 如一本书;也可以是事 , 题目中的“挫折”就是自己所经历的某件事了。如果从这个方面立意的话, 就需要对事理作深入的思辨和阐释, 方能显现考生的文字功底和深度, 甚至于是胸襟与气魄了, 这样看来“谢谢你给了我”就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感恩了, 更是由此而来反思自己的处世态度, 自己成长的历程, 自己心灵的提升……否则很容易流于表面, 大而化之。

从阅卷情况看, 多数考生选了“生命”“幸福”, 却无法做到题目要求中的“内容具体, 真情实感”, 叙事干枯, 文章干瘪, 扣题很浅, 如果考生能注意这些问题, 定能写出有情趣有味道的好文章。

【范文】

谢谢你给了我温柔

湖南怀化考生

豆蔻年华, 时光似水般温柔。

垂柳青青细雨蒙蒙, 这潋滟依依带走一抹深深的叹息, 又是一年毕业季。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 总是沉溺于怀念, 星星点点的火焰在中指与食指之间忽明忽暗地跳跃, 突然明白, 往昔已经不可追。但你的眼神却像是一把尖锐的刺刀, 曾经深深地刺入我的心脏, 留下一个无法消却的痕迹, 以至于淌过岁月的河流 , 我仍然无法忘记那时那地你留给我的温柔。

我也已近快忘记那次中考模拟考试, 夏日的闷热, 风扇在斑驳的天花板上摇曳, 却怎样也无法吹散这如同同学们内心一样躁动不安的暑气。班级前十名没有我,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像软搭搭的面条一样瘫在桌子上, 斜眼瞥见同桌鄙视的眼神。终于轮到我, 我慢步移上讲台, 受着台下各种各样的眼神的洗礼, 嘲笑的、同情的、挑衅的, 那些恶意与故意灼伤了我的眼和我的心。我屈辱地低头移回座位, 后桌不耐烦地用笔刺了我几下, 转过头他递来了一张纸条。是她。娟秀有力的字迹仿佛在开口诉说, 一双美目仿若钻石一般泛着光亮, 温柔的眼神直击我的内心, 抚平这一切焦躁与怒火, 像涓涓细流流过的荒野, 给我重生的力量与勇气, 让我一步步向成功迈进。

其实, 偶尔也会怀恋曾经的她, 是花一般的年纪。可否为此找一个借口, 曾经我幼稚无知, 不止一次伤害过你, 青涩的友情, 就连保留的勇气还未足够便已经消失得没有踪迹。笑过 , 哭过 , 伤过, 快乐过。我常常会扪心自问, 为什么我们会分开, 却始终找不到一个理由来敷衍自己。我怕, 我怕我们用时间堆出来的友谊也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淡化。于是, 我们也会天真地在同学录上写下友谊天长地久来表达我们美好的期望。我们安静地走过日月沉浮, 努力地向神仰望。而你我深知 , 我们就此殊途。

但我忘不了你那些温柔的举动, 我忘不了你的马尾垂下温柔的弧度, 我忘不了你纤细指尖抚摸的温柔感觉, 我忘不了你那些要我努力学习的温柔话语。你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子, 今生与你相遇, 我又何怕无人伴我醉天明, 我又怎么会叹高山流水无知音?

潜伏在记忆深处的身影, 被时间所封存的回忆, 往昔的欢颜笑语, 竟随着你那温柔的脸庞沉在寂静里, 葬在落花下。

8.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篇八

一、试题特点

1.知识点的选择涵盖面广。

知识点分布较为均匀,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基本上平均涵盖。

选择题:中国近代史有第1~7题及第12题,8分;中国现代史有第8~11题,4分;世界近代史有第13~16题,4分;世界现代史有第17~20题,4分。非选择题:中外古代史有第21题,5分;中国近代史有第22题,7分;中国现代史有第23题,7分;世界近现代史有第24~25题,11分。如此布局,符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与检测等的考查范围。

2.强化课标,立足基础。

本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上每个都能在课标中找到依据。如课标要求“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意义和影响”,选择题第3题就通过描述辛亥革命的一段材料,要求学生判断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其他选择题第9题所示改革开放时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股票”,第11题考查的“863计划”,第13题《权利法案》的意义等均属课标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有,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科技革命及德国史、美国史,对这些重点考点的考查都依据课标,命题稳定成熟,符合新课改理念,对我省今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检测和导向作用。

3.注重能力立意。

本套试题侧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旨在让学生学会概括、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第1题、第8题、第21题、第23题、第24题,都考查了学生对图片的认知,需要学生明确图片表达的信息,回归教材知识,作出合理判断。关于对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如第4题,要求学生判断年代尺上的时间,联想发生的相关事件: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并据此判断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国民大革命是反帝反封的重要阶段,全面抗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对照题中选项可以得出,年代尺反映的是民主革命的主题。如第8题,图片反映出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三件大事,它们起到的作用就是巩固新生政权。解答这样的试题,需要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有个整体上的把握,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第24题,要求写一篇短文,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历史材料的能力。学生依据要求组织所学知识,虽难度不大,但考查能力的倾向十分明显。

4.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且着眼细节。

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基本上都是考查主干知识,但往往在细节处设问,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对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的近现代外交、中国人民的抗争、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拿破仑对外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东问题等这些知识点的考查都属意料中事,但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却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中国近代化探索几年来成了考查热点,但戊戌变法的积极影响有哪些?美国史学生掌握得非常熟练,但《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之间有何联系?

本套试卷非选择题每道题均为一个小专题。如第21题是“中外文明的发展与交流”,第22题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原因及影响”,第23题是“新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与成就”,第24题是“科技革命与科技人物”,第25题是“美国的崛起与发展”。这些专题知识从整体上看体现了以下这些理念:思想解放运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本国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国崛起的历程与启示。这也延续了河南中考的一贯特点。

5.依托周年,考查历史。

试题考查的许多事件属于整5周年或整10周年大事。如2013年是达·伽马开辟新航路515周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325周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230周年、马克思诞辰185周年、美国黑人奴隶获得自由150周年、卡尔·本茨研制成功汽车110周年、苏联工业化开始85周年、罗斯福新政80周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以色列建国65周年、冷战开始65周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75周年、戊戌变法115周年、三大战役开始65周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改革开放开始35周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55周年等。

二、备考建议

(一)开卷考试闭卷备考,把握基础知识是关键

1.利用目录复习,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

2.进行专题复习,建立知识的纵向联系。

例: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6年基本完成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颊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多角度训练,巩固掌握重点知识。

(二)如何回归课本endprint

误区:回归课本就是让学生背书。

回归课本的目的是把课本中的核心知识牢固掌握,理清易混点,突破易错点。围绕这一目的,方法有很多。

1.线索不清楚的,自己动手构建知识框架。

2.概念不清晰的,可以把关键词空出来填空、默写重要知识点等。

3.经常出错的地方,自己要将其整理到一起,通过请教老师、和同学讨论逐个突破。

4.事半功倍的做法,还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题演练。如针对《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2013年各地中考历史试卷出了44道题,如果再加上2012年、2011年中考的相关试题,其中的必考点已全部囊括,把它们有针对性地挑选出来做,留心问题所在,重点复习,这样的效果比单纯背书要好得多。

(三)能力训练在平时

1.平时做练习题尤其是做选择题时,不仅要能做对,还要知道为什么选某一选项,并且弄清楚其他选项为何不对。

2.注重知识小结。可先建立知识框架,然后自己写出关键知识点。

3.平时作业、训练,要有意识地多做主观题,要认真做,按照考试要求做。

(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现实生活

“学以致用”是历史教学活的灵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将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与社会热点内容紧密结合是中考历史一贯的指导思想,近年来的河南中考历史试题始终坚持了这一原则。粗略算来,2014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依法治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

◆切入角度:

(1)中国法制化道路: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2)世界法制化道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法典》、《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内容比较和作用归纳。

2.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切入角度:

(1)可从晚清弱国地位是怎样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弱国地位是如何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地位又是怎样逐步提高的这条线索切入。

(2)也可结合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

3.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伟大革命)。

◆切入角度:

(1)三大巨变的代表性事件(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注意与改变社会性质的三大事件区分)。

(2)从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南京、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人手,认识其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变迁表现和原因。

(3)从具体的社会生活变迁角度切入,分析变迁的原因(如深圳城市和衣食住行变化的原因等)。

4.大国发展(政治民主化过程、经济工业化过程、国际交往密切化过程)。

◆英国史切入角度:

(1)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和影响。

(2)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日本史切入角度: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对比、分析、归纳。

◆美国史切入角度:

(1)美国崛起的过程、应对危机的做法、国际地位的变化等。

(2)中美关系从对抗到和解再到合作的演变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带来的影响等。

(3)从中美共同应对挑战的角度切入,理解中美合作的历史作用,如共同应对法西斯的侵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等。

5.“三农”问题。

◆切入角度:

(1)历代农业科技发展,认识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性。

(2)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政策的演变和作用。

6.人类交流、合作求生存、求发展。

◆切入角度:

(1)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全球化加速,人类日益成为利益和命运攸关的共同体。

(2)二战中的反法西斯合作。

7.科技发展、科教兴国。

◆切入角度:

(1)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推动。

(2)二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3)科教文化因素在日本两次崛起中的作用

(五)解题技巧平时练

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在此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对题干要做到“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是肯定还是否定角度,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答题内涵和外延。

对被选项要做到“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例1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例2 下列史实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

①萨拉热窝事件②罗斯福新政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④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这两道题的答案分别是D和B。

2.材料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1)第一步,审题。审清题意是正确作答的前提,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①审关键词——明确要求答什么。

②审限定词——确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定、答案来源的限定。如“依据材料回答问题”,其答案来源范围自然要依据材料所给信息。

③审分值——量体裁衣,根据分值判断需要答几点(中考一般每点1分)。

材料题审题要先看问题,再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特别是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观点、事件、引文出处等),这样的阅读顺序目标性强,能够提高做题效率。

(2)第二步,打腹稿。根据问题按图索骥,准确对接,化整为零,重新建构,在心中列出答案提纲。

9.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篇九

一、对2013年扬州市中考化学试题暨卷面分析。(见2013年中考卷面分析暨试题点评)

二、时刻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正确处理好“课标”与“课本”的关系。

在初三化学总复习期间,教师应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即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中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中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在总复习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纲,对照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不猜题、不压题,不让学生做死题,少走弯路,以求实效。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超越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正确处理好“课标”与“课本”、“练习题”与“课本”的关系,抓好“课堂常规”,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课本,要求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学活、搞懂、会运用。

三、抓住本学科的复习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一切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主体、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更新教育观念。讲解不要讲的太多太深,练习不要搞的太偏、太难,抓住新课改的特点,科

学、高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思路、分析实验特点、注意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想办法激发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化学感兴趣,想方设法的抓好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七、继续抓好“横向”与“纵向”的联系,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八、搞清概念、抓好“双基”、重视基础:提倡教师要继续抓好“六原则”、“五环节”,学生获得牢固知识的“八步骤”的有效教学方法。

九、总复习期间应引导考生重视个人实际

在总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制定好切实可行、切合自己实际的复习计划。有的放矢,力求通过复习把平时学习中的漏洞补上,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做到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十、总复习期间应引导考生明确目标,量力而行

在总复习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水平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制定一个奋斗目标,总复习期间的一切安排和活动都应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使之落到行动上。还要引导考生在复习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要和别人攀比。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求提高,注重实效,提高成绩,夯实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向前走。

十一、想方设法地抓好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2)记忆能力的培养;(3)观察能力的培养;(4)思维能力的培养;(5)理解能力的培养;(6)分析能力的培养;(7)表达能力的培养;(8)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10.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篇十

物体试题总体评述:

2014年的物理试题整体难度与2013年持平,侧重于考察学生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题型设置上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出题风格,今年综合题仍然采用“一力”,“一电”的形式,力学题考了浮力的相关计算,符合每个两年就考一次浮力计算的规律。电学题是煮茶器为背景出题的,也继承近几年电学出题的风格。

1、选择题

选择题分别从物态变化、声现象、凸透镜成像、比热容、牛顿第一定律、电磁波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家庭电路故障等方面来考察。选择题的压轴题考的是家庭电路故障,与2013年相比较难度要大一些。其他选题题难度不大。

2、填空和作图题

填空和作图题考察了光的反射、电荷的性质、大气压、能量转化、电动机原理、杠杆、机械效率计算、压力的示意图、实物图的连接等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难度要比2013年的要大一些,其他题难度较小。

3、实验与探究题

实验与探究题考察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天平的使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测量平均速度、对电池使用问题的探究等。这部分试题难度整体与2013年持平。

4、综合题

综合题共两道,分为力学和电学,力学考察了质量、浮力的相关计算。电学题考察了电流、电阻、热量、效率的计算。

11.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篇十一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选取浙江省海宁市下乡普查时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1020名, 进行围绝经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健康情况、绝经症状、对激素补充治疗的态度和HRT知识需求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对有绝经相关症状者, 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对受调查者各项症状进行自我评分, 总分超过6分, 确定为围绝经期综合征[1]。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年龄40~44岁180人 (17.6%) , 45~49岁258人 (25.3%) , 50~54岁320人 (31.4%) , 5 5~6 0岁2 6 2人 (2 5.7%) 。初潮年龄1 1~1 8岁, 平均 (13.5±1.9) 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18人 (60.6%) , 初中350人 (34.3%) , 高中及以上52人 (5.1%) 。已绝经615人 (60.3%) , 绝经年龄38~57岁, 平均绝经年龄 (49.8±3.8) 岁;其中自然绝经590人 (95.9%, 5 9 0/6 1 5) , 手术绝经2 5人 (4.1%, 2 5/6 1 5) 。

2.2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

确定为围绝经期综合征652例 (63.9%) , 其中40~44岁48例 (26.7%, 4 8/1 8 0) , 4 5~4 9岁1 3 6例 (5 2.7%, 1 3 6/2 5 8) , 5 0~5 4岁2 8 0例 (8 7.5%, 2 8 0/3 2 0) , 5 5~6 0岁1 8 8例 (71.8%, 188/262) 。

2.3 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和HRT的认知和需求情况调查 (表1)

①在40~54岁年龄段, 认为需要围绝经期知识的比例呈升高趋势, 其中年龄50~54岁达顶峰, 55~60岁略有下降, 但接受过绝经期健康教育的比例很低, 且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 在55~60岁这个比例都未达到5%。这说明绝大部分受调查者从未接受过围绝经期健康教育, 但对围绝经知识需求强烈。

②关于HRT, 从未听说过的比例高达84%, 且随年龄增加这个比例逐渐升高。知道HRT的163人 (16.0%) 中多数只是听说过而未服用过, 其中知晓HRT有缓解潮热、烦躁、失眠等围绝经期症状有134人 (82.2%) , 知晓可减轻泌尿生殖器官萎缩85人 (52.1%) , 知晓可减轻绝经后骨量的迅速丢失31人 (19.0%) , 知晓可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病死率22人 (13.5%) , 知晓可减少老年性痴呆发生15人 (9.2%) 。在确定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652例中, 使用HRT有36例 (3.5%) , 即为本次调查中所有使用HRT者。

③获得围绝经期知识的途径, 大多是熟人间交流, 专业人员宣教仅有14%。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 妇女一生中有近1/3的时间在绝经后度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约60%的50岁以上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绝经相关症状[2]。本地区农村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HRT使用率3.5%, 低于沈佳丽等[3]报道的10.2%, 可能与选取对象年龄不同有关。

被调查妇女中, 有101人 (9.9%) 曾接受过围绝经期健康教育, 有529人 (51.9%) 认为需要围绝经期保健知识, 认为不需要的有247人 (24.2%) 。追问不需要的原因, 认为工作忙、劳累或认为围绝经期出现各种症状是正常的, 但通过讲解, 大部分妇女愿意接受围绝经期保健, 并表示出现症状需积极治疗。大多数妇女从来没听说过HRT及其好处, 本次知晓率仅16.0%, 远低于北京平谷地区的31.9%[4], 显示农村妇女HRT知识更需加强普及推广, 在听说过HRT的妇女中, 大多数知晓HRT可改善潮热出汗及减轻泌尿生殖器官萎缩, 但对预防和治疗绝经中、远期相关问题的益处知之甚少。得知HRT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 因传统观念对激素认识的误区, 大多数妇女对激素治疗有恐惧并排斥心理, 特别是长期使用更不愿意接受, 与王守宏等[5]的调查相似。大多数人使用HRT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然而医生的推荐率依然很低, 本文使用的36例均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应慧珍等[6]调查显示, 医务人员HRT了解程度仅25.25%, 推荐率仅为32.37%, 因此只有提高医护人员对HRT的认知, 特别是基础妇幼保健人员对HRT的认知水平, 才能真正提高HRT的使用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政府在大力开展妇女疾病普查的同时, 特别是两癌筛查的同时, 还需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宣传力度, 通过报刊、网络、开展讲座、发放小册子等多种形式, 以提高农村妇女对HRT的认知水平, 开展更年期保健专科门诊, 规范诊疗, 定期随访及做好用药监测, 特别是通过电话随访可提高使用HRT妇女的依从性[7], 改善本地区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 (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537.

[2]Mendoza N, Abad P, BaróF, et al.Spanish Menopause Society position statement:use of tibolon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Menopause, 2013, 20 (7) :754.

[3]沈佳丽, 张梅光, 高丽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认知水平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15, 27 (11) :1180.

[4]高凤霞, 张晓颖, 李卫民, 等.北京市平谷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及认知状况调查[J].生殖医学杂志, 2014, 23 (7) :552.

[5]王守宏, 王玉霞.青州市妇女对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的认知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 (15) :94.

[6]应慧珍, 厉美珍, 厉连福, 等.医务人员对围绝经期性激素补充治疗认知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14, 26 (11) :1168.

12.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篇十二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C. 寒 冷 的 冬 天,玻 璃 窗 上 出 现 冰 花,属 于 凝 固 现 象 D. 钢 水 浇 铸 成 火 车 轮 是 熔 化 现 象
5.在使用如图所示简单机械的过程中,省力的是()

A . 小 明 午 餐 大 约 吃 4kg 的 米 饭 B . 家 用 空 调 正 常 工 作 时 的 电 流 约 为 5A C . 中 学 生 正 常 步 行 的 速 度 约 为 11m/s D . 太 原 市 六 月 份 的平均 气 温 约 为 50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筷子

B. 瓶盖起子 C. 钓鱼竿

D. 镊子

A. 宇 航 员 能 在 太 空 中 对 话,说 明 声 音 可 以 在 真 空 中 传 播 B. 手 在 小 提 琴 上 不 同 位 置 按 弦,主 要 目 的 是 改 变 声 音 的 响 度 C. 道 路 两 旁 建 隔 音 墙 是 为 了 在 声 源 处 减 弱 噪 声 D. B 超 检 查 身 体 是 利 用 超 声 波 传 递 的 信 息
3.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6.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的底端装有手 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冲击浮标可带动工作臂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在下图中与“能量采集船” 的这一原理相同的是()

A. 水面“折”枝 B. 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

A.

B.

C.

D.

7.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离人手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A. 小 车 受 到 的 推 力 越 来 越 小 B. 小 车 不 受 力 的 作 用 C. 小 车 由 于 惯 性 继 续 向 前 运 动 D. 小 车 受 到 的 是平衡 力 C. 手影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 a 点,调节光屏的位 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将蜡烛从 a 点滑到 b 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 则(1)

D. 拱桥倒影

A. 放 在 衣 柜 里 的 樟 脑 丸,一 段 时 间 后 变 小,是 升 华 现 象 B. 炎 热 的 夏 天,雪 糕 周 围 出 现 的 “ 白 气 ” 是 雪 糕 冒 出 的 水 蒸 气 液 化 形 成 的

A. 凸 透 镜 位 于 a 点 左 侧 B. 凸 透 镜 位 于 b 点 右 侧 C. 蜡 烛 在 a 点 时,物 距 大 于 一 倍 焦 距 小 于 二 倍 焦 距 D. 蜡 烛 在 b 点 时,像 距 大 于 二 倍 焦 距
12.小明在超市里的自动扶梯前发现电梯运动较慢,当他站在电梯上时又快了起来.为了弄清其工作原理,他查阅 资料找到其工作电路如图所示,其中 R 是一个压敏电阻,且电源电压恒定.他分析:当人站在电梯上,压敏电阻的 阻值减小,则电磁铁的磁性

变,衔铁与触点 2 接触,电动机的转速变. 13.小明的妈妈煮饭时需要蛋黄,妈妈将鸡蛋磕碗的边缘,蛋壳就裂了,接着妈妈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对准蛋黄上方,先挤压瓶子再放手,蛋黄自己“跑进”瓶内.他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挤压空矿泉水瓶时,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了物 体的,同时排出瓶内部分空气,放手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蛋黄自己“跑进”了瓶 内. 14.如图是某同学家里的电能表,将电饭锅单独接在电路中,发现电能表的转盘 10min 内转了 600 圈,这段时间 电饭锅实际消耗的电能是 J;电饭锅的电功率是 W .

9.如图为小科设计的遮光感烟探测器部分工作原理图,在一个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的烟室中,装有一个激光发生器 及带有一感光电阻(R0)的电路,R 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当烟雾进入烟室后,激光被烟雾遮挡而使感光电 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当烟雾达到某一浓度时,探测器便会发出警报.已知光照越强,感光电阻阻值越小,反之则越 大.当烟雾进入烟室并越来越浓时,则()

A. 电 路 的 总 电 阻 逐 渐 变 小 C. 电 流 表 的 示 数 逐 渐 变 大

B. 电 压 表 的 示 数 逐 渐 变 大 D. R 消 耗 的 功 率 逐 渐 变 大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12V.闭合开关 S 后,当滑片 P 从最右端滑到最 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 I-U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

三、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 0 分)

10.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 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取 g=10N/Kg. 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6.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 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 A2.人在空气中看到 A2 在水中的像与 A1 在水中的像 的位置重合.请你画出 A2 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17.为减少货车安全隐患,整治“超载”、“超速”的野蛮驾驶行为,公安部决定自 2013 年 4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在全 国开展“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货车违法行为专项治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从一个角度解释汽车“超载”的危害. 显示解析 18.在探究“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A . 该 金 属 块 重 力 的 大 小 为 34N B . 浸 没 在 水 中 的 金 属 块 受 到 的 浮 力 大 小 是 20N C. 在 t1 至 t2 时 间 段 金 属 块 在 水 中 受 到 的 浮 力 逐 渐 增 大 D . 该 金 属 块 的 密

密 度 是 3.4 × 10 3 Kg/m 3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5 分)
11.2012 年 6 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进行 7000m 级海试.我省的潜航员 刘开周在“蛟龙号”下潜过程中,以“蛟龙号”为参照物,他是的;当“蛟龙号”下潜至 7000m 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 为 Pa(g=10N/kg,ρ 海水=1.0×103kg/m3).

2

(1)如图(甲)所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先,然后发 现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处;(2)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逐渐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重新平衡.此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 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g;(3)然后用一条不吸水的粗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 10ml 水的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该 同学测得的密度值偏(选填“大”或“小’’).

2 3 4 5 6

水 水 水 油 油

2 3 1 1 2

p p 2p p p

1600 8100 200 2 32

19.如图(甲)是小明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连接的实验电路,小灯泡 L 的额定电压为 3.8V,电源电压恒为 6V,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当变阻器滑片 P 滑到最左端时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写 出一条即可);(2)在上述电路连接中,还需改动一根导线,才可以顺利进行实验.请你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 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线;(3)电路连接正确后,他正常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若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由实验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 分析实验数据,请写出你还能得出的一个结论: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1 3.0 0.36 2 3.8 3 4.5 0.45

(1)为了探究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与细管两端压强差的关系,可通过比较(填序号)来进行;(2)通过比较实验 l、2、3 可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与有关;(3)在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半径是 3mm,细管两端的压强差为 P,则 1s 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 mm3.

13.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化学 篇十三

2信号抗干扰能力特别强,便于长距离传输,不容易失真。

3、电磁波是由产生的。电磁波的传播介质,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但波长(λ)和频率(f)不同,三者的关系是:c=fλ。

4、广播信号的发射是由完成的,把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通过发射到空中。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将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子线路把音频和视频信号尽快放大和还原。

5、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台又是无线电台,你在讲话时,它用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在空中捕获,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6、微波的性质接近光波,它沿传播,因此每隔50Km就需建设一个。

14.2014年盐城市中考作文述评 篇十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却已鲜花盛开。还有,曾经读过的书、登过的山、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

以“我与________再见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透视

盐城中考语文试卷历经六年的命题作文“温暖的时刻”“心灵的脚步”“书香作伴”“歌声”“眉头舒展了”“放慢脚步”后,2014年以“导语+半命题”的形式华丽转身,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从命题内容上看,这道作文题依旧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让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真话讲、有真情抒,积极引导他们跳出书斋、关注社会、拥抱自然、思考生活、品味生活,进而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不仅考查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情感体验、感悟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形成积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习惯。

就命题的呈现形式而言,“导语+文题”的形式需要考生在审题时既要读懂导语,又要能够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

这道题,考生首先要借助导语理解这里的“再见”是“再次相见”的意思,而不可理解为临别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的礼貌语言。其次,不能忽视题目中的关键字“我”,一定要写“我”“再见”某人或某物时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会陷入偏题、离题的泥淖。当然,“时”字也不可小觑,它强调作文所写的内容必须是正在进行的,即使是事后的回忆,也要重点写当时的情景。

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补好文题,一个新颖、独特的题目会闪现第一道亮光,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补题时,不要匆忙下手,而应想一想:自己所补的题目别人也会写吗?所补的题目独特吗?力争做到“人无我有”,新颖独特。并且,最好不要限于导语中提及的词语,以免撞车。

这道题补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好“我”与什么“再见”,因为补全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和写作重点。这要进行发散思维,不要局限于写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而要把思维的触角投向社会上的普通人、自然中的平凡物甚至一些抽象的情、理,或是某些精神品质,努力从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等方面进行立意和选材。在此基础上,披文入情,写出“我”与之“再见”前后的跌宕起伏,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从文体选择上看,这道题适合写成记叙文,因为“我与_______再见时”要求考生重点写出“我”“再见”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主观色彩较浓。就表达方式而言,比较适合重点叙述,辅以适当的抒情、议论。

评卷扫描

尽管命题者在半命题前提供了一段导语,用以阐释文题,为考生选材、立意指明方向,但考生仍然出现了不少共性的问题。

1. 审题不慎,偏题离题令人叹息。

少数考生忽略了导语中的提示,把“再见”错误地理解为了“告别”,这就明显偏题了。也有部分考生或是出于标新立异的考虑,或是行文时没能准确驾驭,以致文章没有写出“我”的见闻感受,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叙述某一个人在“再见”前后的变化,这样的作文也是偏题之作。还有部分考生审题时忽略了“时”,比如,有一位考生重点描绘童年时故乡的美丽,在结尾处才指出“再见”时故乡的变化之大,这样的文章重点不明,也属于偏题之作。

2. 视野狭窄,选材立意频频撞车。

不少考生的写作范围相对狭窄,选取的材料大多局限于学校、家庭,补充的内容大多是老师、朋友,而朋友中又大多写的是同学,缺少创新。有些考生选取的题材是很好的,比如,有一位考生写《我与小河再见时》,却是从“环保”这一较为常见的角度立意,同样缺乏新意。

3. 描写不细,欠缺必要的写作技巧。

部分考生的作文欠缺必要的写作技巧,语言逊色。相当一部分考生不懂得将议论与抒情相结合,不会点题,喜欢长篇大论、平铺直叙,找不到揭示中心的话,像记流水账一样一叙到底,尤其是细节描写和真实的心理描写缺失,使得文章的可读性大打折扣,从而降低了得分。比如,有一位考生写《我与小巷再见时》,文章重点描绘的是小巷变化之大,但叙述的内容太多、太杂。如果他能够细致地描绘出小巷中的景、物、人、情的变化,灵活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效果肯定会更好。

迷津指点

一、慎选材,在既定框架内力求题材新颖。

这道作文题提示语中的“儿时的那个玩伴”“昔日的那条小径”“书”“山”“老屋”等词句既提醒我们可以从校园、家乡、自然山水、书中天地等题材入手进行写作,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展现大自然的美丽,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从大自然中获得人生启迪,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表现自我的快乐心境。比如写《我与秋天再见时》,可以描写秋天美丽、丰收的景象,抒发自己恬适愉悦的心情,揭示辛勤劳作后必有丰厚的回报这一人生感悟。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家庭生活,感受亲情的温馨、关爱的温暖。现在,留守儿童很多,有的同学可能一年难得与爸爸妈妈见几次面,如果写与爸爸妈妈再见时能突出父母劳作的艰辛,还是容易写出动人之作的。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去感受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学校生活的五彩缤纷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精神领域,感受人间的真、善、美。比如,可以“我与小巷再见时”为题,描绘人们平凡、悠然、闲适的生活景象,感受人间平凡生活的美好,表达自己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美好愿望。如果写与“宽容”“困难”“信心”等“再见”时,也一定要能展现一道道人性的风景。

同学们可以把目光投向自我成长的领域,感受成长的艰辛与快乐,抒发对成长的种种感悟,表达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比如写《我与仙人掌再见时》,就可以借助仙人掌写出自己由懦弱变得坚强的成长过程。

同学们也可以把目光投向社会,发现社会中的亮点,如世态人情、风俗习惯等。例如写《我与古树再见时》,可以介绍家乡的民俗,揭示民俗中所展现的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表达保护、传承家乡民俗传统的美好愿望。

同学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茫茫书海,展现自己的阅读历程,抒发对书籍的痴迷之情,表达书籍伴“我”成长之意。比如写《我与〈唐诗三百首〉再见时》,就可以叙述自己沉迷于唐诗的情形,抒发对唐诗的赞美之情。如果唐诗积累较为丰富,理解较为透彻,完全可以写出一篇文学底蕴丰厚的散文,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

当然,我们更可以把目光投向想象的世界,可以描绘穿越时空所看到的奇妙景象,从中得到某种启迪,但一定要灵活处理,不可生搬硬套。

二、抒真情,在前后对比中展现人生百态。

文题中的“再见”一词已从情节上或是情感变化上做了暗示。有“再见”必有“初见”,那“初见”之时、“再见”之后,有一段怎样的生活、成长的历程呢?而在“再见”的那个时候,“我”的内心又会翻涌起怎样的激动、欣悦、感怀与觉悟呢?只有把这样的情感变化过程或是心路历程呈现出来,才有可能步入一类文的行列。

不过,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分清主次,应尽量把主要的笔墨放在“再见”时。比如,初见某人或某物,或许心生反感甚至厌恶之情,但这些内容必须略写,而应重点去写“再见”时他(她、它)怎样的动作行为是如何让“我”产生敬佩、感激、赞美之情的,这样,才能把人生百态生动地呈现出来。

三、绘细节,在细腻描写中展现人性之美。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在于写实写活细节。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逼真传神的描绘。细节描写运用得恰如其分,写人则能让人如见其人,写景则能让人如临其境,写感受则能让人感同身受,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中考作文中,传神的细节描写具有超强的吸引力,能炫亮阅卷教师的眼睛。因此写作时,同学们要重点写出“再见”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场面、心理等方面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具体,使自己后面的感悟水到渠成。

当然,如果我们把视角切换到一些不良的现象上,刻画出细节,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有一位考生写《我与银杏树再见时》,通过对银杏树下燃烛焚香者的描绘,写出了对时代在进步,而少数人的思想却在退步这一现象的关注与担忧,就显得新颖独特、别具一格。

四、显个性,在表达上争取有个人特色。

考场作文要想高人一筹,就必须彰显自己的个性特色。可以在表述形式上有所突破,如书信体作文、日记体作文都是很好的选择。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更易为自己赢得理想的分数,比如,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写出再次见面时的言行举止,一定会从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提倡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和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因此,同学们应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意识地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材料积累起来,以使自己的文章变得丰满。只要同学们敞开心扉、关注生活、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将作文与自己的理想、心理、生活联系在一起,用“我”手写“我”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就一定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作文。

例文点评

一类文:

我与乡村再见时

我把我的童年献给了乡村;

我把我的少年留在了城镇;

当我再回首,想要找寻些什么时,才发现,一切都回不去了。

———题记

我回乡的那天挑了个好日子,天是被洗刷过的蓝,空气很干净,阳光很澄澈。

大巴颠簸了一路,到乡的时候已近中午。村里有种异样的安静,刺眼的阳光打在黄褐色的土地上,透着一股生疏与焦灼。

已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若是早些年,爷爷奶奶早已在五更就下田割稻了。家家户户也肯定都张罗起来,下田的下田,送饭的送饭。我们这帮小孩子,为了防止给大人添乱,总是被赶到别处玩耍。

秋天的乡村有种别样的美丽,各种植物疯长着,盖过我们的头顶。我仰起头,甚至可以闻见发间青草的气息。我和小伙伴们在田间一阵疯跑,白色的棉布裙子飘飞得像一只只小小的白蝴蝶。偶尔从田里跑出一两只田鼠,也不能阻止我们的脚步。(回忆儿时乡村的美好景象,与下文现实中的乡村形成鲜明的对比,语言生动,描写细腻)

今年似乎没人种稻了。一块块田地荒废着、裸露着,被割裂成了一块块的九宫格。太阳无情地蒸干每一丝水分,连蚯蚓都躲到很深的地里去了。它们害怕了吗?

一扇扇敞开的大门就像一张张漆黑的大嘴。门前的杂草疯长着,没过我的小腿。门梁上不再有燕子窝,只有破旧的桌子椅子杂乱地填塞着每一个房间,仿佛想要填塞住时间所带来的空虚。(用词精练,且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比如像“漆黑的大嘴”的门,再如“填塞”一词,那种“害怕”“担忧”之情,蕴藏其中)

不知不觉走到了爷爷奶奶家门口。朱红的门被上了厚重的锁。仍记得童年的夏夜,爷爷奶奶总是把门板拆下来搭成架子,我卧在门板上听爷爷讲故事,借着月色看到爷爷眼里一闪一闪的光亮。

墙上杂乱地贴着各种宣传画报,上面写着“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做城市人,求发展路”……我转过了脸,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和着记忆交织成一张稠密的蛛网,一种说不清是委屈还是被触动的情绪从脚底迅速爬上来,瞬间融化了每一个关节。(比喻、比拟的修辞运用灵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迷惑、害怕的复杂感情)原来人都进城了,我说怎么没看见人呢。这里终将是要变成我所熟知的城市吗?

这是我与乡村的再一次相见,或许也是我最后一次看见乡村。下次来时,这里应该已经变成现代化的城镇了吧?(结尾点题,自然贴切)

总评:作文的素材往往就躲藏在我们身边,只是被我们忽略了,而这篇文章就捡拾了掉落在乡村的记忆,重点描绘了一次回乡的见闻感受,颇有鲁迅《故乡》的韵味,那份对记忆中美的追念,令人动情,更让人深思。这样的文章既是小作者关注生活的结果,亦是其思考生活的结果。

很多同学在写乡土题材的文章时,往往局限于对先前那种原生态美的怀念和对环境恶化的憎恨,而小作者却以一种独特的眼光写出了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时,自己面对新事物终究代替旧事物的必然规律所表现出的那种期待、怀念、忧虑交织的复杂情感。其实,不仅人总是在矛盾中前行的,一个时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类文:

我与油菜花再见时

人生的最终意义,大概就是像油菜花一样———燃烧自己。

最初见到油菜花,还是年少懵懂时。出门踏青扫墓,入目便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只是当时空气里弥漫着纸钱燃烧的味道,耳边传来竹竿被烧断的“噼噼啪啪”声。大人们的表情都好似凝固了一般,妈妈牵着我,我却不知所措。油菜花在我的记忆里是一片黑色。

后来,长大了些,才越发清晰了它原本的颜色———灿烂的金黄,就好像要将自己燃烧起来。

那天,天气并不好,阴沉沉的。姐姐约我去看油菜花。其实,我在心里对油菜花还是有所抵触的,却拗不过姐姐,最后还是答应了。刚下过雨,乡间小路上虽铺满了细细碎碎的石子,踏在上面却还是有惊险之感。耳边不时传来几声狗吠,大概又是陌生人穿过了谁家的门廊吧?除了簌簌的脚步声,其余就是一片安静。姐姐拉着我,也不说话,她急促的脚步声似乎在催促我再快些。

终于,我踏入了一片新天地。那是大片的油菜花田,农人将它们安置好后,就容它们肆意生长,不久,便开出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来,满眼都是,煞是可爱。(此处应具体描写,这样,下文的震撼与感悟才更为自然、贴切)

我顿时被这景象震撼了,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微风吹来,花朵层层攒动,它们机灵地点着头,似要将身体里最大的能量都释放出来。连天的花海形成巨大的花浪,不断翻滚,直至天边。

我不顾田间的泥泞,要去感受这最鲜活的生命。我在这片花海里尽情地奔跑着,眉间都染上了活力,一改原先的颓唐。

油菜花一生似乎都在燃烧。生时,燃出灿烂的火;死后,油菜花籽磨出油,努力在菜品中增添一份活力。

我与油菜花再见时,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此处最好把道理点出来,比如“要将自己尽情燃烧,即便陨落,也曾灿烂过”,有了这样的语句放在最后,就能画龙点睛了)

总评:与油菜花再见,可能生活在城市里的考生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而小作者却能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围绕“油菜花”这一话题展开联想,由此及彼地想到了小时候初见油菜花时的感受,再写自己最近再见油菜花时的感悟,层层推进地挖掘出欣赏油菜花与体味人生的关系,抒发了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文章卒章显志,既耐人寻味,又给人以启迪。

如果小作者再注意一些细节的描绘,效果就会不同了。

新题预测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行色匆匆。努力拼搏之余,我们常会感到疲惫、失落、孤独、苦闷……因此,我们需要偶尔停一下,去休息,去放松,去调整,去总结……停一下再上路,我们会发现人生的道路更加宽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请以“偶尔停下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不少于600字;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今,“中国梦”已成为大家熟悉的话题。其实,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我们曾梦想唱好一首歌,画好一幅画;梦想成为舞台上的焦点,领奖台上的明星……为了实现梦想,我们自信昂扬、执着前行;我们用汗水浇灌,用智慧耕耘……

请以“________让梦想开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上一篇:erp实训论文下一篇:读《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心得体会